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少年素质范文

青少年素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素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少年素质

第1篇:青少年素质范文

摘要:速度力量是速度与力量的综合表现,它的提高受速度素质与力量素质的牵制。力量和速度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快速能力的决定因素。目前,随着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全面推广,培养青少年足球速度力量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青少年 足球 速度 力量 培养

足球是一项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在激烈的足球比赛中,起动、变向、急停、快速冲跑、合理冲撞、跳起顶球、掷界外球、远距离传球、射门都需要良好的力量素质。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日益受到重视,力量是速度、速度耐力、灵敏、弹跳力的基础,速度力量已成为评价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主要指标之一。由此可见,速度力量的训练对提高青少年足球竞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足球比赛场上运动员的特点

足球比赛是通过双方上场队员在规定的90分钟比赛时间内,遵守一定的规则,在间歇性的跑动中去完成各自进攻和防守的任务。足球运动员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看场上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智能、心理能力,以及相互间的配合能力。

活动距离长、强度大,是“全面型”足球对运动员身体能力的具体要求之一。足球运动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奔跑能力有特定的要求,每次跑动距离虽不远,但长短混合、快慢速度交错又无固定方向,而且要始终维持这种快速变向跑动的特点。从以上分析来看,运动员身体素质中的速度素质以及耐力素质在足球运动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速度力量训练的地位

足球项目的跑不同于田径专业的跑,运动员在跑的时候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要看同伴,又要看对手;既有向前跑,又有向后跑;既有正面跑,又有侧面跑,以及不规则的随意变方向、变速跑等等。这些动作都对青少年足球的速度力量训练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起动速度、加速跑速度和速度耐力是足球运动员速度训练的重点。

速度力量也称快速力量,是指足球运动员在特定负荷的条件下,在最短的时间内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动作速度。这种动作速度一般是指在最短时间内发挥肌肉力量的能力。力量是人体运动技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收缩和舒张时克服阻力的能力。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速度力量是速度与力量的综合表现。生理学研究证明,肌肉收缩时缩短的程度与速度和负荷有关。负荷较大,则肌肉缩短较小,而且速度较慢;当负荷为零时速度最大:当负荷达到肌肉刚刚不能承担时,速度变为零,从而产生最大等长收缩的张力。因此,只有使速度和最大力量两方面都得到提高,才能在各种外部负荷的情况下使动作速度得到提高。但是,训练实践证明,要提高速度是比较困难的,而提高力量却比较容易。因此,发展力量的练习是提高速度力量的主要途径。速度力量的决定因素是肌肉收缩速度,大多数技术动作都是在快节奏或爆发用力的情况下完成的。如掷界外球的出手速度,踢球时的摆腿速度,各种情况下的起动速度,都是速度力量的突出表现。

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青少年力量的增长有如下特点:快速力量先于最大力量;最大力量先于相对力量;长度肌肉力增长先于横度肌肉力;躯干肌肉力先于四肢肌肉力。但目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现状是:注重技战术的教学与训练,忽视各敏感期的体能训练,尤其是在足球比赛中具有决定作用的速度力量练习。由此看来,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早期技术练习的同时,应科学地、系统地、有效地进行快速力量练习,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速度素质差的原因分析

1.训练时间不够

孩子家长注重孩子的文化学习,而不愿意让孩子过多地从事足球训练。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周训练时间一般为5~6小时,若遇特殊情况,5~6小时的训练时间也难以保证;对14岁青少年的调查得知,运动员受训时间一般在4年以内。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由于受训练时间、经费、训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不能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训练,这是导致速度素质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2.缺乏科学的选材

未进行科学的选材也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地方各业余青少年足球队在训练过程中注重的是实效性和实用性;在参加比赛时,注重的是比赛成绩,而忽视了对队员进行基本技术和基本素质的训练,缺乏对运动员进行系统的培养和结合球的训练,导致了运动员单个技术动作不够熟练、动作完成速度慢以及多元技术动作衔接得不流畅,最终导致了整体上的差距。

五、速度练习方法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速度素质成绩普遍偏低,结合球的速度素质差距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腿部力量不足、身体各部分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差、各种足球技术动作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等。依据青少年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在对运动员速度素质进行训练时,应采用最大强度的重复练习,并安排好大强度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使运动员在重复下一组练习前得到充分的恢复。要求每次练习全力运动10秒左右,每次最大强度练习之后,一般要等脉搏恢复到120次/分时,再开始下一次练习。

1.无球练习

无球情况下的速度训练,关键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缩短神经传导时间,使运动员习惯于在接受刺激前,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为了增加刺激强度,提高视觉器官的机能水平,可以结合球场上经常出现的各种突况练习反应速度,并不断强化以建立巩固的条件反射,如简单反应、条件反应、启动、快跑、急停、急转等。

2.有球练习

提高运动员有球情况下的速度素质,必须针对实际情况,遵循足球运动员成长的普遍规律,进行有效的、合理的训练,才能事半功倍。下面笔者根据学习经验,提出几种有球速度练习的方法。

(1)带球转身

在队员掌握了带球跑技术后,就需要练习带球急停、启动和变向技术。具体的练习方法有脚内侧扣球转身、脚外侧扣球转身、跨球转身、回拉球转身、踩停球转身、克鲁伊夫转身。在开始练习时动作可稍慢,但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练习时注意屈膝,降低重心;强调“一变就连”,养成转身后快速启动的习惯。在动作逐渐熟练的基础上,加强对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的要求,缩短完成单个动作及多元动作间衔接的时间。

(2)变向运球

变向运球是足球比赛中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不仅可以摆脱对方的防守和抢截,还可以为传球和射门创造空间和时间。变向运球常用的练习方法有跨步变向运球、两触变向运球等。在进行变向运球练习时,应让队员明白运球的目的是进攻和射门,因此必须要善于采用最为实用的方式,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而不要延误射门或失掉传给同伴射门的机会。同时,运球也包含着风险,在本方禁区附近尽量不运球、中场附近少运球、前场对方禁区大胆运球。

六、小结

通过调查发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素质,尤其是有球速度素质有待提高。应当抓住青少年生长发育这个关键期,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合理、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强相关方面的练习,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素质,从而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整体水平,推进中国足球运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社,1988.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3]尹怀容.现代足球比赛基本特征与规律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5,(11).

第2篇:青少年素质范文

关键词:科技馆;青少年;素质教育;作用分析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目前,国内青少年在实际教育中存在学习负担较重,并且校内、校外生活比较单调,所谓的素质教育是属于一种理想教育的模式,通过融入科普教育的素质教育,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将自身特长发挥出来。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素质教育也被越来越多地人所熟知和关注,希望可以通过合适地教学手段,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环境,从而让青少年的素质程度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以便可以对其未来发展起到一个积极作用。

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主要路径分析

结合当前的教育理论得知,针对青少年素质教育,其通常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共同形成的。在具体的学校教学工作开展期间,青少年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对知识技能进行学习、综合分析,学校教育无论是在何种情况下,其都属于教育的领导者。对于家庭教育,其对青少年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树立有着很大的作用,同时,在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也有着很大意义,严格意义上来讲,家庭教育属于素质教育工作进行的基础和关键,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今后发展[1]。而针对社会教育,其通常是指除了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文化主体以及设施。与上述的两种教育不同,社会教育可以将学生放在主要位置,能够尊重青少年,并且能够站在青少年的角度,最大程度的满足青少年需求以及实际需要,强调青少年的个性化发展。此外,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教育更加注重青少年的全方位发展,更加侧重对青少年潜力的挖掘,可以引导青少年解决问题以及处理问题,培养青少年健全且良好的思想,树立青少年正确地价值观念,对青少年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常而言,素质教育中的社会教育,可以通过科普教育等各种基地以及团队教育等途径来实现。而结合以往的经验得知,通过科技馆来强化青少年素质教育是一种非常良好的途径,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非常有利[2]。

三、科技馆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对于青少年而言,其年龄普遍不高,并且生活阅历很简单,因此,青少年对于各类信息的呈现会保持开放的状态。然而,与成年人不同,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接受能力,其既不是非常成熟,也缺少一定的稳定性。并且,对于绝大多数的青少年来说,其很多都是在学校上学,接触最多的也是学校,而每天主要的任务就是将学校规定的各个学科学习好,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可以主动的练习、探索和实践,以保证可以不断对自身能力以及水平进行提高。所以,在进行素质教育期间,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科普基地,特别是强化对科技馆的利用,让青少年可以通过科技馆来促进自身素养的提高,进而让科技馆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全面发挥出来[3]。

(一)可以优化青少年的成长过程

新形态下,由于国家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政府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强化了对科技馆的建设和管理,对科技馆的硬件以及软件进行了升级,为青少年开辟了接受教育的第二课堂。现阶段,在不断地优化和改进下,科技馆已经逐渐成为了青少年最喜欢去的场所之一。在青少年素质教育工作进行期间,科技馆的存在,为教育工作提供了硬件以及软件支持,进一步对青少年成长过程进行了优化,这为青少年的今后发展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一方面,在科技馆的硬件方面。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科技馆的硬件建设几乎代表了科技馆的整体建设方向,在建设过程中,涵盖了多个领域以及多个方面的科技展成果,这对青少年对先进科学技术、科学原理等研究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同时,在科技馆中,还会设立人物展厅,将我国及世界上比较著名的科学家等作出的贡献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将科学家发明的实物展现在青少年的面前,青少年通过解说员的解说以及自己的浏览,可以深入理解科学家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强化青少年的思想,可以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科技馆软件方面[4]。新时期下,科技馆在发展过程中,其对人才的培养也变得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于讲解员的要求,更是逐渐提升。从客观的角度来讲,高职业素养的讲解员善于交流,并且实时掌握科学的发展方向,能够善于启迪青少年,积极引导青少年,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地思想价值观念。

(二)可以强化青少年对爱国情怀的培养

严格意义上来讲,科技馆不仅是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强化青少年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对青少年爱国情怀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是在社会不断进步的新时期下,科技馆的建设以及改进期间,许多场馆不定期将我国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展现了出来,青少年在接受高科技熏陶的同时,更是强化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民族自信。一方面,科技馆可以将先进技术与国民经济发展、国防等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保证青少年可以更深一步的了解国家自主产权的科技,加深自身的印象,不断对自身知识储备进行丰富[5]。另一方面,与学校的模具相比,科技馆中的展品更加逼真,可以让青少年亲身体验科学技术的魅力,加深青少年的喜爱程度,可以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能力,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爱国情怀,加深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

(三)可以对青少年科学文化素养进行培养

对于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科技馆而言,其对培养青少年科学文化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涵盖了很多方面以及领域,其不仅帮助人类改造自然,还可以对人类的未来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因此,通过科技馆,还可以进一步对青少年科学文化素养进行培养。一方面,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科技馆的存在,可以为青少年的科技启蒙打下一个良好基础[6]。在我国,很多幼儿园在教育期间,都会组织家长周末带领孩子到科技馆中观看展览,让孩子可以对身边的科技有一定的了解,对孩子进行启蒙,让孩子开启对未来科技探索的大门,进而确保其可以朝着正确地方向进步。另一方面,科技馆可以有效对科学文化进行传播,这可以进一步激发青少年探索科技的热情。因此,为了可以进一步发挥科技馆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作用。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实施流动科普大篷车走进校园、社区以及基层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可以了解科学技术,能够更多的宣传正能量,不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宣扬,保证青少年的素养以及水平可以综合提升。

四、结束语

第3篇:青少年素质范文

一、速度训练

从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来看,速度是重要素质之一,也是我国篮球运动需要解决的关键环节。从生理角度讲,年龄越小速度发展越快,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发展速度的重要阶段,应该在全面发展素质的基础上突出训练。而10~15岁的少年篮球运动员具有速度发展的敏感期,这一r期主要训练其速度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少年篮球运动员在这个年龄阶段通常表现为步频较快,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较高,然而在跑动中脚的蹬伸无力。训练方法如原地或行进间的高抬腿、小步跑、后蹬跑、快步跑或跳台阶,30米、60米、100米反复跑,田径中的各种跳跃等。速度主要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是篮球比赛中争取时间优势的重要条件。篮球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应抓好反应速度和短距离的移动速度训练。

二、力量训练

力量是各项身体素质的基础,也是篮球运动非常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主要是负重练习、利用自己的体重练习,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还要特别注意肌肉的放松,同其他素质练习和放松练习交替进行,从而提高肌肉的弹性,注意结合青少年的身体特点练习,关注练习的次数、重量、频率、组数及间隔时间,以利于青少年更好地发展肌肉力量。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突然起动、快速变向、摆脱抢位、连续跳跃、投篮和争篮板球,及攻与守的身体对抗接触,都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力量素质。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三种。

三、耐力训练

篮球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始终保持高速度的奔跑能力,就必须加强耐力训练,提高抵抗疲劳的能力,以便有充沛的体力完成比赛,取得好成绩。青少年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在耐力训练中要区别对待和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地安排练习的强度、重复次数、休息间隙的时间。速度耐力训练的强度要加大,但密度要小。耐力训练应把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顽强作风结合起来进行。特别要注意的是青少年训练要注意负荷的强度,运动量不宜过大,应避免运动员受伤。训练耐力的方法主要有较长距离的匀速跑和变速跑。篮球专项耐力训练时采用全场的一打一、二打二、三打三,全场的多次连续往返运球等。运动员要在长时间高速移动和激烈对抗中完成各种复杂动作,这对耐力及专项速度耐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篮球运动员的耐力训练中一定要注意以无氧耐力训练为主,并在一般耐力基础上提高专项耐力。

四、弹跳力的训练

篮球场上很多技术都离不开弹跳力。弹跳素质是篮球运动员非常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篮球起跳是在不规则的运动情况下进行的,膝关节容易受伤。青少年运动员过多练习跳跃容易导致关节受损,因此在青少年运动的弹跳训练中要较多地注重力量的均衡发展和肌群的协调性练习,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每种练习的次数适当,刺激强度不要过大,尤其是膝关节的局部负荷安排不要太集中,较多地安排踝关节的轻跳。例如,跳绳练习,单、双摇跳,单、双脚双摇跳,跳绳、沙滩单双脚跳等。青少年训练要特别注意负荷的强度,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动作速率的发展,避免运动员受伤。

五、灵敏性的训练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这个年龄阶段通常表现为步频较快,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较高。在发展灵敏素质时动作要快速、准确,尽量有比赛的性质,以提高队员的积极性。灵敏素质的训练要结合信号或球进行,以发展运动员的反应和判断能力。灵敏性的训练可放在课的前一部分进行,也可结合其他素质同时进行。

身体素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运动训练课必须在一般性身体素质训练的基础下,坚持常年的、不间断的专项身体素质的练习,这样技术水平与身体素质才会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克坚.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训练[J].少年体育训练,2003(2).

[2]韩 秋. 浅析篮球运动员的综合能力及训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2).

第4篇:青少年素质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青少年;“悦”读

[DOI]10.13939/ki.zgsc.2016.22.275

1 当前青少年的阅读现状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快发展,手机、电视、电脑网络联通了人们与整个世界的影像关系,使得人们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事。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电脑、卡通、明星演唱会、娱乐和体育赛事、时尚流行情报、青春偶像剧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时间杀手。特别是网络游戏,由于其惊险、刺激,既可以满足人的游戏、娱乐需求,更可以在虚拟的世界中体验到在现实世界中很难体验到的成就感,但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在学校里,各种校纪校规将他们管得严严实实,除了学习,其他事情都是异端;青少年在家里,生活娱乐都由父母做主,学习的好坏是唯一的奖惩标准,这两种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无疑会把没有免疫能力的青少年推向网络世界。

纵观中国教育改革历程,历来不缺乏教育理论。如果说过去中国的教育曾被政治强权所勉强,那么今天中国的教育是否被经济和功利所迷惑,甚至是迷失呢?这种迷失的“物化”教育,很难回归教育的本来的初衷。我们的教育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著名学者马弘毅先生率先提出“教育理念、教育方针、课程设置三大问题制约了中国教育发展”。

笔者认为真正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是我们的青少年缺乏自由的或者自主的“悦”读,不是这样吗?君不见那朗朗读书声从教室传来,机械重复好生无奈。当代青少年的阅读心理存在以下问题。

1.1 快餐式浅阅读成为习惯

据有关统计,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约有3.67亿,占总人口的28%。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基本都被“三屏”包围了,即手机的“小屏”,电视的“中屏”,电脑网络的“大屏”。“三屏”大大扩充了青少年的现实世界,增加了他们知识与娱乐的选择,也创造了虚拟的世界,颠覆了传统学习与生活方式。

1.2 青少年精神无处寄托

审视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数的业余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一旦进入了初三、高三,连唯一可以让他们片刻放松的音、体、美等课程都取消了。但这并不能阻止未成年人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特别是这种向往与追求因条件等原因被压抑后,一旦条件具备,他们就会沉溺其中,一发不可收拾。

1.3 网络世界无法抵挡的诱惑

互联网以其新颖性、互动性、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私密性等深深地吸引着青少年的兴趣,一方面,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学业;另一方面,网络也容易使青少年过度地迷恋,依赖电脑网络,沉湎于网络之中,使得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秩序遭受破坏。互联网对于青少年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利用这把双刃剑,减少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是社会全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利用图书馆成为青少年成长的一翼

当前的学校学习已经成了一种裸的功利行为,这种单纯为了追求分数的应试教育,造成只能将学生训练成会考试的人,学生所受的是“训练”而不是教育。我国高层教育研究人士曾指出,现今学校实行的百分制把很多有才能的孩子不公平地挡在了高等教育的门外,由于他们不善于“死记硬背”,分数低、不适应应试教育方式,结果造成未来人才资源的大量流失。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他们是不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的。在这种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无疑,具有庞大的信息量,且能自主阅读学习,又有各种各样趣味、新颖的读书活动的图书馆,对于广大青少年是具有很大诱惑力的。因此,现阶段在图书馆实施“悦”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1 提倡青少年通过“悦”读实现深阅读

为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都拥有一个健康、愉快、有理想的人生,鼓励他们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的深阅读思考能力、逻辑能力和感悟能力,能让他们更深刻地领悟知识,汲取营养,提倡深阅读,还有助于增进社会的文明程度、增进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创作力。培养深阅读的前提是“悦”读,实质是调动青少年的阅读积极性,使青少年善读、乐学,在图书馆融洽和谐、健康、愉快的情境中,其生动、活泼、主动性得到发展,快乐阅读实质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表现在目标的导向上,是以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内容上,是学以至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表现在“读”与“学”的关系上,形成一种融洽、合作的关系;有人曾总结深阅读的三种境界:文字的阅读、精神的阅读、生命的阅读。

2.2 图书馆可以引导青少年“乐读”和“会读”

青少年虽然年龄尚小,但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烈,图书馆可以通过正确引导,把青少年的读书行为融入到快乐活动之中,引导他们“乐读”“会读”,但是针对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特点,通过整合图书馆藏资源,运用创新服务形式,发展动漫服务,以提高青少年阅读的效果和效率。图书馆要经常向他们推出新书介绍、推荐书目、组织专题讲座、开展专题演讲,培养他们驾驭文献、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对图书馆产生浓厚的兴趣。图书馆在引导青少年读书过程中,要引导他们学会鉴别精华与糟粕的能力,辩证地看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吸收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脱离低级趣味,使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使他们在书的海洋中,能够分辨出积极和消极的成分,从而提高区别真善美丑的能力,从而陶冶情操,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不会使自己误入歧途或虚掷年华。

2.3 让青少年体验立体教育带来的快乐

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不仅仅体现在引导读者走进图书馆,阅读图书,汲取知识,还应体现出一种立体的教育模式,达到图书馆第二课堂的职能。如生存技能训练、绿色环保行动、走向乡村、军事夏令营等等。旨在通过这些活动,让少年儿童掌握一种本领,一种意识,多一种人生体会,多一种人生经验,多一种生存本领。

3 结 论

总之,图书馆是青少年汲取知识的信息港湾,是拓宽他们视野的大课堂,让青少年能够自觉把图书馆作为学习的大课堂,博览群书、博闻信息、博思善析,图书馆解决了与学校课时安排之间的矛盾,从而创造出了一种舒畅的、自由的、宽松的择书、阅览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快乐的学习志趣,更应该是青少年成长的一翼。

参考文献:

[1]范敏,于雅彬.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服务工作探析[J].当代图书馆,2008(1).

第5篇:青少年素质范文

一、身体训练

身体训练是运动员提高健康水平、机体能力和掌握合理技术的基础。要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必须有高度的身体训练水平作为基础,身体训练要全面。

在全面身体训练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使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增强人体的活动能力,同时要掌握大量的运动技能,有利于专项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我们必须根据青少年不同的发育阶段,着重解决各项身体素质功能。反复去练习专项运动技能。这样能使神经肌肉的反应更快,功能更协调。少年时期的运动员模仿能力强,易于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因此,青少年时期进行多项运动训练,对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是有帮助的。例如:滚翻与翻腾动作对提高平衡能力有着极好的作用,同时又可提高协调性,跨栏可提高髋关节的灵活性,培养勇敢精神,各种跑跳训练,可提高踝关节力量与下肢反应等等。

二、速度训练

速度有不同形式的表现,如:人体某部分动作速度、短距离移动速度、最高跑速等等。它们之间并不是一种速度快,表示其他速度也快。除了要提高跑速以提高下肢反应外,短距离的移动速度及人体某部分的动作速度训练也是十分重要的。关于不同年龄速度素质的变化,在10~13岁时期增长率最大,假如不从事训练的话,14岁以后肌肉的收缩速度就逐渐缓慢下来。16~18岁以后,变化不明显。在速度训练中,应注意反应的训练,反应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男女之间的差异是男稍快与女。根据速度素质年龄变化的特点,在12、13岁以前训练中,可采用一些要求动作频率和反应速度快的项目进行练习,如乒乓球、羽毛球、各种跑跳练习等等。在儿童时期。由于大脑皮层兴奋性和神经过程灵活性高,所以是发展速度素质的良好时期。13~14岁时,可安排长跑和球类运动等练习,以便发展速度耐力。

三、弹跳力的训练

弹跳力的增长,对很多项目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不同年龄阶段运动员的生物学条件和发育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运动水平和负荷能力。训练儿童、少年的弹跳力时,尤其应该重视这一原则,不然就会助长缺点,引起器官受伤。10~12岁儿童有很好的神经生理学条件,这对发展速度力量是很有利的。在发展弹跳力时,一定要与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弹跳能力特别是速度力量得以顺利地提高。根据儿童少年的年龄特点,可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弹跳力练习,在训练方法上可先采用单个双足跳、原地双换跳、单个单足跳、逐步过渡到双足连续跳、双换跳、带助跑的单足跳、连续单足跳、跳深或负重跳等,以上练习可发展双腿、单腿的爆发性弹跳能力,提高协调性,下肢反应能力和节奏感。

第6篇:青少年素质范文

一、子课题申报、审批工作

本课题的目的是根据中央7号文件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的精神,探索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体能素质发展的规律与方法,尤其是体能素质练习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手段,达到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效果。因而,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学校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以扩大课题效果的影响面,同时,也为吸引更多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科研,为提高教学科研的能力创造机会。

从研究项目的题目看,子课题的内容主要包括因果研究:如“课课练”对耐力素质的影响,对速度素质的影响,对力量素质的影响,对身体形态/体质测试的影响,对平衡能力的影响,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对灵敏素质的影响,对柔韧素质的影响,对跳跃能力的影响,对自主锻炼能力/体育态度的影响等等;相关研究:如“课课练”与体育游戏的关系,与体质测试的关系,与高中会考的关系,与课外/自我锻炼的关系等等;以及其他类型研究:如体能素质“课课练”内容创新/方法创新研究,“课课练”游戏创编,“课课练”在体操/田径教学/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等。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教学实验法、综合方法应用(教学实验、访谈、问卷调查等)和经验总结法等。

二、课题进展及系列活动

1.2011年3月24日在北京第八中学顺利开题,来自北京市60多所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师出席会议。我作为课题组长报告了课题的背景、意义价值、研究目的、技术路线、主要方法、进度安排和预期成果等内容,与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评议,课题方案通过。

2.2011年7月9日,课题组在东城区府学小学召开了子课题负责人会议,有70多个学校的教师参加。会上对子课题申请与审批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子课题实施的意见与建议,并为承担子课题研究的学校颁发立项证书,为承担课题培训任务的北京市第八中学和府学小学颁发了培训学校铜牌。

3.为使子课题学校教师能够了解体能素质练习的最新发展并提高体育教学实验研究设计的能力和水平,课题组在北京第八中学举行了两次培训活动,有130多名教师参加。我和北京第八中学杨少卿老师分别进行了“体能素质‘课课练’教学实验设计”和“新体能素质练习的特点”的培训。

4.为总结2011年课题研究工作的成果,加强子课题之间的交流,课题组于2011年12月15日在首都体育学院召开了《中国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课题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思路、设计与特色,围绕体能素质“课课练”方法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和学校开展“课课练”的思路与措施征集与整理投稿。

5. 2012年5月16日,北京朝阳区安贞里学区在安苑北里小学召开体育特色“体能课课练”展示活动,该学区50多所学校的校长和老师、80多名学生家长前来观摩,课题组的40多名老师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三、课题取得的初步成果

本课题立项后,许多区县教研员对此非常重视,积极组织研讨活动,根据“整体推进、联合攻关、重点突破、各有所获”的指导思想实施本区县的研究工作。这些活动成为本课题开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海淀区育英学校从小学就开始练习手倒立,几乎是课课练、天天练,学生上肢力量提高和保持得较好,学习、掌握体操技能快,其他素质也随之提高,设想如果加上“补缺”练习,可促进学生体能素质全面发展;中关村三小“地小人多”,确定以“在体育课上进行一绳、一毽、一沙包练习”的思路,并逐步推广到课后和校外,提高学生运动协调性;前进小学的操场面积也很小,计划“以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吸引学生到操场上为目的,采用多种跑步、游戏、循环练习等综合手段措施,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和肺活量机能”;67中学设想用跳绳、十字跳和游戏的方法加强高中学生体育教学课体能素质练习的效果;清河第四小学在体育课堂上利用30×60平米的场地开展长跑活动,以游戏和比赛(如“单圈争霸赛”)组织练习,并将楼间、树间、校墙边的空地作为跑道,安排学生跑步锻炼;海淀外国语学校将体能素质练习与中考、会考体育加试结合起来,“课课练”体能已经很长时间了,在女生中将仰卧起坐和掷实心球、篮球技术练习搭配进行,取得素质与技术的同步发展;北师大三附中将“课课练”的内容延伸至课外,并动员学生组织开展系列的游戏、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学生锻炼活动的参与率较高;海淀区民族小学以毽子、夹包、铁环和空竹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内容开展“课课练”,并设想制定这些项目的游戏、竞赛规则,用游戏、竞赛方式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发展体能素质。

2.东城区教研员在府学小学组织了“课课练”创新课题研讨会,围绕对体能素质“课课练”的认识与看法,体能素质“课课练”课题实施的意见和建议,课题研究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展开研讨。

与会者认为,体能素质练习非常重要,不仅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心理素质,尤其是顽强、毅力等意志品质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体能素质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制定全面、系统、细致的计划,扎实、严密地组织实施。

“课课练”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安排,要与教材内容尤其是运动技能教学搭配好,可以安排在主要内容之前或之后,作为辅助练习或“补缺”内容进行安排;要注重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或体质薄弱的学生安排“课课练”的内容;要注意与学生体能素质的敏感期或非敏感期结合好;要将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课内、课外和校内、校外的关系处理好;要注重“课课练”中的心理激励措施。

第7篇:青少年素质范文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的体质与健康。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整体身体素质不升反降,诸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率继续呈上升趋势,这些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和心理。

太极拳作为一种推广极为普遍的中国传统健身项目,练习群体逐渐壮大。其将健身、表演技术为一体,要求动作缓慢柔和,连绵不断,心平气和。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教练太极拳的课程。

学生有着显著的特点,他们知我意识明显,自主性强,见识广,眼界开阔,对外界的变化反映敏捷。他们存在的缺点就是缺乏坚韧,容易浮躁。在平常的学习当中,压力比较大,脑力活动比较多,因此一部分同学参加的体育活动相对较少,个别同学除了学习外,很少参加体育运动,运动量比较小,大部分时间没有达到运动效果。太极拳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它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价值很高,对健身养生有着特殊的功效。太极拳以意念引导动作,符合人体的生理保健要求,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还能对人的心情进行调节。使大脑和身体、心理得到安静和平衡。消除头脑的紧张、忧愁、恐惧,摆脱病态心理,可以对人们身心进行调节,使人的心情愉快、心情平静,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学生学习太极拳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就太极拳练习对青少年体质的柔韧性影响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太极拳练习的健身练习提供理论指导,以及为太极拳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对象和方法

设计:随机对照观察。

单位:福建华夏武术发展中心太极拳练习班。

对象:于2012—7/2012—10选择72名学生。纳入标准:身体无严重疾病(系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肾炎、身体畸形、或急性炎症)。实验前较长时期未参加体育锻炼,近1个月内未有重大情绪变化;为保证其科学性,要求实验对象在实验期间不参加其他别的体育锻炼,饮食习惯不变。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人,一组为太极拳练习组(以下简称练习组),一组为平常人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练习组锻炼时间为6个月,锻炼内容是太极拳竞赛套路,对照组无锻炼内容。笔者为设计、实施、评估者。

方法:练习组在太极拳专职教师带领下集体锻炼6个月,内容为竞赛套路第1,2,3,4路,每周4次,2 h/次,对测试指标的测试时间为集体练习太极拳之前(以下简称实验前)和6个月,练习时间期满后(以下简称实验后)各1次。

测试内容及指标的确定:体制测量的内容及指标选择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体制研究的价值和效果。因此,选择测量指标时,必须遵循测量的有效期、可靠性和客观性、经济性和可行性的原则。

本文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定项目中初中组的项目坐位体前屈,反映其身体的柔韧素质。

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实验前后坐位体前屈值的变化。

统计学分析:对有关参数运用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处理由作者本人进行统计学处理。参数符合正态分布。选用样本£检验。如果没有说明,均在95%置信区间进行检验。

实验结果

经检验,表1中练习组对照组在实验初期各体质指标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从表中的数据计算数据统计可以看出,练习组练习前与联系后实验结果中坐位体前屈在水平上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

讨论与分析

·太极拳练习对柔韧素质的影响

坐位体前屈反映了髋关节的柔韧程度及掴肌的伸展性,髋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是行走、坐和蹲的保证。本文结果显示,练习组在此项指标练习前与练习后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

·太极拳练习对青少年柔韧素质产生影响的原因

青少年肌肉随着骨骼的变化而变长加粗。肌肉力量显著增加,但较成人的肌肉柔软.肌纤维较细,肌力及肌肉耐力都较弱。

经常进行太极拳练习能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太极拳是在意念引导下的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经反复地缠绕绞转,使全身各部分肌肉和肌纤维都参加运动,并使肌肉得到充分拉伸,因此长期进行太极拳练习不仅能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而且使肌肉变得更丰满、柔韧而富有弹性。经常进行太极拳练习还能促进骨的生长发育:这是由于肌肉的收缩对骨骼的牵拉作用以及肌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强,进一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使骨的形态结构和性能得以迸一步改善,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周,提高骨的抗折、抗压、抗弯、抗脱臼能力。此外,太极拳螺旋式的弧形动作使关节及其周嗣的肌肉、肌腱和韧带都受到良好的锻炼。从而使关节的稳同性、柔韧性和灵活性大大增强。

结论

第8篇:青少年素质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素质教育;含义;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素质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形成、创新意识的培养。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具有社会化的重要特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如何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素质教育,下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一、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源自于素质概念的提出。素质教育的含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一个是可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一个是塑造学生的心灵,形成创新能力;一个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一词的含义应该理解为人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的基础。也指人的解剖生理特点等。人的某些素质也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和形成,通过学习和实践等活动获得和形成。所以,在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素质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和人的思想、道德、知识、技能、技巧等方面共同形成人的品质属性,是各个层次的高度融合,而不是单一层面的理解。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具有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内涵,体现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为教育确定的方向,即为实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让人才的概念具有新的含义,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品质和能力提高。

二、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青少年活动中心是青少年校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社会不断进步、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发挥主阵地的作用,是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1.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青少年活动中心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是一个系统的活动场所,在这里实施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目标全面的特点。青少年活动中心不属于学校教育,也不属于家庭教育,而是属于社会教育,是三大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成立和建设,具有极其明显的社会化特征,在经费来源、活动方式、经营管理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化特征。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特征,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比如,科学知识、兴趣特长、人际交往、沟通交流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尽可能地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不同与学校的考试评价,这里的学习检验更为科学化和人性化,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比如,在青少年中心创建实践教育基地,基地以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为目的。连同家长一起开展亲子活动、户外生活体验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尊敬长辈,体会父母在自己成长中所付出的心血。

2.科学实施教育方式

在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和个性能力的形成。教育心理学也表明,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与他们的学习效率呈正相关。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大力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做课堂教学的主人。但是实践中我们也看到,老师依然不太能放得开教学的手脚,学生依然是听得多,参与得少。而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则不同,在活动中心,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宗旨,那就是在活动中育人。所以每一项活动都是师生的互动。体现了活动中形成能力、活动中提高素质、活动中获得知识、活动中具有创新等特点。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动脑、动手、动脚。青少年活动中心本着学生参与教学的原则,提倡学生进行手脑互动的训练,手眼协调的训练,发散学生的思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训练,学生亲自感受艺术的魅力,在这种参与式的活动中,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都得到了训练,青少年在这里茁壮成长。

3.广泛实施教育内容

青少年活动中心较之学校教育而言,其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宽泛性,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体现了关注学生发展和能力形成的本质属性。青少年活动中心丰富的校外教育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多方面、多层次上形成能力,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使青少年在多方面形成能力,开发自身具有的潜能,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做好基础和辅助。比如,开展的夏令营活动、艺术节活动、素质教育拓展等内容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没有校内教育的多种束缚,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具有广泛性和灵活性。

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社会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突出自身的教育特点,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9篇:青少年素质范文

一、青少年素质缺失的表现

1 情感危机

当前,一些学生对自己的父母和亲友间的关爱,心无感激,认为理所应当,甚至嫌弃自己的父母;对身处危难之人,不伸援手;对残疾乞讨之人,不施怜悯;对于公益活动,麻木不仁;对于个人学习,缺乏激情。他们缺失的正是一种人文关怀和一种爱的教育。

2 理想危机

理想,是支撑人类前进的信念,是人生前行的航标与驱动力。有人曾做过调查,以一个班为例,其中65%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或者还从未考虑这个问题,20%左右的学生把理想定位于多多赚钱,再问赚钱的目的是什么?回答多半是自己可以吃得好、玩得好、享受高质量的生活,仅有不足15%的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具体到科学家、画家、医生、企业家、音乐家。没有理想,孩子们正在迷失着自己。

3 责任危机

在现在的弦子们当中,很少有人觉得生活中父母、他人的关爱是值得感激和回报的,而且觉得别人给予自己关爱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当自己要同样付出时却又不愿意、不自觉。其实。一个人在社会中既是一个权利的享受者,更是一个义务、责任的承担者,面对自己的父母、亲友,学生们普遍缺乏感激、回报,更不用说会发奋学习回报父母、体贴父母了,缺乏做人最起码的责任感。

4 美德危机

在学生当中,不少人觉得舍己为人不值、拾金不昧太傻、团结一致没个性,而且我们今天的教育,是把孩子视为单纯的物质生命形式供他吃、穿、住、行,把学生当作存储知识的“容器”,忽略他们应视作社会中一个个独立的精神生命的个体来看待。

二、图书馆进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策略化思考

1 运用馆内丰富文献资源,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社会责任和人文教育的思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品质

“阅读”是图书馆人文学科讲堂里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读优秀的作品,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读有所悟,读有所益呢?我认为首先要选择适合特定教育对象的作品读物,为自然过渡到人文精神的培养做好准备。纵观中国历史,其杰出人物,在国家危难之际,都会迸发出一种高尚的爱国情操,都会怀有救世济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着原始的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精神,强调“仁者爱人”和人的社会责任。我馆收藏的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就有不少表达爱国情怀、人生观以及社会责任的优秀篇章,可以作为我们进行人生观、社会观、爱国主义教育的范本,为提高学生崇高的人文品质和与人格魅力奠定基础。

2 利用计算机、通讯和数据库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网络体系,培养青少年对社会、人际、物我关系的认识、处理能力

网络创造了以信息、知识为载体的社会生活的新形式,也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了新的课题。有些青少年掉进上网成瘾的漩涡里难以自拔,迷失自我,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教育机构,要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在传递书刊文献信息知识的同时,有责任利用我们馆内现代化的网络设备和通讯条件,提供完善的网络服务,向广大青少年灌输一种精神,一种人类的优秀品质和优良的人性传统,即进行人文教育。为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我馆特在电子阅览室开设少儿绿色网络通道,有针对性地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而且在做好网上信息采集、制作、传播等工作的同时,做好网上信息的把关、过滤工作。将各种消极的信息消灭在萌芽状态,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同时在技术层面上,大力发展“防火墙技术”和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坚决杜绝外在的不良信息通过非法途径进入青少年的视野,保证馆内网络信息的安全。

3 加强图书馆阵地建设,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履行社会教育职能,开展学生社会、生活等多种能力培养。图书馆可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准确地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并主动出击,加强对青少年素质的培养,这是图书馆少儿工作者对青少年进行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