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实践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听说能力;思维能力;读书习惯;社会活动;实践作业;语文素养
随着素养教育的贯彻与落实,语文学科也向着语文素养教育方向发展。然而,如何从根本上实现这一转变,我认为必须研究如何在素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践作业来调控语文教学,检查语文素养教育目标的落实情况,规范语文教学工作和教学行为。
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进行实践作业呢?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标准,如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上,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实践能力。
一、布置听说能力的实践作业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这四项能力培养应该是并重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但长期以来,教师围着考试方向,只重视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把听说能力的培养远远抛弃在一边。尽管近年来开设了多种类型的听说课程,但是真正评定学生语文能力时,还是把听说能力的评价远远地抛在一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量激增的社会,一个人的听说能力对及时吸收信息、内化信息、交流信息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还应该实施对学生听说能力的测试和作业,要有意识地在平时教学过程后,充分发挥实践作业的作用。
在学习“”这一单元后,正赶上全国各地在庆祝胜利八十周年系列活动,我就留了这样的作业《谈谈当前人们最关注的事》,要求是当前人们最关注的是哪些事情,对于这些事大家是怎么议论评说的?针对其中的一件事,说说你的看法。这种训练就像孩子们的身体一样,虽然不见其长,但确实是日有所增的。一旦他们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那真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的听、说活动可以视为信息的输入、储存和输出不断循环反馈的过程。耳、眼、口、脑等感官是信息加工的必经通道,思维是大脑的功能,是语文能力发展的核心。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紧紧把握住耳、口的训练,恰恰契合了语文素养发展的内在规律。
二、布置思维能力的实践作业
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具备学会学习、学会思维的认知策略;强调认知加工过程和认知结构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起着直接作用,而发展的实质是思维质的变化。这种思维质的变化也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现阶段课堂教学中,比较多的采用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这种方式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消极的、不自觉的学习过程中,这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像教师那样备课,让学生自己拟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识别不同类型的课文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需要提出不同的问题。并针对学生提问质量高低随时都可以进行检验、评定,通过检验评定这一手段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当然良好的思维能力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成,需要历经较长时期的训练、培养过程,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要善于从课堂上捕捉学生中迸发出的思维火花,特别是对闪烁着创造思维火花的“明星”们要备加关注,利用最佳时机着力组织学生当堂进行作业的检测,进行充分肯定。
三、布置读书习惯的实践作业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主张全面地“历练习惯”。认为只要养成了好习惯,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有了能力。素养要在习惯中才能养成,要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且是重中之重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多读书、读好书,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高尚情操。
我们发现,虽然有一些同学能够自觉地阅读一些中外名著、科技读物,但多数同学阅读品味差,相当一部分同学热衷于一些荒诞卡通,文学素养较差。因此语文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推荐介绍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以及报刊杂志中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在学了老舍先生的《猫》一课,给学生推荐了《母鸡》《养花》的文章;在学了《我和祖父的花园》,推荐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在学了《流泪的托尔斯泰》一文后,学生买了《复活》,这样班级里读哲学方面的文章的人多了,读卡通的自然就少了。寒假期间《隋唐演义》的播放更带动了学生阅读历史的热情。书读多了,阅读和欣赏的品味提高了,作文的内容也充实起来,语文就越学越活了。同时还要加强日常的督促,及时检查、交流、考核、评定读书情况,通过积极的评价奖励、鼓励、推动、促使学生尽快地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无疑也是形成良好素养的又一途径。
四、布置社会活动的实践作业
学生做工作和参加公益活动,不是额外负担,而是一种神圣的学习。只有学会学习又学会工作的孩子,才能更好的进行社会实践。进入高年级以后,我们的社会活动也逐渐多了起来。上学期我们学了“故乡”为主题的课文,课后我给学生们留个社会调查的作业,看看我们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先对学生讲了什么叫社会调查,并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和具体打算,还列出了几个具体的调查对象。学生拿出笔和本子,一起设计了几个调查的题目,如何介绍调查的目的,以及用什么样的语言跟大人们谈话等。
社会调查开始了,有的小组去了新世界商场,有的小组去了街道塑钢厂,有的小组去了药店,还有的小组去了农机具公司。通过这次活动,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不但人人都做了记录,而且还拿回来很多统计表和图片。每个小组先自己总结,写出调查报告,然后全班召开总结大会,由各组长口头汇报。最后,大家一致同意以“伟大祖国在前进”为题搞一次大型展览,向学校和家长汇报我们的调查成绩。这次汇报、展览是对我们全班能力的一次大检阅。比如:总结会上的发言、讲解员的讲解,要检查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展板上的介绍词,更是要看学生的写作水平。此外,还要看看展板上是插图美不美,字写得好不好,各组的板面设计得漂不漂亮。
在准备展览的那段日子里,全班同学没有一个闲着的:有的擦洗装饰展板,有的整理绘制图表、张贴照片,有的反反复复地写解说词。画画儿好的同学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画稿;写字好的同学还找来美术字的书,赶着练习毛笔字。每个小组负责讲解的同学更是辛苦,他们不仅要把解说词全部背熟,而且为了讲得有声有色还要在家里对着镜子练口形,看自己的表情,一个个好像着了魔似的。各组同学都想把自己小组的内容布置得最漂亮,介绍得最生动。那个认真劲儿,真是前所未有呀!等四个小组把各自的两大块展板布置好,往阶梯教室一摆,整体是非常漂亮的。在“伟大的祖国在前进”的大标题下面,各组的刊头是:《新世纪商场的今与昔》《四通八达的孙吴交通》《孙吴的药店换新貌》《街道小工厂,能办大事情》,可以想象到最后的效果,是非常的好,学生们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理解了学习语文的内涵,是一个双赢的活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儿童的亲身体验,来源于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儿童是在一定社会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学习迁移、自觉实践等方式而获得知识。教师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重要来源,我们一定要做好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把课内与课外结合,知识与实践结合,课堂讲授与实际能力的培养结合统一起来,增长知识和能力,从而实现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科学的教育宗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曾庆春.好教师必学的5项教育新思维[J].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天阴沉沉的,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我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手里攒着一张皱巴巴的卷子。89分,多么醒目的红字!却像一张判决书,决定了我的心情和命运。
也许妈妈今天大为又是心情不好,会痛骂我一顿?也许她正在浇花,心情本不错,但是因为我的缘故影响了心情会冲过来打我一巴掌?也许他现在还没有回家而是正在上班?“那样最好。”我嘴里轻轻嘟囔着。也许……我试着想出了无数种回到家时的情景,可是妈妈大发雷霆的样子我仍旧无法想象。
回到家,我试探性的交了一声“妈!”没有人回答。看样子她还没有下班。我立即把卷子展平了放在餐桌上,用纸巾盒压好就回了房间,躺在床上静静地想妈妈会有什么反应。不一会儿,我听到了一阵阵沉重的脚步声正在向我的房间走过来,仿佛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向我逼近。我用被子蒙住头,等待着妈妈的劈头大骂。可谁知……
“宝贝儿,把被子拿开!”妈妈就是爱这么叫我,在老师同学们的面前也是如此,让我丢足了面子。真搞不懂她们大人都是怎么想的,让人难以理解。唉,也许这就叫做代购吧,就是“无法理解”这条沟壑隔阂了我们两代人。让我们无法交流,更没的可交流。
“宝贝儿,妈妈知道你没考好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可是你这样躲在被窝里下一次就能够考好了吗?来,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错题。”妈妈边说边把我从床上拉起来,像个老师一样一本正经地讲起题来。唉,没办法,谁让咱学历暂时没有老妈的高呢,多不愿意听也只有听着的份儿。
“宝贝儿,你看这道题,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固;这道题是没有认真审题;再看这道题……”我像听天书一样在旁边呆呆的听着,却找不到一点头绪。
“哗啦”,窗外好像自我到家就开始下雨了。门口的树都被打弯了腰,我在心里暗暗庆幸:没有淋到雨。
妈妈仿佛发现了我的心不在焉,说道“孩子,妈妈知道你不喜欢我总是追在你的屁股后边和你谈‘学习’,但是我也有工作,天天追着你问我也会烦,我不就是为了多和你交流一下吗?以后有什么事都可以和妈妈说,我可以帮你出出主意啊。”
我在心里说:妈妈,我又何尝不想和您交流一下啊,可是我也同样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啊!今天和您的谈话我真的很愉快,谢谢您。
“还有,”妈妈的话又一次打破了沉寂,“明天好像还要下雨,别忘了带伞。”说完,妈妈带着失望的表情向门外走去。
我无意中发现,妈妈的头发居然是湿的!难道她回家的时候淋雨了?难道她把伞放进我的书包里以后自己却没有带伞?仔细想想,这十三年来,妈妈一直默默地在一旁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我却从来都躲避着妈妈的爱;当妈妈在下班时看见放学的我叫了我一声“宝贝儿!”时,我却无知的因为害怕同学们瞧不起我而不对妈妈关心理睬!我从没有和妈妈真正的真心交流过!我一次次伤了她的心她却又一次次的关怀着我;永远都是妈妈叮嘱我“注意身体别感冒”,我却从来没有像妈妈说过一句:“妈,您别忘了带伞”……
想着想着,我发现妈妈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了,我与妈妈的关怀和交流也太少太少了。我急忙冲出去拉住妈妈的手:“妈妈,您也别忘记带伞!”
地点:一个小女孩的家里
事件:手指受伤流血
“血啊……”一个幼嫩的童声以一个惊慌的声音打破了这本该属于夜晚的平静。说时迟,那时快,小女孩的妈妈闻讯赶来,一探究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小女孩的妈妈差点儿笑晕过去,不过就是割伤了手指头,流了一点儿几乎看不见的血。可是,小女孩一直在放声大哭,她的妈妈连忙去把止血贴贴到她的手上,小女孩总算不哭了,并且有甜滋滋的声音对他的妈妈说:“妈妈,你真好,你一贴我就不觉得疼了。”小女孩笑了,她的妈妈也笑了。
时间:2006年某月的某个早上
地点:小女孩的家里
事件:小女孩对妈妈的不满
转眼间,小女孩已是一个中学生了,小女孩不再小了,而她的妈妈老了。
时间一去不复返,童年时女孩与妈妈的欢笑声,似乎随着时间远去了。童年时的笑声远去了,取而代之的事找不到自己需要物品时的着急声与放学回家重重的关门声。这不,今天又是这样的声音。
“喂,你把我的衣服跟袜子放哪了,我怎么找不着。”
蹬、蹬、蹬…·女孩的妈妈急急忙忙地从厨房往女孩的房间赶去。
“这里,告诉你多少次是这里,怎么每次你都找不找呢,真…··”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我赶时间,你先出去吧。”女孩打断了妈妈的话,说道。
过了一会儿,女孩急匆匆地从房间出来了,走到大门准备出去了。
“怎么,你不吃早餐了吗?”
“废话,当然不吃了,时间都来不及了。”
“记得吃早餐啊,不吃对身体不好。不要吝啬钱。”
“行了,我会的,不用你再说了。”
“啪”一声重重的关门声。
时间:2008年的某月的某一天早上
地点:女孩的学校
事件:女孩对妈妈的理解
当女孩成为了一名初三的学生后,她深刻体会到回望过去才时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这天,女孩如往常一样上学,走到学校大门时,她看到学校电子屏幕上播放着一段母亲生孩子的视频,当她看到那位母亲的表情从疼痛到痛苦,再到最后孩子出生后,那位母亲那种她不知道该用什么形容词去形容的笑容。
她站在人来人往的学校门口,突然像多年前受伤时一般号啕大哭。
后记:那一天,女孩向老师请假了。她回到自己那个熟悉却不知从什么时候变得陌生的家,她独自坐在沙发沙发上,回忆起自己与妈妈过去的一切,猛然发现原来她已经很久没有与妈妈谈心了,欢笑好像已经成了过去。下午2点多,她从家里出来,偷偷地跑到妈妈工作的公司,她躲在一个小角落里,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妈妈。她看到了一些不和谐的东西---斑白的发丝加数不清的皱纹,她竟然不知道这不该属于母亲的东西是什么时候跑到母亲身上的,为什么她都不曾发现这些。她捂着嘴巴跑出了办公大楼,再次放声大哭。
我和室友一起出去逛街买东西,回来的时候手机落在他的车上,等想起来的时候,他的车子已经开走了。
一时之间我找不到联系他的方式,因为没有固定电话,找遍抽屉发现一部旧手机却没有手机卡。
隔壁领居又没人在家,没法借到手机。
想了想,最近因为工作的关系,有登过电脑版qq,幸好还记得登录密码最大又刚登过,所以还不至于需要扫码才能登。
在qq里面找着舍友的qq,但他的头像是灰色的,说明是他最近也没有常用qq,不在线。
于是一阵折腾翻看了qq里面所有在线的人,发现有几个我们的共同的朋友,他们的q显示手机在线的,就一一问过去,是否在线,一个个发了震动,可是却没有一个回复。
想到自己平时登qq,虽然有时候也是挂着的,但基本上都是静音,或者是有信息根本也不会去看,毕竟现在大家都不怎么常用qq了,都是用微信联系的。
无奈之下,觉得就等着吧,等他发现的时候帮我送过来。
虽然可能要等到晚上比较晚。
在要关q的时候突然间想起来,最近有一个朋友刚好让我用QQ发软件发软件帮他处理一些图片的问题,想着他是不是会在线。
随手发过去一个抖动,问对方在不在线?
庆幸的是对方马上秒回在的,于是让帮忙打一下舍友的电话,让他留意下我的手机,有空的时候帮我送回来。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我的手机就回来了。
这件让我觉得啼笑皆非的事情,让我很感慨。
关键词:作业有效性 布置作业 实践 现状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广大教师把课程理解为课堂,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令人耳目一新。但是,我作为一线教师却发现,作为教学重要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多年前就喊的“减负”口号仍然流于形式,学生的负担越减越重。
一、学生作业现状分析
首先,作者关于柏果镇中学学生作业内容所作的统计如下:
其次,师生状况分析:
1.老师的状况:一位语文老师教两个班(许多教师还兼班主任,琐事多多),这么多作业批改下来,工作量之大是惊人的。老师全凭一枝笔,要“全批全改”、“精批细改”,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拖上几天,对对答案,甚至毁尸灭迹的情况也会出现。
2.学生的状况:老师要批改、要检查的作业才算是“硬作业”,一般要认真对待;老师不批改、不好查的作业是“软作业”,常常会敷衍了事,作业书写马虎,作业本脏、乱、差。因此,常常有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受监督状态。但硬作业比软作业多得多,占绝大部分。面对现实,我们应该承认,喊了多年的减负,学生的负担越减越重。
二、对提高初中生语文作业有效性的思考和实践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我认为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除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要从提高语文作业的实效性着手,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批阅及时并有效反馈。具体的措施,我认为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作业的布置要遵循系统性原则。语文教师要站在一个高度,高屋建瓴地研究新课标,了解初中六册课本教材安排的系统性,整体把握知识点的设制、能力点的安排、相互间的衔接过渡,避免作业布置的随意性、重复性,注重训练的有效性。如自主积累式作业的设计,让学生积累课内知识时,每人准备一本本子,在每一单元的学习中积累一些雅词,积累一批优美语句并说出理由,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能给自己启发的哲理性句子或名人名言,积累常规的文言文词句,积累古诗词名句,积累写作的知识。以后每册书、每个单元的积累中,发现相同的知识点,就避免掉。三年下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板块。
2.作业的布置要遵循梯度性和层次性的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他们在个性和能力上存在着差异性,所以作业的布置不可以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难度上要有梯度,由易到难,逐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的布置要体现难易的不同、量的不同,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
3.作业的布置要体现师生共同参与的原则。学生有选择作业内容的优先权。作业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去布置,学生需要他们感兴趣的知识,学生需要他们很欠缺的知识,与学生商讨之后再布置作业,会减少盲目性和很多无效劳动。另外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同步作业,以身作则,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自身能力,也可以进一步和学生产生共鸣。
4.作业的布置要体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原则。生活处处有语文,要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以生活中的人和事及种种现象,引起自己的关注,引发自己的思考,可以写杂记,写调查报告。生活是鲜活的,这样的作业也是鲜活的,鲜活的作业才可以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情感投入进来,这比单纯从课本中布置的作业意义要深远得多。
5.教师批改作业要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原则。作业批改要精,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批阅。字词作业可调动学生互批互改,随时订正。教师独立批阅与学生互改相结合,抽查与全查相结合,面批与整体批阅相结合,课堂反馈与课下巩固相结合。
【关键词】 培智生活语文 作业设计 教学实践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作业的安排和设计也是检验教育一个重要环节。笔者是特殊学校启智部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在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三年语文教学中,关于语文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慢慢的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如何给学生布置符合其能力的作业,如何让作业变得内容丰富有趣,如何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有质量地完成作业,如何让家长也参与到语文教学和作业中来等等问题。针对这些困惑和问题笔者做了一些教学尝试。
1 生活语文作业内容生活化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指出:“生活语文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目前我校启智部语文教学主要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辅读学校教材《实用语文》为参考,老师在使用过程中再依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另外我校也正在开发生活语文的校本教材,该课程的基本思路就是以生为主,以生活为核心。比如笔者目前所教的班级是从一年级一直带到现在的三年级,使用的语文教材一直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语文》为主,教学内容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保护皮肤》、《我的家》等单元,笔者根据这些生活单元主题进行听说读写的教学和训练,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又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并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
低年级语文教学基本以识字为主,课文从简单的字词到简单的句子。最初笔者布置的作业A组大部分以重复性的抄写生字为主;B组大部分以跟读字词为主;C组学生由于能力有限主要以认读图片为主。慢慢的笔者发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不高,家长也反映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高,因此笔者开始思考改变作业内容。既然教学内容以生活为主,那何不试试让语文作业也生活化,让作业成为沟通语文教学与日常社会生活的桥梁,同时提高学生的兴趣呢?如第五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食物》这一主题中,笔者对A组学生布置的作业内容为:①我最爱吃的蔬菜,家长协助带蔬菜回学校。同学间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学生不仅认识了这些蔬菜,同时还促进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②怎样才是正确的饮食习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不能光吃鸡鸭鱼肉,要多吃青菜、萝卜和白菜”。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后来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上台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自信地告诉其他同学应该怎样吃饭才健康。
2 生活语文作业形式趣味化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智障学生更是如此。因此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尽量让作业内容、形式多样有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去完成,并能够享受这个过程。
比如“听”故事,智障学生的注意力极易分散,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同样是听故事,可是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讲都会对智障学生有一定的影响。笔者会根据学生情况提供家长课文内容或故事文本,让家长讲给孩子听,并时不时的回答问题,对听的内容做出判断,也会做一些游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参与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听的重要性。
“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首先让学生把课堂学习的知识、或者学校的活动说给家人听,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生字词、课文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在节假日、放假之前就会提醒大家记住自己假期的活动,然后回学校之后将自己在假期过得最开心、最有意思的事说给同学们听,老师和同学还会发问。慢慢的同学们就养成了这种习惯,如果家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会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比如“昨天家里谁过生日”,“我家搬家了”之类的,同学们都很愿意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读”生字、字词、句子、儿歌和故事。语文课堂上少不了朗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训练语感的重要方法就是朗读,智障学生的语文教学同样如此。低年级识字少,还有学生不识字但是会跟读,在语文课堂上可通过多读配图的字词、多读琅琅上口的儿歌等方法来增强他们的语感,同时促进提高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根据学生的口语能力布置相应的朗读作业,与家长一起读,或者将所学的读给家长听,等到有能力时阅读小故事再分享,这些朗读形式在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同时,也增进了亲子关系,让孩子更加自信。
“写”出自己的情感体会。虽然低年级学生掌握的字词并不多,但是笔者仍然鼓励学生用笔记录下自己的生活。比如有位同学每周都会写上一两句话,说说自己周末的活动,过得开心还是不开心,如“今天星期六,我和妈妈去万家,好开心”。虽然每次只有一句到两句话,但是笔者仍然给予了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这样学生就一直保持着这种兴趣和成就感,一直坚持下来了。
3 生活语文作业的差异性
虽然启智班一个班一般只有10到12名同学,但是仍然存在个体差异,学习能力也有不同,一般都要分为2到3个层次,在教学上要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不同的教学需求和目标,在作业的安排和设计上同样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需要,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来布置和设计符合其能力的作业。例如有书写能力的适当布置一些抄写生字词的作业,有语言能力的就布置一些读和说的作业,而那些既不会说、也不会写的学生也不能放弃,要为他们设计一些以图片为主的作业,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总之作业要设计得符合学生的能力和需要,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4 家长共同参与生活语文作业
智障学生需要在家长的协助和配合下完成某些开放性的作业。因此老师就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首先要让家长知道作业的内容,其次就需要家长积极配合学生完成作业,也应该及时与老师沟通,积极提出自己对作业的看法和意见。这样既保证了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5 作业评价的多元化
作业评价的主体往往都是老师一个人,但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指出,“评价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作业的评价应提倡多元化,注重学生完成的过程,注重学生的点滴进步,注重作业对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学生喜欢作业,能够积极主动的完成作业,这样才达到了作业的目的,因此笔者会及时对学生的作业做出评价,并及时适当地给出奖励,有时是小贴纸,有时是自己画的小红花等。也会采取“积分制”,如果拿到5个小红花就可以完成一个“小梦想”。这样不断的激励学生,能让其对作业一直保持着兴趣和热情,愿意并能够认真完成作业。
另外,不能只是老师一个人说了算,特别是开放性的作业,例如“听”和“说”,要让老师、家长和同学们都参与到评价中来。“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之后,让老师和同学一起评价;家长协助配合学生完成作业,因此笔者也会让家长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和质量等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另外也会让学生对自己做出评价,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作业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智障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样如此,教师应该通过丰富生活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智障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这样既提高了智障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将生活融入到作业中,在作业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同时巩固了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生活语文、完成作业。
参考文献
1 惠永丽.关于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小学教学参
考,2008(18)
2 胡芬霞.小学语文奖励性作业研究初探.时代学习报,2010(7)
3 葛冬侠.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学生之友(小学
版)下,2010(12)
>>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地方文献工作 区域文化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文献工作 苏州城区总分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地方文献工作的思考 民国后期广西地方文献工作的制度建设 关于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几点思考 地方文献工作新视角 关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体系建设、理论研究和社会作用 少儿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模式与实践 多元合作引导地方文献工作开创新局面 网络环境下地方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 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微山县实行总分馆制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与城市文明建设 论民族民俗文化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关于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思考 关于旗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思考 多元合作是基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新的发展方向 关于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现状的新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邱冠华等.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3]章明丽.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嘉兴模式[J].图书馆杂志,2009,(10):48-50.
[4]耿俪洳.全省2012年度十佳民生工程揭晓:我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上榜[N].嘉兴日报,2013-1-2 (2).
[5]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规范(浙文社[2010]78号)[EB/OL].[2013-03-23]..
一、水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一) 防洪排涝体系不健全,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高
1.防洪体系不完善。潜江市自2003年汉江大洪水后,进一步加大堤防整险加固力度,汉江、东荆河堤防的防汛安全系数有所提高。但是,兴隆水利枢纽建成后,坝址以上汉江堤防、永丰民垸在高水位作用下汉江堤内将产生大量渗水,影响沿堤群众生产生活。同时受资金的限制,内垸防汛堤段仍有险工险段需要重点整治。
2.排涝基础设施差。经过多年建设,基本形成了水利工程排涝体系,但目前整体治涝水平还不高,提排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现有工程的排涝效益。
(二)时空分布不均,调蓄能力不足,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
潜江市降雨时空不均,年际变化较大,每年降雨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再之区域主要水资源为过境客水和当地地表水资源,区域无较大湖泊和水库,调蓄能力不足,雨洪资源利用率不高,导致区域出现不同季节缺水干旱情况。
(三)工农业快速发展,水体污染严重
全市污水的来源主要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由于大量污染物没得到有效控制,排入水体造成区域水体污染严重,水质变差。特别是市内的城南河、汉南河、兴隆河以及所有市内渠道的水体污染较重,水质为IV类甚至劣V类。城南河是园林城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受纳水体,水质污染严重。
(四)河网堵塞,枯水期区域水体水环境容量不大
潜江为平原河网地区,降雨时空分配不均,区域调蓄能力有限,丰水期河网流量较大,水环境容量高,但在枯水期,河网水量有限,且部分区域水网连通性不足,水环境容量较小,河湖水质污染严重。
(四)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潜江市土地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不但耕地退化,土质脊薄,产量下降,还造成了河流渠道泥沙淤积,给行洪和排灌带来很大影。主要表现在,河渠迎水面水土流失严重,迎水面大量耕种,一遇暴雨造成严重的侵蚀和冲刷。是城市水土流失面积大,以道路建设、城市开发、取土等多种工程为主,造成较短时间内水土流失大量发生。与此同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汉江水位下降,将导致沿岸河滩,河滩沙化将达20公里。河道宽度缩小,湖泊湿地面积、水域面积及鸟类等生物栖息地面积相继萎缩。生态环境破坏,必将对园林城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影响。
(五)汉江水位逐年下降,用水矛盾更加突出
中线工程调水后,汉江水位整体下降,全市生产、生活用水矛盾更加突出。一是泽口、红旗2处城区和东荆河4处镇区生活用水取水口将增加取水成本。二是26座农村水厂由于地表水下降造成地下水位降低,取水深井将因吸程达不到和水量不足而受影响。三是内垸89公里河渠上,大小50余处水工因水位降低,失去引灌功能。
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水,是潜江得天独厚的重要资源之一,更是潜江的发展之本,城市之魂。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偿工作,2011年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给予了潜江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治理补偿。同时,省委、省政府也适时提出了在汉江中下游进行水利现代化示范工程试点建设的建议,并进行了前期的规划工作,这些都为潜江市水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一)畅通水脉,造就水清城秀园林美景
今年年底,东荆河倒虹管将全面完工,引汉江水入百里长渠,使汉南片农田灌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解决汉南片灌溉用水问题的同时,园林城区也可通过东荆河倒虹管自流引水,实行全城水体循环,使死水变活水,静水为流水,实现“城中有水,水中有城”。
1.河湖相连,引江入城,盘活全城水域
园林城区现有主要水域,分别为南门河公园、公园、梅园。其中,公园和梅园已通过罗潭闸、黄滩泵站与百里长渠和县河相通。东荆河倒虹管投入运行后,经兴隆河将汉江水引入百里长渠,对公园和梅园两处水域实现了水体互置,湖水变活。
南门河公园由于进水渠道完全填堵,湖内靠天降水,无法循环,拟规划沿西门五拱桥下游,麻纺厂,南门河广场至南门河新建一条进水管道,总长度750m,串通游园、中心医院、园林青广场三个小水域,与城南河相通,并新建一座提灌站,让静水流动起来。
2.河渠相通,水体自净,打通城市水脉
贯穿园林城区主要河渠为县河、百里长渠、城南河、园林一支渠、园林二支渠等。倒虹管建成后,规范对城区主河渠可通过疏挖河渠、兴建泵站等工程措施,采取自流引水、翻水、提水等办法,引江入城,还道于河。
一是规划疏洗县河、百里长渠、城南河及园林一支渠和二支渠,畅通水系,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由于园林一支渠和二支渠渠底高程高于百里长渠渠底高程,长年以来百里长渠水无法自流到两渠内,一支渠和二支渠内水质恶化严重。现拟对园林一支渠和二支渠进行疏挖,扩大过水流量,降低渠底高程。同时在两渠的进水口各新建一座提灌站,一方面通过从百里长渠引水改变河渠水质,另一方面可通过一、二支渠引清水补济城南河,改善城南河水生态环境。
二是积极实施新城区生态调水,实现新老城区互通相连。东荆河倒虹管建成后,可通过黄场节制闸抬高上游兴隆河水位,并顺沿堤河穿入新城区内,由四支渠、友谊河、六支渠及沿堤河的下游段等河道排水产生水循环,加快水体置换速度,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同时,沿堤河与倒虹管相连,引水入百里长渠,将新老城区水系串联互通,河渠相连。
3.加强配套,完善建设,增强防洪减灾能力
东荆河倒虹管实施后,黄场闸以上兴隆河水位将上涨,兴隆河及沿堤河两岸建筑物配套不完善,将给两岸防洪安全带来隐患。
一是重建、整治灌区内兴隆河、沿堤河上的配套建筑物,清除安全隐患。规划扩挖衬砌沿堤河,长2.26km(今冬农田水利建设正对沿堤河进行疏挖);开挖衬砌1条,长0.225km;重建和整治涵闸63处、泵站14处等。项目实施完成后,兴隆灌区将作为泽口灌区21.94万亩农田和园林城区主要河渠的补充水源,渠系水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58。
关键词:陕西 电视剧 三秦 地域文化 关系
一、地域文化对人、对艺术的重要影响
地域文化或称区域文化、地方文化,是指“在同一地域生活的人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在不断的物质和精神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地域文化的形成有其必然性,正如李慕寒、沈守兵在《试论中国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中所言。其“产生、发展受着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区居住的不同民族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心理特征、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形态等物质和精神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地域文化”。可以说“没有抽象的无地域的历史和民族,任何民俗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都是附丽于地域而形成的,都是因地域的差别而彰显其特点的。近些年来形成研究热点的三秦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江南文化、岭南文化等,无不与地域发生这样那样的紧密关联。并因其不同的地域特色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杰地灵”,“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等俗语,意思都是说,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风俗、生活习惯等,其实质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地域文化对人的重要影响。地域文化对人的影响,古今中外的人们对此也早有关注。近两千年前的《汉·地理志》中说,“凡民
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好恶取舍,动静之常,随君上之。”意思是说,人的性格、行为、观念等,取决于水土之风气和王侯的引导,也就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结构。在很多的文章典籍中也有这样相关的论述,如《管子·水地篇》中所说的,“齐之水道躁而复故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则其民轻剽而贼”;《邹县志》中所说的,“邹人东近沂泗,多质实;南近滕鱼,多豪侠;西近济宁,多浮华;北近滋曲。多俭啬”;《陵县志·序》也说,“平原故址,其地无高山危峦,其野少荆棘丛杂。马颊高津,经流直下,无委蛇旁分之势。故其人情亦平坦质实,机智不生。北近燕而不善悲歌:南近齐而不善蒋诈,民醇俗茂,悃幅无华。”说的都是地理环境对人的性格、民风、民俗的重要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有重要的影响,而人正是艺术的中心,所以地域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是必然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艺术的中心是人”;匈牙利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卢卡契也说,“艺术的对象是人的世界,它所表现的是与人相关的本质,是它的精神和它的外化。”19世纪的法国史学家兼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对此也有系统的阐述。他有一个很著名的论断,在他看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和时代这三大因素”。就环境而言,他说,“的确,有一种‘精神的’气候,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和自然界的气候起着同样的作用。”“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的种类。环境只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余的品种:环境用重重障碍和不断的攻击,阻止别的品种的发生。”“伟大的艺术和它的环境同时出现,绝非偶然的巧合,而的确是环境的酝酿、发展、成熟、腐化、瓦解,通过人事的扰攘动荡,通过个人的独创与无法逆料的表现,决定艺术的酝酿、发展、成熟、腐化、瓦解。环境把艺术带来或带走,有如温度下降的程度决定露水的有无,有如阳光的强弱的程度决定植物的青翠或憔悴。……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要同样的艺术在世界上重新出现。除非时代的潮流再来建立一个同样的环境。”显而易见,丹纳所言的“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等)和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时代精神、社会结构等)。这里“环境”的实质就是地域文化。毋庸讳言,对于电视剧艺术而言,同样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在陕西电视剧创作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
二、陕西地域文化——三秦文化的特征
陕西简称陕或秦。“陕”指陕陌,在今河南省陕县西南。西周初期,周、召二公分陕而治,陕以东,周公治之,陕以西,召公治之。此后,人们就把陕陌以西称为陕西,简称“陕”。“秦”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辖
区主要在这一带。人们又称陕西为“三秦”,一般是从陕西的地理特征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自然区域来理解的。“三秦”得名源于项羽分封诸侯,让秦的三个降将分治秦之故地:章邯为雍王,领有咸阳以西;司马欣为塞王,领有咸阳以东:董翳为翟王,领有陕陌以西。“三秦”即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