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游记的读书心得范文

西游记的读书心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西游记的读书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西游记的读书心得

第1篇:西游记的读书心得范文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吴承恩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孙悟空那种正义大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

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

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活络、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

第2篇:西游记的读书心得范文

《西游记》读书心得体会1:《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然看了一遍,但是以这本书编辑的电视机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让人看了就喜欢上了它。

看完这部小说,有很大的感悟,我觉得学习唐僧的全心全意,孙悟空的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本书把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泼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写它从天不怕地不怕变为一个恭敬的猴子,为了师傅的安危他奋不顾身,他并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也不像沙僧那样憨厚,作者更是借助他这一点勾勒出孙悟空的大智大勇,自从唐三藏把孙悟空从五指山解救出来到取得了真经,这期间经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傅的,最后才圆满的取回真经。

在打白骨精这一回里,他三次打死变为人形的白骨精,而被师傅气的念紧箍咒,唐僧是凡人他并不知道那是妖怪,悟空的解释他完全不听,而是念他的紧箍咒,疼的孙悟空满地打滚,最后唐僧还要和孙悟空断绝师徒之情,孙悟空被迫无奈,只好又回到花果山。但是孙悟空心理并没有怨恨师傅,更没有去报复师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藏在心理,而且心理总是想着师傅的安危,可见他对是师傅的真心。这一路上他们经历艰难险阻,不管多累,多饿,不管妖怪是多么的阴险狡猾他门都一一打败他们,把师傅从危难中救出来。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多了总是有好处的,在当今的社会里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会被社会淘汰,从我们呱呱落地,父母就教我门说话,识字,等大一点儿他们又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们在学校里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只有学会了怎样做人,才能学会更多的知识,才能广交益友,可见书何其的重要。

从书中我们会悟出许多真理,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西游记》读书心得体会2:《西游记》以孙悟空和猪八戒、沙僧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为线索,一路上跟妖魔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

从一些实际的例子可以看出,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各的特点:唐僧诚心向佛、品格端正;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降妖除魔,保护唐僧,立下了大功;猪八戒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有时还吵着嚷着要分行李,但他性情憨直;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一心一意保护唐僧西行,谨守佛门戒律;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本事,但甘心当好后勤;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事、猪八戒的活泼、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格端正,不怕任何困难,有坚定的信念以及意志,慈悲善良。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让我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的精神。这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总之,读了这部书,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有坚定的毅力,不畏艰险,才能取得成功。

《西游记》读书心得体会3: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个自诩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必须修读的。我自然不能免俗。而我最爱的,就是《西游记》。它光怪陆离,色彩斑斓,它又振奋人心。读完《西游记》,最感动于孙悟空,我惊叹这个英雄。

"英雄"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胸,《英雄》中则描绘了英姿飒爽,舍小我求大我的一群英雄。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的人。

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范,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惜与一切进行斗争。他和天兵天将,神仙菩萨打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看似很热闹,很精彩,我却隐隐感到一层悲剧成分:他即使在神通广大,在与命运的搏斗中总显得无助,单薄。人是无法与由这时代决定的宿命对抗的。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显出其英雄本色。如今,真正与命运进行生死搏杀的人很少,即使有,也不都是为了崇高的目的。很少有人会像贝多芬那样为了多留给后人一些精神粮食而去"扼住命运的咽喉",更不会有人像哈姆雷特那样高呼一声:时代整个儿脱节了,天生我偏要把他整理好。

第3篇:西游记的读书心得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将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主要是把语文教学当作平台,将信息技术当作工具与方法融合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质量,训练小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如果可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构建一个逼真的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结合自身原有的知识进行所需要信息的选择,清除阅读的障碍,构建情景,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便能够很好地使学生有效地阅读。比如,在对《海底世界》进行教学时,笔者结合课文内容,在课堂教学当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学生带领到文中阐述的神秘世界中去。这一节课下来,效果颇佳。在课堂上,笔者将全班同学分成为了“海底动物考察队”“海底植物考察队”以及“海底探险队”等,进行不同类型的配乐朗诵。在这样的一个氛围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便完全体现出来了。因为具备了自主探索的愿望,学生自主地搜集与处理相关信息,独自选取他们喜爱的事物。所以,当小组进行汇报时,学生们针对自己组中选取的相关对象进行了详细的汇报,成效颇好。

二、突破重点,加深理解

在阅读的教学当中,词语与句子就是文章组成的主要成分,要想深入理解全文主要内容与宗旨就一定要吃透字词,掌握句段。而要想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就一定要把读落到实处,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一些具体生动的视听资料,能够增强读的成效,把抽象的文字与具体实物联系起来,让学生耳听其音,目看其形,心感其意。如在对《暮江吟》这一古诗进行教学的时候,因为古今字词涵义的不断演变,学生无法理解“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一词。这时便可借助信息多媒体来处理这个难题:设计一幅漂亮的江畔暮景图画,再配上悦耳的曲调,教师深情款款地朗读,学生们自读体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顺势掌握其字词的含义,品味诗句,深入理解,进而为本诗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巧用网络,体验快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了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参与,让语文课堂教学的不同资源展现出各自潜在的多彩与新颖。互联网超强的交流性让语文学习更加高效和便捷,学生可借助其收集资料,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共享资源,有效扩大学习领域。譬如,在教学《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收集和该首词的背景简介、词句涵义以及图片等,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这首词的内涵。学生在互联网这一大环境之下学习,身为教师应该全面发掘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应该适当地进行点拨和引导。如此,才能切实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拓展阅读,提升价值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推荐某些有益的网上阅读材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达到课内外的有效沟通,充分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自身素质。记得著名的窦桂梅老师在对《秋天的怀念》这一文进行执教时,在网络中下载了该文作者的很多作品。在上课的一开始,窦老师向小学生们介绍了文章作者史铁生,接着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课外作品《合欢树》中的一段节选,邀请小学生们默读。她在对作者进行介绍的时候也兼顾简介了其他的作品,借助多媒体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将课外的读物带到了课堂中,瞬间便将小小的课堂摆到了一个大大的阅读大环境当中去。之后,窦老师由文本巧妙地引出了作者的《我与地坛》《有关庙的回忆》《病隙碎笔》等的一系列的其他优秀作品,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希望能够读到教材之外的更多文章。如此,窦老师巧妙地找到了课内外阅读的切合点,借助互联网中的丰富资源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快捷、方便的优势,灵活地解决好了走进文本与走出文本之间的关系,圆满完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第4篇:西游记的读书心得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数学教育;游戏设计;原则

目前,随着我国人才培育事业的不断推进,趣味性教学已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进行游戏环节的设计,从而落实教学任务。因此,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通过总结和分析,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基础,势在必行。

一、心理特征分析

1、喜欢关注新鲜的事物

小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对于事物的认知还不够全面。面对新鲜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极强的好奇心。然而,由于小学阶段孩子的天性,会使得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繁琐的教学氛围和无趣的教学模式产生排斥心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到课堂之外的地方。比如:在课堂前期,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跟上教学节奏。到课堂的中期和后期,往往就会发生开小差和交头接耳的情况。再比如:在小学生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对突发的事件吸引注意力。小学生由于自控能力不够全面,对于新鲜事物的关注,在缺乏合理引导的情况下,往往会影响课堂教学的秩序以及教学质量。

2、情绪化较重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心理极其敏感的阶段,情绪化比较严重。在学习中,对于知识的获取难以保持一颗客观的心态。比如:一次考的不如意,可能会导致他们嚎啕大哭,从而失去对学习的信心。甚至,也可能由于在某一次的考试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而心生自豪感,觉得洋洋得意,从而对后期的学习产生轻视的态度。小学生因为自身的情绪较敏感,无法客观的进行自我调节,还会导致无法正确地与老师进行沟通。比如:在遇到教学难点时,老师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对学生进行严厉的要求甚至是批评。部分小学生就可能误解老师的目的,从而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排斥心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二、游戏设计的相关策略

1、注重游戏的自发性

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要想通过游戏设计来提升教学质量,就需要掌握好以学生自发性为基础原则。在进行数学教学游戏的设计前,需要充分掌握班级同学的整体心理情况,分析该游戏的适用性和参与性。比如:在针对小学数学的“乘法和除法”这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进行思考。老师可以在对知识点进行讲述后,让同学结合相关的知识点,设计简单的游戏,如四个苹果可以分为两组两个苹果,则4是2的2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将数学知识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2、以小学生认知为基础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开蒙的阶段,对一些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不同与成年人。因此,在针对小学数学的游戏设计过程中,需要以小学生的认知为基础,进行科学有效地设计。将小学生常玩的游戏引用到教学中,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培养正确的认知。比如:积木是很多小学生常玩的游戏,在对几何体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借助积木进行课堂演练。通过让学生观察积木的外形,从而增强小学生在几何体知识中的立体思维能力,对提升小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有积极的作用。再比如:排排坐吃果果的游戏,很多小学生都非常熟悉。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借助该游戏进行有奖问答。每一排的同学在听到问题后,进行站立式抢答,并对回到正确的同学可以获得一个小苹果。在抢答过后,老师可以邀请同学对自己的胜利果实进行分享。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能增强团队意识,端正小学生的价值观。

3、以学生为中心

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是游戏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所有的游戏环节,都不可以脱离真实的教学目的。游戏作为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理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游戏需要始终以服务教学为目的而进行开展。首先,老师进行在游戏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内容和纬度,进行切合知识点的游戏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提高游戏教学的目的性和质量。其次,在游戏环节中,老师需要时刻把握好程度,避免游戏过程失控,不仅没有达到教学目的,反而影响教学质量。老师要按照游戏的每个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从而避免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不可控的情况。例如:在进行“加减法”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游戏设计可以考虑学生分组的问题,并结合加减题来完成,即每个小组事先分组,答对一道题可以从别的小组抢一个人过来,答错一道题则必须表演一个节目,对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着极大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小学生逻辑思维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从心理学角度上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游戏进行合理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还能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认知。

参考文献:

[1]杨桂英.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6,(13):212.

第5篇:西游记的读书心得范文

整体规划,把好产品“准入关”,逐步建设和稳步推进

在实践中,我们调研了多家课例室生产厂家,了解相关公司的产品技术特点和亮点,深入分析产品的成熟案例,横向纵向比较产品的优势特点。根据我区学校的实际情况,第一批10所课例室建设确立了奥威亚的录播教室产品,在后续的四批45所学校的课例教室建设中,通过考察选取了奥威亚、中庆和翰博尔等厂家产品。在遴选产品过程中,信息中心关注产品的优势特点,引进了课例室厂商和集成商的优势产品与合作服务的竞争机制,促进了产品研发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了集成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在硬件建设上,我们不盲目跟从建设之风,不盲目追求高大上的流行产品,有全面且个性化的思考,紧紧围绕区情,挖掘建设背后的教育意义。

信息化的硬件建设能够做到一蹴而就,但应用的效果则是由领导意识、学校信息化环境和师生应用技能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在课例室建设中,信息中心采取分批建设的推进形式。如首批课例室建设的10所学校,信息化水平较高,并有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师生信息化应用热情高。在应用中能够初步探索出适合区情的特色,快速发现建设与应用中的不足之处,为下批课例室改进建设提供依据。同时又能够以点带面,以个别应用带动全区对课例室建设的需求热情,调动其他学校内在需求和主动应用意识,更好地发挥课例室建设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发展需求,2016年信息中心投资600万,在60所学校课例教室建设基础上,搭建了区域平台视频互动系统,逐步实现校际间的资源共享与互动交流,达到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现在,课例室建设已经基本覆盖全区学校。

区域课题引领,校级特色推进,有效促M课例室的建设与应用

为了将课例室的建设应用与教研科研进行整合,促进建设和应用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2014年10月,信息中心申请将《基于课例教室建设的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纳入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重点规划课题《网络条件下区域间校际协作与互动策应的研究》的子课题。2015年3月该课题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正式立项。目前,我区学校已有43所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其中小学22所,中学21所。研究内容涉及课例室管理机制建设、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整合、校际资源建设、校本教研、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远程教研直播功能等方面。

在课题立项以后,为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信息中心还积极与区进修学校科研部门沟通协作,取得区课题主管部门业务支持和指导。今年2月,房山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进修学校科研室将43所学校的课例室研究课题立项为房山区“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为各校核发了课题批准号,进一步保证了课题研究的延续性,为课例室的进一步应用实践提供了保证。

探索网络互动教研新模式

基于房山区是远郊区县的特点,学校之间的互动交流,尤其是山区学校和直属学校之间通过课例室开展视频互动交流的需求增多。在硬件建设尤其是区域视频互动平台的建设初步完成、学校掌握课例室功能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等条件下,围绕房山区教委提出在全区逐步实现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需求,满足符合区域特色的远程网络互动教研的需求,我们在2015年下半年开展了在农村小学、山区小学与城镇小学的视频互动直播教研活动,探索在课例室环境下的视频直播互动教研模式。

2016年10月,信息中心与进修学校小教研英语组一起在北京小学长阳分校进行了“基于远程互动环境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小学五年级英语会话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们在课例室观看了由北京小学长阳分校隗新宇老师执教的一节英语课,其他学校老师可以通过视频直播平台在本校收看并及时分享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在远程视频互动环节,教委顾成强主任带领北京教育学院领导、进修学校郭冬红校长、教育信息中心张明主任一起到信息中心视频会议室与教师们进行了远程互动交流。通过网络课堂的方式,实时互动的直播课堂,让更多的教师获得了学习机会,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秀教师的课程资源,逐步向教育质量均衡迈进。

培训促应用,竞赛促提升

为了促进课例室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信息中心以市区各种竞赛为抓手,将课例室的应用与市区竞赛活动进行整合,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创新(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中,城关小学陈博老师、琉璃河中心校赵雅平老师的语文课获全国二等奖。在“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决赛阶段,我区10名教师分别参加了教学实践评优、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评优两个竞赛项目的决赛。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河北镇中心幼儿园崔朕老师获一等奖,河北镇中心幼儿园陈晓佳等6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在“北京市第十七届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中,我区获得优秀组织奖,在此次评选活动中我区共有104件师生作品获奖。

主动与区教研部门沟通合作,形成助推课例室深度应用的合力

“一个人走会走得很快,一群人走会走得很远”,我们积极主动与区教师进修学校沟通合作。信息中心应邀对进修学校中小教研的干部教师进行了区教委视频会议系统及课例室应用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教研员们初步掌握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基本操作,了解了学校课例室的功能及应用,对区教委视频会议系统及课例室的推广应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培训受到了教研员们的普遍欢迎,借助教研部门的优势,推进了课例室在全区教研活动的广泛应用,克服了信息中心“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

第6篇:西游记的读书心得范文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最核心的目标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由此,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努力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实施有效教学。而实践告诉我们,实施有效教学,必须从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开始,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有效的课堂教学。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点燃参与的热度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课堂上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强烈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营造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如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8课《便捷访问网站》,因为学生电脑有还原系统,所以为便捷访问作铺垫,上课开始我设计了“复习输入网址访问网站”这一环节。四(2)班上课时,我布置学生输入:“中国网络电视台少儿台”和“卡卡乐园”,学生只是为完成任务而输入,是被动地参与活动,多数小脸没有任何喜悦的表情。四(3)班上课时,我改变了方法,以音乐、动画的形式导入,播放音乐“别看我是一只羊,绿草因为我变得更香……”同时播放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学生马上脸露喜悦。然后让学生比较“之前在哪儿看到这动画的,现在在哪儿看到的?”学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有的开始抄录网址。当我提出:“你也想访问这个网站吗?如何访问?”学生高兴极了,输入网址的速度和正确性都超过四(2)班。

改变了出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也就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在教学实践中,我善于研究教材、研究学生,采用动画、故事、谜语等方式导入,激发兴趣,点燃学生参与学习的热度。

二、积极探究,扎实训练,确保参与的广度

教学《便捷访问网站》引导学生探究“便捷访问网站的方法有哪几种”这一环节时,给学生三种学习方式:书本自学、辅助学习课件、小组成员相互探讨。出示探究任务——小组开展合作探究——学生推荐小组长演示访问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促使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结果还需要切实的训练来落实,教学中我设计的操作题有:从尝试操作“用多种方法再次访问中国网络电视台少儿台”到完成三项任务:(1)用网址列表的方法访问少儿台;(2)用历史记录的方法访问卡卡乐园;(3)用收藏夹的方法访问中国少年雏鹰网。以学生操作贯穿全过程,使学生积极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有效课堂的探究活动和扎实训练,不仅是氛围上的活跃,更是学生思维的活跃,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参与的广度,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提供平台,体验成功,提升参与的乐度

体验成功是主体性教育重要的发展性教学策略之一。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积极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在信息技术课中积极有效地应用这一策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大胆地展示、交流,分享快乐,发展自我。

三年级学生第一学期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学画图,作品创作成功了,哪怕是最简单的图画,如一个太阳、一辆卡车、草地上一群小鸡,那也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果让他们尽情地展示,学生会显得非常的高兴,甚至有些得意,很有成就感,如果没有时间展示或被老师忽视了,学生会显得很失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即使画得不算好,也有被展示的欲望。因此,在教学评价阶段,我利用“广播”软件,同时播放学生作品,与学生一起评价欣赏;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创作思路,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评价他人作品时首先要肯定,加以赞赏,然后委婉地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每课评选出三至五幅最美作品,加以打印,送给学生或在教室的文化栏展出。

一学期下来,三年级四个班共180个同学,个个都喜欢电脑画图,而且个个都会电脑画图,这使我坚信有位名人说的话:“如果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他就会有信心再做下一次尝试。”让学生尽情的展示自己的作品,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我们的课堂要给学生展示成就留出空间,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其探索、创新之后尽情的享受。只有每一位同学真正体验到了成功,体验到了参与学习的喜悦,才能调动起主体性的发挥,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课外拓展,溶入生活,延伸参与的长度

第7篇:西游记的读书心得范文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写作能力。那么,怎么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一、选择图书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儿童喜欢看动画片,如《哪吒传奇》《三毛流浪记》等,他们百看不厌。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教师就可以为他们推荐一些相对应的图书。当儿童在书中看到自己熟悉的形象和情节时,必然会对图书产生兴趣,于是读书在兴趣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就开始了。所以,教师应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向他们推荐一些形象性、直观性、故事性强的图书,如《西游记》《一千零一夜》《列那狐的故事》等。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读书兴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在解决生字词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不要一味地挖掘、分析每一个词语。课后,可精选几本补充读物,让学生去独立阅读。例如,学习了《鲸》一课后,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其他鲸的特点及生活习性。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少做题,多读书”。

三、把读书心得展现出来

当学生形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阅读积累,采摘阅读“花朵”。没有积累的阅读是“老熊掰棒子”的做法,手中永远只有一个。当然,积累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书上作记号,写简短的批语、体会,或是把主要的内容用本子记下来。教师告诉学生名人读书都是这样的,现在出版的在阅读过的书籍上所作的记号和批注影印本,就是例证。这样做,就好像从百花丛中,把自己认为最爽心悦目的花采摘来插在花瓶里一样,这些“花朵”就成了欣赏、观察、比较的对象。这样做的时间长了,就会对“采摘”“花朵”有了经验,并进而有所研究,阅读欣赏能力就会渐渐提高,兴趣就会更加浓厚。

读书心得是一种满足,展现出读书心得将会对读书时寻求心得的兴趣有利。只要能把读书的心得展现出来,学生就能从读书中获得以下的两种益处:

其一,为了将心得展现出来,所以在读书时会用心思考,能重新组织书中的资料,把它纳入系统的记忆。

其二,心得展现是一种被社会认可,被人赞许的行为。在团体中的心得表现,会因别人的重视而提高自己的自尊,对以后的读书兴趣也会因之有所提高。

四、重视阅读技巧的指导

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科技的发展,吸引学生眼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对学生来说,除了上课,还要完成一定的作业。因此,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⒈略读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大致了解要点或取为己用。

⒉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如果觉得文段写得比较优美,则可以认真研读,摘抄,批注。

⒊默读法。默读法就是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五、围绕读书开展益智、健身、有趣的活动

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1.读书笔记展示。学生定期自愿在班上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互相评比,然后每班推选出学生优秀读书笔记,在班内统一展出,并组织全校学生参观,从而使学生养成认真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2.讲故事比赛。每周在班级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上台演讲。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专场比赛,并对优胜者予以表彰和奖励。

3.读书交流会。学生可以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位作家或一本书,或就某一本书的内容进行交流。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六、把握评价尺度,增强读书的自信

第8篇:西游记的读书心得范文

培养聋生的阅读能力,应根据聋生的生理特点、认知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聋生的阅读兴趣 让聋生产生阅读的愿望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会减轻疲劳感,才能把阅读当成一种享受,才能感受阅读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让聋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呢?

这就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特点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导致了他们阅读理解困难,学习认知事物习惯于直观形象。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使用实物或标本、模型、图片、影片、电视或幻灯片等来演示,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事物,使聋生看到、闻到、尝到、摸到或听到所学习的对象或现象,降低他们学习理解语言文字的难度,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去阅读。

如今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给聋校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良好的氛围。例如教学《桂林山水》前,先让学生欣赏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精美图片,图片上插入描写山水的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图文对照,学生通过视觉,直观地感受到了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美。然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他们就会从文字中寻找美、体会美,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样学生才会对阅读产生兴趣。

二、加强课内阅读的指导 培养聋生阅读能力

1.教给聋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学会阅读。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只有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阅读的能力、自学能力,让他们借助一定的工具,自己去探索、辨析、历练,才能得益。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导致了阅读理解能力低下,大部分聋生不会阅读,甚至对阅读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培养。阅读方法主要主要有以下几种:

朗读,《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感情朗读。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指导朗读,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让学生在书声琅琅中培养他们的语感,发展他们的语言。

默读,默读是大脑对文字的反映,只运用眼睛和大脑两个器官,从而理解文字的意义,整个活动在人脑内部默默进行,默读时忌唇读,因为唇读虽然不发出声音,但同样也会影响阅读速度,默读时,要边读边思考。

精读,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用这些作品为材料,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略读,不要求对读物逐句逐词地进行阅读,而是着眼于关键段和重点句,以求迅速地掌握读物的思想脉络、观点见解。往往采取跳读的方式,由段首扫视段尾,以求迅速把握段落的中心句,进而把握全文主旨。这种阅读的目的,是为通览全篇,取其精华。

对于略读这种阅读方式,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有论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正确掌握略读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猎取知识的效率,是学习和研究中不可缺少的读书方法。

浏览,浏览就是对全书的“内容提要”、“目录”做一个大致的浏览,了解全书梗概,以便确定是读全书,还是选择部分章节学习。

跳读,在阅读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或自己的兴趣,把不想读的内容跳过去。

速读,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工作讲质量讲时效。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不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摘记,对好词好句可摘记在卡片上,过一个阶段再作归类整理。

旁注,读书时,可把自己的读书心得注在书上。可以就词句、段作批注,也可以在文末就全书的心得作注。

如果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学会了阅读,就不会害怕阅读,就会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就会孜孜以求、不辞劳苦地奋力攀登巍巍书山,如痴如醉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这样不仅能增长了知识,也提高、发展了聋生的语言能力。

2.上好阅读课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阅读,让语文阅读课成为名副其实的读书课,应该指导学生好好地去读,美美地去读,从读中理解,从读中品味,从读中欣赏。要以读代讲、以读代问,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思考中阅读,在思考中发现、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乐趣中成长。例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阶段。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再读课文,质疑问难阶段。学贵有疑,问题是思维的钥匙,因此,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筛选问题,重点研读阶段。重在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自己通过阅读解决问题;整体回顾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领悟思想、升华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了文中的情感,感受了文章的美妙之处后,他们会主动地投入,激发起浓厚的阅读兴趣,这时需要的就是尽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充分地品味吟诵。因此,我们应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欣赏地读,陶醉地读,自由自在地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精彩,最终达到语言的内化、语感的培养、情感的升华、审美能力的提高及思想境界的飞跃。各个阶段,都要以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情感为宗旨。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多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给他们发现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提倡在质疑中“标新立异”,发现自己独特的见解。

3.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教师不但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而且还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语言就不能够进行思维,所以思维训练总是和语言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要善于发掘课文中潜在的智能因素,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独立理解,独立品评,培养阅读能力,感受阅读的乐趣。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加积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的阅读和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自由、无拘束、无负担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所以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盎然、如痴如醉,充分享受着阅读的自由、阅读的快乐。那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也应该给予指导:

1.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内容健康的课外读物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扩大知识面。所以教师要向学生推荐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质兼美的书籍刊物:中外的名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故事》、《童年》等;书刊杂志如,《读者》、《课外阅读》、《儿童文学》、《少年文学》、《语文报》等。

2)要以发展聋生的语言为目的推荐读物

聋校教材内容不能满足学生语言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挑选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读物。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卡通、动漫等活泼有趣的读物;中年级的学生喜欢情节曲折、生动的故事,可推荐他们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这些读物便于学生读懂,读得有收获,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阅读的快乐。高年级的学生喜欢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内容,可推荐他们读科普、名篇佳作等精美典范的读物,如《世界著名童话》、《名人传记》以及励志的读物等。让学生能从博大精深的中外文化中汲取 精神养料,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扩大了知识视野、形成了良好的语感,最主要的是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也让学生感受到了阅读其乐无穷。

3)要根据课堂延伸需要推荐读物

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也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把课内外阅读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课内知识得到巩固和延伸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学习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推荐阅读《奇迹缔造者》和《乐观》;学习了《三借芭蕉扇》,推荐阅读《西游记》;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推荐《安徒生童话》等。学生为了满足好奇心,他们自然就喜欢读与课堂有关的这些书。

4)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告诉我们:只有广泛阅读,见多识广,才能启发心智、活跃思维、积累素材、逐步培养起对语言文字细腻的感觉。它是提升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形成聋生语言的最佳途径。因此我们除了给学生推荐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以外,也应该给聋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杂志、书信、广告、剧本等读物。

2.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 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使人精明。”所以应该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读书时摘抄好词佳句、记录读书心得的习惯。而且读书笔记还可以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把握阅读内容。读书笔记的形式有很多种:

摘录式,摘录阅读材料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名言警句。

剪贴式,把自己的书报中的一些喜欢的文章、图片剪下来,分门别类地粘贴成册;。

手抄报式,用图画、文字相映成趣地表现阅读内容。

提纲式,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等。

质疑式,记录阅读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体会式,记录阅读时的感受,体会和看法。

仿写式,学习所读材料的描写方法,仿写人、事、物、景等。

3.指导写读书心得

第9篇:西游记的读书心得范文

关键词 传统教学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课程改革不是决裂意义上的革命,它得依托着自身的传统实现自身的完善。但是课程改革又确确实实是改变、是革新,它不能停滞在传统上,它必须不断进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互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一、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同时,传统教学中的讲故事、猜谜语、欣赏图画、分组活动等形式,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它们在教学中有机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刺激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

由文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的多媒体课件,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它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者用简笔画这一传统的形式进行板书,简单明了地理清了课文的线索,活泼可爱的彩色粉笔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传统教学倡导的抓住重点词、句、段,引导学生体会、理解、感悟、赏析,仍是今天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能更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提供丰富资源,满足学习欲望

在学完课文后,学生头脑中仍存在着大量各种各样的疑问,这时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探究阅读的最佳时机。一方面,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传输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的优势,为学生提供质量高、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的信息资源,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传统教学中引导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到书本中查阅、到身边去询问等方法,也有利于对课本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二、尊重个性,关注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互补,能很好地达到这一目标。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提供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功能,能很方便地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计算机及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流。

2.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充分进行信息交流

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面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问题,由学生通过学习系统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由此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并及时因人而异地调整教学策略;也可以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三、拓展时空,丰富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丰富的积累是形成良好语感的前提。读的能力,靠阅读大量各类文章获得。传统教学倡导的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也是丰富学生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将二者的优势在教学中结合,能使阅读教学翻开崭新的一页。

四、读写结合,培养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选择的文章多为文质兼美,既是训练阅读能力的范例,又是学生学习作文的范例。在阅读教学中,把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的方式相结合进行读写训练,能增加实效,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与习作能力。

1.拓展延伸,提供范例

阅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各家的文章,像盛开的鲜花,绚丽多姿。阅读吸收,像蜜蜂采百花之蕊,咀嚼消化。多读书,会读书,读各种好书,有助于作文。当代信息技术导致阅读方式发生如下变革: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印刷材料的阅读发展到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阅读;从利用图书馆到利用电子资料库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使用现代化信息工具进行阅读,能提高学生高效率地阅读和检索大量信息资料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以课文为载体,再适当补充一些结构相似或内容相同的文章或相关的资料供学生阅读,找出其中的共同点或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续写、扩写或补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能力。

2.展示范例,激趣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