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2013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2013护士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2013护士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3护士工作总结

第1篇:2013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33―01

2011年在全国综合医院,卫生部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规范的、全程的护理服务,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达到三满意的效果。2011年6月在本院全院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活动,对妇幼保健院推行的以病人为中心,从入院到出院全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进行探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家省级的妇幼保健机构,护理单元共10个,床位156张。包括护士230名,临床护理单元5个:妇科床位28张,新生儿科床位25张,儿科床位47张,产科床位56张,每年收治的住院患者7500人左右。

1.2方法

1.2.1制定实施方案

成立了一个“优质护理服务”的活动小组,并选定了小组的组长与副组长由院长和副院长担任。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方案主要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①明确好岗位职责,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②时刻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地丰富工作的内涵;③落实基础护理的职责,优化护理的服务;④加强临床护理的质量管理,不断地改进质量;⑤增加临床的护士人员数量;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

1.2.2实施步骤

①优化护理服务质量的标准和体系,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不断地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②加强与人事部门的合作,增加护理人员数量;③选择某一区域对该方案试行并进行督察,合理的配制人力资源,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进行评估,明确责任,组织培训学习;④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⑤制定统一的表格,对护理记录严格认真对待。

1.3评价方法

采取现场质控的模式,按照百分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月护理质量的评分、日常的护理部检查与护士长夜查房的评分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对各科室的评价结合护理的不良事件防范等项目。对优质的护理服务先进个人评价除在这个基础上以外还结合同行业的评价结果来进行统计。按照分数高低,选择出成绩优异的工作人员和科室。在年底进行工作总结,从中汲取经验。

2 结果

2.1建立完善的护理规章制度与质量评价体系

不断地完善临床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病房管理与基础护理等质量评价的标准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共80项;护理记录的书写要规范。

2.2护理人力资源的增加情况

实施后共增加护理人员35人,实施前的护理人员共185人,现已达到220人。

2.3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对满意度的调查表进行发放,共650份,全部回收,有效的回收率100%。患者对临床的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是90.12%,被患者提名的最满意的护士共192人,而且通过中国医院协会对一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医院进行了患者出院后的电话回访,总体满意度高达89.96%,表1对各科的患者满意度进行了比较,如下:

2.4各病区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评分比较,见表2

3讨论

健全护理服务体系,按照标准实施护理工作,对患者实施入院护理、安全护理、基础护理、出院护理等各项工作,并且严格地按照工作标准进行检查,并同时对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并且当场进行回收以及统计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反馈以及整改。通过对护理文件书写的优化,能够有效地减少护士书写护理文件的时间,能够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相互接触。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使护理工作回归其本位,使护理的专业价值得到体现。我院十分重视人力资源,优化充实了临床护士的队伍,使护士的数量与床护的比例更加符合要求。在护理工作上,做好“基础护理”,做到主动服务,按照不同的护理级别为患者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将重点放在危重病人、特级以及一级护理的病人身上。优质护理服务自实施以来,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0.12%,值得我们继续努力和发展“优质护理服务”,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董茜. 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病房的实施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14): 225-226.

第2篇:2013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摘要】 目的 年轻护士的护理管理的分析 。 方法 2011年3月28日成立科室以来,采取确立目标、健全组织、提出要求、规范管理等措施进行实施护理管理工作。结果 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护士的综合素质获得了提高,在医院竞赛中不断获得奖励,无不良差错发生,得到医院及患者好评。结论 好的管理对年轻护士的重要性,从而减少医疗事故及差错发生。

【关键词】护理管理 年轻护士管理者

随着我院的不断发展壮大,护士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自从2011年3月28日成立消化肿瘤病房以来,医院人员紧张,绝大多数护士均是年轻护士,且大多为招聘护士,流动性大。当今社会模式下,很多护士都是独生子女,她们的通病是怕吃苦,实践能力差,太有个性,做事不太仔细、对患者的交流能力差等,所有这些都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使其医疗纠纷的增加。护理工作既有关怀照顾的专业实践, 又具有真诚服务的伦理和责任[1],既要展现“护士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和谐相融” 的天使风仪,又要实践“以人为中心”的理念[2] ,创新管理模式, 强化慎独精神, 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护士群体综合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提升护理品质等,因此对她们的管理非常重要,现对我科年轻护士的管理分析如下:

1 管理方法

1.1培训对年轻护士进行医院规范化培训,包括知识、动手能力、礼仪等各方面,让她们知识过硬,能完成护理方面的各种操作,独立完成工作,同时注重外在形象,注重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和谐相融。强化临床护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通过培训,懂得怎么去爱患者,爱科室,爱医院 ,遵纪守法。耐心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治疗护理操作的内容, 更能主动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 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1.2 监督机制 在工作中要互相监督,特别在拿药、摆药、输液、输血、加药等过程中,因一时的疏忽可能造成严重医疗事故。国内外均有报道因为患者输错药物造成患者严重后果的病例,所以在这些环节中更要注意,以免发生差错。在相互监督中,更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 三查八对”,从而也提高了个人技术水平,使患者的治疗达到满意效果。运用监督机制使护理质量管理的指标体系和原始数据标准化, 并将护理质量监控小组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地反应,让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1.3学习 制定学习计划,让她们在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包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习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还有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学习先进的护理知识,同国际化接轨,调动广大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 实现工作作风“个人向团队、被动向主动、检查向慎独、认真向用心”的根本转变。

1.4总结 为了在工作中不断超越自己,定期进行工作总结,了解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向好的方面学习,改正缺点。通过每周护理行政查房、每月护士会议、每月病人满意度调查及电话随访、护理晨会、护士长“一日五查”、平时工作积极性表现、团队竞赛活动、相互评价等形式, 加强科室和个人的综合考评, 衡量科室开展的效果,达到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相互促进, 共同进步。

1.5鼓励在工作中不断发现年轻护士的优点,给予精神与物质鼓励,使其在工作中更加认真,仔细。搞好团队精神,互相帮助,吃苦耐劳,以崭新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面对病人,敢于创新,灵活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勇于向困难挑战。

1.6 发扬“传、帮、带”的作用,老护士带新护士,能力强带能力差的护士。

2 成效

一年多来,科室结合专业疾病的特点提出科室团队建设主题 , 注重目标、信念、文化、培训、监督机制、学习、总结、鼓励等的管理和导向, 通过具有鲜明特色的医院和科室团队的建设, 转变护士群体的观念, 树立“用心呵护生命, 用情关爱健康”的工作理念, 不断强化护士自我审视、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管理方式, 使护士个人价值得以体现, 潜力得到发挥, 增强团队的共识和活力, 增加集体凝聚力, 促进了护士主动、用心、慎独、创新工作局面的形成。促进护理人员考评及科室护理质量管理量化, 减少了主观因素对护士绩效评价的干扰, 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护士的综合素质获得了提高,在医院竞赛中不断获得奖励,无不良差错发生,得到医院及患者好评。

3 体会

一个管理者,其思想和方法是关键, 护理专业要又好又快地发展, 管理要有科学的管理思想, 要讲究科学的管理方法, 用科学的管理思想、长远发展的目标管理队伍人员素质要不断地提高, 克服管理理念和方法[3]。用心地琢磨、用心地思考、用心地行动, 才能适应新时期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促进护理的整体提高。必须在“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循序渐进、逐步推开、巩固完善”的基础上, 做好阶段性评价, 及时肯定成绩、提出要求, 不在形式和表面上做文章, 逐步形成医院护理的特色和文化氛围, 以人为本[4],并不断从实践中进行提练和总结, 达到医院远景共同规划, 面临困难共同解决, 拥有智慧共同运用, 获得成果共同分享的作用,促进护理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护士个人价值得以体现, 潜力得到发挥[5],同时一个好的护理团队必须要目标明确,措施要具体可行,要充分把握医院文化建设战略思想, 并体现护理文化特色, 其每个步骤和每项举措都必须与临床实际工作、病人的切身感受相结合, 我们提出护理工作理念“用心呵护生命, 用情关爱健康”, 围绕“用心、用情”4 个字做文章, 引导大家共同参与和行动, 解决工作难点和热点, 形成团队活力.

参考文献

[1] 彭美慈,王春生,汪国成,等.护理是什么[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 1) :2- 5.

[2] 王艳红, 李继平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护理研究 2005 年 2 月第 19 卷第 2 期上半月版(总第 137 期)

[3] Marie AB, Mary AD, Phyllis AZ, et al . Devel opin g a p ract ice doctorat e in nur sing: U nivers ity of Wash ingt on per specti ves and experience[J]. Nu rsing Ou tl ook , 2006, 54( 3) : 130-138.

[4] 王艳敏, 陈淑苹, 张冠珠, 等. 以人为本的护理工作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 护理研究, 2007, 21( 4A) : 912- 913.

第3篇:2013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51-02

手术室护理具有技术性强、难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因此在具体护理过程中会出现较多安全隐患[1]。手术室护理缺陷会对护理服务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在细节护理中护理人员围绕患者核心利益开展护理工作,并通过精细化手术室内工作进行护理风险的规避,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为对细节护理管理的成效进行明确,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90例手术治疗患者,其中包括36例女、54例男;有10例患者为妇产科手术、10例患者为泌尿外科手术、30例患者为普外科手术、40例患者为骨科手术;手术时间范围1.5~4.5小时,平均时间为(2.9±0.2)小时。90例患者中已经排除术前严重营养不良、神经系统存在疾病、存在严重免疫系统疾病、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术中出血量大于300毫升者。全部患者依据住院时间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护理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包括:①组织手术室护士长、护士建立手术室细节护理小组,并通过细节护理管理会议进行管理方案的制定。②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接受技能培训,并通过开展经验座谈会进行手术室细节护理经验和技巧的传授、交流,使得护理人员的细节护理专项技能获得有效提升,为手术室细节护理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③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构建,护士长组织护士在手术前进行手术器械、用药的检查,避免差错的出现。④定期开展工作总结,并对最近护理工作中出现错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善,促进护理安全性的提升。

1.3疗效评价指标 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估指标内容有消毒隔离、护士配合、器械准备、仪器设备管理,对应分数分别为20分、30分、20分、30分,总分合计为100分,护理质量越高获得分数越高。运用自行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定护理满意度,主要内容有护理舒适度、护患沟通、护理技术、手术室前准备、护理服务等,总分合计为100分。高于85分为满意,60~85分为比较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调查数据采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进行整合处理,采用(±s)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运用χ2检验,运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安全得分为(97.4±16.2)分、消毒隔离得分为(19.4±3.6)分、护士配合得分为(28.7±4.3)分、仪器设备管理得分为(29.4±4.3)分,对照组护理质量安全得分为(88.1±14.2)分、消毒隔离得分为(17.3±2.7)分、护士配合得分为(25.4±4.1)分、仪器设备管理得分为(26.2±3.6)分,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45例患者中2例不满意、3例满意、40例满意,满意度为95.6;对照组45例患者中8例不满意、5例满意、32例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2.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相关研究认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能够促进手术成功率的提升,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3]。细节护理中开展围手术期的全面护理,不仅仅追求手术的有序完成,还关注患者术后恢复[4]。护理期间对手术中出现应激反应进行有效控制,并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观察[5]。细节护理需以护理管理为依托,对于手术室护理安全保障具有重要作用[6]。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质量安全得分、消毒隔离得分、护士配合得分、仪器设备管理得分均比对照组高,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杨会仙.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102-103.

[2]朱学玲,常俊.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246-247.

[3]于琼.浅析手术室优质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5):235-236.

[4]秦洁.PDCA循环在眼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3,(18):389-389.

[5]刘雪春,俞莉,w杉杉等.安全文化在老年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0):361-361.

第4篇:2013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9-0161-05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ursing model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going out for examinations

WANG Caijiao1 WU Xujia2 WANG Saisai3

1.Department of Neurology, Xinhua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05, China; 2.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Taizhou Central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Taizhou 318000, China; 3.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Taizhou Central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Taizhou 31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nursing model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in 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 going out for examination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going out for examinations in Xinhua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ursing model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before implementation) and after the nursing model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after implementa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ccidents, compliance rate between escort transportation and disease condition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accidents in the patients going out for examinations was 3.41%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accidents was 0.95%, the incidence rate of accidents in the patien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P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Nursing; Going out for examinations; Accidents

全程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一个合作过程,强调团队合作的大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1-3]。患者住院期间需到相关的科室做检查或治疗,由于疾病本身的原因,各种外出检查、治疗过程具有一定的风险,也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4-6]。2013年我院患者外出检查过程中,出现心脏骤停、晕厥、跌倒、检查未及时完成、走错病房等不良事件共43件。为确保患者住院期间外出检查的安全,有必要对住院患者外出检查全程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我院自2014年1月起实行住院患者外出检查全程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共有21个普通病区,包括11个内科病区、10个外科病区为抽样单元,护理部随机抽查2013年度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实施前(实施前组)及2014年度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实施后(实施后组)5名/月/病区外出检查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分为实施前组和实施后组,每组1260份临床护理资料。两组接受调查护理资料来源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的严重性、疾病的种类、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送人员一般资料

我院共有12名护送人员,其中工龄3年以上4名,2年以上6名,1年2名。全程管理实施前后我院护送检查人员数量、年龄、性别、工龄、文化程度、护送检查的项目及数量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实施方法

1.3.1 确定住院患者外出检查服务项目的重要性 (1)调查表设计 护理部召集服务中心、护送队及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对住院患者外出检查的流程、制度、护送人员的排班模式进行讨论,设计住院患者外出检查服务项目重要性调查表。调查表由封闭性选择题和开放型问答题构成,包括四部分内容: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6项)、护送人员的服务质量(10项)、责任护士服务质量(3项)、临检科室服务质量(3项)开放型题(您认为住院患者检查服务项目较重要的还有……)。(2)问卷调查 研究者以不记名方式对住院患者外出检查逐一发放问卷,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解释调查的目的及填写方法,填写结束后研究者当面核查项目的完整性后收回,共发放200张问卷,收回198张,无效问卷1张,有效回收率98.5%。(3)确定整改的项目 根据调查的结果,运用关联矩阵和失效模式分析确定其影响住院患者外出检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申请单过多排列无序、未用夹固定,病情与护送工具不符,护送不到位,患者走错、走失,护送人员服务理念差。

1.3.2 整改重要?目 (1)合理摆放申请单 利用快赢方法整改申请单过多排列无序、未用夹固定,每位护送人员有专用的办公桌,所有的检查项目分科、分类放置并按检查的日期有序排列[7-10]。(2)改进排班制度 改变护送人员的排班模式,护送人员每天轮科制改为每月轮科制,便于熟悉病情,准确使用护送工具,同时护送过程中便于找到共同的话题,促使沟通愉快、有效;减少未检查项目的交接班,便于预约项目检查的及时完成(护送人员是计件工资,轮科护送检查以免影响护送人员的经济收入)。(3)制定评估细则 各临床科室制定护送工具评价细则。针对病情与护送工具不符的整改,护理部制定病情与护送工具的指导规范,各科依据指导规范并结合本科室疾病的特点制定可量化的护送工具评价细则。如耳鼻喉科病区制定的评估细则(表1)。(4)修改外出检查流程 促使有效落实病情与护送工具的符合性,整改落实护送不到位使患者走错、走失现象(图1、2)。

1.3.3 制作温馨提醒牌 护理部根据检查项目的要求,制定温馨提醒牌:正面检查项目名称,正面右下角检查顺序,反面检查注意事项。

1.3.4 提升护送人员的服务理念 (1)规范新员工的培训制度 1 d的岗前培训和15 d的实践培训,培训期满后由各科室的患者、护士长、责任护士对护送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满意度考核,≥90分到人事处报到录用。(2)案例分享制度 每周一下午17:00病房护士长进行工作总结,实行案例讨论分享制度,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3)设立护送明星奖励制度 临床科室的患者、护士长、责任护士每月对护送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满意度考核,得分最高者为护送明星,得星最多者年终考核直接为优秀,成为感动人物候选人。受到患者口头或书面表扬的50元/次。

1.4 规范制度执行后效果评价方法

由护理部统一培训调查人员专门负责,于辅助检查科室调查患者使用工具与病情的符合率、追踪检查询问患者评价检查过程的满意度,5名/病区/月,检查的结果为护理质量内容之一。

1.5 观察指标

比较全程管理护理实施前后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护送工具与病情符合率、患者外出检查满意度。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实施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对患者外出检查意外事件及护送工具选择的影响

2013年1~12月,我院所有住院患者外出检查意外事件为43件,发生率为3.41%;2014年1~12月,我院所有住院患者外出检查意外事件为12件,发生率为0.95%,实施后患者外出检查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实施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前患者外出检查护送工具与病情符合率为93.02%,实施后为99.84%,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实施后护送工具与病情符合率高于实施前(P

2.2实施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对患者外出检查满意度的影响

实施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前,患者外出检查满意度评分为(96.25±4.39)分,实施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后,患者外出检查满意度评分为(98.78±5.15)分,实施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后患者外出检查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

3讨论

3.1住院患者外出检查全程管理的重要性

住院患者外出检查作为2012年我院十大不满意事件之一,是2013年医院持续整改的重点项目,认为有必要建立规范的住院患者外出检查管理制度。赵立新[11]认为心血管患者外出检查易发生危险,孙向红[9]及杨秀兰等[10]认为住院患者外出检查出现低血糖、跌倒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建立规范的患者外出检查全程管理制度,从而提升医院的品质。从结果中可知全程管理前后患者外出检查的意外事件发生减少31件,外出检查的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

3.2 责任护士与护送人员的团队合作提高全程管理质量

罗永梅[12]及张为芳等[13]认为责任护士更加动态了解病情,及时与护送人员做好沟通,共同有效地保证了患者送检工作的顺利进行,各自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如前诉细化外出检查流程,责任护士通过可操作性的评估细则,评估住院患者外出检查的护送工具、适宜检查的时机,评估结果及时与护送人员沟通,从而保证住院患者外出检查的质量。从结果中得知全程管理前后患者外出检查的意外事件减少,满意度提高。

3.3 制度的可操作性是提高全程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任何方法制度的改革都应该以可操作性为原则,这种细化的护送流程极具操作性,流程的可操作性同时也保证了其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14-16]。孙萌等[17]认为陪检工作中还存在诸多缺陷,完善和细化工作流程,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和改进的重点。我院从细化外出检查流程着手,并制订可操作性的各专科外出检查评估细则,完善护送人员的培训制度、管理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有效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保证住院患者外出检查工作安全而顺利完成,使患者满意[18-20]。

3.4 质量监控是制度落实的重要保证

第5篇:2013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健康教育;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40―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护理模式的转变,病人、家属、医生及护理管理者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10年卫生部召开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服务改革大局,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树立行业新风,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程度”的总体要求,把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作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也积极行动起来于2010年11月正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现将三年多来的工作总结体会如下。

1 实施内容

1.1 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体系 健全了护理层次岗位管理体系,实行岗位管理,分层使用护理人员。对试点病房护理人员进行结构调整,将临床护士岗位确定三个层次即护士长、责任组长、执行护士,明确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达到层次管理。

1.2 组织开展全员培训 首先提高医护人员的文明服务礼仪意识,组织全体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和技巧,同时根据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相关文件,规范工作标准,使护理管理者和护士充分认识改革护理工作模式的必要性。使全院各部门和医务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的目的、意义、工作实质和具体措施等。

1.3 加强健康宣教 在全院营造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活动氛围。我院加强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制作了疾病健康教育小处方、完善了宣传栏、每个月组织专科疾病知识讲座、召开工休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开展了首问负责制,在示范病区入口处设咨询服务台,每日安排一名责任护士负责,迎送出入的病人和巡视病房,及时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在病区推出温馨提示卡、安全小警示、标识牌等;加强了电话回访,要求每一个患者出院后,科室责任护士或负责回访的护士都要有电话问候并做好登记,这些措施的实施,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同时也是提升了科室的信任度[1]。

1.4 合理调配,实行弹性排班 结合各科室实际情况进行了弹性排班,实行责任制的小组包干制,为患者提供全程化优质护理服务,由高年资的主管护师、护师和低年资的护士组成,根据病人需求情况,主要加强了时段薄弱环节的人力安排,比如晨间、中午、晚间等时段。实行弹性排班,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压力。遇有疑难情况,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讨论、学习、改进。责任组长负责知道督查责任护士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协助护士长做好质量控制和绩效考评。

1.5 夯实基础护理,深化优质服务 自创建护理示范病房以来,严格按照分级护理标准,主动落实基础护理。如晨间护理协助患者床上洗头、梳头、洗脸、漱口、皮肤护理,晚间护理协助洗脚,自从创建护理示范病房以来,我院基础护理工作比以前做得更细、更扎实了,病人对医院满意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1.6 建立健全考核制度 根据护士工作量、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要素对护士进行综合考评。

2 评价方法

检查内容:护士工作量、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检查方式:抽查、提问、发放满意度调查表。

3 结果

全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护理部的护理调查结果显示,与2010 年同期相比,病区管理质量达标率由95.1% 提高到99.2%; 基础护理质量达标率由92.7% 提高到97.2%;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达标由95.5% 提高到99.3% ; 护理文书质量达标率由96.3% 提高到99.5%; 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91.2% 提高到98.3%。

4 体会

4.1 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 护士对病人的入院、出院、整体护理评估、各种治疗和操作的准备、实施,对病人的思想状况、经济情况等做到了心中有数。对工作认真负责,并设身处地地为病人考虑,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热情积极地给予帮助或解决。在工作中做到细心、热心、耐心、病人生活不能自理要多关心,帮助病人要诚心。责任护士实行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制,使护理工作有了连续性和完整性。

4.2 增强了护患关系,提高服务满意度 从病人入院开始护士主动、热情的接待,首先自我介绍,根据病情安排病床,耐心详细地介绍环境及注意事项。询问病情,了解病人的需要,消除病人的陌生感,为良好沟通、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奠定了基础。责任护士所管患者不超过8名,随着护士所管床位的减少,护士巡视病房的时间较前增多,将护士还给病人,使其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人心理精神方面的需求。护士与病人接触多了,能及时发现病人存在的问题,使病人感受到护士很关心自己,有责任心值得信赖,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4.3 减少了护理漏洞和差错 调整班次后能够责任到人,使护理工作有了连续性,责任护士对所管的病人心中有数,了解病人身心改变并熟知治疗方案,对疾病的好转有所估计,处处以病人为中心进行护理,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4.4 加强了基础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经常巡视病房,加强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通过简化书写护理文书,真正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在保证治疗性护理的前提下,将工作重点放在基础护理上,严格按照分级护理标准,基础护理工作比以前做得更细、更深,更实了,病人满意度得到提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这一护理措施得以顺利进行并落实。

4.5 提高专科技术能力,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关键在于护理服务的定位、理念的转变,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提高专科技术能力,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完成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抢救工作。实施优质的护理,既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又增加了护士对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主动意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通过优质的护理及热情周到的服务加上过硬的护理基础,精湛的操作技术,舒适的就诊、住院环境使患者获得亲切感、舒适感、安全感和信任感[2],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真正做到了群众、社会、医院满意。

5 小结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使“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得到不断深化及发展,真正把护士还给患者。使护士在夯实基础护理,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品质,深化护理内涵,在保障病人安全,促进护理质量等方面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提升。

因此,提高护理质量,“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是护理管理者努力的目标,也是全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3]。

参考文献:

[1] 刘庆素,安秀艳.不同人群优质护理观点调查.中国护理管理,2007,6(21):21-23

第6篇:2013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护理管理;风险事件;有效性

一、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集护理风险事件患者100例,男42例,女58例,年龄21~72岁,平均(46.2±5.7)岁,住院时间1周~1.5年,平均(5.3±2.1)个月。方法:对100例患者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情况及解决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我院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避免,对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漏洞积极查找,对护理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二、结果

100例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患者中,诱发的主要原因是护理管理不当及患者自身因素,分别为78例(78.0%)和22例(22.0%)。对护理管理不当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原因包含以下方面,见表1。

三、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医患关系也逐渐呈现出复杂化和紧张化的趋势,因此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压力也越来越大[1]。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对患者的生命安危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医院管理人员而言,对护理管理措施实施的有效性要及时进行调查,找出措施中的漏洞,提出解决的方法,完善医院护理管理措施。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导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护理管理不当及患者自身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方面主要有患者自身发生意外事件或不按医嘱配合治疗,导致风险事件发生,而护理管理不当因素其中主要包含护理安全制度不完善、医院基础设施隐患、医患沟通障碍、护理人员知识及业务水平不足、护理人员责任心较低等原因,具体分析如下:①护理安全制度因素:从本组中100例发生护理风险事件患者的分析中可知,有9例由这一原因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院护理管理中缺乏有效的安全制度及工作预案,在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在职护理知识、护理技能培训等制度不完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安全教育措施不完善,且相关制度的有效性较低。导致了护理人员对自身的工作职责认识不清,在具体工作中没有将责任制度落实到位。②医院基础设施:本组研究中,14例患者由于该因素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我院部分基础设施及病房配置存在不合理因素造成,在护理工作中对这些不合理因素潜在的风险也没有有效的防范措施。尽管在部分事件中也有明确的护理管理措施,但是落实效率不高,如有1例事件中是关于瓷砖防滑的措施,尽管在护理管理中,也有明确的地面防滑提示,但是作用不明显;此外,对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微量泵等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不足;地面地板不防滑、走廊没扶手等,这些医院基础设施现状都是医院管理措施中没有落实到位的结果,最终直接造成护理风险事件发生。③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是护理工作中的主导者,因此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效果受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非常大,也是医院护理管理措施实施与有效程度影响的关键因素。本组研究中,100例患者中,有55例患者发生风险事件都与护理人员有直接关系,所占比例较高,表明在医院护理管理措施实施的有效性受护理人员的影响非常大。而护理人员因素也是造成护理管理措施实施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由护理人员因素引发的护理风险事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护患沟通能力差:在患者治疗期间,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能否良好沟通,对治疗与护理的效果都有直接的作用,如果存在不良沟通,那么护患纠纷产生的概率非常高,导致医院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2]。其中,医院护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及护患之间的沟通存在的障碍是当前医院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基本原因。在我院护理工作中,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是首要要求,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及考核,要求护理部门、护理人员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因此,本组研究中,仅有8例发生护理风险事件,主要是由于误解产生的。知识及专业水平不足:本组研究中11例护理风险事件由该因素引发,其主要原因包含两方面:第一,护理人员学历低、年轻化,护理经验不足,缺乏护理知识,自我学习意识不强。第二,我院目前新增科技含量较高的仪器设备较多,相关疾病治疗方法也不断更新,新设备、新技术等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而言之,还是由于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及知识储备不足,导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责任心不足:责任心是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之一,我院日常会通过多种方法对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行培养。如定期开展责任意识讲座,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每周护理人员工作情况总结等,但本组研究中,仍然有36例护理风险时间是由该因素引发,主要原因是每周护理人员工作总结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其责任意识;护理满意度调查中,存在患者对后期护理服务有所顾虑,均填为“满意”,导致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严重下降。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为了提高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有效性,需要从护理人员培训力度的加大,护理人员责任意识的加强,护患关系的改善等方面加强培训和学习,通过考核力度的加大,使护理人员的知识及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使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徐玲芬.建立护理质量改进长效机制的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13,1(8):39-40.

第7篇:2013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208-01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我院内科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5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对他们的临床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院内科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5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男29例,女22例,年龄35至69岁,平均年龄52岁,

1.1 治疗:1)抵制胃酸分泌,2)保护胃粘膜;3)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及支持对症治疗。

1.2 护理方法:

1)休息与活动:病人症状较重者,入院后卧床休息数天至1-2周,病情较轻者则鼓励其适当活动,以分散注意力。

2)饮食方式 指导病人有规律地定时进食,以少食多餐为宜,每日进食4-5次,避免餐间零食和睡前进食。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应尽快恢复正常的饮食规律。饮食不宜过饱。进餐时注意细嚼慢咽,避免急食。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除并发出血或症状较重外,无需规定特殊食谱。症状较重的病人以面食为主,不习惯于面食则以软米饭或米粥替代。适量摄取脱脂牛奶,宜安排在两餐之间饮用,但不宜多饮。脂肪摄取应适量。应避免食用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性强的食物。机械性刺激强的食物指生、冷、硬、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如洋葱、韭菜、芹菜等。化学性刺激强的食物有浓肉汤、咖啡、浓茶和辣椒、酸酸等调味品等。监督病人采取合理的饮食方式和结构,定期测量体重。

1.4 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消化性溃疡知识的健康教育,吸烟者消化性溃疡发生率比不吸烟者高,而且吸烟影响溃疡愈合和促进溃疡复发,所以对嗜烟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劝其戒烟,但应注意突然式断烟可引起焦虑、烦躁,反过来也会刺激胃酸分泌,要与病人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戒烟计划,并督促其执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另一个常见病因,如若病情允许应停药;若必须用药,可遵医嘱换用对胃黏膜损伤少的非甾体抗炎药。避免暴饮暴食和进食刺激性饮食,以免加重对胃黏膜的损伤。

1.5 指导缓解疼痛:注意观察及详细了解病人疼痛的规律和特点,并按其疼痛特点指导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空腹或午夜痛,指导病人在疼痛前或疼痛时进食碱性食物(如苏打饼干),或服用制酸剂。也可采用局部热敷或针灸止痛。

1.6 用药护理:根据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并注意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抗酸药:如氢氧化铝凝胶等,应在饭后1小时和睡前服用。服用片剂时应嚼服,乳剂给药前充分摇匀。抗酸药应避免与奶制品同时服用,因两者相互作用可形成络合物。酸性的食物及饮料不宜与抗酸药同服。

H2受体拮抗剂:药物应在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也可把1天的剂量在睡前服用。若需用时服用抗酸药,则两药应间隔1小时以上。其他药物:硫糖铝片宜在进餐前1小时服用,不能与多酶片同服,以免降低两者的效价。

2 结果

通过有效护理措施及治疗,51例消化性溃疡均治愈出院

3 结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入院后在积极临床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有效护理措施,病人在护士指导下有规律地定时进食,可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使胃酸分泌规律。病人饮食不宜过饱,以免胃窦部过度扩张而增加胃液素的分泌。进食宜细嚼慢咽,因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唾液具有稀释和中和胃酸的作用。症状较重的病人以面食为主,因面食柔软易消化,且其含碱能有效中和胃酸,由于蛋白质类食物具有中和胃酸作用,可适量摄取脱脂牛奶,但牛奶中的钙质吸收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故不宜多饮。脂肪到达十二指肠时虽能刺激小肠分泌抑促胃液素,抵制胃酸分泌,但同时又可引起胃排空减慢,胃窦扩张,致胃酸分泌增多,故脂肪摄取应适量。避免暴饮暴食和进食刺激性饮食,以免加重对胃黏膜的损伤。对患者进行消化性溃疡知识的健康教育,帮助病人认识和去除病因。消化性溃疡很难彻底根治,易复发,病人出院后在服药治疗的同时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饮食规律,戒烟、酒。减少和避免诱发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因素,以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加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护理工作,可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消化性溃疡.内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289-291

[2] 张春兰,莫佩妙.消化性溃疡的护理研究进展.中外健康文摘.2010.19:147-147

[3] 江美銮,吴岚,成义花.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30;215-216

第8篇:2013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内科护理;品牌课程;设计思路

内科护理一直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点课程,作为国家级、省市级精品课程,对其研究也很深入。但到目前为止,能充分体现针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体现理实一体化的相关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和临床还有很大的距离。内科护理品牌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旨在突出实用性。紧密联系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重构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方便护生学习,使课堂教学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打造“六个一流”,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和一流的实训基地。本文简要介绍内科护理品牌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设计思路,现汇报如下。

1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问题

内科护理作为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旨在使护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及内科护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护生的培养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护理岗位需求为标准的,要与护理岗位要求相符合,护生毕业当年就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凭证上岗,因此护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近几年的内科护理教学中,我校护理教研室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基于内科护理工作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更新实验设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使得中职护生在毕业当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但在专业教学实践中仍需不断完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改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复习题、师资建设、教材等。

2课程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尤其是品牌课程的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中心环节。虽然目前广西区域内众多中职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但全区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品牌课程建设极少。内科护理课程的内涵是以对护理对象的整体护理为线索,将内科护理专业知识及专业实践技能与内科治疗技术、基础护理技术相结合,从而形成内科护理课程内容。通过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品牌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积极开展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力争使本课程在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学习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达到广西区级品牌课程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在区内同类中职学校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把护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能力,能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够从事临床护理、家庭或社区护理以及保健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课程建设的设计理念

内科护理品牌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要遵循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原则,依据“基于工作过程、融入实际工作情景”的课程观,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相关的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标准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融入教学中,设计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让护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体系,增强护生的直观体验,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全面体现本课程的教学内涵,始终贯穿整体护理理念,体现人文关怀,最终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与工作相结合、课堂与临床一体化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4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4.1教学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涵盖职业标准,根据内科护理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遵循护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按照必需、够用、适用及符合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原则整合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泌尿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血液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患者的护理、风湿免疫科疾病患者的护理、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传染病患者的护理9个学习项目,所有学习任务的确定以行业专家对内科护理岗位所进行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课程内容的选取按照满足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原则,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了专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1]。

4.2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广泛运用多媒体和现代信息化技术,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方法引入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例如,基于内科护理工作过程开展项目教学,以典型病例的工作任务为引领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教学,以资料收集—护理计划—护理实施—评价与反馈的学习过程组织教学,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案例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真正做到以护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讨学习为主的有效教学。内科护理品牌课程体系的建立对考核标准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考核应具有全面性、整体性,以护生学习新知识及拓展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低作为主要考核标准,建立一个灵活、实用、多层次的考核体系,全面地评价护生的专业水平[2]。要探索建立更科学的考核体系,就不能固守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更不能固守程式化的考核内容。考核过程要围绕培养护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个中心,课程考核从形式到内容都要体现护理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培养,采用阶段考核、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的立体考核形式,将校内考核(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与岗位考核、护生自评与互评、发展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这样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4.3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品牌课程建设的根本,是首要任务[3]。本课程教学团队共有10名教师,其中7人具有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中职教师资格证书,高级职称4名,研究生学历6名,新老结合。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建设导师制度、师徒结对制度,为每位青年教师选派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高的指导教师,制订培养计划,从备课、授课、实训带教等环节悉心指导。通过区内外各种培训和参与医院临床实践、积极联系知名专家前来指导等措施,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结合学校现有人事管理机制,到2016年底,建成一支适应学校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要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成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4.4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保障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条件。结合培养目标和本专业覆盖的职业岗位需要,适应地方护理行业需要,以“十一五”规划教材体系为基础,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重组教学内容,注重教材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教学适用性,树立品牌意识,开发建设有特色的、能体现教学改革成果的、按整体护理程序编写的案例版理实一体化《内科护理》校本纸质教材。其是以网络建设和学科专业网站建设为依托,集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实验教程、习题集、试题库、电子教案、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于一体,能满足实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一流立体化教材。建立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实现内科护理网络教学,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4.5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中职学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备条件,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4.5.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我校在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投入一千多万元,建立健全多媒体示教室、内科护理技术实训室、急救技术实训室、助产技术实训室、儿科护理技术实训室、康复护理技术实训室、模拟手术实训室,购置了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全无线遥控高端临床护理模拟人、护理健康评估模拟人、全自动起立床等大量先进的医疗、护理教学仪器设备,设备水平达到区内一流,形成了仿真的职业环境,护生能在校内完成内科护理常用技能的训练。每台重大设备都有使用记录及维护保养规定,责任具体到人,管理科学规范,使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达到100%。

4.5.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校外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护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是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基地除了作为实训教学、职业素质培养、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等平台外,还是开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就业指导、服务社会等工作的多功能场所。在南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南宁市内5家医疗单位成为我校护理专业临床见习、实习教学基地,有专门的教学组织和带教队伍,全面负责护生现场实训教学。院校合作,统一管理,共同进行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课题研究等,为护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场所及就业机会,也为教师实践活动提供了场所,使护理人才的培养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4.6教学管理建设

教学管理是倡导优良教风和学风、规范教学行为、保证教学秩序、促进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建设有一套完整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及一个畅通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了护理专业教学工作顺利高效地开展。实行品牌课程主持人负责制,引领大家做好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负责管理。明确教师职责,严格日常教学管理,如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导师制度、每月一次教研活动、每学期两次的教学分析、作业全批全改制度,要求每一名教师上课前有教案、讲稿,期中有独立作业分析,期末有教学(课程)总结,年终有个人工作总结等。通过同行教师相互听课,教学观摩,护生评教,期初、期中教学检查,课堂质量评价等措施来落实教学质量监控,全面、持续地把质量建设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收到了良好效果。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奖罚分明。做好课程建设规划,列出详细可行的建设内容和完成时间表,并按计划执行。

5课程建设的特色与创新

5.1校院合作,形成校院联合培养机制

在校院合作委员会的领导与指导下,与教学医院南宁市第一医院、南宁市第三医院、学校附属医院互动进行护生培养。护生入学后即可与医院联系,比如入学参观。在护生学习的整个阶段,特别是新生阶段,就要为护生树立起“护生”与“护士”的双重身份理念,这可以通过穿插实践环节和开展职业指导来实现。学校护理教研室与医院护理部共同参与内科护理品牌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设计、教学计划及考核与评估标准的制订、教材的编写等。教学过程中派护理专家与学校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辅导等。

5.2建立基于学习过程的护生质量评价体系

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护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力求突出“两个结合”,一是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二是突出职业岗位需求,将校内考核与岗位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包括自我评价、考勤、课堂提问、现场操作、课后作业、理论测验、作业、实训练习、情境演练、上岗学习考核;终结性评价包括期末(期中)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实习出科考核、毕业综合考试,其中理论考试实行“教考分离”,试题覆盖培养目标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客观检测护生专业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技能考核采取学习领域临床护理技术项目个人必考与小组抽考结合的方式,根据行业职业标准要求制订评价标准,主要考查护生的操作技能、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岗学习考核、实习出科考核与毕业综合技能考核在教学基地进行,由带教教师及所在科室护士长承担,完全按照岗位标准评分。

5.3将专业课程教学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

在正常的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理念、知识点,介绍相应的考试方法。据《护士条例》的规定,积极实施“双证书”教育,一方面教学内容要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另一方面开办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班,提高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应考能力,使护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能获得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进一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5.4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根据护理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设计仿真的学习情境来实施教学,以小组学习、个人学习为主要形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结合“院校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以护生为主体,让护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方法,广泛应用多媒体和现代信息化技术。结合临床岗位职业能力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护生能具备临床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实现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的同步。

6结语

品牌课程建设充分体现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培养的需要,课程教学突出临床实际应用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相衔接、技能考核与临床内科护理技能操作需要相对接,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作为内科护理品牌课程建设的努力方向。通过开发与建设内科护理品牌课程,可以全面提升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通过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可以实现学校教学与医院临床的无缝对接,使护生在学校期间能真正学到社会所需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使他们毕业后真正成为社会用得上的专业技能型人才[4]。

参考文献:

[1]韦振飞.全口义齿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9):123-125.

[2]韦振飞.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7):130-131.

[3]李银芳.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7(1):91-93.

第9篇:2013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一、医院统计管理工作介绍

(一)医院统计概述。医院统计是医疗服务系统的组成部分,以为医院科学管理服务为宗旨,依据收集的原有数据,真实地将医院的工作状况反映出来,描述医院服务系统的内在规律,找出服务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二)医院统计的指标。目前医院统计的指标大多是按照用途划分为以下三类:1、数量指标:用以反映医疗机构的数量、水平和规模,为绝对数。主要包括医疗单位的床位、患者手术的次数、门诊收治患者的数量、患者住院及出院的数量等。2、质量指标:将医疗机构的各种数据,用平均数的方式表达,如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病床的使用情况、平均住院日等。3、效率指标:对医疗机构工作效率的说明,以平均数或相对率表示,由医院不同管理系统的项目指标比组成。比如门诊人次、急诊人次、好转率、入院人次、治愈率、出院人次等病人的动态统计;还应对医院病床的利用率予以统计,分别和相关数据结合,能够得到不同的管理指标,促进医院管理。(三)医院统计工作的重要性。1、检验管理效果。医院统计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对医院的管理,保证医院管理的有效性。医院的统计工作数据能够直接显示出医院的就诊人数、痊愈率和收入,通过这些数据的变化能够直接的显示出医院管理效果的好坏,对医院的管理工作进行及时、全面的反馈,为医院的管理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医院工作的改进。2、评定管理效率。医院通过对医疗人员、医疗器械的调配情况进行统计可以发现医院相关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有效性。一份统计数据能够充分说明一个医生、护士或者一个床位在它目前所处的位置是否能够发挥出它的最大作用,这样就能够对医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医院资源效率最大化的使用。3、评定工作效益。不同的医院或者同一医院的不同部门之间,能够通过统计信息最直白的进行比较检验各自的工作效益,从而对其进行奖惩,以激励员工。通过统计信息的对比还可以了解到医院各项工作的展开情况,对日后医院工作的展开、改善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管理层对统计不够重视。虽然医院统计对管理有很大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医院的管理层并不是很重视医院统计工作,并没有意识到医院统计对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长此以往会造成医院的统计部门职权的虚设,统计部门在平常的工作中也多是应付了事,统计部门地位低下,严重影响部门运转以及医院统计工作的进行。(二)统计标准不统一。目前,医院统计管理体系刚开始运行,很多的制度、规定还没有指定或者还不规范,因此医院的统计管理往往不能在考虑全局的前提下进行统一管理,不能在医院内部和医院之间形成统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出现很多问题,如统计信息的失实、偏差,院内各个科室之间的统计标准不一,数据的应用性、可靠性不强,无法对医院的正常统计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失去统计部门的应有职责。(三)信息化程度不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依赖互联网技术的医院统计工作也应随之发展,但是当前的统计工作却无法跟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多医院的统计部门依然停留在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这一最基本的工作上,并没有使用最新的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评价。这就使得各部门难以对信息进行直观的对比,难以直观的感受到各自的工作效益。(四)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由于医院统计的兴起时间较短,所以在医院担任统计工作的人员往往是非统计专业的非专业人员,甚至有的统计人员还是退休安置的闲散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的统计知识学习,无法完全的把握统计相关知识以及工作软件,这对于医院的统计工作来说无疑是极为不利的。这些非专业人员不会使用专业的统计方法。统计软件,在入场的工作中只能完成数据的汇总,而无法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无法发挥医院统计应有的职能。

三、加强医院统计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加强统计工作。增强医院统计分析工作,不仅仅只是对单一业务进行分析,更应当对医院所有业务,对医院所有业务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建立医院运行的相关指标参照体系,对医院的统计数据及时形成汇总结果,让医院的管理层能够真实有效地得知医院的运行情况,医院对医院进行及时的调整。另外,应当将医院的统计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同医院成本进行深入地分析,使经济分析和社会统计有机结合,从而使医院效益达到最佳效果,使医疗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二)统计信息是医院量化管理的保障。医院的成功运营,和科学、合理的决策是密不可分的,而科学的决策往往又需要有真实、可靠的数据,医院的统计信息,对医院管理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开阔其管理视野,提高其管理的能力。医院领导能够根据统计信息所得到的数据,发现医院管理中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进行综合考量,做到扬长补短,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比如,对医疗质量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能够知道医院临床治疗的质量;对医务科室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得知医院相应医疗设备的运行情况;对医院历年大数据的分析,能够对医院的发展趋势做出大致的规划。医院统计工作,能够使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医院的工作,对医院发展趋势和社会的医疗趋势相结合,对医院进行合理调整和布局,提高医院的总体质量。(三)服务医院经济管理。1、为了能够为医院的决策服务,应对医院年度、季度的经营计划进行合理制定。目前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医患关系也越发紧张,医院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应当制定长远的经营目标,当然,医院经营目标的制定,是以统计数据为基石的,应当充分利用好过往数据,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对医院的未来做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制定科学可行的战略目标。2、实现目标管理。为了确保医院能够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增强医院的运行效率,实现医院运行的最优化,医院领导层必须将数据统计增加到考核当中,另外,考核机制还应当渗透到医院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当中,对医院的具体情况以大数据的方式进行监测,并对各科室的统计工作进行考核,并结合具体的工作状态,对工作人员的业绩进行综合考核,据此明确奖惩制度。3.负责各科室的统计咨询。包括医院的日常经营、管理决策、质控考评等一系列的工作,都应当是以医院统计数据为基础的,医院的统计工作,不仅仅应当贯穿到医院整个经济运行当中,还应当充分渗透到医院的日常管理中。尤其在医院矛盾突出、医院信誉下降的今天,医院往往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作为医院权威性和信誉度的有力证明。(四)优化统计职能。将医院各种统计数据及时地以准确、真实统计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将关键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系统分析,让统计资料更加生动直观。还应当将统计数据资料进行年度编制,统一以历史资料的形式收档,依据医院的经营情况和发展情况,制作综合分析报告及专项统计报告,对医院日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整改措施。(五)提高统计咨询水平。依托现代化的科学统计方法及统计手段,对医院的统计数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为管理层提供质量过硬、维度齐全的信息报告,如每年度,应当将医院急诊患者数量、患者入院及出院数量、每项业务的收入等制作成详细报表,这种详细的报表,不仅有利于医院管理层下一年度的管理工作,还能成为医保部门病种统计、医保报销等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六)强化统计监督职能。要加强医院的统计管理还要将统计工作的成果反馈给各个科室和医生,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参考。把工作量、病床的使用数量、患者的诊断质量等数据,以统计报表的形式提供给各科室,各科室应当注意相关指标的动态,并及时汇报计划的执行状况,以保证管理层的管理可以根据实践进行灵活调整。(七)加强统计工作者自身的学习,提高服务水平统计信息是一项对专业性有着极高要求的工作,对于医院的决策和工作总结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医院进行管理的重要依据。所以统计人员的作用不言而喻,统计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工作能力。加强职业素质的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综上,医院统计工作在当今激烈、复杂的社会发展环境下能够为医院的发展指明方向,也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实现社会效益的有效方式。

作者:单玉姣 单位:保定市儿童医院

参考文献:

[1]秦舒能.医院统计管理工作的构想与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03).

[2]骆东霞.加强医院统计工作提升医院管理服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2).

[3]韩小兰.医院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及管理改善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6(10).

[4]李琴.提高医院统计工作质量在促进医院科学管理水平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0).

[5]徐晶晶.如何优化医院统计管理工作[J].商业故事,2016(24).

[6]谢利平.现代医疗管理中如何做好医院统计工作[J].当代医学,2013(04).

[7]刘忆悔.强化医院统计工作提高医院管理水平[J].财经界(学术版),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