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著名小说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最终结局凌霄和李尖尖在一起了,贺子秋也收获了成长,这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2、《以家人之名》是由丁梓光执导,谭松韵、宋威龙领衔主演,张新成特别出演,涂松岩、孙铱、何瑞贤、安戈等主演,张晞临,杨童舒,友情出演的青春成长治愈剧,该剧讲述了3个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组成了一个非血缘关系的家庭,兄妹三人在成长中彼此扶持,逐渐治愈了内心的伤,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成为了更好的人。
3、剧情简介:三个没有血缘关系、在原生家庭遭遇过不同伤痛的孩子,机缘巧合下凑在一起成为了兄妹。大哥凌霄、二哥贺子秋、妹妹李尖尖在两个爸爸的抚养下相互扶持、共同成长。高中毕业后,两个哥哥回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一边是彼此认定相互珍惜的新家人,一边是无法选择但关系淡漠的亲生父母,他们在两个家庭中迷茫徘徊。五年后,哥哥们回到了新家人身边,三人终于团聚,但由于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问题仍如影随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三个人选择齐心协力,在经历了一番磨难后,他们终于勇敢地走出了过去阴影,让父母直面了自己的问题,也让彼此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来源:文章屋网 )
作为世界文学高峰的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其高峰价值既不是仅就单一的现实主义文学而言,也不是仅就19世纪单一时段而言,而是就整体的世界文学而言。例如托尔斯泰,正如王安忆所说,托尔斯泰就不是靠特征性取胜的,特征性在他这里甚至不是特别重要的,他靠的是高度。“托尔斯泰永远不怕别人模仿他,也不用怕别人挤了他的地盘,因为他超出地面,站在高处。”托尔斯泰的高处应该是他的作品在情感和精神境界上达到的高度。这种高度永远和作家个人的灵魂质量捆绑在一起,这就是托尔斯泰不怕模仿的原因。托尔斯泰是位很不“惟我”的人,他有这种心肠:看到穷苦人无衣御寒,他会因为自己多有一套衣服而感到耻辱。你模仿《复活》,你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有托尔斯泰那样博大的悲悯情怀,这绝对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的改变。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不是只有托尔斯泰一处高峰,而是高峰林立,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契诃夫等都是高峰。
俄罗斯文学的高峰品质,首先在于它是具有伟大而崇高的伦理境界的文学。它是一种充满着肯定性人性内涵和积极情感力量的文学,作家对自己笔下的诸种人物、对读者总是表现出一种健康而温暖的道德情感来。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当然不乏批判意识,不乏尖锐和深刻,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学同时不乏感人的人间情怀,不乏真诚的人类之爱。在社会阴暗、人性弱点面前,俄罗斯作家并不丧失对人的理想和信心。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家日记》里就这样说:“人们不是仅仅由无赖构成的;也有真正的圣人――这是怎样的圣人啊!他们自己是光芒四射的,并且为我们所有的人照亮了道路!”陀思妥耶夫斯基当然并不认为人生来就是天使,相反,他似乎更倾向于认为罪和恶总是缠绕着人的灵魂,是人必须与之周旋、搏斗的消极力量,而且正是在这种惊心动魄的较量过程中,人展示了自己的精神的丰富和伟大。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本主题,《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都力图昭示这一点。
而在我们当代文坛,道德的处境是最不妙的。早就有口号:“道德是文学自设的陷阱”。鄙视道德是我们一些作家标榜“先锋”、“现代”的时髦精神标签。有的就以“不用道德眼光评价书中人物”作推销自己作品的广告词。最高的道德感情是爱,是“从停止爱自己开始”的那种对“他人”的爱和同情。拒绝道德的文学,注定是缺爱的文学。“爱一不见,地狱就在眼前。”“爱并不在时间的尽头,如果它不在当下出现,便永远不会出现了。”(克里希那穆提:《爱的觉醒》第4页)在见不到爱的文学里,见得最多的就是别样的东西了。文学的根本道理与人的道理本来是一致的,人间若是不要了道德,人间怕就没有办法与“兽间”相区分了。但是最不好理解的是中国当代文坛却偏要在要不要道德这一点上,将文学划入了不准道德进入的“特区”。这只能说明,在有这种文学“特区”地方的人群里,不可救药地发生了“道德的人”和“非道德的人”的严重分裂。
二
显然,接近俄罗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伟大而崇高的伦理境界,是艰难的。难在这种伦理境界不是由文学技术因素形成的,而是由作家自身的灵魂质量决定的。让当下中国一些“著名作家”从灵魂上接近俄罗斯作家的精神境界,差不多需要“换魂”。
我们常常用“才气”称赞一些作家。看来,文学之“才”,主要不是技术,最要紧的还是作家的情感品质和精神走向,是他把自己的情感用在什么地方。“才气”、“才情”并提就对了,讲“气”、讲“情”,就讲到胸襟和精神品质了。一个作家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会使用什么技巧(尽管没有技巧也就没有文学),而是因为他在道德和伦理上达到了一般作家难以达到的境界。一个没有善良的情感和健康的道德境界的小说家,永远不会写出伟大的作品来。这是我们仰望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应该获有的心得。
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作家的文学写作,堪称是一种灵魂写作:以自己的灵魂作抵押书写灵魂。作家自身的精神世界深沉而宽厚,他们对人类不失望,他们对生命满怀着爱意的期待,他们懂得哪里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他们有资格、有能力、有热情用文学为人类建构安妥灵魂的精神世界。灵魂写作绝对是重在书写人物命运、塑造各类人物形象的写作,通过这种写作呈现人的心灵之旅、精神搏斗,成长和堕落、忏悔和救赎。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就是以塑造出富有灵魂呈现意义的典型人物形象,来作为自身存在的坚实标识的。没有了醒目的典型人物,差不多就等于没有这种文学。典型人物,是这种文学不可动摇的核心精神图景。文学就是用这种高品级的虚构的文学形象,把本来没有行迹的人的精神世界打扮得有了行迹,变得“实在”和具体起来,可以供现实生命通过文学阅读自由地出入其间,去呼神的气息,去到其中寻找、认领或检讨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形状。这种文学里面,现在人们经意朝文学要求的那种东西,比如意识形态宣达或批判,尖锐、深刻的社会学批评,这种那种的“叩问”、“颠覆”之类,可以是要什么有什么的,但它留在人们记忆里的,却始终是人类的心灵图画,或者说它始终是通过感性的心灵图画从情感上震撼你。这也就是说,你没有办法遮蔽它作为艺术品的审美品性,你必须首先尊它为艺术。这才是有抵抗“异化”能力的文学。
艺人: 林宥嘉
唱片公司: 华研国际
发行时间: 2012年7月
本刊推荐:
明明知道随便一展示自己迷人的中低音频和鲶鱼般滑溜的转音,女性们就立即融化倒地,但这张专辑由此奇效而快速散布开的好听评价,不一定超过《美妙生活》之前的两张。不过,从《感官/世界》概念受到肯定,林宥嘉和华研国际 就玩得更放松更尽兴,不仅华研将旗下全体艺人都悄悄调整了风格,林宥嘉也幸运地趁着文艺青年泛滥的当下,巧妙地接近自己想呈现的音乐世界。
这几年林宥嘉在研习音乐上的认真性,相信没人质疑。而且又与没进歌坛前就想结交的暗地妖娆自成一派的黄耀明、自称神经病院院长的陈奕迅等同一挂天马行空思维的偶像迅速拜了把子,在小星球电波相互干扰相互交流下,《大小说家》中林宥嘉的灵气与进步体现得越发明显。除了陈珊妮、Skot Suyama及陈建骐可以一人完整拿走一首歌的制作费外,其他歌曲林宥嘉都参与了制作。可以说这张专辑极大程度地体现了林宥嘉更加个人化的抽象表现、幻觉主义与象征主义的个人音乐喜好及更具现场感的英式摇滚Rocker之梦。
另外,较国语流行音乐作品的平均值,《大小说家》整张专辑提高了每首歌弦乐段落的比重,让这不是一张人声与伴奏的木讷作品。华研团队的主力军郑楠和JerryC在这张专辑作曲和编曲方面的贡献颇大,而歌词创作军团的创作角度还是希望能尽量贴近这个耳朵里住着盗梦空间的迷幻小王子,要一点小意境、小抽象,最好同时还能接到地气。外援的施人诚这次放弃了接地气,以复古文艺之姿贡献了《诱》,接地气的估计要靠林夕的《勉强幸福》、郑楠的《傻子》及陈信延的《浪费》来拼了。但《思凡》就比较可惜了,尽管作为专辑的首播主打,蓝小邪 以外星人看地球的歌词角度十分引人入胜,但韵脚挡住了原本应该更灵动的歌词用字与字数,配合陈珊妮本单看没什么问题的抒情摇滚编曲,两者的配合显得既不接地气又不接灵气,可谓专辑中最浪费的半成歌。
而作为概念专辑,《大小说家》继续邀请聂永真在平面美术设计方面放手玩,加之几张专辑发行之后,唱片公司已逐渐找准林宥嘉的定位、并越发尊重他的音乐想法,聂永真 在《大小说家》的平面设计也越来越敢铤而走险,这次更是直攻复古文艺青年的死穴,将林宥嘉的形象设计得更具剧场感,甚至让人大呼玩大了。是的,自然会有人把这张专辑的视觉案拿去做研究,不过,对于普通受众而言,专辑里FOLK POST概念报纸可以用来包玫瑰花给爱人、洲际酒店便条纸写下的歌词本,贴在工作间黑板很有感觉,而最重要的那张CD,就用它来造梦。耳朵灌进荒诞的小丑、滑稽的演员、冷峻的侦探、未来号船长、插天线的外星人……这些一层层叠加从你耳朵飘入盗梦空间下一层,上面还有更多的梦一层层往下洒落,造梦人是这位侧脸肖像特色抓得非常准确的吸奶嘴吸到七八岁导致嘴天然嘟起的林宥嘉。
“大小说家”,也只是其中的一个梦。
注解
台湾唱片业的后起之秀,成立于二千年初。凭借S.H.E10年的成功运作,成为亚洲新生代唱片公司的佼佼者。近两年巧用文艺加持,将旗下林宥嘉、田馥甄(S.H.E成员HEBE)、倪安东等人的个人专辑制作得更具美学质感,逐渐影响华语流行乐坛平面美学的审美潮流。
我相信每个爱看小说的人都想写一本属于自己的小说,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思维都融入到我们的小说里。每次看别人的小说我的脑海里就会涌现出另一幅画面,多希望剧情能按自己的步骤来,不用担心接下来的情节了。
我曾经也写过一点小说,但最后没有坚持下来,因为小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文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出一本完整的小说的。所以我很羡慕那些文笔好,质量高的小说作者,是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想必那文采也是炉火纯青了。 我从初中的时候开始迷上了小说的,从刚开始的纸质版小说到后来的网络小说,看过的题材也是数不胜数。比如穿越类的、言情类的、玄幻类的……我都看过。也随着书龄的成长,我不再只是单纯的看男女主的爱情故事了,我还留意到这背后他们经历过的事情,他们为何相遇、相知、相爱,都是我看小说的动力来源。至此以后,一颗小说家的种子就在我的心里种下了。
我看过很多著名的小说家的作品,如囧囧有妖的《许你万丈光芒好》《恰似寒光遇骄阳》;顾南西的《暗黑系暖婚》;藤萝为枝的《偏偏宠爱》……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每个人物的情感和他们细节的把控能力,作者都拿捏得非常妥当,这才使得我们读者那么热爱它们。我想这就是好的小说的魅力吧!
看小说很简单,看得懂就需要一些精力了,写小说也是一样的道理,看似很简单,实则是一件不好完成的事情。祝愿我们都能早日实现我们的理想。
英国的《展望》(Prospect)和美国的《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两本杂志2005年曾经联合进行了一次跨大西洋两岸的读者投票,以期选出全球最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共有两万余名读者填写了选票。在最后公布的榜单上,意大利学者、小说家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的排名仅次于著名的美国左派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还排在了剧作家、捷克前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Vadav Havel)的前面,足见艾柯在英语世界的公共影响力。
2007年3月再次来到中国的艾柯,以公共知识分子之名做了《古典时代的战争与后现代的战争》的演讲。但中国读者更为关注的,还是盛名之下的艾柯本人。此外,就是他在2002年出版的小说《波多里诺》中文版的面世。
这本小说延续了艾柯的《玫瑰之名》和《傅科摆》的风格,继续将背景放在他熟悉的中世纪。融合了、圣杯传说、基督教城市的兴起、教皇与皇帝之间的权力冲突、修道院阴谋、阿基米德的镜子、传说中的东方祭司王国等要素,有着一组开放性的结尾。然而,整个故事却是一个谎言。
在意大利,《波多里诺》是被当做畅销书看待的,小说的首印量即达30万册,累计销量400万册。书刚出版不久,就被德国书商莱昂哈德・科佩尔曼(LeonhardKoppelmann)制作成了有声书,售价24.95欧元,是纸质书价格的两倍还多。
艾柯的前辈和好友埃斯特・卡尔维诺(Esther Calvino)曾于1986年在哈佛大学的诺顿讲座进行过《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的演讲,他提到:“现代小说是一种百科全书,一种求知方法,尤其是世界上各种事体、人物和事务之间的一种关系网。”这是卡尔维诺眼中的好小说具备的一个因素:繁复。他甚至提出,小说家眼里的世界应该是“所有系统的系统”(system 0f systems)。艾柯无疑是这条定律的忠实执行者。他的每一部小说都是由复杂的符号系统编织成的鸿篇巨制,篇幅一个比一个长:《波多里诺》有500多页,《玫瑰之名》是600多页,而《傅科摆》更是达到灾难性的700多页。
目前大部分人认为有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个,在此进行简介:
1、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2、罗贯中,汉族,山东东原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来源:文章屋网 )
1、《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其中的故事有虚构成分,不完全是真实的。
2、《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3、《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来源:文章屋网 )
1、曹雪芹是清朝人。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
2、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美国恐怖小说 影视改编 类型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10-0060-04
基金项目:2014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美国通俗文化导入对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拓展的影响研究”(JG2014010832);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培育基金项目“美国恐怖小说的屏幕化研究”(SXP2014-06)
作者简介:刘英昕(1982―),黑龙江哈尔滨人,文学硕士,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美国小说与影视。
李敏(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文学硕士,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当代文学。
二战后的美国文化逐渐成为西方文化的中心,它在世界范围内引导了“美国学研究”。在以往被遗忘的文化领域中,通俗文化因其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紧密联系而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逐渐形成具有大量的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文化,其表现形式为作为美国文学重要分支的美国通俗文学领域涌现出大量的通俗小说,包括恐怖小说、西部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等。究其原因,是由于美国进入消费社会,文化娱乐市场需求日益高涨,在商业利润的趋动下,小说走下文学圣坛,成为娱乐消费商品。这一时期的美国通俗小说无论在主题还是在艺术手法上都鲜明地体现出这个特点,而且在文学观念上影响着美国文学的总体走向[1] ( P.86 ),其中,恐怖小说尤其受到读者的追捧和青睐。这是因为,恐怖题材的作品从十九世纪以来在世界文学史上一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在通俗小说繁荣发展的背景下,美国恐怖小说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对恐怖美学的研究中,研究者越来越趋向于对恐怖作品所反映的人类文化心理进行探索,这就使得恐怖小说的受众越来越广[2] ( P.43 )。
随着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及相关技术的进步,很多艺术类型都开始和电影电视“联姻”,通过镜头的运动构置动态艺术的过程,强调画面感的创造,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强调了在传统的文字阅读基础上将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统一进行的一种集声音、画面、文字、形象等的共同作用过程,它属于视觉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在当今这个图像时代,通过看影视剧来代替对小说原著的阅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3] (P.214 )。近年来,美国恐怖小说的影视改编尤为集中,出现了大量恐怖题材的影视作品,票房和收视率居高不下,从小说到电影和电视剧,其改编的类型主要遵循类别化原则、系列化原则及再创作原则。
一、类别化原则
好莱坞的恐怖电影在其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但根据其产生恐怖心理的根源,可将其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一)鬼屋与鬼魂的恐怖
美国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出品的《闪灵》被视为此类电影的经典之作,它改编自美国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1979年的同名畅销小说。在影片中,大学教师杰克在因酗酒被解职后,找到了一份在深山里空旷的假日酒店当冬季看守的工作,在大雪封山之前,他带着妻子和儿子搬进了这座阴森的酒店,原来,这座酒店建造于印第安人的墓地上,到处弥漫着恐怖的气息。通过导演巧妙的镜头和色彩的运用,“鬼屋”的概念被生动刻画出来,并营造了一种极强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恐怖氛围。伴随着“鬼屋”出现的往往是“鬼魂”,在极度封闭的空间中,杰克内心的恐惧与日俱增,他开始看见各种鬼魂,如冤死的双胞胎小女孩儿、浴缸里已经开始腐烂的女尸、众多鬼魂出席的舞会等,这些幻象使得杰克彻底崩溃并失去理智,他开始变得和他梦中的自己一样,举起斧头砍向自己的妻儿,最后冻死在冰天雪地里。影片中代表着幽闭空间的“鬼屋”与亦真亦幻的“鬼魂”形象完美结合,将原著小说中这种恐怖的美感进行了延伸。
同一类型的影片还有被称为美国恐怖电影中最成功的鬼屋电影的《鬼屋传奇》(或《鬼入侵》),它改编自被称为美国哥特小说女王的雪莉・杰克逊的经典小说《山宅鬼惊魂》,曾在1959年和1999年两度被搬上大银幕。影片以几位科学家调查经常夺走人性命的鬼屋为线索展开情节,极力地烘托鬼屋阴森恐怖的气氛,整个影片中没有出现一个鬼魂,但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无时无刻不被鬼魂注视的恐怖感。再如改编自斯蒂芬・金同名小说的影片《血色玫瑰》《1408幻影凶间》等也都是同类小说电影改编的代表性作品。
(二)吸血鬼与僵尸的恐怖
吸血鬼文化虽起源于欧洲大陆,但其发展主要发生在英美文化中。吸血鬼的形象在人们想象的世界中发生了耐人寻味的转变――由邪恶的超自然吸血生物转变为人类自身的化身[4] (P.90)。在小说中所塑造的经典吸血鬼形象之一为德库拉伯爵,他是在爱尔兰著名小说家布拉姆・斯托克于1897年创作的经典小说《德库拉》中首次出现的。随后,在美国,包括史蒂芬・金和安妮・赖斯在内的众多小说家也先后对德库拉代表的吸血鬼形象展开了创作。在电影改编方面,到目前为止大约有160多部关于德库拉的电影上映。在早期的吸血鬼影片中,吸血鬼的形象一直都是残暴凶狠、青面獠牙、靠吸食人血为生的永生怪物,而从20世纪90年代起,吸血鬼形象有了很大的转变,如在美国大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指导的影片《惊情四百年》中,德库拉伯爵以高贵、儒雅的情圣形象登场,为爱而成魔,为爱而解脱,他与米娜的爱情也成为银幕上爱情故事的经典。从20世纪70年代起安妮・赖斯发表了《吸血鬼编年史》系列。在她的小说中,形形的吸血鬼拥有各自的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4] ( P.93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由布拉德・皮特、汤姆・克鲁斯和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等众多好莱坞一线影星出演的《夜访吸血鬼》,路易被莱斯特变成了吸血鬼之后,却仍保持着善良的本性,不肯吸食人血,以动物血为生,不肯伤害其他人类,他的生活也因活得太久而失去了意义,这种新的形象让人们看到了吸血鬼在残忍嗜血背后哀伤无奈的心境[5] ( P.34 )。而改编自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斯蒂芬妮・梅尔同名小说的《暮光之城》系列电影,更是让观众领略到了爱德华这一冰冷、高贵同时又“热血”、真实的、仿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全新的吸血鬼形象,他与贝拉的爱情故事又将吸血鬼与人类的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电视剧的改编方面,女作家丽萨・史密斯的小说《吸血鬼日记》被著名导演马科斯・西恩加拍摄成为风靡一时的同名电视剧集,于2009年9月由美国CW电视台播出,至今已制作5季共112集。从开播以来,《吸血鬼日记》在同时段的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同类型的电视剧《真爱如血》改编自小说家查琳・哈里斯的畅销小说《南方吸血鬼谜案》,于2008年9月由美国HBO电视台播出,目前已更新至第6季。电视观众对于该剧的热情体现出了恐怖小说在电视剧集改编方面巨大的市场价值与潜力,恐怖题材的电视剧集或将流行很长一段时间。
僵尸题材的作品也由来已久。在恐怖小说中,僵尸是指死去的人又能复活,但不是以鬼魂的形式而是以实在的肉体出现,他们通常会向那些打扰或者惹怒他们的活人寻仇[5] (P.40)。在恐怖电影中,复活的死人或木乃伊爬出坟墓或棺椁,他们成为只有肉体而没有灵魂的僵尸,到处游荡、肆意杀戮,血腥恐怖的画面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此类影片包括《活死人黎明》《僵尸肖恩》以及《木乃伊》系列电影等。
(三)怪人与怪物的恐怖
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首次出现在1818年由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小说《弗兰肯斯坦》中,这部小说被视为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属于哥特式幻想小说。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企图创造出一个新的理想活人,但却在实验过程中创造出了一个极端丑陋、没有人性的杀人恶魔――同样被命名为弗兰肯斯坦,这一违背自然规律的产物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好莱坞,著名恐怖电影导演詹姆斯・威尔先后几次将其搬上大银幕,该题材至今已有20多部重拍片、改编片、续集或其他形式的影视延伸作品,形成了恐怖片历史上壮观的“弗兰肯斯坦系列” [5] (P.63)。
大型怪物也常在恐怖小说中出现。如美国著名作家彼得・本切利的小说《大白鲨》,小说创作灵感源于作者偶然读到的渔民捕获巨型大白鲨的消息,恐怖的食人鲨鱼被作者描绘得极其生动,并被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摄成电影。同类型的影片还包括《苍蝇》《金刚》《异形》系列电影等。
二、系列化原则
在美国,恐怖小说的影视改编具有系列化的特点,这往往是遵循市场规律的商业行为的结果,使改编者在迎合了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又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润,而且,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影视作品的改编交替进行时,二者又在相互促进中得到了共同发展。此类改编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同一作者系列作品的改编
美国小说家艾拉・莱文于1967年出版了长篇小说《罗斯玛丽的婴儿》,被称为现实恐怖小说的典型代表。故事场景就设置在现实生活中,新婚不久的罗斯玛丽和她的丈夫搬进了纽约的一套很大的公寓中,在空旷又陌生的环境中,罗斯玛丽变得多疑并且神经质。在梦中,她遭遇了可怕怪兽并且怀孕,随着腹中胎儿一天天长大,她的恐惧感逐渐到达顶峰[6] (P.440 ),胎儿身份的巨大谜团一直牵动着读者的神经。此书一经出版即成为畅销书,很快被改编成电影,引起了轰动,艾拉・莱文也成为红极一时的恐怖小说家。在这次成功的改编之后,他又创作了七部长篇恐怖小说,且被改编成了电影,如《库克先生的花园》《复制娇妻》《巴西来的男孩》《偷窥》等,大都获得了成功的票房收入和良好的口碑。
美国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创作了60多部小说且销售超过3亿5000万册,大都被改编成电影,堪称此类改编的典范。作品如《坟场》《危情十日》《舐血夜魔》《瘦到死》《神秘窗》《迷雾惊魂》等,不胜枚举。在此类改编中,小说的原著作者常常受邀出任影片的编剧甚至亲自扮演影片中的角色,这是因为,为了使得小说读者同样成为电影受众,改编大都高度忠于小说情节,或在不脱离小说情节的基础上由原作者指导进行适度的艺术创作,这也是获得票房的保证。
(二)同一作品系列续集的改编
斯蒂芬妮・梅尔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的第一部《暮色》于2008年出版,同名电影于2009年由顶峰娱乐公司推出。影片上映后,掀起了吸血鬼题材影视作品涌现的热潮,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文学界对于吸血鬼文化的研究。随后,作为该系列小说成功续集的第二部《新月》、第三部《月食》、第四部《破晓》也先后被改编成电影,至今,已在全球获得超过25亿美元的票房和广泛赞誉。
同类型的作品还包括《死神来了》系列、《异形》系列、《电锯惊魂》系列、《生化危机》系列、《养鬼吃人》系列、《惊声尖叫》系列等。这一类型的改编也带动了整个好莱坞电影市场的续集化运作,在保证原有观众群的基础上,续集的不断推出使得其受众面越来越广,并且,每一次续集的上映都会引起之前若干部影片的再度销售并为之带来相当程度的关注,逐渐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条。
三、再创作原则
恐怖电影作为美国高效高产而社会评价不一的电影类型,其受到专业批评者和非专业欣赏者的褒贬不一的评价,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恐怖小说与改编的电影之间由于小说作者和电影导演、编剧甚至演员的审美判断、表现侧重不同而产生了很大的效果差异。
(一)视觉化效果
恐怖小说因其侧重文字表达而能够在读者接受的角度上有更大的阅读空白,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及想象能力等进行二次阅读;恐怖电影因侧重视觉效果的传达,因而更注重镜头感。如布莱恩・德帕尔玛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著名的导演,被称作“现代悬念大师”。从小看当医生的父亲亲手解剖人体的经历,形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梦魇”,因而他更注重在电影中运用大量的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暴力血腥镜头。如他改编的史蒂芬・金的小说《魔女嘉莉》,就是在暴力镜头渲染之下凸显出了女性在受到社会压抑之后变成复仇魔女的故事,其运用的烛光、鲜血、女性极度恐惧的眼神等在原著小说成功的基础上带来了剧院的惊喜。
(二)隐喻化效果
20世纪70年代前后是美国发展过程中极为动荡的一个时期,战争带来了更大的幻灭感,也出现了著名的“垮掉的一代”,美国的社会危机加深,而后现代文化中的解构主义也成为社会文化的主要倾向,人们开始对传统、信仰、政治等进行解构,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精神危机。很多恐怖电影的导演就通过电影化的手法将这种危机传达出来。如被看作是现代僵尸之父的乔治・罗梅罗,在1968年就将理查・麦森的小说《我是传奇》进行了全面的改编,以近似纪录片的方式通过僵尸复活并食人的细节暗示了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社会的现实,将社会的阶级差异、犯罪、人性缺失等问题以隐喻的方式传达出来,形成了极好的社会效果。
(三)形式化效果
美国恐怖小说和科幻小说往往具有双生的关系,很多恐怖小说都将时间设定在未来社会,而在空间上则涵盖了太空、海底、沙漠、丛林,更为扩大化。这种时空表达在电影导演那里,则因其想象丰富、题材新颖、表现手法独特而带有极强的形式化的特点。如一提到斯皮尔伯格的电影,首先在人们头脑中反映出来的就是想象力极强、场面宏大、特效逼真。在《大白鲨》中,斯皮尔伯格就运用了假的鲨鱼制造了大白鲨食人的惊悚效果,电影镜头精确夸饰,使观看者沉浸于极度的恐怖之中,甚至造成了之后很长时间美国海岸经济大幅下滑、人们不敢去海边度假的社会效应。
美国恐怖电影及电视剧的制作,能够在原著小说文字魅力的基础上,借助于导演、编剧对美国社会及人性的理解,达到尊重原著并超越原著的艺术效果,打上了极强的导演再创作的印记,从而成为独立于世界恐怖电影史的一支。
总之,文学与传媒是密不可分的,对二者的关系研究可带领我们回到文学现场,考察文化语境、文化场域对于文学批评与研究的重要影响,并提供可进行深度阐释的空间,这对于拓展与深化文学与传媒关系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7] (P.68 )。对美国恐怖小说影视改编的类型研究有助于我们研究文学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并丰富视觉文化领域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天.美国通俗小说的娱乐消费性[J].文艺研究,2012,(6).
[2]刘英昕,李敏.英文恐怖电影的恐惧原型分析[J].电影文学,2013,(3).
[3]唐洁[.论小说的影视改编[J].小说评论,2013,(S1).
[4]姜雪,颜晓川.解读吸血鬼文化的历史演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5]汪影.纯艺术:恐怖电影[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