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范文

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

第1篇: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范文

县委书记温庆锋同志在谈到今后县发展方向时明确指出:“建设实力县、宜居县、生态县、幸福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推进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的新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业经济总量考察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县委书记温庆锋同志在谈到今后县发展方向时明确指出:“建设实力县、宜居县、生态县、幸福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推进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的新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力县内涵重点在工业,希望在工业,潜力也在工业。为此笔者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工业的发展应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壮大工业经济总量为首要任务,以提高企业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内部挖潜、外部招商”为重要途径,以良好环境为根本保证,努力加快工业发展速度,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壮大工业综合实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打造“实力县”

园区承载强基础。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平台和载体。要紧紧抓住当前的大好时机,积极融入城市“一体化”发展,在整合现有工业园区的基础上,规划和建设红金四期。把四期建设成以铜铝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壮大钨、稀土、铜、铝、食品加工五大优势主导产业。重点选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率先突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让优惠政策向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倾斜,在用地指标、资金、水电、交通运输、招工等方面,优先满足骨干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加快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探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项目建设促发展。要紧紧盯住国家投资政策,立足资源优势,依托现有企业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确定了三十大工业项目全部建成投产。

龙头引领强带动。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引擎”。一是帮助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优化结构,升级开发产品,使企业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二是引导龙头企业实施联合并购,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鼓励支持县内企业与国企、央企对接和引入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引资、引智、引制,扩大市场占有率,抢占行业制高点。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规模企业中年产值在50亿元以上的至少有1家,年产值达20亿元的至少有3家,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至少有5家。

链式突破增效益。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必然形成产业链条,产业链条的完善又会提升产业整体规模和核心竞争力。今后,要以现有的五大产业集群为支点,培育新型建材、和机电产品等新兴产业,不断提高产业质量,扩充产业规模,巩固和延伸产业链条。

集群发展扩规模。产业链的发展会形成产业集群,而集群发展有利于产业配套,降低生产成本,产生集聚效应,有利于在区位、资金、政策、管理服务等方面形成优势,放大“乘数效应”。要通过技术改造、招商引资、规模扩张等手段,壮大提升现有的五大产业集群,培育新型建材、塑料制品和机电产品等潜力产业集群。力争到“十二五”末,工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

管理创新激活力。管理创新包括目标创新、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要引导企业家革新传统管理模式,朝着资本股份化、管理规范化、分工专业化、产销一体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不断增强企业综合实力。要积极与对口院校进行人才、技术交流,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着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政府要积极帮助企业上市。近期要帮助中瑞新材料,红金稀土等企业的上市工作,“十二五”末力争使符合条件的企业全部上市。

实力县就是要把县打造成工业强县,打造成工业强县是事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必须加强领导、细化责任、强化措施,切实把工夫用在落实上,促进县工业转型跨越发展。一是加强领导。对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问题。

第2篇: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范文

根据《关于开展“对标定位 创先争优 ”活动实施方案》(济政办[118]号)精神,10月21日—22日,由主要领导带队,我区组织人员专程前往信阳固始县史河湾产业集聚区和鹤壁浚县黎阳产业集聚区考察学习。考察组利用实地查看、开会座谈等方式,对两个集聚区进行了深入学习考察。回来之后,我们结合我区实际,比对考察情况,认真查找差距,制定措施。现将我区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标单位发展经验

(一)管理体制是集聚区提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两个集聚区“直通车”管理体制是其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黎阳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由县长兼任,副主任分别由1名县委常委、1名副县长和1名政协副主席兼任,集聚区工委书记由1名政协副主席兼任,工作人员从县直单位和乡镇抽调,黎阳镇的8个行政村划归集聚区管理。史河湾发展改革试验区管委会管辖陈淋、黎集、祖师两镇一乡,10个小集镇,规划面积350平方公里,人口16.5万。史河湾集聚区隶属于管委会管理,集聚区的主任兼任陈淋子镇党委书记,试验区工委书记兼任黎集镇党委书记。两个集聚区高规格的管理机构,两个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运作模式,以及规划范围内的行政村由集聚区统一管理的行政管理权划分,将各方利益捆绑在一起,便于大家找准各方面的利益平衡点,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形成合力;便于做群众工作,协调项目用地,促成项目落地。这两个集聚区的管理体制值得我们借鉴。

(二)招商引资是集聚区加快发展的核心动力。对标的两个集聚区主要是以资源和产业招商。史河湾林业资源丰富,当地多年来以木加工著称,知名品牌有御喜木地板;黎阳是小麦生产基地,有多年面粉加工和家禽加工历史,知名企业有汉生面业等。在此基础上,两个集聚区逐步发展壮大。从我们自身而言,我们只有站位全局,立足本地产业实际,积极构建产业承接平台,瞄准大企业,围绕矿用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产业,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集中精力引进“大块头”企业、“重量级”项目,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土地提前运作是集聚区加快项目建设的重要保证。黎阳集聚区项目建设受土地指标限制,采取未批先占,然后处罚的模式,运作项目用地,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项目建设进程。另一方面,黎阳集聚区动迁政策可操作性强,例如:每征一亩地为供地农户解决一个城市户口,一个城市低保指标,拆迁安置按照现有住房面积,主房一平方换一平方,辅助房两平方换一平方,院地按照四平方换一平方等等,政策深受供地群众欢迎。

二、我区现状分析

(一)总体情况

按照“四集一转”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招商引资,搭建要素平台,全力推进集聚区快速发展。2011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营业收入30亿元、税收1亿元、计划招商引资10亿元、融资1亿元、新增建成区150万平方米。到2015年,计划培育1-2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2-3家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龙头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6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总产值70%以上。

(二)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按照集聚区的产业定位,积极培育矿山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2010年实施工业项目 14 个,年度计划投资 4.2 亿元,完成投资4.9亿元。2011年实施工业项目共计20个,其中台账项目13个,新增项目7个,年度计划总投资13.1亿元。截止10月底,预计全部项目完成投资6.8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2.3 %。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10年,实施基础设施项目7个,完成投资1.55亿元,建成道路(愚公南路、二号路、五号路)8.63公里、标准化厂房5万平米、展厅360平方米,改造提升文昌南路2.2公里。2011年,实施基础设施项目共计13个,其中台账项目8个,新增项目5个,年度计划总投资7.8亿元。截止10月底,道路、标准化厂房、水电等全部项目预计完成投资2.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7.2%。

(四)招商引资情况

2011年1-10月份,我区招商小分队共外出招商约98人次,接待考察客商1825余人次;洽谈项目7个,洽谈金额72.3亿元;新签约项目11个,合同金额36.4亿元;落地项目4个,落地资金5.92亿元。按投资额度分:签约10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

(五)投融资平台建设情况

2011年3月份,成立高新工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实收资本2010万元,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6月份,划转为市建设投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目前,该公司正加紧同***市农发行商洽,计划贷款1.7亿元,近期可望到位;加紧同浦发行接洽,计划贷款5000万元,正积极沟通接洽。

(六)集约节约发展情况

一是制定集聚区内村庄动迁方案,计划动迁集聚区内村居,挖潜利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二是筛选入驻项目,提高入驻门槛,避免土地浪费。工业用地综合建筑密度高于60%,综合建筑容积率大于1,单位土地面积平均投资强度超过240万元/亩、平均产出超过了350万元/亩。

(七)产业和城市互动发展情况

    一是水电路气暖及通讯等公共设施与城市精准对接,实现集聚区功能与城市功能完美融合。二是计划建设职工公寓、商业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为集聚区企业的生产工人提供住宿、消费等配套服务。三是发挥集聚区毗邻市区的区位优势,利用***职业技术学院、***技工学校、孟国平双语学校,解决企业职工技能培训问题,为集聚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   今后工作新思路

以通盘考虑,超前谋划,统筹安排,科学决策为先导,制定出我区加快发展的思路:

(一)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牛鼻子,下大力气招商,利用企业、项目、产业开展招商工作,下定决心,抱着宁缺勿滥的心态,招龙头项目、大项目、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二)充分发挥政策引导的作用,出台政策,支持、鼓励、引导现有企业上大项目、好项目。对于有前景的朝阳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把好项目做大做强。

(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景观一流、科技

先进的具备产业、城市、科研、多功能一体的综合性精品集

聚区。

(四)加大平台建设,为企业发展助力。一是强力推进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上海研究院***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实施检测站发展中远期规划,逐步使其成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北部检测中心,力争三年内升级为国家级矿用电器检测站。二是出台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建立创新联盟,引导创新资源集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三是全力引进投融资平台、银行等,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融资、社会投入的投融资平台体系,壮大担保平台实力,为集聚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四是加快以中昊新兴产业示范基地项目为代表的企业孵化器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五)加强人员素质培养,打造一支爱岗敬业、业务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这是集聚区能否高质、高速发展的根本保证。

四、   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集聚区龙头项目、大项目、终端项目缺乏。

    建议:

1、邀请专家教授、沿海省市商会、省内外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及规划专家,利用月末大讲堂等载体,围绕集聚区主导产业,组织全市招商引资培训,学习集聚区规划、产业体系知识、行政审批程序、商务礼仪、招商技巧等,提升招商人员的整体素质,积极引大商、引大项目。

2、针对单位或个人引进的超20亿元大项目;招来诸如井下救生舱的龙头项目;对我市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带动作用、符合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重大项目,对每个项目的直接引进人在享受我市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基础上再给予适当奖励。

(二)集聚区管理体制不理顺,不便运作

目前,集聚区职权不配套,对规划范围内的村庄、土地、治安等,不能行使管理权。实际运作过程中,经常性出现群众工作难做、管理不力等现象。

建议:公安、规划、国土、城建、规划等机构在集聚区派驻管理机构,直接参与集聚区管理。

第3篇: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范文

关键词:越南;农作物种子;市场需求;广西种业

越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在其9000多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了75%,因此,农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越南国家的总面积为32.96万km2,相对其总人口,越南属于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越南的国土为狭长的“S”型,呈南北展开,南北距离长达1650多km,而在其中部的东西宽度仅50余km。在越南的国土中,平地约占20%,山地占40%,丘陵占40%[1-2]。越南的气候特点是北部属亚热带气候,与广西相似;南部属热带气候,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4℃左右,年均降雨量1500~2000mm。且南方只分雨旱两季,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1越南主要作物的生产状况

越南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高粱、豆类、木薯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橡胶、腰果、茶叶、花生、蚕丝等,水稻是越南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及沿海平原地区。水稻种植面积720万hm2,占到种植业面积的70%[1-2]。玉米也是越南重要的作物,并有不断加大发展的趋势。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100万hm2,主要分布在北部丘陵山区(如山罗省)、西原地区(如多乐省)等地,其中90%是杂交玉米。蔬菜是近年来越南发展很快的新兴产业,2015年越南蔬菜种植面积约为84.5万hm2,年产量达到了1450万t。越南的蔬菜生产主要布局在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及沿海平原地区及城市周边。

2越南主要作物的种子需求状况

2.1水稻种子需求

年需求量约为16万t,其中杂交水稻种子需求量为3万t,从中国进口的约为2万t,占其需求总量的66.7%。但近年来,因越南大米的出口面临一些困难,而且越南政府也想适当调减水稻面积,扩大玉米种植,以扭转其国内因畜牧业的增长而对玉米饲料需求增加所造成太依赖进口玉米的现象(越南2015年进口玉米700万t),因此,可能会造成因水稻面积相对缩减而需求量也减少的现象。

2.2玉米种子需求

年需求量约为2.7万t,目前,普通玉米种子的市场主要由孟山都、杜邦、先正达、拜耳等跨国公司所占据。而在鲜食玉米方面,主要是由中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和云南省所提供。前面已提到,为克服国内饲用玉米短缺、过度依赖进口的状况,越南决定采取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和推广转基因玉米生产这2个手段作为解决的措施(越南2015年已批准商业化推广转基因玉米),这也将会拉动其玉米种子需求量增加。2.3蔬菜种子需求越南蔬菜生产近年发展很快,年产量已达到1450万t,是列在中国、印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蔬菜生产国家。因此,越南拥有年需求价值高达5亿美元的蔬菜种子市场,需种量大约达到了8000t以上。但越南在蔬菜种子的选育和生产方面是个薄弱环节,也是其产业痛点。所以越南每年80%以上的蔬菜种子,都要从中国、泰国和日本等国家进口,其国内公司的自产菜种仅占了10%左右的市场份额。

3目前越南在主要种业上的能力和水平

整体来看,目前越南的种业还比较单薄,能力和水平相对较弱,尤其是没有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研发机制,良种自给率较低,主要依赖进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政策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因此,目前越南的种业市场,外来势力远强于本土势力。

3.1在水稻生产方面

20世纪70、80年代,越南遭受严重的粮食危机,为此越南大力进行农业改革,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治理湄公河平原洪水,提高复种指数,引进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高产高抗优质稻和中国杂交稻,尤其在北部及中部高原大力推广杂交水稻,至1996年,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的大米出口国[3],并维持到现在。可以说,越南在发展杂交水稻上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花费了很大力量推广,也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是世界上除中国之外杂交水稻发展得最快最好的国家[2]。目前杂交水稻主要在越南中北部地区种植,南部热带地区种植很少。由于越南育种人员缺乏,积极性也不够,一方面种子企业以进口种子为主,不注重本地生产,供种渠道不畅,供种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够稳定,受中国种子市场的影响很大;另一方面,越南本地的制种技术不过关,产量低、质量差,本国农民对其国产杂交水稻种子信任度不高。因此,越南的杂交水稻种子仍主要来源于中国的广西和云南,向越南出口杂交稻种的数量占越南进口总量的近70%。但是,近年来,越南在常规稻品种选育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产量和米质都得到了提高,加上种子价格便宜并可自留,农民也愿意接受,所以这几年越南常规稻在水稻种植中的比重逐渐上升,今后或许会造成对中国杂交稻种需求量的减少。

3.2在玉米育种方面

越南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展开玉米研究和开发工作,但由于一开始引进了一些不合适的种质,在前30年内没有显著的进展[4]。1988年越南成立了国家玉米研究所,在玉米研究和育种方面有了较大提高。近年来越南还与国际相关单位开展玉米研发合作,也取得可喜成绩,越南的普通玉米品种得到了大力发展,如VNL9、VNL10等品种。但随着国际跨国公司进入越南,跨国公司的玉米品种在适应性、丰产性和抗病抗逆性方面表现得更为优秀,因此越南的大田玉米市场几乎被这些巨头公司所垄断。

3.3在蔬菜种子市场方面

越南现在每年蔬菜产量大约在1400万t左右,其中90%在本国消耗,其余10%出口到包括欧日韩、美国和中国等国家。近年来,越南政府大力推动其国产蔬菜产业的发展,越南的目标是到2020年,要取代中国成为日本的主地。从越南的蔬菜生产面积和产量看,其每年需要有8000t以上,价值达到5亿美元的种子量;但因发展不长,投入不足,加上人才缺乏和资源开发程度低等原因,其国内公司的蔬菜种子仅能占10%的市场份额,而80%的蔬菜种子需要进口,其中来自广西的种子主要为叶菜类和菜豆类品种,年出口量现在大约在200t左右。

4越南目前在农业种子管理上的相关政策

总体而言,目前,越南种子市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还算比较大。

4.1外来种子在生产推广上的管理

国外农作物品种在越南进行推广,目前主要为3种途径:一是自行通过新品种的审定后,将新品种转让给当地种子企业进行推广;二是通过将新品种给当地的种子企业进行审定后进行推广;三是外资在越南直接注册企业进行推广,但目前越南法律规定,外资不能独资注册种子企业,只能与越方人员注册合资企业。

4.2农业新品种的审定流程

越南对水稻、玉米等大田作物品种采取“审定制”。其审定流程共分5个阶段:区域试验(VCU)、品种真实性检验(DUS)、试验性生产、初步审定、最后审定。在这个审定流程中,与我国水稻、玉米的审定制度最大的不同点在于2个方面:一是在初步审定阶段,通过初审的品种只要符合越南的生态区域,就可以当年销售60t以内;二是在2年内,若该品种推广面积达到800~1200hm2,并表现稳定,不出现问题,即可由品审委员会表决通过正式审定。越南对蔬菜等非大田作物品种的管理采用“登记制”,即由企业(或个人)向本省级的农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登记,符合条件准予登记后即可进行推广。

4.3在种业上实施“本土有保护,外来有限制”的政策

本土保护方面越南在粮食作物育种上对本土品种审定(登记)和推广采取鼓励政策,除对审定(登记)品种的单位给予一定奖励,还在推广过程中给予补贴,以此支持本国种业的发展。同时注重支持发展本国的常规优质稻品种,以减少对中国杂交水稻的依赖。国外品种的限定方面一方面越南禁止国外企业在越南单独审定(登记)农作物品种,只能与越南的企业、单位(或个人)进行联合审定(登记);另一方面,越南每年对国外引进的农作物品种数量进行限制,同时对引进品种在进行审定评价时,会人为地提高要求,设置障碍,限制引进品种的审定数量,进而保护其本土品种的审定和推广。

5广西种业如何出口越南并展开经营

5.1要认真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

首先是种子出口的年限规定。根据我国《种子法》规定,杂交水稻两系种子需在国内审定5年后方可申请出口,杂交水稻三系种子需在国内审定3年后方可申请出口;杂交玉米种子需要在国内审定3年后方可申请出口。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的亲本种子禁止出口。蔬菜种子的出口申请没有年限限制。其次要按程序申报出口。由具有种子进出口资质的企业向农业部提出出口农作物品种、数量的申请,由广西农业厅对申请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提交农业部,由农业部给予最终的审批意见。在获得农业部对申请出口的品种、数量审批后,出口企业要向商务部申请种子出口配额,获得配额后由企业向商务部驻南宁特派员办事处申领种子出口许可证,最后依照商务部给予的种子出口配额准备出口的种子品种、类型和数量。

5.2要努力做好企业的外向型营销

5.2.1要紧跟目标市场需求做到“精准”供应以前越南迫于粮食危机的需要,大量引进中国的杂交水稻,但现在,一方面越南已成为大米出口大国,加上近年大米出口形势转缓,另一方面,越南为改善玉米依赖进口而进行“减水稻增玉米”战略,自然会造成粮食种子需求上的结构变化;而随着越南蔬菜产业的扩展,则促进了越南对蔬菜种子上的需求增加,特别在高端蔬菜种子方面更为明显。因此,要实现“种子进越”,就要求企业在组织的出口品种上要调准对位,做到有的放矢。5.2.2要密切掌握当地市场环境和动态一方面,需要投入一定时间和资源,尽量多地了解越南国家的宏观经济、贸易趋势、产业发展以及对中国态度等宏观上的方向;另一方面,还要掌握政府在农业及种业方面具体政策等微观上的信息;同时,还要深入到越南省县乡镇的主要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考察,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进行推广。此外,还要注意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争取与当地的企业和农民打成一片、充分融入,这样可以让当地对企业所去的人和产品都有一个热情和信赖的态度。5.2.3要选择良好的合作伙伴,建设良好的市场支点要在国外顺利开展经营,与当地的企业形成良好合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比如广西万川种业有限公司就选择了越南最大的种子企业——越南中央种子股份公司,作为在越南进行种子经营的最大合作伙伴,通过利用其在越南的广泛资源关系和市场网络,为广西种子的有效营销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本公司利益的保障提供支撑。5.2.4要注重加强对经营风险的管控既要防控自然风险,又要防控好政治和社会风险。比如,越南气候变化大,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农业保险机制建设滞后,农业植保技术水平低,农资市场供应保障不力,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企业在越南进行品种推广要十分注重做好种子推广风险管控措施,避免在生产推广上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并上升到经营成败问题。此外,越南属于发展中国家,在政治政策以及市场管理规则等各方面的成熟度不够稳定,难免会有所波动和变化,这都会转化为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所以要时刻注意规避并尽量与各方建立良好关系,做到沟通顺畅,把风险影响降到最低。5.2.5要多举并进,全方位开展推广和营销目前中国种子在越南主要可以采用3种推广方式:(1)通过与当地企业联合共建示范基地进行品种筛选、展示,并开展多点示范,进而适时召开现场会开展品种推介,邀请当地种子企业、政府、经销商和农民前来参观和选购。换句话说,就是目前广西所开展的“看禾选种,助农增收”活动模式,也可以引进到越南来开展。(2)借助农业学堂,在对当地的农民和农技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时形成“技物配套”效应,即在普及技术的同时,进行品种的推广。(3)适时加大网络营销,随着网络的发展,目前越南的种子企业也在积极发展网络营销,作为走出去的中国种业,也要认真适应和提升对这种新业态的新型营销手段和能力。5.2.6要注重保持优势,加强创新对杂交水稻、鲜食玉米、叶菜瓜豆等种子在越南和东盟市场的优势要继续努力保持和力争扩大;同时,还要看到随着东盟国家的进步和其他国家种业公司加大对该市场的介入,造成了我国种业进入越南和东盟国家的竞争环境和压力不断加大,为提高竞争力,还要加强有针对性的新品种选育,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越南和东盟丰富的种质资源开展联合育种,选育出更适合当地市场需要的新品种、新品系。

5.3要力争得到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指导和支持

外向型种子企业在东盟国家发展,少不了国内有关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商务部门以及各科研单位的大力指导与支持。作为要想走出国门的种子企业,政府及科研机构是我们最大的支撑和后盾。因此,更加希望政府的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种子出口企业的指导和服务,比如,让种子出口的审批过程更人性化、更便捷;对申报出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完全掌握核心技术的蔬菜品种的审批也能加大支持力度,改变目前我们能出口的品种都是老旧过时、竞争力弱的品种这种状况,使广西的种子在越南、在东盟市场,更具竞争力、影响力、号召力,占领更大的市场营销份额,让企业在种子出口中的越南之路、东盟之路走得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李大跃,吴开均,蒲大清,等.关于越南种业的考察报告.中国种业,2012(7):19-22

[2]周行,刘百龙,王威豪,等.广西杂交水稻品种在越南快速推广的研究.杂交水稻,2016,31(1):74-79

[3]胡继银,蒋艾青.越南杂交水稻现状及发展对策.杂交水稻,2010,25(5):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