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碳产业范文

低碳产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产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低碳产业

第1篇:低碳产业范文

1产业集群层次不够高

凤阳硅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内一些知名企业相继落户,行业门类、产品品种不断丰富。但是工业投入产出率总体还是较低,大多数企业仍然还属于资源密集、初加工型,高能耗、高排放型的传统产业,凤阳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包括日用玻璃制品和平板玻璃(见表1)。

2产业布局不尽合理

产业集群低碳发展需要实现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多种产业的集群、不同产业的科学组合,产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企业集群可以有效地提高协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但是集聚产业的同时,必须考虑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合理的布局可以使各种资源、各生产要素分配优化,各产业和各企业选择最佳区位,从而形成在空间地域上的优化配置,这样形成的产业集群具有非常大的优势。随着凤阳两个工业园区建设的快速发展,硅产业链条延伸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规划面积由原来的32.66km2扩容到100.00km2,土地瓶颈问题显现,形成链条产业的各部门、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工艺上的衔接矛盾凸显。凤阳硅产业园在建设占地5.3hm2的粮食加工和仓储项目;凤阳工业园是以硅(玻璃)制品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同时又涵盖烟草复烤、食品加工、建材、木质板材四大类产业。2012年,凤阳县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意见》,强化工业用地指标管理,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但是产业链企业布局规划还待提前谋划,入园企业应符合园区产业发展定位,或应与园区硅产业有一定关联度。

3低碳技术制约

低碳技术是硅产业集群低碳发展的动力。低碳技术的实现途径有3个:一是工具占主导的途径,二是工艺占主导的途径,三是工具与工艺完美结合的创新。成功的技术创新不仅来源于企业内部不同形式的能力、技能之间多角度的交流,同时也是企业与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以及其它众多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持有机构之间互动的结果。低碳的技术创新不能仅由单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业集群是低碳技术创新的最佳组织形式之一。凤阳硅产业集群低碳技术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远远不够,仅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在国内行业中第一个设立了产品研发中心,并在国内玻璃器皿行业中第一个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产业集群内低碳技术创新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完善低碳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使得低碳技术发展缓慢。缺乏低碳技术便不能使设备和工艺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不能广泛聚集科技人才,同时不利于国内外最新科技和产品应用与推广。

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入实施,硅产业面临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双重压力。2009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平板玻璃、多晶硅在内的6个产业产能过剩,2009年12月,工业与信息化部下发《关于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平板玻璃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严格控制平板玻璃新增产能,并要求各级主管机构在清理期间一律不得核准(备案)新的扩能建设项目。平板玻璃作为凤阳县主要工业产品之一,发展受到产业政策的限制。安徽省凤阳县共有10个年消耗标准煤万吨以上重点耗能企业,其中有6个是玻璃及玻璃制品企业,这些企业发展具有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的特征,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从安徽省凤阳硅产业能源消耗情况(见表2)可以看出,2011年凤阳县玻璃及玻璃制品业每万元GDP能耗为1.029t标准煤,明显高于安徽省(0.745t标准煤),能源消耗严重;石英砂行业虽然单位GDP能耗较低,但是“三废处理”一直是困扰难题。国家在能耗、环境等约束性指标方面趋紧,产能过剩治理力度加大,使硅产业这种以资源促发展的高能耗产业受到严格制约,面临巨大挑战。硅产业集群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面临两难抉择,难以形成加快发展的竞争优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剧。

凤阳县硅产业集群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1通过制度和政策路径,保障低碳发展

1.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低碳经济发展地方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与低碳经济相关联的配套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涉及环境保护、能源再生的法律法规。通过健全法律法规,采取实际行动来贯彻执行这些法律法规,支持产业集群走低碳经济的道路。

1.2建立低碳经济政策体系,加强财政金融政策支持结合“十二五”规划,把发展低碳经济列入地区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研究出台低碳经济模式下的财政、税收、产业技术政策体系,引导工业企业降低碳排放。对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生产企业或经济行为给予补贴;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生产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使用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的相关企业采取可享受不同额度的减税措施,以降低碳排放,增加企业能效,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2建立由企业主导、政府配合的低碳技术研发利用机制

2.1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制,鼓励开发利用以市场为导向,政府配合成立产业集群低碳技术相关研究机构,制定低碳技术开发计划,组织协调低碳技术创新并做产业化推广利用,为从事低碳经济的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凤阳有部分企业开始采用了余热发电技术、富氧燃烧技术等,既降低了“三废”,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2.2以政策调节手段加强有效利用资源的技术创新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改造研制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提高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量,支持企业开发利用低碳先进技术,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从政府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限制高碳、高污染排放的企业生产。

2.3低碳技术引进利用加强与国内外组织机构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整合国内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通过专利技术转让、入股等方式积极引进低碳专利技术,多途径地推广应用,不断增强低碳减排的技术能力。

3通过产业并转升级促进产业集群低碳发展

通过集约开发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严格控制矿产的开采权,对开采矿产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抓大放小”,取缔落后产能,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由粗放式生产利用资源,向节约资源方式转变,加强资源开采的集约化程度,合理开采、综合利用,杜绝资源浪费。

4完善产业链,优化产业集群

依托硅产业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资本的加速转移,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推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积极搭建硅产业集群发展平台,将凤阳的两个园区打造成为优势互补、低碳协调发展的硅产业集群。打造凤阳传统硅和玻璃制品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光电、光伏和硅基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相近产业的企业群,或者龙头企业带动关联企业和配套企业,以集群形式建立相对集中、关联度高、低碳环保的硅产业工业园区。完善凤阳硅产业集群链条要处理好资源与废弃物的关系,实现工业废弃物向资源的转化。可以采用清洁生产的方式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达到物质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凤阳侨裕新型建材公司研发生产新型建材硅酸钙板,利用石英砂尾泥、尾砂进行深加工并对生产过程产生的烟尘、废水等污染物,进行“闭路循环”,形成了利用废物的循环生产。

5优化产业集群规划布局

第2篇:低碳产业范文

随着人类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关注,减少碳排放,发展低碳产业,开始成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低碳产业的发展,带来环境保护的变革,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激发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发展低碳产业,不仅涉及到企业采用减排技术,而且涉及到企业减排带来的外部性效应。只有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与制度安排,解决好企业碳排放行为的外部性问题,才能激励低碳产业稳步、持续发展。

一、低碳产业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补贴

外部性是指市场活动给第三方带来的成本,是一方的行动和决策对另一方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活动能为其他主体或社会带来利益,且不用为此支付任何成本。负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活动给其他主体或社会带来损失,且不用为此承担任何成本。

在外部性理论发展中,庇古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企业和居民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影响,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外部性问题。庇古认为,经济个体追加单位生产要素获得的增加值为边际私人净产值,经济个体增加单位生产要素为社会增加的净产值为边际社会净产值。如果边际社会净产值小于边际私人净产值,那么经济主体的行动使社会中其他利益主体受到损失,称之为经济主体带来的负外部性。对于负外部性,可以通过征税,增加经济主体的私人成本,减少经济主体活动的负外部性。反之,如果增加了单位生产要素,增加的净产值中边际社会净产值大于边际私人净产值,那么经济主体的行动使社会中其他主体得益,称之为经济主体带来的正外部性。由于经济主体的正外部性,能够增进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同时会产生“搭便车”现象。为了弥补经济主体产生的正外部的行为成本,可以通过提供补贴或奖励,把正外部性产生的外部社会收益的一部分转化为私人收益。

低碳产业发展,是通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减少碳排放,降低全球气候异常,保护自然和人类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的低碳化行动,产生了社会效益,具有正外部性效应。对于正外部性效应,根据庇古的观点,需要把产生的外部社会收益,变成私人收益,这样才能使主体活动具有可持续性。为了鼓励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或行为,政府应当提供补贴和奖励,降低经济主体的私人成本,使产生的正外部效应的一部分转化为经济主体的私人收益。

二、低碳产业补贴的福利变化

低碳产业补偿政策,主要是对销售的低碳产品或低碳产品的生产者进行补贴。这两种方式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增进不同,产生的最终补偿结果也不同。

(一)对低碳产品补贴的福利变化

1、福利增加额。如果对低碳产品进行价格补贴(见图1),使低碳产品由价格P0降低到价格Pb销售,这样就导致市场需求从Q0扩大到Q1。短期内,市场对低碳产品的供应曲线没有变化,即低碳产业生产者的生产能力没能及时扩大,如果市场需求扩大到Q1,低碳产品的市场需求上升,导致价格应该上升Ps销售。但由于补贴机制,市场的价格依然按照Pb价格销售,这种补贴会给低碳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带来福利的增加。生产者和消费者增加额以及福利增加的总额分别为:

(1)消费者福利增加额。有了低碳产业补贴,市场价格从P0下降到Pb,消费者的市场需求D会沿需求曲线从Q0增加到Q1。因此,补贴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增加额为A。

(2)生产者福利增加额。当市场需求从Q0增加到Q1,则低碳产品的市场价格应该沿供应曲线S从P0增加到Ps,但由于补贴的存在,产业生产者的行业出清价格仍然维持在P0。因此,生产者在补贴中获得的福利增加额为B。

(3)福利增加总额。综合上述分析,对低碳产品补贴带来的福利增加总额为A+B。

2、福利增加额的分配

补贴带来的福利增加额在低碳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分配,需要根据低碳产品的价格弹性进行分析才能确定。

(1)如果补贴的低碳产品是必需品,价格弹性小,需求曲线斜率较大,需求的增加比率小于单位产品价格下降的比率(见图2),补贴导致的产品价格下降引起的需求增加不大,福利增加额中A的面积变化比B大, 即A >B,补贴主要使消费者获益。

(2)如果补贴的低碳产品是非必需品,价格弹性大,需求曲线斜率较大,单位产品价格下降的比率小于需求的增加比率。如在图3所示,补贴导致的价格下降会引起需求曲线D斜率变小,由D转向为D',需求量由Q0增加到Q',福利增加额中B的面积变化大,即B>A,补贴开始由消费者获益转向使生产者获益。

因此,可以得出,对低碳产品的补贴会因补贴产品的需求弹性不同,使增加的福利总额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不同分配。

(二)对低碳产品生产者补贴的福利变化

在低碳产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图中(见图4),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性市场,通过完全竞争,市场价格P是一定的,如果对低碳产业生产者提供补贴:

根据边际成本公式:边际成本(MC)=

由于补贴的存在,低碳产业生产者的总成本降低,边际成本曲线会由MC改变为MC',如果保持边际收益率不变,即图4中MC'曲线率不变,则低碳产业的产量会由q*增加到q'。低碳产业的收益会由MR与MC围成的面积增加到由MR与MC'围成的面积。

因此,对低碳产业生产者进行补贴,会使整个低碳行业生产者收益增加,推动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结论与对策

根据前述的分析,对于低碳产业补贴,会由于低碳产品的价格弹性不同,导致生产者和消费者获得的利益不同。一般来说,对于非必需品的补贴,如对低能耗、低排放的工业品的进行补贴,补贴将主要会给生产商带来利益,这将会激发该行业的低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对于必需品的补贴,如交通运输、农产品等,低碳补贴将会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利益。因此,对低碳产业的补贴政策,可以根据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分步实施。首先,应该是对非必需品的补贴,补贴给生产者带来利益,引导生产者加大低碳产品生产,增加低碳产品的市场供应,提供更加丰富的低碳产品。其次,在人们对低碳产品逐步扩大后,可以选择对必需品进行低碳补贴,引导低碳产品更深入的普及与推广,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同时,对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补贴,不仅要政府的财政与税收支持,而且也需要来自市场机制的力量以及引入先进的碳减排技术等,这对于低碳产业的发展都尤为重要。

(一)政府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资金补贴

在低碳产业发展初期,财政资金补贴或税收优惠是一种主要的补贴制度。补贴可以预算或公益基金的形式,对企业研究开发与应用低碳技术提供直接支持。税收优惠也是一项重要的补贴措施,通过税收优惠,可以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时期内,降低低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支持了低碳产业的研究成果快速进入实际应用。在这方面,需要政府制订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预算安排。

(二)建立碳基金促进碳汇市场交易

碳基金是对企业减排产生的碳汇进行交易,这种交易活动引导和鼓励了企业碳减排的积极性,企业出售碳汇的资金可以用来进一步增加碳减排技术生产与研发,减少企业发展低碳产品成本,是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一种市场化的机制。这种交易机制减少了企业碳减排活动对政府的依赖,适合于低碳产业发展较为成熟时期的补偿方式。目前,我国碳基金的发展处于萌芽阶段,这与我国低碳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相关。随着我国低碳产业政策与制度的不断完善,大力发展碳基金,用市场化的方式发展低碳产业将会成为主导。

第3篇:低碳产业范文

1.低碳经济下文化产业价值诠释。

低碳经济下文化产业的价值有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之分。其显性价值是指在考虑环境收益和环境成本的前提下,文化产业在合理协调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产业内企业的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资本结构等因素,把其预期自由现金流量按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贴现率折现的现值。假设企业风险适中,并永续存在,那么决定文化产业价值的核心就是产业内企业预期自由现金流量。预期自由现金流量取决于文化企业自身合法经营获得的利润以及投融资增减的资金。其具有隐性价值,是由于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中担当道德机构角色,体现了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它们引领舆论导向,倡导并践行低碳,不但有利于低碳经济下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为自身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了获利能力。该隐性价值的存在是文化产业的文化特质决定的,它是潜在的,不可定量度量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共同构筑了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涵,文化产业的显性价值是其在外界环境约束下合法经营的直接结果,而隐性价值是其反作用于外界环境,强化低碳的社会影响力,间接获得的。隐性价值的存在促使其显性价值的提高,显性价值提高后又作为强有力的证据,印证隐性价值的彰显,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低碳经济的涵义及文化产业低碳发展的内容。

在低碳经济下文化产业能够低碳发展主要取决于正确的环保价值观的树立以及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首先,树立环保价值观是文化产业低碳发展的首要任务。价值观是人们对某类事物的基本看法和观念。它规范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取舍和价值追求,同时还包含着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低碳经济不但给产业发展带来碳排放的约束,同时也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使用碳金融的机遇。文化产业如何决策、风险与收益的权衡等都体现其价值观念。其次,努力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虽然文化产业总产值不断飙升,但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却存在文化含量缺失的情况。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必然存在资金瓶颈,借助资本市场的文化企业越来越多。很多做大做强的文化企业在发展中逐渐偏离主业,近几年不乏有多角化经营到房地产业的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只有通过创新,努力打造文化主业持续发展,才能确保产业长久发展和低碳化带来的社会效益。

二、二者的互动关系

1.低碳经济能提高文化产业的运行效率。

首先,低碳经济条件下产业内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然需要树立长期观念。低碳经济对文化企业碳排放量有约束,根据国内外学者的主流观点,碳排放权应当作为资产来管理,属于无形资产范畴。一个企业在追求利润时必然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为提升企业价值,必须重视碳资产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带来的影响,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平衡发展。作为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然而对碳资产投资回报并不能凭借短期的效益,比如低碳技术的改造,低碳技术的创新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利润,而潜在利润现实化是需要长期的投资,其结果必将是丰厚的回报。并且企业改变能源结构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低碳经济促使产业内企业更新风险管理理念。低碳经济要求文化产业低碳发展,需要对碳资产进行投资,那么风险也会随之而来。创新风险管理理念,树立碳风险管理有助于文化企业长期发展。如果企业被社会公众在碳资产管理等方面出现问题,将在市场上遭受消费者歧视。并且企业是否履行其社会责任对缓解气候变化方面有所作为,也对企业商誉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低碳与金融行业相结合创新出碳金融,为文化企业投融资带来方便,同时也可以优化配置碳排放量的分配。但投融资风险无处不在,这需要企业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树立低碳风险理念。第三,低碳经济促使产业内企业丰富其预算管理体系。碳预算是管理的延伸,是在文化企业低碳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测与决策,对企业生产活动以及日常活动的碳排放、能源消耗进行计划和规划,使企业碳排放量按照预定的计划与规划运行。并且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低碳预算是其内部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结果,该预算的实施需要全体员工参与,有必要把低碳预算纳入到全面预算范畴之内。

2.低碳经济下文化产业的价值提升促进这一经济模式的推广。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显著不同之处在于其可以左右舆论导向,可以宣传一种价值观,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这也是文化产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一方面。产业内有些企业率先实施低碳发展,并以该产业为标杆,利用其媒介的作用,不但可以让低碳深入人心,而且可以左右人们的行为,让这一种经济模式得到人们的认同并相互监督履行。

三、低碳经济下促进文化产业的价值提升路径

1.打破区域划分促进大型综合文化集团形成。

利用低碳约束,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实现文化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培育竞争力强的大型综合性文化集团。虽然当前各大城市群抱团发展,但不同城市群间的地域划分仍是文化企业大发展的阻碍。如果能够打破文化企业的区域化分割和行业化分割,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有序竞争的文化大市场,统一市场监管,必然为文化企业抓住低碳化的机遇快速发展扫清障碍。

2.不断完善碳资产信息的披露制度。

由于我国低碳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没有对碳信息披露的严格规定,使得资本市场不能对碳信息进行定价,造成了投资者投资的盲目,从而可能影响企业的价值。虽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不能一蹴而就,但我国要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碳信息披露体系,通过对外披露督促企业管理者按照低碳发展思路管理企业。

3.提高人们低碳意识并借助资本市场和舆论效应约束文化企业行为。

第4篇:低碳产业范文

针对林业经济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发展林业产业的途径,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开发森林食品项目,提高木材产品的精深加工技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环境保护

1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经济模式不和谐的矛盾

1.1经营渠道狭窄、方式落后、观念陈旧,造成效益逐年下滑

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国家对林业经济的发展制订了相关的积极的财政扶持政策,不断投入力度,改善国有林场的经营条件,使过度砍伐的生产经营逐步向旅游业、养殖业等多种经营渠道过度。从生态文明建设上来讲,确实对环境保护有些促进,但是,由于缺乏创新经营机制和生产技术、资金、人才等,大部分国有林场的新发展的旅游业萧条,养殖业效益不强,没有市场竞争力等等,广大伐木工人和技术人员面对突如其来的形势要求,显得一筹莫展,困扰众多,林场经营举步维艰,员工的正常生活水平也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1]。

1.2以伐木工人为主的人力资源,与林业低碳化经营发展需要的素质还有差距

国有林场在过去几十年的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伐木和销售木材为主,技术人员研究的成果,大多都是怎样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伐木工作效率和产量,以适应人们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木材资源的需求。随着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各个国有林场在积极优惠政策的扶持下,不断创新经营机制,开发旅游项目、建立种植、养殖基地,发展相关的加工企业,在解决伐木工人再就业,实现转型等方面开辟了新途径。但是,旅游业、养殖业、加工业也需要相关的技术和经营管理,这对习惯了多年伐木和销售木材的员工队伍来说,能力转型还需要一定的过渡阶段,所以,针对目前多种经营的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素质亟待提高。

1.3管理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

大部分国有林场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模式,过去一直是伐木、销售木材、人工造林三个环节。管理简单,生产技术含量较低,内容单一。林业产业在全面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多元化的开发,使国有林场的领导层相对缺乏综合经济发展的管理能力、管理机制和措施,企业的机构也不完善。从产业结构上来讲,也不合理,过度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仍然把人工林的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的经济增长点,像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不做重点开发和投入。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恶果非常严重,不合理的人工林使土壤退化,生态结构受损,林业企业投入高、效益低的弊端难以改善,而新兴的旅游业等因不具备发展条件,缺乏活力,导致经营困难。

2发展林业产业对策

2.1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开辟林业经济不同的经营途径

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迫使各个国有林场,必须调整第一产业为主的林业生产经营机制,依托森林资源优势,立足社会市场需求发展多种经营,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人力、资金、技术上不断增加投入,完善相关的制度措施,创新模式,拓展空间,有针对性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使森林资源的优势,变作林业企业市场的利益制高点。比如,在发展森林旅游业时,不要仅限于游客游览的景点建设和森林景观布局的设置,要针对目前大多数人注重养生的市场需求,利用森林天然的“氧吧”优势,建立大型高标准的疗养中心,提高人性化服务标准,强化健康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增加全功能、多方位绿色服务设施,创造森林利益最大化利用空间,不断提高企业效益。

2.2强化人才队伍素质培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国有林业企业要在多种经营发展中取得突破,必须有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实现。因此,强化员工队伍培训,多方位引进优秀人才,是林业企业低碳化经济转型发展多种经营的必由之路[2]。首先强化员工队伍培训。为适应低碳经济视角下林业资源多种产业发展的需要,有关职能部门和国有林场企业,结合产业技能要求,要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选调有技术特长、对企业贡献较大的业务骨干出国深造,调动广大员工比学赶帮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广泛引进各类人才。面对森林旅游业、养生服务业、动物养殖加工业等低碳模式下林业经济多种生产经营人才需求,国有林场要有计划的招贤纳士,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主研发能力,强化市场竞争功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3制定积极优惠的财政政策,支持林业产业发展

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因此,国家首先要从政策层面对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指导性意见。利用林业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技术优势,不断引导林业产业企业的多渠道发展。其次提供积极的财政支持。国家要通过各种宏观调控,为林业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环境,通过制定减免税收、增加信贷等优惠政策,促使林业企业转型升级,多谋出路。同时,要改变国有林场单一的国有制经济成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私有制经济在森林生态建设中有生力量的崛起,把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到最优,使效益最大化。

3培育林业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3.1大力开发森林食品项目

森林蔬菜、森林粮食、森林药材、森林油料、调料、饮料等森林食品,以其生态、优质、健康、绿色等优势,备受人们的青睐和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因此,依托市场需求和林区的森林食品资源优势,多渠道开发森林食品项目,对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稳妥安置就业转型,提高林业企业效益等很有意义。通过引进技术,对森林食品植物的保护、培育和加工,使新兴的森林企业不断壮大,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旅游业、制药业、饮料加工业等。

3.2提高木材产品的精深加工技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建筑业、家具业、造纸业等不同的木材利用大户,对林木产品的需求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步向小径材和枝杈的利用,林木产品以高深的精细加工不断抢占市场先机[3]。因此,林业企业可以通过强强联手或兼并重组或破产重组等现代化企业经营手段,建立木材产品高深精密加工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升级,提高社会化融资水平,开创新型工业化道路。生产出市场需求量大的各种木质材料,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创造规模化效益。

总之,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大森林资源相关产业的开发力度,是造福林区人民,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因此,倡导低碳视角下的林区开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是国有林场,也是其它所有制企业发展的方向。

作者:张国欣 单位:林口县林业局柳树林场

参考文献:

[1]肖敏静,赵璟.低碳经济视角下江西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0(5):32-35.

第5篇:低碳产业范文

关键词:产业结构 灰色关联度 低碳经济

一、引言

“十五”以来,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但高能耗特征依然明显。2009年江苏七大高耗能行业累计综合能源消费量14883.92万吨标煤,同比上升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7795.3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0%。2005年,江苏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国第四位。2009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能耗为0.244吨标煤/万元,明显高于北京、广东、浙江以及上海的水平。经济增长依靠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来支撑,以环境污染的加重为代价,致使环境承载力降低。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研究与实践均表明,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同等规模或总量的经济,如果产业结构不同,则碳排放量可能相去甚远。当前江苏经济高速发展,同时面临着较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成为面临的一项必要和迫切的任务。

二、江苏能源消耗、碳排放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实证分析

为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下面研究江苏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污染物碳排放的关系,剖析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发展低碳经济所起的作用。

(一)灰色关联理论

灰色关联度理论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对于两个系统之间的因素,其随时间或不同对象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称为关联度。在系统发展过程中,若两个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即可谓二者关联程度较高;反之,则较低。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邓聚龙,1993)。

(二)灰色关联理论具体分析步骤

1、原始数据选取和分析序列

选用江苏省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作为系统特征指标值(见表1),选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工业的产值比重作为一系列的相关因素指标值(见表2),根据2010年江苏统计年鉴中有关数据,构建系统特征序列和相关因素行为序列。

2、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系统中各因素的物理意义不同,导致数据的量纲也不一定相同,不便于比较,或在比较时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时,一般都要进行无量纲化的数据处理。无量纲化的数据处理有初值化、均值化、区间相对值化等多种方法,本文采用均值化处理。

3、计算关联系数L0i

其中,

i=1,2,…,m,t=1,2,…,n,式中ρ称为分辨系数,一般取0.1―0.5,本文分析中取0.5。

4、求关联度r0i

因为关联系数是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个时刻(即曲线中的各点)的关联程度值,所以它的数不止一个,而信息过于分散不便于进行整体性比较。因此有必要将各个时刻(即曲线中的各点)的关联系数集中为一个值,即求其平均值,作为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间关联程度的数量表示,关联度r0i公式如下:

5、排关联序

按r0i的大小排序,r0i的值越大,说明其关联程度越大;反之,r0i的值越小,则其关联程度越小。根据经验表明,当ρ=0.5时,两因素的关联度>0.6便认为其关联性显著。

(三)灰色关联性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步骤得到,江苏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联度:

γ01={r01,r02,r03,r04}

={0.5939,0.6725,0.6812,0.6704}

排列成关联序为r03>r02>r04>r01,其中,r01、r02、r03和r04分别代表能源消费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关联度。

三、结论及建议

第一,由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可知,工业比重与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关联程度最高,接着是第二产业(包括工业),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因此,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量)增长趋势与第二产业的增长趋势非常接近。第二产业是江苏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主要因素,能源消费能力最强,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大,应重点提升第二产业低碳发展水平,同时第三产业能源消费也不容忽视。

第二,三次产业结构已经实现从“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以第三产业发展为基础的产业转型的市场机制已经形成,可以借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实现生产要素由其它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和升级。

第三,江苏低碳经济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三大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明显过大,“高碳型”发展特征依然明显。必须继续加大产业结构优化的力度,尽量减少高耗能企业的建设,对现有的高耗能企业要加快向低耗能、高效益方向发展的步伐。加快对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第四,第三产业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没有预计那么弱,说明其发展滞后,内部结构水平低下。江苏省比较可行的第三产业是旅游业和物流业。大力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产业的建设,绿化水平也将得到提高,从而降低城市碳的排放量。在物流业方面,江苏区域位置也为发展物流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中服务产业的物流业能耗量低于其他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业也成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江苏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应大力扶持低碳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新增长点,尽快在高附加值、高加工度、低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尽快形成若干个新兴支柱产业,巩固和做强优势支柱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业界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和知名品牌,使低耗、高效、低碳、清洁发展道路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首选。

参考文献:

①魏一鸣,刘兰翠,范英等.中国能源报告(2008):碳排放研究[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②刘思峰,谢乃明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③牛鸿蕾. 江苏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模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6):31―34

④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江苏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J].金融纵横,2010(9):3―7

⑤徐佩玉. 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理论学刊,2010(4)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项目“碳税对苏北地区经济、居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项目编号:2011SJD7900

第6篇:低碳产业范文

关键词:低碳化;低碳经济;发展;中原经济区;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250-02

低碳经济作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经济模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和有效途径。产业低碳化转型发展,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大力推进高碳产业低碳化改造与积极发展低碳新兴产业相结合,降低生产中的能源使用量、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经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研究背景

中原经济区产业基础较好,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从产业结构内部来看,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载能产业和资源初加工型产业占据较大份额,同时这些产业也是高碳产业。据测算,2005年河南省公用电力和热力、建筑材料、固体燃料和其他能源工业、化学工业、钢铁、有色六个行业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67.17%;2010年公用电力和热力、钢铁工业、建筑材料、固体燃料和其他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化学工业六个行业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74.08%。因此,做好高碳产业低碳化发展,是完成河南省确定的“到2015年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温室气体控制目标的关键。今后一个时期,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板块,中原经济区将处于经济加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必然呈持续增长态势,资源和环境的约束问题将更加突出。

二、国外发展路径及经验借鉴

德国的主要做法。政府制定相关法规、计划推动相关产业发展,1994年制定的《物质循环与废物管理法》,确立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1998年制订了“绿色规划”,把生态税加入到国内金融投资、工业经济界,实行相关税制改革。同时,加强政府直接投资,联合金融机构共同创立的节能专项基金。

丹麦的“卡伦堡”模式。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卡伦堡生态产业共生体系”模式,是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较为成功的路径。生态产业共生体系中的企业相辅相成、互为代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通过吸收利用彼此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演化成为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既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又保护了环境。

美国的主要举措。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法律规范,规定企业对其产生的废弃物处理方面承担明确的社会责任。政府综合使用立法政策和能源政策,通过提供抵税优惠、减税政策、政府优先购买等财税政策,政府在各层次上实施推进循环经济计划,引导和激励广大企业和公众参与低碳经济的发展。

日本的主要措施。政府通过能源立法发展绿色能源,1979年颁布实施《节约能源法》,2006年制订了《新国家能源政策》,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政府为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进行制度革新,实行碳排放交易制度、“领跑者”制度、实施节能标识制度、企业分类管理制度。

三、产业低碳化行动方向

1.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行动。一是加强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重点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大力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应用,逐步建立有利于低碳产业发展的行业排放标准及低碳产品标准,有效控制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二是严格建设项目准入,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过快增长,完善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健全项目建设部门联动机制,从源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三是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产能和设备,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节能减排、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到2015年,全省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比2010年排放下降1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

2.低碳新兴产业提速发展行动。一是战略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行动,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低碳化发展的突出位置,把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培育成为先导产业,促进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打造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二是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行动,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以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等高成长业,培育发展健康服务业、教育培训产业、商务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房地产业、商贸流通业等传统支柱服务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3.低碳产业示范区建设行动。一是以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为龙头,发展多式联运,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以点带面率先突破,全力打造全省低碳产业示范区。二是着力推动低碳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打造一批低碳产业示范园区。三是结合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发展要求,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推进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共享资源,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能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一批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示范园区。

四、政策措施建议

1.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差别化、分类指导的产业低碳化发展区域政策。综合运用产业、财税、金融、价格等多种政策手段,发挥产业低碳化发展政策的协同作用,构建有利于促进产业低碳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地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鼓励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制定低碳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办法,建立政府低碳采购政策,有效增加绿色低碳产品市场需求,引导企业生产方向和公众消费方向;规范地方投资管理政策,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内容中增加碳排放评估内容;创新金融政策,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信贷;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2.增强资金保障。加大促进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资金投入,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河南发展“低碳经济”和资源开发保护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充分利用国家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新能源建设基金,开展有关产业低碳化发展相关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整合省内相关资金,用于支持产业低碳化发展基础研究,保障产业低碳化发展工作的开展。灵活运用投资补助、贴息等引导性资金,大力吸引社会各界资金进入低碳经济领域,引导并带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河南低碳经济建设。积极拓展利用外资渠道,大力争取国外援助和政府优惠贷款。

3.提高科技支撑。结合河南省产业低碳化发展重大技术需求,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重点开展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低温余热能量转换器、新型节能换热器、节能电机等装备研发,开展提高能源梯级综合利用水平和资源利用率技术研发。采用实施节能低碳技术示范项目等方式,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加快推进低碳技术产业化、低碳产业规模化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4.探索开展碳排放交易。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定期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系统。开展重点排放企业(单位)碳排放报告与核证工作。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明确试点的基本规则,制定相应政策和管理办法,研究提出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方案,在试点地区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登记注册系统、交易平台和监管核证制度,逐步形成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参考文献:

[1] 戴海龙.低碳产业及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途径[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8):62-64.

[2] 谷立霞,王贤.基于全要素协同的高碳产业低碳化创新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2):77-80.

[3] 罗洁,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低碳化研究[J].生态经济,2012,(3):109-112.

[4] 伍华佳.上海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路径研究[J].科学发展,2012,(5):15-17.

[5] 姚宇,韩翠翠.陕西省工业产业低碳化影响因素分析[J].西部经济,2010,(20):22-23.

[6] 贵阳市工信委.贵阳市产业低碳化转型路径[J].中国经贸导刊,2012,(2):28-30.

[7]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指导意见[EB/OL].http:///zwgk/system/2014/01/12/

010446097.shtml.

Research on Low-Carbon Economy in Central Economic Region

REN Jie1,XU Xia-nan2,SONG Li-sheng1

(1.Institute of Geography,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Zhengzhou 450052,China;

2.Hen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enter,Zhengzhou 450050,China)

第7篇:低碳产业范文

环境造成的重大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紧迫的生存危机。也正因如此,世界正走向低碳经济时代。

随着低碳经济的萌芽,低碳文化正在一步步向人们走来,在这个文化制胜的时代,谁成功地培育了低碳文化,就意味着抢占了决胜未来的制高点,就拥有了低碳发展的力量源泉。与低碳经济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必然呼唤文化产业的发展。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加工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受到不小的冲击,而文化产业则呈现逆势上扬的趋势。文化不再只是“搭台”,文化产业已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昂首登上了经济振兴的“前台”。文化产业,以文化传播与文化发展为核心经营理念,覆盖了包含新闻出版业、广播业、电视业、音像业、电影业、动漫业、网络文化业,广告业、会展业、文化旅游业、演出业。艺术品经营业等多项领域。

低碳经济时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其来势之猛,发展速度之快,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目前,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和引导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源头活水,世界各国各地纷纷把文化产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并将其作为21世纪的优先发展产业。

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鲜明特征,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低碳产业。文化产业不仅自身不消耗或较少消耗自然资源,而且能够改变传统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进而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传统上,人类生活富足是建立在物质财富丰富以及随之而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基础上的。在现代,人类生活富足越来越表现为对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而这些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不需要耗费过多的能源资源。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靠精神成果和智力投入,而不以消耗物资形态的资源为主。文化产业所满足的文化消费是一种可持续的消费,它将消费和人类自身的发展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不但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作用小,而且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文化产业乃是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耗费资源少而效益高的绿色经济,低碳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亮点。

文化产业是低碳经济的天然载体。但是,文化产业也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节能减排”不仅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也是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问题。文化产业的涉及面很广,其问,有大也有小,有实也有虚。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形式,也都应倡导“低碳”。因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产业,不倡导“低碳”,污染的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还有比这更重要的精神环境。在人们享受亦真亦幻的舞台灯光营造出来的气氛时,大概没有想到这些灯光正在耗费着大量电能,制造着清洁空气的仇敌。

“高碳”现象在文化艺术领域随处可见,如“舞台造碳”。“舞台造碳”主要是舞台灯光的问题,还有转台、升降台,喷烟雾等特技需要。舞台照明(包括舞台、剧场,电视演播室、电影摄影棚、礼堂及其他文艺演出场所)耗电量巨大,如一台90分钟的舞台演出耗电量约为2000多度,相当于一栋5层办公楼一天的耗电总量。加上绚丽的布景、可以升降的多功能舞台、大部队似的演出阵容……如果要真正测算它的碳排放,一定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有行家曾说,姑且不说场地、电费这些必须开支,光是舞台美术这一块,用完就报废就是一个非常“高碳”的行为。

目前国内一些地方盲目上马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主题文化公园项目。同质化导致了重复建设和资源利用的分散与浪费。还有不少本不是文化园区,但借园区之名“挂羊头卖狗肉”的“伪园区”出现,不仅占用了资源,还浪费了专门为文化园区制定的政策。这种产业开发行为是明显的高碳发展模式。

目前,各地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大量消耗人文、自然资源的现象也十分突出,比如影视剧组在拍摄影片时对当地历史文物建筑和自然生态景观的破坏。

第8篇:低碳产业范文

高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探索与挑战

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在国家高新区的兴起,生态工业园在全国高新区的推广与发展,都表明高新区已经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目前,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销售收入已经接近国家高新区总收入的十分之一,涌现出一批实力雄厚的产业基地,如中关村的能源环保产业突破千亿大关,成为园区的第二大产业;无锡高新区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为核心的光伏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苏州高新区、昆明高新区等陆续入选全国循环经济试点项目,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与此同时,素有“中国能源谷”之称的保定高新区在国内率先提出发展低碳城市的理念,助力保定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启动的“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入选城市之一。

虽然国家高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能够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但高新区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还面临着很多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研发创新和政策保障上。一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更注重短期项目,忽视对中长期具有战略性的技术进行储备;国际间技术转让存在障碍,仅靠自主研发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需要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低碳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难有政策保障,如政府管制下的低能源价格限制了替代能源的推广;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减排缺乏政策激励和现实补助,使得企业在大规模应用节能减排技术上积极性不足。因此,高新区在进行低碳经济导向下的产业选择时,不仅要把握国际态势和基本国情,还需要克服一系列的技术和制度障碍。

支撑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产业选择方向

低碳经济是以减少和控制碳排放为核心的新经济体系,具有较长的产业链,至少可以在三个环节上表现出显著的产出效应,包括源头治理(如清洁的能源供应)、过程治理(在生产和消费过程推行节能)、末端治理(对已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不合理用)等。在市场导向下,上述每个治理阶段都可以派生出完整的产业链,并推动整体经济的低碳化。高新区应结合自身的发展基础与潜力,立足低碳产业的市场供需关系及技术发展路线,把握低碳产业的发展机遇。

主动培育替代性技术和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及节能减排技术,实现能源利用低碳化、高效化,是发展低碳经济最直接的选择。具体来看,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清洁煤等;高效节能涉及工业节能、智能建筑、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环保技术则包括水处理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高新区可率先推广应用先进成熟技术,并前瞻部署新一代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营。根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9年的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路线图,“十二五”期间,一批成熟的能效技术、节能建筑、太阳能热利用、热电联产、热泵、超超临界锅炉、二代加核电、混合动力汽车将实现大规模的应用;三代核电、风电、电动汽车、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光伏发电等将基本实现商业化,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开发;而四代核电、碳的捕获与封存(CCS)、太阳能热发电、二代生物燃料、先进材料等领域需重视其基础研究工作,为占领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储备能量。

持续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高新区既要加快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退出,实现向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转型;也要加快从加工制造向创新服务的升级,使得知识、技术、管理密集型的高技术服务业成为拉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新区应把握新技术的出现及其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以新兴的IT技术、通信技术等为桥梁,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业、移动通信增值服务、第三代移动通信服务、电子商务等;促进产业价值链的专业化分解,形成一批研发、设计、测试等高端环节的专业服务企业;并针对自身不同的产业背景,积极推动高技术服务业的业态创新,支持一些关键技术在服务领域的产业化应用,自主培育新的服务业态。

不断创新低碳经济商业模式。碳排放权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新型商业模式激活了低碳经济的商业运作活力,为全球经济的低碳转型提供了可持续的市场保障。其中,碳交易市场作为新兴的金融市场,近几年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2012年全球交易总量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第一大交易市场;而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降低当前运行成本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多方共赢的明显优势获得全球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可以预见,在未来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必将会有更多更新的低碳商业模式诞生,高新区应营造富有创造力的环境,重点引导和促进低碳金融、节能服务、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领域的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生态化转型: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经济理念贯穿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推动生态园区建设是符合园区层面的低碳发展模式。当前,大部分高新区已经进入创新突破阶段,从注重经济增长总量逐步转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而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作为一种先进的发展理念,按照生态产业链的发展要求,推行清洁生产,以建立生态、环保、高效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这对于高新区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推行低碳产业链的招商引资方式。运用生态理念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和市场机制,有选择地进行低碳产业链招商,引入发展补链产业和静脉产业,实现企业之间原料和废物相互循环利用。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重点行业能耗、水耗指导指标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项目审查,坚决杜绝高污染、高占地、高能耗、高水耗项目入驻。根据高新区建设进展和生态化建设的需要,建立项目后评估和退出机制,适时调整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对于和园区发展定位不符的企业坚决实施腾退和置换。

建立服务主导的低碳产业支撑体系。转变开发区通过一次性的土地出让、简单的基础设施开发和基本的生产配套服务供给实现盈利的方式,建立起以资源和设施经营服务为主的生态化管理机制,大力发展以市场运作机制为主、面向企业的生态工业服务业,积极引入设施集成管理服务公司、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规范开发区生态服务市场,推进落实能源、水、环境卫生、废物处理等相关生态管理措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并鼓励此类业务向外部输出。全面推进节能减排科技行动,支持区内企业大力开发节能减排技术,要以政府采购、资助、补贴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改变过去单一通过“引进来”壮大园区经济的发展方式,逐渐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输出人才、技术、投资、品牌等)相结合,形成内外良性循环,并突破资源和物理空间的限制。最终,高新区能够依靠产业的自我集聚、自我更新以及产业间的关联和循环累积发展,来实现产业规模、发展质量和盈利水平的可持续增长。

绿色领导者:助力低碳城市建设

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通过聚焦城市,寻求低碳发展模式的解决方案将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力。低碳城市强调低碳理念的推广,以低碳技术、低碳能源和低碳产品的应用为基础,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建立低碳经济下的新经济-社会-环境框架,从而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高新区应充分发挥对周边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低碳城市建设的领导力量。

第9篇:低碳产业范文

【关键词】 江苏 海洋经济 低碳 产业集群

一、发展海洋低碳经济的重要背景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全球陆地资源大量消耗带来的诸多问题,使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国际社会普遍认为,21世纪应该是“海洋世纪”,因此,海洋经济发展也就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议题。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过去由于人类对海洋资源认识有限,世界经济的主体是陆地经济,但随着人类自身扩张和工业化规模的扩大,现在已面临陆地资源枯竭、生存环境恶化的严重威胁。未来人类生存资源的供给正趋向海洋,海洋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主体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从当代科学发展的预测来看,地球上绝大部分资源蕴藏在海洋,海洋经济将是未来最具开发潜力的经济领域。

然而,纵观近半个多世纪来世界海洋经济的发展历程,海洋资源粗放开发、肆意挥霍浪费现象严重,沿海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海洋经济发展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即使发达的西方国家,对海洋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做得也仍然不够。因此,一些科学家担心用过去开发陆地资源的思维和模式开发海洋资源,势必会造成更大的生态问题。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就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再一次敲响警钟。现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倡导低碳经济,是一个引领新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它既是对传统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的科学矫正,又代表着新兴海洋产业低碳化发展的方向,完全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据科学资料显示,海洋不仅具有解决温室气体排放的广阔空间,而且是未来发展低碳经济的资源宝库。自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碳汇”一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简单地讲,碳汇就是植被、海洋和土壤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吸收、贮存及大气的光化学清除机制。海洋拥有丰富的蓝色碳汇功能,它吸收贮存二氧化碳的容量惊人。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报告估计,地球上超过一半(55%)的生物碳或绿色碳捕获是由海洋生物(包括浮游生物、细菌、海草、盐沼植物和红树林)完成的,而并非是在陆地。海洋中还蕴藏着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只要得到充分开发,就可满足全球的能源需求。海洋能源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海浪、潮汐、洋流、海风、海水温度差和盐度差等,但到目前为止人类对这些能源的认识和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如果在科学技术上对海洋可再生能源全面开发利用有重大突破,那将大大降低全球化石能源的消耗量,这对于减少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将是无可估量的,甚至可以影响到以石油为核心的世界能源政治的格局变化。

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在海洋上有着广泛的战略利益。发展海洋低碳经济是顺应新世纪全球海洋大开发潮流的客观需要。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大约滞后10―15年。2008年2月,我国正式《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总的指导思想是:海洋事业要加强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调控、指导和服务,提高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壮大海洋经济规模,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加快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提高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目前,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模式仍然属于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粗放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掠夺式经营等问题依然存在。虽然20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创造了年均增长率超过20%的奇迹,但却付出了海洋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的沉重代价。而海洋经济是高度依赖海洋资源、环境的特殊经济体系,这种特征也就决定了今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低碳环保之路。

二、江苏发展海洋低碳经济是必由之路

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国家又将苏北地区全部纳入长三角发展规划,这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后对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升级的重大举措。江苏是人口和经济大省,尽管目前GDP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资源紧缺、能源紧张、高碳排放将是长期制约江苏发展的三大因素。从长远看,江苏要想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资源自给能力和发展低碳经济,将是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两大车轮”,缺一不可。现在江苏的陆域经济虽然繁荣,以苏南为典范的一些区域已率先进入小康社会,但毋庸讳言其经济发展仍然建立在高能耗、高成本、高排放的基础之上,资源和能源大部分依赖外援,尤其在碳排放指标方面,很难做到碳汇平衡。据有关资料显示,江苏碳排放总量从1990年到2006年增长了2.37倍,17年间年均增长速度为5.55%,其中苏南地区碳排放比重占60%。研究表明,能源消耗是江苏省碳排放的主体,苏南、苏中地区能源消耗带来的碳排放,就占碳排放总量的90%。2007年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8.24亿吨二氧化碳,人均排放2.95吨碳,几乎等于国际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因此,用国际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来审视以人均GDP为核心指标的小康水平,已不足以说明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内涵,只有使各产业都基本做到低能耗、低成本、低排放,资源循环利用,碳汇自主平衡,生态环境友好,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江苏缺少能源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经济发展面临更多来自低碳的压力。江苏煤碳占到整个能源消费的70%,这必然导致较高的碳排放强度。现在国内外低碳经济背景已对江苏发展形成倒逼机制,节能、降耗、低碳、环保发展势在必行。因此,江苏在沿海开发中,发展海洋低碳经济是必由之路。

第一,江苏海洋经济崛起后来居上,必须高起点超越已往常规模式,走新兴产业低碳化发展之路。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中,江苏段沿海确实处于落后状态,无论港口产业、沿海城市经济,都与沿海开放的重要地位不相符,更与近邻山东、浙江沿海的发展态势无法相比。其实这一现象早已影响到了我国沿海整体宏观战略和中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现在,应该把江苏沿海开发及时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这不仅有利于长三角经济的升级,而且有利于带动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对江苏经济发展布局的重大调整。

江苏沿海近千公里的海岸线基本保存了良好的原生态环境,这在人口密集、各种产业聚集的长三角地区显得尤为珍贵。本区北起绣针河口、南抵长江口,拥有优良的港口、广袤的滩涂、湿地和海域,其间形成了国际性的自然生态保护区,沿海农渔资源极为丰富。在新世纪低碳经济背景下,江苏沿海良好的生态环境具备了比其他沿海地区发展海洋低碳经济更好的基础条件。如海洋清洁能源产业、海洋碳汇科技产业、低碳港口服务产业、沿海生态休闲产业、海洋绿色养殖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产业等,都是能发挥本地区优势而区别于其他沿海地区的特色产业。因此,江苏海洋经济必须高起点超越已往常规模式,走新兴产业低碳化发展之路。这完全符合江苏未来经济创新发展的战略。

第二,大力发展海洋清洁能源产业,永久性提供可再生能源,将是江苏从长远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众所周知,江苏是能源消耗大省,又是能源资源小省,是典型的能源输入型地区。以江苏目前的能源供给现状来支撑江苏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存在高成本、高排放、高污染的现象,经济发展风险较大。尽管现在千方百计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基础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因此,抓住江苏的创新能源问题,基本就抓住了江苏经济发展的第一命脉,它也是江苏未来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那么,大力发展海洋清洁能源产业,永久性提供可再生能源,将是江苏从长远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在江苏沿海开发和发展低碳经济中,大力发展海洋清洁能源产业无疑是第一战略选择。它是引领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龙头产业,对调整江苏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具有方向性的领导作用。一是发展海洋能源可开辟江苏解决能源自给的创新之路,以逐渐摆脱长期依赖省外能源输入的被动局面;二是海洋清洁能源可大大降低碳排放,使江苏低碳经济发展真正建立在低碳能源的可靠基础上,以减轻未来经济发展的节能、降耗、减排压力;三是使江苏的潜在能源资源得到开发,从而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四是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世界上海洋能源利用正处于技术创新研发中,波浪能、潮汐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洋生物能和海洋地热能等利用,都取得了小范围的试验应用成果,而只有海岸(滩)风能发电借助陆域风能发电技术的成熟转移,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规模化的海上风电产业。如丹麦、瑞典、荷兰和英国已有成功应用的实践,德国、日本、爱尔兰、比利时和中国等也都紧随其后拉开了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序幕。我国东部沿海的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风能资源约达7.5亿千瓦。尤其是江苏沿海滩涂狭长,辐射沙洲风能资源优良,是建设大型海上风电场的理想海域。江苏也是我国较早利用风能的地区之一,2006年江苏如东15万千瓦风电场首批风电机组正式并网发电。此后江苏如东、响水、滨海、射阳等地又陆续启动了一批新的风电建设项目,2009年一些国电企业也积极参与了沿海风电资源开发,但现在仍属于起步阶段。由于沿海陆域风电场因受风力稳定性、空间占用、视觉影响等限制,发展规模不可能太大,中国工程院专家指出,江苏风能发电的巨大潜力在海上,海上风能是江苏新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向,江苏近海蕴藏的可开发风能资源达到1800万千瓦,是陆域可开发风能资源的3―5倍。因此,江苏新能源创新发展,应以海上风能发电场建设为主导,以波浪能、潮汐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洋生物能和海洋地热能等利用研发为储备,并重发展陆上清洁能源,逐渐形成多元化的清洁能源系统格局,从而替代高碳化石能源,实现能源自给的目标。

第三,大力发展海洋碳汇科技产业,永久性吸收转化陆域过剩碳排放,是江苏未来真正实现全省碳汇平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抉择。碳汇就是植被、海洋和土壤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吸收、贮存及大气的光化学清除机制。海洋碳汇就是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机理。海洋可吸收大气中40%的二氧化碳,而有机碳93%产自海洋,海洋是地球气候的调节器。资料显示,浮游生物、细菌、海草、盐沼植物和红树林等海洋生物,可以将二氧化碳吸收、存储并转化为海洋沉积物。尽管它们的数量只占到陆地生物量的0.05%,但地球上55%的生物碳或绿色碳捕获都是由它们完成的。据科研结果显示,现在我国临近的海域每年可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渤海为284万吨,黄海约900万吨,东海约2500万吨,南海可达到2亿吨左右。那么,如果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碳汇科技产业,大大增加近海蓝色碳汇,就可永久性吸收转化陆域过剩碳排放,这对沿海区域发展低碳经济意义重大。

江苏人口多而集中,经济规模较大,碳排放总量高,碳汇不足将是一个长期需要破解的难题。在低碳背景下,尽管江苏陆域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高科技节能、降耗、减排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目前要做到陆域经济碳汇自主平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大力发展海洋碳汇科技产业,永久性吸收转化陆域过剩碳排放,是江苏未来真正实现全省碳汇平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抉择。从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海洋碳汇科技产业前景广阔,它包括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碳汇渔业、海滨湿地整治、海底森林修复、海水综合利用等方面,通过生物碳汇扩增、吸收转化二氧化碳,不仅技术可行、成本低,还可产生多种效益。如中国工程院唐启升院士提出的以海水养殖业为主体的碳汇渔业,就是非常适合江苏近海特点的可大规模发展的生物碳汇产业。它是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把这些碳汇移出水体的过程和机制,也被称为可移出的碳汇,这样就提高了水体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能力,起到了循环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效果。海洋碳汇渔业不仅包括藻类和贝类等养殖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大量滤食浮游植物从海水中吸收碳元素的过程和生产活动,还包括以浮游生物和贝类、藻类为食的鱼类、头足类、甲壳类和棘皮动物等,生物资源种类通过食物网机制和生长活动所使用的碳,其固碳数量惊人。资料显示,在1999―2008年间,我国海水贝藻养殖相当于从水体中移出二氧化碳4415万吨,对减少大气二氧化碳的贡献相当于造林500万公顷以上,直接节省造林价值近400亿元。研究表明,海洋大型藻类养殖水域面积的净固碳能力分别是森林和草原的10倍和20倍。因此,发展碳汇渔业是一项一举多赢的事业,它不仅为百姓提供了更多的优质蛋白,保障食物安全,同时对减排二氧化碳和缓解水域富营养化具有重要贡献。

第四,江苏海洋低碳经济的产业选择。在低碳背景下的江苏沿海开发,发展海洋低碳经济无疑占有重要地位。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发展海洋低碳经济的核心问题就是主导产业选择。因此,深入研究和科学构建江苏海洋低碳经济的主导产业集群,对正确把握海洋低碳经济发展方向、高起点规划产业发展战略,实现江苏海洋经济崛起后来居上至关重要。海洋资源优势是确立主导产业的基础,依托涉海发展是确立主导产业的原则,可科学划分宏观产业功能区。江苏海洋低碳经济主导产业集群的发展应该要更好、更多地利用海洋资源,产业要高效、集约、环保、循环发展,要制定高起点、高标准的配套产业政策。江苏海洋经济主导产业集群的选择:一是海洋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永久性提供可再生清洁能源;二是海洋碳汇科技产业集群――永久性吸收转化二氧化碳;三是低碳港口服务产业集群――创建低碳港口、物流、临港工业等服务体系;四是沿海生态休闲产业集群――创建长三角最大低碳生态休闲示范区;五是海洋绿色养殖产业集群――健康养殖、绿色加工;六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科技利用海洋资源,提供健康药品;七是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低碳、高技术增强海洋作业能力。

(注:本课题是江苏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2010第一号重点课题,编号:HK201001。)

【参考文献】

[1] 徐从才、石齐、胡荣华:江苏产业发展报告2009[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 孙加韬:中国海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