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清正廉洁的名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说学红色人物知旗情。围绕旗本级“红色人物”宣讲活动,组织组工干部认真学习旗本级红色人物先进事迹。同时,组织组工干部每人收集整理一位旗本级红色人物简介,通过座谈交流、组工讲坛、印发人物小说明等形式,引导广大组工干部学习、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让更多党员干部了解科左中旗革命史和本土红色文化,增强党史经验的学习运用能力,努力做好当前工作。
传唱红色歌曲鼓干劲。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学唱红歌活动,要求每人学唱一首红歌,每个组室确定一首红歌作为本组室的“组歌”,并利用歌唱活动、歌咏比赛等机会组织学唱传唱。部机关将《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作为部机关红色歌曲,鼓励部机关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求新求变求优。通过选取和传唱这些节奏激昂、感染力强的红歌,进一步激发了部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颂读红色经典守纪律。结合“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组织全旗组工干部学习《》、《论十大关系》等红色经典著作,围绕读书活动,在部机关干部中开展“三个为什么”大讨论,即你到组织部为什么、你给组织留下什么、你在组织部比什么?使党员干部的自身行为与《》要求保持一致。结合颂读经典书籍,部机关干部摘录个人座右铭,将“对人公正,对己清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等针对组工干部工作纪律的名言警句制作成展板,时刻警醒自己,做到公道正派、清正廉洁。
一、加强学习建设,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一)认真学习,争做学习型干部
古人有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孔子在《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古代至理名言告诉我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是取得工作成绩、事业成功的关键。因此,作为一名税务干部,我要切实抓好学习,以政治上高标准、思想上高境界、业务上高水平、工作上高成效为目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端正学习态度,讲求学习实效,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长才,把自己打造成学习型税务干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学习上,我要做到一个勤字,一个苦字。勤就是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习,苦就是要认真思考、刻苦钻研。通过认真学习税务方面的书籍,认真学习国家的税务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切实提高自己理论知识水平。在税务实务工作中遇到不懂或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认真翻书查找资料解决问题,要虚心向有经验的老税务干部请教。要坚持团队学习的理念,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乐于与人交流、讨论、分享;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切磋琢磨,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
(二)爱党爱国,报效祖国和人民
我要坚定政治立场,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尊严,听从党的指挥,把党性观念扎根于内心深处,融入灵魂,形影不移,做到思想上不动摇,行动上不出错,永远跟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要爱党爱国,了解党领导全国人民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丰功伟绩,珍惜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三项伟大成就;热爱历史悠久、疆域辽阔、风光绮丽、物产富饶的伟大祖国,热爱勤劳俭朴、通情达理、智慧聪明的中国人民,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严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敏锐性,增强政治鉴别力,时刻忠诚于党,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国家的利益为利益,以人民的意志为意志,讲学习、讲原则、讲发展、讲奉献、讲团结,保持优良工作作风,坚决完成各项税收任务,永远当人民的公仆,报效祖国和人民。
(三)感恩忠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感恩忠诚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立身立业所必须做到的。我要感恩祖国和人民,是祖国的土地养育了我,是人民的雨露滋润我成长。我要做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刻苦勤勉工作,象辛勤的蜜蜂一样,在花的海洋里不停地劳作,把采来的蜜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我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报国为民思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德思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思想,以中华先烈的崇高思想情操和优良道德品质武装自己的头脑,做到忠诚祖国、忠诚人民,为税收事业发展殚精竭虑、奋勇奋搏。
二、大力组织收入,促进税收事业发展
(一)努力学习,提高业务工作能力
大力组织收入,搞好税收工作,需要扎实的业务工作能力。我要加强学习,广泛深入地学政策、学业务,积累知识,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提高业务工作能力,适应税务工作需要,实现税务工作的完美与高效。税务干部除了掌握税收业务知识外,还需要掌握财经、法律、司法、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除了能够按部就班、规范操作外,还需要有分析、预测、应急处理的能力。为此,我要系统全面学习《税收执法范本》、《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等税收法律法规,进行税政、征管、稽查、计算机和文秘等知识的培训,提高自身理论素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自身执法水平,为全面做好税务工作夯实思想、智力基础。
(二)勤奋工作,全面做好税收工作
税务工作承担“组织政府收入、调控经济发展、调节社会分配”的工作职责,我要围绕税收中心工作,结合自身岗位实际,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依法大力组织收入。要坚持从经济到税源、从税源到税收的原则,科学测算、合理分解税收收入计划,加强月度、季度、年度收入的分析预测,强化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指导。要建立起持续稳定增长的税收收入机制,保持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不断提高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和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认真落实税收政策。严格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在认真落实税收政策中,要加强宣传辅导,保持优惠政策公开透明;要吃透优惠政策精神,严格贯彻落实到位;要加强部门协调,保证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准确、及时、高效地落实到位;以此全面落实税收政策,确保减免退税持续增长。三是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要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对各项税收政策的研究,认真搞好经济税收比对分析,及时向各级党委、政府献计献策,提出发展经济、调整结构、培植税源的建设性意见,积极参与和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与税收协调发展。
(三)依法治税,实现公开公平公正
依法治税、实现公开公平公正是税务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衡量税收工作成绩的主要标准,不仅仅要考察税收收入的完成情况,还要看执法是否规范,是否公开公平公正。因此,我在税收征管工作中要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公开公平公正地执行税法,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照规定行使职权。把依法办事贯彻于税收工作的始终与方方面面,坚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用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严格职业纪律保证税法的严肃性和完整性,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做到敬业奉献,真诚服务好纳税人
(一)忠于职守,做到敬业奉献
忠于职守是税务干部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征管法》第九条和《全国税务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都将忠于职守作为税务干部行为准则的基本内容。我要忠于职守,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做好本职工作,把为税收事业奋斗看成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我要敬业奉献,体现税务干部的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做好每一项税收工作,努力完成每一项税收任务,促进税收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文明服务,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我要牢固确立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自觉履行职业责任,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平等待人,文明办税,做到以法论事,以德树威,以德服人,以德感人,改善征纳关系,提高纳税人对税务工作的满意度,争当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与实践者。
(三)以人为本,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
我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执法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为纳税人排忧解难,真诚服务好纳税人,获得纳税人的满意,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要把维护纳税人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公平执法,积极构建公平、法治、诚信的税收环境,为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提供最优的服务,真正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我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岗位特点出发,创新服务方式,为纳税人推出特色服务项目,如免填单表服务、纳税预约服务、税法辅导服务、上门服务等等,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税收服务体系,提高纳税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融洽征纳关系,促进税收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树立自律意识,打造清正廉洁人生
(一)遵纪守法,做廉洁奉公表率
作为税务干部,我掌握着一定的资源和权力,在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要遵纪守法,做廉洁奉公的表率。我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以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格约束自己,规范自身行为,过好权力关、人情关和金钱关,树立“一尘不染光荣,可耻”的良好道德风尚,努力打造自己清廉人生。
(二)严格警示,增强清正廉洁意识
我要把近期税务系统内违法违纪、触犯刑律,受到党纪国法处理,毁掉自己人生的少数腐败分子作为反面教材,加强警示教育,增强清正廉洁意识,自觉做到不追求物质享受,不沉湎感官刺激,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做勤政廉政的表率。
近年来,××公安分局高桥派出所在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大力弘扬先进典型,营造了刚正不阿、积极向上的警营文化,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建设是预防腐败孳生“净化器”、隔绝腐败传播“防火墙”的作用,激励民警爱岗敬业、务实创新,实现了派出所从建所以来单位和民警皆无违纪的“双无”目标,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和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据统计,该所先后16次获得全国级荣誉,112次获得省、市、区各类表彰,尤其是2004至2006年,该所先后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十年成就奖”,连续2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2007年,该所再次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模范派出所”荣誉称号。
一、树立“三种意识”,奠定廉政建设的思想基础。该所在廉政文化建设中,主动从民警的意识形态入手,通过座谈、个别谈话、培训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全警对廉洁从警重要性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了“参与、知足、垂范”三种意识,为廉政文化建设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一是参与意识。该所平时注重加强廉政教育,使全体民警认识到廉洁从警的重要性,体会到“100-1=0”的内涵,主动参与到廉政建设中去。目前,全所民警都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生活、工作中都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许多民警还为自己身在高桥派出所而自豪。二是知足意识。该所以开展争先创模工作为契机,注重引导和教育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树立知足意识,工作生活中能做到知足常乐,廉洁从警。去年复天,该所利用休息日组织民警帮助辖区农民收割稻谷,头顶烈日,汗流浃背,许多青年民警亲身体验农民伯伯体力劳动的艰辛,深感自己的幸福生活,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三是垂范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该所班子成员主动从自身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有侧重地抓好落实。所长、教导员在模范遵守派出所规章制度的同时,还经常在所务会上敢于向全所民警提出“廉洁从警向我看齐”的口号,带头做好勤政廉洁。
二、开展“三个一活动”,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近年来,该所从细节抓起,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一是开辟一个廉政文化建设宣传阵地。该所对所内的宣传窗进行重新的定位,专门开辟了廉政建设宣传专栏,不定期将民警的廉政事迹和教育内容进行宣传;同时,针对民警平时工作任务重、集中学习有困难而电脑普及率高等实际,本着方便民警学习的原则,积极依托派出所局域网站,专门开辟了一个廉政文化教育平台,并与分局等廉政文化建设网进行链接,开展网上宣传教育。同时,为了使廉政建设深入人心,该所对服务群众的一次性杯子进行重新的设计,在杯子的外壳刻上了“廉洁从警,严格执法”的宣传标语,在民警的办公室、会议室、服务大厅都摆放着印有廉政字样的服务杯,让群众也感受到派出所的廉政氛围。二是聘请一支廉政建设监督员队伍。该所注重对民警廉洁从警的日常监督,今年重新聘请了一支涉及面更广的廉政监督员队伍,加强对民警平时的监督。所领导则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不同形式及时听取监督员对民警的评价和廉政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抓好预防措施,杜绝违纪苗头的滋生。由于强化监督,社会各界反响较好,在不久前省厅对派出所等级评定的群众满意度随机测评中,群众对派出所队伍满意度达到100%。三是制作一块廉政格言宣传牌。2007年1月开始,该所组织全所民警围绕“绷紧廉政弦,走好从警路”这一主题开展为期3个月的大讨论,通过座谈和本人挖、同事评、领导点等不同形式,互相谈体会、谈认识,人人形成一句廉洁从警的座佑铭公开上网,并进行合理制作,贴于民警桌牌的背面。桌牌的正面朝着办事群众,背面朝着民警,只要民警坐在办公室一抬头就能看到廉政座右铭,起到了时刻提醒民警“廉洁从警,严格执法”的效果。
三、抓住“三个结合”,确保廉政建设常抓不懈。近年来,该所以加强正规化建设为契机,主动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队伍正规化建设之中,确保廉政建设常抓不懈。具体工作中,注重做好以下“三个结合”:一是廉政文化与警营文化的有机结合。该所主动将廉政文化纳入了警营文化建设的范畴,做到同步策划、同步建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今年初以来,该所对新办公大楼进行设计时,大量地穿插了廉政文化建设内容。如将廉政格言与名人名言一同设计上墙激励民警,将民警平时加强基础工作的图片与廉政图片一同纳入宣传图册,请书法家书写廉政作品等等,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氛围。二是廉洁从警与严格执法的有机结合。该所针对前几年公安机关普遍存在的民警执法主观随意性大等问题,注重对民警进行清正廉洁、规范执法教育,让每位民警真正体会廉洁办案与严格执法的关系,工作中主动做到廉洁从警,执法为民。今年3月,民警小吴在主办一起赌博案件中,当事人王某的妻子托人找到了小吴,并送来5条中华烟的提货券,请他在制作王某的笔录中给予关照,让原本组织赌博的王某变成一般的参赌人员,小吴不但没有收下礼券,还严厉地批评了这种行为,结果小吴依法、公正地处理了这起案件。三是落实责任与工作考核的有机结合。为了将廉政建设落到实处,该所主动将廉政建设内容列入民警的月工作考核内容,并细化到了具体工作中。例如派出所为了杜绝民警接受吃请,规定派出所民警中午必须回单位食堂用餐;为了杜绝民警公车私用问题,推行了私车公用补贴制度等等,在考核过程中,实行了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派出所规定,一年当中民警因廉政建设连续3个月被扣分的,将向分局党委建议采取组织措施,连续3个月考核末位的,由所领导廉政谈话一次,从而确保了廉政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
1、只争朝夕、自知之明、孜孜不倦、蒸蒸日上、凌云壮志、足智多谋、忠贞不渝、中庸之道、专心一志
2、讲道德是一种美,最纯朴的美,它会给我们人生添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完美,道德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拥有道德眼前一片晴空;从生活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你会快乐一生,终身受用。
3、克己奉公、遵纪守法、不耻下问、大义凛然、威风凛凛、彪炳史册、闻鸡起舞、谦虚谨慎、助人为乐。
4、清正廉洁、高风亮节、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一身正气、执法如山、正大光明、大义灭亲、兢兢业业。
5、美在于心灵,道德才是最纯朴的美。
6、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细想一想,多为他人考虑一点,道德就会伴随在你的身边。
7、道德是立足社会的身份证,任何人都不应该丢失这一珍贵的东西。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每个人心中的高尚的观念。没有道德的人,是绝(决)对不能在社会上立足的。
8、道德像一面镜子,照耀着每个公民的一举一动,让每个公民分清荣辱,树立崭新的社会风气;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更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启明星。
9、道德就是对一个人认识的标准,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保证。
10、我见过无数的好人,我有所感悟,做人,道德很重要,商人必须要讲信用,言出必行,讲实在要给自己量一个道德标准。学生则要讲文明、遵守纪律,做个好学生,绝对不可以当流氓、痞子、干抢劫、杀人是事。农人不但要好好种地,还要不用些化学药品放入农物中,赚钱有什么用,那是坑人、违法的。
12、美在于心灵。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就如一个人没有了灵魂,他心中只有仇恨,生活从此而改变;一个人如果拥有了道德,就拥有了一切,关爱、温暖、快乐……生活因此而更加完美;人生就如一颗宝石,如果用道德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光彩耀人。
13、做人,要有道德,不要尽干些伤天害理的事,要做个拾金不昧、顶天立地、做个光明磊落、问心无愧的人。
14、道德准则是这样说的,道德是建立人与人良好关系的桥梁。你若没有道德,那么你就只能招来别人的厌恶。
15、从学会说话起,常看到妈妈的道德行为;从上学读书起,常听到老师的道德话语;从成熟长大起,常学着生活的道德方法。道德无时无刻不在我心中。( 名言警句)
16、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常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道德的种子在我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道德之花永远绚丽,绽放!
18、持有道德的身份证,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持有道德的身份证,才能获得成功;持有道德的身份证,就能得到社会的赞扬。
19、假如你看见一个老奶奶正准备过马路,你去扶她,这是道德。别人就会向你投来赞许的目光。假如你去尊重一个农村的穷人,别人就会尊重你。
20、知书达理、正人君子、朝气蓬勃。
21、良好的修养乃是人在其神经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播种一个思想,你会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道德,一个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习惯而变得愚昧无知和粗野无礼。
22、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
23、道德在人生旅途中是至关重要的:人生就像是一只船,道德便是船桨,只要拥有道德的人,船就会有前进动力,一步步到达成功的彼岸,到达人生的最巅峰;如果一个人没有了道德,船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慢慢地往后滑,越滑越快,最终回到原点。
24、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25、人世间就是因为有了道德,才有了和谐社会。一份道德可以照亮一条路,道德越多,那光明之路就可以越走越宽。
廉政文化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凝聚、导向、教育的作用,在引领廉洁风尚、营造风清气正环境、助力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独特效果。党的十明确指出:“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措施。现结合农场实际,本人谈一下八五农场在加强廉政文化方面的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八五农场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现状
近年来,八五农场认真贯彻中央、省委、总局党风廉政建设的政策和文件,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党风廉政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为重点,以培养优良作风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富有军垦第一场特色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一)廉政教育不断深化
八五农场党委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主要领导坚持每年讲一次廉政党课、作一次反腐倡廉形势报告,坚持做好重要节日前、重大工程开工前、领导干部任职前的“三前”廉政教育。坚持廉政谈话制度,对基层主管领导每年至少谈话一次,对群众有反映的领导干部及时给予廉政提醒,对新提拔的领导干部进行任前谈话,把廉政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培训、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同时,围绕认真学习贯彻《廉政准则》,集中开展“学廉政准则、做勤廉表率、促跨越发展”主题教育活动。订购学习书籍438本,举办专题讲座9次,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28次、廉政知识测试及参加网上答题活动10余次,党员干部撰写体会文章410余篇,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纪律观念和廉政意识。
(二)廉政文艺活动不断丰富
通过广泛开展以“勤政廉政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清风八五 廉洁伴我行”、“反 树清风”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近年来,还组织开展了“庆七一、倡廉政、赞家园”和“清风净土”廉政文化作品展,共展出廉政书画、摄影作品560幅,其中管局、总局获奖作品10幅。同时,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九十三周年为契机,紧密联系自身思想和岗位实际,讴歌身边清正廉洁典型、颂扬周围转变作风可喜变化,组织开展了系列廉政演讲比赛、文艺汇演及廉政微型文艺作品创作征集活动,征集优秀作品30余个。丰富多彩的廉政文艺活动受到了全场干部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廉政文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
为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农场电视台、手机飞信等媒介优势,打造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廉政文化传播平台,多渠道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在农场网站上特别开设了廉政专栏,定期上传最新廉政新规及重要领导讲话,供全场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编写制作图文并茂的家庭助廉图书、宣传册、宣传画,推出家庭反腐倡廉标语、口号、格言和《致全场家庭的一封公开信》等宣传教育形式,将反腐倡廉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实用化,使居民家庭成员能够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做得来,并且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变为自觉行动和日常行为准则。
(四)廉政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拓展
为在提升廉政文化影响力上下工夫,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八五农场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整合资源,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重点打造了第十二管理区“省级廉政文化进社区先进单位”及第四居民委“总局党风廉政示范单位”。为示范单位投资30多万元配置电脑16台、图书2万多册以及卫星电视接收设备、音响设备和投影仪等,新建户外宣传栏约10米。经常利用社区小喇叭经常播报廉政文化标语、口号等内容,保证每星期至少播送1次,全年达到50次以上。同时,在各单位办公楼内设立廉政宣传图版,住宅小区楼道内设名言警句,利用原有的文化活动广场,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廉政文化建设活动。
二、八五农场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尚未形成合力
当前,八五农场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着纪委单兵作战的问题,虽然农场纪委每年都出台相关廉政建设实施方案,对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基层单位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措施,但个别基层主管领导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造成了领导不重视,工作无部署,能推则推、能拖则拖的滞后局面。同时,农场虽然成立了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分工,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一些职能部门往往是被动应付,没有纪委的督促,就很少主动去抓各自承担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很多情况下处于纪委“单打鼓、独划船”的尴尬状态,从而造成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不清、责任不明,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难以形成整体推进的合力。
(二)廉政文化受教育面不广
当前,八五农场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普遍把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采取的廉政教育措施,如推行领导讲廉、党纪政纪法规学习教育活动、廉政谈话、警示教育等,从廉洁自律的角度考虑的多,重在教育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多,而针对普通党员、一般干部和广大群众开展广泛廉洁教育的比较少,私人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边缘地带。许多职工群众、个体私营企业负责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概念比较模糊,一谈到“廉政文化”就认为是农场机关、党员干部的事,跟普通群众没多大关系,因而参与和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热情不高,效力自然大打折扣。
(三)廉政文化建设机制单一
八五农场在廉政文化建设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来看,主要还是“推动型”,主动性不够,廉政文化建设往往陷入“推推动动、拨拨转转”的被动应付局面,在活动开展上缺乏生动活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素材与形式,尤其是群众易学、易记、易传、富有渗透力的廉政文化教育歌曲、民谣、格言、广告、对联、标语、顺口(下转53页)(上接51页)溜等创作显得乏力,因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强。个别单位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其表达形式、宣传载体、文化阵地,大多是记在纸上、贴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会议上,而没有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唱得还不够响,吸引力和渗透力有待于提高。另外,廉政文化建设宣传教育干部队伍建设滞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需要。
三、加强八五农场廉政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健全各项体制机制
廉政文化建设比较抽象,要把虚功做实,实行量化考核,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核评比制度。要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围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确定廉政文化建设考评标准,下发专项目标考评要求,并定期考核。同时建立健全责任明确的激励奖惩机制,要把激励奖惩机制作为促进廉政文化建设上台阶的重要举措,对廉政文化建设重视程度高、工作有创新、实际效果好的单位,要给予奖励,对不履行责任、完不成任务的或因疏于教育而导致单位问题较多,群众意见较大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必要时进行通报批评,以此激发和保持各单位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持久的效力。
(二)拓宽廉政文化建设视角
廉政文化是新形势下突出文化的力量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教育形式,具有先进性、群众性、广泛性、实践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在一定层面上要求我们拓宽观察视角,深化对廉政建设实践活动的认识。因此,要把公平公正、效率诚信、民主法治、保持党的纯洁性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观念、新道德、新标准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灵魂来抓,使廉政文化以其强烈的时代性感染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廉政文化和廉洁理念融入机关、社区、校园、企业和家庭的文化建设之中,让廉洁成为一颗种子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要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结合不断变化的工作实际,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根据不同群众的特点和诉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文化氛围,让廉政文化渗透到工作、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形成人人崇尚廉洁、个个痛恨腐败的浓厚文化氛围。
(三)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企业文化涵盖了宗旨、理想、信念、理念、精神、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等;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扎根在人的潜意识里,却时刻影响和左右着员工的斗志、意志、信心、热情、行为以及责任性、能动性和创造力,甚至影响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企业文化不同于制度,但却高于制度,它可以到制度去不到的地方,发挥制度发挥不了的作用。
企业文化又称“老板文化”、“领导文化”。老板或企业家往往是一个企业中最具影响力、感召力的核心代表,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工作作风、言行举止等都能深深地引领、影响、感染和左右着广大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久而久之便自然地形成一种大家认同、不可逆转的企业文化。以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之所以能将一个只有13个员工、6000元资产、112平方米厂房的“小作坊”工厂,建设成为称霸世界染料之王、总资产20多个亿,年销售达30多个亿、年利润4个多亿、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以企业创始人、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阮水龙为代表的领导班子所创建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人、良好的企业精神激励人、先进的企业理念激发人的结果。
“铁石心”――催生了事业为重、敬业敬岗的企业文化。1970年6月,现任龙盛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阮水龙,带领13个员工,靠6000元资产、112平方厂房起家,他们日干夜守,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发扬了杜鹃喋血、精卫填海的精神,终于把“微生物农药厂”建了起来。但到1978年,企业因政策原因导致亏损而濒临倒闭,帐上只剩下3.81元钱,但阮水龙不服气,他为了寻求新的转机,把家里仅有的养家糊口的135元钱“偷”出来做盘缠,奔波于上海等地寻找技术、产品、市场,真可谓“翻越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终于在1979年将农药厂转为助剂厂。1994年,又克服了常人不能克服的艰难险阻,毅然将助剂厂转为染料厂。通过30多年摸爬滚打的不懈努力,企业由一个“小作坊”,一跃变成了总资产20多亿元,年销售达30多亿元,年利润达4个亿的全球最大的染料生产企业、上市公司。企业成功了,事业成就了,但阮水龙也已达70高龄了,按理说他完全可以休息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了。不知有多少亲朋好友、有识之士这样奉劝他?但他仍铁石心肠:一年365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一天到晚,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一有空隙,就跑工地、下车间、查纪律;他崇尚事业、热爱工作简直到了如痴如迷的地步。他说:“工作着是快乐的,工作着是美好的,工作着是幸福的;工作就是我的生命,离开了工作我的生命也便没有了意义!”他索性将自已的座右铭铸成巨幅铜字搬到公司最醒目的地方:“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打这以后就再也没人敢劝他了。就这样, 一个企业的创始人、领路人怀着对事业对理想执着的、激情的追求,并以身先士卒、言传身教的个人魅力,强烈地感染、震憾、激励和影响着广大干部员工,并转化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企业精髓。这种浓郁的企业文化不知吸引了多少优秀人才?凝聚了多少先驱力量?激发了多少热血好汉? 现在龙盛公司里,无论从干部到员工,一种好学上进、敬业敬岗、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工作时间努力干,业务时间继续干,节假日里加班干”已蔚然成风,形成了“人生在世,事业为重”的浓烈的企业氛围和文化。
“铁算盘”――催生了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的企业文化。有一次,阮水龙在检查仓库时发现有两种型号、价格相同,但粗细各异的包装线后追问采购人员:“哪一种划算?”采购员回答道:“价格一样当然一样划算”。他二话不说,拿着两种包装线叫采购员一道到计量室里计了每颗线的总重量、总长度和每米的重量后,发现甲种包装线总重量为150克、总长度为100米、每米重量为1.5克;而乙种包装线总重量同样为150克、总长度却只有90米、每米重量为1.67克。阮水龙就语重心长地对那采购人员说:“包装线在使用时是按长度计算的,在牢度足够的前提下越细越长越划算。相比之下,乙种包装线比甲种包装线等于要贵出11%,你说哪一种划算?所以,我们每个员工不但要学会算大帐,更要学会算小帐,所谓‘大数怕减,小数怕加’就是这个道理。”“铁算盘”的一席话说得大家心服口服,后来这件事通过厂内媒介宣传,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扬开了,使大家深受启发和教育。又有一次,公司内要搭建一座假山需购进一批太湖石,从外地运抵公司,真可谓是“点石如金”。阮水龙敏锐地觉察到车运计量不足,但当时厂里又没有地磅,便指令装卸工把吨把重的石头一块一块地抬到磅秤上称。装卸工怨声载道,旁观者也议论纷纭:“天底下哪有称石头的?真是笑语其谈!”但他固执己见。果真不出所料,10吨一车的石头竟然只有7.963吨,缺了2.037吨,于是他据理向对方补回了短斤缺量的损失3600元。事实折服了议论者,阮水龙顺势推舟,在职工大会上讲述了这件事,并语重心长地说:“有句名言叫‘立业犹如针挑土,败业犹如水推沙’。越是家大业大,越要精打细算。如人人奢侈,处处浪费,纵然有金山银山也会被搬光!”在“铁算盘”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全公司上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人人精打细算,个个厉行节约的好风气;“勤俭办一切事业,把钱用在刀刃上”已成了员工的口头禅;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煤、一分钱已成了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2004年,该公司仅增收节支、节能降耗一项就创造效益达1100万元之巨。
“铁包公”――催生了从严管理、清正廉洁的企业文化。有一天上午,负责在家里做“贤内助”的阮水龙妻子,由于家里煤气断了,便破天荒地到公司打了两壶开水,阮水龙知道后严厉地批评了她,还以高于厂规制度规定2倍的价值,对她妻子实行了罚款处理,并在厂内媒体进行了公开曝光。她妻子委曲而伤心地向阮水龙哭诉着:“想当初,我为了这个企业连养家糊口的钱都赔上了;这几十年来,我为了你、为了这个企业不知也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和汗水,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难道打两壶开水也要给我难堪?”阮水龙直言不讳地说:“功劳与守纪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身为董事长的我,论贡献、资格、职位都比你要大得多,如果违反了制度,同样也受处罚,那你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免责?如果我们带头违规,上效下仿,这个企业还搞得好吗?”一番话讲得很在理,她妻子也认了。从此以后,屡禁不止的员工偷打公司开水的歪风邪气也就销声匿迹了。有一天晚上,阮水龙下班回到家里,发现桌上放着一袋茶叶,袋内隐藏着一叠人民币和一只金戒指,袋底下压着一张纸片儿:“阮董事长,今带上家乡土产少许,请笑纳××建筑公司。”阮水龙当董事长几十个年头了,这类事不知经历多少回了,但他从未“笑纳”过。第二天一上班,阮水龙就召来了××建筑公司以及有关人员参加的特别会议,当着大家的面,阮水龙就义正辞严地说:“茶叶里藏钱与藏刀有啥两样?你想葬送我呢?还是想把我介绍到监狱里?”面对瞠目结舌、不知所措的建筑公司人员,阮水龙继续说:“车间工程承包给你们,这是对你们的信任。可屋面板出现裂缝,说返工就得返工,不得有丝毫妥协,这是原则问题。而你却用金钱收买我的原则,让我做权钱交易的勾当,这叫我如何对得起广大股民和干部职工啊?如果我拿你一分钱,等于我不值一分钱!”铮铮铁言,掷地有声,既击败了贿赂之风,又给在场的干部员工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教育课。阮水龙“铁包公”也成了美谈。目前公司内部遵纪守法、管理规范,秩序井然;干部、员工主动退贿赂、拒腐蚀事例层出不穷,涌现出了一大批“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的干部员工,为此,公司每年可减少潜在损失上千万元,既维护了企业利益,又树立了企业形象。
“铁手臂”――催生了价值创造、创造价值的企业文化。企业规模在一年一年扩大,经济实力在一年一年增强,奢侈思想在一年一年膨胀:人生苦短,善待自己;想想以前创业苦,尝尝现在有钱甜;该花点钱享受一下豪华办公楼、豪华奔驰车、豪华直升机的时候了……但阮水龙坚决予以抵制。他说:“我家乡附近有两个光棍,一个原来祖传万贯遗产,但他嗜酒又溺赌,没钱了借高利贷,高利贷没了就廉价变卖房产,最后因无钱医病而暴死街头,死后只留下了一堆债务和人们的唾弃,为什么?因为他做的是‘万利一本’的傻事;另一个人原一贫如洗,但他靠几百元钱养母鸡起家,用鸡蛋换来的钱不断扩大养鸡规模,从中积累了不少资本,最后还盖了新房娶了新娘,死后给子女给社会留下了一个规模的养鸡场和人们的敬仰,为什么?因为他做的是‘一本万利’的聪事。我们办企业的更是如此,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一本万利’的事情,投资再多也值得;对‘万利一本’的事情,花钱再少也不行。”当阮水龙看准“能下蛋的鸡”时,一掷万金,出手阔绰大方:在近十年中,他果断拍板投资近15个亿,建设了一大批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新项目达几十个;花1000多万元之巨,先后聘请了多名外国专家为公司所用,同时引进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近550名;投资4500多万美元,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地引进了几百台、条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检测、监测仪器及自动化控制生产设备;投资近4000万元兴建了大型污水处理设施……一边是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克勤克俭;一边却是大气魄,铁手臂的投资建设。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做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使员工们的思想观念引起了巨大的撞击和较量。在一次又一次的撞击中,使他们渐渐地改变和提高了自己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在于不断创造,创造在于不断创新,创新在于不断创业,只有不断创业才会不断创造新的价值,这叫“价值链”;在一次又一次的较量中,使他们真正懂得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按照经济规律,利用经济手段,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道理。
龙盛公司就是这样,在实践中、在创新中、在潜移默化中建设和打造着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并由企业文化带动着精神进步,再由精神进步推动着物质的发展。
但有的企业则不然,特别是个别中小型民营企业主,他们重制度轻文化,重物质轻精神,重金钱轻思想,重命令轻民主,重权威轻人性;他们轻视甚至蔑视员工的主观意志,他们把劳资关系简单地看作是“你给活,我给你薪金”,把员工看成是非人格化的机器,致使劳资关系紧张,企业缺乏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员工心境压抑、士气低下、精神萎糜、工作被动、得过且过、做天和尚撞天钟,甚至出现消极怠工的被动局面。在如此糟糕的企业文化背景里,你哪怕用再多的制度、命令、权威、金钱也没法把员工的主观能动和工作热情激发出来,企业也不会有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一、领导干部五种形象的基本内容
从本质上说,领导干部形象是其自身修养的外在表现,是社会公众对其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总映象和总评价,这个总映象和总评价如何,对于人心向背、事业成败都会产生深刻影响。春秋时期儒家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有三条:“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这是最早关于领导形象的表述。这三条标准对于今天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国内大背景下,特别需要品德高尚的好人、一专多通的能人、开拓进取的强者、博学多才的学者、勤政为民的公仆等这样一大批优秀领导干部。
(一)品德高尚的好人形象
好人不一定是好官,但好官必须是个好人。所谓好人不一定是好官,主要是指那些没有原则的好好先生,这些人被孔夫子称为“乡原”。好人,就是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事业忠诚、对人民热爱。人民群众对好人坏人的评价往往以道德品行为标准,这就要求新时期领导干部不仅要有作官的能力素质,还要有做人的道德素养:一要私德好,持已以恭。就是要慎独,要“吾日三省吾身”,注重自身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二要公德好,待人以诚。象古之君子那样“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亲切待人,时时处处做弘扬优良传统美德的模范。三要官德好,敬事以敏。要常修为官之德,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率先垂范,认真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
(二)一专多通的能人形象
1939年在延安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学习本领,这是我们许多干部所迫切需要的。”这一教导对于今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社会转型期,一些领导干部思想僵化,跟不上时代潮流,有的在工作方法上因循守旧,只会发号施令,与人民群众形成了严重对立情绪。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广大领导干部要多一些清醒,多一些忧患意识,在公众中树起“长、宽、高”丰满的立体形象,“长”就是要有一技之长,有胜任本职工作的专长;“宽”就是要眼界开阔、思路开阔,各方面知识扎实宽厚;“高”就是政治觉悟、思想水平、理论素养、道德水平要高。
(三)开拓进取的强者形象
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积极开拓、锐意进取的品格,树立起具有时代风采的强者形象。一是要有开阔的视野。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形势,领导干部要有开明开放、海纳百川的胸襟,立足本地本部门实际,放眼全球,统揽全局,研究新矛盾、新思路,制定和推行新的战略举措。二是要有战胜风险和困难的气魄。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要求领导干部要强化现代公共关系意识,要有对待危机的敏锐性,要有“卒然临之而不惊”的气魄,要有妥善化解各种危机的能力。三是要善于培养和使用人才。培养、领导和使用优秀人才不仅是对领导素质能力的要求,也是领导魄力的具体体现。
(四)博学多才的学者形象
总理给人的印象是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在一次出访德国时,一位记者突然问道:“你晚上睡觉前思考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温总理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可以用马克思、雪莱以及我国的郑板桥等六位伟人和诗人的话来回答你的问题”,当他准确回答后全场报以热烈掌声,无不为温总理的博学多才、博闻强记所折服,显示了卓越的学者风范,也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当今社会新情况、新问题、新知识日新月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在这一大背景下,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成为学者型领导,才能适应时代要求,也才能优质高效地胜任新时期领导工作。
(五)勤政为民的公仆形象
总书记要求党的领导干部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三条就是勤政为民公仆形象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期领导干部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欺,公则民不敢慢,公生明,廉生威。”这一为官箴言对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领导就是服务,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根本上要求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设身处地地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帮人民之所需、解人民之所忧。水可载舟,也可覆舟,群众公论是领导干部形象好坏的晴雨表,那些清正廉洁、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的领导干部,必然会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那些只会发号施令、只为自己谋私利的人必然被人民群众所淘汰。
二、如何塑造领导干部的五种形象
领导形象具有双重性特点,它既是领导干部本人形象的体现,又是所在社会组织形象的象征,这就需要每个领导干部要根据党和人民的要求,根据国际国内新的时代背景,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等情况综合思考,塑造丰满鲜活的新时代领导干部形象。
(一)注重修养,提升境界
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第一境界用以比喻一个人对事业和学问的追求,要像盼望情人归来那样望眼欲穿。当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为,人要放眼远方,放眼未来,确立远大的目标,但这个目标是模糊的,不具体的,随着不断努力,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你的面前。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应该确立这种登高望远的开阔视野和博怀,确立远大的目标,明确努力方向;第二种境界借以比喻做大事业大学问的人要把整个身心投入进去,虽身体消瘦也无怨无悔。对于新时期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要耐得住寂寞,对事业不懈追求;第三种境界比喻一个人做事业、做学问,经过千百次的努力,一旦获得成功其成就感会使人感到无比喜悦。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论”,也是加强修养、提升自我的根本之策。
(二)勤奋学习,积极实践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意为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保证思想常新不僵化。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异常复杂,新情况新问题瞬息万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首先,在学习内容上,一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树立科学发展观,政治上靠得住;二要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金融知识等,特别要弄懂弄通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知识,工作上有本事;三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博大精深,做人、做官、做事的学问尽在其中。其次,在学习方法上,要把学习科学理论同学习业务知识结合起来,把学习上级指示要求同思考本单位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把学习外部经验同本单位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把学习其它相关知识同提高自身修养结合起来。这样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长期坚持,勤奋学习,对提高领导素质大有益处。再次,在学习效果上,要坚持实践的观点,要学以致用,坚持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促进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三)注重仪表,突出个性
言谈举止和鲜明的个性是新时期领导干部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领导力和执行力具有重要的影响。衣着整洁,仪表端庄,精神饱满,积极进取的领导必然会受到公众的拥护和爱戴,相反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的人,不会给公众留下好印象。从仪表角度看,古之君子的容貌有三种变化:“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这是《论语》中对君子仪表的描述。其实历朝历代对领导干部的仪表都非常重视,唐宋时期选拔干部的基本标准是:“身、言、书、判”,身不正无以振官威,言不辩有碍治事,书写要工整利于上级观看,判案要公正不能误事害人。社会发展到今天,尤其是各种传播手段越来越先进,领导形象与社会组织形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公众对领导干部形象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注重仪表修饰,树立良好形象显得尤为重要。从个性方面看,一个领导干部的个性特征与他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说:“性格决定事业成败”,这话有一定道理,纵观古今中外成大事业者无不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史记・滑稽列传》在文尾中说:“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贼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能够让民众不能、不忍和不敢欺骗、欺负,一方面说明管理艺术达到相当高的境界,另一方面是这三个人的性格使然。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各种文化间的相互碰撞,让传统文化面临着新时代的全面考验。面对现代化的世界,传统文化该如何成功蜕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中国文化演讲稿2021,感谢您的欣赏。
弘扬中国文化演讲稿1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但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就像我们是中国人,就要说中国话一样,和谐的社会需要中华美德来构建,来填充这个空虚的世界,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正是中华美德给予我们的,一颗中国心。
想想这句名言吧: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如果你真的对中华美德弃而不管,你就等于背叛了中华民族的祖先,虽然这是一个愈发进步的社会,但是不是因为进步了,就可以把中华美德像扔垃圾一样遗弃呢?然后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国文化,而自己家乡的文化却遭到冷漠呢?那么,你到底还是不是龙的传人,还是不是一条地地道道的中国龙?如果是的话,你又怎能甘心,做一只外国驴呢?
啊!让我们保持一颗纯正的中国心吧,并且是一颗有着中华美德的中国心!要永远记住,你是个中国人,要学习中国文化,中国美德!
雷锋叔叔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因为他身上有许多我们所没有的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人人都可以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拥有,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也拥有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就在细微之处,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国文化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
弘扬中国文化演讲稿2当书信被电子邮件取代,当脚力被各种交通工具代劳,当传统文化在濒临灭绝的边缘苦苦挣扎: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又该何去何从?科技为上,传统靠边?还是传统为要,科技为辅?
在如今纷繁芜杂的大环境下,科技与传统文化不可偏废。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让人享受舒适生活:积极发挥科技优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以来,中国人便对西方现代科技有一种盲目的恐惧或崇拜,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国门,打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也在国人心中种下了恐惧而又歆羡的种子。科技强国也被无数国家奉为圭臬。科技霸权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现代科技的优势展露无遗。
但我们就该为此放弃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讲究仁义礼智信,中国文化具有兼容并包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伟大的中国文化是我们传承千年,历久不衰的法宝,也是我们走向复兴,开创未来的根本保障。虽然,传统文化不乏糟粕,虚荣、麻木等劣根性便是糟粕的体现。但,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我们经久不衰,绵延不绝。文化的包容维持着中华民族的和谐与稳定,也为民族大家庭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焕发生机。五千年的积淀造就的是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这碰撞与融合中,各自焕发出新的的生机。科技赋予传统文化科学特性和创造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而科技发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念等,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传统文化。在科技条件下,传统优秀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活力,它既蕴含了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导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发挥科技优势,改造传统文化,是保持传统文化生机的不二法门。
同时,传统文化的道德原则、和谐理念也指引着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走向。先进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现代建筑的发展并随着邻里人情的冷漠,交通工具的进步伴随着健康的,电子文档的的发明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书写能力的退化。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也只能依靠传统文化。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而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在巴黎宣布,解决21世纪人类的生存问题,必须去2000多年前的孔子学说中汲取智慧。弘扬传统文化,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指引着科技的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在碰撞交融中永葆生机与活力!
弘扬中国文化演讲稿3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__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
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弘扬中国文化演讲稿4为促进学生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弘扬传统文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我中队在本学期开展了“文明伴我行,礼仪伴我长”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具体是:
开展“我身边的礼仪”故事比赛,“校园竞开文明花”演讲比赛,“画身边的文明礼仪”等活动。
利用国旗下讲话、周会、中队会等时间,对学生深入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大力推进文明礼仪。
通过活动,我想谈几点体会:
1、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者,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
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那会影响到学生,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
2、建立文明监督小队,各小队要认真实施监督任务。
3、在学生中开展
“做文明学生,做合格小公民”。比一比,谁能在校勤学识礼、关心同学、尊师爱校,遇到师长要问好、行鞠躬礼,同学之间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做一个好学生;能在家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爱惜东西、自觉做家务劳动,做一个好孩子;能在社会敬老爱幼、爱护公物、遵守交通规则、遵纪守法。
4、结合每周的升旗仪式,我们把它作为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一次庄重而严肃的教育活动。
在升旗仪式过程中,开展看谁站最笔直、行礼最标准、歌声最嘹亮的比赛,我们应该把爱国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礼仪养成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既庄严实在、又有教育效果。5、把树立典型与带动全面结合起来。
我们要弘扬先进,树立典型。定期开展评比“文明小标兵”、“文明好学生”、“雏鹰争章评比”活动,每月评比一次。表扬先进,鼓励后进。6、把学校与家庭结合起来。学生的礼仪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应该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和他们多交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共同教育好学生。鼓励学生争当文明小标兵,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要最大限度地落实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使学校的礼仪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
相信,通过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学生勤学、知礼,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会进一步养成,会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
弘扬中国文化演讲稿5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古有杜甫的“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今有朱自清“酣眠故不少,小睡也别有风味”表现他对美景的爱恋,优美的诗句不正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吗?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精髓在其间,这优美的诗句配合着诗人的思念,美景的惊艳将沉淀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展现到了极点,支撑着中国人精神世界。
爱国诗人文天祥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铿锵有力的壮言展现自己的爱国热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白对命运的不屈服和抗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这亘古流传的名言不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华,让人含英咀华吗?
正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将爱国志士的爱国情怀烘托的淋漓尽致,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为中国的崛起尽心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华文化是中国腾飞的基础,奠定了中国人的思想之路让中国能在这条路上畅通无阻。
流传千年的“文房四宝”是中华文化的体现,他将历史的车轮辗转过的痕迹印在纸上,更印在中国人的心里。“两弹一勋”的邓稼先效仿古人研究出令世界为之一振的原子弹,氢弹,完成千万中国人的梦想,他坚守着亘古不变的中华精神,探索者绵延不变的中华文化。
[论文关键词]法院;网络舆情;反思;应对
关于涉法网络舆情,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所称的涉法网络舆情,指的是因人民法院的司法行为或者其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所引发的事件的刺激而形成的并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既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地带,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平台。所以,其具体的审判工作,包括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并在特定条件下引发网络舆情。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反思涉法网络舆情,并寻求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十分必要。
一、涉法网络舆情的生成原因
事实上,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涉法网络舆情的生成,也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有来自人民法院系统外部的原因,也有来自人民法院系统内部的原因。
(一)人民法院系统外部的原因
1.涉法网络舆情生成的深刻社会背景
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是涉法网络舆情生成的主体基础。公民意识是“公民”最重要最本质的表征,只有具有一定公民意识的人才能称之为“公民”。随着我国公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越来越关注国家事务和社会发展,关注自己权利的实现,并希望通过适当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意见。
现实利益冲突的存在是涉法网络舆情生成的潜在原因。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不可避免。在各种利益关系的快速调整中,不可能所有人同时、同等受益,甚至有些人的利益会暂时受损,由此造成一定的利益冲突。故而,一些个案的发生,极易激发众多网民的潜在利益诉求,进而演变成热点法律事件。
诉求表达以及解决渠道的不畅通,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涉法网络舆情。一方面,社会民众渴望为自己的权利诉求找到表达的渠道,并凸显自己的公民意识;另一方面,相应的解决渠道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全畅通。这时,网络便成为一种选择。一些当事人希望借助网络引起社会特别是有关部门的关注,最终实现自己的权利;而其他社会民众,在关注个案的同时也借机表达自己的内在诉求。
2.涉法网络舆情生成的现实心理基础
总体而言,我国社会民众的心理是积极健康的,对社会发展前景和个体生活未来充满希望。但是,由于利益冲突的客观存在,以及权利诉求得不到及时、适当回应的情况时有发生,必然造成社会民众一定程度上的心理不适,进而产生诸如失望、埋怨、焦虑、迷茫、怀疑、甚至愤怒等负面情绪。
涉法网络舆情形成的直接诱因,往往是一些具体的涉法事件。一般来说,多涉及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也有因法院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引发的。这些事件,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引发网络舆情,是因为其激发了人们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涉法网络舆情主体中,除案件当事人外,更多的是其他“无直接利益冲突”的人;而后者,更多的只是借助舆情事件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一些案件中,人们热衷于挖掘当事人的身份,或者过分关注案件以外的所谓“背景”,正是源于社会民众对权力公正性的期望或疑虑。
3.涉法网络舆情生成的客观技术支撑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涉法网络舆情的生成提供了便利。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受到限制。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极为迅捷和广泛,加之网络表达的自由性、开放性和匿名性,在技术上使得普通民众拥有更多话语权,网民“既可以通过在新闻后面跟帖的方式对司法加以评论,也可以通过博客、微博的方式来分析评价案情,每一个网民都能起到记者的作用。”这恰好迎合了社会民众表达意愿、维护权利和实现监督的需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足以使简单的个案瞬间演变成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当然,涉法网络舆情的生成不能完全归咎于网络本身。存在于网络领域的不规范、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客观上助推了涉法网络舆情的生成。
(二)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原因
1.法院工作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与审判权行使有关的问题,表现为法院工作人员诉讼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的缺失。实践中,不少涉法网络舆情事件源于法院工作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诉讼活动中滥用审判职权或背离审判职责谋取私人利益的现象。这些行为,既可发生在立案、审理、执行等阶段,也可发生在委托司法鉴定、评估、查封、扣押、拍卖等环节,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极易引发网络舆情。此外,现实生活中,有些法官不注意业务水平的提高和职业道德的锤炼,工作不细致、态度不认真,案件判断失误或久拖不决,因而引发当事人不满。这种不满一旦在网络上被快速放大和炒作,就会引起其他网民的共鸣,瞬间造成混乱,导致负面网络舆情的产生。
与审判权行使无关的问题,表现为职务行为之外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其他道德失范行为。个别法院工作人员的某些违法犯罪行为,尽管与职务行为无关,也会给人民法院和法官整体形象造成极大损害,降低司法公信力,成为社会民众怀疑司法公正和宣泄不满的理由。同时,因身份的特殊性,法院工作人员的失德行为,更易遭受公众诟病。例如,2013年8月初发生的某高院法官集体事件,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导致轰动效应,给法官队伍包括人民法院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2.法院管理方面存在的的问题
队伍管理方面。每一种组织,都需要对其事务、资源、人员进行管理。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同样存在管理问题。科学、高效的管理,能够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全面提升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但是,实践中,个别法院在管理上存在不规范、不细致等现象以及措施不得力、手段和方法不科学等情况。某种程度上讲,个别法官的违法犯罪行为和道德失范行为与缺乏来自系统内部的有力监管有一定关系。
网络舆情管理方面。网络舆情往往具有突发性,需要常态的管理机制。然而,在法院系统内部,对网络舆情负面影响认识不足,预警机制和应对能力缺乏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一旦网络舆情事件发生,难以快速反应和实行有效控制,从而造成舆情事件处置的被动,导致舆情危机的产生和扩散。
二、网络舆情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涉法网络舆情,极易转换成网络舆论;并且,在网络条件下,舆论运行“呈现出自组织结构和蝴蝶效应。舆论的出现不可预料,依赖于随时可能发生的‘初始条件’,并在特定条件下会造成‘雪崩’。”[3]从而,对司法审判产生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一)网络舆情对司法审判的积极影响
1.推动司法民主
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民主源出希腊语domos(人民)和kratos(统治),字面意思是人民统治,常被用于描述国家的政治。在我国,学术界在“司法民主”的理论认识上存有分歧。不过,在司法实务界,却积极探讨着与“司法民主”有关的问题。2010年3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将“司法民主”写入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司法公开和司法民主机制,进一步发挥人民陪审员作用,加强民意沟通,做到透明公开、阳光司法”。部分法院也积极开展有关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创新社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依法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等司法实践。[4]
笔者认为,民主原则与司法制度并不相悖,问题是“民主”与“司法”以何种形式结合并和谐互动的问题。事实上,法律本身就系立法机关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通过人民代表表决而制定的,而司法制度中法官选任、对司法机关监督、合议庭制度、审判委员会制度等,同样体现了一定的民主原则。涉法网络舆情中,社会民众迫切要求满足知情权,要求有表达的自由,要求司法的公开透明。因此,客观上能够促使人民法院在公开透明、民意吸纳、群众参与、民主监督、司法决策等方面作出思考,更加公正地审理案件。
2.促进司法正义
网络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之一。司法审判的合理运行、司法正义的实现需要包括网络舆论在内的社会舆论的恰当监督。一方面,来自网络的不同声音,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诠释对案件的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法官出现片面性认识以及专业性错误。另一方面,在网络舆论的强大监督之下,承办法官必然慎言慎行、公正裁判,而那些试图谋求法外利益的不正当行为,因面临来自舆论的监督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二)网络舆情对司法审判的消极影响
1.妨碍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是司法正义的重要基础。但是,网络舆情环境下,司法独立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首先,网络舆情主体的思维方式干扰法官的理性判断。网络舆情的主体是构成复杂的社会民众,他们秉承“法不外乎人情”、“情理法兼顾”等传统理念,对事物的判断往往道德色彩浓重且缺乏理性,特别是法律理性。所以,种种以道德伦理评断为基础的评说和意见,在博取舆论同情的同时,也影响了审判人员的法律判断,以致出现貌似顺应“民意”而欠缺法律理性的裁判。其次,网络舆论压力影响法官的独立思维。一方面,网民或媒体随意对尚未审判或正在审判的案件发表各种倾向性意见,在引发广泛附和并形成舆论态势的情况下,势必给法官造成心理压力,影响其独立思维。另一方面,某些案件当事人为寻求舆论支持,针对审理中的案件,通过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讨论等方式,给人民法院及承办法官施加舆论压力以影响其办案思维。法官缺乏独立性的法律裁判,不仅使司法独立原则受到损害,也使社会民众加深了对法律“随意性”的误解。
2.损害司法权威
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有句名言,“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司法权威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威类型,是指司法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令人信从的地位和力量。”它表现为司法裁判的稳定性和社会公信力。因而,判决、裁定一旦发生法律效力,就具有稳定性并应当得到切实的遵行,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普遍认同和支持。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案件当事人,在判决、裁定已经生效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其个人目的,通过网络媒体炒作案件,引发网络舆情,致使社会公众对司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持怀疑态度,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
三、应对涉法网络舆情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人民法院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已经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如制定规范性文件、完善法院系统网站、设立网络发言人、加强舆情监测等等。不过,在应对机制的系统性、操作性与有效性等方面,仍有可探讨之处。
(一)有效应对涉法网络舆情首先要理性认识网络舆情
1.正确认识网络舆情与司法审判的关系
网络舆情与司法审判在价值追求上是契合的。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最高价值目标,审判权的独立行使就在于保证和实现司法公正;而网络舆情,也透视出社会民众对司法公正的价值诉求。基于内在价值目标的一致性,正常情况下,网络舆情不仅不会干扰司法审判,而且会促进司法公正。
但是,网络舆情与司法审判在具体指向上却有区别。一般来说,网络舆情更关注客观真实与案件的实体处理结果,倾向于情感的表达,而司法审判更关注法律真实与案件的程序运作过程,倾向于理性的分析。
2.正确认识网络舆情与民意的关系
网民是社会民众的一部分,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化。所以,网络舆情虽然表达了社会民众的一定意见和看法,但是,“网民的意见不能代表所有社会群体的意见,网络舆情只能被视为社会民意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理性认识网络舆情,可以在司法实践中避免两种倾向,一是片面强调司法独立,对网络民意一概加以拒绝,二是借口尊重民意,向网络舆论妥协。
(二)有效应对涉法网络舆情须提高法院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有效防范和应对网络舆情,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严谨的法院工作人员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为此,须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提高其综合素质。
1.提高道德素质
作为法官,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尊重和信仰法律,才能清正廉洁、公正司法;而真正成为公平与正义化身的法官,才能赢得社会民众和当事人的信赖与信服,树立起司法权威。
2.提高业务素质
法官是司法活动的主体,其业务素质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作为法官,应当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如此,才能准确把握案情、正确适用法律、有效化解矛盾,从而减少网络舆情的产生。
3.提高心理素质
如上所述,网络舆情的倾向性意见和评论所形成的舆论环境,势必会给办案法官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和精神压力。因此,作为法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排除外界压力干扰,根据事实和法律做出理性的独立裁判。
(三)有效应对涉法网络舆情须建立必要的预防机制
1.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常态监测与预警
人民法院内部,应设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门的人员,日常监测、收集和研判涉法重点信息,及时分析和评估。事实上,并非所有涉法事件均能引发网络舆情。一般来说,那些涉及公私权利冲突、法理情理冲突、当事人身份特殊以及争议较大的案件,法院工作人员违法犯罪案件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并且,由于引发舆情的问题或事件本身及其变化发展,以及网民情绪等因素的影响,网络舆情在与现实产生互动的过程中,会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一个形成、高涨、波动和最终淡化的发展过程。因此,通过对重点网站、重点事件的日常监测,可以把握潜在的危机议题,预测可能存在的涉法网络舆情事件及其发展趋势,以便尽早采取对策,化解舆情危机。
2.继续推进必要限度内的司法公开
司法独立并不是司法的自我封闭。知情、表达、参与、监督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本身就是司法的基本原则。只有公开透明,公众才能有效监督司法并提升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实践中,多地多级法院都在积极探索司法公开的形式与范围。2013年9月,多起舆论关注度高的案件都以微博直播庭审现场,如南京“饿死女童案”、北京大兴摔童案等。此外,北京法院系统门户网站、官方微博等现场直播了持续引发舆论热潮的“李某某等涉嫌案”的宣判之后,办案法官、陪审员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微博直播庭审,是对社会民众知情权、监督权的积极回应。但是,目前在案件的选择、公开的内容和方式上仍有一定限制。为此,须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探索趋于常态的、最大限度的司法公开模式。除此之外,各级法院在推进司法公开中,还应不断扩大人民陪审员陪审案件的范围,提高其参与程度。
3.加强自身宣传及与外部的沟通
社会民众对法院的信任,关系到其对司法公正的信心。人民法院应当通过现场或媒体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自身宣传,从而使社会民众更加了解法院、理解法院并支持法院工作。同时,人民法院还应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积极与社会民众沟通,解惑答疑,积极与媒体沟通,形成良性互动。
(四)有效应对涉法网络舆情须采取可行的处置策略
涉法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特点。为此,有效的处置策略必不可少。
1.反应要迅速
一旦网络舆情发生,要迅速鉴别其性质,是网络舆情还是网络伪舆情。对于一般网络负面舆情,应及时组织进行有关人员进行研判,准确把握舆情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对于一些有组织的单位或个人,故意在互联网上散布各种虚假事实和言论,刺激或引导公众情绪,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应通过法定程序依法追究其相应的责任。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9月3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司法解释,为在司法实践中准确而有力地惩治利用网络实施的相关犯罪提供了明确的司法解释依据。
2.态度要审慎
网络舆情中夹杂着理性与非理性、合理与不合理的意见,涉事法院贸然和随意的回应,容易使自身陷入被动,也会使网络舆情变得更为复杂。况且,对未经审判确定的事实随意定性,更易加深社会民众对司法随意性的误解和对司法公正的疑问。因此,要在保证司法审判权独立行使的基础之上,选择合适的司法公开限度和方式。
3.措施要得当
在具体措施上,第一,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声,传递积极作为的态度,争取赢得相关当事人和舆论传播者的宽容和理解,打消社会民众的疑虑,促使网络舆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第二,可以积极与主流媒体沟通,借助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适时传递主流声音,引导社会舆论向积极的方面发展。第三,及时与其他有关部门沟通和协调。有效应对涉法网络舆情,不仅需要人民法院内部的针对性引导和处理,而且需要人民法院外部的一般性引导和管理。涉法网络舆情一旦发生,有时依靠法院系统的自身力量是难以解决。为此,须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综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