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英语竞赛试题范文

大学生英语竞赛试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英语竞赛试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英语竞赛试题

第1篇:大学生英语竞赛试题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英语竞赛 词汇与结构 解题技巧

一、引言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是经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由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英语辅导报社承办的全国唯一的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本竞赛分A、B、C、D四个类别,A类考试适用于研究生参加;B类考试适用于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参加;C类考试适用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参加;D类考试适用于体育类和艺术类本科生和非英语专业高职高专类学生参加。我院学生在近几年的竞赛中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笔者就词汇与结构部分做了一些分析与研究,希望对广大有兴趣参加竞赛的同学有一定的帮助。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决赛题的词汇与结构部分由15道题构成,每题1分,总分15分。其中词汇题7道,语法结构题6道,情景会话题2道。词汇部分侧重考查对词形相近词和语义相近词的辨异能力、对短语动词的认知和运用能力、对介词与其他词搭配使用的能力、对常用词语的认知与运用能力;语法结构部分考查学生对基本语法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景会话题考查学生的口语能力,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怎样应答得体。

二、重点考查内容

1.词汇部分

单词词义辨析题考查词汇量,这类考题旨在考查考生的词汇量及运用所学词汇准确理解具体问题的能力。选项之间不存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共性,考生只能通过题干、上下文来确定相关的意义选择。

近义词辨析题依据题干的逻辑意义和单词的不同内涵确定,近义词辨析题是考生最感头痛的方面。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含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考生很难决定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答案。其实,在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常见,有时题目考查的重点就在于某一选项的其它含义,而非与其他三个选项相近的含义。另外,在英语中真正的同义词却很少见,每个单词都有它不同的内涵、使用场合或用法。在选择过程中,要依据题干的逻辑意义和单词的不同内涵确定最终选项。

形近词辨析题以考查单词意义为主要目的,词汇测试中,常考同形、同根异义词或拼写、发音有相同或相似的词汇,给考生的辨别造成干扰。但归根结底,这种题型仍以考查单词意义为主要目的,也可以说是单词词义辨析题的一种特殊形式。

短语搭配辨析题侧重四个方面,短语类试题主要涉及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及固定搭配、习惯用法等几个方面。

2.语法与结构部分

(1)虚拟语气重点考查四个方面。结构型虚拟语气;虚拟语气的倒装结构(if省略);含蓄虚拟条件句;混合型虚拟条件句。

(2)非谓语动词是出题最多的题型之一,重点考查不定式、分词和动名词的句法功能,以及独立结构的句法功能。

(3)关于从句的考题主要涉及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宾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其中,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为考点,尤其是even if,at times,provided that,so long as,in case,once,now that,in that,for all,if only,so long as 等引导的从句。

(4)情态动词。主要考查考生对情态动词含义的掌握及情态动词与完成时态搭配使用的掌握。常考的内容有:may/might/must have +过去分词表示对已发生事情的肯定推测;can not / could not have+过去分词表示对已发生事情的否定推测;should/ought to have+过去分词表示本应该做的事情,实际却未做;should not /ought not to have+过去分词表示本不应该做的事情,实际却做了;need (not) to have+过去分词表示本来(没)有必要做的事情,实际却没做(做了)。

(5)倒装。英语中在以下情况下要用倒装结构:A.否定状语位于句首句子要部分倒装(把助动词放在主语之前);B.only+状语位于句首句子要部分倒装;C.so+形容词或副词...或such...+that从句结构中,主句要部分倒装;D.so,nor,neither位于句首,表示前文的陈述也适用于后者,句子要部分倒装;E.虚拟语气的倒装。

(6)时态。此类题型的特点是选项为某一动词的各种时态形式。解题可按如下方法进行:利用标志时态的信息词。如时间状语与时态之间存在一定的呼应配合关系。always,often,sometimes,occasionally,seldom,rarely等常用于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since,for,already,yet,just,sofar,up to now,by the end of,by the time等引导的时间状语或状语从句,常用于完成时态;ago,just now,yesterday,last week/year/month,in 2003等引导的时间状语,须用一般过去时;tomorrow,soon,in the future,next year等应用一般将来时。另外,定语从句的先行词前有形容词的最高级修饰,或有first,only,last等修饰时,常用完成时态。

(7)省略句。在以if,when,while,though,unless,as,as if等连词引导的从句中,如果从句的主语和主句的主语一致,而且从句中的谓语动词是be,就可以将状语从句中的主谓省略。

(8)倍数表达法。A.倍数+比较级…

a.倍数as...as b.倍数+比较级

B.倍数+the度量词of...

(9)强调句。主要形式有两种:It is (was)...that (who)... ; What ...is (was)

(10)连词。竞赛常考的有以下一些:such ...as,would rather ,,, than,hardly(scarcely) ...when,no sooner...than,whereas,therefore,whereby,thereby,hitherto,otherwise,nevertheless,however,furthermore,consequently。

(11)情景对话。熟悉句式结构,增强理解能力;广泛阅读,积累情景用语;熟悉文化差异,了解交际习惯。

三、解题技巧

1.看准就选的直接选择法

词汇与结构考试的题型由题句和四个备选答案组成。在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其余三个都是干扰项。在答题时,首先应当运用直接选择法,也就是在做题时找出题句中与备选答案相关的词,利用语法规则,一般为固定搭配或习惯用法,直接选出答案。一旦看准,就不必再往下看,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正确率。

2.逐个排除法

在答题时,如果不能从四个备选答案中根据词组的固定搭配或习惯用法直接选出答案,就应该从题的句子结构和上下文意思两方面加以考虑,通过对语义、语法、逻辑的分析或通过词汇、语法、辨析来逐个排除,确定三项都有错误,以便推论不知意思的项为正确答案。

3.概率确定法

做选择题时,在备选答案中遇到生词是难免的,这时候,不能一见到生词就不知所措,而是应该认真推敲认识的词,同时利用概率论的知识,比较准确地选择答案。如果能够认识四个备选答案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就可以做出以上的考虑;如果四个都不认识,虽用不上任何接题技巧,但也要利用构词知识根据上下文猜一个答案,这样至少会有25%答对的可能性。总之,一定要答题,不能空着。此外,需要强调的是,考生在答题时,对判断不准的答案,不要犹豫不决,而应该当机立断做出选择。

四、结语

任何类型的考试或竞赛只要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和合适的复习方法就一定是行之有效的。当然绝对的技巧是没有的,技巧绝对不是在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就能产生的,只要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就能掌握熟练的解题技巧。

参考文献:

[1]Lyle F.Bachman.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2.

[2]马海旭,张景耀,陆殿生,姜春香.英语竞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策略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9(6).

第2篇:大学生英语竞赛试题范文

关键词:大学新生 英语教学 衔接问题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是中小学阶段基础英语教学的延伸和扩展。在竞争性极强的当今社会,大学生英语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都会对其自身及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学一年级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大学新生能否顺利完成这一过渡是至关重要的。随着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脱节问题日益突出,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的不协调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未真正得到解决。鉴于此,我根据对外语教学理论的学习体会,立足于独立学院公共大学英语教学,对大学新生的英语衔接教学作了一些尝试,希望为二者的脱节问题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衔接办法。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大一新生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

在中学时,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就是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过了高考这一关,许多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明确目标和动力。在大学里,很多学生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有的学生仍然以应试的态度对待英语学习,认为上大学英语课就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而有的学生则希望通过提高英语水平为以后找份好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他们对大学英语应该怎样学、怎样用没有明确的想法。

(二)英语基础不扎实,词汇量偏低。

在高考的重压下,高中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因此导致课外阅读量比较小,对相关英美文化的了解也不多。另外,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做题为主,很少能在现实生活中操练,很多人学了若干年还是“聋哑英语”。我通过对所在学校的大学新生入学英语考试的分析发现,很多大学新生的词汇量都没达到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实际上,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是大学新生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的根源所在。

(三)听力水平偏低。

我从所任教的独立学院的学生英语考试的相关情况分析发现,不论是在学校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还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学生在听力理解部分的得分都是相对较低的。然而,大学英语教师主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着重文章语篇的分析和文化背景的介绍,所以,若新生的听说能力较差,上课时就会出现听不懂,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抓不住学习重点等相关问题,进而会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英语是事倍功半的,会导致恶性循环。我在任教期间,通过与大量学生交流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都持否定态度。造成这一不良现状的原因有很多:(1)在高中阶段的英语课上,教师很少用英文授课,尤其为了应对高考,学生几乎整体疲于题海战术之中,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课外的听力训练,这必然会导致听力水平欠佳,有些省份因为自主命题,甚至取消了英语听力测试,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2)高中阶段的英语听力测试题都是把问题列在选项前面的,而大学阶段的英语听力测试题都只给出选项,没有问题,考生要在听力材料播放完后才能听到相应的问题,进而进行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试题的难度。这也是大一新生需要适应的地方。

(四)英语学习存在空窗期。

由于高考在每年六月的举行,新生一般是九月开学,加上入学教育和军训,很多学校的新生要在国庆之后才开始正式上课,这期间有将近4个月的空窗期。据我与多届新生交流,相当多的学生在这4个月里基本是与英语绝缘的,这对在非母语环境下学习外语是非常不利的,极容易生疏、遗忘,所以新生刚开始接触大学英语快节奏的授课就觉得难以适应。

三、为中学英语和大学英语教学做“搭桥手术”

在教学要求上,中学英语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而大学英语教学注重更多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而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除了教材以外,还有很多来自教学媒体;中学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主,大学英语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要在课后进行拓展式的学习,仅靠一周四个学时的英语课是不可能使整体英语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的。

基于独立学院的自身条件和生源情况,我就做好中学英语和大学英语的衔接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完善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

纵观大学新生身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认为这与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任务没有得到很好的完成是有一定关系的。在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中不太注重听说,以应试为主的现象需要得到改善。在中小学阶段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在基础阶段把英语基础打扎实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否则一切都是妄谈。

(二)改变大一新生的英语学习观念。

1.明确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

目前,许多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不明确,功利性比较强,而不大重视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教育新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英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学习一门语言就是要培养对该门语言的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不断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要避免为应付考试而学,树立正确的外语学习观,做到学以致用,持之以恒地学好英语。

2.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言实践证明,凡英语成绩突出的学生都是自学能力强的学生。与中学相比,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自由,而且有更多的课余时间供自己支配。因此,大学生如何处理好课内和课外学习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英语学习不再是以进行大量的词汇、句型操练、听写和语法练习为主,而是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的培养。足够的语言输入是成功的语言学习的基础,而做到这些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然而,大学英语课程所占课时却非常有限。有限的课堂教学只能传授有限的知识,况且语言学习又有其特殊性及连贯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就成了当务之急。英语教师要向学生灌输这样的理念:在大学里,仅仅满足于掌握老师所教的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按部就班地温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应该学会并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在课后以几倍于课堂学习的时间去自学,把课堂学习同课外学习密切结合起来,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培养语言自学能力。

(三)完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

1.实现通用英语教学向专业英语教学的转向。

蔡基刚(2010)在《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学英语教学始终定位在基础英语上。因为基础英语教学周期过长造成普遍的应试教学,而普遍的应试教学又造成学习动力的下降,这就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根本原因。范文芳(2000)在对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一条龙的研究后认为:“从小学到高中,通过12年的英语教学,学生需要在高中毕业时打下较为扎实和全面的英语基础,尤其是在听、说等基本技能方面要有重大突破。进入大学后的学生不必再花两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学习‘基础英语’。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框架将有实质变化,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将以知识型和技能型的选修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体,基础课只为来自少数英语教学落后地区的学生开设。”

2.鼓励各校完善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体系。

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试与评价体系等方面,决不能再搞一刀切,即不能对不同学科或专业实行统一的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各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除在基础学习阶段统一设置课程外,在后续学习阶段应开设更多的语言技能、语言运用和文化类选修课程,以及各专业(学科)的英语文献阅读、写作和翻译课程。在教学模式上,不必规定所有专业都采用统一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在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方面也应体现多样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原则,以完善适合各校自身特点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四)强调英文环境,弱化母语干扰。

1.强调英语的教学语言地位。

大学里教师的课堂教学媒介语多数是英语。很多学生不适应这一教学方式,以致英语成绩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呈下降的趋势。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鼓励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意识地避免使用母语,克服依赖母语的惰性。让学生牢记,越依赖母语,英语水平就提高得越慢;英语水平越低,对母语的依赖程度就越高。同时,要教育学生转变传统的观念,尽快地、主动地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不是要求老师适应自己的学习习惯。

2.开设多样化选修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给基础较好的学生发展的空间,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就是调整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结构,开设选修课程。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很多,作为必修课的延伸和补充,选修课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和尊重学习者的各种差异。在完成基础阶段的教学任务后,应在后续阶段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鼓励教师开设不同性质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涵盖语言技能、语言运用和语言文化等。例如,通过英美社会与文化相关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学生毕业后直接参与社会交往和国际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丰富第二课堂教学。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有益的延伸,也是十分重要的语言实践课堂。第一课堂中学习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可通过第二课堂得到进一步巩固。因此,除了开展传统的第二课堂教学,继续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英语竞赛、大学英语演讲比赛和大学英语单项知识竞赛外,在后续教学阶段中,开展专业英语知识竞赛,包括专业英语词汇竞赛、专业英语文献写作与翻译比赛,最大限度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英语水平。

要想做好中学英语和大学英语的衔接工作并非易事,需要多方努力,通力合作。我认为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一些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大中小学英语教师之间的交流,大学英语教师相对比较被动,大学新生的英语基础扎实与否,学习习惯的好坏与否都打上了岁月的烙印,要想在大一新学期得到彻底的转变几乎是不可能的,也会浪费很多时间,那为何要浪费宝贵的青春时光呢?因此在中小学阶段,教师和学生就要有意识地把英语基础打牢,这样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才会游刃有余。对于上面提到的4个月的“空窗期”问题也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因为这是中学英语向大学英语过渡的关键时期。鉴于篇幅原因,在此不作展开。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5).

[2]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3]范文芳.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条龙”规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第3篇:大学生英语竞赛试题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网络平台;建设实践

基金项目: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教育教学研究“群星计划”(qx0801066)资助项目。

1 引言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高校对大学英语教学和四、六级考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教育部近年来陆续颁布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等。明确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和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因此,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今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当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例如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自觉学习的潜能,帮助他们自主构建知识。实践证明,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是知识自我构建的最佳途径,因为网络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或场地,也为他们提供了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情景创设。2008年教育部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通知,指明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和思路,即“四、六级考试方法改革的思路则是采用信息技术,推进计算机考试”,使得大学英语网络平台建设更为迫切,它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

2 大学英语网络平台建设的优势

2.1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视

大学英语教学历年来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并从财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学校各有关部门领导、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积极配合,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每年都投入一定的资金建设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机房。购买电脑等,改善外语教学的硬件,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培训、调研学习等,奖励在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取得成绩的任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外语教师、管理人员和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2.2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网络管理人才

近年来各高校随着教育经费的投入,每年都有一定资金用于设备和资料建设,相继成立了负责多媒体和网络的管理部门,配有精通网络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拥有先进的网络设备,专人负责校园网络管理,已建成多间多媒体教室、机房、电子阅览室等。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利用这些先进电脑。同时学校图书馆和各学院每年都购进有大量的英语书籍、报刊、杂志和音像资料以及电子图书等,扩大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

2.3较强的大学英语师资队伍

在全国许多高校中大学英语教师是一支年轻、充满活力的队伍,承担了各校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各种课程,并为低年级和高年级开设公共选修课。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广大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研究,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并进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为了给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积极性,教师们组织参与并指导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如全国性和全校性的英语竞赛等,每年为全校各学院举办“大学英语学习方法、策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指导”、“中西方文化对比”、“外国文学作品赏析”等讲座,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各类英语竞赛、演讲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2.4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每年招生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生源越来越好。广大学生刻苦学习、积极向上,对英语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积极性也很高。参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意识增强。每年参加全国性的各种英语比赛的学生以及参加全国各种英语证书考试的学生越来越多,考研及出国深造也成为一批学生刻苦学习英语的动力。

2.5优秀教材的配套音像资源和网络资源

当前各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主要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全新版)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体验英语等,内容新颖、信息量大、趣味性和知识性强,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都配有光盘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使用,同时教材还配有网络版,如果装在校园网上。有专人进行管理,学生只要点击就可以进入教材的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 大学英语网络平台建设实践

近年来笔者借助本校校园网等优势,搭建了大学英语网络平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望为广大外语教师提供合理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3.1硬件设备的投入和团队建设

争取学校给予大力支持,购买大学英语网络平台专用网络服务器。存放网络平台资源,服务器由学校网络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维护。建立网络平台建设团队,负责平台整体规划和建设,专门采编、购买、开发资源,随时监督各板块的内容,维护人员确保各板块内的技术问题,保证每个板块的正常运行。

3.2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资源开发

资源的开发首先是利用出版社提供的教材网络版,其次是根据任课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将以前有价值的磁带版或录像版的资料转化成音频或视频资料。再次是从国内外网站采编适合本校学生的资源,最后是开发或出版相关的电子课件,采编本校的大学英语资源、教改信息等。

3.3各学习、教学板块的建设

大学英语网络平台结合本校大学英语精品课和课程建设。根据师生需求,增设了更多新的板块,为广大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自主学习和教学资源(网络课程、电子课件等),创造了一个广阔的英语学习空间。先后开设了站内公告、首页公告、站内新闻、考试园地、G托福雅思、博览群书、域外写真、光影留声、四、六级试题、课件中心、电子教案、教材声音文件、学海拾遗、教学视频、课件下载、在线英语角、博客网、教学文件、教改快递、教改信息、竞赛信息、文化脚注、音乐等板块,本网站还友情链接美国白宫网、BBC、四、六级考试网、词霸搜索等。

每个板块下又设有不同的栏目,例如:站内新闻板块下设教学改革、第二课堂、英语四、六级、教师风采和交流园地等栏目。经验交流板块下设英语学习、名师建议和四、六级考试等栏目。在这里,不仅有英语教师、教学名师等有关英语学习和考试方法策略的建议,还有学生学习英语的经验之谈;在线自主学习,迄今已安装了三套教材的网络版及其相关资源,可以满足本校不同层次学生的在线学习及个性化的自主学习需求,使学习空间由教室扩大到了校园网或自主学习室。在线答疑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就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在线解答。在线答疑将课堂内的师生互动延伸到了课堂之外,为教师和学生课外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由于大学英语网不受空间和地点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登陆大学英语网进行自主学习,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3.4产生的效果

大学英语网络平台将课堂师生互动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增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拓展了教学和学习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近年来全国、省级各种英语竞赛中,本校学生多人次荣获国家、省级奖励。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本科生的一次通过率逐年上升,2002级―2006级本科生的一次通过率逐年上升,2002级一次通过率62.77%,2003级:64.19%。2004级:70.26%,2005级:83.26%,2006级:92.5%,在2008年12月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本校2007级本科生一次通过率达到了71.1%,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获得合格证书的学生逐年增多,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逐年提高。

近年来,大学英语网络平台的建设在本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本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借助大学英语网络平台信息、通知和相关资料,组织全校学生的英语口语技能培训工作,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及时提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信息和资料等,对全面提高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环节、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取得的成绩以及我校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给予了肯定。

第4篇:大学生英语竞赛试题范文

2017高校教研室工作计划(一)

为了落实学校有关教学文件精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一、学期工作重点能力,大学化学教研室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1、抓日常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意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从备课、上课、课后辅导抓起,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完成本学期教学工作任务。

2、每两周举行一次教研室活动,交流和探讨教学经验,鼓励教师相互听课;针对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法,从而可更好的吸取良好教学经验。坚持开展周一下午的教研组活动,进行集体备课,学进度,对各自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

3、开展1-2次教学以外娱乐活动,方式等教研室成员共同商定之后再定。

4、加强课程建设。本学期计划组织1-2次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的讨论会,就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等进行讨论,以使更加科学合理。

5、积极开展新课教师的公开教学和老教师的公开示范课活动,以此形成良好的“以老带新”的局面,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6、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科研项目,以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7、在本学期最后阶段,组织讨论有关期末考试出题的安排,并总结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等。

二、本学期的活动计划

第几周、工作内容:

1-2 初期教学检查,地区科技局课题申报交流

3-4 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各类大纲的编写讨论;集体备课

5-6 组织年轻教师随堂听老教师课;

7-8 集体备课;教学相长会

9-10 提醒将要进行中期教学检查

11-12 集体备课;开展一次茶话会(或娱乐活动)

13-14 相关课程建设的讨论

15-16 期末试卷的出题的讨论和安排;集体备课;提醒将要期末终期检查

17-19 期末教学检查和下学期教师任务安排等。

2017高校教研室工作计划(二)

根据外语系20XX年度工作计划要求,大学英语教研室立足于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服务于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英语学习,努力培养我校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将来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为此我们制定20XX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1.精心筛选并培训优秀学生参加20XX年度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20XX年的第七届河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暨20XX年全国职业院校英语口语大赛以及20XX年度河南财专“千语之彩”英语演讲比赛。

2.加强教学督导,促进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量化听课任务,主要采取教研室主任听课,教师间个别听课,教师集体听课的形式。每学期召开一次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明确研讨主题,要求每位教师切实结合财专大英教学实践,宣读个人教学经验报告。随后展开讨论,总结归纳出教学方法的亮点和特色,加以推广。加强外聘教师的管理和指导。每学期召开一次外聘教师教学工作会议,介绍我校有关教学工作管理规程,并听取外聘教师的建设性意见、建议。通过奖勤促怠,发掘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让教师们安心于教书育人,乐于贡献才智。

3.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发展趋势,组织教师研究在我校进行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教学衔接的前景和可行性。

4.师资队伍建设上,根据教师队伍现状和教学发展要求,适当充实、调整师资结构。鼓励年轻教师考研考博和晋升高一级职称,以优化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同时外派部分教师到优势教学资源院校进行中短期学习进修。

5.完善试题库建设。补充大学英语1、2、4试卷,尽快完成大学英语试题库工作。

6.配合教务部门,做好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和大学英语4.6级考试的宣传、辅导工作。

7.以我系两个专业学生为依托,积极谋划促进我校英语角活动的常态化。

第5篇:大学生英语竞赛试题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实践教学;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87-02

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说的是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笔者这里谈论的“教学路径”说的浅显点就是教学方法,所谓“教无定法,教有良法”,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语言教学中要注重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之间的正向关系,没有语言“听”、“读”语言输入,就没有“说”、“写”、“译”语言的输出,同样语言的及时输出才能巩固语言的综合运用技能。

一、传统路径

1.背课文

背诵课文是一个古老的办法,在中国,古代教私塾的老先生带着学生双目紧闭摇头晃脑念念有词“之乎者也”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中国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以看出的是,因现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人认为死背书已经过时了,因为想什么时候要可以直接上网查询一下就OK了,然这种趋势势必导致许多人,甚至许多大学生成为半文盲,经常错字、错句连篇。

2.写作文

很多人害怕写点东西,现在若布置让学生写点东西倒是不要几分钟就可完成,但交上作业一看便心惊肉跳,都是一个固定版本,连错单词都一样。于是老师也不能简单给学生一个命题作文,这样许多人会忽悠你。许多大学英语老师想了很多办法:看电影写点感想、看图片说说故事、改编学过的课文、用所给的单词和短语写一段话等等。

3.翻句子

大学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都有翻译方面的题型,大学英语每学期期末考试也有翻译方面的测试。但现在考查学生翻译能力越来越困难,很多学生直接使用在线翻译软件,很多句子被直接翻译出来,于是英语老师们也不断想出新招――用给定的短语或句型翻译句子,这样做虽然有其局限性,但避免了学生直接从网络上抄袭的弊病。

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传统路径,如背课文、写作文和翻评句子,是中国大学英语教师已经沿用多年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就像物理中所说的“惯性(inertia)”,一旦采取某种路径(无论好与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路径依赖理论强调路径依赖是历史和现实的结合。“路径依赖是一个随机的、情境的过程:在历史的每一个时点上,技术、制度、企业、产业的可能的未来演化轨迹(路径)都是由历史和当前状态所决定的。过去的状态设定了可能性,而当前的状态控制了哪种可能性是可以被勘探的,这只能进行事后解释。”[1]由此可见,路径依赖并不只是强调 “历史总在发挥着作用”(history matters),又或仅仅停留在过去依赖(past dependence),而当前状态也非常重要。学者Garud & Karnoe(2001)认为路径创造(path creation)是一个有意识的偏离过程[2]。

1.口语测试

正如我国一些外语教师所言,英语口语教学和研究一直是我们教学的弱项。按Skehan归纳,事实上,二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必须对付下列三个因素之间的冲突(tensions):形式和意义(form and meaning)、规则和记忆(rule and memory )、流利、准确和复杂(fluency,accuracy,and complexity)。Skehan认为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应该吸收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且提出,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instruction)是最有效的手段[3]。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是否切实推进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关系到大学生能否进一步提高以听说为主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英语口语教学是一个“输入一交互一输出”的过程,在当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网络化的支配下更重视情景化或语境化的以教师为引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而建构主义所主张的支架式( Scaffolding)教学与情境性教学(situated or anchored instruction)为中国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持[4]。

英语常见的考试分口试与笔试,而又以笔试最为常见和居多,包括中国每年非常重要的高考、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托福及GRE等都以笔试为主要检测方式,而口语只是次要形式。历年学生期末考试也是笔试,2010年,学校大学英语期末考试把口语作为期末考试内容之一,分值在10%到15%之间。

在评价方式上,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考试的结合,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比例。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评价,只是通过终结性考试对学生口语能力情况进行评价,属于量化评价,主要是用分数的高低来评判学生口语学习的优劣[4]。

2.全国竞赛

全国大学英语竞赛每年4月份进行,大学英语教师精心组织宣传报名,参赛学生达700人左右,参赛比例在7%左右。虽参赛学生的比例不高,但参赛学生的热情还是很高的。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学生的热情,另一方面要精心组织,不让学生失望。因学生基础存在较大差异,高考英语成绩有的达130多分,有的甚至只有30多分,可以说,有的同学英语学习很有主动性,可谓“不须扬鞭自奋蹄”;有的同学英语学习仍需以“培养兴趣为导向”。本着“以赛带练”、“以赛促学”的思想,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竞赛是一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一种宝贵的可以来路径。

3.考试导向

英语语言学习需要掌握的五种最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在中国这样一个以考试为办学导向的国度里,如何督促学生培养这几种技能,只能以考试题型的设定和考试内容的设定为导向了。一是平时测验的设定。平时测验由各位老师自主决定形式和内容,大学英语任课教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设置考试内容与形式,包括电影台词模仿、话剧、英语脱口秀等等,当然也包括传统的形式与内容,如翻译、写作等。二是期中测试的设定。期中考试也成为学生学期中期英语学习成果汇报,学生也各显其能,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加之,学院学生以艺术生居多,这反倒成为展示学生自信的舞台。三是期末考试的设定。期末考试除口语由任课教师自行设定外交,其他都是统一命题,且课内课外各占50%,而题型涵盖听说读写译各种题型。

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在新形势下,依然对口语测试、全国竞赛和考试导向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产生了路径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跟新的现代教学媒介一样各具优点,正如所说“不能用今天的现实否认昨天的历史,也同样不能用昨天的历史否认今天的现实”。我们不能因为有了多媒体而放弃传统教学手段,也不能因循旧有的传统教学手段而抵制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

三、路径创新

1.演讲比赛

组织“英语之星”演讲比赛已有九届了,每届都涌现出一批不错的选手。演讲比赛分为专业英语组和非专业英语组,每组分设一二三等奖,每组第一名选手参加省里的比赛,且很多届选手都在省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每次比赛最为精彩的部分是选手的个人才艺展示,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巧舌如簧、口若悬河;有的舞姿翩翩、多才多艺……

2.翻译比赛

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翻译人才的主要途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有助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长期以来,高校对翻译教学缺乏重视和整体规划,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教学模式陈旧,学生语言基础较差,英语翻译教学效果令人担忧[5]。

湖北省每年都有英语翻译比赛,翻译比赛是英语实践教学中的传统项目,一般分为笔译和口译,口译一般参赛选手较少,最为常见的是笔译。翻译比赛题型为了便于批阅全采用选择题型,这并不能完全测评出选手的实际能力,4选1具有一定的概率性和偶然性。如何科学设置翻译题型,如选择题、英译汉、汉译英各占比例的大小设置,包括翻译内容的设置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少口译教学,关键师资不足,另一方面口译过于专业,学生也难以接受和习得。如何创造性地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口译教学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大学英语路径创新中的新课题。

3.排练话剧

话剧是英语实践教学中又一法宝,中国学生利用话剧练习口语的历史也不短了,我校大学英语协会成立话剧社,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通过排练,学生不仅提高了英语口头应用能力,而且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大学英语实践教学路径的创新不是只争朝夕的事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对语言学习认识的深入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层次认知,新的路径将不断出现。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从未停止,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也从未逾越,因诸多大学把学生取得学位证同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挂钩,加之用人单位看中毕业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基于功利主义,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与四六级过关率暨应试教育挂钩。与此同时,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加之现在整个社会的浮躁心态――急于求成,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曹 玮,席酉民,陈雪莲.路径依赖研究综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3).

[2]刘汉民,谷志文,康丽群.国外路径依赖理论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2,(4).

[3]孙倚娜.认知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3,(3).

第6篇:大学生英语竞赛试题范文

关键词:实践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综合运用能力

一、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英语新课标明确规定将综合实践活动定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并且将语言技能放在内容标准之首。英语语言技能能包括听、说、读、写和译等几个方面。所以,要使学生有效的学习和运用英语,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等多层面的技能,即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从获得知识的角度讲,是为了把英语学习从课本延伸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自主的学习知识,通过这一过程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全面提高其英语素养;从培养能力的角度讲,是为了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换言之,以往的英语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如今的素质教育则强调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能力在丰富多样的自主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

二、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

1.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语言学习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因此,语言技能的形成和提升仅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还需向课外延伸。为了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我们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诸如朗诵会、演讲比赛、实地调查、生活Party、小型辩论赛等等,都可作为英语教学向课外延伸和拓展的手段。通过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接触到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信息资源;学生的参与意识随之不断增强,交流方式也将由课内活动的单、双向交流,转为多向交流的方式。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了英语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克服了学科课程割裂知识的弊端。

2.通过实施分层教学 提高学生英语整体素质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从实际出发,实施分层教学。这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我们主要从备课、课堂教学和布置作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层。如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在培优工作方面,我们开设《新综合英语》、《妙语短篇》和《公共英语》等选修课程。对“落后生”重在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强化。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地进行个别指导。

3.通过优化练习与测试 提高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效率

练习与测试是学生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著名教授Richard Yorkey说过,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并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会正确使用语言。训练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才能提高训练效益,我们发挥备课组的合力,精诚合作,结合教材内容把握重难点,精选和精心设计测试题。我们不仅研究练习的内容,还研究练习的方法和策略。训练不以多取胜、以量取胜;而是以精取胜和以质取胜。讲究命题的信度和效度,认真研究历年中考试卷和命题走向,把握尺度实实在在地提高练习效率。

4.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英语竞赛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各级各类英语竞赛有区、如初中英语听力竞赛、初中英语口语大赛、初中英语作文大赛、初中英语电视大赛、初中英语知识竞赛、初中科普英语竞赛、全国初中英语能力竞赛等。先从每个班级中进行初赛,选出的优秀学生再进行统一的校级公开选拔,胜出的学生代表学校参赛。教师在学生比赛前及比赛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以提高学生比赛的质量和学习外语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为英语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通过开展英语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了迁移和延伸,学生的英语素质与能力得到了提高。

5.通过延伸课外阅读,开阔学生眼界

英语新课标要求初三毕业生阅读量必须达到15万字。为了增加词汇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我们从初中起始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平均每天阅读两篇文章,文章内容由潜入深,并同时做一份课外词汇手册,学会查字典,背诵精品文章,逐步培养自学能力和英语语感。阅读材料选择范围有《阅读训练300篇》;《新概念英语》(2,3)册;或利用网络资源等。通过几年的实践,大多数同学的阅读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第7篇:大学生英语竞赛试题范文

图书馆的馆藏期刊提供68-78%的各领域专业信息,纸质文学艺术类期刊也能使读者享受到特殊的阅读情趣和阅读体验,所以研究如何开展期刊阅读推广活动十分必要川。2010年,陈建英困在对大学生期刊阅读需求分析后,对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读引导提出如下建议:要根据不同的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推荐读物;要加强专业方向引导,提高大学生对专业期刊的兴趣;要及时了解期刊阅读需求,不断改进工作。2013年,郝天晓川分析吉林省图书馆利用期刊载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后,提出增加期刊资源建设、充分发挥期刊特点、加大宣传力度及动员多方力量等建议。2016年,叶梦Cs7提出改善期刊阅读推广工作的有效策略包括:以人为本、注重读者需求、提高期刊质量、构筑优质阅读环境。期刊资源推广方面的专题案例研究不多,郝天晓在《利用期刊载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新思考:以吉林省图书馆“阅读在身边”系列活动为例》中总结了期刊阅读推广的方式。为了做好阅读推广服务工作,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图书馆从2012年开始策划组织“期刊寻宝”趣味竞赛活动,推广效果良好,值得分析研究。

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图书馆“期刊寻宝”活动

以服务读者为原则

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应遵循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原则川。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图书馆“期刊寻宝”活动体现了为读者服务,读者至上的原则。活动负责人通过《文献信息检索》课堂和组织义工劳动的机会作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文献信息需求和对“期刊寻宝”活动的建议。为方便读者及时了解并参与活动,图书馆网页和微信平台及时公布活动方案和报名方式。期刊部设计制作的宣传海报张贴在图书馆公告栏和门禁入日,海报以醒目文字和逼真的奖品图片吸引读者关注。竞赛前一天,工作人员会打电话提醒每位参赛者竞赛时间和地点。竞赛奖品也是负责老师根据学生的建议购买的时尚实用物品,比如蓝牙耳机、华为手环、智能台灯和移动电源等。

注重知识性普及

为确保期刊阅读推广活动的知识性,工作人员从本馆主校区现刊架上1000种中文期刊、80种外文期刊中挑选了一些标识清楚、便于检索、便于上架下架的各种类别期刊进行命题,针对每本期刊单独设计一道问答题。题目涉及架位号、C'N号、ISSN号、邮发代号等期刊常用检索字段,也涉及文章题名、作者、关键词、检索词等文献检索字段。竞赛前,期刊部负责人通过PPT作赛前宣传讲解,为参赛学生普及期刊知识,解释“期刊寻宝”活动的命题范围、题目种类、期刊布局及检索技巧,并上网演示如何在C'NKI、万方等中文期刊数据库中检索下载全文。

融入趣味性元素

竞赛设计初衷是考虑以轻松活泼的寻宝方式进行阅读推广活动,最终形成的活动方案如下:参赛者需要在20分钟时间内,到期刊架上找到题目条上列出的7册期刊和自己选择推荐的2种期刊,并以填答题表的形式间答题目条上相关问题。当工作人员点击PPT上的电子计时器的后,参赛者马上进入竞赛状态,各人以自己认为的最佳方式完成竞赛步骤—架上找刊、刊上找答案和答题纸上填写答案。活动中,答题时间有限定、有明确的任务要完成、有参赛者之间的比拼,相对于期刊推广人员台上讲解、参赛者台下听的推广形式,开展活动的方式充满了趣味性,更能调动参赛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参赛者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期刊搜索等知识,从而达到期刊阅读推广的目的。

把握流程的可操作性

在活动策划前期,为保证竞赛有条不紊易于操作,期刊部工作人员集思广益、献言献策,对程序和细节进行了梳理,形成分工协作、各司其责的流程说明。活动前2小时,期刊部人员开始整理活动区域,并提醒读者下厂!几去其他区域阅览。赛前半小时,有专人负责引导参赛学生入场(签到、发答题纸,引导学生到等候区就座),有专人在竞赛等候区以各类期刊为样本给参赛学生介绍期刊知识及竞赛规则。分场次竞赛前20分钟,期刊部负责人用PPT介绍期刊知识和竞赛事项。每场竞赛前5分钟,有专人负责将学生按照签到顺序分成10人一组,组织参赛者抽取竞赛题目。(题目反复校对后,打印出来,裁成小条,按类别装在不同的纸袋中,以备学生抽取。)竞赛时现场区有专人负责全场协调和特殊情况处理,现刊区有专人负责准时将竞赛涉及期刊准确上架摆放整齐。学生每人随机从题目盒中抽取一组必选题目,题目包含2道专业类期刊题目、3道文艺类期刊题目、2道外文期刊类题目。学生需按照题目条上信息到期刊架上找到题目所涉及的期刊,在期刊上找到问题答案,在答题纸上填写答案。答题纸的背面,工作人员备注了答题说明,以便学生了解活动程序和评分标准,确定答题策略。为保证竞赛的公平公正,答题说明上公布了每道题目分值:顺序号(方便阅卷,必选题0.5分)、架位号(方便找刊,必选题0.5分,自选题1分)、期刊刊名(中文1分、外文2分)、期刊年/期<1分)、邮发代号(中文1分,外文无)、国内统一刊号C'N号(中文1分,外文无)、国际统一刊号ISSN号(2分)及问答题(中文3分,外文1分),每道题目10分。每道原文下载题目分值设为5分,卷面总分是100分。为了参赛者快速找到期刊,答题规则对期刊排架方式作了说明,即以一个期刊架为单元,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外文架位号为+W+数字”。答题说明对交卷也作了备注说明,竞赛答题时间长度由老师填写,得分相同时速度较快者排名在前。每组笔试答题时间长度为20分钟,上五层电子阅览室路途时间为5分钟,电脑上机检索时间为10分钟。20分钟之内笔答题完成者需举手示意,由老师标注时间长度后,持答卷去五层电子阅览室进行原文下载题目竞赛,完成上机检索后,将答卷交给负责老师。

注重活动的实效性

为保证活动的推广效果,组织人员在活动结束后要集中交流总结,对活动流程进行反思,探讨改进办法。期刊部专人负责撰写新闻稿件对活动进行报道,专人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为检验竞赛规则的合理性及命题准确性,2017年举办活动时,命题人员在最后一场与学生一起竞赛,为以后更好地开展“期刊寻宝”活动积累经验。因时间和场地限制,每年报名人数限制在50人。在活动通知和宣传海报后贴出后两星期内,竞赛名额就会报满。由表2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参赛学生来自各学院(2017年学校共12个学院),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报名踊跃,研究生报名较少,教职工没有报名。活动进行中会出现学生未经报名而现场强烈要求参赛的情况。2015年有数名大四毕业生热情高涨临时要求参赛,经工作人员协商,给子他们参赛机会。也有些报名参赛学生因在外地实习、临时安排的试验或其他特殊事项,不能到馆参赛。竞赛规则要求参赛者在20分钟时间内,按照题目条上架位号在期刊架上找到9种相应期刊和相关问题的答案,是在有趣的寻宝活动中考查学生对期刊知识的领悟和应用能力、对“期刊寻宝”任务的分析统筹能力,甚至也考查了学生的反应速度、书写能力、心理素质、动手能力和英语认知水平,活动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验。竞赛答卷由专人按照答案批阅,按照参赛者得分情况,进行分段统计分析。低于60分合并统计为一个分数段,60分以上每递增10分为一分数段。2017年活动增加了原文检索题目以后,笔试题目数量减少一道,而笔试题目时间长度没变,因而竞赛成绩有所提高。原文检索题目是指定在C'NKI数据库检索,下载两篇专业类期刊的相关原文。因为负责老师作了PPT的介绍和演示,所以参赛者大都掌握了原文下载技巧。工作人员根据学生答卷的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后,确定每个奖项得主。活动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优秀奖十名。如表5所示,2016年参赛者得奖比例为51.100,说明奖项设置比较合理,能鼓励更多学生参与活动;得奖学生的成绩与奖项等级比较匹配,能激励参赛者继续努力,主动地利用期刊资源,更关注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为了使参赛者获得精神奖励和荣誉感,工作人员在图书馆主页、图书馆内部刊物《图书馆通讯》以及图书馆微信平台公示获奖者名单。

第8篇:大学生英语竞赛试题范文

这并不是汉语问题的第一次风波,早在90年代初,就有人召开过学术研讨会,一帮清谈派专家鼓吹汉字将在21世纪发挥巨大威力。此后的十几年“汉语保卫战”几度兴起。近几年来,随着新一代中国青年中新兴表达方式的大量出现,汉语纯洁论者又不断跳出来,讨伐网络用语或者港台腔,忙活得满头大汗。

可是,当下中国人的汉语问题,真的有专家们说的那么严重吗?

记录与交流

专家对汉语水平的担忧,与历史学家对“戏说剧”的批判类似,大抵来自话语优势旁落的忧患。媒体在向公众传递关于当代汉语状况,特别是当代青年汉语水平的消息时,有意无意地简化或者歪曲了事实。专家的忧患与媒体的简化、歪曲报道相互唱和,汉语“前线告急”的忧虑由此产生。

2004年7月,上海某报报道“第4届华人物理学家大会”时,称该次大会“禁说中文”。这篇报道被广泛转载后迅速引发一场力挺汉语、讨伐英语的“战争”。尽管很快就有其他记者撰文,指出它是虚假报道。但一年以后,依然有人将它当作“中国人汉语水平衰落”的标志。

而另一则被简单化处理的报道一样令公众痛心疾首:在一次汉语水平竞赛中,由留学生组成的队伍取得了冠军。专家们几乎是哭着得出了“中国大学生的汉语水平还不如外国人”的结论。

这则报道将讨论者引入了一个圈套――汉语是神圣的记录工具――从而忽视了语言最基本的表达功用。事实上,在这条消息中,我们看不到参赛队伍的学科背景,不知道竞赛的方式与内容。何况,这是一个连中国籍英语教育专家都知道的事情:语言应试水平与实际语言能力无关。这些留学生最多只能算是在“汉语托福”中拿了个高分罢了。

中国人历来重视汉语的记录功能,而忽视更为重要的交流功能。这或许与汉字表意的特性有关。在古代,汉语被分成两类:记录文献,并在正式场合使用的,称为“雅言”,而通常使用的口语则称“方言”。前者雅正平和,又是记录上古经典制度所使用的语言,因此雅言逐渐演变成象征民族文化,神圣不可侵犯的事物。

对雅言的重视使汉语的记录作用被过分强调,同时“雅驯”成为衡量汉语水平的标准。“雅驯”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典雅地运用词汇与掌故,另一方面则是恪守前人订立的体例与规范。一旦有人试图逾越这些规范,斥责与劝诫便一齐发作了。

需要指出的是,求诸语言发展史可以发现,记录并非语言最重要的特征。语言首先是交流与思考的工具。只要不影响交流效果,任何超出常规的语言编码方式都应该被接受。更重要的是,新兴词汇与新兴表达方式的出现,正是语言发展壮大所必须的。从某些层面来看,正是这些新的元素,增强了语言的活力,使之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与延伸性。

汉语与英语

关于当代中国汉语问题的另一个谬论是,英语在中国的过分强势,影响了青年一代对汉语的接受,并直接危及汉语的发展。

凭良心说我不喜欢英语。读大学的时候,正赶上英语一刀切政策横行。因为英语水平太过低劣,我接连遭受两次打击,至今在填写履历表到“所获学位”一栏时,依然不免脸红发汗。

但我并不认为英语在中国的过分强势,影响了汉语的正常发展。观察当代中国人的个人教育历程,可以发现,“过分强势的英语学习”事实上仅发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如果有人说英语四六级的强制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英语要求,以及各种学历、职称英语考试,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培养造成了很大影响,恐怕没有人会反对。但要说因为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英语学习上,所以大学生无力认真学习母语,就实在太荒诞了。

幼儿期是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语言训练,直接影响到语言的理解力与表达力,同时也会影响对语言的敏感程度。但恰恰是在这个时段,“重书面、轻口语”的语言态度影响着语言训练的方式。尽管幼教专家们不停地强调:幼儿语言教育的核心是交流。大多数中国家长依然将背诗文、记单字视作语言养成的不二秘笈。

我的外甥女恰好处在所谓“语言学习关键期”内,错误的语言教育方法或许已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她可以流利地背诵任何需要背诵的“课文”,甚至对同一“课本”不同版本之间的细微差别如数家珍,但她却无法准确地描述自己与小朋友一起嬉闹的情况。

第9篇:大学生英语竞赛试题范文

【关键词】临床技能;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为贯彻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推动高等医学院校进一步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工作,近三年,由教育部、卫生部主办,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连续承办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大赛)。我校参赛第二、三届,并连续两届获得华东赛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现将个人通过两届大赛中指导培训我校学生的体会浅释如下。

1从大赛主题的变化论医德教育的内涵

1.1人文与技术同样重要“展风采、奉学道、精医术”是第一、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主题。而在2012第三届竞赛时改为“奉学道、尚医德、精医术、展风采”。“尚医德”在竞赛主题的增添,非常准确及时,完全符合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新阶段以提高质量为内涵的要求。

医学职业道德(医德),所涉及的是“医务人员职业活动中与伤病员的关系,也涉及医务人员相互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医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价值观表述的医德原则,二是类似于法律条文的具体医德规范。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医德甚至比医生的专业技能更为重要,因为医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医技的缺陷,而医技却不能弥补医德的不足。

我们观察到在全国两届临床技能大赛现场,有的选手不能做到一次操作成功,也没有在操作失误时表示丝毫歉意,评委会严肃的扣分。因为这种做法在临床很可能引起患者不满,甚至引发纠纷。大赛裁判长迟宝荣说:“面对患者,人文关怀与准确熟练的技术操作同样重要”。在竞赛评分标准中,除了选手技术操作的准确规范,评委也非常关注选手的操作手法是否轻柔得当,是否有对患者的体贴、关怀之举。

我校通过两届技能大赛的培训和参赛,体会较深的是医学本质又是“人学”,对医学生始终都必须注意“爱伤”意识培养。医生职业担当“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职责,培养医学生对患者要有同情心、怜悯之心至关重要。因此,在训练和竞赛中,选手虽然面对的是不同的模具,但合格的医生,眼中看到的不应该是一个器官,一个模具而应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1.2医德和职业化是医患沟通的基础职业化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文,其原始意思是对社会公开地承诺。因此,职业化最本质的定义是在某个领域以特殊的技能服务于社会与公众利益的一个承诺。早在1999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中指出,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应该是医学实践行为的核心,而沟通技能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医生要有高超的专业技术,还要有丰富的人际沟通能力,看病和看病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人的认识,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生活体验。所以,医生必须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第二、三节大赛的竞赛试题既测验选手相关医学前沿理论知识的掌握、常用临床技能操作、又测试选手团队合作精神,还特别注意医学人文关怀及临床医患沟通意识。

第三届大赛主题的变化,说明当前医学教育中对医学生人文观念的塑造还任重而道远。“奉学道、尚医德、精医术、展风采”的大赛主题本身就在是倡导医学教育的方向,培养卓越医生应将医德、医术并举贯穿临床实践教学。

2从竞赛项目范围的变化论实践教学的目标

2.1技能操作的延伸靠扎实的医学理论教育部、卫生部主办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从首届到今年第三届,在项目的数量、范围及要求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届仅有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19所全国“重量级”医学院校参赛,共开展了35种临床技能项目比赛;2011年第二届有全国6大赛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的113所高等医学院校(覆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87%)452名选手参赛,其中选拔出的32所优秀院校进入全国总决赛共128名选手,竞赛规定了94个项目范围[1];2012年第三届竞赛仍然设置了全国6个分区赛和全国总决赛,共有113所,占全国设置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近90%,选拔出42所高校的168名选手参加了全国总决赛,竞赛项目范围增加到133项[2]。竞赛考点涵盖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所规定的本科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所应掌握的临床基本技能。两届临床技能操作项目除了项目数量的变化外,内容也有更新,全国第二届高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竟赛范围包括94个项目,其中外科无菌观念、消毒、换药、切开、缝合、拆线;内科系统的体格检查,心肺复苏、测血压,“四大穿刺”,传染病预防隔离;产科四步触诊,胎心监护及妇科常见病急救;小儿的体格生长,婴儿喂养,新生儿黄疸等;眼底检查,耳鼻喉科检查;常见皮损;心电图、X线、临床血生化检查的判读等是华东区竞赛和全国总决赛中都不同程度涉及到的项目,说名医学本科生必须掌握这些最基本的临床技能。然而,比赛的判分标准,并不是单纯看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而是通过每一项目首先测试选手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无菌观念,是否能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没有理论指导的临床就如没有图标在海上行舟,而只读书本不临床就是根本没到海上”。合格的临床医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素养、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必须掌握过硬的临床实践技能。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是塑造合格临床医师的基础和必经途径。

2.2批判思维的建立与综合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反思的倾向和技巧。CriticalThinking在英语中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3]。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气质,对于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提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都是必要的。

我们感觉第三届大赛,在第二届大赛强调选手技能操作过程的规范和有效结果的基础上,更注视对选手综合能力、团队协作、临床思维和批判思维的测试,更加接近执业医师考试的要求。比如,比赛项目既规定选手操作的时间,又增加了复杂病情的难度。一个项目设计两种“病情”,选手必须首先通过物理诊断方法正确判断,病人下一步应当需要做何处理,然后进行操作,并且在A选手操作完成后,由B选手对A选手的操作进一步判定正确与否。

两届全国大赛项目的变化进一步提示我们,培养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创新意识才能使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有所领悟,理解实践医学的精髓,才能适应新形式下医学教育和卫生改革、发展的需求,将来才能承担起救死扶伤、为人类生命健康服务的使命。

目前,由于高校扩招等各方面的因素,临床医学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受到严重冲击,一方面医学生增加致使生均教育成本下降,另一方面临床实践因为没有相应的政策法律保护而出现问题。医学生培养因为过多依靠讲课、观摩而无法真正获得与临床各项操作有关的技能,使得临床实践呈现弱化和下降趋势。此外,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医学生尚未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医学生实践活动显然受到制约[4],如何既保障病人利益、又能通过实践让未来医生成长,还需要相关法律的保障。

临床实践技能训练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临床技能模拟教学是目前普遍实践教学被接受的方法,“仿真化”模拟教学作为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临床技能教学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诊治能力,具备可重复操作、易提高技能等优势。然而,医学生自身必须参加大量的临床实践,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增长自己的综合才能,提高操作技能和临床诊治能力,才能逐步成长为具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良好服务的好医生。

3从大赛结果的影响论培养“未来医生的”的发展

临床技能大赛受到国家高规格的重视。5月12日竞赛决赛开幕式,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和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同时到场。2012年5月13日,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落下帷幕,连续三届的总裁判长,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迟宝荣教授感到欣慰:“选手们的技能比较娴熟,这说明技能大赛的一部分目的达到了”;“技能大赛就是要达到三个目标,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提高医学院的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各医学院校的临床教育交流”;“参赛学生的表现不能完全反映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的水平。另外,有些院校还缺乏相关设备和师资。”从第一届的19个院校参加,到现在第三届的113所院校参加,单纯从数字来看,就能看出竞赛的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医学是精英教育,必须培养合格的医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医学教育的宗旨。从医学生到医生只有一字之差,这是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责任。”迟宝荣说起医学教育总是充满感情,她认为医学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医术,更重要的是医德。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为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培养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临床技能竟赛,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9项大学生竞赛中,是唯一项医科类重大赛事。我校两届参赛均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我们认为无论输赢都收获一笔珍贵的财富。

3.1通过两届的培训和参赛过程,学校历练了一支过硬的临床教学师资队伍。最重要的是教师队伍进一步转变了临床教学理念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的开拓;尤其是“仿真化”模具教学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积淀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积累了教学经验。

3.2强化了学生的临床技能,为社会培养了优秀的选手。学生通过参加临床技能的全面集中训练,不仅得到临床技能操作训练、医学理论延伸,综合判断能力提高,临床应急反应能力增强;而且在医德熏陶、人文关怀、医患沟通、团队协作、批判思维、为人处世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学习、训练、培养。优秀学生是学校的骄傲,更是社会的珍贵财富。

3.3技能大赛的机遇和过程,使学校临床技能教学基地迅速建设和发展。学校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健全了涵盖了内、外、妇产、儿科、诊断学、麻醉学、眼耳鼻喉、皮肤、护理多学科临床技能相关知识的技能训练模具和设备资源,各专业学科汇编了相应训练项目的操作流程、判分标准。这些资源将放到医学生日常教学工作中,用于临床实践教学、专业培训及社会服务,定会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共赢。

本科医学教育只是培养“明天的医生”的起步,本科医学教育是为未来奠定基础。此次大赛对探索医学人才培养的途径、方法,强化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重要地位,建立科学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意义重大。对推动医学院校加强医德教育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高素质卓越医生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通知[EB/OL].教高司函(2011)13号.http:///.

[2]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开展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通知[EB/OL].教高司函(2011)201号.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