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记者被誉为“无冕之王”,他们是时代的宠儿,新世纪的弄潮儿。
然而,随着时间的淘沙,当初的新闻人已不仅仅满足于对社会现状和人生百态永无止境的追究,而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新闻传播专业在国内高校开设的历史尚不是很长,因此很多高校的本科阶段,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一定的笼统性,并且多偏向于新闻实务;到了研究生阶段才细化分开,并偏向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理论研究。
本科阶段的新闻传播学学院,基本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在内的四个专业。近年来,这些专业被考生称为文科录取中最热门的专业。在研究生阶段,新闻传播学院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学科,不同的是,新闻学下设理论新闻学、实务新闻学、历史新闻学等研究方向,而传播学则包括传播理论研究方向、视觉传播研究方向、新媒体研究方向、策略传播研究等方向。
专业的设置与意义必以需求为依据,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四类就业方向
1.传统媒体
一说起新闻媒体,大家脑海中可能会联想到的电视、报纸、杂志等。狭义上的媒体指的仅仅是和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相关的媒体类行业,而广义上则包括了广告、公关在内的多数传播媒体。但是目前业内所公认的媒体,仅指狭义媒体。
狭义上的媒体,包括报业、广播电视业、期刊业、出版业在内的传统媒体,以及手机媒体、数字媒体、移动媒体、网络电视在内的新媒体两大部分。其中,传统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是新闻专业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去向。这两大媒体需求的人才学历一般在硕士以上,除了要求应聘者新闻专业素质过硬,还要具备其他专业知识背景以适应受众需求分化的趋势,以及较强的交际能力和行业人脉。高端党报、党刊出版社的工作相对稳定,每年的校园招聘名额有限,工资不高但是福利待遇尚好,适合于重视身份认同的名校研究生报考;而全国知名报业集团和期刊媒体则适合擅长于写调查性报告的学生报考。
2.新媒体
新媒体的发展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据《中华新闻报》报道,以腾讯、网易、新浪、TOM以及搜狐为代表的大型综合类门户网站,目前已占中国网络经济市场份额中的28%。一般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做的大多为频道记者、编辑类。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遵循“创意产业”的规律,除了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新闻敏感度和文字功底以外,对个人的经营意识与创新精神方面要求也非常高。
3.外企相关业务岗位
企业的相关业务岗位也是新闻传播学毕业生的青睐,主要分布在公关、广告、咨询、“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投行这些领域。企业类从业人员的整体薪水比媒体类要高,部分外企如“四大”、投行,毕业生第一年的月薪可达4000~6000元,为媒体类单位薪酬的2~3倍。加之公关、广告、咨询类公司在近几年异军突起,转向这方面就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入行后主要从事企业的公关及宣传工作,工作内容包括搜集行业信息、专门的行业新闻撰写、策划公司活动等。胜任这些工作要求应聘者有较高的英语写作及口语水平、出色的沟通能力,并在这些专业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一技之长的人。
但企业相关业务岗位的工作强度很大,要求从业者有较强抗压力。
4.国企及政府部门
国企及政府部门的工作岗位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应届毕业生报考,因为这类单位都可以解决户口、编制等问题,且福利待遇优厚,但竞争也非常激烈。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去国企的人数非常多,具体工作岗位主要是企业的对外交流部、宣传部,以及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宣传部门。工作内容涉及文书撰写、搜集行业信息和政策建议等。这些单位的待遇较稳定,一般来讲国企工资比政府部门工资要高。
新闻传播专业:探知外界的天窗
从业者说:陈燕茹, ageLOC中国商
校园里的师弟师妹,或许和我当年一样,是抱着金灿灿光耀耀的新闻理想,迈进新闻学院的,我大一就在《重庆商报》实习,感受着采访、策划、组稿的循环往复。
在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我的日常表上排满了实习计划,尝试了包括房地产、公关专员、广告专员和HR助理等角色。
而正是因为这些迷茫与尝试,我的梦想一点一点地照进了现实。我很早就对人生有个规划,想在23岁到30岁期间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大四那年,我只身去了北京,有幸在一家创业型广告公司实习,并得到了老板的赏识,教给了我在学校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包括如何处理公司甲方、乙方之间的关系、创意及创新能力的历练等等。公司的创业氛围非常好,我就是在那里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大学即将结束,当别的同学还在踌躇考研、出国等问题时,我已经清晰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以后要干什么。当时,我从行内得知,一个关于抗衰老产品的创新发明,于是我购买了这个产品的销售权,创业之初,销售、市场、公关都是我一个人在做,本着一切后果自己承担、遇上麻烦自己解决的原则,在短时间之内,我的思维从一个员工转变为了考虑全局的老板。除此之外,自己创业面临的挑战也是可想而知的,除了立足全局进行思考,还要有资金规划能力,甚至是不怕失败的毅力。“做不要怨,怨不要做”,正是这种思想支撑着我一步步走来,突破人脉瓶颈。
现如今,我所开创的公司,营业额占重庆市同类企业营业额的五分之一。
一路走来,我一点都不后悔当初选择了新闻专业,因为它给我的绝对不局限于新闻学方面的知识,而是一种沟通方法,一种思维上的宽度,一种勇于尝试创新的激情。成绩永远是次要的,在大学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航向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新闻专业就是指点我人生航向的十字舵。
透析专业与就业的瓶颈
近年来,新闻专业与学生的就业情况呈现出新的变化。
一是就业较之前变困难,很多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纷纷转行。当问到不从事媒体行业的原因时,76%的人认为媒体门槛过高,其次是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完整在新闻学院没学到什么东西,再次是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在媒体工作。
二是在选择新闻专业的初衷上,有70%的同学认为是出于个人兴趣,50%的人是因为向往高薪,只有18%的同学是出于新闻理想。这说明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已不再是理想为首要,取而代之的是兴趣与薪酬待遇。
三是直到临毕业时,还有40%的学生不确定今后是否从事媒体相关的职业。这说明学生选择专业时过于盲目,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往往是进入校门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学新闻。
四是学生毕业之后,倾向于继续深造、出国的比例更多,且在读研的时候还选择新闻专业的人数减少。
……
上述几大变化,在本世纪之初已见端倪,在近两年事业单位转企的背景之下,这种变化更加明显。正如《南方周末》刊文所述: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和从业人员的想法,与过去相比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新闻传播学专业背后的窘境
曾经的热门专业,现在却变成了就业难专业,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受到媒体发展变革的影响,不少单位严格控制新闻采编人员的数量;另一方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整顿新闻出版秩序,削减停办了一批报刊。
与此同时,新闻专业的开设规模空前庞大,过去新闻类专业只有部分高校的中文系开办,而现在一些综合性院校、行业性院校等也在抢着办。这样一来新闻人才的供求失衡就显而易见了。事实上,如今就连进一些好的新闻单位实习都要通过打通人脉获得宝贵的机会,而那些“过五关、斩六将”杀入最后面试环节的应聘者事后回想起来也许还会心有余悸。
另外,趋向供求信息的缺失与滞后,也导致了学生报考的盲目性。比如当初报考志愿时的热门专业,等到读完大学准备就业时早已成了冷门;我国的高等教育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中小企业对毕业生业务能力的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应届毕业生无法得到招聘单位的认可,使毕业生丧失就业机会。如果不加以重视,势必会加剧人才市场结构性的供需矛盾。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新闻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呈现多元化,专业的“非主流化”就业非常明显,出国留学、考公务员,到外企、国企做白领的占了绝大多数,而真的专业对口,投身媒体的则越来越少。某校新闻学院对硕士毕业生的就业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就业选择的前两位的因素分别是“薪金福利”和“区位条件”,而“专业对口”却排在最后一位。
为什么众多毕业生,在校园里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后,却没能按照专业轨迹继续向前走?
形势变化快,在校学生如何坦然面对?
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项目负责人 钟新教授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总结出新闻专业的两个特点:第一,从新闻学院走出来的毕业生,从事媒体行业的人还是居多,这个比例大概占60%;第二,如果一个学生的本科专业是新闻学,研究生还选择读新闻学专业,那么他今后从事媒体工作的可能性就远远高于“半路出家”选择新闻学专业的学生。
目前澳大利亚已有30所高校开设传媒本科教育,西澳大学是其中之一。笔者前往西澳大学访学期间,考察了新闻专业的课堂教学。它的新闻专业设在社会科学学院,隶属文学院,全称为“传播与媒介”,是西澳大学新闻教育的主要力量,专业排名位列全球150-200位。
澳大利亚高校不只是面向国内,更面向国际招收留学生。目前只有邦德大学、查尔斯斯特大学、杰姆斯库克大学和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的部分新闻课程对本地学生有特殊要求,其他所有课程都接受来自海外学生的申请,绝大多数高校通过互联网接受海外学生的入学要求和登记注册,这也体现了澳大利亚新闻教育的国际化特点。
案例透析
1.课程设置。西澳大学新闻专业的主干课为传播个案研究、传播与大众媒介、传播研究项目、人类科技:辩论传播、文化、新媒介和传播、数字媒介、设计虚拟游戏、电视和视频制作。这些课程涉及传播媒介理论的核心区域,非常集中,针对性强。除了专业课程,学生还要选修一定数量的主要学位课程之外的其他学位课程即“扩展课”来扩大知识面,这些“扩展课”必须包括至少一门关注变化着的全球社会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全球视野”。即使加上“扩展课”,学生的课程数量也不多,平均每个学期四门课,本科生在三年时间内只要完成24门课,就符合拿到学位的条件。
2.教室授课。新闻专业的课程分两种,一种是“大课”,一种是“指导课”。指导课更能体现出课堂的特色。学生选择参加一定课时数的指导课,主要内容就是讨论教师事先布置好的几个选题之一。指导课配有专门的助教,教师也会参加到指导课中和学生互动。默默坐在一角背笔记是没有分数的,为了让教师对自己有更深的印象,就必须利用一切机会表现自己,如出众的口才、精心的发言设计、积极的网络互动、与教师的频繁交流、在讨论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等,向老师和其他学生证明自己的存在。而要做到这一点,课后就要花大量时间阅读、撰写发言稿、做好发言与讨论的准备。
其实,敢于自我表达和积极准备表达素材正是传媒人的工作状态,而这里的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就无数次地训练了这种工作模式。
教师讲课速度都比较快,点到即止,如“传播与大众媒介”教师陶尔・哈珀讲传播学的“议题设置”理论,就说是谁说的,观点是什么,再来段引文,就结束了。这主要由于全部课件和阅读材料预先在网上公开,学生可事先预习,课后也可去看,课堂教学只是“仙人指路”而已。
3.课程考试。课堂虽然轻松,但学生最关心的考试并不太轻松。学期刚开学,教师们要花一周的时间谈怎么考试,可见考试的重要。考试分为平时小测验、论文、实习、课堂活动、指导活动等几部分,各占一定分值。还有网络的小测验,学生必须先阅读网上的相关文献,读完后测验题目才显现,须在一周内完成测验。各种阅读、各种测验、各种活动,挤满学生的课外时间,想拿高分?临时突击、死记硬背可不行!所以学生们蛮拼的,图书馆夜里十点钟后依旧挤满了人。
4.阅读培养。在复杂的新的媒介语境中,未来的传媒人要在短时间内形成对一个事件的正确看法,扎实的阅读量是必不可少的。但新闻专业更强调的是:与其让学生读多少本书,不如让学生形成阅读的习惯。
]有谁天生愿意去读艰深的理论著述,为确保学生阅读,不少教师采用“考题刺激法”,一些小测验每周都有,学生须在上完课后的一周时间内在网络上读完、答毕,题目就是基于所给阅读材料而布置,题量不多,每次2-4道,只有一次答题机会,学生必须仔仔细细地把布置的阅读材料看上几遍,才能确保分数过关。这些材料多是一本书的一个重要章节,或网站上有关的内容,老师不规训,但通过给出阅读材料指引方向。
大部分阅读材料都由教师提前扫描到网上,可供学生阅读下载,契合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效特点,与其让学生花大把时间去找资料,不如提前把资料找好让学生看,节省学生阅读的时间。教师除直接给出阅读章节扫描版外,也会开列书单,书单就链接着学校图书馆的目录,一点击,就看到这本书所处的位置、目录编号、馆藏情况,大大方便学生借阅。
5.作业设计。为完成几乎每位老师都会布置的练习作业,学生必须自组5-6人的团队,从选题、策划、组稿、拍摄、剪辑,都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团队成员自己分工,然后安排工作流程,彼此保持密切联系。
笔者曾问传播研究项目课的教师卡特丽娜:“团队中的导演、制片很重要,会不会给他们高分?”答:“不会。分数都一样。”问:“团队里有司机、后勤、化妆……他们也拿一样的分吗?”答:“当然,每个人在其中按照自己职业的表现才最重要,只要他们能写出相应的报告。”这里的“报告”指在项目开始前,每位学生都要写申请报告,陈述团队角色与工作计划,项目完成后还要写总结报告,阐明实习成果。如果阐述清楚、论证完整,能证明一个司机在这个团队中的价值,那么这个“司机”也会拿到高分。是司机很重要吗?不是。是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知道,要学会和习惯在团队里工作,而不是挑三拣四只捡自己喜欢的工作。工作没有高低,只有不同而已。
学校图书馆里有专门的讨论室,可供学生小组活动之用。这些遍布各楼层的讨论室里经常传出学生们嘤嘤嗡嗡的辩论声。至于草坪上、餐馆里,更是一群群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走近一听,他们居然很多都是在讨论课堂选题。教师也会不定期进入某个团队,和学生一起商量和讨论。他们刷新了课堂的定义――什么是课堂?一个团队的学生碰头讨论的地方就叫课堂。
课堂后会有一些小测验要在网上完成,也考“记忆题”,就是针对一段阅读材料回答它的主要内容,但教师会专门注明,“小测验的所谓正确答案并非你认为正确的答案,而是所给阅读材料认为的答案”,被称为“假想完美原则”,意为假定阅读的材料是对的,然后再回答,提醒学生重视阅读的同时不能成为阅读的奴隶,要主动思考。教师还会提供很多观点迥异的课外阅读材料,如《传播与大众媒介》课教师陶尔・哈珀提供的“媒介暴力”的材料中,既有认为媒介暴力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很大的经典的社会调查和分析,也有认为媒体不该对儿童暴力负责的文章,材料本身就是可议论的,而不是单维度的。教师看重的是阅读本身和与阅读相伴的独立思考,而不是答案。
为将独立思考贯彻到底,“辩论”几乎是学生拿到学分必不可少的一道作业,为此还有门主干课叫作“人类科技:辩论传播”,可见对辩论的重视。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辩论,不同组持有不同观点,在“指导课”上辩论。为准备材料,组员们必须寻找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并从对手角度考虑问题。
很多课堂作业让学生设计项目,或拍摄一部作品,或开展一次调查。作业的核心就是养成遵守严格程序的习惯。很多作业并非让学生真正去做项目,而是去按照严格的工作流程来做准备。教师会花整堂或更多的课堂时间告诉学生怎么遵守工作程序,如组织团队、设立目标、撰写报告,项目书该如何从价值、意义写到预计成果,类似国内的科研项目书申报。有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尽管是份虚拟的报告,一定要求学生写上花费。
启示
1.基础技能的培养。澳大利亚新闻专业就业竞争十分激烈,每年大概在主流媒体有 300 个左右岗位,而每年毕业生超过三倍,但新闻专业毕业生仍可在研究机构、杂志和期刊出版部门和新媒体机构供职。无论媒体格局如何变化,机会永远都存在于那些基础和传统的能力上面。实践证明,新闻专业毕业生如果能具备实际研究和生产技能、理论背景的复合式才能,对他们找到与媒体有关的高薪工作十分有利。在这种背景下,澳大利亚高校重视在传媒理念形成、传媒工作习惯孕育的本科阶段夯实学生的思维基础,开展不同视角的理解训练,不仅注重想象和创新,而且强调扎实的按照流程的执行过程,力图从基础入手,培养学生的工作严谨性、阅读广泛性、思考独立性、表达积极性及合作主动性,这样的毕业生在时代的巨变中不但不会落伍,反而越来越显现其强大的后劲。
2.课程设置的平衡。记者出身的学者华尔特・默多克(Walter Murdoch)就认为新闻教育不该在课堂进行,他戏谑地说:“我认识的最有能力的记者都没有上过课。”他这么说的原因就在于不信任过于理论化的新闻课程,认为其对实践不具备指导意义。从另一方面说,也对新闻课程设置上理论与实务的平衡提出了要求,这也是当时媒体人的普遍建议。新南威尔士州教育官员卡迈克尔(A.C. Carmichael)1920年在悉尼大学讨论新闻业前景时就指出:对真正的记者而言,高校课程具有拓宽文化视野的影响。罗德里克(Roderick)和雷维尔(Revill)在他们合著的澳大利亚第一本新闻实习教程《记者的手艺:现代实践的指南》中指出,高校新闻教育是有用的,但不是新闻业成功的必由之途。新闻教育需要更为广泛综合的知识教育,而不仅是专业教育。1955年,“记协”起草了一份新闻教学大纲,但没有公开推出,而只是用在媒体内部的培训中,介绍了五点培训目标:第一,熟悉媒体各部门活动,拥有处理、收集、新闻的全部知识;第二,学习速记和打字;第三,参加高级记者或其他当局官员的新闻理论和实务讲座;第四,参与实战报道并获得广泛的实践经验;第五,陪同条线记者跑新闻并接受实践指导。这个教学大纲注重维护新闻理论和实务训练平衡的特点十分明显。“记协”成员怀特提出过一份培训课程的清单,包括英语语言、文学、哲学、宪法史、政治经济学、政治学、三门新闻实践课和一门选修课。“记协”塔斯马尼亚委员会代表乔治・狄克逊(George Dixon)对课程内容则有不同意见,他主张加强理论知识在课程中的地位,他建议的课单是:论文写作、英语语言、文学、英国通史、英国殖民地史、欧洲历史、经济学。“记协”采纳了狄克逊的建议,认为新闻教育不应局限于新闻业务,要让学生掌握综合知识,形成宽广视野,这种观点渐渐在高校新闻教育界形成了共识。为保证学生能够接受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教育,澳大利亚的大部分新闻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学历水平,只有不到5%的教师缺乏大众媒体经验。在加入学术队伍之前,大多数在主流媒体上都有很长的职业生涯。只有3.6%的教师没有正式的高等教育资质,近一半的教师正在攻读更高的学位,很多人已经拿到了学位。在澳大利亚的新闻讲师中,有七分之一的讲师出版了不止一本书,大多数参与了这样那样的媒体顾问。
3.新闻教育价值的强化。一开始,新闻业并不认同新闻教育,尤其不认同高校的新闻课程学习,“记协”的负责人凯文・多纳胡(Kevin O’Donohue)就提出:“新闻教育应该由新闻媒体的内部机构来承担,而不是让高校去做。”他的观点得到了资深媒体人如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电视新闻编导谷雷(F.L.J. Gulley)和邮件编辑、管理总监西奥多布雷(Theodore Bray)的支持,他们认为:“见习记者唯一可行的练是报社的在职培训。没有报纸、电台或电视台会考虑在高校脱产训练。”在类似观点影响下,不少记者对课程学习的态度十分消极,如因为工作和上课时间冲突而逃课,一旦获得记者身份就不再继续学习等,华勒斯(Wallace)进一步指出,高校课程笨拙地尝试着连接实践和理论,但在行业人眼中,这些课程完全忽略了新闻实践。
也有人支持高校新闻课程学习,哈德森(Hudson)认为,“在岗上课”的教育方式是行不通的,应引进美国通行的大学预备课程,让学员全日制上课,进行系统学习。尼科尔斯(1916)就认为大学文凭对那些想从事新闻业的人是有用的,高校可以教的内容很多,包括语法、风格、一般知识、印刷机制、责任、道德等,他说:“我看不出任何理由,为什么高校不能开设新闻课程?”1968年,昆士兰的詹姆库克大学的罗德里克教授提出了一个至今流传在新闻教育界的看法:如果新闻业要实现真正的专业化,就必须得到高校的支持。如果高校希望新闻教育真正得到发展,我相信,它也必须向一线记者求援。1970年代,5DN广播电台的新闻编辑瑞安(Ryan)发出警告称:“记者如果只满足于跑跑新闻,而不通过学习追求职业的专业化,就是在逃避责任。”
某种程度上说,澳大利亚新闻教育史也是一部新闻业对高校新闻教育的态度转变史,从“文凭不是进入新闻业的先决条件”的认识,到记者应该“通过学习追求职业的专业化”的认识的转变,揭示出了新闻教育逐步受到新闻业重视的过程,透露出在新的媒介语境中二者唇齿相依的关系。
(本文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江苏艺术家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研究”(14FYS003)和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Woolford, D. (1983).Journalism Education: The Australian Pattern. Media Information Australia, 27, 40-43.
2.Aedy, R. (2012-04-23).Journalism education in Australia. Sydney: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3.North,L. (2010).The Gender Problem in Australia Journalism Education. Ssm Electronic Journal, 32(2):103-115.
4.Janine,L. (2006).Perspectives on assessment practices in Australian journalism education. Australian Studies in Journalism, 17, 90-103.
(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汉语言文学最基本的教育责任担当,也是汉语言文学成为一切学科的基础,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的差异所在。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以科学、合理的人文类课程为知识载体,因而制定相应的课程并完善相应的课程内容,这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从目前的专业现状来看,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反映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主要在于:
1.整合课程内容,合理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道理,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因而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上,应该主要抓好“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核心课程内容的建设,舍弃一些跟专业无关的课程。
2.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中,着力打造汉语言文学专业骨干课程的核心价值,在教学内容上充分挖掘核心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如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整体规划式的修订,并进一步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核心课程中蕴含人文素养的理论核心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自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对接,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学思辨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发掘艺术潜能,培养艺术气质的重要素质,也是一切文学作品创作的思想源泉。因此,课程内容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相适应。课程内容应该凸显理论归纳。如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课程的文选、语法、词汇的讲授中给学生归纳出汉语言的发展规律;从《水浒》、《红楼梦》等经典名作的讲述中,结合故事情节给学生归纳总结文学创作方法及经典中表现出的处世哲学,并且要把这些归纳和总结在教学目的中有所体现。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应用素质要求之一。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往往要从事文秘、记者、编辑、行政管理人员、语文教师等工作,这些行34业都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一方面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安排说话类课程群,如“演讲与口才”、“普通话训练”、“辩论技巧”等课程;另一方面在其他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该适当安排相应的内容让学生自觉练习“读”、“讲”、“说”、“辩”等技巧,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3.发挥写作课程的理论优势,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在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强调写作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写作实践训练。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安排有“基础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文书写作与处理”等写作类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学时有限,教师能在有限的学时讲完写作理论部分已属不易,留给学生写作训练的机会就更少,学生实际写作能力并没有因为有这些课程的开设而有所提高。因此,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在发挥写作课程理论优势的同时,增加写作类的实践作业,加强学生的实践写作环节。与此同时,开设写作实践课作为专业选修课,增加写作训练的课时,要求进行写作训练,并对写作的作业进行检查考核,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加强公共必修课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实用性,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课程设置与内容应与初衷相结合。如公共选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的初衷是教会汉语言文学学生如何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完成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如一些文秘工作中常用的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正确使用技巧。但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中,只安排了日常软件使用技巧的学习内容,而忽视了教授学生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
(2)避免学科基础课程的理论化。如“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等课程本应给机会让学生到社会上去参与实际调查,但其教学内容却主要是课堂理论教学,使实践课变成了理论课。基于以上的种种问题,笔者以为,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性专业人才应该积极加强课程的实用性。
5.课程内容凸显“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使学习成为每一个社会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应该体现学习方法的教授。如在“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中应该有文献检索技巧的相关内容;在“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理论”等课程中也应该给学生讲授文学批评和评论方法。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讲授”中,结合《文心雕龙》、《诗品》的相关理论以及历代的文学评论家的评论技巧教给学生鉴赏和评论文学作品的方法。
(三)立足农业院校实际,进行课程改革,走具有农业特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之路
从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实际效果来看,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普及中文专业知识的作用,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也较为广泛,如中学教师、企业文秘、村官、出版社及广播电台的文字编辑等。但是,作为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在农业院校中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和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相比,差距极大,没有明显的办学特色。在以农为主的大环境下,存在着专业办学历史太短,积淀太浅,基础设施薄弱等现实问题,不能在农业院校的大环境内取得广泛的影响和辐射作用,以至于专业教师缺少教学动力和支持,学生与其他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相比,无形中有自卑感。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彰显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1.探索和改革教学内容,体现“农”与“文”的结合。高等农业院校一般都有着自己的农业特色和优势,农业方面的相关教学资料也相对比较充实。因此,教师在中文专业的教学中,应将农业院校的优势与文学结合起来,形成“农”与“文”的交融,凸显出高等农业院校中文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如在古代文学课教学中,就可以尝试“农”与“文”的结合。历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和农业相关的作品,且非常丰富:《诗经》中有大量的农事诗,全唐诗、全宋诗中也有大量的农事诗,教师在教学中,应在保证基本的文学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重视与农业相关的作家作品的讲授。如在讲授农业文学作品时,把劳动工具、劳动场面、植物品种的图片、农耕习俗等运用在多媒体教学中,以增加教学效果。当然,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农”与“文”的结合中,要注意适度,不能偏废“文”的根本,极端地一味强调“农”和“文”的结合,而忽视中文的“当行本色”,那就过犹而不及了。
2.进行课程改革,突出农业特色。农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以培养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其课程设置应结合自身优势,设置一些农业文化、农业历史、中国农耕文化概论、农业文献、民间文学等课程,甚至建议开设本省地方文化课程,以体现农业院校的独特优势和特色。这样,就能立足农业院校实际和特色,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农大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道路。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
(一)针对学生学习实际,适当调整课程科目
调整必修课科目,在必修课中增加“中国农耕文化概论”、“社会调查研究”等课程,以提高整个课程体系的综合程度。同时,取消课程内容不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如“高等数学”课程的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高等数学相关工作的寥寥无几,且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对学生并无大益。因此,课程设置应符合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
(二)眷顾市场需求,调整课程内容,突出实践课程
课程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核心的部分,因此课程内容应与人才培养目标对接。但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向其他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实践课程设置较少,理论课程较多。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因此在教学计划制定和课程内容设置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和个性化的教学平台,如开设“三字一话”、“演讲与口才”、“新闻采访与编写”等实践课程,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强化基础课程,厚基础,宽口径
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置还要考虑生源基础和当地社会经济实际。因为农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者文化落后的偏远地区,且因为多年的应试教育,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普遍欠缺,尤其是实用性文书的写作更是弱项。因此,农业院校在办中文专业时,就必须夯实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加强学生的文字基本功,以适应社会各行各业的处理文字的需要。因此,应在加强现代汉语、口语交际等课程的教学的基础上,从基础写作到应用文写作、文学创作、毕业论文写作循序渐进地对写作课程进行改革,并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为校报和院刊投稿;另外,为拓宽就业渠道,应专门设置新闻类课程,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传播学概论”等,培养学生新闻写作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不论将来去何种部门工作,学生都可从事办公室、文秘、新闻宣传等综合性工作。
(四)转变观念,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跟理工科学生相比,文科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体系优化方面,必须在保证中文理论课程体系基本完整的前提下,考虑农业院校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和学术资源,文理交叉,重视电子信息类课程(如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与政务、网络营销等)的开设,增加社会学类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传媒社会学等),扩充专业实践课程(三字一话综合实践,经典影视作品鉴赏与评论、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与写作等),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会学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三、结语
【摘 要】为创新应用型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发挥第二课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本文试以合肥学院新闻专业第二课堂培养模式为切入点,探索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教学实践的结合途径,为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 第二课堂 实践教学 应用型人才 新闻教育
第二课堂是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新闻专业教育来说,只有以强化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为目标,改革传统的“知识传授”导向为“能力培养”导向,紧密结合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才需求,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地丰富第二课堂的内涵设计,才能实现强化第二课堂的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一、新闻专业第二课堂的构建与意义
第二课堂作为高校实践教育改革的有效载体之一,在部署与实施过程中,既要体现其自身特质,更要紧扣当下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进程和具体课程改革实际,不断发掘其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关联点,实现培养知识和能力兼备人才的培养目标。新闻专业教学不仅要求具备较为完备的教学设备和固定多样化的实习基地,对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也有较为实际和可操作的要求。以新闻专业第二课堂的构建为例,就是充分利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补,从知识的输入、吸收、消化、输出环节着手,提升专业知识转化速率,强化新闻实践能力,培育新闻职业素养,从而打通新闻专业学习过程到实际运用的途径。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新闻专业毕业生的主体去向是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提前与企业接轨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毕业实习只有一次,且大多放在四年级,即便有些学校在大二下学期安排了为期8周左右的企业认知实习①,学生与企业和社会的接触也是时断时续,不能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常态。通过与专业结合密切的常规性比赛、校际项目、校地合作等活动,第二课堂不仅可以配合第一课堂的教育实施,还可以充分调动和强化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意识,对于促进学生非结构性知识的培养和深化实践活动效果作用明显。
二、应用型新闻专业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策略
对于应用型新闻专业来说,既需要对第二课堂的体制机制进行科学定位,又需要因地制宜、灵活架构第二课堂实践与第一课堂理论,通过项目驱动制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践、校际联合和校地合作平台,从而逐步实现应用型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科学定位第二课堂的体制机制
对于新闻专业而言,第二课堂活动的实用性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解构与重构,将新闻专业的知识结构与实践活动打通,这就要求深入探索课外活动与专业教育、人才方案、社会需求相融合的新模式,重新整合第二课堂内容,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种、与专业学习紧密相连的第二课堂活动。
首先,在第二课堂活动开发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到学科内容、学生、环境、教师这四个要素,使这四个基本要素达到协调与平衡。②要做到这一点,仅靠教育专家或专任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加强与学校管理者和各类新闻单位的合作研究,不断吸纳新的产业形态,形成一个与时俱进的导师组,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自上而下”的注重“教”的课程决策模式,探索了“自下而上”的关注“学”的新模式,从而变革了大学课程的决策体制。
其次,要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在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学分设置等方面建立一套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有效实践的基础上,采取开放式评价、总结性评价与跟踪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第二课堂的过程、内容和效果的评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保障学生参加课外学术活动(第二课堂)的规范有序和切实有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第二课堂教师培训机制,引入合理的岗位准入体制,才能有效发挥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创意、策划、组织和指导的作用,提高第二课堂的学习效果。③目前,第二课堂活动学分制管理在部分高校的推广,逐渐成为了第二课堂活动的一种有效激励机制。
2、丰富拓展第二课堂的内涵设计
以系统综合训练为核心,实现第二课堂实践与第一课堂理论的灵活架构。对于应用型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更需要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和基本技能,并通过丰富多彩而富于实效的内涵设计来实现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业务知识学习有机结合。④以合肥学院新闻专业为例,在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模块化改革之后,实践模块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所占比重达到了40%以上,比起一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3:1甚至4:1的比例,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将与新闻学专业相关联的能力要素、培养能力要素所需的知识和知识的应用组合成模块,而且更加关注专业知识的关联、发散和拓展,也更能体现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特征,有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新闻传播的具体实践之中。实践比例提升后的第二课堂活动也列入了“3+1”新闻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占9学分,使得第二课堂具备了更为充足的设计、实施、反馈和评价操作空间。
第二课堂的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等,可以依托专业竞赛、品牌项目和素质培养,以项目驱动方式进行组织,从而实现内容与实践的灵活架构。例如,通过“媒介策划”、“新闻采访写作”、“播客”、“摄影摄像”、“微电影”等校内或校际的学科竞赛,使新闻业界人士走进校园,与师生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作品展评以吸引低年级学生,实现第二课堂参与面的覆盖。加强高校新闻院系与本地媒体合作,参与校媒实践,让学生从大一开始便增加与各类媒介的接触率,提高对“全媒体”业务的认知度和使用度。此外,第二课堂的设计还需要能按照行业实际要求提供系统实践训练条件。比如,通过制作《校园“零距离”》这样定期播出的校内新闻电视节目,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多种新闻操作的单项技能,对于高年级的节目组组长来说,他们常常自主管理其中的某一栏目,独立完成栏目从选题、策划到拍摄的全过程实践活动,会使他的新闻采写、摄影摄像、策划创意、电视编辑与制作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得到系统综合的训练。
建立复合型实践教学队伍,打造校内新闻实践平台,统筹规划第二课堂校内教学资源。对于合肥学院来说,着力构建新闻专业校内实践平台和实习基地,即建设一支由校新闻宣传骨干、专业教师、媒体工作者组成的多层次教师队伍,将校内新闻宣传资源引入高校特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模中,联合打造学生新闻中心。自2007年以来,合肥学院新闻中心累计吸纳和培养了近400名新闻专业学生,覆盖面超过90%。在学生参与校园新闻采编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发现和培育创业、创新团队,更可以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较早地形成一些对职业的感性认识,形成对将来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与技能的基础认知。
以校际联合和校地合作为依托,通过专业性品牌活动提高第二课堂的开放性和实战性。对于新闻这一个重实践的专业来说,通过接地气的品牌项目驱动,实现专业间的校际联合与校地合作是拓展第二课堂活动范围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合肥学院为例,安徽省大学生记者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始建于2004年,目前该活动已形成了覆盖安徽省40多所高校新闻专业的稳定运行模式。2009年,论坛以安徽青年网为依托,创办安徽省大学生通讯社和大学生周刊,逐步建立校内新闻中心与高校记者站、省内传媒(实践平台)互动的教学管理和实践模式,为新闻专业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了体制保证和实践平台。对于新闻专业而言,校际、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成熟完善将实现第二课堂活动的以强带弱,优势互补,为学生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校园媒体的交流与发展酝酿了浓厚的氛围,切实解决了安徽省20多所新闻传播类的大一、大二在校生实习困难、实践演练机会少的难题。
更为难得的是,与课堂教学和传统实践教学中的简单印证性模式相比,以校际联合和校地合作为载体的媒介活动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高度仿真的实践环境,也对实践中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技能与素养要求,即学生不仅要具备“真刀真枪”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与经营管理意识。以论坛与安徽青年报联合创立的《大学生周刊》来看,学生们不仅要具有策划、撰写新闻的基本技能,更需要与其他高校开展广泛合作,形成合力,以联合组稿的形式实现一种覆盖面较广的媒介视角。
【基金项目:2013年安徽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卓越新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3zjjh031)、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研项目“全媒体时代新建新闻学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性探索”(2012jyxm474)成果之一,合肥学院教研项目“应用型新闻专业‘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2012jyxm26)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涛、刁宗广,《应用型本科专业认知实习运行模式研究——以合肥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2010(6):38
②施良方:《课程原理: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4-206
③魏昌东,《第二课堂:以构建主义为指导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江苏高教》,2010(6):58-60
④张存库、田小平、陈梅、王小雪,《基于第二课堂建设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90-91
关键词:媒介融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5)02-0124-05
媒介融合极大地改变了知识的生产形态,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及其传播方式发生了全新的变革,它型构了一种新型的传受关系。这种新型传受关系正在对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日益受到挑战,一场教育变革正在悄然展开。目前,我们尚难以清晰地预测这场变革的结局,但可以肯定的是变革已在所难免。
一、关于融媒时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歧
在过去10年中,几乎每一门学科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特别是那些与信息产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是因此变得焦虑不安,甚至导致对本学科传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自我否定。比如传统的新闻学培养体系就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与媒介融合新实践相脱节的“象牙塔新闻学”、“纸上新闻学” [1 ],它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媒介融合的新需求。类似情形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乃至文学等学科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那么,究竟应该培养怎样的专业人才才能适应媒介融合的需要呢?对这一问题,学者们在焦虑的同时,似乎又表现得十分自信,宣称自己找到了答案。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1. 媒介融合并不能改变传统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这一观点将新媒体和媒介融合仅仅视为一个单纯的技术过程,认为媒介融合由一系列的设备组合的新渠道,尽管对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并没有改变传统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显然这种观点给人一种保守的印象。所谓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只不过是媒介融合所提供的新技术和新渠道基础上的延续,新的媒介技术只不过是为传统专业人才锦上添花。即便如此,持这一观点的研究者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存在较大分歧,主要表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向。
一种是实践取向。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向学生灌输了太多的空洞的概念和理论,过于强调文史哲等基本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致使学生动手能力太差。他们认为专业人才培养在本质上是一种职业教育,实践技能才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型的专业人才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新媒体技术,将难以在新环境中生存。
另一种是人文取向。这种观点认为,无论新媒体技术如何发展,一个专业人才是否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其根本因素是扎实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因此,无论何种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应该加强诸如文学、历史学、语言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等基础课程的设置,而不是片面地教授各种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准备好理解世界的能力。
2. 媒介融合需要新型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持此种观点的人对上述观点提出了批评,认为按照上述实践取向或人文取向的目标体系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其前景并不乐观,因为按照传统的目标和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媒介融合的新要求,而媒介融合需要的是新型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这种“高级复合型人才”并非传统意义上基于特定职业分工所定义的专业人才,而是既精通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又懂经营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曾将融媒时代媒体所需的新闻专业人才归纳为两类:一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据有研究者描述:第一类高层次管理人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管理者,他不仅要具备“传媒职业经理人”(如发行人、总经理、总编辑、广告总监、生产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等)的经营管理头脑和才干,还必须具备“职业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实现传媒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第二类人才既要掌握扎实的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知识,掌握必要的业务技能,尤其是包罗万象的新媒体技术,同时还要通晓人文社科知识,对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有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2 ]。总之,这种高级复合型人才必须掌握“全媒体”业务技能,能够身兼数职,多管齐下;同时具有纵深的知识结构,能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用专业满足当代受众群的信息需求。基于上述认识,有学者指出,传统专业人才培养专注于单纯的业务环节还远远不够,应该增加相应的管理运营和营销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能够适应相关专业领域前端的平台搭建、中端的产品生产和后端的产品营销的所有环节的需要。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种新型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观依然较为重视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然而,人文取向的观点却遭到了日本学者大前研一的激烈批评。他说:“听到素质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可能你会立刻联想到康德、黑格尔、笛卡尔等哲学家,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以古典文学为代表的文豪;或者联想到贝多芬、莫扎特等乐圣,文艺复兴时期和印象派的绘画等;也有可能是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或者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另外还有可能是岛崎藤村、夏目漱石等日本的文豪,或者丸山真男、岩波新书等。”他问道:“可是这些真的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的全部吗?”大前研一的回答是否定的。在他看来,一个人拥有这些素质固然是好的,能够增加与人的谈资、融洽气氛、赢得他人的好感,但是这些并不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只拥有这些素质,已经很难称得上是人才。因为这些素质是“×式教育”的结果,在这种教育下的学生总是被告知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标准答案,无需思考。因此,这种教育使人丧失了思考能力,培养的是“没有思考能力但拥有很多专业知识的人”,是“不会收集和活用信息的低能儿”。大前研一认为,这种传统的人文素质是20世纪工业时代所需要的,已经过时了。而21世纪互联网时代所需的人才,“必须善用网络,正确地利用网络,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充分利用网络来提高自己的智慧”。这种新型人才不需要拥有很多专业知识,但必须具备思考能力,用大前研一的话说,是“拥有思考能力但专业知识不足的人”,是勇于在“没有标准答案的世界里”挑战自我的人,或者“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有所作为的人”。
这种被大前研一称为“奇人”的新型人才,既然无需具备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科学素养,那么他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呢?大前研一认为,他必须具备“三种神器”,那就是英语、金融和IT。学生在大学时代必须把这三种神器打磨得闪闪发光。一所大学如果不同时具备培养学生这三种能力,那没有存在的意义。此外再附加一种能力,那就是领导力。大前研一的观点可以说是大胆而又具有颠覆性的 [3 ]。
3.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此种观点与前两种观点不同,认为当前无论什么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均越来越多元化,他们并不局限于自己所学专业,或是因为个人的兴趣或需要,或是因为就业困难,而选择与所学专业关联不大或者毫不相关的领域就业。比如: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并不都从事与文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他(她)有可能去做销售、蓝领工人;新闻专业毕业生到媒体工作的也越来越少,有的即使进入媒体也不是做记者、编辑,更多的则是到一些与新闻相关的部门就职,这其中包括去做各类市场的调研人员、节目栏目的策划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广告公关人员、政府机关的宣传人员以及新媒体的操作及营销人员等等。就业市场的变化要求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作出相应调整,不应再按照传统模式强调专,局限于狭窄的领域,应该服从服务于毕业生的多元就业趋向。比如,近年来就有新闻学者提出,新闻教育应逐渐从传统的“记者摇篮”的角色中淡出,逐步与市场接轨,为市场服务 [4 ]。
二、分歧的根源及其可能的影响
有关培养目标的分歧,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它关系到对某些专业学科及其所对应的职业目标性质的理解。培养目标的调整必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重大影响。
1. 片面强调实践性可能导致技术化偏向
如前所述,认为媒介融合并没有改变传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观点存在实践与人文两种取向。这两种取向对某个特定专业所包含的职业性质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前者强调实践性,相应的专业学科应该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专业教育应该是一种职业教育。这种观点反对在课堂上一味教授空洞的概念和僵化的教条理念,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随着新媒体技术和媒介融合的出现,则可能逐渐演变为一种技术决定论。所谓的“全能型人才”只不过是全面而熟练地掌握实践技能的人才。这就具有了浓厚的技术决定论色彩,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因之可能出现走技术化道路的“偏向” [5 ]。此外,实践取向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将理论与实践对立起来,用实践否定理论,没有认识到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持这一观点的人在教学中重实践轻理论,对“空洞的”理论多持鄙夷态度,恨不得在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把他们赶出课堂。问题是这种观点难以回答为什么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在竞争中会败给那些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学科所培养的人才。其实答案不言自明:培养一名优秀的专业人才,尽管实践和技能是必要的,但却不是决定性的。片面强调实践性,将专业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许正是该类专业人才缺乏竞争力的根源所在。
2. “高级复合型人才”的想象可能导致培养目标的偏离
从对“高级复合型人才”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市场化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们的人才观念。在传统观念中,一个优秀的专业人才往往意味着他在一个生产或传播链条的某个特定环节、特定岗位做得很出色。比如他可能是一个技术过硬的车工、“一抓准”的售货员、出色的编辑记者或优秀的作家等等。而今天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人才标准似乎已经过时,一个优秀的专业人才主要是经营管理和商业化运作的成功,也就是所谓的职业经理人。举个例子来说,今天一个成功的作家,在许多人眼里,他可能已经不是那种整天对着电脑,呕心沥血、字斟句酌打磨经典作品的人。他或许更像是一个雇佣的文化公司老板。一部作品可能并非他本人所写,他只是作品的署名人。他的任务就是如何通过商业化运作让作品变成畅销书,再进一步将其开发成影视产品,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无论是“职业经理人”,还是大前研一的“奇人”,我们都可以从中窥见经济上是否成功在今天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中所占据的排他性强势地位。大前研一之所以不赞同那些认为网络正在使日本变成一个低智商社会、导致整个社会停止思考、学习能力下降等悲观论调,并盛赞“游戏的一代”和“手机一代”,称“他们身上还保留着一种挑战自我的精神”,“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应该说是最强的”,“他们能够空想出我们不曾见过或者无法想象的事物”等等。其最主要原因就在于,“正是玩游戏的一代支撑了日本的游戏产业”。他问道:“如果没有那些玩游戏的孩子,现在的日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显然就不会有当今日本发达的游戏产业,日本就失去了网络时代的新的机会,而被以色列、印度和韩国这样的国家所超越。” [3 ]他提醒人们,日本只有改变对网络游戏产业的看法,才能继续维持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地位。为了使日本游戏产业保持领先地位,就连玩游戏的一代都成了值得称赞的人才,至于他们是否具有传统的人文科学素养都已无关紧要。更令人惊讶的是,大前研一毫不费力地就赋予了他们诸多优点,甚至还盛赞他们是拥有“质疑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一代。
下面这段话也具有代表性:“未来传媒生态变迁将趋向渠道商、运营商与内容商的融合,届时,移动、电信部门、金融机构甚至具有渠道优势的生产商都会急需媒体融合人才去设计精准定位的内容和资讯产品,也会需要大量具备媒体融合理念与操作技能的人才。” [2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有人宣称传统意义上的专业人才已经不再是或者不再主要是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教育应该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而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为了培养这种全能型“职业经理人”,专业教育必须进行改造,除了基本的专业课程外,必须增加两类课程,一类是经营管理和营销课程,另一类是全媒体技术课程。大学课堂因之充斥着各种诸如金融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营销学等课程,以及各种媒体技术课程。如果再加上英语课程,就是标准的大前研一所说的“三种神器”了。大学课堂被改造得有些类似于“MBA+技术培训班”,大学因之也被改造成了类似于商学院和技术培训机构的混合物。在电商的冲击下,商学院也已变得茫然无措了。虽然关于“高级复合型人才”的观点也强调人文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但总体上看这种专业教育培养不是针对特定岗位所需的人才,而是一个万金油式的商人。问题在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否应该是培养总经理、总编辑、生产总监、人力资源总监、营销总监?这样的目标会不会有些好高骛远?或者我们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培养高级职业经理人是不是学界的一种乌托邦式的想象呢?
3. 盲目追随市场可能导致专业教育失去家园
主张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再瞄准某个特定目标,而是服务于学生的多元化就业需求,将导致专业教育放弃自己的阵地、放弃自己的优势,使专业教育迷失在看上去很美的所谓“市场需求”中。按照这种观点,很难想象大学里的某个专业学院会设置什么样的专业,教授什么样的课程。学生的就业趋向实在太广泛,一个专业学院是不可能完全满足的。如果按照这种观点来改造专业教育,那么专业教育将会沦为没有明确目标指向的职业教育,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它就会跟风办什么专业;学生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它就会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尽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不考虑市场需求,也有自己的目标市场,但如果盲目追随市场,就会丧失自己的家园,最终沦为四不像。
三、建立与融合文化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实践取向的观点片面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使专业人才的培养变成了技能教育和职业教育;第二种观点认为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适应媒介融合的需要,强调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性,有可能使专业教育偏离轨道,沦为管理学、营销学与全媒体技术培训的混合物;第三种观点则干脆主张专业人才培养应放弃独特的目标指向,而追随市场需求,但最终可能导致专业教育迷失方向,丧失自己的家园。
我们所说的媒介融合并非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过程,更重要的是它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融合文化。因此,所谓适应媒介融合需求的新型人才也并非仅仅是掌握了媒体融合技术的人才,而是指能够适应融合文化,并积极地参与和利用融合文化创造价值的人才。这里所说的价值是多维度的,并非只有经济价值这一个指标。
1. 融合文化的特征
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说:“事实上,融合代表了一种文化变迁,因为它鼓励消费者获取新信息,并把分散的媒体内容联系起来。”融合文化与传统的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那就是传统文化往往是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和区分。信息的传播方向是由传播者流向接受者,而且他的承载媒介则呈现出印刷媒体、电子媒体的不同形态,但是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这一切都被改变了,新的融合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融合,这种融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媒介的融合。即在一种设备上汇集了多种媒体功能的过程。
其次是参与文化。融合文化已经不再是某个生产者和传播者的专利,它是消费者共同参与创造和生产出来的文化,它融合了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界限,每个人都是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参与者同时又是消费者。参与文化一词与被动型媒体观看行为的旧概念相对照。与以前把媒体制作人和消费者当做完全分立的两类角色不同,我们被看做是按照一套新规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参与者。
第三,这种融合文化是一种集体智慧。融合的发生并不是依靠媒体设施,且无论这些设施变得如何高度精密复杂。融合发生在每个消费者的头脑中,通过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来实现。“我们当中没有人可以无所不知,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所知;如果我们把各自的资源集中在一起,把分散于个人的技能结合在一起,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就会更加全面。集体智慧可以被看做是媒体权力的一种非主流源泉。” [6 ]
显然,融合文化打破了媒介间的界限、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界限以及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界限,同时也打破了地域、民族、种族界限,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融合。
2. 融合文化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荷兰传播学者梵・迪克说:“数字化与数字文化已经联系在一起了,数字化越来越倾向于:一种标准化的而又分化的文化;一种碎片化的文化;一种拼贴状的文化;一种加速度的文化;一种直观化的文化;一种海量化的文化。” [7 ]这里的数字文化也就是融合文化。梵・迪克认为,新媒体的互动性和整合性对教育将产生决定性影响。互动性使得学习比过去更积极和独立。整合会对学生的感知和认知起到积极作用,可以使学生进行认知整合,这种整合将促使教育中最基本的信息转换,即线性学习到组织学习的转变,从而使学习更有效率,不仅仅能将材料粉碎成片,还可以整合重组。但是这似乎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正如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那样,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传播便捷,使得知识信息的生产呈几何级数的增长,面对海量信息,学习者往往无所适从,难以有效地对知识信息的价值和有效性进行选择和辨析;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使知识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呈现出更加碎片化特征,意义的挖掘和信息间的内在联系的建立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新媒体强力的信息推送,让人应接不暇,根本无暇进行系统而有深度的思考,而且思考也会面临着对海量信息进行整合的困难。因此,思考变成了更加困难的事,需要有更高的综合能力。正因为这样,许多学习者正在变成一个消极的信息垃圾桶,他们被强行塞入大量信息垃圾,患上了严重的消化不良,他们变得麻木,不愿意思考。也就是说,他们的大脑变得懒惰了。
可见,新媒体并不必然使得学习者变得更积极主动,也不能必然造就学习者对海量碎片化信息的整合处理能力。所以,融合文化要求专业人才能够善于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加工整理。“那就是在得到一些信息后,首先要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其次再和自己所拥有的信息进行对比,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果能有效地进行这个过程,那么就能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一个信息框架。”大前研一一再强调,“最重要的是能够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3 ]。简单地说,媒介融合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必须是一架性能良好的信息处理器,他必须掌握这种获取―思考―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和技术,而“质疑能力”和“思考能力”则是优秀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概括地说,媒介融合要求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主要有三种能力构成,即信息的获取能力、思考能力和信息的加工整合能力。教育的任务不再是告知标准答案,而是培养这种信息处理能力,让专业人才能够在没有标准答案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施展才华。
3. 建构媒介融合所需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上述分析,媒介融合下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应该围绕三种能力来建构。
(1)首要的是思考能力的培养 笔者并不赞同大前研一“三种神器”加领导力的培养体系,反而认为正是被他视为与20世纪工业时代相适应的、已经过时了那些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才是培养思考能力至关重要的元素。它们应该位于整个素质构成的金字塔的底部,无论何种专业人才,都必须具备深厚的人文社科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它们才是思考能力永不枯竭的源泉。在整个专业培养体系中,它们应该占据相当的比例。只有在这个广泛深厚的基础上,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在专业教育这块园地里,首要的是培育好人文社科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这个土壤,专业的种子只有播撒在这块土壤里,才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正如新闻学者李希光教授所说:“新闻学院学生的学术家园应在人文学、艺术、历史、语言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科学。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与他在历史、语言、文学、政治、经济、法学等方面的知识的深度息息相关。” [8 ]遗憾的是,虽然有不少学者一再强调这一点,而且全国绝大部分大学的专业学院也开设了一些类似的课程,但总体而言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迄今为止尚没有一套与某个专业学生相适应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基础性教材便是一个明证。
在进行这种基础性教育的具体操作中,理想的做法是将其分为基础类和专业类。基础类是指文史哲等学科,应作为通识教育设为必修课程,要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专业类是指文史哲以外的诸如经济学、法学、政治学、艺术学、自然科学等专门学科,可以将这些专门学科设为选修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定位选修一至两门专门学科,为他们将来从事专业领域工作创造条件。
(2)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 信息获取能力应该成为融媒时代各类专业才必备的素质。涵盖新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检索以及英语等课程,它们应该成为大学各专业的基础课程。这部分内容也就是大前研一所说的“三种神器”中的两种,即外语和IT。IT是信息技术和媒介融合的技术基础,一个国家只有培养出大批优秀的精通IT的专业人才,才能抓住信息技术和媒介融合的新机遇,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3)信息的加工整合能力的培养 包括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与处理,以及相关的专业理论。这部分内容可能是当前国内大学专业教育中相对较为缺乏的。由于信息加工整合能力的缺乏,导致学生在面对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时,往往束手无策,感到苦恼。因此,教育需要改变,培养体系需要调整,教会学生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否则,收集再多的信息,也不会有丝毫的价值。
以上三种能力所对应的内容共同构成新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教授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教育必须是理论、技能和实践三者并重。也就是说,媒介融合需要专业人才具备全新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不只是传统的人文科学素养。
上述笔者勾勒的媒介融合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和普遍性的体系,实际上是与融合文化的特征相适应的一种新的通识教育。大学教育一直存在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矛盾。早期大学教育基本上是一种通识教育,它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上具有综合性和普遍性特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工业化时代对分工的要求越来越精细,与之相应的大学教育也变成了狭隘的专业教育,专业设置越来越细,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也越来越专业化,专业人才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被限制在狭窄的专业领域里。这种专业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职业教育。每个专业都对应着工业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特定环节,专业人才就是工业生产线上的一个部件。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就对这种狭隘的专业教育提出批评:“知识按其程度变得越来越特殊时,知识就越不能成其为知识。” [9 ]他主张“大学(university)是传授普遍(universal)知识的地方”,大学教育的目的是理智训练和发展人的理性。而狭隘的专业教育则与之背道而驰,其所培养的人才或许掌握了很多专业知识,但是就像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那样,大多数人离开学校时没有一点“真正学问的影子” [10 ]。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工业时代对人才的这种狭隘的专业性要求,催生出一种新型的更高层次的综合性文化――融合文化,它要求专业人才突破狭隘的专业限制,具备更高层次的综合素质。这就是本文立论的依据。
四、结 语
面对汹涌的融合文化大潮,大学教育应该如何变革,以满足融合文化对人才的新需求,已经成为大学面临的新课题 [11 ]。或许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有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转变,但是不受地域国界限制的新媒体技术已经将我们拉进了一个全新的媒介融合时代。大学理应引领风气之先,积极探索媒介融合所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我国才不会在新媒体时代丧失机遇。
参考文献:
[1]皮传荣.当前新闻学教育的四大误区[J].编辑之友,2007,(5):78-82.
[2]唐筱童.媒体融合:锻造跨媒体新闻人才势在必行[J].新闻窗,2009,(6):24-25.
[3][日]大前研一.低智商社会:如何从低智商社会中跳脱出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4]陈亚旭.大学新闻教育改革方略探讨[J].大学教育,2012,(1):85-87.
[5]单 波,陆 阳.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教育的“融合”[J].新闻记者,2010,(3):71-73.
[6][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7][荷]简・梵・迪克.网络社会――新媒体的社会层面(第二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8]李希光.新闻教育改革的希望在哪里[J].新闻与写作,2008,(5):31-32.
[9][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第一、美工
一.平面设计
职位描述
1、负责公司产品拍摄,图片处理等后期制作;
2、负责公司促销活动方案广告策划;
3、负责公司宣传广告的各种平面设计,及企业画册设计;
4、协助部门内的其它设计工作;
任职要求:
1、熟练操作Photoshop、Freehand、Coreldraw等流行设计软件;
2、美术专业毕业,有扎实的美术功底、良好的创意思维和理解能力;
3、两年以上服装行业平面设计经验,具有服装品牌VI/画册/报纸/陈列/品牌店铺SI/包装设计经验,且具有品牌宣传推广能力,良好的创意能力和设计美感;
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网站/淘宝编辑
职位描述:
1. 具有优秀的文字处理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较强的文化敏感性;
2. 擅长专题策划、活动策划,能够独立完成选题策划、稿件组织与专题制作等编辑工作;
3. 独立学习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有良好的沟通技巧;
4. 掌握基本网络知识,熟悉HTML语言及Photoshop、Dreamweave等软件的使用;
5. 热爱网购,对服装等时尚行业有足够的专业知识;
6. 中文或新闻专业毕业,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熟悉ECSHOP后台编辑流程有网销经验者优先。
三.网页设计师
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网站网页设计制作;网站广告设计;
任职要求:
1、精通CSS+DIV,能熟练使用Photoshop、DreamWeaver、Fireworks等流行设计软件;熟练把握网站宣传的各元素和要件,有扎实的美术功底、良好的创意思维和理解能力;
2、有做过大站经历或者行业门户网站的优先;
3、熟悉网站开发流程,有网页设计经验,具有二年以上网站美术设计和网页用户界面设计经验者优先;
4、善于沟通,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5、要求有独立的设计作品;
四.摄影师
岗位职责:
1、熟悉使用佳能、尼康数码单反相机;
2、根据不同类型的产品拍摄出网络展示图片;
3、能够独立处理摄影作品的后期美工工作,并能熟练使用相关软件;
4、根据公司产品定位,对整个拍摄背景、构图、用光进行拍摄企划。
任职要求:
1、有创造力,对形状。形式及颜色敏感;
2、具有较强的里理解、分析、创意创作能力,具备专业摄影技巧和创新拍摄水平;
3、有一定图片处理软件基础,熟悉操作主流软件.对电子商务行业有一定了解;
4、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有上进心,责任感强,自我学习能力强,善于沟通,能够适应快速的工作节奏;
5、同类型职位一年以上工作经验,摄影专业或广告摄影专业优先考虑(有优秀作品呈现)。
四.美工
工作职责
1、店铺装修:负责公司旗下网站、淘宝商城页面整体规划设计;
2、产品处理:对上架商品的图片进行抠图、拼接、颜色调整、背景处理、产品描述美化等;
3、品牌推广:根据每月制定的促销计划、活动策划,设计相关广告logo、banner、海报等;
4、产品包装盒、包装袋的UI设计等
职位要求
1、学历专业:
大专以上学历,平面设计或美术、广告设计相关专业。
2、工作经验:
三年以上广告公司、品牌服饰公司、电子商务网络公司平面设计经验。
3、专业能力
1)有较好的美术功底和鉴赏能力,有出色的视觉创造能力;良好的页面版式规划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对流行时尚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思维独立活跃,具有丰富的视觉创作经验和独到的审美修养;对设计与创意有着持久不灭的热情;
2)精通Photoshop,熟悉Dreamweaver、Fireworks、CorelDraw、Illustrator、Flash等相关设计软件;熟悉淘宝店铺装修操作流程,能独立完成整个店铺的页面装修设计。
3)熟悉div+css、html及熟练使用单反相机者优先考虑。
4、其他能力
以满足用户体验需求为设计导向,能吸取客户和他人建议,张弛有度,认可“没有最好的设计作品,只有最适合市场的作品”。
第二、运营
1.电子商务运营总监
工作职责:
1. 负责电子商务网站整体运营,提高品牌影响力和成交量。
2. 负责公司网站、淘宝商城店铺及各合作商家整体设计规划和运营推广指导,制定和实施网络营销推广发展规划,并做统筹控制。
3. 负责行业相关数据的分析、总结,网站营运费用及预算管理、执行。
职位需求:
1. 本科或以上学历。电子商务、营销相关专业尤佳。
2. 策划及沟通能力强,有一定数据分析能力和文字功底。
3. 熟悉电子商务平台(特别是公司独立商城网站和淘宝商城店铺)运作流程与规则。
5. 有大型企业网站成功电子商务、网站运营管理案例,相关经验3年以上工作背景者优先考虑。
6. 很强的创新和执行、领导能力,以结果为导向,有团队合作精神。
7. 有在淘宝运营部工作者优先 。
2.淘宝店长
一、职务描述:
1. 负责淘宝店铺推广、提高店铺点击率和浏览量;负责基于淘宝网站的网络营销及推广的方案制订并实施完成店铺销售目标。通过策划各类活动,结合各种互联网资源进行有效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推广。
2.负责网站联络,合作洽谈以及协议跟进;
3. 负责淘宝店日常维护、产品更新、能独立操作店铺陈列,以增强店铺吸引力、产品销量。
4. 推动团队业绩增长、完成店铺销售目标,提升公司品牌
5. 每日监控的数据:营销数据、交易数据、商品管理、顾客管理
6.两年以上网络社区或电子商务网站运营策划经验
7、懂平面设计和店铺装修美化,熟悉淘宝运营原理,有淘宝推广与开店经验者优先。
8、积极主动,擅长沟通、责任心强,有团队合作精神。
二、职位要求:
1.两年以上网络社区或电子商务网站运营策划经验;有淘宝等购物网站的开店或皇冠店铺工作经验;
2.熟悉淘宝的运营环境、淘宝制定的交易规则、淘宝的推广ROI,淘宝网站广告资源;
3.懂平面设计和店铺装修美化,熟悉淘宝运营原理,有淘宝推广与开店经验者优先;熟悉淘宝网站运作情况;
4.能组建和管理团队,熟悉淘宝店铺团队运作;
5.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3.淘宝客服主管
工作职责:
1、负责淘宝客服小组,给下级成员提供引导或支持并监督他们的日常活动;
2、推动实施客户服务规范和制度,执行促销方案,提升客户重复订购率;
3、适当处理服务的故障和客户的投诉处理,控制消费者满意度的的跟踪及分析;
4、定期整理搜集客户反馈,进行客户需求分析;
5、全方位优化客户服务质量;
6、客服人员培训、考核等管理工作;
任职要求:
1. 2年以上的客户服务及管理经验,相关网络领域从业者优先 ;
2. 较强的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能力、表达能力,能独立处理紧急问题;
3. 普通话标准,声音甜美,性格开朗、外向、表达能力、亲和力强。;
4. 良好的服务意识、较强的责任心和执行力,富有工作热情和团队意识。
第三、市场
1.营销文案策划经理
职位描述:
1、本科以上学历,八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有五年以上服装、鞋业、皮具等行业文案策划管理经验;
2、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计划能力、市场策划能力、文案撰写能力和品牌市场推广企划组织实施能力;
3、有较好的艺术鉴赏水平,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及团队合作精神;
4、具备深厚、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较强的文字表现力,有丰富的商业文案策划经验,能够根据销售目标完成文案创意表现,有鞋服行业成功案例;
2.市场文案企划
岗位职责:
1、负责提供具有创意和竞争性的营销企划文案;
2、负责营销活动中,相关资料的文字撰写;
3、负责营销活动前期的创意、文案和执行,并跟进活动执行进度,保证活动高效完成;
4、评估、分析营销活动实施中的阶段性效果,定期提出可行性报告。
任职资格:
1、大专以上学历,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有三年以上服装、鞋业、皮具等行业文案策划经验;
2、具有活动规划及执行、文案撰写等相关工作经验两年以上;
3、对服装或耐用消费品市场行销活动有高度关注,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思维方式独具创意以及独到的市场眼光;
4、良好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较强的大型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及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
3.市场主管
岗位职责:
1. 负责对公司业务推广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与其他网站进行资源互换;
2. 完成活动策划、执行方案的撰写,执行方案的顺利达成;
3. 寻找营销活动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合作,进行商务洽谈等;
4. 总结分析各种推广活动的数据资料,做出评价并提出优化方案;
任职资格:
1. 具备5年以上B2B/B2C网站的营销、推广工作经验,有相应的成功案例;
2. 熟练掌握软文、交换链接、邮件推广、SNS推广、论坛推广及其它特殊的推广方式;
3. 对网络营销有深刻理解和实操经验,熟悉各种营销方式:竞价排名、网络广告投放、电子邮件营销、BBS营销、web2.0营销等;
4. 对数据、相关数据内部联系及逻辑的具备较强的敏感度,具备数据分析能力;
5.精通Microsoft 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和文案水平;
4.采购主管
岗位职责:
1、根据网站的整体规划,进行用户需求研究和分析,制定明确的采购和工厂选择规划;
2、负责产品具体开发项目跟进、效果评估以及后期优化,提高采购产品的用户体验;
3、了解消费者心理需求,策划产品的选择;
任职要求:
1、27-35岁,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网站(B2B、B2C)品牌(服装)采购工作经验;
2、熟悉各种网站的采购流程,包括:厂商管理、新品样式、板式购买等;
3、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及统筹能力,能够运用数据分析,制定有效的采购计划;
4、具备一定的项目规划和管理能力及良好的沟通协调、创新能力和良好团队合作意识及工作责任心;
5.电子商务运营经理
【岗位职责】
1、关注行业动态,对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行业信息进行分析;
2、负责公司电子商务网站的运营工作,根据销售额、利润等重要运营指标建立工作计划并实施;
3、负责产品线的运营,包括但不局限于商品定价、确定主推商品、配合推广促销、策划活动方案、产品编辑等;
4、根据业务情况,与客服部、仓储部、设计部等进行工作协调;
【任职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水平,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3年团队管理经验。
2、对网站运营工作有深刻认知,熟悉互联网、电子商务市场动态;
3、擅长撰写各类策划方案,具有优秀的文字组织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富有激情与创意;
4、熟悉3C类行业的优先;
5、熟悉淘宝的运营环境者优先
第四、客服
1.淘宝客服
职位描述:
1、负责在线解答客户的咨询并进行合理引导,促成销售订单的完成;
2、负责确认客户资料及订购信息,及时准确回答客户提出的问题,在解答过程中要文明用语;
3、对公司客户群进行维护与管理;
4、联系买家修改中差评;
5、及时有效的做好客户的回访工作;
6、在不违反公司制度的前提下让客户感受到最大程度的满意。
7:有相关经验者优先。
第五.技术
1.技术经理
职责:
1、负责公司整体信息技术工作的计划制订与实施;
2、负责公司内部信息系统的搭建与维护,解决硬件、网络、软件与管理等的综合问题;
3、负责各对外系统平台的开发、搭建与维护,确保各项目的顺利实施及安全与稳定地运行;
4、组建适合各个发展阶段需要的技术团队,推动团队的持续学习与进步。
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大中型互联网公司相关职位工作经验;
2、熟悉J2EE/LAMP平台下的开发和管理,熟悉XML与接口技术;精通基于Web和数据库的应用开发;精通Oracle、Mysql等数据库,具有较强的数据库设计能力;
3、精通Java/PHP 开发,熟悉网店、ERP等开源软件的二次开发;
4、逻辑严密,思维敏捷,细心负责,有较强的执行力和沟通能力,能承担工作压力;
5、容易接受新事物,学习能力突出,并能带领学习型团队。
2.网站运维工程师
岗位职责:
1。负责应用系统的审核、部署、、监控、维护和优化。
2。负责突发事件管理,问题跟踪与管理,提供运维报告。
3。负责应用系统的性能分析与系统优化,不断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4。协调开发部门,配置管理,基础运维,监控中心等各个部门,更好提供服务。
5。负责开发团队的产品上线,脚本和环境维护。
6。处理系统异常故障,保障7*24业务连续性。
岗位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计算机或者相关专业,
2。熟悉Linux命令以及主要Linux系统,了解网络基本技术,熟悉TCP/IP协议工作原理;
3。熟悉 Linux 下各类服务的安装,包括apache,nginx,tomcat,jboss等应用的安装、管理、配置和优化;
4.熟悉 Oracle、Mysql、SQL Server 数据库,能熟练使用SQL 语句
5。熟悉shell,perl,python,java,php脚本或开发语言一种及以上。
6。责任心强,积极主动,热爱学习,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7。具有很强的故障排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工作认真细致、敬业,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9。具有网站运维经验;有参与开源项目等优先;有php,java,C++开发经验优先。
3.IT网络主管
职位描述:
计算机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
岗位要求:
1、熟悉局域网、专线网络管理。掌握常用路由交换设备及其管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防御设备管理;
2、3年以上中大型企业网络管理及优化经验,有大中型企业弱电及整体网络项目规划、实施经验优先
3、熟悉丽晶系统、用友系统者优先考虑
4、有相应实体店电脑终端维护经验;
5、能够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 态度端正
4.技术主管
职位描述
1、根据公司的管理要求,提出整体的信息化管理规划,推动整个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
2、带领团队,负责公司IT系统管理的具体工作,包括IT项目的实施推进、IT平台网络的维护、管理、升级;
3、负责公司平台网站的建设、维护和管理。
4、负责公司计算机方面的日常管理制度和规范。对公司计算机网络进行合理规划和配置,维护日常应用系统以及数据库。
岗位要求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
2、至少5年以上信息化管理经验,有大型集团IT经理任职3年以上工作经验优先;
3、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和较好的服务意识,责任心强。
第六、仓储
1.仓库主管
职位描述:
1、有一年以上(面积600平以上、500SKU以上)仓库管理经验。
2、身体健康,思维敏捷,有较强的突发事件应变能力。
3、为人诚实,执行力强,做事认真负责。
4、熟练操作电脑,熟悉电子商务发货流程,熟悉ERP工作流程,管易优先.
2.仓库管理员
1、负责仓库货物的保管、验收、入库、出库等工作;
2、保证仓库的仓储环境,确保库存货物的质量;
3、合理安排货物在仓库内的存放次序,分区堆码;
4、负责安排分配下属人员的工作和本部人员行政管理;
5、熟悉电脑操作;
6、完成上司临时安排的其他工作.
任职资格:
1、20-28岁,具有2年以上服装、鞋业成品仓管理经验,懂货品进/销/存管理;
2、能熟练操作办公软件,身体健康,勤劳、认真负责。
3.打包/仓务员
职位描述:
1、有较强的上进心,有良好的纪律性;
2、细心、有耐心,能吃苦耐劳;
3、45岁以下,有相关经验优先
4、薪资:1500----2019;
4.配货员/配货文员
职位描述:
1、负责公司的货品配送;
2、跟据客户订单做相应货品分配。
任职资格:
1、年龄18岁至30岁,高中以上学历;
关键词: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地方高校;影视传媒专业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1]地方院校,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因此,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地方院校的发展尤为重要。
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四个方面组成[2]。其规划、落实情况,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科能否顺利实现预期制定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环节,是保证高校是否能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保障培养人才的质量、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笔者结合四川文理学院目前开办的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出地方院校实践教学常遇到的问题及利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解决方式,希望能为地方高校影视传媒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及思路。
一、实践教学理念――“知行合一”
影视传媒专业受其学科的特殊性影响,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任何学科实践教学都是以学科既定的发展理念为核心,其制定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引领着实践教学的具体施行。因此,在拟定、施行实践教学大纲的时候必须做到“知行合一”。
(一)“知行合一”,树立实践育人观念,了解行业发展前沿,确定人才培养方向
“知行合一”,顾名思义,知是科学知识,行是人的实践。自古圣贤都认为,只有把“知”和“行”融合一起,才能称之为上“善”[3]。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理念的“知行合一”是建立在“知”当今影视传媒行业人才之所需,“知”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之上,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使专业实践教学能紧紧围绕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计划。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以及创作技能,针对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中诸多具体环节进行巧妙设计,通过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以及专业见习、实习,最终达到学生毕业时具备较高的设备操作技能以及具体的创作实践技能。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提高师生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树立实践育人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四川文理学院拟定了“学科的发展与行业发展”挂钩的指导思想,根据行业的发展所需,及时调整学科人才培养方案。
(二)寻找定位,制定适合学科发展、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大纲
地方院校在开办影视传媒专业的招生初期,需找好自身定位,拟定发展方向。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目前影视传媒专业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艺术与技术、广播电视学等课程。现开设的课程体系相对较为完备,但创办伊始,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就曾出现实践课程设置欠佳、实践教学目标不够准确、实践教学内容有待完善等不足。影视传媒专业想要稳步发展,一要明确办学定位,二要结合学校地缘环境,特别是基于地方校企合作平台以及学校自身现有教学资源等因素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实践课程的设计,制定相关落实制度,以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制定出较为成熟的实践教学大纲之后,把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贯彻落实到每学期的教学进度之中,例如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课程时间、各个实践教学的地点、环节及实践训练要求和预期应达到的效果、校企合作平台的利用及考核、校外实践经费预算等,并务必使每次实践都有翔实记录,以便后期进行经验总结。
(三)宏观调控,加强学校在人才、教学、管理等制度层面的宏观把控
学校管理层面应对各学科建设进行宏观把控,制定与各学科实践课程内容相对应的、合理的管理办法和举措。一是学校组织业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形成教学检查团队,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日常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以保障相关专业实践教学能顺利、有效进行;二是认真开展每学期实践教学大练兵活动,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其中,不仅使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同时也能有效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三是指导并支持提供学科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必要硬件设施基础性建设,以确保实践教学能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确保学校培养的学生素质与行业所需要人才要求有较高“匹配度”。
(四)注重实践,强化校内实践教学保障系统建设,合理配置现有教学资源
完备的硬件环境是影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培养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传媒人才,需要一个较好的实验、实训场地。在规划建设校内传媒教学实验中心时,要以“科学论证、合理规划、立足实际、适度前瞻、方便使用、便于管理”为原则,既要有能基本满足影视传媒专业教学的基础性实验室,同时也需要具备能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端实验室,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四川文理学院传媒技艺教学实验中心遵循以上原则,目前已建有文传演播厅、语音实验室、文案策划制作室、剪辑实验室、电视摄像实训室等基础实验室,基本满足了日常实践教学。另外,学校规划建设传媒技艺实践中心下属的部分待建实验室将在未来几年逐步建设完成,与此同时,拟利用校企共建的方式进行逐步完善,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实验室的实用性,同时在共建实验室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保障传媒学科实践教学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二、师资队伍建设――“内外兼修”
雄厚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确保地方院校影视传媒专业发展的又一关键因素。想要在实践教学中取得成绩,不仅要有优秀的学生,同时更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影视传媒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一)调结构,加快推进“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双重职称,既有高校内的相应职称,又需要具备国家承认的非在聘系列的任职资格证书。影视传媒专业的特性决定了专业老师必须是既能传授相应专业的课程理论又能实践示范指导操作的“双师型”人才。影视传媒专业所培养的学子,未来工作将处在传媒节目制作的整条“流水线”上,制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节目整体质量。因此,影视传媒专业教师必须紧密关注行业最新动态,处在行业最前沿,这就需要教师经常深入到企事业一线及时“充电” “技不离口、曲不离手”。通常用以下几种办法保持自身不脱离行业实际,保持自身的专业“活性”。一是通过与广播电视台、影视广告公司、配音公司、企划单位和传媒相关公司等合作,安排专业教师假期顶岗实习,保证自身专业不“退伍”;二是制定计划,安排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参加各类广电总局等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和认定培训班的学习,如考取《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编辑记者资格证》等;三是鼓励实践课程指导教师继续深造,如报考相关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开拓教师视野,加深理论学习,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四是鼓励专业教师组成团队积极申报主持或参与专业应用型课题的研究,对研究出的成果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推广和宣传,争得较好的办学声誉。
(二)强内在,提升专业实践指导教师的准入要求
随着全国“艺考热”的持续,每年报考影视传媒专业的学生有增无减,这也使得能胜任高校影视传媒专业教学的教师炙手可热。地方高校为使教学顺利开展,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普遍的做法是通过邀请地方业内具有较高声誉的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担任实践课程的兼职、客座教师,使相对封闭的高校教育变得开放,能与行业接轨、与时代接轨,把沉闷的课堂教学优化为丰富多彩的社会、事件现场;同时,对于专职教师更是设立了准入门槛及考评机制。高校影视传媒专业专任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有传媒一线工作经验;有影视传媒专业的学习经历。为保障教学质量,通过行业专家考评、学生评价等方式对专业教师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考评,与教师岗位和教师薪金挂钩,以此激励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升教学水平,保障培养目标能顺利达成。
(三)引“外援”,吸引地方优秀传媒精英加入实践教师队伍
地方院校因其地理位置,影视传媒师资相对匮乏。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学校针对师资匮乏这一情况,确立以培养地方传媒所需人才为导向,通过与地方电视台、传媒机构签订合作育人协议,聘请地方优秀传媒精英到学院担任专业实践指导教师,不仅填补了实训教师的不足,更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四川文理学院自开办影视传媒专业以来,从地方传媒行业内聘请了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国家高级朗诵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北财影视传媒学院客座副教授杨柳;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艺术家协会播音主持指导委员会会员、达州广播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兼播音办主任刘云;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成都市天府新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万雁鸣等一大批地方优秀传媒精英加入到学院影视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团队中,他们的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灵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性。
三、基地平台建设――“软硬兼施”
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对高校、企业、国家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也积极开展了对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4]。而在探索过程中,四川文理学院致力于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成功经验,特别是影视传媒专业正在搭建的实践教学基地平台。
(一)达成共识
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建设是实现实践教学与行业接轨的重要环节,因实践基地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线工作的真实环境与行业标准,而且也为学校学科发展提供行业前沿一手信息,以便为调整学科人才培养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四川文理学院影视传媒专业现已与相关影视传媒公司、广播电视台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达成共识,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合作育人协议16个,其中文化与传媒学院12个,文学与新闻学院4个。
(二)建立制度
为强化影视传媒人才的培养,在高校与实践教育基地单位之间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协同育人制度。例如: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播音部达成合作协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在此期间,中央电视台由播音员成立实践导师组,播音学院组织教师成立教学导师组,双方形成“双导师”制,对学生的新闻播音业务进行辅导;2010年西昌学院文化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与凉山文广传媒、德昌县文化广播电视局达成合作协议,为广播电视编导与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提供见习、实习岗位。四川文理学院自2009年以来与多家地方企业、部门、电视媒体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了学院主抓基础理论与专业基础训练,实践基地重视实务操作与运营的合作育人制度,使学生既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真正做到“内外兼修”。
(三)资源互享
影视传媒专业搭建的实践教学基地平台按照场地性质来分,一般可分校内、校外两类。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在校内可建立以训练专业基础技能为目的的教学实践场地,配合学校广播站、通讯社、校园新闻中心以及网络直播平台等资源共同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结构,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场所与契机;校外以企事业合作单位的“硬件”为训练平台,如电台、电视台、传媒公司等资源,弥补学校实践教学的不足。
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建立双向管理运行机制,为创新实践教学的实践方式提供良好的支撑。除此以外,在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方面可采用不同做法:一是可以设立固定的合作模式。四川文理学院与达州电视台、万源电视台、渠县电视台等成立合作平台,定期指派学生顶岗实习。二是可以建立流动形式。与企业、传媒公司、文化部门建立长期性的合作关系,培训人员可逐年递增,优化各类资源、构成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实践教学平台。同时,高校利用自身独特优势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如企事业单位的新进员工培训、管理人员高校进修、职工能力提升、组建校企“智囊团”等。其目的就是为影视传媒艺术专业学生创造更多、更广阔的锻炼空间,同时,也为提升学校专业教学质量、扩大影响力打下坚实基础。
四、考评机制――“虚实结合”
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具备播音员、主持人、栏目编导、节目摄像、外景记者、节目制作与包装等相应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我们需要对所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这个考核机制既能真实检验出学生掌握职业岗位能力的程度,也能将其作为衡量实践教学质量高低的评判依据。影视传媒人才专业能力的展示绝大多数都是围绕“自身的技术”来进行的。所以,高校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应以学生为主体,校内考评重“实用性”、校外考评重“实际性”。
(一)考评指导思想的科学性
影视传媒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在大众传媒中的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既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引领者,又是中国“软实力”――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为了检验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能达到新时期国家与媒体需要的专业人才标准,高校对学生的考评指导思想应该具有科学性,既要注重考察学生们的“生存”技能本领,同时也不能忽视考核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校内考评要求的实用性
一是建立校内实用化考核制度。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考试内容应以考查学生掌握技能的实际情况为主。例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其实践教学考核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语言功力,包括语言的基本功、语言与思维的同步性、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由于每位老师的审美观念不尽相同,考核观察视角也不一样,使考核不能形成统一标准,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采用集体考核制度,让专业教师出席打分,博采众家之所长,考核相对客观、公正,更适用于影视传媒专业的实践考试。
二是完善师生综合点评制度。实践课程的考评分为两类,一类是平时成绩,一类是课程期末成绩。在平时考评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技能,同时还需要让学生知晓相关理伦。在日常的分组训练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参与评价,这样可以促使参与评价的学生知晓其理,并可使同学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参与评价的同学也可自省,发现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相互监督、形成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三)校外检测标准的市场化
学生在校企合作平台实习考评需引用市场化竞争机制,用以考核学生行业生存能力。每当学生完成实习时,校企双方应对学生实习期间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评”。评价应由校企合作方出具,根据学生在实习期内的技能展示、成果展示等方面综合评定,高校也应以此评定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四川文理学院影视传媒专业校外实践考评标准就与“市场”挂钩,由实践教学基地考评出具,学生以此拿到相应的学分。不仅仅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克服了敷衍应付思想,也能使学校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在学生在校期间给予帮助指正。
五、结语
虽说由于各地方院校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但其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建设、实践教学考评机制这四方面贯穿始终。本文只结合了笔者所在学校依靠校企合作平台协同育人方面进行了一定分析,更深入的研究还有待下一步进行,如互联网时代下校企合作育人方式探索、影视传媒专业毕业生反馈调查等。另外,实践教学还需要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要做及时调整,才能真正为实践教学的具体落实起到指引作用,才能全面提升地方院校传媒影视专业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6-03-21]http://chsi.com.cn/jyzx/201007/20100730/112529685-3.html.
[2]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