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工生产安全论文范文

化工生产安全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工生产安全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工生产安全论文

第1篇:化工生产安全论文范文

现阶段,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出现了很多种类工艺,各个化工企业具有不同种类的生产工艺,相比较于以往的安全化工生产工艺来说,我们研究和分析的安全生产工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安全化工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并且生产规模较大;二是,安全化工生产过程中具有很长的周期,而且始终处于满负荷运行的情况,在进行生产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三是,化工安全生产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工艺条件,很难全部满足高压、高温、易燃易爆、真空以及有毒害等条件,应用在生产过程中的介质种类很多;四是,化工安全生产过程中需要很复杂的生产环境,一般来说都是处于易燃易爆、具有腐蚀性的环境下[1]。

2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一)自动化控制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自动控制实际上就是依据规定指令或者程序自动进行化工生产的一种新技术,依据运行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可以合理的分为全自动化控制和半自动化控制两大类。这种新的控制技术可以合理的运用到机械制造、生产控制过程以及管理过程控制等多方面。我国运用这种自动控制技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主要包括创新和引进两种开发方式。在发展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主要有手工操作、机械控制以及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技术从简单的生产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复杂的生产系统[2]。目前,在国内大部分化工企业中,分散控制系统(DCS)、逻辑控制器(PLC)以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应用的相对比较广泛。其中逻辑控制器和分散控制系统是比较常见的。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可以进行存储的设备,一般来说是一类编程,可以适当作为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执行定时、执行顺序控制以及执行计算和算数的过程是基本主要功能。主要控制形式为模拟输入、输出方式或者数字输出、输入方式。逻辑控制器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具有很大性价比,功能比较强;二是维修过程比较方便和简单;三是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主要适用于中小规模连续生产控制过程中以及间歇性生产的控制过程。一般来说,具有比较大规模的化工生产控制过程主要使用的是分散控制系统。主要特点就是可以适当的融合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从而很好的实现自动监控、自动生产、自动管理、自动操作以及分散控制,相比较于逻辑控制器来说,具有更加强大的功能,但是也具有很大的设备成本。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形式结构特点为多层分散、分散、自治合作以及危险分散,比较适合使用在化肥、石油以及大型空分制氧的生产过程中[3]。以上的运行系统应该保持与生产过程一致,从而全面实现自动控制,以便于可以科学、有效地进行设备的智能化、微型化、开放化、数字化的自动管理,这种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逐渐成为未来化工企业生产与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4]。

(二)安全联锁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安全联锁实际上是属于一种安全技术,可以阻止排除安全隐患之前接触存在危险区域的行为,或者在出现接触危险区域的时候可以自动排除安全隐患。现阶段,在化工安全生产过程中比较常用的就是紧急停车系统,可以让设备在瞬间就能够停止运行,从而保证不会发生一定的安全事故,为了有效地增加系统的安全性,一般把紧急停车系统有机结合PLC系统、FCS系统、DCS系统,可以在系统出现压力、温度或者液位超过规定范围或者毒害气体超过标准的时候进行及时的报警,适当启动安全联锁作用。

3结束语

第2篇:化工生产安全论文范文

1.1煤化工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安全生产是煤化工企业生产活动中一项常规性检查指导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煤化工企业建立全面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至关重要,煤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直接影响,对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环境建设也至关重要,大力开展化工生产管理工作,有效保证群众生命安全,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欠缺,会导致煤化工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会造成伤亡事故,导致职业病,可能会危害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导致生产遭受很大损失。为维护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必须开展煤化工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工作。

1.2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不足

1.2.1安全生产意识不强

我国煤化工行业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很多不足,部分煤化工行业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将安全生产当作口号,并未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规范缺乏执行,思想轻忽,安全事故频发。

1.2.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是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的一个重大不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活动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但部分化工单位没有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些单位虽有安全管理制度但相关条目过于笼统,缺乏有效的贯彻和执行,并且没有相关负责人,执行偏差较大。

1.3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

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与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活动既有相同点,又存在一定差异,有煤化工企业自身的特有要求。首先,必须遵循生产工艺规程进行操作,严禁在超温、超压、超负荷的工矿下进行生产,不能擅自更改工艺指标,不能在生产系统上进行实验性操作,生产厂区内严禁吸烟喝酒、严禁将烟火带进生产区内。生产区内不能设置吸烟室,要进一步加强生产车间烟火管控力度,不能使用有明火、不防爆电热源,建设完善、安全的生产系统和生产安全指挥系统,车间生产人员在工作期间采用岗位责任制度,建立检查制度和交接班制度,明确指挥人员权责,保证其能够进行正确决策,要求指挥正确有效,不能出现违章指挥和盲目智慧。生产一线人员要坚守岗位,服从统一调度安排,禁止脱岗、串岗、睡岗,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需要按照规定配置,组织安全生产专项培训,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从事生产经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煤化工生产企业监督管理

2.1增强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

煤化工生产基地生产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员工进行系统性的安全教育,使员工在工作中时刻注重安全,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严禁“三违”工作,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操作,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身穿紧扣工作服,穿防滑鞋,佩戴安全帽,确保各项安全措施执行到位。注意恶劣环境条件对施工的影响,遇到大风、大雨、大雾、大雪天气时,应立即停止作业,确保人员安全。要保持工作和施工范围内的清洁有序,要注意保管随身携带的各项工具。

2.2严格安全规范,加强监督检查

制定作业安全防护规范,实现管理流程的进一步细化,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需要进一步强化煤化工安全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监督检查工作,在化工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开展安全防护工作,保证煤化工工作人员清晰认识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将安全防护工作作为煤化工生产的常规工作,专职人员每天按时到现场监督检查、不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综合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把安全问题消除源头上,落实责任制度,确保安全生产作业安全。作业人员上下脚手架应走专用通道,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阳台等非规定的通道攀登翻跃,确保人员安全。

2.3建立科学高效安全管理机制

第3篇:化工生产安全论文范文

李益增

今天很荣幸的参加化院举办的“拓化杯”化工生产与环保为主题的论文征集,我觉得这次的主题活动非常的有意义。为什么这样说呢?鉴于目前的生活环境,面对资源消耗,环境恶化,稀有资源等急快的消失,因此说安全与环保是我们当今生活的主题。因此这次我以彭拜的激情参加这次的征文。

作为化工生产安全方面的例子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比如说上世纪的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被写入世界“公害事件”之一,为此洛杉矶市对光化学污染事件付出了一个漫长惨重历史代价,这就是一个惨重的经验教训,这就是发展与保护处理不当,而引发的安全问题。还有一个比较着名的事件是就是XX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会引发这个漏油事件,作为那个主要的负责人,他为什么没有把这个重要问题安全纳入自己的注意。不难可以看出墨西哥湾漏油的本质原因就是钻油专家多次不顾事情的情况,为了节省成本和时间,多次选择高风险作业程序,给油井灾难埋下了祸根。

这些例子对于我国的化工生产行业来说,是活生生的教训与总结的经验。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基础非常的薄弱,随着国内大型化工厂的发展,化工生产装置和储运装置呈现出许多的问题,一旦发生生产事故,行业都将面对沉痛的代价。因此我们要在化工生产方面要做到科学、有序生产。

在我们长足进步的同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严重制约着我国化学公业的发展。主要在两个方面①能耗巨大②污染严重。化学工业的污染不仅表现为污染排放量大,还表现为排放物毒性强。这是对化工行业的严重影响。

地球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无论我们当今工业怎么样的发展迅速,都不能以污染环境为前提,更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要把环保工作提到战略发展地位上去。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合理的利用资源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反思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改进生产技术,采用新型的生产方式。

(1 )改革燃料。采用液化天然气、氢气、液化煤气与柴油的混合燃料和无铅汽油来代替有铅汽油作为汽车燃料,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措施。采用天然气作燃料,在燃烧时不仅排出的污染物极少,没有气味,没有铅化物,而且噪声很小,从而减少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可能性。

(2 )改进汽车设备结构。汽车尾气污染的防治,除提高汽油燃烧质量外,关键在于改进发动机的燃烧设计。美国福特公司制成一种“层化加油”发动机,它改变了燃烧室的设计和燃料注人系统的设计,从而减少废气的排出。日本本田摩托车研制出三台层状燃烧的汽缸,它能使汽油与空气的比例降到1:20,使排气中氮氧化物减少2/3,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几乎减少一半以上。这两种发动机,一种是减少基质的浓度,一种是减少引发物质的浓度,其结果都是使光化学烟雾产生的可能性降低。

(3)研究无公害汽车和发展高效交通系统。现在我们都知道,现在我们很多人都使用电动汽车,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模范。这些都是保护环境,节约环保的一个可操作性方法。

另外,有些密集的工业区,烟囱耸立,废气缭绕,这些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一方面我们要与当地部门取得联系,建议他们先处理再排放,另一个方面,我们要大面积的种树。大面积地植树造林绿色植物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氧气的天然加工厂,在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平衡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的植物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氨气、氯化氢、光化学烟雾、放射线等有不同的吸收能力,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第4篇:化工生产安全论文范文

【关键词】石油化工 安全建设 思考

石油化工业是指通过采用各种化学加工方法,将自然界中的石油、石油炼制后的产品、油田气及天然气等制成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过程。由于制作原料包含大量有毒有害、腐蚀性较强的物质,制作设备具有高温高压、工艺复杂的特点,因此极易发生各种安全事件,并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极其严重,对企业、职工及职工家庭带来巨大创伤。因此,企业在日常生产中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科学管理,以求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1 做好安全建设的基础工作

所谓基础工作就是做好石化产业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减少或避免不要的事故发生。主要从厂址选择、生产设备、配电系统着手。厂址选择应按照国家对化工企业的要求充分考虑周围环境散气、通风、水源、安全距离等因素,要远离居民区和商业区防治污水废气给当地人造成的危害或事故发生后的受伤害人数。生产设备主要考虑保养和检测,一般来说由于石化产业高温、高压、腐蚀的特点,机器在运转一段时间后性能就会有所下降,给生产造成隐患,因此对于这些设备要定期保养维修,经常检测。配电系统上主要是电负荷的问题,安装线路时应由专业电工负责,不能接入过多地负载,要安装合适的断路器、熔断器,熔断器的熔丝不能用钢丝、铁丝代替。

2 加强培训教育工作

国内部分石油化工企业一味狠抓经济生产,对安全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更缺乏人力、物力的投入,往往是在事故发生后才想到亡羊补牢,员工在实际操作中也往往麻痹大意认为只要将自己的任务完成而缺少对安全的意识,更不会互相监督对方的操作是否规范。而根据调查在大部分的石油化工事故都是由人员的不规范作业、思想上的麻痹大意造成的,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力度,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只有按照各校标准规范操作才能保证自身和企业财产的安全。企业应该将员工培训纳入到日常管理中,除了对员工普及产品、设备等必要认识,使员工具备熟练控制生产设备安全运行的专业能力外,更应该让员工从心理上意识到要时时紧绷安全这条弦,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对于员工的安全培训要定期展开,不可出现一次培训后就万事大吉的情况。

3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

规范生产是建立在健全的规章制度上的,企业管理者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对于石化产业安全生产的条例、规定,同时注意收集国内外同类行业在安全事故上的经验教训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节。对于企业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要做好原始的记录、分析、总结工作,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要做好对制度的修正改进,确保制度的时效性、实用性。特别是对于配电系统、压力容器、管道、生产等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的设备负责人一定要制定严格的使用及检测制度,对于不定期检测、不按时保养、使用期过后不及时更换维修的人员一定要制定严厉的惩罚制度。

4 做好安全工作的管理工作

有制度不执行或懈怠执行是人为性事故发生的根源,因此在做好员工培训及健全规章制度后,实际生产中必须依靠严格的管理来保证实施的效果。管理中不外乎是人、物、财的管理。针对人首先要确定各中层管理人员的职责,做到责任到人。中层人员对底层员工的管理则要严格按照石化产业的安全生产标准执行,对于违反相关条例的员工要提醒批评严重者要严格处理。物和财方面的管理同样要遵循责任到人的原则,同时要定期检查、多次确认。在管理过程中,各领导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增强管理的执行力,不能让制度沦为一纸空文。

5 建立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法》第二章第十七条中规定:企业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针对石化等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特点,企业负责人必须秉承“预防为主”的原则事先做好周密的应急预案,使得事故发生时可以立即启动使事故控制在一个较小的损失范围,尽量减轻对人和财产的伤害也防止造成连锁事故的蔓延。但是当前来看,我国企业在这方面仍然是薄弱环节,有些企业觉得应急预案是本能从根本上避免事故和灾害发生的,反而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财力不如不做或没有全力做。还有部分企业虽然作了但远不能满足实际事故发生时的需求。对此,部分企业领导必须认识到应急预案是法律要求的强制性条款,而且对于减少企业损失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对员工来说也是一种为企业安心工作的定心丸,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做好。具体来说石化企业的应急预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急预案机构设置和负责人,可能产生危险的区域和分布图,应急队伍及各自的职责,专业的医疗人员和需要的药品,紧急逃生通道和救助设备,社会支援等。

6 引入第三方审核

第三方审核是一种在国际上非常流行的安全审核制度,即由第三方来对企业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和外部审核。这类审核专业、可靠、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审核经验,强调“零事故”“零职业伤害”但是投资较大,因此在我国的石化产业还没有流传开来。不过对于一些亟需安全建设而又缺乏相关能力或者打算让企业向国际化迈进的企业,引进第三方审核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做法,尤其是其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SH---MS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和HSE---MS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已经成为现代化管理架构标杆,在国际上获得好评。

7 结束语

石化企业的安全对于职工的人身安全、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全生产不仅是企业平稳运行的保障更是企业实现效益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因此在石化企业在生产管理中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管理逐渐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张德全.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学位论文,2005

[2] 李智勇,张华.浅谈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防护[J].硅谷,2010

第5篇:化工生产安全论文范文

关键词: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TD1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推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的目的是,适应矿山安全监管和管理发展的要求,实现矿山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和依法治安,促进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从企业、政府和中介机构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对策。

一、推行安全标准化的意义

推行安全标准化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加强标准化建设的技术支撑体系、培训体系、考评体系、奖励约束体系和信息交流体系,立足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全面完成准备与策划、实施与运行、监督与评价、改进与提高的创建过程,实现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阶梯式促进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能有效消除风险,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已下发《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80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安全标准化进行明确规定,《意见》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进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以促使各类矿山企业逐步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动态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对矿山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辨识和预控,最大限度地消除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事故隐患,有效降低事故总量,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标准化建设也是实现依法治安的必然要求,是促进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逐步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有效途径。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各类矿山企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加强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金属非金属矿山的本质安全水平。

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对强基固本,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矿山安全标准化的实施,促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通过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加强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全局性工作。

二. 矿山安全标准化问题

在我国的金属非金属的矿山安全标准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推进了我国的安全工作展开、标准化与科学化的进行,体现了标准化的优越性,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2.1监督力度不到位

科学性和公正性的考评需要进一步的改善,我国的安全标准化工作好处与初级阶段,相关的考评人员针对具体的细节问题理解深度不够、不全面,从而使安全考评监督管理制度发展也不是很完善。

2.2资源共享性问题

由于考评人员的交流不充分,考评工作的范围仅限于考评人员之间,缺乏考评单位信息和技术间的交流评价,并且考评过程中缺少全国性的安全标准化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限制了安全标准化的发展。

三.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目的

用于指导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以达到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不断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持续改进并加强安全生产绩效,防止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事故的发生。

四.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步骤

4.1 策划

企业应拟定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企业各部门职责及工作任务,确定工作人员,以及收集建设活动的参考材料,形成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使企业各部门都参与到安全标准化建设中,把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以达到通过安全标准化建设,增强员工安全素质、提高生产设施本质安全度,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

4.2 宣传培训

企业应大力宣传安全标准化建设活动,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安全标准化活动,培养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的业务骨干,利用各种舆论载体广泛宣传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形成良好的建设氛围。

4.3 初始状态评价

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评价与识别,查找与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之间的差距,并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确定建设安全标准化等级的目标。企业应组织专业人员,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各元素的要求,对各参评系统进行对照分析,逐条逐项地对照分析企业目前现状与安全标准化要求的差距,对需要完善的基础资料和现场整改项目逐一分类列项。

4.4 组织实施

依据实施方案,根据体系建设要求,实施执行文件对标。企业应建立并保持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五. 安全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

根据安全标准化的要求,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记录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岗位安全技术规程;依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编制作业指导书;依据重大风险评估结果,编制事故应急预案。

六. 安全标准化的对策

6.1改善考评人员分配

通过考评人员融入到考评中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评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从考评人员角度出发,推行安全标准化工作可以从增加安全考评的有效的子元素的进行。

6.2考评信息网络的系统的建立

根据现有安全标准要求,对我国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完善与监理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动态的、实时性的考评信息的网络系统和评价体系,进行正规的安全标准考评,将矿山安全情况汇报到当地的监督机构,并且根据动态的安全评价进行调整。其次,通过安全信息的公开化,可以促进矿山安全标准化的广泛监督和动态考评。

6.3创新型的考评

根据矿山实际安全标准化情况,对矿山安全创新的工作做进一步的评价,并且借助于安全科技中。

6.4 现场环境整改

根据初始状态评价结果,对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等标准、规程的要求,进行现场环境整改。

结束语:

为了改善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性的生产,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需要增强矿山安全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保证我国的金属非金属的矿山的安全标准化的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第6篇:化工生产安全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安全生产管理是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和消除事故以及减轻工人繁重体力劳动,保证生产安全而采取的各种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执行安全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制安全措施计划,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和伤亡事故的报告,分析、处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对各级政府以及社会人员提高认识和工作的自觉性,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安全生产管理有助于提高认识和工作自觉性 

1.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在国务院领导下,成立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由各部委和全国总工会领导组成,共同担负起研究、统筹、协调、指导关系全局的重大安全生产问题,把各部委的力量全部调动和组织起来,用之于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工作。各省、市自治区也相应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同时,我国实行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工会组织)监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1)国家监察 

 由劳动部门按照国务院要求实施国家劳动安全监察。国家监察是一种执法监察,主要是监察国家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预防和纠正违反法规、政策的偏差,它不亏预企事业内部执行法规、政策的方法、措施和步骤等具体事务。它不能替代行业管理部门日常管理和安全检查。 

(2)行政管理 

 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管理本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管理机构,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定行业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对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和监督检查、考核。 

(3)群众(工会组织)监督 

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是工会的职责。工会对危害职工安全健康的现象有抵制、纠正以至控告的权力,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这种监督是与国家安全监察和行政管理相辅相成的,应密切配合,相互合作,互通情况,共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4)群众性安全科技团体组织 

目前,要改变不安全因素多的状况,一要靠强化安全管理,二要靠技术进步。为了充分发挥群众性安全技术力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成立群众性的安全科学技术组织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交流信息、交流经验,研究如何改进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和活跃群众性安全科技活动,促进安全科技研究开发工作是一条好途径。 

2.全员安全意识培养 

安全教育是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方法,也是使其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主要手段。必须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安全宣传和教育,有针对性地组织职工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知识。安全重于泰山,加强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是搞好安全管理重要内容。 

加强劳动保护,保证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保护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正确贯彻“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及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检查,开展安全教育;保证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多快好省的完成各项任务。 

二、安全生产管理有助于明确工作思想和目标 

1.明确指导思想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的含义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时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安全优先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产的其他目标。 

 “预防为主”的含义是,对安全生产的管理,主要不是在发生事故后去组织抢救、处理和分析,而是在事先有效地控制会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预防事故发生。 

2.明确工作目标 

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生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三、安全生产管理有助于构建安全标准体系 

1.建立岗位责任制的安全体系 

 安全生产是一项群众性工作,必须从上而下地建立安全专职机构和群众性安全组织。建立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安全生产的职责。 

首先,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岗位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部门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主管生产的领导同志和工作人员在布置生产任务时,必须同时布置和交待安全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工作进度和安全质量发生矛盾时,必须首先保证安全生产。 

 其次,各部门应设立不脱产的安全员,在负责人的领导下和专职安全人员的指导下,负责监督部部门的安全生产,督促各岗位工作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并组织安全检查。 

2.建立整体联动的安全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系统,明确了各部门各人员的责任,提高了人们对安全工作的了解,从而有利于统一部署,分工协作,团结一致的完成安全管理工作。改变了过去单一行动、责任不明的状态,建立起了一套整体联动的安全管理体系。 

四、总结 

在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着各种不安全因素。下矿井,就有水、火、瓦斯或冒顶的威胁;化工生产,就有中毒、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机械加工,也有绞辗、刺伤或触电的危险。例如,电子工业的生产,要用到各种气体(如三风五气)、化学材料(包括三酸两碱和剧毒、放射品)和各种机电设备(包括高电压、高频率、强电场、强磁场、强光源、强辐射等装置)等,存在多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就是客观的要求。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如不重视或稍有疏忽,就会引起工伤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政治影响。因此“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的生产口号是有道理的。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对劳动人民的人生和财产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对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安全生产管理严细实概论[m].白山出版社, 2007. 

第7篇:化工生产安全论文范文

关键词:自动控制系统 发展方向 节能 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231-01

在工厂建设规模不断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生产工艺对工厂控制系统的开放性、综合性、操作及监控水平、规模性、扩展能力、可靠性、运算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工厂自动控制系统未来发展方向将向显示电子屏幕化、网络化、集成自动化、节能降耗等方向发展。

1 工厂自动控制系统未来发展方向

1.1 向显示电子屏幕化发展

在机算机多屏技术及大屏幕体现器应用技能共同更新与发展的背景之下,在工厂自动控制体系支持下一个独立运行的操作站通常可以直接与多个体现屏相互毗连。体现屏所提供的每幅画面可以将整个工厂自动控制体系运行状态下与历程变量相对应的实时数据及关连设置装备部署的运行状态加以全面的体现,且数据信息均可以借助于一整套外联操作设置装备部署实现次序操作。更为重要在于:整个工厂自动控制体系中全部测点(输出与输入、计算值等数据信息)均可以在整个画面当中及时体现。在传统模拟屏幕体现方法渐渐被电子屏幕体现方法所取代背景作用之下,整个工厂自动控制体系操作台站可以借助多层体现结构实现对整个生产作业流程及运行要求简单确定。在当前技能条件支持下,操作台站所实现多层体现包括总貌体现、成组体现以及回路体现这三个方面。在这种多层体现方法应用于工厂自动控制体系的背景作用之下,控制体系操作人员可以依托于电子屏幕有效完成行动,从而获取整个工业生产操作所需的细节数据信息,并且可以针对工厂自动控制体系运行状态下的特定工况加以综合控制。

1.2 向网络化发展

在当代互联网络技能和通信技能共同发展的情况下,企业为了满足市场竞争需求,势必要依托于整个工厂自动控制与以太网结构构建相适应的企业局域网络。借助于企业局域网络应用与构建,企业通常谋划管理历程当中包括交易、管理及财务在内的各项业务活动均可以借助于终端机实现高效互联,因而到达关连数据信息的高效分享,这对于企业生产谋划管理水平综合的提高而言有着非凡意义。在当前技术支持下,企业管理层级网络毗连可以借助于当前以太网结构的标准得以实现,通信级数的外网络毗连可以借助于包括星型、环型以及总线型在内的网络拓扑结构予以实现。在未来工厂自动控制体系的网络化生长转型历程当中,关连事情人员应当注意对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的连接方法。此种网络连接方法所体现出优势极为突出。同时,工厂自动化控制体系须要针对车间级终端机互联网网络接纳独立运行的工业以太网结构举行毗连。

1.3 向防雷接地与过压保护发展

当前的技术的条件支持下电子设置装备部署在集成化程度上得到了极为显著的提升,但与之相对应的过压的防护措施并没有出现出同等的提升趋势。电子设置装备所面临的这种不均衡性对整个工厂自动控制体系的历程当中所发生的最为不利后果在于控制体系出现障碍的增多以及造成严重的损失。过压问题通常是电子设置装备部署的开关行动切换以及静电或是雷电发生放电过程的情况下所发生。过压问题产生可以借助于电波或放射方法,以数据传导导线作为载体并直接接入电子设置装备。雷击作用于电子设置装备的历程当中很有可能会在一瞬间释放大量的电流,进而引起冲击电压并造成电子设置装备不同程度损毁。在工厂自动控制系统施工计划阶段就需要针对整个控制体系防雷接地及过压安全防卫问题予以关注,经过加装雷击电流放电器、过压放电器及终端设置装备部署安全保护器等多种方法确保工厂自动控制体系在运行状态下的可靠性、安全性。

1.4 向节能降耗发展

市场经济发展使得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各方参与主体――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有显著加剧趋势。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对产品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具体到工厂自动控制体系的发展角度上来说,节能减耗与工厂自动控制体系的融合可谓是重中之重。针对此问题的研究应当将重点放在变频调速装置应用角度中。有数据表明,变频调速可以借助于对既有电源频率的转变而实现对交换电机转动速度的转变,进而达到实现同步转速与频率呈正比例关系的应用,将其应用于工厂自动化体系中最为显著的优势在于可以在确保很高自动控制效率之上达到对电能的合理使用。尤其是将变频调速装置应用于风机、水泵实现的电能节省效率达50%左右。因此随着变频调速器价格的下调,变频调速技术节能将得到更普遍的应用。

1.5 向全集成自动化发展

自动化技能持续发展还有计算机引入的配置作用之下也发生着全新发展。对于传统意义上工厂自动控制体系自动化管理方案来说,自动化控制通常是由多个相互分散且运行独立的产品结合而成。这一历程当中所涉及到包括历程控制体系、计算机监控体系、现场控制仪表以及可编软程序控制器在内的设置装备,部署装置对配合控制的实现通常需多种范例的接口硬软件装备部署,其巨大工程量可想而知。然而在全集成自动化控制的理念下,传统意义上需要借助于多种体系组合才可以实现的综合性功效可以借助一类体系或是一类自动化平台实现。经过这种全集成自动化管理方案可有效简化整个工厂自动控制体系结构设置装备部署,从而合理缩减不需要的接口部件。更为重要一点在于:将全集成自动化控制方法引入并应用于工厂自动控制体系当中或许可以最大限度上的制止上位机与工业控制器之间、会合控制模式与疏散控制模式之间以及一连控制模式与逻辑控制模式之间的界限问题。同时,关连实践研究效果评释:借助于全集成自动化管理方案应用,整个工厂自动控制体系可以得到包括数据管理、通信、组态以及编程软件在内统一化情况。这种统一化技能情况可以使种种差别范例的技能本领融合在同一个用户接口当中,从而使其会合在一个有全局数据库总体工厂自动控制体系当中。

2 结语

自动控制体系主要的是指无需人为因素干扰运行的控制系统,主要有主控体系以及被控体系这两个方面构成。自动控制体系与工厂运行的融合使得工厂生产设置装备对劳动力的需求得到了有效降低,同时也减弱了人为因素在参加生产设置装备历程中的微小差别影响,其应用优势是极为显著的。本文简要探究了未来现代化工厂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望可以引起各方技术工作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第8篇:化工生产安全论文范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冷库安全生产管理今后有待改进的五个方面。

关键词:冷库安全生产

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的建设与使用管理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目前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的冷藏容量据不完全统计已突破700万吨/次,估计冷库的冷藏直接从业人员超过40万。而在我国冷库制冷系统中,有80%以上的冷库采用氨为制冷剂。氨作为冷库制冷系统中的一种工作介质——制冷剂,对人体是有一定危害的。按照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规定,我们冷库氨压缩机间的制冷工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方面属于IV级——轻度危害。

氨为常见的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氨蒸汽在空气中容积浓度达到11-14%时,即可点燃;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16-25%(容积百分比)时,遇明火可引起爆炸。因此,当我们使用氨作为冷库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时,就随时应该加强对制冷系统安全运转的监控。此外,在我们冷库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易燃或难燃的隔热材料,虽经科学合理的防火设计,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冷库日常经营运转过程中,对冷库建筑物引发火灾危险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作好冷库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我们冷库的经营管理者来讲,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专项课题。

1.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我们食品冷藏业冷库现阶段安全生产的形势好于国内石油、化工及煤炭这些行业,但是毋庸讳言,这几年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已大不如以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形势依然是严峻的,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目前食品冷藏行业冷库安全生产的专职管理部门不明确

上个世纪,原商业部食品局一直是全国商业系统冷库安全生产最高管理机关,它组织制定的一系列有关冷库安全生产的管理规程,不仅在商业系统,而且在轻工、外贸、水产等行业的冷库中也都纷纷借鉴,参照执行,起到了统领全国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但是如今,随着政府体制的改革,商业部已不复存在了,有关我国食品冷藏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部门至今尚不明确,因此这就形成了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生产管理放任自流,各行其是的状况。

此外,目前在我国大中型冷库中,特别是在使用氨做制冷剂的冷库,多数没有设置专职的生产安全管理人员。不少食品冷藏企业对安全工程师这种专业技术职称都十分生疏。特别是近几年,国内食品冷藏企业面临着转制及市场激烈竞争的双重压力,生存是第一位的,企业领导顾及不到生产安全,加上企业减员增效等一系列内部改革措施的出台,往往被削减的首先是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及人员。从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来看,应该说现在远不如以前。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在下降,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在,我们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管理的水平,都落于国内石化、冶金、轻工等相关行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1.2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据了解,目前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原商业部食品局曾在全国商业系统冷藏企业内颁布实施过《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暂行)外(后来此“规程”曾在国内其它行业的冷库都曾经参照执行过),至今国内针对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程或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还未见公布于世。这就说明我们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目前还是空白,急待从行业管理的角度,制定全行业安全生产应遵从的作业及操作规范。

1.3在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中,火灾事故仍是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建设与生产中的头号多发事故

由于冷库围护结构的隔热层和制冷设备和管道的保冷层,目前仍然以难燃和易燃的隔热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自熄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软木等为主。尽管在工程设计中遵照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冷库设计规范”要求,科学规划防火分区,加设防火带,但不可否认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技术措施对冷库火险还难以彻底防范,这都会为冷库在建造和使用中留下火灾隐患。据目前有关冷库火灾事故的统计,冷库建造过程中发生的火险远远大于冷库建成后使用过程中的火险(此部分火险则大多由电气设施,设置或使用不当造成)。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仅冷库建造过程中发生火灾就有20余起,死亡78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5亿元。由此可以看出,火灾已成为我们食品冷藏业冷库的头号灾害。

1.4在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中,有关在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目前还在刚刚起步

我国冷库制冷系统管道,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年4月颁发的《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的规定属于GC3级工业管道,按上述“规程”的要求,冷库中在用的制冷管道在线检验每年至少一次。其制冷系统中在用的压力容器,每年应进行一次外部检查,且在冷库投产运行后3年要进行一次对在用压力容器的首次内外部检验。应当说这几年我们的食品冷藏业冷库,对企业内为生产服务的制冷压力容器和制冷管道的安全是疏于管理的。在京、津、沪、羊城等东部大城市,按上述“规程”进行年检工作的才刚刚开始,尚需逐步积累执行“规程”的经验。从行业历史发展上看,我们冷库在用制冷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制冷剂的跑、冒、滴、漏现象是十分普遍的,违法操作造成的爆炸、跑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的形势不容乐观。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最近几年,我国许多省会城市随着市容的扩展,在进行城市改造建设中,拆除了一部分位于居住区附近的年代久远的中、小型冷库。这些冷库中使用过多年的制冷压力容器,制冷管道拆除后,被作为废钢铁卖到了废品回收站,但社会上个别从事制冷维修、安装服务的单位,不顾职业道德,将这些废旧制冷压力容器及钢管,以废钢铁的低廉价格买回,经过简单的表面除锈、刷漆后,重新用于农村集镇新建小型冷库的制冷系统的安装,其工程承包的价格低廉得惊人!但其所获取的利润仍是十分丰厚的。他们这样做的结果,钻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覆盖不严的空子,给投资者,特别是给在这些小冷库中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由此而引发的冷库漏氨、跑氨、爆炸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1.5在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中职业危害问题,近十年来在行业管理中有逐渐弱化的趋势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过去在计划经济下受到政府保护和重视的食品冷藏业,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如今其投资主体、经营体制、隶属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样变化一方面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变革也丢弃了一些不该丢弃的,过去在行业里安全生产管理行之有效的好的典章制度。这其中就有食品冷藏业中有关职业危害方面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例如:过去在冷库氨压缩机间作制冷运转工的人员,按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每月都有一定的营养补助,冷库的冷藏工、搬运工都享受低温作业特有的营养物补助。如今,特别是在一些非公所有制的冷藏企业中,在这些特殊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却享有不到由于存在职业危害而应得到的补助。此外,像在冷库一线工人中普遍存在的关节炎、腰肌损伤、慢性咽炎、神经痛等职业病症的防治,更是得不到企业经营者的关心和重视。为防治这些职业病,需修建的供工人使用的热浴房间、烘衣房等,在新建的食品冷藏企业的规划建设中往往被忽视或砍掉。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来看,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生产的隐患还是多方面存在的,客观形势并不乐观。

2.我国食品冷藏冷库安全生产管理有待改进的几个问题

针对上面的分析及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生产的现状,为缩小我们行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同国内其他行业之间的差距特提出如下几方面的改进的建议。

2.1健全和完善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目前从全国冷藏行业来看,还没有一份可供全行业共同执行的“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因此当务之急,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我国人大颁布的“安全生产法”为纲,紧密结合冷库安全生产这种特殊环境,组织行业内的标准化工作者,尽快编写出食品冷藏业“冷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而各食品冷藏企业可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特点,制定出本企业“冷库安全生产管理规程”、“制冷机安全操作规程”等,形成国家、行业、企业三级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2.2在全国食品冷藏行业中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和相关法规的宣贯工作

可以以一个省(自治区)为单位,由食品冷藏行业组织出面,在各省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办培训班、搞知识竞赛等多种灵活的形式,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及相关法规的教育。宣讲食品冷藏行业特别是有关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规程,有关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知识,车间火灾的防控安全捕救方法及遇险后逃生的方法。必要是要注意纠正其习惯性违章作业。当前有关国家及行业内安全生产法规的宣贯,其重点对象应是非公有制食品冷藏企业的经营者及乡、镇一级食品冷藏企业主。

2.3在食品冷藏业大中型冷库中,为落实我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应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设岗立责

我国《安全生产法》已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做出了规定,企业的安全生产除企业人为本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外,还应设有安全管理部门及专职人员。这一要求对我国为数众多小型乡、镇食品冷藏企业来讲,一时还难以执行,但对大中型食品冷藏业冷库来讲,特别是对采用氨制冷系统的冷库来说,还是十分必要的。应该设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人,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订,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工作,以及安全生产知识和条令法规在企业内的宣贯工作。因为在这些大中型食品冷藏冷库的氨制冷系统中,氨的充注量都在几吨到几十吨之多,一旦发生氨泄漏事故,不仅危及本企业职工的人身安全,对周围500米之内的人畜都会造成重大伤害,因此,大、中型冷库企业的安危已为影响社区安全的重大问题。

2.4食品冷藏业冷库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的自我检查

食品冷藏业冷库在每年的淡季应抓紧时间。组织厂内技术人员,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排、带领下,对全厂各个安全生产环节、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作好在作设备安全检查记录。以下几个方面应是我们冷库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的重点部位。

——在用压力容器的外部检验。以宏观检查的方法进行,可用目视检查(包括使用放大镜),重点是通过外部检查,发现在用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表面缺陷,重点部位应是压力容器本体上焊缝的现状,接管、接口部位是否发生了异常变形或裂纹。发现存在危险隐患时,应及时建议企业法人请专业压力容器检验部门作深入查验,并对其危险做出评价,提出防范方法措施,以确保在用压力容器生产使用安全。

——在用压力管道的外部检验。同样可用目视检查(包括使用放大镜),重点检查管道和部位焊缝的表面状况,是否存有表面裂纹,管道表面防腐涂层是否有剥落的地方,管道的弯头处,管架处有无变形、位移,管道与管架接触部位有无局部腐蚀,带绝热层的管道,绝热层是否有破损之处,有无结霜、滴水等跑冷现象。如有则应将跑冷处管道的焊缝或金属管道表面腐蚀状况作仔细检查,并应作好记录。发现不安全隐患应及时向企业法人报告,并提出进一步采取安全措施的建议。

——对冷库制冷系统上在用的各类安全监察仪表进行校验和检查。如压力表、真空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安全阀、压差控制器等,都应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合下,认真作好检验工作。其中压力表、真空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都应每年送当地法定检验部门进行校验1次,以确保这类安全监察仪表对制冷系统安全正常工作的监护作用。

——对冷库建筑物进行宏观检查。如冷库建筑物主体沉降的情况;冷库地坪防冻设施运转工作状况;冷库隔热层表面状况,有无开裂、沉降、是否有鼠洞、结霜、滴水跑冷现象;冷库冻结间、快速预冷间结构主体的建筑材料冻融循环破损状况;冷间电线、电缆穿越冷库隔热层处有无异常状况;冷库防雷接地设施的性能状况,都应逐一加以检查,并作好记录。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向企业法人报告。

——对冷藏企业现场摆放的各类消防器材、救护用品可用性,每年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更新失效的消防器材及救护用器,以使这类用品随时都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2.5加强食品冷藏业冷库职工职业病危害的监控与防治工作

第9篇:化工生产安全论文范文

为适应国家对人才结构调整,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促进全日制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发展。本文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招生与学制、课程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导师队伍建设和质量监督评价六个方面对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为国内其他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全日制;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jg123024

一、引言

2009年3月,教育部发文决定自2009年开始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重庆科技学院作为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试点单位之一,学校的安全工程学院也于2011年11月被授予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点,并于2012年迎来首批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1]。由于是首次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内各高校大多都缺乏此类学生的培养经验,在培养模式上也几乎“毫无建树”,而近年来,国内各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数呈现迅猛增长的趋势,探索出一套符合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型培养模式,是当前相关培养院校急需研究的课题[2]。为了适应安全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目前有更多的安全领域专家把安全教育改革的重心转向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使其成为现阶段安全教育改革探索的热点课题,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培养高层次安全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现状分析

无论从全国还是重庆来看,安全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安全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深刻变革的过程中,安全生产面临诸多新问题、新要求。国务院确定了“到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的目标。目前,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高达7.9万人,亿元GDP事故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近8倍。我国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薄弱,尤其是安全生产人才方面存在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人才培养与安全生产及管理实际需求脱节等突出问题。

(二)安全生产人才比较紧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2010年至2015年,从事安全生产的人员总量将从419万人增至670万人;至2020年,要达到860万人。同时要求:“相关专业(安全生产)的人才比例需达到50%以上;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1:4:5。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国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人才总量将达到8.7万人,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重庆区域经济迅猛发展,急需大量高层次安全生产管理人才

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市委、市政府提出“人人重庆,和谐平安”的战略目标,并且重庆作为全国唯一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急需大量安全生产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一是高层次企业安全生产人才缺乏。在重庆现有4万余名企业安全生产人员,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1万人。二是高层次安全生产监管人才缺乏。重庆全市安监部门安全监管人员共6307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293人,占21%。为提升安全监管人员素质,重庆市安监局计划每年支持30人进修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三是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人才缺乏。据调查,重庆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如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机构、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等每年需安全工程硕士人才约30人。因此,重庆市每年对安全工程硕士人才的需求量至少260人。重庆科技学院在石油、化工、钢铁、建筑等领域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办学优势,在重庆科技学院开展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加快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硕士培养,实现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互补,具有不可替代性。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和重庆市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加快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型安全人才已迫在眉睫。

三、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六要素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培养理念指导下,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要,为研究生构建的较为稳定的教育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的总称[3]。根据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设置目的,参照国内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先进理念,提出研究生“六要素”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目标、招生与学制、课程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导师队伍建设和质量监督评价六个要素。

(一)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更高。研究生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如果单纯的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无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从事科研工作方面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能对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把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贯穿于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4]。对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实践性,而目前社会急需的是创新能力。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先进安全理念和良好职业素养,具备较强的安全监管执法能力、生产现场安全设计能力、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能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能力,获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相应的训练水平,能够在安全生产管理、石油天然气化工、矿山和建筑等高危行业、安全技术服务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等适应安全工程领域实际工作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招生与学制

招生是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起点,学制则可保证质量[5]。研究生入学的招生规模要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目前专业领域即将或相对饱和的现状,招生规模应采取适当的缩减措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时间短,就业目的性强,具有独特的职业导向性。学制一般指受教育者的受教育年限,设置非常灵活,如美国大多专业学位的学制是1-2年,远程教育一般在3年[6]。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用学年制,大部分采用的是“1+1+1”的培养方案,这与个别学生或者个别专业的特征不相吻合,难以适用。我们可以采用“一年三学期制”,课程学习一学期,学位论文一学期,时间大体均衡,专业实践则随着学生和实践单位的需求而不断调整,半年或半年以上甚至一年的实践,这样学制就可以发生弹性化的改变。

(三)课程教学体系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充当体现教育思想载体的“角色”,因而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要反映其实践性、前沿性、开放性。为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其课程设置既要体现本专业基本理论以及方法,又要能反映本专业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及前沿发展动态,因此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一定要凸显特色。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在课程设置原则上重点强调专业实践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与安全领域的执业资格认证体系相衔接。根据生源类型、培养基地需求、岗位资质、就业面向等因素,构建由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部分组成的模块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核心课程:包括防灾减灾工程、系统可靠性分析、安全检测与监测技术、作业危害分析、安全工程领域前沿技术、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等课程。

(四)专业实践教学

专业实践教学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专业实践教学既是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从事科研能力的主要“帮手”。实践教学是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质量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首先要遵照因材施教的基本思想,综合多方面考虑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诸多不利与有利因素,摒弃不利因素,汲取有利因素。此外,应当建立健全各项实践教学规章制度,落实和完善各项实践教学相关管理规定,切实保证实践教学质量。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的实践教学由实践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手段以及考试考核等环节组成。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落实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研究生处与实践教学管理科积极开展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逐步建立实践教学的信息反馈体制,客观、真实反映实践教学质量。

(五)导师队伍建设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案例教学,所有这些都需要拥有丰富实践经验教师的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这种制度一方面可以帮助研究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单位按照需要培养人才。目前,对导师的选聘,校内导师通常以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为基本遴选范围,对于企业导师的选择大多是具有本科及以上学位或副高级别以上职称、专业精深、职业素养高且有较多科研成果的专家。因此,为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该建立导师“能本策略”、“能进能出”的弹性化管理制度,废除导师终身制,营造动态激励机制,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保持导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采取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全日制的研究生采取进校后先学习部分课程,到企业学习并发现问题、回学校学习、再回到企业解决问题的培养方式,即采取“学校+合作企业+学校+合作企业”的培养方式。全日制研究生要求在企业工作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5年。

(六)质量评价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论文质量评价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的基本保障,毕业论文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统一反映,也是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的直观体现。重庆科技学院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方面,有着严格的把关。在学生论文选题及其现实意义、指导、中期答辩、评审专家小组全程监控,这样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如研究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论点的科学性,论文结构层次的完整性与合理性,文字水平、图表运用技巧,论证的逻辑水平,广度与深度运用理论的程度,研究材料事实的可靠性与代表性,结论的价值等进行质量保障,进而可以提高研究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包括校内质量体系和校外质量体系两个方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由校内质量体系提供基本保障,利用校外质量体系监督和促进。重庆科技学院设立专门负责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管理的机构,负责规划实施管理招生录取、学制安排、专业实践、培养质量监督等相关事宜。例如重庆科技学院监督人员选择学科专家、企业专家以及学生代表共同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质量反馈体系由学校、社会和研究生共同参与,整个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运行结果需依靠学校、社会和研究生个人的及时反映,并能得到三方主体的重视。可采取信息化平台的方式,对学生的管理、质量监督以及反馈都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这样方便对学生进行实时管理。并且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评价中更加注重社会企业的参与,企业及时反馈学生工作情况和就业现状,可以更好地推动学校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和规模,使专业学位硕士成为推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展的动力。

四、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实施

以重庆科技学院下属二级学院——安全工程学院为例,2006年5月,经重庆市教委批准,由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重庆科技学院共同组建下,重庆安全工程学院在重庆科技学院挂牌成立。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实验中心是重庆市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实践教学平台,同时也是重庆市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的重要科技研发、安全检测检验社会服务平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创建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方面成绩斐然。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院(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于2008年在学校挂牌成立,2010年10月重庆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技术中心在重庆科技学院挂牌成立。学院开设安全工程、化工安全、建筑安全三个专业,现有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87名,拥有国家级职业危害实验基地1个,2个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别是“重庆市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与“重庆市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实验室”,学院拥有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5个、重庆市检测检验中心1个、消防技术服务中心1个[6]。学院安全工程领域涵盖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工业领域,主要培养方向有:(1)安全管理工程。安全管理工程主要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控制来自自然界的、机械的、物质的不安全因素及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发生伤亡事故、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风险评价技术等。(2)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研究方向主要以非煤矿山过程中灾害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过程控制中的安全基本理论与工程技术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理论及新技术的基础理论,开展行业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预防和控制的关键技术应用研究。(3)职业卫生工程。职业卫生工程主要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开展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基础理论、现代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标准及管理标准化、职业危害检测检验方法,职业危害控制及防护工程技术等研究。

(一)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在制定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国家目前安全工程领域对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实际需要,同时结合学校安全工程学院对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素质要求等,科学合理的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根据实践运行中学生的理论知识水馈情况对人才培养方案作出相应的合理调整。参照全日制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特点,经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小组的共同研讨,学院把研究生课程体系拆分为三大模块,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及实践环节。实行学分制,总共为47个学分,其中学位课有27个学分,非学位课有8个学分,实践环节有12个学分。研究生第一学年及第二学年上半年为课堂教学与校内实践环节,研二下半学年及研三学年为毕业设计及校外实践环节。2016年9月25日,安全工程办学十年总结大会暨2016年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国际学术论坛在重庆科技学院隆重召开,与会各专家教授耐心为学生召开“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领域学科前沿讲座”,为学生们讲授安全领域前沿科学知识。

(二)优秀的教师队伍建设

在师资配置方面,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选聘的是具有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思想素质高、教学履历丰富、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且拥有较多科研成果的骨干教师。此外,学院定期从消防部队、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聘请技术水平卓越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来授课,学院鼓励任课教师编安全工程领域适合专业硕士使用的教材。目前,学院研究生导师参与编撰和主编了《安全学原理》《化工过程与装备安全技术》《化工安全》《职业危害控制技术》《实用管理心理学》等5部专著和教材。同时,学院每年遴选优秀的骨干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及科学研究,主讲教师还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注重研学结合,不断更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便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保证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三)优秀的实训平台建设

重庆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实验中心秉承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使命,开拓进取、追求卓越。安全工程实验中心承担“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任务,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实验教学理念、建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提出的整体建设方案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效果显著,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在安全生产行业领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安全工程实验中心将以学校应用型技术大学改革试点为发展契机,进一步完善以安全工程为主体,消防工程和职业卫生工程为两翼,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和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监管技术支撑保障能力,强化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将安全工程实验中心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特色的国内一流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安全科学研究、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一体化基地。实验中心教学团队成员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侧重于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邀请高级工程师开展专业知识讲座与校内实践基地的实训以及校外企业的实习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借助教师的科学研究前沿项目或工程实际项目、学生的各种竞赛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使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大大增加,提升了学生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近年来,学院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安监局、重庆建工集团、重庆燃气集团、重庆消防总队、重庆高新区消防支队等17家企业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与中石油合作共建“石油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与重庆市安监局合作共建“安全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与重庆市教委共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学院充分利用拥有的国家甲级资质安全评价所,不仅为政府安全监管、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同时为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和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

五、结语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研究这个特殊群体的特点和把握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规律,不断创建和优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完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重庆科技学院作为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试点单位之一,属于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能够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且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地方高等院校。全日制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

作者:邹碧海 周世靖 寇娜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