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财务审计范文

乡村财务审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财务审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财务审计

第1篇:乡村财务审计范文

一、案例分析

去冬今春,我们开展了为时二个月的村级财务收支管理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对6个镇(街道)共22个村的审计调查,发现了在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拆迁补偿、会计管理和廉政制度等五个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1.资金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村干部擅自出借或自借集体资金比较普遍;二是白条抵库现象十分严重;三是违规出借村委银行账户时有发生。

2.资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发包、出租的手续和程序欠规范;二是固定资产管理失控。

3.拆迁补偿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集体资产拆迁后补偿金游离于账外,导致集体资产不断流失;二是拆迁资金支付不规范,存在较大漏洞;三是评估作价程序不规范;四是拆迁档案归集不符合标准。

4.会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会计账簿、科目设置不规范;二是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三是记账随意性大;四是账务处理不及时;五是报销手续不规范;六是会计人员交接不及时、手续不符合规定。

5.廉政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招待费自批自报,超支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工程项目建设程序不规范;三是村级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民主理财名不符实,财务会审形同虚设。

存在上述种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监管机制不健全,缺乏及时有效监督;由于部分村干部素质不高,执行财会制度不力;由于村级财务归口管理职责不明,相关部门无法监管;由于村级财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导致会计监督严重缺位。

二、案例引发的启示与思考

通过对村级财务收支管理专项审计调查的实践证明,全面开展村级财务收支管理审计,有利于促进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改变目前村级财务管理的混乱状况,有效防止村级集体资产的流失;有利于从制度上开辟一条反腐倡廉的有效途径,增强村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和依法、依章办事的自觉性;有利于消除群众疑虑,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这一案例启示我们,审计工作唯有创新突破,才能不断打破常规,有所超越,有所发展。

一是唯有创新审计理念,才能实现视角转换。此次村级财务收支管理专项审计调查,能在全区各级各部门引起广泛重视和高度警觉,关键在于审计视角的成功转换。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审计工作要肩负新使命、完成新任务,必须创新理念、转换视角,注重审计角度的选择,既要关注审计对象的普遍性、广泛性、全局性和宏观性,又要关注容易被忽视的并带有局限性领域中的各个层面和环节,选准切入点,开展突破性工作。本案例的成功之举,就在于开启了审计部门非职能领域的审计探索。

二是唯有创新审计思路,才能放大审计实效。一项审计调查工作能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在于思路创新带来了工作上的突破。在每项审计工作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广度价值,即选择的审计领域或项目,应既是广泛性关注的问题,又是普遍性盲区缺失存在的问题;还要重视深度条件,即确定范围要注重普遍性、调查取证要注重全面性、采集数据要注重真实性、调研报告要注重建设性、口头汇报要注重透彻性。只有把工作自始至终做实、做细、做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审计效应。

第2篇:乡村财务审计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这离不开政府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投入。因此,在不断发展的农村经济建设当中,财务工作人员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农村经济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对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进行考虑,以及农村经济与社会结构的问题进行考虑,此外还需要对当地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有效进行财务审计监督工作,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大数据技术的含义

在如今这个信息数据量庞大的社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将会以互联网的形式在网上大量传递,并且传播速度极快,甚至在几秒时间人们就能收到不同的信息。在这种庞大数据传递当中,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则是能够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将有用的数据运用在工作当中,可以为工作职责提供良好的帮助。而在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上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可以为该工作提供有效的条件让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可以更加顺利的开展,但是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到来也对财务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财务审计监督工作人员提高专业素质,积极面对挑战和任务。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农村经济发展理念,加强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在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过程当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和分析,并加以利用,可以有效丰富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工作方式,还能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降低信息处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信息的利用率,为农村政府各部门的工作决策提供有力的帮助和参考价值,除此之外,利用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还能够有效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财务审计部门的职责越来越重要,其中财务审计部门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审计监督过程当中,不仅要对财务经济问题进行审查,还需要密切关注农村民众的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的生活。所以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如果农村财务部门运用信息化技术,还能够将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吸引到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当中,为这些青年人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促进农村经济建设。虽然目前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已经加大了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技术应用也在不断增多,但是在真正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方面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管理机制的滞后和管理设备的不全面等问题,所以国家应当要着力加强完善农村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引进更多现代化技术,同时还要同步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因为财务审计部门必须要拥有思想和温度,真正关心农民的利益和生活,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所以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在解决以往财务信息审计监督工作中的不足之外,还要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来对财务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对民众真正关心的问题进行适度的公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还能够有效维护村民和干部之间的关系,提高村民对乡村干部的信任感。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提高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理念,创新方法

在目前的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过程当中,必须要讲究工作方式的科学化,人性化,灵活化,改变传统的财务审计工作方式和理念,完善财务审计监督制度。这也是提高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这就需要农村财务审计部门,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审计理念,具有创新意识,对既定的工作思路进行改革,最大化的利用大数据资源改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审计工作中的每一项细则,在进行财务审计监督工作过程当中还要进行工作责任制,将每一项工作的责任具体到每一位工作人员,对于出现的问题,管理人员或上级领导清楚知道问题的根源,并且将责任人根据问题的大小进行问责,这样工作人员就会更加认真工作,减少错误的发生。在农村财务管理过程当中,管理人员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审计监督,利用大数据获取财政审计人员的信息和农村人口的各类信息,这就可以利用数据模型呈线性分布,还能够从审计工作中发现疑点,对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一目了然,便于财政审计工作的开展。如今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越来越繁琐,日益增长的数据,让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大,审计工作人员面对巨大的挑战或不同类型的数据,应当具备足够的灵敏度,将重要和必要的数据摘取出来,并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弥补传统财务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提高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效率。此外,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从多个渠道整合数据资源,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提高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据信息越来越繁杂,这就导致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需要面临更多的问题,所以审计工作人员必须要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但是从目前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人员的队伍构成来看,依然有许多财务工作人员,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这不但增加了工作数量还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对于一些老员工,他们对大数据处理技术并不了解,不具备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工作的能力,这就会让一些信息化技术只能成为摆设,不能很好的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因此,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中,虽然具备足够的信息化设备,引进了信息化技术,但却依然会出现财务管理滞后的问题,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政府应当加强人才选拔和培养,选拔具有全面技能的财务审计监督人才,培养具备信息化技术的老员工,将老员工和新员工同步发展,共同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能够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人员应当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在日常的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当中,培养大数据思维,运用大数据信息接受弥补传统审计监督工作当中的漏洞,让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运行模式更加科学规范。对于一些并不熟练操作大数据技术的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定期培训和进修,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以此提高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各村落之间也可以相互联合进行工作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同时吸引更多的年轻力量加入到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当中,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对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更加熟练,能够促进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增强财务审计工作成员队伍的专业度,同时为财务审计监督工作人员队伍增加活力。

(三)完善农村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

同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进行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还要不断对农村财务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才能提高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还应该对信息化的相关设备进行完善,比如需要进行海量数据的处理时,需要配置与之相匹配的软件设施,将财务审计工作一一细化,就需要配备专业的软件。目前我国在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中使用的信息化技术还呈现出扁平化的形式,对信息技术的操作也只知道一些简单的方式,而由于信息设备的简单化和单一化,工作人员在进行财务审计过程当中对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也比较有限,因此,农村财务部门在工作当中也需要加大使用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信息处理软件贯彻落实技术创新,提高对数据资源的利用,发挥数据资源的价值。此外,在大数据时代,财务部门管理人员还可以有效完善农村财务的管理制度,建立工作监督制,让每一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当中,这样一来,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效率能够大大提高,并且能为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监控,除此之外,农村在财务审计监督工作方面还可以设立,联网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提高信息交流的高效性,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群众对信息获取的速度。

第3篇:乡村财务审计范文

“五不清”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目前村级会计基础工作差,具体表现在:一是帐簿设置不规范。“糊涂帐”、“流水帐”、“包包帐”较多,核算乱;二是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抵库现象严重,签字手续不全,自批自报、自买自报等现象时常存在;三是报表不齐。有相当部分乡镇企业有年报无季报或有月报无年报;有的报表数字是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和任务倒算出来的,采取“统计加估计”的方式上报的,结果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四是会计档案不全,有些凭证、帐簿、报表没有及时分类归档保留,一两年就遗失了。

2、管理体制不明。目前在村级财务管理权问题上一直意见不一致,客观上存在着乡村两级财务由乡级农经站,乡级财政所或乡镇企业局两线管理,造成了机构重叠,人员冗多,管理职权、范围不明确。

3、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据调查,目前村乡财会人员普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培训。

4、对管理者制约不严。不少乡村领导不熟悉财会知识,“外行”管“内行”现象履见不鲜;而且有的乡村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个人说了算,长官意识严重。

5、财务监督不力。不少乡镇很少对村级财务进行定期审计,没有监督机制,没有审计组织机构,缺乏民主理财和群众监督意识。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由于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五不清”问题,造成了目前村级经济的重大损失,影响了村里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财务审计、民主理财制度在当前是刻不容缓。为此笔者建议:

1、围绕“统”字,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首先要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二是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三是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四是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五是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为此,乡镇领导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强化“责”字,加强会计资料管理。村级财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村级业务的重要证据,是村级财会的信息载体,因而必须要管理好财务档案。首先是对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以及其它会计资料进行全面清理,逐月逐年装订成册,立卷归档;二是要专人保管,专柜专地存放;三是对会计档案存档、移交、查阅,要建立存、交、查登记簿,完善手续,明确责任,避免资料的丢失。

3、明确“章”字,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建章立制是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要解决村级财务混乱状况,最迫切的任务是在一定区域内制定一套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规章制度。为此,首先要建立村级财务跟踪审计制度,尤其是不相容职务控制制度,设立主办与出纳会计,实行帐款分开;三是建立“一支笔”审批制度,控制多头批款,多头报销现象。

4、着力“训”字,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认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上岗,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

5、注重“稳”字,保持财会队伍稳定。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首先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作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6、突出“严”字,定期开展财务审计。针对一些乡镇存在的财务不民主,帐目不分开等问题必须建立一整套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监控制度。因此,首先县、乡两级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努力做到“民主评议,逐月定审,季度复审”,及时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二是逐步建立乡村会计报表必须经会计师审签有效制度。由社会专业机制根据“两法”、“两则”等法规,配合政府财税的工作来行使社会监督职能,从而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良好社会氛围。

7、坚持“明”字,真正做到民主理财。农村财务能否如实向群众分开公布,能否接受群众的监督,事关重大,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因而农村必须要实行财务分开,进行民主理财。对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地点,管理及效益要进行逐一规范。时间上要定期公开;地点应设在住户集中,位置显眼,群众易看到的地方;公布时,所有的帐目必须都是上级审计部门审计合格的;公布后,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的建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本着实事求是,对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对财务公开中揭发出来的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要在群众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该纠正的纠正,该查处的一查到底。

第4篇:乡村财务审计范文

一、问题

(一)农村治理结构失当,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缺乏优化的制度环境

1.乡镇政府干预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务,村民剩余控制权难以真正实现。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工作是指导、支持和帮助,不得干预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而村级管理者则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受“官本位”观念、“人治”意识和自身利益等影响,乡镇政府及工作人员对村级事务的干预普遍存在。比如,一些乡镇党委政府随意干涉村委会选举工作;或违反法定程序撤换任期未满的村委会,侵犯村民的任免权;或以“稳定”、“防止宗族势力”为借口,阻碍村民自治的实施等等。

2.村级民主监督机制不完善,难以控制村级管理者的道德风险。根据理论,在村级治理结构中,全体村民与村级管理者的关系是一种委托关系,全体村民作为村集体资产和社区公共资源的所有者,是村级事务的委托者,他们将手中的一部分权力委托给村级管理者,后者在委托授权范围内行使村级管理权力。由于两者存在利益冲突,村级管理者会产生“道德风险”,故需要对其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但是,由于如下原因,目前村级民主监督机制运行的有效性非常之低:(1)监督主体与被监督主体权力地位错位。由于“官本位”思想及体制因素,在推进村民自治的过程中,掌握着大量政治、经济资源的村级管理者不愿意放弃绝对控制权和既得利益。作为被监督者的村级管理者实际上成了农村社区大小事务的最终决定者,权力过于强大;而作为监督主体的全体村民,因其组织松散,文化水平低,监督行为缺乏国家政治权力机构的有力依托及保护,民主监督一般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作为监督主体的全体村民的权力实际上非常弱小。(2)农村会计信息严重不对称。表现为农村会计信息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明确、村务公开制度不落实等,致使全体村民难以获得实施有效监督所必需的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3)民主意识尚未普及,民主监督的配套措施尚未落实,围绕民主监督的一些具体制度不足,如村民民主监督的组织渠道单一,而且很不顺畅等。

3.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村级管理者落实民主制度的动力不足。全体村民在选择了合适的村级管理者后,应给予适当的激励以促使其努力履行职责。但是,由于如下原因,有效的村级管理者激励机制尚未建立:(1)农村工作综合复杂,不规范,地区差异大,农村管理者往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比如付出了大量的人力资本可能没有取得相应的管理业绩等。因此村级管理者的管理业绩难以用单一的经济指标加以衡量,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教育、治安等社会性的工作,而且其工作努力程度与管理业绩缺乏相关性。(2)被激励者权力来源错位。由于传统的体制背景和赶超型现代化模式的现实需要,乡镇政府往往把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看作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给其下达大量的政务。在现行体制下,村级管理者的政治命运相当程度上掌握在乡镇政府手中,他们难以按照全体村民的意志去处理村务。(3)村级管理者不是国家公务员,其报酬不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级管理者不脱产,根据各村经济情况给予适当的补贴。一些集体经济薄弱的农村,报酬较低且不能及时发放,村级管理者很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

(二)财务审计监督主体组织结构与权力结构配置不合理

1.乡镇政府职能部门审计监督权利过大、有效性较低。目前,乡镇政府职能部门是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的主要力量,有的还同时履行会计职能。由于乡镇政府掌握着组织资源、经费资源和制度资源,对村级财务审计监督活动是否积极推行以及重视程度,主要取决于其对财务审计监督后果的功利性判断。另外,乡镇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与仕途升迁来自于行政系统,他们缺乏成为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积极的”责任人的动机,当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与村级管理者串通舞弊时,财务审计监督便失去了公允性。

2.农村民主理财小组审计监督权力弱小、有效性较低。全体村民是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者和农村社区公共资源的提供者,村级管理者的管理行为直接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村民是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的“积极的”责任人。由村民代表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应是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的主要形式。遗憾的是其审计监督有效性一直较低,主要原因在于:(1)全体村民没有真正掌握剩余控制权,不能有效地控制村级管理者的选聘和辞退。从一般意义讲,剩余索取权是作为委托方的全体村民进行监督的动力源泉,村级管理者经营管理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而监督的有效性及效率如何则取决于委托方对剩余控制权的拥有程度,监督与剩余控制权应当相互对应。但大部分农村的实际情况是,全体村民对村级人事管理权和村级财务权的拥有程度较低。(2)由于在权力掌握、组织程度等方面全体村民与村级管理者之间的不对称性,村民行使监督权力没有国家权力机构的依托,村级管理者作为被监督者权力依然过于强大,在缺乏各种有效保护的情况下,大胆有力的监督往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村民对审计监督的冷漠态度。

3.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短缺。鉴于农村民主制度的不足、村级管理者与村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乡镇政府某些工作人员与村级管理者的串通舞弊等问题的存在。在客观、公正地评价村级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公允性方面,注册会计师在独立性与胜任能力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总的情况来看,目前注册会计师尚未充分涉足农村财务审计监督领域。

(三)农村会计信息系统不完善

1.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完善。从现有农村会计工作的规范来看,首先,1993年实施的“农业企业会计制度”是以农业企业这一会计实体作为规范对象的,其内容庞杂,含农业、工业、商业、建筑、运输、服务业等,主要在原国有农场和少数新创办的非上市农业公司实施,难以成为处理村级会计信息的依据;其次,1996年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了“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用以规范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但是其对村级会计信息的规范要求仅限于会计记录和简单会计报表的编报。上述两项法规主要不足均在于缺乏相关性信息及强制性披露制度等;再次,新颁布的16项具体会计准和企业会计制度则几乎不涉及村级社区的交易和事项。2005年1月1日实施的新的“村集体经

济组织会计制度”,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情况在科目设置和核算内容方面作了修订,但是在强制性披露制度、计量属性选择以及提供更优会计信息与额外会计信息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2.全体村民与村级管理者的利益不一致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村级管理者会计舞弊严重。在村级治理结构中,村级管理者比全体村民掌握了更多的有关本村当前状况和未来前景的信息,他们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为其自身谋取利益,也可能从事一些有损于全体村民利益的事情,如操纵会计信息、侵吞村集体资产等。

3.对村级管理者的管理业绩难以客观评价以及激励机制的不足,村级管理者很可能通过粉饰会计信息提高其管理业绩,导致机会主义行为增加。

4.对农村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不足。农村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是全体村民和乡镇政府,全体村民或无法获取所需的会计信息、或因其不能真正行使审计监督权利而缺乏获取会计信息的动力;而乡镇政府则如上述原因不太关心农村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对策

(一)合理安排农村财务审计主体结构

1.乡镇政府的淡出。正如前述理由,作为国家基层行政组织的乡镇政府应当基本退出村级日常审计监督活动,只有发生重大违法、违规经济案件时,政府审计部门和有关部门才可组成联合审计组。

2.民主理财小组的强化。为真正发挥其内审组织的作用:一是全体村民应有权控制村级管理者的任免:二是提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专业技能。

3.注册会计师的主导。因其独立性与胜任能力上的优势,注册会计师理应作为村级审计监督的外部主导,其审计范围是:村级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审计;村级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的审计;村级管理者受托责任审计等。

(二)优化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的制度环境

1.积极推进农村民主政治进程。一是切实赋予村民完全的民利,使村民真正拥有村级人事管理权和村级财务管理权;二是拓宽农村民主监督的渠道。比如,加强对村务公开制度的指导和监督;规定乡镇政府接待日等等。

2.合理配置权利。一是强化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宗旨观念和民主法制观念;二是实现乡镇政府由领导职能向指导职能的转变,在尊重村民自治权利的基础上,以经济、法律和教育等综合手段指导农村工作;三是国家有关法规应尽快明确乡镇政府指导职责的具体内容,以利于改善乡村关系、规范乡镇政府行政行为;四是规范村级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提高其经营管理活动的透明度,消除村级管理者与村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3.建立和完善对村级管理者的激励机制。给予与之工作难度、努力程度相配比的物质和精神激励,使之有动力规范自己的管理行为、增强村务工作的透明度。

(三)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作用

1.国家有关部委应尽快出台有关村级财务审计的法规,为注册会计师进入此领域提供法律依据。

2.明确全体村民作为村级财务审计委托人的地位。即若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服务,应由全体村民作为委托人选聘会计师事务所,以确保审计的社会公信力。对涉及乡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农民利益的经济案件,注册会计师也可接受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如审计局、纪检监察机关)的委托进行审计鉴证。

3.会计师事务所应充分考虑村级财务审计的风险,委派熟悉农村实际情况、通晓国家农村法规和政策、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工作,以保障审计的有效性。

(四)完善农村会计信息系统

1.增强全体村民等会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督的动力和能力。从一般意义上讲,剩余索取权是作为委托方的全体村民进行监督的动力源泉。村级管理者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而监督的有效性及效率如何,则要取决于作为委托方的全体村民对剩余控制权即村级人事管理权和村级财务权的拥有程度,审计监督与剩余控制权应当相互对应。因此,切实保障村民合法权利及有效实施,并保证全体村民对村集体剩余的全部索取权利,村民就有动力去获取可靠与相关的会计信息,以评价、监督村级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2.完善村级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会计信息供给主体。如,有效监督村级管理者的行为,并加大对村级管理者会计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完善村级管理者激励机制,降低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增强农村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压缩盈余管理的空间等。

3.完善会计制度及信息披露制度

(1)农村会计控制主要是规范村级会计基础工作、提高村级会计信息质量及对村级管理者的监督等。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是规范农业活动(指企业对生物资产转化为可售生物资产、农产品或其他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过程的管理)的会计处理、财务报表列报和披露,是有关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这些只是农村会计工作的部分内容,许多农村财务问题仍然需要做出有效制度安排,比如应当进一步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完善村级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会计报表附注内容,明确应披露哪些村级重大会计事项、披露的具体内容与形式,以提供充分相关的会计信息。

第5篇:乡村财务审计范文

一、农业生产

1、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稳步开展农地整理工作。一年来,我们切实抓好粮食播种面积的落实工作,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2974亩,其中早稻200亩、油菜560亩、蔬菜2559亩,实现粮食订单实绩35吨,坚决杜绝抛荒田。完成下白峤和蒲岙塘两处农地整理工作,完成山陈农地整理工作决算。

2、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不断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一年来,共发放种粮补助资金46万元、良种补助15万元、早稻补助0.2万元、能繁母猪补助14.36万元、养殖、渔船等柴油补助61.44万元,同时,积极开展政策性保险和农机具购置补助等。

3、强化科技促农政策。引进协禾7号、科立丰、中科5号、沪香优8号等杂交稻新品种,提高粮食产量。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大中专院校挂钩,实行科技共享。一年来,才松油茶、源彬蜂业、望府茶业、水车益陆萝卜、陈珊珊等专业合作社分别与各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达成合作关系。望府村下枫槎自然村被评为2011年市级科技示范村。

4、积极鼓励农民做好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实现土林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街道农经站对实行流转的农林地建立统一的流转台帐,对流转合同实行统一签证。今年新增流转面积达5100亩。

二、三防水利

1、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处08年县水利责任项目:防洪坝、渠道、渠道、渠道、水库三防管理房建设、水库加固维修;完成水库堵漏排险工作;完成黄泥山地质灾害地裂回填工作,对街道地质灾害治理点进行了复查,没有发现新的情况。

2、全面开展三防各项工作。重新修改印发了《防汛防台预案》,编制了11座重点水库防汛转移预案,并公布到村;投资1700余万元的水车防洪坝工程全面开工,已完成征地线放样工作。

3、大力开展农村二次改水工程。全年共完成8个村的二次改水工程。

三、林业、扶贫

1、积极做好基地造林工作。完成茶叶基地200亩、油茶基地200亩、村庄绿化苗木6万株,云台村百亩洋被评为市级绿化示范村。

2、积极做好山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全年未出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事件,未出现乱砍滥伐、乱占滥用林地案件,未发生林业刑事案件。

3、积极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一年来,切实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防治的领导,严格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积极做好松材线虫病病死木清理工作,有效地遏制了松材线虫病疫情,全年共清理病死木205万斤。

4、积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一年来,积极完善森林消防组织指挥体系,进一步落实森林消防责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消防宣传教育和扑火应急分队的队伍建设,使我街道森林火灾多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共发生火警火灾8次,受害面积250亩。

5、积极做好欠发达地区各项扶贫工作。完成低收入农户建房维修救助工作,共救助20户,发放资金20万元;完成望府下枫槎、望府茶场二条资源型机耕路建设;做好欠发达地区就学调查,补助资金18万元。

四、农村财务

1、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制度,严格实行农村财务联签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公开,每年实行四次财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管理,各村社均建立财务民主监督组织,对村社财务收支账目进行监督审阅,村社的一切费用开支票据,须经财务民主监督小组长审核签字后,村社出纳员方可报销入账;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审计,街道专门成立农村财务审计所,配备专职审计人员3名,专门负责街道村社财务审计工作,今年已完成27个村社的财务审计工作;从严控制村社开支限额,并规定招待费用开支必须遵守“三个原则”、做到“十个不准”,严格审批程序;加强会计队伍建设,配备了精干会计10名,明确其工作岗位职责,加强年度岗位的考核管理。

2、切实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街道建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民减负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减负监管工作班子,加强对涉农收费的监管,切实按给定收取各项涉农收费,没有出项罗收费加重农民负担。同时,落实农民负担监测制度,做好农民负担月报制度,并建立了农民负担监督员制度。全年没有发生农负违法违纪案件,也无出现农民、上访举报的案件。

3、股份制改革。积极做好北湖、桃源、县圃是三个经济合作社的股份制改革资产核资与资产量化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和辅导工作。

五、农村科技化、信息化建设

1、开展农业专业技能培训。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强劳动技能,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强化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到目前为止,已举办了农业专业技能培训班6个,共445人次。

2、认真做好农业信息化建设。根据县农业信息化工作的考核指标和农村农业的形势要求,认真开展各项信息化建设。

①农业信息网的信息。在农业信息网各类农业技术知识、农业动态、招商引资、本地农讯等信息205条,为农民提供了生产中急需的政策及种养信息。

②农民信箱工程和万村联网工程的建设。首先是农民信箱用户注册和培训,至11月底,我街道已开通1600户农民信箱用户,平时不定期对一些用户进行培训。其次是村级联络点建设工作,我们在各村设立、更新合适的村级联络员,为各村申请制作了独立的网页,在8个条件较好的村开展村级示范联络点创建,把村内各类信息如新农村建设、党建专栏、乡村新貌等在网页上,这项工作让全省各地乃至全国各地都有了认识我街道各村的机会。最后是积极利用农民信箱的信件群发和买卖信息这两个平台,这主要体现在防火防汛期以及平时及时各类预警信息、传达上级指示,还有及时在网上将农民朋友的当季买卖信息出去,为农产品交易提供便利。

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提高农民收入、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民全面进步。主要着手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继续抓好抓实粮食生产,落实各项扶农惠农措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2、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带动农民增收增效。

3、深入土地流转,提高现代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水利责任项目、农田平整和小流域治理的落实。

5、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进一步落实落实各项制度,使干部更清白、百姓更放心。

6、继续抓好森林防火与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

7、继续做好农村二次改水与动植物疫病防治工作。

第6篇:乡村财务审计范文

一是在初审的基础上,针对资料不全、配合不到位等问题,向青原区政府书面提出了《关于下一步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具体要求被审计单位在审计进点时,应向审计组提供那些与审计相关的资料,不仅要求学校要全力配合审计,而且要求乡镇分管领导及财政所人员积极配合,并明确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责任,防范审计风险。同时针对农村学校原来的乡村两级办学情况,建议审计地点设在乡镇政府或财政所,以方便资料的查取。

二是设计好审计表格,被审计单位填写好《“普九”债务情况基表》。该表内容除涵盖省厅方案表格内容外,还包括每一个项目的每一笔资金发生时间及记账凭证号码。通过此表,节省了大量查找会计资料的时间。

三是明确审计分工、审计责任及审计程序。每到一个具体学校,首先对该学校自查情况作具体了解。接着对自查的债务项目进行实物取证,对每个项目进行拍照,收取我们的审计证据,以确定项目存在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审计人员按照分工,一边由负责工程审计的同志具体对负债单位、建设内容、项目竣工时间及工程造价进行逐项落实。财务审计人员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账目,对照审计组提出的自查表格进行逐项审核,并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做好审计取证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填写省厅方案要求的审计工作表。

第7篇:乡村财务审计范文

关键词:村级财务;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乡村会计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一些地方村级财务账目及管理异常混乱,集中表现为“五不清”,即一是会计账册混乱不清,财务收支公开不够明朗,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二是专项收支不清;三是集体资产管理不善;四是村级集体收入算不清;五是村与队、户账不清。

一、“五不清”问题的主要原因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村级会计基础工作差,具体表现在:一是账簿设置不规范。“糊涂账”、“流水账”、“包包账”较多,核算乱;二是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抵库现象严重,签字手续不全,自批自报、自买自报等现象时常存在;三是会计档案不全,有些凭证、账簿、报表没有及时分类归档保留,一两年就遗失了。

2.管理体制不明。目前在村级财务管理权限问题上一直意见不一致,客观上存在着乡村两级财务由乡级农经站、乡级财政所两线管理,造成了机构重叠,人员众多,管理职权、范围不明确,责权划分不清。

3.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据调查,目前村财会人员普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水平偏低,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即使相关部门组织定期培训,在村委会的换届选举时,很少有人能够连任。由此,周而复始,导致村级财务就象“扶不上墙的烂泥巴”。

4.对管理者制约不严。不少村级领导不熟悉财会知识,“外行”管“内行”现象屡见不鲜;而且有的村级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即使组织培训有的也是“这个耳朵听,那个耳朵冒”起不了多大作用。

5.财务监督不力。不少乡镇很少对村级财务进行定期审计,没有监督机制,没有审计组织机构,缺乏民主理财和群众监督意识。由于一些村级领导者、老百姓对各项规章制度不明晰,即使乡镇组织审计组进行监督审计,他们也对乡镇级的处理不认可。

二、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1.围绕“统”字,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首先要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二是统一账、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三是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四是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五是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强化“责”字,加强会计资料管理。村级财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村级业务的重要证据,是村级财会的信息载体,因而必须要管理好财务档案。首先是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以及其他会计资料进行全面清理,逐月逐年装订成册,立卷归档;二是要专人保管,专柜专地存放;三是对会计档案存档、移交、查阅,要建立存、交、查登记簿,完善手续,明确责任,避免资料的丢失。

3.明确“章”字,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建立一套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规章制度。首先要建立村级财务跟踪审计制度,尤其是不相容职务控制制度,设立主办与出纳会计,实行账款分开;其次是建立“一支笔”审批制度,控制多头批款,多头报销现象。

4.着力“训”字,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5.注重“稳”字,保持财会队伍稳定。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围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

6.突出“严”字,定期开展财务审计。县、乡镇两级应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努力做到“民主定义,逐月定审,季度复审”,及时发现问题,就地解决。

7.坚持“明”字,真正做到民主理财。农村必须要实行财务公开,进行民主理财。对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地点,管理及效益要进行逐一规范。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本着实事求是,对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对财务公开中揭发出来的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要在群众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该纠正的纠正,该查出的一查到底。

8.力求“实”字,完善乡镇会计管理站。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乡镇农业经营管理站,实行村级会计制。具体做法是:

(1)乡镇农经管理站全面推行“管理权在乡,所有权在村,村报账,想核算”的大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模式。

(2)村集体提经济组织要成立“两会”,即“经济理事会”和“经济监事会”。经济理事会主任由村委会主任兼职,设报账员一人,负责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经济监事会主任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成员由村纪检委员、民主理财小组长组成,负责监督村级经济运转。

(3)村级要成立民主理财审核小组,要有威信、办事公道、坚持原则的成员组成,并经过村民大会选举产生,村委会成员及其亲属不得担任民族理财小组成员。

(4)由乡镇政府成立会计中心,选派农经站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精通并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担任会计,并持证上岗。

(5)村里只设一本现金日记账、一本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留有规定数额的备用金,由报账员掌管。总账、明细账、记账凭证一律由中心代管。

(6)村里要建立固定的财务公开栏,会计将上报的全部经济业务张榜公开,公开内容要按有关规定具体、详细,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孟笑扬.村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6).

[2]浅议如何完善村级财务管理.豆丁网.

第8篇:乡村财务审计范文

近年来,__x县把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从夯实基层组织、加强教育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开展专项治理、强化监督检查、查处违纪行为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构建极和谐文明、风清气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夯实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激发农村基层组织的活力。一是把加强村级活动阵地建设作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突破口来抓,累计投入资金1320万元,新建村委会活动室112个,改建维修村活动室69个,使全县198个农村支部有了办公场地。全县700多名村官依托建立的村级“三农”代办点,争当群众的“勤务员”。二是选用政治坚定,讲党性、硕大局,有文化、会管理,懂经济、能干事,带头致富、一心为民的人到基层领导岗位上来,配全配强村两委班子,较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三是通过组织选调、挂职锻炼、定向培养等多种渠道,选配优秀人才到基层工作,逐步解决基层人才匮乏和能力贫乏的问题。四是千方百计地解决村干部工作、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对政绩突出、议事能力较强、办事公道正派的村干部,积极推荐他们作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人选,或授予荣誉称号,从政治上给予奖励。

二、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勤廉意识。按照分级负责、分层施教的原则,各乡镇在加强村级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上狠下功夫,紧紧围绕执行《廉政准则》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从农村基层的实际出发,集中时间、集中地点,把理想信念教育、宗旨观念教育、党纪政纪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放在了突出位置。在教育内容上,突出常学条规,常树榜样,常敲警钟,适时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重点突出依法从政教育、作风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财经纪律教育,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在教育形式上,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积极探索和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传媒方式,采取召开民主生活会、上党课、图片展、制作廉政文化墙,播警示教育片、组织文艺演出、发廉政书信、挂廉政挂历、建廉政书柜、看廉政书报、发放廉政倡议书和廉政系列读物等党员干部易于接受、乐于参加、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在教育对象上,强化对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教育,并不断向村两委班子成员、政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理财小组成员延伸,不断提高基层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

三、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一是普遍建立健全了参与重要村务决策制度、村务公开及公开审查制度、村级财务支出联签等项制度,建立了村帐乡管服务中心,实行了村帐乡管业务,由各乡镇对所辖村的账目和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确保村级“两个议事会”的监督到位,规范村级财务收支,使其“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人有人管。”二是不断规范政务、村务、党务公开制度,强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建立长效机制。紧紧抓住农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如实进行公开,确保公开的真实性、全面性、及时性,坚持做到敢公开、真公开、常公开,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把健全制度与落实制度结合起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制度的行为,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四、开展专项治理,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紧紧围绕土地征用、教育收费、医药购销、农民工工资兑付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拓展和深化纠风治乱工作。全面落实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办法和“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健全教育收费管理和监督制度,每年减轻学生负担89.37万元,解决了7913名特困生和282名残疾儿童上学难的问题。以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为重点,加大对医疗、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积极推行药品和器械集中招标采购、价格公示、一日清单等制度,20__年以来实现采购额1629.3万元,让利患者234.5万元,卫生行业作风建设有了新的进展。以推行涉农收费、价格、收费公示等制度为重点,加强对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促使党和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到了实处。对土地征用补偿费的兑付、分配、使用进行全程监督,对城镇房屋拆迁费用兑付实行“一条龙”制度,清理兑付农民工工资1300多万元,维护了群众利益。

第9篇:乡村财务审计范文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原因;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是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好乡村财务管理是解决当前农村突出问题的基础,是维护农村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搞好农村基层民主的要求。村级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村级班子的团结和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民主理财制度建设,狠抓村级财务的规范管理工作,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

一、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财务制度不够健全,执行乏力。一是在现行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下,农村财务人员业务上归乡镇经管站管理,但在行政上隶属于村委会。这将导致财务人员迫于村委会的压力,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坚持原则,只按村委领导的意图办事的情况。二是部分村集体不严格执行国家的财务和会计制度,存在“坐支现金”现象。三是部分村集体不按国家财务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分设会计、出纳和物资保管等岗位,往往是一个会计人员身兼数职,不能起到相互牵制作用,导致私存、私借和挪用公款等现象发生。

2.“财务公开,民主理财”流于形式。许多村的政务、村务要么不公开,要么公开的内容不真实、不及时、不全面、形式单一、时间短暂。有的村搞内部公开,把财务公开榜贴在村委办公室,影响群众看榜,明里是公开了,可是群众却看不到。再者是笼统公开。在财务公开时内容不详细,尤其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吃喝招待费、干部工资及补贴等“敏感项目”,含混不清,使群众像“雾里看花”,看不到真实情况,群众监督的作用很难发挥。

3.审批报销制度欠规范。按照《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开支由村经济组织主管“一支笔”审批,但在实际操作中,跨年度报销、开支不经集体研究、村开支费用不切合实际、干部滥发工资、奖金补贴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村虽然实行“一支笔”审批开支,但审批权限未作具体规定,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单项支出未经集体研究,而由“一支笔”签字入账。

4.财务管理人员流动性大,专业素质不高。当前,很多村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人员变更频繁,造成财务工作缺乏连续性,财务移交手续办理不及时等问题。另外,“任人唯亲”,将一些不懂业务的人员安排到专业性很强的岗位上,导致村级财务处理不规范、不完整,无法系统体现村级账目情况。据统计目前绝大部分乡村财会人员未受过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培训,专业素质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更有甚者无证上岗,难以完全适应新会计法的要求。有些甚至不会做账,不能及时发现村内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根本担当不起管理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的重任,更谈不上为上级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5.财务管理混乱。一是账目管理混乱。部分乡村没有严格按农业部、财政部要求设置总账和明细账,造成某些会计项目核算不清,多年只有一本流水账。再者村干部工作移交时不重视财务工作移交,形成节节账、片片账。二是现金管理混乱。现金与存款不分导致会计不能很好地监督出纳实有现金,造成备用金过大,违背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三是村、社财务中“白条抵库”现象仍然非常严重。四是职责不明确。村委会的主要干部人人能管理财务,人人能审批经费开支,人人能用钱,人人能收钱。相互之间的职责不明确,经常是互相扯皮推诿,向村集体揩油。五是账本保管不善。很多村将账本、原始单据等随便夹到书里,或者抽屉一搁,造成原始资料的损坏、遗失。

二、原因分析

1.个别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村级财务问题重视不够。一是认为村是自治组织,不宜多管,再加上实行“村账乡监”制度,多数人认为村里账由乡里监管,自己无须再操心。由于这种认识上的误差,导致乡村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对群众反映的财务问题不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处理。二是“重税费,轻管理”的片面认识普遍存在。税费收上来以后疏于管理,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部分村干部对村级财务问题视而不见,对村级财务管理缺乏力度,该公开的财务不认真公开,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财务管理的混乱,给某些不廉洁干部开了方便之门。

2.乡镇领导法制观念淡薄,责任意识差。少数村干部不懂财务,法制观念淡薄,我行我素,不听财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甚至带头违反财经制度,使制度形同虚设,造成财务管理新老问题不断。个别领导思想上存有“重生产、轻理财”的错误认识,对加强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担心财务管理管严了不利于搞活经济,不利于各项指标的增长,怕影响自己的政绩,忽略了财务对农村稳定的影响,致使财务方面的政策、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3.群众参与意识不强,乡级审计不到位。目前,涉及村级财务监督的制度,虽然有章可循,但实际上名存实亡。乡行政主要部门和乡财政所不能及时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或检查,农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另外,多数群众由于怕得罪村领导、村干部,不愿顾及村集体之事,再加上群众本身不懂得财务法规和制度,看不懂账目,对村里的账目不看也不问,导致民主监督的作用无从发挥。部分行政村虽然设有内部民主理财机构,但很多村社都以各种借口排斥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工作,大量的收支事先没有经过理财小组讨论,有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村社主要干部的亲朋任职,难以起到监督作用。

三、对策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农村财务工作点多面广,工作量大,而且历来都是群众比较敏感的问题之一。各级政府,特别是乡村一级干部要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把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列入党委的议事日程,编入年度工作目标计划和目标管理责任内容,着力解决自身财务制度不健全、民主理财观念不强的问题。

2.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要不断健全财务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村级财务要从各村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财务管理制度,如大项开支村委会集体把关制度,审批报账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等。要进一步强化农村财务预决算、财务审批、民主理财、货币资金管理、票据管理、财产物资管理、财会人员管理及财务档案管理等工作,用制度管财、管人、管事。

3.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财务监督意识。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二是要切实推行财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加强对村财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防止有名无实搞假公开。三是要加强审计监督。乡镇要建立审计组织,加大对农村财务的监督检查,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审计、村干部离任审计和日常工作的检查力度。

4.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业务水平。一是对村级财会人员的使用要严格按政策操作,履行必要的程序,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对农村会计公开招聘、考试录用、争竞上岗。另外,不随意调换村级财务工作人员,要保持村级财会队伍相对稳定。二是财会人员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规范业务行为。三是乡镇要经常组织会计核算和村级报账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

5.创新管理手段,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信息化,建立会计记账服务中心,实行网络化管理,提高农村财务基础规范化水平。农村会计工作由微机来处理,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必须符合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和操作规范,使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受到有效监控,这将消除手工操作的不规范、不统一和错账、假账等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同时,县经管部门可以通过农经信息网查询全县村级账目,监督村级经济业务,提高村级财务的透明度和农村会计及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6.改变财务管理模式,推进农村财务的市场化进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多元化经济发展,对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有的管理模式在决策、执行和监督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会计委托模式在保证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托乡镇农经部门,建立村社会计记账中心,进行记账,这在制度上对财务行为进行了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强化了财务管理的有效运行和监督,从而保证了财务管理行为的规范化,使得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同时由于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财务公开制度的不断完善,从而也能在源头上堵塞漏洞,预防和解决农村干部的腐败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小楚.实现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探索[J].河南农业,2006,(7).

[2]陈念东,金晶.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