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就业指导课程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

第1篇: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就业能力校企合作

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一些基本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一方面大批毕业生感叹就业艰难、工作难找。另一方面,企业界对难于招聘到合适人才的抱怨也日渐强烈,分析这种人才培养中供需之间的矛盾,以满足企业界对人才的要求、学校的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职业发展,达到“三盈”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一些学校的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职业教育课程与证书、就业及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进行研究。调查选择2所职业中专、1所职业高中和2所高等职业院校的1700名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涉及机械、会计、计算机、电子、土木、外语、工商管理、文秘等专业,共发放问卷17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8份。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有了求职或就业的经历,对于研究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很有价值。

1.课程与证书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用人单位基本上都提出了“有工作经验”和“有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重要举措。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具有相关职业证书就成了获取就业机会十分重要的一个砝码。那么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取相关证书呢?

表1显示,学校的课程设置在帮助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方面总体上来说是比较有帮助的,然而学校的课程设置在某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从表2可见,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与专业相关考证内容列人教学要求是学校最应加强的教学方面的工作。要加强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在设置专业前首先应进行行业的分析,然后再确定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所开设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专业基础知识也应根据职业和岗位的需要系统化,以区别于学科课程体系中由一些专家事先给出专业的学科基础性课程或者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科专家的意见提出学科基础课程设置的做法。在具体操作时,与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由行业主管部门参与专业设置方案的制定,面向行业设置和按行业归类是必须的。这样学生在工作中需要加强的许多知识就可以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直接获得。学校可以建立实验室,请企业内的专家为学生授课;或与企业合作,定期让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及实习,将课程与就业通过校企合作有效的连接起来,不但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还使专业相关考证内容更形象化。

2.课程与就业能力

就业要求中剥除对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外衣后,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要求才是其根本需求。当然,职业教育的目标也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生产服务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培养目标上应该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这一要求也体现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上。调查显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能力。那么,应该如何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使其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呢?首先,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课,然后根据专业课的需要,设置专业基础课,最后再根据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需要安排基础课。按这种模式设置各专业的课程,在总体上应注意加强专业课,适当拓宽专业基础课,合理地压缩基础课。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安排课程的课时比例。同时,在课程内容上专业基础课要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做到学用结合,基础课要充分体现为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服务的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体系既有层次性,又密切了各层次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这里举个例子来说明课程设置与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表3是某学校数控机床专业的课程计划:

由表3可见,从普通文化课程方面看,没有突破原来的语文、数学、物理、政治这种框架,明显具有普通高中课程压缩的痕迹,没有心理教育、人际交流、环境教育、两性教育、各地文化教育等内容。生涯规划在各职业类学校还处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期,所以还不成熟,有的被窄化为就业指导教育,造成大部分学生生涯规划意识薄弱等,而这些能力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应该慢慢培养起来的。从专业课程方面看,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第三学年上半学期学习的很多理论,没有上机实践,到下半学期用整个学期的课时实践,这样的安排学生反映很不合理,理论本来就枯燥难懂,还要进行一个学期的纯理论教育,肯定不能完全消化,到下半学期实践时理论知识就已忘得差不多,那么教学效果又有多少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多少呢?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能力。

职业教育不能光讲理论没有实践,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体现,是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亦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解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体系间有机结合的问题,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编制,但也要注意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从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穿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后,马上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或者先进行实践,碰到不懂的地方,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对书本的阅读等途径掌握相应的理论,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校还应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总学时、内容和要求,形成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相互配合、交叉互补。

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已经关注到与就业的相互关系,除了要提供更好质量更高层次就业的专业实践教育和证书教育的内容外,还需注意在理论教学上的宽厚度,及加强有关基础职业能力及生涯规划方面的内容,为学生职业发展的长远性,以及职后的继续教育打下基础。

3.课程与学生职业发展

表4的数据显示就实践性环节而言,在企业内的实习是更接近社会工作需要的课程,可以了解职业与工作场所以及了解和发现自我的职业发展方向对学生就业帮助是最大的。在校通过实习,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学校应给学生创造一个既符合教学规律又有足够真实性的工作环境,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这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加强与行业、企业结合的力度,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和强化企业内实习这一教学环节,可以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就业基础。可采取以下方法:学校成立由行业企业代表参加的就业指导委员会,请企业人士一起参与实习指导工作,制定学生的实训方案、训练的时间、内容和要领,缩短学生与职场之间的距离;学校应企业要求实行订单培养,课程设置上完全把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使学校、学生、教师的工作学习要求进一步明确化;学校把实训基地放在企业,把实习培训与学生就业工作合而为一,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学主要由学校负责,企业内实习训练主要由企业负责,双方分工承担了教学任务。

然而学生获取实习的机会也是多种多样的。从表5“所有学校”一栏的数据看,各项较平均。但将“文科学校”和“工科学校”两栏对比看,就能发现其中的明显区别。工科学校的学生获取实习机会的途径主要是学校推荐和校企合作,而文科学校的学生获取实习机会的途径主要是亲属介绍。

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企业内实习,因为其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获取就业能力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可见学校的课程设置除考虑学生的就业外,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学校应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学生到企业内实习,其最好的方式就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对工科学校的学生就业帮助最大,通过此途径与企业建立关系,一个企业需要该专业的人是一批量的,实习后如果没有问题,就可顺利进入该企业工作。而对文科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实习直接找到工作的几率不大,因为一个中等企业需要其数量不会很多,但校企合作可以使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了解职业与工作场所、了解和发现自我的职业发展方向,这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帮助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校企合作对于长远地发展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实践环节具有深远的意义。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就需考虑企业用人的计划与标准,并与企业一起商定招生专业和数量,一起考核录取新生,实行招生与招工相结合,并且与企业一起编写一些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学生三年实训方案、训练的时间、内容和要领,分工承担了教学任务,如: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学主要由学校负责,校内外学生实习训练主要由企业负责。学校还需与企业加强沟通,定期召集双方的人员,一起研究教学、实习工作,协调和解决有关问题,校企双方共同培养既能顶岗进行熟练操作又能爱岗敬业的技术人员,学生一毕业就能迅速的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成为合格的企业人。

第2篇: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 就业指导 实效性 高校教育

一、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问题

根据教育部教学[2007]4号文件精神,就业指导课明确列入教学计划中,各高校普遍开设就业指导课,高校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了解大学生就业现状、就业形势与政策;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职业意识。

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指就业指导课教学是否实现教学目标,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关键看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就业质量。对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进行探索有助于确定教学状况与教学期望的差距,确定教学问题解决对策,对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不像其他课程的教学评价,需要跨阶段,即大学生在校阶段与毕业后就业阶段,我们对就业指导课教学实际效果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网络咨询与社会评价体系开展调查工作。

通过对我校两个专业应届及历届大学生的跟踪调查,对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反映主要有课程组织形式、教学模式单一,大学生反映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不大,满意度差,指导意义不强,只在就业政策、技巧方面有些收获,与就业指导课教学目标相差很大。

二、影响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1.课程设置不规范。

(1)就业指导课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成为课程低效的一个主要原因。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各个不同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并在每一阶段做好合理规划和不同指导,根据不同年级课程内容和学生发展要求设计,合理地安排基础课和专业课,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就业指导。由于就业指导课程教育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不能全程化跟踪,不科学的课程安排直接影响就业指导成效。

(2)课程内容不能太单一,要充分考虑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和自主创业指导需要,不能只偏重择业技巧而缺乏教育性指导,从而忽视学生综合能力职业素质培养。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就像上岗前培训,仅以毕业班学生为对象开展毕业前的就业指导,无法达到国家要求。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面向全日制在校生开设,课程内容要丰富,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2]。

就业指导课程设计以转变学生态度和观念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面向全体大学生实现全程化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3]。

2.教学实践针对性不强。

课程指导实践性环节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强弱是学生就业能否成功的关建,认真做好教学实践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指导性和时间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绝不能只以讲座形式或以说教为主形式出现,只是单纯的理论讲解,这样无法发挥就业指导课实效性。基于就业指导是一门很强的实践课程,必须和行为训练、参观访问、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及科学实验有机结合起来,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将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践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

3.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差距大。

就业指导教师教育理念陈旧,教师没有将终身教育理念融入就业指导课教学,除了简单的知识传授,没有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及企业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除此之外,大多数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力量大多由辅导员和专职学生工作干部组成,教师能力水平和学历层次差距大,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理论学习和培训,同时就业指导教师奖励机制不完善,很难保障就业指导课实际效果。

三、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

西方国家在学校就业指导发展中比我国有更多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指导教师的管理法制化。

许多西方国家制定了相应法律规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相关要求和服务范围,加快了就业指导工作法制化进程。如日本学校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任命一位就业指导教师专门负责学生日常就业指导工作。

2.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

许多国家成立了专门就业指导机构。美国高校设有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就业辅导中心或安置办公等。澳大利亚大学拥有健全的就业机构,并且运转灵活自如。澳大利亚大学中设有就业服务中心或就业中心(简称CAS),是一个专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咨询与服务的机构。而日本则设有校一级的就业部或就职指导部,专门为学生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提供服务和帮助。

3.配备专业化、高水平的就业指导队伍。

很多西方国家培训配备专业化水平很高的专职队伍,并制订职业指导从业人员的执业标准。另外,组织教师、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及校友等人员成立兼职的就业指导队伍。在英国,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般由职业顾问和信息职员构成,逐渐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就业指导队伍。英国大学里一般都由高学历心理学专业博士人才担任就业辅导教师,就业指导内容从大学生择业到业生涯设计全程化跟踪。而在美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大多数要求拥有高学历学位,还要具有咨询学、辅导学、高等教育学和心理学博硕士学位,一般工作人员最起码也要拥有学士学位,从事个人导师和宿舍管理员等就业指导管理职责。

4.投入充足的就业指导经费。

没有足够就业指导经费支持,就业指导工作无法深入展开,因此,国外高校在就业指导经费投入方面还是相当充足的,有力保证就业指导工作全面开展。美国对就业指导机构的经费投入较大,就业指导中心地位日趋重要,更加大对此机构的经费投入,让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顺利展开。英国也是如此,每年都投入充足就业指导经费,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5.就业指导工作与社会合作紧密结合。

国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社会、企业和政府之间合作非常紧密。在美国,高校通过产学合作教育等方式,加强职业界和社会的联系,以满足和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英国校内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加强各学部学院之间的工作协作,特别学校与社会、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德国采用多方社会力量,如政府、学校、企业和私人咨询介绍所等共同参与就业指导工作。

国外高校借助高科技手段让就业指导工作走入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方向,从而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变得专业化、专家化和职业化,就业指导组织有序,市场服务范围广。特别注重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综合素质,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最终就业指导朝着多学科、个性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4]。

四、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建议

1.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实现观念上的突破。

要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不能停留在课程本身,重点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从观念上突破,一方面就业指导课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新知识,了解就业形势和自身优势和劣势,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有关择业技巧和养成良好择业心理,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需要教育者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就业及工作过程中不容易迷失,不轻易改变职业方向。

2.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保障: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完善的课程体系对就业指导课教学起到保证和促进作用,就业指导课程综合性强,时代特征明显,课程设置要结合社会发展及就业形势,所学专业职业发展趋势、学生及家庭期望值等特点进行调整。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全程化、多方位就业指导,以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根据社会发展、就业需求和职业状况对课程设置、安排、标准进行规划设计,依据学生专业及就业心理发展特点对教学目标、内容、结构、手段方法、评价体系等进行调整完善。

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直接关系教学实效性,需有战略高度,统筹兼顾,以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3.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原因,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教育部[2002]18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对就业指导教师的生师比有明确要求;事实上,很多高校未能达到该要求,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缺乏,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及专业背景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影响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逐步走向专业化道路。高校可以从制度建设入手,明确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完善师资结构,加强师资培训和校外实践,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规范的考核制度和完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白晓玉.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2010(8):23.

[2]陈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公共管理,2008(10):41-42.

[3]孙志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现状调查及实施策略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职业教育管理,2014(3):20,26.

第3篇: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62-01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品质和能力,其本质属性是职业性。从企业对就业者的要求来看,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可分为基本职业素质和专业职业素质:基本职业素质指所有"职业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主要体现在责任心、敬业精神、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专业素质;是相应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特有素质,即良好的职业技能[1]。从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要素构成来看,可以将职业素质分解为三大构成:身体素质、 心理品质、 思想道德和人际交往能力是从业者必备的、 对职业岗位工作起保障作用的因素,可称之为保障要素;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反映能力是适应职业岗位工作并支撑从业者整个职业生涯所必备的素质,可称之为支持要素;而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是为个体职业生涯发展、 自我潜力发挥服务的要素,可定义为发展要素。那么职业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具体怎么实施呢?我认为应该从如下几点着手。

1.建立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管理中心,创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为全面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与管理工作,中职院校应该设立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管理中心,负责全校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其职责,包括收集中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信息,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提供各方面信息参考;开展调研工作,了解校内各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及学生对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需求情况,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依据;组织召开职业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制订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管理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探讨各门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特色,建立具有本校中职特色的职业素质课程体系;负责组织召开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研讨会,交流职业素质教育课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探讨推进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2.建立向职业素质教育倾斜的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逐步完善和创新高等职业人才素质培养模式,体现在实训模式和质量评价机制两个方面:一是从改革实习、实训模式入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充分实现实习、实训的最大价值。拓展"边实习边就业"、"预就业教育"的格局。在实习、实训中,将顶岗实习纳入学分制,将企业鉴定作为学分的评价依据,加大素质考核的分量,从而加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与衔接,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最大程度地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空间。二是探索向职业素质教育倾斜的人才培养技能评价机制,必须推行职业技能考核制度,实施"多证制"。中职学生毕业前必须通过职业技能考试,应从设备、师资、制度上保证各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从事一门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水平等级的培训与鉴定,以提高中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必须引入用人单位评价机制,把学生是否达到企业岗位要求作为素质培养的最终评价标准[2]。

3.加强就业与创业素质教育

中职院校根据生源结构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培养中职毕业生的良好就业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就业素质,要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全程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纳入中职人才培养计划,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分阶段、分层面进行就业指导。开展多种方式的就业指导活动:利用校园媒体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指导;办好供需见面的双向选择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招聘活动;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办好校园就业专门指导网站,为学生搭建网上就业指导平台;对已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既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服务,又可获得第一手信息资料,用于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毕业论文,内涵。创业素质的核心是创业能力,需要创业者在青少年时代打好创业教育素质的基础,就要培养学生发现与捕捉机遇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毕业论文,内涵。毕业论文,内涵。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建设一支有创业经验的教师队伍,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

4.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中职院校的人文环境建设时,要将与学院专业设置有关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将企业文化的精髓作为中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一种源泉,中职院校的学校文化内涵与特色才能真正创立和形成。一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引进,如诚信文化、人本文化、尽职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非常重要内容。在中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思想、社会现象及热点问题,以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将诚信、人本、尽职的道理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企业管理文化的引进。中职院应将企业严密的组织纪律性、规章制度等,与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严谨态度和安全意识结合起来,建立起富有企业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3]。

5.培养优秀的职业化教师

中职院校可借鉴美国,以各州为主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做法,对职业院校现有师资队伍进行有计划的送培,在校职业教育师资班学习的学员,可按照职业教育教师的特殊要求来进行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专业课和教育学课程之外,还可设立有关专业教学方法及大类专业技能课程。当地政府可以借鉴日本经验,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任务,建立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系统。毕业论文,内涵。通过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师资实现对中职学生的高质量培养。在终身教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潮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今天,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很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质。中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渗透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环节上,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地实施。

参考文献:

[1]李丹,刘霄骁.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学校精神刍议[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2).

第4篇: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分析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出发,通过借鉴美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经验,探究完善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途径。

就业指导工作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的需要,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使其能够全面迅速的与工作岗位结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还可以帮助高校了解和掌握社会需要人才的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提高竞争力。

一、我国离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高校相继成立了就业指导机构。直至目前,多数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还只是一个附属机构,大多挂靠在学生处。基本上一套人马、两个班子,相关人员大多数是从相关岗位临时抽调的。虽然责任心和思想素质很高,但是缺乏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理论知识,无法使就业指导工作有效地开展。并且服务对象只限于应届毕业生,所开展的工作也只是宣讲就业政策、公布就业信息和讲授面试技巧等。这种狭隘的、职能单一的就业指导工作,没能很好地发挥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服务功能,延缓了学生对社会和职业岗位的适应期。

二、美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经验

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程在高校被广泛开设最早起源于美国。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美国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有着非常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运作程序,已成为学生在校期间受教育内容的一部分。

(一)就业指导人员队伍高度专业化

美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由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组成,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较高。在就业指导机构内部设有中心主任、就业顾问、就业主管、对外联络员、秘书等职位,所有工作人员都有明确的岗位分工。

(二)就业指导工作高度关注学生个性特点

美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一般是先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特长进行综合测评,然后依据测评结果寻找适合每一位学生的职业种类,帮助其确定就业意向,并进行职业潜力开发,最后形成针对每个学生特点的规划方案。就业指导机构除以讲座的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辅导外,还着重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和辅导工作。

(三)就业指导工作与教学过程密切结合

美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教学过程密切结合,是中小学职业教育与指导工作的继续。美国高校学生从人学起,就接受学校为其提供的前期职业指导服务,为理性的选择专业和课程提供帮助。同时,学校为进人高年级或毕业学年的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技巧训练等帮助。毕业后的校友仍可以返回母校接受各种就业指导和培训教育,获得延续不断的终身服务。

(四)就业指导工作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

美国高校通过董事会制度、产学合作教育等方式,加强了与职业界的联系,使就业指导工作及时地跟上了就业市场的需求,更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的就业要求。通过与用人单位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可以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从而加强了学校的教育功能和生存基础。

三、美国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在就业指导的工作理念、人员素质、工作实施以及与社会的联系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转变就业指导工作理念

完善和改进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之一就是彻底转变就业指导工作理念。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要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地实现就业,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和获取职业后能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素质

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因此,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人员的专业化、专家化和职业化,既是适应就业市场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就业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

(三)开展全程化、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高校应该把就业指导工作从毕业班向各年级辐射,开展有不同侧重点的就业课程,将就业指导课程与文化知识课程同等列人学校教学计划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自己期望的职业领域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而直接感受就业市场,并据此评估自己的职业选择。对毕业班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注重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个人信息与职业实践中所获得的职业信息相比较,从而列出自己可能将要从事的职业,同时开展择业技巧、礼仪、心理调适等就职前训练。

第5篇: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系统要素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04-0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竞争,创新型人才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和中心,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因此,高校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系统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在国家、产业还是企业层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大批具备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拓展和深化要求我国产业结构要不断优化升级,创新型人才的有效供给有助于提高产业转换速度,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为此,高校教学模式必须适应人才竞争环境的要求,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完善。

一、相关理论概述

1. 国内外相关研究

我国有关创新型人才的研究较多,而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从目前研究来看,国内学者韩丛发提出了两种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科学创新型和技术创新型模式。陈羽白等从华南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等,初步建立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刘益才对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措施,比如努力促进课堂教学与科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共建校内基地、学生参与校内实训。

国外大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着比较成功的经验。英国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训练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强调教育的实践目的,注重训练学生思考的能力、批判性思辨和多学科知识交叉,是英国教育培育创造型人才的特色。美国大学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重视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日本高校高度重视科研训练,让高校通过与企业签订培养合同等方式与生产科研内部单位直接联系,发展了独具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和“工业实验室”为主的教育模式。

从国内外比较看,国外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相对比较丰富、系统一些,取得的成效也相对好一些,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以理论研究占多数,且大多缺乏实证支撑。特别是现阶段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尚缺乏系统分析和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系统论的角度,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决策分析的理论依据。

2. 研究要素的概念界定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揭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和作用机制。创新型人才主要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课程管理系统、社会实践系统、毕业设计系统、就业培训系统。课程管理系统在本文的含义主要是指通过课程的合理化设置为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学习平台,以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积累知识储备。社会实践系统是一个从设计认知目标、学习认知目标到实践认知目标的体系,通过该系统的学习和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能,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一定的情商、智商、责任感、义务感等综合素质和能力。毕业设计系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增强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的的极为重要的教学活动过程。就业培训系统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以提升学生就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主要包括相关技能培训、专业人士指导、就业指导与咨询等环节。

二、机理分析

1. 研究框架

在本文中,课程管理系统、社会实践系统、毕业设计系统、就业培训系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课程管理系统是其他三个系统的基础,与它们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实践系统与毕业设计系统是相互影响的关系,社会实践系统与就业培训系统之间存在间接的联系,毕业设计系统影响着就业培训系统。因此,本文将课程管理系统、社会实践系统、毕业设计系统、就业培训系统作为基本研究要素,研究几个要素之间的作用及关系。

2. 系统要素分析

(1)课程管理系统要素分析。课程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课程科目配置、学习方式与课时分布。1)课程科目配置。课程科目配置是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相关课程科目,构建理论和实践并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式课程科目体系。2)学习方式与课时分布。学习方式是对学习内容的安排和规划,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学习内容的三个具体阶段:基础课程学习阶段、专业课学习阶段、初步科学研究训练学习阶段。学习内容的不同,课时分布的多少也有所不同。3)学习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吸收能力、内化能力、应用能力。考核学生的能力不仅要看一个人掌握多少知识,还要看其在多大程度上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并体现在其对周围事物的洞察、理解、应变和对未来知识的驾驭上。

(2)社会实践系统要素分析。“认知只有付之于实践,才具有彻底的意义。”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系统主要包括课程设计、调查活动、毕业实习等环节。1)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通过对课程设计的合理组织和实施,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设计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目标、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考核评定等方面。a.课程设计的目标。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包括从基础理论的确定到选择具体程序、方法的整个过程。课程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b.课程设计的内容。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发挥他们的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传递,更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c.课程设计的考核与评定。课程设计的考核与评定可以直接巩固和提升前期课程设计的成果,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学生自评、老师评价、观察评价、交谈评价、问卷评价以及作品展示等。2)调查活动。调查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市场调查、生产调查等,其主要形式是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3)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对学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和评定,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可以进一步领会和掌握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切实把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社会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毕业设计系统分析。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环节,主要内容包括选题、论文的写作、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等。1)选题。毕业论文的题目要来源于生产、科研、教学、实验等实践中,难度要适合本科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论文的写作。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应该鼓励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主见,并鼓励大胆实践,提倡多角度考虑问题和尝试用多种不同方法解决问题。3)论文答辩。答辩时要体现出论文的内在逻辑,注重仪表礼仪、声音清晰、回答问题正确、流畅等。4)成绩评定。判断大学生的毕业设计有否创新,主要看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是否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是否应用了一些新方法、新手段来解决问题,是否取得一些新成果。

(4)就业培训系统分析。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高校应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在学生就业指导全过程,以提升学生就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本文的就业培训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相关技能培训、专业人士指导、就业咨询与指导。1)相关技能培训。相关技能培训主要是针对职场中所需的基本技能如计算机操作、外语的应用、写作、表达、活动组织能力等技能的培训。培训可以提高大学生技能水平和自身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专业人士指导。高校可邀请大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或职业指导专家、优秀校友、用人单位的代表等专业人士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加深学生对职业素质要求的认识和对用人单位的了解。3)就业指导与咨询。高校应考虑国家就业政策的变化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开设多种形式就业指导课,帮助大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对职业有准确的定位,从而为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概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四个系统――课程管理系统、社会实践系统、毕业设计系统、就业培训系统的内涵并进行了要素的系统分析。本文的研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未对该系统的要素进行量化研究,进而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和作用程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除了以上四大要素,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本文未做探讨,在未来研究中,将给予特别关注。

参考文献:

[1]乔海曙,李远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8(01).

[2]罗方清.基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设置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04).

[3]徐雪.加强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完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04).

[4]邹向荣,杨亚俊,邵正隆.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系统的研究与实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7).

[5]洪月华.毕业设计中信息素养的提升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09(01).

[6]孔繁森.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5).

[7]孟庆勇,陈楠,于淼.如何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跨世纪,2008.

[8]郑艳.基于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02).

第6篇: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教育实效化浅析

 

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撰写、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中国2009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4年与非“211”本科生差距缩小(“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91.2%、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约为87.4%、高职高专院校约为85.2%),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率涨幅明显高于本科院校。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88.1%)已经高于非“211”本科院校(87.4%)。表面上我们的高职就业形势喜人,但如果将目光投向更长远一点的地方,我们就会看到2009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5%,远远高于“211”院校22%、非“211”本科院校33%的离职率。“工作好找,干下去不易”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普遍现象。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片面强调毕业生短期就业指导行为,过于将精力集中在如何提高一次性就业率上。这虽然反映了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和就业教育转型的必然性, 也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有用性, 但在实践中往往会导致一种治标而不治本的作法, 即主要侧重于求职方法、择业程序等操作性内容的传授, 会使得就业教育无法触及学生深层的思想问题, 整个就业教育给人的总体印象也是单薄、片面、苍白、零散, 缺乏系统性、思想深度和持久的影响力。同时,尽管各高职院校对就业教育已有一定程度的重视, 但很多高职院校并未开展经常性的、系统的就业教育, 更未展现出校、系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进行就业教育的规模效应。不少高职院校只是将实施就业教育的任务下达给分管学生工作的基层领导或毕业班政治辅导员( 或班主任), 只对毕业生进行。因此, 无论是就施教主体还是接受主体而言, 这种就业教育都是不全面的, 也无法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教育的实效化。

一、注重正确引导教育管理论文,传递就业观念

尽管我们不能将向学生传授择业求职技巧、指导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等内容排除在就业教育之外, 但我们更不能忘记就业教育的主旨杂志网。实际上, 传导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才是就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就业观,是由一个人的人生观、事业观与道德观所决定的,在就业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关于自身职业选择与长期职业规划的观念。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即应选择能兼顾自身兴趣与经济需求、符合自身能力水平与性格特点、有利于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的工作岗位。就业观的全面培育, 要求我们必须在就业教育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妥善处理好职业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个人兴趣与技能需求之间的矛盾、既得利益与长期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等。同时, 还要教会他们如何正视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挫折;如何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如何在就业后尽快的实现角色转换, 建立起正确的职业角色观念和行为模式,;如何在工作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克服职业倦怠;如何在自我管理中完善职业行为, 走向职业成功等等。

二、延长教育周期,将就业教育贯穿高职教育始终

由于传统的就业教育被片面的理解成就业指导,所以其教育周期也大为缩短。一般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不超过40个课时,大多集中在学生离校前的一个学期内完成。如此短的时间显然无法达成我们为就业教育定下的培养目标。

而相比之下,就业教育工作在国外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己有较长的历史,并且积淀了较深厚的工作基础和成功的经验,其中尤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职就业教育课程建设成果突出,其课程实施早己常态化,比如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己认识到,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只针对毕业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美国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延伸至大学全过程,贯穿于学生高职教育的始终。德法两国的作法更加成熟,不仅注重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而且还将就业指导工作前移至高校招生的宣传和指导坏节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来进行专业的报选,并依据社会需求来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咨询。

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中小学缺少职业发展教育的前提下,若不能有效的将就业教育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则必然产生高职学生由于教育周期过短而导致的职业目标模糊教育管理论文,降低其学习主动性的问题。这一方面加大了我国人才市场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高职院校应有意识的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将就业观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与技能培养同等重要的教学任务来进行对待。杜绝阶段性、突击性的就业教育,积极探索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就业教育体系。不断加强就业教育的课程研究与改革,深入开展就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推动就业教育的规范化与实效化。

三、完善就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笔者认为,若要达到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高职教育始终的目的,则必须建立完善的就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的就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包括就?到逃课程体系框架与就业教育课程目标标准两个方面的建设?

对于就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的建设,目前职教界已达成初步共识。大家普遍认为应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和学校的具体规定,结合就业市场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主线,以提升学生综合就业能力为出发点构建就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一种较普遍的观点是构建三个阶段的就业教育层次,即认知、定位与执行三阶段。

1、 认知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自我认知与专业认知。由于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局限性,学生在高考前很少会去考虑自己的专业选择问题,很多考生都是在高考后填报志愿的几天内迅速而盲目的做出了专业选择杂志网。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大学生在入学后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所学专业、了解未来就业方向和就业环境,以便为其今后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甚至是重新选择专业提供决策支持。

2、 定位阶段

在学生已经对自身处境及学习任务有了较清晰的认识的基础上,应适时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与自身成长的定位教育。这一阶段的课程主要是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决策方法和技能,引导大学生从长远的角度思考和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进而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教育管理论文,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在这一阶段,学生应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初步的规划,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评估与调整,教师在课堂内外对评估反馈给予指导和修正,并将典型方案、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综合各方意见和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确立每个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3、 执行阶段

经过认知与定位阶段的教育,学生应该普遍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奋斗目标,也确定了一系列的努力方案。那么大学三年级就是执行和实现这些目标的阶段。主要包括两大模块,一是成为社会人普遍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二是基于专业相关的职业或其他目标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本阶段学习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社会人和职业人所普

遍要求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社会、职业,培养社会需要的通用职业化意识和素质。并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与就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程序,以利于大学生能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政策和规定,避开不利的方面,特别是减少和避免因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程序的无知而导致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

第7篇: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 学生 就业 指导工作 问题 分析 建议

1 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学生的最终就业水平,就业质量,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就是实现学校教育和学生就业之间的坚固桥梁。因此,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2.1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正确把握目前的就业形势和用人趋势,了解和熟悉国家、省市相关大学生就业政策,从而在求职过程中更加顺利。

2.2指导和帮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所学专业及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使学生从萌动的、安闲状态的求职期,上升为实在的、自为状态的择业行为。

2.3鉴于高校毕业生即将结束学生生涯,踏足职业生活,社会经验难免不足。通过就业指导,给毕业生提供一些应聘规则的途径和办法,从而为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3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问题

3.1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未充分重视,加大投入。2002年教育部就已制定 :“各级人民政府和高校要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并在场地、经费、人员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社会上,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专业人才不足,经费紧张,场地提供有限,难以适应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开展。

3.2就业指导形式不够灵活,内容浅显。在就业指导的形式上,高校多是利用讲座和课程的方式开展就业指导。这类方式可以大面积地向学生传授有关职业发展的基本知识,但是这种方式学生参与性和互动性少,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就业指导内容上,主要停留在对就业政策法规的解析、求职择业过程中技巧的传授、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的分析等方面。而对于培养学生采集与处理信息,培养和测试学生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提高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等方面还比较缺乏。

3.3高校没有形成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应届毕业生,甚至有些指导工作只是在“双选会”期间开展。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缺乏连贯性和全程性,显然缺乏长期的、有效的就业指导机制,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

3.4高校缺乏专业性的就业工作队伍。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与分析。而现实中,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多为辅导员,其不能将较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上。因此,就业指导老师应具备的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学生就业指导的质量与效果联系密切,这些问题也将制约着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

4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问题的解决建议

4.1高校要将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重点工作。高校的领导应对教育部下发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文件认真贯彻学习,充分认识到就业工作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指导方法,深化高校中的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就业工作的良好健康发展。

4.2高校应加大就业指导工作的经费投入。各高校每年应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部门设立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保障就业的硬件设施建设,提供就业信息与资料查询室等。高校应大力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例如,针对不同专业建设不同的就业信息网络,多方式、多渠道收集就业政策,把握就业形势,引导学生的择业就业,及时提供有效的信息。

4.3加强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建设。因为就业指导具有综合性,不仅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还需要更加全面的行业的知识。所以,高校应加强对现有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选拔和培养,组建成专门的,具有高业务水平的就业指导工作组织。同时,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应不断加强理论上的学习,实践上的探索,不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

4.4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高校应把就业方面的指导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使就业指导渗透进学生管理制度中,抓管理的同时也抓就业教育,从而建立起完善的、规范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立起健全的工作制度。就业指导教育可以在分不同的层次、方面开展,对指导内容来说,其更多的就应该是学校教育范围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专业教育内容。因此,高校应针对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和特点,对各年级学生进行不同层次和方面的教育,最终形成对学生的全程就业指导。

5 结束语

高校通过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把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是作为高校发展方面应不断探索与提升的重点。在本文中,笔者仅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尚不成熟的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希望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孙秀丽.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期刊论文]-科技创业月刊,2010(9).

第8篇: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当前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诸如程序机械、内容和方法单一、过程缺乏全员性和全程性、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高职院校应该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发展观,丰富充实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为每位学生能顺利就业提供服务。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是高职院校的职责。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管理学生工作方面积累的一些经验,就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分析谈谈自己的微薄之见。

一、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为了保障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国家和地方政府从政策上对就业工作进行了宏观指导,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很“年轻”,依然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就业指导工作程序机械化

有的学校在安排就业工作时,未能从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个认识角度来把握,而仅仅把就业指导工作当成当年毕业生的就业常规指导来开展,工作时间基本上局限于学生临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这种脱离市场办学、人为割裂就业指导工作同教育教学诸环节的密切联系、忽视就业指导工作对教学的能动作用,致使了高职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

2.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单一

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也仅停留在对学生开展就业形势的介绍、就业政策及规定的宣传、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教育的引导上,而对学生开展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择业观教育等方面则着力较少、重视不够。

3.就业指导工作方法单一

大多数高职院校把就业指导视为高职毕业生谋取职业的指导,在指导方法上偏重于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忽视运用职业测试工具对毕业生个性心理与职业适应性进行科学的测定。

4.就业指导过程缺乏全员性、全程性

就业指导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也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协作。通过调查不难发现,某些高校没有设专门的学生就业指导机构,甚至把学生就业工作外包给一些中介机构;另一方面,就业指导工作是个全程性工程,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把就业指导简单等同于毕业生工作,集中在毕业离校那几个月,而就业跟踪不到位也是当前存在于高职教育中的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

5.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滞后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集心理指导、信息采集、政策运用、技巧传授和组织协调于一体且开拓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一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长期缺乏系统的、必要的业务培训,忙碌或习惯于一般的事务性工作,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在规律研究探索得不多。

6.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大部分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要求过高,从而严重地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也正是这种心态在无形中造成毕业生大量闲置的局面。因此,教育学生科学而理性地把握自己的择业航标,更是高职就业指导教育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分析

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反映出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中,一是要使学生确立“眼睛向下、心态向上”的择业观念。树立毕业生“劳动就是就业”的理念;二是要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大力宣传优秀高职毕业生艰苦奋斗、自主创业、扎根基层的成功之路和经验,激发广大高职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热情。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制定对策加以解决。

1.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发展观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墩育管理部门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根据经济发展需求设定高职教育规模;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和对地方社会经济走向的分析,不断加大高职的专业改造力度,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则应关注社会需求,加快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各级组织和全体教职员工要深刻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要把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到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高度上来,加强组织、加强领导和加强服务。加大实训课程比例,重点突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坚决实施高职学生“双证书”培养、培训制度,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保证。

2.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要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建立一支热爱学生、素质高、相对稳定的就业指导队伍。首先,就业指导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把是否有利于学生就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耐心、热情、周到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其次,要提高政策水平和思想工作能力。在就业指导中,教育者不仅要熟知和领会当前就业政策,更要结合实际,生动地向学生宣讲,针对学生的疑惑给予耐心的解答和疏导;再次,要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科研水平。就业指导机构的人员不仅仅是政策的宣传者和信息的者,更应成为研究者,以研究来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和提高自身素质。

3.优化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

(1)落实学生顶岗实习。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动手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对他们来说更具有就业竞争力。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使学生身处职业工作的真实场景,为学生提供“真刀真枪”的锻炼机会,使学生亲身感受企业的需求和企业对员工能力的要求,促进其不断反思,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获得适应环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全面发展综合职业能力;尽快实现从“学生”到“企业人”“社会人”的转变,从而缩短其就业适应期,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2)建立信息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沟通和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联系,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及时、准确的需求信息。同时,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体系,发挥校园网就业信息平台的作用,设立就业信息服务专区,开展就业信息网络服务,在网上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开毕业生需求信息、传递毕业生生源数据、提供就业指导的相关服务特别是个别化服务等。充分利用网络、电话等手段加强就业跟踪服务,建立校友网,通过往届就业学生反馈信息,及时了解社会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扩充了就业指导工的社会资源库。

4辛富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1)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在高职学生中,加强就业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生产一线和艰苦行业去”的就业新观念。

因此,在就业指导教育中,我们更应该教育学生在择业中应当首要考虑社会需要,树立服务社会的职业意识,端正就业态度,为社会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教导学生改变“终生制”就业思维,树立“先就业再择业”意识。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和 对人才需求变化的重要特征,大学生应当把先就业作为提高专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开始,而不是就业的终止,在实践中选择和调整自己的最佳工作岗位。因此,大学生在择业时应改变“一次定终身”的传统就业观念和思维方式,不要幻想和要求第一次择业的岗位十全十美;要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政策营造的宽松和广阔的市场就业环境,主动投身到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做好各种准备,积极参与就业竞争。

(3)增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仅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技能、经历等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估,对职业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确立务实、可行的职业方向,而且要引导他们根据个人职业理想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在校学习和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发展规划,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循序渐进地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程度的加剧,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高职毕业生除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自我调节以应对多变的环境。因此,在对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中,必须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客观冷静地评价自己,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以及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正确地进行就业定位与自我肯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

第9篇: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传统媒体;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124-2

0 引言

相比于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迅猛发展,如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移动端媒体、网络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即在新媒体的视野条件下,通过新媒体的大数据收集,大众可以更快速、准确、便捷地获取有利信息。通过对信息的过滤、收集和分析,大众可以更准确地做出决策。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应该顺应时展、紧跟技术潮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平台,实现点对点的信息相互获取,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与就业水平,实现大学生、高校与用人单位等多方共赢。

政府相关数据表明,2016年是“最难就业季”,就业形势复杂、任务非常艰巨。根据教育部的最新信息,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超越2015年的749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根据人社部的毕业生数据,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2015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今年待就业的毕业生加在一起约有惊人的1500万人。

随着新媒体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迅猛发展,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和理念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新理念和新方法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传统媒体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向新媒体技术方向上转变。充分以学生为中心,以用人单位满意与学生满意为宗旨,以就业实绩为目标,探索就业指导信息化的新路径,帮助学生更快速合理地就业。本文据此为目标,对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分析,期望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及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可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政策及帮助大学生科学合理就业提供科学依据[1]。

1 在传统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遇到的困难与瓶颈

1.1 大学生就业指导短程化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在用人单位、学校、毕业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多方参与的为促进大学生科学合理就业而打造的创新机制。学校作为连接用人单位、毕业生的连接桥梁,在积极响应政府政策方针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就业市场的用人需求,传递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明确职业目标,通过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挖掘大学生自身潜能,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符合用人市场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并结合自身特点选择择业方法,而这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作。但是在传统媒体下,受限于传统媒体信息扩散方式制约,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只能是“临阵磨枪”型的短程化就业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业指导的服务对象上基本仅局限于应届毕业生,缺少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开展的系统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而就业指导时间上。学校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时间一般逼近毕业生临近毕业的半年内。而在这段时间内,毕业生一方面需要完成毕业论文,另一方面也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毕业生很难有时间再去接受系统的就业指导。二是在就业指导内容上,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就业指导内容过于空泛,无法确切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2]。

1.2 大学生就业指导缺乏定制化

在传统媒体下,由于传统媒体信息收集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匮乏,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无法通过传统媒体,根据毕业生的特点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定制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每个大学生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导致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求职意向、求职技能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各个企业会根据自身的企业文化和岗位技能需求选择专业人才。在传统媒体时代下,就业指导主要由辅导员或就业指导教师或外聘就业指导专家,通过集中讲座的方式向应届毕业生进行集体讲解。这样的授课方式强调了择业中的一些共性,但是这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差异性。使得高校组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或讲座,没有充分考虑每个大学生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没有根据大学生在职场定位、求职意向方面的差异,使得个别式的指导没有发挥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积极作用[3]。

1.3 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能力不强

在传统媒体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信息收集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匮乏,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只能依靠学校本身的科研配置和教学能力最大程度上给予学生就业的专业化指导,无法通过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平台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水平的提高。

目前,高效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速度和建设水平无法满足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与用人单位缺乏持续有效的沟通联系;

第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不足,在这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中,多数是从毕业生直接参与到就业指导的工作岗位中,缺少收集处理各类就业指导信息的能力与经验。

2 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机遇

2.1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多样化

相比于传统媒体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形式为培训讲座、上课或指导类课程。而就业指导讲座一般安排在毕业生求职前的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应届毕业生除了需要面对找工作的压力,更需要面对毕业论文的压力。在双重压力下,应届毕业生很难有系统的学习时间去接收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就业指导。更有甚者,在这有限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课程内容比较单一、缺少用人单位的直接参与互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效率提升不够明显,使得在传统媒体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影响力较小。

但是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新技术和新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推动者,不断学习着各类新鲜事物。如微信、微博等各类社交软件和社交平台,逐渐将传统媒体分解成多个微媒体,微媒体的概念逐渐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因而,借鉴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正以此为契机,各类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平台正逐渐建立与普及,如智联招聘、海投网、前程无忧等。在这类专业的就业指导平台上,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或方式,与理想的用人企业进行沟通联系,用人企业和大学生的沟通机制逐步建立,打破了在传统媒体下用人企业和大学生沟通的时间壁垒和空间壁垒。

2.2 弥补传统媒体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失

在传统媒体条件下,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内容多为当前行业及地区就业形势的介绍与分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相关政策支持、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求职技巧指导培训及就业信息的等传统措施。受限于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滞后、内容单一和接触面窄等缺点,使得上述促进大学生就业服务措施多处于理论状态,指导内容单一乏味,缺乏对大学生就业的系统化指导。尤其对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与就业观念、就业心理教育等,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如何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等方面,都缺乏深入的辨识与帮助认知。

在新媒体的条件下,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平台,及时获取大学生就业求职的各类信息。通过各类信息的系统交汇,大学生可以快捷方便、实时互动、虚拟介入地参与到各类以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为中心的就业信息体系中。这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各类活动中,更为大学就业指导人员和就业利益相关者与广大大学生建立起了实时互动交流的平台。

2.3 实现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员全程参与

在传统媒体条件下,就业指导部门受限于传统媒体传播成本高、传播范围窄、专业人才匮乏、经费不足等诸多缺点,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诸多培训、讲座等较难开展。在有限的就业指导课程中,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服务对象基本只局限于应届毕业生,课程设置上也忽视大学生专业技能和有效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综合技能的培养。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招生、轻就业”的不合理现象,甚至存在着大学生就业参与的主体仅限于应届毕业生及其家长的错误思想,全员全程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格局基本还未形成。

在新媒体的条件下,新媒体转变了传统媒体仅限于单方参与的信息壁垒。通过新媒体平台,学校方面可以把学校的校友都连接起来形成统一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样的平台,不仅仅应届毕业生可以参与其中,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大学生又可以开放地参与平台分享中,在师兄师姐的亲身经历中去感受职场的压力及大学生为进入职场所需准备的专业技能、思维品质等。通过新媒体平台,可较为容易地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前移并贯穿大学生大学教育的始终。

3 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

3.1 由传统媒体下的就业指导观念向新媒体下就业指导的观念转变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传播技术与传播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新媒体时代下,我们应重新定位就业指导工作,缩小就业指导与社会发展及学生需求之间的差距。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各高校应重点抓好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从人力、物力、场地,特别是经费方面予以保障。要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促进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理论素质和专业水平。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其就业指导的观念应该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新媒体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要重视应届毕业生生“进口”和“出口”,还要侧重于管理所有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面对每个大学生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建立其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的统一数据平台,通过对企业和大学生的大数据挖掘,最高效地建立起企业与学生相互契合的挖掘机制。

3.2 利用新媒体技术,着力促进高效就业指导信息化的软件建设

在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高效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建设过程中,系统的软件建设所发挥的作用将不亚于系统的硬件建设。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高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引入一台信息机器,更是将新媒体、微媒体、自媒体、流媒体等新理念、新思路逐渐引入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对传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观念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变革[4]。

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更需要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力量和技术理念,在政府政策和技术的支持下,建立起高校、企业、学生和政府等多方参与的统一行动平台,通过平台中收集的企业用人信息、学生信息等诸多信息的大数据挖掘,精确地向企业和学生互相推送所需的信息,提高学生与企业的沟通效率。

参 考 文 献

[1] 孙永红.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策略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4:139.

[2] 陈钦华,钟云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生与就业,2006(6):45-4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