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月亮的知识范文

关于月亮的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月亮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月亮的知识

第1篇:关于月亮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理论知识;创新理解;校歌利用

伴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广泛普及,音乐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与重视,并被基层教育工作者当做了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阵地。对此,笔者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与探讨,旨在与摸索、总结得出贴合农村实际情况、切实优化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效果的优良教学方式方法。

一、结合实际,灵活向学生渗透基础音乐理论知识

音乐理论知识是小学音乐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帮助学生实现对具体音乐曲目更好地聆听及演唱,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受到家庭环境、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制约,并不具备坚实的音乐基础,甚至大多数学生都处在零基础的状态。如此,就为他们实现对于音乐理论知识、乃至具体音乐曲目的深刻理解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与挑战,更是严重制约了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及实际效果。

笔者针对农村地区小学生普遍缺乏专业音乐知识积累的现状,在开展具体音乐曲目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基础音乐理论知识的普及与讲解。如,在教学“v ”换气记号时,笔者则向学生出示了“vv胜利小尖角,碰上它,千万记得换口气”等。如此借助这些易记、易理解的顺口溜就在广大农村地区小学生音乐视野范围的基础上,使他们深入地了解到音乐曲目应该如何唱,为什么要这么唱。而这些都为他们逐渐夯实自身的音乐理论基础、以更深刻的态度实现对音乐曲目的深入理解与富有感情的演唱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有利于他们获取最终的高效率、高质量音乐教学效果。

二、贴合农村生活,引导学生创新性的理解音乐曲目

农村地区虽不像城市发达地区一样具备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及教学设备辅助,可能连一些音乐器材、设施都配备的都不完全,但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对此,我们小学音乐教师可以结合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及现实生活体验,创造性地利用农村生活资源,以便引导学生实现对于具体音乐曲目的更深刻认知、理解与良好掌握。

如,在教学《春天到》这一音乐曲目时,笔者就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农村地区认真观察春意盎然的美丽春景。置身于真实的春天景色中,学生得以更深刻的认识到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在这个季节中,人们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浓气息,体验到春天来时带给万物的巨大改变,而这很显然为他们在愉悦、积极情感下实现对于《春天到》这一音乐曲目所蕴含真正思想感情的更好理解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取得一举两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利用校歌,创设良好的校园音乐环境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当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促使其建立、形成积极、科学的道德价值观念。”如此,校歌的灵活运用与小学音乐新课标所倡导的“德育教育”渗透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达成默契。教育实践表明:利用校歌创设良好的校园音乐环境,对于落实小学音乐课程教育教学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及作用。

仅以我们学校的校歌《石小石韵》(啊,石永小学,美丽的校园,阳光灿烂桃李芬芳,我们是花朵,啊,我们是一颗颗有趣的小石头,琢石成玉,永放光芒……)为例,该校歌歌词富含深意、节奏清晰分明,同时又蕴含有丰富的音乐演唱技巧。针对这一宝贵的音乐教学资源,笔者所在学校的领导大力提倡校歌的普及和推广,致力于以校歌创设、形成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在这一推广的过程中,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得到夯实与巩固,演唱技巧得到深化与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不断迸发出热爱校园、积极上进的良好心态,从而真正将“我是一颗小石头,我有阳光心态,我做阳光少年”的德育渗透目标落实到了实处。实现了校歌与小学音乐教育的完美结合与统一。

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我的音乐教育梦想得以实现与扩展,我愿将自身对于音乐的热爱、赤忱之心熏陶、感染给身边每一位学生,将更多创新、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之中,相信长此以往,必能探索、总结出契合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实际情况的教育模式与方式方法,进而显著推动农村地区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及优化。

第2篇:关于月亮的知识范文

记得那是一次关于月亮的课,真是快乐!

一上课,老师端庄地走过来说:“今天,我们来一个比赛,就是关于月亮的知识的竞赛。第一个内容,背诵关于月亮的成语。”心不在焉的我忽然醒过来:背东西是我的强项,我可不可以参加啊!不行,被错了别人光笑话我,还是别参加了。当我们这一大组的同学,眼光齐刷刷的看向我,我浑身发热,不行啊,我不干,怎么办,别人都这么相信我,输了也不减分,赢了反倒加分,不管啦!拼啦!老师发给我们一张关于月亮知识的成语表,一看心里反倒美滋滋的。哈哈!这些成语我很多都背过。老师给了我们5分钟的时间,我快速进入状态,我的方法,先画10个背,时间过得真快老师又说:“为了公平,抽签。”我目瞪口呆,啊!抽签,我的运气向来不好的,咋这么倒霉了。怀着一定是不好的数字的心情,心里大喊:4,4,4,4,我曾的一下,抽了一张我忐忑不安的慢慢打开,我默念,我必须赢,老天爷,给我个4吧我双手祈祷,一打开,我一蹦三尺高“4”哈哈,老天爷我太爱你了,我朝着纸就是狂吻…。

时间嗖的一下过去了,我满怀自信地上台。哈哈18个。第一啊!!

其实啊…同志们,课堂也快了,是真的。

河南新乡长垣县河南宏力学校初中部初一:陈家月

第3篇:关于月亮的知识范文

扬州是中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在江苏的中部,江淮平原南端,长江中下游。扬州城区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在扬州的范围有:郊区,广陵区,邗江区3个地区;高邮,江都,宝应,仪征。这么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风水饱地,特色那一定是少不了,扬州的特色就有:包子,酱菜等等。那当然少不了月。扬州的月我认为是最好看的,尤其是在瘦西湖看月亮。马上就是中秋节了,那时的月亮是最圆的,如果把它倒影在五亭桥的那些洞下,那就有16个月亮倒影在水中,那种景色是多么美啊!

关于月亮的传说有很多,大多都是关于嫦娥的,有人说嫦娥奔月,有人说嫦娥下凡,还有人说吃了月饼之后就梦见嫦娥,这些一大堆的故事我小的时候听的很多,所以我说扬州的月亮是最好看的,决对不是吹牛。要不然很多人称扬州为月亮城呢?现在有很多的人用扬州月或月亮城做广告,现代的诗歌写扬州的里面总也要提到一个“月”字,好像突出月亮城之美,所以来到扬州旅游的游客都说;“扬州城真是名不虚传啊。”都在为这有着月亮城之称的扬州城而赞叹。

扬州,它不仅有月亮城的美称,而在月亮的基础上的烟花三月旅游节更是别有一翻风味,这个旅游节可是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扬州玩,差不多都是为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李白的千古绝诗而来,虽然有了诗句,但没有真才实料也不行所以,扬州本来就是一座风光秀美的风景城;有着知识和文话的文化城;有着千年博物的博物城。我记的有人说过,“淮海淮扬州。”这句话的意思是:扬州四界地方多水,水扬波以扬出了名。所以,这就是扬州的真才实料。从地图上看,扬州属于亚热带的气候地区,一的四季中,又是以春天的气候最好,景色最迷人的。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三月”是指农历,相当于一年中的四月。有资料表示说明:当时的扬州,平均气温为14.3摄试度,大地回春,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这就是烟花,就在这是候,扬州的市花——琼花,伴随着扬州的市歌——茉莉花的音调下开放,那时的扬州有一种无与伦比的魅力。所以烟花三月旅游节才引来了那么多的游客,大家都异口同声,拍手叫好。

第4篇:关于月亮的知识范文

1、掌握查找资料、应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欣赏文学作品,了解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的文化内涵,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素养。

(二)活动步骤

一、资料收集

收集时间为四星期。学生分为六组,每组分别按主题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组收集有关月亮的词语,并了解月亮的名称、别号;

(2)第二组收集有关月亮的诗词,感悟中国文学中描写月亮的诗词的情韵;

(3)第三组收集有关月亮的散文,品读咏月的美词佳句;

(4)第四组收集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感受神话传说中古人对月亮寄予的深情;

(5)第五组收集有关月亮的歌曲,聆听赞月的歌声,用歌唱的方法寄托对月的情思;

(6)第六组收集有关月亮的图片,从色彩、构图和意境上直接感知月亮的美姿;

二、资料共享

1、每组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列出专题,装在资料袋里,并加以命名,如(1)“晶莹的月词语”(2)“清秀的月诗词”(3)“芳香的月散文”(4)“浪漫的月传说”(5)“逍遥的月歌声”(6)“多彩的月图画”;

2、小组交流时间为一周,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流心得,小组合作交流、协作学习、资源共享、提出建议,学生课下对资料袋再进行整理。

三、交流汇报

课堂展示成果两节课,分六组进行,小组互相补充、探究、质疑。

1、负责收集图片组的学生任务:一是装饰黑板,黑板正中写上美术字:“明月千里寄相思”,黑板的右上方画一轮散着清辉的满月。二是在教室后面布置一个画展,将收集的图片装饰后展出来,展板上写上“起舞弄清影”。通过教室布置,为汇报课营造氛围。评出“月光画家”。

2、歌声导入。播放《水调歌头・中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3、每个主题都由学生自己主持:

(1)词语比拼,评出“月词脱口秀”;

(2)故事比赛,评出“月亮故事王”;

(3)诗词赏析。看谁背出关于月的诗词多,通过朗诵,看谁读得有节奏、有情感,通过赏析,看谁能品出诗的韵味,并评出“月亮诗人”;

(4)歌声荡漾,评出“月亮美声家”;

(5)对月抒怀,在看了月画、赏了月诗、听了月歌之后,你想对月亮说点儿什么?请你尽情地抒写自己的感悟。要求:想象奇特、有新意;富有创造精神。从语言、内容、意境等方面评出“月光才子”;

(6)全体同学伴随VCD共同演唱《明月千里寄相思》。

(三)活动反思

(1)此活动主题渗透了课程综合化思想;

(2)为文学欣赏和写作提供了平台;

(3)学习过程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热点综述

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情感。文学给中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自然的大门,展示了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文学教育重在“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同学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重在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重在文学素质的积累养成,重在陶冶情操、健全人性。

中考所考查的文学作品阅读,其实主要不是在考“文学”,多种现实因素在淡化着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文学”意味。基于此,我们大可不必将文学作品阅读过于理论化、浪漫化、神秘化甚至玄虚化。中考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与其说是考“文学修养”“文化底蕴”,不如说是考“思维意识”―――再说得透彻些,是以“文学”为依托,考查学生调动必备的语文知识、原理,沿着科学的思维路径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文学作品(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的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但是,作文题目中大都会提到让学生“自选文体”,这为同学们充分发挥文学才能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实际上,每年中考作文的优秀作品中,诗歌、散文、小小说、戏剧文体的文章屡见不鲜。

新闻盘点

关键词一:巴金逝世

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中国现当代文坛巨匠、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人民作家巴金先生在上海去世,噩耗传来,文学界几代作家无不深情地怀念他。

巴老是一代文学巨匠,是名符其实的人民作家,是中国文学界的骄傲。巴老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紧跟时代,追求真理,创作勤奋,著作等身。他以自己的人品文品,确立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他的文学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创作思想和人生道路,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探求真理的历程。

关键词二: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得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对他的评语是:他小说里的人物揭示了闲聊中的深刻,带人们进入压抑的空间。

关键词三:“Q版”文学

从起初的“大话”“水煮”,到如今的“Q版”,一些文学名著不断被拿来戏谑、调侃,并愈演愈烈,几乎成为当代青年人的一种阅读时尚。面对这些被“大话”“水煮”“Q版”后的作品,一些专家学者分析了这个流行之风背后的实质和原因,并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第5篇:关于月亮的知识范文

本节活动我设计了六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采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首先播放幻灯片出示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谜语描述的月亮非常形象,幼儿一下就能猜到,因此增强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幻灯片逐一出示字条带领孩子认读,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最后出示月亮的图片,让幼儿感到很兴奋,为自己的聪明而骄傲。这时教师提出疑问:平时小朋友都看到过月亮吗?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个关于月亮姑娘的故事,这里面的月亮姑娘遇到了一些麻烦,请小朋友们来帮忙解决。那么今天我带来的故事是什么呢?我这时并不急于告诉幼儿今天故事的名字是什么,而是让幼儿自己来读出故事的名称,为第二个环节做铺垫。

第二个环节首先出示故事的名称,让幼儿读出今天要学习的故事的名称,进一步增强幼儿的阅读兴趣。然后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片内容,在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让幼儿知道画面有哪些内容,你觉得画了个怎样的故事?用一句话来说出画面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让幼儿来讲述画面的内容,这样一环扣一环紧紧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深深地吸引着他们急于知道故事下面发生的事情。每幅图画都观察完以后,幼儿分组进行讨论理解故事的内容,把故事讲述完整,最后每组幼儿派一个代表来讲述他们本组讨论的故事的内容,最后评选出讲述最出色组,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这种做法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个环节我在每幅图片上配以文字,然后让幼儿尝试读出故事的内容,看与自己观察讲述的是否一样。这时识字量大的幼儿会非常快而且流利地读出故事,那些识字量少的幼儿会很着急,也很想像他们一样进行阅读,这样又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阅读愿望。

第四个环节我配上音乐以及文字,完整地播放故事,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最后请小朋友们边听故事边自由朗读故事,并要求幼儿要读出感情,这样幼儿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第五个环节是为了丰富幼儿的知识面而设计的。我根据故事的内容,制作了一个月亮周期变化的幻灯片,在这个环节播放给幼儿观看,让幼儿对月亮的周期变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一步理解是由于月亮的周期变化,所以月亮姑娘总是没有合适的衣服穿。

第6篇:关于月亮的知识范文

一、实施背景:通过本次活动策划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

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中秋节前两天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五、中秋节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三、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2、同学们之间交流。

四、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中秋的月饼象征着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月亮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风俗习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5、关于中秋的诗词。

6、关于中秋的食品。

第7篇:关于月亮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月光 散文 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40-01

《荷塘月色》作为散文名篇,长期以来对其分析的文章不胜枚举。由于作家写作时的特殊背景及朱自清本人的家庭影响,人们对《荷塘月色》的主题探究一般按照三条思路:(1)作者身处笼罩的历史时期,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故而寻求片刻的宁静(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2)作者因家庭与社会的双重压力,无法走出抑郁的情绪,故怀恋江南之地的自由与舒畅,并对自由世界充满了强烈渴望;(3)荷塘的遗世独立正代表了作者的品性及主张,作品传递了作家的处世态度。这三种观点追根溯源都是因为顾及作家身处的时代背景,从而自然地将作品中的所思所想都烙上了时代的印痕。背景援证――作品证明――作品主题,这样的知人论世的推导符合我们既往的文本分析的手法,但也常常丢失一些关键的信息,或是陷入一种僵化思维。

《荷塘月色》被定义为名篇,其散文的美韵是不言而喻的,而散文往往是流露作者的心扉,阅读散文正是心与心的碰撞,交织,外在于散文的客观的言说对象,不应该出现在散文“阅读”或是散文教学的视野里。作为学生的学习对象,“帮助学生克服与文本间的情感经验落差,建立与本课文的知识情感链接”是教学设计者应当考虑的,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情感经验的落差,带领他们走进作者思想的后花园,助他们立体地看待文本与作家,这是教学设计者在研读文本时应当仔细斟酌的,这也依赖于教学者本身对文本的解读与分析。

文字即思想,通过文字可以感知作者的思想,但在阅读或是教学时大家常常忽视了这点。由之前说的三种常规分析来看,当“荷塘月色”这组词同时出现时,阅读者的视角一般落定于荷塘,这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荷花承载的意蕴为人们熟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依照个人经验与文本经验的关系,阅读者便将触角伸向自己熟悉的领地;另一方面月色属于“模糊”语言――即弹性语言,月色到底如何,什么样的月色,这些在词语中是无法给阅读者以详实感受的,正因为它的模糊性,也就易为人忽视。人们更愿意津津乐道自己熟悉的事物,对于可说可不说的事物常常选择视而不见。但这忽视的信息却是进入作家隐秘内心不可缺少的要素。

1 月亮于知识分子的普世意义

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来不是一个块冷冰的石头,比起太阳的光芒万丈,柔情似水的月亮常常成为作家抒情的对象。无论是它的形体还是它的色彩都成为作家们创作的源泉。日月山河是自然对人们的恩赐,也是最公正的财富,作为更具母性气质的月亮常常成为作家寄托情感的载体。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抒发了李白的飘逸心性;“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流露了苏轼的旷达情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增添了王维的淡淡禅意;“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留给我们一份凄楚;“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更是演绎了君主的人生绝唱。我们不难发现:月半盈满,月初空损的变与不变像极了人生百年的各种遭遇;而月亮作为自然中的璀璨永恒之光,它的跨越历史的无边无际、生生不息正增加了其丰厚的意蕴。古往今来的知识分子从屈原开始就热衷于向月亮发问,向自然求助,这正跟我国的传统文化观照是不可分开的,嫦娥奔月的神话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系统,当李白、苏轼、柳永、李商隐一批知识分子遇到困境或是痛苦时,他们的诗词中便开始出现日月山河的意象,他们的旷达或是淡然的能力常常是求助于自然而获得,这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正如西方作家从土地中寻找解药一样,东方作家更愿意从天空中寻找自己的精神慰藉,天空的浩瀚与神秘更能带给知识分子自我安慰的力量。这一点在今天依然如此,当我们遇到苦痛时,许多人都会选择抬头仰望星空。

2 月光于《荷塘月色》的独特意义

《荷塘月色》在文中第一段便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以往我们总是关注本文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其他信息基本舍去,但如果从月亮出发可以看出作者是精心挑选了一个月色宜人的夜晚出游荷塘,“满月”不同于半月或是钩月,满月为圆月,对照中国传统文化中满月之夜的团圆,作者是对荷塘有几分期许的,随着“月亮的升高”,作者才有了出游的兴致――作家的“不宁静”正是期望借助月满时分的通透、明亮而得以排遣。因此当作者“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时,他的内心是充盈的――和所有的知识分子相同,此时的朱自清感受到月亮是属于他个人的,他的烦躁与不安都在银白的月光下被冲淡了,月亮母性的包容与柔和的色调都让饱受精神折磨的朱自清感到超脱,作者由衷感叹“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因此由这句可以看出,荷塘并不是作者唯一或重点的抒情对象,荷与月不是二元的对立关系,而是同一的有机整体,荷花宽大的叶面与其特殊的文化内涵与天空的月亮一样都具备柔美包容的特点,作家的消极情绪企图在这片安谧静美的图画中被消融。圆代表圆满,荷花同月亮在文本都以圆融姿态站立,正是作家希望获得精神世界的圆和与平静。当作家继续观赏荷塘时,他仍不忘“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对月亮的描写并未停止,只是此时的喻体“流水”也是值得玩味的意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流水的一去不返常常与愁苦联系,作品将月光比作流水,并用“泻”这个字,将天上的月亮与水中的荷叶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作者的忧愁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被隐藏罢了,如果按照通常的说法――描写荷塘的三个自然段属于朱自清全然忘却烦恼的时刻,这样看来是不准确的,也是阅读者难以理解的。作家由始至终试图去大自然的怀抱寻找宁静,忘却忧愁,但是并没有如愿,荷叶与月色一直都是相辅相成,但作者仅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他的不宁静时时会涌上心头,因此“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的”,圆月不亮,作者不觉遗憾,还钟爱此情此景,只有一种解释――与他的心境完全吻合――作者的哀愁没有被消解,但是却也不呼之欲出,是可以隐藏于心的苦痛,是知识分子在面对现实矛盾时的内心的挣扎情绪的反应,这样的分析也许更能建立阅读者与作家、作品的对话。哀而不伤――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和朱自清一样,在现实的社会中,在与生活的胶着中,有着自己莫名的忧愁与无可奈何,月光可以陪伴作家却不能真正带走作家的隐痛。故而作品的最后以归家告终,即整篇文字仅是作者一时的心绪流动,它记载的也是作家彼时的心境,散文的独特美正在于此。

3 月光于阅读者的审美意义

不论是从自然意义还是文化意义,月亮从来没有单独存在过,月亮的美往往体现在它与周围事物如太阳、星空、季节、江河、花草的联系中映衬对比出来的,如“众星拱月”“彩云追月”“月上柳梢”等,月亮本身也必然和特定事物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有意味的形式。比如“没有月亮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朱自清将月亮设定为整晚的灵魂,夜空中的满月能够给作家带来暖意,尽管是“淡淡的”,但阅读者的视角跟随作家的笔触也能感受到月光的珍贵。当作家描写荷塘时,他没有忘记今夜的灵魂“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朱自清反复强调月光的如影随形,结伴出现的月亮和荷塘是作者构建的精神磁场,阅读者从“满月”到“淡淡的月光”到“不能朗照”再到“隔了树照过来”,每一次月光的变化都是以日日走过的荷塘为背景,我们不仅欣赏到画面中月光的淡雅,也感受到作家心绪的律动,而这种感受才是能帮助学生建立与文本对接的纽带,当作家最终无奈归家时,与苏轼在“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后的“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尝不是惊人的相似?向自然求助的愿望其实最后获得的是暂时的超脱罢了。“美的事物在人们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的愉悦”,月光高挂于天空,抚慰万物生灵,以柔和的姿态触动我们的灵魂,给予人类情绪感染,朱自清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在遇到疑惑或是忧愁时问道于山水自然,汲取自然的精华来治愈创伤,带着这样的情绪体验来阅读文本,走进文本,是不是比呆板单一的背景主题先行来得更为符合认知规律呢?

4 结语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去南楼月”,“长恐浮云至,夺我西窗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不同的作家对待月亮的认知态度或许不同,但是他们都将月亮作为自己的抒情对象,月亮或为道具,或为背景,或为文化符号,或为审美意趣,都成为灵魂铸就在作品中,根据月亮我们可以直抵作者的心灵深处,同时在分析文本时也决不能视若无睹。负载民族文化内蕴的文化象征,恰恰是一代代知识分子心灵空间的吟唱。

参考文献:

[1] 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 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第8篇:关于月亮的知识范文

秋末初冬的夜晚,凉风习习,我为了完成老师观察夜空的作业,近一个月以来,我一直饶有兴味的观察夜空。

辽阔的夜空格外迷人,我陶醉在这美丽的夜景之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有时像小船,有时像半个西瓜,有时像一个大圆盘,银光闪闪。云层多的时候,月亮隐藏在云层中,好像和我们一起在玩捉迷藏。当月亮是大银盘时,我仿佛看到上面有冰山,桂花树,嫦娥,玉兔……在晴朗的漆黑夜晚,漫天的繁星,炫丽多彩,抬头远望,满天星斗尽收眼底。这些星星有大有小,有的成群结队,有的形影孤单,形态千姿百态,阵容庞大神奇,令人神往。我发现了“小北斗”的妈妈—北斗星,她和“小北斗”一样有七颗星组成,活像一把勺子,对着勺子的柄上有一颗闪亮的北极星。我曾听过许多关于星星的传说,有的美丽动人,有的凄凉哀婉。遗憾的是,我没有看到牛郎织女星,据说牛郎织女星在夏天晚上凌晨4点钟出现,有机会一定去看一看。

凝神仰望,静谧的夜空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我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解开更多的宇宙之谜。

第9篇:关于月亮的知识范文

小本翻开下午第一节课的叶子,上面写着“自然课”。

上课铃声响起,大家都拿着课本安静地等待着棒棒老师。

可上课铃声响了好半天,棒棒老师才走进教室。她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说:“下午的阳光多温暖,我有些困了,你们呢?”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棒棒老师见我们不吱声,接着说:“你们一定是睡眠不足,连反应都慢了,多亏这节课是睡觉课。”

“睡觉课?不可能!”巴佳佳忍不住了,“棒棒老师,您眼花了吗?”

“没眼花,我记得这节课是睡觉课呀!”棒棒老师眨着眼睛。

“是自然课!”小本指着墙上的课程表,“您看……咦,上面写的真的是睡觉课呀!可是我刚刚看到的就是自然课,自然课哪儿去了?”小本差点跳了起来。

金豆子有点不甘心:“既然不是自然课,那我们岂不是就不能观察夜空了?”

“自然课是观察夜空,现在又没有夜空,我们也没法观察呀。”棒棒老师说,“所以我决定,先上睡觉课,夜里再去观察夜空!”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棒棒老师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一群瞌睡虫飞了出来,同学们便东倒西歪地睡成一片。

还好我机智,一把抓住了飞到我面前的瞌睡虫,把它关进了文具盒里。我看了看熟睡的棒棒老师,推推同桌巴佳佳,再踢踢牛一的椅子,大家果然都睡着了。

“现在这儿就是我的天下了!”我跳上讲台,“听好了,趴下、闭眼、睡觉,不许打呼噜!牛一的口水都流到桌子上了,真脏!”我用红粉笔给小本涂了个红鼻子,用白粉笔给强子抹了个大白脸。

这时,我发现棒棒老师的口袋闪着光。我好奇地走过去,用手轻轻一碰,“呼啦”一下,就掉下来一大堆东西。哇,好多彩虹棒棒糖呀,还有金色的丝线、夜光星空图、大功率望远镜……

嘻嘻,这下地球人都知道棒棒老师和我一样贪玩了,上课还带着这么多小玩意儿!我赶紧把这些东西都塞回棒棒老师的口袋里,正准备回座位,就发现椅子下面还有一个彩虹棒棒糖。

“作为这儿的临时大王,我得行使一下大王的权利――没收一个彩虹棒棒糖!”这个彩虹棒棒糖就这样进了我的口袋。

大家都在睡觉,真没意思,要不我也睡觉吧!我放出了文具盒里的瞌睡虫,不一会儿,我也困得哈欠连天了。

这一觉,我们睡到了太阳下山,月亮爬上来的时候。棒棒老师带着睡饱了的我们来到了草地上。

棒棒老师神秘一笑,说:“现在,我们就躺在草地上观察夜空吧!”

竟然可以躺着上课,真是有趣!

“这种像鸡蛋黄一样的月亮叫满月,一般出现在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日。”棒棒老师也躺着给我们上课。

巴佳佳说:“它还像金币。”

我说:“我看像玉米饼。”

金豆子小声地说:“我觉得月亮是鼓的,我姥姥说月亮里有只兔子。”

“是流氓兔!流氓兔是下水工,每天帮嫦娥姐姐修马桶,用搋子通啊通……”我学着工人疏通下水道的样子,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棒棒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星星的知识。我想,要是能到月亮上摸摸月亮就好了。

“有人想摸月亮?”棒棒老师突然问。

“不会吧?”我蹦起来,“我心里想什么您都知道?”

棒棒老师笑着说:“很多同学都是这么想的,想上月亮的举手!”

同学们都举起了手。

“可我们怎么样才能到月亮上呢?我们又没有飞船,再说,我们没受过正规的太空行走训练……”牛一虽然举着手,但一个劲儿地在唠叨。

“用火箭、飞船登上月亮太麻烦,我去找最简单的登月工具!”棒棒老师说完,就躲到了一边。“砰砰砰”,“当当当”,棒棒老师敲打了好一会儿,天空竟然出现了一道彩虹。

“这是彩虹桥。我把彩虹棒棒糖一个个拉长,粘成一座彩虹桥,我们就可以走到月亮上去了。”棒棒老师说。

“真的可以走上去吗?”女生们开心地尖叫着。

“那当然!”棒棒老师招着手,“快,走了,走了!”

我试探着踩了踩,彩虹桥很结实。于是牛一跟着我,小本跟着牛一,巴佳佳跟着小本,金豆子拉着巴佳佳的衣角……我们一个接一个,在这静谧的夜晚走上彩虹桥,向月亮进发。

咦,怎么都停下来了?

牛一大喊:“棒棒老师,看来您的计算有误,还差一截呢!”

“怎么会?我计算好了,108个彩虹棒棒糖连起来刚好可以让我们走到月亮上。”棒棒老师挠着头。

哎呀,我没收了棒棒老师的一个彩虹棒棒糖!我低着头,悄悄地把它塞到棒棒老师的手里。棒棒老师看着我大番茄一样的红脸,敲了敲我的头:“下不为例!”

有了这个彩虹棒棒糖,彩虹桥正好接到了月亮上。“好棒!”我们争先恐后地跑了上去。

“棒棒老师,星星在哪儿呢?”巴佳佳问。

“远处那些圆圆的星球就是星星啊。”

“不会吧?”几个女生七嘴八舌地说,“怎么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棒棒老师歪着脑袋问:“你们想象中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

米团说:“当然是亮晶晶的五角星了。”

巴佳佳说:“我觉得星星是凉凉的、滑滑的。”

金豆子说:“我认为星星是软软的,像糖一样,还有香味呢!”

棒棒老师把手背到后面,偷偷撒出一把糖:“你们再看看,是这样的吗?”

女生们回头一看,哇,果然是亮晶晶的五角星!摸一摸,软软的,还有橙子的味道呢!

研究星星有什么意思?我们是有大智慧的男生,讨论星座才是有学问的表F。

“那是天马座!”强子说,“《圣斗士星矢》里的星矢的圣衣就是那样的。”

“我要画下来。”小本找出彩笔。

“借我一支彩笔。”我抢走了小本的一支彩笔,大犬座被我画成了京巴狗,“瞧,咱们这就叫作创意!”

趁棒棒老师不注意,我们男生把天空画得乱七八糟:北斗星的“勺子”里是脚下滚着风火轮的仙女座,小熊座穿上红兜肚,变成了小熊维尼……

“天啊,不行!”棒棒老师拿出大雨刷,把星空图恢复了原样。

“不许在天空中乱写乱画,不许破坏星空图!那样以后别人还怎么观察呀?”棒棒老师举着大雨刷,像个生气的女巫。

“遵命!”

但是,我高大威可是“捣蛋头”,不一会儿工夫,我又跑到月亮边上钓星星去了。一颗小星星咬住了绳子,我和它进行了一场拔河比赛。没想到这颗小星星还挺厉害的,竟然把我拉得站立不稳,从月亮上掉了下去。

我滑落月亮的一瞬间刚好被金豆子看到了,她大喊:“高大威掉下去了!”我还没哭呢,她已经吓哭了。同学们都聚过来,吵着叫着乱成一团。

“别急,离地面还远着呢!”棒棒老师拿出一把和她一样高的大剪刀,把月亮剪开一个小口。大家抓着月亮的小口,齐心协力地拔起了“萝卜”。不一会儿,一小块月亮就被撕了下来。

被撕下的这块小月亮被棒棒老抛出去,小月亮稳稳地接住了我。我坐在这块船形的小月亮上,平稳地向下落,像坐着阿拉伯飞毯似的。大家刚松了一口气,又听到一声尖叫,是巴佳佳的声音:“牛一,你怎么可以吃彩虹桥?”

“我想尝尝彩虹棒棒糖!”牛一不好意思地说,“没想到尝了一口又一口,把彩虹桥全吃光了。”

“没有了彩虹桥,我们只能一起跳回地球了。”棒棒老师说,“听我的口令,一、二、三,跳!”

大家动作一致地用力跳,月亮少了一小块,变得很轻,现在又被同学们这样震动,就慢慢地降了下去,不一会儿,我们就回到了地面。

等到大家都从月亮上走下来的时候,月亮又飘回了天空中。

此时,我正坐在地上揉屁股呢!

棒棒老师说:“瞧你,多危险!”

“我郑重发誓,下次不敢了……”

“那少了一块的月亮怎么办呢?”小本问。

棒棒老师耸耸肩说:“今天是农历十五,月亮会自己想办法变圆的。”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