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范文

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1篇: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范文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状况及特点

(一)农业农村经济逐渐升温。元至6月份,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4.03亿元,增长3.9。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支农政策,减免农业税及附加1064.1万元,停征农业特产税400万元,落实粮食直补资金284.89万元、良种补贴资金298.58万元,全部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强。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67.3万亩,比去年增加4.3万亩,增长6.8。其中,早稻面积29.8万亩,比去年增加2.9万亩,增长11;优质稻面积达25万亩,比去年增加10.6万亩,增长74。种粮大户不断涌现,全县承包50亩以上农田的农户达800余户;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全县共发展经济作物20万亩,同比增长4.6,其中棉花、大蒜、苎麻、烤烟、藤茶、葡萄等特色经济作物7万亩,增长9.3;养殖业稳步发展。克服了禽流感和生猪五号病等动物疫病的影响,全县共发展生猪84.3万头,发展菜牛9.02万头,发展家禽335.8万羽,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16、6.87和3.2。扶持发展生猪养殖大户831户,菜牛养殖大户274户,家禽养殖大户225户,特种养殖大户110户,渔业养殖大户160户;退耕还林苗木定植任务基本完成。高标准完成植树造林10万亩。共营造生态林5.6万亩,速生丰产林1万亩,高效、优质经济林6000亩;水利建设上新台阶。全县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060万元,共完成各类春修扫尾工程450万处;农民收入增加。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66元,增长14.2。

(二)工业生产效益快速增长。全县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26亿元,增长1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97亿元,增长17.6,实现利润188万元,与去年同期比,增盈160万元。实现税金1100万元,同比增长120,上交财政税收881万元,同比增长1.3,占年计划的54.6。民营工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46亿元,增长38.7。商贸经济指标有所增长。上半年共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1亿元,比去同增长14,完成税利95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6。建材、冶炼、矿产企业产销形势良好,金荣有色公司、复兴冶炼厂、大地钨业、湘东钨业等冶炼企业产销两旺。

(三)财税金融收入增势强劲。通过强化财税征管,加强收入调度,已全面超额完成了财税过半任务。财政收入累计完成7832.7万元,占年度预算收入14255万元的55,同比增加1806.4万元,增长30,比上年同期增幅高15.6个百分点。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2066.6万元,占年初计划的71.9,同比增长54.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729.1万元,占年初计划的52.5,同比增长23,比上年同期增幅高出7.7个百分点。从征收部门来看,国税部门完成2755.5万元,地税部门完成1585.6万元,财政部门完成2826.6万元,国土局完成665万元,分别增长54.9、39.4、14.7、2.9。乡镇经常性性收入完成3400.1万元,占年计划的62.3,乡镇企业税收完成1564万元,占年初计划的72,超出“过半”目标22个百分点。从5个县市过半情况看,我县上划中央“两税”收入进度和增幅排名第一,财政总收入进度和增幅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一般预算收入进度和增幅分列第三位和第四位。财政支出稳健。财政支出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支出的到位。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今年“三农”支出比上年同期增加1倍多,高出支出平均增幅69个百分点,其中财政垫支粮食直补资金31万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69亿元,增长12.45;各项贷款余额11.53亿元,增长19.54;经营效益提高,实现帐目利润438万元,增长75.9。

(四)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上半年共签约招商项目91个,合同投资5.1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亿元。其中竣工项目23个,建设中项目54个, 规划设计中项目14个。投资上千万元的项目有12个,湘升电器、周氏织衣、东信棉业二期、天源纺织、云阳水泥、SOD产业等计划投资在1000—3000万元,其中华塑科技投资7300万元,云阳森林公园开发项目投资1亿元。积极实施“以水兴电,以电兴工”,已签订小水电开发协议29个,装机容量4.79万千瓦,协议总投资3.2亿元,已到位资金5000万元,其中大坪、泉垅电站已投产发电;和吕、龙家山、鼓石、黄竹坪、石湾潭、大英、高迎等水电站正在施工。

(五)重点工程建设进度顺利。

洮水水库可研报告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库区移民实物调查和土地调查正在进行。金星工业园平地工程基本结束,10kv电力线路已入园,水泥硬化了支道1条,9家企业已经落户园内。新城区开发建设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于3月12日通过评审,新老城区连接通道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县城燃气工程建设准备工作已初步完成,商业步行城建设已经启动。县城防洪风光带建设已完成20__米分段规划设计图,一中段560米防洪堤已基本完工。106国道茶炎段、界月公路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区域电网前期规划论证已经完成,正在加紧筹建。虎踞大桥已竣工通车,舲舫河坞大桥正在紧张施工。通乡通村公路项目全面启动,乡村道路水泥硬化工程已动工100公里。

(六)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

两个确保目标全面落实。全县累计有7353名下岗职工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累计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534万元,企业解困资金218万元。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社会化发放,4800多名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费100按时足额发放到位,累计发放企业离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9千多万元;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上半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994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17人,援助“4050”人员再就业2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左右;农村劳务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近10万人,年劳务总收入超过7亿元,保持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局势的稳定;企业养老保险进一步规范。上半年,已完成企业社会基金征缴378.8万元,占年任务的65.8,没有发生新的拖欠。离退休人员4843人,每月应发放250.7万元,元至6月份已足额发放到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稳步推进,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参保224户9968人,其中全额征缴单位48户20__人,上半年已完成征缴256.3万元,占县任务的56.9。实有离退休人员2455人,其中全额统发的有608人,全年应发361.9万元,元至6月份100发放到位;基本医疗保险运行平稳,现有参保单位219户14123人,已完征缴任务671万元,占全年总任务61,已支付医保费457万元。

(七)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完善。

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全部转为民营企业,企业机制更加灵活。全县启动改制企业__家,已完成111家,置换职工身份11881人,支付企业改制成本1.47亿元。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以吸纳民间资金兴修水利的山塘水库经营管理权改革全面铺开,深受农民欢迎,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目前已改制的有4567口,吸引民间资金1000余万元投入农业水利建设;江口、桃坑、枣市、平水、米江等5个乡镇推行了村会计委托工作;引导农民组建杨梅、野猪、养猪、养鱼等各类种养专业协会组织128个。人事人才、教育科技、城市管理等改革进一步深化。

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形势看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发展步子还不够快。国家在资金投入、国土审批、项目报建等方面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这对全县的招商引资、重点工程建设等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要吸引老板投资,加快工业建设就更困难了。同时农业结构调整成效还不明显,特色农业基地面积不大,特色种养大户总量不多,农业的比较效益尚未凸显。工业支柱产业的骨干支撑作用并不明显,产业聚集度差、产业链完整性差,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占有市场份额少。采掘、矿贸、冶炼行业既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又属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企业,产品受市场波动大,抗风险能力差。二是政策性减收增支因素多。因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税率降低、执行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等,全县财政政策性减收1600多万元。而企业改制财政兜底、工业园建设、新城区开发、洮水水库前期准备等重点工程增支较大,新增支出已显现600余万元,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是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全县招商引资总的形势是:签约的多,实施的少;中小项目多,大项目少;产生社会效益的多,增加财税收入的少;资源开发性的多,带动相关产业的少。从去年到今年,全县累计签约项目达到140个,真正建成投产,实现经济效益,形成地方财力的企业没有几家;工业园入园企业建设进程缓慢,还没有形成建设,企业基本建设大多还停留在规划设计阶段。四是县乡财政风险堪忧。全县乡村两级因举借财政周转金,教育、改水、 林业等世行贷款,基金举债达到1.24亿元。乡村财政赤字难以消化。县财政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增幅明显,一般预算收入难以突破,地方可用财力捉襟见肘。改制企业资产难以变现,企业社保资金缺口日益增大,财政支付压力沉重。一旦出现短收,必然入不付出,财政工作如履薄水。五是社会稳定面临的工作量比较大。湘东铁矿破产移交地方、洮水水库移民、商业步行城拆迁、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等面临的困难矛盾增加。同时,计划生育工作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六是农民增收渠道不广,增收速度不快。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所增加,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农民收入有所增长。但农村大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步子还不快,增收渠道单一,增收幅度不大。

三、下半年经济工作措施

下半年,要紧紧围绕年初制订的工作目标,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加快发展步伐,确保全年各项经济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一)把握机遇,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今年以来,中央就宏观调控采取了新的举措,出台了一系列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加快发展的信心,抓住机遇,积极作为。要全面理解宏观调控决策的重大意义,认真分析宏观调控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影响,解决好信贷和国债投放量减少、工业用地审批难、冶炼水泥纺织等建设项目受控等因素带来的现实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快我县产业发展,使工业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加快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产品流通营销;加快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深化企业改制工作,确保企业改制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创新机制,加快招商引资工作步伐。以中央的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为导向,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引导老板向县内支柱产业、重点工程、高新技术和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项目上投资。灵活运用“以商招商、情感招商、敲门招商、主题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方法,奖励招商引资中介人,走能人招商之路。完善和落实招商引资县级领导牵头负责制和办证委托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县级领导、一个专门班子”,确保招商项目引得进,留得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切实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强化招商引资部门工作责任,实行项目台账制和招商引资情况月报制、年终考核制,严格按县委、县政府制订的招商引资政策予以兑现。

(三)落实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稳定农资质量和价格。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证粮食产量,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管理,严格执行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格政策,保证农民增产增收。二是加快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化山塘水库的水利民营化改革,力争全县所有山塘水库都进入改制。搞好水利工程扫尾,重点抓好城市防洪二期工程、茶安北支渠道防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三是调优农业结构。积极发展苎麻、藤茶、巴西菇、杨梅、淡水珍珠、野猪等特色种养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四是规范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打造引领农民增收的“龙头”。五是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劳动力转移渠道。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有计划的组织剩余劳动力输出。

(四)突出重点,实施“拓城兴旅”战略。根据“湘东商贸生态旅游城市”的定位,进一步抓好县城的扩容提质。重点加快城市燃气工程、疾病控制中心、百纺安居工程、摩托车市场等二期工程项目建设进程,启动影视中心、老年公寓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商业步行城建设进程,规范湘贸、外贸等地段开发建设。抓好犀城大道硬化和连接新老城区的主干道建设。加快县城商贸业发展,促进工业品、建材、摩托车家电、农贸等专业市场繁荣。开发好南宋古城,抓好南岳宫等重点景点建设。启动云阳国家森林公园等其他景点、景区的委托经营,引进民间资金把云阳国家森林公园建成我县旅游业的“龙头”。

第2篇: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范文

一、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各级农业部门精心组织,加强春耕备耕工作指导,积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出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策,落实农业四项补贴。

二、春播工作全面完成

截至6月8日,全市春播工作已全部结束,比去年提前了4天。农作物播种面积1022.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94.4万亩(玉米580.9万亩、水稻171万亩、小麦1.9万亩、豆类13.7万亩、薯类23.1万亩、杂粮3.8万亩),蔬菜90.1万亩,花生50.3万亩,两瓜37.9万亩,寒富苹果、葡萄、中药材、树莓、蓝莓、向日葵等其他经济作物50.1万亩。目前,大田玉米已全部出苗,大部分株高35-40公分,叶片7-8片;水稻大部分缓苗已经结束,进入分蘖期,大部分株高15-20公分,叶龄在6片半叶左右。

三、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

一是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成效显著。预计上半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44.5万亩,蔬菜产量221.9万吨。设施农业冬季生产品种以叶菜类为主,以果菜类为辅。其中,叶菜主要品种有芹菜、韭菜、苦苣和生菜等,约占65%;果菜主要品种有西红柿、青椒、黄瓜等,约占35%。4月份以后,冷棚两瓜陆续定植,温室黄瓜、西红柿、辣椒等主栽品种进入盛产期。2015年已成功申报省级现代设施农业小区15个,现小区已全部落实到建设单位和地块。二是沈康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有序进行。形成沈康现代农业示范带2015年建设项目计划,明确了2016年、2017年工作目标,并向波涛副市长进行了专题汇报。2015年项目共分为9大项、15个子项,目前项目正有序推进中。三是现代都市农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加强对都市农业政策引导,并制定了都市农业扶持政策。同时,召开都市农业规划项目推进会,沈北新区怪坡创意主题公园、美加欧观赏树种公司、雨润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等7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就项目定位、建设规模、功能布局、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四是“三品”认证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全市已认证无公害绿色食品713.3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7.3%。

四、畜牧生产总体运行平稳

预计1―6月份,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7万吨、31万吨和2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3%、3.6%和2%。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6.1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8.3万吨,同比增长2.5%。生猪存栏338万头,同比增长4.8%,出栏280万头,同比增长4.6%;家禽出栏9120万只,同比增长4.9%;蛋鸡存栏5140万只,同比增长4.6%;肉牛出栏53万头,同比增长3.9%;奶牛存栏14.7万头,同比增长3.6%;羊存栏75.7万只,同比增长3%,羊出栏46万头,同比持平;6月份毛猪收购价格缓慢增长,收购价格在15元/公斤左右;鸡蛋零售价格较上月有所涨幅,价格6.7元/公斤;羊肉价格受疫病、饲养行情影响,近期养殖户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五、农业产业化建设有序推进

继续深入落实沈阳市农产品加工业五年发展规划,以推进项目建设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为重点,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全市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复)工建设已达60个。其中,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重大项目15个,累计完成投资150.3亿元,完成计划总投资的62%。辉山、希杰、雨润项目已全部竣工投产,恒丰源、成达、方驰、润恒项目已投产或试运行,德宝、毅都、天赢等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培育。修改和完善了沈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监测管理办法,规范了市级龙头企业的申报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已申报企业17户,参加监测企业92户。同时,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力支持辉山乳业打造世界级乳品企业。三是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目前,康平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朝阳食品加工园区和法库孟家现代农业园区等3个园区已开工建设,新民市兴隆农产品加工园区、辽中县精细农产品加工园区和浑南区中国北方健康食品产业园等3个园区正在办理项目前期手续,近期可开工建设。

六、县域经济平稳发展

一是县域重点项目进展良好。截至5月底,县域169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62.7%,完成投资152.1亿元。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复)工855个,完成投资468.4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复)工203个,完成投资218.2亿元。二是县域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截至4月底,县域20个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293.9亿元,新上项目126个,完成基础建设投入8.2亿元,入驻企业2189个,上缴税金16.1亿元,带动就业32.4万人。新民包印、辽中铸锻造机加、法库陶瓷和康平塑编等4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329.7亿元,增长1.1%,新上项目68个,完成基础建设投入0.7亿元,入驻企业573个,上缴税金5.3亿元,带动就业12.7万人。三是县域新城新市镇建设扎实推进。截至6月底,县域17个新城新市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7.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1.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22.6%。新城新市镇亿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283个,总投资2461.5亿元,已完成投资246.7亿元。房地产开发项目147个,总投资774.7亿元,完成投资95亿元,开发面积749.5万平方米。

七、农村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按照中央、省关于农村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沈阳市印发了《2015年农村改革工作方案》,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各项重点任务取得实效。一是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取得实效。确定苏家屯区为省级“整区推进”任务区,其它涉农区县(市)每个落实2个乡镇为省级试点单位,省确权登记工作经费和市财政配套6000万元已全部到位,目前已落实300万亩,是省任务的2倍。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模式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在巩固提升“7+1”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试点成果基础上,确定14个土地流转经营模式试点,截止目前,新增流转面积15万亩,总面积226.7万亩,流转率达到27.4%。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有序推进,于洪区已完成抵押贷款50万元。三是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组建工作取得实效。由市联交所、沈北创展集团、沈阳华汇金融服务公司、北京金典拍公司共同出资600万元,共同发起成立沈阳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已报市政府,待市长办公会议通过后正式运营。四是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核实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在总结去年经验基础上,在9个区县(市)确定9个村开展农村“三资”清理核实试点扩面工作。

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多成绩,我们调研团队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第一,抓好管理防控,打牢农业丰产增收基础。一是加强组织协调指导。采取积极措施,稳定粮食、畜牧等农产品产量,确保农产品安全供给,为完成全年稳增长任务提供必要保障。二是加强田间管理。认真研究制定和完善田间管理技术方案,强化技术指导,加强肥水调控,加快农作物生育进程。旱田作物做好补苗和二三类苗的提档升级,水稻做好缓苗阶段水肥管理。三是强化防灾减灾。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扎实做好玉米螟绿色防控和水田区飞防、机防工作,提前制定和完善气象灾害防范和救灾预案,提早做好物资和技术准备。建立农业、水利、气象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密切关注气候变化,为农业丰产增收保驾护航。四是继续实施畜牧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畜牧规模生产、良种生产,促进畜牧生态发展。做好集中免疫和疫病防控,构建畜牧生产安全屏障。

第二,抓好结构调整,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加强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管理。重点做好113个国家、省、市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在农业生产关键生产季节、粮油作物关键生产阶段,组织农技人员深入高产创建示范区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二是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认真组织设施农业改旧建新项目,力争当年建成当年见效。三是促进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出台都市现代农业实施细则,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做好规划和引导,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加入都市现代农业建设。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完善农产品加工项目调度和服务机制,确保规模以上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加快推进10亿元以上大项目建设进程。

第3篇: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范文

2011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延续了2010年的高速增长,但增速从下半年开始呈现出缓慢回落的态势。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步,服务于高端用户的高档机床供不应求。市场需求结构升级加速,进口再创历史高位,而国产低端产品需求明显减少。国际市场继续呈现不同程度复苏,我国出口到新兴市场的机床工具产品平稳上升。

1~12月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进出口统计

自2011年起,国家统计局定义规模以上企业由年度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调整为2000万元以上,统计范围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2011年12月机床工具行业统计企业个数为4385家,比2010年年末减少2000多家。本文所涉及2011年数据均在4385家企业范围内。

1、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国统局数据显示:1~12月机床工具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606.5亿元,同比增长32.1%;产品销售产值6424.9亿元,同比增长31.1%产品销售率达到97.3%,比上年同期降低0.8个百分点。

机床工具行业实现利润445.8亿元,同比增速为28.0%产值利润率为6.7%,与上年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

机床工具行业本期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54,7%。

具体到小行业,金切机床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42.9亿元,同比增长23.1%。金切机床产量和其中数控机床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5.1%和20.6%;成形机床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87.3亿,同比增长36.0%。成形机床产量和其中数控机床产量,分别比同期增长0.9%和13.0%。

2、机床工具产品进出口情况

2011年,机床工具产品累计进口202.9亿美元,同比增长29.3%。其中金属加工机床进口132.4亿美元,同比增长40.6%。

机床工具产品出口89.0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其中金属加工机床出口24.2亿美元,同比增长30.3%。

3、金属加工机床消费及市场占有率

2011年国产金属加工机床产值达282.7亿美元,同比增长29.4%。其中金切机床197.5亿美元,同比增长26.2%;成形机床85.2亿美元,同比增长37.4%:金属加工机床消费额达390.9亿美元,同比增长32.9%。

金属加工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按金额计)为66.1%,较2010年降低0.8个百分点;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为56.6%,较2010年降低0.1个百分点。

行业经济运行特点

2011年我国机床工具生产、进口及出口总体保持了较高速的增长,市场需求高端化的趋势加速,主要呈现以下5个特点:

1、产销增速高位运行,增速放缓

2011年,机床工具行业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产值继续维持在较高增长水平,其中金属加工机床产量突破100万台。中国仍将继续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国和消费国。全年机床工具行业呈现高位运行、高开低走、趋势放缓的走势。在五月份增速达到最高、6月份单月产值达到634.9亿元后,增速开始缓慢下行,在8月份跌破了连续保持23个月的单月增幅高于30%的纪录后,9月份到达谷底。进入四季度,虽然出现了预期的机床工具行业一般规律的反弹,三个月产值连续攀升,且10、11两个月的月度增速又回归至30%以上,12月份当月产值达到全年最高682亿元,但受市场需求影响,反弹力度不足,12月份月度产值同比增速则再次跌回至2609%。

机床工具大行业中,增速最高是机床附件小行业,铸造机械和成形机床增速次之,金切机床增速最低。

从七个小行业重点联系企业(部分)的新增订单统计数据看,其走势更为严峻。一是市场需求信息减少;二是低档产品订单下降幅度较大;三是重型、大型机床产品订单明显下滑,其中大型机床产品尤为突出;四是一些企业已完成的订单,用户也不急于提货,甚至明确要求延迟交货;五是数控系统供应商订单在10月份以后下滑明显,库存增加,同时也出现用户延缓提货的现象。

2、产品结构调整明显进步

2011年,一大批机床工具行业科技进步成果进入应用领域,同时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这内外动力的推动下,行业产品结构调整明显进步,一批中高档机床工具服务于汽车,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重点领域,甚至还为国外高端用户提供了成套装备。如:济南二机床有限公司在美国福特公司压力机生产线招标项目中,一举中标,将为其提供两条世界最先进的压力机生产线,总价值10亿元。

从相关数据可见,近几年,国产金属加工机床的数控化率无论以数量还是金额计算,均在不断提升,2011年产量数控化率比上年增长1.8个百分点,产值数控化率,比上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国内金属加工机床产值增速也大大高于产量增速,金属加工机床平均单价同比增长15.3%,其中成形机床平均单价同比增长35.9%。

3、进口又攀新高

2011年我国机床工具产品进口增速高企不下,同比增长29.3%,月度进口额依然处于高位,但月度同比增速逐步趋缓。

金切机床是机床工具各类进口产品中的绝对主力,达到105.4亿美元,同比增长40.0%;成形机床进口27.0亿美元,同比增长42.7%,增长较快,进口额已超过数控装置,跃居第二位。1~12月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额132.4亿美元,同比增长40.6%。其中数控机床111.1亿美元,同比增长42.1%。加工中心、磨床,特种加工机床、车床位居各类金属加工机床进口前四位。金属加工机床主要来源地前四位的是日本、德国、台湾地区和美国,占进口总额的79.5%。

4、市场需求加速升级,国产机床市场占有率未见提高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调结构、转方式。因此,用户行业的结构升级与转型成为推动机床工具市场需求向高端化发展的动力。受到高居不下的进口压力,2011年国产机床市场占有率为66.1%,与上年相比降低0.8个百分点。

2011年金属加工机床进口增速高达40.6%,高于我国同类机床产值增速11.2个百分点。来自德国和日本的进口额在总量中占2/3,推高金属加工机床进口平均单价同比上涨33.2%。反映出市场需求结构升级加速,用户对中高端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也反映出国产中高端产品在技术水平、产业化、适应市场能力、整体服务等诸多方面仍不能满足这一变化的要求。

5、出口稳定增长

1~12月机床工具产品继续保持稳定增速,出口额达到89.0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出口额创多年以来同期最高。尽管我行业已有一些高档产品出口到海外,但是出口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的格局没有改观。按产品类别看,排在前两位的是切削刀具和磨料磨具。从出口增速看,夹具附件增速最快。

从出口企业性质看,私人企业、外企和国企出口金额占比分别为44.9%,26.8%和15.6%,三者增速分别为39.4%、30.6%和6.4%。数控装置、机床夹具、机床零部件的出口主力军是外商独资企业,其占比均超过40%以上。其他产品,如金切和成形机床、刀具、磨料磨具、木工机床等出口主力军均为私人企业,其占比均超过40%以上,其中成形机床占比达到60.1%。

2011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出口市场中,无论是美、日、德等传统市场还是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出口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出口去向前10名排序如下:美国、印度、巴西、日本、德国、俄罗斯联邦、印度尼西亚、香港、泰国、韩国。其中,印度,巴西、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发展很快。

关注问题积极应对

由于我国前期4万亿拉动内需产生了一定的提前消费、国际市场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一些国家出现的政治动荡、美国为解决债务问题而采取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全球通胀压力增大,以及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变化等诸因素影响,使得我国机床工具市场经过近些年的高速增长后,在2011年5、6月份新增订单开始大幅回落,增速趋缓态势已经形成。与此同时,以下问题也须引起高度关注:

1、投资增长过快喜忧参半

201 1年全年机床工具行业累计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2214.5亿元,同比增长54.7%:其中设备工具购置额同比增长54.0%。

在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对50余家行业企业的调研中,也反映出近两年各企业厂房扩建、设备购置投入巨大、产能扩张过猛的情况。投资额的快速增加,保证了机床工具行业的工艺装备的先进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活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但也会造成产能过大、重复建设等问题,最终难免形成市场无序竞争,资源浪费。

2、必须持续加强产品结构调整

2011年我国机床工具产品结构的调整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从以下方面可以看出我们在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是高端产品还是以进口为主。2011年从日本和德国进口的金属加工机床金额较上年分别增长50.3%和40.0%。二是中档产品的产业化也亟待加强。从我国台湾和韩国进口的加工中心金额较上年分别增长23.7%和24.3%,与我国数控金切机床的增长速度基本持平,反映出我们尚未有效减少中档机床的大量涌入。三是功能部件瓶颈现象尚未明显改观。2011年我国功能部件发展速度与进口的功能部件增长速度也基本相当,反映出机床的关键功能部件还是依赖国外进口,其基本格局虽有改进,但未发生根本变化。

3、进出口大幅度逆差不容忽视

机床工具行业一直是进出口逆差行业,2011年进出口逆差进一步拉大,达到历史之最,其原因在于:一是进口大幅增加。虽然出口产品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增速仍低于进口增速,且出口基数也低于进口,故进出口逆差进一步加大。二是出口产品结构仍然存在问题。我国出口金额最大的前两位产品是工具刀具和磨具磨料(二者出口金额占比达到44.5%),其中相当一部分产品是低价的低端产品和原料型出口。进出口价格的差异也无助于逆差的缩小。展望201 2年迎接挑战

2012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将面临以下六方面挑战,一是主要用户行业发展放缓,内需拉动难以乐观;二是生产原料价格继续上行,效益增长难度增大;三是汇率上浮压力持续,对外贸易优势受到削弱;四是全球经济复杂多变,进入新的不确定性阶段;五是银行贷款有所松动,资金紧张不会根本改变;六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内资企业压力明显增大。正确判断形势,充分准备,积极应对,努力拼搏,是保持机床工具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基本要务

我国机床工具行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已打下良好基础。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助推了企业自主创新、高端产品研发和中高端产品产业化进程:近10年的高速发展,企业工艺装备条件有很大改善:《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期间工作要点(试行)》明确了机床工具行业由大变强的努力方向,指明了“十二五”期间行业的重点任务及采取的主要措施。确立的三大标志性目标是:在为重点行业核心制造领域提供装备和服务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中高档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中高档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形成若干世界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工作要点”已在企业中取得了广泛共识。为此,全行业要努力做到资源、精力,目标等三方面的集中,分阶段逐步实现“由大变强”的战略目标。

预计2012年:

第4篇: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范文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产值完成83.38亿元,比增7.5%。

财政总收入完成17.73亿元,比增9.3%;区级财政收入完成8.34亿元,比增1.6%。

规模以上(500万以上)工业产值完成187.49亿元,比增7.9%。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42亿元,比增1.5%。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2.17亿元,比增9.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97亿元,比增7.2%。

合同利用外资4.27亿美元,比增215.0%;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比增40.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收入17425元,增长12.0%。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223元,比增18.5%。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增速趋缓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受出口下滑、资金偏紧、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产值增速明显减缓。从有利因素看,一是规模较大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累计产值前20名企业实现产值76.07亿元,比增11.9%。二是部分老企业加快结构优化、产业升级,12家企业产值增幅超过100%。

从不利因素看,一是规上企业增产缓慢,136家实现增产的规上企业,净增产值29.1亿元;减产企业达149家,占全部规上企业的52.3%,净减产值20.0亿元。二是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工业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内需不旺、生产经营成本压力持续增加等因素综合影响,企业面临压力逐步增大,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增产动力明显削弱,累计产值前20名企业中有6家产值下降,亏损企业数从去年的68家增加至84家,且亏损额继续扩大。三是中小企业减产、停产问题突出。我区工业多为中小型企业,受到要素成本上升和产品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以及融资难、结构性用工短缺、经济效益下滑等诸多生产经营问题的影响,一批中小微型企业面临减产、停产等问题,上半年停产企业数达6家。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

1-6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前高后低”走势,同比增长1.5%,其中:工业完成投资12.17亿元,比增9.7%;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7.2亿元,比降15.3%。

从有利因素看,省、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较快,超序时进度完成,全区23个项目(省级10个、市级13个)总投资533亿元,全年计划投资146.6亿元,1~6月已开工在建21个,项目开工率91.3%,其中8个省级重点项目和6个市级重点项目超序时进度,完成投资情况明显好于去年同期。

从不利因素看,一是宏观调控持续,部分工业项目资金难以落实,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基建投资项目受原材料、人工成本、运费上涨较快影响,导致开工不足、完成进度偏慢。二是原有重大项目投资峰值已过,6个投资额10亿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中,同安工业集中区、同集海域综合整治工程、东海火炬科技园等项目对固投的支撑作用减弱。三是重大项目开工不足,缺乏新增大项目支撑,43个重点项目中还有12个项目尚未开工。四是房地产投资回落明显,去年房地产投资完成51个亿,占全年全部固投的34%,今年房地产投资完成额不到30个亿,降幅明显。

(三)合同利用外资大幅增长

1-6月新批设立外资项目13个,增资项目7个,累计投资总额6.4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4.27亿美元,比增215.0%;实际利用外资1.50亿美元,比增40.3%。合同利用外资完成数、完成比例、增幅、实际利用外资增幅显著主要得益于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和一批存量企业看好我区投资环境,加快战略转型、产业升级和增资扩产。

(四)三产发展势头趋好

旅游市场持续升温,1-6月全区共接待游客240.9万人次,同比增长21.1%,旅游总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14.7%。乡村旅游和自驾游为我区旅游的主要特点。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上半年消费品零售总额28.97亿元,同比增长7.2%。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销售总额58.27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减缓主要因素是:我区3家企业在经营中遇到资金问题,营业额大幅下降,减少我区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4.6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交易回升速度加快,降幅收窄。1-6月全区房地产投资17.15亿元,同比下降15.3%,商品房施工面积459.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其中住宅34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4%。商品房销售面积23.2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其中住宅15.7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9%。商品房销售额14.55亿元,下降15%,其中住宅11.38亿元,同比下降14%。1-6月住宅均价722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5.9%(去年同期为6815/平方米)。

(五)财税增收难度加大

1-6月,实现财政总收入17.7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7.34%,同比增收1.51亿元,增长9.3%。其中:区级财政收入8.3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45.6%,同比增收1292万元,增长1.6%;中央“四税”收入8.0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2.6%,同比增收1.76亿元,增长28.1%;上划市级收入1.35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4.3%,同比减收3841万元,减少22.2%。受制于区内外向型企业占比大、房地产业持续低迷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抵扣进项税额、个税起征点调高、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暂缓增收等结构性和政策性减税因素的综合影响,区级财政收入仅增长1.6%。由于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建、社会保障等需要增加投入,已有的刚性支出需要保障,且今年我区处于还贷高峰期,财政资金压力很大。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财政收支压力大。财政收入增收后劲不足,融资难,而征地拆迁、各项重点工程、民生工程等刚性支出较大,财政收支压力显现。

(二)企业经营难度加大。受人民币汇率上升、贸易壁垒、国外市场变化等影响,企业出口增长乏力,出货值仅增长3.2%,外需市场对企业的拉动力减弱。由于用工成本提高、原材料价格上升等因素,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加大经营风险,使得企业不敢接大单、接长单,制约生产意愿和产能发挥。

(三)经济发展难度加大。从发展规律看,一方面,基数越来越大,增长速度逐渐走低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另一方面,我区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储备还不够多;工业用地紧张,存量可开发利用的工业用地有限。

(四)产业结构调整相对缓慢。第三产业仍以房地产业和传统商贸业为主,现代服务业(酒店项目、综合体项目、总部项目、旅游项目等)比重不高。

四、下阶段工作思路建议

(一)着力抓好同安新城建设,培育新增长点。主动对接市委、市政府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发展、组团式推进岛外规划建设的重大举措,推动同安滨海新城区建设。

(二)着力抓好财税工作。一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进一步完善和开拓财政改革及增收节支措施,以“项目推进”为总抓手,强化资金调度,大力保障土地报批、征地拆迁及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对项目资金,区别轻重缓急,优先保证省、市重点工程的建设资金需要。确保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二是强化财源培育。要高度关注我区纳税特大户、纳税大户的生产经营及纳税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及时解决上述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难题,扶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确保我区优质税源的发展壮大。对新建企业项目要加大促建、促产和跟踪服务力度,开发新税源。三是加强税收征管。对重点行业和关键税种的税源进行监控和分析,全面把握税源动向,实行税收精细化管理,确保合理税源应收尽收。四是加强政银工作,努力扩大信贷规模,参与组建同安农银村镇银行。强化地方融资平台建设,成立同安城司等新的融资主体,做好基建项目贷款。五是加大土地“招拍挂”力度,保障建设资金需求、促进投资增长。强化“三维”招商,引导社会投资。

(三)着力抓好工业发展。一是抓好工业项目投建投产。强化跟踪服务,落实责任分工和项目责任主体,加快推进工业在建项目的建设,促进基本建成企业项目早日投产、达产。二是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对重点工业项目的分类指导,深化企业服务,引导企业适应形势变化需要,调整发展战略、争取最大效益,确保全区工业能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四)着力抓好第三产业。一是抓好旅游业。重点推进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开园和大轮山—梅山文化旅游景区建设,提升旅游发展档次。加快整合优化旅游资源,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温泉文化旅游节”,打造同安特色“旅游购物节”,进一步拓展温泉、乡村、生态等休闲旅游项目。二是打造专业物流基地。重点发展工业、商贸等物流领域,积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三是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依托旧城改造及新建城区载体,推进钟楼片区等核心圈建设,促进大商场、大超市尽快落地建设,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

(五)继续抓好招商。一是加大招商项目储备。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进一步强化招商选资。工业立足引进大项目、高科技项目、高税收项目,加大总部工业企业的招商力度,争取重点在谈项目;三产立足引进商业综合体、旅游综合体及五星级酒店,依托同安新城以及汀溪、竹坝、莲花等优势资源,联系对接一批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落户。二是加大招商跟踪力度。做好在谈项目的对接,促进在谈项目转签约,同时做好用地、环评、审批、资金、市场等要素协调,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第5篇: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范文

一、2014年轻工行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二、轻工业增加值月度走势波动较大

12月,轻工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7.9%,比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与全国工业持平。1―12月轻工行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8.6%,高于全国工业0.3个百分点。全年轻工业增加值月度走势波动较大。

2014年12月轻工大部分行业增加值增速均较11月有所回升,其中,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业回升7.2个百分点、采盐业回升6.9个百分点、金属工具及金属制轻工制品制造业回升4.5个百分点。

部分轻工行业增加值增速较上月回落,其中,自行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回落5.1个百分点、眼镜制造业回落4.0个百分点、陶瓷制品制造业回落3.0个百分点、饮料制造业回落1.1个百分点。

三、中轻景气指数进入渐冷区间

中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及预测预警系统数据显示,近三年中轻景气指数呈现高位回落走势。轻工月度景气指数已连续两年低于100。 2014年11月中轻景气指数为89.68,较上月回落1.23个点,为全年月度最低值,并首次进入蓝色渐冷区间。

四、轻工出口情况

(一)轻工行业出货值情况

2014年1―12月,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出货值2.72万亿元,同比增长7.2%。12月出货值同比增长5.7%,比11月回升2.16个百分点,轻工主要行业出货值增速情况。

(二)海关出口增幅回落

2014年1―11月,轻工行业出口额5569.49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6.33%,同比增长10.63%(高于全国4.93个百分点);进口额14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24.64%。轻工贸易顺差4156.87亿美元,为全国贸易顺差的1.25倍。

11月份轻工商品出口额537.64亿美元,同比增长4.8%(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比10月份回落5.26个百分点。

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是出口增幅继续回落的主要原因,11月份轻工商品出口增幅虽然继续回落,但月度出口额绝对值仍保持全年高位。

(三)主要轻工商品出口情况

1―11月份,主要轻工商品中出口增速提高的有:玩具出口额增长13.2(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冷藏冷冻箱及空调用压缩机出口额增长6.2(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出口额增长5.2%(比上月提高0.35个百分点)、工艺美术品出口额增长44.7%(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

1―11月份,主要轻工商品中出口增速回落的有:陶瓷制品出口额增长28.3%(比上月回落2.08个百分点)、照明器具出口额增长16.0%(比上月回落2.01个百分点)、纸浆、纸张及纸制品出口额增长13.4(比上月回落1.43个百分点)、乐器出口额增长2.7%(比上月回落1.25个百分点)。

五、轻工主要行业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4年,轻工主要行业投资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全国投资增速及制造业投资增速,如食品制造业投资增速达到了22%、金属制品业增速为21.4%。

六、主营、利润增速趋缓,库存与亏损增大

1―11月,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9.84万亿元,同比增长8.97%,较1―10月回落0.33个百分点,比2013年降低4.69个百分点。轻工六大类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较2013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快速消费品主营业务增速8.29%,比上年末回落6.09个百分点;耐用消费品行业主营业务增速9.21%,比上年末回落4.63个百分点。轻工主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情况。

1―11月实现利润1.17万亿元,同比增长7.01%,较上月回落0.39个百分点,比2013年降低7.6个百分点。主营收入利润率5.88%,低于2012、2013年度水平。

1―11月亏损面从上年的9.75%扩大到10.87%;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速从去年的7.46%提高到24.65%;产成品库存增速从上年的7.97%上升到13.23%。

七、企业经营压力依然较大

目前,轻工企业总体上的财务费用、利息支出速度比2013年加快,而负债增速下降,轻工行业资产负债率水平也逐年下降,已从2012年高点54.94%,下降到目前的51.7%。说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没有根本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依然较大。

八、走势原因分析

轻工业内需市场份额占85%。由于购买力因素,加上房地产业呈现低迷状态,影响轻工内需市场的消费增长。2014年轻工主要商品零售总额增速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回落。1―12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轻工行业中除家具外,其他多个行业零售总额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家电零售总额同比仅增长8.7%,内需市场增长相对乏力。具体原因是在于以下两方面。

一是快速消费品增速放缓影响轻工整体速度。快速消费品即包括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酒与饮料在内的大食品业占到轻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5%。前几年大食品工业以年30%左右的增长拉动轻工行业高速发展,但2013以来,由于需消化前期快速增长的产能,及受高端消费及集团消费回落因素的影响,大食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速回落到10%左右,影响了轻工整体发展速度。

二是耐用消费品受房地产低迷影响增速回落。受近期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影响,相关轻工产业特别是家电、家具、卫浴等耐用消费品行业的发展。1―11月份,家具制造业、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主营业务增速分别比上年末回落2.93、4.53个百分点。1―11月,耐用消费品行业主营业务增速10.17%,比上年末回落4.63个百分点。

九、轻工行业政策建议

从2014年轻工汇报情况来看,10个方面的建议获得政策支持,国家微刺激政策效应开始逐步显现,如一些企业反映得益于定向降准、对小微企业滴灌信贷等,使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些缓解;商标法修正案实施细则的客观执行缓解和减少了企业的压力和损失;促进消费支持网销新业态措施激发企业营销模式创新和产销率提高;国务院及有关部委扩大出口180多条政策措施促进轻工出口的企稳回升等。

期待政策加快落地:年初向国家呼吁的扩大造纸、皮革加工贸易范围、恢复回收废旧物资增值税返还两项重大建议还没有得到落实,行业特别是造纸行业目前已陷入比2008年还困难的境况。强烈呼吁政府有关部门能深入行业,了解行业困难,为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建议对资源再利用产品予以增值税返还等鼓励政策。造纸、塑料、皮革、玻璃等行业均存在回收资源再利用情况,这是践行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国家对恢复回收资源再利用应予以增值税返还的鼓励政策,目前造纸行业废纸资源增值税返还的呼声已得到了国家财政部的高度重视,并积极研究具体实施方案。我们建议在以前实施的对再生资源行业回收企业进行鼓励的同时,考虑以生产企业为主体进行增值税返还,实践上更容易操作。建议尽快实现社保的联网工作。

十、2015年走势分析

2015年,在进入新常态化发展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政策及市场因素将对轻工行业经济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环境保护法》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后的环保法,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增强了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新环保法实施对于行业发展来讲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将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同时,对环境违法企业处罚力度的加大将有一大批企业,特别是小企业退出市场,进而影响轻工行业发展速度。

第6篇: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范文

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实现GDP增长率7.8%的较高水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2%。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同比增长9.3%,持续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全国水路货运量同比增长7.0%,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6.9%,略低于GDP的增幅;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9.4%,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3%,略高于GDP的增幅。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路货运量同比增长4.2%,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7.5%,增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有所放缓;中西部地区的中转量在增大;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9.0%,与全国基本持平;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6.8%,增长速度低于去年同期,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两省一市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和规划,全面有序推进港航发展工作,生产态势总体良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主要生产指标再创历史新高,但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格局和结构在发生变化,上海市加大力度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高端航运服务能力提升较快,服务业的比重首次达到60%。浙江省、江苏省港口吞吐量的增长依然体现为重点港口的增长。江苏省水运量、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连续6年保持强劲增长,浙江省次之。上海市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微弱,江苏省和浙江省依然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

1 世界经济走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2012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3.3%:发达经济体整体增长1.3%,其中美国增长2.2%,日本增长2.2%,欧元区增长 0.4%,其他发达经济体增长1.5%;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分别增长7.8%,4.9%,1.5%,3.7%和2.6%。发达国家的增长水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双方实力对比在快速变化。初步分析,2012年可能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实力偏转的重要转折点。

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仅为3.2%,远低于1980年以来5.7%的年均增速。发达国家进、出口额增速分别从2011年的4.9%,5.7%降至1.7%,2.4%,发展中国家进、出口额增速分别从9.8%,6.6%降至7.4%,4.0%。东亚地区出口下降十分明显。世界贸易总额达到22.42万亿美元,较上年增加1900亿美元。

2 我国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 发展态势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8.1%,表明服务业比重在逐渐加大。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中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3%,西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6%,表明中西部地区经济比重在增加。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浙江、江苏经济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两省一市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9.29%,高于全国经济增速1.39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为20.94%。

上海市实现生产总值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7.80亿元,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0.6%。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达到6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浙江省完成生产总值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9.3%。

江苏省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平稳增长,全省实现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9.6%。江苏省经济增速继续领先长江三角洲地区。

3 我国外贸经济保持增长,增速 明显回落

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亿美元,增长7.9%;进口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0亿美元,扩大48.1%。2012年我国进出口增速比2011年回落了16.3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4个季度的进出口总值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和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3%,8.5%,3.0%和6.3%。

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情况如下:

(1)一般贸易平缓增长,加工贸易增长乏力。2012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亿美元,增长4.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2%。

(2)对欧盟、日本贸易下降,对东盟出口增长较快。2012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亿美元,下降3.7%,占我外贸总值的14.1%;对欧贸易顺差亿美元,收窄15.8%。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亿美元,增长8.5%,占我外贸总值的12.5%;对美贸易顺差亿美元,扩大8.2%。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亿美元,增长10.2%,占我外贸总值的10.3%;对东盟出口亿美元,增长20.1%。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亿美元,下降3.9%,占我外贸总值的8.5%。我国与俄罗斯、巴西的双边贸易总值分别为881.6亿美元和857.2亿美元,分别增长11.2%和1.8%。

2012年,江苏省进出口总值为亿美元,增长1.6%;上海市进出口总值为亿美元,下降0.2%;浙江省进出口总值为亿美元,增长0.9%。中西部地区出口保持快速增长,重庆市、安徽省、河南省和四川省的出口增速分别为94.5%,56.6%,54.3%和32.5%。

4 水路货运增速放缓

2012年完成水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45.6亿t和亿tkm,同比增长7.0%和6.9%,低于上年及近4年平均增速。

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8.260亿t,同比增长4.2%,占全国比重为40.2%,较去年同期提升0.08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市完成5.037,同比增长3.5%;浙江省完成7.365亿t,同比增长1.1%;江苏省完成5.858亿t,同比增长9.2%。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5.7%。其中,上海市完成亿tkm,同比增长3.6%;浙江省完成亿tkm,同比增长8.4%;江苏省完成亿tkm,同比增长14.4%。

5 港口货物吞吐量平稳增长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7.4亿t,同比增长6.8%,低于20092012年11.8%的平均增速。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6.4,同比增长7.6%;内河港口完成31.1亿t,同比增长5.4%;外贸货物吞吐量30.1亿t,同比增长8.8%,低于20092012年平均增速2.8个百分点;内贸货物吞吐量67.3亿t,同比增长5.9%。总体而言,近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速在不断下降。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万t,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比重与去年同期相比稍微上升,为32.8%。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在我国经济和港口航运发展中继续保持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上海市围绕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和建设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多项重点工作,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国际航运主业保持较快发展,航运金融、法律、人才建设等进一步加强。2012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体港口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36亿t,同比增长0.5%。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35亿t,同比增长2.2%;内河港口完成1.00亿t,同比下降4.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浙江省加快推进“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港航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全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万t,同比增长7.8%。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江苏省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随着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设工程逐步加快,长江沿岸港口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港口增长势头不减。2012年全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万t,同比增长9.8%。

201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港口上海港、温州港、江阴港和常州港的增速低于5%,长江沿岸港口南京港、镇江港、苏州港和泰州港的增长势头较好(见图1)。

6 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平稳增长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0.19亿t,同比增长9.4%。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7.53亿t,同比增长9.2%;内河港口完成2.66亿t,同比增长12.2%。

201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保持稳步增长,共完成10.30亿t,同比增长9.0%,占全国比重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达到34.12%(见图2)。其中,上海港完成3.54亿t,同比增长5.6%;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3.63亿t,同比增长10.4%;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3.13亿t,同比增长11.5%。有5个港口增幅较大,其中南京港增幅最大,达到60%以上,南通港和嘉兴港增幅超过20%,镇江港和扬州港增幅超过15%。

7 集装箱吞吐量平稳增长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8.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万TEU,同比增长7.9%;内河港口完成万TEU,同比增长11.8%。

201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6.8%,占全国总量比重达37.23%。其中,上海港完成万TEU,同比增长2.5%,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11.2%;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11.8%。随着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工程的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服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201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平稳增长,总体上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增幅超过10%的港口有6个。其中嘉兴港增速最快,同比增长50%以上,南京港和苏州港的增幅在20%以上,泰州港、常州港、温州港和台州港的增幅在10%以上,但是南通港和扬州港出现了负增长(见图3)。

8 2013年港口经济发展形势展望

IMF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3.6%,虽较2012年只增加0.3%,但却扭转了自2011年以来的下降势头。其中,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10国的GDP增长预估分别为2.1%,0.9%,0.4%,1.1%、2.0%,1.3%,8.2%,5.9%,3.9%和3.8%,大国对全球经济的引领作用重新显现。值得重视的是,世界经济格局可能就此发生历史性改变。2013年发展中国家整体GDP占全球的比重将上升至50.8%,首次超越发达国家。

第7篇: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范文

一、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稳定,一季度26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10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速达到11.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14.8%;实现利税7.8亿元,同比增长0.3%。一是特色支柱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毛衫产业完成了以设备更新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技术改造。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引进电脑横机5000余台,有效应对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力成本增加的不利因素,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竞争力。从一季度来看,全市毛衫企业市场相对平稳,欧美市场订单略减,日本市场订单增多,全市骨干毛衫企业销售收入均有所增长。二是新兴产业蓬勃兴起。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加快了海阳核电、港口、海即跨海大桥、烟海高速公路、青荣城际铁路等“五大工程”建设,以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和亚沙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崛起。核电设备公司投产三年多的时间,迅速成为海阳市新兴产业企业的领跑者,一季度,实现主营业务8000万元,同比增长39%。丰汇设备公司大型起重机械设备即将投产。维蒙特工业、来福士海洋工程等项目迅速成为全市企业纳税大户,米兰德数控机床、贝尔特生物科技、海源光电等项目正按计划推进。在今年烟台市实施的“8515”工程中,海阳市方圆电气、方圆成套设备、核电设备、富尔达、枫林新材料、海霸能源等6户企业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名单。三是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骨干企业培强做大战略效果显著,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平稳,利润稳步增长。方圆集团新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干混砂浆技改项目,把产业链条拉向高端。富尔达公司与美国开利公司完成合资,通过实施产销分离并依托院士工作站进行地温低热发电机组项目研发,一季度投入1500万元对车间进行了设备改造,预计在未来三年内销售收入有望突破10亿元。美丰机械公司坚持国内、外市场两条腿走路,一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87万元,同比增长28%。众冶集团公司近年来先后投资2000万元对齿轮箱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新购置数控专用生产设备38台套,产品日加工能力由改造前的350台提高到现在的700台。四是企业技术创新取得新进步。富尔达公司与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合作成立海阳市首个院士工作站,核电设备公司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美丰机械、广新针织被认定为烟台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截止目前,海阳市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户,烟台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户。

二、投资仍是支撑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1.重点项目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到3月底,全市开(复)工投资过20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96个,总投资469亿元,2012年计划投资101.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3.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72个,总投资403亿元,计划投资78.4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0.8亿元;新开工项目24个,总投资66亿元,计划投资22.8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4亿元。按产业分类,一产项目1个,二产项目31个,三产项目62个,基础设施项目2个。

2.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将于2012年4月底完工,总投资2743 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年内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年内对富水河分主河道上下游段、东支流海阳二中后至蓝烟铁路两段进行综合整治,总投资170万元,水库移民帮扶工程,今年3月份已落实上级补助资金3886万元用于43项农村公益事业设施建设。

三、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的几点措施

当前,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不断深入,“十二五”实施进入关键期,亚沙会、跨海大桥通车进入倒计时,港口、核电、丁字湾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转入全面建设阶段,六大新兴产业借势成长、快速突破,为我们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平台。

1.要把蓝色经济区建设战略做为发展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确定的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现代海洋化工、现代海洋渔业及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运输物流及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集群,抓好项目筛选储备,对年初初步筛选和储备的总投资2115亿元的28个项目,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积极争取列入2012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前期工作项目。同时,加快培植开发区、度假区、丁字湾、核电园区等蓝色经济特色园区,力争年内有1个以上园区被授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特色产业园区”,结合授牌工作积极争取土地指标,切实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第8篇: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烟气脱硫、脉冲扰动系统、搅拌器

1. 引言

近几年,随着国内火力发电机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的新建电厂大都采用湿法脱硫工艺对锅炉排放烟气进行了处理,SO2气体的排放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湿法脱硫的吸收塔的浆液搅拌系统常用的有脉冲扰动搅拌系统和搅拌器系统,下面就两种搅拌系统的特点及经济性做出分析和比较。

2. 脉冲扰动系统的技术特点

脉冲扰动系统的作用是使吸收塔内浆液充分扰动防止浆液中固体物的沉积并使氧化空气扩散均匀,充分与石膏浆液接触并发生氧化反应,提高石膏产品的品质。

为防止吸收塔浆液中固体物的沉积,设置吸收塔浆液扰动泵对塔内浆液进行扰动,“扰动搅拌”由安装在塔外的泵提供扰动动力,采用带喷嘴的玻璃钢管道代替搅拌器,对吸收塔浆池底部浆液进行扰动。

另外,浆液扰动泵兼作吸收塔排空用。

在FGD停运期间,扰动系统可以停运,尤其是吸收塔辅助设备故障检修时,可不运行扰动搅拌系统,节约电耗。当FGD准备启动运行时,先启动扰动泵,将塔浆池上部的水泵至塔底部进行扰动,待塔底部浆池扰动起来后,切换泵的入口阀门,吸收浆池浆液进行循环扰动。除吸收塔内部件检修维护情况下,均可不需要排空吸收塔浆池。

扰动搅拌系统的独特优点是:

• 在吸收塔浆池内没有机械搅拌机或其它转动部件。

• 在吸收塔底部没有沉积。

• 能耗比采用搅拌机明显降低,在脱硫装置停运时不需要连续运行。

• 增强了装置的可用率和运行安全:可以在吸收塔运行期间更换或修理扰动泵而不干扰脱硫过程,也不需要将吸收塔浆池排空。

• 连续喷入的新鲜的石灰石浆液在浆池内得到了均匀的混合,于是获得更好的Ca/S(钙硫比)。

3. 搅拌器的技术特点

吸收塔浆液搅拌器一般设计为侧进式搅拌器,搅拌器分两层设计,上层搅拌器扩散氧化空气,使石膏浆液充分氧化,保证石膏的产品品质;下层搅拌器搅拌浆液,防止石灰石浆液沉积,保证石灰石浆液的品质及活性。

搅拌器系统由桨叶、轮毂、搅拌轴、机械密封、减速机和电机等组成。

搅拌器的桨叶是搅拌设备的核心部件,吸收塔内的一般采用推进式叶轮。 搅拌设备中电动机输出的动力是通过搅拌轴传递给搅拌器的,因此搅拌轴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同时,搅拌轴既要与搅拌器连接,又要穿过轴封装置以及轴承、联轴器等零件、所以搅拌轴还应有合理的结构、较高的加工精度和配合公差。

所有过流部件均采用双相不锈钢或合金钢制作,适用于高浓度氯离子介质,机械密封采用碳化钨可以在无冲洗情况下可靠工作,所有叶片均可拆叶片、装拆方便可靠,适用于腐蚀、磨损的工况要求。独特的导流弧板设计更增加了轴向流量,又减少了腐蚀、使搅拌器搅拌效果增强,叶片使用寿命增加。并且搅拌器具有在线更换机械密封独特结构。

4. 脉冲扰动系统和搅拌器系统的初投资比较

一套脉冲扰动系统包括两台浆液扰动泵、碳钢衬胶管道、阀门、FRP扰动管道、扰动喷嘴等。

一套搅拌器系统包括上下两层搅拌器、冲洗管道等。

表1 3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脉冲扰动系统和搅拌器系统投资比较表

项目 名称 数量 单价(万元) 金额(万元)

脉冲扰动系统 扰动泵 2 42 84

扰动泵基础 2 2.3 4.6

碳钢衬胶管道 1套 0.7 0.7

阀门 5 2 7.4

FRP扰动管道 1套 16 16

扰动喷嘴 7 0.3 2.1

合计 114.8

搅拌器 搅拌器 4 16 64

冲洗水管 4 0.025 0.1

合计 64.1

从表1的比较结果看,300MW机组湿法脱硫吸收塔搅拌器系统要比扰动系统的初投资节约44%。

5、脉冲扰动系统和搅拌器系统运行经济性分析

搅拌系统采用连续运行方式,运行时间和脱硫系统的可利用时间一致,主要运行费用包括运行电耗、维修等费用。

表2运行电耗比较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功率 合计

1 扰动泵 KW 1 114.2 114.2

2 搅拌器 KW 4 19 76

从表2的比较结果看,300MW机组湿法脱硫吸收塔搅拌器系统要比脉冲扰动系统的运行电耗节约33%。

6. 结束语

脉冲扰动搅拌技术在湿法脱硫系统中都有大量的应用,运行情况良好,能够很好的防止浆液沉积,扩散氧化空气,提高石膏的品质,采用脉冲扰动搅拌技术的吸收塔停机后检验,没有发现吸收塔底部出现固体沉积,但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搅拌器由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较低,在湿法脱硫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采用搅拌器技术的个别机组的吸收塔在停机检修时发现底部中心有死角沉积现象。

第9篇: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范文

第二条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县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季度、半年和全年的经济运行分析由县人民政府县长统筹,副县长、副调研员协调开展,政府组成部门共同参与。

县人民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定期对本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以适当方式报县人民政府决策参考。

第三条全县经济运行分析的主要方式和内容:

(一)综合分析。

每季、半年、全年对全县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存在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措施进行综合分析;每半年对全县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二)重点产业分析。

每半年对全县特色和优势产业发展状况、发展潜力、政策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三)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适时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分析,及时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提出用好、用活、用足政策的意见建议。

(四)周边经济政策比较分析。

适时对周边县、区的政策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周边地区动态,把握发展机遇。

(五)其他专题分析。

针对全县经济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不定期开展专题分析研究。

第四条每季度以书面或会议方式向县委汇报经济运行情况;半年及全年向县委常委会作专题汇报。

全县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由县发改局形成后报送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县政协领导及县级有关领导。根据需要,提供县委常委会议、县委中心组学习会议、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等作参考;半年、全年的全县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在县人民政府重大决策通报会上予以通报。经批准后,定期或不定期在政府网站或以其他方式公布全县经济运行相关信息,为部门、企业等提供信息参考。

第五条建立调研和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