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图书馆文旅融合范文

图书馆文旅融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图书馆文旅融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图书馆文旅融合

第1篇:图书馆文旅融合范文

民族文化艺术创作硕果累累。满族业余舞蹈队凭借《满风神韵》等舞蹈,连续4年5次获得国家级舞蹈比赛大奖;讲述我县民族英雄“龙虎将军”伊克唐阿故事的舞台剧《虎将军和云燕儿》,获得第四届杯舞台类一等奖;满族神话歌舞二人转《额鹰》获得省第八届二人转小品艺术节剧目综合一等奖,《荷花棒槌》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戏曲牡丹奖入围奖,正备战总决赛;省级非遗项目满族珍珠球正申请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竞技体育突破不断。我县健儿在省“十八运”上取得1金3银3铜的成绩,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在省田径锦标赛上又取得2金4银7铜总分榜第五名的成绩。

十四五重点规划

文旅局将在“十三五”工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以县委“31345”战略布局为总蓝图和总指引,以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为主要目标,以继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抓手,积极开展工作。力争到2025年,实现县文旅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民族文化影响力有较大提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的总体格局。文化的战略目标更进一步。

一是建成文化馆、图书馆和旅游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更好地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奠定坚实基础。更好地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游客提供更舒适的游览体验。

第2篇:图书馆文旅融合范文

为全面落实农民增收工作,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结合文旅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区政府下发的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农文旅产业融合优势,依托我区乡村旅游资源和万亩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丰富农村地区旅游业态,促进旅游商品发展,带动农民收入增长。

二、组织领导

局党组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调整后局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XX党组副书记、文旅中心主任

副组长:XX总规划师

XX副局长

XX党组成员、副局长

XX党组成员、文旅中心副主任

XX党组成员

XX班子成员

成 员:XX局办公室副主任

XX局办公室副主任

XX文旅中心综合服务股股长

XX文旅中心投资促进股副股长

XX区文管所所长

XX区博物馆馆长

XX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

XX区文化馆馆长

XX区图书馆副馆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文旅中心投资促进股,由XX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三、主要工作

(一)依托全域旅游规划,促进农文旅产业发展。

以全域旅游规划编制为契机,结合XX本地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等资源以及农事体验等农业生产活动,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以三条精品路线为核心,抓好乡村旅游业态布局、路网建设、景观打造等工作,构建农文旅“三产联动、多业融合”的“旅游+”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打造我区休闲度假旅游新天地,推动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特”。

聚焦美丽乡村旅游发展,依托现有的人文历史和景区资源,倡导因地制宜、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依托XX景区“天然氧吧”、XX产业园、XX村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春花秋月彩色小镇等文旅资源,主动顺应现代人的出行需求,以生态养生、康养食疗、乡村休闲、研学旅行为重点,广泛吸引民宿、康养产业及文创集团,到我区建设特色民宿、农家乐、文创基地、房车营地等,丰富我区旅游业态,变“过境游”为“过夜游”,提高游客消费热情,促进我区城镇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快推进文旅项目,实施景区风貌改造。

加快推进XX文化旅游提升项目、XX镇传统村落保护项目、XX谷旅游基础配套设施项目、XX片区风貌改造及景观提升、水晶艺术小镇项目、后乐园4A景区建设项目、XX庄园建设等文旅项目,通过文旅项目提升当地人气,吸引游客,通过拉动农民就业、游客消费等带动农民增收。

(四)做好帮扶村扶贫工作。

一是抓好结对帮扶,对生活存在困难、收入不达标的困难户实施对口帮扶,解决贫困户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二是抓好以购代扶工作,通过对口采购、联系供货渠道、帮助宣传推广等方式,解决困难户农产品销售问题,提高帮扶户收入;三是抓好行业扶贫工作,提供最基本的文化、广播电视需求,激发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动力。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

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认真落实责任,切实推进农民增收工作。

(二)强化经验总结。

要全面总结梳理日常工作中的做法、成效及经验,分析问题、剖析根源,提出解决办法及意见建议,及时调整思路、整改问题,确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第3篇:图书馆文旅融合范文

一、注重高定位,规划风情渔港美景。

以更大格局、更高视野拔高渔港小镇定位,形成有重点、成规模、能落实的总体规划体系,目标建设长三角地区(国际)一流渔港经济区,精美打造“三大美景区”:一是渔港风情休闲区。紧邻海王禅寺区域,规划建设渔港体验中心、渔港会展中心、渔港研学基地等核心业态,配套建设渔港影城、渔家客栈、渔人码头等功能业态,优化设计水、陆两条精品游线,真正让游客在渔港区枕海听涛、休闲度假、观景尝鲜。二是沧海桑田游览区。紧扣“乘船看大海,东方观日出”的渔港特色,优化出海游线两岸景观品质,沿线包含现代农业观光、水产养殖示范、滩涂赶海拾贝等特色项目,感受黄海湿地沧海变桑田的奥妙,丰富渔港出海旅游体验。三是水绿生态康养区。依托“新时代双拥林”、阳光林场及海堤路景观廊道等,打造水上森林、树下木屋,建设湿地公园、滨水公园、森林公园,配套特色风情民宿、一级旅游驿站,突出养生、养心、养肺,让游客置身天然氧吧,“白天可以深呼吸,晚上可以数星星”。

二、注重高品位,打造特色渔港美食。

围绕特色化、精品化、个性化,依托渔港经济区资源禀赋,立足黄沙港渔业产业根基,精致打造“三大美食区”:一是特色海鲜餐饮区。集聚打造以海鲜美食为主题的高品位特色街区,优选30家以上海鲜餐馆,培养100名以上海鲜名厨,集合海鲜烧烤、海鲜火锅、海鲜自助等多种形式,集中“鱼、虾、蟹、贝”等海鲜种类,举办海鲜美食节、健康海鲜节等节庆活动,同步品牌化精深加工、营销推广一批地方海产品,让游客品味“舌尖上的黄沙港”。二是精品餐厅消费区。沿黄沙河生态轴两岸,合理布局品牌商业餐厅。涵盖中餐厅、西餐厅、咖啡厅、儿童餐厅、音乐酒吧等形态,包含粤、川、鲁、淮扬及东北、西北各大菜系,确保20家以上国内外知名品牌餐饮连锁店入驻,集聚渔港人气,形成旅游消费,拉动地方经济。三是个性渔家体验区。结合渔家风情民宿打造,个性化定制“深度体验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住在民宿、行在渔船、游在黄海”的独特体验,深入感受黄沙港渔家生活,定期随船出海捕捞,自我选择海产品,自我烹饪海产品,多元化满足游客游玩的互动性、参与型和亲子性。

第4篇:图书馆文旅融合范文

【关键词】郭忠恕;焦点透视;精确;巧妙

一、运用焦点透视

李膺评郭忠恕《楼居仙图》曰“栋梁楹桷,望之中虚,若可蹑足,栏楯牅户,则若可以扪历而开阖之也。” iii很明显这是焦点透视的效果,结合郭忠恕《雪霁江行图》中的两艘船严格遵循着透视规律,可知郭忠恕深谙透视原理。赵子昂在教其子雍作界画时说:

“诸硒或可杜撰瞒人,至界画未有不用工合法度者。”“画屋木者,折算无亏,笔画匀壮,深远透空,一去百斜。如隋唐五代已前,及国初郭忠恕、王士元之流,画楼阁多见四角,其斗拱逐铺,作为之向背分明,不分绳墨。”

这里的“向背分明”也证实了郭忠恕对焦点透视的运用。中国画由于追求作者主观意向的表达,所以既遵循透视规律又不为其束缚,采用移动的视点来观察对象,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郭忠恕界画一改过去惯用的散点透视为焦点透视,使屋宇楼阁看起来更符合视觉原理,从而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苏轼语:

“长松搀天,苍壁插水。凭栏飞观。飘渺谁子?空蒙寂历,烟雨灭没。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iv

焦点透视需严谨的科学分析和精确的计算,其实中国一直不乏这方面的人才,东汉科学家张衡、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v、南北朝时数学家祖冲之vi等,所以在科学分析和精确计算方面,中国人是擅长的,并且曾经走在世界的最前端。郭忠恕是擅长精确计算的“以毫计分,以寸计尺,以尺计丈,增而倍之,以作大宇,皆中规矩,略无小差” vii,进行如此精确的计算需有良好的数学功底,郭忠恕是具备这个条件的。后唐同光三年五月礼部贡院奏文云:“郭忠恕同光二年,七岁举童子及第”,《天成三年七月敕 》敕文曰:

“宜令今后诸色举人,委逐道观察使慎择有词艺及通经官员,各据所业考试。及格者即与给解。仍具所试诗赋,经帖,通精数,一一申省。未及格者不得询私发解,兼承前诸道举人,多于京兆府寄、应例以洪固乡宵贵里为户,一时不实,久远难明。” viii

根据这则资料可知,郭忠恕在童子科考试时必考“诗赋,经帖,精数” 等课程,郭忠恕七岁童子及第,应对这些课程学习的很透彻,“学优登科”。“精数”即是数学计算,由此可知郭忠恕的数学根基相当深厚,在精确计算方面是擅长的,所以在娴熟的运用焦点透视的基础上,又融合了中国画的笔墨精华于界画,开界画新风尚,他不愧为界画之祖。

二、构图巧妙

郭忠恕的界画“离绝匠艺,非规矩绳墨者可求”,从以下这些资料可见一斑。

“郭从义镇岐下,延上山亭,设绢、素粉、墨于坐,经数月,忽乘醉就图之一角,作远山数峰而已,郭氏亦宝之。” ix

郭忠恕“乘醉就图之一角做远山数峰”这种只在图的一角画景物,其他地方留白的构图方式,非一般人能理解。从郭从义“宝之”来看,郭从义是能欣赏并理解郭忠恕的艺术的,但是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构图方式,并非都能得到欣赏者的认可,毕竟像郭从义这种艺术上的知音是不多的。以下这位富人子便是不懂艺术的人。

“岐有富人子喜画,日给淳酒,待之甚厚,久乃以情言,且致匹素。恕先为画小童持线车放风鸢,引线数丈满之。富家子大怒,遂绝” x。

郭忠恕画孩童放纸鸢,“引线数丈满之”,对于不懂艺术的富家子来说,此等构图方式是在应付他,于是大怒。晁补之评道:“离绝匠意,此又岂规矩笔墨可求者哉。”,由此可见郭忠恕构图的巧妙。沈括评道:

“忠恕楼台真有功,山头突出华清宫。用及象坤能画鬼,角嘴铁面头蓬松。” xi

沈括称郭忠恕在山头画宫殿,这种宫殿即主于画面上方的构图方式是不多见的。董其昌记郭忠恕《谿山行旅图》说:

“余得之长安,馆师韩宗伯见而奇之,谓此图如沧海沈珠、荆山韫玉,卞和一出,真是绝凡。余每叹服斯言。”

董其昌称赞郭忠恕《溪山行旅图》:“如沧海沈珠、荆山韫玉,卞和一出,真是绝凡”这也再次印证了郭忠恕的“离绝匠艺”,不同凡响。

郭忠恕《雪霁江行图》据明詹景风记载:

“前作远山疏林数重,林木不满寸许,山与木称。末作一舡迳尺,尾系一脚船,迹迳四寸。前作数人岸上拽船,船中器具与船人理船之事备极。”xii

现存的《雪霁江行图》是被割裂后的残卷,只剩下两艘船的部分,结合詹景风的描述,还原后的构图与张择端《清明山河图》开卷的部分类似,《清明山河图》首段汴京郊区风光。疏林、浅滩、茅舍、路人等,通过河流缓缓引入画卷,继续往右是货船云集。这种娓娓道来的构图方式,就像一首叙事诗一样,有开端有。郭忠恕的重点是江面上的两艘大船,前面的疏林等景物都是郭忠恕界画不可缺的构成因素,由景物引入主题——船,使人在视觉上有一个适应过程,这种构图方式对以后的界画家们有所启发。比如张择端的《清明山河图》开卷部分,就跟郭忠恕《雪霁江行图》的构图很类似,而郭忠恕早于张择端一百六十八年,很明显是张择端在学郭忠恕。

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中的构图就安排的很巧妙,画面中三分之二的面积是萦回曲折的楼阁,这很好的体现了以表现屋宇楼阁为主的主题,也利于作者的界画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现。画面左边的水、树石、上方占三分之一面积的山峰,与楼阁相映成趣,主题与陪衬层次分明又高度融合,郭忠恕创造的这种构图方式成了界画的一个模式,被后人所效仿。元代李容瑾《汉苑图》(见图16)的构图几乎和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完全一样,清代袁江《骊山避暑图轴》的构图是把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中左边的楼阁变到了右边而已,所以郭忠恕的界画在构图方面也开创了一代新局面。

注释:

i 于安澜.画品丛书·德隅斋画品[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82.

ii (元)汤垕.画鉴[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

iii 于安澜.画品丛书·德隅斋画品[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82.

iv(宋)坡.坡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

v 他把数学和天文学结合起来,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公式;他组织并领导的在全国的12个点对北极高度和日影长短的测量,是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的实测;他对历法科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推算出“开元大衍历”,后世有人称赞它“历千古而无误差”。

vi 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个闰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

vii 于安澜.画品丛书·德隅斋画品[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82.

viii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贡举部·条制三[M].北京:中华书局,1960.

ix(宋)苏轼.坡笔记[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x(宋)苏轼.东坡集·卷二十[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第5篇:图书馆文旅融合范文

百年来敦煌文献的整理

从1900年6月22日敦煌文书重见天日算起,敦煌文献的搜集、 整理、刊布、研究,经历了百年沧桑。先是英国人斯坦因于1906年从看守千佛洞的王道士手中连哄带骗地收买了大批经卷(有人估计在15000 卷左右),其后法国人伯希和于1908年也来到敦煌弄走大约6000多卷遗书。到清朝学部1910年下令把敦煌遗书运回北京,还有大约一万多卷。接踵而至的还有日本人、俄国人,又收集到一批散落在民间的卷子。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在千佛洞土地庙新发现一批文书,丰富了敦煌文献的内容。目前估计敦煌遗书写本总数达五万卷之多,还有少量木刻本。它们大多数为汉文文献,也有其他西域文字,内容除了大量佛经外,还有许多世俗文书,如契约户籍、儒道经典、诗词曲赋、医术方志之类。它们是研究四至十一世纪中古社会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从历史学的角度看,敦煌学是史料学,当今学科分类中,敦煌学属于历史文献学的范围。敦煌资料从敦煌学专家到历史学者手中,依赖于敦煌文献整理的进展。百年来敦煌文献的整理成绩斐然。无论是目录的编制,还是录文刊行,乃至影印出版,都有高水平的成果问世。最初,罗振玉、王仁俊、蒋斧等人只能把从伯希和那里抄写的文书或者伯氏寄赠的卷子照片编辑公布于世。罗福葆《沙州文录补》(1924)、刘复《敦煌掇琐》(1925)不仅主动辑录了英、法等域外敦煌文书,而且开始跳出四部书的范围,注重收录社会文书和民间通俗文学作品。陈垣的《敦煌劫余录》(1931)编辑了北京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的目录,许国霖《敦煌石室写经题记与敦煌杂录》(1936)从北图藏品中辑录出社会史、文学史和语言史资料,为世人了解和利用北京图书馆保存的敦煌文献提供了便利。

从三十年代的《食货》杂志刊登《唐代户籍薄》辑丛,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六十年代编写的《敦煌资料》第一辑,汇集社会经济史专题性内容的敦煌文书日益受到重视。日本池田温教授的《中国古代籍帐》的录文更加精审,范围也有扩大。而目前最实用的录文本则是唐耕耦、陆宏基合编的《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1986—1990),收录内容更为广博。分类编辑的则有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敦煌文献分类校录丛刊》,有关于天文历法、社邑、书仪、契约等专题出版。利用缩微胶卷影印出版敦煌文书的有台湾黄永武的《敦煌宝藏》,可惜其图版不甚清晰。影印本的上乘之作乃是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英藏敦煌文献和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的法藏、俄藏和上海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北京大学等地所藏的文书。此外还有许多带有研究性质的专题录文,如台北新文丰出版的《香港敦煌吐鲁番研究中心丛刊》、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敦煌文献丛刊》和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些汇编录文等。总之,不仅当年英国人斯坦因、伯希和等弄走的敦煌文书早已经有缩微胶卷供世人使用,还有高清晰度的影印本可供翻检,更有高水平的录文本能够为一般学者使用。经过几代敦煌学者的努力,敦煌文献已经逐步从少数学者的“专利”成为广大史学工作者共同的财富。

百年来敦煌社会史研究

研究中古历史,其资料无疑较上古秦汉为丰富,然而较之印刷术发明以后的宋元明清以来的近世却相形见绌,因此或谓治中古史乃以不多不少之资料研究不今不古之学问。由于社会史主要关心的是下层社会、民间社会,而官方记录大多重视“帝王将相”的荣辱兴衰。所以要研究中古社会史,特别是地域史、人口史、婚姻史、家庭史等,单凭官方记载便有捉襟见肘之虞,而敦煌文献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中外学术界都有许多利用敦煌文书研究中古社会的著作。日本《讲座敦煌》有《敦煌的社会》(1980)一卷,分社会构成与发展、生产与流通、寺院与生活三个部分,是研究敦煌中古社会的奠基之作。姜伯勤《敦煌社会文书导论》(1992)就礼仪、氏族、学校与礼生、选举、良贱、城乡、教团、社等八个方面概略地论述了敦煌文书中所展现的中古社会风貌。台北学者的《敦煌变文社会风俗事物考》(1974)从敦煌通俗文学作品中搜集有关社会风俗的资料归纳为十四大类,即饮食、衣饰、建筑、行旅、家族与奴婢(附妇女之家庭生活)、婚姻、丧纪、教育(附生育、养育)、信仰、经济、娱乐、社交礼仪、俗谚俗典、狱讼。日本金冈照光《敦煌的民众——其生活与思想》(1972)研究了敦煌民众的佛教信仰和布道方式。法国谢和耐《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中译本1987)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寺院教团及僧尼税务、财产、土地经营与商业借贷方面的问题。高国藩《敦煌民俗学》(1989)、《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1989)、《敦煌俗文化学》(1999)等系列著作,集中研究了敦煌地区的社会风俗史。转贴于

就敦煌社会史的专题研究而言,以对基层社会群体如寺院的研究最有特色。如所周知,中古佛教寺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寺院里的僧尼和各种依附人户有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姜伯勤《敦煌的寺户制度》在中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敦煌寺观依附人户及其身份地位的变化做了总结性的研究。郝春文《唐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除了以很小的篇幅叙述敦煌僧尼的宗教活动外,着力勾勒出了敦煌僧尼世俗活动的诸面象。敦煌文献中展示的工匠职业类别就有石匠、铁匠、木匠、索匠、瓮匠、皮匠、鞋匠、金银匠、玉匠、泥匠、灰匠、塑匠、鞍匠、弓匠、箭匠、胡禄匠、画匠、纸匠、笔匠、染布匠、毡匠、帽子匠等等。马德《敦煌工匠史料》(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开了一个好头。学术界已经注意到农民问题的研究简化为农民战争研究的不足,敦煌文献中关于农民的资料十分丰富,但迄今仅仅韩国磐《唐天宝时农民生活一瞥——敦煌吐鲁番资料阅读札记之一》(1963年)等少数论文专门论述到这个问题,从而为我们研究中古敦煌地区农民的生活与生产状况留下了极大的空间。

家庭及家族史研究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古时代尤其是中古前期,世家大族的势力举足轻重。敦煌文书中有丰富的反映地方豪门大族的资料。北京图书馆藏位字79号文书“天下姓望氏族谱残卷”是贞观八年高士廉向太宗条举氏族的抄件,足以弥补传世文献的缺失。《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记载了九道九十一郡七百七十七个姓氏和郡望,反映了安史之乱以后唐代氏族郡望的新变化,可以与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中的记载相互补充和印证。杨际平、郭锋、张和平搜集了公元5 世纪至10世纪敦煌户籍资料中的126户相对比较完整的家庭资料, 详细讨论了这一百多个家庭形态、人口结构和婚姻状况,是敦煌地域家庭史研究的重要著作。

妇女与婚姻是家庭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历来研究古代婚姻礼俗的资料都以《礼记》中的有关章节为依凭。敦煌文书S1725 号记载了初唐时代官方的婚礼范式,婚礼基本遵行六礼。先是纳征。男家给女家送去“雁、羊、酒、黄白米、玄楞、束帛”等六种财礼,如果女方收纳,则婚姻成矣。接着就是迎亲。婚礼分通婚和成礼两个阶段。赵守俨曾经依据《下女夫词》讨论了“近代之人,多不亲迎入室,遂就妇家成礼”的婚姻习俗。周一良也依据敦煌文献对婚姻礼俗作了精湛的研究。谭蝉雪《敦煌婚姻文化》一书首先搜集了敦煌壁画与文献中的婚姻资料,然后概述了婚姻制度、形态和礼仪。《邓家财礼目》列举了亲家送的彩礼清单。《荣亲客目》是阴家举行婚礼时宴请宾客的一份详细名单。多份《放妻书》表现了当时民间男女和离的情况。《太公家教》、《崔夫人训女词》等透露了中古传统家庭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研究其时大众心态与民间意识的重要资料。

敦煌学的未来:总体史与地域史

百年敦煌,成果斐然!面对未来,除文献整理与刊布的进一步完善之外,从历史学的角度看,至少有两个方面的课题值得我们重视。

首先是关于敦煌地域社会史的研究,即从整体史到局部史的研究。敦煌是中古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汇集之地,自古以来即胡汉杂居,汉族、吐蕃、突厥、大食及中亚昭武九姓等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组成了一个独特的社会共同体。它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民族大融合的缩影,又构成了有别于内地的一个独特的地域社会。研究敦煌地域社会史就是要充分利用敦煌文献研究中古时期敦煌这一独特的社会的历史,不仅是要个别地研究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宗教、民俗和社会生活,而且要在专门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去从总体上把握这一特定时空范围的社会历史形态。

其次是从敦煌地域社会史看中古社会史,即从局部史到整体史的研究。如上所述,敦煌虽然是偏于一隅的边民社会,但是它毕竟属于中古社会的一部分。了解敦煌地域社会史对于认识中古社会历史的整体仍然具有一斑窥豹的意义。敦煌文书中所见的均田制度是研究内地均田制度的重要材料。敦煌地区的租佃关系是理解内地租佃关系的一个线索。敦煌文书《下女夫词》里的婚姻礼俗有助于解读唐人传奇《游仙窟》的故事内容。

敦煌地域史的研究与中古总体史的研究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例如,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组织在强大的专制主义权力压迫下总体说来呈现萎缩状态。但是中古时代的社邑却是一个例外。唐宋笔记中都记载了中原内地的佛社组织,房山石经中也有社邑的活动,但是都很简略,不足以了解其全貌;而敦煌文书中保存了丰富的社邑资料,各种社条、社司转帖、社历、社文、社人状帖等展现其时忙碌的社邑活动和多采的民间结社形态。社邑组织具有提供社区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会慈善事业等功能。研究社邑组织的内部形态,进而探讨它与地方官府的关系对于理解中古时代基层社会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由于征收赋役的关系,正史、政书里不乏人口资料,一些学者的人口统计和人口研究都主要依赖于正史文献。墓志中也有一些人口的资料,依据墓志讨论唐代人口年寿问题已经有专著出版。但是,敦煌文书中的人口资料则提供了对西北农村青年、妇女、儿童和老人等不同人口类别进行分类研究的可能性。以僧尼这类特殊人口为例,敦煌地区有相当的僧尼是与家人住在一起的,他们参与分家析产,甚至还有子女侍侧。北京《房山石经题记》中也有高级僧官有妻儿的记载,两相印证,为我们了解中古僧尼的生活实态提供了新线索。

敦煌发现的若干“房基帐”或“地基帐”类文书可以说是中古时期独一无二的材料。墓志里有阴宅墓地的尺寸记录,但这里则是人们实际居住地的记录。它不仅显示了房屋地基的方位与尺寸,而且也记载了诸如堂舍、厨舍、院落、庑舍、东房、西房、入门曲子、外门曲、内门道、暖房子等建筑部位的名称,为我们考察中古人们的住宅状况与居室结构提供了依据。敦煌分家文书(如S5647、S4374)和遗嘱文书中的析产遗嘱揭示了其时的家庭财产分割关系,可以与唐代法律文献记载相互发明与补正。

第6篇:图书馆文旅融合范文

当人们厌倦了北京长城的人山人海,厌倦了杭州西湖的小家碧玉,厌倦了陕西华山的险峻怪异,厌倦了四川九寨沟的碧波不惊,厌倦了海南三亚的沙滩漫步……这时候你会发现青海这块土地的“自然、古朴、纯洁与回归”;这里有可可西里、三江源头、青海湖、日月山、藏羚羊、塔尔寺、冬虫夏草、高山雪莲、戈壁胡杨、热贡文化、原子城、茶卡盐湖、沙漠红柳……

当你第一次面对阿尼玛卿神山,车奔驰在国道,远远看那洁白的雪峰,寂静的冰川会让你感受到人类的渺小和懦弱,让你情不自禁地感悟生命的意义。有幸8月份闲得几天空暇,环青海湖领略一番,深切感受到天地的辽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海是旅行家的热土,探险家的乐园、摄影家的天堂、修行者的依托,它跟还并非一个感觉,它是我惟一希望回访重游的地方,它是寻梦人心灵里最后的一片净土。在这里,天很高,地很宽,人很小,心很大。在此抛砖引玉,浅谈我4天游青海的感受。

最佳旅行季节:每年6月份至8月份。到了9月份各地的气温逐渐下降,国庆节的时候除了东部还是万山红遍的金秋气象外,其它地区已经万木萧条,进入冬季。

气候方面:全年夏季只有1个月,平均气温超过30°,青南高原雷雹日超过60天,每年除了7、8月份以外,都有可能遇到降雪天气。

交通工具:西宁市区公交车1元全程售票,出租车一般是夏利、富康,6元钱3公里,超过部分每公里1.3元。如包车前往青海湖,从西宁出发租赁价格约为600元/天或选择1000元/车,环青海湖一圈,停留住宿一晚。

饮食方面:饮食口味有浓郁的高原特色和民族风情,以面食为主。著名特色包含:尕面片、酿皮儿、羊杂碎、烤羊肉、酸奶、狗浇尿油饼、拉条、手抓羊肉。

住宿方面:

塔顶阳光旅友驿站:西宁市城中区文化街文庙街;电话:0971-8215571

青海银龙酒店:西宁市市中心黄金地段,黄河路38号;电话:0971-6166666-5008,可以刷卡,提前预定八折优惠,标准间318元/天(含免费早餐、宽带服务)

西宁大厦:青海老字号的饭店,位于西宁市建国路、八一路的交汇处,距火车站半公里,可以接受MasterCard、VISA及银联卡,标准间380元/天(含双人早餐,无宽带提供);电话:0971-8164799

桑珠青年旅舍:一个具有藏式风格体现藏文化的旅舍,位于西宁市互助中路94号;电话:0971-7134077(暂不提供刷卡服务,双人房间会员价80元,有偿提供电话、网络及早餐)

网络通讯:网络覆盖西宁市、青海湖鸟岛、151景区等景点,网吧2~4元/小时;在青海多备些IC卡,多数地区买不到IC卡,邮局购买时注意看清是否全国通用,看好使用期限。IP电话普及,每分钟3毛钱。

第一天:甘肃临夏――西宁――青海省博物馆――青海新宁广场――夜宿桑珠国际青年旅社

第二天:塔尔寺――藏饰一条街――西宁夜市――夜宿桑珠国际青年旅社

第三天:包车前往青海湖――日月山――倒倘河――黑马河――橡皮山――151基地――夜宿青海湖大本营(青海湖边)

第四天:茶卡盐湖――沙陀寺――金银滩吃午饭――沙岛――原子城――下午返回西宁――夜宿西凉驿青年旅舍

day1

从甘肃临夏6点10分登上长途汽车(票价是43元,每天仅此一班),翻山越岭,几经周折,途经6个小时,终于在临近下午1点时候到达西宁汽车站。汽车站与火车站毗邻,出了车站步行5分钟,恍然看到“西宁”火车站背后与山峦相呼应,顿时注入了青海旖旎的自然风光特色,不愧享有青藏高原东方门户之称。在火车站乘坐32路公交车冷库站下车,票价1元,对面即“桑珠国际青年旅社”――具有藏式风格体现藏文化的旅舍。快速办理入住手续便开房搁下行李,准备去繁华市区转悠。

新到某个省市,最先快速了解当地文化的地方便是博物馆,青海博物馆新馆位于新宁广场东侧,内设9个展厅,讲了出土文物、江河源头、民族文物、还有藏传佛教艺术展等。出博物馆时,天空中飘着毛毛雨,阴霾里透着陌生,我钻进了新宁广场南面的青海省图书馆,一方面避雨另外去找些参考资料书翻阅(无需办理临时借阅证、存包免费,食品饮料可以带入阅览室,二层电子网络室,2元/小时上网服务,18:00闭馆)从图书馆出来,坐公交车返回桑珠青年旅社,无须担心到底坐哪趟车,西宁市区很小,弯道很多,只要是往火车站方向的,多换几次车,观览一下城市面貌,也是很值得的。(在火车站,乘坐32路汽车,直达冷库站对面即桑珠客栈)晚饭可以选择客栈旁边的超市、当地餐馆或御点客栈张厨师;推荐早餐套,15元包含煎炸双鸡蛋、大西北馒头、酸奶(放葡萄干、枸杞)榨菜、炸花生米。我释然地坐在沙发区,在台灯下翻阅着过往客人留下的寄言、心情。

day2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准备前往位于西宁市南偏西方向的塔尔寺。塔尔寺的开放时间为早8:00~17:00,从西宁体育馆有很多开往塔尔寺的班车,每30分钟一趟,票价5元;也可以4人拼车前往,在昆仑桥西侧附近有不少TAXI,往返来回,60元。(含3小时等待时间)塔尔寺门票为80元,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半价优惠,进大金瓦殿另需5元。

塔尔寺与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伦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并称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庙,也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诞生的地方。全寺四面环山,殿宇宏伟,佛像庄严,梵塔棋布,镏金筒瓦。游览塔尔寺最佳时间是赶上寺中各种法会活动期,特别是“跳神”、“晒大佛”、“大型酥油花展”等,不仅能欣赏塔尔寺宏伟的建筑艺术,还能了解藏传佛教知识。整体大致浏览3个小时,可以把殿堂庙宇全部浏览完毕,其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大金瓦殿”还是值得一去的。一般没必要在此住宿,对于“色友”来说,若要度过一个晚上,是可以独自享受没有大批游客的宁静寺院,拍到独特的夜景的。参观完塔尔寺会到市区准备下一个景点――水井巷藏饰一条街。

位于西宁市中心市场,近邻西宁火车站,这里是一条不足百米的巷道,专门出售具有藏族特色装饰品市场,大概30家店铺,饰品也琳琅满目,琥珀、玛瑙、藏银、牦牛骨等原料制成的各类藏饰,风情各异的羊皮画、做工细腻的唐卡和堆绣,蕴涵着浓浓民族风情的项链、手链、戒指、耳环、挂坠等饰物,做工精良,让你爱不释手;这里不仅有本地产的首饰,更多的是从、尼泊尔和云南等地批发过来的,价格从十几元到上千元不等,货真价实的东西,就会贵一些,但比起旅游景点或者其它城市,却要便宜30%左右。由于西宁地区相对落后,店铺绝大多数还不能持卡消费,但市场入口位置安装了农业银行ATM,取款很方便;有些只做批发不接受零售业务的商户是安装移动POS的,银联的卡都可以使用。

附近还有一个西宁批发市场,经营除首饰以外的物品,比如像衣服、鞋帽、玩具、日用百货、水果蔬菜等项目,都很具有当地特色,值得闲逛一圈。如果想逛品牌专卖店,就去新宁广场。那边是最大的休闲购物场所,可以刷信用卡、银联储蓄卡支付账单业务,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大街。

眼看六点半了,跟同屋室友约好去最有特色的西宁夜市吃晚饭。(夜市位于西宁大新街,可乘1路公车至大十字站下后,沿饮马街向北100米即到)羊肉是最有穿透力的,比内地城市的羊肉串腥膻味更浓郁些,飘满整个夜市。一共四个人,我们先后要了鲜嫩美味的羊蹄、清爽的水果糖葫芦、忒香的炒羊肠、琳琅满目的菜蔬沙锅、羊肠面、荤素锅贴、麻辣土豆片和青稞醪糟、西宁正宗酸奶。便宜又实惠,关键是当地那种风味,让我难忘怀念。

day3

8点整,我们饱餐完羊肉拉面,从西宁包了一辆富康出租车,便开始我们的环青海湖两天之旅。时间很短,大概以110公里/时的速度2~3个小时就可以看到瓦蓝梦幻般、波澜壮阔的青海湖――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从西宁起点到拉萨终点,就是青藏公路全程,乃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也是国道109线(北京至拉萨)的一部分,路基宽10米有余,前方是雪山宝鼎,两边是开阔的青海牧区,雪牦牛遍地都是,偶尔能遇到环湖的骑自行车朋友,磕长头的虔诚藏民祈祷者,车里放着韩红的“天路”,后车反光镜挂着挂饰牌。并且由于过了旅游旺季,无论同方向还是对面,行驶车辆都很稀松,听着师傅讲解着有关青海的美丽传说,车里坐着分别来自北京、深圳、成都、乌鲁木齐的结伴旅友嬉哈调侃,加上美味零食、红牛罐装饮料的刺激,深切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融合。

鉴于8月下旬,全线海拔在4000米以上,受印度洋水汽入侵的影响,青藏高原正赶上雨季,所以一路上赶上哪片云彩不高兴,就下一场小雨,开过那段又天空放晴,日照强烈,车行驶到日月山景区,竟下起了雪。日月山是青海农牧区的分界岭,山的东西两侧自然人文景观差异极为明显。西边是广袤苍茫,牧草丰茂,牛羊成群的大草原;东边是村落点点,梯田阡陌,麦浪滚滚的农区。日月山口的南北各有1个乳峰,其形状似太阳和月亮。藏语叫日月山为“尼玛达哇”,蒙古语称“纳喇萨喇”,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一路上道路两旁偶尔有比划的牧民,司机师傅说,他们是兜售青海湖裸鲤,又叫湟鱼。湟鱼生长缓慢,250克体重的鱼,需要8~9年,500克体重的鱼需要11~12年,青海湖裸鲤主要集中于每年3~7月由湖进入河中产卵繁殖,由于是国家禁捕鱼种,所以卖价昂贵,据说味道超级鲜美。

距日月山40公里的西山脚下,便是闻名遐迩的倒淌河了。一条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的河,海拔约3300米,全长约40多公里,由于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故名倒淌河。它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河流蜿蜒曲折,可如今倒淌河水清澈见底,但几乎都要干涸了,我们在碑那合影留念,便驱车继续上路。

从倒淌河至黑马河,青海湖南岸,风光鲜丽。司机说这就是黑马河畔,我们盼头张望,既未见黑马,也未见河黑,不知为何叫此名。其实只是个名字而已,位于日月山与橡皮山之间的一个小镇,河畔的清晨最为美丽、消魂,黑马河是流入青海湖50余条淡水河之一。

出黑马河不久,就可以看见连绵起伏的橡皮山麓高高地耸立在前方,像一座巨大的屏障。橡皮山的坡路较陡,大多是30~40度,土地肥沃,牛羊遍地走,属于青海南山山系的一部分,海拔4451米,比日月山要高出许多。在路上看到了用油菜花搭建的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的图案和建造中的佛塔,嘛尼石堆砌在旁。

美景总是看不够的,司机总是提醒我们继续前行吧,可我们一旦下车就希望更多的体验两旁的高原草场以及高原日照,到达151基地时候已然都快三点了!

赶紧去找饭馆吃点东西,司机一般是跟着蹭的,尕面片每人一碗(10元),然后又点5个菜,物价超级贵。西红柿炒鸡蛋就28元,当地蘑菇炒肉36块每盘,鱼香肉丝25元几乎没看见肉,回锅肉还不错,韭菜鸡蛋,一共每人平摊40多块钱,只能结现金,还没有发票。151基地,原先是国家研究鱼雷的基地,实验室就在湖中,门票50元,真是旅游业“宰”客成风的圈钱运动。

下午四点半,我们赶往提前在桑珠预定好的“青年旅社青海湖大本营”,4人间每晚会员价60/人,每床配备电热毯(可以免费洗衣服、做饭、看电影、聊天打牌,由于海拔高无法洗澡)。安排好住宿,我们便徒步走向对面的青海湖,省了100 元的门票。正赶上最晚一茬儿油菜花,近处金黄,远处深蓝,另人心驰神往。青海湖东西最长为106公里,南北最宽为63公里,周长约360公里,面积4583平方公里,最大深度为32.8米,湖面海拔3195米,湖水温度很低,冰冻期有4个月之久。青海湖就像是天空的一面镜子,走近了你才会发现,青海湖绝非是单色的,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里,青海湖的颜色或青或蓝,或绿或灰,甚至天空的颜色,都会改变湖水的颜色。邻近青海湖边,由于寒冷因素牧草已经一片枯黄,虽然远离城市喧嚣,但同样面临着生态恶化的问题。由于蒸发和降水的不匹配造成土壤水分逐渐减少,还有近年来的全球气温变暖,带来湖水影响的就是水位下降,盐度上升,湖面逐渐缩小。祭海的经文小纸片、藏囊包、经幡旗帜都已经退到了湖边缘部分处。

晚上四个人相安无事,既没有打呼噜的,也没有辗转反侧的,一个个把被子裹得很严实,很踏实地呼呼,可能高原容易嗜睡。虽然是8月份可没有日照的青海湖畔异常冰冷,气温早晚变化大,雨天气温就更低,凌晨时分,藏獒犬吠,成都室友,迷糊的从厕所归来,惊奇发现了湖畔的金色日出,大声呼唤要求我们立马穿衣服去瞧,新的一天开始了,很美。

day4

7:30,大家把身上的、书包里的能充饥的食品全都翻出来,摊放在桌子上,然后平均分配,解决早饭问题。大本营紧邻109国道,距离饭馆、小卖部差不多要40公里以外,也就是151景区。在大本营的墙面上欣赏完曾经住过这家客栈的驴友,然后也用荧光笔涂鸦完,签名留念,告别大本营的藏族姑娘后(离别前找她退押金),准时9点富康车已经由师傅检查完油缸、汽门、仪表、大灯、雨刷器、机油、轮胎各基本指标后,冲刷干净后,朝我们充沛驶来。

从青海湖大本营到茶卡盐湖大概需要2个小时,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最东部茶卡盆地内,面积10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氯化物型盐湖。初步测算,氯化钠储量4.5亿吨,盐矿厚度8米,最厚可达15米以上,据说够全国13亿人口食用80年左右。由于这两天下雨缘故,盐湖没有呈现结晶状,最好的时候师傅说能产生盐花,我们看到的盐湖是浅浅的绿色,上面飘着很薄一层颗粒结晶体。

从茶卡盐湖离开后,经过了环湖最大的宁玛派账房寺院――沙陀寺,路途中再次下雨。浓密的云黑压压的一大陀,我们的车奔驰在国道上,像是跟云移动的速度赛跑,冲出那片阴霾就拨云见日。青海的天真是变化无常,在金银滩商业景点吃了午餐出来的时候,看到了有生以来的完整彩虹!

我们的车走另一条环青海湖道路,真是眼睛的天堂、身体的地域,四个人齐刷刷地带着随身听有点摇摇欲坠了。路两旁已经看不到青海湖了,一成不变的是那蔚蓝的天,秀美的山峦,与成群的牛羊。师傅把车停稳,说道:“这就是沙岛,你们要不要下去看看呢?”沙岛位于青海湖东部,原来是湖中的小岛,因湖沙垄突出水面接受风沙堆积而成,恰似一个新月型沙丘漂浮于水面之上,蓝天、碧水、黄沙混为一体,很壮观,开发的娱乐项目有滑沙(25元/人/次),骑骆驼照相(20元/人/次)。

第7篇:图书馆文旅融合范文

关键词:沈周;《吟窗小会》;诗话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1)04-0133-05 收稿日期:2011-05-11

沈周诗话《吟窗小会》,《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吟窗小会》口卷,明沈周撰,清抄本。存一卷,上”而不知其卷数。钱谦益《沈石田跋》云:“石田先生《吟窗小会》前卷,皆古今人小诗警句心赏手抄者。今为遵王所抄,后卷向在绛云楼,为六丁取去久矣。……”据此可知,此书共有前后两卷,后卷已毁于绛云楼的火灾中。《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总目》云此书有清抄本在安徽,然笔者查访多次均未发现,或已亡佚。其实上海图书馆所藏缪日藻《敬米斋笔记》中亦全文抄录了此书前卷。此抄本半页七行十九字,黑格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卷端题“长洲沈周”。后有嘉靖乙丑(1565年)陆师道跋、康熙壬寅(1662年)钱谦益跋,共计诗话115则。周维德《全明诗话》、吴文治《明诗话全编》均未收录,罕有见者。《吟窗小会》是沈周晚年阅读的记录,是其诗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研究明代吴中文坛的重要材料,故笔者对其成书过程、诗学思想作如下考论。

一、《吟窗小会》成书考

《吟窗小会》前卷共徵引诗歌161首,自陶渊明至明成化弘治间诗人均有涉及。其第六十四则云:“弘治间,真州人殷叙用能医能诗,有旷达之致。年五十余,即制寿木,号为蓬岛睐舟……”∞殷叙用暂不可考,然可知《吟窗小会》成书不早于弘治间。弘治元年沈周已六十二岁,《吟窗小会》当是沈周晚年之作。笔者在多次阅读后发现,《吟窗小会》是沈周晚年在阅读《瀛奎律髓》、《后山居士文集》、《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等书时所作。

《吟窗小会》主要是沈周在读《瀛奎律髓》时所摘抄的笔记,所徵引评论的唐宋诗歌,有近一半的内容出自《瀛奎律髓》。如第四则到第十四则,所引十四首诗,均出自《瀛奎律髓》卷四十七“释梵类”,先后顺序与《瀛奎律髓》基本一致。第十八则到第二十九则,引用诗歌全部出自《瀛奎律髓》卷二十九“旅况类”;第三十则至四十二则,所引用二十六首诗,分别出自《瀛奎律髓》卷三十至三十五、卷三十九、卷四十二;第七十二至八十一则,除七十四则出自《瀛奎律髓》卷十“春日类”外,其他全部出自卷十二“秋日类”,编排顺序与《瀛奎律髓》完全一致。此外还有其他旁证,如第七十七则云:“章存标《立秋日》云:‘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此诗亦在《瀛奎律髓》卷十二,但作者为司空曙。而此诗前一首恰为章存标《长安秋夜》,沈周一时眼误,将此诗看成是章存标作品。由此可见,沈周作《吟窗小会》时,并非是在阅读诸多唐宋别集,而是在读《瀛奎律髓》,随读随记,故顺序如此吻合。

沈周作《吟窗小会》时亦在读《后山居士文集》。其第一一二至一一四则,密集摘录陈师道诗二十首,为说明问题,兹全录如下。第一一二则:“陈后山《谢傅监》云:‘今年贺公归,乃复过我庐。当使有近行,应门有长侯。小家不耐事,鸡飞犬升闾。莫归自有恨,亲颜一何娱。汝家吾无忧,能致贤大夫。’其诗中意谓傅公曾谒后山,有‘去年辱公先,怀刺留寓居’。后山已出。今傅公再至,后山又出。观其寓一段情致,俨如杜子美。”第一一三则:“后山《答秦少章》云:‘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九月十三日出善利门》云:‘一饥非死所,万里有生还。’《绝句》云:‘身将白鸟同归月,梦到黄粮未熟时。’《寄晁以道》云:‘两官俱为邻,常若千里远。经年不通书,子孰知我懒。’又云:“快意会有违,急行宁须缓。’《寻涧水源》云:‘施筇探清浅,垂平弄潺谖。’《湖上晚归》云:‘霜叶深于染,秋花晚自春。’《答颖长道》云:‘白发羞明镜,青灯怯素书。’《答关彦良》云:‘论人较贤知,富贵不在数。功名如附赘,得失何所顾。’《赠大素轲律师》云:‘自叹世间于计错,羡他湖上十年人。定知城市无穷事,尽在山人冷眼中。’《秋怀》云:‘风雨听朝鸡,岁月老松菊。’《杂题》云:‘生涯鞍马上,岁月短长亭。’《春酬应物》云:‘生世如风花,高下亦偶然。”’第一一四则:‘《东坡谒告》云:‘静中有业官成集,醉里无何老是乡。’《苏公独酌》云:‘云月酒下明,风露衣上落。’‘功名无前期,山林有成约。’《送叔弼》云:‘舌端悬日月,笔下悬江汉。’《赠山谷》云:‘名下今有人,胸中本无事。’《醴泉避暑》云:‘清泉照眼自生凉,修竹回阴欲遇廊。’《简李伯益》云:‘时情怜我门前雀,人好看君屋上鸟。’《秋晚》云:“叶落迎风脱,孤云带月归。”除《谢傅监》一诗有评论外,其他十九首均是摘抄,无任何评论,这就是钱谦益所说的“皆古今人小诗警句心赏手抄者”。其实这二十首诗,均出自宋刻本《后山居士文集》。《谢傅监》、《答秦少章》、《九月十三日出善利门》出自卷一;《绝句》、《寄晁以道》、《寻涧水源》、《湖上晚归》、《答颖长道》、《答关彦良》、《赠太素轲律师》、《杂题》、《奉酬应物》均出自卷二;《秋怀》、《东坡谒告》、《苏公独酌》、《送叔弼》、《赠山谷》、《醴泉避暑》均出自卷四,最后两首《简李伯益》、《秋晚》均出自卷六,顺序也完全相同。可见此时沈周是在阅读陈师道的《后山居士文集》,并作摘抄。

《吟窗小会》同样是沈周在阅读《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及宋代诗话的基础上完成的。沈周家藏有《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现在有据可查。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二十卷,元刊本。……每卷首有朱文圆印,日‘镜及吴兴’、‘有竹居’、‘蓬壶侍史’‘飞华亭’诸朱记。”“有竹居”即沈周别业雅号。如《吟窗小会》第一则云:“‘空屋孤萤入燕巢’、‘水萤穿竹不停飞’、‘萤入定僧衣’、‘一点孤萤照寂寥’,皆唐人工语……”所引用的四首唐诗,均出自《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第十七则:“唐彦谦《长陵》云:‘耳闻英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扌+不)。千载竖儒骑瘦马,渭城斜日重回头。’高祖有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之语,彦谦追忆当时,故云‘耳闻’。张释之谏文帝将诛盗玉杯者日:‘假如愚民盗长陵一(扌+不)土,陛下置之何法?’彦谦生于百世之后,故云‘眼见’。高祖善骂士,尝骂郦食其日竖儒,彦谦谓竖儒之叹,千载尚存,不能回头顾内之陵寝于荒丘斜日之次,其宛转感慨于言表,可见唐人妙意。”与《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卷十一《长陵》之内容基本一致,当是参考了此书。此外《吟窗小会》中还有众多宋代诗话的影子,如《竹坡诗话》、《苕溪渔隐丛话》、《竹庄诗话》、《诗话总龟》、《吟窗杂录》等,亦多有所徵引摘录,限于篇幅,不再举例。

二、《吟窗小会》诗学论

《吟窗小会》不以资闲谈、考本事为胜,主要以评论诗歌为主,可以较为集中地体现出沈周诗学思想。其诗学思想,以“自然”一以贯之。在诗歌创作上,沈周追求“随口道”、“触口言”的随意即兴表达方式,要求自然天成,不假思索;在诗歌审美上,追求含蓄婉雅、“意外之趣”的诗风。

“自然”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早已存在,刘绍瑾先生称其为“中国古代一个隐性的、潜在的文学理论体系。”沈周论诗,亦以“自然”为主。如第一则:“‘空屋孤萤入燕巢’、‘水萤穿竹不停飞’、‘萤入定僧衣’、‘一点孤萤照寂寥’,皆唐人工语,皆触目见索而得景与像融会,出自然之妙,如不涉思维者。……”第五则:“潘阆《宿西禅寺》云:‘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想随眼见而随口道,妙处自然也。”第五十四则:“杨凝式尝书云:‘云驶月晕,舟行岸移’,自然之妙。”“自然”从创作论上讲,即“强调艺术创作要从自然、真切的审美感受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概念、传统的教条、书本上的法则出发”。这也就是沈周所说的“皆触目见索而得景与像融会”,而“不涉思维”,即在艺术思维中坚持形象直觉,而不是逻辑思维。只要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自然遇合,不必苦吟推敲,就能情景适会,自然感兴。所以沈周多次强调诗歌要“随眼见而随口道”,如第十则:“僧皎然《怀旧》云:‘不因寻长者,无事到人间。’俨然二人相晤,触口而言耳。……”第五十二则:“潘士骥《乡友宿别》云:‘问年俱老大,记旧半存亡。’此眼前事,信口言也,妙而雅。”这种“随口道”、“触口言”、“信口言”,就是随意即兴的“自然”创作方式。触目之景、身边之事,都可以即兴吟出,自由抒发,而不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更不能雕琢藻饰。因此沈烈反对诗人的“费思断句”、“穿凿求奇”。如第一则:“……出自然之妙,如不涉思维者。今人便用心穿凿求奇,何曾咏到如此田地。所以见唐人之高也。”第四则:“唐人周繇《甘露寺》云……语似易而难咏,岂尚强斤句者知此妙哉。”第五十三则:“柯茂谦《江行早发》云……眼前意思,人徒费思虑,远求而反涉近。此近意而人亦吟不到。”穿凿求奇、费思求远,便破坏了诗歌的“自然”之美,只有“不涉思维”,没有任何人为的思考拟议,以最为随意的语言,才能达到即境会心,人物合一,才能道出诗歌的“自然之妙”。

在诗歌审美上,沈周追求含蓄婉雅、有“意外之趣”的诗歌风格。第九则:“常建《题破山寺》云……句浑成而思精巧。读去殊未觉,味之则有馀。”第十七则:“唐彦谦《长陵》云……其宛转感慨于言表,可见唐人妙意。”第三十一则:“刘长卿《献节度李相公》云……词意从容宛尽,此唐人之高妙。”第三十八则:“陈简斋《感怀》云……言有尽而意无穷。”第四十四则:“赵师秀《寄友》云:‘春到山疑长,江空雨似无。’意外之趣。”无论是景物描写的意象融合,还是咏史感怀的思绪万端,沈周都是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风格。刘绍瑾先生指出:“平淡自然的美是几经淘洗、锻炼,化巧为拙、藏深于浅而臻的‘大巧之朴’、‘浓后之淡’。”追求诗歌的意外之趣,正是美学风格上的“自然”趣尚。故沈周在强调“意婉”时不忘“词直”,如第二十六则:“赵师秀《简同行翁灵舒舟楫先后相失》云……语直而意婉。”第三十七则:“韩致光《春日经野堂》云……虽眼前景物,词直而意圆,可爱。”“词直”是指自然的、直白的、没有雕琢的语言,这样才能将自己的真性情无拘束地表达出来,才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但自然直白的诗歌语言,并不是要诗歌趋向浅俗,而是雅。沈周多次强调诗歌的“雅”,如第十则强调“雅而不华”,第五十二则强调“妙而雅”,第四十七则:“尝听人诵《镊白发》诗云……似俗而雅,可爱。”沈周所推崇的是语言平直而婉雅,浅近而不雕琢。因此对于白居易诗歌的浅俗,沈周也颇有微词。如第四十三则:“白乐天《感兴》云:‘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理趣固足,辞伤近而少宛雅。”要想诗歌充满意外之趣,就不能冗长拖沓,沈周非常强调诗歌的简洁。如第二则:“国朝诗僧泐季潭咏《落叶》云:‘一片复一片,西风与北风。但看阶下满,不觉树头空。’后尚有四语,便赘了。何似止前四语,意足词是。正如柳子厚《渔翁》诗多后两句。”第三则:“……《赠隐者》云:‘筑金诱得非名士,况是无人解筑金。’后又剜泥带水,便不如前斩截了,其识尚不到。”第十五则:“……又《过废宅》云:‘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之于落花流水便见废宅,何必苦苦言颓垣败壁也。”这种拖泥带水,便破坏了诗歌的含蓄意境,就不是“触口言”出的真性情,而是“费思断句”所造成的画蛇添足。诗歌含蓄的另外一种表现是“怨而不怒”,沈周亦多次强调,如第十六则:“崔涂《屈原庙》云:‘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此诚怨而不怒也。”第三十三则:“皇甫冉《婕好怨》云:‘事与时偕往,恩无日再中。’其寓感叹之意,而略不涉怨。日不中则不复正矣。然下一无字与再字,犹有期望存焉。”

徐楠将沈周的创作观归纳为“漫兴精神”,并指出:“漫兴,不仅是沈周的夫子自道,也正好足以代表几位苏州诗坛核心成员的典型创作观。杨循吉、唐寅、桑悦等人,均主动以任性缘情、不受羁勒的方式提笔为诗,这,恐怕才是其诗歌观念上看上去‘无严格宗主’、作品风格表现出强化‘真’而脱弃‘雅’的反古精神之根本原因所在。”黄卓越先生认为:“沈周中期归于习宋及偏好白、苏、陆等,在当时更多地还应属于有异于时流的一种选择。与尊唐一系相比,如果习‘唐格’的特征是公于锤炼,那么习宋或者习白、苏、陆则更偏向于求意与风格上的趋于平易、浅白。”两位先生对吴中文坛的把握都较为精准,但就沈周而言,还是有细微的区别。我们在《吟窗小会》中可以看到,沈周确是“任性缘情、不受羁勒”的创作方式,但在强调真的时候更是注重雅,而不是脱弃雅。沈周在习白上还是有所选择的,自居易诗歌风格、语言以浅俗著称,而沈周却是追求有含蓄婉雅的诗风,与白居易恰恰相反。这恐怕与沈周的性格及其所处的时代有关。作为一个安隐和顺的儒者,沈周和张扬狂放的杨循吉、祝允明、唐寅等人毕竟不同,唐寅的诗歌可以俚俗至“如乞儿唱莲花落”,可以有露骨的描写,而沈周创作诗歌只能要求婉雅含蓄,怨而不怒。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对“怨而不怒”的追求,尚有台阁文学的影子,而正德嘉靖时期台阁文学退出主流,复古派独领,吴中诗风也变得更加俚俗化。沈周以“自然”为主的诗学思想,在吴中文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自沈周至祝允明、唐寅等人,其诗学思想是一个演变渐进的过程,不可以“吴中”笼统而论。

三、《吟窗小会》的价值

虽然目前我们不能看到《吟窗小会》的全貌,但仅此前卷,就足以体现出沈周追求“自然”的诗学思想,是研究明代吴中文坛的宝贵的资料。不

仅如此,《吟窗小会》还是钱谦益编纂《列朝诗集》的资料来源,对钱谦益诗学思想亦有一定影响,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现出吴中一贯的诗学传统。此外,《吟窗小会》还为我们提供了沈周晚年阅读、书画创作的资料,亦颇有价值。

由于《吟窗小会》藏于绛云楼,故钱谦益得以先睹,在编纂《列朝诗集》时有所参考徵引。如《吟窗小会》第五十九则:“罗状元纶云:‘禅房花木尘中蝶,净土池塘劫外鱼。”’《列朝诗集小传》之罗修撰伦条:“伦字彝正,吉之永丰人。成化丙戌状元,除翰林修撰。……沈石田极称其‘禅房花木尘中蝶,净土池塘劫外鱼’之句,而集本不载。”正是来源于《吟窗小会》。周兴陆先生指出:“钱谦益的这部《列朝诗集》是在明诗史的大背景中有意识地突出吴中诗学传统,对吴中诗学传统的追溯、忧思和提倡,是钱谦益诗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列朝诗集》的一个重要意旨。”作为明中期吴中文坛首位盟主的沈周,亦是钱谦益“追溯”的主要对象,故在诗学思想上有许多契合之处。钱谦益的诗学思想中的性情灵心,无不有着“自然”的影子。如其在《题交芦言怨集》中说:“古人之诗,以天真烂熳、自然而然者为工。若以翦削为工,非工于诗者也。……吾之所取于《吾炙》者,皆其缘情导意、抑塞磊落、动乎天机而任其自尔者也。通人大匠之诗,铺张鸿丽,捃拾渊博,人自以为工,而非吾之所谓自然而然者也。”从《吟窗小会》可知,在宗唐的大背景下,沈周依然读宋诗、论宋诗,这就是祝允明所说的“卒老于宋”;而钱谦益在天启崇祯之际掀起的学宋之风,亦可从吴中诗学传统的角度来探讨。吴中文学思想是明代文学思想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一链,从吴中派到公安派、再到钱谦益的诗学发展脉络,已为学者所重视。《吟窗小会》的发现,将会使此诗学发展脉络更加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8篇:图书馆文旅融合范文

[关键词]信息服务;信息素质;旅游信息;E时代

[中图分类号]F5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2-0081-0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融合,互联网得以普及应用,信息的处理与传递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人类随之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电子时代或网络时代,亦称为“E时代”。E时代是以信息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的普及与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经济时代。在E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和载体。

一、旅游信息与旅游信息服务

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旅游信息的需求日益高涨,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旅游信息服务成为E时代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一)旅游信息。所谓信息,是物质和能量的形态、结构、属性和含义的表征,是人类认识客观的纽带。它能对接收者的行为产生影响,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信息可以用文字、数值、语言、声音、图像、视频等各种形式被表达出来。

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旅游信息对旅游者的旅游决策有重要影响,是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到旅游计划的制定,以至旅游消费的全过程,旅游信息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向旅游者的旅游信息是指与旅游者自身旅游活动相关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消息、数据和资料的总称。具体来说,旅游信息包括旅游产品信息、目的地信息、住宿信息、餐饮信息、娱乐信息、购物信息、交通信息、气象信息,其他相关信息如旅游常识、人文环境状况以及旅游注意事项等。

(二)旅游信息服务。旅游信息服务是指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政府和其他旅游信息提供方,经过调查研究、增值处理等环节,对旅游信息和旅游信息产品进行加工,并借助自身拥有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以、咨询等行为方式满足旅游者旅游信息需求的活动。面向旅游者的旅游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旅游信息。旅游信息服务是指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将采集到的旅游信息,经过编制加工,并通过各种旅游信息传播媒介对外公开,是一种较常见的主动服务形式。

在E时代,由于网络成为信息传递的主渠道,也是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其在旅游信息服务方面的地位显著提升。

2.旅游信息咨询。旅游资料种类繁多,网上的旅游资源更是浩如烟海,其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垃圾。为了能使旅游者和其他信息需求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新、最有效的信息,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是指通过旅游服务人员或借助其他信息载体和信息工具(如电话、e-mail等),为旅游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信息,并解答旅游者疑难问题的一种服务。

二、E时代旅游信息的质量要求

高质量的旅游信息是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的内在保证。在E时代,人们对依托信息技术支撑的旅游信息服务有了更高的期待,进而对信息服务的核心内容――旅游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

(一)旅游信息的丰富性。所谓“丰富性”,就是指提供的旅游信息资料全、范围广、内容详。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开展旅游信息服务的前提。旅游信息越丰富,就越能增进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以及旅游企业的了解,有助于他们作出正确的旅游决策。

在E时代,旅游信息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旅游博客、旅游论坛、旅游专业数据库、旅游网站以及其他电子传媒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旅游信息。其中,旅游网站已成为旅游信息最重要的平台,各类旅游信息被分类编辑,并设计成专门的网页供旅游者查询。

(二)旅游信息的准确性。所谓“准确性”,就是提供的旅游信息准确可靠、无虚假、无错误。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交通时刻表、天气状况、出入境管理等旅游信息必须准确,才能帮助旅游者确定相应的旅游计划和完成预订的旅游活动。如果旅游信息不准确,则势必会极大地降低旅游者的满意度,甚至会给旅游者带来经济损失和更加严重的后果。

在E时代,旅游企业和其他旅游信息提供方一定要把好旅游信息关,做好信息的鉴别与加工工作,保证提供信息的准确无误。

(三)旅游信息的及时性。所谓“及时性”,一方面是指提供的旅游信息内容新、更新快,另一方面是指提供服务的及时性。由于旅游价格、旅游项目等往往随时间、季节而变化,因此,对旅游者来说,旅游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只有及时、准确的信息才能使旅游者适时作出决策。同时,要及时回答和解决旅游者的咨询问题,体现出信息服务的快捷性。

在E时代,网络通信技术日趋成熟,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开始习惯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各种最新信息,这也进一步要求旅游企业提高旅游信息更新的速度和频率。

(四)旅游信息的可获性。所谓“可获性”,一方面是指提供的旅游信息容易查找和获得,另一方面是指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便利性。

在E时代,面对海量的旅游信息,旅游者要想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非轻而易举。为了方便旅游者查询信息,设计一个友好的服务界面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建立导向式的旅游信息自助查询平台、网上信息资源的超链接和旅游网站导航系统,引导旅游者快速查找所需信息。此外,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资料的归类整理和标准化处理,也有助于实现旅游信息的传递、共享和检索。

(五)旅游信息的多媒体化。所谓“多媒体化”,就是借助多媒体技术,使旅游信息在表现形式上,由过去单一的静态文本形式向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相结合的动态多媒体形式转变的过程。

在E时代,多媒体、虚拟现实、数码技术以及三维动画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使网络、LED大屏幕、触摸屏等旅游信息载体上不仅能充分展示图片、照片、文字介绍等静态信息,还能展示声音、视频等动态信息,实现了无形产品的有形化展示。

三、E时代旅游信息服务的特点

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信息的传递和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使旅游信息服务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呈现诸多新特点。

(一)旅游信息需求多元化。从旅游信息需求的主体看,不管旅游者的职业、背景、学历、年龄、地域等是否相同,他们在外出前都希望掌握详细的旅游信息以减少出游风险。因此可以说,社会每一名成员都有可能成为旅

游信息的需求者。

从旅游信息需求的内容看,一方面,旅游者受教育程度、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以及经济状况等存在差异,决定了他们的旅游信息需要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即使是同一名旅游者,具体到每一次旅游,有关“吃、住、行、游、购、娱”的信息也会有所侧重。

从旅游信息需求的方式看,进入E时代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广阔,越来越多地利用旅游数据库、LED大屏幕、触摸式自助查询系统、旅游网站以及旅游信息服务中心等方式获取旅游信息。

(二)旅游信息传播网络化。国际互联网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旅游信息传播渠道,也是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信息源。据1998年国际权威组织调查,70%的读者光顾过与旅游有关的网页,查阅有关旅游项目。随着旅游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化,旅游目的地、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大都建设和开通了各自的旅游网站。除专业旅游网站外,许多综合性的门户网站、地方政府网站也纷纷开设旅游频道或旅游网页。

在E时代,信息传递与获取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完成,从而打破了面对面交流带来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极大地拓展了信息服务的领域。无论旅游者身处何方,只要能接入互联网,就可以在任意时间在线查询全球范围内的各种旅游资料、旅游产品及其价格等信息。

(三)信息服务人员知识化。旅游信息服务是旅游业中信息化应用水平最高的领域之一,信息服务人员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处理,通过网络或电子手段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服务。缺乏相应知识的信息服务人员将很难胜任这项工作。旅游信息服务人员知识化具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要求服务人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能够胜任E时代的信息服务工作,二是要求服务人员掌握操作和使用新设备、新工具、新软件的必要知识。

在E时代,最新的科技知识和信息技术成果源源不断地注入到旅游服务当中,使旅游服务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的趋势。这种趋势不仅表现在以知识为主的工作岗位的增加,还突出地表现在先进的电子设备、智能化服务设施以及各种管理软件广泛应用于旅游服务中。

(四)信息服务手段电子化。无论是电话信息咨询服务,还是基于网络的信息咨询服务,信息技术都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在现代化的呼叫中心(call cen-ter),信息服务人员使用的电话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仿真电话,可以用鼠标和键盘轻松地完成电话的接听、挂断、转移和外拨等操作。客人可以使用多种方便快捷的方式(电话、传真、计算机、手机短信、E-mail等)与服务人员进行沟通,同时还可实现多种沟通方式之间的自由转换。

在E时代,信息资源的获取、检索、加工、整理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为提供优质、高效和全天候的信息服务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四、E时代旅游信息服务人员的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是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IA)主席保罗・泽考斯基首次提出的,他将之解释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原始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认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在需要时能够识别、查找、评价和有效地使用信息。结合上述定义,本文认为,信息素质是人们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以及在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时所必备的操作技能。

旅游信息服务人员是旅游信息服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在E时代,旅游信息服务人员的信息素质将直接影响旅游信息服务的效果。根据E时代旅游信息的质量要求和旅游信息服务的特点,旅游信息服务人员的信息素质及其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的态度和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它决定着信息服务人员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换句话说,信息意识是自觉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捕捉、判断、整理、利用和提供信息的意识。

在E时代,旅游信息服务直接面向旅游者,是一项复杂而具有创造性的服务工作,要求旅游信息服务人员具有较高的敏锐度和洞察力。一方面,在开展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时,他们要及时判断和把握旅游者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要善于从数量庞大的旅游数据库中查找相关信息,并能以最短的时间整理、加工出旅游者所需要的信息。

(二)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参与信息活动的主体应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和道德准则,以规范、约束各自的信息行为,从而使整个社会的信息活动保持良好的秩序。也就是说信息的传播、利用要受到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制约。

在E时代,信息服务人员既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提供者和传播者。这就要求信息服务人员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在旅游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环节,自觉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为顺利开展旅游信息服务提供保障。此外,在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中,信息服务人员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旅游者的个人信息,因此特别要求信息服务人员注意保护旅游者的隐私,不随意泄露其个人信息,更不能将这些信息公开或出卖以谋取利益。

(三)信息责任。信息责任是指行为主体在收集、鉴别、加工、和提供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的高度责任感和负责任的行为。信息责任实际上是指信息服务人员必须而且应当承担的与其角色相适应的义务。

在E时代,信息以空前的增长速度大量涌现,并通过网络传播和共享。网络在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问题。网上信息真伪难辨,垃圾信息更是屡见不鲜。因此,作为旅游信息服务人员,必须具有坚定的信息责任感,在收集信息时提高鉴别能力,剔除垃圾信息;在信息时,保证数据和信息内容的真实可靠、准确无误,使旅游信息真正成为旅游者进行决策的可靠依据。

(四)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指在旅游信息服务中,旅游信息服务人员需要了解的有关信息的背景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在E时代,旅游信息服务中应用了大量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服务的完成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字化的信息、电脑化的操作和网络化的传递。因此,旅游信息服务人员应对信息的产生和组织方法、信息的特征与表现形式、信息安全与保护,以及常用的信息处理与检索知识有所了解。此外,在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同时,还应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例如学习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及其相关设备的使用和日常维护知识,以便能熟练地使用各种信息工具从互联网上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和提供信息。

(五)信息能力。能力指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性。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指人们了解信息源、获取信息、查找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和利用信息时的一种直接或潜在的能力。

在E时代,多元化的海量信息和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方式,要求信息服务人员具备以下能力:

1.了解信息源的能力。充分了解和利用各种信息源是快速获取信息的前提。旅游信息服务人员既要了解传统的印刷类旅游信息资源,更要了解电子类信息资源,特别是互联网上旅游信息资源的分布和范围。

2.捕捉信息需求能力。捕捉信息需求能力主要是指快速判断和捕捉旅游者信息需求的能力。旅游信息服务人员只有在正确地理解旅游者信息需求的前提下,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信息服务。

3.加工处理信息能力。信息的简单堆积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旅游信息服务人员应能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并根据用户的现实需求,从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挖掘、筛选、组织和加工整理出旅游者最需要的信息。

4.信息沟通交流能力。经过处理的信息最终还要提交给旅游者,因此,旅游信息服务人员还应具备利用各种信息工具与旅游者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努力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水平,实现信息的有效利用。

第9篇:图书馆文旅融合范文

台湾高等教育经过50年代的奠基,60-70年代快速发展,80年代的调整改革,90年代至今转型升级,有高等学校165所(不含军警学校和远程教育学校),其中私立高等学校110所,公立高等学校55所,本专科学生110余万人,研究生近20万人。80年代末,台湾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如今已迈入普及教育阶段,200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8.6%。

二、台湾高等教育特征

(一)注重办学形式多样,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1950年,台湾只有一所大学(台湾大学)、三所独立学院(分别是工学院、农学院和师范学院)、3所专科学校、本专科学生总数仅6660人,研究生5人。根据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客观上要求设立更多的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显然单靠公立高等教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广大民众的求学愿望。因此,开始推行公立与私立并举,以公立为主,私立开放的政策,实行正规与非正规形式,正式高校与非正式、非学历高等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在发展模式上实行长期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文凭证书与学位教育相结合,正规高校与空中大学(远程教育)相结合,成人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相结合,通过改制,扩建、升格高等院校来推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使台湾在80年代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台湾高等院校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私立学校发展。把发展私立高等教育摆在突出位置,1974年,为鼓励私人捐资助学,颁布了《私人学校法》和《私立院校奖励条例》,规定私立专科以上学校为台湾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形成比较完备的私立教育体系,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据统计,1989年,私立院校发展到77所,占全部高校的66.4%,在校生占总数的72.7%,硕士,博士研究生,来自私立学校有4396人,占224%。显然,私立高等教育是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由于台湾私立学校比重大,减轻了政府负担,教育经费用于公立高等教育投入,2006年,台湾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达5496亿元台币,教育经费占gdp总值比率为5.6%,其中高等教育总额为2220亿元台币,约占整个教育经费支出的40%。一所万人大学每年的投资一般在20亿元台币左右(相当于人民币5亿元)。

(二)注重办学理念凝练和办学特色的打造

台湾的大学十分重视办学理念的确立,这集中体现在各个大学的目标、追求、校训和校歌之中。成功大学的办学理念为教学与研究并重,科技与人文均衡发展,专业与通识教育携手共进,学生与教授共荣,引领成大迈向国际顶尖大学。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强调技术务实导向,落实职业证照制度;结合地区产业特色、灵活设计专业学程;促进产学建校合作,构建多元学习组织;配合产业结构变化,弹性调整紧缺专业;加强师资专业能力,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正修科技大学以出色的艺文环境,具国际化水准的超微量研究科技中心,先进的半导体测量环境及丰硕的产学合作成果为绩效与特色。创建于2000年的高雄大学,注重构建人文、生态、休闲、健康的大学城,有“世界绿色大学”之荣誉,以年轻师资、效率行政、新颖设施培育顶尖学生,并以坚强的学术研究为后盾,期许成为政策发展的助手。国立宜兰大学秉承“笃学力行,敬业乐群”校训之精神,教学与研究兼顾,人文与科技并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丰富的人文素养,主动的社会关怀,宏观的国际视野,成为具备全人品格的人才培育目标。实践大学秉承“勤劳是快乐”的观念,强调“科技与人文并重”,积极推动“生活与创意”全人教育,以培育更多勤劳努力同时具备创意思考及国际观的优秀人才。私立南华大学是由佛光山星云大师发起“百万人兴学”,募款创立,格外重视教学品质、教学环境与学生人格发展的提升,本着“取之社会,用之于社会,精致办学,提升研究,参与并服务社会”之办学理念,并以发扬古代书院传统,重建人文精神,结合人文与现代科技知识为主要发展目标。

台湾的大学一旦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就能一以贯之,比如台湾大学作为世界一流的综合类大学,其校训一直秉承老校长傅斯年先生当年确立的8个字“敦品、力学、爱国、爱人”。办学理念是学校改革发展的灵魂,它决定着学校发展方向。台湾的大学正是有了各自的办学理念,才能打造出不同的办学特色。比如高雄餐旅学院是一所高职院校,其校训是“精训勤朴”,办学理念是多务实少理论,培养优秀餐旅人才。学习结合生活,增进学生习作经验,兼办推广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建教结合,学理论与学技术相辅相成。建立国际交流,汲取先进国家经验。屏东教育大学校训是“诚爱严明”,办学目标是“崇尚学术自由,发展教育事业,注重人文关怀,丰富艺术涵养,融入科学知识。校歌为“武山苍苍,淡水泱泱;钟灵毓秀,化被八方;八德兼备,四维是张;手脑并用,六艺维扬;做中学,做中教,百炼成钢;学不厌、教不倦,以进以康;屏师之风,山高水长”。台湾的大学都十分注重办学理念凝炼和特色的建设,这个方面很值得我们思考借鉴。在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中,各高校应有不同的层次目标、功能定位,应该以先进的办学理念设计特色、创造特色、强化特色。

(三)注重通识教育,培育完善人格

台湾的大学十分重视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融合人文与科技领域,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一般占毕业总分的20%以上,选修课科目包括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社会与哲学,数学与逻辑,物理科学,生活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等学术范畴。台湾大学黄俊杰先生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高等教育界对通识教育的看法作了如下归纳:一是通识教育目的就个人而言是培养健全的人,就团体而言是培养共识,即生命意义、历史文化、政治素养和人类前途的共识;二是通识教育的渊源是西方传统的博雅教育;三是通识教育方法是运用人所具有的特质——理性、道德、价值观念,自由意志等帮助个人充分发展潜能,发挥人性,四是通识教育在于培养一个健全的人应有的知识、技能与情意;五是通识教育着重知识的广博性、整体性,它包括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六是通识教育要培养良好技能,包括表达、沟通、综合、分析、了解与批判等能力;七是通识教育要陶冶的情操,包括追求自我实现,尊重他人价值,热心社会问题,珍视民族文化,善尽民族义务,以及关怀人类前途。因而台湾各大学在通识教育的实践中能够本着通识教育的理念,积极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开展与通识教育有关的活动,组织师资与教学资源,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为通识教育的评鉴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台湾的大学加强通识教育首先反映在各学校的培养目标中。国立台湾交通大学虽是一所理工科大学,其目标定位却是“先进  

科技的摇篮,精致艺文的殿堂,台湾科技起飞的领航员。拟定通识教育的四项目标是“通天人,识古今,教博雅,育和平”,显示出文理渗透的培养要求;其次反映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上。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规划为人文与艺术、社会与管理、自然与科技等三大领域,以满足学校工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社会学院等不同主修学系之需求,引导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人文与艺术领域强调人本思想,通过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课程来陶冶学生气质,提升其人文素养。社会与管理领域包括法律、政治、心理、经济、管理等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对于多元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自然与科技领域有两大主轴,一为思想观念之熏陶为内涵,主要范畴为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护环境的精神;另一为实用知识之传授为重心的课程,涵盖生物、医学、环保、理化、资讯、应用工程等各种科学领域,带领非专长学系的学生了解科学的概要,增进其生活的技能。

南华大学自1995年办学以来,不遗余力推动通识教育,该大学大力推行兀型教育,其中兀之横线即表示通识教育,两条纵线表示双项主修或主副修专业教育,以精致办学为方针,目标是把南华大学建成一所“兼备通识精神及生命关怀的文化殿堂”。在课程设计与教师授课上都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以经典教育为主轴,来贯穿通识教育及生命关怀,透过经典本身的跨越性、创造性、整体性、反思性与多元性,达到博雅之全人教育核心。

总之,通识教育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观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是一种朝向完整人格的建立,促成人的自我解放的教育,这种意义下的通识教育,其实是当代中外教育学界所谓的“全人教育”。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不仅是当代中外教育工作者所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所有教育工作值得“永恒的乡愁。”台湾的大学普遍重视通识教育,普遍开设了大量选修课供学生选修,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在当今社会带有普遍功利心理状况下,可有效地加强品性培养和思维训练,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本科阶段应大力加强通识教育,加快学分制改革与实施步伐,进一步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大量开放通识教育课程,不断优化通识教育内容,以通识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和素质教育的助推器。

(四)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学历学位层次普遍较高

台湾教育之所以比较发达,教师质量之所以比较高,与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是密切相关的。台湾“2001年教育改革之检讨与改进会议”将提升大学教师水平作为重要议题之一。近年来,各大学纷纷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倡导学术自由,鼓励教师拔尖;制定教师奖励办法,鼓励开展科技创新性兼职活动和高层次合作研究;同时放宽聘用限制,鼓励吸引卓越人才,强化系所之间的学术竞争;建立健全教师评鉴制度,遴选和奖励优秀教师。这些措施,有力地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

台湾各级各类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普遍较高。上世纪50年代,台湾的小学教师由中等师范毕业生担任;60年代,中小学教师全部由大专毕业生担任;80年代,小学教师则全部由本科毕业生担任,而且硕士研究生的比例高达20%以上。中学教师主要来自师范大学或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重点中学的教育队伍中研究生比例高达30%以上。大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更高,多数高校博士学位教师占70%以上,重点大学多达到90%以上,比如私立南华大学的专任教师89%拥有博士学位,朝阳科技大学72%的专任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义守大学拥有81%的博士学位教师,云林科技大学的博士学位教师达84%,高雄大学的专任教师94%拥有博士学位,大学里专任教师不仅学位高且大多有欧美留学经历。

(五)注重大学评鉴,推动自我改进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私立大学的快速发展为台湾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办学不规范,师资、设备条件不具备,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等问题也引起了社会质疑。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为了了解私立和公立大学的办学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各校辅导、奖励及核准备申请之依据,同时受当时美国教育界讲求绩效责任运动的影响,于是启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台湾高等教育评鉴的进程,这一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75-1990年为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学科评鉴的阶段;1991-1994年为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委托专业学术团体试办学科评鉴的阶段;1994年至今为落实大学法“建立高等教育评鉴工作体系”的阶段,1997通过大学教育评鉴计划,同年10月把62所普通大学院校和军警院校按学校性质分为综合、师范、医护教育、其他四类六组,试办大学校务综合评鉴,评鉴指标包含教学、研究、服务、行政和绩效总结五个部分。1998年6月公布了1997年度综合评鉴报告,1999年台湾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大学评鉴数量的评鉴外,更应重视质的提升,大学及其专业系所应定期接受评鉴,但以自评为主,评鉴信息要公开,评鉴结果应作为未来改善的依据,不宜与经费补助关联;落实教学评鉴,推动多元评鉴制度且与社会及产业加强互动,2003年,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提出应该强化大学评鉴机制,成立公正客观的专责评鉴机构,依学校性质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评鉴指标,指标分质化与量化两类,质化指标包括校务发展计划、课程、教学、辅导、知识推广、一般行政、会计行政等项目;量化指标包括学术声誉、学生资料、学术规模、学术成果、教学资源等。2005年台湾大学共同捐资成立了“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接受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委托办理的高等教育工作评鉴,教育评鉴中心的任务是规划大学及技专院校评鉴机制,执行大学及技专院校评鉴工作;建立大学与技专院校评鉴人才数据库,搜集先进国家高等教育评鉴信息,推动高等教育评鉴国际交流等。高等教育评鉴中心把大学评鉴分为自我评鉴和外部评鉴两部分,自我评鉴是整个评鉴机制的核心和基础;外部评鉴工作分为校务评鉴、系所评鉴和研究质量评鉴三类。

台湾大学评鉴经历了从学科到学院再到大学,从教学为主到项目多元,从注重私立学校到公私兼顾的过程,已经走出了一条既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又符合自身文化传统的创新之路,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特别是将大学评鉴纳入法制化轨道,重视中介机构的建立和运作,评鉴指标体系、健全大学自我评鉴机制,强调评鉴工作的国际化视野等都值得我们开展评鉴工作借鉴。尤其是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合格评估正在试点基础上,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六)注重大学生社团活动,着力提高

学生综合素养

多姿多彩的社团生活是学生成长的潜在课程。台湾的大学十分重视成立学生的社团组织,鼓励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以丰富大学生活体验,培养学生活动与创新的自主能力,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社团类别包括学术性、服务性、艺术性、体能性、康乐性、联谊性、探索性、校际性、自治性、综合性等。如成功大学有学生社团130多个,每一个社团皆自行组织,独树一格,蓬勃发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抱负和理想选择参与社团,自由自在地悠游在社团活动中,快乐地享受青春时光。在那里,社团活动经常热闹上演。义守大学、高雄大学及南华大学各有90多个学生社团,学生可从参与社团活动中学习如何与人交往,拓展知识视野和生活领域,激发潜能,提升个人竞争力,充分享受丰富多采的大学生活。正修科技大学有48个学生社团,各社团经常举办各类活动、晚会、展演以调剂同学身心,丰富课余生活。实践大学向来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主动投入社团干部培育工作,培养学生领导能力、自治能力及组织能力。高雄应用科技大学有55个学生社团,学校积极鼓励社团举办社区服务相关之活动,以与社会紧密相结合。同时鼓励社团向校外以计划方式争取补助经费,让社团同学可以从计划申请中学得完整的计划、执行、考核方法,以提升社团活动品质。这些做法,对我们也颇有启发。

(七)注重民族优秀文化传承,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在台湾,公私立大学都十分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校园中随处可见中华先哲们的至理名言,以激励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历史责任感。各大学的校训更是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使人备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受优秀文化传统的教益和陶冶。如:成功大学的校训是“穷理致知”,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的校训是“弘毅精勤”,昆山科技大学的校训是“坚毅诚朴”,云林科技大学的校训是“诚敬恒新”,朝阳科技大学的校训是“勤学、敦品、力行”,正修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义守大学的校训是“务实创新”,南华大学校训是“慧道中流”。这些校训蕴涵了人文精神,充盈了人格教育,体现了办学思想和教育理想。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特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述,蕴涵和体现了一所大学历久弥坚的教育追求、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台湾高校的校训简明精炼,意蕴深远,取传统文化之精华,注重教人做人,很值得我们借鉴。

(八)注重产学用合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台湾对职业技术教育十分重视,各高校在高科技浪潮中随时保持与社会时态的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20世纪70年代后期,台湾经济开始起飞,急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但当时的普通高中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地充实工作岗位,因此台湾决定减少高中招生数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对初中毕业生进行合理分流,即55%进职业技校,45%进普通高中,由此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专业的技术人才。这些职业技校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适应岗位快,对台湾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目前,台湾的职业技术教育涵盖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三个办学层次,已形成中等教育、专科、本科以及硕士、博士多层次并存的教育体系,而且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具有和普通院校毕业生一样的继续深造的机会。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在于传授、研究、发展应用科学及实用技术,培养具有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的各级专门技术人才,以促进台湾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对中高等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服务人才的需求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结构、内容和培养目标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特别是属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一般都以培养高新技术及管理人才为宗旨,分为大学部与研究所两个层次。大学部根据生源学制的不同分为“二技”和“四技”:“二技”是招收专科学校毕业生的二年制办学形式;“四技”是招收普高中或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四年制办学形式。“二技”和“四技”毕业生均授予学士学位。研究所分硕士一般说来和博士班,毕业时分别授予硕士与博士学位。比如高雄应用技术大学、昆山科技大学、云林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正修科技大学,都是在短短几年间从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培养的学生从2年制的专科、4年制的本科一直到硕士、博士并存。由于中专职校的毕业生可以报考大学和研究生,调动了中专职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减轻了初中毕业生都挤入普通高中的压力。

台湾的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不同层次的技术型、技艺型、实践型人才,对提高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有几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职业技术教育密切关注社会时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注重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服务并引领社会发展:二是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有机会报考大学和研究生;三是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其科技大学有硕士班和博士班供学生深造;四是科技与人文有机融合,在专业教学和技能实训中渗透人文教育。我们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使中专、职校、技校的学生可以继续报考大学和研究生,这样既有利于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又有助于培养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应尽快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层次和专业化水平,开办硕士班和博士班供职技术教育的办学层次和专业化水平,开办硕士班和博士班供职技类学生深造,使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同样的社会认可度和专业吸引力。职业教育兼具职业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应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九)注重开放办学,着力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

推动台湾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提升台湾高等教育竞争力,是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为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10项国际化策略:1、持续推动“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计划”,对学校提出的足以提升学生外语能力、建立优良外语环境及增进国际学术交流的计划给予经费支持;2、推动“研究型大学整合计划”,打破学校界限,成立跨校研究中心,鼓励大学聘任国际知名学者主持或参与相关研究计划,与国外优异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学术合作及人才交流;3、持续资助台湾高等教育机构与国外学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学术专题合作;4、建立大学国际化评鉴指标,奖励国际化优秀大学;5、持续资助大学教师与博士研究生出席国际会议;6、持续邀请国际文教人士到台湾访问,资助大学邀请外宾;7、逐年增加留学生奖学金名额,提高奖学金待遇,延长受奖年限,改革外国留学生普通奖学金核给办法,扩大大学自主权,使各大学得以在国际化方面形成特色;8、发挥重点大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加强招收国际学生的宣导;9、改善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生活、学习

和工作条件,以吸引优良教师和学生到台湾任教或求学;10、通过在海外举办“台湾高等教育展”或“台湾技职教育展”等形式,扩大台湾高等教育在海外的影响。

在上述政策引导下,台湾的各高等教育机构纷纷采取了加强国际化、提升竞争力的对策:1、树立国际化的办学目标和理念。“迈向世界一流大学”是台湾大学的发展目标,为此,台湾大学十分重视多元化学习环境的营造和国际水准人才的培育,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渠道,台湾大学已与全世界170所大学建立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中山大学的办学目标,用校长张宗仁教授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做为南台湾国际学术的快乐领航者,带领大学面对台湾迈向21世纪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该校把“建立以国际一流水准教学与研究之精致学园”作为校务发展特色之一。东海大学把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培育优质化人才作为首要任务。该校校长程海东教授把国际化人才的特质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培育具有独立思考学习及语言能力人才;其二,对自我(本土)及他国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认知与省思;其三,培育自信、活力、已立立人、感恩、关怀人文社会及利他情操的人才。高雄师范大学把“加强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缔结国内外学术合作关系,推动校园国际化”作为重要的办学目标,该校现已同美、英、澳等国家的15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暨南国际大学把“推展国际交流”作为四大办校宗旨之一,其校名冠以“国际”二字,足见其用心。该校最近提出的八项为期4年的发展计划中有一项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台东大学、台北师范学院、台中师范学院和高雄应用技术大学也都提出了旨在加强和扩大国际学术交流的目标。2、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台湾各所大学的校园标示牌均采用中英对照,以营造对外籍人士友善的环境。另外,各校都积极通过各种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和国际意识,营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3、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学术组织结构。台湾各大学均按大学-学院-系(所、中心)三级建制,建立了扁平的学术管理结构,学术权力的核心在最底层的系所或中心。学院均按大学科门类设置,以利于内部资源整合,并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做出回应。4、采取国际化的办学措施和策略。台湾大学除了鼓励教师用英语开设课程、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吸引留学生以外,还积极参加国际性大学协会,与世界著名大学开设双学位课程,并积极支持教师参与国际事务。高雄师范大学要求教师必须考虑如何引导未来的学生与国际接轨。为提升该校研究风气和成果,学校出台“研究优良奖励办法”,鼓励本校教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提升学校国际学术地位。东海大学为促进学术及教育国际化,采取了选派优秀学生出国修习学分并进行参访学习、教授带领研究生出席国际会议、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国际论文、邀请国外有学术造诣的学者来校讲学授课、与国外学校合作开设双国际学位学程等措施。中山大学采取三项重要措施来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其一,制定学生英语考核标准,提升学生外语能力;其二,开设国际交换学程并提供校际交换生,开阔国际视野;其三,制订“鼓励招收外籍国际博士生办法”,招收外籍博士生。暨南国际大学为了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提出要为本科生设置“入校门”和“出校门”的外语双门槛制,推出优秀学生出国养成计划和教师出国交流制,并建立外国学生双联学制等。

台湾高校的国际化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国际化被看作是院校能力建设、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而普遍受到重视;二,把国际化当作是一项具有渗透性的系统工程来抓,从目标、理念到环境,从组织结构到行动策略的有谋划和落实;三,注重发展院校国际化特色。中山大学为吸引留学生,整合学校教学力量,开设用英语授课的专业学程;暨南国际大学注重全方位外语环境的营造,除校园标示、系所简介、网站资料、课程一览表和授课大纲全面英语化以外,学校对学生外语能力还设定了入学和毕业门槛;东海大学希望加强本校教学特色来吸引留学生;四,注重国际化质量的提高。多所学校都在建立自己的国际化指标系统,以达到检视本校国际化水准的目的。

(十)注重机构设置精简,管理水平比较高

台湾高等教育竞争非常激烈,台湾人口2300万,高校数一百六十余所。面对少子化冲击,大多数大学规模都不大。从机构设置上看,台湾各大学的学术机构设置较为精简。学科齐备、历史悠久的台湾大学也只有11个学院,分别是:文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医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管理学院、公卫学院、电资学院、法律学院和生命科学院。暨南国际大学只有三个学院:人文学院、管理学院和科技学院,它提出的中期规划为设置社会科学院和教育学院,长期规划为设置生物资源学院、医学院和艺术学院。南华大学设置有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管理学院、艺术学院、社会科学院5个学院。其它高校也大致如此,基本上按大学科门类设置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和社会科学院最为普及与常见。在学术机构设置中,台湾各大学均设有通识教育中心,是与学院平行的教学单位,承担全校的通识教育任务,说明台湾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

台湾地区的高校行政组织设置相对精简,一般不超过10个部门。以下为台湾国立大学的行政组织系统,分别是:教务处、学生事务处、总务处、图书馆、网络中心、秘书室、人事室、会计室、研究发展处。其他高校行政组织构建基本相似。尽管与大陆相比行政机构设置少,但管理人员精干,一身多任,一专多能。行政人员往往不仅一身兼多职,而且还有自己的专业,包括校长,教务长、学务长、处长在内人员,都在教学一线上课,管理工作科学化、程序化、信息化。在教学行政管理方面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形成了既平稳运行又竞争向上的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