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言转换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语码转换 环境因素 动机因素
导游语言是导游员在旅游活动中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用来沟通、传播、交流的符号工具。语码转换指说话者从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转用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导游语言的语码转换是指导游员在游览讲解中,由于情形的不同或者服务个性化的需要等等,出现的语言或者方言之间的转换现象。如果某人使用的语码不只一种,那么他会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语言,于是导游在讲解过程中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语码间的转换。
一般情况下,导游交际语码在实施旅游活动之前就已经确定了。但在具体导游过程中,因为有共同的双语或多语的语言背景,导游人员在导游过程中,可以在需要或必要的时候灵活地进行语码转换。本文主要从环境因素和动机因素两个大方面探讨影响导游语言语码转换现象的因素。
一、影响导游语言语码转换的环境因素
影响导游语言语码转换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参与者、谈话主题、交际环境、社会属性等等。
(一)参与者的社会属性因素
谈话参与者的改变会影响到导游的语言选择和语码转换。旅游活动中,由于参与者不同,会出现以下两类情况:第一,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民族和种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的旅游者会对旅游活动中的情况产生不同的看法,语言方面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进而对导游的语言要求产生不同需求,将会产生一定的语码转换现象;第二,来自同一地区的旅游者,也会由于职业、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服务要求,在国内,经常出现方言和普通话交替使用的情况。在旅游业这一服务业,要想提供个性化的、热情的、优质的服务,必须要根据游客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服务。因此,语言能力对于一个优秀的导游员来说,要求是相当高的,语码转换的要求也很高。交际语码的灵活转换是在导游人员与旅游者双方具有共同的双语或多语的前提下进行的。
下面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名导游接待一位来自美国的华人游客,这位华人只会少量简单汉语,而导游对英语和汉语都比较精通。
导游:你好,你从哪里来啊?
游客:你好!我从美国来。My Chinese is very poor,can you speak English?
导游:OK!Welcome to the hometown of Confucius.I am your tour guide, my name is Li Ming,it is my honour to serve you.
游客:谢谢!And my name is Joe Wong.
在上述对话当中,导游用汉语问候华人游客,本想以此推进更加亲热友好氛围的形成。而游客感觉用汉语交流有一定困难,转换成了英语,表明了自己的华人身份因而导游听到游客的解释之后,立马换成了英语,以便自己能够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服务。游客听到感觉非常满意,用汉语“谢谢”来表明对导游的认同。这样一来,导游的工作便可以顺利进行。
(二)谈话主题因素
由于认知水平和生活环境的局限,每位旅游者所能涉及的主题是有限的。当然,在游览途中常常与旅游景点、旅游服务有高度的相关性,导游必须能够回答大多数的问题,所以谈话主题因素对导游的语码转换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
大体来讲,在导游工作当中,由于谈话主题的不同而造成导游语码转换情况的现象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导游在正式的游览讲解工作当中,作为一个介绍和解决疑问的角色,适当的语码转换可以留给游客一个生动活泼的印象,从而取得更好地讲解效果。例如,导游可以教游客一些简单或代表性的当地会话方言,如问候、致谢、问价等,可以提高游客的游兴和旅游参与度;对于一些用普通话或者通用语难以解释或者表达的事务或者景点,可以用方言进行解释,既生动又让人感兴趣,使游客更快地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对于本地的传统艺术,普通话跟方言的恰当转换会让游客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感受当地文化。
第二,导游在正式工作之余,与游客互动沟通时,也会有一些语码转换。当导游的谈话主题从工作语言到日常生活事件时会不约而同地改变一下自己的语码。每个导游都有自己的工作语言,导游在工作当中,讲解一些景点时,会选择使用普通话,而私下跟自己同事或者跟自己同一方言区的游客聊天时会选择使用方言。导游的语码转换会很自然地发生在游览闲聊时,或者用餐谈笑时。
(三)交际环境因素
交际环境对导游工作语言变化有着非常大影响的。总体而言,导游语言常常受到游客、景观、时间、场合、气候等诸多语境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导游员在运用导游语言服务时,要因人而异、因景而异、因时而异。因此,导游的语码转换也受人、景、时的影响。
导游语言是旅游活动中重要的信息载体,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在同一文化内或者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传播,参与者的社会属性因素是影响导游语言语码转换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同一文化内突出表现为,通用语与方言的转换或者方言之间的转换。在不同文化中则表现为,外语与通用语的转换,外语与某种特定方言之间的转换。所以说社会属性的不同,会造成导游员为适应工作而调整的语码转换。第二,在游览过程中,也会出现景点不同造成的语码转换。例如,导游在向游客讲解一种叫做“卫矛”的植物时,单纯讲解一些用途会显得很呆板,然而,如果导游用当地方言词汇告诉游客这种植物叫作“斩鬼剑”,不仅结合了植物的形状,显得形象具体,而且对这种植物辟邪的说法有了一个更为生动的解释。第三,导游语言必须随时间因素的变化而相应的加以改变,采用与特定的时间条件相适应的表达手段与表达方法,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语码转换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尤其在游客比较疲倦或者不感兴趣时,为加强参与性,向游客说一些方言小故事,学习一些有名的笑星的语言和口气,都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语言能力因素
由于历史、人文、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语言能力都是不一样的。非单一语言的人群在不断扩大,而且这些语言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当今社会,导游游览讲解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是他们双语能力的体现,是一种工作的需要。一般来说,母语能力要强过第二语言的能力,所以在用第二语言表达一些问题出现困难时,经常会自然而然地从母语里面找一些单词或者词组层面的词汇。整体来说,导游在游览讲解过程中的语码转换是他们双语能力的一种自然而然的体现,同时也可能是母语或者第二语言能力不足引起的一种现象。
二、影响导游语言语码转换的动机因素
导游在同一交际环境中也会因个人动机或想要达到特定沟通目的而进行语码转换,这种转换一般与谈话外部环境以及谈话主题的改变无关。导游是一种职业,所以导游语言的语码转换现象是一种比较实际的,有目的性的转换。
导游工作当中进行语码转换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沟通,方便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服务,也能在工作当中为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起到一定作用。第一,导游要达到的目的是传递信息时包括特定受众或排斥特定受众。导游在工作时跟同事或者老乡使用方言,而在游览途中则会变成普通话。因此,在外出游览时,我们会发现导游跟他的同事正在用方言聊天,突然一位游客问他问题,导游会立刻将方言转成普通话。第二,交际的需要。导游想要改变当前交流的风格或微妙的氛围时,经常使用语码转换,就像本文刚刚提到的为了活跃气氛而说的笑话。同时对于汉语不精通的华人华侨和外国友人,导游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语言进行转换和调整。第三,导游想要表达自身跨文化的多语背景和一种混合的多重社会身份时在同一语篇里会混用两种或多种不同语言。现代汉语受外来语影响较大,在许多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很多导游为了显示自己的语言能力,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时尚感,经常在讲解过程中英文混杂的情况。第四,当一些方言词汇、笑话、谚语等出现在另一种方言或者语言里,导游觉得比当前语言更能精妙地表达主旨时会选择语码转换。从而使讲解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导游给游客解释山东方言里“kóu”的意思,用来形容一个女孩子比较厉害,伶牙俐齿,会让外地的游客感觉很有意思。这样,导游对当前使用语言或者词汇直接或间接地加以注释或发表评论,增长了游客的见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环境因素和动机因素的分析,简单了解了导游语言语码转换的影响因素。导游语言语码转换因素的研究到现在还是比较少的,需要对大量的语料进行分析研究,这样就对未来的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旅游业大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研究这一领域不仅可以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提供大量的新素材,同时也为今后导游语言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韩荔华.论导游语言的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1,(3).
[2]陈丽君.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的导游语言研究展望[J].浙江学刊,2009,(4).
[3]周柳.小议方言在导游服务中的作用[J].中国商贸,2005,(5).
[4]韩荔华.导游语言概论(第2版)[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5]李茹.语码转换与社会身份构建[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
[6]尹萍.跨文化会话交际中语码转换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6).
[7]林一心.导游语言与语境[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
[8]余惠邦.双语双言交际中的语言选择和语码转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5).
[9]夏雪融.汉-英双语儿童语码转换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10]韩荔华.导游辞语言技巧[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3).
关键词:双语;语言转换;转换代价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236-03
语言转换代价是指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由一种语言转向另一种语言所耗费的资源。它是心理学家(Spectora & Biederman,1976)[1]在研究两种不同难度的认知任务之间进行转换时发现的。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双语语言转换及转换代价问题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心理语言学家和认知神经科学家分别从行为、生理病理和认知神经等层面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
一、理论模型
围绕着语言转换代价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特定语言选择模型 (Green,1998)[2]和非特定语言选择模型 (Costa & Miozzo M,1999)[3]。特定语言选择模型认为,双语者在使用某种语言时,与目标语言无关的非目标语言虽得到激活但并不参与与目标词汇的选择竞争,词汇选择只在目标语言中进行,类似于单语者词汇选择方式。非特定语言选择模型认为,发生语言转换时,当前使用的语言处于激活状态,即将使用的语言处于抑制状态。该模型包含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转换代价源于心理词典的字词识别系统之内,转换代价的存在,是由于与正在使用语言相比,即将使用的语言处于相对弱势的表征地位。发生语言转换时,一方面要抑制正在使用语言的激活,同时还要解除对将要使用语言的抑制,并使该语言恢复到激活状态。当前使用语言的持续激活还会同将要使用语言的激活相竞争,将要使用的语言的持续抑制也会产生负启动效应。所以,才导致语言转换的加工速度慢于无转换的单一语言的加工速度,产生了转换代价。另一种观点认为,转换代价源于心理词典的字词识别系统之外。这种观点主张,语言转换实际上是策略转换。因为正在使用的语言的策略处于激活状态,其他策略处于抑制状态,转换发生时,一方面需要抑制与当前正在使用的语言匹配的策略,同时还需要将新策略从抑制状态恢复到激活状态,当前使用的语言策略的持续激活和将要使用的语言策略的持续抑制都会对转换发生产生负启动效应,因而导致转换代价的产生。
二、研究综述
1.行为实验研究
Grainger等(1987)[4]采用词汇判断任务,研究英法双语者的语言转换代价。他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一中的每个英文单词、法语单词在对方都存在词形相似的单词,而且能根据各自的形音转换规则进行拼读。结果发现,被试在英、法单词之间转换时存在转换代价。实验二中英法对应单词的词形都具有语言特异性,即在对方语言中都不存在词形相似的单词。结果发现,语言切换代价消失了。Grainger等据此认为,转换代价来源于心理词典内部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抑制。但Thomas等(2000)的研究不支持该观点。他们认为在Grainger等的实验二中,词形具有特异性的单词全部是真词,被试在实验时会很快发现这一特征,并形成相应的策略来帮助完成任务,反应时变快导致切换代价消失。为此,Thomas等在实验中加入一些词形具有特异性的假词,以阻止被试形成策略。结果发现切换代价仍然存在,并不随词形特异性而消失。因此,研究者认为双语者的转换代价并不是由心理词典的内部因素造成的。
Meuter和Allport(1999) [5]使用转换模式验证了跨语言竞争和抑制的观点。Meuter和Allport要求双语参加者迅速根据出现的数字背景颜色用母语或二语命名阿拉伯数字。结果发现,从二语转换到母语,比从母语转换到二语表现出更大的转换代价,即在语言产生过程中熟练语言比不熟练语言的转换代价要大。原因是,双语者在产生不熟练语言时,会受到熟练语言的强烈干扰,因此必须以较大的努力抑制熟练语言来确保非熟练语言的产生。相反,在产生熟练语言时,非熟练语言产生的干扰小得多,因此对非熟练语言的抑制要小得多。这样就造成了熟练语言比非熟练语言表现出更大的转换代价。研究进一步发现,随着第二语言熟练程度的提高,转换代价的不对称性会消失而表现出对称性。
Finkbeiner等(2006) [6]质疑了Meuter和Allport的最初观点,他们认为Meuter和Allport的最初实验之所以产生非对称的转换代价是由实验设计性质产生的。他们的主张是基于价(valence)的想法。具有两个截然不同应答的成对二价刺激显著地得出转换代价的非对称模型。而一价刺激并不显著地显示转换代价。在Meuter和Allport(1999)的实验数据里,由于数字在母语和二语两种语言里都被命名,因此,价(valence)和转换代价是混淆的。为了把价(valence)从转换代价中梳理出来,Finkbeiner等使用了类似于Meuter和Allport的二价数字命名任务,然后穿插了一个仅用参加者一语命名的图片命名任务,因此这些刺激是一价的。对于二价的数字命名任务来说,复制了非对称的转换代价,但是对于一价的图片命名没有产生转换代价。当图片命名任务被点子取代,参加者仅用母语命名点子个数的时候,他们再一次没有发现转换价。因此,他们得出Meuter和Allport(1999)的语言转换结果既不支持作为一个整体的非目标语言的抑制也不支持非目标语言的特定词条。在进一步的实验中,他们操纵了应答的速度,并且发现速度的应答效用似乎是决定转换代价模式的关键而不是语言身份本身。价(valence)和反应速度在解释转换代价模式中的作用表明转换代价可能不会提供一个简单的或直接的手段来揭示跨语言的竞争。但是,Finkbeiner等(2006)等认为,他们对于转换代价的解释也潜在地存在问题,即对称或非对称转换代价本身可能并没有揭示词汇选择的手段。
Hoshino等(2008)[7]运用跨语言同源词图片命名方法来考察非目标语言是否激活和产生影响的途径。研究显示,双语者命名同源词图片比命名非同源词图片快,非目标语言候选词汇的语音在言语准备期间是激活的,同源词汇接受来自母语和二语两种材料的激活信息。至关重要的是,只有双语者显示这些影响,单语者的成绩对两种类型的图片是相似的,暗示这是一个非目标语言激活的效应。
张积家、崔占玲(2008)[8]以母语为藏语、汉语熟练、英语不熟练的藏-汉-英双语者为被试,采用词汇判断的研究范式,在无转换、预期转换和无预期转换三种条件下,考察了藏-汉-英三种语言之间的语言转换及其代价。整个研究表明,藏-汉-英双语者在字词识别中的语言转换代价主要受语言的熟练程度影响。祈志强、彭聘龄等(2009)[9]分别采用图片命名和词汇判断的方式考察了汉英双语者的语言切换过程,研究表明,语言产生中的切换代价主要来源于两种语言任务之间的竞争,而语言理解中的切换代价主要来源于心理词典中两种语言结点产生的抑制。
2.脑的电生理技术研究
Jackson等(2001)[10]在视觉线索引导的双语数字命名任务中,记录了语言转换(可预期的)期间的ERP数据。行为数据显示,母语比二语具有更大的转换代价。ERP数据显示,提取二语与提取母语相比较,母语比二语得到更强的抑制。Verhoef 等(2006) 使用ERP技术考察了平衡荷兰语英语双语者图片线索命名任务的转换代价。行为数据显示,在短时时间间隔内(500ms),母语比二语产生更大的转换代价,在长时间隔(1250ms)内,两种语言的转换代价是对称的。结果质疑了Costa和Santesteban(2004) 提出的将转换代价的对称性差异归因于语言熟练程度的假说。ERP数据显示准备时间间隔的N2波幅的有差别的转换代价。 Christoffels等(2007) 运用图片命名的语言转换任务考察了非平衡德语荷兰语双语者的语言抑制。同时,Christoffels等(2007) 利用同源形态间的翻译对等词来检查非目标语言的语音激活。行为数据和ERP结果表明,非目标语言的语音信息是激活的,显示了同源促进作用。
3.脑成像技术研究
Hernandez等(2000)[11]借助FMRI技术运用图片命名任务研究了西班牙语英语双语者语言转换的脑机制。发现语言转换在背外侧前额叶诱发了显著的激活。作者认为,语言转换是由中央执行控制机制负责。随后,Hernandez等进一步比较了西班牙语英语双语者的语言间转换和语言内转换。结果表明,在语言间转换时,双侧前额叶有显著的激活;在语言内转换背外侧前额叶没有参与。这表明两种转换具有不同的转换机制,语言间转换与背侧前额叶有关。Quaresima等(2002)研究了荷兰语英语双语者在交替阅读荷兰和英语句子时的脑机制,结果发现在左侧额下回处的氧合血红蛋白水平会升高。语言之间的转换因而可能涉及增强普通的执行加工过程。神经成像研究支持该观点,Hernandez(2000)神经成像研究表明在语言转换期间,背外侧前额皮层的活性得到增强。
4.脑的病理研究
Fabbro等(2000)[12]考察了一位前额皮层包括前扣带(the anterior cingulate)受到损害的双语病人(FK),该病人不能在Friulian 和 Italian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转换。尽管在任一语言中没有发现失语症的征兆,FK在他的语言中至少产生了40%的不适当的语言。Meuter等(2002)使用一种语言转换范式测验了另一位乌尔都语英语双语前额叶病人。当要求参加者从优势语言向弱势语言转换的时候,病人在优势语言方面的反应出现了大量的错误。Meuter等因此提出病人前额叶的损害导致他不能抑制他的优势语言。这些病人的失语症症状的缺乏显示语言间的转换是独立于语言系统的观点并且语言控制得到了包含前额叶参与的普通的执行控制机制的支持。
三、小结
综上所述,三十多年来,语言认知心理学家在行为层面和脑的生理和病理层面对双语者的语言转换和转换代价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研究成果,但是并没有产生一个一致的结论,原因是多方面的。实验被试选择的不一致,实验任务的不同,语言、实验技术、实验材料上的差异等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得出不同结论。总之,探索双语者语言转换奥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进一步提高研究方法的信度和效度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1]SpectorA, Biederman I.Mental set and mental shift revisited[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76, 89: 669-679.
[2]Green D. Mental control of the bilingual[J].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998(1): 67-81.
[3]Costa,Miozzo M,Caramazza.Lexical Selection in Bilinguals:Do Words in the Bilingual's two Lexicons Compete for Selection?[J].Journa1.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9,41:365-397.
[4]Macnamara J,Kushnir S L.linguistic Independence of Bilinguals:The Input Switch[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ur,1971,10:480-487.
[4]Grainger J,Beauvillain C.Language blocking and lexical access in bilinguals[J].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87,39:295-319.
[5]Meuter, R. F. I., & Allport,Bilingual language switching in naming: Asymmetrical costs of language selection[J].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40, 25-40.
[6]Finkbeiner, M,Gollan:T. Caramazza, Bilingual lexical access: What’s the (hard) problem? [M].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9, 153-166.
[7]Hoshino N. & Kroll. Cognate effects in picture naming:Does cross-language activation survive a change of script? [J]Cognition,106:501-511.
[8]张积家,崔占玲. 藏汉英双语者字词识别中的语码切换及其代价[J].心理学报,2008,40(2):136-147.
[9]祁志强,彭聘龄,等. 汉英双语者语言产生与理解过程中的切换研究[J].心理科学, 2009 ,32 (2) :356-359.
[10]Jackson, G. M., Swainson, R., Cunnington, R. & Jackson, S. R. (2001).ERP correlates of executive control during repeat
ed language switching[J].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
tion, 4, 169-178.
[11]HernandezA E,MartinezA,KohnertK.In search of the langua
ge switching: an MfRI study of picture naming in Spanish-
English bilinguals[J]. Brain and Language, 2000, 73: 421-
431.
关键词: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产生发展贡献
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产生
结构主义语言学,特别是作为结构主义语言学一个分支的美国描写语言学,完全抛开意义,其结果把语言学引进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这就给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1928―),美国语言学家,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最初,他用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希伯莱语,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转而探索新的方法,逐步建立起转换生成语法。1957年,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这种分析方法风靡全世界,了结构语言学的支配地位,因而被人们称为“乔姆斯基革命”。
二、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发展
(一)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的五个模型。
20世纪50年代的SS(Syntactic Structure)模型,70年代的ST(Standard Theory)模型,70年代的EST(Extended Standard Theory)模型,80年代的GB(Government/Binding)模型和90年代后的M P(Minimalist Programme)模型。
(二)转换生成语法。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人类使用语言不是靠机械模仿和记忆,而是不断理解、掌握语言规则、举一反三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过程。流程图如下:
语法转换部分表层结构语音部分句子的语音表现
基础部分深层结构(指向转换部分)语义部分句子的语义表现
简单地说,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是人类为什么会说话和如何了解新的句子。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家只需要制定上图中突出显示的四个部分的规则,上图也是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内容的示意图:语法主要包括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属于深层结构,它为深层结构作出语义解释。语音部分属于表层结构并为表层结构作出语音解释。
(三)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的五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是“古典理论”时期(又叫做第一语言模式时期)(1957―1965),《句法结构》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有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及语素音位规则。古典理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主张语法自主,把语义排除在语法之外,在这一点上与此前流行的结构语言学的理论是一致的。
2.标准理论时期(1965―1972)。在这一阶段理论包括语法规则系统、语义规则系统和语音规则系统。语法规则系统分为基础部分和转换部分;基础部分的规则生成深层结构,转换部分的规则生成表层结构。予以规则和语音规则分别对深层结构和表层做出解释,是解释性规则。
3.扩展的标准理论时期(1972―1978)。乔姆斯基的标准理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了防止大量不合法的句子的产生,转换规则中增加了一些限制规则;格确定原则也是标准理论时期所没有的;乔姆斯基现在把语义解释完全放到了表层结构中,因此,表层结构变得比原来复杂多了。
4.支配和约束理论时期(1978―1987)。在这一阶段,乔姆斯基提出了普遍语法、核心语法和虚范畴的概念。他认为普遍语法是一种知识系统和现实的言语之间的中介,根据普遍语法最终会得出具体的自然语言的性质。核心语法就是具体的自然语言的语法,是普遍语法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参数构成的。虚范畴是指只具有某些特征但没有实际语音形式的范畴。乔姆斯基认为,虚范畴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语言结构中语法和语义的表达及其规则,而且有助于人们研究人类语言的机制,而这正是支配和约束理论的宗旨。
5.经济核查理论(1986―),代表作是《语言学理论最简方案》。在这一阶段提出了语言使用系统中的经济原则,增加了用以检验词库中的所有形态在句子中的功能的核查理论。
三、转换生成语法的贡献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猛烈地冲击了盛行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转换生成派在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土壤上产生,并在同结构主义决裂和挑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一)乔姆斯基反对布龙菲尔德把语言堪称是一种刺激――反映的理论。
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采用了行为主义的观点,按照行为主义的理论,把语言称为一系列的刺激和反映的行为,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S―r……s―R。其中S表示说话人收到的实际刺激,R表示听话人的实际反映;r……s表示的是语言。R是说话人在收到刺激后的语言替代反映,s是听话人接受的语言替代刺激;……表示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距离。这个公式表示,一个人在收到外部的实际刺激(S)后,可以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让另一个人去做出实际反映(R)。他认为语言学家的认为是研究语言符号(r……s),他们没有能力去研究生理学的问题,即他反对用人的意志或心理来解释言语行为。
乔姆斯基在研究中发现许多现象是结构主义语法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所解释不了的。例如:幼儿在五六岁时即可熟练地掌握母语,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智力还很不发达,学习数学、物理等其他知识还相当困难,而学习语言却很容易。乔姆斯基认为人天生就具有语言能力,具有一种识别和理解句子的能力,而且语言的发展是和儿童的其他生物功能的发展一样都是天赋的。乔姆斯基把这种天生的能力称为语言习得机制(也称LAD,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这个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回答了行为主义者的观点所没有能认识到的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即儿童因为天生具有UG(universal Grammar),就能自己发现构成语言系统的规则的基础。
(二)乔姆斯基的理论与美国结构主义的语言学研究对比
1.美国结构主义学派又称描写语言学派。它认为语言学应该描写活的言语事实,不必用历史知识来影响语言的公式描写。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研究应致力于探索人的内在的语言能力,不应满足于对言语行为这种表面现象的观察和描写。结构主义研究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对语言进行分类描写,而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套形式化的演绎系统、一套有限的语法规则。这套规则既能生成出无限合乎语法的句子,又能解释各种句子内部的语法关系和语义上的歧义性。
乔姆斯基区别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认为只研究有限的语言行为很难解释语言的本质,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语言能力,即人们说话时的心理过程。他提出了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假说、普遍语法假说,认为语言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种种假说,对人类认知结构有的语言能力做出解释。
2.结构主义研究语言的材料是随机搜集起来的大量句子。乔姆斯基认为,随机搜集的句子是十分有限的,而句子的数量却是无限的,人们不可能将所有的句子搜集完全,所以,语言研究的不应是人们的言语行为,而应是人们内在的语言能力,因为正是语言能力使人们能够不断地产生并理解新的句子。
3.在研究方法上,结构主义主要采用归纳法,即先搜集语言素材,然后通过一套发现程序对素材进行分析并找出规则,最后用所得出的规则来解释语言现象。
转换生成语言学采用逻辑和数学的方法把语言描写形式化,使用数学那样的符号和公式规定概念、表达规则,通过演绎是规则能够生成某种语言中全部合乎语法的句子。乔姆斯基认为,既然语言材料是无法搜集完全的,那么,从零星的语言素材中发现的规则必定是不完整的,无法说明所有的语言现象。因此,语言研究的方法应当同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相同,即先根据观察做出假设,然后再到实践中去检验或证明假设,并针对实际情况对假设进行修改。这样多次地进行反复,直到能够正确地解释句子结构为止。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乔姆斯基对语言学作出的杰出贡献。乔姆斯基对行为主义理论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认为行为主义无法解释复杂的语言现象;他的人生的语言习得机制、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语言的心理现实性的一系列观点发人深省,促进了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结合,使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使用语言的心理过程和认知过程。
但是,他的学说的建立与演化的主要逻辑方法是类比,由于其类比所依据的是与语言极不相同的事物,因此,造成许多扭曲语言本质的后果。它的形式化手段只是一种科学的表象,而并不符合普通科学对理论形式化的要求;乔氏形式主义从始至终置根于语言本身法则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语言驱动的主体)对于语言的创造性(言语能力)的表现,这本身或许就是一种缺陷;从转换生成语法到标准化语法再到扩充式语法,一味地追求严密的演绎过程,谋求转换法则的系统性,而轻视了语言的最本质属性――社会性,致使语言社会性的理解机制淡化,使语言的社会功能减弱,不利于语言作为一种工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u Zhuanglin& Jiang Wangqi.Linguistics:An Advanced Course Bok[M].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2.
[2]Bloomfield,L,Language[M].New York,Holt,1933.
[3]Lyons,John.Chomsky[M].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td,1991.
[4]Stern 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5]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6]乔姆斯基.句法结构(邢公畹等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7]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8]何桂金.论英语虚拟语气动词的形式及其分类[J].外国语,1997,(3).
[9]姚善友.英语虚拟语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0]叶蜚声等.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1]汪大昌等.普通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少数民族杂居区存在双语问题,聚居区更是大量存在。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语言问题,而语言问题又不是线性式的,所以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还得兼顾其他涉及语言的复杂因素。
[关键词]
双语教学;民族;语文;生态
双语教学,在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区普遍存在,而且在一定时期内会仍然存在下去。《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彝族人口为8,714,393,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少数民族,它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分布,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四川凉山州和云南楚雄州为全国两个彝族自治州,楚雄以彝语为母语的村寨还比较多,如永仁县中和镇的直苴、小直么,维的乡、宜就镇、猛虎乡的部分村寨,以及大姚县的桂花乡、昙花乡,双柏县的大麦地、鄂嘉,还有楚雄市的大地基乡等地也有相似的村寨。因此,研究这些地区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双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彝族儿童融入主流社会的首要条件就是听得懂,能够讲主流社会的语言,即汉语(即普通话)。所以,彝族幼儿(学生)的教育问题首先就是语言问题,语言问题早日解决则教学质量会得到较快的提高,否则欲速则不达。而母语与第二语言间的转换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尊重语言的内在规律,强调人文性,适时帮助幼儿(学生)建立双语机制。彝族幼儿(学生)其母语为彝语,这就注定了其思想、情感的民族性特征,民族思维定式已形成。“语言是某个群体的文体、信念价值观念和种族认同的集中表现。”[1]10生态教育学认为,任何一个能够维持其机能正常运转的生态系统必须依赖外界环境提供输入和接受输出,其行为经常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个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且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演变过程,它常常趋向于达到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而这种稳态或平衡状态是靠自我调节过程来实现的。“实施双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依赖于本族语言的天然条件”[2][3]9,帮助彝族幼儿(学生)建立双语机制首先要尊重其母语———彝语的存在状态,对其进行研究,因为彝语“在提高彝族儿童的学习兴趣,消除由于语言障碍而产生的学习畏惧心理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4]10,只有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习惯,研究其语言环境,才能进行双语教学,才能帮助学生个体有效构建双语系统。这个双语系统必须是有效地,生态化的,笔者认为就须关注以下几个要素:一是幼儿(学生)必须处在家庭用语和交际用语皆为少数民族语言的环境下,二是幼儿园和小学教学地需要,三是幼儿(学生)个体由于环境的变化表现出地对第二语言掌握地强烈的愿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时而动”,在教学中逐渐引入第二语言(普通话),引入时最好以解释性用语介入,如学生(幼儿)看课本上的插图“水”时,教师可以先用母语(彝语)告诉幼儿(学生)学生,这是“yi”,再用普通话准确发音,然后让学生(幼儿)观察自己的口型,之后教师再示范发音两遍,再带读两遍,再让学生尝试发音,教师巡回指导正音,再表扬发音正确的学生(幼儿),发挥其示范作用。比如在幼儿园或小学在利用新的器具开展教学活动时,本来幼儿(学生)对新器具就比较新奇,这时教师不妨趁机用普通话引入新名词,逐渐渗透汉语教学。一般而言,民族聚居地区幼儿其语言环境为民族语,如果其刚进入学前教育或者基础教育就直接采取单语模式教学(即课堂教学语言仅仅为汉语)则貌似让学生(幼儿)很快接受了汉语,实则在会留下深重的隐患。因此,双语转换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守语言的发展与转换规律,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建立双语系统,否则欲速不达,贻患无穷。因为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即在一定限度内,其本身都具有反馈机能,使它能够自动调节,逐渐修复与调整因外界干扰而受到的损伤,维持正常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其相对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往往是靠自我调节过程来实现的,但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它有“生态阈限”,因此学生个体建立双语系统的“适时”十分重要。
双语教学应该遵守语言规律,按照儿童的语言习得规律,循逐渐进的进行。在语言转变的过程中,应该:
1.尊重彝族儿童的民族认同感,从汉语的少量介入,到其心理不排斥后逐渐加大,让学生(幼儿)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因为喜欢母语不仅仅是其民族自尊的表象,采用粗暴的单语(纯汉语)教学必然带来其心理上的抗拒。
2.彝语的减少比例与汉语增加的多少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应视个体的情况而定,因材施教,并具有科学性。比如跟外界交流很少,且经济较落后,文化媒介贫乏的较闭塞村寨使用母语教学的时间要长些,比例要高些,而交通较好,经济较好的彝族村寨教学使用的汉语比例可相应高些。
3.教学语言的使用方面,汉语与彝语的角色也是互逆的,即在学前班时,彝族儿童的家庭用语为彝语,与小伙伴的交流语言也是彝语,到幼儿园(小学)时还不习惯经常接触汉语,所以教师教学语言时拟以彝语为主,讲释用语少量引用汉语,然后视幼儿接受汉语的情况,逐步增加汉语介入的量,直至教学语言可以直接使用汉语,遇到很难解释的地方才偶用几个彝语词语来解释。教师应该随时把握时机,到学生不太需要借助彝语来理解教学内容时应及时停止彝语的使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汉语(普通话)的单语教学,直至其能够讲较流利、标准的汉语(普通话),为其进入社会做好铺垫。
4.一般而言,为了让彝族儿童较快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小学三年级左右则应以汉语教学为主,而彝语则以解释教学难点等难以用汉语解释清楚时才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就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而且,笔者认为,学前教育阶段才是彝族幼儿建立双语机制的最佳时期。因为: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学前教育的发展也进入国家的教育发展规划中,《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要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到2020年,每个乡(镇)至少设立一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并逐年增加有条件和人口较多乡(镇)村的幼儿园数量。即到2020年,云南省应该开办1370个以上的公办幼儿园。第二,据抽样调查,彝族聚居区的彝族到现在仍有99.94%左右的家庭使用彝语。家庭用语以彝语为主导致了要求幼儿进入幼儿园后要极快适应汉语环境相当困难,不过,学前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往往是游戏,以活动为主,语言仅取到伴随作用,因此这时的双语转换便可在幼儿注意游戏活动时不知不觉中进行,并逐渐建立双语机制。第三,事实证明,幼儿阶段是个体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各种语言的“接触”已十分频繁,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指出,“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不通或者基本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举办双语幼儿园”。所以,双语机制最好在学前阶段建构。
5.除教学用语外,彝族儿童的校园用语或者校外交际,或者家庭用语是用汉语还是彝语,其选择权应教给幼儿(学生),教师不宜做太多的干涉,否则会引起幼儿(学生)的反感,从而排斥、抗拒教师的教学。双语问题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采用量化的语言教学和标准化的教学评进行评价都有较大的难度,也不太科学,何况教学中还不得不考虑其人文性等非智力因素。笔者本人就是彝族,到调查点调查时往往发现,如果用彝语跟幼儿(学生)打招呼或者提问,学生都会表情轻松的回答问题,而且回答时往往随口而出,对其非用其母语调查者的提问要么不答,要么答得迟滞。这跟语言有关,也跟其心理等因素有关。“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双语问题不仅仅是纯粹的语言问题,在回答问题时,彝族幼儿(学生)总要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再形成另外一个语言系统来回答你,其间还有情感态度的伴随。所以,在民族聚居区为了追求单纯的汉语推广,采用粗暴的单语教学,往往适得其反,想得到的教学效果也得不到,反而因为学生的抗拒而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或拉高辍学率。
当然,双语教学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从横向看,其涉及面广,语言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会一了百了,从纵向看,到小学三年级左右使用双语教学的情况就可以基本结束了,但实际上,如果注意观察,有的少数民族学生到中学,乃至到大学,其语言或多或少都会带有民族语言的音、调、腔,个体也因此而会自卑,有的少数民族学生性格容易孤僻就有这个原因。所以,在恰当的时候,采用恰当的方法,由比较合适的人选帮助其建构双语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科学地人文地建构双语体系比粗暴地急功近利地建构更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更有益于个体的健康发展,否则会给其造成硬伤,影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戴庆,厦董艳.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J].民族教育研究,1996(4).
[3]何俊芳.中国少数民族的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M].中央民族出版社,1998.
[4]云南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5]吕必松.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C]//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6]陆建非.双语双文化论文集[C]//上海三联书店,2009.
[7]普忠良.我国彝族地区彝汉双语教育现状与发展前瞻[J].贵州民族研究,1999(4).
[8]王鉴,安富海.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综述[J].学术探索,2011(2).
关键词:ERPs 双语 语言转换 转换价值
一、引言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学习第二语言已是大势所趋。每个人第二语言的水平及学习和使用语言的环境差异很大,所以有必要对双语者进行界定。从语言学角度看,双语者就是能够掌握和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人。双语者为了交际,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变换叫做语言转换(language switching)(Grosjean,1992)。由于语言转换,从而产生了转换价值(switching cost)。Green(1998a,b)认为每种语言的任务图式都是互相竞争的。语言转换花费了时间,因为对已给任务,需在语言图式中进行改变。一种语言图式被执行,意味着另一种必须被抑制。一种语言图式从抑制中恢复所花费的时间解释为转换价值。
如果转换发生在两种不同熟练度的语言之间时,会产生不对称的转换价值(switching cost dissymmetry)(Grainger&Beauvillain,1987)。为什么存在语言转换价值和转换价值的对称与不对称性?语言转换价值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虽然多数研究已经回答了以上问题,但仍然没有得到一个肯定的解释。双语研究者通过语言转换的研究来探讨双语者语言选择和控制等热点问题。
二、语言转换的ERPs研究
利用ERP技术考察语言转换的大脑相关性是非常必要的。双语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最自然的转换实验,它的语言信号和概念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图式。为了研究双语者怎样调节不同语言的激活水平,选择目标语言并进行转换,我们需要建立不同的范式,因为它能诱导语言转换并且能够考察在转换和非转换时期的行为和功能上的信息。
Grainger&Beauvillain(1987)考察了双语者在词汇判断任务中,两种语言转换时的不对称的价值。并认为正字法在决定转换价值方面有重要作用,价值能够通过语言特定正字法信号来消除,由此得出,价值来源于双语者大脑词库内部。与此相反,Thomas and Allport(2000)通过视觉呈现词语的理解过程,论证了转换价值,并认为词库内的正字法信号并不能够消除转换价值,Grainger& Beauvillain(1987)的结果源自缺失的控制条件。当具有相关的控制条件时,语言特定正字法对于词语的转换价值将不会被消除。这样便估计了转换价值其他可能的解释——价值来自于词库外部。同样,Von Studnitz and Green(1997)对比了双语者在两种语言内词汇判断的转换价值(被试只需要决定是否是一个字母串而不考虑语言)和在特定语言词汇判断任务的价值(被试必须决定字母串是否是特定语言中一个词语)。认为转换价值来自于特定语言图式之间的竞争,也就是,来自词库外部的轨迹。
Meuter and Allport(1999)使用一个转换范式测查了跨语言竞争和随后的抑制的假设。他们实验的主要逻辑理论是“任务集惯性理论”,第一次发展了非语言任务转换研究(Allport、styles and hEish,1994)。通过转换,观察到主导任务比非主导任务显示出了更大的转换价值。Meuter和Allport通过抑制解释了这种现象——主导任务必须被有效地抑制,以防干扰非主导任务。当转换为主导任务时,先前非主导任务中对主导任务进行了有效的抑制,将持续干扰随后类型的加工。为了研究语言转换是否显示了相似的结构,Meuter和Allport让被试用L1或L2快速命名阿拉伯数字,通过颜色背景上的数字信号的出现,支持了任务集惯性理论,发现了不对称的转换价值——L1命名比L2的转换价值大。Meuter和Allport(1999)提出了一种“抑制机制”,解释了为何弱势L2产出时强势的L1受到抑制。FinkbEIner,Almeida,Janssen,Caramazza(2006)对Meuter和allport(1999)最初的解释提出了质疑——设计性质的混乱。他们的强调是以“价”为基础的。二价刺激伴随有两种反应,引起了不对称转换价值图式的特征。然而,一价刺激不会显示典型的转换价值。在Meuter和allport的数据中,价随着语言转换是混乱的——用L1和L2数字命名。为了从语言转换中梳理出“价”,Finkbeiner等用了一个和Meuter等人相似的二价数字命名任务。他们设置了一个仅让被试L1图片命名的任务。这些刺激是一价的。他们的结果同样显示了二价数字命名的不对称转换价值,而在一价图片命名中没有转换价值。当图片命名任务被小点式样取代的时候,被试用L1命名小点组成的数字,他们同样发现没有转换价值。这些结果让他们断定Meuter和allport的转换价值结果不支持对非目标语言的抑制。在近来的实验中,他们控制了反应速度,并且发现有效的反应速度不包括语言识别本身,这对于决定转换价值是很重要的。
价和反应速度对于说明转换价值方面的作用显示转换价值不能够提供一个简单的或者直接的方式说明跨语言的竞争。虽然Finkbeiner等人(2006)的研究结果对于“抑制机制”解释仍然存在问题,但他们解释了对称的或者不对称的转换价值本身不能够说明词汇选择的方法。
Costa和Santesteban(2004)通过熟练度不同的双语被试,考察了L2的熟练度是怎样影响词汇选择过程的,他们认为高熟练度的双语者语言转换价值是对称的。Verhoef,Roelofs,chwilla(2006)同样用ERP技术研究了转换价值。在他们的研究中,高熟练度,非平衡的荷兰语和英语双语者被要求完成一个图片命名任务。对Costa和Santesteban(2004)提出来的熟练度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Costa和Santesteban他们把转换价值的不同归因于语言熟练度,但是如果给予更长的准备间隔的话,在非平衡的双语者中,同样能够观察到对称的转换价值。
总之,当前双语ERPs研究的问题是双语者怎样才能在正确的语言中选择正确的词语,及是否必须对非目标语言进行抑制。虽解释众多,仍需通过考察语言转换来解决。
三、相关语言转换的理论解释
双语词语提取及语言控制的问题一直是双语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双语者言语产出中词汇提取机制的研究有两个问题需要讨论:第一,语义体系是不是同时激活了两种语言的词汇?第二,非目标语言的词汇节点是不是参与竞争?对于第一个问题,多数研究已经有了肯定的答案,现有的词汇通达模型认为在一种语言的言语产出过程中,双语者两种语言的词汇节点从语义系统中得到了相同的激活。关于第二个问题有很多争论,一些词汇通达模型假定词汇选择机制是特定语言提取(language-specific selection)(Costa and Caramazza,1999),有些认为是非特定语言提取(language-unspecific selection)。
(一)特定语言提取理论认为语义系统将双语者的两个词库激活之后,双语者只考虑目标语言中被激活的词汇,而非目标语言中被激活的词汇并不在双语言语产生中的候选词汇之列。
(二)非特定语言提取理论认为语义系统将双语者的两个词库激活后,双语者会考虑选择所有被激活的词汇节点,而不管其属于哪种语言。这样,非目标语言的词汇必然会对目标语言的词汇提取产生干扰或竞争。因此,双语者让两个词库词汇的激活保持不同水平,从而成功选择合适的词汇节点。但问题在于:在两种词汇中,系统是怎样产生不平衡的激活的?一种方式是语义系统在目标语言中的激活范围比非目标语言中的广;第二种证明了双语者的词汇通达承担了词汇条目的相互抑制。Green(1998)提出了抑制模型(Inhibition Control Model):在双语言语加工中,非目标语言的词汇参与目标词汇的选择竞争,目标词的选择是通过抑制非目标语言的词汇实现的。
因此,不同熟练度的双语者根据不同的提取机制进行语言转换。低熟练度双语者多采用的是非特定语言提取,而高熟练度的双语者倾向于特定语言提取。
四、结语
(一)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拼音文字的范围内,而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它与拼音文字的认知加工策略和过程不同,所以,两种之间的差异会不会在语言转换时产生价值或不同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语言间转换的问题可以认为是理解和产出两个方面。以往的研究大多通过数字和图片命名等单个词语产出来考察语言转换,因此,双语者在句子语境下理解时的语言转换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刺激类型对于语言的选择是一种有效的信号,刺激的预期性和非预期性能在多大程度上较少或消除语言转换价值是将来研究的主题。
参考文献:
[1]Costa,A.,& Santesteban,M.Lexical access in bilingual
speech production:Evidence from language switching in highly proficient bilinguals and L2 learner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4,50:491-511
[2]Costa,Miozzo M,Caramazza.Lexical Selection in Bilinguals:
Do Words in the Bilinguals two Lexicons Compete for Selection?[J].Journal ofMemory and Language,1999,41: 365-397.
[3]Verhoef,K.M.,Roelofs,A.,& Chwilla,D.J.Dynamics of
language switching: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in overt picture naming[Z].In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ociety,2006.
[4]FinkbEiner,K.,AlmEIda,J.,N.,&Caramazza,A.Lexical
selection in bilingual speech production does not involve language suppress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2006,32:1075-1089.
[5]Green D W.Mental Control of the BilingualLexico-Semantic
System[M].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1998,1: 67-81.
[6]Grainger J,Beauvillain C.Language blocking and lexical
access in bilinguals[J].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87,39A:295-319.
[7]Thomas S C,Allport A.Language switching costs in bilingual
visual word recognition[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0,43:44-66.
[8]Meuter R F I,Allport A.Bilingual language switching in
naming:Asymmetrical costs of language selection[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9,40:25-40.
[9]Von Studnitz,R.E.,& Green,D.W.Lexical decision and
language switch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1997,1:3-24.
[10]崔占玲,张积家.双语言语产生中的语码切换的特点及机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关键词】话轮转换 语言教学 话轮关联位置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南昌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研究成果之一,本项目由南昌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资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08-02
话轮转换也被称为“话轮交接”。在某些场合,话轮是由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分配,由他们指定下面的说话者,除了别人外,其他人禁止讲话(如正式会议时)。但是在绝大多数场合,不像这么正式,一般由正在说话的人控制发言权,并具有选择下一个说话者的权利。他可以有多种选择的主动权:可以保持话轮,自己继续说下去(虽然最终要放弃,不能一直讲下去);可以主动放弃话轮,并指定下一个说话者;也可以不指定下一个说话者,让听话者自选取得话轮。
在课堂上,教师通常具有支配话轮的权利。尤其在学习语言的课上,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就需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操练机会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用目的语来索取话轮和放弃话轮。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应当具有一定的话轮转换技巧,以在适当的时机暗示自己话轮的结束并提示学生接续话轮,并能够及时调整话轮以保证学生获得均等的话轮持有机会和话轮持有时长。
在具体分析语言课堂上,话轮转换现象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话轮交接规则。
Sacks, H、Schegloff, E.A. 和 Jefferson.G.(1974) 提出,会话之所以能够有序进行,一次只有一个人讲话,很少出现重叠和沉默,是因为在会话中存在一种控制话轮交接的机制,这个机制就是一套有序的选择规则系统,即一套控制说话权或分配说话权的规则系统。因为它是对会话中任何阶段的话轮交接起作用,所以也称为局部控制系统。这套话轮交接规则如下:
(1)用于任何话轮的第一个话轮结构单位的第一个转换关联位置。
(a)如果在这个话轮中,现在的说话者选择了下一个说话者,那么被选的说话者有权而且必须接下去说话。其他人无权说话或者不必说话。话轮交接发生在选完说话者时的第一个转换关联位置。
(b)如果现在的说话者未选择下一个说话者,那么别的会话参与者可以自选成为下一个说话者(但不是必须),最先说话者获得下一个话轮,话轮交接发生在那个转换关联位置。
(c)如果现在的说话者未选择下一个说话者,那么现在的说话者可以继续(但不是必须)说话,除非别的会话参与者自选索取话轮。
(2)如果在第一个话轮结构单位的第一个转换关联位置,规则1(a)和规则1(b)都没有运用,而是运用了规则1(c),现在的说话者继续说话,那么在下一个转换关联位置可再次运用规则1(a)-(c),并且可以在下面的每一个转换关联位置循环运用,直到话轮交接发生为止。
这套规则是有序的系统,选择只能依次从头进行。
Sacks等提出的这套规则能够解释日常会话中的许多特点,所以引起广泛重视,一直被后来的话语分析学家所引用。
笔者在用这套理论分析高校课堂话轮时,发现还有需要完善之处。在此,我们通过分析真实课堂会话录音,来挖掘其他话轮交接情况。
我们选取了大学英语A班精读课和初级汉语口语课作为分析对象,从话轮交接规则的使用、选择下一说话人的方式和听话者的自选方式三个角度对话语材料进行描写和分析。
(1)Teacher:Now, let’s welcome group A. Group A.
(2.0) T1
(The students of Group A are coming up to the stage.)
Others help GroupA::. T2
(3.4)
Students of Group A: Oh, my god. This week, he… T3
我们看到这个对话由三个话轮组成,分别是T1、T2和T3。教师在第一个话轮结束处使用同义结构重复的形式(Group A. Group A)并指定了话轮接续人为Group A,以及此后的长达2秒中的沉默就暗示此处是一个话轮放弃信号,同时也是一个话轮转换关联位置。在教师发出传递话轮信号,A组学生在走上讲台之前,其他同学不应主动索取话轮。这这期间,产生了在长达2秒的空隙,即没有任何人接续话轮,所以教师为了打破话轮之间的信息空白以维持话轮的链性传递,又重新持有了话轮。
从这一段课堂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Sacks等的话轮交接规则并不完全符合汉语会话的实际情况。即规则(1)a所说的:被选的说话人有权而且必须接下去说话。在日常口语交际中,这一原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在课堂上,学生有时会选择不接续话轮,原因有二:一、学生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需要不同时长的思考时间,这样就很有可能被认为是放弃话轮占有权;二、在目的语知识掌握程度不高的语言学习班中,学生没有足够的语法和语用知识来判断教师是否准备放弃话轮,并无法判断合适的话轮关联位置。
(2)T:Who can finish the first sentences? The first sentences. T1
(5.7)
Anybody? T2
(2.6)
S: He didn’t(…) T3
论文摘要: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网民数量的急剧上升催生了大量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行为因说话人/受话人的个人特征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变异。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透视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分析其来源、产生的原因及对当今社会赋予的新色彩和影响。
1 社会语言学与网络流行语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是反映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作为语言学分支的社会语言学指出,语言与社会共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要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化,也要从语言的变化去探讨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急剧上升,网络语言也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而广泛传播的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鲜活语言形式。因此,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不仅有技术方面的因素,也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直接、最敏感的反应。在大量网络流行语的频繁使用中,有一类流行语。如“你out了”也被众多网民争相引用,并被评为2009年度最佳网络流行语之一。此类流行语有其构成的特征,本文将用社会语言学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此类流行语的成因、色彩新意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2 语料分析
究竟何为“语码转换”?我们先来分析以下四组语料:
语料1:老师:“上课喝啤酒?”学生:“老师,你out了!”
语料2:“连这个你都不懂?I服了You!”
语料3:“2004《时代风采》时尚模特评选活动正在启动ing”
语料1中out一词在不同场合具有多种意思,可以作副词、形容词、介词、名词和动词。“out”选取了在英汉词典中的解释“出外;在外;向外”,如今,这个词被赋予了“落伍了、不能与现行接轨了”的新意。语料2中,在句内出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其目的是在语用环境下,根据需要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以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语料3的特点是通过汉语谓词性成分加英语词尾ing(我们记作X-ing)来表达进行时态,“X-ing”形式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在汉语中介入英语的语素能给人带来新奇感,引起听觉和视觉上的新鲜刺激。另一方面,较之于印欧语,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表示进行时态要通过状语和部分助词实现,比如“正在、着、呢”等,英语则是通过词尾的变化来达到其时态以及语法功能的变化。
3 语码转换的定义及成因
3.1定义
社会语言学自始至终强调语言的多样性,近些年来由于英语的普及。英汉两种语言接触难以避免,以汉语为主,夹杂英语语码混用的现象非常多,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在交往之中就会经常发生语码混合(code-mixing)的现象。“在语码混合中,语码A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并入了另一语码B中。语码B一般来说占主导地位,而语码A则处于补充、从属的地位,不像语码B那样被人们有意识的使用”。
3.2成因
形成语码转换的原因非常复杂,特别是网络流行语中的语码转换的原因更是多方面的,有语意方面的,也有心理和社会方面的。
3.2.1对应译词不存在或不准确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上差别很大,中英语中存在许多文化局限词和部分对等词。它们在目标语中没有表示对应概念的词汇,或只是部分概念相同,即使被翻译成中文,也往往只是将其进行音译而己。比如说,虽然DIY可翻译为“自己动手制作”,但若是用在某些场合里就显得累赘,不如进行语码转换,直接将DIY放在句中的交际效果更好。还有很多词汇可能很难用几个字就讲清楚,因此不如用英语表达来的准确,如flash(本意指闪光灯,现多指计算机制作的闪烁的动画短片),fans(热情支持某人、某事或某项运动的人,现在已被广泛地译成“粉丝”),hacker(译为“黑客”,指非法侵入他人网站进行破坏的人)等,由于无法在汉语中找到恰当的对应项,其英语表达形式也已被大众所接受了。
3.2.2经济原则
也称“简约原则(the theory of least effort),由VictoriaFromkin提出。他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总是尽量节省气力,减少麻烦。网上对话受打字速度的影响,不可能像面对面交流一样便捷。为了达到“省时、省事、简练、快捷”,当某个概念用英语表述相对简单,打字更方便时,网民也趋向于使用英语,尤其是英语中形形的缩略词,在使用时就更为方便了。如近年来网络和众多媒体中广泛使用的流行语“PK”,它的完整形式是“PlayerKilling”,指在游戏中高等级玩家随意杀害低等级玩家的行为,后引申发展为“对决”等含义,现在,凡是在涉及到一方与另一方角逐高低的比赛或对决中,“PK”被广泛使用,因其意义准确,表述简单而深受大众的欢迎。
3.2.3说话人自然情况的因素
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是影响语码转换的三个重要因素。由于语言要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交流,话语信息的生成、传递、理解都要依赖于社会心理环境,所以人的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些变化。Wardhaugh曾说过“年轻人通常是大多数语言变化的前锋”。这是因为年轻人的语言有活力、生动而又富于创新,他们既能创造一些新颖的表达方式,又能很快接受这些独特而又新颖的语言符号。而且在从众心理的推动下,在语言变异的环节中就形成别人说什么我就说什么,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别人发明运用什么新词我就跟着效仿,否则被视为落后的心理,也就是这种心理极大推动了语言差异的扩散和发展。乃至激发出更进一步的语言演变,而生活中很多新奇的、时尚的东西都来自经济更发达的使用英语的国家。
4 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新意及对当下的影响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彼得·特鲁吉尔说:“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结构和社会的价值体系有紧密的联系,”许多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运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横空出世”,显示了语言的灵活性,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对社会力量的夸张,见证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m。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社会生活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和更新,而语言的发展透视着公众思想、观念和复杂的社会心态,展现了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动向。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使用数量的逐渐壮大,一方面反映了汉语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却是代表了大多网友的一种姿态,即通过一些戏谑、简单的词语来代表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心态,再亦是不能明说,只能意会的含义。网络流行词汇已经开始反作用于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语言习惯,无论是对问题的思考,还是口头上的讨论,人们都喜欢借用网上简洁、异于普通语言习惯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5 结语
纵观近几年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流行语中的英汉语码转换会愈演愈烈,其本身不乏活力,富有激情,也使语言倍显亲切,具有感染力。如果适时适量,不仅是一种词汇手段,也是一种语言交际策略,只要能达到交际目的就有存在的理由。中英文语码转换是语言使用方式的一种改变。其表现形式多样。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它会与时俱进,源源不断地映入我们的眼帘,在求新、求变、释放个性的时代给我们以清新的感觉。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刘正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2000(4):30-35
[41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5]韩苏,语码转换成因研究[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0-23,
本文在分析新疆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动因、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个案研究,提出了推进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建议,以期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个案研究
语码转换是指人们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使用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方言或者其他的语言变体进行交流的情况。本文所指的课堂语码转换是指以英语课堂教学为背景,教师以英语为目标语,汉语或维吾尔语为母语,把课堂上出现的两种或者多种语言的使用情况。这种课堂语码转换的研究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相继展开。二语习得的研究者们把社会语言学领域内的语码转换研究成果成功地运用到课堂语码转换的研究上来称为课堂语码转换。Guthrie,Flyman-Matsson&Burenhult,Brice&Roseberry-McKibbin,Hancock,Polio&Duff,Rolin-Ianziti&Brownlie等人通过研究发现,课堂语码转换是一种很普遍的语言现象。本文调查的目的是以新疆教育学院外国语教育分院英语专业教师为例,在了解其课堂语码转换的类型、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个案研究,进一步分析新疆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现状,为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意见。
一、英语教师基本情况与课堂语码转换态度调查分析
笔者采用关于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英语教师的基本情况和所持的有关课堂语码转换的态度,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课堂录音形式进一步了解和分析课堂语码转换的形式与特征。问卷调查采用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五个等级的Liker-scale进行设计,并随机对4名教师进行个案分析。
表1提供的是四位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资料和所持的有关课堂语码转换的态度。为尊重研究对象,这4位教师的姓名用教师A、教师B、教师C和教师D表示。其中“人数”为听课时研究对象授课的班级人数;笔者听课前没有事先和任课教师沟通,属于“推门听课”。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无论是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资深副教授还是学历为本科的年轻讲师,都认为课堂语码转换在英语课堂授课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无法避免的。作为英语专业的教师,应尽可能使用目的语进行教学,营造英语学习环境,不要让母语干扰到英语的学习,不能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对母语保持依赖性。在给低起点的民族班授课过程中,鉴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汉语水平程度的影响,教师会或多或少的使用三语进行语码转换,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能够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备有完整教案,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从分析中可以看出,英语教师注重使用目的语进行课堂导入。通常会选用自己比较熟悉、学生比较感兴趣、或者直接铺垫于新的教学内容和下一步教学环节的方式作为课堂导入的手段,且时间基本上都控制在五分钟之内。这种全英文的课堂导入法,营造了良好的课堂语言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3、在教学步骤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注重对语言点的讲授和基本专业知识的强化和应用。因此在讲解课文、教授词汇和语法以及实践听说读写等教学技能时,教师的课堂语码转换就会发生。尤其是在翻译句子或者翻译段落的情况下,教师常常会借助母语达到学习目标语的目的。具体来讲,在英语阅读课中,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中都有使用课堂语码转换的情况发生。
二、教学建议及思考
1、主张尽可能的使用目的语授课
四名教师都认可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的存在性和普遍性,主张尽可能的使用目的语授课。在实际教授中,鉴于教学内容的不同难易程度、学生的不同语言水平、教学课时的有限性和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和扩充等原因,课堂语码转换基本上使用于每一堂课中。因此,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注重每一步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步骤,做到语言准确、精练,注意内容的衔接与连贯。
2、在授课过程中,课堂语码转换需遵循适量适时原则
本课题组在进行大量的听课评课之后发现,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适当使用中文进行对词汇短语的强化和应用以及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讲解,反而更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促进英语学习。相反,完全使用英语,忽视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作用,会阻碍新语言点的输入,从而对语言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英语教师需认识到课堂语码转换的两面性,在授课过程中需遵循适量适时原则。
3、教师用语码转换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加强师生间的沟通
课堂语码转换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课堂教学功能,实际上,还可以把语码转换作为交际策略进行使用。教师可以通过语码转换发出指令,还可以表扬或鼓励学生,缓轻学生的焦虑情绪,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用语码转换来纠正错误或者婉转的表达自己的不满,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便今后改进。与此同时,教师用语码转换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变化,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加强师生间的沟通。
综上所述,在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在目的语与母语之间适时适量地转换语码可以加强语言知识的输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增加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本调查的局限性在于未能探究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中文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因此,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量的问题依然值得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发勇.浅析语码转换的类型和原因.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2]罗亦兰.课堂中的语码转换教.学研究,2009.30.
[3]林甜甜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调查的分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
[4]胡文华夏晓梅.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码转换研究.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9.
关键词: 语码转换 国内研究 述评
1.引言
语码转换指双语者(或多语者)在会话过程中交互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现象[1],是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国外语码转换研究最早开始于Weinreich和Haugen,并使之逐渐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国内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大多研究主要关注语码转换的制约因素和教学功能;21世纪初,一系列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本文旨在回顾与整理国内三十年18种核心期刊上有关语码转换研究的文章,希望能为语码转换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考和看法。
2.研究设计
2.1研究问题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主要运用了哪些研究方法?研究角度有什么特点?研究内容有哪些?
2.2研究方法
作者从中国知网搜索了18种中文核心期刊中发表于1987-2016年有关语码转换研究的63篇文章,然后统计分析了所有文章的研究方法、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最后进行梳理和总结。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语码转换研究的研究方法
本文借鉴李炯英等有关研究方法的分类标准,将研究方法分为实证性方法、思辨性方法(包括理论探讨、综述等)和其他方法[3]。所有文献的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方法统计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研究主要采用实证性方法,主要包括书面语、口语及课堂用语语料的收集和分析,问卷调查,ERP实验及图片、数字命名。思辨性研究法使用较少,大多是综述法。研究方法的分布表明研究者更注重用实证性研究探讨影响语码转换的因素。
3.2语码转换研究的研究角度
综观所有研究中,大部分研究将语码转换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表2中列出了语码转换的主要研究角度。
表2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的主要研究角度
从表2可以看出,语码转换研究注重与多个学科相结合,主要包括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结构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二语习得、教学法、心理认知语言学等学科,其中与语用学相结合的研究在所有研究中占较大比重(11.1%),这其中大多以顺应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总量仅次于语用学(9.5%),随着双语教育的开展,课堂语码转换的研究逐渐兴起。另外,从多角度研究所占比例最大,占所有研究的22.2%。“自然语言的语码转换是一种普遍且复杂的社会语言学现象,许多研究的结论往往缺乏普遍性和适用性”[4],因此对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多角度研究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其产生动机、影响因素、句法特征等,从而更加深入地探索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现象的本质。
3.3语码转换研究的研究内容
从检索的文献可以看出,所有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4类,产生动机、影响因素、句法特征和功能作用。各部分文献的数量及比例如表3所示。
表3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比例
从表3可以看出,有关语码转换产生动机的文献数量最多,共有17篇,占研究总数的27%;其次是研究其功能作用,共有16篇,占总研究量的25.4%;另外研究影响因素和句法特征的文章相对较少,各占研究总量的17.5%、14.3%。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和发展情况。
3.3.1语码转换的产生动机
张正举等[5]认为语码转换分为两类,情景型和喻意型,前者是因为“语言(言语)集团对某一语言变体所适用的话题、场合、人物及目的的综合体都有比较固定而统一的看法”;后者则包含一定的“感情功能”,转换是“对情景的重新改造――改正规场合为随便场合,改公事关系为私人关系,改严肃气氛为幽默气氛,改彬彬有礼为同等亲近关系”。镡冬玲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语码转换产生的根本原因,认为语码转换可看做是表述策略的问题,在交际过程中,当双语者在目的语中找不到一个特别的词时,就会运用替代法在非目的语中找一个词,前提是假定这个词不会中断交际活动。刘正光则从语用学各个角度对语码转换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解释,例如从面子角度看,语码转换是“平衡交际双方的面子需求的一种努力”[6];从顺应论角度则是言语选择发生的结果。何丽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交际策略,有其附加含意、群体认同和适应习惯等特点。
3.3.2语码转换的影响因素
作为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语码转换受多种因素影响,语言学家从多种角度展开研究,发现了影响语码转换因素的多元化特点。
阳志清收集了三部中文书中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类“参与者、交际场景和话题”[7]。同样是书面语研究,申智奇等选取了《围城》中的语料,结果也发现了“交际参与者、交际场景和交际话题三个因素共同影响语码转换,在某一个具体的语码转换中主要影响因素只有一个,其他的为次要因素”[8]。李经纬从标记模式的角度发现,语码转换主要受交际者的个人愿望、社会规范和理性选择的影响。李刚则从宏观角度探索了影响语码转换的因素,发现心理、语用、句法规则系统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对语码转换有一定的限制和影响。
随着方言种类的日渐减少,语言学家们开始注意对方言的研究以更好地保护方言。徐蓉考察了宁波城区语码转换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语码转换是一个涉及社会、心理、思维以及语言本身等多方面的过程”[9],包括客观因素(交际者的年龄、性别、社会阶层等)和主观因素(交际者的说话目的和语言态度)。陈立平以自建的五万字语料库为依据对常州话―普通话双语社团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话轮的类型以及交际者的年龄是影响常州话与普通话之间语码转换的重要因素”[10],最终发现常州市区的日常语言正在向普通话转移,对方言生态保护具有一定启示。
3.3.3语码转换的句法特征
不同语言形式语码转换的句法特征是不一样的,另外,发生的单位及位置也不同,所以研究语码转换的句法特点利于我们了解其语法结构特点。
阳志清通过对书面语语码转换的研究发现语码转换的两种句法情形,一是采用所转换语码(外语)的句法结构,另一种是部分采用外语的语法结构或者完全采用母语的语法结构,而单词的转换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实意词上。郭林花以某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日常生活会话为语料,探讨了句内语码转换的形态句法特征。结果发现“英汉句内语码转换整体上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不是杂乱无章的随意混杂语码,并且具有重要的句法功能和多种会话功能。其中主体语汉语在转换中始终起主导和决定作用”[11]。张卿以《杜拉拉升职记》为语料分析了其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发现“在以外企职场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中,汉英语码转换多以句内转换为主,名词性表达法使用最多,在形态上,嵌入语受到主体语汉语的控制,丧失英语中原有的屈折形态变化”[12]。王琳从句法和认知视角考察了汉英语码转换的句法变异特点,结果发现“在汉英语码转换中,动词所支配的主要依存关系存在句法变异,混杂依存关系的加工难度大于相应的单语依存”[13]。
3.3.4语码转换的作用功能
语码转换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所要达到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所以其作用也是不同的。
王得杏最早总结出了语码转换所具有的普遍功能,包括“表示引用、表示说话者的重复、表示说话者指向特定的对话人、表示说话者对所说话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比、表示强调对比、表示插入语和谚语等”[14]。黄国文发现粤―英语码转换的作用包括“唤起和增进交际双方沟通的认同感,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换为语言表达技巧,实现一定的语言表达效果等”[15]。王晓燕等调查分析了外语课堂同伴互动语码转换的作用,“有助于学生英语产出量增大、互动交往能力增强、认知能力提高,另外利于培养和加强学习者学习和思维的好习惯,促进学习者互帮互助、共同合作的精神”[16]。
另外,近几年来,随着神经认知科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对语码转换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其本身的理论及特点,更加关注这一语言现象如何在人脑中进行加工。虽然这一方面的研究数量不多,仅有4篇,但是对于进一步了解语码转换的本质有很大的启示。例如,范琳、李绍山通过图片和数字命名范式,探究了汉英日三语者语言产出过程中语码转换的抑制加工,发现三语者语言产出过程中存在抑制加工:“在语言产出语码转换加工过程中,n-2语言重复代价不能被特定刺激反应设置的抑制所解释,而是与竞争语言的心理表征有关。”[17]
4.关于语码转换研究的思考
三十年来,语码转换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成果也逐渐丰硕,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不足,讨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以后的研究会有一定的启示。综观所有研究,作者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4.1研究方法主要以理论分析为主,实证调查研究相对较少。理论分析虽然为语码转换提供了理论解释,但作为一种交际策略,通过对交际者的实际调查、访问等实证研究方法探究交际双方语码转换的动机、作用功能等问题可能更加直接和有效。
4.2研究视角虽呈多元化,但大部分集中于社会语言学、语用学、教学法及多角度综合研究等视角,而且所得出的结论大都也是对之前研究的进一步证实和肯定,新的发现和结论相对比较少见;另外,诸如二语习得、神经认知、心理语言学等视角虽有涉及,但研究数量并不多,未来的研究可以多从这些角度展开以有进一步的发现和收获。
4.3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例如语码转换的神经加工机制到底是怎样的,未来这一方面的研究可借助神经、认知、心理等领域的技术和方法开展,从而进一步揭开语码转换的本质;二语习得过程中经常出现语码转换现象,二者可能存在一定影响关系,但目前有关二语习得与语码转换相结合的研究数量较少,所以未来可以考虑这一研究方向,深入的研究会加深我们对语码转换的认识及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从而为二语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5.结语
国内三十年来语码转换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为我们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本文回顾了1987-2016年国内语码转换的相关研究,主要对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语码转换研究的方向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和思考,希望可以对未来我国语码转换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注:
这18种期刊包括:《外语学刊》《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国外语言学》《中国语文》《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当代语言学》《国外外语教学》《山东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外国语言文学》《语言教学与研究》《外语电化教学》《外国语文》《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参考文献:
[1]Spolsky,B.Sociolinguistic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h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49.
[2]何丽.日常会话中汉英语码转换交际策略的实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1):10.
[3]李炯英,刘鹏辉.我国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回顾与思考[J].外语界,2015(2):40.
[4]李刚.自然语言语码转换研究的若干方面[J].外语教学,2001(4):14.
[5]张正举,李淑芬.西方语言学界关于语码选择及语码转换的静态和动态研究[J].外国语,1990(4):5.
[6]刘正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2000(4):31.
[7]阳志清.论书面语语码转换[J].现代外语,1992(1):4.
[8]申智奇,李悦娥.论《围城》中的语码转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4):20.
[9]徐蓉.宁波城区大众语码转换之调查分析[J].中国语文,2003(4):363.
[10]陈立平.常州话―普通话语码转换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9.
[11]郭林花.大学校园英汉语码转换的形态句法特征[J].现代外语,2006(1):20.
[12]张卿.《杜拉拉升职记》语码转换现象实证分析[J].外语学刊,2013(2):74.
[13]王琳.汉英语码转换的句法变异问题探索――基于树库的动词句法配价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5):47.
[14]王得杏.语码转换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2):35.
[15]黄国文.方式原则与粤―英语码转换[J].现代外语,199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