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妇女保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一部分 工作职责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一)制订辖区内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实施细则,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建立健全辖区内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体系和高危孕产妇转诊、会诊网络,明确各级职责,实行统一管理。
(三)组织建立由妇幼保健、妇产科、儿科等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孕产期保健技术指导组。负责对孕产期保健专业人员的培训。
(四)建立健全辖区孕产期保健信息系统,监督管理孕产期保健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
(五)组织管理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
(六)组织制订孕产期保健工作质量评价标准及相关制度,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与评价。
(七)协调同级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对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孕产期保健服务进行监督,处罚违法行为。
二、各级妇幼保健机构
(一)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组织孕产期保健技术指导组对辖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孕产期保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与评价。同时,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和上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指导。
(二)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订本辖区孕产期保健工作相关规章制度。
(三)负责对本辖区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进行监测、报告、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开展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评审;有条件的可开展孕产妇危重症评审工作。
(四)组织开展辖区内孕产期保健业务培训,推广适宜技术,组织对专业人员的考核。
(五)负责指导和开展本辖区孕产期健康教育工作,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开发适宜健康教育材料。
(六)做好辖区内孕产期保健相关信息的收集、核实、质控、统计、分析、上报等工作。定期总结本辖区孕产期保健工作情况,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妇幼保健机构,并向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反馈。
(七)提供与本级职责和能力相适应的孕产期保健服务。
三、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
(一)遵照孕产期保健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指南、技术规范,为辖区内的孕产妇提供系统保健服务。包括:建立孕产期保健手册,提供孕前保健、产前检查、助产服务、产后访视、产后42天健康检查和相关健康教育,进行高危孕产妇的专案管理。
(二)按照规定向辖区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孕产期保健服务、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等情况,按照要求填报有关报表。
(三)严格执行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评审制度,按照规定提供死亡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相关资料。
(四)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指导和监督。
(五)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成立由妇产科、儿科、内科、外科、辅助科室等相关科室业务骨干组成的产科急救小组,承担辖区危重孕产妇的抢救工作。
(六)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召开辖区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妇幼保健工作例会和举行专业培训,并指导工作。负责对依法取得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进行接生员的接生技术指导。
(七)村卫生室(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1.负责辖区内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动员督促怀孕妇女于孕12周前到医疗保健机构建立孕产期保健册(卡)、定期接受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及产后42天健康检查。协助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高危孕产妇管理,做好产后访视。
2.负责收集辖区内妇女妊娠、婴儿出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新生儿死亡及出生缺陷的有关数据,定期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
3.按时参加妇幼保健工作例会和专业培训,汇报孕产妇管理工作情况,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第二部分 孕产期保健服务
孕产期保健服务包括孕前、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的全程系列保健服务。
一、孕前保健 孕前保健是指为准备妊娠的夫妇提供以健康教育与咨询、孕前医学检查、健康状况评估和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保健服务。
二、孕期保健 孕期保健是指从确定妊娠之日开始至临产前,为孕妇及胎儿提供的系列保健服务。对妊娠应当作到早诊断、早检查、早保健。尽早发现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及早干预。开展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
(一)孕期保健内容。孕期保健内容包括:健康教育与咨询指导、全身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及辅助检查。其中辅助检查包括基本检查项目和建议检查项目。基本检查项目为保证母婴安全基本的、必要的检查项目,建议检查项目根据当地疾病流行状况及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等实际情况确定。根据各孕期保健要点提供其他特殊辅助检查项目。
(二)孕期检查次数。孕期应当至少检查5次。其中孕早期至少进行1次,孕中期至少2次(建议分别在孕16~20周、孕21~24周各进行1次),孕晚期至少2次(其中至少在孕36周后进行1次),发现异常者应当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三)初诊和复诊内容。依据孕妇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孕期检查的时机,孕期保健分为初诊和复诊。
1.初诊。
(1)确定妊娠和孕周,为每位孕妇建立孕产期保健卡(册),将孕妇纳入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
(2)详细询问孕妇基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月经史、生育史、避孕史、个人史、夫妇双方家族史和遗传病史等。
(3)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进行全身体格检查。
(4)孕早期进行盆腔检查。孕中期或孕晚期初诊者,应当进行阴道检查,同时进行产科检查。
(5)辅助检查。基本检查项目: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阴道分泌物、肝功能、肾功能、乙肝表面抗原、梅毒血清学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建议检查项目:血糖测定、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沙眼衣原体及淋球菌检测、心电图等。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辅助检查项目。
2.复诊。
(1)询问孕期健康状况,查阅孕期检查记录及辅助检查结果。
(2)进行体格检查、产科检查(体重、血压、宫高、胎心、胎位等)。
(3)每次复诊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辅助检查项目。
(4)进行相应时期的孕期保健。
(四)确定保健重点。
根据妊娠不同时期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合并症、并发症及胎儿发育等情况,确定孕期各阶段保健重点。
【孕早期】(妊娠12+6周前)
1.按照初诊要求进行问诊和检查。
2.进行保健指导,包括讲解孕期检查的内容和意义,给予营养、心理、卫生(包括口腔卫生等)和避免致畸因素的指导,提供疾病预防知识,告知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的意义和最佳时间等。
3.筛查孕期危险因素,发现高危孕妇,并进行专案管理。对有合并症、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诊治或转诊,必要时请专科医生会诊,评估是否适于继续妊娠。
【孕中期】(妊娠13~27+6周)
1.按照初诊或复诊要求进行相应检查。
2.了解胎动出现时间,绘制妊娠图。
3.筛查胎儿畸形,对需要做产前诊断的孕妇应当及时转到具有产前诊断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检查。
4.特殊辅助检查。
(1)基本检查项目:妊娠16~24周超声筛查胎儿畸形。
(2)建议检查项目:妊娠16~20周知情选择进行唐氏综合症筛查;妊娠24~28周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5.进行保健指导,包括提供营养、心理及卫生指导,告知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的重要性等。提倡适量运动,预防及纠正贫血。有口腔疾病的孕妇,建议到口腔科治疗。
6.筛查危险因素,对发现的高危孕妇及高危胎儿应当专案管理,进行监测、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必要时转诊。
【孕晚期】(妊娠28周及以后)
1.按照初诊或复诊要求进行相应检查。
2.继续绘制妊娠图。妊娠36周前后估计胎儿体重,进行骨盆测量,预测分娩方式,指导其选择分娩医疗保健机构。
3.特殊辅助检查。
(1)基本检查项目:进行一次肝功能、肾功能复查。
(2)建议检查项目:妊娠36周后进行胎心电子监护及超声检查等。
4.进行保健指导,包括孕妇自我监测胎动,纠正贫血,提供营养、分娩前心理准备、临产先兆症状、提倡住院分娩和自然分娩、婴儿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指导。
5.筛查危险因素,发现高危孕妇应当专案管理,进行监测、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必要时转诊。
三、分娩期保健
分娩期应当对孕产妇的健康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动态评估,加强对孕产妇与胎儿的全产程监护,积极预防和处理分娩期并发症,及时诊治妊娠合并症。
(一)全面了解孕产妇情况。
1.接诊时详细询问孕期情况、既往史和生育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2.进行胎位、胎先露、胎心率、骨盆检查,了解宫缩、宫口开大及胎先露下降情况。
3.辅助检查。
(1)全面了解孕期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基本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孕期未进行血型、肝肾功能、乙肝表面抗原、梅毒血清学检测者,应进行相应检查。
(3)建议检查项目:孕期未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者,入院后应进行检测,并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其他检查项目。
4.快速评估孕妇健康、胎儿生长发育及宫内安危情况;筛查有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以及胎儿有无宫内窘迫;综合判断是否存在影响阴道分娩的因素;接诊的医疗保健机构根据职责及服务能力,判断能否承担相应处理与抢救,及时决定是否转诊。
5.及早识别和诊治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加强对高危产妇的监护,密切监护产妇生命体征,及时诊治妊娠合并症,必要时转诊或会诊。
(二)进行保健指导。
1.产程中应当以产妇及胎儿为中心,提供全程生理及心理支持、陪伴分娩等人性化服务。
2.鼓励阴道分娩,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预。
(三)对孕产妇和胎婴儿进行全产程监护。
1.及时识别和处理难产。
(1)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正确绘制和应用产程图,尽早发现产程异常并及时处理。无处理难产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及时予以转诊。
(2)在胎儿娩出前严格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并正确使用。
(3)正确掌握剖宫产医学指征,严格限制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术。
2.积极预防产后出血。
(1)对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孕产妇,应当做好防治产后出血的准备,必要时及早转诊。
(2)胎儿娩出后应当立即使用缩宫素,并准确测量出血量。
(3)正确、积极处理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产道,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
(4)产妇需在分娩室内观察2小时,由专人监测生命体征、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
(5)发生产后出血时,应当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严格执行产后出血的抢救常规及流程。若无处理能力,应当及时会诊或转诊。
3.积极预防产褥感染。
(1)助产过程中须严格无菌操作。进行产包、产妇外阴、接生者手和手臂、新生儿脐带的消毒。
(2)对有可能发生产褥感染的产妇要合理应用抗生素,做好产褥期卫生指导。
4.积极预防新生儿窒息。
(1)产程中密切监护胎儿,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并及时处理。
(2)胎头娩出后及时清理呼吸道。
(3)及早发现新生儿窒息,并及时复苏。
(4)所有助产人员及新生儿科医生,均应当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每次助产均须有1名经过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人员在场。
(5)新生儿窒息复苏器械应当完备,并处于功能状态。
5.积极预防产道裂伤和新生儿产伤。
(1)正确掌握手术助产的指征,规范实施助产技术。
(2)认真检查软产道,及早发现损伤,及时修补。
(3)对新生儿认真查体,及早发现产伤,及时处理。
6.在不具备住院分娩条件的地区,家庭接生应当由医疗保健机构派出具有执业资质的医务人员或依法取得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的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助产技术规范,实施消毒接生,对分娩后的产妇应当观察2~4小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当地医疗保健机构联系并进行转诊(家庭接生基本要求见附件1)。
四、产褥期保健
(一)住院期间保健。
1.产妇保健。
(1)正常分娩的产妇至少住院观察24小时,及时发现产后出血。
(2)加强对孕产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产后病情监测。
(3)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加强营养、心理及卫生指导,注意产妇心理健康。
(4)做好婴儿喂养及营养指导,提供母乳喂养的条件,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产褥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及产后避孕指导。
(5)产妇出院时,进行全面健康评估,对有合并症及并发症者,应当转交产妇住地的医疗保健机构继续实施高危管理。
2.新生儿保健。
(1)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实行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2)对新生儿进行全面体检和胎龄、生长发育评估,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做好出生缺陷的诊断与报告。
(3)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监护,必要时应当转入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监护及治疗。
(4)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及预防接种。
(5)出院时对新生儿进行全面健康评估。对有高危因素者,应当转交当地医疗保健机构实施高危新生儿管理。
(二)产后访视。
产后3~7天、28天分别进行家庭访视1次,出现母婴异常情况应当适当增加访视次数或指导及时就医。
1.产妇访视。
(1)了解产妇分娩情况、孕产期有无异常以及诊治过程。
(2)询问一般情况,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和恶露情况。
(3)监测体温、血压、脉搏,检查子宫复旧、伤口愈合及有无异常。
(4)提供喂养、营养、心理、卫生及避孕方法等指导。关注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督促产后42天进行母婴健康检查。
2.新生儿访视。
(1)了解新生儿出生、喂养等情况。
(2)观察精神状态、吸吮、哭声、肤色、脐部、臀部及四肢活动等。
(3)听心肺,测量体温、体重和身长。
(4)提供新生儿喂养、护理及预防接种等保健指导。
(三)产后42天健康检查。
1.产妇。
(1)了解产褥期基本情况。
(2)测量体重、血压,进行盆腔检查,了解子宫复旧及伤口愈合情况。
(3)对孕产期有合并症和并发症者,应当进行相关检查,提出诊疗意见。
(4)提供喂养、营养、心理、卫生及避孕方法等指导。
2.婴儿。
(1)了解婴儿基本情况。
(2)测量体重和身长,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如发现出生缺陷,应当做好登记、报告与管理。
(3)对有高危因素的婴儿,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
(4)提供婴儿喂养和儿童早期发展及口腔保健等方面的指导。
五、高危妊娠管理
(一)在妊娠各期均应当对孕产妇进行危险因素筛查,发现高危孕产妇及时纳入高危孕产妇管理系统。
(二)对每一例高危孕产妇均要进行专册登记和管理、随访。
(三)对本级不能处理的高危孕产妇,应当转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作进一步检查、确诊。对转回的孕产妇应当按照上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处理意见进行观察、治疗与随访。
(四)危重孕产妇转诊前,转诊医疗机构应当与接诊医疗保健机构联系,同时进行转诊前的初步处理,指派具备急救能力的医师护送孕产妇,并携带相关的病情资料。
(五)县(市、区)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开设高危门诊,指派具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承担会诊、转诊,并作好记录。及时将转诊评价及治疗结果反馈至转诊单位。成立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抢救组,承担危重孕产妇的抢救工作。
(六)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当全面掌握辖区内高危孕产妇诊治及抢救情况,对高危孕产妇的追踪、转诊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按照要求逐级上报。
第三部分 质量控制
一、卫生部负责全国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和质量控制,定期组织专家进行检查、督导和评价。
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本规范,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参照《孕产期保健工作评价指标》(附件2),制订孕产期保健工作质量控制方案和本地区质量评价标准。
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每年至少进行1次孕产期保健工作质量抽查;市(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每半年对辖区的孕产期保健工作质量进行1次全面检查。
3.应当正确助产,防止软产道损伤、新生儿产伤。
4.胎儿娩出后应当立即采用集血器开始收集和测量出血量,及时应用宫缩剂防止产后出血。
5.胎儿娩出后立即评估新生儿有无窒息。
6.正确助娩胎盘,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及时发现胎盘胎膜残留。
(三)接生后。
1.产后观察2-4小时,如无异常方可离去。
2.监测产妇血压、脉搏,观察其子宫收缩、阴道出血、膀胱充盈等情况。
3.监测新生儿呼吸、心率,观察皮肤颜色及其一般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4.认真记录分娩过程。
(四)转诊。
1.需要转诊的情况。
(1)既往患有心血管、肝脏、肾脏、内分泌等疾病,以及有异常妊娠或分娩史者。
(2)此次妊娠发生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况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妊娠过期、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多胎妊娠、胎位不正、骨盆明显狭窄或畸形等。
(3)产程中出现产程延长、产程停滞、胎心异常等。
(4)产后阴道出血大于200毫升并仍有继续出血倾向;有胎盘滞留、胎盘残留、软产道严重裂伤等情况。
(5)生命体征有明显改变(心率≥收缩压)者。
(6)新生儿窒息初步复苏无效。
2.转诊前处理。
(1)利用急诊急救转诊网络,及时和本地医疗保健机构联系,争取转诊与会诊时间。
(2)根据不同情况,在转诊前给予必要处理与抢救,并携带相应物品(血压计、听诊器、产包、氧气袋等)与药品(缩宫素、硫酸镁、扩容剂等),以备途中使用。
3.转诊注意事项。
(1)接生人员应当护送孕产妇转诊。
(2)在转送途中,应当做好病情评估、监测与记录。密切监测孕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及胎婴儿情况、治疗及用药情况,根据病情给予适当处理和治疗,并作好相关记录。
附件2 孕产期保健工作评价指标
一、保健服务指标
(一)孕期建卡率。
(二)产前检查率。
(三)孕早期检查率。
(四)≥5次产前检查率(其中孕早期1次、孕中期和孕晚期分别至少2次)。
(五)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检测率。
(六)艾滋病感染孕产妇获得规范抗病毒治疗的比例。
(七)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获得规范抗病毒治疗的比例。
(八)孕产妇梅毒检测率。
(九)梅毒感染孕产妇获得规范治疗的比例。
(十)孕产妇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率。
(十一)产前筛查率。
(十二)产前诊断率。
(十三)产后访视率。
(十四)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十五)住院分娩率。
(十六)剖宫产率。
(十七)非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率。
(十八)新法接生率。
(十九)高危产妇比例。
(二十)高危产妇管理率。
(二十一)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
(二十二)住院分娩的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二十三)住院分娩的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
二、健康指标
(一)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
(二)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三)孕产妇梅毒感染率。
(四)孕产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
(五)孕产妇死亡率。
(六)孕产妇死于产科出血的比例。
(七)孕产妇死于产褥感染的比例。
(八)产妇死于妊娠高血压的比例。
(九)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十)早期新生儿死亡率。
(十一)围产儿死亡率。
(十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十三)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
【关键词】围绝经期(更年期)保健
【中图分类号】R271.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644-02
围绝经期,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称“更年期”WHO于1994年6月14日在日内瓦召开的有关90年代绝经研究进展工作会议上废除了“更年期”术语。是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日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我国妇女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0岁,50岁左右绝经的妇女还有三分之一的生命历程要缺乏雌激素的情况下。据统计,2000年,我国50岁以上的妇女高达1.2亿,2030年将达到2.8亿,绝经后出现的骨质疏松症,心脑疾病等已成为公众问题,如何做好围绝经期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围绝经期的症状表现
部分女性在绝经前后没有任何不适应症状,但也有些女性在这段特殊的时期由于身体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的症状。如:不规律的月经和闭经。潮红、潮热和出……生殖器官萎缩等。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
月经的改变。多数女性的月经变化是从四十岁左右开始,有数据显示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少数女性会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甚至导致严重贫血的发生。
心血管系统的变化。血压不稳定,容易出现上下波动,高血压的出现频率显著增高,出现心前区不适、心慌、气短等症状;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精神状况不佳。主要表现为面部潮红、身体发热、容易出汗等症状。情绪控制出现障碍,容易激动、紧张或者易怒。出现精神抑郁,甚至导致记忆力减退,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等。
皮肤状况改变。皮肤皱纹开始增多,容易出现皮炎,皮肤瘙痒。腹部以及臀部的脂肪开始堆积,容易导致肥胖的产生以及由肥胖而引发的其他病症。
骨密度降低。大约从四十岁左右开始,女性的骨骼开始以每年约1%的比例出现钙质流失现。如果不及时补充钙质,容易导致骨质疏松。进而影响骨骼的形状,导致运动性身体障碍,严重的话导致脊柱压缩性骨折,女性比男性的发病频率高出10倍左右。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出现了由缺乏性激素而引起的以引起丘脑-垂体-卵巢内分泌轴的功能失调,而出现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
此外,更多的表现为:紧张、焦虑、抑郁、易激动、心悸、头痛、头晕、失眠、精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背痛、水肿。
2 症状出现的原因分析
这些症状大多与雌激素缺乏关系密切,是更年期妇女所特有的。在心理方面,对抑郁和焦虑这两种情绪要特别引起关注。如果此时再遭遇来自家庭或周围环境的突发事件,如丧偶、下岗、失业、老人病故等情况很容易促使其精神崩溃,引起性格和行为的改变。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为“多事之秋”,说明这一时期的妇女由于身负事业与家庭两副重担,身心压力很大,很可能因为家庭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加重精神负担,心理上处于过度紧张状态,而促进疾病的发生或使症状加重。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有神经质的妇女身上,则症状会表现得更加明显。下面具体谈一谈围绝经期的焦虑和抑郁。
焦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逐渐出现健忘、反应力下降等表现。有一些妇女因此既怕影响工作,又怕别人认为自己“老了”,常常导致精神过度紧张,注意力不易集中,而使症状进一步加重。
抑郁:有抑郁情绪的患者会表现出对生活失去乐趣、生活单调呆板、缺乏性兴趣、对任何事情都感到无意义,甚至有自杀意念。正在经历生理和心理变化的更年期妇女的焦虑症状常常有所增加,这可能与更年期妇女特别是绝经后妇女一些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发生率的增加有关。
3 妇女围绝经期保健的方法
3.1 围绝经期的保健,要学会情绪调理,有好的心情,这个时候要学会交朋友,培养自己的爱好。这个时候还学会修饰自己,打扮自己,各个年龄段都有各个年龄段的魅力。这样就会增加自己的自信。经常和年龄人在一起,这都是保持青春状态好的办法。当然还有善于安排生活,有劳有逸。
3.2 调整饮食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基础代谢率逐渐下降,这就要求:在饮食方面要以谷类、奶类为主,多吃植物蛋白少吃动物蛋白,多吃鱼和海产品少吃过咸、过甜的食物。由于从围绝经期开始肠钙吸收降低、尿钙排出增多需钙量增加,首先应在膳食中增加奶制品(100ml牛奶含元素钙100mg),一般在睡前1小时服下最好(此时肠蠕动减少有助于钙的的吸收;另外奶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有助于改善失眠状况;还有助于稳定情绪)。
3.3 适当增加运动量。运动可以使机体代谢增加、增强体质、降低血脂、提高抵抗力、改善大脑的血流量,此外,运动还可刺激成骨细胞生长,防止骨质疏松。
3.4 要保持外阴清洁,预防老年性阴道炎的发生。
3.5 重视围绝经期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此期是肿瘤的好发年龄段,应定期体检、接受妇科病及肿瘤的普查。e.防治围绝经期综合症、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对于围绝经期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的妇女,可以考虑口服微量雌激素,以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要注意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3.6 丰富精神生活。多参与一些家庭或社会活动,建立良好的邻里和社会关系,找到自己的家庭和社会价值。通过读书、看报、听音乐等精神生活的建立和丰富,转移注意力。多做正向思考,学会矛盾转移,积极应对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学会做生活的强者。
3.7 纠正不良习惯。现在社会进步很快,生活习惯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女性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也在普遍化,但是出于围绝经期的女性应该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会对血压和身体其他方面产生负面的影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也应该以少喝或不喝为宜。此外,熬夜等习惯也应予以纠正。
3.8 优化夫妻关系。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对于改善和调节围绝经期女性的身心极为重要,充分利用心理学的技巧,注重优化夫妻关系,以温柔的回应和积极的响应缓和厌倦和排斥,努力让自己的状态恢复“年轻”。
综上所述,由于围绝经期妇女卵巢功能的衰退,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和疾病,只要正确认识、保持乐观情绪、注意饮食和锻炼、定期体检,就一定会比较轻松的度过围绝经期,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6月.
中图分类号:R7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2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官复原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新生儿健康成长及母乳喂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产妇由于妊娠和分娩的巨大应激反应,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家“坐月子”存在大量的健康问题,知识的缺乏和一些陈规陋习,特别是忽视婴儿的早期教育将影响母亲及儿童一生的健康与智力开发。观察产妇各器官恢复的情况及心理状况,实行健康教育,指导产妇采纳全面合理的营养方案及护理和喂养新生儿的方法,从技术上指导与精神上鼓励产妇科学合理“坐月子”,建立有利于产褥期产妇康复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产褥期保健新模式是产科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1 产褥期妇女生理变化
产褥期内,产妇的生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持续处在一个复旧状态,其中,生殖系统的变化最大,需从妊娠引起的所有变化中逐渐恢复至孕前状态。主要包括子宫的复旧,恶露的排出及阴道盆底组织的恢复。而乳腺则在妊娠变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成旺盛的泌乳阶段。
2 产褥期妇女心理变化
在产褥期,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和社会角色的转变,产妇的心理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各种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因素都可影响产妇的心情,如由于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因分娩和在医院睡眠不足而引起的疲劳;对出院后是否有能力抚养婴儿的焦虑;对自己失去魅力的恐慌;以及居住条件、家庭经济负担、夫妻感情、亲属的支持和帮助、产后医护人员照顾、产后康复情况等。特别是在我国,由于受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在农村性别偏好的现象还存在,孩子的性别会影响产妇的情绪,以上各种因素所致的不良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产妇身体的康复,而且还会抑制乳汁的分泌,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产褥期精神障碍。近年来报道,产后抑郁发生率在国外大多在30%-75%之间,在我国,有21.5%-61.1%的产妇经历过产后情绪不稳和抑郁症。大多数的病例需要医学专家的治疗,如果没有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常可导致产妇自杀。
3 产褥期保健现状分析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卫生保健需求也在提高,但总的来说,人们的健康意识仍相对淡薄,大部分产妇仍遵循传统的“坐月子”观念。使产褥期保健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重点仍放在疾病的治疗上,对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健康指导投入较少。产褥期的保健工作主要通过产后42天访视来实现。根据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城市产妇产后保健率为46.4-61.8%,平均访视次数为2.6次,农村产妇产后保健率为40.4-61.8%,平均检查次数为2.1次,全国的产后访视率为53.3%,导致许多产妇对产后保健知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健康保健从医院过度到家庭的过程中出现了脱节。除访视次数少之外,我国产后访视还存在着访视时间安排欠妥、访视技术欠熟练、缺少健康教育或者宣传力度不够,产妇满意度低等问题。另外,大部分产妇在产后仍遵循传统的“坐月子”观念:如禁吃水果、蔬菜,多吃肉;不洗头,不洗脸,不刷牙,不洗脚,不洗澡等;不能下床走动;同时要紧闭门窗,防止冷风吹入等,使传统月子存在大量的健康问题,如产褥感染、子宫复旧不良、母乳不足、过度肥胖、精神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了产妇产褥期身体的康复。产褥期妇女的“健康”问题涉及到生理、心理、保健意识、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应该受到重视。但一直以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忽视了对产褥期妇女卫生服务的投入,基层卫生机构常不能提供必要的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与保健需求也不断提高,她们不仅需要整个孕期及产时的母子平安,还需要产褥期高质量保健服务。
4 产褥期保健新模式
尽管产褥期保健对产妇和新生儿都非常重要,但相对于产前检查和分娩,关于产褥期保健的研究却很少,并且缺乏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所以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均希望加强产褥期的研究。产褥期保健的新模式,正在逐渐形成。产褥期保健内容涉及到产妇的生殖系统恢复,形体恢复,心理干预、母乳喂养的指导,宣传正确的产褥期生活方式,对产妇及新生儿家属进行个性化指导等。目前国内常见的产褥期保健新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现代月子中心”
汪锡文等报道产妇在医院月子中心?“坐月子”,环境安静,医护人员从技术上与精神上鼓励母乳喂养,保证了母乳喂养的成功,专业营养师调配的食谱使产后饮食更科学,更合理,营养更均衡。多功能健身房及形体操的专业指导,让产妇体形迅速恢复,产后服务模式的改变,让产妇心情舒畅,可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观察产妇各器官恢复的情况及心理状况,指导产妇全面合理的营养、新生儿护理和喂养。科学合理的“坐月子”,使初为母亲的产妇满月后,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特别是开展了新生儿游泳、抚触及体能训练,为新生儿早期智力开发,早期教育打下了基础。
4.2 产后家庭保健服务中心
李伟兰等报道通过自出院后第一天开始,由“产后家庭保健服务中心”派出临床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士进行一对一的上门服务,为母婴继续服务2至5天。如母婴情况良好,保健服务结束,转为产后访视对象。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影响产妇及婴儿的不良习俗及健康问题,能及时帮助母亲纠正不良习俗,提高产妇自我管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离开医院嘈杂的环境,回到自己温馨、安静的家中,生活方便,利于休息,便于家庭成员的照顾,更利于恢复。
4.3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王善林报道开展产褥期母婴家庭保健,在产妇出院后,按其需要的时间上门访视,一般每隔5-7天上门一次,访视内容包括评估产妇的康复状况和新生儿的生长及发育情况,根据评估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实施。健康教育包括母乳喂养、新生儿观察与护理、产褥期保健、产后活动等,通过家庭访视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健康教育和医疗指导,满足了母婴需要,并能在访视中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干预从而降低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4.4 产后恢复治疗中心
吴江平等报道为产褥期妇女提供包括生殖系统和形体恢复在内的人性化产后恢复治疗,内容包括乳腺疏通、子宫复旧、卵巢恢复、子宫颈阴道壁恢复、产后性和谐调整、腹部体恢复、臀部形体恢复、大小腿形体恢复、产后疲劳恢复等。安排专门车辆接送产妇来中心治疗,对少数来院有困难的产妇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服务,通过一对一的服务,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个性化指导,在治疗过程中,与产妇进行交流,解答产妇在产褥期内的常见问题,宣传健康的产褥期生活方式,不仅提高了产褥期保健质量,还提高了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4.5 产褥期多种形式母婴保健延伸服务促进促进母婴健康
张缨等报道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为产妇提供连续的多种形式的专业性的延伸服务,产妇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服务形式,产妇遇到问题,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通过咨询电话、发短信、网上交流等方式,得到母婴保健专家友善的帮助,获取低成本、高效率的母婴保健服务指导。根据需要也可以请母婴保健专家上门服务。
4.6 Orem自理模式在产褥期保健中的应用
妊娠初期(1-3个月):这是胎儿还是一个胚胎的时期,不过胎儿已经开始长乳牙胚了,所以在这个时期妈妈们不仅要注意补充钙及其营养的均衡,还要注意不要接触刺激的东西,还要忌口,不然生出“兔嘴“的宝宝就不好了。
妊娠中期(4-6个月):这个时期的妈妈可以做适当的口腔检查,但是要注意牙科器具不要照射腹部,也要进行钙的补充,最好吃点钙片,也要多出去走走,晒晒日光浴,可以促进钙的吸收。还要注意维生素的补充,有助于胎儿的乳牙形成。
妊娠后期(8-9个月):这个时期包括围产期(自孕期28周到出生后一周)在内,胎儿的骨骼也在生长,所以我们的妈妈可以吃加钙的妈妈奶粉了,这样使胎儿骨骼的发育完整,还利于乳牙和恒牙的形成。
(来源:文章屋网 )
山西新绛县人民医院 山西省新绛县 043100
【摘 要】目的:分析产褥期妇女保健及康复护理的一些新方法。方法:以本院从2013 年11 月到2015 年1 月153名一胎顺产产妇为例,应用我院新的产褥期保健及康复护理标准,对产褥期妇女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按照产后健康评估,制定护理方案、制定专职护士 、出院上门服务、电话指导等要求进行。结果:153 名产褥期妇女经过精心的保健及康复护理以后,7 名产妇出现产褥感染,包括侧切刀口感染和子宫内感染;18 例无乳汁分泌,55 例乳汁不足的患者经过按摩等保健的措施,49 例乳汁分泌达到达到平均标准,28 乳房胀痛和皲裂患者出院之前均以痊愈,3 例产后抑郁得到良好的纠正。结论:通过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产褥期保健及康复护理水平,让产妇能够适应母亲角色,做一名健康合格的母亲。
关键词 产褥期;保健;康复;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从2013 年11 月到2015 年1 月153 名一胎顺产产妇为例进行研究,所有产妇均为初胎,采用顺产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部分产后有侧切小手术。其中,最小17 岁,最大42 岁,平均年龄28(±4.25)岁。产妇在产前经过顺产评估,都达到顺产的心理和生理标准,所有产妇产前没有出现产前抑郁等问题,产前心理状态良好。
1.2 护理方法
1.2.1 产后护理评估
为了准确的评估每一个产妇产后健康状况,我科由责任护士,护理骨干对产后健康进行评估,主要负责对每一个产妇产后健康的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两大方面,生理状况主要针对生产过程中或产后的并发症,心理评估主要评价产妇的产后心理状态,是否能够适应妈妈的角色。根据评价标准,打出相应的分数,汇总以后形成综合评价结果。并将健康状况分为优良、一般和较差三种类型。
1.2.2 制定护理方法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产后护理方案,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确定护理的内容。对照优良、一般和较差三种评价结果,对应一般护理、精心护理和个性化护理三种方案。一般护理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评价结果优良的产妇进行护理;精心护理主要针对评价结果一般的产后,针对他们产后健康问题提供专业护理;个性化护理针对评价结果较差的采取多种有效的护理方法,以增强护理的效果。当然,在制定护理方案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向家属说明,征得家属的同意,并且护理费用上有差异。
1.2.3 护理工作要点
一是预防产后并发症;二是做好乳房护理;三是功能恢复;四是心理干预。
1.2.4 出院上门检查与电话指导
产妇出院以后,在前两周之内,三天上门检查一下,主要检查产妇及婴儿的健康,回答产妇及家属在照顾孩子和产后恢复中遇到的问题,如发现健康问题,要建议产妇及孩子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和治疗。同时,要预留各科室的电话,让产妇能够在出院以后,随时电话资信,给予她们便捷的电话指导。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7.0 对研究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153 名产褥期妇女经过精心的保健及康复护理以后,7 名产妇出现产褥感染,包括侧切刀口感染和子宫内感染;18 例无乳汁分泌,55 例乳汁不足的患者经过按摩等保健的措施,49 例乳汁分泌达到达到平均标准,28 乳房胀痛和皲裂患者出院之前均以痊愈,3 例产后抑郁得到良好的纠正。
3 讨论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到妇女的各项身体功能恢复正常状态的一个过程,一般是6 周左右,在这一时期的产妇的生理、心理都比较脆弱,这对于产妇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同时,产后因为生产、辅助生产方法等,可能会出现一些产后并发症,比如说宫内感染、阴道侧切感染、乳房感染等等,这就要求在产后要认真做好感染预防和抗感染治疗。在产后的护理当中,要将产妇的乳房护理作为重点,预防乳房胀痛、皲裂,做好催乳工作。我科由责任护士,护理骨干对产妇的健康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为每一个产妇制定护理方案,有效的保障了护理方案的针对性,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实效性,值得在护理实践当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蕾. 产褥期妇女健康教育需求现况调查[J]. 齐鲁护理杂志,2005(02).
【关键词】 农村;妇女;保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2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01-02
巨野县地处鲁西南,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生育理念陈旧,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加之不少农村妇女受经济条件限制以及自身知识缺乏,不做婚前检查,怀孕后不做产检,不能及时发现高危妊娠。因而存在着严重的健康问题,这给妇女的卫生保健工作带来隐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统计资料选取我院2012.03——2013.03期间前来就诊的病患。①对象: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共329人。②年龄:21-30岁70人;31-40岁145人;41-50岁82人;51-60岁32人。③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上61人;初中140人;小学108人;文盲20人。
1.2 方法 随机对病患逐个询问病史,填写《妇女病普查登记表》,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
2 结果
在对329名已婚农村妇女调查中,患病人数266名,患病率80.93%,大部分育龄妇女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部分妇女一人患有多种妇科疾病、尤其是妇科炎症,31-50岁发病率较高,所患前三位疾病分别是宫颈炎34.88%、阴道炎32.88%、附件炎19.03%,子宫肌瘤患病率3.22%。
3 讨论
3.1 结果显示:
3.1.1 农村妇女患病率较高 在对329名已婚农村妇女调查中,患病人数266名,患病率80.93%,大部分育龄妇女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3.1.2 个人卫生习惯较差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村妇女冬季要半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洗一次澡;不女不能每天早洗脸、晚洗脚,也很少有妇女能坚持早晚刷牙;部分妇女还有吸烟、酗酒等恶习,随地吐痰更是常见。
3.1.3 文化水平不高 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卫生知识缺乏,故发病率高。一个明显的证据表明,高中学历以上的妇女患病率明显低于文盲妇女。
3.1.4 观念守旧,保健意识单薄,保健知识知之甚少 观念守旧是农村妇女妇科疾病不能及时发现的一个主要因素,部分农村妇女认为丈夫和孩子是家中的顶梁柱和希望,为他们花钱是理所应当,而自己却舍不得花钱,身体不舒服忍一忍就行,没必要去看医生;部分农村妇女认为,去医院看妇科病害羞,致使小病拖成大病。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农村妇女对妇科病检查很不在意,认为无关紧要。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获取科学卫生保健知识的渠道不多。加上羞涩,许多妇女不敢或不好意思公开学习和了解妇科方面的知识,多方原因导致农村妇女保健知识贫乏,由此卫生习惯较差。
3.1.5 经济状况不佳 因经济条件限制,相当一部分农村妇女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去体检一次,也不愿意寻医问药,不去咨询请教,默默承受着病痛,致使小病酿成大病。尽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老百姓看不起病、看病难等问题,但这些政策对于一般妇科疾病仍不适用。
3.2 农村妇女保健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全民保健水平和整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她们健康水平,事关全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如何进一步地搞好农村妇女的保健呢?
3.2.1 建立有效的常见病普查制度 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导向对于改变和提高农村妇女保健意识意义重大。基层政府和乡镇卫生院要建立健全农村妇女常见病普查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出台相关政策,真正做到政府主导卫生,计生、妇联、乡镇卫生院协调配合,把农村妇女妇科常见病检查列为妇女保健重点工作,开展普查,建立妇女常见病数据库,特别是对妇女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纳入公共卫生管理领域进行防治和监测并以政策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制度,使更多农村妇女享受国家卫生服务,依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村贫困妇女妇科疾病治疗问题。建立健全有效机制、常态化管理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农村妇女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提高农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水平。
3.2.2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关爱妇女良好氛围 政府有关宣传、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特别是乡镇卫生院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自身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妇科常见病普查项目、意义、内容,宣传妇科疾病危害,宣传相关政策,通过媒体宣传、开设专栏、播放公益广告、开通“妇女保健热线”和举办保健知识讲座、开展妇女保健知识宣传咨询等多种形式,传播妇女健康卫生知识和保健常识,为促进妇女健康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3.2.3 发挥妇联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要发挥妇联组织的群团优势,教育引导农村妇女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自身妇科方面的疾病,主动接受医疗卫生部门的检查和治疗。要通过办黑板报、专题讲座、培训、印发妇女保健手册等多种形式,普及宣传新的健康理念、健康知识,使广大妇女意识到自愿进行妇科常见病检查既是对自己负责,也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子孙后代负责,并积极参与妇女妇科常见病检查活动。只有妇女自己知道自己所承担的重大责任后才能积极参与妇女妇科常见病检查。
3.2.4 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调查显示,农村妇女关心自己的健康,也渴望掌握有关妇科常见病预防和治疗知识,她们更渴望家人尤其是丈夫的支持、关爱。作为基层乡镇卫生院医生要积极引导农村妇女和丈夫共同参加妇女保健知识学习培训。丈夫只有在了解一定妇科常见病知识后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妻子精神上的关怀和行动上的支持,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女疾病的发生。因此和谐的家庭,充满爱的氛围是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围绝经期;健康状况;保健需求
围绝经指的是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从40岁左右开始至停经后12个月内的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也就是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的征兆,一直持续到最后1次月经后1年,是正常的生理变化时期,这段时间一般会长达15~20年。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1]。因围绝经而引发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目前,围绝经引发的健康问题已经大量消耗了医疗资源,所以需要准确掌握围绝经期妇女健康善和保健需求。在本次研究中选择围绝经期妇女200例,分别观察其特征性潮热出汗、月经改变情况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精神心理问题、骨质疏松及血液系统疾病等观察记录,并对比不同绝经年龄段直接的差异。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围绝经期妇女200例,年龄在45~60岁,这些所选的妇女绝经时间在1~20年。很多妇女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有部分妇女出现了胸闷、失眠、心悸、尿频尿急以及皮肤瘙痒。
1.2方法 对于所选妇女身心发生的变化我们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2.1特征性潮热出汗 妇女的面、颈部会有突发性的发热和潮红,这种症状会持续的时间,少则几秒,多则十分多钟,并且会同时向周围扩散,患者一般还会伴有头痛、头胀等症状,并且在症状消失之前还会出现大量出汗的症状[2]。
1.2.2月经改变 大部分妇女月经变化的出现时在40岁左右开始,妇女的绝经平均年龄为(49.94±3.15)岁,有少部分妇女会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严重的可能会造成严重贫血的情况。
1.2.3精神心理问题 因为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也会很大程度的下降,妇女的皮肤也会出现变化,皱纹变多,有时还会出现瘙痒的症状,并且毛发会出现脱落的现象,腹部和臀部的脂肪量为变多,并且很容易发胖,有的妇女短时间内无法面对生理上的改变而出现喜怒无常的情况,并且会有暴躁、忧郁以及性减退等负面精神心理问题。
1.2.4骨质疏松 绝经期妇女从开始绝经起开始逐渐脱钙,每年的钙损失率大约在1%左右。如果不能及时的补钙就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女的脊柱人压缩,身材也会相应变矮,脊柱后突导致行走困难,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脊柱压缩性骨折[3]。
1.2.5血液系统疾病 妇女进入绝经期之后血压会比较容易出现波动,常常会同出现高血压、心悸以及气短等现象。此外,动脉感化以及冠心病的发病率也会相应的增加。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数据用(x±s)表示,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组间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所有的200例围绝经期妇女中出现特征性潮热出汗的妇女有37例,月经改变的妇女有130例,出现尿失禁的妇女有48例,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妇女有163例,出现骨质疏松的妇女有115例,出现血液系统疾病的妇女有42例,以上情况在5年内表现的比较显著,6~10年之间程度减轻,在15年以上基本消失。以上各年龄段之间的比较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于特征性的潮热和出汗需要采取雌激素代替治疗的方法,而对于月经改变的保健需要给予妇女专业的咨询和健康指导,对于泌尿生殖道改变的保健需要采取雌激素疗法,对于精神心理问题的妇女需要妇女保健工作者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和相关知识的学习[4]。对于骨质疏松的妇女进行适时的补充钙和维生素D,嘱咐妇女戒烟戒酒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血液系统疾病的保健需要妇女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总而言之,对于围绝经期妇女需要准确掌握其健康状况以及保健需求,并且进行早期的干预,能够有效延缓绝经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Alembert C.What do women think about menoipause.A qualitative study of womeng expectations,apprehensions and knowledge about the climac -terie period[J].Int Nurs Rev,2003,50(2):109.
[2]赵更力,王临虹,张文坤.华北城乡围绝经期妇女更年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1.
【关键词】东北地区;产后保健;居住条件
东北地区的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室外温度多在零下二十多度,刚刚生产的产妇,一般身体都很虚弱,在这个季节里很容易四肢循环不良, 引起身体寒冷,同时因为天气寒冷不能外出,也可能导致心情不畅,进而导致产后抑郁。所以如何做好冬季产后妇女的保健,是摆在每一个保健医生面前的紧迫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从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我们以在我院生产的1280例为宣传对象,通过发放传单、与产妇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宣传产后保健知识,产妇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产妇的健康状况。
2 结果
产后疾病发生率比上年减少26%
3 讨论
妇女生产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很多时候,人们对孕期保健十分重视,而对产后保健却知之甚少,其实妇女产后保健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产妇和婴儿的健康。我科根据东北气候特点,提出了以下产后保健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3.1 居住的房间要温暖清新 冬季“居室温度以20℃~25℃为宜,最好住南面的房间,充足的阳光可以让产妇心情温暖舒畅,湿度以55%~65%为益,同时每天要保证至少2次开窗通风换气,每次大概10~15min,最好选择上午10:00以后及下午3:00之前, 通风时产妇和婴儿要暂时到另一间房间,待通风后的房间温度达标时再回房间,期间要注意保暖.
3.2 定期洗头洗澡 过去东北产妇产后怕“受风”很少洗头洗澡,这很不利于产妇身体健康, 产后皮肤分泌旺盛,多汗,洗热水澡,可以解除分娩疲劳.保持身体清洁。但不要盆浴,淋浴时间以5~10 min为宜,且室温要保持在25℃~26℃左右,水温以40℃左右为宜。洗头后要及时擦干,再用干毛巾包一下,避免湿头发挥发水分带走大量的热量,使头皮血管受到冷刺激后骤然收缩引起头痛。头发未干不要立即睡觉,否则会导致头痛、颈痛。
3.3 经常睡前泡脚 睡前泡脚不但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舒缓疲劳神经、改善睡眠。
3.4 衣着要舒适保暖 产妇应穿纯棉宽松保暖、便于解开的衣物,多少以不出汗为宜。要穿棉质的袜子,厚底软鞋。晚上哺乳时要披上衣服以防受凉。
3.5 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产妇不要整天躺在床上不动,可再床上翻身,做腿及胳臂得屈伸运动,产后24 h可以起床活动,并逐日增加起床时间和活动范围,有利于体力恢复及恶露排出[1],还能加快胃肠蠕动恢复,防止便秘,亦能促进盆底肌肉筋膜紧张度的恢复,预防子宫脱垂发生。
3.6 注意饮食营养适量补充维生素 产妇的饮食要有营养、易消化、多水,要搭配适量水果蔬菜,多吃富含铁的食物,特别是孕期就贫血的产妇,产后更应及时补铁,已知4个月以前婴儿造血主要靠从母体得到的铁储备,联合国协调行政委员会营养分会建议:在缺铁性贫血发病率
3.7 多吃健脾暖胃的食物 研究表明产妇多吃板栗、胡萝卜、羊肉、虾米、鲢鱼、胖头鱼能抵御冬天的寒冷, 胡萝卜能够增强体力和免疫力,激活内脏功能和血液运行,从而达到调理内脏、暖身、滋养的功效。可以把以上食品做成各式菜肴,也可以熬成粥或者煲汤,既暖胃又促进乳汁分泌。
3.8 保持健康愉悦的心理 妇女在产后第一个月患精神疾患的危险程度较非孕期高出20余倍[3],这与分娩过程中的应激与分娩后内分泌水平的急剧变化有关,东北的冬季寒冷,产妇整日足不出户,缺少与大自然及他人的交流,更需家庭给予关爱和帮助,产妇本身也要了解产后保健知识,认识到它是一个正常生理过程,通过保证充足睡眠,适当休息,适当活动,多与家人交流,很快就会恢复的。
总之东北地区的产后妇女,除了做好普通的预防保健外,还要在寒冷的环境中做好体内驱寒和体外保暖工作,保护自己和婴儿的健康。
参 考 文 献
[1] 张洪春,张作记,罗敬祖.中国全科医生手册.北京:华夏出版社:886-887.
妇女由育龄过度到失去生殖机能的时期称更年期。妇女在自然绝经前后,由于丧失卵巢功能而引起的一组症状称为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六个方面:月经紊乱;阵发性潮热;心悸不适、心动过速或过缓,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发生率增高;外生殖器开始萎缩,易发生障碍;出现心情不愉快、易激动、失眠、多虑、抑郁等精神及心理症状;骨质疏松。以往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是不可避免的,除了雌激素替代以外似乎别无他法。
最近国外一些研究资料反复证实:用大豆制成的豆制品或者干黄豆对防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有特殊功效。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金雀异黄素,它在结构上类似人体的雌二醇,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具有某些雌激素样作用。虽然这种植物雌激素结合受体的能力比雌激素低175倍,活性仅为雌二醇的千分之一,但由于它在血液中的浓度比体内雌二醇要高1000倍,因此,当更年期体内雌激素锐减的时候,多吃些豆制品,使植物雌激素浓度提高,可以减少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率。植物雌激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类似雌激素,女性在绝经前冠心病的发生率低于同年龄的男性,但到了绝经后则逐渐上升,达到与男性相似的水平。原因是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失去了保护作用。植物雌激素可部分替代人体内源性雌激素,故大豆制品能减少绝经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植物雌激素还能减少骨丢失,防治骨质疏松,避免反复骨折。
流行病学研究已显示东亚地区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这种差异与东亚地区食用豆制品有一定关系。最近西澳大利亚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人尿中植物雌激素较高的人群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国外学者对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女性进行了膳食与乳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对乳腺癌的发生有显著预防作用,也可减少结肠癌的发生率。目前认为大豆中含有的金雀异黄素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癌症化学预防剂,对大豆的抗癌作用给予很高评价。
由于大豆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及其他有益成分,可以减少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预防乳腺癌、结肠癌的发生,因而大豆及豆制品是更年期的最佳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