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音乐专业结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学 音乐教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2-0055-02
大学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个人素质教育,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直接进入社会,他们的个人文化素养和社会公民素质决定了其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发展状态。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大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美术、音乐、体育等艺术类教学是最适合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科目,也成为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值得我们进行探讨。
一 大学音乐教学现状
1.大学音乐教学有所发展
大学音乐教学一直以来作为高校或者艺术类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学存在,而随着人口素质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脚步加快,高校也担负起了对全校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任务,大多数学校也因此开设了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进行基本的音乐阅历教学和音乐赏析教学;同时,适用于大学音乐公共课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之中。
2.大学音乐教学成为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
无论是作为大学公共课还是专业课的音乐教学,都越来越重视音乐对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大学公共课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音乐欣赏教育方面,试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在专业课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音乐文化教育,以此提高音乐专业人才的个人文化素养。可见,大学音乐教学已经成为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课程。
3.大学音乐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大学音乐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展示出其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教育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学音乐教学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方向比较模糊,大多数公共课教学关于素质教育的内容并不明显,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也是潜移默化式的,一旦学生离开课堂或者不接触音乐,教育作用就很容易丧失;其次,无论是大学公共课还是专业课,音乐教学在教学评价方面都没有体现出重视个人素质发展这一方面,通过结业论文或者学生个人能力考试,都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素质的发展程度,也使得素质教育的效果被忽视了。
二 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1.教学内容具有素质教育的指向性
学生的个人素质发展是以学生个人优秀品质的扩大或者对更多优秀品质的学习为主的,目前大学音乐教学中与素质教育相关的内容是进行简单的名曲欣赏或者统一的音乐文化教育,使得音乐教学成为“一刀切”式的教学,并不符合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因此,要使大学音乐对学生个人发展具有更积极的教育作用,就需要使教学内容具有素质教育的指向性。
2.教学方法满足素质教育需要
将学生禁锢在教室当中,以教材和教师演示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始终是行不通的,目前大多数学校的音乐教学内容都较为沉闷,往往都是对中外名曲进行欣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个性化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人特征中的长处积极发展的教育,因此,大学音乐在教学方法方面也应该体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是扩大大学音乐素质教育功效的可行途径之一。
3.教学评价能突出素质教育结果
一种教学结果的产生应该通过教学评价表现出来,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音乐教师,都有必要对教学评价的方法进行改善,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又一个关键。教学评价方法的确定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应该统一,对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评价方法以及对参与大学音乐公共课的学生的评价方法应该有所区别,如果条件允许,则应该设置更多的教学评价方式,使素质教育结果凸现出来。
三 对大学音乐教学的建议
1.改进大学音乐教学的课程设置
作为高校方,要转变音乐教学的观念,改变过去仅仅靠书本传授知识的模式。毕竟目前音乐教学的形式还是以公共音乐课或者选修课为主,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教学则是以专业素养训练为主,这样的课程设置方式禁锢了音乐教学内容的可变性,因此,要丰富大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使其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就应该对课程设置进行改进。首先,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应该开设专门的音乐素养教育课程,使素质教育独立出来,以此提高学生对自身素质发展的重视程度,在音乐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设置内容的细节,使学生以个人意见发表和集体讨论的方式,建立一种对音乐文化素养和个人素质发展进行积极交流的气氛,逐渐使素质教育成为音乐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其次,对于参与大学音乐公共课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和阶段,请感兴趣的学生自由参与学习,为非专业的学生提供充足的接触乐器、接触音乐文化的资源,甚至可以让非专业的学生旁听专业课程,通过浸入式的教学,达到满足不同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需要。
2.重视音乐实践教学
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是首要任务,要树立起师生有了音乐的校园文化才是完整的观念。学校还应该举办健康向上的音乐比赛,鼓励学生参与艺术活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将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进行融合,体现出百花齐放的效果,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可以开设五线谱、乐理知识和音乐史等基础知识,实践课可以开设二胡、口琴、吉他等大众化的乐器,满足学生的不同爱好。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比如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音频和动画的方式展现教学内容,既能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到所学内容,又能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达到音乐的审美境界。
3.以音乐活动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
大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个人素质方面的发展,需要通过特殊的评价方式才能展现出来。因此,大学音乐教学的评价应该以音乐活动的方式为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参与评价,才能达到展示学生个人素质的目的。建议学校在音乐课程结业时,以音乐素质展示为主题举办大型的音乐活动。我曾经组织非专业的音乐学生进行过一次音乐历史展览,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提供了各种音乐文化图片、资料以及个人的学习心得,还主动联系音乐专业的学生为展览配乐、进行cosplay等活动,从这次活动当中,学生们总结出了“音乐使人愉快、音乐也能承载社会发展历史”这样的结论,这也是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一个表现。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充分观察和体会到素质教育的结果,较之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音乐活动更适合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结果评价。
四 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音乐教育的高效展开一定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来参与,然而,目前大多数大学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都比较单一,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具有较高的音乐技巧素养,但对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知识掌握得并不熟练,这成为制约大学音乐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以大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文化素养水平的提高为基础,校方应该重视对音乐教师本身进行培养,才能够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目的的达成,需要从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方面的整体改革入手,以提高教师个人文化素养为基础,只有这样,音乐教学才能充分发挥自身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磊.从流行音乐教学入手强化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素养[J].才智,2015(8)
[2]廖西琳.高校音乐教学中如何强化人文素质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2)
[3]孟洁.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渗透分析[J].戏剧之家,2014(7)
[4]李冬梅.浅谈大学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方法[J].北方音乐,2014(3)
传统理论课和技能课,以及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补充的实践类课程和姊妹
艺术类选修课课程几个方面,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专业课程进行了重新设置。
关键词:技巧课理论课和技能课实践类课程姊妹艺术类选修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各级师范院校要积极配合我国基础教育改
革,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及时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
教学观念,争取尽早培养出适合新课程教学工作需要的音乐师资。响应这一要求笔者
从课程结构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课程结构的安排,笔者认为要以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为前提,设计为学生提供花钱少、收获大的教育、教学服务方案为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实现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以实现课程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基于此,首先要把音乐教育专业类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艺术素养确立出来并作为设置必修课的标准,然后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开设丰富的选修课,同时开设丰富的综合实践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学的课程组合平台。
一、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传统专业技巧课的调整(一)调整方向1.以基础音乐教育对教师歌唱能力的最基本要求为尺度,将歌唱理论、歌唱技巧、及发声练习曲和歌曲整合为《歌唱理论与技能基础》,将之作为必修课,采用集体课型授课。把传统《声乐》个别课设为拔高选修课,供有兴趣和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生选修。2.以基础音乐教育对教师键盘应用能力的最基本要求为尺度,将钢琴弹奏技巧、理论、相关知识及相应作品与钢琴练习曲整合为《钢琴应用基础》作为必修课,采用集体课型授课。课程内容应包含培养节奏感、一般弹奏技法和即兴伴奏基础、初级键盘和声与作品分析、识谱、视奏、简单正谱伴奏、为歌曲编配简单伴奏、键盘弹唱等,以满足基础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把技巧性强的《钢琴演奏》、《钢琴正谱伴奏》(个别课),《中高级键盘和声及作品分析》《钢琴与乐队》、《钢琴四手连弹》(集体课),设为拔高选修课,供具备一定演奏条件的学生选修。3.想修其它器乐的学生首先要在相应的乐队中学习,获得规定学分后,如果有兴趣、有基础,可以提出申请,拔高选修《××演奏与实践》,上个别课。演奏水平特别突出的同学可以提前申请拔高选修。4.《舞蹈》课改为《形体训练与音乐教师形象设计》设为必修课。目的是增强该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调整的意义。1、这一调整可以进一步突出师范性特点。新课改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而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某种专业技能,因此,高师的课程设置应符合学生综合艺术修养及实践能力形成的要求。2、这一调整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获得必修课学分后,在专业演唱、演奏方面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申请选修专业拔高课。条件突出的学生也可以申请必修课免修,直接选修专业拔高课。3、这一调整可以节约大量教学资源。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学校一般要为每个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开设一门主修个别课、一门必修个别课、一门选修个别课,这样占用了大量教学资源,学生的平均学习成本非常高。经过调整,取消了主修个别课,必修课采用集体授课,选修类的个别课是为那些有可能在演唱或演奏方面有造诣的学生开设的,对于他们可采用另付费用的形式。这样就大幅度降低了一般学生的学习成本。4、这一调整可以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安排实践课和技能课的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经过调整学生从传统个别课上节约了大量时间。
二、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传统理论课和技能课的调整1.根据新的教学理念、课程观、课程标准,以基础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整合出《实用教师音乐理论和技能基础》,并将其设置为必修课,其内容涵盖《音乐与游戏》、《合唱与指挥》、《基础乐理》、《基础视唱练耳》、《儿童歌曲创作基础》、《中外音乐欣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音乐活动中的创造》、《音乐认知能力分析》、《音乐中的人文素养》、《生活中的音乐》等。目的是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2.把传统多声部音乐写作方向的《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课程改为选修课。把实用的管弦乐曲改编、简单的合唱编写、民乐合奏曲改编、实用电声乐曲改编等整合为《多声部音乐编写》并设为必修课。3.把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都改为研究型课程。如:把中外音乐史改为《中西音乐美学对比研究》、《中西音乐文化对比研究指导》、《外国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指导》、《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指导》、《中国音乐史学研究指导》、《中国音乐文献研究指导》、《中国乐理研究指导》等。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多元的文化观。4.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指导》、《中国音乐史学研究指导》、《中国音乐文献研究指导》、《中国乐理研究指导》、《中国声乐演唱欣赏》、《中国器乐演奏欣赏》、《民族和声学》、《民族音乐美学》等设为限选课,学生在规定学分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以弘扬民族音乐文化。5.将《欧洲传统声乐演唱赏析》、《欧洲传统器乐演奏赏析》、《外国音乐史学研究指导》、《现代歌舞音乐欣赏》、《爵士音乐欣赏》、《爵士钢琴演奏》、《中西音乐文化对比研究指导》、《中西音乐美学对比研究》、《欧美大众音乐简介》(集体课型)设置为任选课。以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吸收。6.“新的音乐教学理念要求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要求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②另外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教学,这些教学理念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增强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见习、实习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因此,把《音乐教学法》改为《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师职业能力指导》并作为核心必修课程加以强调,把《音乐教学法》和《音乐教育学》、《音乐认知学》、《教育教学统计学》等新学科的见习、实习融入该课程,以增强课程的实践性,确保学生教育教学、教研能力的形成。7.重构教育教学见习、实习计划。目的是让学生多参加教育、教学和教研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第一学年安排四周见习,了解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段教育教学的实际运作情况,让学生尽早明确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从第二学年开始每学年安排四至八周时间到各学段实习,包括教学法课程所需要的专题实习。在演唱、演奏和理论研究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可以申请到专业院校或专业团体实习,每次见、实习必须提交报告,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学业的重要依据。8.开设必修课《教育、教学研究报告写作指导》,提高学生教学论文的写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文字表达、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调查、观察、交流合作、组织,信息加工采集等综合能力。
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提出课程改革应“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1](P5)创新教育是关系到教育的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一轮的国民基础教育改革中,音乐教育改革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摆在重要而显著的位置。“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音乐的这种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音乐艺术的创造、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均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并伴随着独特的创造行为……,音乐艺术的这一特质,使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这无疑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1](P20)然而,虽然在音乐课程改革中以音乐创造作为课程基本理念引进了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方法,并由此建立起音乐教育新的学科框架和学科理论,但创新教育在实际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却难以推广,使得现有音乐课程改革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无法取得可信度较高的评价。成效不大是不争的事实。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原动力,为了在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中求得实效,我们试图重新审视创新教育现状,探求创新教育原则,使音乐课程改革得到延续和发展。
一、明确角色定位的个性化原则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必须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来实施,所以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在以往的音乐教育改革中,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是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达到使学生“听懂”和“学会”的目的。这样的教改往往把教师当作音乐教育活动的主体,把学生当为被动的施教对象。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独立思考和见解,没有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是音乐教育的误区。音乐教育有极富个性的专业特点。曲作者在进行音乐创作时就赋予作品以个人风格特征,演奏者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其中,在表演时进行二度创造,而听赏者则由于生理、心理、环境、文化背景的差异,在欣赏音乐时又有不同感受。不论在音乐活动的哪个层面,都充满了个性化特点。因此,音乐教育首先要体现音乐文化的审美价值和情感意义,将学生定位于音乐教育活动的“主体”,将教师定位于音乐教育活动的“主导”,把培养各具特色个性的音乐人才作为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研究表明,对于不同音乐要素的反映和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先天差异,有的人的音高听觉敏锐,有的人则有较强的节奏感。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背景、不同的知识经验、不同的情感体验经历,并由此形成了各自的独特个性。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思维,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正如马斯洛指出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2](P59)培养具有个性特点的音乐人才,尊重、保护和承认人的个体差异,是音乐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它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化和个性化特点,但这并不能构成教师对音乐教育责任放弃的理由。“当代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务的意义”[3]。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于有创新精神的、富有教育智慧的教育者。精心设计、提出探究性课题,组织活动,将课堂教学的单纯音乐技能训练,转变为激发学生内部求知欲的创新教育行为,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音乐学习态度。从音乐学习苦与乐的体验中,形成健康的音乐情感、高尚的音乐审美态度和正确的音乐文化价值观。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性原则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自主地感知音乐艺术,启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创新教育的全过程。例如,视唱练耳课中的“旋律听写”,是一项培养音高感、节奏感、调性感、结构感、读谱、写谱及音乐记忆力等多项音乐感知力的训练。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编创适合学生程度的旋律,弹奏3~5遍后请学生背唱或默写出教师所弹奏的旋律。而在创新教育观念指导下的自主性原则中,鼓励学生对简单的或熟悉的旋律进行部分改编的尝试,进而学习即兴的旋律短句创编。如:运用重复、模进等乐句发展形式做即兴问答句的创编,对音乐片断进行变奏式改写;运用乐句、乐段的多种终止式的乐理知识对音乐进行改写等等。学生在创编的同时,自主地深入学习和研究音乐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对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选择学生习作中的上乘之作做为“旋律听写”的习题,不但有助于更准确的背唱和默写,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鼓励和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自主与创新相互作用、互相促进,提高处理创作意愿与想象、分析、理解、运用音乐要素关系的能力。自主是创新的前提,创新可以展示自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在音乐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它通过教师的自主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一起创新的目的。“强调教师的教学自主并不构成对学生学习自的漠视,学生的学习自主并不构成对教师专业责任的放弃。教学自主是学习自主之基础,学习自主是教学自主之检验”[4]。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性原则,是使教师和学生在音乐教育和音乐学习上树立“自主创新性教学”与“自主创新性学习”观念。教师能积极主动的理解和应用音乐教育学的前沿学科理论,学生能积极主动的理解和运用其所学知识,师生都能做到自主与创新的完整统一。
三、营造创新情景的探索性原则只有勇于探索才能有所创新。为了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为学生创设探索情景,提出探索性问题的教学思路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要想培养勇于探索精神,形成乐于探索态度,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景,从而激发创新的欲望。视唱练耳课做为音乐学习者必修的一门综合音乐素质训练课,具有理论性强、技
术性高的特点。做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获得音乐艺术实践和音乐教育活动所必需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必须掌握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旋律听写”训练时,学生常常不能把握正确的方法,死记硬背以致音乐综合能力无法得到较快的提高。我们对此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对听写的旋律进行曲式分析,能更好地发展旋律记忆力?听写旋律需要那些技能?如何才能获得听写旋律所需的技能?在听写旋律活动中,需要运用那些理性知识,才能做到完整地感受音乐形象和音乐风格?等等。这些问题促使学生探索与“旋律听写”活动相关的音乐心理、音乐生理及音乐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问题。以往的视唱练耳课的课堂练习存在练习样式单一、无效重复的通病,因而对学生完成知识内化过程不能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必须将单一的教师出题学生应试的考试型的视唱练耳课练习变成有坡度、有层次的开放性、实践性练习,创设探索情景使之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例如让学生走上讲台,将其创编的音乐旋律弹奏出来,请其余的学生听辨、背唱。为了让同学听得清楚、唱得正确,弹奏旋律的同学就必须掌握好节拍、节奏、调性、旋律等综合音乐要素的正确表达。开始时,弹奏旋律的同学有时忘了弹出标准音,有时给出的速度与弹奏的旋律速度不符等等,闹出不少笑话。但是,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中发现了自己在音乐要素感受中的薄弱环节。针对课堂练习,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标准音在旋律听辨中起什么作用?忘了弹出标准音说明什么问题?速度在旋律进行中的作用?速度与节拍、节奏的关系如何?如何根据节拍、节奏的关系选择正确的速度?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性思维,许多学生创造了适合个人的学习方式。因此,创设探索情景的探索性原则不但能巩固已有知识,还可利用其探索的兴奋点激发出新的思维火花。
四、营造平等氛围的民主性原则民主、平等的氛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的民主作风是营造平等氛围的重要因素,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它与创新教育能否实施,创新能力能否切实提高息息相关。“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则应体现较强的民主意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1](P22)音乐感知力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能力,面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差异,教师首先应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促使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教育必须创造让全体学生亲身参与、充分表现的机会。例如,在视唱时,有的学生会唱得很准确,而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由于音乐感觉能力是借助于听觉器官辨别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等音乐要素的细微差别能力,有的人对某一种音乐要素感觉迟钝,但对其他音乐要素的感觉却很灵敏。对于音乐表现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通过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达到音乐综合能力全面提高的目的。音乐教育只有达及人的感官,才能影响人的精神,在教学中创设轻松、和谐的环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民主性原则是指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的和谐、融洽的教学方式和氛围,是一种有次序、有目标的教学活动。例如:在《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艺术概论》等高师音乐文化理论课的教学中,要鼓励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争论。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在灵活变化地运用课堂教学信息的过程中巩固、扩大、加深了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思维习惯。所以,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允许学生保留继续探讨研究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传授人类优秀音乐文化遗产的责任;尊重学生对音乐感知力的个体差异,也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五音不全听之任之。“美国的学校音乐课程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对音乐学科本身的重视程度没有丝毫的削弱,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概念、技能是音乐教育者追求的基本要点。”[5]音乐教育最终要靠音乐作为载体来实现,要做到“放”而不“乱”才能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和传承来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五、面向学科综合及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原则创新教育必须具有开放性。开放性首先体现于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如:在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培养问题上,以往的教学是封闭式的单纯音乐技能训练,先练音高、再练节奏;先练音程、再练和弦;先学单声部、后学多声部。在演奏方面,先弹大量的练习曲为演奏一个作品做好技术上的准备,而后才能学习弹奏相应程度的音乐作品。为音乐艺术活动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是必要的,但当我们过于强调这一点,将原本具有综合特征的音乐活动变成孤立的、支离破碎的机械活动,势必弱化了音乐教育的文化价值,扼杀了学生的音乐灵感。开放式原则要求在综合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从音乐作品中去寻找调性、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音乐要素,在音乐文化艺术视野中进行视唱练耳、乐理等基本乐科的素质训练,在演唱、演奏的音乐作品中听辨和体验音乐要素,做到音乐感知力和音乐鉴赏力水平的共同提高与发展。在器乐或声乐教学中,应侧重于音乐文化的学习,以音乐作品演奏、演唱的需要选择配合学习相应的技能、技巧。用音乐作品的正确演绎与表达带动演奏、演唱技能技巧的提高。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开始学习音乐的第一步,就教儿童演奏《小小星星亮晶晶》这首著名的音乐作品,使其在快乐的乐曲演奏中体验音乐的美妙意境,从而自觉地追求技能技巧的不断完善,最终实现使儿童具备优越的演奏技巧和完美的人格塑造的教学理念,是很值得音乐教育界的同行深思的。高师音乐教育应面向社会,使创新教育拥有更为广阔的天空。“要变孤立的、封闭的、静止的状态为联系的、开放的、动态的教育,立足于学校,又超越校园,使学校、社会、家庭密切结合,形成有力的教育链。”[2](P64)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相对闭塞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其创造性思维形成有一定的局限,而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则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内涵。有的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毕业后却不能很快适应社会,业务上毫无创造性;而有些学生在学校里成绩平平,但一旦投入社会就能很快打开局面,成为音乐教育教学的业务骨干。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并不少见,究其原因是一些学生将思维习惯停留在课堂所能给予的有限范围内,而不习惯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换个角度去思考。因此,没有社会实践的激励,就很难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只靠课堂知识的积累是很难成才的。让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尽早参与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实践,就使其进入了无限宽广的空间,他们会有不同于课堂里的全新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此外,创新教育还必须具有前瞻性,尽可能广泛吸收国内外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有益的成功经验。使之应用于日常音乐教学和音乐教育活动中。超级秘书网
六、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原则同志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知行观统一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用于实际的音乐活动,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创造性地学以致用才能学有所成,也是创新教育的终极目标所在。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意识的培养。如:要求学生组织不同主题的综合性音乐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音乐会的主题要求来创意一场音乐会。在组织音乐会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许多在音乐课堂中没有遇到的问题。象独立地组织各种节目排练需要的音乐知识,担任演唱演奏一些当代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所需的技能技巧,以及恰当选择音乐作品、处理音乐作品的综合能力等等。因此,创造性地进行音乐实践活动,不但对于一场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掌握知识、培养技能技巧也是极为有益的。音乐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高师音乐教育实习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按照传统的高师音乐专业教学安排,教育实习往往是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也就是在临毕业前,让学生到中小学经历一次音乐教育工作的初步锻炼。这样的课程安排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的绝大部分时间脱离了实际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活动。
众所周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方向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师资,如果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不能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高师音乐教学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要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加合理,我们必须在整个高师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和学科的不同性质,适时地选择合理有效的“教育见习”及“教育实习”,达到消化、巩固、验证所学的音乐理论、音乐技能,提高音乐教育实践能力的目的。例如:当基本乐理课结业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到中小学先听课,后备课、试讲,最后评课(象音乐欣赏、视唱练耳等课程结业时,都可以这样做)。当演奏或演唱课程结业时,则可以要求学生到中小学去组织排练一些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声乐、器乐节目。而“教育见习”及“教育实习”的业绩,将作为每一门课学业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来激励创新活动的开展。总之,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师音乐教育中创新教育原则的探讨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对音乐教育的要求,树立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在音乐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活动不能流于形式上的生搬硬套,而是要树立与传统音乐教育观念有本质区别的、对培养教师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起促进作用的音乐教育理念。在音乐教育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创新教育模式,只能依靠教师的正确教育理念去把握、去运用、去创造方法。这首先对音乐教师的个人音乐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对音乐文化了解得越透彻,就越有助于教师运用音乐文化的特殊艺术规律创造有效的创新教育方法。其次还要求音乐教师具备一定的戏剧、文学、美术等相关艺术修养,这能使教师在创造有效的创新教育方法时拥有更为广阔的天地。此外,教师还应掌握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掌握学生的音乐能力发展水平和整体音乐发展水平,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运用创新教育原则切实做到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蒋洪波.学习潜能开发导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3]卢红,王爱玲,王爱芬.关于课堂教学价值地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
关键词:袁静芳;乐种;乐种学;话语权;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袁静芳先生是中国传统音乐乃至我国音乐学研究领域的旗帜性学者。她学养深厚、治学严谨、淡泊名利、为人谦和,其学术思想、成果及精神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及后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回顾袁静芳先生的研究轨迹不难发现,她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个是道教、佛教音乐研究,另一个是乐种学研究。本文拟从袁静芳先生对乐种学的研究来管窥她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构建的贡献及意义。
1“乐种”与“乐种学”追溯
“乐种”一词的来源,最早见于杨荫浏、曹安和合编的《苏南吹打曲》。随后,学者们对“乐种”一词的界定经过近30年的研究、推敲与雕琢,最终在袁静芳先生撰写的《乐种学构想》一文中确立了下来。随后,又经过11年的苦心研究与发展,袁静芳先生所著的《乐种学》在1999年出版,标志了“乐种学”的建立。从“乐种”一词的界定至“乐种学”的建立,虽然袁静芳先生功不可没,但也并非先生“一人之功”,她在自己的研究中也多次提及对前人学者成果的观照与借鉴。例如:关于“乐种”的界定,她在《民族器乐》中说道:“笔者根据多年来对中国传统乐种的考察与研究,并参照其他学者历来对乐种界说的论述,1998年,在《乐种学构想》一文中,阐述了对乐种的界定。”关于“乐种学”的建立,她在《乐种学》中说道:“……并于当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为研究生开设了‘乐种学基础理论’课程,在过去前辈与众多学者对乐种的研究基础上,为乐种学学科的理论建设,开启了新的一页。”“收集整理(或译谱)乐种曲谱近百册,其别是前辈杨荫浏、曹安和先生对乐种所做的调查范例和研究成果,对乐种的实地考察、录音记谱、理论研究均具有开拓性、启迪性、指导性的楷模意义。”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与观照,说明了袁静芳先生治学的严谨与规范,也印证了一个学科的建立所要走过的路,即学科称谓—学术成果—学科建立。虽然关于乐种一词界定的学术历史梳理,在袁静芳先生及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多次提到且较为详实,但结合到乐种学的学术成果则较少,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学术称谓发展”与“学术成果发展”二者之间结合起来加以梳理,这样或许能使我们对乐种学的建立有更为清晰和直观的认识。根据年代及主要研究成果所显现出的研究特征,笔者将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963年之前。1957年,在杨荫浏、曹安和合编的《苏南吹打曲》总论之七中,“乐种”一词首次出现。但仅是出现,两位前辈对乐种一词没有作任何界定与解释。其论述为:“在明末清初,约当十八世纪的时候,这种音乐,已与现在一样,一方面流行于民间,成为民间音乐的一个乐种。”此时,乐种的研究成果主要以两位前辈的研究成果为代表,如《定县子位村管乐曲集》(上海万叶书店出版,1952年)、《智化寺京音乐》(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油印本,1953年)等。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除理论研究外,主要显现出对第一手资料的挖掘、收集与整理,而对乐种一词的界定,学界几乎没有关注。第二时期:1964—1988年。乐种一词第一次有了界定,出现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著的《民族音乐概论》。其论述为:“不同的乐器组合,加上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此时,乐种研究的主要成果有高厚永的《民族器乐概论》、叶栋的《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袁静芳的《民族器乐》等等。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除了对乐种的音乐本体及文化特征研究外,更凸显对于研究对象的归纳与概括的关注。第三个时期:1988—1999年。1988年,袁静芳先生在《乐种学构想》中论述道:“历史传承于某一地域(或宫廷、寺院、道观)内的,具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典型的音乐形态构架,规范化的序列表演程式,并以音乐(主要是器乐)为其表现主体的各种艺术形式,均可成为乐种。”这一时期的主要学术成果有夏野、陈学娅的《中国民族音乐大系民族器乐卷》,王耀华、刘春曙的《福建南音初探》,李民雄的《民族器乐概论》等等。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体现出对研究对象宏观归纳与微观个案研究的双重观照。许多关于乐种的研究成果也证实了袁静芳先生所提出的乐种界定的准确与科学。1999年,《乐种学》的出版标志着乐种学的建立,特别以袁静芳先生及学生们为主的研究群体陆续发表的学术成果,更是为乐种学的发展及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话语权的建立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中西方音乐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愈来愈频繁,在频繁的交流中扩大了我们的眼界与认知,但也逐渐地暴露了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其中,关于“话语权”的问题在很多学者看来首屈一指。这里所说的“话语权”即用某种学术话语体系来解读某种音乐事象。例如用欧洲古典音乐理论体系解读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的作品。然而,当我们试图用某种音乐学术话语体系来解读中国音乐(特别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时候,似乎摆在我们面前能选择的话语体系很少,除非借用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但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在我们用欧洲音乐理论体系来解读中国音乐的时候,很多状况下我们是失语状态的,即因所言非所达,而出现的失语或言无意的情况。例如,如果套用西方古典音乐曲式分析理论对山西套中《箴言》套的曲体结构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必然是有失偏颇的,甚至会产生“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的情况,从而在与他人言说(交流)时,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追其原因,除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是用西方的理论知识体系生搬硬套用于中国音乐研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与中国传统音乐事象不成正比。换句话说,中国传统音乐的品种、内涵等非常丰富,但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却显得滞后,形成研究理论与研究对象不对称的情况。相比西方,他们不但有着辉煌灿烂的音乐文化,而且音乐理论体系也非常完备、科学。比如曲式分析学,西方音乐曲式结构理论有着极为严密、科学的体系,几乎可以作用于任何一部西方音乐作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较为充分的分析与解读。然而中国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分析,从目前来看仍处于发展阶段,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有时我们不得不借用西方曲式结构理论来作阐述。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如客观历史、音乐教育、学科理论建设等等,正如项阳所言:“与西方音乐教材早已体系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体系尚未经过系统梳理,音乐院校的教师们因应教学需要对传统音乐形态不断探索、不断架构并充实到教学和教材中。”由此不难看出,我们亟需构建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中不断丰富、提出、提炼、检验我们自己的理论。袁静芳先生的乐种学理论,无疑给我们建立话语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袁静芳先生的乐种学理论分别从“乐种的物质构成”“乐种的形态特征”“乐种的考察步骤与方法”“乐种研究中的模式分析法”“乐种的体系”“乐种与社会文化”等关于乐种研究的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特别是对“乐谱”“旋律发展手法”“宫调”“曲式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述,对于我们建立中国音乐话语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应用这套理论,完全可以对诸多中国音乐事象进行解读,从而完成用中国音乐理论体系解读中国音乐的话语叙述。而“乐种的考察步骤与方法”“乐种研究中的模式分析法”“乐种的体系”更是建立了一种研究范式,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学者来说这是“授之以渔”。很多学者特别是年轻学者完全可以应用这些理论直接进行作业,对于今后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及话语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我国有着丰富的乐种文化遗产,对它们进行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科学的研究,使研究成果能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每位学者都必须谨慎思考的问题。而乐种学的建立,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研究范式。
3乐种学对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意义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学科自身的教育发展,学科教育发展的规范化,也会促进学科自身长足的发展;反之,这门学科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虽然从学科属性上较难理出乐种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学理关系,但是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即它们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特性,是不言而喻的。就从目前各大艺术院校所设置的专业与研究方向来看,还没有一所院校设置专门的“乐种学”研究方向,但在设置中国传统音乐专业的院校中,很多学生的研究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乐种学,甚至有些研究就是对乐种学的研究。从目前学术界较为公认的中国传统音乐四大分类、民间音乐五大分类中,与乐种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民间器乐,但是乐种学也涉及到了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及文人音乐。不过,当下的传统音乐教学,特别是本科层面受到学时、学制等客观原因限制,很少会有讲授到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及文人音乐,很多院校仅能勉强讲授完民族民间音乐。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生教学层面来看,很多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都是某一乐班、某一具体乐种研究。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进行对比的话,不难发现其乐种学教学是个“断档处”。本科生在本科阶段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乐种学训练,到了研究生阶段却要灵活运用乐种学的相关知识。那么,弥补这个“断档处”的正是袁静芳先生的乐种学。虽然乐种学并不是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独立学科,但对中国传统音乐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学生们在撰写学位论文,学习了解相关知识的一个“武器库”。褚历的《内涵深厚、桃李芬芳》一文中提到:袁静芳先生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就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而言,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是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分学科的研究与著述;20世纪后期,研究工作进一步发展为对某些分支学科微观研究的深入,新的学科不断建立,如乐律学、乐谱学、乐种学等。而21世纪研究发展的总趋势是研究中的综合性、交叉性、系统性。由此不难看出,袁静芳先生对中国传统音乐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站在学科统筹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来观察和分析的,并对后学们寄予厚望,也给后学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了能使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向前发展,从而服务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袁静芳先生及她所创的乐种学,无疑是为后学们在学习与研究中提供了一把金灿灿的钥匙。乐种学对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贡献,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4结语
中国传统音乐历经千年,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是某一人、某一时所能了解、所能悟透的,它几乎伴随着整个中国的文明史。然而,自以来,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传统音乐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近年来,又受到教育制度的影响,特别是我国的音乐教育制度的影响,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知出现了些许偏差。学界始终关注着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但与西方音乐研究体系相比,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在方法论、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着明显欠缺,致使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至今仍要使用西方术语。建立健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体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袁静芳先生的乐种学,无疑是个很好的开端。对袁静芳先生乐种学的研究将使我们可以在前辈们的基础上走得更远,对学科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笔者有幸,在中央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时,曾跟随袁静芳先生在2013—2014年完整地学习过一学年的《乐种学》课程,并在袁先生的指导下完成结业论文《对山西笙管乐套曲〈箴言〉的音乐分析》。那是一段非常充实的时光,每周上课前,袁先生总会带给我们一摞资料让我们学习。在每节近3个小时的授课时间里,袁老师尽心尽力地讲授,让笔者很难相信她是一位已年至耋耄的老人。她治学的严谨、思维的开阔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都将使本人受用终生。
参考文献:
[1]杨荫浏,曹安和.苏南吹打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
[2]袁静芳.乐种学构想[J].音乐研究,1988(4):16-23.
[3]袁静芳.乐种学[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
[4]袁静芳.民族器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高厚永.民族器乐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6]叶栋.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7]夏野,陈学娅.中国民族音乐大系:民族器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8]王耀华,刘春曙.福建南音初探[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关键词]高职高专 “概论课” 考评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250-01
“概论课”是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之一,作为“概论课”教学的最终环节,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考评十分重要,这既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亦关乎教师的德育成效。推进“概论课”学生学业考评机制的理论探索对实现“概论课”教学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职高专“概论课”考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考评结构不够完善
目前高职高专学生“概论课”的成绩构成多数是笔试+平时成绩,其中笔试占80%,主要是理论考核,包括简答、论述、辨析、材料分析等传统题型,试卷结构僵化,而平时表现仅占20%。但是由于“概论课”从课程性质到教学目标都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概论课”教学不仅要达成知识目标,还承担着学生能力塑造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的重要职责,是培养其知情意行的复杂过程,这与学生专业课学习更侧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考评过程相对具体、客观的特点存在差异,故而单纯侧重理论考核的考评机制是不尽科学的。此外,由于高职高专院校旨在培养专业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所以一般高职院校学生都有实习和实训任务,偏重理论考核的考评结构导致教师对学生实习、实训期间行为表现的考核出现真空地带。
(二)考评主体过于单一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概论课”考评依然主要由课程主讲教师一人负责,过于单一化的考评主体导致了一系列问题:首先,由于“概论课”课程本身除具有较强理论性外,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德育目标往往要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过程来达成,故而,在“概论课”的考评过程中,主讲教师倾向于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情绪、情感带入到对学生学业评价的过程中去,很难完全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和态度,进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其次,由于高职高专院校“概论课”不是专业课,故而师资普遍紧缺,导致“概论课”课堂常以“合班制”的组织形式存在,在有限的课时里,主讲教师难于全面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之下,由于主讲教师缺乏伴随学生实习、实训的制度保障,单靠主讲教师一人很难真实地考量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的政治素养、道德行为、心理状态等“概论课”应达成的教学目标。
(三)考评形式过于陈旧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概论课”结业考评中多以笔试试卷、论文、读书报告等形式为学生学业成果的呈现形式,形式过于陈旧,囿于这些僵化、传统的考评形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难以得到激发,加之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而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弱的特点,单纯以笔试考核为主要的考评形式很难让学生将所学所得完全展现,故而,创新“概论课”考评中学生学业成果的呈现形式是高职高专院校“概论课”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探析完善高职高专“概论课”学生学业评价环节的路径
(一)丰富考评内容,创建多维度的考评机制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概论课”考评中考评内容过于僵化,学生成绩构成不合理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优化“概论课”考评结构,缩小原有理论部分的考评比例,增加实践环节在考评中所占比重。创建“1+3”模式:“1”代表理论部分,占总成绩的40%,同时在理论部分秉承侧重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考评的导向;“3”代表实践部分,占总成绩的60%,其中包括三个部分:课堂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实习及实训,每个部分各占20%。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将所学习的知识内化为思想进而外显为行为,将规范的知情意行的标准延展到学生的社会生活当中。
(二)丰富考评主体,创建多元化考评机制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概论课”考评主体过于单一,局限于主讲教师这一现状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研室和相关教学、行政部门的合作,建立多元化的“概论课”考评主体。结合上述“1+3”考评模式,有针对性地安排考评主体为学生进行学业评价。其中,理论部分由于其专业性和客观性的特点,考评主体由“概论课”主讲教师承担。实践部分的考评引入多元化评价主体,其中课内和课外实践活动两个部分的考评主体由“概论课”教师和学生共同担任,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教师评价占60%,学生自评占20%,学生互评占20%;而实践部分的第三部分即企业实习、实训部分的考评主体由伴随学生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和辅导员来担任。
(三)优化考评形式,创建创新型考评机制
伴随网络化、信息化背景下“概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的新趋势,学生“概论课”学业成果的呈现形式也应该随之更新。除传统的试卷和论文等笔试形式外,在理论考核部分应该将口试、讨论式、辩论式的考评形式纳入到考评形式中来。在实践考核环节,学生学习成果的呈现形式可以更加丰富,包括调研报告、PPT成果、摄影作品、音乐作品、微视频等其他多媒体成果。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 需求研究
国家对义务教育等基础教育逐渐重视,使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对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继续教育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认为,需求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只有切实了解教师需求,才能对症下药,满足教师所需,使教师继续教育更加有效。
根据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有关文献资料的整理总结,并结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笔者分析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量性研究,忽视质性研究。
教师继续教育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几年,而且发展速度很快,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但总体来看,在研究方法方面,多数研究均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所得的结果都是中小学教师在继续教育中各个环节问题的简单百分数统计,而缺乏相关因素分析。[1]另外,现有文献中很少采用质的研究、叙事研究和理论基础深厚的深度哲学研究。
2.需求调查多,操作方法研究少;整体性研究多,分类、分层研究少;研究中小学教师者多,研究继续教育师资力量者少。
纵观检索出的文献资料,其中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的研究普遍采用调查问卷法,且问卷涉及内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2]
(1)动力研究。包括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看法、所持态度与参与动机等。结论主要在于教师普遍已经认识到时代快速进步,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等理念,大都对继续教育怀有热情,除一部分客观上可以评职称等外部因素外,绝大多数教师还期望能真正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专业化能力。[3][4]
(2)内容的需求研究。教师继续教育所涉及的课程内容主要有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研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客观来讲,继续教育的内容相对来说广泛。有些学者对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了特定学科的需求研究[5][6];对比来看,有所侧重的研究与整体化研究的结果差异很大。不同的教师(如不同学科、不同学历层次、不同职务层次、城市与农村、小学与中学等)对各种学习内容所做的选择及其优先顺序均具有较大的不一致性。[7]
(3)方法的需求研究。有学者所做研究可知,目前针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方法有讲授法、小组讨论、专家座谈、远程教育、案例分析、观摩教学等,形式多种多样。总结论文中呈现出教师关于教学方法选择的百分比与优先顺序,可以发现,虽然不同教师选择了不同的方法,但总体上最受欢迎的学习方式是专家座谈和案例分析。[8]
(4)途径的需求研究。关于继续教育的组织时间、地点等方面,主要有集中培训、分散培训、业余培训等,其中愿意参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继续教育形式的教师占据多数,也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期望在假期参加学习。[9]在地点上,小学教师更热衷于教师进修学校或市级继续教育机构,中学教师则倾向于省教育学院或师范大学。
(5)评价需求研究。继续教育的评价形式也是继续教育效果得以保障的重要方面,对于通常使用的综合测评、书面化考试、撰写结业论文、示范讲演、小组集体活动、写心得体会等,相当比例的教师倾向于综合测评型的考核形式,而对写心得体会或者书面化考试持消极态度。[10]
(6)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阻碍因素研究。大体上中小学教师认为的阻碍因素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依次表现为工学矛盾、经费问题、继续教育的效果问题、学校管理问题、自身发展或家庭问题等方面。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我国广泛开展尚且时间较短,存在较多现实问题和不合理之处,如: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随意性大,进行科学理论构建和效度分析得少;很多学者只是研究了现象或者热衷于解决问题,而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进行长时间跟踪调查的较少,大多数是横向对比研究;多数研究只是推理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但很少能够给出切实可行的应用性操作方案;目前研究主要针对接受继续教育的一线中小学教师,却很少涉及进行教育的继续教育师资力量;很多学者对继续教育进行了综合性整体研究,分类、分层、分学科的研究尚且较少。[11]
目前,随着国家多教师素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研究仍在较快发展,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纵观现有研究,今后的研究应侧重考虑以下方面:在研究方法上,要提高问卷编制和实施的质量,注重量化调查与质性研究的协调结合,以深刻的教育理论为基础,以从内部深入挖掘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需求;研究的重心要逐步由综合性的研究转向有针对性的分类、分层次、分学科的研究,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注意研究结果向模式化或理论化的升格,以期对继续教育实践活动有更大的关照力度,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者的需求研究也要跟上。
参考文献:
[1]李莉.关于初中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及需求的调查[J].农村成人教育,2000(10):33-34.
[2]蒋菁.江苏省通州市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培训需求调研报告[J].继续教育,2002(3).
[3]肖建彬.继续教育:教师想要什么?——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分析[J].教育导刊,2001(11):32-35.
[4]王丽君,王成全.农村教师对于继续教育的心理需求调查[J].河南教育,1998(6):11-12.
[13]卢真金.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问卷调查研究报告[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6):29-35.
[5]张永和.江阴市经济开发区初中教师继续教育需求调查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9(10):28-29.
[6]葛正义.安徽省中等卫校教师现状及培训需求分析[J].中等医学研究,1998(11):13-15.
[7]王生清.生物学教师“十五”师训需求的调查[J].生物学教学,2001(6):31-32.
[8]陈一帆.广东省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的调查报告[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8):74-77.
[9]顾通达.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需求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2(12):13-15.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政策改革的深入,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构造的急剧转型,有关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引起了社会及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新型形势下,如何正视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深入进行教学管理改革,培养符合社会市场需要的艺术类毕业生。
一、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据调查数字显示,从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将达到500万,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与年俱增。大学生们蜂拥挤进不算太宽敞的就业市场。不论学什么专业,最现实的一场异常结业检验,更是一场激烈的比赛。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推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和方式的嬗变,“非正规就业”方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如何看待“非正规就业”,怎样积极引导毕业生“非正规就业”向良性发展,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艺术类毕业生作为高校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非正规就业”更是普遍存在着,日渐成为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显著特点。专家们表示,近年来,我国的大城市出现了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但并不表明我国艺术类毕业生已经绝对过剩了。在美国和日本,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分别为35%和23%,在我国仅仅5%,而在这5%的人群中,能有机会接受艺术教育的人群比例就更加少了。因此,艺术类毕业生就总体毕业生人数来说还只是少数。但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就业难度。许多艺术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往往都不愿意离开其所在的大城市,都觉得只有留在大城市才是最好的选择。非正规方式就业在艺术类毕业生中突出存在着,这当然和艺术类毕业生的特点是相符的。艺术类毕业生追求个性,渴望自由,使他们不愿受制于某一个单位,就业积极性差。大家都知道,学艺术的学生大都个性鲜明,精神上追求自由、纯粹、前卫和时尚,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不愿受太多的约束和管制。这种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不愿受制于某一个具体的单位,虽然不普遍,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宁愿无拘无束地“漂”着,也不愿固定在一个单位里“朝九晚五”,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充分就业。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在学院领导的引导下,学生有了更为开放、多元的就业观念,一些毕业生开始走向中西部等较为边远的地区去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而事实证明这些从大城市走出去的毕业生往往都能受到“重用”,个人艺术专长也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二、重视教育的推动作用
鉴于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以及青年总体的素质状况,首先,应重视教育质量。近年来,学校重视学生素质培养,不断探索实践。在教学上努力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人才培养思想,尤其是师范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优化,突出培养学生懂教育、掌握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方法技能,而且还大力倡导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在实践环节,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很多国家在扩大教育规模时却忽视了教育质量,出现了入学率提高而教育成果上不去的现象。重视教育质量,应对教育结果加以考核,通过实行标准化考试来检验教育的结果。同时,培训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首先要解决教学观念与就业观念的更新问题,教学思想及教师的观念上要有更新与变化。此外还要求教师在知识结构、能力以及教师的继续教育等方面具有全新的理念。加强学校管理对家长、学生和当地社会的责任感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性。另外,青年人的劳动力素质并不只在大学中形成,与其少年时的教育密不可分。如今,大部分独生子女,条件优越,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书法舞蹈,绘画等艺术学科,家长也为之付出了更多的辛劳。如何对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特别是非正规就业情况进行积极引导,应该成为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除做好常规的加强对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观念,重视和加强文化基础课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联系社会,学以致用,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特别是艺术实践能力外,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要以人为本,加大投入,增强服务与指导意识,拓宽就业渠道,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全方位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合理的期望值。同时要重视调查研究不断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特别是加强艺术类毕业生非正规方式就业研究。大多数毕业生从学校向工作的过渡将经历比较长时间的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的经历对毕业生是有益的。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对自身的职业生涯也缺乏清晰的认识,在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时,通过一段非正规的就业经历,获得对劳动力市场的切身体验,重新认识自己,对发展和努力的方向做出调整,对成功过渡到正规就业很有益处。说到达,笔者不由得想起去年我们学校毕业的几位学生,用自身的专业特长自谋出路,他们在陕北神木一起合开了一家琴行,一边卖乐器,一边教学生,不但取得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学校输送了一批音乐苗子,更实现了个人的价值。
论文摘要:日本教师教育具有完善的课程体系,规范的实践教学环节,严格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这对我国重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环节,修订教师资格制度提供了借鉴。
教师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师素质的培养,影响着教师上岗后的育人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机构的开放化和高师院校发展的综合化,教师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明治时期,日本就提出了教师持证上岗的规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教师资格鉴定合格证书》的实施,使教师教育走向更为规范化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日本教师教育的主要特征
(一)完善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师教育活动赖以开展的主要依托和重要载体,完善的课程体系是确保教师教育的基本前提,日本不断加强教师教育课程种类和课程结构的改革,突显出以下特征:
一是课程类型多样化。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已经形成了由基础教育科目(普通教育和学科专业课的混合)、共同教育科目(相当于教育专业课)和专修专业科目(类似专业课程)组成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教师教育提供了依据。目前为止,日本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主要由九类构成:(1)有关教育的本质及目标的课程,如教育原理、教育理论、教育基础论、教育哲学等;(2)有关青少年身心发展及学习过程的课程,如教育心理学、发展与学习心理学、教育一青年心理学等;(3)有关学生指导、教育商谈指导的课程,如生活指导论、教育指导论、学生指导一心理辅导等;(4)有关教育方法及技术(包括灵活运用情报机器及教材)的课程,如教育工学、教育媒介论、视听觉教育、学习指导论、教育实践论等;(5)有关学科教育法的课程,此类科目没有特别规定,由各学校根据各自学科自行设定;(6)有关教育与社会、制度、经济有关的课程,如教育史、教育法学、社会教育、教育经济学等;(7)有关特别活动的课程,此类科目没有特别规定,由各学校自行设定,但要进行课外活动的研究;(8)有关教育实习课程,如教育实践研究、教育设计等;(9)其他课程,主要用于学生选修。如终身学习论、人权教育研究、教师表现法、环境教育、社会教育、教职演习、视听觉教育等。
二是教育类课程比重不断加大。1997年7月,日本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通过了《关于面向新时代的教员养成改革策略》咨询报告,加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增设了“与执教学科或教职相关的科目”,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1998年以来,随着日本《部分修改教职员许可法》《关于在与教育有关职员研修中推进活用卫星通信》《积极活用硕士课程的师资培养,推进现职教师的再教育》等政策、条例的颁布,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得到调整,减少了学科专业课程,加大了教育专业课程的比重。以初中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增加幅度最大,由原来的19学分增加到31学分,高中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学分也增加了4学分。教育专业课程的增加,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教师教育的职业特点进一步加强。
三是针对教师未来就业取向的不同,调整课程结构。培养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比较注重教育技能、技巧等教学艺术类课程的比例,培养初中和高中的教师比较关注专业课程以及教育理论课程的设置。为培养具有全球行动能力的教师,日本教师教育还开设了属于“综合演习”课程。这类课程是基于全球化时代所面J临的地球环境、多元文化、地域纠纷、人类生存等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所设置的课程,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虚拟情景的设置,使学生对国际环境及不同国家的教育现象有所认识,为今后开展相应教育莫定基础。
(二)规范的实践教学环节日本十分重视教师教育的实践环节,在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的咨询报告中,曾多次增加教育实习的比重和各类教师资格培训课程的教育实践学分,并明确规定,要取得小学和初中教师的资格证书,必须取得5个教育实习学分,占课程学分总数的20%;要获得高中教师资格,则必须取得3个教育实习学分,占课程学分总数的13%。在内容上,已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而更重视教师能力的测试、人品的考察、个性的评价,音、体、美、外语、计算机等技能水平的测验,以及处理教材、板书、编写教案、课堂教学等实际教学能力的考核。日本教师教育实践时间一般为15周以上,其中见习时间一般在7周左右,实习时间一般在8周以上;主要采取分散式和连续式两种方式进行。分散式通常安排在学年末,主要进行集中的强化式职业技能训练。连续式一般安排在学期末,依据课程内容进度进行阶段性的职业能力训练;日本爱知教育大学提出了“四年实习制度”,即由原来的在第三年为期五周的教育实习,改为由第一年为“体验实习”、第二年为“基础实习”、第三年为“教育实习”、第四年为“研究实习”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并相应增加了教学实践时间。
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日本教师教育机构十分重视与中小学实践基地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成立教师教育实训研究组织。高校研究者可以随时深入中小学,及时了解中小学的需要;中小学也能及时得到高校信息或指导,共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评价上,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内容上不仅评价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还对学生的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方法上不仅采用考试的办法,还采取观察、座谈、测评等灵活的评价方法;结果是既有数量上的严格评判,又有文字上的定性描述。
(三)严格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教师资格认证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是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严格、科学的教师资格认证是日本教师教育的又一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较高的教师任职标准。日本《教师许可法》对教师任职学历作了明确的规定:中小学教师必须是大学毕业者,且要经过国家规定标准的考试,合格者才能取得教师资格。1983年,日本《关于改善教员的培养和许可制度》对教师任职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与高中教师许可证一样,给幼儿园、小学、初中和聋哑校、盲校、养护学校的教师增设以“硕士学位”为基本资格的教师许可证,促进了日本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二是建立了明晰的资格等级制度。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初,日本的教师许可证分为“普通许可证”和“临时许可证”两种。“普通许可证”又分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三种,每一种又分为一级和二级。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在国会总选举中提出“教育改革七条设想”,把教员许可证分为三种,即“标准许可证”、“初级许可证”和“特修许可证”。1989年4月,日本颁布的《教育职员许可证法》中将教师资格证书等级划分为三种类型:“专修许可证”、“一种许可证”、“二种许可证”;其中获得“专修许可证”的基础是达到研究生院硕士课程结业程度,目的在于促使研究生院结业者任教,并鼓励在职教师进修。“一种许可证”的获得要求是大学本科毕业者;“二种许可证”的获得者要求必须是短期大学毕业者。同时,为实现适应学校教育多样化,新设“特别许可证”,目的在于招聘有社会经验者任教,主要集中于小学音乐、图画、体育和高中电子计算机等课程。一种资格证书则是一种标准资格,二种资格证书的获得者则必须不断提高,方能获得标准资格。这种清晰的资格层级制度,可以遴选出适合某一层级的优秀教师,同时也激励教师向高一层级努力。
二、日本教师教育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给我们以下启示。
(一)重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重构课程体系,就是对目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革命性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以“老三门”为标签认识教师教育的滞后理念,重新建构教师教育的课程模块及其运行机制。要以系统的观点,加强教师教育的独立性思考,建议加快确立“教师教育”二级学科的地位,实施重点建设。借鉴日本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实施“宽、精、新、强”的改革应成为目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着力点。
宽,一是专业基础知识宽,加快建立与学科内容密切相通的基础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宽厚的专业基础。每个专业的建设要首先明确专业知识的构成体系,厘清其间的内在逻辑、主次关系,依次确立相应的课程和内容。二是综合文化素质课程涉猎要宽,对于理工类的学生要加强社会学、文化学的课程设置,对人文类学生要加强数学、科学学科等相关课程建设,做到文理相通、相容。
精,一是专业主干课程要精选,以构成专业基础的核心内容为主线,重构课程内容,去除重复、交叉部分,精简课程门数,精选课程内容;二是对于核心课程、重点内容要做到教师精讲、学生精练,“讲”、“练”结合,把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融会贯通。
新,即课程名称与课程内容要紧跟时展,要反应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陈旧过时、“正确废话”的内容要予以删除。尤其是教师基本功的练习,在传承传统“三字一话”的基础上,应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技能的培养,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促进作用。
强,是指强化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在优化传统教育类课程的基础上,突出教师职业养成、职场中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及其使命等课程的开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综合素养。
(二)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一是调整实践时间。目前我国教师专业技能实践环节时间一般在12学分,占总学分比重不足lO%,且集中在第七或第八学期。由于第七学期学生面临考研、撰写毕业论文,第八学期学生要参加考研复试、就业等学生密切关注的事项,结果使应有的实践时间既得不到保障,也不能使学生安心实习,学生在实习中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专业技能不能切实提高。学习日本的经验,建议进一步增加教师教育实践环节比重,力争使实践环节学分达到总学分的15%左右,约20周。时间分布上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把实践环节融入每个学期。
二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做好高校与实践基地的协调与沟通,增强实践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把实践基地建设纳入教学基础建设,坚决消除“这是实习基地的事情”的偏颇认识,加强投入和沟通,多思考、多运作。不断加大实践基地硬件投入,尤其是微格教室、教学研究室以及相关教学设备、场所的建设,搭建师生交流实践教学体验的空间和平台。
三是完善并落实好实习考评制度。学生教学实践成效考核的主体理应包括教师教育机构的指导教师、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实践对象、实践学生自身四大主体,而目前只是关注了前两者的评价。实践效果如何,应该由实践对象(实习基地的学生)进行评价,而在实践考核制度上,该主体评价一直处于忽略状态;同样,实习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没有重视起来,学生主体反思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完善多元化主体考核机制,加大考核的客观性、规范性,抵制随意性。
(三)修订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一是提高任职教师的学历要求。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值得肯定的是,《教师法》的颁布规范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于提高教师学历层次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十多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三级教师教育制度向两级教育制度的顺利转变,目前新任教师的学历层次已远远高于法律规定。在学历上要求上,《教师法》对教师任职资格的制约作用已经不大;相反,由于较低的门槛,使部分临学历界值的人员占据了较多岗位,造成多数高学历毕业生难以上岗。为此,加快修订教师法,提高教师学历的准入条件,势在必行。
二是明确教师实践教学技能任职标准。我国《教师资格条例》对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提出了进行“面试和试讲,考察其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要求,然而对实践教学经历和应达到的学分和等级要求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在教师遴选上,实践教学技能考核成为弹性最大的部分,公立学校比民办学校更加明显。学习日本的经验,教师上岗以前,有必要增加“临床”教学经历的考察内容,强化教师职业的实践生成性;对不具备教师任职条件的人员,不能进人教师行列。
1975年7月,枚子在北大生物系获得硕士学位,分配到上海一家科研单位工作。很快,她与同学杜涛结婚了。婚礼上有朋友戏称,他们夫妻俩有着优秀的遗传基因,将来可以多养育几个子女,为国家做贡献。
一年后,他们的爱子杜明宇呱呱坠地。他们俩工作都很繁忙,不得不将才2岁的明宇送进幼儿园。由于年龄太小,明宇时常会因为玩得太高兴而将裤子尿湿。老师以为他是故意的,常常罚他站在板凳上。后来小明宇渐渐地不愿上幼儿园了,可是枚子夫妇又忙得不可开交,只好将孩子送到江苏老家,拜托父母帮忙照看儿子。
小明宇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枚子觉得上海的教育环境对儿子的成长更为有利,于是将儿子接到上海读书。 儿子进新班级没几个月,枚子就被老师召见了好几次。江苏的教育和上海差异很大,在陌生环境里,儿子的自信心被一点点摧毁,一提上课就头疼。就这样,本来很聪明的小明宇五年级连着上了两年,六年级又连着上了两年。枚子一筹莫展,哭了很多回。枚子夫妇想尽办法,给儿子补课,给他讲道理,让他树立信心,但仍然无济于事。
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明宇父母的意料。初中时,小明宇开始在校外寻求刺激和“成就感”,一些社会青年乘机拉拢他,让他逃学,从家里拿钱去“孝敬”哥儿们。打架、追女孩子……看到明宇不求上进,一向自恃聪明的枚子开始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无能。于是,从不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枚子,也开始为儿子一次次的堕落而对他大打出手。然而,儿子对学习越来越反感,搞得枚子心力交瘁。
就在儿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枚子获得了到比利时鲁汶大学攻读博士的机会。虽然她很担心儿子,但儿子常以玩世不恭的姿态出现在枚子面前,这只会让枚子火冒三丈,每次谈话都不欢而散。1992年3月,枚子一狠心,踏上了飞往异国他乡的飞机。
到比利时后不久,枚子接到丈夫的电话,得知儿子竟然在学校打架闹事而被开除。丈夫愤怒地说:“我们怎么生了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孩子,所有人都把这事当成了茶余饭后的笑料和谈资了!”可是,明宇毕竟是他们夫妇的儿子,枚子心想绝对不能丢下儿子不管,她着急万分,甚至想丢下学业回国。
丈夫坚决不同意枚子的决定。他说与其回国照顾儿子不如将儿子接到比利时,说不定陌生的环境会适合孩子的成长。枚子仔细分析后也觉得,或许接儿子来比利时,真的可以给他一个重新成长的机会。
1992年8月,当枚子在布鲁塞尔国际机场看到儿子拖着沉重的行李向她走来时,她深深感觉到一场更大的挑战正在等着她:那是一项重新塑造儿子的工程。
海外苦拼 重塑爱子
枚子的目的是让明宇在比利时读完大学,当务之急是学习语言。谁知,等枚子联系好一所语言学校,明宇却拒绝上学。枚子知道明宇在国内上学时留有的阴影,儿子怕老师、同学排斥他。于是,枚子想了一个妥协的办法:答应明宇先去试听两天,如果不喜欢就不去。
枚子本来想慢慢地做小明宇的工作,但没想到的是,明宇放学回家后却是一脸的愉快。枚子忍不住问儿子:“在学校感觉怎么样?”明宇头也不抬地说:“很好!”就没了下文。明宇一向很少主动和母亲谈话。用他的话讲,妈妈太唠叨了。枚子心想,只要儿子肯上学,就谢天谢地了。
过了几天,枚子偷偷去儿子所在学校了解情况,但是意外地发现班主任索普拉尼太太的教学方法和国内很不相同:她要求每次上课有一位学生与她一起站在黑板前做她的助手。明宇因为在班上年龄最小,同学们经常推荐他上讲台。开始他还有些紧张,但是只要他写对了,索普拉尼太太就会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膀;写错了,索普拉尼太太也不会批评他,而是和同学们一起帮助他改正。明宇的表现欲本来就强,找回了自信的他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
听到儿子的改变,枚子欣喜不已,不断地对索普拉尼太太道谢。索普拉尼太太很奇怪地说:“杰克(明宇的英文名字)很好的,你担忧什么?”枚子就将儿子以前的情况告诉了索普拉尼太太,并说他们母子之间的缺少交流。索普拉尼太太则建议枚子将自己和儿子的对话详细记录下来,找出产生隔阂的原因。
于是,枚子买了一个录音笔,偷偷记录下和儿子有限的几次对话,很快就发现了母子间的对话模式。在家里,枚子和儿子的对话内容70%以上有关学习。一般是母亲主动问:“今天功课怎么样?“儿子回答:“很好。“然后,就是母亲长篇大论地讲“儿子你要好好学习,才对得起妈妈“之类的话。儿子再用“知道了“结束。有一次,明宇告诉母亲:“今天写错了好几个单词。“母亲马上很紧张地说:“是不是昨天没用功?“然后,又是老调重弹对儿子的期望。明宇的声音除了那句“知道了。“就没有其他反应了。若不是有录音,枚子真不敢相信她什么时候变得那么讨厌。
接下来的日子里,枚子有意改变了与儿子的对话形式。一天,明宇很沮丧地对母亲说:“妈妈,我本来就笨,为什么你一定要让我学那么多东西?我不想学了。”枚子一听火冒三丈,刚要开口骂儿子,但转念一想,马上就克制住自己,尽量用平静语气说:“妈妈知道你很辛苦,你的记忆能力一向很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克服。妈妈和你一起来想办法努力,好吗?”本已做好挨骂准备的明宇很诧异地抬起头,过了一会,小明宇反而主动和母亲说起今天表演时说错了好几个单词,被同学们笑话了。原来如此,并没有枚子想象中那么严重。“你愿意听听妈妈当初学外语的经历吗?”明宇点点头……
不知不觉,枚子和儿子谈了半个多小时,儿子显然被母亲当初的学习激情所感染。枚子趁热打铁,提出一项“奖励计划”:由于语言学校从不布置家庭作业,从今天开始,枚子要求儿子每天要用中、英、法3种文字写日记。如果坚持3个月,就可以自己挑选路线去旅游。枚子的提议得到儿子的热烈响应。“周游世界“对一个16岁的男孩来说,诱惑力是不容置疑的。
一心想“周游世界”的小明宇自然不会想到,这个计划背后母亲要付出多大的辛劳。为了这个计划,枚子不得不天天到酒吧去打工赚钱。
3个月后,明宇果真坚持了下来,枚子决定履行诺言。儿子看过一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电影,执意要去萨拉热窝。枚子为了充分利用这次机会锻炼儿子,于是从旅游路线、订旅馆房间乃至到哪家餐馆吃饭,完全交由儿子负责。她知道这样做有些冒险,但她不在乎,重要的是儿子能独立自主地去体验,即使是失败的经验。
在旅游奖励的激励下,明宇的学习劲头日益增强。为了选择一个好的旅游地点和路线,他开始查阅很多外文资料,阅读量大大增加。学习对于他来说已经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乐趣,这倒成了枚子计划意外的收获。1992~1994年,枚子和儿子去过很多地方。不过儿子选择的旅游地点越来越近了,后来枚子才知道这是儿子怕母亲赚钱辛苦,所以尽量找便宜的路线。儿子学会关心体谅人了,枚子喜出望外。
母子俩开始变得无话不谈。一次,儿子还给母亲讲了他在上海时那段做“坏孩子”的经历和感受。听着听着,母亲泪流满面。枚子突然领悟到,她和丈夫对明宇过高的期望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只知道责怪孩子,却不理解他。
枚子决定向儿子道歉,一句“对不起”她向很多人说过,可对儿子,这是第一次。自从到了比利时,她和儿子之间有很多的第一次,正是这些改变,让她们母子的心终于贴在了一起。更让枚子欣慰的是,儿子在国内时许多坏毛病不见了,现在的儿子快乐开朗,积极向上。
1994年,儿子得到语言学校的中、高级班的结业文凭,而且初步掌握了法语、英语、荷兰语、西班牙语、德语等5种语言。
母子的“美丽约定”
明宇终于成为一名鲁汶大学哲学系的大学生,与母亲成了校友。但很快明宇就遇到了新的困难,鲁汶大学认为关于哲学和文学的学位不能随便颁给外国人,所以在考试中多方设卡。明宇的好几门功课分数都低得可怜。
看到儿子苦恼不已,枚子便四处奔走想办法。学校有位斯坎达利教授很有正义感,而且他的研究方向也让枚子很感兴趣,于是枚子主动找到斯坎达利教授,答应义务到他的实验室做助理工作,并希望他能给儿子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此后枚子的生活更忙碌了,写博士论文,到斯坎达利教授实验室帮忙,周末到酒吧打工,没有一刻空闲。 然而由于鲁汶大学的苛刻条件,1998年,明宇以1.58分之差没有获得大学文凭。更不幸的是,斯坎达利教授突然瘫痪,留下未完成的科研工作,这就意味着枚子多年来的心血就要付诸东流。
那段时间母子俩各怀心事,郁郁寡欢。一天,枚子和儿子像往常一样去看望斯坎达利教授。走在路上,明宇突然说:“妈妈,我知道您为什么不开心,不过您研究的问题难道比花6年时间改变一个‘问题儿子’还难吗?“枚子一愣。儿子说的对,枚子心想我应该做一个坚强向上的母亲,不能因为一点儿挫折就垂头丧气。她和儿子击掌相约,共同努力:枚子要将教授留下的科研任务完成,明宇则要用优秀的成绩获得大学文凭。
3个月后,在斯坎达利教授的建议下,明宇到恩诺国立高等经济学院改学旅游企业管理专业。母子一起认真研究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明宇坦白地说:“妈妈,以前都是您辅导我功课,可是您不能当我的老师,因为我在您面前懂或是不懂都不敢说,怕您生气。“明白了儿子的想法后,枚子决定让儿子自己去寻找老师。
25岁的意大利小伙子瓦卡利是明宇在足球场上认识的。当儿子将瓦卡利带到母亲面前时,枚子吃了一惊,那身打扮跟她印象中的街头青年十分吻合。可明宇说他有硕士学位,而且两人很投缘,既然将选择权交给了儿子,枚子就决定试着让瓦卡利当明宇的老师。
瓦卡利给儿子补了一个暑假的课,其教学形式让枚子大开眼界,有时还是“上窜下跳”的。他这种“活动教学”让明宇好动的本性以合理的借口得以释放,学习兴趣大增。让枚子吃惊的是,开学后明宇各科成绩大幅上升。
与此同时,枚子继续在斯坎达利教授的实验室里工作,完成了教授留下的科研任务。并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了4篇论文,在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上,枚子还被列为国际委员会常务委员。2002年,枚子的专著在英国出版发行。
这时,明宇也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比利时恩诺国立高等经济学院的文凭。她们母子俩终于完成了当初的约定,国内的丈夫得知消息后喜极而泣。
明宇目前在鲁汶大学体育运动中心工作。2003年底,明宇被评为优秀员工。第一次拿到奖金,明宇请母亲吃饭。那天,枚子特意穿上漂亮的衣服,激动的心情一如当年与丈夫的初次约会。在餐厅优美的音乐声中,儿子为母亲戴上他送给母亲的礼物― 一条钻石项链,深情地说:“妈妈,您真漂亮!这么多年我太顽皮了,让您吃了很多苦。现在我能赚钱了,以后每月工资的1/4您帮我存起来,到了一定数量,我们再一起去旅游,好吗?我很怀念我们的‘奖励计划’,它打开了我梦想的翅膀,也凝聚了您无尽的心血。“ 枚子的眼睛湿润了。
这就是当初那个在国内被学校开除的“问题儿子”吗?明宇的体贴和关心让枚子这个做母亲的欣慰万分。
编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