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端午节真正的由来范文

端午节真正的由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端午节真正的由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端午节真正的由来

第1篇:端午节真正的由来范文

一、立夏斗鸡蛋,悠悠童趣情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的知识是由经验得来的,只有让小孩子与环境充分接触,才能真正发展他们的知识。”每年5月5日或6日为“立夏”节气。立夏,在笔者生活地区有“斗蛋”“画彩蛋”的习俗。为了丰富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体验到童年的乐趣,每当“立夏”之时,我园组织小班孩子们玩起了“鸡蛋碰碰碰”活动,组织中班孩子们开展了“鸡蛋美美美”活动;组织大班孩子们开展了“鸡蛋问问问”活动。小班的孩子在斗鸡蛋的游戏中个个神采飞扬,个个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有的击碎了同伴的鸡蛋壳而洋洋得意,有的失败之后甚至用自己的小拳头敲打着同伴的鸡蛋……斗鸡蛋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孩子感受到童年的欢乐,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中班孩子在“鸡蛋美美美”活动中,有的在鸡蛋壳上用五彩的颜料勾勒出了京剧脸谱,有的将鸡蛋壳捏碎拼贴出了“家乡的美景”,还有的将鸡蛋壳涂上红色,然后用筷子串联起来,创作成了惹人喜爱的“糖葫芦”……一件件用鸡蛋壳创作而成的精美的作品,不断彰显了孩子的创造力,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审美情趣。大班老师在“立夏”这一天将孩子带到科学探究室开展了“鸡蛋问问问”系列活动,让孩子在亲自观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中懂得了熟鸡蛋与生鸡蛋的蛋壳哪个硬,懂得了鸡蛋的哪个部位最硬等知识。

立夏系列活动的开展,真正地让孩子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不断激起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同时也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童年的欢乐。

二、端午扎粽子,拳拳爱国心

幼儿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把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更要通过教育来改进生活、充实生活。在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目的论中,就包含着要通过教育来改进生活的蕴意。为了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怀,我园在端午节前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了端午系列活动。

根据小班孩子年龄小,动手能力差的特点,我园通过家园互动的形式,围绕端午节的由来开展了讲故事、小品表演、儿歌诵读、歌曲演唱等活动,既让小班的孩子懂得了端午节的由来,同时也在多样的活动中激发了孩子的爱国情怀。中班老师在端午节前夕布置孩子回家和大人一起采摘箬叶,告诉他们要想粽子香,首先箬叶要选得好,太老太嫩都不行,生了虫子的箬叶也影响了口味。在端午节这一天,老师邀请了所有孩子的家长来到幼儿园,与孩子一起进行了“扎粽子—尝粽子—颂粽子”的系列活动,孩子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运用插、穿、剪等方式,扎出了“代代福粽子”“针线包”“水果粽”“豆沙粽”“香菇粽”等种类繁多的粽子。在品尝粽子的过程中,孩子尝到了自己动手实践做出的成果个个喜笑颜开,有的孩子还将粽子剥开送到了家长的嘴里……这些,无不让孩子感受到亲身实践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大班的老师在端午节前夕,利用当地织造厂的废弃纸板、纸管、布料等,运用了剪、切、割、挖、插、接、粘等手段制作了各种各样的“龙舟”,在师生的合作、小组合作下,一艘艘形态逼真,色彩鲜艳的龙舟诞生了。在端午节这天,中班老师邀请了孩子家长来园开展了“赛龙舟”的活动。在赛龙舟比赛中,孩子们虽然大汗淋漓,积极性却非常高涨,既表现出了竞争精神,同时也在“做龙舟”“赛龙舟”系列活动中懂得了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端午节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体验了节日活动的乐趣,加深了同学们对端午节日的理解,既弘扬了传统节日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独特的创造性,使能力培养与情感教育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三、重阳献爱心,浓浓敬老情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了培养孩子的敬老之情,我园以重阳节为契机,挖掘重阳文化,利用生活资源作为学生动手操作材料,促使学生的手工制作与尊老爱老的美德融为一体。如,教孩子学钉纽扣,学习穿针引线、打结,体会对称的美感,学习生活技能,掌握钉纽扣的方法、技巧,培养孩子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把这种动手创造的能力应用到尊老爱老活动中:回家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钉纽扣,为邻居老人钉纽扣;重阳节那天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社区为敬老院的老人整理衣服,钉纽扣;用橡皮泥和其他手工材料制作一块长寿糕送给老人,祝老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孩子在为老人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老人生活的不便,体会到照顾老人、让老人安享晚年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我们有责任将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第2篇:端午节真正的由来范文

【关键词】挖掘素材;习作指导;激发兴趣

中国分类号:G633.3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认为帮助学生挖掘素材,拓宽习作训练空间,学生习作兴趣才能得以激发,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博学广记的阅读习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我们不仅要经常用它来激励学生更应该以此自勉,教师自身要多看书刊杂志,遇到好的书籍、篇目可以推荐给学生,指导学生在读书时撰写读书笔记,让学生学习成功文章的成功之处,为学生写出成功的文章打下基础。对于敢于、善于引经据典遣词造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从而培养学生爱读书和常练笔的习惯。同时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为学生的阅读时间提供保障,不要把阅读课当成可有可无的课,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只做要求不作指导,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同,把阅读完全放在课外的时间进行,很可能会流于形式,不能成为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习惯。因此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研究,才能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每单元的课文结束后,我都会专门安排一节,与本单元内容相关联的阅读指导,所选的篇目有的跟作者有关,有的是本单元同类题材的文章,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懂得了课外阅读时该怎样选择阅读的内容了。

二、家校合力,为孩子打开习作之门

随着近几年安全事故的频发,由学校牵头组织的春游、爬山等集体活动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这些活动的情景只能在旧照片中呈现,这些原本非常有益的集体活动被取消后,学生少了与小伙伴们在一起的快乐体验,老师们也少了许多指导他们进行习作的素材。平时,学生只能天天重复着“上学――放学――做作业――睡觉”的过程,生活的范围有限,在习作指导中也出现空泛的现象,但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经常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领孩子去公园、野外、省外等见世面,领略和感受积极的、丰富多采的社会和自然生活,这些活动不仅有益于教育孩子,也为写作文积累了材料,老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经历,并借助家长会等机会对家长进行适时的指导,有的家长会利用假期带自己的孩子去各地旅游,我会告诉他们在临出发前指导孩子做些资料的查找,首先了解目的地的景色特点、相关的典故或与之有关的名人等方面的材料,在游览参观过程中指导孩子注意观察和记忆,从而帮助孩子挖掘习作的素材,在去年寒假中,有位家长带她的女儿去海南旅游,她注意指导孩子细心观察,用心记忆,回来后,孩子写了作文《难忘的海南之行》,较生动地写下了自己在旅行途中见到的海南风光,并与青海的冬天进行了对比,将南北两地在冬季不同的风光写得很有情趣。

三、利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契机,鼓励孩子说真话,写真事

学生的习作是发自肺腑的需要,习作的目的是让自己的心灵与周围的世界进行交往,这样的习作才能成为“作品”,才能为下一次的习作蓄积动力。有位同学生病在家休息了近一个月,在这个月中班里发生了许多事,她在家里也经历了许多,同学们与她互相想念,利用这样的情感体验契机,我指导学生以书信的形式告诉她:这段日子班里或学校发生的趣事,以及同学们对她的关心,同时也要求这位生病的同学讲讲自己在家的感受,以及发生的事,这次的习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的习作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尤为可贵的是在文中抒发了真情实感,在习作中将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跃然纸上,令人感动。后来他们有了烦恼、开心的事都会通过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声,习作成为满足自己需求的表达方式。

四、利用节日文化,给孩子创造积累写作材料的条件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节日中的亲情交流、休闲娱乐使节日更富有内涵,如清明节的踏青春游,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重阳节的登高赏菊,中秋节的月下团聚,元宵节的观灯猜谜,这些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更加贴合儿童率真的本性借助传统文化中的娱乐游戏,将传统文化渗进习作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习作素材,例如端午节来临之前我让学生先查找有关端午来历的资料,再在端午节时学学包粽子,观察一下这种传统美食的诞生过程,再在班里互换粽子进行品尝,这样学生之间的品尝交流,其实就变成了习作指导了,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写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有写端午节由来的,有写自己的粽子诞生记的,有写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经历的,总之有了真实的写作对象,学生的的习作变得情趣盎然。

五、开展活动,引导观察,指导动笔

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是在学校之中,学校中开展的各种活动都是他们的习作源泉,教师要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有意的采撷精彩片段,通过案例教学授予学生观察方法,提示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现象,要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形成最全面的印象,学生的作文才会言之有物,并学会联想,才能把事物写活一点。例如我领学生参观校园时指导他们观察人工湖中的鱼儿怎样玩耍,湖岸上的石头都有些什么形状,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展开想象,是这样描写这些大石头的:你看它们有的像大象正在岸边喝水;有的像穿山甲威武地向我们示威;有的像鳄鱼趴在岸边等待着猎物的到来。这些平时在同学们眼中稀松平常的石头变得灵动起来,校园的美景在丰富的语言描写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赞科夫说过:“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广阔了。”将生活中的资源挖掘出来,习作的源源活水就会奔流而来,就能将儿童的言语表达引向一个开阔的天地。

第3篇:端午节真正的由来范文

一、示范与操作结合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整个搜集信息过程中,我充分体现指导的作用,而最终的落脚点却必须放在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如在上第五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搜集中华传统文化”时,我首先在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的基础上,分别列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如民间工艺,我出示一个剪纸的“喜”字;风俗习惯方面,我举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同时出示有关这一方面的图画让学生欣赏,还附带加上一些文字说明这个习俗的由来等。在学生看得激情高涨、欢呼雀跃时,我归纳了搜集的一些要求。最后布置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搜集。在下一节课的前几分钟,我让学生自由汇报、交流搜集的资料时,学生带来的材料让我刮目相看,心灵受到了强大的震撼:恰逢那段日子是中秋时节,有的学生带来了月饼;有的学生以图画展示了农村热闹时候,乡村以龙舞、狮舞、踩高跷等形式欢庆节日;甚至于有的同学把大唐世家的京剧脸谱也带来了;还有一个同学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会了哼一两句芗剧……他们在教师指导的过程中,逐步由旁观者过渡为参与者,最后成为较熟练的实践者,掌握了各种收集方法中的技能技巧。

二、课内与课外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40分钟,还应从生活出发,把生活和课堂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需要课前作一些准备,从书籍、电脑等媒体中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引导学生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针对教学要求,开展课外收集信息的各种实践活动,使课外活动成为课内教学活动的有益延伸。例如:陈淑敏老师在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1、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反映少数民族特色(如地域风光、服饰、建筑、民间习俗等)的文字和图片资料;2、准备一个与该民族有关的故事(传说、古今名人、创造发明、与其他民族团结互助等均可)3、各小组扮演成某个民族的成员进行汇报交流。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强调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交往合作,从而在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探索。

三、家庭与学校结合

第4篇:端午节真正的由来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国学教育;方法探索

一、幼儿国学教育的价值

(一)幼儿国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所谓国学就是“中学”,更具体而言,从狭义上讲,是指长达数千年来形成的中华文化典籍,所以“国学”,就是由文字记载的中华文化典籍的总称。[1]国学不仅包含着《论语》、《大学》等经典诵读,还包含着中华文化、中华精神、各家学派的思想等许多方面。幼儿的国学教育就是基于国学的基础上,对幼儿实施的启蒙教育。第一,对幼儿实施国学教育,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众所周知,学前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启蒙阶段,在此阶段对幼儿进行国学教育,可以加深幼儿对国学的认识与理解,有助于日后更好地发展国学、传承国学。第二,实施国学教育,可以巩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认同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情感依附的稳定心理特征。[2]在对幼儿实施国学教育的过程中,让幼儿通过欣赏不同国家的读物,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等。使其在感受不同文化交融的学习氛围中,以本国文化为主,其他国家文化为辅,增强对民族以及国家的认同,为国家培养真正的人才,从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二)幼儿国学教育对幼儿的自身价值

在学前阶段对幼儿实施国学启蒙教育,有利于幼儿自身的发展。首先,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通过朗诵经典国学读物,丰富了幼儿的词汇量,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其次,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作为文化强国,至始至终都注重着道德教育、注重个人品格,在诸多经典国学著作中皆有体现,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德不孤,必有邻”等。通过学习国学,幼儿可以探索和掌握其中深意,规范自身行为,从而提高了幼儿的道德水平。最后,丰富了幼儿的文化底蕴。国学中包含着深厚的文学精粹,幼儿在学习国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幼儿的文学修养。

二、幼儿国学教育的基本形式―――将国学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一)环境熏陶

幼儿园是为幼儿提供教育和活动的场所,为幼儿提供舒适的环境,环境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同样也是一种隐形的教育手段,对幼儿的智力、心智以及个性发展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3]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可以加入国学的元素。教师可以将一些古诗转换成图画的形式展示在墙面上,增添了一丝文学气息,也使幼儿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国学氛围。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将国学带入到生活环境中,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国学名言教给幼儿基本的行为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这也充分发挥了环境的教育作用。

(二)节日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们也被陆续纳入到世界文化遗产之中。中华传统佳节许许多多,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由来、含义及习俗。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到来之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欣赏有关这个节日的故事、习俗,并且动手制作有关节日的代表性食物,例如:粽子、元宵等等。让幼儿在获取乐趣的同时掌握知识,丰富经验。

(三)熟读诵背

优秀的国学经典著作,是我们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朗读和背诵是幼儿习得国学经典的基本途径,幼儿通过熟读的过程,加深对其理解,将其慢慢融入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在熟读诵背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引导,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影像等形式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当幼儿有疑问产生,或者需要寻求帮助时,教师要及时提供帮助。

(四)游戏渗透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游戏贯穿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对幼儿的身体协调发展、智力发展等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幼儿园中,常见的游戏有户外游戏、教学游戏、情景游戏等等。教师可以将国学与幼儿游戏进行融合,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渗透国学教育。例如:幼儿可以在角色扮演游戏中,通过扮演孔融及其他人物,完成《孔融让梨》这个经典故事,使幼儿理解《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以及背后的深意,这也将国学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幼儿游戏中来。

三、幼儿国学教育方法发展的趋势

(一)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1.国学与音乐相结合。幼儿在幼儿阶段的听觉神经系统逐渐完善,幼儿在此阶段往往会受到音乐的熏陶。心理学研究表明,0岁至三岁期间人的听觉神经发展到60%~80%。[4]音乐自身带有一种神奇的感染力,它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播放民间古典音乐,可以陶冶幼儿的音乐情操,提升幼儿对国学的认知。在音乐活动中,可以将国学典籍著作融入到音乐中,为其配上恰当的旋律。

2.国学与美术相结合。3-6岁的幼儿更倾向于动手操作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加深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在进行国学教育时,可以有效地将美术与国学相融合。

3.国学与舞蹈相结合。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身体的律动对于幼儿自身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舞蹈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国学教育。

(二)从独立化走向生活化

幼儿园中的国学教育往往被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特殊的存在,它被定义为是在某一固定时间段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这就把国学教育独立起来了。国学教育并不单单指一种有关国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更注重地是国学的精神与理念。国学教育逐渐从一种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走向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来,逐渐走向大众化、生活化。要将国学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增加国学元素,在日常交往中尊敬师长、友爱同伴、孝顺父母,在生活中积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使每个幼儿都能成为一名有道德的、讲礼貌的好孩子。

第5篇:端午节真正的由来范文

语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方在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因此,在给各自的语言打上深深烙印的同时,也给这两种语言间的互译造成了障碍,给旅游资料的翻译带来了重重困难。

1.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造成的障碍

由于文化上的显著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出现大量的不对应现象,造成了词汇空缺或词汇冲突等障碍。如“粽子”一词是汉语所特有的词汇,蕴含一定的文化内涵,与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有着深厚的渊源。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人们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为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常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而在英语中却难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因此,在译成英语时,如何成功地传达该词的文化涵义是值得译者细细考量的。此外,汉英两种语言中有时同一物质蕴含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如“白色”一词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西方文化中,白色常常是积极、褒义的。如:whiteman(有教养的人);whiteknight(正义的骑士);whiteday(吉日);whitehands(援手),即使是“白旗”也表示请求和平、磋商的积极涵义。而在中国文化中,该词并没有什么积极、美好的意思,多数情况下都含有消极的意思,如“白忙”“白字”“白条”“”等。可见,词汇空缺或词汇冲突给翻译带来许多不便,常常需要特殊的处理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

2.语篇及修辞方面的差异导致的障碍

由于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大不相同,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谋篇布局、修辞手法的差异。在介绍旅游景点时,汉民族一贯主张神韵、境界,习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强调神似重于形似,因此大多使用言辞华丽、文笔优美的翻译手法,同时多使用排比和对偶等平行结构,以求行文工整、声律对仗,达到音形意皆美、情景交融的效果。与此相反,西方哲学一贯主张理性及抽象思维,这就决定了英语重写实、重理性的特点,反映在语篇上常常是句式结构严整,行文注重逻辑性,措辞简洁明晰、自然流畅,重视对旅游资源信息的传递,而对风光景色等的描述却着笔不多。无疑,这些差异要求译者在翻译旅游资料时,采用灵活、具体的翻译策略以求既能符合西方人的审美标准,又能很好地展示我国的文化特色。

二、旅游资料英译的原则及策略

针对以上重重障碍,我们在翻译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适当的策略以取得最佳翻译效果。

1.旅游资料英译应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目的决定策略,旅游资料英译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要坚持以中国文化为取向。外国游客来华旅游不单单是为了欣赏我国的大好河山,更是为了领略神秘的东方文化,更多地了解我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因此,传播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译者的重要使命。在进行翻译时,应坚持以中国文化为出发点,尽可能保留我国特有的文化特色,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

(2)连贯性原

则连贯性原则就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必须能让接收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坚持翻译目的,还要充分考虑目的语接收者的因素,追求译文在译语环境中的被接受程度。

(3)忠实性原则

忠实性原则是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语际连贯一致,即译文应忠实于原文。但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者的目的及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所决定。因此,在旅游资料的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坚持以上三项原则,既要在尽可能忠实的前提下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又要达到让外国游客读懂、看懂、能接受的目的,从而激发其兴趣,对其产生感染和影响。

2.旅游资料英译中文化处理的方法和策略

旅游宣传资料的目的就是要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旅游资料翻译的意图就是要让国外游客读懂看懂并喜闻乐见,从中获取相关的地理、文化、风俗等方面的信息。因而,翻译时掌握一定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把握翻译的基本原则,采取多种翻译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变通和处理,才能使译文达到最佳效果。在翻译时,可以遵循以下几种翻译方法和策略:

(1)音译、意译或音译意译结合法

景点地名可以说是游客接触的第一道风景线,其翻译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游客的兴趣。一般而言,由于景点地名涉及的文化内容较少,不会给游客在理解上带来障碍,因此可采用音译法,完全用汉语拼音来翻译,如北京(Beijing)、西安(Xi’an)、南京(Nanjing)等。然而,中国许多名胜古迹的名称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信息,仅采用单纯的音译法,无法反映其真正的含义和其中的文化内涵,此时可采用意译法,如寒山寺(ColdMountainTemple)、三潭映月(ThreePoolsMirroringtheMoon)、拙政园(GardenofHumbleAdministrator)等,这种译法不仅能使外国游客获得直观、形象的感受,还能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此外,在对景点和景区名称的翻译中,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也较为常用,如把“中山陵”译为“DrSunYat-sen’smausoleum”,不仅能使游客更好地把眼前的景色和历史人物结合起来,而且能更好地增进游客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2)增添法和删减法

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国来说,其对外宣传资料中势必会有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内容,如介绍文物古迹或文化景点时,常会涉及许多历史人物、事件、地名、朝代或典故等,如果仅将其名称简单地翻译出来,不做任何解释说明,那么游客根本无法真正领略其中的文化内涵。这就要求译者采用增添法对资料中的有关信息补充一定的背景知识,使外国游客能够充分了解和感受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如在翻译著名的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时,就可适当增添些背景信息,译作“ShaolinTemple,thetemplefamousforChinesemartialarts”;又如在翻译“昭君出塞”这一景区名称时,有必要对这一地名的由来及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做简要的说明,可将其译作“WangZhaojun’sMarriagetotheKingoftheXiongnu”。与增添法相对应,删减法就是只抓景点实质、具体的内容,摒弃描写景物时的华丽词藻,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一种翻译方法。众所周知,中国人在介绍旅游景点时常常喜欢有感而发,加入一些主观的情感及思想,这种方法虽然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但在西方人眼中往往显得过于拖沓冗长,让人不得要领,从而影响游客的观赏兴致。因此,在翻译时应注重删减法的作用,采取符合外国游客的表达习惯,删减掉汉语里不必要的行文形式,保留能够直接传达源语意图的内容,使译文达到功能最大化。如大观园里的“太虚幻境”就可删除外国游客无法理解的信息,直接译作“theLandofIllusion”,这样既省去了游客理解上的麻烦,又保留了景点名称的内涵。

(3)文化类比法

文化类比法也可理解为文化借用,即在翻译时可借用西方文化中比较知名的人物或事件来解释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内容。如在译文“JiGong,RobinHoodinChina,robbedtherichandhelpedthepoor”中,译者将济公比作外国游客非常熟悉的罗宾汉,不费笔墨就可让外国游客清楚地了解济公这一人物的形象。又如,把梁山伯与祝英台比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把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比作埃及艳后,把中国的鱼米之乡苏州比作意大利的威尼斯等。由上述例子不难看出,通过类比法,在遇到有关中国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的翻译时,不需要长篇大论就可把难以表达的概念或道理清楚地传达给外国游客,且这种译法不仅有助于外国游客克服文化之间的差异;相反,还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游客在自己文化的基础上理解异国文化,从而加强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