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范文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第1篇: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范文

地球表面的最低点是死海。那里的水面平均低于海平面约400米。死海是一个内陆盐湖,位于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约旦谷地。西岸为犹太山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死海长80公里,最宽处为18公里,表面积约

1 020平方公里,最深处可达400米。死海位于沙漠中,降雨极少且不规则。冬季气候温暖,夏季炎热。湖水年蒸发量平均为1 400毫米,因此湖面常常形成浓雾。

死海水含盐量极高,且越到湖底越高。由于盐水浓度高,游泳者极易浮起。湖中除细菌外没有其他动植物。涨潮时从约旦河或其他小河中游来的鱼进入死海后会立即死亡。

海岸线最长的国家》》

澳大利亚联邦简称澳大利亚,位于大洋洲的西南部,东北临太平洋,西、南濒印度洋,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组成。澳大利亚四面环海,其海岸线总长

36 735公里。澳大利亚内陆地势大部低平,平均海拔300米,科西阿斯科山为最高峰,海拔2 228米。

最深的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北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以东,是一条洋底弧形洼地,延伸

2 550公里,平均宽69公里。主海沟底部有较小的陡壁谷地。1957年,苏联调查船测到了10 990米的深度,后又有11 034米的新记录。

风力最大的地区》》

南极不仅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也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每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的天数有300天,年平均风速19.4米/秒。1972年澳大利亚莫森站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82米/秒。法国迪尔维尔站曾观测到风速达100米/秒的飓风,这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是迄今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

南极风暴强大的原因在于南极大陆雪面温度低,附近的空气迅速被冷却收缩而变重,密度增大。而覆盖南极大陆的冰盖就像一块中部厚、四周薄的“铁饼”,形成一个中心高原与沿海地区之间的陡坡地形。变重了的冷空气从内陆高处沿斜面急剧下滑,到了沿海地带,因地势骤然下降,使冷气流下滑的速度加大,于是形成了强劲的、速度极快的下降风。

长的河》》

尼罗河纵贯非洲大陆东北部,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跨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后注入地中海。流域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全长6 650公里,年平均流量每秒3 100立方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尼罗河最远的源头是布隆迪东非湖区中的卡盖拉河的发源地。该河北流,经过坦桑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从西边注入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尼罗河干流就源起该湖,称维多利亚尼罗河。河流穿过基奥加湖和艾伯特湖,流出后称艾伯特尼罗河,该河与索巴特河汇合后,称白尼罗河。另一条源出中央埃塞俄比亚高地的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在苏丹的喀士穆汇合,然后在达迈尔以北接纳最后一条主要支流阿特巴拉河,总称尼罗河。尼罗河由此向西北绕了一个S形,经过三个瀑布后注入纳塞尔水库。河水出水库经埃及首都开罗进入尼罗河三角洲后,分成若干支流,最后注入地中海东端。

最长的山脉》》

雄据七国的安第斯山脉长约9 000公里,几乎是喜玛拉雅山脉的3倍半。这里山势雄伟,绚丽多姿,是世界上最壮观的自然景观之一。安第斯山脉属科迪勒拉山系,这个山系从北美一直延伸到南美,全长

18 000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山系。安第斯山脉有许多海拔6 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南部山脉中的阿空加瓜山是安第斯山的最高峰,海拔6 959米,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尤耶亚科火山海拔6 723米,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南美洲多火山,它们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这里共有40多座活火山。安第斯山脉孕育了无比巨大的铜矿,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地下铜矿,深入地表以下1 200米,庞大的地下坑道总长超过2 000公里,采矿的自动化程度极高,地下生活设施完备。

最大的风浪区》》

好望角是指南非开普敦省西南部开普半岛南端的多岩石海岬。因其位于来自印度洋的温暖的莫桑比克厄加勒斯洋流和来自南极洲水域的寒冷的本格拉洋流的汇合处,因此这里多暴风雨,海浪汹涌。

最大的内陆湖 》》

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位于辽阔平坦的中亚西部和欧洲东南端,西面为高加索山脉。整个海域狭长,南北长约1 200公里,东西平均宽度320公里,面积约386 400平方公里,比北美五大淡水湖加在一起还要大出一倍多。里海湖岸线长7 000公里。有130多条河注入里海,其中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和捷列克河从北面注入,3 条河的水量占全部注入水量的88%。整个里海平均水深184米,湖水蓄积量达7.6万立方公里,湖面年蒸发量达1 000毫米。数百年间,里海的面积和深度曾多次发生变化。里海为沿岸各国提供了优越的水运条件,沿岸有许多港口,有些港口与铁路相连,火车可以直接开到船上渡到对岸。

最大的盆地》》

刚果盆地位于非洲中部,大部分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小部分在刚果共和国境内。面积为33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盆地南北均为高原,东部为东非大裂谷,缺口在西部即刚果河下游和河口地段。赤道线从盆地中部通过。这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热带森林,有多种珍贵树种和热带作物。盆地边缘矿产丰富,盆地中水资源充沛,因此,人们称刚果盆地为“中非宝石”。

最大的三角洲》》

第2篇: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范文

船长峰

船长峰(EI Capitan)是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内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处垂直岩壁,高约910米。峭壁上的花岗岩据说已有一亿年的历史,岩石间几乎没有便于攀爬的缝隙,因而在世界各地的攀岩者眼里,“船长峰”都是极大的挑战。

在“船长峰”数条颇具难度的攀岩路线中,诺思路线无疑是世界上最好的攀岩路线之一,这条路线已有50多年的历史,共由31段绳距组成。由于岩壁光滑,异常险峻,通常情况下,这条路线需要四天才能完成,无论是从体力、技术还是心理承受力来讲都是对攀岩者的巨大挑战。因此每年吸引着众多攀岩好手在此奋战,却少有成功者。

South America

罗赖马山

罗赖马山(Mount Roraima)是南美洲北部帕卡赖马山脉的最高峰。在巴西、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三国交界处。为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地,长约14公里、宽5公里,海拔2810米,主要由砂岩构成。罗赖马山的西南岩壁长约6.2千米,止于托瓦兴尖峰。1912年亚瑟・柯南道尔所著的小说《失落的世界》,就是以这里岩壁为背景的。

Chile

百内塔主峰

位于智利百内国家公园(Torres del Paine)的百内塔主峰因为聚合了山地、冰川、河流和湖泊等地貌而成为一处旅游胜地。这里距那塔雷斯港酒店112公里,向南312公里就是智利最南端城市普恩塔・阿莱那斯城。站在百内国家公园的百内山上,就可俯瞰巴塔哥尼亚的广阔平原。攀岩者通常都无法抗拒东部安第斯山脉的魅力,在这里,他们可以观赏到无数条纵横交错的峡谷。

Switzerland

马特洪峰

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之一,马特洪峰(Matterhorn)海拔4478米。1865年,以英国登山者爱德华・威姆佩尔为首的登山队首次登上马特洪峰。由于山势陡峭,在下山途中,一名登山队员突然失去平衡,连带其他三名队员一同坠落山谷。

Pakistan

“无名塔”峰群

“无名塔”也叫川口塔峰群(Bill Hatcher),位于巴基斯坦北部的巴托罗冰川,由一系列山峰构成,它们沿着川口冰川分布,主峰为“大川口塔峰”,海拔6286米。川口塔峰群海拔和落差巨大,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攀岩路线,是攀岩者技术与难度梦想的“香格里拉”。

Canada

第3篇: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范文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 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图6.2 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图6.5 p4,结合图认真完成第5页的活动题)

4、亚洲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3)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

(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第二节 人文环境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 国家有11个(2003年)。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 印度尼西亚 巴西 巴基斯坦、俄罗斯 孟加拉国、尼日利亚 日本和墨西哥。人口最多的是亚洲,人口最少的是大洋洲(除南极洲外);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人口增 长率最低的是欧洲。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1、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自北向南依次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最大的是本州岛。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最著名的火山是 富士山。地形以山地为主,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日本为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图7.2 p18,活动p19)

3、日本的首都是东京,日本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横滨。日本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二战以后,经 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增多,加之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很强。日本的经济特点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工业主 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第二节 东南亚

1、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 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图7.17-18 p26-27)

2、东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

3、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泰 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是 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图7.22 p29 活动p30)

3、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城市 附近大河 所在国家

河内 红河(上游为元江) 越南

金边 湄公河(上游为澜沧江) 柬埔寨

万象 同上 老挝

曼谷 湄南河 泰国

仰光 伊洛瓦底江(上游为怒江) 缅甸

第三节 印度

2、印度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最大河流是恒河,主要城市: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班加罗尔。

3、印度大部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雨季(6-9月)盛行西 南季风,旱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活动p37)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经济作物有棉花、黄麻和甘蔗。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加尔各答是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钢铁工业中心;孟买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硅谷”。

第四节 俄罗斯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地跨亚、欧两大洲,领土大部分处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 候为主,气候特征是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2、大部分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以山脉河流为界自西向东分别是东欧平原(乌拉尔山、乌拉尔河)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

3、俄罗斯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石油、天然气、煤、铁资源居世界前列,最大的煤矿是库兹巴斯煤矿, 著名的油田有第二巴库油田和秋明油田,最大的铁矿是库尔斯克铁矿。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位于圣彼得堡附近,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位于莫斯科附近。

4、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但交通运输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分布不平衡。

(1)以铁路运输和管道运输为主,欧洲部分铁路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铁路稀疏,有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起始点为中国连云港,终点为荷兰鹿特丹)

(2)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是欧洲第一长河,流量丰富,水流平稳,航运价值高,通过运河,伏尔加河可以五海通航(波罗的海、白海、里海、亚速海、黑海)。

5、莫斯科是俄罗斯首都,俄罗斯最大的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第二大城市是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1、中东位于亚洲西南部、非洲东北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是东西方交通要道,三洲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之地,对照中东地形图8.3,了解中东的地理位 置,地形特点,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藏量最大、生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主要产油国包括沙特、科威特、阿联酋、伊拉克等

5、中东主要是白色人种。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伊斯兰教还把麦加看作圣城。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犹太人集中分布于以色列,信仰犹太教,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伊斯兰教。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节 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本区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盟,目前有27个成员 国,统一货币叫欧元。欧盟加强了欧洲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并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发达的畜牧业:本区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大西洋东岸,北冰洋南岸,地中海北岸),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牧草,草场广布,本区的人们把牧草称为“绿色金子”。荷兰、丹麦是著名的乳畜大国。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本区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以南。有6亿多人,90%以上是黑种人,所以本区被称为“黑非洲”。

2、赤道和南北回归线都穿过本区,非洲是世界上跨热带面积最大的洲。读图6.12 p9,本区气候分布的特点: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南北热带草原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热带雨林气候特 点: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明显分为干湿两季。热带草原地区常常受到旱灾影响。

3、读图8.26 p67,区域经纬度位置,主要国家、河流、地形分布等。本区地形以高原为主,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有被称为地球伤痕的东非大裂谷,有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有非洲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

4、由于殖民主义长期占领和掠夺,使本区有许多国家成为单一商品经济,即出口矿产、木材、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初级产品,进口机械、汽 车等工业制成品。这种过分依赖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模式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因此要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水 产业等其他产业。

5、非洲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这里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加之人口增长快,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是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

第四节 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澳大利亚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 最大的河流是墨累河。

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形成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读图8.37 p74。澳大利亚又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密度小,农场规模很大,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农牧产品大部分供出口,除羊 毛外,澳大利亚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和小麦的出口国。

澳大利亚服务业已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主导产业。

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

独占大陆的国家,三个美名传天下。特有动物大袋鼠,鸭嘴鸸鹋和考拉。

气候环状多样化,咱是冬来它是夏。地广人稀好牧羊。煤铁资源储量大。

人口集中东南部,暖湿气侯好安家。港口悉尼墨尔本,首都却在堪培拉。

第一节 美国

1、美国位于西半球,美国本土有48个洲,位于北温带;两个海外洲,一个是位于寒带的阿拉斯加洲,一个是位于热带的夏威夷洲。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北部与加拿大接壤,南部与墨西哥接壤。

2、美国人口超过3亿。是一个移民国家,有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华人华侨集中在旧金山、纽约、洛衫矶等城市。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3、美国地形呈纵列分布,西部为多条平行山脉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绵延于南北美洲西部,为世界上最大的山系。中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东部为阿拉巴契亚山脉。全国最大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 是世界第四长河。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各湖有水道相通,并通过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

5、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阅读材料p83,读图9.9 p85,了解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6、美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主要工业区有东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东南端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读图9.12 p86,了解美国的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

7、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也是世界上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第二节 巴西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读图9.18 p90,了解巴西的经纬度位置、地形、河流。世界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

3、巴西的铁矿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于东南部,伊塔比拉露天铁矿石巴西最大的铁矿山;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合建,是仅次于长江三峡的规模第二大的水电站。

5、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全世界都希望巴西保护的是亚马孙热带雨林。6、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首都是巴西利亚,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巴西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的巴西利亚,既有加强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的考虑,也有缩小城市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的考虑。

图10.1、10.2 p100、101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纬度位置 南极圈(南纬66.5°)以南 北极圈(北纬66.5°)以北

海陆位置 中间是南极大陆,周围是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洲、欧洲、北美洲

特征 是地球最冷的地区,降水很少,风力很大,素有“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之称,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 比南极温暖湿润,但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降水量普遍高于南极,风力远不及南极。

第4篇: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范文

【一、中国的地形】

1、我国地形的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有利影响:①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②山区森林、草地、旅游、矿产等资源丰富,不利影响:耕地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不利于农产品等山区资源外运。

2、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的特征的有利影响是: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促进农业发展;另一方面使我国的江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内陆地区的大开发。第三,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往往建在高一级阶梯与低一级阶梯交界处,这是因为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水利资源丰富。

3、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掌握:课本

4、五种基本类型都有,山地占1/3,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2/3

5、我国的主要山脉:

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是我国东部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6、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的大高原。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写照。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我国被称为“日光城”的地方是拉萨。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黄土高原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状态。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我国的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的盆地,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的沙漠。准噶尔盆地纬度位置最北,柴达木盆地在青海省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号称“紫色盆地”,成都平原“天府之国”。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的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

【二、中国的气候】

1、认识我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这是由于海拔高度高而造成的。我国夏季气温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认识我国的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区)

2、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的空间分部的规律是南多北少。根据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我国四类干温地区是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东多西少降水最多(火烧寮)和最少(托克逊)的两个地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降水的10%。夏秋多,冬春少。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3、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是我国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4、秦岭准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份0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北方和南方的界线。

5、我国重要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

6、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界线东南受夏季风的影响,属季风区,界线西北夏季风很难到达,属非季风区,全年都较干旱。我国东部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的,主要降水类型是锋面雨。

7、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大体相同,气候和景观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两者的海陆位置不同,后者地处亚欧大陆东岸,深受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的影响。

8、我国季风气候带来的各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三、中国的河流】

1、我国河流大多数分布在东部的外流区内。这里河流多且长,夏季易形成汛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河流易结冰,普遍有结冰期。我国水量河是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是珠江,含沙量最多的是黄河。结冰期最长的河是黑龙江。我国的一条惟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额尔齐斯河。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2、我国东部外流河汛期变化的规律是:自北向南汛期越来越长。我国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中的天是巴颜喀拉山,海是渤海。凌汛出现在黄河的上、下游河段。黄河之害主要在于下游河段的地上河决口改道,洪水泛滥。

4、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河水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严重。

6、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工程,在下游加固堤防,也是根治黄河的重要手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7、长江是水能宝库,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2。其水能主要蕴藏在上游河段。从玉树到宜宾流经横断山区,河水落差极大,长江流经重庆,江水深切巫山形成水流湍急的三峡。现在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即位于此。

8、长江是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自宜宾以下四季通航。为发挥长江的航运价值,治理了“九曲回肠”的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滩多流急的川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疏浚了航道,加强了港口的建设。

9、长江上中游分界线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湖口,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旧孟津。

10、季风气候的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13、我国最长的内河流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于昆龙山、天山的冰雪融水。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第5篇: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范文

一.单项选择1.我们家乡德州市的气候特征(如图)与我们的感受相符合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季温暖多雨C.全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2.下列各组省级行政中心,冬季温差的一组是( )A.重庆 武汉 B.济南 石家庄 C.海口 哈尔滨 D.南京 福州3.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因素B.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C.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地形因素在一次国际中学生夏令营活动中,某同学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一年到头都很热,极少下雨,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据此完成4-5题。 4.该中学生的家乡最有可能是( )A.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B.地中海沿岸 C.中国的山东半岛 D.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5.该同学家乡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6-7个小题。6. 下面对①、②、③三 个城市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7.“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8.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A.①—甲;②—乙;③—丙 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乙;③—甲 D.①—丙;②—甲;③—乙下图是我国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完成下面三个小题。9.对该城市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全年炎热干燥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全年高温多雨10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城市位于(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C.半湿润区 D.湿润区11.该城市可能是下列中的( )A.拉萨 B.广州 C.北京 D.哈尔滨 读下图,判断回答12、13题。 12.从上海出发沿甲、乙、丙、丁哪条路线考察,可以印证图中的“地形剖面示意”()A.甲 B.乙 C.丙 D.丁13.沿乙路线考察不可能到达()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准噶尔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4.读省区轮廓图,关于图中山脉(粗实线表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山脉是大兴安岭B.乙图中的山脉是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C.丙图中的山脉既是省区界线,也是高原和盆地的界线D.丁图中的山脉被长江深切成峡谷,成为的旅游胜地15.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各具特色。读图选出 正确的一组() A.①——塔里木盆地——我国的盆地B.②——内蒙古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 C.③——四川盆地——我国纬度位置的盆地D.④——华北平原——我国的平原16.对我国四大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高低不平C.黄土高原一望无际,地形平坦D.云贵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17. 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流向外国的河流都是外流河B.我国的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C.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一大河D.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读下图,完成18、19题。 18.四条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A.a河 B.b河 C.c河 D.d河19.四条河流中,含沙量的是()A.a河 B.b河 C.c河 D.d河读长江流域图,完成20、21题。 20.长江的水利枢纽工程a是()A.小浪底 B.葛洲坝 C.二滩 D.三峡 21.最长的支流b是()A.嘉陵江 B.湘江 C.赣江 D.汉江二.综合题22.一月代表我国冬季。读图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我国地理事物的名称。河流:A_____,B_____,C_____;山脉:D_______。 (2)我国东部地区,一月均温等温线走向大致呈______方向,说明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3)图中A、C两河,冬季河水有封冻现象的是__________。(4)简述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23.读“中国地形分布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_高原,B__________平原,C____________盆地,D______________山脉。(2)F山脉东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____________,地 形区是______________。 24.读“长江、黄河干流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________高原,上游_____ ___(水或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流经________(平原或 山地)地区,最后注入________洋。(2)黄河中游流经________高原,大量泥沙汇入。进入下游地区,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________(地上或地下)河”。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中游地区宜大力__ ____________(植树种草或开垦耕地) ,减少水土流失。(3)长江干流横贯我国________(南北或东西),终年不冻,__________(宜宾或南通)以下四季通航,长江素有“________水道”的美誉。25. 读“长江水系略图”和“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 1)长江发源于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注入东海。从长江干流的流向可以推断,我国地势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2)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据图说出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游、中游、下游)河段。(3)图中M是______________水利枢纽,它是世界上的水利枢纽,其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 )金沙江、川江、荆江三河段中,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下面列举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的一些重要原因,请提出相应的防洪对策。 ACBADCBDCDBC ADA ADABDD22(1)黄河 淮河 长江 秦岭 (2)东西 纬度因素 (3)A(或黄河) (4)①南北温差很大 ②越往北气温越低23. (1)青藏 东北 塔里木 喜马拉雅(2)河北省 华北平原24. 1.A,2.C,3.B4.(1)青藏 水能 平原 太平(2)黄土 地上 植树种草(3)东西 宜宾 黄金25.(1)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 西向东 西高东低(2)上游(3)三峡 防洪、灌溉、航运 、旅游(4)荆江 此段流经地区降水较多,支流较多,河道曲折,水流不畅,所以易发生洪涝灾害(5)植树造林 加固堤防

第6篇: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范文

想到瑞士,大家一定都还会想到“幸福”这两个字吧,觉得瑞士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一,因为这里人均国民所得高,且又位于山光水色的美景之间。

说起瑞士,人们总有许多疑问及美好的猜测。除了猜测,人们总还会有很多很多的艳羡,似乎觉得瑞士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

走近瑞士

湖光山色如梦境

位于欧洲中心地带的瑞士被视为“阿尔卑斯山国”,因为阿尔卑斯山脉占据了瑞士国土面积的60%。群山围绕下的瑞士一年四季风景各异,冰河雄伟壮观,似乎是在向人们讲述地球数千万年以来的发展史。

瑞士还是欧洲大陆三大河流发源地,有“欧洲水塔”之称。主要河流有莱茵河(在瑞士境内375公里,是瑞士最大的河流)、阿尔河(在瑞士境内295公里,是瑞士最长的内陆河)、罗讷河(在瑞士境内264公里,是瑞士第二大内陆河)。

瑞士是典型以“湖光山色”为特色的国家,山多、水多、湖泊多。根据资料,瑞士共有湖泊1484个,其中最大的是日内瓦湖,另外还有康斯坦茨湖、纽沙泰尔湖、马乔雷湖、四州湖、苏黎世湖等。

如此精致的一个国家,分布着那么多风光各异的山山水水。漫步于湖光山色,或是人烟稀少的街头,你一定如置身梦境一般。

金色环游 “玩转”瑞士

“真想去瑞士……”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叹。

而如果真的来到了瑞士,那么请一定不要错过——欧洲最早的登山铁路、世界上倾斜度最大的铁路、世界首创的空中旋转缆车……这些富于个性化的交通手段将带你登上高山之巅,彻底“玩转瑞士”,领略这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而说到瑞士的魅力,其中部的皮拉图斯正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地方。古往今来,皮拉图斯凭着神秘的魅力以及美丽的风景,吸引着众多游客。其中,游览皮拉图斯,游览雪山饶有趣味的方式就不得不提“金色环游”。

皮拉图斯山金色环游是非常独特,且令人激动的游览方式,行程全程通过四种形式迥异的交通方式组成——在琉森湖上乘坐蒸汽船到阿尔卑纳赫施塔德,然后换乘世界上倾斜率最大的齿轨列车前往皮拉图斯山山顶;在山上游览完后乘坐缆车和高空吊舱到克林斯,然后转乘巴士回到琉森。另外,皮拉图斯山还被誉为“世界十大亲子游胜地”,各种亲子活动特别适合爸爸妈妈与可爱的宝贝。

触手可及

你梦想的瑞士

瑞士,真的那么遥不可及吗?也许只有随着缆车“飞天”的时候,整个心与灵魂融入阿尔卑斯美丽的大自然时,你才敢相信:瑞士猝不及防的美、纯净清冽的美,正与你撞个满怀,触手可及。

第7篇: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范文

早年,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曾语言:“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这句话并非全无道理,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以其海拔、空气稀薄、紫外线强、常年积雪、气候复杂而着称于世,在这样的地带,连正常行走都很困难,更不要说修建铁路了。可是这一语言却被现实击得粉碎。然而,经过4年多的艰苦奋战,在攻克了很多罕见的科技难题之后,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因为其跨越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像是从高空而下,因而这条铁路被人们称作“天路”。

青藏铁路不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线最长的铁路,也是世界上环保最多的铁路。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的环境和多年冻土的地质造等三大世界铁路建设难题。为了保护高原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珍惜的野生动物,青藏铁路仅环保投入高达20多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8%。例如,位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清水河特大桥,就是青藏铁路专门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迁徙而建设的。

坐在列车舒适的座椅上,你不用为安全问题担心。根据青藏铁路沿线缺氧的情况,车内设置了两套供氧方式,一套是弥散性供氧方式,类似“中央空调”,着将使整个车厢内的氧气含量达到平原地区的80%以上;另外一套供氧方式是旅客座位旁边设置的氧气面罩,若旅客感觉车厢内依然有缺氧状况,就可以将氧气面罩摘下来直接吸氧。另外,每趟列车里配备了一名大夫和一名护士,可以随时采取车内急救应急措施。列车车厢内温度一直保持在18摄氏度左右,让人感觉十分惬意。车上的餐饮也很丰富,有辣子鸡丁、西芹香干、红烧带鱼等菜肴,主食有米饭、面条等。餐车采用的是电器化厨房,微波炉、电磁灶等一应俱全,可随时观赏到精彩的电视节目,还可以在特设的酒吧台里,品尝各色美酒。真是窗外有风景,车里有美食啊!

现在,很多旅行社都开通了旅游,如果看了这篇文章的你也想去一饱眼福的话,就可以选择铁路进藏,在看到沿途无数的美景后,相信你一定会激动和兴奋的。

第8篇: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范文

密西西比河

简介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长河。若以发源于美国北部的艾塔斯卡湖的上密西西比河为河源,全长3767km。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位于北美洲中南部。河流年均输沙量4.95亿吨。流域属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通常以发源于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密苏里河支流红石溪(RedRock)(位于蒙大拿州)为河源,则全长为6021km,居世界河流的第4位;流域面积322万km2,占美国本土面积的4l%,覆盖了东部和中部广大地区。河口平均年径流量为5800亿m3(包括阿查法拉亚河)。平均年输沙量为3.12亿t。

河流概况

密西西比河全长为6020千米,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中国的长江,是整个北美大陆的第一长河。

若以发源于落基山脉东部的最大支流密苏里河的源头起算,长6020千米,名列世界第四。流域北起五大湖附近的艾塔斯卡湖,南达墨西哥湾,东接阿巴拉契亚山脉,西至落基山脉,流域面积322万Km2,约占北美洲面积的1/8。汇集了共约250多条支流,西岸支流比东岸多而长,形成巨大的不对称树枝状水系。水量丰富,近河口处年平均流量达1.88万立方米/秒。

密西西比河为北美洲河流之冠,与其主要支流加在一起按流域面积计算,是仅次于南美洲亚马逊河和非洲刚果河,位居世界第三流域面积(约310万Km2)的大河。密西西比河作为高度工业化国家的中央河流大动脉,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商业水道之一。这条曾经难以驾驭的河流流经北美大陆一些最肥沃的农田,如今已经由人类控制并加以利用。密西西比河有两个旁支——东面的俄亥俄河和西面的密苏里河。

历史地位

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非洲的尼罗河和中国的长江同称为世界四大长河。美丽富饶的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西部偏北的落基山北段的群山峻岭之中,迤迤千里,曲折蜿蜒,由北向南纵贯美国大平原,注入墨西哥湾,全长3950千米。但是,它比最大的支流密苏里河还短418千米。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把密苏里河的长度,加上从密苏里河汇入密西西比河河口以下的长度,则密西西比河长6262千米,是北美大陆上流程最远,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水系。

这条大河滔滔不绝的河水像乳汁一样抚育了密西西比河整个流域的人们。美国人民长期以来称源远流长的密西西比河为“老人河”。它的名称起源于居住在美国北部威斯康星州的阿尔公金人(印第安人的一支),他们把这条河流的上部叫做“密西西比”。“密西”意为“大”,“西比”意为河,“密西西比”即“大河”或“河流之父”的意思。

航运价值

第9篇: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范文

从学业水平考试的现状出发,笔者总结出高一地理有关地理规律教学的五个方法。

一、情境导入探究法

所谓情境导入探究法,是指教师在教授地理知识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意识地构筑各种有效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其独立自主地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有效地进行相关地理规律的教学。

【例1】地带性规律教学

情境导入1:展示世界自然带景观图片。

课前2分钟配乐展示不同的自然景观图,如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非洲)、温带草原带(呼伦贝尔)、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极地冰原带。

情境导入2:分析不同地理环境生长的植物差异形成原因。

先组织学生观看几种生长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植物,如胡杨林、椰子树、雪莲、荷花等,然后请学生说出每种植物生长分布区的气候、地形、土壤等地理环境特点,并尝试分析其自然带形成的原因。然后由教师总结:由于不同地域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了自然带。

(过渡)上述差异有何规律可循呢?

情境导入3:从中国的东北黑龙江出发分别向南和向西所经历的自然景观的变化。

探究活动1:领略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探索。

(展示课件)中国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中国行政区划图。

师:在图上找到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往南行进,你们沿途能见到什么自然地理景观?

生:(第一组代表)我们组从我国的黑龙江出发,南行依次看到了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师:(鼓励)很好,我们跟随第二组从黑龙江向西旅行,又能见到什么样具有特色的景观呢?

生:(第二组代表)我们组从黑龙江西行,沿途见到了小兴安岭、大兴安岭森林带,呼伦贝尔大草原,塔克拉玛干沙漠,各种景观迥然不同,差别好大!

情境导入4:世界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联系。

探究活动2:先让学生回忆“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对照课本“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学案(学案设计的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空白图和对应的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空白图):你发现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分布之间有何联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联系?

投影仪展示学案填写的结果,并得出结论: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大体是相互对应的关系。

情境导入5: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活动3: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出亚洲东部从赤道到两极的主要自然带。观察这些自然带的景观图片,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的表现形式?哪些地方表现得比较明显?

学生讨论完成,第四组同学代表发言,根据景观图片和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说出世界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分析这种景观变化的原因是热量的差异导致的,规律表现为东西方向上呈带状分布,南北方向类型更替。

情境导入6: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活动4: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出温带大陆从沿海到内陆地区的主要自然带。观察这些自然带的景观图片,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的表现形式?哪些地方表现得比较明显?

(学生讨论完成,略。)

情境导入7:在我国温带水域,水葫芦生长旺盛,既可消耗水体中多余的养分,又可作为饲料和绿肥,发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然而,把它们引种到亚热带水域却因生长过于旺盛而引发了生态灾难。请简要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地理原因。

探究活动5:规律总结。

填表完成课本第20页的活动:比较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地带性规律在学生脑海里印象深刻,成为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二、地理知识比较法

所谓知识比较法,就是通过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进行比较, 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提高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从而高效地完成相关地理规律的教学。

【例2】A、B 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规律教学

图1是A、B 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这类地理统计图常见于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的规律性教学,教学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比较后判断。由于最高温出现在7月,可得出A、B两地均为北半球;“以温定带”可得出A、B 两地最冷月―― 1月的气温都在0~15℃之间,确定A、B两地均属于亚热带气候。通过比较,得出二者在所处的热量带和半球位置这两方面具有共性。“以水定型”可得出A 地属于冬雨型,即冬季多雨、夏季干燥,B 地属于夏雨型,即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通过比较,得出A、B两地在降水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次,分析后概括。经过分析,确定A 地是冬雨夏干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B地是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此可对A、B两地的分布范围进行概括:A地大致位于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B地则大致位于北纬20~30°之间的大陆东岸。

教学实践证明,地理比较法于地理规律教学科学、简便和可行,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三、原理归纳演示法

所谓归纳演示法,是指从个别或某类具体的地理事实出发,动态地概括出地理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3】“褶皱山系形成――喜马拉雅”规律的教学

首先,引入情境,发现规律。

材料一: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全长2500千米,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位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是一条巨大的山脉,呈弧形,长1200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落基山脉是科迪拉山系北段最为雄伟的山脉,海拔2000至3000米,南北长5000千米。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分布在南美洲的西海岸,从北到南全长9000千米。思考:结合地理图册第2页世界地图及教科书上板块构造示意图,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以上山脉的成因(说清楚板块名称、边界类型)。

材料二:图2中黑线条代表洋脊。洋脊: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巨大海底山脉,又称海岭。思考:观察洋脊的形状及所处位置,试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其成因。

材料三:在太平洋西部分布着一群弧形岛屿(见图3、图4、图5),如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菲律宾群岛,有趣的是在岛弧的东侧平行地分布着一系列海沟,如千岛海沟、日本海沟、菲律宾海沟。思考:岛弧带和海沟形成与板块运动有何联系?

综上,发现以下规律:

(1)大陆板块之间碰撞,形成山脉、高原。

(2)板块张裂地区,形成裂谷、海岭。

(3)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山脉、岛弧和海沟。

其次,深入探究,总结规律。

笔者要求学生结合图6、图7思考问题,进行探究:图6地形为褶皱构造,试分析A、B两处受力情况,并画出受力方向,解释背斜谷、向斜山的成因。(为了启发学生思考,笔者引入图7:竹片爆裂画面)

综上,总结规律如下: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

再次,深入思考,迁移认知。

为了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笔者出示了一些思考题,如“在野外,大部分褶皱构造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那么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判断该地区的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等等,使学生较好地实现了知识迁移。

总之,通过动态的模拟演示,学生很容易观察总结出板块之间的运动碰撞形成结构这一规律。

四、“纲要信号”图示法

所谓“纲要信号”图示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围绕一种被称为“纲要信号”图表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讲授、记忆、复习的规律教学法。“纲要信号”图表是一种提纲挈领地概括主要教学内容的图表,它以简单的符号、关键性的语言注记和简洁的示意图等形式,把教学内容中需要大段记忆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通过抽象的符号和经过简化了的示意图来揭示地理规律,能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掌握、运用。

【例4】全球热量平衡的规律教学

第二单元大气环境一节中的有关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者间形成的全球的热量平衡规律,如果用文字来叙述、说明,需要大量的篇幅,且阅读费解;而采用“纲要信号”图示法(图8),知识联系清晰,规律自然显现。

五、综合训练深化法

对于地理规律,学生只有经过实战训练才能深刻领会、灵活应用。实战训练要注意逐层推进,一般先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掌握地理规律;然后进行综合深化训练,灵活运用规律。

【例5】2014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地理卷第9~10题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图9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9.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10.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