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看图作文范文

小学生看图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看图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看图作文

第1篇:小学生看图作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看图作文;观察;想象

作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是学生语言水平的客观反映。看图作文是作文的基础,对学生写作的成长起着先导作用。小学1~2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把1~2年级的写话目标定为:对写话感兴趣,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一、当前小学生看图作文存在的问题

低年级学生虽有一定的识字量,但由于他们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低下,往往看不懂图意,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即使理会图意,也表述不清,语句不通。所以在研究小学生看图作文教学方面,首先要分析当前小学生看图作文的问题所在。

1.观察不够细致,缺乏深入的观察。不能发现图中的一些重要信息,言之无物,缺乏生活常识,无法发现图中各种事物的特点及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

2.部分同学看图简单,只是把人物、时间交代一下,重点和细节描写不具体,过度概括画面的内容。

3.多幅看图写话时,不懂得联系起来观察图画,观察缺乏顺序,过于随意,导致前后内容不连贯,从而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4.想像力不够丰富,或者发挥想象时太过随意,不能合理想象,跳跃的思维导致偏离了图画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提高小学生看图作文能力的方法

看图写话是写作的基础,针对当前小学生看图写话的现状,以及所出现的问题,教师要从基础抓起,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各种方法,展开想象,扎实地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最终提高学生看图作文的质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1.提高学生的看图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看图作文的基础就是要学会观察,学生要通过观察抓住图画的中心环节、中心人物以及画面背景。首先,要观察图画,写出特点;其次要根据题意联系实际,写好特点,并展开想象,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将画面写得生动,富于感情。

2.有层次地观察,有条理地记述。看图作文和其他作文一样也要求条理清楚,层次明确。所以,看图作文首先要做到有层次的观察画面,如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看图的重点是要正确选好观察点,因为只有观察得有层次,才便于理清作文的顺序。根据图画描绘的实际情况,正确地选择观察角度,那样写出的作文才有条理。

3.紧扣画面,积极思考,合理想象。图片的内容是平面的、静止的,只能描绘出人物的动作、表情,而与之相关的语言和心理是没办法体现的。只有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使画中的事物活起来,使他们有动作、有语言、有思想,才能使画面内容丰富充实。所以教师要让学生置身于图画中,进入角色大胆想象。比如,画面中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人物的思想和心理活动,整幅画说明了什么等。然后让学生明白怎么样去想,也就是要扣住画面的主题去想,还要合乎逻辑和情理。

第2篇:小学生看图作文范文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版)》明确: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描写出来。针对这一要求,教师在三年级学生作文的起步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 降低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没有兴趣,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提高。教师要注意由低年级的口头作文向三年级书面作文起步的过渡。教学中,不少教师一再叮嘱学生:“三年级要写作文了,一定要认真学!”无形中夸大了作文的难度。另外有些教师开始就对学生要求过高,过多挑剔,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过渡很重要,我们要积极创造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条件,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基础。如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教师可以谜语、故事、图画形式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 减缓坡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模仿写作是三年级作文训练的显著特点,也是小学生练习作文的常用方法。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学中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习作导入:(1)目的性的导入能给学生的模仿习作架起斜坡,这样就水到渠成。(2)活动式导入。根据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首先让学生参与小制作、小实验、游戏或课外活动,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讨论,再对活动进行描写,这样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有话题,效果较好。如练习“写一处景物”习作时,首先带领大家走出校园去观察秋景,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选择一处景物写下来。

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根本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缺乏写作材料。因而利用多种媒介,提供写作素材,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看图作文,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如:在讲《石榴》一文时,首先指导学生抓住石榴外皮的颜色变化,通过描写石榴的不同形状来表现它的外形特点;接着指导学生抓住石榴子的颜色、形状、味道进行描述。最后再对照插图学习本课的具体写法。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文结合,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学习本课后,可以引导学生描写一种水果,要求他们模仿《石榴》一文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教学大纲指出:对小学生来说,课内与课外,以课内为主,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堂课,同时还必须重视课外学习。因此,除了凭借教材中的插图和色彩鲜明的教学挂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三 放飞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修改版大纲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的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运用生动的联想。怎样才能使学生浮想联翩呢?如教续写想象时,许多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想续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如教学《航天飞机》,可先播放航天飞机的本领课件,回顾课文内容。再投影它与普通飞机的表格进行对照,后来普通飞机和航天飞机又见面了,他们会怎样进行对话呢?学生有了影视素材,便会联想。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开拓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3篇:小学生看图作文范文

一、初学写话,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

【示例一】:学完《小池塘》后的写话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小池塘》这篇课文,大家说说你对小池塘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小池塘真美呀!

师:嗯,你能说说,小池塘美在哪里吗?

生1:小池塘有美丽明亮的大眼睛,大眼睛总是美的!

生2:小池塘像一面明亮的镜子,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白鹅。

正当老师准备表扬时,这时下面出现了一个声音。

生3:老师,什么是白鹅呀?池塘就是小河吗?

这一问题让课堂进入了一个小小的,原来还有学生对池塘和白鹅不太了解,于是让别的学生进行解释。

……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很精彩。现在老师给大家一个小小的挑战。把刚才讨论过程中你觉得最有意思的那一段用一两句话写出来,看看谁写得精彩,好不好?

生(齐):好!

值得强调的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量很少,因此写话时必然会用拼音代替文字。在对学生的写话进行评价时,不能重点指出学生在拼音上的错误,最好只是在评价的最后提醒学生某些拼音出现了问题。因为写话实际上是思维的综合体现,如果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拼音上,那学生的思维就会中断,这样不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别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了。

二、看图作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示例二】:看图作文。图片为“蚂蚁过河”,两只蚂蚁分别在两片树叶上并漂于水面。

师:同学们看前面的白板,上面是一个主角为蚂蚁的图片。大家看图片,看看你能想到什么?

生1:是蚂蚁在漂流吗?我玩过漂流,可好玩,可刺激啦!(其余学生哈哈大笑。)

生2:不像是漂流啊,不是从上往下的,水也不急。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动脑筋,现在老师提出一个要求,大家根据这个图片编写一个小故事,好不好?

生(齐):好!(然后开始酝酿,但此时并不要求学生写出来。)

师:大家编出了什么有趣的故事了呢?

生3:我想的是两只蚂蚁划船比赛……

生4:我想的是蚂蚁过河……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现在,大家能够把自己想的写下来吗?

学生开始写作。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想象来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同等重要的能力)与思维能力。而事实上,学生的写作必须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如果忽略了这个过程直接让学生去看图写作,那学生感受到的就是一个机械的任务,而有了这个过程学生就会充满想象的乐趣,再在教师的适当鼓励与引导之下,学生就会乐于去写,而且有一种充分表达自己想象的动机,从而客观上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纪实作文,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这类作文一般来说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尤其是要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回忆真实生活的作文情境!这是因为,纪实作文的首要要求就是真实(相对的真实而非绝对的真实),且纪实作文的写作源泉必须是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因此情境的设计需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接近。纪实作文需要学生的认知能力参与,这是因为学生在纪实作文中,需要在情境中理清生活中的人、事以及人与事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梳理以及情感的描述,与认知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纪实作文也就成为提高认知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

第4篇:小学生看图作文范文

那么,对小学生来说,写看图作文有什么好处呢?

一、提高观察力

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这并不是学生的语言能力差,而是对生活观察得太少,所以不知道该怎样把握素材,很难找出典型的、有意义的事件来写。看图作文就能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例如:

图(1)中有一对夫妇人领一孩子购票,儿童明显弯下了腿。其目的就是逃脱买票。那这件事意义是什么呢?学生完全可以将其写成《最难忘的一件事》《这件事使我明白了……》等作文。这就是素材,是生活中常见的不良现象,这时只要教师图文并貌,告诉学生怎样观察、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主要观察什么、哪些是次要的……这样,经过长期的看图作文训练,观察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久而久之,他一定会注意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从而丰富写作素材。

二、培养想象力

没有想象力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我们通常所说的那些精彩的文学作品,无一不运用了作者合理的想象。看图作文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

图(2)中两名少先队员扶着一位盲人行走。

有的同学在看图是这样想象的:放学后,我与某某一起回家,天空下着雨,我们合撑一把雨伞。路上遇到一位盲人,某某同学要求送这位盲人回家,而我却执意不肯。某某同学冒雨送老人回家。“我”在雨中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热泪盈眶,最终在某某同学的感召下,一同送这位盲人回家……

还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迷朦的大雨下着,“我”想起了未下班的妈妈,打起雨伞向外走去,在大雨中,模糊的视线中看到一高一矮两身影。这么大的雨,还未带雨具,一种好奇使我情不自禁走上去,看到了画中的场面。并在结束处提示出了图中的小弟是常年照顾这位盲人的一少先队员……

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使图中人物活灵活现,情节一波三折。

三、训练表达能力

第5篇:小学生看图作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语言训练

语言能力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语言训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语言训练有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不仅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来进行表达,而且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要求进行训练,力求在语文教学中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把握好以下几点,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训练要重视学生的朗读指导

为了使小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正确、说规范,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首先应训练学生准确的朗读。要用普通话进行朗读,每个字都要发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加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读好轻声、儿化、简单的变调。小学生刚学习说话时,会出现语言不规范,用词不准确,语序缺乏条理等语音缺陷。其次,要训练学生流利地朗读。要指导学生不读破句子,应读好句子中的每个词语,按照词语或构词方式来读;不唱读,朗读速度应接近于平常自己说话的速度。在教学过程中为使这项训练到位可让学生摘抄有关句子,提出“谁?怎么样或干什么?”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抄读句子,回答问题,从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步了解一个完整的句子最起码能同时回答两个相关的问题。在学生能说完整的一句话的基础上,继续让他们同时带着多个问题:如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干什么?怎么干的?结果怎么样等有序列的问题,练习说一段完整话。最好,让学生尽量多读熟读课文,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描写的情境。要求学生读时注意句中停顿,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停顿;注句子的意抑扬顿挫,读好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读好人物对话等;注意语调语速的快慢,读出文章中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注意读出句子重音等的训练。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感知、领悟语言文字魅力,逐步积累语言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此外,还应加强对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指导,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从中吸收规范化的语言,对说话朗读用语不准确、缺乏条理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启发纠正,从而使他们从小就受到严格的语言训练,以增强他们的语言积累,丰富他们的语言。

二、训练要重视教学中科学提问

科学的提问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把自己的生活实际与课文中的内容联系起来,通过由浅入深地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反复训练,使学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语言。例如,教学《小马过河》一课,首先指导学生流利地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再引导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说一说图面所表达的意思,然后抓住小马的几次询问,以及小马的动作、神态,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画面的内容;学习课文时让学生看图思考:(1)小马在什么地方?它要干什么?(2)老牛是怎么说的?小松鼠又是怎么说的?(3)妈妈是怎么说的?(4)小马过河了吗?小马有什么想法?(5)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教师设计的提问要科学,要求学生的回答要完整,教师所提设计的问题要根据教学内容、自己的教学情况,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发问,学生回答问题要准确完整、有条理性,而且能够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等。在教师科学有效的提问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读、思、议、说来积累和发展自己语言。还可以让学生讲述课文插图的故事,或教师收集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图片,制作课件让学生口述画面内容,这样的训练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看图作文的能力。

三、训练要重视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从低年级开始就安排了听话读写的训练,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听话读写的能力,先进行听记的训练,可以让学生边听故事边思考,或让学生边听边默记,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所记的内容进行复述;最后让学生把自己所记的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的部分写下来。或是由学生讲述学校、班级中出现的好人好事等等。其次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在听说训练中先让学生边听边想象,然后同座或小组合作交流,在班上进行叙述听到的内容。还可以训练学生边看边想。听故事时边看图边听;听完故事,去掉画面,让学生把听到的或想象画面进行表述,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基本方法。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听可以是学生听老师说,也可以是同学之间互听互说。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听能抓住要领,讲能讲得有条有理的语言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对话练习,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对话可在小组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拓展为辩论。当然对话的题目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使学生的“语言吸收”与“语言表达”相互促进。转述读过的故事内容和复述课文,同样是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这种方法学生只要对故事或课文熟读,就可以完成此项训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转述的故事内容应该循序渐进,内容由简单到复杂,要求学生先想,然后有顺序、完整地讲。复述课文应注重寓言或童话,对篇幅较长的课文教师可出示小标题引领学生复述。如《小英雄雨来》可以用一下小标题引导学生复述:“望着妈妈笑”“上夜校”“掩护李大叔”“跟鬼子斗争”“雨来没死”为标题指导学生复述。

四、要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第6篇:小学生看图作文范文

一、细看图画,弄清图意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看清图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律写下来。看图写文,关键掌握两点:一是观察,二是想象。观察和想象是两把开启看图写话之门的金钥匙。只有通过细致观察,通过合理想象,才能把看图写话写得生动、有趣。

观察是写的基础。没有观察,没有看清楚图的内容,自然就写不出句子来。在学生看图之前,老师应要求学生注意两点:首先,观察时要抓住重点,弄清图意。通常的做法是对画面进行重点的观察,看一看处在中心位置的人物或景物。有了重点,再对它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其次,观察时要有顺序。一般先整体观察,看主要画的是什么内容,再按照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左到右等顺序进行观察。从而明确画面所交代的时间、地点及有关的人和物,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观察时的合理顺序,写话时才会条理。

二、合理想象,培养其想象力

学生在观察图画时需要一定的想象,才能使图画动起来,丰富起来。图画上可能发生的事,人物可能说的话,都让学生去想象,给他们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在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时,我向他们展示了一幅画,画上画着校园里的一棵小树,树干上缠满稻草绳。虽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可小树却仍没发芽。上完课我让孩子们写写他们想对小树说些什么,我发现学生的作品字里行间满是稚气,有个学生写道:“小树小树,你真可怜,你穿了这么多的衣服,怎么还被冻死了呢?我希望你快快长出叶子……”孩子认识的字不多,所以文字的表达有点不清楚,但这几句话却真实可爱,流露出学生对小树生命的怜惜与期盼,用他们无邪的童真童语表达出他们独特的想象。

三、启发口述,联句成篇

写话就是用笔说话,像说话一样,一句一句地说,别人才能听得清楚。看图作文大多要求写一句话或一个较为完整的小故事。在一年级时,我就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由于表达能力差,因此,这一环节,制定了三个练话句式,让学生逐句练说、练写:(1)谁?在哪儿?干什么?(2)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3)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结果怎样或心情如何?通过一段时间的练写,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练习连句成段,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仍坚持强化练习。同时,还经常收集一些主题鲜明的画面,让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利用课文中出现的词说一句话,让学生体会如何运用这些词,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写话中运用上这些词。

四、降低要求,树立其写作信心

一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刚开始只要求他们用一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就可以了。教师要懂得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写作成果,保护他们的童真童趣,让他们体验到写作的快乐和喜悦,让他们喜欢表达、喜欢写作。

小学一年级的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所以指导一年级学生的看图写话,是作文的一种基础性训练,对孩子的写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7篇:小学生看图作文范文

一、更新教育思想是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前提

作文教学不仅培养学生记忆、想象、思维、注意、观察等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等,特别是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和谐发展,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整体培养。这就要求作文教学实现五个转变:一是从脱离实际向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转变;二是从过分讲求作文形式向从内容入手转变;三是从为说话而说话、为作文而作文、向说话为说文、作文为做人转变;四是从按照框框说,照着模式写向打破框框说、放开胆量写转变;五是从封闭、被动作文向开放、主动作文转变。

思想转变了,改革的力度才能加大;观念更新了,改革的速度才会加快。跳出作文看作文、立足做人教作文,才能走出应试作文的误区,突破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束缚,使作文教学步入崭新的境界。

二、改革作文课堂教学结构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然

教学结构是教学过程中各教学要素地位和关系的合理呈现,是调控作文教学状态的基础。作文课堂教学结构的改变必然带来作文教学机智模式的变化。科学设计教学结构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首先应该把握好教学目标。这里主要指基础训练中规定的每次大作文教学目标,包括训练重点、审题、立意、选材、谋篇、语言等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它为教学质量的测量与评价提供了一个尺度,作文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当然也成为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次是要做好必要的写前准备。这包括学情分析、材料准备和知识准备以及情感激发。学情分析是确立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的依据,主要是指对学生作文在材料、认识态度和有关知识等方面存在差距和缺陷等方面的基本分析。材料准备实质上是从内容入手,在此基础上充分了解一些必要的写作知识和有关写作对象的某些写作要求,进而让学生有物可写,有感而发。

就教学过程而言,可以经历独立试写―质疑评议―反馈矫正三大环节,即学生先按要求尝试写出初稿,再把试写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由大家分析答辩,并就此由教师或学生作出简单的评议。由于学生知道自己的作文存在什么问题,所以自然需要进行修改乃至重写。学生作文的过程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间相互交流、启发形成呼应,诱导学生的作文行为不断接近作文教学目标。

不同的作文训练内容和形式,决定了作文教学结构的多样化。看图作文:导言激趣,交代任务――整体感知,了解意图――分步观察,评说图意――创编故事、评说小结。口头作文:导言激情,以情引思――词语积累,明确要求――创设情境,指导观察――语言描述,归纳总结。即兴作文:导言激趣――示题选题――起草试述――师生评议。作文指导与作文评议的课堂教学结构又有所不同。作文指导侧重于方法,因而其结构也突出选材和谋篇;作文评议重在完善,所以其结构要素强调选材和组材。当然,任何一种程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必须灵活运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三、采取适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是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无定法,但要有法,贵在得法,关键在于方法的优化组合。作文能力可分解为“集材能力”、“思想能力”、“表达能力”。提高这三种能力,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训练方式和手段,为作文训注入新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办手抄报,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省时有效的一分钟演讲,与亲友进行书面通信,坚持收看电视新闻作出记述和发表自己的意见,听音乐作文,看小品作文,角色表演或编课本剧表演,学写广告宣传文稿,为自己的剪贴或影集作出说明,甚至包括读书笔记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作文训练的有效途径和灵活方式。

四、建立小学生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是小学作文教学整体改革的重要目标

第8篇:小学生看图作文范文

看图写话是以一幅幅图画作为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是丰富语言积累的好方法,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第一步。

有些老师认为看图写话,就是只要写清楚是谁?在哪里?什么时候?在干什么?这样简单的一两句话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我们知道,看图写话,是由看想说写四步来完成。但如果每次都是这样的简单的回答三四个小问题,会导致孩子们在看想说写的时候,被这个框架局限。一开始的作文入门起步,会让孩子养成一种惰性,所以,老师在看图写话作文的训练中,掌握一些小窍门。而这个小窍门,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引导学生把一幅图,转变成四幅图。

下面以经常出现的图片为例:比如两个孩子在教室里做卫生的图。按原来的要求,只要两句话就可以了。放学了,小明和小红在教室里做卫生。他们做得很认真。孩子们不需要去怎么仔细看、想、简单地就说了出来,再写下来。任务完成了可是对孩子的训练却不理想。但是,我们可以这样引导:第一幅图:是为什么这两个人在留下来做卫生?这是故事的背景。答案很多,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第二幅图:为什么是小红擦桌子,而小明擦玻璃?他们是怎样分配任务的?这是故事的起因。第三幅图,是原图,即他们是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这是故事的发展经过。第四幅图:做完后,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或是老师表扬了他们,他们怎么样想的等等。这是故事的结尾。

再举个例子,比如小英给奶奶按摩的图。第一幅图,是在什么时候,小英在干什么?这是背景。第二幅图,奶奶在做什么,小英看见了,想了什么?这是故事的起因。第三幅图,是原图,小英是怎么给奶奶按摩的?这是故事的经过?第四幅图,奶奶会说些什么?小英的心里会感到怎么样?这是故事的结尾。

第9篇:小学生看图作文范文

一、吸收课文中的精华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6-8岁的儿童是智力、语言能力发展的最佳期。处于这一最佳期的学龄儿童的思维十分活跃,他们的思维正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低年级进行作文训练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低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口语基础,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如果不对他们加以指导,任其这样下去,那么他们的口头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很难得到提高的。但怎样才能让他们会说会写,并且说得好也写得好呢?这的确是一个难题,因为教他们不像教高年级的学生那样,可以直接告诉他们写作的方法。低年级学生的头脑中根本没有“作文”这一概念。因此,必须先给他们找个参照物,树立榜样,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句子,怎样写才能写出好句子,这就要借助课文了。

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的,各有特色。教师在讲解这些课文时,要抓住好句子进行逐字逐句地分析,并让学生当堂模仿,教师给予及时纠正。

二、细心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是智慧的主要能源。儿童心理学指出:“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知觉。”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要先教给学生观察的反复法,使学生有目的、有准备地去观察。

低年级学生的观察一般有两个弱点,一是观察无序;二是泛化和粗略。无序观察必然丢三落四,或只看到色彩、形状突出的事物,而忽略一般的事物;或只看到人物而忽略了环境。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按图中的方位或依事物间的主从关系有序地进行观察,不仅观察事物的整体和轮廓,而且要观察到事物的细节和状态。

三、指导学生阅读积累词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积累素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语言文字的积累。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词汇少,往往是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想说又说不出来,就像一个礼品找不到合适、漂亮的包装纸一样。因此,学生习作需要语言的积累。如果分析课文是教给学生方法,那么积累词语就是给学生构建的材料。为此,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1.制作“阅读卡”。从低年级起,教师就应开始培养学生看到好词好句摘录的好习惯。即让学生将文章中好的词语或句子进行摘抄,并且把这些词语所描写的事物用彩笔画下来,让他们物、词两对照。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也增强了他们识记词语的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专题阅读。下雪了,让学生走出教室看看雪景,再收集一些描写雪景的词句进行阅读。这时,文字对学生来说不再抽象、虚无,而是具体、可感的,从而提高了阅读和作文的效率。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阅读的内容最好和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学得会。

3.自由阅读。“勤于阅读,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通俗而又讲清了读中悟写的道理,因而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从课外阅读中汲取更为丰富的营养,广泛地学习语言表达方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除了在家阅读外,教师也可选用班队会或自习课让学生在校阅读。当他们遇到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时,教师要及时讲解,以提高阅读效率。还可以在班上设立“图书角”,学生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

4.记背好词佳句。有的学生即使读了不少书,仍然不会写或写不好作文,关键在于读得不“勤”,读得不“熟”,书没有读“破”的缘故,因而让学生多背一些优秀文章、片段,日积月累,方能生悟。

四、耐心指导学生说话

学生掌握了写作的方法,拥有了词汇,观察了表达对象,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说”。

1.师生“说”。课堂上师生的交流是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将形象通俗的成语、词汇融入教学中。例如,学生举手发言,把“争先恐后”“迫不急待”教给他们;在学生认真听讲时,把“全神贯注”教给他们……教师应以美的语言去感染他们,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语言的良好氛围。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说有条理的话、说概括性的话、说生动形象的话。这实际上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写话的过程。

2.看图“说”。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一幅幅生动又色彩鲜明的图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除了搜集一些浅显易懂的图画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插图,让学生练习说话。

3.创造“说”。教师或给出时间、地点、人物,由学生自己编说故事。或讲到一半时停止,让学生续编下半部分。这时候,学生便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多种离奇的故事从他们一张张小嘴讲出。

4.随时“说”。喜爱活动是低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如学校运动会、班队会、联欢会、各式各样的比赛,还有家中的事、路上见闻、游戏中的感受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练“说”提供了大量机会,可以随时随地让学生练“说”,及时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五、用心指导学生写话

学生将口头语言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也就形成了低年级学生最初的作文。

1.指导学生写好一句话。随着课程的进展,学生学的音节、音节词和短语越来越多,句子和句群也渐渐出现。这时可,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给学生讲什么叫句子,然后说几个简短句子,让学生动手用音节写出来。教师还应告诉学生一个句子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意思,让人读了很清楚这句话讲的是什么。

2.指导学生用几个词语写一段话。教师可在学过的课文中找一个段落,让学生反复朗读,使学生对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完全理解,然后在这段话中找出几个重要的词语让学生画出来,使学生理解到这几个词语在这段话中的主要作用。教师还应结合这段话的意思,再讲怎样把词语运用恰当,然后举出几个词语告诉学生把它们运用在一个环境或一件事情中,完整地表达来,就是一段话。

学生刚开始练习写话时,自然有字不成词、词不成句、句不达意的情况,教师注意放宽尺度,要尊重学生的思路,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要睁大眼睛,寻找不同程度的学生写话中点滴的优点,予以充分肯定。这种欣赏性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写话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