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级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

中级会计师考试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级会计师考试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级会计师考试总结

第1篇:中级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

一、全面实施我国会计人才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全面实施会计人才战略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人才,是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重要条件,会计人员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性、管理型人才。加快我国不同级次会计人才培养,完善不同级次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和培养体系,不断提升会计人员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会计改革事业顺利推动,有利于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二)全面实施我国会计人才战略是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一些企业通过跨国合并、上市、重组、联合等方式成为大型跨国公司,一些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承包、劳务合作,一些企业在境外进行多元化投资。在防范和规避境外经营风险,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方面,会计工作尤为重要,会计人员在参与决策、制订预算、资金成本管理、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会计人员特别是跨国公司高层会计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财经法规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尤其是中高级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体系和培养体系,必将有利于培养选拔一批符合跨国经营企业需要的国际性、复合型高端会计人才,更好地促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三)全面实施我国会计人才战略是不断推进我国会计改革事业的根本保障

近年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政府会计改革、内部控制建设、推进会计信息化、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会计理论研究等各大领域取得全面突破。制定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趋同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响应G20峰会和FSB倡议,及时公布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为推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和规范发展,提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为促进企业防范和化解经营管理风险,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等部委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项配套指引也即将实施;配合我国财政改革和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深化,医院、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率先取得突破,政府会计标准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为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成立了中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及时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会计信息化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进;在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教育等领域也取得了不菲的业绩。这些重大的会计改革与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相辅相成,构成我国整个经济改革的有机整体。为使这些重大会计改革成果在促进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大业中持续、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通过健全、完善和落实不同层次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和培养体系,推动会计人员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素质,担当好应尽的责任。

二、我国不同种类和级次的会计人才选拔、评价和发展的战略体系基本形成

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会计工作,高度重视各类会计人才的培养。2009年,财政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长期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对不同级次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要求进行重大调整,基本建立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交叉、互为补充的会计人才选拔评价和发展的战略体系,形成了既有会计市场准入资格(会计从业资格、注册会计师资格)、又有初、中、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既有会计人员评比表彰、又有特殊会计人才(会计领军人才)培养的格局。各类会计人才评价、选拔和培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践表明,这一体系是完整的、成功的、有效的,既体现了中国国情和特色,又借鉴了国际惯例。

(一)会计市场准入资格

市场准入资格(执业资格)是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职业)实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行业(职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会计市场准入资格有会计从业资格、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两个种类。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经济组织的会计从业人员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从业人员,不仅需要良好的业务素质,还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受法律和职业纪律的约束。《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2005年财政部以第26号令的形式《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获得财政部门统一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未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能从事会计工作,各单位也不能聘用。

《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从事社会审计鉴证并签署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必须依法通过国家级统一考试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经过多年实践,目前我国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1000多万,取得执业注册会计师资格的约9万人。

(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不同级次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会计人员从事业务工作的技术等级。根据《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规定,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务)分为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高级会计师为高级职务,会计师为中级职务,助理会计师、会计员为初级职务。从1992年起,财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原人事部)联合组织开展初、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高级会计师资格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实行考试与评审结合的制度。目前,初、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累计报考人数达到2424万人,共有383万人次取得相应资格,高级会计师资格报考人数累计超过22万人次,5.1万人通过国家合格标准获得评审资格。正高级会计师资格也正在研究之中。初、中、高、正高级不同级次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体系基本形成。

(三)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为了缓解我国高端会计人才缺乏制约会计行业发展的“瓶颈”,充分发挥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财政部党组决定于2005年开始实施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并与2007年5月8日了《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

规划》,力争用10年时间,打造1000名左右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学术类4类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全国会计领军人才,担负国家会计行业的领军重任。据了解,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已作为国家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急需的专门人才,列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目前已从各行各业选拔了650名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这项系统工程已经在社会上形成口碑,极大地激发了有关部门和各地财政部门选拔高端会计人才的积极性,如广西开展“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培养工程。

(四)全国会计人员评比表彰

根据《会计法》“对认真执行本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的规定,财政部已于1990年、1995年、2005年、2008年、2009年先后5次组织开展了全国范围的会计人员评选表彰活动。为促进全国会计人员评比表彰规范化、制度化,财政部于2007年制定了《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规定会计人员表彰活动“一年一小评,三年一大评”。财政部2009年评选表彰的十名企业总会计师,有望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实践证明,通过评选表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做出突出业绩和重大贡献的先进会计工作者,树立当代会计楷模,激励广大会计人员崇尚诚信、依法理财、锐意创新、敬业奉献,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完善会计从业资格,注册会计师资格能力框架,不断加强和规范会计市场准入制度

(一)会计从业资格的能力框架

从业资格是从事某一专业(职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会计从业资格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的专业水平、职业道德和法规政策最低要求,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证”。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开始从事会计工作,尚处于“学徒”阶段,属于各单位最基本、最基层的会计实务辅助操作人员,一般从事基础性的会计工作,应当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财经法律法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基本的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等。

为了进一步完善会计从业人员能力框架,大力推广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财政部重新修订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等三个科目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并由中国会计学会组织专家编写了辅导教材,作为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题库建设的依据。修改后的《会计基础》大纲,突出了会计从业资格人员需要掌握和应知应会的会计原理和基础知识,如会计概念、要素、假设、科目、凭证、账薄、报表、档案管理等内容;同时为提高考生从事会计工作的操作动手能力,增加了单位主要经济业务事项,如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等的账务处理。从财经法规知识层面,要求会计从业人员遵守《会计法》的主要内容,恪守会计职业道德,掌握金融、税收、政府会计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定,如现金管理、银行结算等知识。从掌握会计电算化技能角度,要求会计从业人员熟悉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电算化基本流程、应收/应付账款核算、工资核算模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账务处理等基本操作。

(二)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能力框架

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是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运用专业特长,对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并提供会计、税务、管理咨询等商务服务的执业人员。

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鉴证和会计、税务、管理咨询等商务服务的性质,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职业技能、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丰富的实务经历等。如应当具备会计、审计、财务、税务、相关法律、组织和企业、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恪守职业道德、提高人际沟通技能,维护公众利益,遵循独立、客观、公正原则,为客户保守商业秘密等。

制定科学的注册会计师能力框架,有利于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2008年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在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考试多元评价功能,贴近注册会计师考试国际模式,借鉴境外会计师组织考试的经验基础上,修订并了《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根据《考试办法》规定,现行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两个层级,形成了“6+1”的新模式。考生只有在至多连续5个年度内通过第一层级的考试,才能参加第二层级的考试。第一层级为专业阶段,主要考核考生执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考试科目由原来的5个科目(分别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调整为6个科目,分别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二层级为高级阶段,主要考核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突出实务操作能力,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

四、健全不同级次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能力框架,培养造就大批合格的会计专业技术人才

(一)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能力框架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含会计员、助理会计师),是会计专业职称序列中最低的技术职称。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掌握运用会计从业资格应具备的知识基础上的提升。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会计基本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处理一般会计业务,协助会计主管完成相关财务、会计工作;应当较为系统地掌握会计实务原理和专业知识,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并正确执行基本的财经法律制度。

针对初级会计人员应具备能力框架要求,2009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重新梳理修订了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就《初级会计实务》而言,不仅要求初级会计人员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求掌握财务管理的基础概念和原理。也就是说,既要求考生熟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内涵,掌握产品成本核算、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还要求掌握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熟悉和掌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本知识。修订《经济法基础》科目考试大纲时,侧重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劳动合同、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支付结算等基本法律制度,而原大纲中的会计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概述、流转税法律制度、所得税法律制度等内容,根据不同会计级次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需要有所取合。

(二)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能力框架

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相当于会计人员中级职称,一般具有能够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具备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应当能够独立负责并组织开展某一领域会计工作,能够协助会计部门负责人或独立完成相关财务会计的领导工作。因此,要求中级会计资格人员具有扎实的财务会计理论功底,较为系统地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制度,熟悉并能正确执行有关会计等财经法律制度,熟悉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上述专业知识草拟本单位比较重要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和办法,对单位日常财务事项作出及时准确的专业判断等。具备对一般

或常规业务的分析处理和专业判断能力,是中级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显著特征。

针对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水平,修订后的《中级会计实务》增加了股份支付、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预算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等内容,体系更为完整。考虑到作为具有中级会计职称的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熟悉掌握和运用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参与单位经营财务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和水平,《财务管理》考试科目作了较大幅度的改革。修订后的大纲不仅更加注重企业自身财务管理的要求,而且相关知识领域和范围大大拓宽,将原来从投资者财务出发、以资金为链条的财务管理,拓展到预算、筹资、投资、营运资金、收益分配、税务、财务分析与评价等多个方面,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更加贴近公司财务的财务管理知识体系。就经济法规而言,在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掌握现行经济法规的基础上,对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侧重要求全面系统地深度掌握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如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法律等。

(三)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能力框架

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属于会计高级职称,其持有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是单位高层次会计人员,一般能够胜任大中型企业的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具有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当能够独立领导和组织开展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

具有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当系统掌握经济、财务会计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并能正确组织执行财经法律制度,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丰富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能够组织开展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制定本单位会计工作方案与办法,参与单位经营管理,能够对单位重大财务事项进行独立、合理的职业判断,能够协助单位负责人完成单位财务会计等相关工作。目前,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制度,全国统一组织考试,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评审工作由省级财政、人事部门和有评审权的中央有关部门组织。

在修订《高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时,充分考虑到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起点高等特点,重点考评高级会计师对会计、财务、财经法规的综合运用能力,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复杂财务问题的能力,以及是否具有企业高管层应具备的管理水平。因此,修订后的大纲将要求具备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财务战略、企业并购、股权激励、衍生工具、金融资产转移、财务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并灵活运用于实践。

(四)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能力框架

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中最高技术等级。拥有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当具有相当于大型企业集团或特大型企业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的能力和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系列只限于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次,高级会计师在评审条件上实际只相当于相关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副高级,因此,我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体系尚不完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级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特别是对高端会计人才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建立我国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已迫在眉睫。财政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总结地方试点经验,积极研究建立全国性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制度。

我们认为,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宜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制度。申报人员应当具有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已全面系统地掌握了会计、财务、财经法规等专业知识,并具有在一个部门或一个系统担负财务会计管理领导工作的经验。经过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与评审,取得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当具备担任大型企业总会计师、财务总监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能够从财务的视角全面介入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因此,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能力框架,应当定位于在全面掌握会计实务、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的基础上,侧重考评大型企业集团内部控制、资本运作、企业并购、信息系统规划等内容。具备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总会计师等的能力框架的显著特征,是具备全面参与企事业单位管理活动的能力。

五、加强对境外会计职业资格进入我国市场的管理

第2篇:中级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要求也更大。随着我国更多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现在会计工作内容的越来越多,并且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会计工作人员要想在会计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通过会计师和注册会计考试等是非常困难的,从而使得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水平较差等诸多问题。由于会计知识难度的加大,就会导致会计职业教育教学的课程越来越重要。同时,由于我国会计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并不是会计高级人才,而只是具有一定会计知识的专业型人才。但是,这样的会计人才已经无法满足我国会计行业的需求。因此,现在会计职业教育教学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同时,学校为了解决会计人员能力不足的问题,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然而忽视了理论教学,从而使得会计职业教育教学更加困难。

2.解决会计职业教育教学困境的对策

2.1吸引更好的生源

目前,我国会计职业教育招生的生源普遍不好,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会计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同时,学习对会计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实质上,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教育形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存在很大的不足。教育行业一般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进修教育等等,然而,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促进我国就业的重大保证。现在,很多不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选择在培训机构中接受职业教育,从而培养出能够满足我国发展的专业型人才。为了解决我国会计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吸引更好的生源,从而从源头提高教学质量。

2.2提高教员素质

我国职业教育的师资的学历还比较高,一般可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但是,很多职业教育的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而无法完成将课程与实际相结合的要求,从而无法较好地完成教学的任务。因此,职业教育院校在招聘师资人员的时候,应该招聘一些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以保证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够深入到实际生活当中。

2.3改革讲课的常规模式

目前,我国会计职业教育的会计课程相对来说比较多,内容也比较多,然而,常规的教学方式是完全由教师讲授。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仅容易使教师感到疲劳,还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会计职业教育院校采取措施改革常规的教学模式,将会计教学的内容分为不同的板块,然后让教师选择自己擅长的板块进行循环教学,从而提高会计教学的质量。

2.4改革会计职称考试模式

从而会计行业的职称考试很多,主要包括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考试等等。自从实行会计职称考试以来,通过会计职称考试挖掘了大量的会计人才,进而提高了我国从事会计工作人才的质量。但是,现在我国会计职称考试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指现代的会计职业考试过多的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际。同时,会计职称考试理论性很强,并且难度较大,与实际会计操作技能相关的考题很少,因而通过会计职称考试而进入会计行业的工作人员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因此,注册会计职称考试模式需要进行改革,尽量增加与会计实际操作有关的内容。

3.总结

第3篇:中级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

关键词:税法;多样需求;教学资源库;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205-02

一、建设背景

信息化手段是当前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信息化手段在高职教育中进一步深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资源库是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以创建精品资源和进行网络教学为核心,面向海量资源处理,集资源分布式存储、资源管理、资源评价、知识管理为一体的资源管理平台。建立《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是顺应国家加快建设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也是民办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内涵建设的需要;建立基于多样需求的《税法》课程教学资源是提高教师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需要,也是满足学生学习、考证、就业的需要。

1.建设《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以响应国家加快建设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未来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其中,对于“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明确要求各高校应“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响应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各高校亦纷纷开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

2.建设《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以促进学院深化改革,进行内涵建设。2012年5月我院“会计与审计”专业以优良的成绩通过教育厅特色专业验收;2012年8月我院以会计与审计专业为首的“财经商务”专业群被评定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特色专业、重点专业群内涵建设的需要,会计与审计专业建立教学资源库平台势在必行,《税法》课程作为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拥有众多的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因此作为首批课程,在我院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尝试。

3.建立《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依托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一方面高校教师集思广益,对自己多年的个人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与其他专业教师互通有无,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内涵;另一方面,通过调查研究,精心设计教学资源库,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时俱进。

4.建立《税法》教学资源库以满足学生对《税法》课程的多样需求。目前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基本上都开设了《税法》课程,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税种计算、纳税申报等实践能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税收法规政策变化频繁,依靠传统的课堂加教材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库能够克服教材滞后性这一缺点,及时将最新的政策法规及政策解读传递给学生,一方面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迅速、准确地学习税法相关知识,以满足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职称、审计职称、注册会计师等考证需要以及将来的工作需要。

二、《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

1.定位。《税法》课程是高职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我院财经商务专业群中各个专业都将《税法》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尤其是会计与审计专业,《税法》课程在其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因此,该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在该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应满足学生多方需求。①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税法》课程应以税务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上也更要体现出来。②满足学生提高执业资格和执业能力的需要。目前,我国对会计人才的评价实行“双轨制”,即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考试(初、中、高)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会计从业资格、注册会计师资格)并行。我院要求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得会计的“上岗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014年我院会计与审计专业一次考试通过率达到68.86%。毕业前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达到95%以上。鼓励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报考助理会计师,取得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需要进一步提升,报考中级职称和注册会计师的也大有人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而《税法》课程在这些执业能力考试中属于必考内容之一,因此在该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要满足学生这方面的需求。③满足资源共享、沟通交流的需要。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满足教师之间资源共享的需要。老教师对自己多年的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教学经验的总结,新教师为教学带来的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得以融汇、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新老教师都能从案例中获益,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满足师生沟通交流的需要。大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见面的时间就是课堂上的区区45分钟,课后交流的时间比较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突出加强这一沟通交通环节,学生可通过教学资源库在线提问、在线讨论、提交作业;教师可通过教学资源库下节课的教学计划,甚至可通过教学资源库中的题库进行考试、在线答疑等,以此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学生学习。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满足校内外资源共享的需要。与兄弟院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促进《税法》课程建设;与校外实训单位实现共享,使得校内课程建设与校外单位的需求无缝链接;与考证培训机构实现共享,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2.建设内容。基于《税法》课程的多样需求,该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部分:①课程资源库,包括本课程的大纲、课件、讲义、讲课视频、习题、案例等,满足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需求,加强其对税收法规的知识理解和进行税收计算和纳税申报的能力提高。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环节的设置、案例分析和作业布置环节都要以突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②认证资源库,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审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简介、考试大纲、历年真题、考前辅导等内容,以满足学生各种资格考证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③智力资源库,包括财经法律法规、财经论文、中外财经名人、研究生导师、领军人物等内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税收法规搜集整理能力和税务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④互动平台,包括在线答疑、网上留言等功能,以便师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

三、建设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

《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个大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学院各方的大力支持,更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才能建立起适合我院多样需求的共享型《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强化学生在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体作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贯穿资源库建设的始终。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离不开教师,需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主导地位,提供宝贵的教学资料和课件,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精心选择其他网络资源;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也要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构造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学生全程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设置师生互动平台,教师和学生共同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资源库的内容完善出谋划策,促进优质资源的进一步集中和优化。

2.解决教学资源数据生产的不规范。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学资源呈现级数增长的趋势,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查找、利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存在着弊端。一方面海量的教学资源淹没了信息需求者,如何从大量的资源中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呢?另一方面,税收法规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也随时发生着变化,如何去判断这些资源是否正确和有没有过时,也成了资源库建设面临的问题。因此在《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需要依靠专业教师的职业判断力和丰富的经验来充分利用优质资源,筛选出劣质资源,解决教学资源数据生产的不规范性,这是一项大工程,也是我们在资源库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如何实现教学资源库的真正共建。教学资源库是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如何才能让各位老师将自己多年的教学成果和经验与别人共享?如何才能让相互竞争的兄弟院校共同促进课程教学课建设?如何才能让校外企业参与到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来?这些同样也将是困扰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发展的问题。

4.教学资源库的后期管理。教学资源库建立后,其内容需要更新、充实、丰富;其设施需要不断调试、保养和维护,需要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共同长期合作,才能发挥教学资源库资源共享的建设初衷。

教学资源网络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建立教学资源库是当前我院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希望通过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完善促进我院专业资源库的建设,促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第4篇:中级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

文章标题:银行内外勤副主任竟选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叫李XX,今年XX岁,财会专业本科毕业,来自工业开发区分理处。感谢行里给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使我有幸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从1993年7月毕业至今,我在农行已经整整工作9年了。9年间,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自已的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通过学习和实践,也使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很大转变,由安于本职工作到勤奋学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由趋于守旧到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由一味地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学以致用,以学习促工作,以工作促学习。期间每一个过程都蕴含了行里领导和各位同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倾注了自己辛勤的汗水。

在多年的工作和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不断学习、应用、再学习,实践、认识、再实践才能使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提高,每一次提高的过程都深深鼓舞和激励着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挑战中去。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挑战和机遇对于个人进步的重要性。有了机遇,要善于把握机遇,没有机遇,要努力创造机遇。

我这次报名参加内外勤副主任岗位的竞争,主要理由是:第一,我热爱这份工作,愿意为这项工作付出本人最大的努力;第二,我认为自已充分具备担当这一职务的能力与水平,并愿意通过担任这一职务使自身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第三,我认为这次参加竞聘是锻炼自己的一次很好的机会,不管能否受聘,对自己都是一个提高。

竞争这一岗位,我认为本人具有以下优势:

一、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从93年跨入农行大门以来的9年时间里,我先后在不老屯营业所、溪翁庄分理处、檀洲储蓄所工作过,分别从事银行会计、储蓄等项工作。期间经历了商业银行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虽然工作程序和技术不断推除出新,但是在每一次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我都能够很快地接受和适应。此外,通过长期与顾客打交道,我掌握了许多单纯依靠学习而得不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使我能够针对不同顾客,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保证以最有效的方式开展工作。9年的工作经历也使我逐渐能够跳出会计和储蓄等具体工作范畴,站在整体发展的高度认识工作,开展工作。我认为,有9年扎实的实践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我一定会很好地担负起这一职务所赋予的各项任务。

二、充分具备这一职务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实事求是地讲,我来农行的9年是不断学习的9年。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使自己不断得到充实。根据工作需要,我先后学习了计算机、英语、会计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我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通过学习,我圆满完成了财会专业本科的学习,取得了本科文凭,其中我所撰写的毕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入世后将面临的形势和对策”顺利通过答辩,并被评为优秀论文;通过学习,我拿下了具有较高难度的全国专业技术职称中级会计师考试,取得了中级会计师职称;同样通过学习,一次性通过了国家英语三级考试。在财会本科学习的三年多时间内,无论风吹雨打,只要工作允许,每周的周六周日我都坚持乘车去北京学习。

学习的过程也是锻炼的过程,在这一艰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享受着每一次进步所带给我的信心与喜悦。学习使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使我越来越坚信一个道理,那就是:坚持就是胜利,工作需要就是动力。

三、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通过技巧服务,协助领导真正抓好了20%客户的80%存款;通过大力宣传中间业务,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通过对银行资金来源和增减变化情况的分析,较全面地掌握了工作的节奏,为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合理运营做出了一点贡献。同时我在工作中能够很好地处理本职工作与其它工作之间的关系,内外勤工作之间的关系,积极帮助同事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努力,我先后被评为20xx年度规范服务标兵和出席支行的先进工作者。

四、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我始终坚定不移地认为,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业务能力同等重要,尤其对于我们金融服务行业,更是如此。所以我在工作中一直坚持“以顾客为本”的思想,认真解决顾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顾客的青睐。

在认清自己所具备的上述优势的同时,我也清醒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如在把理论工作更深入、更紧密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推动本职工作开展方面做得还不够;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也有待进一步创新;业务熟练程度虽然较高,但深度不够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巩固并更加充分地发挥以上优势,尽快弥补自身的不足,争取使自已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 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如果我竞争到这一岗位,我将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众所周知,金融行业是一个重要的服务型行业,主要依靠服务求发展、依靠服务求生存。认真地研究如何更好地提供一流的服务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提高服务水平,首先要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努力塑造良好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并把这种意识形态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让每个人牢记在心,不断地用这种凝聚着企业精神的文字强化大家的服务意识,牢记服务的宗旨。第二,要提高服务质量,坚决避免把企业文化停留在嘴皮子上,停留在泛泛的文字上。我将严格要求每个下属在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顾客面带笑容,提供微笑服务;二是耐心回答顾客所问的每一个问题;三是通过自身努力能为顾客解决的问题必须给予解决;四是实行首问责任制,每一个首先得知问题的工作人员必须负责解决或协调解决,不能相互推诿。第三,推广使用行业文明用语,要根据分管部门工作特点,制定出一定数量的文明用语,如:您好,请您输入密码。您收好,请慢走。请不要着急,我们会尽力为您解决等等,要求每个人在遇到类似工作场合时,必须使用文明用语。第四,建立健全储户投诉制度,及时了解顾客反馈意见,对照意见改进服务。第五,结合用户投诉制度,定期召开分管人员会议,要求大家不断地用企业精神对照自己的工作,找差距、找不足。同时进行服务测评,奖优罚劣。通过以上措施,力争使大家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二、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技术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从我们金融系统来讲,操作软件不断升级,新技术更是不断出现。而且随着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新形势,金融服务的领域必将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系统必将进一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这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们行的许多同志,包括我自已,离这一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在保证熟练完成现有业务的同时,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预见性,超前学习一些将来可能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如外语、外币业务知识等,做到未雨绸缪。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从现起提高对员工业务水平的要求,在内部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学习考评制度,营造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学习对我行发展的重要性,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我一定要充分做好表率,特别是要团结同事加强对一些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与讨论,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争取跟上时展的步伐,走在全行业务学习的前列。通过强化学习,促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最终要让储户感觉到,我们的工作质量更好,我们的工作效率更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更强。同时加强知识储备,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树立团队精神,提高整体凝聚力。一个国家的振兴靠团结,一个民族的进步靠团结,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靠团结。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所以要从我做起,塑造一流的团队。首先要身先士卒,严格要求自已,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多为他人着想,多做换位思考,争取与每个人都建立良好的团结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好纽带作用。同时,强化大局意识,对不利于团结的人要严肃批评,不利于团结的事,要坚决制止。使无论是上下级还是平级之间,都能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 关系,队伍内部形成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大家能够愉快地开展工作,激发内在潜力,释放出更大的工作能量与热情。在加强团结的同时,妥善处理好“团结协作”与“一群合气”之间的关系,在维系良好关系的同时,绝不当老好人,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到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波。

四、加强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管理水平决定工作效率和效益,美国经济学家斯诺曾经说过:“抛开技术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同样可以促进企业的成长。”作为一个分理处,怎样面对管理创新这一问题,如何做好管理创新。我认为,首先,应加强对金融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在这方面,我本身也应进一步加强。第二,要加强横向沟通,积极借鉴其它分理处在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为我所用。第三,在管理上要敢于创新,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比如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上,要根据部门工作特点和工作实际,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必要的管理制度,改进旧的不合时宜的管理模式,弥补管理上存在的空白。同时,在管理中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概念,争取实现由制度管理向自我管理转变,由硬性管理向软管理转变。通过这两个转变,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每一个工作要素的使用效率,力争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以上是本人竞聘这一岗位的一些想法。

各们领导,各位评委,本人一直坚定不移地认为:不断学习、实践、再学习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在此,我可以骄傲地说,在现实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一直在努力做到这一点。也正是因为这样,自身的知识水平、实际技能和思想道德修养才得以不断提高。我始终坚信,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只要有足够的努力,就一定会获得成功!我将使我的信条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证实!

第5篇:中级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叫李XX,今年XX岁,财会专业本科毕业,来自工业开发区分理处。感谢行里给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使我有幸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从1993年7月毕业至今,我在农行已经整整工作9年了。9年间,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自已的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通过学习和实践,也使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很大转变,由安于本职工作到勤奋学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由趋于守旧到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由一味地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学以致用,以学习促工作,以工作促学习。期间每一个过程都蕴含了行里领导和各位同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倾注了自己辛勤的汗水。

在多年的工作和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不断学习、应用、再学习,实践、认识、再实践才能使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提高,每一次提高的过程都深深鼓舞和激励着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挑战中去。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挑战和机遇对于个人进步的重要性。有了机遇,要善于把握机遇,没有机遇,要努力创造机遇。

我这次报名参加内外勤副主任岗位的竞争,主要理由是:第一,我热爱这份工作,愿意为这项工作付出本人最大的努力;第二,我认为自已充分具备担当这一职务的能力与水平,并愿意通过担任这一职务使自身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第三,我认为这次参加竞聘是锻炼自己的一次很好的机会,不管能否受聘,对自己都是一个提高。

竞争这一岗位,我认为本人具有以下优势:

一、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从93年跨入农行大门以来的9年时间里,我先后在不老屯营业所、溪翁庄分理处、檀洲储蓄所工作过,分别从事银行会计、储蓄等项工作。期间经历了商业银行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虽然工作程序和技术不断推除出新,但是在每一次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我都能够很快地接受和适应。此外,通过长期与顾客打交道,我掌握了许多单纯依靠学习而得不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使我能够针对不同顾客,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保证以最有效的方式开展工作。9年的工作经历也使我逐渐能够跳出会计和储蓄等具体工作范畴,站在整体发展的高度认识工作,开展工作。我认为,有9年扎实的实践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我一定会很好地担负起这一职务所赋予的各项任务。

二、充分具备这一职务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实事求是地讲,我来农行的9年是不断学习的9年。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使自己不断得到充实。根据工作需要,我先后学习了计算机、英语、会计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我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通过学习,我圆满完成了财会专业本科的学习,取得了本科文凭,其中我所撰写的毕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入世后将面临的形势和对策”顺利通过答辩,并被评为优秀论文;通过学习,我拿下了具有较高难度的全国专业技术职称中级会计师考试,取得了中级会计师职称;同样通过学习,一次性通过了国家英语三级考试。在财会本科学习的三年多时间内,无论风吹雨打,只要工作允许,每周的周六周日我都坚持乘车去北京学习。

学习的过程也是锻炼的过程,在这一艰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享受着每一次进步所带给我的信心与喜悦。学习使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使我越来越坚信一个道理,那就是:坚持就是胜利,工作需要就是动力。

三、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通过技巧服务,协助领导真正抓好了20%客户的80%存款;通过大力宣传中间业务,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通过对银行资金来源和增减变化情况的分析,较全面地掌握了工作的节奏,为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合理运营做出了一点贡献。同时我在工作中能够很好地处理本职工作与其它工作之间的关系,内外勤工作之间的关系,积极帮助同事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努力,我先后被评为2001年度规范服务标兵和出席支行的先进工作者。

四、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我始终坚定不移地认为,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业务能力同等重要,尤其对于我们金融服务行业,更是如此。所以我在工作中一直坚持“以顾客为本”的思想,认真解决顾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顾客的青睐。

在认清自己所具备的上述优势的同时,我也清醒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如在把理论工作更深入、更紧密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推动本职工作开展方面做得还不够;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也有待进一步创新;业务熟练程度虽然较高,但深度不够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巩固并更加充分地发挥以上优势,尽快弥补自身的不足,争取使自已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如果我竞争到这一岗位,我将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众所周知,金融行业是一个重要的服务型行业,主要依靠服务求发展、依靠服务求生存。认真地研究如何更好地提供一流的服务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提高服务水平,首先要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努力塑造良好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并把这种意识形态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让每个人牢记在心,不断地用这种凝聚着企业精神的文字强化大家的服务意识,牢记服务的宗旨。第二,要提高服务质量,坚决避免把企业文化停留在嘴皮子上,停留在泛泛的文字上。我将严格要求每个下属在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顾客面带笑容,提供微笑服务;二是耐心回答顾客所问的每一个问题;三是通过自身努力能为顾客解决的问题必须给予解决;四是实行首问责任制,每一个首先得知问题的工作人员必须负责解决或协调解决,不能相互推诿。第三,推广使用行业文明用语,要根据分管部门工作特点,制定出一定数量的文明用语,如:您好,请您输入密码。您收好,请慢走。请不要着急,我们会尽力为您解决等等,要求每个人在遇到类似工作场合时,必须使用文明用语。第四,建立健全储户投诉制度,及时了解顾客反馈意见,对照意见改进服务。第五,结合用户投诉制度,定期召开分管人员会议,要求大家不断地用企业精神对照自己的工作,找差距、找不足。同时进行服务测评,奖优罚劣。通过以上措施,力争使大家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二、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技术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从我们金融系统来讲,操作软件不断升级,新技术更是不断出现。而且随着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新形势,金融服务的领域必将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系统必将进一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这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们行的许多同志,包括我自已,离这一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在保证熟练完成现有业务的同时,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预见性,超前学习一些将来可能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如外语、外币业务知识等,做到未雨绸缪。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从现起提高对员工业务水平的要求,在内部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学习考评制度,营造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学习对我行发展的重要性,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我一定要充分做好表率,特别是要团结同事加强对一些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与讨论,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争取跟上时展的步伐,走在全行业务学习的前列。通过强化学习,促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最终要让储户感觉到,我们的工作质量更好,我们的工作效率更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更强。同时加强知识储备,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矗

三、树立团队精神,提高整体凝聚力。一个国家的振兴靠团结,一个民族的进步靠团结,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靠团结。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所以要从我做起,塑造一流的团队。首先要身先士卒,严格要求自已,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多为他人着想,多做换位思考,争取与每个人都建立良好的团结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好纽带作用。同时,强化大局意识,对不利于团结的人要严肃批评,不利于团结的事,要坚决制止。使无论是上下级还是平级之间,都能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关系,队伍内部形成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大家能够愉快地开展工作,激发内在潜力,释放出更大的工作能量与热情。在加强团结的同时,妥善处理好“团结协作”与“一群合气”之间的关系,在维系良好关系的同时,绝不当老好人,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到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波。

四、加强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管理水平决定工作效率和效益,美国经济学家斯诺曾经说过:“抛开技术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同样可以促进企业的成长。”作为一个分理处,怎样面对管理创新这一问题,如何做好管理创新。我认为,首先,应加强对金融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在这方面,我本身也应进一步加强。第二,要加强横向沟通,积极借鉴其它分理处在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为我所用。第三,在管理上要敢于创新,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比如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上,要根据部门工作特点和工作实际,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必要的管理制度,改进旧的不合时宜的管理模式,弥补管理上存在的空白。同时,在管理中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概念,争取实现由制度管理向自我管理转变,由硬性管理向软管理转变。通过这两个转变,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每一个工作要素的使用效率,力争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以上是本人竞聘这一岗位的一些想法。

第6篇:中级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

大家好!我叫李xx,今年xx岁,财会专业本科毕业,来自工业开发区分理处。感谢行里给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使我有幸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从1993年7月毕业至今,我在农行已经整整工作9年了。9年间,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自已的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通过学习和实践,也使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很大转变,由安于本职工作到勤奋学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由趋于守旧到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由一味地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学以致用,以学习促工作,以工作促学习。期间每一个过程都蕴含了行里领导和各位同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倾注了自己辛勤的汗水。

在多年的工作和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不断学习、应用、再学习,实践、认识、再实践才能使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提高,每一次提高的过程都深深鼓舞和激励着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挑战中去。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挑战和机遇对于个人进步的重要性。有了机遇,要善于把握机遇,没有机遇,要努力创造机遇。

我这次报名参加内外勤副主任岗位的竞争,主要理由是:第一,我热爱这份工作,愿意为这项工作付出本人最大的努力;第二,我认为自已充分具备担当这一职务的能力与水平,并愿意通过担任这一职务使自身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第三,我认为这次参加竞聘是锻炼自己的一次很好的机会,不管能否受聘,对自己都是一个提高。

竞争这一岗位,我认为本人具有以下优势:

一、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从93年跨入农行大门以来的9年时间里,我先后在不老屯营业所、溪翁庄分理处、檀洲储蓄所工作过,分别从事银行会计、储蓄等项工作。期间经历了商业银行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虽然工作程序和技术不断推除出新,但是在每一次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我都能够很快地接受和适应。此外,通过长期与顾客打交道,我掌握了许多单纯依靠学习而得不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使我能够针对不同顾客,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保证以最有效的方式开展工作。9年的工作经历也使我逐渐能够跳出会计和储蓄等具体工作范畴,站在整体发展的高度认识工作,开展工作。我认为,有9年扎实的实践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我一定会很好地担负起这一职务所赋予的各项任务。

二、充分具备这一职务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实事求是地讲,我来农行的9年是不断学习的9年。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使自己不断得到充实。根据工作需要,我先后学习了计算机、英语、会计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我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通过学习,我圆满完成了财会专业本科的学习,取得了本科文凭,其中我所撰写的毕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入世后将面临的形势和对策”顺利通过答辩,并被评为优秀论文;通过学习,我拿下了具有较高难度的全国专业技术职称中级会计师考试,取得了中级会计师职称;同样通过学习,一次性通过了国家英语三级考试。在财会本科学习的三年多时间内,无论风吹雨打,只要工作允许,每周的周六周日我都坚持乘车去北京学习。

学习的过程也是锻炼的过程,在这一艰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享受着每一次进步所带给我的信心与喜悦。学习使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使我越来越坚信一个道理,那就是:坚持就是胜利,工作需要就是动力。

三、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通过技巧服务,协助领导真正抓好了20%客户的80%存款;通过大力宣传中间业务,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通过对银行资金来源和增减变化情况的分析,较全面地掌握了工作的节奏,为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合理运营做出了一点贡献。同时我在工作中能够很好地处理本职工作与其它工作之间的关系,内外勤工作之间的关系,积极帮助同

事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努力,我先后被评为2001年度规范服务标兵和出席支行的先进工作者。

四、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我始终坚定不移地认为,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业务能力同等重要,尤其对于我们金融服务行业,更是如此。所以我在工作中一直坚持“以顾客为本”的思想,认真解决顾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顾客的青睐。

在认清自己所具备的上述优势的同时,我也清醒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如在把理论工作更深入、更紧密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推动本职工作开展方面做得还不够;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也有待进一步创新;业务熟练程度虽然较高,但深度不够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巩固并更加充分地发挥以上优势,尽快弥补自身的不足,争取使自已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如果我竞争到这一岗位,我将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众所周知,金融行业是一个重要的服务型行业,主要依靠服务求发展、依靠服务求生存。认真地研究如何更好地提供一流的服务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提高服务水平,首先要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努力塑造良好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并把这种意识形态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让每个人牢记在心,不断地用这种凝聚着企业精神的文字强化大家的服务意识,牢记服务的宗旨。第二,要提高服务质量,坚决避免把企业文化停留在嘴皮子上,停留在泛泛的文字上。我将严格要求每个下属在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顾客面带笑容,提供微笑服务;二是耐心回答顾客所问的每一个问题;三是通过自身努力能为顾客解决的问题必须给予解决;四是实行首问责任制,每一个首先得知问题的工作人员必须负责解决或协调解决,不能相互推诿。第三,推广使用行业文明用语,要根据分管部门工作特点,制定出一定数量的文明用语,如:您好,请您输入密码。您收好,请慢走。请不要着急,我们会尽力为您解决等等,要求每个人在遇到类似工作场合时,必须使用文明用语。第四,建立健全储户投诉制度,及时了解顾客反馈意见,对照意见改进服务。第五,结合用户投诉制度,定期召开分管人员会议,要求大家不断地用企业精神对照自己的工作,找差距、找不足。同时进行服务测评,奖优罚劣。通过以上措施,力争使大家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二、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技术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从我们金融系统来讲,操作软件不断升级,新技术更是不断出现。而且随着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新形势,金融服务的领域必将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系统必将进一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这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们行的许多同志,包括我自已,离这一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在保证熟练完成现有业务的同时,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预见性,超前学习一些将来可能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如外语、外币业务知识等,做到未雨绸缪。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从现起提高对员工业务水平的要求,在内部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学习考评制度,营造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学习对我行发展的重要性,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我一定要充分做好表率,特别是要团结同事加强对一些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与讨论,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争取跟上时展的步伐,走在全行业务学习的前列。通过强化学习,促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最终要让储户感觉到,我们的工作质量更好,我们的工作效率更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更强。同时加强知识储备,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

三、树立团队精神,提高整体凝聚力。一个国家的振兴靠团结,一个民族的进步靠团结,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靠团结。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所以要从我做起,塑造一流的团队。首先要身先士卒,严格要求自已,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多为他人着想,多做换位思考,争取与每个人都建立良好的团结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好纽带作用。同时,强化大局意识,对不利于团结的人要严肃批评,不利于团结的事,要坚决制止。使无论是上下级还是平级之间,都能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 关系,队伍内部形成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大家能够愉快地开展工作,激发内在潜力,释放出更大的工作能量与热情。在加强团结的同时,妥善处理好“团结协作”与“一群合气”之间的关系,在维系良好关系的同时,绝不当老好人,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到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波。

四、加强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管理水平决定工作效率和效益,美国经济学家斯诺曾经说过:“抛开技术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同样可以促进企业的成长。”作为一个分理处,怎样面对管理创新这一问题,如何做好管理创新。我认为,首先,应加强对金融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在这方面,我本身也应进一步加强。第二,要加强横向沟通,积极借鉴其它分理处在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为我所用。第三,在管理上要敢于创新,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比如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上,要根据部门工作特点和工作实际,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必要的管理制度,改进旧的不合时宜的管理模式,弥补管理上存在的空白。同时,在管理中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概念,争取实现由制度管理向自我管理转变,由硬性管理向软管理转变。通过这两个转变,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每一个工作要素的使用效率,力争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以上是本人竞聘这一岗位的一些想法。

第7篇:中级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职 会计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能力

一、引言

我国会计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化的培养体系,为社会提供了大批合格的会计人才,极大地满足了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然而,从目前社会上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反应,绝大多数毕业生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就使高职院校如何办好会计专业,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会计人才问题显得日趋紧迫,也使之成为高职会计教改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当前与未来一个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重点。在该形势下,高职会计专业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如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尽快形成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首先必须定位高职会计培养目标,明确高职会计人才职业能力架构,然后才能围绕培养目标寻求培养途径。为探讨上述问题,本课题组于2011年年初主要针对会计人才需求与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进行了调查,一方面亲临安徽省部分大、中、小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采取召开座谈会、交流、问卷等形式进行调研;另一方面针对本校2008、2009、2010届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了跟踪,分别通过电话、网络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直接交流,并通过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发放《会计职业能力调查表》,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调查表164份,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汇总、分析。

二、会计人才需求与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调查分析

1.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层次分析

针对我们的研究课题,在调查表中,我们将会计岗位设置为:财务总监、财务主管、出纳、会计基层工作人员等。大型企业会计岗位分为财务总监、财务主管、出纳与会计基层工作人员三层次;中小企业会计岗位则分为财务主管、出纳与会计基层工作人员两个层次。经过调研,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可归结为三个层次:一是决策型人才;二是分析型人才;三是技能操作型人才。财务总监岗位需求决策型会计人才,财务主管岗位需求分析型会计人才,出纳与会计基层岗位需求技能操作型会计人才。财务总监与财务主管岗位通常是具有多年从业经验,从基层岗位逐步提升的具有较强分析、决策能力的会计人才,应具备研究生或本科学历、硕士或学士学位、高级或中级会计师职称。出纳与会计基层岗位并没有绝对的学历要求,而更在意实践操作能力和所属行业业务的适应能力,并希望具备一定的相关工作经历。

目前,大型企业对会计基层岗位人才的需求基本饱和,急需的是学历高、阅历丰富、管理能力强的高层次会计人才。而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流动性强,需求量大。据对现阶段会计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调查表明,90%的单位选择了实际操作能力,并有40%的单位愿意向社会公开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对于创造能力的要求则在各种要求中排在第三位。这就警示我们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必须定位于中小型企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岗位适应能力。

2.会计岗位人员综合能力素质需求分析

此次调查我们设置了18项能力素质要求,根据统计结果,现分析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企业对会计岗位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要求是较高的。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员工忠诚于企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企业和员工之间才能相互信任,共同发展。企业对会计岗位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比较高,因为企业要发展,依靠的是员工良好的专业素质。为此,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有扎实的实践能力、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积极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尽快适应岗位的要求。这对大部分高职会计学生而言,是最为欠缺的能力,也是高职院校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3.在本次调查中,根据工作要求共设置了10种知识类型。被调查单位认为各岗位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如下表:

从上表分析可以看出,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且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是会计从业人员完成本职工作的必备武器。

三、启示与思考

1.高职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O世纪80年代,美国历来是使学生能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作为会计教育首要目标。因此高等会计教育一直把未来职业会计师所具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作为会计教育目标。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开始致力于会计教育改革,认为会计教育的新目标应表述为:“为日益拓展的会计职业界做准备”。并给“会计职业”下了一个较为宽泛的定义,即包括大中小型会计公司从业的会计工作、公司会计(包括财务管理、会计管理、财务分析、计划与预算、成本会计、内部审计、系统设计、税务及一般会计)和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言外之意,学生通过学校的教育后应具备将来从事上述所列会计职业的能力,诸如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等。90年代以来,国内会计教育界引入和介绍了国外先进教育思想,一致认同会计教育重点应转到能力培养上,促使人们对我国会计教育人才培养重心的重新思考。

我们认为,会计教育目标取决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应与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科技及会计本身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相一致。由于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导致会计教育目标应有一定的层次性。

(1)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在企业会计人才需求层次中的定位。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会计教育必须适应会计职业要求。从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状况看,前文所述的第一类会计人才门槛高、培养周期长,不可能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第二类会计人才需求量小且竞争激烈,现阶段作为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不太适宜。因此,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只能定位于培养第三类会计人才,即“技能操作型人才”。

(2)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去向的定位。高职的会计教育应该面向中小企业。一是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数量众多,绝大部分的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将中小企业列为就业对象的首选,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为高职会计专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二是中小企业经济业务相对简单,对会计人才规格的要求相对较低;三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等原因,并出于人力资源成本的考虑,对引进高学历的会计专业人才有一定困难。因此看好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认为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待遇要求不高。在本次对我校2008、2009、2010届经济管理类毕业生调查中发现共有184人从事会计工作,其中除少数在机关、事业单位及较大型企业工作外,绝大多数学生均在中小企业,并以民营企业为主,比例高达92.3%。可以说,中小企业是高职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这就要求依据中小企业的特点、要求,培养更多满足中小企业需要的会计专业合格人才,实现中小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双赢。

(3)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在业务水平层次上的定位。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层次、类型和就业对象,决定了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学生的业务水平层次是初级会计人员。初级会计人员包括会计员和助理会计师两类。目前中职会计的培养目标一般定位于培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会计员。而“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会计职业的入门证书。因此,高职会计的具体培养目标应该是具备取得“三证”能力,即学生毕业时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证书”。高职会计毕业生应能很快适应基层会计工作,过渡期或适应期较短,并有较高的会计操作技能。

综合上述分析,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服务于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综合人才,高职会计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中小企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基本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能快速胜任相应的会计相关岗位工作,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和自身不断提升的高素质实用型会计人才”。

2.高职会计人才职业能力架构

“职业能力”是一个历史概念,具有历史发展性,并且呈现出逐步丰富与宽泛的趋势。从狭义角度来看,职业能力指个体在自身素质基础上,将职业态度及所学的知识、技能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从广义上讲,职业能力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在某个职业方面能力素质的总和,也就是为有效地进行某项特定活动所必需具备的特殊能力素质,即经过适当学习或训练后,就能完成某种职业活动的可能性或潜力。

职业不同,所要求的职业能力自然也不相同。世行在1986年为美国大学和政府机构制定职业能力时,将全球职业划分为1116个,每一个职业有几十条职业能力,总共为16807条。如此浩繁的条目,高职院校没必要、也不可能逐条教给学生,可以从行业、企业角度出发,去挖掘、提炼它们所需要的共通的职业能力。

我们课题组在走访行业企业、咨询招聘单位、对2008―2010届经济管理类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多种途径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外国已有的经验,充分考虑我国会计职业和会计教育的发展状况,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从会计职业岗位(群)的视角,总结出了高职会计学生应具备的会计职业能力。

3.综合职业能力:

公司理财能力、税收筹划能力、社会能力、创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1)基本能力是指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从业基本能力和素质。具体包括计算能力、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等。其中写作能力不仅要求具有较好的各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具有书写成本报表、财务报表的编制说明及分析报告等财经应用文的能力;学习能力既具有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又具有对前沿知识的领悟程度或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些能力素质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是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2.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会计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及与其相应的单项与综合知识。主要包括基本操作技能、业务核算、分析、管理方面的能力。具体有会计工作基本操作能力、出纳实务操作能力、财务会计核算能力、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能力、成本会计核算能力、税务会计核算与纳税申报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审计能力、财务软件操作能力、职业分析判断能力等。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不仅要掌握,还要熟知各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应用,并能对某一会计领域的会计现象和会计事件进行合理恰当地处理。同时他们还表示,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中有很多选择的空间,如存货计价的方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方法等,这些方法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情况下应用,对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成本、利润分析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会计应具有相应的职业判断能力,面对不同的会计事项能合理加以运用。

3.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会计基本能力素质与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是超出会计职业知识与技能范畴的能力。它是会计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主要包括公司理财能力,税收筹划能力,社会能力,创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其中会计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会计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如团队合作、协调沟通、人际交流、锐意创新的能力,稳定、冷静、认真、细心、严谨、可靠、敢于坚持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处人处事能力,有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坚持准则、廉洁自律、刻苦耐劳、谦和公正的良好职业道德。对会计社会能力的要求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行为的规范性。

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共同构成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它们既相互依存,又各有侧重。每一个职业岗位都需要有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才能胜任。基本能力强,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发展条件则越充分,同时,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也会促进基本能力的提高。这些能力应作为我们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实施实训和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宗旨。

四、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会计教育只有合理定位自己学生的培养目标,才能找准位置,明确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架构,才能有的放矢,形成比较优势,使高职会计人才在人才市场上与财经类高校学生拥有竞争的法码。高等职业院校只有主动应对从业者职业能力的动态变化,“苦练内功”,才能培养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能满足个性需求的职业人才,才能获得更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也是高职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李萍.高等职业教育会计职业能力再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7):40-41

第8篇:中级会计师考试总结范文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金额。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从1998年开始,我国财政部要求企业以现金流量表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一起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由于现金流量表在我国要求正式编制的时间不长,对大多数企业财会人员来说还有些陌生,因未受过专门教授,初学者往往容易被诸多的填列规定、工作底稿编制方法中繁琐的调整分录弄糊涂,或虽然掌握了各种规定,但往往因不能理解流量表的真正含义而造成理论与实际不能很好结合,编表时不知从何编起或填列报表出错。现金流量表相对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大报表来说要复杂一些,主要表现在:一是现金流量表的数据来源没有直接依据,需要我们根据报告期内每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进行分析、计算、汇总填列。而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则根据报告期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科目的期末余额或累计发生额就可以直接填列,只对个别科目加以调整即可。二是现金流量表需要汇总填报的栏目多,填列规定多。哪些经济业务可以在本栏目中反映,哪些不可以反映,不可以反映的经济业务必须填入其它哪个栏目中,都有自己专门的填列规定。三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对初学者来说较难掌握。目前推广使用的主要是工作底稿法,这种方法较为严谨且便于核对,但较为繁琐,冗赘的调整分录让很多财会人员在短时期内难以理解,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编制分录、分录中的数据是如何计算出来的等等。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其实也不是很复杂,大家只要牢牢抓住、深刻理解“现金”这个词的真正含义。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是指广义现金,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及现金等价物,下同)为基础编制的。所谓的以“现金”为基础,可以直观地理解为报告期内凡是涉及到现金流入和流出的经济业务发生额,就是现金流量表正表中需要分析、汇总、填列的金额,不涉及现金收支的经济业务在这里可以暂不考虑。

对于表内每个栏目的具体填列规定这里不再赘述,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一书或中级会计实务“现金流量表”章节中都有详细具体的陈述,大家只要熟练、准确掌握就可以了。

一、现金账目依据法

在这种方法下,制表人基本要通过相互关联的三个步骤来完成报表的编制。首先是根据报告期内企业的现金日记账[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其它货币资金明细账、短期投资明细账(主要是登记购买的在3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即到期或即可转换为现金的短期投资明细账,不包括股票投资),下同]中记载的经济事项,按照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逐笔分析确定每笔经济业务的类型。这个工作可以通过现金日记账中每笔业务记载的对方科目来确定,对记载不清的可通过查看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来确定。确定一项现金流入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还是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一项现金支出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还是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等等。其次是确定一笔后就在现金流量表中相应栏目中登记一笔。最后,现金日记账中记载的所有经济事项逐笔分析登记完毕后,将相同栏目中登记的多个数据加总即可编成现金流量表的正表。对于现金在四种形态之间相互转换的经济业务例如“提现”“将现金存入银行”等经济业务则无需考虑。这种方法适用于现金业务量不大的小型企业,易于理解、容易操作且准确率高;但对于现金业务量大的企业来说,不太适用。

二、科目发生额分家法

所谓“科目发生额分家法”,就是将所有科目当期发生额分为现金发生额和非现金发生额两大部分,这是科目分家法的关键所在。在这种方法下,我们要从利润表的主营业务收入开始,按照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顺序,依次将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科目当期发生额分为现金发生额和非现金发生额两大部分,这步工作可通过对每个科目明细账当期发生额的查看以及与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原始凭证的核对得知。然后将现金发生额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填入现金流量表的相应栏目中,即可编成现金流量表。同样,非现金业务发生额不用考虑。笔者就“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两个科目举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