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学经典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语》你们想不想知道是它写什么的?是谁写的呢?我猜你们都想知道吧!其实它是一本语录。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老师孔子,他对学生非常有耐性,对人非常的谦逊,所以很受人尊重。这本语录主要是他的学生把孔子上课说的话和生活中做的事记录下来。
《论语》记录了很多孔子说的话,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冶长第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这句话是孔子通过称赞伯夷叔齐俩兄弟不记仇,因此别人就就不记得他们的旧怨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
平时在班里,我与同学之间相处难免会有吵架,闹意见的时候,这时我就应该学会“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这样我们才能够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其实国学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词语。国学一词,古已有之。早在《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近代学者们一致地把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及其研究的学问作为国学的通常定义。我国国学大师章太炎曾言:国学者,一国固有之学也。
1.国学进入幼儿园和中小学
现在国学不仅得到教育界有识之士的认同,更得到国家的认同,认为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自立之本。国学经典中蕴涵着大量的伦理道德、礼仪风俗、人文历史等优秀的古代文化,传承并发扬这些经典,在现在仍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近几年我国各个省份的中小学的课堂陆续把国学教学引入其中。一方面使国学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再次重新认识和重视这些经典文化。
2.国学有助师范生树立良好的师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这句话,许多师范生并未体会其真正的含义。少了些许高考的压力,师范生的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师范生,首先要理解尊师重教的教育思想,这是教书育人者的根基。通过研读经典让学生体会少时熟读,终身受益的良好读书习惯。进入师范院校之后很多学生放松了对学习的劲头,没有考试的压力,变得懒散失去目标,而在这成长的关键期,树立终身读书的习惯,不论是之后成为老师,还是从事其他工作,都有极大的益处。
通过熟读这些经典,在心中确立修身、齐家、治天下的理想;要坚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要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伦理思想;要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要有厚德载物的胸怀,要有仁、义、礼、智、信这些塑造完善人格的要求。通过对国学的学习,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品德。
青少年最容易受西方思想和文化影响,特别是师范生年龄较小,三观尚未形成,并且脱离父母的直接管束,通过手机接触到良莠不齐的思想,一味追求个性化,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了自身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而师范阶段的学习生活正是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形的时期,接受经典的熏陶有助于形成优良的品德。
二、如何开展国学教育
1.系统地开设国学课程
在经历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大部分的师范生都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较为独立的思想,如在教学中加入国学课程,既能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又能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标准,改善自己的道德行为,更能使学生进一步地领悟国学的精华。
可以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一年级完成《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的诵读和理解,以诵读为主。二年级学习《论语》《孟子》等,以背诵和研读为主,三年级学习《老子》(选)、《庄子》 、《史记》(选)、《资治通鉴》(选),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研读能力的培养,四年级能撰写相关的国学小论文,系统化地学习国学知识,并落实在每个学期中,使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背诵并理解经典文化的习惯,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整合教学资源赋予国学新生命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如信息技术、场景教学等,为国学教育提供全新的思维方式。制作精美的课件,提供丰富的资料,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经典,使学生爱上国学,这是提高上课效率的好方法,同时也是赋予国学以新生命。
在国学课程中,诵读尤为重要。对于国学的诵读也可以有多种方法。老师有感情地示范诵读,使学生在视听等多方面感受国学的魅力。结合形式多样的诵读形式,使学生爱上诵读经典。
开设书法、美术等艺术课程,在其中融入国学的内容,书法国画这些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也是国学内容很好的体现,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国学兴趣。
3.举办丰富的国学活动
关键词:咸阳师范学院;国学经典;中文专业;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c)-0000-00
“渭水穿南,旧截ū保山水俱阳,故称咸阳”。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从在当年秦始皇横扫六国时便赢得了“中国第一”的美誉。虽历经朝代更替,但咸阳一直是京畿重地,所以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自然,受其影响,咸阳的历史文化氛围十分浓厚。为弘扬中华文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建设精神家园,咸阳师范学院举办“咏颂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国学经典咏颂会、国学知识大赛、邀请专家做国学经典阅读报告等活动,师生一起共同演绎国学经典,推广国学。中文专业的师生更是首当其冲,取得佳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
国学根本上是教导“如何做人”。四书五经是中国人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即便是乡间不识字的“下里巴人”,也在自觉实践其中的道理。“仁爱”“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直到今天依然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格,提升素养。同时,华夏五千年灿烂文明,通过对国学的学习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尊师重道,长幼有序的礼仪道德观念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如果失去这些观念,就容易造成混乱的社会局面。梁启超曾说:“《论语》《孟子》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的道理名言,一部分已经形成全社会共同意识,只有了解它才不会产生偏差与隔阂,更好地适应社会[1]。人活着,要活得有价值,有格调,有意义,有尊严。当代中文专业的学生更是需要从国学经典中领悟自我,提升境界,从个人出发,关爱国家、关心社会,以己之力奉献创造。
2中文专业学习国学存在的问题
所谓中文系的立系之本就是中国悠久而伟大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像应用写作、对外汉语教学等科目对比古代汉语等传统科目要受欢迎得多。不可否认,为了更快融入社会,这样的应用型教学更受欢迎,但是他们实际上是有所缺失的中文人才。现代中文专业最缺乏的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单单是诗词歌赋,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及其需要学习的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有其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的人文精神,中文专业作为这种人文精神的“亲传继承者”,更应该有其鲜明的特色,重点在于古典文学,辅以现代应用教学。可事实上两者经常本末倒置。
咸阳师范学院中文专业中的汉语言文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中文专业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最新成就;懂得教育理论,掌握教学方法和规律。但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育不足的情况,尤其汉语言专业与国学研究息息相关但分析其中文专业现状仍然有以下几点问题:
2.1 国学研究不深入
在大多数教学当中国学经典并不是必读科目。咸阳师范学院汉语言专业中除了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等学科其余中文专业教学对于国学的探讨并不十分看重。但事实上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等学科同样需要国学经典作为辅助。
2.2 国学经典不普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即使作为在小学就要求背诵的经典国学《三字经》其普及度依然不够广泛[2]。诚然,在高校教育中对于国学经典的要求更多,对于学习研究要求更精更专,但是仅仅自己钻研不做出普及仍然是不够的。
2.3 国学经典无用论
从就业角度来看,国学经典并不是必考项目,因而十分容易忽视甚至无视其重要性。虽然很多学生把国学经典当做课外拓展阅读,的确有所收获。但是没有相应的教师指导依然不够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解决对策
3.1 加深研究
针对咸阳师范学院汉语言专业中的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对应开展国学科目教学,将其作为单独的学科进行讲解。此外,除了必修课,还开设了一些国学选修课。鼓励教师针对国学经典阅读申报各种研究科题,此论文就是研究成果之一。通过以上举措,一方面对于学分制度的需要提供新项目,另一方面加强国学经典在中文专业的分量,从深入研究角度出发加强国学在汉语言专业中的影响。并为学生考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推广普及
为了让中文专业乃至全校师生重视国学经典,咸阳师范学院开展了多种普及活动。“咏颂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国学经典咏颂会就是典型范例。伴随着典雅悠扬的古乐,身着传统汉服的“古代儒生”走上舞台,集体咏诵《弟子规》;随后,学子们又登上T台表演“汉服秀”,还有柔美灵秀的古典舞蹈、劲健婉转的京剧表演、自在随意的书法表演、空灵动人的古筝与竹笛演奏、刚柔并济的太极表演等,依托现代表演元素传播古典传统文化,生动地阐释着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文化,将现代设备与古代表演创新结合,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专家讲座,而是运用现代科技展现经典的魅力。科技处和文学与传播学院邀请“长江学者”李浩教授作了题为“经典阅读四题”的学术报告,讲授经典阅读的要义,对学生提出的经典阅读问题予以深入浅出的解答。一再鼓励大家,在人类知识日益碎片化阅读的乱象中,一定要静下心来潜学阅读,感受经典的魅力。国学不只是书本,还有各式各样的文化传统。如咸阳师范学院一样,借由其他方式进行,其收效会超出预计,带来更大的收获。
3.3 加强比重
落实到实际生活,学生时代的一切学习经历在很大意义上是为了更好地工作。除了将来做教师需要坚实的国学功底外,现在已经有一些公司在面试时准备与国学相关联的题目以考验学生是否适合公司需要。例如对国学经典语句的解读,对国学故事作评论等。中文专业的学生在文字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国学经典的解读如果没有提前准备很难做出正确的或者说公司需要的解答。因此从就业的多元化来讲,中文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上也要加强经典阅读的比重。
4 结束语
国学经典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这些对于享受前人荫凉的当代人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财富。中文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明确其重要性,无论是学业要求还是自身追求,都应该对其有确切的认识做出相应的努力。推动国学经典的普及,让它在国内国际发光发热是一大目标,中文专业的学生们更需要挑起担子,敢于承担责任。相信随着国学经典教育的更加深入,不只是中文专业学生,更能让所有学生、祖国未来共同承担这一使命。
参考文献
(How rare the moon,so round and clear!/With cup in hand,I ask of the blue sky,‘I do not know in the celestial sphere/What name this festive night goes by?’……)
I see the moon with its round light/Is here again for fun tonight./It seeks its playmates on the ground/For in the sky no ones around.……
(我看见圆圆的月亮,今夜又来找人玩耍.它在地面寻找伙伴,因为天上无人将它陪伴……)
融融的月光下、悠扬的古曲中,50名小学生、10名大学生以及20多名美国留学生身着汉服,用英汉双语深情朗诵着我国古代经典宋词《明月几时有》。随后,小学们又用英汉双语流利活泼地诵读了鲍勃・图克(Bob Tucker)的《月亮,我的朋友》。
标准的发音,传神的表演,让应邀来校的西南大学20多位留学生赞不绝口。留学生玛丽观后说:“中英文朗诵,让我真实地触摸到中国古文化精髓,太棒了,太感动了!”而留学生杰克逊则对东西方文化中对月亮的不同意象、不同理解感到惊叹。
这是重庆市北碚区中山路小学“走进中秋”文艺晚会上的一个场景。从这个小小的场景中可以看出中山路小学――这所有着上百年书院历史文化的小学,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用心聆听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音符,深情领略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魅力,探索创新出一条凝聚书院厚重历史、蕴涵现代东西文化的个性教育之道――“中西人文教育”。
聆听传统音符 谱写现代乐章
2002年夏,中山路小学那条140年历史的道路上行走来一位秀外惠中的女性――中山路小学现任校长邓薇。她在这里伫步凝视,满眼里灌注的是位居城市中心却狭小简陋,有着悠久历史却发展滞后的校园。凝视、沉思,沉思、聆听――140年历史的道路述说着看不见的百年沧桑。历史在这里驻足,未来将走向何方?邓薇校长以其敏锐的思维和对历史文化的尊崇将办学目光聚焦于该校“朝阳书院文化”的传承。
中山路小学创建于清朝末年的朝阳书院,以“读书立品,讲求实学,以图上进,以益身心”为办学目标。抗战时期,作为朝阳书院分部的中山路小学,根据精神,按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调整办学目标为“激发民族意识,康乐儿童身心,增进必需知能,培养国民道德”。此后的中山路小学一直贯彻“良师兴国,学子振邦”的办学理念。
纵观中山路小学的发展历史,邓校长发现:任何历史条件下,学校都以民族文化为中心,关注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悠久的办学历史所积淀的厚重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定力,中山路小学百年来形成的人文传统必须发扬光大。为此,学校树立了“童蒙养正,涵养大气”的育人理念,开展“国学教育”,以千年国学经典育人立品、益身治心。
历史的传承要跟上时代的足音,聆听、沉思,沉思、环视――当代教育要将视野放之全球,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为此,邓校长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了“百年书院,现代校园”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提炼出了“培养具有文化根基和世界眼光的中国人”这一办学目标,确立了通过“双语教育”,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求知、育能,为其未来健康幸福生活奠基这一教育重点。从此,中山路小学在“中学为体,以治身心;西学为用,以应世事”的办学理念下,奏响了“国学经典教育”和“汉英双语教学”这一传统音符和现代节奏的交响乐,“立品”、“启智”、“育能”,“健身”、“治心”成为这一现代乐章的主旋律。这种着眼学生未来发展,健康、快乐、幸福生活的高品质教育,正是该校传承朝阳书院“良师兴国,学子振邦”的文化精神,坚持民族根基、放眼国际视野的现代办学理念的最好诠释。
新调曲高和寡 中山坚守独行
“国学立人,双语达人”是中山教育人的理想追求。在“培养具有文化根基和世界眼光的中国人”的办学目标导航下,学校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即将中西文化融为一体,以“国学”、“双学”为两翼,推动学校稳健发展。
“国学”是学生修身、立德、治心的教育,“双语”是学生育能、立世、生存的教育。“双语教学”不仅仅是汉、英两种语言的训练和发展,而是在语言训练中融入东西方文化,以文化育人,培养学生的东方文化的归属感和西方文化的认同感,培养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跨文化意识。“国学”与“双语”是中西人文教育的融合,也是“办民族特色学校”和“以国际视野办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的综合体现。
然而双语教学在国内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争议大、置疑多。因为它属于比较前沿的教学模式,没有现存经验和规律可循;也因为它缺少师资,推进难度大。因此,人们对中山路小学的双语实验也提出了种种质疑:一所普通小学校,能行吗?一所没有双语教师的学校能成功吗?更何况,此次中山路小学的发展目标是将东西方文化融合,将“国学教育”和“双语教学”同步推进,如同在荆棘中穿行。
但中山人有一种气魄和胆识,他们认为办学要有自己的思路,只要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学校持续发展,有效推动素质教育的,就应该坚持。要有“不管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气魄。“空白处”求生存,“缝隙”中求发展,是中山人“敢为人先”的勇气。他们要把“没有”和“不可能”变成“可能”和“精彩”。在巨大压力和众多困难面前,中山路小学坚定而高昂地唱响着“中西人文教育”之歌。在六年的不辍探索中,她们坚守信念,艰难独行,既欣赏了荆棘中难得的风景,又领略了独行有的魅力。现在中山路小学已成为重庆市100所“国学经典实验学校”、“全国双语教学优秀实验学校”,也是北碚区唯一一所由教委挂牌的双语实验学校。
汉英双语合奏,人文经典传唱
(一)国学经典,传唱东方文化
为弘扬“读书立品”的书院文化、传承和传播中国经典文化,中山路小学提出了“童蒙养正,涵养大气”的德育目标。
教材――与经典同行,培育文化信仰
国学经典,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册册书卷积淀了几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智慧。为了让学生对久远而晦涩的经典感兴趣,让孩子们认同文化经典,培养文化信仰,中山路小学根据小学生的实际与高校合作编写了国学小学校本教材――《翰林小书院》(1―6年级),将古代经典诗文选录教材,并结合德育工作在教材中开设了相关链接:明镜台、我思我议话经典……古诗文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活”了起来。
诵读――与圣人同行,培育儒雅气质
学校每天开设二十分钟的读经课,全校一千多学生参与经典诵读。为了激发学生读经的兴趣,师生开展了快板诵读、节奏诵读、场景表演诵读(《论语》)、游戏诵读、配乐诵读、填歌词演唱诵读等众多诵读方法。这些别开生面的诵读形式,把古老的经典演绎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为了提高诵读质量,学校还开展了大型师生国学诵读竞赛、国学背诵擂台赛、国学课间操等一系列诵读活动。
诵读,是一种方法。读经典意在了解中国文化,认同中国文化,尊重民族文化,并以文化改变自己的言行,提升品质,从中学会做人。在诵读课中,教师们利用经典,让学生在读中顿悟思考。学校开展了“与圣人同行,伴经典飞翔”大型语言文化节、“读经典,做儒雅中山人”演讲比赛、“国学主题论坛”、“国学思想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弟子规》、《千字文》、《道德经》中涵养习惯、提升品质;在《论语》、《中庸》、《大学》中提升境界、拓宽胸怀;在《老子》、《孟子》、《庄子》、《荀子》中增长智慧,提升道德素养。
交流――与文化同行,培育民族意识
中山路小学把国学经典教育当作一项“文化运动”。它不仅要求师生肩负传承文化经典的责任,还让师生肩负传播经典、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中山人与美、英、非等国留学生开展了“国学文艺节”、“走进中国传统节日”和“广场千人经典诵读”等活动。学生用英汉两种语言向外国友人传播民族经典,让他们参与英汉国学诵读表演,亲身感受我国民族经典的博大精深。在“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中,外国友人被中国文化所感染,他们争相舂糍粑、做月饼、包粽子、包饺子,学剪窗花、学写春联、学踩高跷、学编中国节……最后他们还用生硬的汉语说“中国伟大!”“节日有趣”;用不熟练的毛笔写下“伟大传统”等条幅。在文化传播中,中小师生担当起了文化使者的使命,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二)双语教学,吟唱西方文明
双语教学,不仅仅是发展英汉两种语言,更重要的是在发展双语的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教育,让学生拥有“双语、双文、双能、双赢人生”。双语教学以英语为主渠道,实施学科渗透,融入中西文化,实现跨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培育人文精神。
师资――以培训为手段,保障双语教学
师资,是双语教学的瓶颈。中山路小学将研训融为一体,确立了“教研与实践相结合”、“专家与教师相结合”、“双语教师与英语教师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成立校级双语名师工作室培养骨干,送青年教师到高校培训,组建了双语教学培训与研究专家顾问团。
双语教研组来自不同的学科,为了搞好双语教学研究,她们提出了“和而不同写精彩”的团队文化,通过专题研究、案例解析、问题解决等多种方式,探索着双语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现在,双语教师已有5人,有2名教师在全国双语研讨会上的双语示范课获得了专家高度评价。学校2次承办了全市双语研讨活动。双语教师承载使命,努力为培养双语人才做出了贡献。
教材――以文化为基本,强化人文教育
学校在三年级以上开设了双语音乐、双语科学、双语健康课。国内无现成的教材,学校引进国外教材,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了教材的编写。目前已编写出3―6年级双语、音乐、科学、健康校本教材,经过试用修改完善,学校即将正式出版。在自编教材中,教师充分考虑了西方的人文教育内容,例如健康教材中讲授中西方人文的饮食习惯,音乐教材选取了国外许多经典的名曲民歌,通过对这些外国经典文化的学习,以了解他国的风土人情,熏染不同民族的文化。
课堂――以英语为核心,学科渗透文化
双语教学,是以英语为主渠道。英语课堂,是学生信息大量输入的场所;英语词汇,习惯用法的掌握,是双语学科渗透的基础。因此,学校十分重视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校本教研中开展了有效英语课堂的研究。为提高输入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英语教研组开展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小课题研究。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们十分注意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学生有了强烈民族意识的前提下,英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走进西方,了解异国风情、生活习俗,进行国际礼仪教育,举行了“环球之旅”活动、中外英语童谣诵读和英语童谣韵律操等活动。如,童谣因来自于中西方不同国家,也蕴涵着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积淀。童谣源于生活,充满童趣,富有诗情画意,并且韵律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在诵读英语童谣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语言技能,还受到中西文化的熏染,良好的品质在童谣诵读中得到了培育。
双语教学实验,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双语学科渗透课的研究。双语学科课程,是指在非语言学科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地渗透英语,教师用半英语或全英语授课,为学生拓展英语运用和学习的空间。这是全新的课程,目前在国内较少现成经验可寻。中山路小学虽然培养了一批双语师资,但双语学科渗透课,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因此,校长亲自挂帅,与双语教研团队共同探索。
双语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是研究的重点。在学校优秀学科教师和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有了较为成熟的基本模式,双语课程已基本成熟,教师们的优质课还被推选为全市双语教师培训示范课、全国双语示范研讨课。当然,双语学科渗透课的研究,不仅仅是课堂模式的研究,也不仅仅是英语语言的提高。它还涉及到中西人文教育,国际教育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有国际视野和胸怀,要以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育,要使人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要使学生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中进行沟通和对话,学会吸取优质文化的有益成果,学会对自身文化的承续嫁接。特色,要在长期积淀的学校文化中生长出来,建设发展,又反过来表征、凸显学校文化。中山路小学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坚持建设“中西人文教育”的特色,既是该校传统经典文化沉淀的延续,又是现代教育面向世界、传唱人文精神的时代彰显。
时代正行走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教育正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中山路小学正行走在“中西人文”融合之间。我们相信,未来,一所具有民族气质和国际形象的特色学校将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封面人物简介
邓薇,女,现任重庆市北碚区中山路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科研型校长、重庆市百名精彩女性、重庆市骨干校长、重庆市“三八”红旗手。在她优雅高贵的气度、温婉有礼的举止、真诚热情的笑容中,彰显着一位知识女性的人格魅力。
邓薇校长是一位睿智而大气的女校长,更是一位不断挑战自我、勇于开拓创新的管理者。她理念先进、运筹帷幄、勇于创新、办学大气,在短短的9年中,把一所普通的学校带到了重庆市特色学校的高地上。先后吸引了全国各地二十个参观考察团来校学习。被邀在全国、全市、高校、各种校长培训班做“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报告十多次。她以开放的心态办学,以宽广的胸怀传承,将学校特色经验辐射到了全国各地。
关键词 书香校园 经典阅读 亲子阅读 《华夏书香校园论集》
分类号 G252.1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7.04.005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of Scholarly Campus in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ways of reading promotion in campus in the current stage, and discusses two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ng scholarly campus, including the importance and experience of reading classics and parent-child reading, and points out that more theoretical research studies on reading promotion in campus should be made.
Keywords Scholarly campus. Reading classic. Parent-child reading. Collection of Scholarly Campus in China.
断文识字,读书求知,与一个人的成人、成长和成才密切相关。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徐雁教授反复强调,阅读,尤其是读好书佳作、名著经典,不仅有助于知识结构的形成、人文素养的培育,而且对于个人精神底蕴和文化实力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读书可以助人培养情趣,提高境界[1]。在当代实行义务教育制度的社会里,“书香校园”建设意义非凡。一方面,学生群体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需要书香文化的熏陶和浸润;另一方面,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组织,联系着千家万户。张永洲先生主编的《华夏书香校园论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是一本有关“书香校园”建设和全民阅读推广的论文集。全书分为“书香时论”“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和“书香资讯”四辑。众多专家、学者、教师和图书馆专业人士从各个方面阐述了阅读经验、阅读方法和阅读的意义,总结了中原工学院等若干“华夏书香校园”建设的成功经验,介绍了校园阅读推广取得的最新成果,对于把握当代“书香校园”建设的人文内涵,进一步推进校园阅读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借鉴价值。
1 “书香校园”与阅读文化
关于“书香校园”这一概念的定义,最早给出解释的朱永新教授认为,“书香校园”即是通过创设浓郁的读书环境与氛围,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进而培养师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伴随人终生的生活方式,从而为建设书香社会奠定基础[2]。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书香校园”实质就是要营造一个健康向上、适应和支持全体师生的发展进步和健康成长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而阅读活动是浸润、滋养校园文化,构建“书香校园”的一个重要途径。
围绕阅读活动出发,“书香校园”建设际上包括物质基础与人文内涵两个方面。物质基础方面,“书香校园”建设通过校园基础设施的改善来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改善图书馆、教室等阅读场所的硬件设施,诸如新建(增)阅览室,增加藏书数量,配置专门的馆员和老师,设立多媒体阅览室等,以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和舒适的阅读环境,多样化的阅读选择,从硬件上支撑阅读活动。从学校教育制度和教学实践上看,学校重视阅读活动,将阅读文化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利用积极的阅读文化,辅助教学,反映的是教育实践活动主体发展与学校自身发展的一种良好状态。“书香校园”的精神内涵创建有助于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使得热爱文化、热爱阅读、热爱学习的风尚蔚然成风。
在阅读活动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阅读理念和阅读方法的引导。徐雁教授在论集中就介绍了“一本书主义”的阅读文化理念,即从受读获荐,或自我选读,甚至邂逅的一本恰当的好书开始,精读一本书[3]。除了精读,还有“结网式”“会意式”“检视式”等阅读方法。在校园阅读活动中,阅读方法的引导是最基本且不容忽视的。
“书香校园”还反映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阅读主体的情感体验及阅读活动对阅读主体发展的作用等内容。阅读成为习惯的同时,也成为一种文化寄托,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如春风化雨,文以化之,由此而形成一种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对阅读主体个人而言,是文化修养和学识的逐渐升华,对校园文化而言,是崇尚阅读的校风和学风形成的过程。
2 “书香校园”与经典阅读
经典阅读是校园阅读活动的一种具体类别,也是现阶段以构建“书香校园”为目的的校园阅读活动的主要形式。关于经典阅读的争论,近百年来不绝于耳。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王余光教授认为,阅读经典,听圣人言,不管是“学而优则仕”,还是“耕读传世”的读书观,对于读书求知与做学问都具有特殊的意义。阅读经典对于提高个人修养和气质大有裨益,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也影响深远[4]。
对权威性和影响深远的经典的学习,具体来说,具有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优良传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养的深远意义。正是由于经典阅读对于培养阅读习惯,提高人文素养意义重大,校园经典阅读活动的组织显得尤为关键。
基于现阶段学生经典阅读数量太少,对经典的力量认识不够,阅读方法不当,阅读途径单一,阅读效果不佳的现状,一些学校积极开设经典阅读课程和国学课堂,开展经典导读讲座,推荐经典阅读书目,采用多种形式,从经典阅读环境的建设,经典导读课程的设置,到校园人文氛围的形成,从教育教学的引导,到人文素养的培养,校园经典阅读这一系统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
3 “书香校园”特色阅读的具体措施和形式
阅读的形式与方法多种多样,各有特色。其中,书香校园特色阅读是目前大多数学校营造“书香校园”实践的主要内容。基于《华夏书香校园论集》中,部分学校对现阶段建设“书香校园”经验的总结,笔者综合各个学校的阅读活动和阅读推广形式,整理了“书香校园”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形式,希望能够准确地反映出现阶段“书香校园”特色阅读的概况和特点。
(1)“读书节”“阅读月”形式。在特定时间段举行一系列促进阅读的活动,如图书漂流、专家讲座、读书征文、优秀读者评比、晒书会、图书展、“同读共享”等,是一种综合性的校园阅读推广形式。
(2)阅读专家讲座、教师授课形式。通过邀请阅读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通过教师开展阅读培训班、开设阅读课程等进行阅读推广。
(3)推荐书目形式。通过阅读协会或阅读专家、老师等为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推荐适合书目。
(4)社团形式。在馆员的协助下,成立校阅读协会、读书俱乐部等社团,定期举办读书活动,学习阅读技巧、阅读方式等。
(5)导读刊物形式。通过校图书馆网站或者其他校园媒体开设阅读板块,通报新书,发表书评,介绍各W科经典书目等,作为师生阅读交流和进行校园阅读推广的平台。
(6)竞赛形式。图书馆或学校举办各种阅读竞赛来促进学生阅读,如举办读书征文活动、相关知识竞赛、优秀借阅者评比、演讲比赛、“经典古诗文”朗诵等活动。
4 “书香校园”与亲子阅读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与阅读发展史密切相关。阅读能够帮助个体不断收获知识、发展智慧、慰藉心灵、提升人格,从而影响和改变着人生的发展。孩童时期阅读习惯的养成,将使人获益匪浅。营造“书香校园”,让孩子沐浴在书海之中,终身获益,是校园书香建设的终极目标。为使孩子养成“书本即乐趣”的信念,亲子阅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亲子分享阅读特指家庭情景中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故事书或图画书的一种亲子阅读活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说明家庭对孩子阅读的影响相当大。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家庭阅读指导,家庭对亲子阅读的价值的判断,对阅读策略和阅读内容的选择,是亲子阅读实践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首先,亲子阅读价值的判断,即是家庭对于阅读和对于家庭参与孩子阅读的认知。阅读对于孩子理解、表达、想象、审美等诸多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心智发育具有重要影响。亲子阅读对于亲子情感沟通和家庭文化,以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都有重要意义。
如何进行亲子阅读?根据《华夏“书香校园”论集》中相关篇目对亲子阅读的介绍,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1)选择适宜的阅读内容。一方面,家长需要陪孩子选择适合的读物,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己选择读物的习惯。所谓适宜的读物,既要与孩子的年龄和阅读能力相宜,又要满足孩子的兴趣爱好。
(2)营造良好的亲子阅读环境。父母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将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可在家中设立亲子阅读区,减少区域内玩具对孩子的干扰。
(3)尊重孩子的兴趣。家长应尊重孩子,以孩子为主体,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只有愉跃的、没有压力的轻松阅读才能让孩子感受到阅读是快乐的,让孩子真正喜欢上阅读,从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4)内容难易适度。孩子阅读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是按孩子特有的思维结构来进行的。一般来说,阅读的内容难易程度可以略高于孩子已有的认知和理解水平,而且应该是孩子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5)阅读过程中的正面评价。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要多以孩子的眼光来评价孩子的表现,要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多说,将阅读的素材表达出来,进而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用阅读的方式让孩子积极思考、主动表达。
亲子阅读是培养孩子浓厚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的良好途径。家长需要充分认识到亲子阅读的价值,帮助孩子树立阅读意识,培养阅读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5 结语
《华夏书香校园论集》所收录的篇目是由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研究会专业委员会(下称“中国阅读学研究会”)组织的“华夏书香论坛”等活动中,有关专家、学者、阅读推广人的文章,以及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对选点指导和培育“书香校园”过程中呈现出的先进典型的经验介绍。书后附有近年来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从事书香建设活动的综述,以及两份“阅读推广好书书目”。此论集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阅读推广人、阅读学研究专家、教育工作者对建设“书香校园”溢于言表的热情,展现着阅读文化思想和校园阅读推广情怀的生动成果。此论集对于各级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希望这一集体智慧的结晶能够指导更多校园加入到校园阅读推广的行列。
由于篇幅限制,论文关于“书香校园”实践总结多过理论基础的探讨。校园阅读涉及的三大群体(未成年人、大学生和教师)的阅读心理发展特点、发展规律,影响阅读群体选择阅读内容的因素,“书香校园”建设的现有政策和法规及存在的不足,“书香校园”建设的评估指标,针对未成年人阅读的分级阅读指导的可行性和操作规范等都是进行校园阅读推广、建设“书香校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基础问题。期待更多以“书香校园”“校园阅读推广”为主题的理论研究论文的发表,继续为“书香校园”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 1 ] 张永洲.华夏书香校园论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
[ 2 ] 朱永新.愿书香飘溢吾土:写在第十九个“4・23世界阅读日”之际[J].图书馆杂志,2013,32(4):4-7.
关键词: 财经高校 国学教育 贵州财经学院图书馆
一、高校开展国学教育是大势所趋
20世纪80年代始,社会上兴起了“国学热”并持续升温至今。许多高校成立了国学教育研究机构。1984年,深圳大学成立国内第一个国学研究所;1992年,北京大学成立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后更名为国学研究院)。此后大批高校相继成立国学研究机构,高校渐成国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同时国学教育也开始起步。安徽大学将中国传统文化设为公选课,并开设系列专题和学术讲座。2001年,武汉大学首办本科和硕士“国学试验班”,2009年设国学博士点。2009年,贵州财经学院成立国学研究所,旨在从人文维度对学生进行国学普及教育。
我认为,从人才培养角度,高校以国学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有独特的优势。目前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单一,方法简单,主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但近年来基于加强专业的考虑,思政课的内容与课时被压缩,其人文素质培养作用受到影响。国学有强烈的民族性,与外来的思想比较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易为本民族接受与传承。
国学的内容以人文为主,强调“以人为本”、“自强不息”、“贵和尚中”、“知行合一”等。国学思维方式既内省又胸怀天下,与当今人类主要向外在物质世界探求的趋势相反相成,极有补世救偏功效。国学刚柔相济的特征,表现在教育上就是特别重视人文素质,强调先做好人(所谓成圣成贤)再学习谋生技艺(所谓有余力则学文)。高校提倡国学教育,就是将由历史长期积淀而成的民族文化基本精神,与现时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文化结合,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其人文思维能力、人文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境界等。
二、财经高校开展国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财经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满足人才自我发展的需要,以“商才”为主要培养目标,提升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多年的努力培养了社会所需要的各层次的“商才”,这是不容置疑的。但由于对专业的高度专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目前财经高校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有一些欠缺。
一是功利思想严重。受市场经济价值观熏染,加之就业形势严峻,一些学生以急功近利的心态执着于对文凭与证书的获取,失却了对科学文化追求的热忱;缺乏理想信念,即使有理想也多停留在个人层面,缺乏关注社会、民族和人类的大气。二是道德意识淡薄。社会转型和经济意识的强化,使学生在义利之间出现了恶性倾斜。道义对一些学生来说只是书本知识,思政课是获取学分的手段,与个人修养无关、与生活无关,尤其是道德根本准则之一的诚信缺失严重。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助学贷款不还等现象频频发生。三是团队精神缺乏。一些学生过于强调自我价值和个人利益,缺乏社会合作精神;在团队中缺乏合作意识,过于希望突出自我;在利益面前又往往从个人出发,漠视他人或集体,严重者为获取一己私利,不惜牺牲他人或集体利益。
针对如此令人担忧的状况,各高校在改进思政教育时,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国学教育,以期提升其人文素质。贵州财经学院于2003年创设“人文”、“经济”、“科技”三大论坛,从打造校园文化起步,为师生搭建融通人文、科技与经济关系的高层次素质教育平台。2006年正式提出锻造“儒魂商才”的人才培养目标,2009年成立国学研究所作为国学教育支柱机构,开设系列国学课程,在学生中普及国学,以国学教育锻铸“儒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儒魂”泛指国学精神,锻铸“儒魂”就是培育学生的国学精神。“儒魂”与“商才”正好体现了人文素质与专业能力两个方面。融“儒魂”于“商才”即以国学精神提升商才人文品质,使“商才”有“儒魂”人文底蕴,有深沉持久的精神动力,有益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正确方向。贵州财经学院提出从“兼济天下的价值取向”、“取之有道的义利观”、“诚意守信的商才德风”、“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我认为,融“儒魂”于“商才”的教育思路,体现了财经高校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趋势。
三、财经高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途径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其主要职能有:建设文献信息资源,并进行加工整序和管理维护;做好资源的流通阅览、传送咨询;构建文献保障体系,实行资源共建共享;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信息获取和利用的能力;开展各种合作和学术活动。总之,高校图书馆就是围绕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通过信息服务协助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财经高校图书馆作为国学重要的中介和转化机构,在国学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财经高校图书馆在国学教育中一是要积极主动服务,二是要加强协调配合。具体应从以下方面发挥服务功能。
1.建设国学资源库和信息库
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儒释道三家思想和史学、传统文艺等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国学并非独立学科,其涵盖内容广泛,涉及文史哲等学科,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被分散到不同类别中。这样的分类不利于读者系统检索国学类文献。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和学生读者,图书馆可以将现有的国学图书资料按国学系列进行重新分类整理,建立专门的国学资源库、信息库,使国学经典和著作形成体系,方便读者获取国学信息资源,提高国学文献的利用率。
贵州财经学院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国学文献资料,原本分散在各个书库,而且没有专门的国学目录,读者检索很不方便。但近年来为配合学校“儒魂商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国学人文素质教育,图书馆对此进行了改进,将国学文献相对集中,建立国学文献专区,尤其为方便网络读者,建立了“国学经典书库”,使读者查询国学经典资料时能够“一网打尽”。
由于互联网上有丰富的国学信息资源,贵州财经学院图书馆对网上国学信息资源进行了筛选和整理,建立了分类目录、动态链接等国学导航系统,将其于图书馆主页上,为读者提供网络国学信息服务。如“网络资源导航”之下有“经典免费资源库”,可以链接有关的国学网站。
2.国学导读
导读是高校图书馆的一大重要服务功能。国学导读是指利用馆藏国学资源(包括电子资源、网络资源)引导读者选取国学著作,以及阅读等的行为。国学导读在国学教育中是一项需要日益重视的问题。在国学信息资源蜂拥聚集情况下,读者常常无所适从。我认为,由于财经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特点,学生对国学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甚至还有一定程度的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宣传和导读就显得很有必要。
在国学导读中,图书馆应该着眼于学生读者实际需要和心理特点,从国学内容和分类上下手,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是通过国学新书推荐导读。对新到馆的国学文献,图书馆应进行分类,建立国学新书推荐专区,编写书评,以便读者及时获取所需或感兴趣的文献。二是针对国学文献的特点、学术价值等向读者推荐有代表性的作品,并简要介绍其内容、特色、价值等,以避免读者选择的困惑,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阅读。三是在学生借阅国学图书时,以咨询方式随机引导,帮助读者选择国学经典,提供阅读指导。
3.开展国学学术活动
高校图书馆由于资源丰富、环境清幽、学习气氛浓厚,是开展国学交流与沟通的最佳场所。图书馆应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传播国学、为国学教育提供优质服务的功能。
目前,许多大学顺应国学教育潮流,设立了相应的国学教育机构,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协作开展国学系列活动。贵州财经学院国学相应机构成立后,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图书馆都予以了积极响应,与有关国学学术教育机构合作,开展了系列国学活动。
一是举办国学讲座。贵州财经学院图书馆现有2个多功能学术报告厅。每年都会配合学校举办多期人文学术报告或讲座。2009年11月,“国学研究所”以对讲方式举行第一期“国学与大学教育”专题讲座。图书馆做了很好的配合服务工作。我认为,图书馆也可以设定国学系列主题,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如儒学与现代化、道家与养生、佛学与人生等。讲座可不拘形式,增加学生与讲座老师的互动,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使学生能体会国学的博大精深,切实感受国学与现实人生并不隔绝。
二是开设网上国学论坛。网络论坛交流的优势非常明显,参与论坛者由于隐身之故,大家同处平等地位,可以畅所欲言。图书馆在馆网主页上开设国学论坛,使教师与学生多了一个讨论交流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大大方便了国学爱好者在不同时空环境下切磋学习、相互交流,而且可以吸引其他学生关注,加强他们对国学的了解和兴趣。
参考文献:
[1]赵树梅.振兴大学国学教育的现实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8,(7).
[2]吴惠茹.高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探析[J].图书馆建设,2008,(5).
[3]况晓慢,司学红.开展国学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0,(1).
[4]黄昭艳,黄宇鸿.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与国学教育刍议[J].百色学院学报,2009,22,(2).
一、发掘经典的文化价值,作为精神落脚点
语文教材中的古代经典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可鉴赏的文本,提供了丰富的人生际遇中多样的人生之美,更承载着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古代经典作品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充分挖掘文本的多重价值,从文字学习走向文化感悟。高中必修教材有古代叙事散文、古代议论文、山水游记、史传作品、古代抒情散文五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文化价值,都蕴含了丰厚的精神养分:或反映了古人的精神追求,或承载着古圣先贤的哲学思想。在文言文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去触摸先贤的思想与灵魂,例如,引导学生体悟《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仁政”“王道”思想、《侍坐》篇中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中的“和谐”政治观、烛之武的智勇、荆轲的大义、蔺相如的肝胆相照、苏武的威武不屈……让学生在重履他们漫漫精神历程的同时,经受深刻而美好的心灵洗礼。重构文化主题单元,设计古代诗歌专题教学。古代诗歌部分不仅有昂居于诗峰之巅的诗仙、诗圣之作,更有众多诗人群体所构建的丰富多彩的诗词文化风景。李白、杜甫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其诗其人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文学领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种灿烂的文化,而大漠边关的雄心与愁心、山水田园中的诗意栖居、怅望千秋一洒泪的感慨、命运际遇的咏叹调、相思成疾的离别歌等也都成为古代诗歌史上的一种文化现象。可依此重构出“李白文化”“杜甫文化”“山水田园文化”“边塞文化”“离别相思文化”等七个文化专题,让学生感受诗歌光辉灿烂历史的同时,吸收更丰富的文化和思想营养。盘活文化经典,以批判性思维审视传统文化及经典在今天的价值。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文化论著的研读。“研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展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应当以批判性思维审视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和精神,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让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活跃在今天。例如,让学生思考与感悟“春秋笔法”的以史鉴今、对历史真实性的上下求索,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索赵盾的忠、董狐的秉笔直书、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等等。
二、重视实践活动,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
建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丰富课程资源,构建传统文化课程群。在用好国家课程的同时,可自主开发传统文化课程。例如,学校自主开发“诗经往事”“来自孔子的智慧”“美丽汉字”“古文观止选读”“唐宋词十八讲”“红楼梦十八讲”等6门校本课程,同时引进中华书局推荐的台湾国学课本《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丰富的课程资源,能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为凸显传统文化的生命内涵提供了可能。组织文化游学,在行走中触摸古老文明与灿烂文化的脉动。每学期都可组织为期一周的“文化游学”,例如,齐鲁文化行——走访三孔,登临泰山;江南文化行——访金陵,走绍兴;中原文化行——访洛阳,探龙门石窟;西安文化行——游大雁塔,观兵马俑。引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著名书院,让学生触摸历史文化的脉搏,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和浸润。开展趣味学习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春节元宵灯谜会、清明端午读诗会、重阳中秋读书征文等活动,能让学生在承载着历史记忆符号的传统节日中感受文化魅力;唐风宋韵朗诵会、古诗文背诵拉力赛等活动,能让学生在阅读和实践中,加强人文修养,提升精神品位。同时还可对《论语今译》《孟子》《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唐宋词十七讲》等系列原典作品进行解读,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这种不断地加强和提升的过程,就是精神气质的形成过程,就是民族的精神积淀与精神传承。
作者:王建稳 单位:北京市八一学校
一旦形成一套完整的思想,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就会产生质的变化。以人教版高中教材为例:五册必修为了考虑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类型的文章,所选的关于孔孟的文章仅有《寡人之于过也》和诗歌散文鉴赏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及必修一后名著导读提到《论语》,重大篇幅都体现在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的相关选段,例如《当仁,不让于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为贵》等文章。如果按教学任务的安排,学生在高一和高二上学期接触这两部经典的机会并不多。如果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经典名著的教学,那么在教学中就应做出适当的调整改变,把两部经典名著的内容按不同分量放在每堂课的课前,利用3—5分钟诵读一段经典并不定期地进行总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坚持一段时间,形成一种学习惯性后心理上就会慢慢接受经典阅读。时间拉长加上系统性整合,就会使学生慢慢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行为上的转变。
二、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合作
在高中教学中,语文、政治、历史等涉及传统经典文化学科的教师较多,可以通过各学科对《论语》等传统文化主题的共同研究和从不同角度的解读,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解读经典思想,向学生传递优秀文化。同样是儒家传统思想的教育,历史教师可从古代史《诸子百家争鸣》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角度,来解读经典思想的碰撞和儒家思想逐步形成的过程。而政治教师可以用哲学思辨的角度,客观看待与解析儒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要求与社会作用,从而让学生能辩证地分析看待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强大作用。而同样是解读经典《论语》,语文教师除了践行字词积累、文言翻译,了解基本内容等工具外,分析主题思想,结合现实展开思想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所以,如果教师不把经典名著学习看成是单独语文教学的任务,而是把经典名著看成是各个相关学科知识的一个交结点,改变孤军奋战的局面,那么通过各学科的通力合作,形成更强大的教育合力,学生学习经典的热情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必将有明显的提升。
三、把校园文化作为经典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中注入经典的思想,引导学生利用经典解读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灵魂,各学校的校训及校园文化很多来自于经典,在具体解读中注入了时代的血液,如果能深入解读校园文化,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与内涵,不仅能增加学生爱校、爱国、爱真理的情感,而且对经典名著教学来说也是一条很好的解读途径。例如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就是来自《论语》中子夏的言语,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积极进取的学习思想时刻激励着复旦学生。经典就是现实哲理的沉淀。同样的,作为高中学生,应从校园文化中去解读经典,如果教师组织引导到位,也不失为一种学习经典的良好渠道。例如某校的文化核心是“协和”,其校训是“协爱正德,和美善真”,相关“协和”的字眼在校园中处处可见,那么语文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每天可见的字眼当中通过经典解读来加强传统思想的教育。通过校训的来源:《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及其所表现的儒家和谐思想,让学生了解到其中很多的文化理念就来自传统的儒家思想,“协爱正德,和美善真”等字眼融入了儒家“仁、礼、智、廉”的基本思想,在践行校训要求的同时,其实就在学习传统经典思想,通过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充分解读,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四、拓展挖掘经典教育渠道,有效利用地方社会人文资源,从社会寻找学习素材
生活处处皆经典,社会中处处是经典思想的渗透,只要用心,经典名著的学习可以立体、生活化。例如,笔者所在的城市是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笔者曾经因为经典名著的学习组织了两次社会实践活动,在“访问某某古镇,研究古镇文化”实践活动中,先让学生在《论语》和《孟子》中找到“仁、礼、孝”的相关语录和内容,并在了解古镇某名人的生平和事迹后,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经典充分解释人物事迹所包含的儒家思想,深刻领悟儒家“仁、礼、孝”等文化的内涵;同样的,在“参观某纪念馆,学习英雄事迹”活动中,学生们运用儒家经典很好地诠释了一位民族英雄“忠、义”的思想。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经典名著在学生眼里不再是刻板枯燥的理论,而是一种立体可感的思想,学习经典名著的热情也随之高涨。另外,校园文化很多是相通的,在突出个性的同时有许多共性,例如这座城市的另外两所学校的“孔子文化”、“崇德文化”也同样有儒家的思想内涵。通过各学校间校园文化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丰富学生传统经典底蕴的目的。
五、巧借“东风”,搭建经典名著学习的新平台
近十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研究的新态势,总的说来有:方法论的检讨、中国经典的诠释、出土简帛的哲学思想研究、从政治哲学的视域研究中国思想、探索中国哲学的内涵及致力于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建构等。在这些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此外,儒学与当代、儒学的宗教性、《周易》、佛教、道家与道教、宋明理学、明清之际与清代学术、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等,已成为热门或显学;三《礼》之学、名家与汉语语言逻辑哲学、中国政治法律哲学、生态环境哲学、和谐思想、身体观、身心平衡论与心理调节学说等,正进入重新探讨的阶段并不断深入。
从学界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来看,当前国内外中国哲学研究的前沿、重点与热点问题或领域有:
第一,关于方法论的检讨或反思。许多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从不同视角,积极检视以西方现代化理论、启蒙理性、西方社会科学方法等来研究东方历史文化传统及学术文本的局限性,借鉴海外中国学家(或汉学家)研究中国哲学思想史的经验并检讨其得失,总结中国哲学学科创建百年来从依傍、模仿西方哲学到逐步建立起学科自主性的经验,研究哲学与史学、哲学史与思想史路数的区别与联系,试图摸索、建构更切合东方、东亚或中国哲学的方法学系统。
第二,中国经典的诠释成为主潮。“经典文本—思想学术”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思想空间和语言张力,关键是时代背景及学者们的学术方式或思想理路。由于中国典籍的丰富、深刻与远久,由于时代性问题的凸显和学者的理论自觉,由于中西之间的学术、学者的交流与对话,经典诠释的问题是近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学界引进伽达默尔诠释学方法或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等,同时思考自身的诠释传统,加强了中国经典诠释的方法学研究。而当前大家关注的经典诠释问题不仅包括经典诠释的方法或方式问题,也包括经典诠释方面有哪些人士做了哪些重要工作;不仅包括现代中西方学者对中国经典的诠释,也包括古代中国学者与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经典的诠释;不仅包括西方经典诠释学与中国现代学术的结合,也包括中国固有之经典诠释的历史与内在理路。
中国的哲学经典汗牛充栋,在传统宋学、汉学的基础上,如何借鉴西方、日本学者的微观研究,以深入探讨儒、释、道三教及诸子百家的文本及其注疏的衍变细节,阐释其间所反映的不同时间、地域之学者的创造性解读及外域文化的影响,是极有价值的。特别是,经典文本与传统的民间社会生活,与传统政治法律制度的关联,经典文本在东亚地区的互动与发展中所获得的不同意蕴,经典文本的东西方翻译史,印度与中国佛教的传播及发展,近代中、西、日词语或范畴的格义与互释……这些都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不断深入和细化。
还要说明的是,当前中国学者更加重视国学即中国传统学问或学术,突出了文史哲不分家的综合性,尤其是重视对经学或某一单经的阅读与研究,并注意在传承历史与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与建构自我的意义上去培养后学。有关儒家、道家、佛家经典等的诠释,要花很大的气力,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夫和厚重的思想涵养,需要一代代学者的努力与传承。随着时代的步伐与对生活意义的开拓,学者们也将进一步创造性地阐发经典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第三,从政治哲学的视域研究中国哲学。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论总是与中国古代的天道论与人道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目前哲学界非常重视中国政治哲学的研究,尤其是以西方政治哲学、正义理论来分析研讨之。、自由主义与传统主义的对话,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社会秩序的重建,政治与法律问题的凸显,现代政治学、伦理学的挑战,都激发了本学科同仁去加强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疏理与阐释。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不仅仅重视价值或古人所谓的“义理”,而且重视公正有效的社会政治、法律之制度架构或制度建设。可以说,典章制度、各类文书即使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哲学”,但典章制度之学也一直是中国学术的重心之一,这些在儒家经典以及后来的大量史料或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中国古代哲人的政治观念与制度追求,历代政治哲学思潮尤其是明清与民国时期的政治哲学思潮的产生、发展及其变迁与影响,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与中国古代政治观念的差异、会通、超越等,这些都已成为学界的难点问题,富有挑战性。
第四,出土简帛的哲学研究仍然是热点。王国维先生有“二重证据法”之说,即地下材料与传世文献的相互印证。上世纪90年代出土的湖北荆门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藏的一批楚简,其哲学思想非常丰富,尤其关于孔门七十子、战国儒道诸家的资料弥足珍贵。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湖南长沙马王堆汉简与帛书、河北定州八角廊汉简,学术价值颇丰。以上简帛文献是研究先秦两汉诸家学说之流变、先秦两汉中国人之宇宙观念与伦理思想的宝贵资源。
另外,云梦睡虎地秦简、江陵天星观楚简、江陵九店楚墓、江陵张家山汉简、荆门包山楚简等,有很多关于当时民间信仰及官方法律文书的文字。2006年,湖北的考古专家又在云梦发掘出一批汉简,基本上是法律文书,与睡虎地、张家山的材料相呼应与补充,而且还有类似《说苑》一类的书。我国有深厚的法律文化传统,值得我们重视,希望哲学界与法学界联起手来研究。历史上观念、制度与民间习俗的相互联系及其具体内容,也应是哲学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意味着我们日益重视价值观念的生成及其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第五,宋元明清学术一直是中国哲学界的研究重心。这一研究在上世纪前半叶就很发达,这是由于宋明理学与清学的巨大成就及二者的内在联系,由于宋明理学较前代学术呈现出了更高的哲学形式、哲学意味所致,另外也有时代较近、存世文献充裕等原因。
宋明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宋明理学的哲学范畴、哲学体系,学术人物与学术群体,派别师承和学术流变等。另外宋明理学的民间化、官学化与明清新哲学的兴起也日益受到学界重视,比如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明清哲学研究,就特别重视“宋明—明清”哲学的演变及其现代性之动向,萧萐父先生、许苏民先生与年轻学者吴根友等教授的研究成果颇有创见和学术影响。但也有不同学者的挑战,质疑侯外庐——萧萐父先生的“明清之际早期启蒙”说,质疑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乃至清代戴震与宋明儒学有根本区别之说,也有专家质疑清代以“礼”代“理”之说。由于宋明儒学的复杂面相和思想成就,并且历史上也深刻影响了整个东亚世界数百年,所以宋明学术与佛家、道家、文学、科学、商业、政治等的相互关系或联系,宋明理学在朝鲜、日本、越南、琉球等东亚国家或地区的民间传播及当地朱子学、阳明学的复杂性,宋明思想的东亚影响、不同走向以及与当时西学的结合,都已成为重要的考察对象或研究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宋明儒学本身所具有的现代性还需要重新探讨。
第六,探索中国哲学的内涵与特色,确立起中国哲学的主体性。近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专家特别关心中国哲学的真实内涵与自我形式或方式,注重研究中国哲学的宇宙论与形上学,研究中国人的思维、情感、行为方式与语言方式中的哲学问题与学说特色。
对此,我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一书中,曾综合海内外专家们的见解,总结出中国哲学的某些特色:中国哲学没有西方哲学中的上帝与尘世、超越与内在、本体与现象等绝对二分的构架,而是坚信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天人、物我、主客、身心之间不是彼此隔碍的,而是彼此包涵、相互依存、相成相济的,人在天地之中可深切体认宇宙自然蓬勃生机、创进不息的精神,进而产生了一种个人价值的美与善。
粗略言之:①“中国哲学的气论是自然生机主义的”;②“中国哲学把宇宙看成是创进不息、常生常化的”;③“中国哲学有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动态圆融的观念和智慧”;④“中国哲学重视存在的体验、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着力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实践功夫的达成”;⑤“中国哲学实践性强”;⑥“中国哲学有自身独特的概念、逻辑、理性”;⑦“中国哲学中,道、诚、仁、性、理等本体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因而在中国哲学中,天人之间、形上形下之间、价值理想和现实人生之间是没有鸿沟的”等。
中国哲学或中国哲学之思的这些本原特征,都说明应该“在与西方哲学的比照、对话中,超越西方哲学的范畴、框架与体系的束缚,确立起我们中华民族的哲学传统、哲学智慧与哲学思维的自主性或主体性”。学界提出中国哲学的“主体性”或“自主性”这个问题,当然不是去排斥西方哲学或非中国哲学,犹如提出饮食的个体健康、个体选择问题不等于排斥饮食或反对饮食,不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是常识,我们当然不能陷入因噎废食和中西对立与隔绝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