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格林童话小红帽范文

格林童话小红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格林童话小红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格林童话小红帽范文

从哈瑙启程,走向传奇

位于德国美茵河畔的哈瑙是格林兄弟的出生地,巴洛克式风格的菲利斯普鲁尔宫殿就坐落在拥有700年历史的老城里,哈瑙的5月-7月是格林童话节的盛典,在浪漫的菲利普斯鲁尔城堡前,几乎每天都有格林童话上演。而我们的童话之旅也已准备就绪,正从矗立在集市广场的格林兄弟纪念碑启程。

红帽的勇气来自阿尔斯菲尔德,这里是格林兄弟经常逗留来往的地方。据说当年格林兄弟在创作《小红帽》的时候,自阿尔斯菲尔德当地人传统服饰小红帽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因此这里也被认为是小红帽的故乡。小红帽勇斗大灰狼的精彩故事也从这里走向全球孩子们的夜间,更精彩的是,阿尔斯菲尔德也是是全德国保留最集中和完整的城镇。游走城中,我们的视线也频频被庞大的德国传统木架结构建筑所震撼,站在仍然保留着中世纪风貌的集市广场,环绕在四周的都是古意盎然的木框架式建筑物,接着穿行于具有原始风格的风景如画的小巷中,仿佛真的进入了童话世界。

走出小红帽的冒险城,我们来看看《白雪公主》、《灰姑娘》的诞生地――卡塞尔,这座德国最美丽的城市始建于913年,格林兄弟在这里渡过了近30年的时光,他们曾经住过的小屋如今成了著名的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兄弟二人的手迹,闻名遐迩的童话故事让这些来自老时光的笔记显得格外亲切。

抵达不莱梅音乐节,你还记得那些故事吗?

睡美人的故事曾经让绝大多数的女孩所倾倒,王子的吻也曾成为每个女孩心中的爱情憧憬,而所有的浪漫情节都在赖因哈尔特森林里的沙巴堡(Sasaburg)宫殿里发生,如今的古堡已被改建为豪华酒店,只需125欧,游客们便可亲身体验睡美人的梦乡之境。然而在有着670多年历史的睡美人宫殿四周,仍然保留了栽培着大量被“施了魔法”的玫瑰花园。到了夜间.青黑色的古堡在密林中若隐若现.而古堡前的广场却在灯光璀璨下,正上演德文版的《睡公主》。

如果我们在格林兄弟洋洋洒洒的作品中搜寻,还能接着在哈默恩(Hameln)文艺复兴风格的旧城游览,随着地上的白老鼠印记找寻捕鼠人之家;而当抵达童话之路的终点站――不莱梅时,游客们可以与《不来梅城市音乐家》中的动物们尽情分享音乐节的欢愉……格林兄弟的传奇与故事将德国70多个与之童息息相关的城市、乡镇和州县串联起来,人们沿途穿越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景区,与格林兄弟一起书写出这条长约600公里的童话之路。那些途中所遇到的艺术和文化瑰宝、精巧浪漫的木结构的古老城镇,将这段德国最古老的度假线路,化作一本多彩的画册,带我们走进童年时代栩栩如生的梦境之中。

Tips:

阿尔菲尔德网站:tca-alsfeld.de

卡塞尔(Kassel)旅游信息网站:kassel-tourist.de

第2篇:格林童话小红帽范文

2、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教育意义:保持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出事件的真实性;

3、安徒生童话《丑小鸭》教育意义:学会树立生活目标,通过拼搏实现心中的梦想;

4、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教育意义:赞扬了小人鱼为了他人的幸福而舍去了自己的生命的牺牲精神和高尚情操;

5、格林童话《小红帽》教育意义:不要轻易相信不认识的人或是陌生的人,要有一定的善恶分辨能力;

6、格林童话《白雪公主》教育意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丑恶的鞭挞,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第3篇:格林童话小红帽范文

一年级(1)班 濮子彧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最喜欢看《格林童话》,因为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早在我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开始给我讲里面的故事。后来当我上了小学,学会了拼音后,我就自己开始看图画版的《格林童话》。现在我每天睡前还要再看两个故事。

《格林童话》里有善良勤劳的灰姑娘、聪明可爱的小红帽、美丽纯洁的白雪公主、过分贪心结果什么也没得到的渔夫的妻子……

第4篇:格林童话小红帽范文

然而,德国还有一条童话街,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条童话街就是以格林童话为线索,沿着当年格林兄弟的足迹,把格林兄弟一生停留过和收集民间童话的城镇串起来。1975年,格林兄弟诞生二百周年的时候。德国政府就特别规划了这条以哈瑙为起点一直到不来梅、全长600公里的童话街。

我问女儿:“想不想去童话街走一走?”

跟许多孩子一样,女儿也是个童话迷,她听说德国还有这样一条街,不假思索就嚷起来:“当然想去了,到格林兄弟的童话街上走一走,等于到格林童话的发生地体验一下童话的魅力,那才有意思呢!”

于是,我们父女俩就真正走进了迷人的格林童话——

格林兄弟的童年故乡

童话街的起点哈瑙,距法兰克福才20公里,所以我们坐飞机到法兰克福,然后再坐巴士,才20来分钟就到了哈瑙。

哈瑙是个非常宁静的小镇,街道两边店铺的门口都种满了鲜花,清晨的阳光洒下来,在碎石路上留下了长长的斜影,令人陶醉。

这座宁静的小镇就是格林兄弟的诞生地,格林兄弟在这里虽然只住了5年。但人们仍然为家乡出了名人而自豪。这里的纸上剧场一直在上演由格林童话改编的童话剧,这种童话剧全部以纸为材料,背景是纸的,演出工具和人物也都是纸的,非常有趣。菲利普思鲁尔城堡的一楼还专门为格林兄弟设立了展厅,《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童话纸影剧,在城堡的纸影剧场轮番上演……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坐落在市政厅广场前的格林兄弟铜像雕塑,两兄弟一站一坐,站着的是哥哥,坐着的是弟弟。女儿不解地问:“照理应该哥哥坐着,为什么反而让弟弟坐呢?”我告诉她:“因为弟弟体弱多病,哥哥照顾他呢。”女儿笑了笑,感慨地点点头:“他们的兄弟情谊可真深呀!”

我们凝视着兄弟俩的表情,似乎觉得兄弟俩正在讨论“这个童话该如何下笔”。

而铜像雕塑的底座上则写着:

哈瑙至不来梅之间的童话由此启程——

我们这就开始了这趟特别的童话旅行……

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个美丽的小公主。有一天,她有一样东西掉水池里了,一只青蛙帮她捡了回来。但小公主嫌它丑陋,不愿意履行承诺,还一气之下把青蛙扔了出去。她哪里想到这只青蛙竟是一个英俊王子的化身……

这个童话就是《青蛙王子》,童话发生地是史丹瑙。

史丹瑙离哈瑙40公里,格林兄弟的父亲原来在哈瑙当书记,1791年调到史丹瑙任法官,于是格林兄弟也来到了史丹瑙。史丹瑙有古堡,也有美丽的森林,生性好奇的格林兄弟经常去古堡和森林玩,于是就有了《青蛙王子》和《糖果屋》。

我们的巴士向史丹瑙驶去,沿途尽是宁静安详、美丽如画的乡村风情。巴士经常会经过一些小镇;小镇很小,但教堂和市政厅总不会少,并且历史悠久。乡村小屋通常都是半木结构,屋前屋后万紫千红,漫步其间,真是又舒坦又浪漫。德国的乡村小镇虽没有特别惊人的名山胜景。但却是值得细细品味的。我们都知道,德国的城市不如小镇漂亮,小镇又不如乡村漂亮。只要富有童趣懂得情调,就能在这里品味到最美的风景。大约半个小时,巴士就驶进了史丹瑙,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史丹瑙古堡。大胡子司机一边停车一边告诉我们:“古堡里有格林兄弟博物馆,展示着格林兄弟的手稿和以格林童话为,主一题的版画,你们可以去看一下。”而我们却对古堡前小镇广场上的“童话喷水池”特别有兴趣。巴士刚停稳,我们就在“童话喷水池”前欢呼雀跃起来。那个“童话喷水池”真的非常有意思,池中的圆柱上刻着许多《格林童话》里的故事,池子里雕了一只青蛙,池沿边则斜坐着小公主;青蛙和小公主四目相对。好像正在述说着《青蛙王子》的故事。而古堡后面的那片森林,就是当年发生童话故事《糖果屋》的地方……我们又是赞叹又是拍照,兴奋了好一阵,才走进古堡参观格林兄弟博物馆,然后又在史丹瑙戏院看了一场根据《青蛙王子》改编的木偶戏。

这就是格林兄弟的童年故乡,哈瑙宁静,史丹瑙有趣,沿途风光美丽;我们是踩着格林兄弟的脚印,走进格林兄弟美丽的童年故乡的。

“真幸运,想不到在童话街第一站就有这么大的收获!”我感叹着。女儿更是激动不已:“也许美丽的风光感染了格林兄弟吧,所以才使他们笔下的《格林童话》如此美丽动人。”

萨芭堡的婚礼

接下来我们要去卡塞尔。这是一个比较热闹的小城,是格林兄弟住了30年的地方,是《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等著名童话的诞生地。那里有格林兄弟广场,有格林兄弟博物馆。更有令人向往的萨芭堡——睡美人的城堡。

相传睡美人在萨芭堡整整沉睡了100年,只因国王在她16岁生日时忘了宴请黑巫,狠心的黑巫便让城堡里的人全都陷入魔咒。如今,睡美人依旧沉睡在城堡顶端高达35米的塔楼上,等待着英俊的王子来亲吻她一下,吻醒她……

这里就是萨芭堡,传说中的睡美人城堡。

第5篇:格林童话小红帽范文

我喜欢我的外公

我喜欢我的外公,他已经六十岁了,可头发还是黑黑的,他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总是一眨一眨的,可爱极了。眉毛弯弯的,好象小月牙在唱歌。外公还喜欢穿黑色的衣服,样子挺神气的。

让我最喜欢的是外公很喜欢讲故事,你瞧,他一讲起故事,就合不拢嘴,他会讲笑话,《格林童话》里的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红帽、还会讲《西游记》里的三打白骨精等等,讲起来有滋有味的,把每个人都迷住,讲笑话时,他一边脸上带着微笑,一边手里还做着动作,可把人笑晕了。

第6篇:格林童话小红帽范文

那是我上初三的时候,学校组织同学们看电影,在放演正片的前面,经常先放演一部动画片或幽默故事片。当时放演的正片是什么,我已记不清了。可是,那前面放演的动画片,至今还记得眞真切切,片名叫《一朵小红花》。

这是前苏联的动画片,大意是:有个大商人,他有三个女儿。商人要出远门做生意,问三个女儿:“你们要我带回什么礼物?”两个姐姐都要极贵重的礼物,只有三女儿说:“我就要一朵小红花。”商人在途中翻船遇难,飘到一个海岛上。他发现海岛上有座宫殿,便走了进去,看见宫殿里有朵耀眼的小红花,准备摘下给三女儿。就在他摘花的时候,宫殿突然消失了,听到了低沉的怪兽的声音:“谁摘了我的小红花?”商人回答:“是我摘的,我的三女儿想要它。”怪兽说:“这朵花可以给你的三女儿,但是必须让她来我这儿。”这时,飞来了一枚戒子,“让她戴上这戒子,就会飞到我这儿。”商人回家以后,把礼物分别给了三个女儿,但他却不舍得三女儿离开自已。三女儿为了父亲的安危,戴着戒子飞到了小岛的宫殿里,怪兽却待她极好。后来,三女儿回家来,两个姐姐见她穿戴讲究,送给她们的礼物又极贵重,便产生了嫉妒心。她俩设法让三女儿回去晚了,而那怪兽己经奄奄一息。三女儿的眼泪滴在了怪兽的身上,怪兽竟变成了一位王子。原来他中了巫婆的咒语,只要有女孩爱上他,才能再变回人。最后,王子带着她回国结婚了。

这个动画片是五十年代的作品,也叫《美女与野兽》。看完这部动画片后,我便急切地想找到它的原著看,翻遍了学校的图书馆,也没有找到。那时,我住在福州市,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到福州市的各家书店找,整整找了四个多月,还是没有找到。一直到我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在大学的图书馆里也没有找到。但是,我找到了《安徒生童话选》,里面的《海的女儿》、《丒小鸭》、《皇帝的新衣》、《《小红帽》等等童话非常吸引我。接着我又找到了《格林童话》,里面的《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等让我百看不厌。我也看到了许多俄罗斯的其它童话和美国、英国等国的童话。从此,我便爱上了童话。童话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我看了这么多的童话,对我的帮助很大,为我以后的童话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我出版了五十多本书,其中有二十多本是童话,我所以有这个成果,与我寻找《一朵小红花》不无关系。我还要说的是,《一朵小红花》里的真善美的三女儿,她的品质也影响了我的一生,我一直是在用真善美来要求自己,在我的作品中,尤其是童话作品中,也是以真喜美作为审美的核心。

第7篇:格林童话小红帽范文

童话作为一种专门的文学样式,其形成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口头流传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搜集整理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独立创作阶段。口头流传阶段、搜集整理阶段的童话,从性质上说是属于民间童话。独立创作阶段的童话,属于文学童话。而所有的童话又可分为传统童话和现代童话。

传统童话的显著特征是模式化。很多传统童话都以“从前,有一个……”、“很久以前……”作为开头。大部分童话中情节、结构都大致相似,都在遵循一个传统的套路。很多童话都是有一个美丽又善良的姑娘或公主,由于种种原因受到迫害,历经一番磨难,终于遇到了王子,然后他们就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灰姑娘》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灰姑娘》描述了这样一段故事:一个小女孩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又娶了个妻子,而这后母十分恶毒,每天让小女孩做粗重活,睡在满是灰的地方,不给她饱饭吃,只给她破衣服穿,后母的两个女儿还不时欺负她。灰姑娘很善良,从不和她们计较,只在干完活后偷偷跑到母亲坟前哭泣。一天,王子要办舞会,邀请全国的年轻女孩去参加,灰姑娘的两个姐姐都盛装打扮前去参加舞会,灰姑娘也想去,可后母却不允许她参加,并派给她很多活,幸好有很多小鸟帮她完成了工作。当她再次到母亲坟前哭泣时得到了仙女的帮助,得到了漂亮的衣服及首饰。她成了舞会的焦点,王子对她一见钟情,只愿意和她一个人跳舞,连续三晚灰姑娘都是舞会的亮、闪光点。舞会的最后一天在十二点钟声敲响时灰姑娘匆忙离去,不小心落下了一只鞋,王子就拿着那只鞋,寻找和他一起跳舞的女孩。恶毒的后母想让两个女儿冒名顶替灰姑娘却都失败了,灰姑娘轻松穿上鞋,王子终于认出了灰姑娘就是舞会上他的舞伴,于是他带走了她并娶了她。在王子与灰姑娘的婚礼上,恶毒的后母及两个姐姐使出浑身解数想讨好灰姑娘,但,两个姐姐都被看不惯她们嘴脸的小鸟啄瞎了眼睛。王子和灰姑娘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这类的童话都会又这样一个结局:“……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这种套路下所产生的故事不计其数,如《玫瑰公主》、《白雪公主》、《拇指姑娘》、《睡美人》等等。

惩恶扬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是传统童话表现的主题。灰姑娘是个善良的姑娘,所以她最后和王子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而灰姑娘的两个姐姐却被啄瞎了眼睛,充分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主题。《格林童话》中的名篇《小红帽》,小红帽是个好孩子,所以进了狼肚子任能活着出来。《小红帽》中也宣扬了“好人有好报”。

现代童话打破了传统童话僵硬的结构,呈现自由的、多线索的结构形式。传统童话的人物是类型化的,现代童话中的人物主人公一般是孩子,且突出个性化。传统童话的叙述方式和对话是模式化的,现代童话的语言和风格有了转变,改变了传统童话叙述和语言的模式化。

相较于传统童话,现代童话更能艺术地表现儿童幻想中的世界。也更能表达成人的童年梦想。路易士·卡罗的《爱丽丝梦游奇境记》和《爱丽丝镜中奇遇记》就是这样的两篇优秀的现代童话。《爱丽丝梦游奇境记》中的主人公爱丽丝本来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孩,过着平凡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掉进了兔子洞,在奇境中开始了一连串的冒险。这个奇幻的世界有疯狂的茶会、龙虾的四对舞,还有被偷的果馅饼。总之,一切事物在这里都是“越来越奇怪”。在《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爱丽丝开始了第二场奇遇。这次奇遇始于她穿越镜子,而发现一个“什么都相反”的世界。这个世界居住着各种象棋棋子和奇怪的儿歌人物。这里头有蛋头亨普地·当普地,有迪威尔顿,还有擅长惊人发明的点子白武士。爱丽丝很快就发现,在奇境与镜子国里没有一件事不是令人大开眼界。这两篇童话是路易士·卡罗给七岁的爱丽丝姐妹讲的故事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孩童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幻想的奇境中尽情漫游。路易士·卡罗自己虽然没有孩子,但她非常喜欢孩子,也很喜欢童年的生活。虽然,现实中他长大了,已是三十而立,是一名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的数学讲师,他也发表了很多数学专业著作,包括《行列式的凝缩》、《从代数学看欧几里得第五册》以及《只要和最大公约数相关》,但是,这些一点都不影响他的儿童式幻想。写下了这两本不落俗套的奇境历险记。

第8篇:格林童话小红帽范文

关键词:民间故事;小红帽;过度阐释;反对阐释

一、前人的研究成果与小红帽案例分析

阐释自产生以来就与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阐释学是以赫尔墨斯这个神话人物加以命名,它的产生也是为了是神话等这样一些古老的文本适合现代的需要。阐释最早产生于古典古代晚期的文化中,那时神话的影响力和可信度已经被科学启蒙所带来的一种理性唯物的现实主义的世界观所瓦解,越来越难得到人们的注意。为了不让这样的一些古老珍贵并且在历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的文本从此堙没,阐释则成为了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它往往使得这样一些古老的文本在今天仍然具有存在价值。我想在此文中举两个非常著名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第一个是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所提到的塞壬与奥德修斯的故事。阿多诺将塞壬的歌声比作艺术的引诱,而奥德修斯则被当做是资本家。他一方面充分享受着艺术的魅力,而另一方面则靠着劳动人民将自己绑起来不会陷入其中。

另一个例子也是众所周知,那就是弗洛伊德从俄狄浦斯这一出悲剧当中得出的恋母情结这一理论。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这一古老悲剧加以阐释得出了普遍的恋母情结这一理论。

这样杰出的例子还有许多,他们都证明了阐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读方式,它可以在我们认为已经被充分理解的文本中发掘出新的内容。在这里,我们就以格林童话中的著名故事――《小红帽》为例来分析阐释对于一个文本的解读,尤其是转换性解读。

小红帽的故事情节想必大家都已经十分熟悉,但是估计没有谁会想到,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个讨论的热点,不仅有其理论研究专著(《百变小红帽》),也有关于这个故事的艺术再创作,许多学者都从自己的领域出发,来对这则历久弥新的民间故事进行阐释解读。

这个故事产生之初往往是对小孩的一种善意的警告与劝诫,让他们听父母的叮嘱,不要因为贪玩而耽误重要的事情,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等。而这种朴素的本初含义随着时间的流逝具有了许多别的意蕴。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阐释解读中,小红帽往往代表年轻女性对性的一种渴望和追求,是为了满足自己个人的需要才会甘愿被狼欺骗,因此在美国性开放时代,小红帽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变成了身材惹火的单身美女,在故事中她在草地里的玩耍也被当做了对男人的一种引诱。而在女权主义者的阐释解读中,小红帽故事表现的是当今社会下女性保卫自身权利的运动。在男权文化下童话的女主角往往要经历孤单、屈辱以及许多磨难的考验,最终才能得到一个如意郎君的疼爱……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小红帽这个故事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竞技场,在这里人类学家、心理分析学家、女权主义者、神秘主义者等对这个故事作出了自己的阐释和解读。面对着这样一种情况,我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些阐释与解读是不是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呢”

二、过度阐释中的转换性阐释与潜文本阅读

按照苏珊桑塔格的说法,“阐释是以修补翻新的方式保留那些被认为太珍贵以至不可舍弃的古老文本的极端策略”,要使过去古老的文本在今天还能被认为有其存在价值与意义,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这样一些古老文本中的要素转换成为我们熟悉的事物,这样的做法会导致为阐释而阐释。过度的阐释将过去文本当中的某些因素放在当今社会进行浅层的比附,并不具有多大的价值。

这样的转换性阐释往往会造成忽视文本而去盲目挖掘文本中的潜文本。因为转换性阐释将文本中的许多因素都加以转换,在这样的一些阐释者看来,几乎所有的文本都成为了一部密码本,上面显而易见的东西并不具有太多的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潜文本躲藏在文本之后。这样的做法使得我们习以为常的文本阅读忽然变成了一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潜文本的寻找与再现。而在所有的文学当中,神话与民间传说往往最为古老,许多作品的产生背景,作者、发源地等等都已不可考,因此,它们往往会被转换性的阐释所钟爱,会在其中挖掘出很多的微言大义中来。在苏珊・桑塔格看来,过度阐释仅仅是改写和重估死去的过去的一种手段,是从死去的过去逃脱的一种手段

三、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反对过度阐释

神话与许多民间传说,它们都产生与人类文明的原始阶段,它所反映的是原始文明时人类的心理特征,并不会包含如此多的现代意义。而盲目将古老文本做无休止且漫无边际的过度阐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透明是艺术――也是批评――中最高、最具解放性的价值”。正如苏珊桑塔格在她的著名论文《反对阐释》中所说的那样:

“我们的任务不是在艺术作品中去发现大量的内容,也不是从已经清楚明了的作品中榨取更多的内容。我们的任务是削弱内容,从而使我们能够看到作品本身。

现今所有艺术评论的目标,是应该使艺术作品――以及我们自身的体验――对我们来说更真实,而不是更不真实。批评的功能应该是显示它如何是这样,甚至是它本来就是这样,而不是显示它意味着什么。”

参考文献:

[1]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2]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第9篇:格林童话小红帽范文

格林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我早在八岁的时候就看过,故事的情节很简单:老头儿打鱼时,网上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老头儿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酬谢老人。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要当女皇的要求,金鱼都一一答应了她。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又回到了从前的生活,变得一无所有。作者是想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告诉我们:那些凶狠、贪婪、想着不劳而获的人,最终是得不到幸福的,我们美好的生活只有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才能幸福永久。

开学以后的第一次语文测试,我就考砸了——80分。试卷不是很难,我看看同学们的分数,不是100就是99,我的眼睛瞬间就红了,一向很自傲的我,怎能忍受只有这样的分数呢?我感觉自己一下子从巅峰滚落到了深渊。

无精打采地回到家里,我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把沙发上的小布娃娃狠狠地乱扔一气。怎么办?怎么办?……我的脑子里挂上了N个问号。抓紧时间学习啊!我在书桌前坐定,打开书本一页一页地翻着,眼前却老是晃动着鲜红的80分,书中的知识点丝毫都没有看进去。只到夜深,人也困了,我在床上躺着要睡觉,想起这次考试的成绩,又伸手把台灯拧亮,把书本翻开来。

为了夺回自己在班级里的地位,为了第二单元的测试能取得好成绩,我几乎是挤出所有空余的时间用来看书做练习,我恨不得在极短的时间里把所有能用得上和可能用得上的知识都塞在脑子里。

第二单元测试说到就到,面对着试卷,疲惫的我才知道什么叫力不从心了。几乎所有的题目我都接触过,都做过相对应的练习,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对着似曾相识的题型,我却不知道如何下笔。

“贪多嚼不烂啊!”我一边叹息着,一边把沉重的书包放下,随手拿起书桌上的童话书,翻看了起来。

我翻看的就是《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看到贪婪的老太婆最后梦想破灭,又恢复到一无所有的时候,我突然感悟到一点新的东西:学习是不是也要戒骄戒躁呢?所谓“欲速则不达”啊!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