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范文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西塞山怀古刘禹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范文

我先请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略)。

教师投影课题、作者。检查预习情况,学生回答问题:①什么是咏史诗?②什么是怀古诗?③什么是咏史怀古诗?④咏史怀古诗的一般内容和情感。(略)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说明同学们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下面让我们进入到课文的学习。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

生1朗读课文。

师:请一位同学评价一下他的朗读。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近诗歌。投影PPT显示:

①诗歌的题目是“西塞山怀古”,哪些句子写西塞山?哪些句子写怀古?这两部分是如何连接起来的?

②首联、颔联写晋吴之战是怎样的一个历史史实?作者是如何刻画的?用了什么手法?

③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或许并不仅仅指上文西晋王F进攻东吴的事,金陵经历了若干的朝代兴亡,这样的兴亡交替都让后人浩叹,升起伤怀之感,但金陵古城却“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依旧枕寒流”有什么复杂的意味?

④“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是主旨句,请结合背景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

师:这首诗大家已经熟悉了,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哪位同学能主动说说?

生2:前四句写的是怀古,后四句写的是西塞山。它们用“人世几回伤往事”串联起来。

师:为什么是“人世几回伤往事”把它串联起来的呢?

生3:因为“往事”就是说的前面怀古的事,这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说得不错。但老师这里有一个疑问:“往事”仅仅指的是前四句写的史实吗?

生4:不是,因为金陵经历了六朝的更替。

师:嗯,那么前四句写了怎样的史实?是怎么描写的?主要用了什么手法?

生5:写了王F灭吴,用了一些动词。

师:你能说说这些动词的作用吗?

生6:“下”写出了西晋军队气势非常迅猛。“收”写出了东吴军队望风披靡的情态。

师:说得不错,那么还有一些动词的作用是什么?

生7:“沉”字写出了东吴政权随着铁索也一起沉到水底了,说明了东吴政权的灭亡。“出”字写出了吴主孙皓投降的丑态。

师:好的,前四句写史实除了用了一些动词外,还用了什么手法呢?

生8:用了对比手法,主要表现在:①形象上,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②色彩上,一边是晋军烧索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③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在对比中我们看出了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的咄咄逼人,失败者的黯然失色。作者写这段史实的目的是什么?

生9: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师:那他是如何发表看法的呢?请大家看问题③,小组讨论一下,谈谈自己的认识。

生10:西塞山与六朝形成鲜明对比,六朝灭亡了,而西塞山依然矗立在江畔。

师追问:决定国家兴亡的因素是什么?是危险的地形吗?

生11:不是。应该是帝王的作为。

师:也就是说“事在人为”。这位同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颇有见解。我们看问题④,分析作者的情感。(投影时代背景)

生12:作者反对藩镇割据,渴望国家统一。

师:有没有其他情感了?

生13:还有对唐朝统治者的忠告,希望他们不要重蹈六朝覆灭的教训。

师:综合两位同学的回答,我们知道了刘禹锡写这首诗的目的。一位具有历史责任感的诗人跃然纸上。结合本诗的学习,请大家总结咏史怀古诗的一般特点和鉴赏技巧。

生14:结构上: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生15:手法上:借古讽今、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对比、用典等。

生16:情感上……

师:其实我们可以把内容分为三类(投影出示):怀人伤己、怀古伤今、理性反思。

另外,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步骤是(出示投影):①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典故)?②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意图、领悟感情)?③这种态度是运用什么方法表达的?(分析技巧手法)这三个方面可以概括为:弄清史实―体悟感情―分析技巧。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本诗的学习,总结了咏史怀古诗的一般特点和鉴赏技巧,下面我们就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略)

《西塞山怀古》是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创新求变的中唐诗”专题中的一首,如何讲这首诗,我动了一番脑筋。既然是选修教材,我可以进行专题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将书中诗的题材分为边塞诗、咏史怀古诗、羁旅登高诗、山水田园诗等几类进行专题教学,每个专题选一两首典型诗歌进行精读。如咏史怀古诗,我选择了《西塞山怀古》和杜甫的《咏怀古迹》,从意象、手法、情感等方面进行解读,总结诗的特点与规律,再选择同一诗人相同题材诗歌进行阅读训练。通过专题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一类诗歌的鉴赏路径和规律。这是我这节课的主导思想。

这一次教此诗,我主要是想让学生动起来,从学生发现的问题出发,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加以引导,特别是在学生正常思维基础上多加引导,想办法带领学生到“自学”不能达到的地方去感受一番。

课前,我收集了学生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整理归类,发现大部分学生的问题都是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几个方面。由此可知,学生自学发现的疑难问题与常规教学内容的设置有很多重合。于是我设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即:“这首诗所写的史实是什么?其中蕴含了哪些情感?这种情感是用什么方法表达的?”我力求与学生一起探究这些问题,在适当之时、适当之处点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一定的提升。

第2篇: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范文

我接过书一看,是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封面上一幅江南水乡的图片,不着一点颜色,就像一幅水墨画,清新,脱俗。软笔书写的“缘缘堂随笔”五个行楷字随性、洒脱。作者题词――“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这两句诗出自中唐诗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是诗人触景生情,对历史上的兴亡发出的伤心的慨叹。作者把它题写在封面上,为全书定下了感情基调,还没开始阅读,一种淡淡的伤感先涌上了心头。

读着丰子恺先生朴实的文字,近乎白描的语言,颇与老舍先生的文笔相似,只是丰子恺先生的文字里少了些诙谐,多了些愤懑。书页翻动,一幅幅极具生活色彩的漫画如此淡雅、清新,耐人寻味。“缘缘堂,你是我安息之所。你是我的归宿之处。我正想在你的怀里度我的晚年,我准备在你的正寝里寿终。谁知你的年龄还不满六岁,忽被暴敌摧残,使我流离失所,从此不得与你再见!”在丰子恺先生的心里,缘缘堂是他的亲人,是他的朋友,令他昼思夜想,令他魂牵梦萦。缘缘堂,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记录着作家的生活,都诉说着思乡的情缘!字里行间,满是对缘缘堂深切的怀念与沉沉的悼念,更不乏先生对敌人,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与控诉!

“东战场,西战场,北战场,无数同胞因暴敌侵略所受的损失,大家先估计一下,将来我们一起同他算账!”读到此处,先生在我的眼里不再是一介书生,他俨然一位战士,在用他手中的笔与敌人进行殊死战斗!

我坐在你的西室中对着蒋坚忍著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一面阅读,一面札记,准备把日本侵华的无数事件――自明代倭寇扰华直至“八一三”的侵略战――一一用漫画写出,编成一册《漫画日本侵华史》,照《护生画集》的办法,以最廉价广销各地,使略识之无的中国人都能了解,使未受教育的文盲也能看懂。

这,是先生与缘缘堂最后的告别;这,是先生在缘缘堂里立下的誓言!

出于好奇,我百度了一下《漫画日本侵华史》,感谢网络时代的发达与便捷,打开网页的瞬间,一幅黑白照片映入眼帘:清瘦的脸庞,尺把长的胡须,架着一副黑框圆片眼睛,典型的中国文人形象。那深邃的眼神由内而外地散发着艺术家的气息,不愧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第3篇: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范文

【关键词】古诗;鉴赏方法《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在 7 ~9 年级,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古诗鉴赏历来是日常学习和中考备考的重点,也是许多学生感到棘手的难点。这是由于古诗的语言含蓄、凝练,表达赋予跳跃性,再加上学生有意疏离,领悟能力欠缺,致使平常学习局限于死记硬背,未能真正领悟,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读懂诗歌,把“意会”到的东西“言传”出来?我认为应抓住下面几个要点:

1走近诗人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 “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例如对于杜甫诗歌的认识,纵观其生活及社会背景,其诗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二、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三、万方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四、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他的诗歌特色各有千秋。

2关注诗歌题目

俗话说: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诗题往往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歌。从诗题之中,我们往往能明确诗歌的类别,把握其表现手法和内容特点。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咏物诗的托物言志,怀古诗的借古讽今,送别诗的留恋愁苦,闺怨诗的思远怀人,羁旅诗的漂泊思乡,边塞诗的壮志豪情或厌战思乡等。从《春夜别友人》中读出离愁,从《望月怀远》中读出思乡,从《钱塘湖春行》中读出喜悦。从《归园田居》中读出惬意。

3抓住诗歌意象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质,即诗中的景和物。一些意象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流水代表时光流逝功业无成或绵绵的愁思,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菊代表高洁和隐逸,竹代表正直和谦虚,落叶代表悲秋、失意,柳絮代表愁绪、飘零,阑干代表思念、寂寞、离愁等。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抓住意象及其特点,并反复揣摩体味作者思想感情,是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如松柏象征孤直、顽强、高洁,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又如诗歌: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4掌握诗歌内容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内容博大,从 《诗经》 到明清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但就内容而言,大体可分为:

4.1写景抒情。如: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歌景中含情,融情入景,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着诗人的无尽思念,惜别之情从每个画面中渗透到读者眼前。

4.2咏物言志。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清风明月,飞禽走兽等均成为诗人引用的对象。如王维 《山居秋暝》 表达了诗人怡然闲适的心情,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4.3边塞征战。如:范仲淹 《渔家傲》 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4.4怀古咏史。如刘禹锡的“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西塞山怀古》)。

4.5即事感怀。如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6羁旅行役。如: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以上是对诗歌的大体分类,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鉴赏时,能快速地了解其内容,以便把握其诗的要旨。

5品析诗歌语言

诗歌语言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5.1严实质朴,含蓄隽永。如 《悯农》 运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全首诗20字,读者容易理解。而含蓄隽永其特点是意在言外,不直接叙述,言在此而意在彼,让读者体味。字短情长味深,启人联想、想象,开启读者悟性,导入美感的享受。如:李商隐的 《雨夜寄北》 向夫妻间挂念问候,时、境、情融为一体,倾吐深情的憧憬均显示言外,隐于其中,越嚼越有味。

5.2形象生动,清新雅致。如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美感。如:杜甫的 《绝句》:“两个黄莺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动静相结合,色彩绚丽,语言形象清新生动。

5.3绚丽飘逸,和谐婉转。如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色绮丽,变幻莫测,体现着绚丽飘逸之美。

6掌握艺术技巧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内容很多,常见的分析角度如:行文构思、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风格流派等。行文构思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采用一句一景的方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采用意象相加的形式。诗中常用的修辞特点有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比喻、反复等。诗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描写、抒情等。描写又有白描和细描,如白居易、陶渊明的诗多用白描,王维的很多诗则善工笔细描。抒情又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诗中多用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等间接抒情的方式。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渲染、烘托、用典、比兴、象征、虚实结合等。如:“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极力渲染昔日之繁华,结句却落笔于今日之荒凉,巨大的反差、强烈的对比,让人顿生人换、古今盛衰之感慨。诗中的风格流派如李白的清俊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刘禹锡的寄寓深远,陆游的激昂悲壮,陶渊明的平和闲适等。

7领悟思想感情

第4篇: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古诗词鉴赏一直都是日常教学和高考考查的重难点,尽管说教无常法、教无定法,但诗词鉴赏教学的立足点却始终未变,即鉴赏诗词经典的语言艺术,其鉴赏也应将重点放在对词、句内涵的推敲上。高考在题型设置上主要涉及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内容方面:意象、意境、景物、情感、思想等;二是表现形式方面:语言、表现手法。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从标题入手,以题导读

“文题即文眼”,诗词虽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有一定差别,但作为文章的一种,此种说法也行得通。如果能够抓住这个“眼睛”所告诉我们的有关信息去分析理解诗歌的内容,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把握住诗词的主旨了。因此,在教诗词时,我们应首先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获取重要的信息。比如,《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送魏万之京》(李颀)、《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等,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题目中都有“送”字或“别”字,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这些诗作都是写送别或离别的。既是别诗,其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外是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对离人的担忧与祝福。再如,《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的“怀古”则可判断为“怀古”诗或借景咏志等等。教师应要求学生紧紧抓住诗题,学生在诗词鉴赏中就能稳稳地迈出第一步了。

此外,往往试题中还会提及送别的人物、时间、地点及人物的去向等,这样就使整首诗的主要内容、主旨初步显现出来,理解起诗来就更加容易了。如2010年高考江苏卷考查《送魏二》(王昌龄),全诗围绕题目中的“送”字展开,先是“醉别”接着写途中“江风引雨”景象,然后是别后“忆君”。学生在分析诗文时就应紧扣题目中的“送”字,寻找相关景语及情语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提醒学生着手诗题,抓住诗词的标题所蕴含着各种信息,争取初步判明诗词大致内容,为进一步剖析诗词内涵提供便利。

二、读内容,找意象,体意境

诗词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而这些象不仅仅是我们能看到的象,它们还蕴含着作者思想感情。在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古诗词中的意象,譬如“岁寒三友”梅松菊是高洁品格的象征,“鸿雁”是传书信使,“月亮”多暗喻思乡之情等等。鉴赏诗词要引导学生寻找意象。比如,鸿雁常寄托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的伤感,“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水,因为水的绵软,剪不断的特点与人的惆怅情绪有相似性,诗人往往以水喻愁。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梧桐与凄凉、悲伤的意境相联系,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猿鸣多半和悲愁相关,杜鹃鸟(子规)也是凄凉哀伤的象征,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秋风与凄凉相连。如果在理解诗歌时借助这些意象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就会事半

功倍。

三、品味语言,体悟诗词的深远意境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尤为讲究“炼字”。通常来说,诗或句中最传神的字、词多为动词、形容词。培养学生在意境中品味词、句的能力是诗词鉴赏教学最重要的事。诗中的词、句只有放在诗境中理解,才能更准确。要体悟诗词深远的意境,可以抓住以下几点:

1.把握特殊语法现象如为合乎诗词规则而产生的变式句、词

类活用现象

譬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为了体现春天的动态及特点作者将形容词用作了动词。

2.明辨修辞手法

张先的《天仙子中》“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王国维赞:“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其妙处在于词人抓住大自然一瞬间的现象,摄入词中。而“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讲花顾影自怜的情态写得如此传神。再如,李白的《菩萨蛮》中“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空”字写出来诗人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诗的愁味。

3.了解典型的语言风格

古诗词语言风格有形象、生动与质朴: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之分,这与作者的创作风格有关,杜甫的《兵车行》就是表现其沉郁顿挫、忧国忧民诗风的典型例子。

四、分析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构思手法等几大类,内容较多。因此,这就必须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在诗词教学中加以实践。比如,诗词中有描写景又有写情,那么其表现手法就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触景生情等几种情况。表现手法是比较多且复杂的,所以必须具体诗词进行具体分析。如,2006年江苏高考题考查《鹧鸪天》(魏初)中“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全诗表达的是对家人的思念及渴望团聚之情,因此该句运用的反衬的手法,用“归鸦”反衬诗人的无法归家,表达了诗人对家人深切的思念,和对归家无比的渴望。

第5篇: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范文

引用宗白华先生《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文中的这段文字,是想让读者体会中国艺术的美学法则“虚实相生”所形成的一种空灵动荡的空间感和意境,体会其中“小中见大,虚中有实”(沈复《浮生六计》)的独特民族美感,体会其中的独有的生命自由感。宗白华先生在对中国的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舞蹈等艺术形式中的虚和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后,指出中国传统艺术很早就创造了这种“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的民族独有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其实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虚实结合现象。

理论认识

虚实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的一对范畴,而艺术理论中的虚实结合说,则是源于古典哲学中的有无相生论。《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虚可以存实,无可以生有”思想,庄子的“虚室生白”“唯道集虚”思想,都说明“无”与“有”的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这个道理运用到艺术审美之中,便有了强调空间之美、无之美的理论。中国人在艺术上是聪明的,不愿意使尽浑身解数向人们纤毫毕现地直接描述什么,而把艺术感觉、艺术想象的空间留给人们,让人们自己去品味、揣摩、思寻、追索那些不可言传的“大音”“大象”――美的极致,从而创造“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篇中说“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又说“隐者,不可明见也”。隐藏于“虚白”中之情是含蓄的;隐含的、看不见的、在“虚白”处流动荡漾的情感,才是诗词表达的重点。诗词作品在以具体的形象表达含蓄的情感时,常留有“虚白”,即含有未直接说出来的多种情意。正如刘禹锡所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司空图称此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境,是上述理论的延伸和发展,是实景外的虚景,是虚实结合的产物,中国诗词的意境说由此而出。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笪重光《画筌》)。

阅读链接

【古人论“虚实”】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诗之工拙,句之软健,在笔力气势,不在用字虚实也。用虚字者,能 A ,使虚字如实字,则 B ,句自老成。用实字者,能 C ,使实字如虚字,则 D ,句自峭拔。是在平日体贴之功,临文运用之妙耳。用 笔 果 超 妙 运 气 果 雄 浑 则 勿 论 用 虚 用 实 皆 可 成 妙 句 也 何 必 定 忌 虚 字 耶

(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三)

(1)下列词语应分别填入原文哪些地方?

化实如虚:_____ 庄重精当:_____运虚为实:_____生动空灵:

(2)请给文中画横线文字加上标点。

(3)作者认为用字“虚实”的关键在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A.贯休曰:“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景实而无趣。太白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景虚而有味。

B.写景述事,宜实而不泥乎实。有实用而害于诗者,有虚用而无害于诗者。此诗之权衡也。(谢榛《四溟诗话》)

为什么说贯休诗句“无趣”,而太白诗句“有味”?请结合语段B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涵形式

在古诗文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古诗文中的“虚”是指情感、氛围、格调等主观因素。具体说来,诗文中的“虚”包括: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就是以繁华的梦境来反衬现实处境的悲哀。

(2)已消失的境象。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3)将来的境象。这类虚境现在还没有发生,但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最典型的就是柳永的《雨霖铃》,词中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中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作者虚写别后生活,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4)想象中对方的境象。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思亲,从侧面设想对方如何思念自己,表现自己的思念之情,曲折有致。

古诗文中的 “实” 是指生活形象等客观因素: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通常我们把从正面直接写某一事物的写法叫实写;而把以此物写彼物,从侧面烘托映衬某一事物的写法称为虚写。艺术作品常常虚实结合,相得益彰。虚虚实实、实实虚虚,使艺术作品波澜起伏,意味无穷。虚与实的关系有以下几种:以虚写(衬)实、以实写(衬)虚、由实入虚、由虚入实、化虚为实、化实为虚、虚实相生等。

(1)以虚写实。虚笔能为读者提供一个联想和想象的广阔空间,读者可以利用联想和想象去组接生活的画面,对诗歌的形象、意境进行独到的补充扩展和再创造,在其自由构筑的天地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得到审美发现的满足和艺术欣赏的美感,这正是虚法的魅力之所在。如:“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元・乔吉《[双调]水仙子寻梅》)即以实景之冷写心境之愁伤。

(2)以实写虚。读者在鉴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通过想象补充画面内容,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实写作者和童子的对话,而诗人“问”的内容省去了,隐者是什么样子的也没有介绍。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出隐者出没于高山云海之中,濯足于山涧小溪之旁……这种以实写虚的手法,也可以称之为诗歌中的空白艺术。再如同样是“愁”,在贺铸笔下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在李清照的词里“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繁重至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之长是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愁之深是李颀的“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这种用比喻来抒情的写法,以实写虚,化无形为有形,比直抒胸臆更形象,更富感染力。

(3)虚实相生。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如:“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前四句,只一句写晋军,往下全写东吴,可谓实写东吴,虚写晋军。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虚实相生,蕴含幽隐、深远之情,与具体、显露之景相连,它是有限与无限、确定与虚无在诗中的高度统一,它使诗词充满空灵,寄旨深远;它于想象、时空和内涵上拓展了无限空间,呈现立体多维状,从而使诗词具有多样的审美意象,实现了诗人与读者审美的互动;使读者的审美精神遨游于“无往不复的天地之际”,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感受着天地间一阴一阳、一虚一实流动着的生命节奏;使艺术意境成为生命运动的一片无尽律动。

阅读链接

【诗词中的“虚实”赏析】

3.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 前六句三度对比,请具体分析是哪三组,并请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名句,怎样理解此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发现

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谢榛《四溟诗话》)

5.请分析为什么“司空为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依次为D、A、B、C(2)用笔果超妙,运气果雄浑,则勿论用虚用实,皆可成妙句也,何必定忌虚字耶?(3)平日体会,临文运用。

2.贯休诗句“泥乎实”而“害于诗”,无诗味;太白诗句运用夸张等手法,“有虚用而无害于诗者”,引发读者想象,故“有味”。

3.(1)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4. (1)①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与人间多少往事的短暂无常对比;②“又东风”与“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③“雕阑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对比。“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惆怅之感。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