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创业发展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保护 参与 可认知 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一、概况
天津民园西里创意产业锚地位于常德道上,在常德道与桂林路交口。占地1.5万平方米,区域覆盖常德道沿线、民园体育场周边的历史风貌建筑。
1939年建成,占地2360平米,建筑面积3690平米。民园西里是本市第三批历史风貌建筑,京剧大师梅兰芳上世纪曾经下榻民园西里。
2008年秋季,部分房屋开始腾迁,2009年春节后开始整修。基本恢复的原有的风貌,但功能由居住用途变为了商用。
民园西里创意产业锚地将以五大道为基础,拟建成融历史建筑特色与现念于一体,历史底蕴深厚、商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创意经济活跃的历史文化商贸旅游亮点,成为天津城市品牌载体。
二、发展方向
民园西里创意产业锚地从规模上来看,属于中小型的产业基地,主要定位是提升五大道风貌区的旅游文化,以创意产业的发展拉动天津的经济发展,同时促进天津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以五大道风貌区为背景,活跃了风情区内的文化市场和文化氛围,对提高城市整体文化素质起到促进作用。
从民园西里的位置来看,处于城市的旧城风貌保护区内,可以让文化创意园区与城市旧城区有机结合,保留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不仅能为城市增添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文化景观,而且可以激发创意人员的灵感。为城市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经营范围的选择上,趋避劣势,以小而精的特色项目为主。与北京798,天津6号院的艺术主打不同,艺术在民园西里只是一个小的组成部分,旨在增加一些艺术氛围,主要还是以智力创意产业和特色经营为主。
三、可认知性调查
针对民园西里创意产业锚地的开发,基础设施、建筑改造及周边环境整治带来的利弊进行调查。主要调查问题:
1、创业产业锚地的开发对五大道风情区的影响。
在前期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共收集与民园西里改造成创意产业区有关意见共35条(中立意见不在此范围),其中支持改造建设,认为可以提高城市环境23人,占总人数65.7%。反对改造认为创业产业破坏城市风貌,毁坏性开发的12人,占总人数34.3%。
在去过的人中,多数人认为改造的效果不错,没有破坏城市的风貌。创意产业进入历史街区,也是一种可行的改造模式。历史街区的改造和整修对历史街区是好事情,经过整修的历史建筑和街区,能拥有活力的存续下去,能够对周边社区的发展和活动带来正面影响。
2、创业产业锚地的开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首先是原来在此居住的群众并不想要离开这里,表现出很强烈的眷恋心理。其次附近的居民也不习惯原本生活气息很浓厚的街区变成了产业区,对邻里关系的改变暂时难以接受。而且作为商业开发的创意产业园就像一把无形的刀将原本一体的区域分离开来,附近的居民难以融入其中,也无法体验其中的环境和氛围,造成一定隔阂。
3、创业产业锚地现有功能调研
目前园区内入驻企业主要为餐饮休闲,特色酒店,设计公司和展览馆。这些企业和门店都有鲜明的发展方向和独特的经营理念。民园西里创业产业锚地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形成一个纵向的产业链,达到丰富区内的产业结构,集中区内的智力因素,吸引市民参与。
四、增加地区可认知性的途径
1、保护风貌建筑
历史风貌建筑应该进行综合利用,促进城市文化的提升和社会效益产生,民园西里利用自身历史人文背景和建筑特色,集文化、旅游、艺术、休闲于一体,对五大道风貌区振兴发展也许会产生积极效果。五大道地区从整个的历史风貌建筑来讲,要提高它的认知度,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五大道的建筑文化和历史文化,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承认它的市场价值。民园西里创意锚地的建立,在五大道风貌建筑里尝试提升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放到市场中去考验的一个尝试。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市场来支持,传承和弘扬五大道风貌区的文化是比较困难的。只有适应今天的旅游市场,消费市场,五大道的传承和弘扬才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融入天津市民生活,强调市民参与。
无论民园西里的功能作用如何变化,它都会隶属于城市,是市民生活组成空间的一部分。不能因为商业开发,而忽视了普通市民的感受,与老百姓的生活分离开来。798艺术社区中至今仍有部分车间在运作,并没有完全摒弃工厂的职能,工人仍是798工厂中的参与者。天津6号院参观者中除了学艺术搞艺术的年轻人,还有许多有些年岁的喜欢画的人,因为展览的内容是大众的,可以接受的。他们还会带着这股高兴劲四处在这个院子里走走,挨个工作室串串,他们接受起来非常愉快。
3、确定创业产业发展方向,确保健康发展。
民园西里应立足文化资源导向型定位。从源头应保护并振兴创意氛围,强调城市文脉的延续性。因为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对于拥有深厚文化内涵和人文环境的城市,文化遗产是其最重要的发展资源。
参考文献:
[1] 吴晶星,黄建云. 创意产业园的多义性场地规划解析[J]规划师,2008,(06).
[2] 张恒惠,尹艳冰. 天津创意产业与创意经济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35).
一、提高青年思想认识,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一)大力加强理想信念和发展形势教育。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采取对比发展变化、参观重点建设项目等多种形式,用新区发展的成果教育青年坚定发展信心,统一青年的思想认识,引导青年将热情转化为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巩固希望工程、志愿服务等活动品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二)坚持分层分类的引导方式。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针对不同领域青少年思想意识的关键点,探索不同的工作途径和方法,提高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农村青年,侧重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其在新农村建设中自觉抵制违法建设;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拆迁青年群体,侧重个人发展定位教育,引导其正确对待生活方式、思想的重大变化;对城镇青年,侧重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引导其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青少年学生,侧重网络和黄赌毒危害宣传,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发奋学习的意志品质。
(三)拓展教育引导青年的途径。充分利用网站、区域论坛、手机短信平台等媒体,把教育引导的目标内容通过新兴媒体有效渗透和传递给青少年,引导更多青少年加入区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车友会等青年社团组织。
二、探索创新工作模式,做好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
紧紧围绕新区产业发展方向,以推进ybc项目为重点,开展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全年的工作目标是:新建5个ybc基层服务站,完善已建的20个基层服务站工作机制,建设10个集群创业基地,建立数量不少于1000的创业项目库和人规模的创业人才库,扶持200个青年创业项目,带动人实现就业,募集创业基金万元。同时,试点通过实训基地培养创业人才,探索形成ybc项目推进的“大兴模式”。
(一)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建设青年集群式创业基地。紧紧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以及生产业等主导产业发展,强化团组织与产业园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联系,将ybc帮扶青年创业的模式植入园区孵化器和重点企业产业链,开发建设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奥宇创业广场、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为依托的电子信息项目创业基地;以北京好景象科技园发展公司为依托的生物医药项目创业基地;以北京名舍集团、北京任我在线科技发展公司、西红门镇社区创业园为依托的生产业项目创业基地;以北京星光影视园为依托的新媒体产业项目创业基地;以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北京金维畜牧有限公司为依托的现代农业项目创业基地。
建设青年创业实训基地。依托组织体系,征集有创业意向的青年,由北京名舍集团、北京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创业实训基地,为“预创业”青年提供相对独立的经营管理岗位,供青年进行创业实践。并在基地开展管理方法、销售技术和市场分析等创业辅导,促进青年明确自我定位,积累经营管理经验。
(二)打造资源整合平台,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整合政策资源。探索创业项目联审机制,将妇联、残联、科协、人力社保等部门纳入青年创业项目评审委员会,使创业青年在得到团组织扶持的基础上,还有机会获得其他部门的帮助和支持,逐渐形成帮扶青年创业的合力。整合经济资源。进一步加大创业基金的筹集力度,探索建立企业留本基金和政府配比资金。整合人力资源。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吸引更多地区的社会有识之士为新区发展献计出力,同时,将青年创业工作作为重要指标,推动纳入党群工作考核体系,推动青年创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完善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影响力和凝聚力。调查了解创业青年需求,发现创业型人才,建立不少于人的创业人才库。汇集符合新区产业发展方向和服务城乡居民生活的创业点子,通过滚动式征集、论证和开发,建立数量不少于1000的创业点子项目库,采取项目推介会的形式定期。做好跟踪调研,使创业点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成果。抓紧建立创业导师俱乐部,用志愿、公益、奉献的理念凝聚导师,为导师搭建一个共同交流的资源共享平台。尽快建立创业青年俱乐部,培养锻炼青年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干事创业的精神。
三、深化青少年公益活动,推进共青团品牌建设
(一)解决青少年群体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希望工程大兴工作站的职能,筹集20万元以上的社会资金,继续帮助本区不少于50名困难大学生顺利入学,完成政府实事任务。关注困难青少年入学、 就业,特别是拆迁青年就业问题,调动社会资源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二)关注青少年普遍的利益诉求。深入农村、企业青少年群体,特别是拆迁青年、大学生村官等重点群体,倾听呼声,了解意愿,把握困难和诉求,协助相关部门予以关注和解决。
(三)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作用,继续推进“星光青春自护行动”、“法制校长进校园”等品牌工作,促进校园安全建设,完善青少年维权工作网络。
四、扎实推进团的自身建设,推动共青团事业稳步发展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对青年的广泛覆盖。梳理创新区直系统共青团组织设置,借鉴党建模式,探索系统团工委建设工作,推行基层团组织“四有”工作标准,即团建有组织、青年有活动、工作有效果、团队有活力。
一、股权投资基金概述
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或PE),是指通过对少数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基金份额,设立基金公司、基金合伙公司或契约式基金组织,投资于事业项目和非上市公司股权的一种金融制度创新安排,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一种以定向募集、组合投资、整体核算、专业管理为运作特点的新型投融资工具,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目前习惯沿用“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名称来表述股权投资。
股权投资是一种向成长性企业提供资本支持和管理服务,并通过股权转让获得增值收益的投资方式。作为支持创业和创新活动的投资制度,股权投资能够有效支持创业和创新活动,极大的刺激国内实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它一方面可以培育出大批类似微软、英特尔、思科、苹果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成长性企业,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二、股权投资基金相关规章制度
2005年11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十部委联合了《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对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注册资本以及在主管部门的备案等日常经营管理进行规范,使我国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和管理有法可依,2007年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创业投资企业的纳税抵扣问题。政策后,各省级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实施了管理办法和税收政策优惠,对促进创业投资企业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8年,我国管理部门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股权投资基金利用投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之机实现资本退出铺平了政策性道路。2009年10月,创业板实现挂牌交易,让股权投资基金拥有了一个实现快速增值的场所,也为我国众多创业投资基金参与创业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
三、当前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及发展
近几年,我国的股权投资基金获得了长足发展,无论从基金数量还是基金资产规模等获得了迅速增长。总体来说,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股权投资基金数量增加,控制的资产总额相应迅猛增长。2010年末,全国备案创业投资企业数量增加到706家,资产规模达1502.89亿元(不含承诺资本额)。
2、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保持稳步增加态势。从投资案例数量看,2010年新增投资案例为1507个,年末投资案例余额增加到5129个,历年累计投资案例由2006年的2380个增加到2010年的6622个。2010年度新增投资金额为235.37亿元,年末投资余额为729.53亿元,历年累计投资金额由2006年的219.2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45.49亿元。
3、股权投资基金对被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呈现出由集中到较为分散的状态。2006~2010年度,股权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持股10%~30%的案例一直占第一位。但是,2010年,持股比例5%以下的案例占比提高到30.26%,同比上升4.31个百分点。2006~2010年度,创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持股10%~30%的金额也总体上占第一位。
4、投资行业相对集中于传统制造业、新材料工业和金融服务业。2006~2010年,创业投资企业对传统制造业产业、软件产业、新材料工业和金融服务业等4个行业的投资案例数量较高。从投资金额看,投资金额居前三位的行业也分别是:金融服务产业、传统制造业产业和新材料工业产业。
5、投资阶段主要集中在起步期,特别是扩张期。2006~2010年度,在起步期和扩张期进行投资的案例占多数,在种子期和成熟期进行投资的案例都相对较少。
6、股本退出案例和金额总体呈“双增”局面。2010年实现股本退出案例数有357个。截至2010年末,股权投资企业累计实现股本退出案例1493个。2010年实现股本退出金额达32.23亿元,截至2010年末,股权投资企业累计实现股本退出的金额达115.96亿元。
7、经济社会贡献显著。2010年,股权投资企业所投资企业的年末就业人数108.8万人,股权投资企业所投资企业的研发投入合计达253.69亿元,销售额合计达7615亿元,2010年股权投资企业的当年新增投资额仅为232.52亿元,只相当于全社会国内生产总值的0.06%,但其所投资企业创造的GDP增加值却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0.47%,两者相差6.83倍,倍增效应明显。股权投资企业所投资企业缴纳税金358.23亿元,比上年增长29.87%,相当于当年全社会税收增长速度23%的1.3倍。
8、股权投资基金持股期限较短。持股不足1年的股本退出案例占比较高,而持股7年以上的股本退出案例占比反而较低。
四、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方向
随着国内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壮大,掌管的资金和投资项目越来越多,以及IPO节奏放缓,特别是监管部门对股票发行人创投股东持股锁定期的要求,必然导致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发生变化。笔者认为,未来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方向必将向以下几种方向发展:
发展方向一:实行项目长短期搭配,寻求潜力行业。清科数据显示,8月在境内市场IPO的15家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共实现了35笔VC/PE的退出,平均账面回报率为4.67倍,但相比去年同期平均十多倍的回报率,已大幅回落。回报率的降低增加了项目投资风险,对高市盈率取得的PRE-IPO项目更是如此。为了降低项目投资风险,部分股权投资企业开始转变思路,减少PRE-IPO项目在资产配置中的比重,增加早中期项目的配比。比如,达晨创投将PRE-IPO项目占总投资项目的比重减至20%,早期项目8%左右,中期项目约占62%-72%。
发展方向二:转型为资产管理公司,从资产管理中获取利润。随着股权投资基金利用项目IPO获取利润率的降低,基金管理公司必然要为掌握的大量资金寻找出路,寻找其他相对稳妥、利润相对较高的业务。例如,去年硅谷天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更名为硅谷天堂资产管理公司。一年来,硅谷天堂将已发行股权投资基金的PE投资占比降至约30%,新发行基金则明确PE投资比重降至25%以下,同时,加大对中早期项目与并购重组(包括定向增发)的投资力度,形成中早期投资、PE投资与并购重组的“三驾马车”业务链。
发展方向三:国有创司实现市场化转型,力争在创投行业中处于有利地位。今年,湖南省国资委与湘投控股集团已同意湘投创业投资增资扩股申请。对一家国有创司而言,引进民间企业战略投资,打开了市场化运作的一扇门。转型基金管理公司,一方面是让公司管理团队参股基金管理公司部分股权,形成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另一方面形成激励机制,鼓励国有创司更好的留住PE人才。
参考文献:
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重庆市涪陵区龙桥街道蔬菜种植户张波,他在创业中的进步,表明了不断学习的重要意义。
为什么要再次参加创业培训,张波的理由很简单:第一次就尝到了培训的甜滋味,怎能不想再参加第二次呢;两次的培训感受不同,没有第二次的培训,也不会想到给自己的事业规划更大的未来。
第一次培训,开阔了思路
张波36岁,重庆涪陵区龙桥街道北拱社区人,之前一直在外地当菜贩。由于生意越来越难做,2007年他回家开始种蔬菜,凭着自己在贩菜中学到的一些种菜技术,张波颇有自信地种了20多亩地的蔬菜。果然,他种出的茄子、丝瓜等蔬菜很好销,这为他带来了不错的收益,很快他在当地成了小有名气的菜农。
2008年8月,涪陵区农广校牵头组织了首期示范创业培训班,龙桥街道推荐张波参加。培训课堂上,有多名专家和教授讲课,还有几位创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培训课堂上除了传授如何开展蔬菜种植、行业的发展趋势、蔬菜病虫害的防治等业务知识,还重点讲授了自主创业方面的知识,比如创业计划书的编制、商务谈判技巧、工商扶持、相关法律知识等。
对张波而言,这次培训最大的收获,除了那些非常实用的技术,还有老师们精辟的论述、企业家们的成功案例再现,尤其是后者让张波备受启发。培训结束后,他创业激情高涨,将蔬菜种植规模扩大到了60多亩。
张波并不是盲目扩张,他根据专家的思路,对当地蔬菜市场作了深入了解和分析,认为涪陵市场上缺乏本地的优良蔬菜,而本地的菜农又缺乏专业技术。2009年,他做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成立了名为“中坝”的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吸纳菜农成为社员,将自己的优良品种、种植技术传播给他们,逐步做强蔬菜产业,带领更多的人发家致富。
合作社成立之初,便吸引了15户蔬菜种植户加入,每户种植面积都在20亩以上,合作社蔬菜总面积达到了一定规模后,张波就带领大家不断提升亩产效益。合作社成立以前的2007―2008年,蔬菜种植户每亩产值大都在4000~5000元,最高也没有超过7000元;合作社成立的当年,亩产值就攀升到了8000多元;到了2010年,亩产值突破了万元大关。
第二次培训,提升了管理能力
要是没有2008年那次创业培训,可能就没有中坝蔬菜合作社,张波的事业也可能仍停留在单打独斗的阶段,蔬菜种植效益也不会有这么大幅度的提升。但他也深深地感到,事业发展越快,自己的知识以及管理方面的能力愈显不足,觉得力不从心,他希望像第一次培训那样,能再有机会学习提高。
恰逢涪陵农广校2010年蔬菜专业示范性创业培训开班前夕,张波第一时间赶到龙桥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向中心主任付严培表达了非常想再次参加培训班的愿望,并说了一大堆想要参加的理由。
按往常的规定,张波已经参加过一次培训,不会再次纳入培训之列。但考虑到他求学心切,付主任答应了他的请求,张波有幸第二次参加了创业培训。
这次培训换了另外一批老师,既有高校的博士、教授,也有市级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还有本地的知名农业专家。学习的内容也更为丰富,除了创业知识,还有农资常识、引种知识、农业现代信息技术,无公害产品的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以及产业扶持政策等。
对于需要将蔬菜事业再上一个台阶的张波来说,第二次培训意义非凡。如何进一步扩大规模,如何规范化管理,如何生产无公害绿色产品等培训内容,让他醍醐灌顶,事业发展的方向变得清晰起来。了解到一系列惠农政策、产业扶持政策后,他发展的动力更大了。
培训中还向学员们推荐了涪陵绿杨溪农业园,这是一个方圆60平方公里,土地1.5万亩,按高标准农田要求投资建设的农业园,园区内的土地整治、道路修建、水利管网等基础建设已由政府相关部门提前做好;种植户可以入驻此农业园区,10亩地以上的种植户,每亩还可以得到100元的财政补贴……
农业园的好处很多,各方面的条件都更有利于蔬菜产业的发展,张波惊喜不已:这不正是自己提升事业发展台阶的大好机会吗?要把这个好消息带回合作社,和大家一起谋划将来。
通过实地考察后,种植户们陆续与农业园签订了合约,张波第一年就租地300亩,并打算未来2~3年内扩大到500亩的规模。他觉得这事很靠谱,因为现在他更懂蔬菜这个行当,更懂管理,更懂创业!张波心喜,没想到创业培训班学到的知识,这么快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有专业技术,有管理能力,也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万事俱备就差行动。
谋划“飞得更高”
以前是想到哪就做到哪,出现问题临时抱佛脚,通过两次创业培训,张波有了风险意识,有了规划的概念,这些意识和概念帮助他在入园之前就做好了详细的计划,他的分析也头头是道。
首先考虑规避市场风险。品种选择人无我有,少选或尽量不选市场过剩品种。今年上半年,丝瓜、甜玉米等,只要抢好季节,提前半月上市,可卖个好价钱;下半年的白菜、萝卜等蔬菜,因受去年好行情的刺激,播种者增多,则不宜赶趟。
其次是找准发展方向,打造自己的品牌。通过培训,张波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有了进一步把握,尤其对现代农业有了深入了解,他将发展方向定位于现代农业,希望通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再次,搞好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不是简单的联系零售商,也需要系统的管理方法,才能将营销做扎实,业务发展才能上台阶。
手握实用技术与管理方法,看到农业园区里火热的劳作场景,张波憧憬着未来:要飞得更高!
现代制造技术由传统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组成,这种技术包含了各个学科,如电子、机械、信息、材料、管理技术等。当今社会,机械制造业是国家发展的中心环节,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发展现代制造技术。我国各高校也看到了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性。在金工实习及工程训练过程中,针对高校的专业特点和各专业学生的学科优势,以现代制造技术为核心,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适应21世纪高等院校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1现代制造技术的综合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根据现代制造技术结合传统技术已渗透到了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生产过程。现代制造业不再是简单的加工制造,而是产品市场调查和产品设计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以及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都别包括在内。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
1.1机械制造技术的统一化
从20世纪90年代,市场竞争关键在于提高生产率。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竞争的概念也早已在制造业中升级和加剧。市场竞争的重点已经转变为生产力,时间价值、质量一体化三要素。先进的制造工艺、自动化、信息化三个因素有机结合,达到三者统一。
1.2机械制造技术的全球化
制造的“地球化”,就21世纪的机械制造行业而言,是其最重要的特点。近年来,全球经营模式浮现了大型公司成功的要素。另外,受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大企业扩张市场上占有率具有竞争力。另外竞争合作是现在大公司的发展方向,但这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信息交流、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这两方面的原因有关系,制造业是国际化发展的原动力。
2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
(1)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是未来的新趋势,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国内外发展的竞争日益增大的情况下,有机械制造企业收购合并,有的则是倒闭,所以这些企业的新市场不断地向外扩张。而另一方面,在网络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机械制造的发展也被推进,对机械制造企业的全球化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今后的网络通讯的技术,产品厂商的国际化发展将能够实现。(2)现代机械制造的自动化以及虚拟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将成为必然趋势,从自动化的发展形势来看主要是系统的集成和系统技术,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的调度以及计划等方面的有效实现。而在虚拟化的发展趋势也能得到实现,这对产品开发的速度以及风险都有着重要的优化作用,而虚拟软件就成为二十一世纪比较重要的软件发展产业。(3)在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绿色化趋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践的情况下,环境的保护和节约能源深入人心,所以在机械制造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把绿色生产作为目标。现在的精密加工的技术和无切割液加工、快速成形技术等方面都是实际的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最大限度地扩大生产绿色环境减少负面影响,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针对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和我国机械制造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来愈迫切,愈来愈高。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现代综合教育的转化,简单的学习传统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这样,在高校实践教学过程中,现代制造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为此增加了第四轴转台、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快速成型设备、三维扫描设备等一批设计、开发、制造先进设备。以上设备能够提供给数控,机械,和机电、电子四个专业的学生完成实训教学,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大、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工业学校实训基地在数控车床的配备上选择了多种系统,使学生在学习掌握传统工艺的同时又了解了、简单掌握了当代先进制造技术。
3结语
论文关键词:小教专业;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教育理念
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服务,为教师的自身发展服务,这是当代师范教育的重要功能,也是师范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师范教育小教专业如何实现其特有的功能,首要一条是要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师教育理念,这是小教专业发展的命脉,也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
一、对“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教师教育理念的诠释
实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师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师范生、全面提高其素质与能力、使其特质潜能充分发展的教育。
第一,师范教育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师范生的智能水平差异和智能发展方向不同,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培养不同层级、不同学科发展方向的教师。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目标上按照胜任为本、能力为本、专家为本的三种类型教师培养。即:①胜任为本:每个师范生毕业后都能胜任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②能力为本: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外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其中一部分毕业生能成为双语为本、信息技术整合为本的教师;③专家为本:按照高起点、研究型的目标,为造就基础教育认可的教育教学专家打好基础。
第二、师范教育要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师范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法纪素质;具有宽厚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国际有关方面的知识;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人际交往合作与组织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与创业能力,适应教师专业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师范教育注重师范生主体的多样性、异质性和发展性进行个性化教育。挖掘其潜在特质,发展良好个性与特长,使其人尽其才。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师范生的智能优势,坚持以综合培养为主,兼顾学科方向培养,宏观上可分为中文与社会方向、数学与科学方向、外语方向、艺术(音乐美术)方向、计算机方向、体育与心理健康方向、双语教学方向等等,以适应小学教育的需要。
二、实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师教育是时代的呼唤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人才理念趋同化的特点日益突出,教育变革极为深刻,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世界教育的共同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育已成为时代教育的主旋律。师范教育小教专业确立“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的灵魂与根本。
1.“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师教育理念与世界性人才需求变化相适应
2l世纪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着共同的课题和危机,其解决需要全球合作、多角度合作,需要大批通识型与专业型兼容,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与合作能力兼备,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兼有的发展型人才。同时,全球化时代个人生存发展同样需要具备多种能力。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呼唤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小学教育是重要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育,迫切需要培养素质复合、结构优化、能力全面、个性鲜明、具有时代教育理念的小学师资队伍。
2.实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师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以课程改革为载体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全面启动。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时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课程目标将从单一走向多元;课程设置体现综合化、弹性化和多样化;课程内容打破学科界限,交叉综合,注重反映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注重教师开发与学生经验;师生关系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加强与学生的交往互动,采用现代化手段,注重学生的探究意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的培养。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迫切需要教师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时念,做到素质复合、知识复合、能力复合,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师范教育在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同时,还应该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示范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辐射和促进本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师范教育这一重要功能要求其必须率先树立时代教育理念,实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师教育。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师教育理念适应社会发展与人事制度变革的需要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全面实施。村镇学校合并、教师缩编分流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同时教育市场的开放化,促使教师的岗位竞争日趋激烈,岗位流动日益频繁,教师面临着严峻挑战,特别是小学教师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这一改革现实要求教师个体必须具备宽厚的知识底蕴、高强的现代教学能力与创业能力,增强自己对教学岗位的适应力及社会适应力,拓展自身发展空间。
综观国内外现实使我们认识到,小教专业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师教育理念,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自身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这一理念完全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教育本质论的内涵。
三、实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教师教育的基本途径
1.确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对接,与小教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理念
构建多元的现代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课程设置由通识课程、学科方向课程、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四部分组成。加强必修课的拓展与整合,构建师范生必备的素质结构;增加选修课的类别与科目,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学生的选择性;强化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注重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增强师范生对基础教育与未来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2.树立整合性、现实性、适用性、实践性,传承性与创新性共显的教材建设理念
在按比例采用国家级教材和省编教材同时,注重本校教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和学生要成为教材的共同开发者与创造者,在引进开发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上都要体现教材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对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成果的载人,对学生经验的关注,反映地方与学校特色,突出实践环节。满足基础教育与经济建设的需要。
3.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
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师生观,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者、促进者和领路人作用,实现师生互动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和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现代教学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积极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首先,要科学开展动态式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科发展方向的差异,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鼓励冒尖,兼顾学困生,满足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体现规定性、适应性、发展性的个别化教学特点。
其次,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实现学生从接受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的转换,从知识教学向能力教学的转换。注重学生探究意识与探究技能、思维的独特性与发散性、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三,积极开拓主动发展式教学途径,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与选择性。支持学生根据不同兴趣爱好和智力优势,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时空和方法,促进其主动发展。
同时,实施自学辅导式教学,突显学生主体,增大学生探索、研究的空间和自由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4.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努力为学生创设成长的政治环境,优化的学习环境,广阔的发展环境
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创设潜伏、弥漫、浸染于校园并体现学校深层目的精神氛围,增强德育生态的支撑力,引导学校的文化主流,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师德素养、团队意识、创业素质、审美情趣及学术品格。通过学生个体与他人、与环境、与文化的对话,实现师生期望相容,互激共振,养成具有持久效应的思维、情感及行为方式。
培育反映不同教育取向的环境文化载体。注重学校物质景观的审美设计,加强对学生道德情操和生活行为的熏陶与导引,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各种舞台,开通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实践力和创造力,实现个人智能与集体智能互动,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全面提高,使其个性与特长充分发展。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知识讲座、心理健康辅导等各种渠道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学生创业发展提供意志品质上的支持。
5.实行教育疏导与开放式管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实行分层教育管理。注重教育的内化作用,做到德育内容层次化、生活化,德育方式多样化、心理化。加强对学生自主、自律、自立和选择能力的培养,根据层次教育的不同阶段逐步实行开放式管理,增加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学校提供优化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自主支配时间,自主选择与利用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6.构建多元的、动态的、激励的、发展的现代评价体系
在指导思想上,淡化评价的甄另功能,使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教育教学的不断改进,真正体现评价的激励性、反馈性、服务性功能。
在方法和手段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形成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多元评价主体广泛参与的评价格局。注重过程评价,定性与定量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运用,学生自评与他评,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互交叉,以增强教育评价的客观性与可信度。
在评价标准上,正视学生主体的多样性、异质性、不成熟性和发展性,承认学生个体在发展方向与水平上的差异,制定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价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亮点,增强自信,克服偏差,发展个体优势。体现评价的客观、动态、包容、激励等人文关怀。
农村人力资源丰富,实用型人才分布广,数量大,开发前景广阔。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关键就是要网络社会资源,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因此,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事先要摸清资源,做到资源情况清楚,开发重点明确。各级人才管理与服务部门要结合各地实际,拓展人才开发空间,把农村实用人才切实抓在手上,在深度挖掘上下工夫:一是全面普查,网络资源。在普查对象上,把农村各类“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手”、“能工巧匠”、“企业能人”,以及过去所说的“九佬十八匠”等实用型人才,纳入到农村实用人才范围。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大多属于单干行为,处于封闭型生产与经营状态,获取知识和技术的渠道比较狭窄,技能提升的速度比较缓慢。因此,要把快速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技能水平放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大培训力度。一是对有一定文化和技术的农民,要本着“送得出、回得来、用得上”的原则,把他们选送到有关技术院校学习和深造,开展系统性培训,定向委托培养,提高其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二是对有科技意识的农民,要以县乡党校、职校、成人学校为阵地,采取集中教学与分散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实用型技术培训,提高其实际运用和推广能力。三是对下地动手操作的农民,要以示范基地、村级电化教室为阵地,经常组织专家、农业专技人员到田边地头进行现场示范,结合电教内容进行通俗讲解,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当前,农村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已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数村一品的农业生产格局。引导农村人才创业、立业、兴业,关键在于引导。一是方向上“引”,要把战略性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因地制宜出台优惠政策,加大资金、科技、人才、智力支农扶农力度,通过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农产品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使农村实用人才创业。二是在发展上“扶”,要立足向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政府要着力于市场的宏观引导,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为农民搜集市场信息,本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选择发展方向,通过多种途径成立农业产业技术合作产业协会等形式,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扶持农村实用人才立业。三是在服务上“促”,要建立农村人才工作领导责任制,实行干部联系农村人才制度。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构建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山东广告、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能否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将直接影响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到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
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原则
立足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适时调整专业方向来对接产业发展,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岗位型课程体系。
2.适应职业岗位需求标准的原则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在行业、企业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因此,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充分调研、分析专业所对接的职业岗位群,确定从事岗位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技能及素质要求,并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科学定位学习领域课程,依据职业能力的成长规律,确定课程结构及排列顺序。
3.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我们必须面向产业发展需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职业成长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构建多层次、多规格、递进式的专业课程体系,既要考虑学生的未来职业需要,又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接口和条件。
4.遵循动态调整的开放性原则
广告与电商产业属于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且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行业,我们应根据产业发展趋向,构建动态、开放的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职业方向课程要随着广告及电商产业的发展及企业需求,适时调整、更新、删减、补充教学内容,从而使专业人才培养能紧密对接产业的发展趋势及需求热点。
5.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则
就业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结合点,创业是更高层次的就业,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区域经济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互动、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三、课程体系构建流程
1.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热点定位人才培养方向
随着国家及各级政府关于促进广告及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文件的纷纷出台,威海地区的广告及电子商务产业也得到迅猛发展,产业的火热发展及规模扩大带来的是人才储备的严重不足。因此本专业立足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与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两个方向。
2.专业方向对接的职业岗位群分析
在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论证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确定了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的是行业发展急需的平面设计师、网页设计师、电商视觉设计师、淘宝美工等工作岗位。
3.岗位职责中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
分析专业对接的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梳理出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具体的职业能力要求,是构建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的关键。为此,笔者通过大量的企业设计岗位调研,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归类,作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客观依据。
4.课程体系构建
遵循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与本专业对接的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构成要素为切入点,抽取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中从业人员需共同具备的基本知识、素质与技能,开发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抽取从业人员完成岗位群工作任务必备的职业核心技能,开发设置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职业方向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四个不同层次的课程结构。我们应该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能力模块、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职业方向能力模块、创新创业能力模块等五个层次教学模块组成。基本素质能力模块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基础能力模块立足职业领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重在培养学生从事设计行业岗位工作基本专业素质,如扎实的美术功底,良好的审美能力与视觉表达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模块重在培养学生完成设计方案所必备的策划创意、手绘与设计软件表现的职业核心技能;职业方向能力模块属于就业方向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在某一具体岗位上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创新创业能力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品质与创业能力。
四、结束语
Abstract:four-year undergraduate career guidance to students on the scientific design, and enhance their employabil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 productive step forward. Stage should focus on guiding students in the freshman interest i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enhance the quality of sophomore stage focuses on consolidating and junior stages focus on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y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the senior stage of career prospects.
关键词:就业创业 大学生 生涯设计 思想政治教育
Key words: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desig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作者简介:聂 智(1980-),男,湖南涟源人,湖南商学院讲师,中南大学博士生.
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导向,指导大学生对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涯进行科学设计,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一项富有成效的前瞻性举措。当前部分在校大学生忽视大学生涯设计,缺乏明晰的成才目标和动力,甚至存在得过且过、逃课厌学、沉溺网络游戏、学习生活作风散漫、学习动力不足等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就业创业。因此,探索大学生涯设计中的就业创业导向,加强对大学生涯设计的科学指导,对于帮助学生增强科学规划与自我管理意识,尽早明确并准确把握自身在大学四年中的学业目标和发展方向,积极储备就业创业所必需的知识与能力,促进和保障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本科毕业后顺利实现就业创业、成长成才,是他们最强烈、最根本的愿望和要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解决好“定位”和“定向”问题。所谓“定位”,就是根据自身能力、素质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征,明确大学阶段的发展起点和基础;所谓“定向”,就是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按照高等学校的培养规格,科学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涯,明确大学阶段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了帮助大学生解决好“定位”、“定向”问题,就必须将本科四年分为四年阶段,整体贯穿科学的就业创业导向。
一、大一阶段――强化学习兴趣
学生在高中阶段,老师和家长给他们传播的思想是:在高中多吃苦,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因此,不少新生入学后思想就完全松懈下来,等到醒悟过来学业已经亮起了红灯;其中一部分同学再想争取赶上却已力不从心,于是只好随波逐流,或者沉溺于网络游戏等不良诱惑,形成恶性循环。于是乎,到课堂、报告厅等场所接受理论灌输的时间就越来越少。而理论灌输至今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国际国内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灌输理论的原则非但没有过时,而且对灌输的要求更高了。在大一阶段,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进行“新起点、新理想、新希望”教育。要帮助新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开展个人特点、气质的评估,进行专业认知,了解专业成才目标和途径,设计大学生涯,制定成才方案等。所以,大一新生一进校,学校就应向学生灌输现代就业创业观念,帮助他们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提升学习、创新的紧迫感,自觉培养学习兴趣。
为此,大一阶段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要帮助学生初步涉猎职业生涯规划,开展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就业机制需要大学生尽早开始正视自身的职业规划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自我测评”,通过对自身性格、气质、兴趣、特长、学识、交往与活动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的评估,实现对自我的正确认知,激发主体的自觉意识。二要组织大一新生和师兄师姐进行交流。新生通过交流可以了解校园生活和大学学习的特征,如自主学习、实践锻炼等;可以了解考级、考证、双学位、辅修专业、实习、就业等信息。来自师兄师姐的建议和忠告比辅导员的独家之言更有效果,而且高年级师兄师姐直接面对的就业压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触动新生,促使他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三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多接触社会。可以根据院系的实际情况,从专业角度出发,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或者相关行业的公司、企业参观学习,给学生以实地感受和切身体验,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激发更强的成长成才动力。
二、大二阶段――强化素质提升
大学生在大二阶段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强化基础知识,初涉专业知识。因此,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在大二阶段的主要任务,应在学习兴趣培养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教养、道德教化、个性优化、技能培养、心理素质提升等诸多方面,为未来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为此,大二阶段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将过去尚处于抽象与朦胧状态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具体化,明确“我要做什么”,为以后就业创业找到合适的方向。二要倡导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转化为人的内在品质的过程;科学精神教育是将唯实求真、开拓创新转化为人的意识和品格的过程。①高等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不可或缺。三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活动,并创造其轮流担任学生干部的条件,培养团体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四要鼓励学生尝试社会兼职等实践活动。应辅导学生尽量将课余兼职和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甚至可以把初定的多个职业目标一一尝试,在课余较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有关的工作,将使学生在工作中增强实践能力、适应能力。
三、大三阶段――强化专业发展
大三阶段,学生已进入专业基础知识强化和职业生涯理念深化阶段。因此,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在大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合专业加强就业创业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专业发展思想,完善自己的成才规划。要求他们既要充分把握专业的内涵与外延,夯实专业基础,也要培养专业精神,提升专业素养,学会从专业的视角去关注、审视社会动态,学会以专业思维去思考、发现和解析问题。
为此,大三阶段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学生专业素质的发展。一要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精确定位,开展“职业锚”命题作文活动。“职业锚”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那些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每个人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逐步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②经过前两年的探索,大部分学生对此已有了基本的想法,辅导员可以要求学生写下有关自己的“职业锚”,引导学生慎重确定职业规划。二要鼓励大三学生尝试参加学校的招聘会,鼓励他们制作个人简历,投递给用人单位。让学生提早一年真正参加一场招聘会能使其受益匪浅,他们能直观感受到参加就业的庞大人群,目睹到竞争激烈的应聘现状,还能在现场观察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挑选,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有一个超前、理性的思考。三要组织各种就业创业专题讲座、报告会。邀请企业界的成功人士、就业教育的专家、学者以及本校的成功就业、自主创业典型代表,进行专场的就业市场及形势分析,帮助学生端正就业思想、择业心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理性思考。
四、大四阶段――强化事业前景
在大四阶段,学生面临专业知识的最后强化(毕业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答辩等)和求职的双重任务。此时,学生刻不容缓地进入了思考谋求自身的就业和事业前景的时期。因此,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在大四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强化事业前景导向,帮助学生对自己将来的人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位,要指导其正确进行前景抉择,要扬长避短,各取所能,找工作的找工作、创业的创业、考研的考研,不能无所事事、坐等机缘。
为此,大四阶段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强化事业前景导向。一要要求学生对前三年的准备作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经充分,在此基础上查漏补缺,并强化求职、创业技巧。二要针对学生在校最后学年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开展就业创业引导。引导毕业生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融入到就业创业实践中,利用各种途径大力宣传本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先进事迹,熟悉人讲陌生事,陌生事影响熟悉人。三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宣传和培养企业家精神,培育大学生的拼搏精神。培养创业意识,让学生“想创”;培育创业精神,帮学生“敢创”;提高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创”;丰富创业知识,教学生“善创”。四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专业实习。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之中,缩小课堂和社会的距离,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通过实习,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借此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从而调整心态,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有效缩短进入社会的适应期。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