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泰戈尔的诗范文

泰戈尔的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泰戈尔的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泰戈尔的诗范文

关键词:泰戈尔;冰心;小诗;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4-089-1

上世纪20年代,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新诗迎来了一场“小诗运动”,沈尹默发表于1918年1月《新青年》上的《月夜》是中国小诗史的起点。此后几年中,不少诗人都先后尝试创作,至1922年1月冰心诗集《繁星》、《春水》出版,使得中国小诗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走向了成熟。冰心的小诗是清新、隽永的典范,这种风格主要是受泰戈尔的影响。

泰戈尔对冰心诗的影响主要有体式、内容和思想这三大块。她在1932年写的《全集・自序》中,曾有这么一段:

谈到零碎的思想,要联带说说《繁星》和《春水》……,《繁星》、《春水》不是诗,至少是那时的我,不在立意做诗。我对于新诗,还不了解,很怀疑,也不敢尝试。我以为诗的重心,在内容而不在形式,同时正如跋言所说,因看着泰戈尔的《飞鸟集》而仿用他的形式,来收集我零碎的思想……这是小杂感一类的东西……

冰心在接触泰戈尔之前,就已经断断续续地将“零碎的思想”纪录下来,只不过由于外界对这种创作是不是诗非议很大,使得冰心也不敢确认自己“零碎的思想”到底是不是诗。泰戈尔的《飞鸟集》给了她启示,使她恍然悟到原来自己写的也可称作诗。

一、体式上冰心对泰戈尔的继承与创新

泰戈尔的小诗简短而韵律和谐,往往三、五行既成一首,每首的音节也十分简短。如My thoughts, like sparks, ride on winged surprises, carrying a single laughter.《流萤集》(我的思绪宛如火花,带着单纯的笑容,骑在让人惊奇的翅膀上。)

在体式上,冰心继承了泰戈尔这种以三、五行为一首的即兴短诗的创作手法,同时又结合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某些表现手法,而形成了独特的“冰心体”。如她在《春水・一六六》这样写道:

遥指峰尖上,/孤松峙立,/怎得依着树根看落日?/已近黄昏,/算着路途罢!/衣薄风寒,/不如休去。

在这段诗文中,作者运用较多的单音节词和某些文言词汇来造句,一些句子有文言文句式的痕迹,作者精心锤炼文字,适当地运用了对句,因而读起来铿锵悦耳、朗朗上口,这正是冰心深厚古典文学底蕴的体现。同时她摄取了泰戈尔诗歌语言朴质美丽,音乐性强的特点,结合旧诗的押韵,这就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冰心体”。“冰心体”的出现是诗歌演变过程中雅俗矛盾演化的外在显现,是古诗与五四初期白话诗折中的产物,也是古文的文辞优美与白话诗的直白质朴的结合。

二、内容选择上的殊途同归

冰心对泰戈尔诗歌的继承不仅体现在形式上,就连内容选择上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泰戈尔受“泛神论”影响,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自然界。他歌颂自然,因此笔下才有了许多月、花、鸟、海洋……;泰戈尔吸收了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因而他时常用一颗童心去体味母爱。巧合的是,冰心《繁星》、《春水》所摄取的意象中,母爱与童心成为贯穿始终的两大主题。母亲与“我”(孩子)是冰心小诗中常有的意象组,《繁星》、《春水》中歌咏母亲的诗篇共有十处,她诗中的母亲是慈善、博爱而又坚强的,是冰心心情苦闷时的避风港: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繁星・一五九》)“母亲呵!/这零碎的篇儿,/你能看一看么?/这些字,/在没有我以前,/已隐藏在你的心怀里。”(《繁星・一二》)

童年、小孩子、小朋友是二人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意象族,共同体现了他们对童真的礼赞。《繁星》、《春水》中含有这样字眼的诗篇共十处。对母爱的深刻感受使他们都存留着那份童心,而对童年的回忆,对小孩子的喜爱则是外在表现。

三、思想上的传承与发展

谈及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我们还可以考虑到二人在思想上也有共通之处。

在泰戈尔眼里,个体与宇宙的关系是和谐化一的,他从古印度的《奥义书》中找到灵感:他们从知识中获得至上灵魂,发现自己与灵魂结合在一起,与内心自我处于完美和谐之中;他们在心灵中实现了自我,摆脱了一切自私的欲望,经历过世上一切行动,从而获得了安宁。他们从各个方面达于至上的神,找到了永久的和平,与万物结合,进入宇宙的生命。这便是“梵我同一”论。

与泰戈尔同属于东方哲学圈的冰心接受泰戈尔“梵我同一”思想并不困难,因为她从小就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而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思想与“梵我同一”的思想如出一辙。只不过“梵我同一”强调的是神的作用,而“天人合一”却更重视人的主观努力。

第2篇:泰戈尔的诗范文

侯松华

4 上步接刀式

(1)左手持刀随右转腰带于右腹前,右手按于刀柄,眼看左前方。(见图6)

(2)左脚收至右脚内侧,再向前方上步,成左弓步,左手持刀随转腰弧形向前方送出,右手随之接刀,高与肩平,目视前方。(见图7)

(3)右膝提起成独立步;同时左手按于刀背,右手握刀下落于右膝前,双手向两侧拉开,刀刃向前下方。(见图8)

5 斜刺刀

左腿微屈蹲,右脚向右前方上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握刀向右前方反手刺刀,手心朝外,刀刃朝上,高与肩平,左手附于右手腕部,目视刀尖方向。(见图9)

6 下势

重心后移,左腿屈蹲,右腿自然伸直成仆步;同时右手握刀,在右胸前挂刀,然后向前下方劈刀;左手弧形举于左额头上方。(见图10)

太极拳各种流派的勾型

易 和

{1} 勾型做法

杨式: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捏拢,屈腕。

要求:掌心含空,五指不可用力。掌心可容一小球,勾顶和腕关节处无绷紧感。

陈式:五指指尖自然捏拢,腕微伸。

要求:掌心含空呈圆形,其掌心空间比杨式大,五指不可用力。掌心可容一小球,勾顶和腕关节处无绷紧感。

吴式:拇指、食指、中指指尖自然捏拢,小指屈向掌心,屈腕。

要求:掌心含空,但是中间空间很小,手掌有内收感。

孙式、武式无勾型。

{2} 勾型方位名称

勾的各部位名称:勾顶、勾尖。

勾手其他几种做法:勾手原称抓子。也叫钩手、钩子、吊手。徐致一将吴式的勾列入拳型中,因为他认为勾是在落掌后用手背近腕处击人的一种拳法,所以列入拳法中。也有人认为吴式、陈式勾型相同,先小指,依次将无名指、中指、食指卷曲,小拇指尖紧贴掌根,大拇指贴于食指梢节上。杨式勾手是五指尖捏拢下垂。在陈式太极拳中,也有人将勾尖领先伸出,腕关节不曲。还有人认为陈式、杨式相同,吴式不同。

{3} 根据勾尖朝向分为:

第3篇:泰戈尔的诗范文

关键词:空间策略,身份,记忆回归

 

乔伊.哈约尔是美国当代犹太裔女诗人,她的诗歌创作致力于表现由现代工业文明造成的美国当代异化社会中印第安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本篇论文主要从生态主义的的审美角度出发,探讨乔伊.哈约尔如何在诗歌中运用空间策略来帮助印第安人摆脱由无位置感所带来的身份认同危机,从而通过印第安的集体记忆来实现整合分裂破碎的印第安民族身份并引导印第安人回归清新淳朴的印第安精神家园。

关键: 空间策略 身份 记忆回归

一.种族主义与印第安族群的无位置感

乔伊·哈约尔(J oy Ha rjo , 1951 — ) 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蜚声美国诗坛的犹太裔女诗人。乔伊·哈约尔擅长将古朴的美国土著神话元素溶入现代的诗歌创作并且能够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建构在印第安种族记忆基础之上的想象的家园。乔伊·哈约尔在其文学创作中表达了对美国印第安族群的深切的人文关怀,并且已经逐步成为美国土著居民的代言人。对乔伊·哈约尔的诗歌进行生态批评式的解读, 挖掘其作品中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之间和睦共处,和谐发展的的价值观能够为当今社会乃至于全人类的绿色发展道路提供很大的借鉴。

显而易见,印第安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保有的位置是乔伊·哈约尔在诗歌创作中关注的焦点。而对于美国土著印第安人的身份以及他们在现代工业文明时代所处的位置的考究则要追溯到十九世纪初期。美洲曾经是欧洲各个国家的殖民地,自从欧洲白人踏上这块土地,便对当地土著居民进行迫害,美国的西进运动和随之而来的工业化进程给恬静闲适的乡村生活秩序带来了很大冲击, 他们掠夺印第安人世代游牧狩猎赖以生存的家园, 剥夺了印第安人世代休养生息的家园, 很多印第安人不得不生活在气候环境恶劣的密西西比河以西,有的则惨死在迁移的路上。原本以游牧狩猎为主的印第安族群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被工业化进程不断异化。这种在殖民意识支配下的种族主义政策满足了白人工业化进程的需要,但也使得印第安族群和自然生态在人类文明进程中遭遇了双重困境。印第安居民面临的不仅仅是家园被毁的困境,更面临由于这种地理位置的变迁而带来的心灵上的无位置感的痛苦。乔伊·哈约尔,这位土著印第安部落的代言人,通过空间策略以及唤醒印第安族群的历史记忆以引导其回归精神家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那些被异化和扭曲的印第安部落的关怀。

二.乔伊·哈约尔的空间策略

要明白乔伊·哈约尔的空间策略的重要性,首先要弄明白位置对于印第安族群的重要性。与其他生态诗人一样, 哈荷非常关注位置的重要性。所谓位置,在人文主义地理学家段义孚( YiFu Tua n)看来,它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而是被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赋予价值和情感的“人性化的空间”。然而,西方工业文明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造成了为掠夺资源对自然进行的恣意践踏。。于是,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的一切被物化,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连接纽带被割断,位置变成了纯粹的物理空间, 人们在异化的世界中过着毫无意义的生活。白人的工业文明强行割断印第安人与其赖以生存的家园之间的纽带,白人所侵占的不仅仅是印第安人世世代代得以繁衍生息的肥沃的土地,更是表征其民族身份特性的 “人性化“的空间。因而白人对表征印第安族群身份的空间的剥夺就造成了土著居民身份的遗失。工业文明割断了印第安族群与其修养生息的大地之间的源源,也就造成了印第安族群的身份分裂。乔伊·哈约尔在诗歌创作中通过空间策略实现了她帮助印第安族群整合破裂的历史身份的愿望。。

乔伊·哈约尔的这种空间意识在在《鹿舞者》(“Dee r Da nce r”) 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们是没落的印第安人。她是美的极限。

没有人

认识她,但我们看得出这个陌生人所属的部

落,她与鹿同族, 如果这就是过去的她, 那她

的民族就该是习惯于聆听松树的歌声, 为松

树塑造心灵。( Ha rjo ,2002 :67)

在这段引文中,这个美丽的女性是鹿的同族, 她能够以某种方式与松树进行交流。这里诗人向读者描述了古老的印第安部落与自然之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互动模式,而这种人与自然对话,其乐融融的景象也只有回归到不受工业文明干扰的从前才能获得。融入自然、回归自然是生态文学永恒的主题和思想。诗人在诗歌中创建的是一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景,在这里神话女性成为古老而淳朴的印第安族群的化身,她成为美的极限。在这里,没落的印第安族群重新确认了其在自然整体中的正确位置,这里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诗人在其想象的空间里为印第安族群建构了一个人性化的空间,在这里印第安族群因家园被毁而受到的心灵创伤得到抚慰,鹿舞者将印第安族群带入了一个精神与自然,心灵与大地相互碰撞,相互照应的绿色空间。人性化空间的建构体现了诗人将错位的印第安人重新定位到祖先的精神世界和自然世界中去的愿望,也体现了饿诗人的绿色思维。。

三.乔伊·哈约尔诗歌中的记忆

在如何处理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窘境上,哈荷把目光投向了印第安部落传统,主张研究部落遗产,回归印第安部落的“神话世界”, 由于工业文明所割断了印第安族群与原始的大地母源之间的关系,因此对诗人来说,记忆是帮助整个印第安族群重新整合破碎的历史身份的有效方式。 哈荷在其作品中暗示了古老的印第安神话等文化遗产能够帮助印第安人整和破裂的历史身份:

记住,你就是所有的人,所有的人就是你。

记住,你就是这个宇宙,这个宇宙就是你。

记住,一切都在运动,都在成长,就是你。

记住,语言就来自这一切。

记住,语言就是舞蹈,生活也是如此。

切记。( Ha rjo , 2002 :42)

乔伊·哈约尔在诗歌强调了记忆能够记忆能够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搭建一座自

由连通的桥梁, 而这个桥梁则是帮助印第安族群恢复与大地母源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这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时间观念和印第安民族的想象观。

古老的印第安神话故事是印第安部落精神的精髓,也是印第安族群身份的重要表识。乔伊·哈约尔试图在诗歌中利用古老的印第安神话元素帮助没落的印第安部落找回曾经深深植根于印第安民族记忆中绿色家园。在《,洪水》(“TheFlood”) 一诗中,她描写水蛇这一意象,水蛇在印第安传统中是一种极具生命力,象征着力量与繁殖能力的生物。她在开篇提到,“多年前我见过那只水怪, 就是那条生活在湖底的蛇。他消失在理性时代, 神秘得就像是从未发生过。”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蛇? 他又为何消失的如此神秘?“ 在这首诗中,诗人质问水蛇为何消失的如此神秘,并感叹他消失在理性的时代,不难看出诗人想借助这一深深植根于印第安民族记忆中的神话原型的力量引领他们重新回归已经被工业文明摧毁的原始的生态家园。对于印第安族群来说,工业文明的发展不仅强行割断了他们与大地之间的纽带,更让他们面临支离破碎的身份。他们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空交叠中徘徊,而在处理印第安族群所面临的窘境上,诗人把目光投向了印第安部落传统,研究部落遗产,回归印第安部落的“神话世界”。 印第安在现代工业文明冲击之下所产生的种种困惑只有通过重新肯定传统的部落身份和部落文化,而实现这一肯定的有效途径便是通过深深植根于印第安族群记忆中神话元素来强化整个族群的集体意识,从而达到加强和肯定土著居民传统文化身份的目的。

四.结语

乔伊·哈约尔的诗歌表现了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工业文明对人类家园意识的破坏和西方工业文明给印第安族群带来的严重的生存危机。因为家园环境的破坏,印第安族群生活在无位置感而带来的心理焦虑之中。乔伊·哈约尔充分汲取印第安民族文化的精髓,运用空间策略和的神话回归的思路帮助身份破裂的印第安部落摆脱因家园被毁而造成的身份认同危机。她的诗作描绘了一幅幅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具有多重文化身份的乔伊.哈约尔在诗歌创作中表达了对印第安民族所表现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 1].Ha rjo , J oy. How We Became Huma n : New and Se2

lected Poems . New Yor k : Norton , 2002.

[ 2 ].Tua n , Yi2f u. Space a nd Place : The Perspective of Ex2

perience. St . Paul : U of Minnesota P , 1977.

[ 3 ].龙娟:《环境文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161页

[ 4 ].朱新福.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 J ]. 当代外国文学,

2003, (1).

[ 5].王诺. 欧美生态文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6].余谋昌. 生态哲学[M].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0.

第4篇:泰戈尔的诗范文

是的,似乎只有在泰戈尔那清丽与充满神性的诗歌中,我们才能为精神觅得一处净土。

我羡慕泰戈尔那纯粹、自然、充满诗意的生活。“如果你因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在 《飞鸟集》 中,泰戈尔写道,“有一次,我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来是相亲相爱的。”这就是泰戈尔。他对世界和人类的爱,对生命的赞美,构成了他神性思想的主旋律。面对黑暗的专制与霸权,他总是拍案而起,永远站在正义的一边,在他的小说《沉船》里,在他的戏剧 《摩克多塔拉》 和 《人红夹竹桃》 里……

这就是泰戈尔,一个伟大而忧伤的诗人,一个对人类苦难表达了无限同情的诗人。在他眼里,苦难不算什么,只要神性永存;坎坷不算什么,只要智慧永恒。

我崇拜泰戈尔,崇拜着他诗歌中那深邃的思想、强烈的情感、完美的表达和充满灵性的语言。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在他的 《吉檀迦利》 中,在 《飞鸟集》、《园丁集》 中,在那些清晰的笔触中,我分明感到了诗人纯洁的文字如天籁般萦绕在我的心头,洗涤着我的心灵 ,我分明可以听到来自我内心最真实最本我的心跳。

他是一个无权无势的作家,那些王公贵族们却把握握他的手视作莫大的荣幸。他不仅仅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同宇宙对话的巨人,一个捕捉人类灵魂的哲人。

第5篇:泰戈尔的诗范文

“当我的声音因死亡而沉寂时,我的歌仍将在你活泼的心中唱着。”这是被称为“诗圣”的印度诗人罗宾得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年)的一句名言。他的诗歌在印度家喻户晓,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

泰戈尔出生在加尔各答的一个富有家庭,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4岁开始发表诗作。他1878年赴英国留学,回国后专门从事文学活动。泰戈尔一生的创作活动长达60余年,写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8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还创作了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的论著和美术作品,并谱写了许多歌曲。其中的诗集《吉檀迦利》使他于191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东方作家。泰戈尔享有80岁的高寿,并长期以旺盛的精力奋笔耕耘,成就巨大,这得益于他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

从青少年起,泰戈尔就具有广泛的体育爱好,喜欢摔跤,老师是城里著名的摔跤手,他每天天未亮就赶到摔跤场练习,常年苦练不断。爬山也是泰戈尔十分感兴趣的运动,他常常一个人手撑铁尖手杖从一个山头爬向另一个山头,流连忘返。泰戈尔喜欢打猎,青年时常与哥哥一起骑上大象到西来达的森林里打猎。有一次,他们哥俩竟打死了一只猛虎,从此,泰戈尔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猎手。游泳更是泰戈尔长期坚持的锻炼项目,年轻时他就横渡过宽阔的巴达马河,青年朋友们对他那高超的游泳技术和勇敢精神钦佩不已。他还长期坚持冷水浴,从青年时至晚年,从未间断过。强健的身体为泰戈尔一生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年近70岁时,他还有精力开始从事美术创作,所画的近1500幅画曾在许多国家展出,获得广泛的赞扬。

泰戈尔很善于养性,他从佛学中领悟了寻求内心平静的崇高境界,在享受乐与悲的情感冲击中,运用自己超人的平衡能力,使精神状态处于平衡之中。其中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排遣。现代医学认为,悲哀也是一种能量,会造成精神的崩溃,长久的悲哀会摧毁人体的免疫功能,易发生溃疡病、冠心病,甚至是癌症。泰戈尔排遣悲哀的重要方法是写诗,他用诗歌寄托哀思,从而消除这种破坏能量。二是转移。泰戈尔说:人们为了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就会像被黑暗围困的幼苗,总是拼命地想撕破黑幕,投身光明。因此,他很善于在遭到悲痛时,向宽慰与欢乐转移,以消除痛苦的折磨,使心灵充满快乐的阳光。三是超脱。生活中,泰戈尔是这样对待痛苦与欢乐的,他指出:“生命的悲剧猛烈地震撼着我们的感情,但生命从整体上看极其乐观。悲剧只是生命的欢乐赖以表现自己韵律的一部分。”由于凡事都能看得开,因此,泰戈尔能在猝然来临的打击面前泰然自若。

第6篇:泰戈尔的诗范文

2、《泰戈尔诗选》收录了泰戈尔大部分的名作,当中有政治诗,宗教诗,抒情诗,等等。当中我最喜欢看泰戈尔描写儿童生活的《新月集》。

3、《新月集》里的诗看起来像一个个零散的故事,但是将它们串联起来,便共同展现了泰戈尔一颗纯真的童心。泰戈尔用天真稚嫩的孩童语言,写出自己对生活的反思,写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强烈地表现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总之,泰戈尔把“爱”当作了人类的理想,这与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是相辅相成,密切结合的。

4、就拿他的《新月集》中的一首诗《同情》来说吧。诗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如果我是一只小狗,而不是你的小孩,亲爱的妈妈,当我想吃你的盘里的东西时,你要向我说‘不’吗?”

5、“你要赶开我,对我说道,‘滚开,你这淘气的小狗’么?”“那么,走罢,妈妈,走罢!当你叫唤我的时候,我就永不到你那里去,也永不要你喂我吃东西了。”读完这一段以后,我强烈地感受到了这首诗的主题--“同情”。是啊,每个父母都会爱自己的孩子。可如果换成了小狗或其他的小动物,人们还能给予它们起码的同情吗?从某种角度来说,对子女的爱是自私的,因为孩子是自己的。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真正的博爱,把爱撒向芸芸众生,撒向大自然,撒向身边的一草,一木呢?当我们遇一只可怜落难饥饿无助的小狗时,还能给予它起码的同情吗?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的小生物还在为生存苦苦挣扎,还有多少穷苦的人还在为生活到处奔波卖力,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去同情的。

第7篇:泰戈尔的诗范文

邀,泰戈尔访华。在北京游览过程中,泰戈尔希望

在中国能找到一块地方来实验自己的农业改革计

划,当徐志摩等人介绍山西的乡村建设搞得颇具特

色时,泰戈尔就决定到山西去看一看。消息传到山

西督军阎锡山耳中,他内心十分高兴。阎锡山对泰

戈尔诗集《飞鸟集》《新月集》里充满哲理和情愫

的诗句十分喜爱,能与自己的偶像相交相谈。机会

难得。

泰戈尔乘坐的火车徐徐驶进了太原市正太路火

车站。41岁的阎锡山一副乡村学究打扮,身穿黑

缎布褂,脚穿黑布鞋,满脸微笑:“今天早上喜鹊

呱呱叫,我想啥就来啥,就把你泰戈尔先生迎来

了。”在阎锡山的住所,通过翻译互相寒暄了几句

家常,话题转到了哲学方面。泰戈尔仿佛是有意考

问阎锡山,道:“请问阎先生,什么是东方文化?”

阎锡山沉吟了片刻说:“东方文化简单地说就

是一个‘中’字。”

泰戈尔一听来了兴趣,紧接着问道:“什么是

中呢?”

阎锡山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有

‘种子’的鸡蛋的那‘种子’即是‘中’,此‘种

子’为不可思议,不能说明的,宇宙间只有个种

子,造化也就是把握的这种‘种子’。假定地球上

抽去万物的‘种子’,地球就成了枯朽,人事中失

了‘中’,人类就陷于悲惨。”

泰戈尔微笑着点点头。一边担任翻译的林徽因

和徐志摩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阎锡山读懂了

泰戈尔诗集里面的全部思想内涵。泰戈尔更是欣慰

地握着阎锡山的手。

宾主谈兴正浓,晚饭时间已到。阎锡山知道泰

戈尔是一个思想丰富、生活简单的人,就用朴素的

农家饭菜来招待这位远道而来的外国贵宾。丸子、

豆腐、猪肉烧粉条、豆芽、烧山药,再加一个玉米

汤。出于对客人的尊重,平时滴酒不沾的阎锡山破

例陪泰戈尔喝了点杏花村汾酒,还打趣道:“我们

山西人的理想是首都迁到武乡;太原成中央;国酒

汾阳王;国宴玉米汤;国语五台腔;国歌山西邦。”

听了阎锡山的话,客人们都哈哈大笑,一时间气氛

非常融洽。对这充满山西地方风情的饭菜,泰戈尔

非常新奇,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饭后,泰戈

尔激动地再一次握着阎锡山的手说:“凡是被征服

的、被压迫的、被失去活命的,都应该联合起来。

把本来美丽的世界还他一个和谐本来充满了生命的

世界。”

回到印度,泰戈尔对阎锡山的接物待人印象至

深。在他后来的回忆录中,对阎锡山的描述:“他

更像个文人,举止文雅,谈吐具有哲学家的风格。”

与大诗人泰戈尔谈论哲学,成为阎锡山终生难

忘的经历。阎锡山在后来的很多时候谈起那次会见

泰戈尔就会感慨万千,泰戈尔这样的伟大诗人在他

的理念里也影响着他的后半生。1949年8月27

日,阎锡山在台湾主持孔子2500年诞辰纪念典礼

的讲话,再次提到和泰戈尔面谈一事:“泰戈尔问

我,从上海到天津、北京,没有看见中国文化是什

么。我说,你到太原也看不见,你到乡间或者能看

见。这样,泰戈尔先生就指定一位研究农村的英国

第8篇:泰戈尔的诗范文

进入泰戈尔的《飞鸟集》,如同进入一个美的伊甸园。一切都活脱脱,毫无保留的展现在面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飞鸟集优秀读书心得感受2022,更多阅读心得点击“读书心得”查看!

飞鸟集优秀读书心得感受1《飞鸟集》它是诗人泰戈尔的杰作。这部伟大的杰作由325首小诗组成,小诗虽然短小,却蕴藏着一丝童趣和深刻的道理。从不止哭泣的婴孩,到历尽艰险的探险者;从没有经验的青年,到饱经风霜的老者;从平凡不过的小草,到美丽妖艳的小花;从展翅高飞的小鸟,到洁净无瑕的白云,无一不充满趣味。泰戈尔用了拟人的手法,让天下万物都活了起来,让它们有机会诉说自己的欢乐与痛苦。

这本书的第一页就写道:秋天的黄叶,它没有什么可唱的,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这本书的诗句里面,有描写一片美景的,有描写一段对话的,还有凭着对生活感悟写出的警世格言。其中有一句,叫:“我今晨坐在窗前,时间如一个过路人似的,停留了一会儿,向我点点头又走过去了。”这句话饱含的哲理其实也就是要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这些格言不但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警世作用,还能作为我们的座右铭,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不断进步。泰戈尔用简洁的语言,构造了一个真理的殿堂。

不可否认语言的简略使得《飞鸟集》难以理解,但这并不影响其蕴含深刻无价的真理。从泰戈尔的文笔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种热爱生活的认真的态度以及对爱的思索。毫无疑问,泰戈尔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他热爱生活,因此也隐去了生活中的苦难与阴暗,保留的是光明与欢乐。泰戈尔对爱的思索,更是深切,更是执着。男女间纯真的爱情,母子间温馨的亲情,人与自然间微妙的感情……一切人类可以体会的情愫,都被泰戈尔原本,又极其含蓄地表达出来。泰戈尔尤其崇尚爱情,他毫不吝惜地运用了大量比喻来赞美爱情的伟大与永恒,就像他写的那样:“我相信你的爱,就让这作为我最后的话吧。”

他把爱与真理恰到好处地放在生活这架天平的两端,没有丝毫的偏差。生活的天平——爱与智慧;生命的天平——爱与真理。这本书虽然难懂,但我们都能从中悟出一样的道理:爱是人生的基础,爱是人生的全部!不妨听着轻音乐,捧着《飞鸟集》,想想自己是一只飞鸟,在无尽的蓝天中自由地翱翔。

飞鸟集优秀读书心得感受2“水里的游鱼是沉默的,陆地上的兽类是喧闹的,空中的飞鸟是喧闹着的。但是人类却兼有海洋的沉默,陆地的喧闹与天空的音乐。”当我读到这一句的时候,心里是满满的感动,暖洋洋的感觉萦绕新间。我不想弄清泰戈尔想表达的是什么,是人类拥有的比其他动物多的也好,或者什么其他更深入的思想也好,在那一瞬间都是没有意义的。读诗需要的就是那一瞬。在那一瞬,我看见泰戈尔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景色,夜风轻轻拂面,窗外灯火辉煌。所有的人都是那样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善感的泰戈尔停留在了那一个动人的画面里,于是有了这句诗。许多的动人画面就凑成了这本诗集。我用自己最感性的一面去面对这些令人情不自禁地陷入其中的诗句。享受着与心站的最近的分分秒秒,人类真的拥有太多了,多得不得不心存感激,感谢生活。当我读着这些诗句,把自己从那些琐事中的时候,我对生活的态度完全变了。

我安静地陷入了幻想阿訇泰戈尔的那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有时甚至会有想流泪的感觉,泪水会蕴藏着无声无息的复杂情绪滔滔而下,心中会流淌着那些柔软温和的歌声,所有的喧闹与烦躁都飞到了遥远的天边。时光在每个人的身上留下了这样那样的记忆。我忘记了许多许多,许多自己认为应该铭记的都忘了,然而那一个个心中完美的瞬间却幸存了下来。有时候,我闭上眼睛后,甚至会感觉到自己回到了那一刻,画面里的一切都好象重现了,所有的话语又在耳边响起,没个人的表情与动作,都那么清晰......我喜欢泰戈尔的诗,因为他让我拥有了许多的完美瞬间!

飞鸟集优秀读书心得感受3每一次翻开一本书,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的过程,就像一次次人生的旅行,那些不知道什么地方,什么人的生和死,被印成铅字。慢慢渗透进我的生活,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他们的经历似乎都风化成了我的另一段亦真亦幻的命运,无论快乐或是绝望,都是如此真实。

第一次读飞鸟集第一感觉就是清新,既不是你侬我侬的忧伤彷徨的爱情故事,也没有雨果催人泪下的剧情,那时的我还不懂什么是生死,什么是命运,却依然对它爱不释手,沉迷与作者与天空的闲聊,陶醉于世界与爱的纠缠,那一个个文字有序的排列,像一个个童话,却比童话更深沉,更美丽.......

记得总把其中的几句工工整整的抄在书的扉页,“世界早已在早晨敞开了他的光明之心,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他相会,我的思想随着这闪耀的绿叶而闪耀,我的心灵因着日光的抚触而歌唱,我的生命因为写偕了这日光一同浮泛在空间的蔚蓝,时间的墨黑而感到欢乐。现在再回味起这精致的诗句,我的心中突然生出巨大的哲理之枝,每一片绿叶都闪耀着哲理的光芒,我好像听见了飞鸟扑腾翅膀的声音.......

一直不怀疑,孩子比大人更容易读懂飞鸟集,他们幼稚天真,童真无邪,很容易与诗人心底的最纯真的爱吻合,红尘喧嚣茫然,于是泰戈尔放出了这只思想智慧的飞鸟,他的身躯划破被遮蔽的天空,让他唤醒沉睡的灵魂,让温暖和爱重新回归大地.......

世界像是溶解在时间里的墨水,而上帝将这些墨水送给了泰戈尔,让他们书写出了这个世界的篇章字句,让我们在短短的生命里,知道了这么多。于是。许多的动人画面就凑成了这本诗集。

我用自己最感性的一面去面对这些令人情不自禁地陷入其中的诗句。享受着与心站得最近的分分秒秒,人类真的拥有太多了,多得不得不心存感激,感谢生活。他的飞鸟集带给世界的一抹微笑,笑的那么不经意,却又让整个世界为之惊艳的温暖......

飞鸟集优秀读书心得感受4泰戈尔说:“让我设想,在群星之中,有一颗心指导着我的生命,通过不可知的黑暗。”一这颗最闪亮的星星,想必就是这本泰戈尔的《飞鸟集》吧!

没有华丽的语句,没有起伏的情节,以自然为背景,泰戈尔独特的见解和过人的智慧造就了这本经久不衰,轻灵洒脱的《飞鸟集》。

从前,我并不爱看诗集,觉得没有童话故事的精彩生动,也没有散文的抒情缥缈,那些文字空洞,枯燥。

而《飞鸟集》给我的却是不一样的感受:“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他告诉我们人生有得必有失,要懂得把握机会;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告诉我们人生要展示和拼搏,这样当生命逝去时才能毫无遗憾;“我不能选择那的,是那的选择我。”更道出了人生要有奋斗目标,应时刻准备着,因为的机会是留给最有准备的人……

短短的几句,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朴实的语言,表达出对自然的爱,对人生的爱。

《飞鸟集》中有这么一句话,弓要在射出之前,低声对剑说:“你的自由就是我的自由。”是啊,人们都渴望自由,不希望被束缚。弓和箭,在一起时互相束缚,并不能实现彼此的价值。只有把剑射出的一刹那,放手,两者才能获得自由,拥有自己的一片天。

我常听到同学在耳中抱怨:成绩一时的下降,父母就紧张,复习题排山倒海地袭来,常常复习到深夜,第二天上课又没精神,成绩自然一落千丈。甚至报了许多补习班,整个周末,安排得满满的,别说玩了,连学校布置的作业也没时间做。

何尝不是这样呢?父母累,我们也辛苦,就像弓和箭,不仅没有实现价值,反而使我们厌倦学习,成绩越来越糟糕。倒不如放手,让我们自由拼搏,自由创造,反倒更能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放手吧,就像弓与箭的组合,弓拉得再紧,箭终究在弦上,束缚着自由;只有放了手,箭才能自由地冲向天空,摆脱弓的纠结,直冲天空,如同一只翱翔的飞鸟!

在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听到了诗人的吟唱。

也许,这就是《飞鸟集》的真谛吧!

飞鸟集优秀读书心得感受5“让生命如夏日花朵般美丽,死亡如秋叶般平静。”“鸟儿愿为一朵白云,云儿愿为一只鸟。”“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是多么优美的句子啊!这些句子让我印象深刻,它们都出自泰戈尔的经典诗集——《飞鸟集》。

《飞鸟集》由105段诗歌组成。每段诗歌都只有简短的两三句话,但是多读几遍《飞鸟集》,再细细品味,你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泰戈尔的经典诗集,是爱与美的交织。

刚开始读《飞鸟集》,我就喜欢上它的语言。它的语言非常优美,朗朗上口,有一种甜蜜柔嫩的新鲜气息,如花朵般绽放在每一页诗上。

第二遍读泰戈尔的诗,觉得韵味醇厚,使人深受教育。“树根给予树枝果实,却不求回报。”这句话把父母比作根,把孩子比作果。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父母。我的父母都是上班族,每天他们既要上班,又要照顾我,可以说,父母每天的生活都像打仗一样:早上要先送我到学校,他们才匆匆去上班;下班第一件事是要冲到学校接我,回到家一个煮饭菜,一个辅导我写作业,很累很累。但是父母这么关心疼爱我,从来不求回报,我很感动,总是尽力多帮助父母做我力所能及的事。

第9篇:泰戈尔的诗范文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泰戈尔是大家熟悉的印度诗人,同时也是有名的社会活动家和作家。泰戈尔生于1861年,卒于1941年,享年80岁。泰戈尔一生从事诗歌文学的创作,有着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人们在惊异于其成绩的同时,也很羡慕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据说他在80岁的高龄之时,还保持着充沛的精力用于写作,直至人生的终点。而泰戈尔之所以高寿,得益于其身心并重的养生之道。

20世纪初期,泰戈尔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先后失去了父亲、妻子、爱子、高徒等5位亲人。这对一般人来说,显然是难以承受的,被这种命运击垮者比比皆是,然而,泰戈尔面对这一连串的巨大不幸,却竭力克制自己,没有过度悲伤,平静地接受这些残酷的现实,并且潜心于创作。1913年,他的诗集《吉檀迦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全世界为之震惊,印度人民更是为之欢欣鼓舞。可泰戈尔却显得非常平静,他把奖金全部捐给了一座学校,然后又开始了新的文学创作生活。这与他从印度佛学中领悟了寻求内心平静的崇高境界是分不开的。

泰戈尔的养生之道总结起来有三法,即转移法、超脱法和排遣法。他说:“人们为了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像被黑暗围困的幼苗,总是拼命地想撕破黑幕,投身到光明中去。”所以他在悲痛时,注意力向宽慰与欢乐转移,以消除痛苦的折磨。这就是转移法。

泰戈尔又说,生命的悲剧猛地震撼着我们的感情,但生命从整体上看到是极其乐观的,悲剧只是生命的欢乐赖以表现自己的韵律的一部分。他由于什么都看得开,因此能够摆脱生活压在心头上的重荷,即使在猝然来临的打击面前仍泰然自若。这就是超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