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管理范文

护理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管理

第1篇:护理管理范文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7月本院16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优质护理病房住院患者与普通病房住院患者分组的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患者男45例,女35例,年龄16~81岁,平均年龄(43.25±6.71)岁;对照组患者男41例,女39例,年龄17~79岁,平均年龄(43.89±6.0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采用功能制排班,患者住院期间护士严密监测患者的体征变化,落实各项常规护理工作,为患者宣传健康安全知识,做好健康安全教育,轮休时做好工作交接,值班人员落实各项治疗工作,患者如发生紧急情况,立即进行救治。

1.2.2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护理模式为患者进行护理,医护工作人员做好日常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①实验组采用APN排班方法,减少交接班次数,同时根据护理工作量弹性排班,在工作高峰时段增加值班人员,确保护理工作及时落实;②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每名责任护士分管患者≤8例,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护士有固定的患者,患者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增加亲切感。③首先制定患者危险因素评估表,对住院患者意外事故发生情况、疾病的危险因素、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汇集成表后,在护理工作中进行针对性护理,加大护理力度,尽量防止危险因素的发生,以提高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安全。④充分发挥护理工作的责任意识,保持积极向上职业精神,注重护理细节,用热情的态度对待护理工作,保持病房环境清洁,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住院环境,指导患者做好日常清洁和饮食用药,对重症患者协助喂药等。⑤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对患者的手术伤口进行正确的护理操作,规范护理操作流程以推动患者的治疗进度并带给患者舒适感及安全感。⑥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普及相关的临床疾病知识,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度,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护理过程中为患者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1.2.3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记录和整理,记录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发生情况以及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以分析优质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发生率,并对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安全度及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问卷评分以相关的护理参考指标为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度、自感舒适度等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2篇:护理管理范文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238-01

随着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日臻增强。为了杜绝事故、减少差错、确保患者安全,就必须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加强评估,制订并落实各种风险管理措施,确保护理质量,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此外,护理安全和质量是维系护士工作的生命线,很有必要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安全带给我们的快乐。

1 概述 护理安全的定义: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2 护理安全的重要性

2.1 护理安全直接关系护理效果 安全、有效的护理可促使患者疾病痊愈或好转,而护理不安全因素则使患者疾病向坏的方向转化,如病情恶化,甚至造成患者器官功能障碍或死亡。由此可见,护理安全与护理效果存在因果关系,护理安全产生高质量的护理效果,护理效果体现护理安全水平。

2.2 护理安全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护理不安全带来的后果,如护理差错或事故,不仅损坏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医院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而且还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及物资消耗,使医疗成本上升,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医院额外开支。

2.3 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护理安全可以综合地反映出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及护理管理水平。

3 护理安全隐患

3.1 护士隐患 (1)个别护士按医嘱被动工作,对潜在的、无形的工作重视不够,护士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危机意识、风险意识;(2)专业理论技术知识缺乏。心内科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护士若对病情变化观察不及时,对病情变化无预见性,防范并发症准备不足,就很容易出现并发症或加重病情;(3)护理工作和服务理念没有很好地结合。65%的护理纠纷是护士语言使用不当所引起的。年轻的护士工作经验欠缺,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意识,缺乏沟通技巧,“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未落实到位,不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使患者对其缺乏信任感。

3.2 技术隐患 业务知识缺乏,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等均可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常见现象:(1)新药品种多,更新快,护士对药物的用途、副作用不明;(2)对一些新的医疗产品的认识不够,使用错误或考虑不周;(3)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对病情观察不细致、不周到、不及时,记录不详细;(4)对急救设备不会使用,使抢救不得力。

3.3 管理隐患 管理不严或失控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如:(1)思想工作薄弱,教育不落实;(2)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力、监控不严;(3)不重视业务技术培训、业务技术水平差;(4)护理管理人员对病人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未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及时;(5)护理人员严重不足、配置不合理,超负荷工作或分工协调不当。

3.4 环境隐患 (1)基础设施配备及布局不当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如地面过滑导致跌伤、床旁无护栏造成坠床、热水瓶放置不当导致烫伤等;(2)噪声,分贝太高影响患者康复;(3)病区防盗问题等。

3.5 来自患者方面的隐患 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患者的心理素质、对疾病的认识及承受能力,将影响病人的情绪,进而影响病人的行为及对医嘱的依从性,形成护理安全的隐患。

4 防范措施

4.1 进行全员培训,提高护士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 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医务人员和患者各自的权利,认清工作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让每个护士通过参加学习,从中吸取教训,强化意识。每月进行护理缺陷讨论分析会,每个人提出至少1条心内科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使之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及常规。结合本科实际制定新入科人员专科护理安全培训制度,提高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遇到疑难病例、复杂病例,邀请医师讲课,制订护理计划,有效地做好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士对疾病发展的预见性。

4.2 保证每位护士均能独立应对各种护理风险 制订护理风险预案,完善工作流程,完善各项护理制度 结合护理部下发的文件,组织落实质量安全制度,根据心内科特点制定患者突发猝死应急预案、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停电断氧应急预案等。根据收治情况,完善普通新患者接诊流程、急症患者接诊流程等。组织护士学习并熟练掌握,通过考试、提问等方式检查护士应急能力,保证每位护士均能独立应对各种护理风险。

4.3 认识住院病人管理的重要性 工作责任心强的护士,她们在值班巡房时,假如发现病人不在病床上,会先到洗手间察看,到病人可能活动的地方察看,做到对所有住院病人的动态和病情的掌握心中有数,尤其重视夜间的巡视。在日常的病房巡视中,护士应养成敏锐的安全触觉和随机安全宣教的能力。此外,适时对病人进行防滑宣教和防盗宣教,也是确保住院病人安全的重要措施。

4.4 重视护理文书的准确及时和法律效力 护理文书是真实记载病人病情和护理措施的饿客观资料,是医疗诉讼中的法律依据,护理记录等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是病人可复印的资料,因此书写必须认真实、准确。要做到准确描述必须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病情观察能力,避免对重要观察数值进行改错,避免出现非专业术语及欠科学性的描述,杜绝某些部分书写错误时整页重抄的现象。记录内容必须与医生的记录相符,手术回室的时间与手术护理记录相符,保持护理文件之间、护理与医疗文件之间的同步性是护理文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以免造成误解。此外,护士长抓好护理文件的环节质控及病历质控员的终末质控,对加强自我保护,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极具意义。

4.5 加强带教责任心 带教老师对护生要真正做到放手不放眼,带教老师要具备高度责任心。在带教学生进行操作前,带教老师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同时也应尊重患者的意愿,这也是安全带教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3篇: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护理安全 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631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77-01

安全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需要。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安全,共同构成护理安全。护理安全一般指患者在接受护理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1]护理安全管理也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首要保证。

1 国内外护理安全现状

1.1 全球面临患者安全问题的挑战,患者安全已成为世界性重要议题。据美国医学研究所1999年的报告美国约有44,000-98,000例住院病人死于医疗差错,医疗差错导致病人死亡人数高于交通事故(43,458)、乳腺癌(42,297)、AIDS(16,516),排到死亡原因的第八位。 [2]英国卫生部在2000年报告估计住院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0%,一年约发生不良事件850,000件。德国每年医疗事故10万起,其中2.5万起事故导致患者死亡。欧洲医疗质量专题调查委员会2000年估计,在欧洲的医院,每10个患者就有一个患者遭受可预防的伤害以及医疗护理相关的不良后果。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药师11%、医生38%、护士38%、其他人员13%(其中30%-50%事故中,有2%由护士引起)。卫生部2007年对全国696所医院的调查,发生护理差错的类别有:给药错误(包括剂量错误、途径错误)、操作失误、发生压疮、管道脱出、病人跌倒坠床、服务态度不好引起纠纷等。

1.2 患者安全世界高度关注。美国前总统布什在2003年宣称:越来越多的医疗事故诉讼案正在破坏美国的医疗体系,每年不得不花费巨额资金来应对医疗官司。2006年美国医疗保险开支3700亿美元,2008年10月出台医改新定―医疗保险拒赔医疗失误。

1.3 患者安全国内高度关注。2006年国际护士节主题-保证安全的护士配置,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核心内容-保障医疗安全。2009年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患者安全十大目标,表明了国内对患者安全的高度关注。

2 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2.1 管理层(护士长)的因素: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设备、物资管理不善,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理监督不得力。

2.2 护士自身的因素:法律意识较淡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缺乏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缺乏有效的沟通、缺乏娴熟的专业技能、工作责任心不强、护理告知中不规范行为、临床护理教学的不规范(实习生疏于管理)。

2.3 病人的因素:良好的感觉功能是帮助识别和判断自身行动安全的必要条件,任何一种感觉障碍都会存在潜在的危险。

2.4 物质因素:设备缺乏或性能不好、不配套。护理物品质量不过关或数量不足。药品质量差、变质、失效等。

2.5 环境因素:基础设施配备及布局、危险品管理、环境污染、病区治安等。

2.6 其他因素:医院感染管理潜在安全隐患、护理文书中的不规范行为、医护记录不相符或记录不完整。

3 构建良性安全文化-护理安全反思

3.1 犯了错误的人是否该受罚:批评和责备个人对整个系统的改进没有任何积极作用,错误会此起彼伏,不利于同样错误的预防。

3.2 医务人员能不能犯错误的问题:人都是有缺点的,是人就会犯错误的,不论他们受到多么好的训练,他们都会犯错,医务人员也不例外。

3.3 病人安全是否就是提醒人们更加小心的问题:医务人员是世界上最小心的人,95%的情况下错误不是因为不小心或不够注意而发生的,而是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

4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是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采取有效措施,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防患意外,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护理环境,确保病人生命安全。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专业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护理安全管理是我们管理者工作的重心。零缺陷是护理安全管理的理想追求。

4.1 建立和完善统一护理安全管理体系。

4.1.1 护理部―护士长―护士,层层把关,各司其责。 [3]

4.1.2 运用科学管理体系:安全管理路径,上报系统。

4.2 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应急预案、风险意识,法律教育、加强护士长的管理职能、纳入病房的安全目标管理。

4.2.1 环境要求、地面采用防滑地板保持整洁,干燥、走廊应设扶手无障碍物、警示标识清晰醒目等。

4.2.2 制度、规则、流程、方法完善。

4.2.3 加强各种制度护理安全及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加强有效的沟通、加强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培训、加强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护理人员配置合理、重点环节管理。

4.2.4 成立护理质量委员会制定并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纳入病房的安全目标管理、讨论分析案例。

4.3 护士长在护理安全防范中的作用。

4.3.1 审慎负责,严格执行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培养护士慎独素质,规范安全护理措施,认真观察病情,严格交接班。护士长要有安全观念,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强烈的责任心。重视护理文书的准确及时和法律效力。保持护理工作环境布局合理、固定、规范。

4.3.2 在预防差错中护士长必须把好五关。①把好新护士入科关。②把好护理人员的思想情绪关。③把好治疗室抢救室药品柜的管理关。④把好护理交接班关。⑤把好医护配合关。

5 小结

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护理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不断的更新安全观念,通过持续改进管理,不断完善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50

第4篇:护理管理范文

对以往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发现不足之处,并优化护理工作流程。现代管理模式中,将实施以责任护士为主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每位护理人员需掌握5例患者的资本信息,基本护理、专科护理等,让患者在自身出现异常情况时知道寻求哪位护理人员的帮助。护理人员需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向患者询问有哪些护理方面需要改进,不断完善自身的护理工作。安排专人进行病房监护,密切观察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夜班及节假日期间的护理人员进行提早分配,明确护理人员的分工[4]。分班制中,每一班安排一名资历较深的护理人员,以便能对突发事件进行冷静处理。积极做好查房工作,一旦出现问题,需及时改正,提高工作质量。拟定科室突发事件及护理风险预案制定安全管理制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如在就诊过程中,发生地震、火灾等灾害时,如何制定最佳逃离方案。当患者出现跌倒、窒息、大出血等情况时,如何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急救。科室做好相关的准备措施,并制定输血、抗菌素、植入材料使用的相关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相关的护理管理。

2加强护士专科业务能力、临床思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头颈部肿瘤外科就诊量较大,且大多数头颈部肿瘤疾病具有病症复杂、多变等特点。若护理人员缺乏过硬的护理知识,面对此类多变的疾病时常常出现慌乱、手足无措的情况,可引发一系列的护患纠纷,严重时可出现风险事故。因此,该科室对护理人员进行专科业务能力、临床思维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培训。该科室安排资历较深的护理人员作为指导老师,向常规护理人员讲解临床上病症危急患者的护理要点,急救措施等,以保障在遇到危急情况时,可以及时对患者进行护理抢救。同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长或资历较深的护理人员对年轻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观察,指出护理人员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帮助护理人员改正。教导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每一位患者的临床病症,寻找造成患者不适的原因,并教导患者如何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

3加强护理风险监控,促进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该科室经常主动性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交流,对于患者或其家属的意见及建议进行公开处理,以了解家属对于该科室不满意的地方,发现护理安全隐患。每一位风险小组管理人员定期进行风险危害因素的讨论,并提出整改意见。及时进行风险事件发生总结,对于已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找到风险事件诱发原因,并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预防此类相同风险事件再次发生[5]。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临床满意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率等指标进行统计。

4统计方法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2结果该院对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5讨论

第5篇: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外科护理管理;应用

研究外科是医院的重点科室,是医院对外展示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主要窗口,需要将外科科室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去抓。长期以来,外科患者护理质量提升一直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具体临床护理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加强重视,只有保证提高外科患者临床护理水平才能切实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促进医护人员和患者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最近几年,医疗领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更好开展竞争,就需要医院在患者护理方面做文章,不断提要患者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为了更好地提升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该院引进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实施程序,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到该院的外科临床实践中,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该院工作的护理人员90名,并按照随机原则将90名护理人员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成员有45人,其中对照组选取的护理人员全部为女性,年龄结构在23~38岁之间,平均年龄(30.24±2.56)岁,其中护士24例,护师16例,主管护师5例,本科学历的18人,大专学历的27人,工作时间2~10年之间,平均工作时间为(5.24±1.14)年。实验组选取的护理人员也全部为女性,年龄结构在21~39岁之间,平均年龄(29.83±2.42)岁,其中护士25例,护师15例,主管护师5例,本科学历的20人,大专学历的25人,工作时间1~11年之间,平均工作时间为(5.32±2.42)年。该次研究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之间的年龄,职称以及工作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验方法分析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建立规章制度。在实施层级护理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操作有规定,确保整个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制定护理管理制度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制度的全面覆盖原则,将岗位职责、安全护理、日常护理实施细则等内容全部纳入到护理制度中,科室的护理管理人员应该强化检查,做好监督检查工作,要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科学合理的现象,并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最终保证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建设现代化的护理队伍。其次,开展层级分组。层级护理管理需要做好分组工作,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职称和护理经验的丰富性和外科护理领域的实际要求和具体工作特点,将该次研究过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90名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层级划分。对于工作时间超过十年以上护理人员让其担任该次研究护士长职位,对于工作时间在十年到五年左右的护理人员让其担任小组护士长,对于护理年限在五年以下三年以上工作人员让其担任责任管理人员,对于一年以下的护理人员其主要承担协助作用。再次,职责分配。其中担任护士长的护理人员主要承担该次研究整个护理管理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解决好该次研究过程和其他护理领域之间存在的冲突;而小组护士长的主要职责帮助护士长做好相应辅助管理工作,对该次研究过程中的整个护理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管理。同时针对护理过程某些重症患者为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内容,并要针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多种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而责任护理人员的主要职能就是针对护士长的实际需求,开展具体的患者护理工作,落实好护士长的护理要求。并要做好患者的宣传教育工作,降低患者焦虑的情绪,为患者恢复健康奠定基础;助理护士的主要责任是在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基础上,协助好责任护士做好患者日常生活护理工作,要尽量满足患者在生活方面的不同需求。最后,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护士长每周要对科室的护理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针对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做出改正,在改正之前要全面征求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制定出更加合适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案,同时,每个月还要定期考核,将考核成绩和日常考核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相应奖励。

1.3观察指标和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包含了护理基础、患者病房管理、重症患者护理管理、患者健康宣传教育、技术操作质量和病例登记等几方面内容,满分为100分。同时,采取外科科室自制的患者护理满意调查表,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出院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了120份调查表,全部收回,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0例,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含了服务态度、健康宣传教育、患者日常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几大项,每项分数20分,每项包含了20个分项,每小项1分,共计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满意度越高。1.4统计方法该次研究过程中,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量材料以(x±s)表示,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材料使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的护理质量比较通过对表1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患者对不同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比较通过对表2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95.35±5.65)分,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91.86±7.88)分,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3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胡来安全质量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的患者各为60例,实验组患者未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时,有25例发生了意外,意外发生率为41.5%,实施后未出现任何意外。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前有26例患者出现了意外,意外发生率为43.3%,护理过程有13例患者出现了意外,意外发生率为21.7%。

3讨论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切实满足患者不同需求的原则,能够极大地提高外科科室的护理质量。外科护理过程中,护理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就是合理对护理人员的职责进行科学分工,充分调动起整个护理队伍的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护理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既能够保证护理人员有充沛的时间和精力,任务分工明确,能够显著提升科室的护理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保证护理工作更加细致周到。通过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还能够发挥经验丰富护理人员的带动作用,通过他们的亲身带动,能够促进刚进入科室的年轻护理人员快速进步。通过将护理任务、质量以及规范和护理人员的工资相挂钩,能够更好地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由此说明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丽媛.ICU护理中加入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及效果研究[J].健康之路,2016(3):156-157.

[2]叶丹青,章旋燕.建立有效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管理模式[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3):332-333.

[3]华秀芝.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7):262-263.

[4]王湘萍,王晓娟,马慧罗.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7):90-91.

[5]刘素梅,史婷婷,邢启香,等.三级量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8):54-56.

[6]李富晓.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7):1336-1337.

[7]周荔,陈愔,宦群,等.家庭病床病人居家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J].全科护理,2016(23):2471-2473.

第6篇: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综合护理;安全管理模式;骨科患者;患者满意度;护理治疗;护理差错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操作的整个实施的过程中,病人未出现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包括机体功能或器质、心理的损害以及各种缺陷、甚至发生死亡[1]。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迅速,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护理的要求也逐渐加强。笔者现将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分别抽取2011年度与2012年度骨科治疗的患者120例进行分析讨论,对照组2011年度的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在10-77岁,平均年龄在(38.29±3.76)岁,病房内护士为23名,年龄在20-43岁,平均年龄为(30.65±3.52)岁,其中学历为中专的护士有5名,大专学历的护士15名,本科学历的护士3名,职称护士15名,护师7名,主管护师1名。观察组2012年度抽取的12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在11-76岁,平均年龄在(37.29±3.66)岁。病房内护士有24名,年龄在20-44岁,平均年龄在(30.78±3.67)岁,其中学历为中专的护士有6名,大专学历的护士14名,本科学历的护士4名,职称:护士15名,护师8名,主管护师1名。两组进行比较无论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手术方式、住院时间以及疾病程度,还是护士的年龄、职称、工作技术等方面进行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1.2护理安全管理

1.2.1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由院领导护理部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分层管理模式。①护理部制定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由上级院领导对护理部进行考核。②护士长负责本科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并由护理部对护士长进行护理管理的全面考核。③由护士执行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加强安全教育的培训,树立护士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实施患者安全管理标准,营造安全文化的氛围。遵守护理分级管理制度、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护理质量考核制度,并在安全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了安全标示的使用。近几年文献资料报道[2],在个体犯错的背后,往往存在某种产生错误的条件和环境,主要是医疗系统的缺陷造成的,只有解决和维护这些问题才能使护理中不安全的事件降到最低。因此从环境设施到风险因素的防范,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高效的护理行为。护士长建立起以安全管理为基础,减少医疗事件的发生为核心,提高护理质量的护理模式。护士考核内容包括护理工作量、文明素质、护理质量等方面。

1.3考核标准进行统一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评价标准。对各项护理安全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根据评分进行最终比较。考核评价指标以优秀为主(分数在90分以上者)。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两个时间段的临床护理影响分析,其中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护士考核优秀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讨论

本组研究中,证明我院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的骨科住院病房的实施情况与未实施前做比较,结果护士考核优秀率与护理安全较实施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开展综合护理安全管理,动员骨科全体护士、转变原有的护理观念,使护理人员护理目的,主动加强自身专科技能的学习。护理管理中弹性排班提供无缝隙护理服务,增强了薄弱环节的护理人力,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以来,护士是与患者最直接、最密切以及最连续的临床护理工作者,在改变传统的护理观念的基础上,一定要切实的把基础护理做到位。我院实施综合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也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满意度大大上升。综合量化管理模式的分级管理能促进此模式的实施,使其达到最好的预期效果。分级管理能多方位、多层次的发挥不同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业务水平能力,对于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红芳,李想.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896-4900.

[2]王茹,冯百玲.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6)14.

第7篇: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 创伤外科、患者、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185-02

〖HJ1.75mm〗 1 患者的安全

1.1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的过程中避免由于意外而导致的不必要伤害,主要强调降低医疗护理过程中不安全的设计、操作及其行为。创伤外科科患者大多为重度多发伤和复合伤。生活自理能力差、易发生摔倒。坠床、褥疮,采取切实的措施监控医疗差错和患者的安全问题,加以相关研究,以切实保障患者的安全;

1.2为保障患者的安全,我科多次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进行讨论患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使护理工作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安全得到大大提高。

2 存在的不安全的因素

2.1患者因素:由于我科患者多属多发伤和复合伤病人,行动不便 、生活自理能力差,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易发生感染,疼痛等。

2.2环境因素:如摇床的摇手用后未及时归位、地面不干燥等均易使患者受到伤害。

2.3药物因素:我科病员常使用麻醉止痛药物,如使用不当或宣教不到位易使患者产生怀疑,对医护人员不信任。

2.4护理人员因素:急危重患者多,种类复杂对护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3 加强护士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3.1掌握本专科所有疾病的理论知识:包括临床表现,病理转归,并发症,护理常规,护理基础理论知识。

3.2掌握各种急抢救技术和仪器:包括心肺复苏,除颤起搏仪,临时起搏器,不同种类的监护仪,动、静脉穿刺,推注泵,输液泵,吸痰,简易呼吸气囊,呼吸机调试等。

3.3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有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3.4熟记各相关科室电话号码:如总值班、麻醉科、ICU、设备科、心超室、检验科、药房等。

4 掌握严谨有序的工作流程,严防不安全因素

4.1用一张纸条摘录本班的工作内容时间治疗,生命体征测量,需要交班床号等,每完成一项打勾记录,下班前再逐一核对检查一遍。

4.2按时巡视,危急重病人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呼吸、面色的观察,一般急性发作者会有强迫,呼吸困难,面色改变等表现。

4.3上班必须仔细严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例如:危急重,大手术后的病人 。

4.4遇到紧急突况,要冷静沉着,有条不紊,做事要遵循规章制度,分清主次先后。要合理借用陪客的作用,安定好整个病房的情绪,防止连带发病反应。

4.5针对实际情况,要加强对陪客的宣教 实在无人陪护的病人,一定要加强治疗尤其是服药的宣教,做好病房安全知识的宣教,预防跌倒坠床等,要特别加强巡视。

5 安全管理对策

5.1做好入院评估:创伤外科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将病员安置在监护室还是普通病室,普通病室又分离护士站相对近和远的,要求护理人员将急重症患者安置在监护室,除此之外相对较重的尽量安排在靠近护士站的病室,以便于及时观察病情和抢救。护士根据患者情况留陪伴。患者入院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护理过程准确无误。确保每一位患者的安全。使用床头卡,危重患者使用腕带,作为识别的标示制度。

5.2做好重点环节的管理: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加强以下重点环节的管理:

5.2.1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的管理:重点区域包括门窗、厕所、用水房、病室床单元设施等,这些是病员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地方,应设专人管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重点时段包括节假日、中午、夜间、患者起床、就餐等时段,这些时间工作人员相对较少或比较繁忙,对病员的关注相对较少,易发生意外,我科通过在特殊时段增加护理人员来协助工作,中午派2~3名护理人员上班,夜间采取双班或吊班,节假日必须排够上班人员加强防范,避免患者发生意外。

5.2.2做好院内感染的防控工作,创伤科患者大多为术后手术病人,机体抵抗力较低,易发生院内感染,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严格做好手卫生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6 加强重点患者的监护与管理

6.1外科病人术后急症多,抢救多,病情重变化复杂,伴随着身体的整体反应,微小的病情变化也不能忽视。,护士必须将危重安置在监护室,便于及时观察和抢救,强调工作中的预见性,要求准确、全面、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其心理变化、治疗效果,协助生活护理。抢救物资必须保持完好、成备用状态,以利于抢救急需,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对易发生压疮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执行压疮的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防止压疮的发生。

6.2针对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病人可能发生的病情进行仔细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防止发生褥疮、摔倒、坠床等意外,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应加强入院宣教,做好应有的防护措施,密切巡视病房,必要时留陪伴,防止意外的发生。

6.3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行心理护理

6.3.1心理指导: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对待已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让患者解除由疾病伴随而来的不愉快情绪和各种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6.3.2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敬患者、爱护患者、耐心宣讲住院规则、周围环境、作息时间。部分患者的隐私要保密、解除思想负担,使患者感觉到住院如在家里一样。视患者为亲人、朋友,从而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理解,对患者不论身份、文化水平、社会地位高低均应同等对待。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治疗成功的保证。

6.3.3 创造良好环境:病房舒适、环境幽雅,给患者以赏心悦目的感觉,病房要求清洁、整齐、舒适、美观、空气清新,尽量做到轻重患者分开,以免互相干扰。恢复期患者病房可配电视或收音机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使患者感到生活在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里,增强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念,使患者早日恢复。

7 心理康复指导

学会沟通与交流的技巧,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解决他们的顾虑,到病人身边,利用理论知识结合病情做好心理护理,应道病人正视现实,提高信心,努力配合治疗与护理,学会自我照顾与康复训练。我们应积极让患者参与护理过程,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运用语言或案例给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从心理层面上帮助患者准确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和特点,缓解他们的心理冲突,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科室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建立由护士长、科室安全管理员、护理组长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制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差错事故上报制度》,《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要求护理人员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护士长每日进行晨间提示,对重点环节、重点护理人员、重点时间、重点病员进行安全提示及检查,防止差错事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科室每周召开一次护理质控小组会议,每月召开两次全科护士工作会,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安全隐患,对护理安全实现前瞻性和全动态管理。要求严重差错事故必须马上上报护士长,护士长在2小时内将护理事故上报护理部,严重差错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同时科室及时对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修改不合理流程。加强护士专业培训: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医疗护理技术是护理安全的基础。科室除按护理部要求的相关培训外,还积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同时不断培训护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以及护士的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护理人员能较好的适应现代医学的要求和满足病员的需求,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的发生。加强对护生的管理:加强对护生的管理也是护理安全管理的一方面,对新进的护生到科时必须进行入科培训,详细交代专科的特殊要求,比如一些特殊药物,特殊操作,特殊疾病等,同时必须进行一些法律法规培训,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要求带教老师严格带教,认真执行放手不放眼,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第8篇:护理管理范文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把安全护理做为每周二护士例会常规主题之一,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讨论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2、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监督到位,并有监督检查记录。

3、加强重点环节的风险管理,如病人交接、压疮预防、输血、特殊用药、病人管道管理以及病人现存和潜在风险的评估等。

4、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及节假日听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5、加强重点病人的管理,如手术病人、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在早会或交接班时对上述病人做为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6、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她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7、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症状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8、加强护理人员自身职业防护,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艾滋病防护条例》,制定职业暴露报告制度、职业暴露防范措施及职业暴露后具体的处理措施和程序。

9、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如输血输液反应、特殊液体、药物渗漏、突发停电等,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责任护士真诚接待病人,把病人送到床前,主动做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

2、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动服务的理念。

3、发放护患联系卡,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对出院病人按时进行电话访问,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责任护士每天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人的病情转归、心理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护患沟通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5、认真执行临床处置前后的告知程序,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解除患者的顾虑。

6、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服务质量高的护士给予表扬鼓励,对服务质量差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

三、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每周进行质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2、不断修改完善各种护理质量标准,并组织学习,按标准实施各项护理工作。

3、护士长定期与不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不足之处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整改,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

4、每月对质控小组、护士长质量检查、护理部质量检查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四、严格落实三基三严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对各级护理人员按三基三严培训计划进行培训,每月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

2、每周晨会提问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

3、每月第一周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

4、经常复习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并进行模拟演练,提高护士应急能力。

5、每季度进行心肺脑复苏演练,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仪器的使用,如呼吸机、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

第9篇:护理管理范文

孕期护理是孕妇在怀孕期间,利用保健知识和力量来确保自身的健康,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提高生活质量。

孕妇心理适应

确诊早孕开始产前检查,建立“围生期保健卡”,定期接受医务人员的检查和指导。怀孕期间身体发生变化,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愉快的心情,利于胎儿健康成长,而且利于顺利度过分娩关。在早孕阶段最好不用药。若病情需要,在医师指导下,必须服用的药物则应按时服用,以免对母婴不利。

孕期营养

孕妇的营养对胎儿及母体都是非常重要的。孕妇首先要做到充分、全面、合理、科学地摄取营养。建议孕妇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最好是优质蛋白,孕早期、中期、晚期分别增加5g、10g、15g。妊娠期摄铁不足,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孕妇每日铁的摄入量孕中期为25mg,孕晚期为35mg。补铁宜多吃芝麻、黑木耳、瘦肉、蛋黄及各种新鲜绿叶菜。妊娠后期母体必须吸收和保留钙和磷,才能保证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孕妇钙的摄入量每日以孕早期、中期、晚期分别为800mg、1000mg、1200mg,同时补充维生素D。牛奶中含钙、磷较多,其他如肉类、豆类、海产品等。妊娠期间孕妇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

清洁和舒适

孕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进食后均应刷牙,用软毛牙刷;怀孕后排汗量增多,要勤淋浴、勤换内衣。孕妇服装式样应该符合从肩以下宽松、无腰带、便于洗涤。胸罩的选择应以舒适、合身、足以支托增大的为标准,最好是棉质,以减轻不适。孕期提倡穿弹性好的连,避免穿环形袜带以及园口松紧的长筒袜,因为它们妨碍下肢静脉回流,加重静脉曲张。孕妇的鞋要求:脚背部分能与鞋紧密结合;具有牢固支撑身体的宽大后跟,鞋后跟高度在2~3cm;鞋底带有防滑纹。

休息与活动

孕妇要坚持生活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保证睡眠时间8小时以上。适当做家务和体育锻炼,可以散步、练太极拳、做体操等轻度运动,运动时间不要太长,避免感冒。孕期运动可以减轻身体的不适,伸展会肌肉,使分娩得以顺利进行。建议妊娠3个月后做做产前运动,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如有流产、早产现象应停止。

产前运动包括[1]:①腿部运动,目的是增进骨盆肌肉的强韧度,增加会肌肉的伸展性;②腰部运动,目的在于减轻腰背部疼痛,并可在分娩时增加腹压及会肌肉的伸展性;③盘腿坐式,目的是预防妊娠末期膨大子宫的压力导致痉挛或抽筋;伸展会肌肉;④盘坐运动,目的是加强小腿肌肉张力,避免腓肠肌痉挛;⑤骨盆与背摇摆运动,目的在于锻炼骨盆底及腰背部肌肉,增加其韧性和张力;⑥骨盆倾斜运动;⑦脊柱伸展运动;⑧双腿抬高运动,目的在于伸展脊椎骨,锻炼臀部肌肉张力,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孕妇自我监护

孕妇出现下列症状应立即就诊:阴道流血,妊娠3个月后仍持续呕吐,寒战发热,腹部疼痛,头痛、眼花、胸闷,心悸、气短,液体突然自阴道流出,胎动计数突然减少等。孕妇每日早、中、晚各数1小时胎动,每小时胎动数不少于3次,12小时内胎动累计数不得小于10次。如有异常,及时就诊。计算预产期:末次月经第1日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如为阴历,月份仍减3或加9,日期加15。临近预产期,如出现阴道血性分泌物或规律宫缩(间歇5~6分钟,持续30秒)则为临产,及时就诊。

分娩的物品准备

产妇的用物准备包括:足够的消毒卫生巾、内裤,合适的胸罩,数套替换的内衣,以及吸奶器(以备吸空乳汁用)等。新生儿衣物宜柔软、舒适,宽大、便于穿脱,衣缝宜在正面,不摩擦新生儿皮肤,衣服、尿布宜选用质地柔软、吸水、透气性好的纯棉织品。还要准备婴儿包被、毛巾、梳子、围嘴、爽身粉、温度计等。如不进行母乳喂养,还要准备奶瓶、奶粉、奶嘴等。

孕期做好保健,加强母儿监护,可以预防和减少孕产期并发症,对维护家庭幸福和后代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