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一线教师从事校本教育科研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及时将教育教学研究的新成果加以总结发表,以便同行之间相互交流借鉴。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教师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得许多教师缺乏教育科研方面的基本训练,造成许多教师在撰写论文时不得要领,缺乏必要的规范。许多教师往往校本研究做得很好,但由于不懂得研究成果的表达,使得其工作的成绩被埋没,实在有些可惜。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教师论文写作的训练很有必要。
论文大体有三类。第一类是理论性文章,多为教育理论专业工作者所撰写,主要论述创新性理论研究工作成果;第二类是研究报告,也多为专业工作者所撰写,一般是实证性研究成果;第三类是经验总结性文章,多为一线广大教师所撰写,一般是论述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的工作经验或体会。以前理论性文章和研究报告多出自专业科研工作者之手,随着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目前在教师提交的论文中,也常会见到少量的理论性文章和研究报告。
本文结合一线教师在撰写论文时经常出现的不规范之处,结合实例谈一谈如何规范论文的写作,以期对一线基层教师们有所帮助。
一、如何撰写论文的题目
论文的题目要清晰准确。如下面的论文题目严格说来就不符合上述要求。题目“重质量,强内涵,提升办学品位”,就让人不能一下子明了研究的重点在什么地方。又如“刍议激发学生作文动机,牧养言语生命野性”,论文题目中使用的语言是文学性的而非学术性的,文学性的语言是描述性的、模糊的、感性的,因而是不准确的,作为论文题目明显不合适。“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提问策略的研究”和“协同式园本教研模式初探”,两个题目对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均作了明确的界定,较好地点出了论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二、如何撰写论文摘要
有些杂志,尤其是供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阅读的地方教育杂志一般不要求写论文摘要,但有些杂志,尤其是偏重学术性的杂志会要求写论文摘要,有些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有时也会有此要求。
论文摘要,顾名思义就是论文整体的高度概括。如果是研究报告的摘要,主要应包括三层意思,即研究了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的,研究的主要结果是什么。如果是经验总结类论文的摘要,主要说明论述的问题和结果就可以了。教师写的经验总结性论文摘要一般200字左右即可。
例1,研究报告类论文《天津市民幸福感及引导研究》的摘要如下:
本研究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调查了天津市区535名成人。结果表明:(1)天津市民绝大多数认为自己生活幸福,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并不幸福。人口学变量与外部因素仅能解释幸福感变化的7.6%。(2)从个体外部建设一个人民富裕、崇尚健康、人际和谐的社会;从个体内部引导人们树立符合个人实际的内在价值目标,积极主动地应对环境的挑战,悦纳自己,形成助人、亲和的良好性格,是人们获得幸福的主要途经。
例2,经验总结类论文《如何确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的摘要如下:
本文针对当前教师们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自己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教学目标有效性的确立与实施的四个策略:在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和三维目标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根据课程内容和学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处理好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关系;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论文摘要部分还包括关键词。关键词主要用于论文检索,应准确反映研究的关键内容。关键词数量一般为3~5个,关键词一般从题干去找,也有个别选自摘要。如上文《如何确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的关键词可为:有效、 教学目标、 策略。
三、如何撰写论文的正文
(一)研究报告的正文
如果是研究报告,报告的组成部分应遵循与研究过程相同的次序,可以按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与建议框架来写。
研究背景部分应交代清楚我为什么要研究某个问题(实践需要与理论需要),别人对这个问题研究到了什么程度(已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我研究的问题具体是什么(研究问题界定),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可以通过设置小标题,恰当地把文献综述分成若干部分。应围绕研究问题,抽取文献中的思想,把它们结合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的整体。通过文献的讨论,作者应能证明自己对该问题及相关研究有充分的了解。教师们在研究背景部分易犯的错误:研究问题的界定含糊、不明确;对研究文献只简单地罗列,不加评析以引出自己所要研究问题的必要性;食而不化地引用某种理论以装门面;对自己最熟悉的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现状或存在的问题避而不谈等。
研究方法部分应详细交代某种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描述的细节要足够充分,以使读者能重复这一研究。教师们在此部分常犯的错误是简单罗列研究方法而不做具体说明,如只写调查法或行动研究法等。如果采用了几种研究方法,应按研究过程中各种研究活动的顺序来分别加以阐述。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教师将文献法作为研究的主要方法,严格说来是不正确的。所有研究都应该做文献研究,尤其是在研究的立题阶段和研究结果的分析阶段,所以一般不必再特别交待文献法了。
研究结果部分是资料分析的产物。可以围绕预设的问题组织研究结果。若有几个假设或问题,可以按假设或问题的先后报告结果。若是实验研究,可以按实验的先后组织结果。教师们在研究结果部分常犯的错误是研究结果各部分之间缺乏逻辑性,给人一种随意的感觉。有时几个研究结果之间不但看不出逻辑关系,还不在一个维度上。有时研究结果又相互重叠,显得嗦。
研究结论及建议或启示部分是根据研究结果做出的解释或推论。可按意义或重要性的大小次序确定值得记录的结果,它应是该项研究的一个总结。
研究报告的正文部分写作还应注意的问题包括:标题最好不要超过三级标题,三级标题的标号常用“一”“(一)” “1”或“1、1.1、1.11”标示;研究结果中用到的表格应用三线表,避免使用封闭表,用于杂志发表的论文能用语言描述明白的研究结果尽量不使用表格;论文中一般不出现插图。
研究报告在杂志上发表时,通常不会给作者留出更多版面进行研究背景或研究方法的陈述,常常需要压缩或省略研究背景、研究方法部分,将论文的重点和篇幅留给研究结果和结论部分。所以,研究报告怎么写,哪里该详细哪里简要,也要考虑其用于什么目的而定。
(二)经验总结性文章的正文
经验总结性文章是常见的教师论文类型。这类论文的结构常常包括导论和研究结果或结论两大部分。导论和文献综述往往放在一起写,主要篇幅用于重点叙述经验总结(结果)。研究方法部分由于教师本人往往是“参与―观察者”,故常省略不提。此部分特别要注意在呈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时,对经验要分成几个小标题加以组织,各个标题所代表的内容应具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反映一定的理论体系或框架。
一、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从学校这个角度来看,存在有“八多八少”的现象,即“一般号召多,具体落实少;立项课题多,结项课题少;一般性的成果多,有指导价值的成果少;理论构思的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少;工作经验总结的多,有理论色彩和学术价值的少;撰写论文的多,实际探索的少;靠外部压力的多,源自内在需求的少;依靠专家搞科研的多,自身开展校本研究的少。”[1]从教师这个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错误认识:
(一)科研无用论――缺乏动力
河北省在六个市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状况的调查,调查显示有88.9%的人认为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有帮助的,有87%的教师赞成从事教育科研工作,但是仅有44.4%的教师准备从事或进一步从事教育科研。[2]对教师科研困难的统计结果表明,教师普遍认为每天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没有精力搞科研,教学任务繁重成为了影响教师开展科研的重要因素。38.3%的教师认为许多学校现有科研课题与改进教学质量关系不大,再加上缺乏良性的评价激励机制,最终导致教育科研在教师们眼里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
(二)科研神秘论――缺少方法
不少学校天天在喊搞科研,但是仍有不少教师根本不知道研究从何入手,认为搞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是高深莫测的工作。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不够重视,缺乏对教育科研知识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对教育科研的程序、方法掌握不够。再加上选题不当,造成的“假”、“大”、“空”现象,使教师与教育科研工作产生了心理距离;二是前一阶段教育科研过分地强调“严格的规程规范”,过分强调“科学性”和“理论性”,教师们无法完全用一些自己并不熟悉和擅长的操作程序来实践,也无法用一些高深而陌生的话语系统来总结,让教师们感到教育科研“神秘”、“难”、“高不可攀”。
(三)科研唯文论――缺失过程
不少教师认为教育科研工作就是写论文,教育科研成果就是或获奖。造成科研工作“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热热闹闹开题,轰轰烈烈结题”,将热情和精力都放在课题的立项、开题和结题上,研究的过程随意,缺乏计划性。一旦结题只有临时搞突击,匆匆忙忙赶资料、赶成果。这样的教育科研必然是浮躁的、浅显的,造成科研成果在应用和转化上缺乏实际效果。调查显示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有92.6%的教师忽略研究成果的积累与呈现形式,38.3%的教师科研方式只是总结经验独立撰写论文。[3]
二、开展中小学教育科研当有自身逻辑
教师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错误认识,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对教育科研缺少认同感,体验不到科研的实惠与快乐。教育没有“神话”,投身科研的动力蕴藏在教师自己身上。其实教育科研不管在哪个范围、哪个层次、哪个环境中开展,都有一定的逻辑,按照马杰(Mager R.R,1984)的观点,必须思考下列三个问题[4]:(1)我们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确立目标”的过程。(2)我们怎样到那里去?这是一个“导向目标”的过程。(3)我们是否到了那里?这是一个“评估目标”的过程。
(一)找到一个原点――解决真实的问题
这是确立目标的过程。课题与问题的关系,应该说是较为明了的。先有问题,在此基础上,经过对“事实”、“应该”、“可能”、“可行”的思考形成研究课题。这是所有课题形成的基本思维路线。研究者始终需要有一个清醒的意识:这项研究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研究应该聚焦的方向是什么,研究能够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哪些帮助。没有了问题,或者说问题不集中,课题研究的价值与作用也就会大打折扣。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改革的推进,都给中小学实践提出了许多挑战,也衍生出了一系列需要克服的问题。教育科研应该自始至终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这样的教育科研才会具有生命力,才可能结出累累硕果。
创办于1994年的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由于建校时间短、教师年纪轻,教学研究氛围不浓,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病理现象,如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杂乱无章的教学安排、填鸭式的灌输、单纯的静听接受、教学与评估分离等。学校通过诊断研究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薄弱。于是,学校开出了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处方”,先后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立项课题“生态课堂的教学研究”以及“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研究”。由于课题研究的是教师每天都在打交道的课堂中的问题,教师们参与科研的热情高涨,随着研究思考的深入,实现着对“常识”的超越,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引导课堂教学的学科教学观念和方法。科研,让教师们进入了专业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至今的短短五年间,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教师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获得省、市级一等奖的就达30人次,有上百篇文章在省级以上获奖、发表。目前,学校拥有市级学科荣誉的老师已由五年前的7.5%上升到了24.8%。
(二)把握一个方向――回归教学研究之路
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不是要产生新的理论,而是对自己教育教学问题的应用性研究、思考及探讨。一如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的那样:“我贴在地面上步行,不在云端跳舞。”[5]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整合。
1.研修式的课堂教学。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也是教育科研的实验室。我们要以“行动学习”主导学科研修共同体,培育研究状态,支撑课堂转型;以课例研修推进同伴学科教学改进,累积经验碎片,再造行为文化;以循环实证磨练学科教学知识,累积为师底蕴。我校主要通过推行“同课异构”的研究模式、施行“滚动推进”磨课方式、打造“联合体”的合作教研方式(跨校研修和跨学科研修),来构建研修式的课堂。这种集教学、科研、教师培训于一体的研究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课题式的听课评课。过去,教师的听课、评课主要关注他人教学的“是”与“非”,而缺乏自觉的反思与内省。这样的活动重在“判断”而非“研究”。为了实现教科研一体化,我们把教师按子课题进行分组,提出了“课题式的听课、评课”的要求,即让课题组成员带着明确的研究课题参与听课、评课。例如,“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研究”课题组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列出了情景创设、问题设计、多元表征、课堂交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观测要素,让每个教师选择一两个研究“点”作为自己的研究小课题,从而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有选择性地评。这样的听课评课,既关注了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需求,又关注了课题研究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效应。当课题组成员带着自己的研究问题参与到活动中时,他们的观测更加细致,思考更加深刻,研究也更加投入。
3.科研型的案例反思。“行成于思”,围绕自己的科研方向,随时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可以让教师的专业发展驶上“高速公路”。近年来,我校坚持开展“每月一反思”活动,让教师们在案例研究中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分析、归纳,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碰撞,在反思中形成对课题的再认识、对教育的深理解。许多教师还撰写博客、教学日志,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着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智慧型教师的蜕变。
(三)追求一种气氛――建设学习型组织
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是否是学习型组织,是否具有学习能力,是决定这个组织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首要因素。[6]所以,我们在组织广大教师总结以往课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建设学习型组织放在课题研究的首位,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1.对话式学习,实现理论“着陆”。为了改变过去专家讲、教师听的理论学习方式,我们把学习定位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推行了每月一次的“专家进校园”活动,搭建平台让教师与专家进行零距离对话。通过专题讲座、专题培训、专题研讨等策略实现理论着陆,实现专业引领。当然,“学习型组织”最成功的学习方式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集中学习、专家讲座等,而是一种自发的、临场性的学习方式,我们鼓励教师个性化的学习及教学方式,倡导即时、即事的研究。
2.研读式学习,促进思考深入。学校并非天然就是学习型组织,要想让学校变成学习型组织,只有先给予一定的压力及任务。我们采用任务驱动式学习,要求教师进行针对性学习,将学习的重点落实在“研”字上,即“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去学习”,“带着学习后的感受去实践”,“带着实践中的体验再学习”,从而使“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开展“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研究”以来,我们就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的研究,从“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数学理解”到“小学生理解性错误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从“搭建合适脚手架,促进数学理解”到“多元表征促进数学理解”等,课题组成员带着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学习研讨、实践研究,带着实践研究的体验参与课题研究活动,他们对课题的理解变得深入,思想更具智慧。
(四)遵循一条规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来说,研究的一切目的都在于应用。否则,教育科研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与价值。著名的“青浦实验”告诉我们,教育科研有自身的运行轨道:教育科研必须致力于发现和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设想,并在实验验证之后,把经过验证的理论假设在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7]因此,我们鼓励教师成为研究、开发工作的局内人,从点入手,从小研究开始,凭借“实践”与“思辨”相结合的筛选机制,对零碎的、杂乱的、表面化的、原始的“成功教学经验”进行筛选,使之上升为“纯粹经验”,借助实践,对有关教学经验或理论假设进行运用与调整,并在寻找新的研究模式的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研究路线。实践证明,按照“情况调查”、“经验筛选”、“实验研究”、“推广应用”四阶段模式运作,可以科学、合理、有效地实现教科研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储远辉,辉进宇.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几多几少”[J].中国教师,2006(3).
[2][3]窦才,宗树兴.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情报参考,2007(8-9).
[4]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任友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5]转引自翟李红.从“小”尝试和“小”研究做起[J].人民教育,2011(11).
[6]张声雄.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遵照局领导要求,笔者查看了各校的校内外环境、总课表、教师任课表及校本教研和培训计划、开学初学校自查情况记录等,并将调研重点放在技术装备的建、配、管、用、研、培上,通过与校领导、教师交谈和实地察看等多种形式,形成了一些总体印象。
1.领导重视,投入到位
三所学校均高度重视技术装备的基础建设,不断加大投入,提高装备水平,成效显著,基本达到省级二类标准,部分条件达到省级一类标准(见表1)。
2.思路明确,管理规范
三所学校都充分认识到技术装备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助推作用,再先进、再完备的装备,没有良好的管理和规范的制度,也只能是一种摆设。三所小学均为小班化学校,校领导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具有小班化特色的管理规范。他们引导教师进一步规范仪器、设备、器材的登记入库、使用借用、损坏赔偿等操作流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装备的作用。从近年来部分专用室获得的省、市级专项认证情况,可以看出各校在技术装备管理上下足了工夫(见表2)。
3.聚焦课堂,重点突出
三所学校都敏锐地意识到,课堂是关键,是技术装备建、配、管、用服务的主阵地,主阵地上师生的发展,是技术装备工作的意义所在。为此,虽然是刚刚开学,各校均立足课堂教学,把校本教研、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培训等作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要求教师多研究学生,从而增强师生的主体意识。
4.努力创新,成果显现
三所学校依托技术装备工作,在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的同时,也在尝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回龙桥小学结合晨诵、午读等群体性活动,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借助学校周边教育资源,成立了“回龙桥小学少儿信息科学研究所”。青云巷小学建设了“古生物陈列室”,对学生进行拓展科学教育。马台街小学教师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开设了多个兴趣小组,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模”“科技发明”等活动先后在省、市、区比赛中获奖,为技术装备的应用性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当然,在充分肯定三所学校技术装备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民群众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高标准建设,不能仅仅满足于达到既有的“标准”,学校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表达和落实。
第二,学校在器材装备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如何进一步彰显体育场地功能,如何进一步规划和利用技能创造室等主题专用教室,这些都亟须研究和解决。
第三,在教师的专项培训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不论是经费的投入还是人员的培训以及课程的开发,都需要不断加强。
上述问题提出的基本出发点是:我们不能仅仅在技术装备的配置上下工夫,不能仅仅满足于管理好,还要想办法用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更要创造性地发挥技术装备的作用,做出成效,做出特色。
二、管理建议:做强“硬实力”,凸显“软实力”
做强“硬实力”,凸显“软实力”,这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可以实实在在做到的行动。能不能做到,做得好与不好,首先要看我们在具体工作展开之前有什么样的决策。教育技术装备调研的初衷,就是通过调研发现问题,为学校技术装备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笔者着重从如何凸显“软实力”方面提几点建议。
1.立足校情,优化管理
配备与管理,始终是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要牢牢站在学校情境之中。这里的学校情境,包括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理念,包括学校教育教学的个性化主张,以及学校里学生与教师的发展诉求。这些,都是决定一所学校的技术装备工作应该怎样做、怎样管的大方略。衡量一所学校的技术装备管理水平,不仅要依据专项配备标准,更要看其工作思路与绩效是否服务于学校的办学需求,有没有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预留足够的空间。因此,相应的评价标准要有所调整。
2.立足教学,细化服务
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是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使命。我们的工作思路应该是,所有的教育技术装备要能够服务到每一门课程,服务到每一节课,服务到每一名学生。不是说美术专用教室只能上美术课,科学专用教室只能科学教师来用。要进一步细化所有的教育技术装备的教育功能,要制订整合性、一体化教育教学实施方案,做到物尽其用,真正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3.立足发展,强化创新
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是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终极目标。可喜的是,在这方面,三所学校已经做出了一些成绩。循着这样的思路往下想,我们可以围绕专用教室的设置开发独特的校本课程,形成课程特色;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尝试“大单元整合教学”,形成教学特色;我们可以充分依托社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区教育资源,借助校园网、图书馆等校内信息源,构建更大范围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形成特色学习平台;我们可以针对校内小小博物馆,深度开发各种主题学习单元、活动单元,真正把这些校园场馆办成富有特色的“主题学习馆”;等等。创新发展,来源于创新思维,学校层面在这些方面可以发挥的空间非常大。
三、 同步思考:统一观念,统整思路
通过这次调研,结合自己的工作领域,笔者认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研究与实践要集中体现在三个关键词上,即管理、服务和创新。管理是技术装备工作的基础,即配齐、用足、用好,要科学规范;服务是为了让技术装备能够切实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技术装备工作的目的;创新则是技术装备工作的目标,要充分利用现有硬件和软件资源,开创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形成办学特色,这是基层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三个维度。
从工作领域上看,管理、服务和创新是教育技术装备的三个方面;从工作水平上看,管理、服务和创新则是教育技 术装备的三个不同的层次。在三者的关系上,管理是服务和创新的基础,只有管理到位了,技术装备的效益才能发挥出来,才谈得上服务和创新;服务是管理的内在指向性目标,即怎样服务就应该怎样加强和提升管理,服务同时是创新的生长点,服务水平发挥得越好,就为创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创新是基于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水平上的飞跃,是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换来的“可能局面”。
从管理、服务、创新三个维度上来看三所小学的技术装备工作,可以认为:三所学校均十分重视管理,强化管理的做法扎实到位,富有成效,这是我区在这方面工作中一直提倡的,其他学校也做得不错;在服务水平上,三所学校也有明确的意识,不断提高服务和保障一线教学工作的水平;在创新这一层次上,三校虽有亮点,但还没有形成品牌特色和整体推进的工作态势,而我区有的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卓有成效。
通过对三所学校的调研,笔者看到了各校在技术装备工作上所付出的努力。如果说硬件建设上的投入需要“硬实力”,学校需要依托教育行政部门才能完成,那么在日常管理上所花的工夫则完全展现了各校的“软实力”。技术装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通过配置可见的技术设施设备提升教育和教学水平,对学校来说是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这些不可见的、隐性的成分是一所学校的“软实力”,是更加重要的。因此,从强化管理,到提升服务,再到大力创新,全部的用意都是在促进一所学校“软实力”的凸显。做强“硬实力”,凸显“软实力”,应该成为下一阶段三所学校技术装备工作的思路。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对三所学校技术装备工作的总体设计,就应该向凸显“软实力”方向倾斜,为各校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撑。从学校办学层面上看,要将凸显“软实力”作为学校下一阶段技术装备工作的重点,通过课程资源开发、统整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水平。
因此,各学校在以后的技术装备工作中需要进一步科学统筹规划,明确工作思路,在管理、服务、创新三个维度上再上新台阶。这样,我们才不会只拥有“亮色”,而是绘成丰富的“底色”,形成鲜明的“特色”,甚至是叫得响的品牌。通过凸显“软实力”提升学校的技术装备工作水平,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四、主要措施:注重需求,协调助力
作为技术装备工作者,我们不仅要科学合理分配利用资金,为学校装备最好的硬件,还要通过整合,使教育技术装备融入教育教学之中,使教育教学的三大要素通过装备过程实现和谐的融合,形成一个学科的高质量高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水平建设。由学科到全面,使得技术装备的最大化运用成为学校提升“软实力”的有力增长点。要实现上述工作目标,技术装备工作者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努力成为“软件开发者”“资源设计者”,协调各方面力量,为凸显“软实力”,提升学校技术装备工作的水平做出自己的努力。
首先,不仅注重符合“标准”,更要注重实际“需求”。
过去,我们习惯于按照既定的“标准”来配备学校的基础设施设备和现代化装备。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标准,就容易脱离实际,忽略校本需求。这里所说的学校实际,既包括学校所在区域的群众对学校办学的要求,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指引,也包括学校的学生和教师的发展现状、愿景的特点等,这些都影响着学校办学的方向,当然也决定了与之相配套的教育技术装备的“需求”。然而,办学需求对技术装备工作的这样一种“重要影响”往往是被忽视的。面对看似统一的“标准”,我们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应该立足具体情境,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并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目前我们要配备“技术装备”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到了“需求”与配备的“针对性”,一些学校已经形成了特色化发展,配备了个性化、特色化的数字化实验室,如汉江路小学配备了再生纸创造室,丁家桥小学配备了机器人工作室,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将来这些工作会不断得到加强,形成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技术装备“示范学校”。
在技术装备工作领域里有这样一个误区,一谈到装备,人们立刻想到各种专用教室,好像是配备得越多,就越能反映一所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水平。诚然,专用教室的配备是现代教育装备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我们也一直在努力为学校配备更多有特色、有意思的专用教室。可是,如果仅仅是追求数量上的“多”,而不去考虑使用上的“优”,不仅会让学校财务不堪重负,也会造成新的闲置和浪费。例如,前面提到的技能创造室,其功能和定位究竟是怎样的?不仅要用于科学课,能不能更好地和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学科课程相整合?再如,很多学校花大力气做了微型专题馆,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基地,然而,如何更好地开发其教育功能,更好地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从而创造性地将其功能发挥到最大化,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所以,我们不仅要配备“项目”,更要注重“整合”。
其次,不仅注重技术装备,更要加强协调助力。
在实践中,人们还是习惯于将技术装备等同于“实物”—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而看不见摸不着的部分却有可能被忽略。例如,三所学校共同反映出来的体育、艺术、科学等课程专业教师培训的不足,就是“软件”不到位的表现,还有一般任课教师的“技术装备应用”专项培训也不到位。随着我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不断推进,校园内每间教室都变成了多媒体教室,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可是,我们的培训远远没有跟上,甚至连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培训都不尽如人意,更别说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设备开发课程与设计教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学了。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 为了提高技术装备的应用水平,发挥其最大效益,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各级培训,督促学校自行组织培训,同时有计划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如装备管理、实验操作技能、自制教具、多媒体应用、装备新技术应用等,让装备工作在管理上上台阶,在服务上上水平,在创新上再突破。
在“协调助力”这方面,我们不仅提供培训机会,还要在以下方面加以强化:加大使用“南京教育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力度,使每所学校全面符合要求并在工作上有所创新;组织参加市级以上的“实验操作技能比赛”和“自制教具比赛”,并先进行区级选拔赛,力争取得更好成绩;利用“鼓楼实验中心组QQ群”及时传递信息、交流工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组织装备工作经验总结和研讨活动,鼓励更多的同志发表优质论文;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教科研工作,争取专题立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