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件

第1篇: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B-

0034-02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体系既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更好地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笔者针对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梳理教材,把握心理健康教育主线

以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新教材为例,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贯穿整套教材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该教材突出体现了对初中生的培养希望与方向,七年级上册的编排体现出编者希望学生以乐观的心态迎接初中新生活,涉及“如何认识自我”“珍惜生命”“如何过积极向上的生活”等话题。而下册第一至第三单元的课文编排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志坚强的人,这些内容均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内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握好新课程标准对教师处理教材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炼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重、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的需要。”

人教版思想品德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非理性情感大于理性情感),确立了以非智力因素的品德修养为教材的主线,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道德情操、思维方式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明确这一点,巧妙渗透心理品质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情操。例如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上册的“笑迎新生活”“认识新自我”“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健康、安全的生活”,下册的“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志坚强的人”等内容,无不围绕着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阐述,非常适宜作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全面的梳理,才能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这条教材主线,从而使思想品德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

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别于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健康辅导往往针对个别学生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其针对性和目的性比较强。而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没有很强的针对性,主要是对全体成员进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教学中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面对全体学生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笔者认为,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开展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从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教师应把握三个原则:一是了解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掌握其思想认识上的盲点和误区。针对个别有心理症结的学生,教师要巧妙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使其学会如何解决简单的心理问题,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切忌不考虑学生的学情,在课堂上居高临下地去要求学生“怎么做”。二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比如,有些学生比较信赖老师,那么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道理说教;有些学生有崇拜情结,那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榜样或典型事例,使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三是创设机会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机会,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在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编者安排了许多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训练的小栏目、小练习和小活动。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要求学生“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各自列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判断哪种方法是可操作且有效的,最后选出比较有效的方法,出版一期以“战胜挫折我有招”为主题的板报。在设计板报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自我认识、小组合作和实际运用,既受到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又有效地提高了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当今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独立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比较欠缺。为了在思想品德课中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要了解和研究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了解当代青少年“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时还要做到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准确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七年级学生刚迈入青春期,他们想摆脱父母的约束而自立,很想在同学、朋友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他们常常处于苦闷、无奈和无助之中,甚至有些学生因为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而走上极端,或过于清高,或丧失斗志。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或给学生以心理疏导,或教给学生心理疏导的方法与技巧,或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学会调控情绪”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联系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普遍案例或个性案例,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不良情绪和优良情绪分别带给人们哪些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由于案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真实、可信且有针对性、说服力,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情绪问题。

三、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全面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若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只有同时调动认识与情感这两种心理活动,才能更好地认识某种活动。笔者认为,要想更好地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吸引学生,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纪录片、故事片等课外辅导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怎样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播放张海迪的纪录片和电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将张海迪和保尔的意志品质特点,通过视频图像和有感染力的经典台词,全方位、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不管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是成就一番事业都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使学生受到触动。这时,教师再把这些人物的意志心理品质渗透到“让我们选择坚强”的教学中就水到渠成了。通过多媒体展示,那些英雄的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激动人心的对白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犹新。这样教学,效果比单纯的教师讲解要好得多。

第2篇: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一、整合情境创设的真实性与启发性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通过一定具有实际形象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产生具体的感知,从而获得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所以说,有效的情境教学必须是建立在真实、具体、生动的生活场景上的。真实的教学情境不仅能让知识更贴近生活,同时也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和思考,提高教学的效率。因此,对于有效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而言,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一定力求还原生活本真,贴近生活实际,从而让学生顺利有效地将知识迁移到生活 。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天生我才必有用》时,教师是这样给学生创设情境教学的:(1)给学生讲述“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出处及意义,用多媒体播放全诗并简要介绍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提出问题:“为什么李白要在诗句中表达‘天生我材必有用’”?(2)让学生认识到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播放剪辑好的励志影片《阿甘正传》,并组织学生讨论:“阿甘是怎样取得生命的成功的?我们应该学习阿甘身上怎样的品质?”(3)联系我们熟悉的生活案例讲解知识,播放并讲解张海迪的故事,并让学生联系本故事寻找自己身边类似的事件,总结、讨论、分析,得出结论。(4)在以上教学的基础上给自己来一个“自画像”,内容包括姓名、性别、身高、体重、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交际力、兴趣爱好、性格情绪、耐挫力、进取心、意志、特长等,并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树立前进的目的。(5)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确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用自信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在成功中增强自信,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

二、兼顾学习方式的合作性与自主性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情境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也要通过情境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双重锻炼下,才能真正获得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情境不仅要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更要能让学生有参与学习的机会,并增加学生的自主体验,从而在兼顾合作性与自主性的基础上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文《不以规矩 难成方圆》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片大地,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为了维护这个社会的有序运行,我们需要遵守很多规矩。然后教师给学生出示多媒体课件,课件一是关于一组中小学生交通事故伤亡的报告和数据,然后给学生提出问题:“是什么导致这些年轻的生命过早地凋零?”课件二是一组网络病毒介绍,网络中有很多的病毒程序,这些病毒不仅干扰我们正常的网络交流,更威胁着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在课件展示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我们怎样避免这些情况的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分组探究讨论,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展开讨论,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小组中加以总结。这样的教学就是既兼顾合作,又不失自主的教学。

三、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与开放性

成功情境教学的一个必要原则就是具有活动性和开放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播给学生知识,更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学而言,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增强学生对实际社会的正确感知认识,并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活动与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启发正确的思想认识。因此,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情境的活动性与开放性,让学生在对社会和生活的实际触摸中,不断地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对自己的一生负责》时,教师首先给学生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个问题中,有的学生想成为鼎鼎有名的大明星,有的想成为事业有成的商人,还有的想成为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于是教师接着提问:“要想成为你们想成为的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有的说是毅力,有的说是勤奋和努力,有的说是家庭背景,还有的说是运气……在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那你们觉得需不需要责任呢?”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都肩负着各种各样的责任,父母要养育儿女,教师要教书育人,医生要救死扶伤,学生要尊师好学,军人要保护国家,警察要维护社会秩序等。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如果每个人都不需要再承担责任,我们的社会变成什么样?”最后得出结论:“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成功的标准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个必要条件却是相同的,那就是责任。责任贯穿着我们的一生。”

第3篇: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关键词】农村初中 思想品德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43-02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结合所在的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通过深入探索,我深切地体会到,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应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其次要有效利用农村初中学生身边的各种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自然、积极地学习;还要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农村初中生的特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变得主动、自觉地学习,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真挚情感,化情感为学习动力

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孩子,他们普遍缺乏关爱,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切的爱,在心灵深处产生学习意愿,才会转化为学习动力。要让学生亲近你,先要让学生爱上你。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的灵魂;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通往学生心灵的一座桥梁,是开启学生智能的钥匙,是点燃和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焰。教师只有真心地爱护学生,真诚地鼓励他们,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冲动。为了让学生喜欢我,我非常注重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有“道”可信。在生活上、学习上尽可能多给学生信任和关爱,让学生感受到父母般的关怀,只有让这群缺乏父母关爱的农村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爱,学生才会喜欢、亲近教师,由此产生学好这门课的强烈愿望。

李小凡是班主任眼中无可救药的差生、家长无可奈何的孩子、学校典型的问题学生。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我并没有放弃他。课余时间,我经常和他谈心,倾听他的心声,和他一起做他喜欢做的事。为了帮助他改掉上网的坏习惯,我甚至还和他一起去上网通宵,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帮助他解决成长中的烦恼,以女性特有的温情感化他,让他体验到别样的温暖。在课堂教学中,我常用激励的目光关注他,用启发的话语引导他,用温柔的双手抚摸他,让他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渐渐地,他有了进步,还常说:“不学好思想品德怎么对得起关心我的张老师!”就这样,他从喜欢上思想品德课开始,慢慢地进步,去年中考时,竟出忽所有人的意料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老师们都赞叹不已。今年教师节,他回来看望我时感激地说:“是您挽救了我,改变了我的人生,没有您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毕业了,我仍然随身珍藏着思想品德课本,时常忆起您的谆谆教导。”

时时处处关爱学生,学生自然会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所以,教师要用发自内心的爱来对待学生,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让这群农村的孩子从内心深处真正喜欢老师、爱老师,从而自觉主动地学习。

二、有效利用身边的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自然、积极地学习

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思想品德课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生活是思想品德的重要课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巧妙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把教学与生活实践适当结合,设计一些源于生活的素材或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课本中的知识学会思考、学会探究,从中培养学习能力。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农村初中学生的视野也得到了拓展,他们更喜欢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所以我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采集了很多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例如,我在教学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一课《大家之家》第二节“成长的园地”时,收集了我校近年来校园变化的图片、同学们学习生活的情景、学校开展各种活动的图片和视频,亲自拍摄了一些七年级学生亲身参与的活动,以及与学生学习、活动、生活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结合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如“畅谈我的校园生活”“校园生活给我带来了什么变化”“学校每学期都组织拔河、书法、绘画、歌唱比赛等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你从中收获了什么”等,制成教学课件。学生在课件上看到自己的身影,激动地高呼:“那是我!”“那是我们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瞬间被点燃,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也提高了探究问题的效率,随后我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验学校生活的价值、培养他们爱校的情感就水到渠成了。

针对农村学生,有效地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进行教学,比起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活用教材、拓展教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4篇: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一、用歌曲营造课前氛围

上课前一、二分钟,打开课件,音乐响起,学生随着音乐走进教室,多媒体播放出与课堂内容有关的优美图片、动情的朗诵,或是老师温馨的提示语……学生的心情会慢慢平静下来,课间的躁动、上节课遇到难题的困窘、犯了错挨老师批评的难堪等都会被优美的旋律所代替,轻松愉快而又神情专注地走进新的课堂。例如我在教七年级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第一课时,选取《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伴着音乐,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美丽的女孩,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而失去了花儿一样的生命。在这样的氛围下,同学们的嬉闹平息了,走进教室的同学脚步放轻了,翻动课本、作业本的同学动作幅度变小了,有的同学眼里甚至还闪动着泪花。就这样,同学们在课前背景音乐的伴随下,走进了课堂,进入了角色。

二、用自己的歌声导入新课

利用歌曲导课,是常用的教学技巧之一。我用歌曲导入课题,从不播放歌曲录音,而是自己唱,我觉得这样更有感染力。例如我在教七年级第三单元《相逢是首歌》的第一个专题《友情伴我同行》时,采用卡拉OK的形式,多媒体播放音乐,出示歌词,我把歌词的重点内容作了标识,音乐响起,我放声歌唱,歌声落下响起的是一片掌声。“老师愿意做你们的朋友,而且期盼着能成为你们永远的朋友,不知道你们愿意吗?”学生们非常激动地高喊:“愿意。”“那么,谁能帮老师把今天要探讨的话题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反应积极,有位学生主动跑上去,写出了“让友谊天长地久”。多有创意的课题,况且还是一首歌曲的名字。

三、巧用歌词,优化学生的记忆方法

我们一直追求“教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在教学实践中,构建生活化思品课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思品课中有些理论,学生不好理解,也不好记忆,课堂上为了让学生降低记忆难度,我就巧用歌词,把要记忆的内容融进歌词里。如我教《让友谊之树常青》时,就把交友的原则融进了歌曲《让我们做个朋友》的歌词里:“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做个朋友,平等、尊重、真诚,关爱、帮助、宽容,朋友间要讲原则,友谊之树才能长青。”

简单明了,易懂易记。再如我教九年级第二单元,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时,就利用了歌曲《越来越好》的歌词:“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商品精了,价格活了,心情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婆媳和了,家庭暖了,生活越来越好;孩子高了,懂事多了,学习越来越好;朋友多了,心相通了,大家越来越好;道路宽了,心气顺了,日子越来越好。”通过歌词,学生们体会到中国的发展,不仅经济发展了,而且文化教育也发展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养、精神素质也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增强了。巧用歌词,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学生的记忆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机智选歌展示收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思品课的每节课都有一个让学生展示学习收获的环节,叫收获平台,设置要求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诗歌、名言、小故事、一首歌、一段话……)来展示这节课的收获。学期刚开始时,学生一般都用文本中出现的资料,像课本中的名言、诗歌或者是文中的标题来说。随着歌曲积累的增多、教师思想情感引导的加深,很多学生都学会了用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所学。谈友情时,一位学生声情并茂的一首《思念》引来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说师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老师和我手拉手》;爱家乡、爱亲人、爱国家,学生们找到的歌曲更是丰富多彩。这样,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思品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学习能力。

五、用歌曲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品德升华

第5篇: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2—0053—01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然而,就是这样一门重要的课程,却在农村中学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

1.思想品德学科考试制度有待完善。从现行思想品德学科考试的要求来看,其由对学生书本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转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从考试内容来看,大部分内容基于城市生活。其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无疑具有相当大的答题难度,这种考试制度也不利于考查农村中学的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2.农村初中学校中大量优秀学生流向城镇重点学校,城乡学校间教学质量悬殊。由于农村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渴望,许多有经济实力的家长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转入城镇中条件好的学校就读。这样,在农村中学各年级中就失去了一批学习的领头羊,而转入学校则充实和扩大了优秀生队伍,城乡学校间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差距从而不断拉大。

3.教师工作不稳定,师资严重不足。由于目前城乡学校教师在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也导致部分农村中学的思想品德教师无法安心工作,他们千方百计地想从农村学校调到市区去,至少要到区(县)所在地的学校任教,而每年从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出的思想品德教师也很少有人能够安心在农村中学任教,特别是到偏远山区学校任教。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师的缺乏,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思想品德教学的正常开展。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学校,仅有一名至多两名的专业思想品德教师,其往往无法在学校内进行本学科的正常教研活动,难以抽出时间去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只能每年被学校领导安排到初三毕业班去“把关”。由于七年级、八年级的思想品德教学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因而,这些教师即使使出浑身解数,要想在一年内补上学生前两年的知识缺口并完成九年级的思想品德教学任务则相当困难。

二、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要提高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学校学生之间的差距,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农村中学的思想品德教师应主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要避免空洞的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知识性,又要使教学活动富于趣味性,应寓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为此,教师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能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是要在实践中贯彻新的课程理念,合理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和途径,在多样化的教学情景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发展所需人才。

第6篇: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在学生的心目中都是枯燥无味的说教课,甚至在一些教师心目中认为这门课是可有可无的课。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不愿意上这门课,教师不愿认真教这门课。要改变这样的现状,要求教师要首先转变观念,认识到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学生分辨是非曲直的方法,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正是按照初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课程改革力度,让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充分凸显出来。

作为长期从事思品课教学的教师都能深切地体会到:只要教师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就一定能上好思想品德课。

一、提高学生兴趣的关键在每堂课的导入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一节课,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如设计故事导入,在设计“合作才能带来共赢”一课的导入时,就有多种设计方式,方式以:教师讲“龟兔赛跑新篇”的故事,龟兔在参加森林动物运动会时再次相遇,它们在比赛中互相帮助最终赢得大奖。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学生龟兔正是通过合作最终才获得成功,从而引入新课。方式二:利用影像资料《中国男子体操2012伦敦奥运会团体赛》来导入,让学生感受正是由于有邹凯等运动员的团结合作、努力拼搏中国队再次站在了冠军的领奖台上。由于邹凯是本土运动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表演小品”、 “故事大比拼”、“播放乐曲”等。只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导入,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兴趣还在于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是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进行编排的,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教学时,可以将第一堂课设计成学生的自我介绍和认识校园活动课,通过活动学生认识了新朋友、熟悉了新环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原来思想品德课并不是枯燥的说教,从而激发了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三、提高学生兴趣还应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课堂上学生喜欢的事情会让他们聚精会神,兴致勃勃。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下与学生聊天时,提起奥运会,提起世博会他们能够娓娓道来,其兴致远远超过思品课上的其它内容。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课下的事搬到课堂来做呢?抛开课本上的事例,利用鲜活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挑选出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生会觉得这样的课实用,对其它科目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趁热打铁,告诉学生我们的思品课就是教学习、生活、交往等方法的课程,不要求死记硬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交往有艺术》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把课本上静止的知识变成精彩的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学会交往。

四、提高学生兴趣还需要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教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体现新课改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在中小学课堂上被广泛采用。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实施合作学习?目前,学案导学法是一种比较适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教师一定要设计好教案和学案,让学生在学案的辅助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自己放在主导的地位,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与自由。学生在学习中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去探索、感知,自然而然学习兴趣就提高了。

第7篇: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思想品德课 “三个实现”

新课改以来,我参与了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在教与学中,领略了其中的得与失,也享受了其中的苦与乐。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小小的收获与快乐,与大家共享。

一、要重视“生命点”,实现学生的主体化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是“认识的主人”,而不是“机器”,不是“认识”、“知识”的“容器”。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生动的、活泼的、发展的学习主体。思想品德课老师一定要改变教师唱“独角戏”、搞“一言堂”的现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讨、自我教育、自我体现。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爱我班”一课,总体围绕怎样建设一个良好的新集体展开。要想建立一个良好的新集体,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样的集体才是一个良好的新集体。如果教师直接把良好集体的标准说出来,那只能是教师心目中的新集体,而不是这个集体的“主人”――全体同学心目中的新集体。我采用的方法是提出问题:你心目中的优秀班集体是什么样的?学生经过思考之后答案各种各样:有的说是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谐相处;有的说是全体同学学习努力,各有目标。就这一问题我也让各班的班长作了回答,碰巧的是班长们的答案竟然出奇的一致,都是严明的纪律,团结向上的班风。以上同学及班长们的回答,体现了每个人心目中的集体是不同的,也体现了每个人的心声。在同学们展示出自己的观点之后,我再对他们的标准进行归纳分类,如分为人际关系、努力目标、班级纪律、学习氛围等几个方面。这样良好班集体的标准就有了,下一步的班集体建设就在我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开展起来了。下课铃响时,就是良好班集体建设的完成之时。这样既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任务,更让大家亲自参与了班集体的创建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我”也为集体的创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班集体是每个人的班集体,“我”是这个集体的“主体”之一。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促使学生主动接受了教育,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要寻找“结合点”,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要坚持这个原则,首先必须全面理解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在掌握理论的同时,教师更要注意联系实际,因为理论若脱离实际,势必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关键在于寻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即考虑“实际是什么,有哪些,如何联系”的问题。我认为教师选择的“点”应该是学生熟悉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例如在讲到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会道歉”这一问题时,针对初一三班的学生比较直爽纯朴的特点,我作为班主任,为了让大家化解以往的误会,改善同学关系,学会对别人真诚地道歉,便花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搞了一个活动。我首先启发学生回忆从9月1日第一天入学到现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在生活中,需要说“对不起”、“抱歉”而没有说的事情。我说我不追究大家之前有没有说“对不起”,现在想看看大家有没有说“对不起”的勇气。话音刚落,最爱发言的王亮首先站了起来并来到讲台前,他虔诚地对大家说了声“对不起”,同时深深地给大家鞠躬,原因是当天下午他拿教室的钥匙迟到了三分钟,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在他鞠躬还没直起腰时,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接受了他的道歉,更为他的勇气而鼓掌。接着一贯表现不太令人满意,自制力不太强的王罗娜也来到讲台前,她要对赵胜利说“对不起”,因为前两天在寝室里发生口角,王动手打了赵,面对王真诚的“对不起”,赵也发自内心地说了声“没关系”,两人握手言和重归于好。之后两位纪律委员也站了起来,为他们前两天与数学老师发生的小小的不愉快影响了一三班的名誉而向大家表示歉意,接着越来越多的同学站起来了,一句句发自内心的“对不起”感动了我,更感动了同学们。同时,大家心灵的距离拉近了,同学的关系更融洽,班内的氛围变了……当下课铃突然响起时,同学们竟然不愿意下课,王罗娜举手说:“老师,咱还接着上吧……”之后这样的政治课更成为很多同学的期待。

三、要刺激“兴奋点”,实现学生学习的兴趣化

第8篇: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关键词:学习兴趣;主动性;求知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142-01

在课堂上,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取措施来实施快乐教学,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并茂、动静结合、形象直观的特点。多媒体配合网络应用在课堂教学上,还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多媒体快乐的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提供的声、像信息结合在一起,并把视听等信息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满足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引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让学生在教学中耳闻其声、眼见其形,从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教材,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声像并用,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可以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片和图像等多媒体要素的优势,进行有机整合。创设与讲解内容相适应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境,通过鲜明的画面构图,逼真的形态色彩、美妙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和节奏,可以提高课堂实效。如在学习八年级《礼仪展风采》一课的时候,我用视频播放天安门升国旗仪式,国歌响起,同学们眼中透射着骄傲和庄严,这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礼仪重要作用和影响的热情。

二、化静为动,增强动感 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手段最大局限在于不能动态地表示运动变化的事物,而动态的事物往往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则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有效地诱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双方处于“活化”的状态。例如:教学七年级战胜挫折这一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面对挫折的三种态度及结果,让学生在画面的移动中深深体会该如何面对挫折,才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通过图像的渲染,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快就掌握了本课的重点知识。

三、情景交融,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多媒体的运用,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如教学九年级科教兴国战略这一内容时,播放了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的视频和图片。多媒体的这种教学手段以其形、声、色、意相统一的优胜,产生一种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视听,体会材料的真实性,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展示了知识的海洋,刺激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利用多媒体快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知识学习与品德修养,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适合课文内容的动画片,影像资料等,把课文单调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富有生机的立体场面,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起良好的道德情感,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情、景、理”的相互交融之中明白道理,升华情感,指导行为,自觉履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义务。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有效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第9篇: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3.2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新的课程理念不断冲击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政治教师充分展现教育智慧的场所,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是对初中学生专门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呢?

一、要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表现一种启迪,当学生迷失方向时,教师不要轻易告诉他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畏惧时候,教师不要拖着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比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一文时,根据学生生理变化突出、身体成长快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从心理上寻找自己的位置,关注自我形象以及自尊的需要,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小组展开讨论,在全班进行交流与评选,评选出“乐观之星”、“自信之星”、“助人之星”。由于引导正确,方法得当,学生自主参与,解决了学生面临的问题。

二、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优化教学过程与组织方式

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自主的、合作的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逐步掌握学习和认识社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学习本课程必备的收集和整理信息,识别和运用,阅读和分析文字材料等最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尽管目前很多地方还不具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足够的图书资料,但在有条件的地方,应鼓励学生根据相关问题或主题查询资料、信息,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我课余时间常常从报刊杂志上搜集各种资料,充实课文内容。特别是通过上网查找和搜集各种资料,解决学生各种各样疑问。还把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综艺节目搬上课堂,竞赛、竞猜、小品、抢答、评比、辩论等点缀着课堂。在课堂教学应用时收到良好的效果,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三、实行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1、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技能水平、心理水平的基础上与教师传授的信息在互动中建构和发展起来的学习。这种互动和建构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的接受性。

2、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也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手段。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与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因而对每个课题的分析与思考都有着不同的见解,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有利于探究性学习顺利开展,能发掘深层次的内容。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笔者通过对本班学生的了解以及对学生个人意愿的采集,将全班学生合理地进行分组,以期让学生发挥个人所长,进而有效推进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开展“法律护我成长”的课题探究中,笔者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发现学生存在三种思考的方向:一是“法律护我成长”的体现,二是法律保护我们的基础,三是如何寻求法律保护。学生分工明确,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去寻找理论支撑和具体案例,很好地完成了这个课题的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合作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正确态度和能力,使全体学生能互相帮助、团结协作,集体力量得到充分的体现。

3、突出探究式学习。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根据这一理念,教材在每个单元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围绕主题,展开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开始,分组活动揭示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进行教学,层层展开。让学生结合生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掌握运用,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种探究式的教与学过程,从发现问题开始,展开一系列的分析研究,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提倡教学手段多样化,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要充分运用黑板、实物等传统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更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形象化,不仅能给学生真实自然、生动感人的美育,还由于情境的创设,会激发和维护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所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常常被我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直观性强,能够将课本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学生的眼、耳、脑,让他们兴奋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创造一个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如精心设计了《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情趣与兴趣》等多媒体课件,在讲《情趣与兴趣》时,我用多媒体呈现了一组风景优美的图片,让学生在观赏的同时感悟情趣的内涵。这样的情境引入,使得抽象的概念生动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育尤为重要的是可以把课堂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总之,新教材,新教法,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摆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将在今后的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更好地领会新课程所体现的教育理念,不断地组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小平.新n程下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效率的措施探讨[J].教师, 2014年30期

[2]崔颖超.新课程下如何教好初中思想品德课[J].科技创新导报 , 201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