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蔗糖的化学式范文

蔗糖的化学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蔗糖的化学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蔗糖的化学式

第1篇:蔗糖的化学式范文

关键词:个体化;量化饮食干预;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病程长而严重,而对患者进行管理也主要以集中在社区的管理办法为主[1]。如果能更好帮助患者进行饮食控制,就能够更好的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保持[2-3]。但是因为患者对于糖尿病知识的匮乏,同时因为我国的营养师的队伍严重不足,这也会导致社区缺乏必要有效的管理[4-5]。本研究主要据此分析个体化、量化的饮食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并选择我社区在2013年8月~2014年12月的108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社区的2013年8月~2014年12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108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的年龄为38~68岁,平均年龄为(53.2±6.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9,女性患者25例,患者的年龄为33~73岁,平均年龄为(58.1±7.0)岁。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和诊断,均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病程5年以内,胰岛素功能尚可,口服药物治疗,空腹血糖9以下,bmi在28以内的糖尿病患者,分组以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对患者进行群体性教育,不进行个体化的饮食指导,也不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量化食谱制定,不定期对患者进行监测血糖和体重。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量化饮食的干预措施进行指导,具体护理干预如下:

1.2.1群体性教育 通过专业培训的社区医生进行社区集体讲座,对所有患者进行群体饮食健康教育,主要针对糖尿病的饮食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并讲解利用血糖生成指数选择食物,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烹调方式和科学的饮食方式[6]。

1.2.2饮食健康教育 在对患者干预期间需要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饮食治疗和辅导,纠正患者不正确的饮食习惯,社区医师进行组织,对患者进行每周一次的饮食干预,并使患者进行小组讨论,针对相关的饮食经验和心得进行交流,以便于提升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

1.2.3制定量化食谱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营养状况,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经济情况并发症情况的,合理的对患者进行营养搭配,并为患者做好相关的饮食干预,为患者制定食谱,需要具体到每一餐当中各种食物的种类和量[7]。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和监测结果调整患者的谱4指导患者选择适宜活动评估运动强度,使患者运动量较前提高,使体重下降,BMI下降。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观察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周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计量资料均采用t值检验,组间比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P

2 结果

2.1一般资料分析 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6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5例,本研究男性患者攻击57例,女性共计51例,男女比例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主要集中在60~70岁,见表1。

2.2治疗情况 干预指导以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都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P

3 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治疗并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干预手段。本研究主要分析个体化、量化饮食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从本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在社区内部对患者进行个体化、量化的饮食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经过分析能够得出,个体化、量化的饮食干预主要以群组形式联合个体化和量化干预,可以有效增加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交际机会,有利于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知。个体化、量化的饮食干预的实施为社区糖尿病患者接受完整、系统的饮食指导结合健康教育提供了机会,也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和遵医嘱行为,所以能够更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综上所述,对于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为患者配合个体化、量化的饮食干预,能够更好的维持患者的血糖质量,促使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乔志敏,陈原.糖尿病个体化营养治疗疗效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4,21(08):542-543.

[2]武琳,丁静,丁岚,刘京芬.社^糖尿病患者量化饮食和运动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14,20(04):54-55.

[3]杨硕,樊立华,王丽敏,等.以社区为基础进行糖尿病综合干预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22(05):745-746.

[4]周逸丹,谷卫.糖尿病饮食治疗现状[J].浙江医学,2014,23(03):46-47.

[5]于爱华.饮食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20(10):523-524.

第2篇:蔗糖的化学式范文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盐城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盐城 224006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胃切除后血糖代谢的影响。 方法 将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该院行根治术的100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BillrothⅠ式组33例,BillrothⅡ式组36例,Roux-en-Y式组31例,综合分析3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糖变化。结果 ①BillrothⅠ式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PG-2h)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illrothⅡ式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的空腹血糖分别为(8.730±0.859)mmol/L、(7.328±0.706)mmol/L、(6.512±0.714)mmol/L、(6.802±0.813)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1.974±0.918)mmol/L、(7.429±1.432)mmol/L、(7.504±1.019)mmol/L、(7.657±2.033)mmol/L;Roux-en-Y式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的空腹血糖分别为(8.972±0.843)mmol/L、(7.226±0.516)mmol/L、(6.468±0.533)mmol/L、(6.7042±0.721)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1.938±0.957)mmol/L、(7.024±1.917)mmol/L、(7.382±1.614)mmol/L、(7.665±1.953)mmol/L,BillrothⅡ式组和Roux-en-Y式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 BillrothⅡ式手术和Roux-en-Y式手术能够有效改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代谢。

关键词 消化道重建;糖尿病;血糖代谢

[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a)-0019-02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50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根治术前1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研究分析胃切除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男62例,女38例;年龄36~79岁,平均55.8岁。其中包括胃窦部癌77例,胃体部癌33例;其中61例长期注射胰岛素治疗,28例口服降糖药治疗,11例未加任何控制。根据胃癌根治术后所行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BillrothⅠ式组33例,BillrothⅡ式组36例,Roux-en-Y式组31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根据患者情况行远端胃切除或全胃切除的根治性手术,并行D2淋巴结清扫,根据切除情况选择BillrothⅠ、BillrothⅡ或Roux-en-Y术式作消化道重建。①BillrothⅠ组: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②BillrothⅡ组:将残胃大弯与上段空肠行端侧吻合,空肠-胃吻合口离屈氏韧带约10~30 cm;③Roux-en-Y术式组:胃-空肠吻合,距Treitz韧带约15~30 cm处行空肠-胃端侧吻合,距此吻合口约40~50 cm行空肠端侧吻合[1]。

1.3 观察指标

收集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术后监测血糖期间均不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若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0.0 mmol/L时给予短效胰岛素[2]。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患者术后平均血糖水平数值与术前水平数值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①BillrothⅠ式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②BillrothⅡ式组和Roux-en-Y式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3 讨论

50年代初期,国外有学者发现用于治疗肥胖的胃转流手术和胆胰转流手术对伴有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术后血糖代谢有明显的影响[3]。该研究分析,如果对同时伴有2型糖尿病的胃癌患者在术中施行类似于胃转流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在通过观察这些患者术后血糖、胰岛素水平等指标的变化,那么应该可以初步揭示类似胃转流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术是否能够真正影响患者血糖代谢。该研究中行BillrothⅠ术式患者术后各时期的血糖水平较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BillrothⅡ式组患者术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8.730±0.859)mmol/L、(11.974±0.918)mmol/L,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的空腹血糖分别为(7.328±0.706)mmol/L、(6.512±0.714)mmol/L、(6.802±0.813)mmol/L,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的餐后2 h分别为(7.429±1.432)mmol/L、(7.504±1.019)mmol/L、(7.657±2.033)mmol/L,BillrothⅡ式组患者术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8.972±0.843)mmol/L、(11.938±0.957)mmol/L,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的空腹血糖分别为(7.226±0.516)mmol/L、(6.468±0.533)mmol/L、(6.7042±0.721)mmol/L,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的餐后2 h分别为(7.024±1.917)mmol/L、(7.382±1.614)mmol/L、(7.665±1.953)mmol/L,经统计学比较BillrothⅡ式和Roux-en-Y式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提示BillrothⅡ和Roux-en-Y两种术式对于患者血糖调控有积极的意义,这一结果与郑成竹等[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笔者分析其原因认为BillrothⅡ式吻合和Roux-en-Y吻合均能够出现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旷置,这有效地消除了食物对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的刺激[5-8],导致未消化或者消化不充分的食物直接进入回肠或远端空肠,对患者术后肠道内分泌造成一定影响,对血糖控制有积极的意义[9-10],因此出现研究中所得结果。另外,该研究所选样本量较少,并且远期血糖控制效果也需要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以确定其研究成果,而胃癌本身对血糖控制有无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李慧华,郭妍,邹大进.2型糖尿病合并胃癌行胃切除后不同消化道重建对血糖代谢的影响[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3):155-157.

[2] 何森.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J].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34-1135.

[3] 陈健,陈心足,胡建昆.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研究现状[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3(6):604-607.

[4] 郑成竹,丁丹. 手术治疗代谢性疾病消化道重建方式合理选择及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8):894-902.

[5] 韩年明,乔建忠,许兵.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2):10-12.

[6] 汪启斌,董荣坤,张笃,等. 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对胃癌合并 Ⅱ 型糖尿病血糖的影响[J]. 西部医学,2012,24(4):657-660.

[7] 李二虎,王萍,郭玉娜. 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12,34(19):2946-2947.

[8] 刘刚,辛建军,薛伟山.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1):1080-1082.

[9] 宫庆,丁印鲁,纪志鹏,等.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消化道重建后血糖变化观察[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5):380-383.

第3篇:蔗糖的化学式范文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小板表面糖蛋白;流式细胞术

作者单位:100083北京市第六医院心内科

随着人群的老龄化,动脉粥样硬化所带来的血栓栓塞性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心脑血管疾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高,近年来阿司匹林的使用可以使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降低25%的心脑血管病事件如死亡,心肌梗死,卒中;降低48%的血管搭桥及动脉栓塞事件;减少肺栓塞事件67%[1]。但是有大规模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24]均发现有阿司匹林抵抗现象。临床长期随访时上发现应用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后,仍然有一部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加大治疗剂量,不仅未能达到治疗及预防目的,而且不良反应增加,这种现象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 AR)。所以对于危险程度高的冠心病患者需要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即联合多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这种强化治疗很需要一种非常敏感而且可靠的血小板功能的检测方法作为参考。但是目前尚没有一个公认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大多都是反映血小板聚集的实验,而流式细胞术是通过检测血小板活化时血小板表面的糖蛋白的表达,从免疫、受体水平评估血小板功能。本研究就是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不同危险程度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的表达水平对其进行分析及意义及FCM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0年4月至2010年9月连续入院的38例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初治的ACS患者(非ST抬高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3例),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71.6岁。所有患者均经心肌酶、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急诊或择期冠脉造影证实。入院后每天于晨起餐后服用阿斯匹林100 mg,连续服用7~10 d,其他抗心肌缺血药物均按指南使用,治疗期间禁止使用其他明确的抗血小板药物,如:波立维,抵克利得,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排除标准:明确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有各种血液系统疾病,具体如下:血友病、白血病、再障、ITP等特别是有血小板功能异常者;近期有外伤、手术及出血史;合并有肝肾疾病、肿瘤、脾亢、脑出血者;血小板计数在100~450万之外者。健康对照组(Control)22 例为同期我院无明显心脑血管疾病的门诊体检者,男12例,女10 例,平均年龄68.5岁。

1.2 方法

1.2.1 主要仪器

FACSCalibar流式细胞仪为美国BD公司产品,Falcon 上样管。

1.2.2 主要试剂

①单克隆抗体: PAC1 FITC 为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抗GP Ⅱb/Ⅲa (即纤维蛋白原受体, FibR) McAb,CD62P PE 为藻红蛋白标记的抗P2选择素的McAb ; CD61 PerCP 为Peridininchlorophyll protein 标记的血小板糖蛋白Ⅲa 的McAb(均购自美国BD 公司)。② 同型对照: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Mouse IgM、MousePE 为藻红蛋白标记的鼠IgG(均购自美国BD 公司)。

1.2.3 样本采集 病例组入院后服用阿司匹林前以及经治疗7~10 d病情稳定后分两次于晨起7时抽取肘前静脉血,不扎止血带,弃去前2 ml可能混有组织液的血液,将样本加入CTAD管中,轻轻混匀,避免剧烈的摇动而影响对血小板的检测。20 min内对血小板进行荧光标记、固定、检测。

1.2.4 标本制备 将试管标号区分对照管和实验管。对照管内加入RGDS、MouseγPE、CD61 PerCP 各10 μl;试验管加入PAC1 FITC、CD62P PE、CD61 PerCP 各10 μl,轻轻混匀,避光室温孵育20 min,立刻加入预冷2~8℃的1 %多聚甲醛0.5 ml并混匀,放置于2~8 ℃冰箱中30 min。以上步骤均在2 h内完成,以减少血小板体外活化。标本制备后进行上机检测。

1.2.5 上机检测 用CellQuest软件获取并分析样本,具体如下:a、FSC和SSC设对数放大阈值设在CD61PerCP上,b、在SSC和CD61PerCP点图上圈定所有的血小板群,包括与白细胞粘附的血小板。c、用同型对照抗体染色的标本调整FL1和FL2电压如:CD61PerCP/同型对照FITC/同型对照PE,d、活化血小板染色的标本调节补偿,CD61PerCP/PAC1 FITC/同型对照PE 调节FITC对PE的干扰。e、CD61PerCP/同型对照FITC/CD62PPE调节PE对FITC的干扰。

1.2.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血小板糖蛋白之间的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

2 结果

38位入选的病例均圆满完成实验,住院期间无心源性死亡及其他心源性事件发生、无严重的出血事件。ACS组的PAC1及CD62P表达均高于Control组(P

表1

各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表面CD62P、Pac1 的表达率(%)

治疗前治疗后

PAC1(%)CD62P(%)PAC1(%)CD62P(%)

ACS3810.36±6.15*10.72±7.12*4.90±2.37#*4.32±2.08#*

Control221.82±0.922.02±1.7

注:*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血栓栓塞性疾病达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常表现为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外周血管栓塞性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肿瘤性疾病而跃居世界第一[5]。

在血小板活化早期,血小板空间构型发生改变,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 复合物构型改变,其纤维蛋白原受体暴露,促进纤维蛋白原与GPⅡb/Ⅲa 的相互识别和结合[6]。Pac1 为GPⅡb/Ⅲa 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受体,在血小板活化后,GPⅡb/Ⅲa 受体的活性表达是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检测血小板表面Pac1 的表达量可以更精确地在更早阶段检测到血小板的活化。

P选择素(Pselection,gmp140)又名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表面膜蛋白或CD62P,位于血小板内的α颗粒和内皮细胞棒管状小体内。血小板活化时, 血小板α颗粒膜与质膜融合,CD62P暴露于血小板质膜表面,成为血小板活化的一个特征性指标[7]。CD62P 通过血小板P2选择素介导血小板黏附于内皮细胞及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与单核细胞连接,从而产生中性粒细胞激活,血管活性物质、氧代谢产物释放,纤维蛋白原沉积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启动血栓形成过程。CD62P 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浓度呈正相关[8],因此,CD62P的升高可作为血栓疾病的病情监测和评价血栓前状态的有效指标。

本研究ACS组治疗前CD62P/PAC1两者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 考 文 献

[1] Antithrombotic TrialistsCollaboration. Collaborative metaanalysis ofrandomised trial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death,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 high risk patients. BMJ, 2002, 324.

[2] Jansen FW, Vredevoogd CB, et al. Complications of hysteroscopy:aprospective,multicenter study. Obstet Gynecol,2000,96(2):266270.

[3] Mueller MR, Salat A, Stangl P, et al.Variable platelet response to lowdose ASA and the risk of limb deterioration in patient submitted to peripheral arterial angioplasty. Thromb Haemost, 1997,78:10031007.

[4] Miles Dalby, MD, Gilles Montalescot, MD, et al. Results of the Platelet Activity Extinction in NonQWa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Aspirin, Clopidogrel, and Eptifibatide (PEACE) Study. JACC Vol.43, No.2, 2004 January 21, 2004:162170.

[5] 王建中,孙帝,等.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血小板.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4,17:232234.

[6] 韩悦,王兆钺,王爱青,等.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中华血液学杂志,1999,20:127129.

[7] Macchi L, Christiaens L, Brabant S, et al. Resistance to aspirin in vitro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p latelet sensitivity to adenosinediphosphate. Thromb Res, 2002, 107: 45 49.

[8] 施寅铨, 潘伟民.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 表达和血黏度的临床研究. 临床中老年保健,2003,3(1):1113.

第4篇:蔗糖的化学式范文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管理模式; 自我管理能力

Effect of Hospital-community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l on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ZOU Zhen-yu,ZHOU Qiao-qi,HONG Xiao-hua,

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8):115-118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ospital-community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l on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Method:116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by random sampling method.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numbertable method,with 58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ospital-community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l,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single community management mode.The differences in death,hospitalization,blood pressure up to standards,blood glucose reach standards,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self management abil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overall mortality and heart failure morta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but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overall hospitalization rate and heart failure hospitaliz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llitus; Management model; Self management abi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Huizhou 516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8.032

高血压并糖尿病可导致微血管病变,严重者甚至导致心脑血管病死亡,高血压与糖尿病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1]。本研究通过采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用于提高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8例,其中男27例,女31例,年龄60~85岁,平均(65.14±4.24)岁,高血压病程1~12年,平均(5.52±1.24)年,糖尿病病程2~10年,平均(4.98±1.19)年,高中或中专及其以下学历40例,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18例;对照组58例,其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61~83岁,平均(65.05±4.19)岁,高血压病程1~11年,平均(5.49±1.31)年,糖尿病病程2~11年,平均(4.99±1.21)年,高中或中专及其以下学历38例,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2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意识清晰,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全部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中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40 mm Hg,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90 mm Hg[2];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WHO/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推荐的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7.0 mmol/L,口服葡糖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2 h血糖≥11.1 mmol/L[3]。

1.2.2 排除标准 合并继发性高血压,存在心、脑、肝、肾并发症,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危重症疾病,脏器终末期疾病及精神性疾病,自行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单一社区管理模式。

1.3.1 传统单一社区管理模式 社区医师对患者实施全方位、全程管理,其措施包括:(1)用药治疗督导;(2)根据病情程度及时调整用药,确保血压、血脂、血糖、体质量指数水平控制于稳定范围内[体质量指数分级标准: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质量(kg)/身高(m2),BMI

超重与肥胖者应控制BMI≤25 kg/m2,

腰围:男

1.3.2 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 (1)定期开展社区医师关于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医院技能培训,间隔3个月1次,制定并组织实施社区医师培训与考核方案。(2)三级医院医生负责制定初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方案,并及时调整血压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的治疗方案,待治疗方案确定且病情稳定后转诊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社区医师负责患者维持治疗与常规血压血糖监测,建立健康档案并实施长期动态管理,当社区患者出现急性并发症或血压血糖不稳定时则通过网络反馈至三级医院,形成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流程。(4)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服务团队:由三级医院专科医师与社区全科医师共同完成对高血压并糖尿病的规范化管理,专科医师负责对社区全科医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全科医师通过制定健康档案定期实施电话访视、家庭访视,与患者及其家属维持长期联系,定期实施个体化全程监督。(5)健康教育:由三级医院专科医师与社区健康教育员组成健康管理团队,每月定期开展高血压与糖尿病相关知识讲座。(6)自我管理指导:每月组织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俱乐部,制定关于药物正确服用、合理饮食、血压血糖自我监测、运动指导、控制体质量、戒烟戒酒等自我管理方案,鼓励患者与患者间的防治知识与经验交流,引导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社区医师对患者实施全方位、全程管理,具体措施同上。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死亡与住院情况,血压血糖达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

1.4.1 死亡与住院情况 比较两组总体死亡率、心力衰竭死亡率、总体住院率及心力衰竭住院率的差异。

1.4.2 血压血糖达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血压达标率、血糖达标率及并发症(心力衰竭、脑卒中、糖尿病足)发生率。血压达标的标准:SBP≤140 mm Hg,DBP≤90 mm Hg,对于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心力衰竭与糖尿病患者则控制于SBP≤130 mm Hg,DBP≤90 mm Hg[4]。血糖达标的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5],FBG≤7.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7.8 mmol/L。

1.4.3 自我管理能力 参照自行设计的《自我管理能力调查表》,内容包括遵医嘱规律服药、血压血糖自我监测、适量运动与合理饮食等,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生存与住院情况比较 观察组总体死亡率及心力衰竭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住院率及心力衰竭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生存与住院情况比较 例(%)

组别 总体死亡 心力衰竭死亡 总体住院 心力衰竭住院

观察组(n=58) 0 0 0 0

对照组(n=58) 4(6.90) 2(3.45) 8(13.79) 6(10.34)

字2值 2.33 0.51 6.57 4.39

P值 >0.05 >0.05

2.2 两组血压血糖达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血压达标率、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观察组遵医嘱规律服药率、血压血糖自我监测率、适量运动率及合理饮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例(%)

组别 遵医嘱规律服药 血压血糖

自我监测 适量运动 合理饮食

观察组(n=58) 54(93.10) 54(93.10) 55(94.83) 53(91.38)

对照组(n=58) 44(75.86) 41(70.69) 38(65.52) 36(62.07)

字2值 6.58 9.83 15.67 13.95

P值

3 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的加重,高血压、糖尿病成为了社区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6]。高血压、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严重影响社区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高血压与糖尿病均为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高危因素,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显著增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7]。同时,大部分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均存在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费用[8]。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疾病死亡风险与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9]。与传统单一社区管理模式相比,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具有规范、全程、长期的优点[10]。同时,高血压与糖尿病均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其与社会环境、物理因素及不良生活方式具有紧密的关系,两种疾病均需要终身监测[11]。当前采用的传统单一社区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每位患者的疾病的控制需求。为了有效缓解当前医疗资源欠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将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用于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的慢性病管理中,有助于改善血压达标率、血糖达标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12]。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采用传统单一社区管理模式患者比较,采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患者总体死亡率与心力衰竭死亡率稍降低,总体住院率与心力衰竭住院率明显降低,揭示了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同时,有助于降低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住院率,从而降低医疗费用[13]。另一方面,采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患者血压达标率、血糖达标率由传统单一社区管理模式患者的75.86%、74.14%,明显增高至94.83%、96.55%,并发症总发生率由传统单一社区管理模式患者的18.97%,明显降低至3.45%。揭示了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助于显著改善血压血糖水平,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最后,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患者改善遵医嘱规律服药率、血压血糖自我监测率、适量运动率与合理饮食率等自我管理能力指标均明显优于传统单一社区管理模式患者,揭示了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改善自我管理能力中具有更显著的价值。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建立医院社区信息平台,一体化高血压并糖尿病管理服务团队,发挥核心干预作用,由专科医师作为技术指导,定期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有助于提高社区全科医师对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能力。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下,通过定期随访管理,开展健康教育,并与患者及其家属维持长期的联系,实施综合干预对策。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在遵医嘱规律服药、血压血糖自我监测、适量运动与合理饮食中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状况,降低住院与并发症风险[14-15]。

综上所述,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助于稳定控制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与血糖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唐雪峰,关旭静,吴先萍,等.2014年四川省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现状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30(7):591-594.

[2]杨红玲,洪云飞,魏引,等.高血压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中亲环素A和B的表达意义[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8):789-793.

[3]魏剑芬,程燕,吴乃君,等.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23(6):533-535.

[4]吴宝刚,郝,李乃静,等.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因子的关系[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44(6):485-488.

[5]陈建康,朱鹏立,严瑜,等.小剂量利伐沙班对预防2型糖尿病伴心房颤动高龄患者脑卒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44(8):755-757.

[6]艾小叶,刘健,李素华.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9):2282-2285.

[7]马孝湘,王林,程幼夫,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7):689-692.

[8]廖丽娅,邓红艳,姜红峰.厄贝沙坦对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靶器官损害的相关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8):873-875.

[9]解薇,乔建歌,杨青敏.交互式无缝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的发展现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4):1028-1030.

[10]刘晓红.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的特点[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3):229-230.

[11]王丽,常利杰,吴浩,等.医护绑定式团队中社区护士对慢性病管理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743-747.

[12]陈红,褚新春,娄德,等.农村社区高血压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6):267-269.

[13]梁榕,王晓荣,罗灿明,等.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33(5):351-354.

[14] Edelman D,Dolor R J,Coffman C J,et al.Nurse-led behavioral management of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practices: a randomized trial[J].J Gen Intern Med,2015,30(5):626-633.

第5篇:蔗糖的化学式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认知;误区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0-0017-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10.007

一、 碳酸铁究竟是否存在

在练习书写化学式时,有的教师不加注意,把碳酸铁、碳酸铜、碳酸铝等也作为书写的对象。对照2013版沪教版教材P127附录四可知,这些化合物溶解性表征为“―” ,即“这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2012年以前的版本中认为是“不”,即难溶物,这应该是编者的错误)。为此我们仅以碳酸铁为调查对象,查阅了尽可能多的手册,包括Wagman的《化学热力学性质的数据编选》(1981年版),Kerters的 《溶解度数据丛书》(1990年版),Barin的《纯物质热力学数据手册》(2003版)等都没有查到有关碳酸铁(Ⅲ)的数据,如果其确实存在或者能制备得到的话,那么作为常见的无机物,上述重要手册没有理由不收录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化工产品名录中的“碳酸铁”并非含有三价铁离子,而是碳酸铁(Ⅱ)(即“碳酸亚铁”)的商品名,两者完全不是一码事。外文资料中的“Carbonate- iron”对应的化学式就是FeCO3,尚未有对应“Fe2(CO3)3”的物质见诸报端。退一步讲,即使碳酸铁(Ⅲ)能够通过固相合成得到,只要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发生强烈的“双水解反应”:3CO32-(aq)+2Fe3+(aq)+3H2O[=]

2Fe(OH)3(s) + 3CO2(g)。有学者通过计算认为[1],此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4.02×1045,彻底不可逆,即完全水解到底,如果将碳酸铁(Ⅲ)投入水中,得到的应该是氢氧化铁沉淀而非不溶于水的碳酸铁。类似地,碳酸铜、碳酸铝即使有也会发生“双水解”而不复存在。所以我们认为这些练习书写化学式时,一定要将这些并不存在的物质剔除,不要误导学生,应该让他们意识到“书写真实的化学式”才有意义!

二、蔗糖溶液不能导电吗

在2014年苏州中考化学卷中,有这么一问“蔗糖溶于水,溶液很难导电,是因为 的缘故”。这道题绝大多数考生回答非常轻松:蔗糖以分子形式溶于水。不少老师也认为回答正确。但是看了阅卷的参考答案都说没想到,原来还必须回答另一个因素:水的导电性非常微弱!是啊,这些教师的意外其实并不意外。2012年以前版本的教科书中描述的是“蔗糖溶液不导电”。为什么教材都变了而这些教师却没有认真研读呢?说穿了还是“教学惰性”在作祟!在这些教师的潜意识中,还是让学生单纯地“看图识记”:蔗糖分子被水分子包围,分散开来,形成蔗糖溶液,其中没有离子,不会导电的。这其实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片面认知。师生都把注意力放在“分子”上了,难怪会忽视溶剂――水的微弱电离了。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一事实,我们利用电导率传感技术,测定了蒸馏水和食盐水中的电导率(见图1),学生清楚地看到原来蒸馏水并不是所谓的“纯水”啊,它里面也有像食盐能电离出极少量的离子呀。这时他们恍然大悟:怪不得蒸馏水的导电性只能说微弱!所以我们认为在每一轮的教学前,一定要先仔细对照一下新旧版本的教材中有没有变化?特别是描述性的语句,关键词有没有发生改变?为什么要变呢?教学中该怎么应对呢?

三、二氧化碳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吗

说起来这是老生常谈的争论性话题了。其实国外(日本、英国、新加坡等)的教材中插图画的就是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而国内现行的主流教材中只有2013版沪教版提到“通常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于是在教师群体中也分成了两个阵营:一种认为两种收集方法都可以;还有一种认为既然书上这么讲了,就应该遵照教材规定。我们认为后一种观点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质疑精神,也把教学目的直接导向了应试。“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近些年我们不断的探究,用实验不断地验证前一种说法的合理性 [2]。可喜的是,2015年北京东城一模(使用人教版教材)的试卷中也出现了同样的题材:

结合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碳收集方法的描述: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某化学小组分成两组进行实验,研究是否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问题。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实验]

室温下,用图1所示装置向试管内长时间通入二氧化碳;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用pH计测得室温下三种液体的pH,记入下表。

由a3数据可知,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很小。

根据上述结论,推测a1、a2和a3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2

[反思与交流]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挥发出的HCl。

[实验结论]用图2所示装置,可以收集二氧化碳。

我们按照上题图示,也用pH传感器做了验证性的数字化实验,结果见图4,与上题非常吻合。所以我们认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能用排水法收集”并不矛盾。前者需要长时间通入或充分接触才能达成,而后者气泡很小且在很短时间(约2~3s)就从管口逸出到水面,溶解量应该很小。两种关系好比“热力学”与“动力学”,前者是一种可能性,而后者是一种现实性。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正确理解相关知识的前提或限制性,培养他们全面认知能力,积累学习化学的核心素养,这才是教授“二氧化碳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第6篇:蔗糖的化学式范文

关键词:离子方程式 解题方法 高考热点

一、离子方程式的基本信息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一)依据四原则

蔗糖、乙醇等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分子式。

三、关于离子方程式问题的解法

首先,需清楚物质能否电离,再细心列出方程式。与普通方程式没太大区别。

其次,原子守恒解题是关键。

最后,如果是离子共存题,你要先考虑题目附加的条件,因为一些离子在酸性条件或碱性条件不能大量共存…其次在考虑题目中给的离子是否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或气体或水或…接着考虑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亚铁不能跟硝酸根和氢离子),最后考虑是否发生双水解反应。

(四)查看是否有忽略隐含反应

五、离子方程式中常见的易错分析

①所有氧化物和过氧化物一律写化学式,刚开始学的人易忽略只有易溶且易电离的电解质用离子符号表示,往往将许多不可溶的强电解质拆开,导致错误。这里必须清楚,像过氧化钠、氧化钠等活泼金属氧化物或过氧化物,虽然是易溶的电解质但是不可拆。

②还有像碳酸氢钠,属于可溶的强电解质,但是有时(例如向饱和碳酸钠中通二氧化碳)也写作化学式,那就要看它主要是以固态物质形式存在,还是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

③强酸的酸式盐如硫酸氢钠要拆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高中只有硫酸氢盐属此类);弱酸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则拆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磷酸、亚硫酸等的酸式盐皆属此类)。

④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氧化物、单质、沉淀、气体都不能拆。

第7篇:蔗糖的化学式范文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169-02

本文是以研究硫酸的性质为基础的一堂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课,现对这堂研究性活动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师:同学们,摆在大家面前的是一瓶已失去标签的硫酸,不知道它是浓硫酸还是稀硫酸,请同学们出出主意、想想办法,把它区别开来。

这时教室沸腾了,同桌间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当教师让讨论暂停时全班同学眼睛齐刷刷地注视着老师。突然,丙同学打破寂静,他想用酸的粘度来区别,顿时教室又沸腾了,不少同学持反对意见,丁同学提出了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

教师:丁同学的方法很好,这是借助于物理方法,再想一想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呢?

戊同学沉思了片刻阐述了她的观点:取一定量的水,沿器壁向水中小心地注入样酸,用手摸试管底部,很烫,就是浓硫酸。

己同学终于耐不住寂寞演讲了他的方法:向食盐晶体中加入浓硫酸,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就是浓硫酸。

教师:太棒了!同学们精彩的简述使我大开眼界,要区别是"浓"还是"稀",还有很多方法,同学们想不想试试?

投影:完成下列学案,边做实验边总结。

一、实验步骤

1.取一支试管,往其中注入约5mL水,然后小心地沿试管内壁加入约1mL浓硫酸。轻轻振荡。用手接触试管外壁。稀硫酸备用。

(现象: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到__________。)

(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说明浓硫酸溶于水时__________,稀释浓硫酸时必须__________。结论: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而稀硫酸没有。)

2.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一小块铜片,然后分别滴入1mL浓硫酸和稀硫酸。把盛有浓硫酸和铜片的试管,用装有玻璃导管的单孔塞塞好,加热。放出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或品红溶液中,且在试管中用蘸有碳酸钠溶液的一团棉花塞住管口。

(现象:滴入浓硫酸和稀硫酸后,试管__________(有或无)现象。给盛有铜和浓硫酸的试管加热,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__,品红溶液__________,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显__________色。)

(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说明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时生成了__________气体,而不是__________气体,铜被浓硫酸__________(氧化或还原)成了__________离子。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性。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教师:同学们做完了实验,是否还有其他方法来区分"浓"和"稀"呢?在耐心等待中庚同学举手发言,谈了她的得意之作: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可以区别,在玻璃片上放一根火柴梗,用玻璃棒蘸取样酸,点在火柴梗上,变黑者就是浓硫酸。

辛同学高喊,也可以把酸滴在纸屑上,变黑者就是浓硫酸;同学们都乐了,他们明白辛同学的方法与庚同学的方法相同。

被同学们公认为学习"不用功"的壬同学也发了言:用玻璃棒蘸酸滴在胆矾上,变白者是浓硫酸。

癸同学阐述了在加热条件下用木炭或铜片与浓硫酸反应,若在试管中有白雾产生,且能使品红溶液退色,则样酸为浓硫酸。

教师:如果把铝片放入试样酸中,如果没有气体产生,说明它是什么酸呀?如果有气体产生,那是什么气体?说明那样酸是什么酸?

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明白了浓硫酸在常温下使铁和铝钝化的道理。进而通过对Cu、木炭和浓硫酸反应实质的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浓"和"稀"的区别。为了加深对浓硫酸氧化性更深刻的认识,教师讲述了一段小插曲:某硫酸厂有一辆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长期放置,车身很脏。有一位新工人为了给车美容,边吸烟边用水冲洗,结果发生了铁槽爆炸事故,你能说说其化学变化吗?最后教师通过投影,让学生再一次回顾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研究活动反馈(投影课堂练习)

蔗糖是白色固体,化学式为C12H22O11,在烧杯中放入蔗糖,加入蒸馏水少许,再加入浓硫酸,并且用玻璃棒搅拌,可测出温度升高,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迅速膨胀,形成疏松的"炭柱",并有大量酸雾形成。试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说明浓硫酸具__________性。

(2)蔗糖逐渐变黑,说明了浓硫酸__________。

(3)形成疏松的"炭柱",说明产生了__________气体,这些气体逸出,将混合物"吹起"。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表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性。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形成"酸雾"的原因__________。

第8篇:蔗糖的化学式范文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菠萝榨汁

B.食物腐烂

C.玻璃破碎

D.水分蒸发

2.下列“家庭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将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使开锁更灵活

B.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

C.用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等做家庭净水器

D.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3.以下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石油

B.锌

C.氧化镁

D.硝酸钾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有发热、发光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酸碱发生中和反应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C.光合作用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干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洗洁精能洗去油污是因为它能溶解油脂,在水中加入蔗糖能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5.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 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6.下面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电解水得到H2和02,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B.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D.KMn04、NaCl、汽油加入一定量水中都能形成溶液

7.已知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磷肥中的一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磷酸二氢铵是一种复合肥料

B.磷酸二氢铵是由氮、氢、磷、氧四种元素组成

C.磷酸二氢铵中氮、氢、磷、氧的质量比为1:6:1:4

D.磷酸二氢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氨味气体产生

8.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人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9.下列有关规律正确的是().

A.所有的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B.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质量都增加

C.NaOH具有碱性,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D.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固体遇稀盐酸有气泡放出,则同体一定含碳酸根

B.合金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耐腐蚀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11.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Cl、AgN03、Na2S04

B.H2S04、NaCl、BaCl2

C. Na2S04.KN03、NaOH

D.FeCl3、NaCl、KOH

12.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人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3.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且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2)二氧化氮分子-;(3)氢氧根离子______.

14.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水.

(1)河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河水的硬度,日常生活中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2)要除去水样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______ .

15.溶液的微粒构成决定其性质,溶液的宏观组成是其成分计算的依据.

(1)氯化钠晶体是由______(填微粒符号)、Cl-构成的,氯化钠溶于水,溶液导电能力显著增强,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____;而蔗糖溶于水,溶液很难导电,是因为______ 的缘故.

(2)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5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0/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5 010的氯化钠溶液______g.

16.图2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要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好采取的方法是____(填1种).

(2)t2℃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将t2℃时A、C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A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的溶质质量分数.

17.A~G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C组成元素相同,E是红色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3所示.

(1)检验D物质的方法是______ .

(2)反应②中的现象为____.

(3)蓝色溶液G中构成溶质的阳离子符号是 ______ .

18.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0)2+X+H20=CaC03 +2HC10,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

19.如图4为某学生设计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

(1)通过此探究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什么?

(2)实验结束后,用灯帽可将酒精灯盖灭,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20.如图5所示,打开分液漏斗,使其中的无色液体与试管中的固体接触反应,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现象,请分别写出一个符合图中现象和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____.

(2)化合反应:____.

(3)复分解反应:______ .

(4)置换反应:____.

21.今年以来,总理外出访问时曾多次“推销”中国的高铁,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对外输出高铁技术,进行高铁开发.

(1)高铁建设时要使用大量钢铁,请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2)钢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钢铁锈蚀的原因是什么?请你说出一种防止铁锈蚀的方法.

22.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直接滴加了稀盐酸,忘记滴加指示剂酚酞.为确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此现象能否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原因是什么?

(2)我们可以改为加入什么试剂来判断是否完全反应?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3.在实验考试前夕,小明在实验操作练习中发现用完全相同的两份稀盐酸和相同质量的大块大理石、小块大理石分别反应,大块的反应速率要慢,原因是什么?

小明又发现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口有白色粉末.为了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猜测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请指出他的理由: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了确定自己的猜测,小明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水溶解配成溶液,再用

检验,看到溶液中有______产生,从而使自己的猜想得到了证实.

(3)玻璃中的Si02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类似的C02的反应,则Si0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的化学式为 ______

.

(4)为了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了2g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再滴加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了白色沉淀1 g.

第9篇:蔗糖的化学式范文

关键词:化学 演示实验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比较 归纳 综合素质 现代教育技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一直从事初三化学的教学工作,并多次从事中考化学的阅卷工作,对教学和阅卷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很是担忧和难以理解。我走访了一些学校并进行深入的了解,发现各学校普遍存在下面一些情况:

一、学生化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在同一班内的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的反应相差很大,一部分学生听课聚精会神,积极思考和做笔记。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似听非听,左顾右盼,或埋头做自己的事,而且这样的学生在学生中占有的比重有增大的趋势。我于去年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中考阅卷工作,批阅砀山县全县初三毕业生的中考化学试卷。在阅卷中发现学生的化学成绩从卷面上反映出来的情况看,悬殊很大,同一考场内有的满分或接近满分的,而有的才二十几分、十几分甚至还有几分的(满分60分),整体情况也是如此。从阅卷后返回的我校学生的化学成绩来看,大体上也是如此,不及格的约占1/4左右。

二、许多学生对化学科的学习不感兴趣。化学教材中包含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实验等等,实验现象千变万化,丰富多样。和其它学科相比较,学生对学习化学似乎应该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和兴趣,而事实并非如此。我校在上学期组织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和其它学科相比较,化学科的成绩并不突出。我观察和询问了一些学生,并做了一些问卷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对化学这一门课并不很感兴趣,或者只对实验感兴趣而不喜欢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只是被动地、机械地随着老师一步一趋的学,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动力,自然就学不牢,成绩就提不高了。

三、学生缺少实际动手能力,缺少创新精神。初三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量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态度,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去年的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中,我参加考核评分工作。在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一开始做实验便手足无措,连胶头滴管也不知怎么拿或拿不稳,在实验中丢三落四,实验结束后不知道倾倒废液,整理仪器,更不用说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了。化学也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去年泗县教育局组织的初三毕业考试化学试卷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食盐和面碱,酱油和黑醋都是家庭中常见的烹调用品,请你利用家庭中现有的条件,将它们区别开来,要求每组物质简要叙述两种物理或化学鉴别方法,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这是一道将教材中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题目,旨在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却不知道怎么回答或回答不完整。

化学知识丰富有趣,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厌学、不愿学习,或成绩不好的现象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中化学课是一门起始的、启蒙的基础课。一般要求在一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际上要做好课本的教学,训练和培养能力,复习迎接中考这三件事,因此时间紧、任务重。初三各门课都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上学期要进行新课教学.讲受新知识。下学期要复习,进行各种考试和模拟练习,迎接实验考试、毕业考试、中考等。因此教学任务特别重,教师在教学中显得特别匆忙、紧张,学生的时间更是紧张,许多学生都感到特别的累,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预习、消化和吸收,只是消极地跟着老师走,甚至跑都跟不上老师的要求,因而他们的学习就缺少兴趣和积极性,成绩自然就很难有较大的提高,一部分学生化学成绩不好就不难理解了。

二、学生分化。中小学生实行义务教育,初中实行划片免试招生。因此,从小学收来的学生文化素质和其它各项素质参差不齐。进入初中后由于中学课程增多,知识结构及教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不同,使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感到不能适应。经过初一和初二两年的努力和拼搏,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成为班级和学校的优秀生和佼佼者。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滑落下来,到了初三,每个班级内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学生成绩跟不上,思想上厌学、烦学,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愿意学甚至不学。这样的学生经过初三一年的学习,化学成绩跟不上就不难想象了。

三、实验教学跟不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整个化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材中许多概念、定律、元素和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等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同时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设计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宿州市从1999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对初三毕业生进行理化实验加试,取得较好的成绩,得到省教育局的肯定并且将向全省推广。在此推动下许多学校化学实验设备得了到改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认为化学实验在各个学校及化学教学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还普遍存在下面一些现象:有些学校由于经费紧张或者由于学校领导不重视实验,认为开设实验要浪费仪器、药品,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因此,化学实验设备不齐全,化学药品不够,化学实验开不齐、开不足;有些教师在课堂演示实验时只强调实验现象,而忽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有些教师怕麻烦,怕危险而不愿做实验,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对有些实验由于怕麻烦或有一定的危险(如氢气在空气燃烧)而不让学生做。凡此种种由于学校和授课教师对化学实验不够重视,而导致学生缺少练习和训练的机会,实验能力得不到有应有的提高,使部分学生因此而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消弱了教学和学习的效果。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知识是青年学生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学生将来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而如此多的学生,对化学科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放弃对化学的学习,这将对这部分学生将来继续学习、深造、工作和生活等都很不利。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加强对化学科的教学,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初三学生的化学成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实验教学.实验是创新之本,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的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同时,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特征,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优势。它集声、光、色、态、美于一身,通过它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所以化学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实验,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精心安排,设计好每一个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同时发挥实验的艺术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由于我市进行理化实验加试已经几年了,各学校的实验设备已有了较大的改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力争把大纲要求的实验都开起来,没有条件的,要创造条件开好实验课。同时,像我们泗县中学这样实验条件较好的学校,除了开足大纲要求的实验外,要尝试着把学生领进实验室,让学生自己用实验来探索知识或让学生边做实验边总结,在实验室中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当然了这样做授课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准备,也可能“浪费”更多的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但这样做是值得的,是有价值的“浪费”。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还应有目的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知识水平,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探索性的实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更多的练习机会,为新课程改革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新路。

四、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它由两个相互协同的小系统组成,一个是操作系统,另一个是动力系统。非智力因素包括(包括情感、兴趣、意志、动机、性格)构成动力系统。它虽不能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之中,但却以动力为核心,调节和维护着学习活动的进行。没有操作系统,那么学习活动的产生和维护都会成问题。学习一旦激发起热情,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愉快、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克服别人所不能克服的困难,奋发进取。所以把兴趣称为追求真理的第一站,人生事业的起点,可见兴趣效用的重要。初中更要注意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初三教材中拥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实验正是学生兴趣的敏感区,我们应抓住这一兴奋点,在教学中积极引导,把兴趣从化学实验迁移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上来,变对实验的好奇心理为化学实验知识的探究心理,激发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自我需求感。在化学科学中蕴含着大量的趣味实验(如魔棒点灯和粉笔炸弹等)和化学典故,教师在教学中适时的穿插一些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的趣味实验和化学典故,也会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心理。同时教师应积极主只动地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设置一些精彩而诱人的教学情景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化学课的新颖性、趣味性、实用性,寓教于乐。

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欲使你的学生热爱你所教的课,首先让学生热爱、信任你本人。学生在学习中一旦敬佩你、信任你,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你的课无形中学生就会感兴趣,就会学的轻松自如。所以教师在平时就应特别注意处理好师生关系,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做学生的表率和楷模。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知名度和威信,还应从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积极主动地去接近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师生关系进一步得到和谐发展,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增强教学效果。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古人云“学贵有方”,所谓学习方法就指学习时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或途径。化学科有许多与数学、物理等学科不同的特性,我们在教学应充注意这些特性,教会学生用化学的眼光去看问题,用化学的观点去解释问题,以求达到最佳的化学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向学生渗透强、调学习化学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和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当然了,不同的学生,其学习方法不同,但对于初三化学教师,我认为在教学中应重视下面几种学习方法的指导:

1、强化学生识记:许多学生说“数学、物理难,化学繁”,这个“繁”字实际上就反映了化学学科知识点多而又分散的特点。的确,由于初中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理论上的探讨,而大纲又要求学生的化学知识达到一定的水平,对方方面面都要有所了解。因此,初中化学教材和高中化学教材相比较,除深度和难度有悬殊外,高中教材所具有的章节,初中教材中基本上也有。例如:碳族、氧族、金属、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只不过在初中教材中涉及内容较浅显。因此,初中化学要求学习的内容虽浅显但较多而繁锁,而且分散到各个章节中,更由于难以从理论上进行理解,因此这些内容就显很散,很繁,记忆起来难度大而且容易遗忘。

尽管化学中要求记忆的内容很多而且容易遗忘,但在教学中仍要强化记忆,特别是各章中涉及到的各种化学实验现象和众多的化学用语。例如: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这些内容若不记住,记不熟,是很难学好化学的。例如:不能准确的描述各种化学实验的现象,则不能正确地鉴定、鉴别和推断各种物质;不能正确地书写元素符号,标出化合价,则不能写出正确的化学式,例如:第八章酸、碱、盐是公认比较难学的章节,也是中考的重点。原因在于第八章有大量的化学反应及化学方程式(其中大部分为复分解反应)大部分同学都知道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的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只要把构成两种化合物的阴阳离子相交换,重新组合就可以,但是,许多同学就是写不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原因是化学式写不对,他不知道怎样交换,交换后的化学式怎么写。所以,要学好初中化学,记忆还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另外在序言,第一章中中有大量的化学实验和概念,需要理解的内容较少,因此在这一部分教学中要强化记忆,只要把这一部分内容记得很熟,在第一次月考中就能取得好成绩,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基础,也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当然了,强化记忆也不是让学生像背诵三字经、百家姓那样去背,而要求我们在教学当中,帮助学生抓住重点,抓要点,理清思路,理顺网络,运用正确的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概括记忆、韵语、歌诀记忆、谐音记忆等。使化学学习变的简单明了,即易于理解,又便于记忆。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涉及的操作要点很多:试管口向下倾斜,导管伸到试管底,先通氢气后加热等,这些操作要点都是从围绕安全这一点提出的,我在边分析边总结的基础上又给出了一首歌诀“实验开始先通氢,赶走空气再点灯。由黑变红先撤灯,试管冷后再通氢。先点后通要爆炸,先停后撤要氧化”,这样学生即能理解,又能记得住,记得牢。

另外,我们也可以根据结构性质用途这条主线在全面掌握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对物质的性质和结构进行合理的推导和验证,并由此掌握其主要用途,从而把同一物质各个方面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列化记忆,避免知识的碎化、遗忘,这在高中教学中优为重要。

2、及时归纳、总结。归纳是把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分别加以综合,从而获得一般结论的方法。逻辑学上把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形式称为归纳。初三化学知识点多,相对比较零散,记忆比较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帮助学生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例如: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初中化学中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对以后学习制取其它气体(例如,实验室制取甲烷、二氧化碳等)有很大的引导作用。我在教学中,在讲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之前,上了一节“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总结课,把实验室制取各种气体的原理,仪器和装置,收集、检验、验证和干燥等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并通过投影仪把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的装置,收集、干燥等各种功能的连接装置都投影到屏幕,让学生清楚的掌握,什么性质的气体该用什么装置来制取、收集等。然后根据这节课我让学生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一套制取、收集、检验和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装置图,同学们也都很容易的完成任务。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的归纳方法,将零碎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对学生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会比较。比较法就是找出事物的异同关系,揭示事物内涵的一种思维过程。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概念、性质等之间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很容易使学生混淆,造成误解,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多困难,如元素和原子的概念,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氢气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比较,找出这些概念、性质、实验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将这些即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物质性质以及实验进行比较,综合分析,找出异同,加深理解,牢固掌握这些知识。

4理论联系实际。化学是一门跟人们生活联系密切的科学,化学教材中的许多知识点都与人们生活十分贴近。例如,蜡烛燃烧的过程包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由湿衣服晾干联想到分子运动,农村电线杆烧黑想到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的稳定性,而喝糖茶时不断加入蔗糖的过程则是由蔗糖溶液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过程,而酸、碱、盐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我们在教学中如能认真挖掘出这些联系点,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结合生活实践,巧设各种生活情景,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利用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规范学习习惯到有计划的指导如何听课、记笔记、做小结,复习抓点、串线、结网,科学思维、归纳、推理、演绎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促使学生崇善求实,认真思考,积极学习,则学生一定能把化学学好。

四、突破教材难点。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时,一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学习劲头很足,然而半学期过后,便有一部分学生开始厌学,对化学不怎么感兴趣了。当初三新课结束(第二学期开学第二周期左右)时,会又有一批学生对化学感到迷茫,不知怎么学,化学成绩赶不上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现象呢?这是由初三化学教材内容编排的特点所造成的。

初三化学教材中有几处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内容。首先是原子、分子的概念,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其次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化合价,最后便是第八章酸碱盐。这几处内容由于概念抽象,内容难以理解或者是方程式过于集中,难以掌握、而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许多初三学生因在这几处内容的学习上受到挫折而对学习化学失去兴趣、信心,甚至放弃对化学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要注重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度过这一关。

分子、原子都是微观粒子,由于看不见,摸不着而很难从感观上去理解这两个概念。当学习元素和元素符号后,对元素符号特别是化学用语中的一些数字,(如元素符号前的数字,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角码等)的含义更容易产生混淆,对什么时候一种元素,什么时候表示一种物质,什么时候表示若干个原子,什么时候表示一个分子含有几个原子等搞不清。我在讲授这些内容时,一般采用慢节奏,多练习的方法,慢指教学进度慢,仅原子一节我就用了三个课时,使学生清晰得掌握分子与原子之间的区别,原子的结构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然后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原子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之间的关系,而通过模型、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掌握几个分子,几个原子及一个分子中含有几个原子等的表示方法及区别,并通过练习的强化,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及化合价的有关内容是本教材的又一难点,教材在介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很简单、抽象,如果单讲述这一点,学生是很难接受的。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对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进行细讲,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稳定结构,什么是不稳定结构,不稳定的结构为什么有得失电子形成稳定结构的趋势。然后在讲授离子及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引入电子式的概念,通过电子式很容易让学生知道该粒子是否为稳定结构及得失几个电子或通过几个共用电子对才能形成稳定结构,并让学生进行练习。虽然不要求学生熟练地写出物质的电子式,但也要让他们清楚了知道一些常见化合物如:食盐、氯化镁、氯化氢、水、二氧化碳等形成化合物时各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几个电子或形成几各共用电子对。通过这样的学习,在理解化合价的实质时就容易多了。在此基础上再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并运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就要简单多了。

化学式是初中化学的又一分化点,许多学生都过不了这一关。通过几年的摸索、测试和比较,我在教学中一般采用“集中学习,分散记忆,逐步理解、掌握”的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平时教学中,我把遇到的各种物质:如水、氧气、二氧化碳、高锰酸钾等物质的化学式都以固定符号的形式交给学生,让他们初步学会书写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并用这些符号去代替表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中的各物质。等学到元素符号、化学式时,再集中学习,利用谐音、分段、歌诀等方法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其化合价。再通过化合价,让学生写化合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集中背诵,我用汉字写出物质的名称,然后让学生快速地写出化学式。在学习第四章化学方程式后,又让学生把第四章以前所学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写出来,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记忆、比较,这虽然浪费了许多时间,但对后面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帮助和铺垫作用。

第八章由于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过于集中而被公认为难点,但也是中考的热点。涉及的反应不仅有课本中提到的,而且有许多课本上没有而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酸、碱、盐的性质规律而能发生的反应。许多学生都能记住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常见酸、碱、盐的性质,但在具体解题中,如:物质的推判、判别、鉴定等时往往感到束手无措。我在授课时在授完酸的性质后上了一节复习课,通过实验和练习把酸的性质及用途进行扩充、外延,让学生尽可能清楚掌握各个反应的现象及方程式的书写,并且隔几天就提问或默写,进行复习巩固。在讲授完复分解完应条件后,又对复习分解反应及条件进行专项复习、巩固,写大量的不完整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补充。在理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时又让同学进行大量的练习,并进行总结。总之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同学们掌握如何交换成分来书写方程式,如何叙述检验离子的操作过程、现象、结论,如何寻找突破口来解物质的推断题、鉴别题。经这样的练习、巩固,一般的学生都能顺利通过第八章的学习。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化学教学过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对化学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教师对教学构想产生了创薏,促使教学过程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促使学生改变了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法,形成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式的重新组合。多媒体的特点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它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单一为多样,拓宽学生的视野。在优化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创造情景教学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化学教材中有许多概念(如分子、原子、原子结构等)非常抽象,难以理解,成为教学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把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的过程通过电脑投影到大屏幕上,通过屏幕显示的内容,使同学们清楚地知道氧化汞如何分解成原子,分解成什么原子(用红色小球表示氧原子,黑色大球表示汞原子),这些原子又是如何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通过这样形象的显示,使同学们很容易就掌握了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什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讲解和学生不知所云的现象。

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将静态图示转化动态图示,把微观问题宏观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有利于概念的理解理论的掌握,增强教学效果。

2、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增强实验效果。在教学中,经常要做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的现象应足够明显,应该能让全班的学生观察清楚。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实验的可见度极低,像一些微小的实验或不易观察的平面实验(如在点滴板上的实验),距离讲台较远或视力稍差的学生难以看清实验现象。这时如能运用一些现代教育媒体,就可以大大强化实验效果,例如,制取氢氧化亚铁的实验中,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成氢氧化铁,随着氢氧化铁的量由少到多,颜色由白色逐渐变成灰绿色、墨绿色、最后全部变成红褐色。由于氢氧化亚铁的氧化速率比较快,一般情况下,在实验中狠难看到颜色的变化过程,而如果让实验在多媒体演示平台上进行,学生则能看清楚在“形如棉花的白色絮状固体的周围颜色逐渐变成红褐色”的过程。

课堂教学已进入现代化阶段,课堂教学中不能没有电化教学。我们应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好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六、密切联系班主任,进行“抓差扶优”:在我校几次月考统计中,化学成绩不及格的占1/4以上,要全面提高初三学生的化学成绩,就不能忽略这些“差生”,放弃这些“差生”,“差生”形成的原因各种各样,因人而异。有的是因为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屈子中考的压力,没有把思想观念真正转变过来。即“变应教育为素质教育”。围绕着中考转,怕学生考不好,急于给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的学生因基础差,成绩一直跟不上;有的则是思想落后,受社会影响大,不思进取,成绩不好而逐渐的放弃了学习。这些学生对学习信心不足,动力不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因积极联系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抓差扶优”以全面提高初三学生的化学成绩。

课堂教学精心设计,不放弃“差生”。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喜欢提问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回答问题或演示实验,因为这些优秀生回答问题准确率高,为教师教学的顺利进行节省大量的时间。但长期这样做会严重挫伤那些“中等生”及“差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无事可做、被动学习、消极应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给“差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我在教学中,总是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或思考问题,有意识地把难度大的给“优”生、“中等生”,难度小的给“差生”,这样“优生”和“差生”都能顺利地回答出正确的答案,经过长期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活动教学中活跃起来。再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表扬,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帮助“差生”消除因学习不好“抬不起头来”的思想包袱,打消自卑感,逐渐恢复自信,学习也就慢慢的好起来了。

为了进一步取得“抓差扶优”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上创设一个让个体在群体中发展,彼此相学,师生交流及教学相长的环境。如在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让同学们讨论下列问题:(1)、试管为什么要向下倾斜?(2)、导管为什么要伸到试管底?(3)为什么要先通氢气后加热?同学们通过讨论很快就得出结论。当问到“在实验中发现试管破裂,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时,差生和优生的思维都很活跃,都想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显示自己的真知灼见,经过学生的讨论发言,同学们很快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切在阐述破裂的原因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开拓了我的思路,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