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范文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文学读书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

第1篇:当代文学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非中文专业;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

一、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的现状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传统基础课,是中文系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的主要课程。同时因其具有工具课的性质,在当前国家强调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一些其他文科类专业,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也将该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尽管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首先,从社会环境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深入发展,商品经济大潮席卷全国,追求商业利益的实用主义观念使文学逐渐边缘化,社会对文学方面的人才需求大幅缩减,中文专业的学生遭遇就业难困境。这就促使高校争相开办应用型的财经、理工科专业,限制中文专业的招生规模,压缩中文专业的课时,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甚至纷纷砍掉中文系。

其次,从学校内部办学看,除了一些开办中文系较长的传统文科学校,大部分高校特别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条件十分有限。在专业学科的建设发展上,汉语言文学不受学校重视,得不到政策、经费等支持,处于弱势地位,图书馆专业书籍资料陈旧匮乏,校园的文化底蕴浅,人文氛围不浓。

再次,从学生自身情况看,学生的文学底子薄,对文学普遍缺乏兴趣。笔者曾以所在学校艺术设计系学生为对象,就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在调查中,有60%的学生表示在高中时选学理科;关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态度,68%的学生表示一般或者不喜欢;问及为什么选修这门课,95%的学生回答是因就业需要、修够学分或者其他目的,只有5%的学生回答是因喜欢而选修;关于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25%的人坦言很少读作品,75%的学生表示读过一点。

最后,从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看,要么是教学方法老套单调,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么是为了迎合学生口味,在课堂上采用讲故事、看电影的形式作简单化、娱乐化处理,或者脱离学生基础和文学本身,在课堂上贩卖炫耀所谓新潮时髦的学术话题、文坛上的是是非非等。这两种倾向都违背了文学课程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偏离了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宗旨和精神。

针对令人堪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现状,如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高校教育教学实际,实现成功突围并焕发出应有的活力,是目前这门课程教学实践领域亟待破解的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小说文体的教学为例,尝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路作粗浅探讨。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的方法与对策

1.重视作品的阅读和积累

阅读作品是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就是靠大量地阅读作品,这是一项基本功,也是必须走的一条路,舍此没有更好的办法。师生双方都应该在认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在对话互动的课堂条件下,发生情感、认识的交流和碰撞,才能使文学教学的审美活动充分体现出来。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很少有时间去读文学作品,在大学里他们选的又是非中文专业,阅读作品对于他们来说同样缺乏。为此,现当代文学教学必须要求学生大量读文学作品。

在阅读作品环节,教师要从“读什么”和“怎样读”两个方面加以指导。为此,一要为学生开好书目,提高阅读效率。现当代文学作品数以万计、浩如烟海,而学生的阅读时间很有限,因此教师要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精心挑选最具代表性的精品名著。小说以中短篇为主,兼顾长篇作品,分必读和泛读两类要求。书目最好在开课的学期初就列好,便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二要做好阅读指导。根据课堂上要讲授的重点,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避免流入看热闹式的浅阅读。三要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不但可以检验阅读效果,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读书笔记内容可长可短,自由灵活。既可以是对作品的整体评价,也可以就某一方面谈体会,或者是在阅读中产生的困惑和疑问。只要是自己的真实阅读所得就行,严禁抄袭别人。此外,要通过多种途径挖掘图书资源。在没有中文系或虽有但非传统优势专业的理工科院校,图书馆的文学类藏书本来就不多,如果要求全班学生同时去借同一部作品,根本不现实。所以,教师可让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电子图书资源下载阅读,但要告诉学生选择优质的电子图书,以免文字错误影响阅读效果。

2.加强文本分析训练

讲文学课一定要从文本出发,避免脱离文本高谈阔论,使文学课丧失文学性。正如有人提出:“教师应立足于作品‘文本’的教学,重建文学的审美空间,通过文本的细读途径,建立读者与作者心灵互相碰撞和交流的桥梁。”在课堂上,教师示范性的文本分析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课时一再被压缩,相对于繁重的教学任务,时间显然非常紧张。所以,必须采取“精讲”的方式,精选重点作品,紧扣教学重难点,挖掘作品精华。

首先,在分析作品之前,要通过导读阶段了解学生对作品的熟悉情况,在阅读中有什么问题,对作品关注点在什么地方,对作品讲析有什么期待等,然后再有的放矢地讲解,形成教师和学生的思路精准对接。否则,教师讲的不是学生想听的,结果只会出力不讨好,白白浪费时间。要把现当代文学作为开放的文本,紧密联系当下现实,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例如:当代学生普遍对鲁迅生活的时代及其作品反映的内容有隔膜。在讲授鲁迅专题时,为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鲁迅其人其作,可从近年来文坛上围绕鲁迅的争议,以及中学课本中鲁迅作品被删减的事件,提出“鲁迅的思想及其作品是否过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切入课堂教学。

其次,要根据不同风格的小说文体,采取不同的分析模式。对于人物单一、情节简单的中短篇小说,宜重点以人物形象分析为主,以人物为纲,串联起作品的主要知识点。对于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的长篇小说,可以在列提纲掌握故事梗概的基础上,采取抓主要人物和重点场景分析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由于篇幅过长,不可能对每一部分内容都进行分析,只能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场景作重点解读,使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例如: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可选择吴荪甫为刚到上海就病逝的吴老太爷治丧的场景作重点分析。因为通过这个场景,作者几乎让全书中的主要人物悉数登场,每个人物的心态动机,与吴荪甫的微妙关系,以及吴在内政外交上的能力个性都展示无遗。对于不重故事情节的诗化抒情小说,宜从小说语言入手,选择精彩片段反复品读,引导学生体悟作品营造的诗化意境,揣摩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沈从文、萧红、孙犁、汪曾祺等人的小说均可采用此法赏析。

再次,基于大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较之高中生有明显提高的实际,在文本分析时,要改变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师不要搞“一言堂”,也不要自称“标准答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参与分析,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不妨让他们走上讲台做主讲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互动的局面。同时,要树立整体观念,善于把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联系起来,比较分析,打开学生的思路。例如:分析“五四”时期与新时期之初的文学,在启蒙精神、反封建意识以及个性解放思想等方面的异同;比较“五四”时期的冰心、庐隐,20世纪80年代的张洁、铁凝、王安忆,20世纪90年代的林白、陈染等人之间,在女性意识上有什么区别;鲁迅《阿Q正传》与高晓声《陈奂生上城》系列在批判国民性上的一脉相承性;沈从文与汪曾祺在小说文体风格上的师承关系;等等。

3.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能力培养

“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指出,在现当代文学教学当中应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以此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应强化写作训练,把能力培养落实在笔头上。特别是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本科高校,更应该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加强实践教学和素质的拓展。在传统的中文专业教学中,有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认为文学课主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活动既没必要又很难实行。其实,文学课的实践形式多种多样,如从宏观上,可以围绕“听、说、读、写”4种能力进行相关的阅读和写作实践活动。从微观上,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讨论、诵读、复述、拟提纲、做摘要等环节,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做好课堂向课外的延伸拓展,如可以就学过的作品写篇小评论,成立文学社团,举办征文活动、朗诵表演,就喜爱的某位作家收集资料,结合作家生平发起周年纪念活动,有条件的学生可采访在世作家或参观作家故居等。改革课程考试形式,适当采取应用性、实践性考试,增加平时考核的比重。即使采用书面考试形式,也要减少知识记忆性题型,增加分析理解性题型。只有把实践内容渗透进课堂内外以及作业、考试等环节,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才能够真正实现。

4.用好现代教学手段,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时,根据内容需要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首先应坚持恰当、实用、有效的原则,不要为追求形式或者图省事而用。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仍然要保持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被课件束缚手脚。其次要精心做好课件,力求内容充实,形式美观。此外,很多现当代文学名著都被改编成电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放一些电影片段,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影片放映耗时长,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对影片做一些剪辑,根据讲授需要适时穿插。同时,在播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比较小说原著与改编的电影在表现力方面的区别,看后可就此写篇电影赏析。最后,教师还可以借助QQ群、博客、微博等平台,随时随地与学生就课程内容进行讨论交流,答疑释惑。

三、结语

总之,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既面临种种挑战,也存在突破困局、重获新生的良好机遇。只要我们遵循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特点和规律,把握时代和社会对这一课程的要求,根据自己所在院校的实际,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提高现当代文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力.知识观转型与现代文学教学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06,(2).

[2]黄科安.人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教学理念的重建[J].教育评论,2008,(1).

第2篇:当代文学读书笔记范文

一、正确引导明确阅读的目的

阅读,有两种目的,一是带着任务去阅读,比如读课本,读到题目要质疑,然后带着问题去读,读后还要想一想,主要讲了什么,你认为有哪些好词好句,好在哪里?读文章相关的人物了解及事件的了解,需要查阅资料并写一写,记一记,而这也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预习作业,这样的阅读是学生学习期间最常养成的阅读习惯。这种阅读是要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一般读的篇目不长,是最基础的阅读是有任务的阅读。这样的阅读需要教给方法讲清要有意识记。另一种阅读是没有任务完全是兴趣使然的阅读,看到一本书或一段文字拿来就读,不刻意读出好词好句,不做读书笔记,也许读过了就读过了,直到某一天提到了读过的相关书籍内容时,才会记起自己读过,这时也只是记得读过,相关的内容却是很模糊的,如果很重要就会努力回忆并找来再读。这种阅读不刻意要求有意识记,阅读很轻松。应推荐书目让学生去读,或者学生喜欢的推荐给其他学生,互相影响互相交流,达到阅读的目的。

二、开展延伸阅读的策略

1.注意对延伸阅读兴趣的培养。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①目标情境。教师根据课外阅读某一方面内容提出一个富有争议性的评价或结论,作为阅读目标,指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去找寻依据,或支持或反驳,从而激发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②生活情境。正值读书好年华,懵懂初开,他们在生活中存在着多种多样不同层面的困惑。我在教学中,就利用这一生活问题,引导学生从书本中寻找答案。③示范情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教师自身渊博的阅读积淀所形成的知识和人格魅力是对学生最好的启发引导。④活动情境。为了使学生的阅读激情长保新鲜,每隔一断时间我们就举行一次读书笔记展示活动。或者讲故事比赛,像《水浒》、《三国》、《童年》等小说故事性很强,就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强化学生阅读兴趣,让阅读走向纵深。

2.明确对延伸阅读内容的选择。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课内是基础,是先导,课外是课内的继续和延伸。”因此,我觉得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走延伸阅读的路子,确实是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一条可行之路。学生课外阅读的理想境界是自主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中,“随意型(无一定的阅读目的、计划)、消遣型(为娱乐而阅读)、功利型(只看作文选)”占很大比例。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因此,需要教师发挥主导地位,有针对性提升学生课外阅读品位,培养学生高雅的阅读兴趣,接受高雅文学的熏陶。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教育他们要有选择地读书,不光要多读书,重要的是读好书。我的做法是:一是向学生介绍《课程标准》建议的读物、推荐的名著;教师推荐获“茅盾文学奖”当代文学作品;与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的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二是推介优秀书报、期刊、读书网站。如:《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文摘》、《科学画报》等;“榕树下”“中华少年文学网”“黄金书屋”“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中国环境保护网”等。三是推荐与学段教学紧密衔接的《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分不同的年级)、《语文拓展读本》、《小学新课标读物》、《新读写大语文》(蔡智编)等专家所编书刊,学校、教师、学生自编课外读本活动。

第3篇:当代文学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 陕西中医药大学;现代文学课程;现状分析;改革构想;实施方案

一、陕西中医药大学文学课程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导致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化,文史哲学科遭遇冷落,文学课程也出现边缘化倾向。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教学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淡化专业,强化素质教育,增加大量通识课和选修课,导致专业课课时压缩。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陕西中医药大学文学课的教与学急需加强。

文学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包括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内容。陕西中医药大学文学课程有一支精良的教学团队,他们不断革新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特点,不同程度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以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目的,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语言文学工作者。

本课题组授课教师积极参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实施的各个环节,认真开展各项教学和实践工作。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本专业知识现状和需求;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变革课程评价体系;督促学生阅读文学原著,查阅相关论著论文,撰写读书笔记;充分运用现有教学条件,开展多媒体、影像等多种教学手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撰写学术论文和教改论文多篇,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以期达到教研相长的效果。

二、陕西中医药大学现代文学课程改革构想

自2014年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开始以来,本课题拟继续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每位学生参与教学环节,贯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

基于课程自身的性质、特点与规律等,本课程组不断探索与实践,提出并实施的教改措施、拟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现代文学课程综合改革》

本课题从陕医大现代文学教学发展足迹和现状出发,对现代文学第一课堂在教学机制、师资状况、学生素养等方面存在的局限和不足进行逐一剖析,努力查找并分析原因,试图寻求促进现代文学教学第一课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构建现代文学教学第二课堂内容体系,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贯通。

2、《现代文学课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的建构》

鉴于本课程的特点,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方法。可以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或指定作家或篇目,以论文方式考核。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将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比例调整为4:6,即平时成绩占40%,除常规的出勤、提问、讨论外,重点是将学生的读书笔记、学习心得、课堂练笔等计入平时成绩;卷面成绩占60%。

现代文学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将成绩测试与水平测试、能力测试有效结合,旨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精神。

3、《现代文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主要是解决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多媒体、课件、影像材料等在教学中的内容、方法、比例等应用问题。逐步实现现代文学课程的网络化教学。

4、《现代文学课程第一课堂教学研究》

主要是解决现代文学课程与美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学科融合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实施

1、建立精讲――实践――自主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精讲是指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系统讲授知识点,着重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践是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教师设置问题,以分组讨论、学生讲课等方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自主研究是教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学科动态,对学科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思考,并形成自我观点,撰写相关论文。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原著导读法:文学课程的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即是尽可能广泛地阅读原著,文学专业学生的作品阅读不是纯粹的娱乐,应该带着问题阅读,运用知识储备,分析作家作品的创作意图、主题和艺术性等相关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授课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增进师生的了解。

(3)多媒体与影像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方式最大优点是直观形象,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本课题根据实践教学大纲,适度安排多媒体和影响教学,辅助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力求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3、建立量化考核评价体系

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将学生平时表现进行量化打分,如课堂讨论、试讲、平时作业等进行综合评定,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们在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同时,结合陕医大学生特点和现有条件,尝试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整合,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改革单一的考核方式,将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设置问题、课堂讨论、学生试讲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自觉能动性,形成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中国现代文学是陕医大人文管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囊括1919-1949年所有的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内容庞杂,作家作品众多。在有限的课时内,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授课教师明显力不从心。如何根据教学大纲,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需要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化繁为简,精讲多练,重视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自学,了解学科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提高学生的文学感悟和鉴赏能力。

四、已有基础与改革目标

1、已有基础

(1)《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是陕医大2014年精品资源共享建设项目之一,已开展多次实践教学,包括学生讲课、小组讨论、作业讲评等形式,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对所学知识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个人见解。

(2)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2012年分别荣获院级、校级一等奖、二等奖;《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荣获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年多媒体课件比赛中二等奖;在全国多媒体课件比赛中荣获高校文科组三等奖。

(3)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教学改革工作。鼓励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法研究,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建立了教学改革优秀论文奖励机制;开展教案展评活动;举行多媒体课件大赛等,调动教师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

2、改革目标

高校文学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审美性和人文性。文学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要全面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之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合理、文理兼顾,更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短期目标:调动学生对文学课程学习的兴趣。

长期目标: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只有重新燃起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学习。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甚至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生受用。使学生进一步接触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植根于我们的灵魂、支撑我们的精神文化,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通过传统教学方法系统介绍基本知识的同时,融入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寓教于乐,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加强对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环节,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认真对待各个教学环节,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短短一学期的授课和学习,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尽如人意。本课题组成员力求引导学生养成文学阅读和鉴赏的习惯,培养和提高学生撰写读书笔记、学术论文的能力。将文学课程的教学和社会现实,和人的思想,和人生本质结合,即儒家思想的“学以致用”。

第4篇:当代文学读书笔记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作者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以一位专职教师的视角,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和讨论。并结合教学经验进一步探讨了应对方法和措施。

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高职院校,凭借国家教育政策的大力扶持,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但由于长期以来实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上,往往倾向于以单纯的“职业能力”来定位学生的价值,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教育的历史使命和终极目标发生了偏离和错位。针对这一现象,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应在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或者普及通识教育,并提出了种种可行性方案,其中之一便是加强人文学科及课程的建设,构建良好的大学人文氛围。作为有着一定学科背景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其人文性尤其明显。所谓人文性,主要指引导学生把作品当作文化的载体及现象来审视,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在春风化雨似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人生的理解力和对美的感知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陶冶其情操,从而实现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在当下大的时代环境中,作为高职院校汉语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惑与挑战。

首先,学科魅力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日益枯萎和暗淡,课程的吸引力也在悄悄地弱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其间曾有过类似于“显学”的辉煌,但时至今日,昔日风光已消失殆尽。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作为其研究对象的文学在当下功利化的环境中不断“边缘化”和“世俗化”,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一落千丈。建国后的文学因与社会政治之间的亲密关系,其命运曾一度大起大落。与政治的关系刚刚冷却下来,却又遭遇更为强劲的经济大潮的冲击,文学再一次难以自持,在金钱化、欲望化的书写中,沦入万劫不复的堕落的深谷,读者也由寄予厚望变为弃之而去。文学面临的生存困境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和课程建设蒙上了阴影。另一方面,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相比,其学科内涵与学养积累本来就有着先天的不足,在这一大背景的衬托下,更显捉襟见肘。

其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化、技术化,使课时一减再减,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2001年10月以来,教育部连续三次召开全国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指导方针。基于这一方针,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进一步向实践倾斜,对一些理论性强、与就业直接关系不大的课程逐步削减,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时量几乎减少了一半。不论如何评价这一变化,都必须承认并正视这一事实。

再次,学生人文素质差,心态浮躁,缺乏学习的热情和耐力。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专业水平方面并无明显差距,只是人文素质和知识面处于劣势。此外,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现在的学生虽然视野较开阔,接受知识能力较强,但往往急功近利,坐不得冷板凳。对于教师布置的课下阅读作业,也大多虚与委蛇,敷衍搪塞,不愿意认真地去完成。或者迫于就业压力,忙于考这个“本”那个“证”,精力分散,上课自然就不可能专心致志了。

针对以上实际问题,笔者从一个专业教师的视角,就如何突出该课程教学的人文性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应对措施。

首先,应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富有特色的校园人文环境,利用环境的熏陶。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文化背景,高职院校应当树立一个理想和目标,通过构建一种能体现人文关怀、尊重科学与民主、充满理性和自由之光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浸润其中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的自然生成,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作为专业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一定要先讲明该课程的性质特点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以抵御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和错误观点的消极影响。通过张扬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学教育。重建对文学的信心。

其次,针对高职院校课时少、重实践的课程设置特点,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根据以上情况,我对课程内容作了如下调整:在不多的课堂教学中,侧重于基本文学常识、文学现象的讲解,将作品的阅读作为课下作业布置给学生。为了保证任务的落实而不是流于形式,要求学生一定要记读书笔记,并作为一项考查内容记入成绩。当涉及作品时,注意结合学生的阅读印象和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布置作业时,采取“少而精”的原则,既让水平一般的学生不感到无从下手,又要让好学生觉得有发挥才能的余地。这样,在对作业进行考评时,才能凸显档次,体现公正原则。

教学内容的变革必然会牵涉到对教材的选择或重编。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那些覆盖面广、趣味性强、理论深度适中的教材。有条件的院校也可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在博参深思的前提下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

有了合适的教学内容,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两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课堂讲授依然很重要,但主要由教师点拨,要求学生在课后的阅读中去体验、去感悟作品,并写下心得和体会,既注重审美鉴赏力的提高,又强调写作方面的训练。可谓一箭双雕。同时,还加入了专题报告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作为补充。所谓专题报告式,是由教师指定作品,让学生阅读,根据笔记选定一名学生做专题报告,其他学生参与讨论,教师最后分析总结;讨论式教学则由教师集中选出几个与所讲内容有关的话题,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并记录下讨论结果,中间教师可适当加以引导,最后再由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分析、点评,并加以总结。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尝试和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突出并强化了教学效果。

第5篇:当代文学读书笔记范文

我喜欢逼我自己去看一些看上去很乏味的严肃文学,从小学开始便是这样,所以大学阶段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一直相信自己的生命不够厚重,哪怕是获取间接经验也该感悟一下别人有的生活。大一学年我借阅的书籍面比较广,有涉及到瓷器,摄影,最多的就是现当代文学,如余华,苏童,张爱玲,张恨水,史铁生,萧红,贾平凹,余秋雨,王安忆,杨绛,韩少功,严歌苓,海岩等作家。还有世界文学如海明威,村上春树,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我反省大一一学年所读的作品过少几乎没有,只借阅了一次史记是为了完成古代汉语作业还有一次借阅了洛神是因为自己对甄宓和曹植感兴趣,所以当很多诗词古文我不会背甚至没见过时真会羞于承认自己是一个中文系学生。当写作课和文学理论课的老师推荐的书目我读过并且有自己的看法时我就好友成就感。我大一的读书目标是校内图书馆100本,看见自己已经完成的三个笔记本的读书摘要我就会很开心,尽管并不能看出进步有多大。但是想起宁淑华老师曾经说的要我们坚持做思念读书笔记,如果四年没用了再找她心里又觉得特别安心。我知道,从来就是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能够一步登天的东西便是不要也罢。

真实的力量还是来自市井人生,以我的年纪,好多书一遍读来,似懂非懂,看看大家的品评,然后发现原来很多意味都尚未品出来,就正如盗梦空间,让子弹飞之类的电影我要看三次才能看懂,走马观花并不能真正摘取什么,所以我笨拙地记录,愿以此稍作提高,一遍一遍看自己抄写下来的东西,密密麻麻地字让我忆起读书时一点一滴的感慨。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对待阅读就该就此态度吧。因为学习法语,英语,吉他,舞蹈,大一下学期课程之满已让我无力抽出大把大把的几个小时去阅读,于是时间就移至夜晚22:30以后下课归来,并未做成什么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接触到很多专业的学生,发现除了阅读量及想法似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证明一个中文系学生的正身。

无声不歌,无动不舞。

言者清淡,听来有味。对于经典名著,我似乎总是不自觉正襟危坐,以追慕前贤之心去品评谈论。过于谄媚,刻意地表白自己,恨不得扑过去耳鬓厮磨。试图将每一次平常小事都说成独一无二的轶事,掘地三尺,在每一点旧事的碎屑里搜索华丽的残影。

苏童说,神经病与正常人之间有一条自由抵达的通道,好多人都在那条道上走。其实在我心里,一度都是将卡夫卡伍尔芙之类氛围疯子的,好多想法都是极为世俗的,正如我至今不能很好地欣赏梵高等印象画派的作品。我是绝对不会要求自己层位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的,但是我希望,岁月能够给我力量充实自我,有领悟美得契机。

曾经有看书的时候为了一句话琢磨半天,就像香菱一般。由于近来借阅一批书有金粉世家,京华烟云,胭脂扣等近十余本加上下学期学了一门女性学,我将吉本芭娜娜的阿根廷婆婆一文中的真正美丽的女人,人们总是记不住她们的模样”一句话给你看看。其实我是极不赞同这句话的。文中有续篇解释:天天看,可还是不得要领,看不清她长什么模样。脸周围就像这样。。。。。。就像有块棉纱遮在她的脸前,这样晃来晃去,让人隔着看不清楚。是什么呢?是女人的谜吧。同样的感觉,儿时我也曾在母亲身上感受到过。长大后,母亲她作为一名女性,面貌变得那么清晰,可在我幼小的时候,那时的母亲却仿佛总是周身笼罩着一层薄薄的轻纱。看到这里,我仍是不同意的,可后面“植物的世界,神的世界,人的世界。。。。。。父亲所说的那几重世界被抽象成一个圆圈,而圆圈中心则是一个小小的女人的画像,一身黑衣,手持百合,脸上蒙着七彩面纱”“你知道为什么人类要建造遗迹吗 ””那就是希望心爱的人永远有虚无缥缈的祈祷,那是遥远的天上看起来也都会像项链一样闪闪发光,连神都会为之心动不已的点点美丽的亮光,所以对于妈妈印象很少的人,会在对妈妈的憧憬中感叹:真正美丽的女人,人们总是记不住她们的模样。不用复杂的眼光,就用童心,谁知道圣母玛利亚,谁知道蒙娜丽莎,自由女神还是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引导人民油画中的女人具体什么模样。

不过,也许阅读有时也不该如此较真。

第6篇:当代文学读书笔记范文

一、诵读古代文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百家讲坛的热播,掀起了人们对古典传统文化的追捧热潮。有学者评论说,人们对于丹、易中天的追捧是中国人精神世界匮乏的表现。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甚至远远滞后于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究其原因,可追溯到对传统文化形式的摒弃和叛逆,而则是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一起丢进了垃圾桶,彻底切断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而一个民族没有文化根基,就如同雨中的浮萍,所幸的是传统文化的血脉还存在,先哲们给我们创造的精神财富还在。也许,当下是时候把目光转向我们谓之为“经典”的作品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浩如烟海”的经典之作。我们固然不能一一深入探究,至少可以采撷其中的一点一滴,就足以滋润我们饥渴的精神家园了。中国文学史,发展的脉络还是极为清晰的,每一时代都涌现一批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秦汉诸子百家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在文学史上散发着它们独特而永恒的光芒。基于此,可让学生有选择的诵读、感悟先哲的思想。经典的诵读,不仅仅是语言的积累,更是一种含英咀华的精神享受。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谆谆教诲;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飘逸豪放;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凡脱俗;关汉卿《窦娥冤》写尽人生的无奈与悲凉;曹雪芹《红楼梦》呈现世间的繁华与衰败。徜徉在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风景无限。学生收获到的是字字珠玑的华美篇章,收获到的是堪与日月同辉的哲思睿理。针对不同的文体特征,教师可采取不同的导学策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苏轼的词为例,就可以论坛的形式开展活动,学生可先对苏轼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代表作加以搜集整理,辅以自己的品味赏析,集结成册,并展示交流,教师可适时进行总结性评述。当然诗文诵读会,以同一作家、同一题材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交流都会是促进学生阅读经典的催化剂。

二、阅读现、当代文学经典,品味真、善、美人性光辉

经典并不仅仅存在于遥远的历史,中国现当代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环境造就了许许多多文坛大师和优秀作家迥异的视角和个性化的语境。传统的文学形式此时已走入死胡同,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白话诗文创作以其随意、率性的特征给濒临僵化的文学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一时期涌现的许多作家都在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人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从投笔从戎的那一刻起,就将毕生的精力倾注在唤醒愚弱的国民上。他的文字,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穿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病弱。老舍先生则以其细腻温婉的笔触,勾勒北平市井小人物的生活,使作品具有了人民性和人道主义情怀。也正因为如此,老舍先生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而他也是唯一一个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人。以朱自清、俞平伯、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美文创作,或缜密漂亮,或冲淡自然,或闲适幽默呈现出别样的风格韵致。诗歌在西方诗歌流派的影响下,同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现代诗派代表人物戴望舒一首《雨巷》融进无限忧伤的情思意绪。冰心则创立了形式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冰心体”,其诗歌中对自然、母爱饱含深情的吟咏,曾温暖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心灵。对这些文学大家、思想大家,我们的孩子还知之甚少,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定期开办读书交流会和教师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当然对经典篇目的诵读始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对作品熟悉到“出口成诵”的程度,才能逐步理解感悟到作品的精髓。

三、放眼世界,开拓视野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应忘记我们的祖先和前辈为我们创造的精神财富,但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世界中的人,我们的眼光也应该面向世界,汲取全人类的思想精华,为我所用。莎士比亚、歌德、普希金、泰戈尔等一串串永远镌刻在人类文学史上的名字,承载了多少人类思想的光辉。他们的经典作品同样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教师可为学生推荐经典篇目,学生要做好详尽的读书笔记,并就感触颇深的语言做圈点批注。师生还可以共同搜集有关的鉴赏资料,并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在读书交流会上共同分享。

四、让课内课外相辅相成,将经典阅读进行到底

第7篇:当代文学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金课;中文专业;课程三度建设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指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就是对这一发展趋势在课程这一微观层面的响应。金课的打造重点在于提升课程的难度和挑战度。三亚学院将这一精神体现在“三度”课程的建设上。课程“三度”建设指的是学校针对课程饱和度、深度和学业紧张度而开展的教学改革。就中文专业而言,如何进行课程“三度”建设,是当前教学改革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三度”建设的理念认识

一是课程“三度”建设积极响应了教育环境变化。自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被提到了重要位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关于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讲话充分说明国家对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了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强调了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的重要意义。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就学校而言,要重视本科教学工作,认识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这四项高校基本职能中,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是根本使命。这需要教学工作的有力支撑。就教师而言,要将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转变为教学与科研并举、科研促进教学的观念。重科研轻教学,与考核评比体制密切相关,职务、职称竞争,各类荣誉的产生都与科研有关系,因此,这一转变,也需要评价体系的改变。就学生而言,要改变“考上大学是终极目的,上了大学就不用学习”的想法,认识到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课程“三度”建设的推进正是为了落实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响应教育环境变化,提升课程质量,从而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二是课程“三度”建设承续了三亚学院一直以来的教学改革思路。2016年起,三亚学院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纲领和“十三五”规划,教学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教学改革方面,各专业进行了专业调研。通过调研,了解行业需求,找准专业定位,确定专业培养的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为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和特色,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打下基础。调研了如下内容:对专业所对应的行业进行需求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对专业毕业生走向进行分析、调查,确定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收集国内外、境内外相关行业标准,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包括基本素养、核心能力)。最终形成了专业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绘制了课程地图,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明晰了课程体系,展现了学生通向成才及就业的路径,有逻辑地表明了课程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在明晰了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课程教学的内在逻辑联系之后,学校进一步要求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了与时俱进地推动人才培养的转型,根据学校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明确应用型,强调重在培养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突出核心能力,即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培养;确立职场定向性,根据行业归属,设置相应方向课程。紧随其后的,课程五种品质的提炼及一系列课程改革,包括网络课程建设、小班教学的开展、核心通识课建设等,都是从课程层面,进行了内涵建设。课程“三度”建设正是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自2016年以来,经历了从教学理念变化、学科专业定位的明晰、课程建设的系统化的过程,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的一系列改革,才有了课程“三度”建设的提出。

二.中文专业课程“三度”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在新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改革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展开了课程“三度”建设。首先,遴选课程和教师。为了摸清情况,专业进行了课程质量专题调研,提出要围绕课程质量的提高,在信息量、学科观点和专业理论、专业方法上下功夫。在调研的基础上,遴选出了两个专业十四门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类课程、写作类课程和文学理论类、教学论类课程四大模块,汉语国教育专业语言类、文化类、传播类、对外汉语教学类四大模块的课程结构。然后结合任课教师的学历、职称、专业特长及教学科研情况等,选拔出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其次,组建课程组。为了保证所有核心课程的质量统一提升,在三度课程每门课程只有一名责任教师的前提下,以课程组为单位进行三度课程建设。将任课的相关教师都纳入三度课程团队中,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师投入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队伍中。以责任教师为首的三度课程课程组,将根据教师的教学改革情况、教学活动情况、教学成果等合理分配和利用课程建设资源,共同提高课程质量。再次,通过共同研讨,明晰三度建设思路。在研讨中,由遴选出的专业核心课主讲教师讲授所负责课程的课程规划,包括课程定位与特色、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思路等。其他老师参与讨论,对三度课程的理解,并结合专业和学情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策略、课程如何助力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等进行阐述。各门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

1.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教学重点以及课程“三度”(饱和度、深度、紧张度)的要求,“三度”建设课程的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和更新。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该课程尝试打破时代界限,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授课。深化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史”认识,建构起一种“文学史”的观念。同时,"史"的勾勒与"文学性"的理解和交流并重。在讲授文学史知识时,特别注意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的挖掘,注意总结现代文学文体上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总体规律,这两个中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第8篇:当代文学读书笔记范文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自16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几经尝试和改革后,美国的哈佛大学,校长劳维尔推行了由主修课、分类必修课和自由选修课组成的选课制度。其中分类必修课4门,必须在文学、自然科学、数学和历史四大学科领域各选1门;其余6门为自由选修课。[1]这里的分类必修课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识教育课程,而文学类公选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近些年来,中国政府也开始重视大学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香港大学校长金耀基也曾明确地说:“大学教育的文化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价值,摆正人在宇宙万物中的位序。”[2]

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在通识教育中都强调文学类公选课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文学类公选课程的讲授可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鉴赏力,学会如何欣赏艺术。通过文学类公选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树立独立的人格和思考方式,提高伦理道德水准,完成自我的人格塑造;并能“自觉地将本民族,乃至世界的优秀思想精髓传承下去”。[3]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期,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效益”和“利益”之上,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教育必然会强化如何做事的知识学习,忽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过于看重人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这样必然导致大学生缺乏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缺乏文化陶冶,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和文明将产生断裂;过窄的专业教育,带来学生视野狭窄、就业领域缩小的局面。[4]文学类公选课,正可以弥补实用主义教育方式的缺陷,让学生在学有所专的同时,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勇于开拓进取的新一代大学生。

二通识教育中文学类公选课的教学方法

现今,文学类公选课的讲授面临着巨大的尴尬和压力,学生因为受到就业压力和实用主义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将精力主要集中于考取各种证书、通过各种考试上,因此通识教育中,计算机、统计、理财、语言类课程受到追捧,文学类公选课却经常因为选修的学生太少而不能开课。同时,文学类公选课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兴味索然的原因之一。老师将文学作品的作家、背景材料、流派、观点、结论一一“填”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能让学生参与进来,也就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表达的能力,这有悖于文学能培养人文精神的原则。如何提高教学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将学生吸引回文学类公选课堂是当务之急。

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选择经典文本

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文学类公选课的教学目标应大量减少文学史的讲解,并对卷帙浩瀚的文学名著进行精选,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美学和思想价值最高的经典篇目,做到少而精。甘阳教授曾说:“知识大爆炸对我们的影响,往往是使我们对现代知识体系有很大的误解,好像什么新就该学什么”,其实这个时代“恰恰要突出最基本的、任何时候都不会变的东西;而不是跟在爆炸的知识后面追所谓的新东西。所以说,通识教育的根本是追问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东西是什么”。[5]而文学经典作品,正具备了“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特性。

具体表现为: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选取李白、杜甫的诗;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选取鲁迅、老舍的作品;外国文学作品中则选取司汤达、福楼拜、托尔斯泰的作品讲解。对学生的要求从记忆文学常识、流派、风格、理论、批评转为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形式的审美鉴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体味到作家的思想精髓、语言的优美精妙。

2加强师生互动

文学类公选课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它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要有超群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以优美动人、充满激情的话语吸引学生,能将文学作品中承载的人文精神淋漓尽致地传递给学生。然而,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仍然是不够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授课中来,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具体方法有二:

首先,阅读与演讲相结合。在授课之初,即将所要讲解的篇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学生在课外阅读作品,并撰写读书笔记,在课上以演讲的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作品的内容和自己读书的感受。这种授课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读得有动力有目的;另一方面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能看到能说是一个质的飞跃,理解得不透彻,就不能讲得明白,演讲让学生的阅读效果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其次,讲解与讨论相结合。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教师不应是课堂中的上帝,教师也不应在课堂上演讲,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是个穿针引线的角色。课堂上教师可依据作品给学生抛出大量的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将讲解进行到底。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还要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大家可以自由发表见解,因为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是“一个符号和意义的多层结构”。[6]学生在讨论中如果存在观点相悖的情况,就可以展开辩论,最后教师再给予引导,给出相应的总结。这样,通过讨论、辩论、总结这一系列过程,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著作情节的印象,而且在培养文学感觉、理解能力、应变能力方面都有所帮助,可谓一举多得。

3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学习

文学类公选课的讲授不像其他课程,讲授的方式方法可以相对灵活。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可以用其他方式来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比如在讲授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莫里哀的《伪君子》、的《雷雨》时,可以组织学生改编并表演其中的经典片断;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组织辩论比赛、开展读书汇报会等活动,使学生能在各类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现自己的能力,旨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课上课下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阅读文学、欣赏文学的活动中,在表演、朗诵、辩论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提高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将文学知识转化为精神食粮,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情商。

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随着网络与计算机的普及,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授课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PPT是文学课教师首选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在制做PPT的过程,将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穿插其中,将作家生平经历、生活背景、创作初衷、创作影响、文学评价等以具体形象的画面展示给学生,以此取代枯燥干瘪的理论性讲解。在作品介绍过程中,也可适当插入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片断。在课外,还可推荐给学生大量根据文学作品、作家生平改编的优秀电影。这些手段,都能使学生以较容易的方法介入到文学的阅读和欣赏当中来,是增进学生对文学了解的好方法。

5改革考核方法

文学类公选课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这门课不宜采用试卷形式的期末考试。因为文学类课程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人文素养绝不是通过教师期末划题、学生死记硬背来获得的。值得推荐的是美国大学所采用的过程式计分法。这种计分方法是将学生平时的各项成绩进行累加,最终形成其期末成绩。文学类公选课平时的成绩可包括:出勤、听课状态、读书报告的撰写、课堂辩论的表现、观点的创新、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对作品掌握的程度等,通过这些项目的评价,让学生明确:文学的学习不是一次考试就可以完成,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断的探索;人文精神的培养也不是一次课就可以解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保持对文学的热爱才是文学类公选课真正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专业教育可使学生获取某个专业方向上的知识和技能,而通识教育则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素质提升,二者相辅相成。而文学类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文学经典包含了关于人性的宽容、善良、正义、忠诚,也批判了人性中的虚伪、狡诈、冷酷,是对人性的终极关怀,这些能为大学生提供间接的人生经验,让大学生感受情感的涤荡,接受灵魂的洗礼,传承千年的文明。对文学类课程的教师来说,亦应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扩大知识面,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更多的大学生吸引到文学课堂,培养出具有高尚情操、丰富情感、见解独到、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黄锦坤.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5.

[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

[3]潘懋元.试论素质教育[J] .教育评论,1997(5).

[4]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第9篇:当代文学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学,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思考对策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语文学习是学习中的“老大难”,作文习作又是语文学习中的难中之难。作文课上老师没谱,学生头痛;花费的时间多,效率差等等。因此,正确熟悉初中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和给予正确的对策是初中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

1.农村初中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长期困扰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

1.1 作文与农村学生局限性生活断轨。

当今农村的初中生年龄小,生活范围极其狭窄,在校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很少接触社会。即使偶尔进城,多半也是买了东西就回家,都市生活很少插足。所以只是除了田野还是农田。这样的生活,叫他们去哪里找写作的素材,又怎么会获得写作的激情呢?因此,写起作文来,内容枯燥,千人一面。在这种除了课本还是课本学习模式下,很少有学生对生活特别富有观察力,大多数学生对生活抱冷漠的态度。他们觉得除了分数什么都“没意思”,什么都与自己无关。这样,学生写作和社会生活断轨,自然是无法积累写作素材的,也根本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

1.2 作文与农村学生语文层次的脱节。

平心而论,我们现在使用的语文版初中语文书,选篇都是精品,特别是现代名家名篇,更是美文,令人赞叹不已。教材的单元合成也具有一定科学性。然而遗憾的是,那些精美绝伦的文章离我们农村的中学生生活实际太远了,学生不能体会其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更不必说揣摩写作艺术了。朱自清的《背影》,把父子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是散文中的精品。然而,现在的中学生没几个为它感动,父亲“买橘子”能把朱自清感动得潸然泪下,但却不能感动了当今时代的中学生,在当今的农村中学生看来那是天经地义的。至于扬州的风俗买橘意味着走局的说法,那就更不可能去探究了。自然,父亲殷殷关切之情也就领会不到了。他们作文时也就根本不会去学朱自清细腻的描绘了。因此,任何一个语文教师,只要他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课文的态度是:你尽管写得好,我可是不愿学。俗话说学习贵在“举一反三”,可从实际看,语文课本的“例子”作用却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这又使人感到遗憾和困惑。

1.3 作文与农村学生教育不公平抵触。

目前,农村初中,教学条件改观不小。但是有的学校却置其于一边用不起来。有的农村初中师资不配套,学生不能接受全部学科系统教育。因此,学生生活难免单调乏味,知识结构不健全,到作文时候也就没话说。再加上私立学校的出现,诱惑力很大,挑选走了农村中不少优秀生,使得农村初中缺乏优质生源,学习氛围日益淡薄。自然教育的不公平又给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带来障碍。 1.4 作文与农村教师工作复杂性矛盾。

写作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写作不仅需要学生努力去写,更需要教师认真的批阅。可以说,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教师的精心批阅,每个教师都希望把自己学生的作文改好。然而,一个语文教师,正常教两个班的语文,一个班的人数假设为50,其工作量就够大的了,使教师不可能做到每篇文章都精批细改。

2.农村初中生作文对策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的过关对其今后的发展极为重要。一个文理不通的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在数理化学习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再想提高写作能力是难上加难的。这样的初中生走向社会,在生活与工作中也将处处碰壁。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他们的思维正由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向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转化。这个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语言、训练写作的最佳时期。

2.1 提高认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重要地位。

2.1.1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种语文试卷中的高赋分板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测验、段考、期考、小考、中考、高考各种考试,语文是必考科目,而作文又是语文必考的且高赋分板块。在100分的试题中占40分,在120分的试题中占50分,在150分的试题中占60-70分,都占40%以上,而且考查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一般常用的应用文、评论、随笔等;它可以考整篇文章,也可以考片断;从命题形式看,可以考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如看图作文、文字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可以考原创的,也可以考扩写、续写、缩写、改写……

2.1.2 作文是衡量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规定的五大学习任务,用作文都能检查学习效果。阅读能力的强弱高低直接影响着写作水平,它是写作语言的储备、再现以及再创造。作文实际上是口语通过规范了的更系统、更富有文采的书面语言。作文展示了综合学习的成果。在学校,学生作文写得好,常被认为语文学得好;教师会写文章(特别是论文)也常被认为教师水平高、知识渊博。

2.1.3 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作文为人类社会的交往提供较为完整和完美的服务。学生学习习作,目的是让学生在今后的社会交往中能更好的传达信息、交流经验;述说事理、阐明见解;写景状物、抒发感情,形成能力、立足社会。

2.2 激发作文兴趣,克服畏难情绪。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严格遵循兴趣性原则。

2.2.1 明确兴趣在作文中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是一种潜能,需要老师去唤醒、去挖掘。只有引导学生喜欢作文,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那么所有的写作活动都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赠送,我们的学生当然是乐意接受这种赠送的。这样,作文就成为学生心灵的释放,是对自己心境最好的诠释,是自身一次完美的挑战。

2.2.2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只是把作文看成一种令人头疼的常规作业而已,在敷衍和推脱中,徒然地消耗着自己的热情与灵气。写作教学,若是仅凭教师之力,只会走入困境和误区。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作文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因此我认为指导学生写作,一定要唤醒学生写作方面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首先在写作指导课,要让学生明白写作的真谛,必须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会他们讲真话,写他们内心所想写的,所追求的所欣赏的,先动情,再动笔,情动于中,学生自然产生不写不快的欲望,这样学生才能提起写作的兴趣。其次教师要挑选学生最关注或最感兴趣的话题和学生一起审题,搜集材料,研究写作方案,在整个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最大作用就在于调动和保持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的创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后,才可能表达对自然、社会的独特感受和真挚体验。

2.2.3 要克服畏难情绪,除了要激发兴趣之外,还需要做好以下四点:①作文前必须要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有事可写,有话可说。②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写,如何下笔。③要降低作文难度,减轻心理压力,把“作文”二字改为“表达能力作业”等。④树立学生写作信心,向他们介绍王勃写《腾王阁序》、“诸葛亮舌战群儒”等故事都是落笔成文,出口成章的典范。

2.3 指导积累写作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读书笔记,既是学生对所读读物产生的感受和认识的文字记录,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训练。坚持要求学生进行“摘录笔记”的训练,要求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与智者前贤的心灵对话中逐步明确摘记的思想观点,形成摘记的阅读风格和审美趣味,建立摘记的阅读材料库。可以教给学生摘录的方法:每拿到一本书,首先得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些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获得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反复阅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读完全书以后,再回顾全文内容,并写出阅读感受。刚开始要求低些,指导得细些,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自然提高了。这一点要贯穿到整个作文训练的始终。但是,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忙于传授布置,学生疲于接纳应付,因此写出的文章缺乏灵气,即使偶有佳作,有时也免不了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而有的学生在作文课上更是一筹莫展,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感悟,缺乏对生活素材的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内背诵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课外必背古诗古文240篇(首),课外阅读总量要达400万字以上,内容涉及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现当代文学中的中外优秀作品特别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科普科幻读物、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这些都说明读书背书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对于写出好文章很有关系。作为初中生,只有具备了丰富词语、词汇,具备了表达的基本功,具备了丰富的史料、知识、道理、信息,借鉴别人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写景状物,议论抒情,才能写出生动完美的文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读书背书的过程中,只有善于厚积,才能簿发。积累包括语言积累,生活积累,道德情感积累。

语言积累又可分为三种:①积累景语,丰富语感。在阅读散文、小说时要注意体会领悟摘抄那些描写自然景物生动形象的词句。如:《金黄的大斗笠》中的“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散步》中的“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春》中的“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等,这些句子是对云、对风、对水、对草、对花、对雨、对霞等细腻生动的描写。②积累哲语,开拓思维。哲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文章中,起到增添文章色彩,点明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并且还能拓展学生思维。鲁迅《故乡》中的“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古诗古词里的名句,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赵冀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③积累音乐语言,感受意境美。像《春天的故事》“那是一九九二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圈,神话般的崛起了一座城”里的一种神秘感和形象美;《走进新时代》中的“让我告诉世界,中国正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给人以一种自豪冲动与自信美;《为了谁》里“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为了春回大雁归;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的奉献美;《真的好想你》中的一种悠扬绵长真诚专一美。

学生习作有了素材,还用担心没“下锅”的吗?他们写作起来同样会信手拈来,涉笔成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意识是提高其写作水平的基础。

2.4 采取课堂快乐教学,促使学生乐于动笔。

作文难,难就难在难以下笔。所以,教师除了授以写作技巧以外,最重要的是进行快乐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4.1 直观演示,丰富生活认知。写作源于生活,但初中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认知往往是局限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教师可以将多彩生活浓缩于三尺讲台,或把大千世界汇聚到斗室之课堂,增加学生的深层形象,丰富内心情感,求得文如泉涌。组织户外活动如春游、参观名胜古迹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如精品展览、小制作、小实验等,生活的再现和创造如表演小品、绘制图片、讲述故事等等,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

2.4.2 利用情境,激发写作欲望。通过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学校——家庭——社会”有机地结合,集中利用课堂体现,感染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引起共鸣,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寻找情境的切入口,导入写作的冲动、灵感乃至震撼!从而捕捉“闪光点”,把握作文的灵魂,达到“乐写”的境界。例如播放VCD片《世上只有妈妈好》后让学生写作《我的父母》,在这样的情境中,写出来的文章能不感人吗?

2.5 写作训练与实践观察相结合。

观察是获取一切知识的门户,也是学生直接运用感官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进行独立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孩子生活在农村,接触广阔的生活天地,应引导学生从司空见惯的景物或行为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快乐。适时引导学生去观察农村的一花一草,一藤一树,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和生养自己的土地。如欣赏田园风光和美丽,采摘诱人的果实,静听小鸟婉转的歌声,感受潺潺流水的清凉等。帮学生再现活动的场景,如砍甘蔗,割稻谷的苦与乐,烤红薯的真与趣,捣蜂窝,捞鱼虾的险与趣,然后让学生将感兴趣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片段或短文。学生有了生活素材,并有了练笔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有了明显的提高。

此外,还应编入一些课外作文训练的指导,供师生选用。如写日记、读书札记、随笔,写“放胆文”。可规定每周必须完成的篇数(可以是片断、几句话)与字数,也可提示写作的范围、要求,不定具体题目。在作文训练的具体方法上,要改变过去那种“出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循环往复的不变的流程,而代之以更加灵活的“开放型”的训练步骤。将作文训练放到社会、学习、生活的大环境中去,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与具体活动中,为解决实际问题,为了“用”而练习写作;或者是把作文训练干脆变成一项具体活动,在活动中,应活动的需要而完成一系列写作训练。(这种训练形式在国外已经流行,限于篇幅,恕不介绍)这种“开放型”训练模式,真正做到了“学生为中心”,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各种实际需要而写,激发了写作兴趣,强化了动机,其训练效果自然是很理想的了。

2.6 展开精彩点评,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和鉴赏能力。

作文需要评阅,没有评阅不能找出作文的成功失败所在,但也不能教师独揽生杀大权,一个人说了算。作文教学一般简化为“指导——写作——评改”三个环节,其中评改作为收尾性工作,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按照“互评互改——自我修改——教师总评——优秀文章展示”,创造良好的作文气氛,让学生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创设学生作品的展示平台,如在教室开辟专栏,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或将一些出色的作品推荐给学校文学社、报社,唤醒学生的自信心,价值感,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和写作兴趣。叶圣陶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语文教师要自己放自己。指导学生批改作文,是自己能放自己的一种有效途径,我们何乐而不为?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让学生终生受用的。

总之,这是笔者对当前农村初中生作文存在问题及采用对策的粗浅看法,仅作引玉之砖,希望能引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真知灼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