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际数学论文范文

国际数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数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际数学论文

第1篇:国际数学论文范文

国际经济学理论渊源久远,对国际经济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亚当·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说中的国际贸易理论,其比较利益的思想是现代国际经济分析的起点,古典经济学说之后的“边际革命”在一定程度上为国际经济学形成提供了重要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系统的和独立的理论,它的出现大约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即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学派兴起后不久,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学研究吸引了西方许多经济学者的注意力并不断得以发展,新的方法和学说层出不穷。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国际金融理论和国家货币政等。最近几十年来,在以克鲁格曼、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的推动下,国际经济学一般理论各个方面方面均获得了持续和富有成效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1、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H-O-S理论一直占据中心地位,但是“里昂惕夫之迷“的存在使之陷入了困境。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经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

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整个的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同时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新李嘉图主义的代表斯蒂德曼认为他的贸易理论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贸易与被生产的生产资料、利润、工资和经济增长的联系上,特别地,斯蒂德曼强调了收入分配在其理论中的突出作用。按照新李嘉图主义的价格决定方式,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是生产资料投入系数,劳动投入系数,分配率。由于一国生产某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是由生产技术、分配关系(表现为利润率、利息率和工资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程度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不同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劳动效率等差异上,而且不同国家由于分配关系的不同也会导致产品的比较优势不同。而影响分配关系变动的一个重要影响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程度。这样,处于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处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就自然不同。

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思想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以李嘉图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原理为代表,但是实际国际贸易中大量贸易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70年代末以来,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成熟的垄断竞争模型(张伯伦垄断竞争)来分析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贸易。 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厂商数目的增加(更大的规模经济)相结合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生产的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我们就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各国生产等于本国消费量的竞争产品),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张伯伦垄断竞争部门的更低单位成本的 更多商品种类对每个工资收入者而言都是有利的,产业内贸易带来的社会净福利将抵消收入分配(要素价格)上的矛盾,从而使贸易自由化获得普遍支持。

[2] 根据斯蒂格里兹的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选择的模型,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由规模经济而不是由要素禀赋或技术的模型,模型中假定规模经济内在于厂商,分析方法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最终得出结论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相反,由于与劳动力增长和区域聚集类似的贸易效应,贸易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严密、有说服力的收益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模型是可以建立奠定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在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竞争的经济被允许贸易时,即使它们有着相同的偏好并从贸易中得益。克鲁格曼又发表了《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该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二) 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

早在本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的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就指出:“政府的机能不能不扩大,这从19世纪政治家来看,或从当代美国的理财家来看,恐怕要认为是对于个人主义之极大侵犯,然而我为之辩护,认为这是一切现实的办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的全部毁灭。”[3]在国际贸易方面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 本世纪7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作为其中的代表弗雷德曼认为:“自由市场的存在当然并不排除政府的需要,相反的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经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时常所做的是大大减少必须通过政治手段来决定的问题范围,从而缩小政府直接参与竞赛的程度。”[4]

1、 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DominickSalvatore在的《国际经济学》一书中列出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自动出口限制,技术、行政与其他法规限制、国际卡塔尔、倾销、进出口补贴等。[5]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保护论以及环境有限新贸易保护论。 1994年,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在《新贸易保护主义》一书中提出,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旨在通过减少国际贸易和对整个经济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样化,让它朝向地区或国家内生产的最大化方向发展,然后以周边地区作为依赖对象,并且只把全球贸易作为最后选择。”[6]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

他们认为在目前的世界环境中,自由贸易所带来的问题比其期望解决的问题多,鉴于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施新型的地区主义“自力更生应该成为国家内部以及一个地区的国家之间的一个共同目标,这样可以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满足需要和提供服务,如果经济活动市委自力更生提供服务,那麽他们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就会降低,经济增长会受到无情竞争的影响也会减少,当生产和就业必须一致为了满足地方需要而服务时,就应该重新将经济活动定位,使其摆脱出口导向的模式。”[7]

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后,既可以利用本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福利,又可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为使地区经济发展,来实现贸易平衡和保护世 界环境,这就需要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进入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受到低增长和高失业率的困扰,增加了大工业的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1993年发展中国家将近1/3的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的配额制和其他非关税壁垒限制。

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人类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长期以来,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的增长可以带动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作用,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8]。

3、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讨论各种贸易工具如关税、配额、进出口补贴和进出口税等,在各种市场结构下的运用结果,得出了不同市场结构下应该运用的最佳政策工具,与此同时,他们还指出在寡头市场结构下,贸易政策可能会使干预者获得有利的“战略效应”,并通过抽取和转移他人经济利润以及获得更大的外部经济来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9]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1)不同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将其研究领域集中以下两种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上:

① 考虑战略互动作用对出口市场的影响。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在假设一国市场上的国内公司具有市场力量,并同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外公司竞争基础上,对政府施加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公司行为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进行探讨,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对于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他们根据80年代初提出的布兰德—斯本色模型,分析了寡占市场下厂商进入对贸易政策选择的影响和“一致性推测”的寡占行为,指出厂商进入的可能性进一步削弱了出口补贴促进进出口的作用,更多地加强了出口税收鼓励进出口的作用,同时“一致性推测”这种寡占行为对于自由贸易是最佳的。

② 探讨国内市场上战略互动的 影响。 他们在假设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内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基础上,探讨政府政策的作用,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克鲁格曼首先经过对外部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定位之后,提出了建立在外部经济基础上的“出口促进型进口保护理论”,即将外部的规模经济作为独立的幼稚产业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存在规模经济和寡头垄断市场下,以贸易保护促进出口的模型。 通过这一模型可以看出 ,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与国外公司的边际成本成负相关,通过关税保护可以提高国外公司的成本。克鲁格曼还把研究与开发、学习效应与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联系起来,认为贸易保护会导致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的提高,使得外部经济效益提高。[10]

(2)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在对不同市场结构下的贸易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现有的不完全竞争的模型下,有关最佳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方式:在国内外的市场结构均为完全竞争情况下,自由贸易政策是最优的,但是当一国商品的进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时,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并提高福利;在国内外市场结构均为垄断竞争的情况下,贸易形式表现为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的行业内贸易,这时对差异产品征收最佳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和提高福利;在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但国外市场是垄断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国外企业的超额利润抽取一部分作为关税;在国内市场是垄断但国外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则可依据国内产业发展情况,采取关税或配额政策;在国内外市场都处于垄断时,可以依据不同的贸易模型如古诺双头垄断模型等制定不同的政策。 保罗·克鲁格曼则认为如果某个国家的政府能够设法保证占领本个某一市场的企业是本国企业而非他国企业,就能以牺牲他国的产业为代价,确保本国企业在这一产业领域内的发展,也能够提高本国的国民收入与福利。

他与詹姆斯·布兰德合作发展了国际双头垄断模型,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之上,他假设有一个本国厂商和国外厂商,在国内外市场中进行竞争,在本国开始征收进口关税的情况之下,外国厂商在国内市场的交货成本上升,其边际成本上升,本国厂商产量上升,边际成本下降,这将最终导致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中,本国厂商的销售量上升,外国厂商销售量下降,本国厂商不仅加强了在国内市场上的优势,也加强了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将在出口市场中获利。[11]克鲁格曼因此认为政府可以实行对每个产业加以保护的政策,直到该产业成本下降到具有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为止。

二、 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安全、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一) 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负面影响 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出一个重要特征,世界金融一体化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经济国际化对世界金融一体化提出了客观要求。随着电讯技术的普及和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跨国银行空前的海外扩张,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发达国家积极开拓、控制新兴市场等等,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迅速。此外,各国金融管制不断放松,国际投机活动的加剧,以及为逃避各国政府种种限制以取得自由化的举措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经过80年代的发展,到了90年代已形成了国际金融一体化一个,对促进世界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般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出了国界,使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世界范围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或者说,是指世界各国均参与全 面的经济合作并到任何一国或经济领域的变动均会引起世界经济整体 动状态。世界金融一体化是指各国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互相依赖、影响而产生的逐步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趋势。 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表现是: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重点是离岸金融市场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证券投资国际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这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它包括货币兑换自由、资本在行业间转移自由和资金进出自由。

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体系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国际主权 首先,世界金融一体化使得主权国家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削弱,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国际金融一体化加深了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内的相互依存,各国所执行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和国际储备的管理营运,都将对其他国家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已经成为各国中央银行不得不共同处理的问题。其次,国际资本力量的强大于国家主权的相对弱化,冷战后,国际市场的统一、金融自由化的加快、技术革命的促动,使国际资本空前扩张。

第2篇:国际数学论文范文

《国家审计管理创新实践与思考》一文,在对国家审计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础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国家审计管理模式现状与弊端,结合陕西审计管理工作实践,从计划管理创新、现场管理创新和审理稽核创新等三个方面开展了实证研究和探讨,在法律政策、机制制度、组织管理和技术操作层面,对国家审计管理创新进行了梳理提炼和经验归纳,针对国家审计管理创新的构成要素,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审计管理创新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组织、技术、制度和人力保障机制,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作用路径与实现机制》一文,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视角,从金融危机理论及其生成机理分析入手,提出了政府审计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目标;对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免疫功能进行了定位;分析了政府审计应对金融危机发挥免疫功能的自身优势;在描述当前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路径;构建了政府审计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安全的机制框架;并从审计理念、方式方法与技术手段等层面提出相应策略和建议。

《经济案件线索审计研究及其案例分析》一文,以研究经济案件的本质属性、特征、表现形式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点上,探寻挖掘经济案件线索的有效路径,并通过大量的审计案例,对审计在发现经济案件线索的总体思路、主要方法和技巧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分析和论证,运用多种学科及相关理论,归纳、梳理和提炼发现经济案件线索的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为审计查找经济案件线索、加大审计执法力度、提高审计监督水平提供了思路。

《国家审计机关聘用审计风险防范研究》,主要从聘用审计的委托关系、聘用审计的动因、聘用审计的作用、聘用审计的过程管理和基本指标评价等方面构建出了一套国家审计机关聘用审计风险防范体系,充实和丰富了现有国家审计理论,同时为构建合理科学的聘用审计风险防范体系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这次由审计署组织的2010年至2011年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论文评选活动中的参评论文共193篇,其数量与规模较以往明显增多,经专家评委匿名打分评审,通过审计署领导批准,共评选出优秀审计论文70篇(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40篇)。从这次论文评选结果的分布情况看,主要包括审计署机关7篇;地方审计机关40篇;特派办和派出局19篇;审计署4篇。

第3篇:国际数学论文范文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皆以此教学理念进行设计。这样可以让教师教学摆脱吃力不讨好的满堂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掌握了相关知识,又提高了综合素质。至于一些知识的书面表述,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只要具备了相关的思想意识,能不能背诵、能不能很好地表达个人觉得并不是最重要。这种教学各方面的变化,无论对于盲生还中健全学生,都更具有学习的实效性。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让学生由被强迫学习到自己主动要学习,以学习为乐,实际上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让学习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中去。这个“内化”的过程由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切入,效果非常好。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形、色、声、像俱备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声音并茂,形象更生动,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微观的概念宏观化,它让许多抽象、枯燥、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易于理解与接受,让学生有深刻的认识,更好地起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作用。再通过在教学中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让教学不再是一方辛苦讲解,一方厌厌欲睡。这种教学手段运用到有盲人学生的教学中,效果应该更显著。使用多媒体教学,相对来说扩充能够“听”的知识的范围,并且“听到”的更有趣,更易引起注意,因此,对盲人学生来说,也就更适用。比如我们讲“犯罪”,讲“故意”与“过失”,通过播放案例再引导讨论至得出结论,让学生学习过程既有趣,又能够通过参与讨论,锻炼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学双方来说,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三、通过运用多媒体扩充知识

使教学内容快速更新,更能与时事快速结合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重要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主要途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观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学生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学生认知能力,从而缩短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特别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融合,真正意义上实现知识共享,也使得最新知识得以快速传播,使得学生视野得以拓宽。在德育课上这些优势表现应该更显著。德育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必须与社会、国家的时事、实事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解释理论,用事例、实例、时事来说明、验证课本知识,那么,计算机网络技术就为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教学不再拘泥于教材,让时效性很强的、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例来为课程教学服务,避免教学过程空洞干瘪。

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第4篇:国际数学论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059-02

学术期刊编辑对拟刊用论文的修改应该有个“度”。“修”者,校正也,如果失“度”,修改就变成了一定程度的“改写”,而改写是作者的权力,而非编辑的义务。况且,编辑并非百分之百地比作者高明。

笔者供职于一家公开发行的高职学报,通过自己的编辑实践,以及与同行的交流、切磋,通过对相当数量编辑校对稿的审视,通过一些作者的意见反馈,发现在编辑过程中的稿件修改环节,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感到有探讨、交流的必要。

由于有些编辑充分尊重作者原作的意识不强,或者唯恐自己的编辑工作不够周全,以及受自己编辑水平所限(专业知识方面、文字修养方面)和顾虑影响刊物的质量等原因,一些责任编辑在对拟刊用稿的处理,存在过度修改的情况。其中有的情况笔者也曾有过。现选择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具体表现形式罗列于后,并加以分析,以资共同探讨。

一、修改强迫症

有些期刊编辑习惯性地喜欢无度地修改作者的论文,好像不动一下“刀子”就无从体现自己的水平;好像不在稿件上留下点点“朱批”,稿子就不曾经过校改。于是就喜欢以自己的口味为标准,能不改的也要改,特别是对一些年轻作者的论文,随意“划拉”或填充,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包容之心,连一些可以通融的小地方也不肯放过,看似认真负责,实则呈现出一种“修改强迫症”的倾向。具体表现由下列例子可见一斑。

比如,有的编辑在编校文稿的过程中,喜欢对一些近义词作不必要的替换:比如,“调查对象(为)休宁县农村小学及初中的部分教师……”,有编辑用“是”替代“为”,似多此一举。再比如,在“要全心全意地(搞)好服务……”句子中,有编辑用“做”替代“搞”;在“经过医学研究生教育方法、管理制度、导师(等)层面的革新……”句子中,有编辑用“多”替代“等”,这些修改意义其实都不大。

实在没有改的了,有些编辑甚至在结构助词“的”的使用上也喜欢作无谓的修改。在具体行文的过程中,很多时候“的”的使用呈现出一种可以有,也可以无的情况,常常因作者的行文习惯所决定。有些编辑面对稿件时,喜欢刻意纠结:作者论文中有“的”的时候,他就将其去掉;作者论文中没有“的”的时候,他却将其添上,这就实在是有些不可理喻了。

请看下列句子:

“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日益增加……”“传统(的)公文写作……”“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共青团工作不被独立学院(的)高层领导重视……”“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等。笔者认为,这些句子中的“的”字,无论有与无,都无伤大雅,不必斤斤计较。

二、将自己的行文习惯强加给作者

诚然,“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但修改不可无度。比如,“独立学院共青团近些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如果你非要按照自己的行文习惯将其改成:“近些年来,独立学院共青团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有多大意义?既不能提升论文的学术性,也未能令文句更通畅。何苦来?

再比如,有这样一段话:“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结合得日益紧密,学生在工学过程中的针对性写作较多……”有编辑将其修改为:“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日益紧密结合,学生在工学过程中写作的针对性较多……”仅仅是将“结合得日益紧密”修改为“日益紧密结合”。这仅仅是一个行文习惯的问题,编辑不应该将自己的习惯强加给作者。

我们应该意识到,不同的作者具有不同的行文习惯。不能因为是编辑,有修改权,就将自己的行文习惯强加给作者。同样,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有不少时候,对作者论文能做出某种“修改”,并不一定能表明编辑就一定高明;反过来,能理解作者,具有一种包容的心态,能对作者提出具体修改的意见,而不是越俎代庖,对编辑的能力要求更高。

三、“无事生非”

如果变动几个词,换一下表述方式,对论文相关内容的表达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提升,语句的流畅度也无明显的改善,却偏要去删改,其修改的动作,或多或少就呈现出一种“无事生非”的态势。

比如,“所推荐的书目要易于搜寻,是普及本,而不能是孤本、珍本等。特别是在地方院校里,要注意在所在学校已有的图书中推荐”。有编辑将“要注意在所”删去,改为“尽量”,看似语气通达了,但对内容的表达并无实质上的提升,反而抹去了其中强调的意味。

比如,“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开设主要依据专业要求……”有编辑将其修改为:“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主要依据专业要求……”仅仅是将什么的“开设”前置。完全多此一举。

比如,“学校虽然开设了艺术实践课程,但课时基本被语、数课程占用,外语和综合实践课则从未开设过”。有编辑的修改就是换了两个词序,修改为:“虽然学校开设了艺术实践课程,但课时基本被语、数课程占用,从未开设过外语和综合实践课”。将“学校虽然”改为“虽然学校”;将“外语和综合实践课则从未开设过”改为“从未开设过外语和综合实践课”。这种修改,其实并无多少实际意义。

比如,“这里所说的人文环境,……也包含导师对学习者生活、科研、临床方方面面的人文关怀与人文引导”。有的编辑非要用“等方面”去替代“方方面面”,在笔者看来,确实有点儿“无事生非”了。

四、代替作者作文

对一些年轻作者的论文,编辑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为了扶持年轻作者,既然决定刊用,有些编辑不是明确地给作者提出建议,请作者自己修改,而是为了省去稿件来来往往的麻烦,随意地将自己的一些泛泛之论填进去充数,或者随意删节,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年轻作者的成长,也会给编辑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给期刊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比如,“学历虽然不是衡量教师能力的唯一标准,但是制约教师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学历较低、素质不高,在新课程实施中就会出现观念和行动的落后,成为课程改革的‘抵触者’或者‘被动执行者’”。经过一位编辑之手,竟然改成“教师的学历较低、素质不高,教育教学观念和行动的落后,成为课程改革的‘抵触者’或者‘被动执行者’”。经编辑如此替作者行文,编辑可能认为行文简洁了,但原文论述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却完全失去。

再比如,“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的原因,笔者在走访和调研的过程中,与多名独立学院共青团干部进行过探讨”。这段话被一位编辑修改为:“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笔者在走访和调研的过程中,与很多独立学院共青团干部进行过探讨。”抹去了“原因”,估计是这位编辑认为,只能针对问题,不能针对问题的原因。可原文探寻的正是原因,问题已经在前文作了罗列。另外,将原文中的“多位”改为“很多”,估计编辑是认为,“很多”才足以说明问题,但事实是否真的“很多”呢?

再如,“调研发现,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准入门槛低,选拔机制不合理;力量薄弱,素质参差不齐;出路模糊,流动性大等。有的团干部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团情团史,缺乏扎实的团的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

平心而论,这段论述,逻辑是成立的,表达是清楚的,但有的编辑却大动干戈,修改成:“调研发现,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准入门槛低,选拔机制不合理;力量薄弱,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发展平台,流动性大等。有的团干部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团情团史,缺乏扎实共青团的组织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如此修改,改得好与不好我们姑且不论,但其中表现出来的代替作者作文的倾向十分明显。代作者作文,自己辛苦不说,抹杀了作者的行文风格和学术个性,且并不能确保一定正确,作者也未必领情。

五、有违作者意图的误改

一个期刊编辑文字水平需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也不可能做到全覆盖。如果动辄下“刀子”,草草修改之,难免会出现误改,重则对原作造成破坏,轻则贻笑大方。

比如,“这与用人单位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需求产生了极大的落差,也违背了工学结合的初衷”。有编辑将“初衷”修改为“要求”。“初衷”在这里有“原始要求”的含义,以“要求”替换之,显然有失偏颇。

比如,“学生自小学到高中的学习中对应用文接触较多,从而形成一种认识,觉得不用系统学习也能使用和规范操作”。有编辑将原句修改成“学生自小学到高中的学习中对应用文接触较多,从而形成一种认识,觉得不用系统学习也能写作应用文”,将“使用和规范操作”,用“写作应用文”替代,将原文的两层意思缩减为一层意思;将原文较严密的表达修改成较笼统的表达。

再如,“教育实习是一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师范专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教育情景中感受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逐渐培养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技能的过程,是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段话中,编辑将“感受”修改为“实现”是一个错误。因为实习生只能是感受,并不能实现。

另外,“高师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就业主要是在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等,为不同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进行教育或康复训练”。编辑将“康复机构”修改为“康复医院”也有误,因为“康复机构”的内涵大于“康复医院”。

六、小结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尊重作者、保持原作的原创性和行文风格,以及学术气质方面,还是从有利于作者和编者的水平共同提高方面,或者避免编辑失误等多方面看,编辑动笔修改论文都是一件应该慎重对待的事。编辑的“笔锋”所向,当有规矩,有原则。

笔者认为,对处于拟刊用阶段的论文稿件,应尽量尊重作者,能不改的尽量不改。这样才能在不影响内容表述的同时,保持作者原有的行文风格,论述方式和论述思路。修改是以“修”为主,而不是以“改”为主。编辑对拟刊用论文的修改,主要是纠正字词句的笔误,并把不合理的、不合常规的东西转变为读者可以理解的东西,而不应该是代作者作文。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方面,编辑的义务和权力是根据相关编辑要求对论文进行一种在一定范围内的“修正”,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好恶,随意增添或删除内容,呈现出一种“越权”的态势。这样不仅不尊重作者,也不利于作者的提高,且并不能保证编辑增删的内容就一定正确。为此,对问题较多的稿件,编辑有权否定稿件,有权力指出稿件存在的问题,要求自己作者修改,但无权力、也无义务根据自己的难免存在偏见的判断和认识,以及某种需要作过多的修改与增删。

【参考文献】

[1]王亚.撰写科技论文的一般规则[J].焊接学报,2007(10).

[2]吴晓红.学术论文题名的语法规范性[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040.

[3]张国范,王萍;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的编辑加工[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4]胡昌军,胡昌标.科技学术论文题名应言简意赅[J].编辑学报,2005(02).

[5]张品纯;科普期刊出版产业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第5篇:国际数学论文范文

这篇论文由来自英国德文郡布莱克沃顿小学的25名8岁至10岁的小学生完成,伦敦大学学院的博·洛托博士为他们提供了科学指导。

“据我们所知,这是高质量学术刊物首次发表小学生的论文。”英国皇家学会的发言人告诉新华社记者。皇家学会是具有数百年历史的久负盛名的科学组织,其主办的《生物学通讯》属于影响力较大的国际学术刊物,而这篇小学生论文通过了该刊正常的同行评议审稿程序。

小学生们观察了大黄蜂在实验装置中觅食的行为。在他们看来,科学实验充满了乐趣,就像是和大黄蜂之间玩的一场游戏。他们为“游戏”设置了规则,只有在具备某些颜色组合模式的“花朵”上才有糖水,然后观察大黄蜂能否识破这一点。

洛托说,他只是帮助培育大黄蜂和提供实验器材,“整个实验都是属于孩子们的”,他们提出了大黄蜂能否判断颜色模式的问题,并自己记录数据和寻找答案。

第6篇:国际数学论文范文

Abstract: Through the access, query, and the operation practice, the thesis retrieval methods of the three major domestic literature retrieval site: the VIP information net, CNKI, and Wanfang data net are compared, their commonness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revealed. The conclusion and analysis can be used as basis and reference to the related studies.

关键词: 文献检索;著录格式;相关文献

Key words: literature retrieval;description format;related literature

中图分类号:G2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184-02

1 三大文献检索网站简介

1.1 维普资讯网[1] 成立于1989年。是维普资讯公司在科学技术部西南情报中心的情报分析网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首页为“VIP维普网-全储式在线出版平台”。点击首页中的“专业版”,在打开的“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中点击“English”或“日本语”进入英文版或日文版首页。

1.2 中国知网(CNKI)[2] CNKI是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首字母的缩写。成立于1999年。由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发起,是在国家多个部委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的配合下发展起来的。首页为“CNKI中国知网”。

1.3 万方数据网[3].cn 始建于2000年。是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以万方数据(集团)公司为基础,联合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中国科技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知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四川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和科技文献出版社发起组建的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运作的。首页为“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2 文献检索方法

数据库:以数据形式存有大量信息的计算机存贮器。可供随时查阅、选取、调用。文献的检索方法主要有:

2.1 目录(分类)检索:按照数据库提供的主题目录逐级浏览,直到查出所需的具体信息。

2.2 输入检索条件检索:①初级检索:在检索框中输入一个检索条件的检索。检索条件由一个检索词对应一个检索项(检索入口)所构成。②高级检索:在检索框中输入多个检索条件的检索。检索式是将检索条件或检索词之间用各种算符(和、或、非)连接起来的组配关系[4]。

2.3 目录检索和输入检索条件检索相结合的检索:首先利用目录检索将检索目标限定在小范围内,再输入检索词进行检索。由于电脑只在部分数据库中搜索,可加快检索速度。

3 期刊论文检索方法的比较

3.1 初级检索 三大文献检索网站(新版)的首页均有检索框,在首页的检索框中输入检索条件的检索是初级检索。①维普首页。“检索项”提供:“作品搜索”、“期刊搜索”、“店铺搜索”、“学者搜索”、“机构搜索”和“帖子搜索”等选项,在页面的左侧提供“学科分类”目录,可在逐级打开目录的同时进行输入检索条件的检索。收录文献自1989年起。②中国知网首页。在检索框的上方有各种数据库的名称,“检索项”中的选项随选中的数据库而相应地改变,然后输入检索词。收录文献自1990年起。③万方数据网首页。在检索框中没有提供“检索项”选择点击检索框上方的不同数据库然后输入检索词,相当于在选中的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收录文献自1990年起。

3.2 高级检索 点击首页检索框下方的“高级检索”进入高级检索页面。①维普网:检索框包括“检索项”、“检索词”、“匹配度”(包括“模糊”和“精确”选项)、“扩展功能”(包括“查看同义词”、“同名/合著作者”、“查看分类表”、“查看机关机构”和“期刊导航”选项),检索框之间用逻辑算符(“并且”、“或者”、“不包含”)连接起来。在检索框之下提供“扩展检索条件”(包括:“时间条件”、“专业限制”、“期刊范围”)选项。或者“直接输入检索式”(“扩展条件”同上)。②中国知网:将检索框分为两部分:1)输入“内容检索条件”:检索框包括:“检索项”、“检索词”、“词频”、选择逻辑算符(“并含”、“或含”、“不含”)、“检索词”、“词频”和“匹配度”;2)输入“检索控制条件”:检索框包括:“发表时间”、“更新时间”、“文献来源”、“支持基金”、“作者-作者名”、“作者单位-单位名称”。并提供“中英文扩展检索”选项,可同时检索出中英文论文。提供“学科领域”选项,可限制检索范围。以“文献来源”(刊名)和 “关键词”的类别分别记录检出论文的篇数。③万方数据网:检索框包括:“检索项”、“匹配度”、“检索词”、逻辑算符(“与”、“或”、“非”、)和“起止年代”。提供“选择文献类型”和“推荐检索词”。

4 检索结果的显示

检索结果的显示方式有:“题录显示”(或“精简模式”)和“文摘显示”(或“详细模式”)。

4.1 题录显示的著录格式 ①维普网:题名、文摘、格式、页数、来源(刊名)、年期、作者。②中国知网:序号、题名、作者、文摘、被引次数、下载次数、发表时间。另外提供检出论文中的“文献来源(刊名)”、“关键词”等,和 “近期关注”(与检出论文内容相似的近期论文题录)。③万方数据库:称为“精简模式”。仅在“高级检索”中有此类结果显示:序号、篇名、刊名、年期。另有检出论文的“高频关键词”和“年份/命中排序”(论文篇数)列表。

4.2 文摘显示的著录格式 ①维普网:题名、刊名、年期、作者、摘要、分类、关键词、出处(刊名、年期、页数)、收录。页面右侧提供“同期文献”和“相似文献”列表。②中国知网:题名、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文内图片、基金、分类号、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另外提供:“本文的引文网络”、“参考文献”、“相似文献”、“同行关注文献”、“相关作者文献”、“相关机构文献”的篇数和列表,以及“文献分类导航”。③万方数据库:称为“详细模式”。1)高级检索结果的“详细模式”:序号、题名(被引用次数)、刊名、收录数据库图标-年期、作者、摘要、关键词。另有检出论文的“高频关键词”(不可打开,只可复制)。2)初级检索结果的“详细模式”:序号、题名(被引用次数)、刊名、收录数据库图标-年期、作者、摘要、关键词。另有检出论文的“相关学者”、和以“学科分类”、“论文类型”(“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年份”和“按刊分类”等类别列出的检出论文题录。

4.3 “相关文献”显示 ①维普网:题名(被引数)、作者(是否“高影响力作者”)、机构地区(机构、城市)(是否“高影响力机构”)、出处(刊名,收录数据库图标、年卷期、页码)(是否“高影响力期刊”)、基金、摘要、关键词、分类号(是否“高被引论文”)、参考文献(篇数):参考文献显示;相似文献(篇数):相似文献显示。②中国知网:题名、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文内图片,基金、分类号、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另外提供“本文的引文网络”、“引证文献”(以收录数据库为类别列出引证文献)、“相似文献”(以收录数据库为类别列出引证文献)、“同行关注文献”(以收录数据库为类别列出引证文献)、“相关作者文献”(以收录数据库为类别列出引证文献)、“相关机构文献”(以收录数据库为类别列出引证文献)和“文献分类导航”。③万方数据库:在初级检索结果的“详细模式”页面中点击“检索词研究趋势”。在打开的“知识网络分析”页面中,列出与该检索词有关的“经典文献”和“研究前沿文献”。相关文献在“文摘显示”中已有部分提示,可结合使用。

5 全文显示

①维普网:用“PDF阅读器”下载。②中国知网:用“PDF阅读器”或“CAJ阅读器”下载。③万方数据网:用“PDF阅读器”下载。通过以上对国内三大文献检索网站论文检索方法的比较,揭示出了它们的共性和特点。笔者通过体验,感到三大文献检索网站的更新速度目不暇接,提供的检索方法越加方便和丰富。我们必须经常利用这些文献检索窗口才能适应网站的快速更新。以上的比较研究,仅限于在2013年5月时间段内对三大网站的检索。相信各大网站通过自身的努力,今后会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

[2].

第7篇:国际数学论文范文

为交流国内外蔬菜嫁接研究的前沿进展,展示蔬菜嫁接相关的新技术,此次研讨会特向海内外专家学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和教学人员、企业和政府的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等征集研究论文,欢迎各位踊跃提交。热忱欢迎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会议将特邀与蔬菜嫁接相关的国际知名专家做主题报告。欢迎与蔬菜砧木育种和嫁接苗生产相关的企业在会议期间展示新成果。

一、论文主题

本次大会围绕通过嫁接实现蔬菜的环境友好型生产的主题,将在嫁接种苗生产、砧木育种及生物技术、嫁接和生物胁迫、嫁接和非生物胁迫、砧穗和土壤/生物互作关系、砧木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专题进行深入研讨。

二、论文要求

1. 未曾公开发表;

2. 用MS Word 97及以上的版本输入;

3. 用英文撰写,摘要200~300单词左右;

4. 标明您的摘要属于哪一个专题(S1-S6)。

请登录会议网站下载摘要格式http:///message.aspx?parentid=0&typeid=295&act=all

三、论文评审过程及结果

将由研讨会科学委员会评审决定入选的口头报告和墙报,相关论文经审稿遴选后在Acta Horticulaturae上发表(ISTP收录)。

四、重要时间节点

2013年09月30日—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

2013年10月30日—论文摘要接受通知

2014年03月17日—论文全文提交

五、论文提交

1. 请通过电子邮件提交论文摘要,并在邮件主题栏注明“第一届国际园艺学会蔬菜嫁接研讨会投稿”字样。

2. 请在邮件中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电话、Email、通信地址及邮编)。

3. 论文摘要请发至大会邮箱:

4. 联系人:黄远博士 汪清飘

5. 咨询电话:027-87280068

更多会议详情请登录会议网址http://.

第8篇:国际数学论文范文

各分支机构,各教育改革实验区、实验学校;

各单位会员,有关学会、协会:

各教育科研单位,师范院校。中小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更好地交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经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中国教育学会拟于2010年11月举办第23次全国学术年会,主题为“完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研究,定于5月初10月底开展学术年会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请各单位积极做好报送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文征集

1.论文形式: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实验报告等。

2.论文分类、论文登记表(详见cse.省略)。

3.论文报送方式:①电子版论文通过中国教育学会论文申报系统hap:Hcse.edu.crdedoas2/huiyuan/index.lwjsp(复制粘贴本地址即可直接进入申报系统)在线报送。②纸质论文邮寄至:北京西单大胡同35号,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学术室收(邮编100816),请在信封正面左下角注明“第23次论文征集”字样。

4.论文报送要求:①符合年会论文主题,紧贴教育教学实际,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案例典型,结论合理。②每人最多报送两篇论文,报送者必须是文章的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③网报论文须为word文档,文档不得大于1兆(MB),纸质论文请打印在A4纸内。文章字数限3~5千字(A类论文字数可适当放宽)。④“学科分类”栏目请参照附件一中的分类法填写相应代码(A、B、c…)。⑤论文摘要应包括目的意义、方法、结果或结论三个部分;正文引用他人学术研究成果请列出参考文献。

5.注意事项:(D关于学术年会论文的一切事项均以中国教育学会网站通知为准,如有疑问,可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我们联系,中国教育学会网址:cse.省略;邮箱:cse@moe.省略;电话:010-66010070/66051217兼传真)。②两种报送方式任选一种即可。纸质论文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网上报送论文如有重大修改并再次报送,请一定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以防误删终稿。③在线报送论文者请将系统自动生成的论文序号和作者姓名填写在汇款单附言栏中(请注意一定要填写作者本人的姓名)。多人共同汇款的,请将名单和联络员的联系方式传真或E-mail至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学术室。④请参照附件二中的样例详细填写作者单位和联系方式。⑤严禁抄袭,否则一经查实,取消评奖资格。

6.论文报送截止到7月20日(网上报送截止至7月20日17点整,纸质论文以寄出地邮戳为准)。

7.参评费用:每篇论文需交参评费人民币80元。汇款地址:北京西单大胡同35号,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办公室收(邮编100816)。联系电话:010-66018003。

二、论文评审

1.评审由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负责,评审委员会主任: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副主任:谈松华(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2.获奖等级分为:一、二、三等奖。

3.报送查询、结果公示与证书寄送:论文与评审费寄出1个月后,即可在中国教育学会网站查询是否已经送达,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评审结果将于11月揭晓并在学会网站上公示15天。公示无异议,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将邮寄获奖证书至论文第―作者,未获奖论文不另公布。

4.获奖论文宣传与推荐:中国教育学会将在网站上公布获奖名单;《中国教育学刊》和《中国教育学会简报》也将择优刊登部分获奖论文或摘要。

第9篇:国际数学论文范文

杨必成,男,广东汕尾人,1947年8月出生,1998年评为教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数学系前主任(1999至2007年),现任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1882年1月毕业于华南师大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今,在学院数学系函数论教研室任教,兼任广东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际杂志“Journal of Inequalities i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编委,美国《数学评论》及德国《数学文摘》评论员,全国不等式研究会顾问(前理事长),中山大学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可和性、算于理论与解析不等式等基础数学研究,业已创立了Yang-Hilbert不等式理论。多年来,主持(或第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7项。

“春江不等最佳式,大道风行遍五洋”。2014年6月24日下午,在欧洲的克罗地亚共和国举行的“数学不等式及应用国际会议”上,按惯例在大会发言的每位数学家只限时20分钟,而此次大会的主持人却破例让他作了一个小时的发言。因为,他要向各国数学家们,用英语演绎以他姓氏命名的“Yang-Hilbert型不等式”理论体系。该体系囊括了12种不同种类的Hilbert型不等式,凸显了多项国际领先的数学研究成果。他的精彩发言引来阵阵掌声,此时,他为梦想成真而感到万分激动,为祖国增光而感到无比自豪!他就是国际数学界的斗士、Yang-Hilbert型不等式理论的创立者,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杨必成教授。

心虔志诚 释放激情人生

杨必成1947年出生于广东省粤东沿海的边陲小镇汕尾(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中小学教师,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1957年秋,他的大哥杨必胜考上了北大,童年的杨必成心里萌生了以大哥为榜样,长大后当科学家的梦想。

然而,立志易、践志难。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丰满的理想总是抵不过现实的摧残。他1961年初中毕业,却因受父亲“历史问题”的牵连而无法升读高中。两年后,政府放宽入学限制,此时,望子成龙、坚信“文科必胜、理科必成”的父亲,就催促杨必成报名参加中考,终于使他入读汕尾中学高中。当他欢欣地迎接这份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整装待发迎接高考之时,却遭遇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并且在动乱中被棍棒击伤脑袋。1968年底,他被编入“知青”行列,成为了广袤大地里一名辛勤劳作的农夫。下乡7年期间,他政治上受尽歧视,进学习班、入收容所,个人尊严屡遭损害,又因劳动期间头部遭雷电击残,落下脑震荡和失眠症。面对天灾人祸不断来袭,走投无路的他牢记着“逆境,可以将一个人彻底毁灭,也可以使一个人从浑浊、昏庸、卑微中历练得更加精明、高贵和强大”的格言。在那“知识无用论”充斥的年代里,读书备受嘲笑,而他却从未放弃,劳作之余,脑痛过后,农家茅屋,媒油灯下,刻苦钻研起“天书”――《高等数学》。

苦心人天不负,1977年秋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年过而立的单身汉杨必成,以数学超满分的成绩(必答题及附加题各得100分),考上了华南师大数学系。从1958年秋入读初中到1978年春考上大学,他竟做了整整二十年的求学梦。

在大学,杨必成的头脑中只装着四个字:“珍惜”――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饥渴”――饥渴地学习数学文化知识。1982年春,杨必成大学毕业时,由于年龄偏大,又未能考取研究生或留校任教,更无法出国留学,他被分配到广东教育学院(后更名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数学系任助教,似乎已失去了继续深造成才的最佳时机。但他从未言弃、斗志不懈,除了在那飞扬着粉笔灰的三尺讲台上挥洒汗水、传道授业外,他不顾时遗下的头部伤痛,三十年如一日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自留地”上摸索着通往数学王国的路径上,勇敢前行。

结缘Hilbert不等式 勇闯难关获佳绩

1994年底,命运之神开始眷顾他了。从1967年算起,历时27年的脑伤病魔,在对他进行漫长的折磨之后,竟奇迹般地消失了。受伤前良好的记忆力及充沛的精力也慢慢地恢复了,他不再失眠,也不再头痛了,过去浑浑噩噩的状态一扫而空。最初几年,他早上4、5点钟就能起床工作,并产生了强烈的科研冲动。于是,他就到学院及附近大学的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寻找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经过三个多月的耐心检索,他终于把目光收拢到Hilbert不等式的论题上。从此,他结缘了一位100年前的数学老人,就是被国际数学界称为“无冕数学之王”的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全身心地投入Hilbert型不等式的理论探索之旅。

关于Hilbert不等式,其创立者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862―1943,德国)是二十世纪初最伟大的数学家。1908年,希尔伯特发表了以其名字命名的“Hilbert不等式”。该不等式的奇特之处,在于将两个互不关联的实赋范空间,建立起一种美妙的联系。1934年,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代成功推广了Hilbert不等式,建立了-1齐次核的Hardy-Hilbert型不等式理论。随着近代分析学科的蓬勃兴起,以Hardy-Hilbert型不等式为代表的Hilbert型不等式也得到广泛应用,但奇怪的是,Hardy-Hilbert型不等式理论的基本成果却无甚变化,不少数学家试图推广哈代的定理,均因方法不当而宣告失败。或许由于理论背景过于深刻,深奥的Hilbert不等式理论历经半个多世纪也未能深入推进。1935年至1997年近62年的光阴,竟成为Hilbert型不等式理论研究的“空白期”。直至二十一世纪之交,以杨必成为代表的中国学派,通过对Hilbert不等式的全方位破解,终于取得了一系列理论突破。由此,国际数学界才开始重新关注对Hilbert型不等式的系统研究。

1997年,已“知天命”的杨必成与湖南吉首大学的高明哲教授合作,优化了徐利治首倡的权系数方法,圆满解决了加强的Hilbert不等式的最佳常数问题,其在《数学进展》上;隔年,SCI源刊《美国数学会会刊(PAMS》亦发表了他们的此类研究成果。1998年,杨必成改进了权系数方法,在美国SCI源刊《数学分析及应用杂志(JMAA)》上率先发表了引入独立参数以推广Hilbert积分不等式的重要论文,终于取得了科研突破。从此,“参量摧开自由路,论文汨汨又源源”。2004年,杨必成发表了引入二对共轭指数辅以独立参数的参量化思想,奠定了Yang-Hilbert型不等式的理论基础。在以后的十年里,他发表了大量的数学论文,对Yang-Hilbert型不等式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入且多角度的探索。2008年期间,为纪念Hilbert不等式诞生100周年,杨必成在闯过了Hilbert型不等式抽象化刻画这一难关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数学专著:《算子范数与Hilbert型不等式》(47万字,200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积极进取 树慧培兰

科学研究深不见底, 知识的星空是智者自由翱翔的天堂。自1999年底担任广东第二教育师范数学系主任起,杨必成教授主持过多次数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06年至今,他任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还兼任多个国际杂志的编委或评论员。2007年底,在离开系主任领导岗位之际,他被授予“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杨必成曾连续十一次获学院“科研贡献奖”(2003-2013年);据中国科技情报出版社出版的《2009年版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一书记载:2003-2007年于2008年引用频次,全国数学类前20名排名,杨必成名列第二;2010年,“美国国际传记中心”编缉出版了《21世纪的伟大创意》(中译名)一书,记述了他的数学研究业绩,并授予他《2010年度世界风云人物》纪念金牌;自2010年以来,国务院、科技部、科学院、中国新闻社、教育部等下属20多家杂志、报刊或网站,纷纷报道了杨必成教授的创新精神与科研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