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科技发展论文范文

中国科技发展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科技发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科技发展论文

第1篇:中国科技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科技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6)04-0028-0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科技文化建设,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国情下进行的。因之,其既不能照搬别国科技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又必须遵循科技文化建设的内在发展规律。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科技文化建设的现代化,成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个历史性课题。为此,党在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对科技文化建设进行了艰难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建设之路。与之同时,党在推进科技文化建设现代化的征程中,伴随着探索中挫折与跨越的交替,也积累了一些弥足珍贵的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科技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作为科技在其发展历程中所积淀而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1]44,科技文化反映的是人优化科技活动的意向,其具体包括科技的价值观、制度、行为和成果四个层面。关注科技文化、建设科技文化是我们党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科技文化建设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理论体系,并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其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遵循和精神标识,从中不断汲取思想力量、获取方法指南,并自觉运用于科技文化建设。这“不是个别人也不是一个党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2]。早在1940年2月5日,在参加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的讲话中就指出,“马克思主义包含有自然科学,大家要来研究自然科学,否则世界上就有许多不懂的东西,那就不算一个最好的革命者”[3]6,号召边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自然科学研究。可以说,在科技文化建设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直是我们党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以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教育方针为例,其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订的。1940年9月1日,李富春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开学典礼上就强调,要培养既通晓革命理论,又懂得自然科学的专业人才,为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迎接新中的诞生培养科学技术人才[4]372。据当年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学员后来回忆,当时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时就已体会到,“一个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首先要学习的是做一个革命者,其次才是专门人材,只限于学习有关的自然科学课程是把握不住方向的,而且也很难把实际工作做好” [5]453。

新中国建立后,作为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上升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科技文化建设也由此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1955年3月21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所作的开幕词中指出,“只要我们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学,一句话,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错误,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 [6]92。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对自然科学学习的认识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将其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掌握结合在了一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的号角声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重新迈开了前进的步伐。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和科技思想的基础上,系统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科技和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科学论断。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其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7]346。可以说,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而且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推动我国科技和文化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敏锐地观察到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在分析我国现实国情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的战略。1995年5月26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8]51。翌年5月27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阐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社会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8]73。可见,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与党的第一、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科技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发展。

进入21世纪,如何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成为党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顺应世界科技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代表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9]187,把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到了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2012年11月8日,代表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10]7。这些论述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推动了包括科技文化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2014年6月9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特别强调,“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11]126,因此,要矢志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推进科技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可以说,这一论述不仅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文化视角,而且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文化内涵,进一步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纵观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要确保科技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科技文化建设,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科技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不仅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及其奋斗目标所决定的,还因为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的前进方向相统一。因之,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科技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必须正确处理好科技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之间的关系,确立马克思主义在科技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二、与时俱进地探索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之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文化建设,作为整个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是与中国社会的巨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主导思想从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的演变,不断推动着科技文化建设向前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建设之路。

在革命战争年代,将科技文化建设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是党对根据地科技工作者提出的中心任务。1941年6月12日,《解放日报》在其发表的社论中就指出,“提倡自然科学正是发展抗日的经济文化建设,以达到坚持长期抗战与增进人民幸福这个目的所必须的、所应有的步骤”,认为“也只有在坚持长期抗战与增进人民幸福的总目标之下来提倡自然科学,才有革命的、进步的意义”[12]。以延安大学为例,其制订的办学方针之一即是“以适应抗战与边区建设需要,培养与提高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干部为目的” [4]385。在革命根据地特定历史条件下,党探索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的这些最初尝试,不仅直接推动了革命战争的进程,而且为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为政治服务的科技文化观基本延续了下来,它集中表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成为党领导科技文化发展的时代最强音。1950年6月14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在关于中国科学院基本任务的指示中就明确指出,《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中关于科学工作的各条规定,就是今后我国科学工作的总方针,即“要发展科学的思想以肃清落后的和反动的思想,培养健全的科学人才和国家建设人才,力求学术研究与实际需要的密切配合,使科学能够真正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农业、国防建设、保健和人民的文化生活”[13]16。据实而论,这一政策导向对巩固新生的政权和推动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一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过,新中国科技文化建设从当时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以及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出发虽然是必要的,但以革命的思维和方式处理复杂的科技文化问题终非科技文化发展的正道。此后,随着“政治挂帅”的持续发酵,科技文化建设自觉不自觉地滑向了政治化的泥潭,以致科技文化日趋成了极左政治的奴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党科技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实现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而且把新中国科技文化建设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是时,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作用,强调“我们应当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13]806,积极倡导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这不仅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而且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迎来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春天。

及至20世纪90年代,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和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基础上,代表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其不仅体现了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而且实现了科技指导思想的不断创新,从而把我国科技文化建设推向了时展的新高度。1996年2月9日,在接见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认真落实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实现‘两个转变’造就越来越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管理人员”[8]68,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科技文化环境。

随着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的向前推进,在深化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又代表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科W发展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发展战略。2006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9]194,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自主创新的伟大事业之中。可以说,这一论述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科技文化建设理论的概括和重申,又是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而提出的新认识。

有道是:挑战无休止,应对也无止境。党的十以来,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2013年3月4日,在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尊重科技人才创新自,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14],对我国科技文化生态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给予了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关注。这一科技文化观的阐发,不仅表明了我们党对科技文化自身特质的自觉,而且也展示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的自信,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从上述党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探索来看,伴随着其从革命型政党向建设型政党的转变,我们党不仅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了科技文化建设的目标,而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着科技文化建设的理论。正因如此,党对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的探索,不仅提升了其对科技文化建设的认识高度,而且自觉将科技文化建设与自身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成功实现了党的领导与科技文化建设的统一。

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科技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也是科技文化建设的主体和依靠力量。党领导下的科技文化建设事业是由人民群众来完成的,因之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科技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建设者的作用,从而凝聚起强大的科技文化建设力量。

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这是历史早已揭示的真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根据地科技文化建设中深刻认识到人才对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性,十分注重延揽和优待科技人才。1941年6月10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最近边区中央局所颁布的施政纲领中规定了提倡科学知识与文化运动,欢迎科学艺术人才,这无疑对今后新民主主义文化事业将有更大的推进,将会招致更多的科学艺术人才来到边区,将更提高边区的以至全中国的科学艺术水准”[15]。事实也是如此。是时,上述党促进科技文化建设政策的实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边区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使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成为边区人民的共识,有力地支持了边区的革命和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50年8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新中国的科学工作应该成为群众性的事业,应该把科学理论与群众的经验结合起来,把专家的智慧与群众的智慧结合起来,把科学研究工作与群众的生产工作结合起来” [16]。在党看来,这是科学界应该努力的正确方向。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科技文化建设也由此被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58年6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从现在开始,全党和全民的主要注意力必须转移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方面来,以便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7]。是时,通过群众性科学技术运动的开展,广大人民群众在被动员和组织起来后,参与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进一步激发出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个学文化、学技术、学科学的群众性热潮。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推动科技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1979年1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我们要把注意力转移到技术革命上来,“既要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专家的作用,也要大力开展广大职工参加的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要鼓励和尊重职工群众提出的大大小小的合理化建议,对于有价值的建议要给以精神的和物质的奖励。一切轻视甚至扼杀合理化建议的行为,应当受到批评以至必要的处分” [18]。正是在党中央的正确引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使得全社会尊重科学、热爱科学蔚然成风,营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

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1992年,党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要努力创造更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8]35。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基础上,把对知识分子作用的认识提高到了更高的水平,从而进一步调动了知识分子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入21世纪,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2010年6月7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积极营造诚信、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鼓励自主探索,保护知识产权,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20]752。2014年6月9日,代表党中央又进一步强调指出,要按照科技人才成长的规律改进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11]128。这些尊重科研活动规律的论述,无疑为新时期建立起真正能激发创新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不仅最广泛地调动了人民群众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投身科技事业,而且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提升了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了新时期我国科技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党不仅仅认识到了科技文化建设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充分调动民众科技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了科技文化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其要实现整体推进、协同发展,必须在全社会着力构建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通过全民参与的社会动员,建立起科技与文化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

四、将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科技文化作橐钥蒲Ъ际跷依据而生成的一种文化形式,是与科技的产生发展相伴而生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呈正向关联的发展态势。随着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科技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对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也逐步走向深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将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以1941年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通过的《发展边区科学事业案》为例,其便把科技文化建设作为促进边区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不仅马克思主义自然科学观在边区得到了大张旗鼓的宣传,而且科学技术普及在边区也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有当事者后来回忆说,陕甘宁“边区科学技术和自然辩证法融为一体、‘亲如一家’,以至于当我们提到边区的科学技术时,就不能不谈到边区的自然辩证法;提到边区的自然辩证法,同样也就不能不谈到边区的科学技术”[21]118。可以说,陕甘宁边区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结合的如此紧密,是边区对敌斗争的需要与当时的科学研究产生互动的结果,其不仅仅是边区科技事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边区科技和文化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之所在。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其为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的紧密结合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1962年6月1日,《红旗》杂志发表社论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正确的技术政策和措施,既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和要求,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又要符合我国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特点,合乎科学技术的规律,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22],即科技文化建设要健康发展,必须将其与科技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并注重科技文化建设所处的特定时代条件和社会基础。这是党在对历史与现实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的较为深入和广泛的认识,其正确反映了科技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我国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

“”结束后,拨乱反正首先从科学和教育着手,并由此推动了科技及其文化建设的快速、协调发展。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在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指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23]37。这是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展开的新起点,其为科技战线的拨乱反正作了思想准备。是时,在邓小平的主持领导下,我国的科技文化建设得到了空前发展,从而迎来了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春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的紧密结合和汇流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1999年6月15日,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必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密切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8](133-134)。这一关于科技及其文化发展关系的论述,充分认识到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紧密结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

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党对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9]194。2011年5月27日,代表党中央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祝词中指出,“科技创新同文化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带头大力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优良传统,坚持用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激励创新事业” [24]。这些论述表明,党中央不仅把创新作为科技及其文化建设的目标,而且把创新有机融入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之中,突出了创新的主动性和由此带来的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的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以说,将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是党领导科技及其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党领导下的科技及其文化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科技文化的发展是以科技的发展为前提的,加强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是我们党领导科技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因此,实现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性选择,其对像中国这样一个正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国家来说可谓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杨怀中.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秋石.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J].求是,2009,(6).

[3]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M]//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M].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

[4]武衡.延安时代科技史[M].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8.

[5]任炎.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教育方针[C]//《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编辑委员会.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1986.

[6].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开幕词[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8].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9].坚持走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0].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2]提倡自然科学[N].解放日报,1941-06-12.

[13]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国科学院基本任务的指示[C]//胡维佳.中国科技政策资料选辑(1949―1995):上.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14]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C]//胡维佳.中国科技政策资料选辑(1949―1995):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1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新华每日电讯,2013-03-05.

[16]《解放日报》社论.欢迎科学艺术人才[N].解放日报,1941-6-10.

[17]《人民日报》社论.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民科学工作[N].人民日报,1950-08-27.

[18]《人民日报》社论.向技术革命进军[N].人民日报,1958-06-03.

[19]《人民日报》社论.把注意力移到技术革命上来[N].人民日报,1979-01-21.

[20].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1]马海平.陕甘宁边区科学技术和自然辩证法研究概况[C]//武衡主编.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

[22]《红旗》杂志社论.积极开展技术政策的科学研究和讨论[J].红旗,1962(11).

[23]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4].科技工作者要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人民日报,2011-05-28.

第2篇:中国科技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数字出版;稿件采编系统;网络监督;期刊推介;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67-03

技术决定论者坚信传播技术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改变[1]。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正冲击着传统媒体的许多方面。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印刷版中国科技期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在许多环节进行了各种积极尝试及措施以应对网络的深刻影响,并正在发生着各种发展转变。

一、对科技期刊传统稿件处理的冲击与发展转变

中国科技期刊在网络应用及普及前,对稿件的投稿、审稿、退修、编校等环节均在纸质稿件上进行,并通过邮局邮寄方式联系,费时费力。

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网络的运用逐渐推广并在近十余年得到迅猛发展和普及,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科技学术期刊稿件的处理方式也悄然而不断发生改变。

在21世纪初,有期刊就开始尝试通过网络,利用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与作者、专家进行稿件的传送,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稿件的处理时程;之后,逐渐出现专业的开发软件公司,制作并推广使用期刊网络采编系统。

该系统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期刊门户网站和期刊采编业务集成化信息平台,将在线投稿、查询和在线审稿、流程监控等采编业务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上,以实现传统平面期刊的数字化存储、网络化传播和个性化利用的目标[2]。

目前采用稿件采编系统的期刊已较为普遍,这种方式易于实时查阅稿件处理进度,而且快捷、方便,提高了稿件采编流程的效率,有效缩短论文编审及发表时滞[3]。

二、对科技期刊编辑策略及传统印刷出版方式的冲击与发展转变

互联网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及方便快捷和可主动选择等优点,正在深刻影响着科研工作者查阅文献的方式,即不只是受限于传统印刷版科技期刊获取科研学术信息,而是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或各种专业数据库,主动检索并查阅所需内容。科技期刊编辑必须积极改进并提升编辑策略,以应对这种转变。如对网络检索频率较高的关键词、篇名及摘要等正投入更多精力,编修中不断提升其关注度,以便于科研工作者查找到相关单篇文献,提升论文的传播效果[4]。

同时,网络普及也促使中国科技期刊出版方式发生着深刻转变。由于网络的即时快捷,可避免传统印刷版科技期刊发排、印刷装订等过程延搁。为了使科研论文及时与传播,现今中国科技期刊出版方式正处于印刷版期刊与数字出版并存的阶段,并逐渐走向定量印刷或全部数字出版的未来。

目前,有些科技期刊在保存传统印刷版期刊的同时,自建期刊网站,应用网络即时论文,随后再按期印刷出版。2007年,我国上网期刊已有6000余种[5,6]。也有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网络数字化期刊或论文平台。自20世纪末以来,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这种全新的学术论文传播模式大规模兴起,促进了学术期刊的网络化发展,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取得长足发展[7-8]。如中国科研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即通过网络即时来自不同作者和不同领域的电子版论文,并逐渐开始尝试同时也出版纸质期刊。

此外,优先数字出版也是一种迅速发展并得到认可的科技期刊网络化数字出版模式。这是以印刷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先于印刷版期刊出版日期出版的数字期刊。目前大多数期刊选用的优先出版模式是录用并完成编修的经编辑定稿的稿件,一般以期或单篇论文为单位出版。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学术期刊都有优先数字出版期刊,如Springer创办了“Online First”, Nature的“AOP”(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Science的“Express”, Elsevier的“InPress”;国内期刊大多采用中国知网平台进行优先出版。这种即时发行且灵活的出版方式,节省了等待期刊版面时间、排版印刷时间、邮发邮寄时间、图书馆编目上架时间,作品一般可以提前半年与读者见面[9-12]。这些不同的网络数字化出版方式,顺应了科研工作者在网络上查阅信息并阅读的现状,也便于利用互联网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向读者主动推荐、推送,有力促进了期刊论文影响力的提升。

三、科技期刊对数字出版版权争议及网络监督的发展转变

随着网络应用及对期刊出版方式的影响,逐渐出现了对数字出版版权争议及网络出版是否是正式出版以及缺乏相关法规制度等方面的新问题,并进一步产生了大讨论和新的思考[13-17]。例如,互联网普及之前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仅在答辩后收藏于学位授予单位和相关图书馆,学术期刊和司法界都将之视为未公开发表。因此,国内外学术期刊传统上并未将学位论文内容再次发表认定为重复发表。但近年来,随着网络出版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建立了硕博士学位论文库,读者可以检索并阅读全文,这一传统认识已受到挑战。张小强等[18]认为学位论文被收录进网络数据库属于正式出版——网络出版。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统一法规或规范,但中国科技期刊界的很多编辑工作者,已对其学位论文内容的研究论文投稿采取尺度不一的拒绝。很多科研工作者及硕博士研究生对此不能理解,或产生不满而抱怨甚至责问期刊编辑部,或者对毕业时学校要求上传电子版学位论文并网络产生抵触情绪,但为了顺利毕业而委曲求全并被动放弃投稿期刊。这些均对科研工作者的情绪、工作热情等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中国科技期刊及相关各方均急需重视并积极应对这一系列的新变化。如完善规范制度和机制,形成共识,达到有据可行,避免混乱;目前也并非所有高校都提供研究生毕业论文电子版全文,故是否应全面考虑各方利益,如研究生只提供毕业论文摘要或应有自主决定权提供全文,或数据库按研究生论文下载支付给研究生费用等措施,以期达到互利共赢。这些均需进一步深思并转变。网络普及在提升中国科技期刊所刊发论文质量方面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网络数据库检索的广泛性及文献不端检索软件的应用,均有效避免了刊发抄袭、文字复制等不端行为,保证期刊的原创性和首发性,提升了期刊论文质量和传播效果。

四、中国科技期刊利用网络不断提升国际传播和影响力并有望促进学术交流

利用网络的无地域、时间限制的优势,中国科技期刊特别是占主要份额的中文科技期刊走国际化之路并减少知识产权外流,是一个有利时机,必须积极利用互联网,寻求走出国门的方法和途径。

目前侨居海外的华裔科学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近三十年来迁往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新时期移民逐步增长,这一时期的移民大多具有高学历或为技术移民。因此,积极利用互联网,推进中国科技期刊(含中英文版)的国际化进程,可为遍布全球的华侨华人科研工作者提供方便查阅和了解中国科研成果的机会,也利于增进国际化传播。

中国知网数据库正在积极探索将中国科技期刊推介到世界各地,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此外,科技期刊也应进一步开拓各种方式,在国际范围内拓展更广泛的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如高校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国际间校际交流和科研合作优势,将其科技期刊网站在对方院校或研究单位的互联网站上建立广泛链接;或借助海外科研工作者及编委等,在其名片、电子邮件末尾签名处或博客主页等,标注上相应中文科技期刊的网址等,通过其与其他科学家交流或参会等机会,便可以使中国科技期刊得到积极推介,并逐步扩大国际传播及影响力。截止到2006年,已有超过500家的大型海外机构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中文期刊,中国的传统期刊在通过互联网发行到世界各地。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及皇后图书馆、多伦多公共图书馆等海外大型图书馆的借阅者们,可通过互联网阅读到了中国的科技期刊。而且,很多中国科技期刊也已拥有国际编委或审稿专家,正是利用了网络的便利,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也促进了期刊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国科技期刊通过互联网的这种广泛传播,也将对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研究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产生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国内科技期刊以这种方式走出国门,特别对不容易收录入以英文为主的SCI等国际知名数据库的中文版期刊,通过利用网络的各种方式推介,将极大促进中国科研成果的传播,并为世界各地掌握汉语或以汉语为母语的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科研发展的窗口。在增进国际科研工作者了解中国科研成果及期刊发展的同时,也必将吸引更多海外华裔科学家将其科研成果以其熟悉的中文撰写,并投往中国科技期刊,从而形成科研成果共享与期刊发展共赢的良性循环。随着其在国外推广力度的加大和提升,对国内科技期刊发展将会有巨大的推动;而且也方便世界各地华裔或他国的科研工作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开辟并寻找更多与国内同行的相互合作与交流。

中文版科技期刊还应进一步重视并提升论文的英文摘要的编辑加工和规范,为不掌握汉语的国际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解中国科研进展的窗口。相信科技期刊在传播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发挥其促进交流的作用,这也顺应中国制造业“走出去”到中国声音“走出去”的需要,避免科研领域购买国外试剂、仪器而将科研论文成果发表在国外英文期刊的“两头在外”的弊端。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等知名学者建议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重视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改革旧有的片面追求SCI评价体系的奖励和职称评定体系,对国内外期刊一视同仁,承认中国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同等重要性,不采取双重标准。在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深刻影响及积极应对转变的进程中,这些无疑又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要坚持世界一流和国家需求方向,要关注科学前沿和热点问题,妥善处理好国内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中国科技期刊是国际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并采取各种应对方式,不断转变思路和运营模式,建立自己的科技文献品牌体系及学术期刊评价的国际话语权。目前,利用网络平台,将以往小而散的期刊进行整合并实现集约化发展,也是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又一个趋势,并正在不断发展。这必将使中国科技期刊经历深远而有历史意义的发展阶段,更高效地发挥科研成果的传播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斯坦利?巴兰,(美)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科,王景发.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研发及系统功能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

[3] ,韩锟,游苏宁.采用稿件网络采编系统对期刊时滞的影响——以《中华神经科杂志》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

[4] 国荣,邱芬,胡爱玲.重视呈现度和发展机遇:提升高校科技学术期刊的影响力[J].编辑学报,2011(6).

[5] 刘虓,冯金东,刘飚.我国科技期刊的网站建设调查[J].编辑学报,2006(S1).

[6] 张宜军,杨中启.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现状及发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3).

[7] 李若溪,黄颖,欧红叶等.国际学术出版开放式访问(OA):实践与前沿问题研究进展[J].编辑学报,2006(3).

[8] 曾湘琼.学术信息开放存取模式运行机制与前景探析[J].情报科学,2006(2).

[9] 陈海燕,卢有泉.优先数字出版:学术期刊面临的新浪潮[J].编辑之友,2011(3).

[10] 郑丹.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探究[J].今传媒,2011(7).

[11] 郑爱莲,任玉欣,张晓晔.抓住机遇走网络化出版之路[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

[12] 谢明俊.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版权保护问题再认识[J].出版广角,2011(6).

[13] 张小强,张苹.学术期刊开放式访问中的著作权问题及其对策[J].编辑学报,2009(1).

[14] 张今.期刊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版权困境与治理[J].出版发行研究,2011(3).

[15] 施勇勤,张凤杰.数字版权概念探析[J].中国出版,2012(5).

[16] 施勇勤,张凤杰,马畅.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概念、类型及其在出版领域的应用[J].科技与出版,2012(3).

[17] 董琳.网络版权技术措施刑事保护研究[J].中国出版,2012(7).

第3篇:中国科技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科技法;科技法学;作用;地位;经济法

科技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对于保护和保障科技的科技法更是使古今中外都对其相当重视,同时科技法和科技法学的地位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一、何为科技法

所谓科技法就是科学技术法的简称,是国家调整科技活动领域中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主要包括诸如《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组织管理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普及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规章等。

二、科技法的作用

科技法是顺应时代的潮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应运而生的,从时间层面来说它的出现远比科技晚的多,但是从发展速度来说,它一点不亚于科技和其他的法律部门,并且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科技法一出现就展示了它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

(一)科技法对科技的作用

科技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但是辨证的看,科技法的产生和发展又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通过确认科学技术事业的地位以及优惠政策和扶植措施的规定,从人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有利的支持,直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某些具有较高的潜在危险性的科学技术如重组DNA分子技术、安乐死、克隆之类的高新技术经过法律的确认与调整后,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获得充分而合理的发展,使其不至于因部分公众的反对而遭到阻碍和压制。

(二)科技法对经济的作用

从《科学技术进步法》的立法目的能看出《科学技术进步法》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以,科技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仅立法目上,从本法其他条文和其他法律中也很容易发现这一作用。

(三)科技法对文化的作用

科技法对文化的影响也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科技法对科学技术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科学技术进步法》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原则无论是系统性的校内科学探索和科学体验活动还是各级专业干部的科技培训;无论是科技场馆的合理布局还是建设和运营质量;无论是科技项目的公开还是交流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产学研相结合原则也给科学技术的学校文化和科研机构文化与产业文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利于明确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

三、科技法的地位

对于科技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定位问题在科技法学界一直是有很大的争议的,曹昌祯教授对此问题曾研究比较过,主要有“宪法性法律说”、“综合性法律部门说”、“领域法说”、“独立部门法说”、“特殊部门法”、“行政法一部分说”、“经济法分支说”七种观点。

曹教授对各种观点进行了评论,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详细而严谨的论述。经过思索,个人完全赞同曹教授关于对宪法性法律说、综合性法律部门说、领域法说、独立法律部门说以及行政法一部分说的评论,也很钦佩曹教授关于特殊部门说的论述。

(一)从立法目的来看科技法的定位

通过科技法体系可以看出科技法的核心主线应当是科技进步法,我们再来看《科学技术进步法》的立法目的,据此能够看出科技法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经济发展,因此把科技法划为经济法一部分是比较合适的。对于曹教授关于经济法分支说的评论“认为科技法是经济法的一个分支,其依据是科技立法的目的是推动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观点不是从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分类出发,而是从立法目的出发,自有其道理。但这一观点无法包容科技法的立法目的中还有推动科技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的内容等。”对此,张宇润教授认为首先,经济法也是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不过它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不是体现个体利益本位的社会关系,而是具有直接社会性的社会关系,经济法从社会经济总体和公共经济的角度考察和调整社会关系;其次,经济法的目的不仅为经济建设服务,而且还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保护生态环境服务,并非完全局限于经济利益,公共经济法、循环经济法和可持续发展经济法就是属于经济法的一个发展方向。

(二)理论结合实际看科技法的定位

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实际情况应该是互相促进、不可分割、不能独立的,法律实际情况为法学理论研究提供素材并限制其范围,法律理论研究为法律实际情况提供基础并作出指导。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徐显明教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答记者问详细回答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包括保证宪法实施的宪法相关法部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所有法律关系的民商法部门、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的行政法部门、国家调控经济的经济法部门、保障公民的社会权利的社会法部门、刑法部门和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当然对于科技法属于哪一法律部门并没有作出解释说明,不过按照理论结合实际分析还是将科技法作为经济法一部分较为妥当。根据七个法律本门各自的特点很容易将科技法从宪法、刑法和程序法中排除,那么只能在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和单独法部门中确定。根据《科技进步法》的立法目的可以排除社会法。通过第二条可以看出在科技法的主体国家的参与占到很大的份额,统观《科技进步法》全文75条,“国家”一词出现了89次,且多数都是以主体的身份出现的,所以科技法中主体之间不容易平等,所以排除民法部门。科技法学说目前还是一个新兴的部门法学说,独立部门法学说很难被学术界接受为一般性共识,并且既然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律体系已经形成,那么只要科技法能够划入已有的部门法中就不应为独立部门。那么我们就要分析科技法能否划入经济法或行政法部门当中。虽然科技法中很多情况下都是国家作为一个主体,表面看符合行政法的特点,但是国家作为一个主体并非起到管理的职能,而主要是引导与指导作用,另外,考虑到科技法的立法目的,还是将科技法作为经济法一部分较为妥当。

【参考文献】

[1]林俊华,张艳丽.世界各国科技立法综论[A].蒋坡.科技法学研究[C].法律出版社,2007.

[2]中国科技立法考察团.对奥地利和英国科技立法的考察[A].国家科委科技政策局.科技立法——新的开拓领域[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3]易继明、周琼.科技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法规选编(第一册)[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

[5]罗荣,等.科技法与经济法导论[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6]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Z].2007.

[7]何悦.科技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9.

第4篇:中国科技发展论文范文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中科技期刊的准备

日本学者汤浅光朝认为科学中心(数据指标)是指某国或某地区某个时期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的数据超过同时期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总数的25%(汤浅光朝.解说科学文化史年表[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从16世纪开始,科学中心共发生了4次大的转移,从意大利到英国,再到法国,后转移到德国,自1920年开始向美国转移。有学者对历次科学中心的转移与科技传播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科学中心转移的规律与科技传播力度有关,科技传播力度大的国家必然会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心。这说明科技传播中心也会随着科学中心的转移而转移(徐海军.科技传播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2009年中国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数量占世界总数的12%,排在世界第二位(美国仍位居世界第一位,其论文总数占世界总数的25%),较多的国家还有英国(7%)、日本(6%)、德国(6%)和法国(5%)(王丽,从科学中心转移的角度研究科技期刊语种的布局策略[D],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硕士论文,2011年),虽然中国与美国还存在巨大差距,但已经在过去10年超越其他国家。与此同时,2010年,我国的科研投入已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位。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2015年我国科研投入占GDP的比重将达到2.2%,经费将达到1.2万亿人民币,中国届时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科研投入国。我国本科及以上学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以及科研人员数量,如今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88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5.47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要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科技期刊是科技成果推介的方式之一,也是科学事业的组成部分。百年来,诺贝尔奖得主的重要研究成果都是以期刊论文的形式首先发表的。通过对《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研究发现,在科学中心从德国向美国过渡时期,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期刊出版的中心,这也说明科技期刊的发展先于科学中心的转移。在科学中心从德国向美国过渡时期,各国都重视多语种科技期刊的出版,同时更倾向于选择英语。

发展一定比例的英文科技期刊。目前,英语是国际学术交流的主要语言。作为我国与国际科技界之间学术交流的桥梁,英文科技期刊对内促进我国与国际学术的交流与合作,对外展示我国学术领域的科技成果,在扩大我国的学术影响等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发展一定比例的英文科技期刊是必要的。

发展多语种科技期刊。汤森路透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数据显示,多语种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于本土语种期刊,而我国多语种科技期刊的比例很低,因此,为了增加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显示度,也有必要发展一些多语种的科技期刊。

办好中文科技期刊。在提高我国的英语和多语种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同时,发展中文科技期刊,做中国的精品科技期刊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做的必要准备。《太平洋事务》(《Pacific Affairs》)已经注意到这一点,该刊过去刊发的文章摘要有英文和法文两种,考虑到文章的内容关注亚太地区,最近用中文摘要取代了法文摘要。中国科研工作者的论文80%是发表在中文科技期刊上的。未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汉语。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将中文科技期刊办好。

我们可以借鉴荷兰、日本等国的期刊发展经验。日本科技期刊的出版语种有日语、英语以及日英语混合,其选择依据主要是看该期刊所在学科的发展水平及国际影响力。

发展本国科技期刊是占有科学发现优先权的重要一环。作者时,可采取英语与母语相结合的策略。多发表英文论文有助于加强国际间的交流,论文的学术思想容易被外国学者获取。但若能在本国的科技期刊上尽快发表成果,则有利于争夺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对1901年到2009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获奖之前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本国的科技期刊对科学家的早期事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与促进作用(马彩峰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发表期刊的语种分析,情报学报,2011,6)。科学家在本国做科研时,最初的选择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本国的期刊上,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与国外科学家的合作日渐增多,后来较多选择将在国外期刊上。这一研究证明,国家重视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非常重要,应着力扶持一批精品科技期刊成为国内各学科的顶尖学术期刊,这样就是为培养人才和培养大师做准备。

战略机遇期我国科技期刊与学科前沿的契合度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调查显示,75%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应将作为科学研究人员的一项要求,且高达70%的科技工作者选择国内期刊作为发表自己论文的第一渠道。发表学术论文确实可以起到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的目的。我国的科技期刊约5000余种,按国家标准分类,在39个一级学科中都有,那么科技期刊与学科发展是否同步,能否与学科前沿相匹配则应该作为科技期刊主办方追求的目标。

仍以汤森路透研制的《期刊引证报告》(JCR)进行分析,德国和日本的科技期刊凡是进入本学科国际期刊前四分之一的,基本上都与该国该学科在国际上的地位相一致。比如德国的数学、应用物理、动物学和化学等研究水平均在世界前4位的水平,其进入本学科前四分之一的期刊就相对较多。再如,日本的物理、化学、自动控制、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期刊也

与本学科的国际地位相一致。而我国的工程技术、材料科学、化学、数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所占世界的比例较大,可以算是优势学科,而我们的科技期刊却缺乏影响力。2009年仅有7种科技期刊能进入本学科国际期刊前四分之一行列。

我国学术研究与国际同行的研究热点是否一致,也与科技期刊的趋势和方向相关。以201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石墨烯为例,检索到国际相关文献8438篇,79个国家的

500多种期刊上发表了该领域的前沿论文。我国国内科技期刊上发表652篇,有12个国内期刊发表该领域的论文10篇以上(王丽等,石墨烯的研究前沿及中国发展态势分析,新型炭材料,2010,25)。研究还发现,我国的研究方向与世界的研究方向存在差异,我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并不与获奖科学家的研究方向一致。

关注热点和前沿问题,应是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只有提高科技期刊与学科前沿的契合度,才能使科技期刊真正走上推动学科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轨道。《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部署了11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以及68项优先主题,16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专项,8个重点技术领域的27项前沿技术,18个基础科学问题,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它们涵盖能源、资源、农业、制造业等领域,载人航天和探月、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等战略工程,生物、信息、制造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以及蛋白质、纳米等科学研究。在未来5至10年间,将有大量的高质量科研产出来自这些领域,对于科技期刊来说,也是步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能否抓住这个契机,则是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作为科技期刊,也应提前布局,在重点领域使高水平的科技期刊尽快成长起来,或者创办与这些前沿研究相匹配、契合度高的科技期刊,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保障。

传统论文在出版链条转变中的新机遇

世界科技创新风起云涌,特别是新兴技术的使用,云计算、云服务理念的引入,作为媒体一员或者说是信息产品一员,科技期刊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新机遇。现在,科技期刊的出版流程发生了变化,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从过去的收稿-审稿-加工-出版-发行的直线型流程,转变成发散型的多元立体网络。其中,从研究工作开始就有新成员加入。比如研究过程中的中期研究报告的发表和会议交流,出版之前的预印本,发行之前的数据库数据的提交和解析,各种全文数据库的参与交流,尤其是掌上阅读和微博等新媒体形式等,更为科技期刊的出版提供了新的途径。

目前,较为发达的因特网技术,传统期刊的印刷出版成本以及期刊价格的上涨,科研成果产出的不断增加,商业出版机构的整合,系列出版物价格上升引发图书馆人员寻求更为低价的替代产品,新的电子格式搜索的出现,特别是开放资源搜索的运用等,这些因素形成开放获取(OA)发展的主要驱动力。2010年12月“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OAJ(Directory ofOpen Access Journals)收录世界开放获取期刊5922种。《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所收录的1946种科技核心期刊中,采取了开放获取出版模式超过4年的期刊有140种,占所有1946种科技期刊的7.19%(王菁婷,中国开放获取期刊的路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硕士论文,2011年)。比较国内外开放获取期刊的学科分布,可以看出我国的开放获取期刊的学科分布与国际的期刊学科分布相近。国际上开放获取期刊的学科分布排名前三位的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以及生物学,而国内的学科分布排名前三位的学科是生物学、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以及临床医学。这也就说明全世界对于开放获取的学科倾向还是较为明显的,许多重要的开放获取期刊平台是依靠这些较重要的学科发展起来的。

国外开放获取期刊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萌芽阶段,1998年至2004年为初步发展阶段。随着大家对开放获取的定义组织形式等达成共识,许多国家大力发展开放获取项

目,并且制定了一些开放获取政策,对于开放获取期刊论文的版权问题也制定了一些原则,与此同时,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开放获取期刊平台,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目前

国外开放获取期刊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从2004年底开始,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推出一系列开放获取计划,之后许多国家也相继推出开放获取计划。关于开放获取发展中一些版权法

律也得到修正,政府机构对于开放获取提供资金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

然而,我国开放获取期刊才刚刚进入最初发展阶段,还存在期刊运行费用低、作者对于开放获取期刊的认同度不高等问题。但是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已初具规模,而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华医学会等各种学术团体对于开放获取持积极态度。依托中国庞大的科研市场,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相信一定能够提高我国开放获取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打造出国际知名的开放获取期刊平台。

回顾国际期刊发展历史, 世界上最早的期刊是1665年法国出版的。也就是说,西方国家的期刊发展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我们常说的SPRINGER、ELSEVIER均历史悠久,其中SPRINGER有160年的历史。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期刊的发展,在二战后的1950年前后,都经历了一个崛起期。据考证,中国的第一本科技期刊出现在19世纪,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产物,名曰《瀛寰琐记》,但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期刊,且连续出版至今的是《中华医学杂志》,其创刊至今仅有百年历史。截至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中国仅有科技期刊80多种;期间,科技期刊出版几乎处于全部停刊状态;1978 年以后才陆续恢复、新办出版科技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真正开始正常发展是从1978年开始的,可以说,中国科技期刊的繁荣与飞跃仅仅用了30年的时间,相对于科技期刊发展的历史规律来说,我国科技期刊正处于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又身处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应该是没有包袱的,且可以充分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工具和理念,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引领世界科技期刊的数字化时代。目前清华同方的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的知识服务平台已经初具规模,且两家都在新兴技术的提供和应用上狠下功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期刊的传播速度,减少了运营成本,实现了网上信息资源的共享集成,这正是适应了人们网络时代的阅读需求和习惯,而且我国期刊的数字化发展速度和普及程度不亚于一些发达国家。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出了“遏止领先”法则,即在转变时期起先最发达和最成功的社会要改变和保持其领先地位将是最困难的。相反,落后和较不成功的社会则更可能适应变化,并在转变中逐渐处于领先地位,使弱势转化为优势。国外出版商曾指出,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的图书出版市场没有形成先进高效的体系,所以这有可能就是中国数字出版的机遇。有关负责人表示,搭建内容投送平台是开发数字阅读市场的关键所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建设8至10家海量数字内容投送平台。而据预测,今年数字出版市场整体收入将超过750亿元人民币,“90后”是未来消费的主力,越来越多的传统出版企业将投身到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建设中。那么,科技期刊也处在这一次浪潮中,其提供的内容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将这些创新成果以最有效的方式向国际和国内的科研工作者推介,是科技期刊出版者的责任。

第5篇:中国科技发展论文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7502

我国的科技档案事业在不断发展,不断前进,但是,近几年兴起一股淡化论,我国的科技档案事业发展形势堪忧,这种科技档案概念的淡化现象危害是非常大的,科技档案事业的意义占据着主要位置。我国科技档案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不可抹杀,更不能忽略,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只有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才能继续前行。

1 我国科技档案概念发展现状

近年来,淡化科技档案概念的文章不断被发表,虽然这一重大学术动态权威人士还没有发表评论,但是这股淡化风很早就开始出现。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创办科技档案专业、南京大学创建科技档案双学士、70年代末期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创建科技档案系,但是这些科技档案专业在90年代后期逐渐消失,不断被撤销。2003级档案学专业教育计划撤销了科技档案管理专门学科,这就意味着在世界上唯一的档案学府中的科技档案专业不再存在,这样的结果让人心痛。这不仅仅撼动着科技档案事业的发展基础,在科技档案淡化论与科技档案专业被取消这两者的结合效应下,将会导致档案学领域不再存在科技档案学,或者在科技档案工作领域中不再存在科技档案工作,这对于我国的科技档案事业是致命的打击。

2 影响我国科技档案发展的原因

2.1 盲目学习西方

与西方国家先比,尤其是美国,这些国家没有科技档案或者科技档案工作的概念,但是在事实上,西方国家存在实际意义上的科技档案和科技档案工作。以美国为例,虽然在美国,政府的四大科技报告都是以科技资料的形式展现,但在实际上属于集中和统一管理的科技档案,不论在内容还是在管理上都在科技档案的范畴。另外,美国的科技档案还大量存在于企业档案,只是不称之为科技档案,而是统一称之为企业档案或者新技术档案。美国的科技档案工作是在科技文件资料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所以重视交流并与情报交流形结合。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科技档案工作是在科技文文件记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更加重视归档以及保存。如此看来,美国存在科技档案工作。我国科技档案界一些人受到这种现象的影响而出现淡化科技档案概念的风气。

2.2 档案学管理人员的理工科基础知识欠缺

由于我国科技档案学是建立在普通档案学基础上的,并且科技档案学带有自身的特点,与普通档案学专业有一定的区别,因此,普通档案工作很难满足科技档案工作,许多普通档案学家很难从事科技档案学研究,另外,档案学专业的人才都来自普通档案学,这些人所研究的范围仅限于普通档案学。从事普通档案学研究的人对科技档案工作在理解上存在偏差,更是导致了对科技档案研究工作的减弱。

2.3 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结合差

科技档案学在档案学中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要通过大范围的实践才能掌握科技档案学。一方面,档案学研究的发展基础是依靠高校,高校的教师、教授缺少实践知识,例如,科研、生产、建设方面的实践,这就使得理论研究和实践向脱节。另一方面,科技档案人员忙于实际工作中,很少有培训、经验交流的机会,例如,调查访问、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很难在理论上形成研究力。这就使得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双向脱节,结合差,成为影响我国的科技档案学研究发展淡化的一大主要因素。

2.4 企业档案概念影响科技档案的发展

企业档案属于社会档案,是一个综合概念,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科技档案,一部分是文书档案。虽然档案界出现对企业档案管理理解的不同版本,但是还是要重视科技档案学的研究,并不能说企业档案管理就是科技档案管理学,代替了科技档案管理学的实际价值。

3 发展我国科技档案事业的措施

3.1 重新审视党和国家的指示与文件

要想真正促进我国科技档案事业的发展,重新审视党和国家有关科技档案工作的文件与指示是非常必要的。自1959年至文化大革命前期,党中央和国务院下发有关科技档案研究的文件多达11个,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大范围的召开了有关科技档案工作的会议,颁布了《科学技术工作条例》,并且国务院也转发了会议的报告。这些文件和会议,在法律意义上肯定了科技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策略。这些科学理论足以在更高层次指导科技档案工作,这需要科技档案工作者重新学习,深层次了解,用这些指示和文件重新武装我们的思想观念。

3.2 培养专业人才

为了促进科技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要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培养专业人才。1980年《关于国家科学技术档案工作会议的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希望党中央、省、自治区可以在大专院校设立科技档案系,或者在各个省、自治区设立中等档案专业学校,培养档案专业人才。一方面,从理工科大学生中培养科技档案人才是培养科技档案人才的另一有效途径。例如,根据统计,我国有10万左右的科技档案人员,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人超过50%,培养科技档案专门人才应该着重考虑研究生,并且是理工科生或者是专门从事科技档案学工作的本科生。另一方面,培养科技档案工作的专业人才,提高科技档案学的教材质量是一项基本条件。另外,适当选印一些参考文献,引进具有新的创意、独到见解的文章编印进去。

3.3 增加调查研究的力度

实践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科技档案工作者所能感悟的也只是一部分知识,要由点到面的系统研究科技档案学必须通过调查研究。不论是从事理论研究的工作者,例如,教师、教授,还是从事实际工作的工作者,例如,高工、档案馆人员都严进行调查研究。例如,从事科技档案研究的教授深入到三峡工程档案管理部访问、调查,聚会真正体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的特点,激发新思想。只有经过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科技档案工作人员才跟上时代的发展,成为促进科技档案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3.4 提高交流功能

与美国相比,我国在科技档案交流方面是欠缺的,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科技档案分为成果性和记录性,不能因为科技档案被纳入档案的概念之下而弱化了科技档案的成果性,科技档案工作只关注文书档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与相关单位进行交流,更大范围的发挥科技档案成果性以及资料性的作用,并做好保密工作。

第6篇:中国科技发展论文范文

笔者通过与国外科技期刊的对比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科技期刊发展过于缓慢、落后,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科技期刊所发表的文章质量较低,不仅不具备原创性,并且所覆盖学科的能力比较低,无法从根本上将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展现,影响力减弱。近几年,我国各个地方针对论文有了硬性要求,很多人为评职称发文章导致稿件的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科技期刊也逐渐成为了部分在校研究人员与单位人员发表稿件的主要载体。科技期刊的发行数量低,期刊所发表的页码与论文的页码不多,发表的周期比较长,并且形式与内容上比较单一。在发行方式上比较传统,许多科技期刊的月发行量为负增长。从科技期刊的编辑部门分析,编辑人员的素质较低,编辑队伍的稳定性过差,科技期刊在开拓市场的时候不具备活力,在经营管理中缺乏动力与创新意识。在我国出版行业的快速发展中,科技期刊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仅仅在一个地区,科技期刊的种类就超过500种,但是真正在国内知名检索软件中能够检索的期刊种类却非常少。这种低水平,同质化的现象导致科技期刊之间形成白热化竞争现状。

二、影响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因素

1.品牌建设中的学术质量因素

众所周知,科技期刊的内容便是学术性,科技期刊对学术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换言之,质量是科技期刊的核心与关键。在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中,质量上的取胜是直观重要的,因此,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是当前科技期刊在品牌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2.品牌建设中学术策划以及科技研究的重点跟踪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科技期刊的整体学术质量,加强品牌建设中的学术策划以及科技研究的重点跟踪,则需要对科技期刊的学术策划以及组稿问题进行关注。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可以得知,在所发表过的论文中,省级以上级别的论文所具备的比例为:2011年占所有论文总量的7%,2012年为8.2%,2013年为9.5%,2014年为9.6%。其中以中华医学会系列的杂志为代表,发表省级以上的重点课题论文比例超过40%,组稿率超过10%。

3.品牌建设中的人才因素

人才是科技期刊品牌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只有具备一支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强、水平高的编辑人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科技期刊的内容与质量。在科技期刊的发展中,编采人员则是决定期刊成功与否的关键。一般而言,我国科技期刊需要专业的人员组成编委以及审稿队伍,而这些人员往往具有高层次性、专业性、国际性,能够带动我国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能够提高科技期刊的品牌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对其进行关注。

三、我国科技期刊所面临的问题

1.科技期刊不具备品牌建设的意识

从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而言,我国科技期刊在出版与发行的过程中并不具备品牌建设的基本意识,不具备品牌标示,甚至没有相应的组织参与到国际期刊的宣传与学习之中。针对这种现象,则需要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坚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主要的战略思想,在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同时,还要在意识上具备品牌思想,在积极构建品牌识别系统中,促使我国科技期刊朝着专业化、网络化以及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2.科技期刊在品牌的维护与管理上不到位

现如今,我国科技期刊在品牌建设中缺乏维护与管理,并且部分科技期刊并没有将这两项列入到品牌建设的组成内容之中。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科技期刊缺乏相应的品牌建设机制,并且缺乏国家层面的科技品牌战略发展要求,从而导致科技期刊在发展中内容与方向出现偏差。针对于此,需要积极调整科技期刊所出现的偏颇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指导,实现论文内容与人才机制的创新性发展。

3.科技期刊的品牌不具备国际化

在我国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科技期刊种类非常少,虽然由许多科技期刊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但是却真正缺乏国际品牌意识,没有形成国际品牌期刊。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来稿量仅仅是年收稿量的0.5%,国内科技期刊与国际期刊合作的论文数量不足1%。该数据进一步说明了我国科技期刊在发展过程中并不具备国际性,并且缺乏对国际化的认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

四、创新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措施

1.积极彰显特色,选择优秀期刊进行培育

总体而言,我国科技期刊的数量比较大,要想改善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需要在重视期刊品牌建设的同时,对优秀期刊进行培育,使其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首先,要选取期刊目标,对期刊进行重点打造,积极将期刊推出国内,推向世界,使其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其次,还要积极打造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以及不同专业的科技期刊,实现科技期刊的品牌代表性,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指引前进的方向。

2.实现分类指导,积极打造重点期刊

通过对科技期刊进行分类整理,能够遴选出品牌建设的重点期刊,按照科技期刊的分类,可以分为“国内品牌期刊”、“国际品牌期刊”、“地域品牌期刊”等等,在实现分类指导之后,能够进一步健全并完善我国科技期刊的品牌化建设体系以及品牌建设机制,进一步将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纳入到我国期刊的长期发展之中,这对我国科技期刊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正确把握政策,进一步保护期刊品牌

在把握政策的时候要进一步纠正学术期刊发展中所出现的偏颇做法,不要将收录在资料或资料库中的论文作为衡量科技人员水平的唯一条件,要正确把握好发展政策,在创新论文质量、内容、要求的同时,还要将国家重点所复制的课题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知名的品牌科技期刊中。此外,对于评定职称、学术成果研究、毕业研究、课题研究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增加国内期刊的数量,从根本上保证科技期刊在品牌质量上具有独特性。

4.加强对科技期刊品牌的推广与宣传

第7篇:中国科技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科技期刊;国际化;中医药

近年来,科技期刊国际化受到政府和学界的高度关注,虽然我国科技论文不管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升,2006年—2016年,中国科技研究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74.29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论文共被引用1489.85万次,排在世界第4位,[1]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渐缩小,跻身世界科技强国之列,但是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程度普遍偏低,在国际上缺少话语权,与中国的科研大国国际地位严重不符。中国科技期刊目前面临着模式守旧、缺乏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指标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期刊论文刊发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影响因子低,结构不合理,国际化水平始终徘徊在低层次。当前,国内外的中医药研究热潮对中医药科技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中医药科技期刊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挑战。尽管目前国内中医药科技期刊数量众多,但高质量的中医药科技期刊数量较少,外文版中医药期刊更是少之又少;当前的中医药编辑工作者对中医药科技期刊如何结合学科和国内外中医药协同发展的研究也很少。国外具备ISSN号面向世界各地发行的中医药科技期刊,只有少量的学术性文章,发行对象窄,影响面不广,且都面临优质稿源明显不足的情况。目前,我国内地公开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共计137种,约占国内医学期刊的1/7,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有19种,[2]2017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数据分析显示,中医药类49种期刊影响因子平均为0.629,比临床医学学科影响因子低得多,Medline收录的中医药科技期刊更是屈指可数。可见,在国家振兴中医药、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战略方案规划下,进入国际门户的中医类期刊数量依旧甚少。在中医药学领域,SCI收录的传统医学期刊有30余种,我国仅有《中医杂志》英文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英文版、《中国天然药物》中医药相关期刊被SCI-E收录。作为中医药学的起源国,中国的中医药科技论文在世界范围内不能得到有效的发表和交流,对中国和世界都是巨大的损失,对中国中医药界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目前,国内中医药学界对科技期刊的认知不足,对中医药科技期刊的重要作用没有足够的重视,同时,大部分中医药期刊由于运营模式单一,编委会国际化水平较低,学术论文诚信问题频发,以及出版语言和格式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国际化进程。因而,在当前中医药国际大趋势下,研究高质量中医药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打造高质量中医药国际期刊的目的及意义

当今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趋势促进了各个地区、各个语种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科技期刊是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渠道,能够增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让不同思想碰撞出火花。学术期刊的出版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的科技文化水平,所以,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是对外开放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需要,同时也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强调:“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3]我国要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不仅要向国内讲好中国故事,办好中文科技期刊,同样需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办好外文科技期刊。科技期刊国际化是我国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可以向世界彰显我国的科技成就,而且有利于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人类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截至2017年底,中国大陆英文期刊只有330种,SCI期刊197种,与英语母语国家美国SCI期刊2974种、非英语母语国家德国SCI期刊607种相比,差距甚远。近30年,我国重要科研成果基本都是首发于国外期刊,前沿科技成果外流,国内科研人员要查看这些内容,还要承受国际出版和检索系统巨额收费,更遑论知识产权保护了。所以,国内中医药学术期刊内忧外患,国际化发展势在必行,需要尽快打破语言限制,解决如何用现代化的语言阐释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将国内学者的中医药研究成果推向世界,融入国际学术交流。作为传播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对外推介我国的科技成果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为中国科技争取国际话语权。同时能够发挥平台作用,吸收国外优秀的科技研究成果为我所用;还可以参加国际出版市场竞争,争夺出版资源。我国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科技期刊相呼应,拥有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标志。中医是我国国粹,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本身就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中医药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将极大地促进中医药国际化,提升我国软实力,是文化复兴、科技强国中极其重要的内容,顺应了国家发展大趋势。中医药科技期刊承担着向世界传播中医药学术成果和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责任,打造高质量中医药国际期刊已成为必然趋势。

2.打造高质量中医药国际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中医药国际期刊发展面临的机遇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国内外重视和关注程度逐年上升。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是具有独特性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4]中医药在疾病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独特的治病理念与方法。当前,世界性的中医药热潮始终未减,中医药受到各国政府及民众的普遍关注,2018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中医药的简、便、效、廉等优势凸显,各国政府对中医药、针灸的科学研究也更为重视,相继成立了相关中医药研究机构,有许多国家实施中医立法并把针灸纳入医保体系。2015年,随着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更是吸引了全球的眼光,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加强中医药产业创新,加快中药产业标准化建设。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所以说,中医药的发展进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中医药学者应该与时俱进,继承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2.2中医药国际期刊发展面临着挑战

(1)中医药的完整学术体系相对封闭,与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明显,阻碍中医药期刊国际传播的脚步。中医药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但缺乏现代医学证据支撑,在国际化传播的过程中面临着文化和地域的巨大差异,很难融入国际医药圈。(2)学术造假严重,科研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堪忧,影响期刊质量,难以与世界接轨。我国学界学术不端事件屡屡发生,中国学者的国际形象被损害,影响学术诚信度,不利于中国学者与国际学界的良好交流。(3)学术评价体系导向具有片面性,过分重视SCI及影响因子。国内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研评价时过分依赖SCI和影响因子,导致国内很多前沿成果外流,国内期刊发展举步维艰。同时,由于中医药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科,所以,之后引用量提升困难,导致影响因子普遍偏低,而影响因子又是期刊评价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对于中医药期刊来说,要创办高质量的国际化期刊更是难上加难。(4)国内期刊市场化程度低,不利于国际化发展。我国期刊采用主管、主办和出版三级管理体系,大多由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主办,办刊经费主要来源于主办单位,难以达到集约管理和市场规模,主管单位在期刊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作用不明确,期刊集成度不高,绝大部分科技期刊都没有找到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路径,缺乏长期规划和有效的机制,市场运营能力缺乏,自主发展能力较差。(5)中医药期刊国际化缺少政策支持。中医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体系,学科小,中国本土的中医药SCI期刊与国际上的其他医药期刊数量相比少之又少,国际化发展道路举步维艰。目前,政府倡导的扶持一批发文量大的SCI期刊,对于没有进入SCI的发展期的英文期刊来说,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由于评价体系和高校科研机构考核指标的限制,未进入SCI的国内英文期刊发文量和质量都很难保证。所以,我国科技期刊尤其是中医药科技期刊的国际化需要政府政策支持,扶持一批水平较高、编校质量较好的优秀中医药英文期刊早日进入国内品牌期刊数据库和国际SCI期刊。

3.如何创有中医药特色的精品科技期刊

凡国内外知名杂志,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和风格,没有特色的杂志必然是没有影响力和关注度的,所以,中医药期刊应以高学术水平作为办刊的唯一目标,而没有自己的学术特色,就难以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1)注重中医药特色理论研究文章。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面临的巨大困难中,理论问题仍然是最突出的,中医药特色的基本理论术语高度抽象,晦涩难懂,虽然业内已有不同学派发表不同见解,但是仍旧没有形成完整的阐述,更遑论以世界性的语言传播到海外。故此,针对这些难点进行的组稿和约稿,深度剖析和阐释中医药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2)关注行业热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和栏目的策划。中医药期刊应紧跟时代和行业热点,有针对性地选题和设置特色栏目,避免各领域平均用力,体现期刊个性和创意,不唯广度,结合深度,组织专家学者对行业热点进行讨论剖析,及时反映中医药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通过“百家争鸣”引领学术发展的方向,提升杂志知名度。(3)紧跟数字化时代脚步,加速信息传播速度。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医药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步伐相对缓慢。数字化时代,信息飞速传播,作为传统行业的中医药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新媒体手段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缩短刊发周期,为优秀稿件开辟绿色通道,争抢网络首发权,对促进期刊国际化也有重要意义。(4)转变办刊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整合各方资源,借助主管主办单位的国际化平台,与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实现双赢。市场化的运营模式会大大提高期刊竞争力。总之,中医药科技期刊中医药学科特色和自身优势是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

4.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措施与方法

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仅要促进管理和采编系统的国际化,设置科学合理的国际化栏目,建立高端、国际化的编委专家团队、国际化作者群和审稿专家,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能够提高期刊的知名度,他们的学术声望能够吸纳行业内的知名专家学者,也能为期刊带来优质的稿源;同时,要围绕学科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组稿和约稿,保证期刊发表论文的学术前沿和国际化程度;期刊网络化信息化也尤为重要,采用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平台等新媒体手段加快信息传播速度,跨平台推送期刊文章,提高文章传播效率,完善网络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缩短出版周期,加快论文见刊效率,可以快速向全世界宣传期刊,扩大读者和作者的范围,有利于学术成果的传递,使文章更快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加快国际化步伐。除此之外,期刊国际化发展还需以下几点助力。

4.1英文刊在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优势明显

用国际通用语言进行学术交流,打破了语言和文化障碍,为更快地融入国际期刊界铺平了道路。虽然国内将科学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的中文期刊的说法甚嚣尘上,但是单纯本国语言的发表确实会影响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也不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要求。故而,英文刊和英文出版是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引起学界和期刊界的重视。重视英文摘要,借力英文出版,推动双语出版,跟上国际化步伐,推进中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

4.2学会与国际保持密切的联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马建中指出:“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学术影响力的直接体现和重要载体。一流的学会应有一流的期刊,一流的期刊应支撑一流学会的发展。”中医药科技期刊应依托各级学会,积极合作,为学会、会员做好服务,利用学会的国际化平台,更好地发展期刊。

第8篇:中国科技发展论文范文

关于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关系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较多学者认为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起了阻碍作用;虽也有一些学者肯定儒家文化的积极作用,但缺乏有说服力的论证。近来,乐爱国教授以其新著《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中华书局出版,2002年12月第1版)对此问题进行了全新的探索。该书以翔实的史料和严密的论证对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关系问题给了出色的回答。全书共20余万字,分为导论和正文五章。正文的前四章按照各历史时期对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关系分别作了论述,既讨论了历代儒家学者对自然、对科技的研究,也具体分析了儒家文化对于科技发展的影响。最后一章则从文化与科技关系的角度对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关系作了综合性的概述。

从总体上看,《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最大特点是把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比喻成文化母体与科技胎儿的关系,从而把古代文化与科技统一起来。据此,作者在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以下两个重要的学术观点:一是儒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内涵。长期以来,儒家文化常常被误解为科学的对立面,或与科学无关。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对儒家文化缺乏全面了解而造成的。作者根据儒学史和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认为,儒家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科技内涵,其理由有二:其一,儒家经典诸如《大戴礼记·夏小正》、《诗经》、《尚书·尧典》、《礼记·月令》等包含着丰富的科技知识;其二,历史上有众多儒家学者参与科技研究,并作出了贡献,尤以朱熹最为突出。作者认为,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够包容科技,是由于儒家的最终目的在于“求道、为学、致用”,而这一切又都必须通过研究自然、学习和研究科技才能实现。

至于孔子反对“樊迟学稼”,以及诸如“奇技淫巧”等说法,作者认为应当作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以此为据来证明儒家鄙视科技。二是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儒学化的特征。以往人们在研究古代文化和科技的关系时,大都将二者割裂开来。作者则认为,科技是在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必然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成长于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国古代科技亦是如此。作者打破了过去将文化与科技割裂开来的研究方法,重点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深刻影响:一是儒家文化对科学家的影响,中国古代科学家成长于儒家文化的氛围中,他们的人格素质,价值观、学识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甚至与儒家没有明显的分界;二是儒家文化对科学研究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儒家文化影响了科学家的科研动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儒家文化这种深刻影响的结果,便是使中国古代科技具有明显的儒学化特征。

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科学的许多方面都与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科技中的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和农学五大学科都具有显著的儒学特征,中国古代的科学是儒学化的科学”。正是运用这种把古代文化与科技统一起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中国古代科技与儒家文化的密切关系,作者断定:“虽然不能排除儒家文化对于古代科技的发展在某些方面也可能具有某种程度的负面作用,但从总体上看,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状况看,儒家文化对于古代科学的积极影响是占主导地位的。”

这样也就纠正了以往一些学者以为儒家鄙视科技、对古代科技发展起阻碍作用的观点。乐爱国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哲学与科技关系的研究,著述颇丰,功底深厚。他的《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不只是从一般的逻辑推理上而是立足于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立论,从儒学史与中国科技史的结合上进行论证,而且发掘出许多新的研究资料,因而有相当充分的说服力。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潘富恩先生为该书作序,并认为,这部专著“将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历史发展作了精详的论析,脉络清晰,而多有创建,是一部开拓性的专著”。

第9篇:中国科技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 更加开放;吸收和借鉴;世界经验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7)01-0005-03

以开放的视野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并保持活力的重要前提。邓小平指出:“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78,“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373 20世纪中后期,在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的过程中,现代科学技术浪潮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可逆转。积极吸收当代科技发展的成果,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并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东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并丰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在全球兴起了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影响并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日益强大的社会功能。

任何国家的发展,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要素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甚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决定性要素和支撑力量。对此,邓小平高度重视,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2]40,“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2]86现代科技革命对世界各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邓小平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2]87-88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领域的巨大影响,要求各国的发展必须密切关注科技革命的新犹。为此,邓小平强调指出,“现在世界的发展一日千里,每天都在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追都难追上。”[1]299在人类的各种优秀文明成果中,科学技术是没有阶级性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拿来为自己服务,所以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2]91

对科学技术的正确认识和科技革命的准确把握,使邓小平能从更深层次上思考社会主义的实现方式和发展模式问题,从而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产生力”的思想。

二、学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相互竞争。邓小平认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1]117虽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不断发展,但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还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一定的发展空间,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处理社会矛盾的方法、所积累的经济发展的经验、所拥有的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是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所学习、借鉴和利用的。为此,邓小平提出,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2]133

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复苏的进程逐渐加快,另一个方面是我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正在迅速崛起,特别是东亚的日本、韩国、东盟不少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也令人刮目相看。邓小平十分重视世界的新变化,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因此必须充分利用中国的地缘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他指出,“现在世界上有人在讲‘亚洲太平洋世纪’。亚洲有三十亿人口,中国大陆就占十一亿多。所谓‘亚洲太平洋世纪’,没有中国的发展是形不成的”,“大陆已经有相当的基础。我们还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希望中国兴旺发达,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1]358。“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有过高速发展时期,或若干高速发展阶段。日本、南朝鲜、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就是如此。”因此我国“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1]377

三、善于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实践的经验

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互动越来越频繁,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文明成果都进入了中国人学习和借鉴的视野,“开放不仅是发展国际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1]266因此,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成了中国不同层面研究和借鉴的对象,不但其混合经济思想、市场中性论思想等,对中国经济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有重要启示,而且其社会公平思想、社会福利思想等,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像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的视角,对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显示了重要的借鉴作用。党的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3]39-40可以说,这些理念和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是吸取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与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有很大的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的集大成者”[4],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反思“苏联模式”弊端、重新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并以开放的视野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过程。从全球化视野看,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首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认真总结、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同时对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经验进行了学习和借鉴。面对苏联社会主义和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对社会主义的反思、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验的总结又达到了新的境界,集中体现在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化和发展,学习和借鉴的视野不断开拓,从东亚模式到西方经验,包括西方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等,凡是有利于当代中国发展的人类文明成果都成了学习、研究和借鉴的对象。面对国内外十分复杂的形势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挑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则指出,“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5],并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依据新的实践要求,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进一步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同时继续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和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四、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更积极开放发展的视野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越来越大”,鲜明的表态,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立场,也揭示了中国发展的内在逻辑[6]。中国的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基本国策,必将伴随着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全过程;中国的开放也不是独善其身,而是互利共赢,志在打造包容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7],中国将因开放而充满活力,世界也将因中国开放而更加美好。“中将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视角,大力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在学习互鉴中,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贡献。”[8]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3]47正是在这样的胸襟和视野下,凡是有利于当代中国发展的人类文明成果都成了学习、研究和借鉴的对象,这既使中国发展融入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立于时代潮头,反映时代精神,显示了高度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从而使理论自信有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为推进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中国贡献提供了可能,使世界人民深深感受到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中国逻辑。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中国共产党90年来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及历史启示[N].学习时报,2011-06-27.

[5]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8.

[6]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J].求是,201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