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爱莲说原文及翻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典例链接
例1(2007年广西百色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 蕃:______(2)不蔓不枝 蔓:______
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3.翻译下列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2007四川资阳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的甲、乙两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文)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①,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②虏人③过五千,移文④旁郡。吏欲传檄⑤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⑥两炬三头热火⑦,营中星列⑧。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⑨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⑩,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①廉范:廉颇的后代。②故事:按旧例。③虏:敌人。④移文:发文书。⑤传檄:发出紧急公文。⑥交缚:交叉缚扎。⑦热火:点火。⑧星列:象星一样布满。⑨待旦:等到天亮。⑩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望其旗靡() (2)会匈奴大入塞()
(3)俄而,斩首数百级()(4)范兵不敌()
(5)公将鼓之()(6)范乃令军中褥食()
2.用“/”划出下边一句话的朗读停顿。
虏 众 盛 而 范 兵 不 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____________之时,第二次是在____________之时(用原文填空)。乙文中,廉范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也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廉范在作战中采用的妙招是____________。(可用原文作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5.曹刿、廉范这两位军事家指挥作战时,既能做到____________,又能做到胆大而心细,因此取得战争的胜利。____________
题型解析
1.字词解释。字词解释的考查有两种形式,即填空题和选择题,而以填空题为主,如百色卷的第1题和资阳卷的第1题。在做百色卷的第1题时,解释“蕃”时,要严格按照课文后的注释,准确无误;在解释“蔓”时,一定要注意在这个语言环境下的词性,在这里“蔓”作动词,应解释为“长枝蔓”,不能解释成名词“枝蔓”。此题答案为:(1)多。(2)长枝蔓。在解释资阳卷第1题中关于课外文段的字词时,一定要结合自己以前文言词语的积累。如“会”、“俄而”、“乃”可链接以前学过的知识,直接解释;“敌”可以按照注释疏通文意后再解释。此题答案为:(1)倒下。(2)正遇上。(3)一会儿。(4)抵挡。(5)助词,无实义。(6)就。
2.词义辨析。词义的辨析就是考查我们对重要的文言实词或虚词的一词多义的理解和掌握的准确度,也是中考常见的题型。而考查涉及到的字词均是平时我们常见的,老师多次强调的,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如百色卷第2题。在做这一题时,因为“之”的用法很多,我们要逐一理解它在每一项中的用法,然后进行比较和辨别。通过比较你会发现,ABD项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而C项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无实义。此题答案为C项。
3.断句停顿。文言文重在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朗读就要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所以,此类试题也是基础试题,考查的概率比较高。此类题型的考查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选择题,让你选择朗读停顿的正确或错误项;一种是直接在原句进行划分,如资阳卷第2题。在做本题时,可以根据总结性词语来确定朗读节奏,因为这是一个有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关系的句子,可以根据“而”的标志来划分。此题答案为: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4.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之一,几乎每篇均考,所占分值也比较大。如百色卷和资阳卷的第3题,它们均占4分,我们做起来一定要谨慎、认真。如做百色卷第3题的第(1)题时要注意重点词语“远”、“亵玩”,这两个词语要在译句中落实到位,落实准确。做第(2)题时,要注意“鲜”在这里不是新鲜的意思,而是要结合语境,解释成“少”。“闻”不是“新闻”,而是“听说”。此题答案为:(1)(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2)对于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做资阳卷第3题的第⑴时,要注意“一”、“再”和“三”的解释与现代汉语的不同,应翻译成“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并要注意“一鼓作气”与现代汉语的不同。做第⑵时,要会借助所给的注释,先疏通文意,再翻译。此题答案为:(1)第一次击鼓士气大振,第二次击鼓士气有所衰退,第三次击鼓士气消逝殆尽。(2)吏想发紧急公文向旁边的郡县求救,廉范不肯,亲自率领士兵抵抗。
5.概括分析。概括分析是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筛选,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提取的能力,属于考查能力的范畴,也属于常考的题型。如资阳卷的第4题,要做好此题,首先要快速熟练地读懂原文,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句子,筛选题目要找的信息。用原文回答的,要逐句逐段地看,回答要快而且准。此题答案为:彼竭我盈,(故克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
6.写法探究。写作方法的考查,属于较难的题型,它是揣摩、品析作者行文过程及技巧的题目。如百色卷第4题,此题做起来应该不是很难,平时老师都反复强调过,而且问题的答案较明显,写和牡丹,就是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这要结合全文来整体感知,答案要完整,不能简单回答为:起衬托作用。
关键词:文言文 兴趣 方法
由于古今有着千百年的时空距离,古代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均与现代汉语存在着明显差异;再加上对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情况缺乏了解,对文章中涉及的典章、制度、名物等不大熟悉,这些都会使我们的学生感到阅读文言文要比阅读现代文难一些,甚至因畏难望而却步。而文言文教学又强调“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再加上我们语文老师“保姆式”的教学思想,我们的学生深陷字、词、句的泥沼中,以致“生气全无”,更谈不上去思考、去感悟了。新课标要求我们从传统的字诂句训的束缚中解脱,寻找一种全新的互动式教与学的模式。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师生互动起来,学生必须要有兴趣。因为,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有了学习的内驱力,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所以,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去思考,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文言文畏难、无奈、倦怠的情绪,并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爱上文言文。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培养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读出感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初读古文,难读、拗口,学生也就望而生畏了,只有熟读、细读,才能越读越顺。老师范读、领读之后,可以让学生默读、齐读、自由读、分组读,反正,要尽量多用花招让学生读,读准字音,读出感觉,这样古文在学生看来也就不那么陌生了,对其内容的理解也就更深了,渐渐地,学生走进了课文,走近了古人,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
2,降低难度。难度过大,学生听而生畏,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信心。也就无法谈及文言文能力的提高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在讲《爱莲说》时,涉及到作者及其有关的文学常识时,他让学生大胆削减,直到学生概括成了八个字:“周敦颐,北宋文学家。”在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记住了重点知识又使学生感到了削减的乐趣。在乐中轻松的记住了知识要点。对此,我很受启发,尤其是初一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对于翻译句子,教师完全没有必要逐字逐句的给学生讲解,而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化其繁琐的直译。抓住重点字词句讲解,让学生理解并能说出意思即可。
3,导课激发兴趣。古文课的导课很重要,要想调动学生情绪必须好好的备课,查阅有关资料,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诱导他们对要学的课文及其作者发生强烈的求知欲,带着这种欲望去朗读,去体会内容,体会作者的意图。然后以竞争的方式展开比赛,看谁读的有味道,谁讲的有道理,在评比过程中,学生的好胜心,学生的荣誉感都被调动起来,在学习中就会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二、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
对于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下功夫。
1,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把文言文“碎尸万段”,逐字过关的教学方法明显让教师篡夺了学生课堂主人翁的地位,更别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了。这样学生就只能课堂忙着记,课后拼命背。而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还学生课堂主人翁的地位,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自主学习。
2,坚持积累。文言文记录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它和现代口语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在词汇方面变化更大,因此阅读起来便会遇到重重障碍。有的学生把文言文比作第二外语,这足以说明要读懂文言文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始于垒土”。教师要反复提醒学生坚持不懈地做好积累工作,注意积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常用字及罕用字,积累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中的名言警句……如果能在阅读每篇文言文时,都注意积累它的语言材料,久久而久之,必能融会贯通,卓有成效。
三、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练笔的方法有两种。一种种是译文练习;一是模仿练习。先说译文练习,教师要选择一些比较浅显的古文,把它译成现代文后发给学生,让学生把它们译成文言文。学生对这种反方向练习特别感兴趣,译时非常投入。最后再把原文展示给学生。在比较中让学生将文言语感化生为熟,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再说模仿练习。在这一练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一些常用的句式和至今仍有生命力的词语让学生多做一些造句训练,例如:“何一之有?”“不亦――乎”等。练习一段时间后,让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学习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尝试用文言文练习写作。这时教师的文言小作文必不可少,教师的下水文既可以指导盲目的学生如何去写作,又可以促使自觉的学生再度升华
四、加强诵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