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训练序列 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45-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起步在三年级,每学期至少安排了18次习作训练(不含小练笔),到了六年级有将近200次习作。经笔者在每年期末考试改卷时观察发现,有相当数量五六年级学生的习作还停留在三年级的水平。同时,笔者通过多年听课调查发现,部分教师的习作教学明显存在缺憾,突出的问题是重点把握不准,训练点设计不合理,训练难度没有层次,没有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习作能力。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吴立岗教授指出:“探索和建立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迫切需要,是当今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重大课题。”
只要细心研读教材,我们就会发现教材在习作教学的统筹安排上有明显的训练序列,形成了一套隐性的体系。一些教师存在习作教学指导困难,正是由于他们没有在习作课前弄清小学习作训练内在的训练序列。以下,笔者试对人教课标版教材的写人习作训练序列进行梳理,并力求对单元习作具体要求、习作训练点等进行探究,结合教学实际挖掘合理的训练重点,初步构建出小学阶段写人习作训练序列,探索小学各年段写人习作的训练方法,为一线教师进行习作教学提供参考。
一、人教版语文教材人物描写习作一览表
二、写人习作训练序列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年段(三、四年级)是写人习作起步阶段,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并且写完后读给所写的人听。习作的目的是让学生贴近生活实际,使得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完成习作,旨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信心。写作完成后,学生读给所写的人听再进行修改,分享了习作的快乐,并不知不觉地修改了习作中明显的错误;四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写敬佩的一个人,是在三年级掌握运用事例说明人物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习作完成后,学生进一步学习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词句。高年段(五、六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写特点鲜明的人,如五年级习作提示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方法进行表达;六年级要求通过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描写的对象没有大的变化,只是习作要求从写一件事增加到写两件事,并且要求将人物的特点写清楚。可见,三到六年级写人习作的难度逐步加大,并且都非常重视习作的修改,从自我修改的提高到相互修改的共同进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自己的学习生活,在实践中写作,说真话、心里话,不写空话、假话。虽然高年级的写人习作有一定难度,但都是在学生可以掌握的范围。
三、初步构建写人习作训练序列策略
要较好地完成写人习作教学,初步构建起写人习作训练序列,教师要善于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注重读与说、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一)中年段写人习作训练教学策略
1.抓住对话描写,确保写人习作“言之有物”
小学生第一次写人习作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三年级上册的单元课文都是讲述名人的平凡小事,让学生从一件件小事中感受他们的不平凡。课文的对话描写非常多,四篇课文中的对话均占内容的一半左右,故事情节大多是通过对话描写展开。例如,以下是《灰雀》一课的人物对话片段。
(列宁)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以上文本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必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上,只需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两遍课文,着重理解人物对话描写的几种表达形式,注意冒号与引号的正确用法。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通过活用造句、造段等方式让学生进行仿说、仿写。结合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强化训练,再加上学生在二年级就有了关于对话的专门训练,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写人习作方法,即通过对话描写把一件事情说得比较完整。
2.按一定的顺序表达,使学生写人习作言之有序
第二次写人习作训练安排在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要求“介绍我自己”。本单元课文讲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单元的另一个重点是训练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具体,如在《惊弓之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更赢怎样正确判断大雁会掉下来展开讨论;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对文中最后的讲话进行讨论,并且背诵下来,学生就容易发现和掌握课文描写的顺序,从中受到启发。由于有了上次习作训练的基础,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醒,学生很容易把作文写好。教师在习作之前可制作表格,表格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长相中最满意的地方、兴趣爱好、喜欢的食物、最擅长的功课、性格特点”等,学生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在小组内进行汇报,请同学帮忙指正,这样学生就能够对自身的特点有了清楚的认识。为了达到“按一定的顺序说(写完整)”的习作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介绍某个中等生的表格,请学生参照表格介绍自己,最后师生共同参与,将表格中的文字变成我们日常说话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依据表格进行介绍时虽然能够按一定顺序说(写),但是这样的表述没有重点,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着重通过一件事来说一说自己的性格特点,让学生从中掌握表达的技巧。
3.初步学习抓住细节描写人物,使写人习作言之有情
小学阶段的第三次写人习作训练安排在教材四年级上册,要求学生看图习作或写一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图片主题为“胜似亲人”。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快乐和幸福。课文中的很多片段非常感人,如课文《搭石》倒数第二自然段是关于大家怎样过搭石的场面描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自然段是关于小钱躺在病床上的描写等,教师可以训练学生由课文内容出发,联系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人故事,抓住动作、语言描写表达出感人的场面。如以下是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桥》中描写老汉的细节片段,并指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人物。
(1)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神态描写;老汉的沉着、冷静)
(2)出示句子: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语言描写;坚定、果断、命令式)
(3)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动作描写;“揪”“吼”说明十分愤怒,“冲”动作果断,不容置疑)
教师小节:“文章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并适当地加入环境描写烘托气氛。正是这一处处令人感动的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一位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教师出示一张学校举行运动会或是学生熟悉的场面特写,让学生进行小练笔,指导学生根据今天学习到的细节描写尝试在课堂上说一说,课后安排写一写。这样的习作训练,加强了学生对场面描写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渗透学着关心、帮助他人的德育品质。
4.抓住侧面描写,使人物描写更加精彩
小学阶段的第四次写人习作训练安排在教材四年级下册,要求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教材中本组课文讲的都是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重点抓住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表现人物的品质。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均有从侧面描写主要人物,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通过斜塔周围议论的人们突出伽利略的坚定,《全神贯注》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回忆的话语突出罗丹的全神贯注等,教师只要稍微点拨并加以鼓励,就会让学生尝试学习运用。
(二)高年段写人习作训练教学策略
1.熟练运用外貌、语言和动作等细节描写
小学阶段的第五次写人习作训练安排在教材五年级上册,习作内容是与父母交流、沟通,表达自己的心意。本组课文展示的是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通过对课文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学习课文时,教师要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继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写作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关注生活细节,抓住细节运用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达父母的爱。例如,以下是课堂教学中品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细节片段。
(1)出示句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2)师:多年以后,作者经过深思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投影: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把人引入歧途,所以我们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教师小结:这份独特的感受源于作者深刻的思考和体会。我们一起读这句话,感受一下爱是什么。(作者的感受是那么真切、细致、独到,这是最宝贵的)
细节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学生抓住了人物的一个个细节,在习作中就能做到言之有物,表达出朴实真挚的情感。
2.综合多种方法进行习作训练
一、教师的责任心
对每一名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来说,都希望我们所教的每一个学生是最好的,我们应该胸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我想责任心是做好任何一件事的基础。
二、教师的耐心
《名师的人格教育力》一书中提到:“教师要有百分之百的耐心。”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又是做人、教人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有责任心的基础上还要有耐心,才能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三、教师的教学思路与习惯
我认为一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习惯在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思路与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我想根据我们的教育趋势和考试题型来探讨。
1.基础知识(即知识积累)。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所以必须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上是来自书本中的课文生字、古诗词、词语盘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不可能短时间内掌握,而要在平时不断的学习中积累与掌握。我是这样要求学生的: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把生字这块完成好。首先,给每个生字注上拼音,组一个词,理解意思;其次,让学生用写字本来抄写生字,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拼音、组词、田字格的正确书写这三方面的能力;最后是听写,听写时要求学生写出拼音、组词。古诗词、词语盘点与日积月累这三块也必须让学生进行听写或默写,但这些工作必须是循序渐进的,不能突然要求学生做到这些,这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2.知识点。知识点一类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贯穿进行教学,这样一能巩固知识点,二能帮助学生运用。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其实,我们的语文教材就是这样编排的。如:一年级在下学期开始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后面安排了一道补充句子的题目;二年级就是强化学生写句子的能力,在精读课文的后面不仅有了补充句子,还增加一个自己写句子的题目,并开始让学生认识拟人句、比喻句,学习简单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来写句子;三年级上学期就重点学习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同时还要掌握简单的病句修改和引号的用法,这是小学阶段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下学期就有缩句和反问的知识点出现;四、五年级就让学生在说话、阅读和习作中学会运用;六年级就让学生将前面这些知识点全部贯穿到每篇课文中。根据这一规律,我们教师要在教学每篇课文时注意这些知识点的贯穿,让学生在平时的潜移默化中认识、掌握和强化,这样的教学既不会让学生觉得知识性太强,也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掌握的效果最佳。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全面理解新课标,全面养成这样的教学习惯。
3.口语交际部分。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交谈,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这说明我们需要考查学生的说话和概括能力,为此我们就要在平时的课堂上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多用普通话,而且还要让学生说完整的话。通过这样的训练之后,学生也就自然能做好口语交际部分。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从三年级开始,课前进行五分钟演讲(先让学生照着故事书来讲简短的故事、笑话等,再后来讲更长些的故事、笑话等,五、六年级时就要求学生尽量复述故事),轮流写班级日记(三、四年级可写片段,五、六年级写完整的),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一定要让学生来说,不管说得好坏,让学生有训练的机会。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安排了一次“讲诚信,不撒谎”与“善意的谎言”的主题辩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辩论的交际形式,我就自己带领学生在班上举行了一次辩论赛;下册第五单元又安排了“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的主题辩论,这次我就完全让学生自己来组织辩论,最后的结果是比较理想的。
4.阅读部分。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就应该在平时的课文分析中注重方法的传授,如对哪一类题型应如何做,有哪些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考试中做好类似的题型。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课《匆匆》时,就要特别注意这篇课文中蕴含的多个考点与题型:(1)修辞的运用。作者朱自清在课文中大量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有排比、拟人、比喻、反问;(2)句式的仿写。“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3)文章的写作方法:层次分明,首尾呼应。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这体现了时代对语文素养的发展性理解。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应该联系语文教材、学科资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发、选择和组合相关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内容,合理采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多读多练,日积月累,在适量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中,培养学生判断、辨析、提炼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一、基于教材,实现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转换
苏教版小学高年级教材中,除了目录、插图以及部分练习以外,文本形式基本上都属于连续性文本。那么,我们如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标中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要求呢?
1.目录类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策略
图书大都有目录,语文教材也不例外,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真正认识到目录这种非连续性文本形式的教学价值的老师却不多。其实,古人在学习时,就非常重视目录的重要性。清人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卷一《史记集解分八十卷》中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涂,方能是其门而入。”尽管目录类非连续性文本的开发并不意味着在小学阶段渗透有关目录学的知识,但是,在教学中依据课标,相应地重视目录,充分利用目录这种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则是非常必要的。
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必须在每学期每册教材使用之初,从程序上和制度上重视目录、阅读目录,让学生重视语文教材的目录阅读,进而在所有阅读行为中形成对目录的重视态度和阅读习惯。
以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为例,可以通过目录阅读,首先明确目录结构:单元组合,各个单元目录分为课文目录和习作、练习。其次探究目录内容:从每单元三篇的课文目录看,如《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和《安塞腰鼓》这几篇文章,它们置于同一个单元的原因大概是什么?是共同的主题还是相同的文体?最后,在学完相关课文后,在学生对文章内容、主旨、人物特点、作者等进行有选择的归纳总结之后,回归目录,把相关知识点标注在目录旁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条理化,将语文书读“薄”,又能够促使学生在忆、说、写的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主意识,培养学生提炼、运用信息的能力。
2.图表类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策略
植根于教材,开发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连续性文本的理解,还增加了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和语文学习的实用性。那么,如何开发与运用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呢?
(1)依据文体特点,落实资源开发。比如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这类说明性的文本时,结合说明方法的学习,可以配以图表、数据,让学生在生动的数据和形象的图表中明确事物的特征。而在《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类游记类文本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写景顺序的梳理,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写作顺序制作导览图,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又能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课文教学的时候,非连续性文本的插入要适当、融合,不能喧宾夺主。
(2)指导学生自编,促进课外阅读。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编写非连续性文本来进行交流读书感受。如在阅读《水浒》这部作品时,可以让学生制作人物卡片,从以下角度来对自己喜欢的水浒英雄进行介绍:姓名、绰号、本领、事迹。这样,既能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巧用综合活动,打通课堂内外。苏教版语文教材每册都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创作非连续性文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五年级下册《节约用水》为例,第一个活动是小小调查,就是要求学生用文字或者图表的形式来反映自己的调查结果。在整个调查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与提高。
二、跨越学科,实现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资源的融合
现代课堂提倡融合,表现之一就是学科间的融合。其实,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对非连续性文本并不陌生,并且经常接触。比如,数学学科的文本大都以图、文字、表格相结合的形式出现,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为阅读和编创非连续性文本提供了基础,同时,语文学习又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以下,具体以与品社学科和科学学科的整合为例。
1.品德与社会学科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策略
品德与社会学学科知识丰富,涉及的领域较多,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在教学《郑成功》这篇课文时,由于学生对于台湾比较陌生,缺乏感性认识,势必对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伟大意义体会不够深刻。因此在教学时,可结合六年级上册中的《隔海相望》这一课,让学生快速浏览台湾的位置示意图、台湾的物产分布图及相关介绍,让学生形象地感知郑成功的伟大功绩。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借助非连续性文本,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2.科学学科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策略
科学学科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练,在学中乐,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直接经验。借助科学学科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既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课文中的难点,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如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时,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质的变化,可以结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地表的变迁》中相关图表的阅读,来达成教学目标。
又如,在六年级下册习作四《记一次实验》的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科学课堂,创作非连续性文本来记录实验的材料、现象、结论,为顺利完成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比较、归纳和推理等能力。
三、服务生活,实现非连续性文本课堂教学的延伸
新课标要求突出语文课程生活化特点,力图让学生通过生活化感悟的深入体验达成语文能力的综合提升。日常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既是语文向生活的延伸,又是语文服务生活的要求。
1.说明类文本的解读与运用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同样需要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就必须得到重视。
(1)重视并读懂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我们可以通过选择生活中的火车票、药品或食品说明书等相关文本,指导学生阅读,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学生才不会出现离开家长用电饭锅烧饭会触电的特殊案例。
(2)根据生活实际需要,学生创编相关非连续性文本。现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社保卡,老师可设计这样的阅读练习:首先让学生带来自己的社保卡,读懂姓名、卡号编排规律等信息,然后让学生选择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物给他设计一张医保卡,要求:介绍姓名,编写正确的卡号,用一句话介绍他(她)的特点。
(3)利用地域资源,开发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如在教学《郑和下西洋》这篇课文时,即可巧妙利用南京本地的地域资源,带领学生去宝船公园游玩,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可将非连续性文本――公园游览示意图作为课程资源,结合课文教学进行落实。老师可将公园的游览图发给学生,学生分组后,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手中的游览图到宝船下集合,并将自己的体验写下来。
2.生活规划表的创制与运用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必须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通过生活规划表的创制与运用,来规划自己的生活。
英国贝尔教育集团在自己的办学宗旨中有这样一条:懂得如何通过休息、放松,来照顾自己的精神、身体和情绪。比较中外教育的不同,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忽略了这些方面。因此,毫无疑问,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价值之一就是直接指导学生的生活,指引学生健康成长。
每次放寒暑假的时候,我们都会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安排社会实践活动。但每个学生具体的阅读安排、阅读进度及效果、活动安排及进程,完成是否到位,老师都无法了解、无法督促。那么,创制生活规划表进行自我规划和督促,就是极好的选择。
评价性内容是指与评价有关的内容,主要是教材中非课文内容部分中能够体现学生评价、判断的相关语句。当代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媒介的教科书应当呈现一定的评价性内容,促进学生对学习,对内容的评价,提升其学习质量。基于此,探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评价性内容,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选择与归类
依据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笔者翻阅现行苏教版全套小学语文教材(2011年版)共计十二册,对这些教材进行了仔细的阅读与认真地记录,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严格地筛选和归类。因此本文所呈现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评价性内容,都是非课文内容部分中与学生评价和判断有关的语句内容。如三年级(上册)第7课中的“找出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再抄一抄”[1]。以及一年级(上册)中出现的“说一说,上面图中的同学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2]这些内容均属于笔者的研究内容。
对评价性内容进行的分类,具体从其分布、呈现方式、具体内容及评价方式这四个方面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评价性内容进行。
在评价性内容的分布分析中,按分布位置,将评价性内容分为三类,属于课后习题中的评价性内容、属于单元练习中的评价性内容、属于习作中的评价性内容。而在评价性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中,按句式分为三类,属于陈述句型的评价性内容、属于问句型的评价性内容、属于组合型的评价性内容。在评价性内容的具体内容分析中,按其内容属性分为三类:一类是学习型的评价性内容,主要是关涉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另一类是内容型的评价性内容,主要关涉对课文内容及课文中人物的做法行为进行的评价;还有一类是生活型的评价性内容,主要是指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评价性内容。而在评价性内容的评价方式分析中,按其评价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比较进行的评价性内容;另一类则是不通过比较的评价性内容。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具体分析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分布分析
按分布位置不同,将评价性内容分为三类,一类是属于课后习题中的评价性内容,如二年级(下册)第24课《问银河》中课后的第四小题“你见过‘斜拉桥’和‘拦河大坝’吗;大家都来画一画,看谁画的好”[3]。一类是属于单元练习中的评价性内容,如一年级(上册)《练习6》中的“听老师讲《小猫钓鱼》的故事,然后再把故事讲给同学听;比一比,看谁讲得好”[4]。最后一类是属于习作中的评价性内容,如三年级(上册)《习作7》中的“请你把自己喜爱的玩具带到学校里来,摆一摆,玩一玩,再编个童话故事;先把故事大意讲给同学听,然后写下来,比一比,看谁写得有意思。”[5]评价性内容分布的具体情况详见表1。
经统计,位于课后习题板块的评价性内容共22处,位于习作板块中的评价性内容共5处,位于单元练习板块中的评价性内容共18处,从评价性内容的数量上来看,位于课后习题板块中的评价性内容数量最多,其次是位于单元练习板块的评价性内容数量,而位于习作中的评价性内容数量则最少。
位于课后习题板块中的评价性内容数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内容数量随着学段的升高而增多。
位于习作板块中的评价性内容数量,从三年级上学期评价性内容开始在习作板块中出现,直至五年级上学期止,基本都处于第二学段。
位于单元练习板块中的评价性内容数量,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在第三学段时内容数量到达最高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内容分布有其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为:分布区域较多,不论是课后习题、单元练习或习作板块中均有分布,有利于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练习;分布范围广,除二年级上册之外,每一册均有分布,尤其是从一年级上册便出现关于评价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培养进行评价的意识。
但从教育评价及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显示出以下不足之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评价性内容的分布较为零散,不论是横向的每一册中的内容分布,或是纵向的每一学期的内容分布,均无固定的板块及数量,就分布位置的固定性及分布的平均性均较差。因此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在分布的固定性及稳定性方面有待加强。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
笔者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评价性内容,按句式不同分为三类:一类是属于陈述句型的评价性内容,如一年级(上册)的“听老师讲《小猫钓鱼》的故事,然后再把故事讲给同学听,比一比,看谁讲得好”[6]。一类是属于问句型的评价性内容,如四年级(上册)的“你最喜欢这首诗里的哪些诗句”[7]。还有一类是属于组合型的评价性内容,如二年级(下册)的“你见过“斜拉桥”和“拦河大坝”吗?大家都来画一画,看谁画的好”[8]。评价性内容呈现方式的具体情况详见表2。
经统计,以陈述句型出现的评价性内容有27处,以问句型出现的评价性内容有8处,以组合型出现的评价性内容有10处,从数量上看评价性内容最多的是陈述句型,其次是组合型,而问句型出现的最少。
陈述句型的评价性内容,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在第二学段时内容数量达到最高点。
问句型的评价性内容,内容分布并无明显规律,甚至有些杂乱,有些学期并无相关评价性内容出现。
组合型的评价性内容,其分布较为杂乱,在第三学段时出现的评价性内容数量最多。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呈现方式多样,有包括陈述句、问句的句式,并且句式排列较为多样,从句式的作用来看,陈述句表述直白,内容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理解文字内容,问句表达的语气更为强烈,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对于句子意义的思考,并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第一学段的学生要能够: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9]。而一年级(上册)中便已出现带有句号及问号符号的评价性内容,这一点十分符合课程标准对于学生标点学习的规定。
但从教育评价及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呈现方式存在不足之处:句子较长,而且句子理解的难度并没有依据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依次递增,如一年级(上册)中的评价性内容就比四年级(上册)中的评价性内容,总体上学生理解起来要更困难一些,因此依照学生学习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评价性内容呈现方式的选择更为科学合理。此外,笔者发现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标点的标注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为什么”后面既有“。”标注,又有“?”标注,这也给分类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不仅要考虑评价性内容的呈现形式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规范标点的形式,做到准确、统一。
(三)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具体内容分析
笔者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按其具体内容不同分为三类:
一是学习型的评价性内容,主要是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有评价自己学习的评价性内容,如三年级(上册)中的“读读下面的词语,加点的字可要留心呦;读后再查字典,看自己读得对不对”[10]。也有评价他人学习情况的评价性内容,如三年级(上册)中的“收集几个小笑话,讲给同学们听听。看谁说的笑话最有趣”[11]。
另一类是内容型的评价性内容,主要是对课文内容及课文中人物的做法行为进行的评价,如二年级(下册)中“看图,说说下面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跟谁说话,说话姿势是不是正确,为什么”[12]。以及一年级(上册)中的“说一说,上面图中的同学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13]。
还有一类是生活型的评价性内容,主要是指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评价性内容,如对学生个性特长的评价、学生参加活动的评价等。如四年级(上册)中的“读了这两篇习作,你一定会想,我也有我的长处,我的本领。请选择自己最得意的一个方面写下来”[14]。评价性内容具体内容的分析详见表3。
经统计,学习型的评价性内容有17处,其中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仅1处,对他人的学习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共16处。而内容型的评价性内容有23处,其中对课文词句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共11处,对课文整体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共7处,而对课文中人物做法行为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有5处。生活型的评价性内容仅有5处。
从内容数量来看,内容型评价的数量最多,其次是学习型内容,而生活型内容的数量则相对最少。
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仅有一处,并且在第二学段中才出现;在对他人的学习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中,第二、三学段中的相关内容明显较多。两者从比例上来说极不均衡。
在对课文词句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中,同样也较为集中在第二、第三学段;在对课文整体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中,几乎仅在第三学段出现过相关内容;在对课文中人物做法行为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中,则只在第一、第二学段出现过相应的内容。
而生活型的评价性内容,则基本分布在第三学段,一共仅出现了5处,占总体数量的比例也较少。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内容具体内容的编排有其独特的优势: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既包含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评价性内容,也包含了与学生相关的评价性内容,内容的类型多、范围广,这样的内容编排有利于学生体验不同类型的评价,丰富学生对评价内容的认识。
但从教育评价及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中具体内容的编排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尽管教材涉及的评价内容类型较多,但有关学生对自我进行评价的内容很少,直到三年级上学期,即第二学段时才出现相关的内容,并且仅有2处相关内容。而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相关知识:我国儿童自我意识各因素(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其中自我评价开始发生的年龄为3—4岁之间。[15]这一结论正说明了处于第一学段中的学生,完全有能力也应该进行自我评价,并且学生在1至3年级期间,自我意识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因此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应该适当增加有关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并且应该从一年级上学期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的能力,这样能够使得评价性内容的内容编排更为全面、科学。
(四)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评价方式分析
笔者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按其评价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比较的评价性内容,即有对比的评价性内容,如三年级(上册)的“练习讲一讲‘哪吒闹海’的故事,看谁讲得最生动”[16]。另一类则是不通过比较的评价性内容,即无对比的评价性内容,如三年级(上册)中的“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有人敲门,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大家说说这些做法对不对,为什么”[17]。而有无对比的评判标准,笔者则是依据评价性内容中有无“比一比”、“看谁”、“谁最”等一些含有比较性质的词语。评价性内容的评价方式分析详见表4。
表4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评价性内容的评价方式分析
经统计,有对比的评价性内容共19处,无对比的评价性内容共26处。从数量上看,无对比的评价性内容多于有对比的评析性内容。
有对比的评价性内容,总体呈现递增的趋势,第三学段时内容的数量达到最高点,但六年级时并无相关内容出现。
无对比的评价性内容的趋势则相对平稳一些,第二学段及第三学段时所占比重均较多,第一学段时内容数量最少。
尽管从数量上来看,无对比的评价性内容多于有对比的评价性内容,但从内容出现的时间来看,在一年级上学期时就已经出现让学生进行比较的评价性内容,过早让学生进行比较,这一点是否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仍需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内容具体内容的编排有其独特的优势:体现的评价方式较多,学生能够得到不同锻炼机会,并且通过比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但从教育评价及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评价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尽管评价方式较多,但其中大部分评价的进行需通过比较的方式,并且还让学生通过比较他人与自身的学习表现,从中选出表现较好的一方,这样的比较方式、结果,以及比较次数的过于频繁,会使学生之间产生相互攀比、相互竞争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同学之间的关系。此外,对学生评价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中也并未提倡或鼓励过早的让学生接触比较性的评价,因此关于选择何种评价方式让学生进行评价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注: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大陆与台湾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比较研究”(12YJA880066)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五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38.
[2]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一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28.
[3]张庆,朱家珑.语文第四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35.
[4]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一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38.
[5]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五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23.
[6]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一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38.
[7]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七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8.
[8]张庆,朱家珑.语文第四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35.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10]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五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07.
[11]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五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93.
[12]张庆,朱家珑.语文第四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78.
[13]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一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25.
[14]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七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40.
[15]朱智贤.中国儿童青少年发展与教育[M].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420.
[16]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五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55.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课型:讲读)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闰土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1.会7个生字。正确读写“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3.学会人景合一,勾画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情感。
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一)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自读。
(二)强调“伶俐、颈、一匹猹”读音和“撒秕谷、明晃晃、供祖像”中的多音字。
(三)重点教写“羞”字。
(四)出示词语意思。
(五)介绍作者鲁迅
(六)介绍写作背景
二、梳理脉络
(一)学生自读课文。
(二)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那几部分内容。
三、品读感悟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
(二)思考:我记忆中的闰土是什么样的?
(三))抓住环境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体会闰土的可爱与勇敢。
四、总结方法
总结本段运用的人景合一、刻画人物的方法。
五、小练笔
(一)出示习作要求。
(二)写作提示:注意抓住环境、外貌、动作进行描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出示文章结构图。
(二)回顾文章结构导入
二、品读感悟
(一)品读“我”与闰土相识部分
(二)思考:“我”第一次见闰土时,闰土时什么样子?
(三)出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体会闰土的健康纯朴。
(四)品读“我”与闰土相处部分
(五)用小标题的方式归纳闰土给我讲的有趣的事。
(六)品读“雪地捕鸟”部分
(七)抓住语言、动作描写体会闰土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八)品读“看瓜刺猹”部分
(九)抓住语言、动作描写体会闰土的机智勇敢。
(十)再次品读“我”与闰土相处部分,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十一)出示描写“我”内心感受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三、拓展延伸
(一)出示《故乡》节选。
(二)二引导学生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特点。
儿童习作“交际语境”的归位,旨在回到儿童,定位习作,满足儿童的内在需求,实现习作的交际功能,具体表现为:
一、习作价值的实用指向
(一)实现自我的情感交流
儿童习作是应儿童自我情感交流之需,“我手写我心”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儿童记载自己生命成长历程中喜怒哀乐的一种需要,是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一种需要。像书信、日记、小随笔等以儿童生活再现为主的写实文章,是儿童情感的自然流淌,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而像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等超经验的虚构文章,则是儿童超现实的幻想性需求,是儿童认识生命、表达生命、提升和完善生命的需要。可以说,儿童习作是儿童言语生命的回归。
(二)满足他我的交际需求
儿童习作应该成为一种“真实世界里的写作”,满足与世界、与他人的交际需求。比如短信、留言、备忘录等是,信息记录与传达、经验记录及文学审美等也是。如借学校“传统游戏校园吉尼斯”大赛举办之机,笔者在活动之前组织本班学生拟定活动方案,拟写给家长的邀请函,并向全校师生发出了活动通知,参与游戏项目的规则制定,写活动开幕式上学生代表的发言稿,最后进行活动总结,发表通讯报道。真实的言语目的,真实的言语环境,赋予了习作是与人交流的一种社交活动的现实意义。
二、习作话题的情境设置
(一)接“地气”,让话题情境贴近生活
教材中有许多习作命题距离学生生活太远,教师可进行习作话题的情境改造,使其更“接地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内容为“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不妨改为“介绍自己家乡一处风景名胜的导游词”,教师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习作情境:(教师手捧导游证进教室)新叶古村旅游公司想聘请一批小导游。今天咱们就来学写导游词,学会的同学发给导游证,这个周末就可正式担任小导游。当习作情境与现实生活实现有效链接,学生便置身于一种非写不可的状态,不是教师“要我写”,而变成了“我要写”。
(二)有指向,让话题情境走向“真实”
“真实”的话题情境需有真实而明确的交际对象。“介绍一种物品”“写熟悉的小动物”这样的习作命题虽贴近学生生活,但也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事物介绍给同样“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命题便成了“伪命题”。因此在“介绍一种物品”时可创设有现实交际功能的情境:“里叶莲子”被推举参加市农产品展销会,请你帮里叶村民制作一份宣传册,让市民了解并喜爱咱们的“里叶莲子”。真实的交际情境赋予习作真实的任务指向,能极大提高儿童习作的内驱力和责任感,让儿童习作走向真实。
(三)给选择,让话题情境贴切个体
开放的话题情境能为学生打开多个习作视角,实现个性化表达。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身边的艺术”为例,教师可设置如下话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多视角习作:①如果要向远在外地的长辈介绍你看到的一次艺术活动,你可以用写信的方式来告诉他们;②如果要向好友介绍根雕、泥塑的制作工艺,你可以用说明的形式来告诉他们;③如果亲历了一次有意思的艺术活动,有感而发,你可以选择用诗歌的方式写作……根据自身喜好,从提供的视角中选择一种,或是自己另辟一个视角,选用适合的内容与文体进行表达,这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习作热情,实现创意表达。
三、习作表达的读者需求
(一)切合读者类型表达
基于“交际语境”的儿童习作,有明确的读者对象。习作过程中需针对读者的范围、身份有的放矢地习作,明确“文章给谁看”。第一,要明确读者的范围。如同是“保护环境”的文章,写给广大村民阅读的“环保倡议书”,要把最重要的信息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而写给镇长阅读的“环境问题调查报告”,就要进行翔实的问题描述,细致的数据分析,强调专业性。第二,要明确读者与自己的关系。如写给村民看,注意语气的委婉、语言的劝说性;写给镇长看,注意语气的诚恳、语言的谦恭。
(二)迎合读者需求表达
基于“交际语境”的儿童习作表达要树立目的意识,明确“读者为何读”。首先,要依据不同读者的不同信息需求来表达。以“我们的学校”为题,如果是一位想转学进来的学生,那么就可针对其特长介绍社团开展情况;如果是一群来校参观的外地小学生,就可以发言稿形式介绍特色课程或是校园最美一角;如果是一位毕业多年的校友来信,就可以书信形式介绍学校近几年的变化。其次,要依据不同读者的共同心理需求来表达。如“新叶古村导游词”要依据游客的心理需求,除介绍新叶村古老而具有代表性的抟云塔、文昌阁外,还要介绍他们最感兴趣的“爸爸去哪儿”中明星爸爸和孩子们住过的水云间、双美堂等新热门景点及拍摄花絮。
(三)契合阅读心理表达
儿童习作过程中要考虑读者的阅读心理,努力寻找习作表达与读者阅读期待的最佳契合点,采用最利于读者接受的形式进行习作。如学生为“传统游戏校园吉尼斯大赛”DV作品配写解说词,有的以广告词形式,运用风趣而富有节奏的语言:“小小弹珠滑溜溜,瞄准洞口不怕输,让你一回先下手,最后怎样?你还是得甘拜下风!”有的巧设悬念,激发读者(听者)进一步的阅读欲望:“预备,开始!左,右,左,右,绿草地上冒出了一溜溜长队伍,步伐整齐地快速爬动。小小个子,身手不凡。他们是谁?又在做什么游戏?嘿嘿,且听我慢慢道来……”契合读者阅读心理的表达,使语言所具有的“刺激”强度增大,效果更佳。
但目前学生的预习只是流于形式,或只是一种敷衍。他们将这项“预习作业”视做一项可有可无的机动作业。如何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怎样指导学生有效预习?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预习,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巧妙激发预习兴趣
好奇心是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是小学生探求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源泉。据此,我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1.唱比说好
在新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前,我紧扣这一单元的主题《祖国在我心中》,先从歌曲入手,与学生共唱《中国娃》。“……最爱说的话呀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她。最爱做的事呀是报答咱妈妈,走遍天涯心不改永远爱中华!”两三遍唱或听下来,学生们早已豪情万丈,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而后我告诉学生,不仅仅是歌曲,还有许多现代诗歌、古诗、人物故事……同样能激发我们的这种美好情感,如我们将要学习的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不信,你去读读看!这样,通过师生共唱的方式不仅仅将学生巧妙引入到课本中,还将学生引入到课本所描写的意境中,完成了单元整体感知的预习任务。
2.视频显示情境
在教学《负荆请罪》前,我播放了蔺相如有意避让廉颇的相关镜头,并在紧要关头就此打住。这样,不仅仅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学生难免要探究廉、蔺两人的结局。欲知结局,学生就会细读课文。
3.巧妙设疑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教学《鞋匠的儿子》之前,我这样对学生说:“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你认为这句话有道理吗?说出你的理由。”学生们唇枪舌剑,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在激烈讨论之后,我不马上评定,而是微笑着对他们说:“今晚回家好好阅读《鞋匠的儿子》,这篇文章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当然,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此“疑”,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自己质疑,从而逐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有效指导预习方法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古训告诉我们准备工作愈充分,做事效率就会愈高。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有效预习可说就是“磨刀”。
开学初,我与学生共商并制定了我班的“三阶梯预习法”(下一阶梯的预习必须在完成上一阶梯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如下:
A阶梯 简要预习
这一阶梯的预习首先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正确;其次,要求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意,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介绍了什么人,描摹了什么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一阶梯的预习属于基本预习,我要求人人参与。
【简要预习可让学生在简短的时间内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有利于上课主动学习。】
B阶梯 重点预习
这一阶梯的预习要求:①用横线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的方法口头说说它们的意思或口头造句;②用波浪线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或你不理解的句子;③摘抄你喜欢的或觉得用得好的词、句,并注明理由,带到学校与老师、同学交流;④回答: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明白、懂得)了什么。
【重点预习阶段是学生对字、词、句、篇进行全面预习的阶段。此时的学生已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到了文章的语言美,并将有关词句储备到了自己的口语库中。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预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显著。】
C阶梯 质疑预习
古人说:“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因此,此阶梯的预习,我要求学生们在完成A、B阶梯的基础上能对所预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自己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随文练笔;落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文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就文取材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把学生组织运用语言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随文练笔落点”,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相结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读与写在知识与能力上的契合点。
一、精心选择契合点,克服练笔随意性
落点的挖掘可以从教材本身、根据学生情感体验和教师个性差异确定。
(一)从教材文本本身挖掘
叶圣陶:“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根据教材中隐含的写作因素,可以从以下落点设计:
1.留白点
小学教材中的许多优秀文本,常常采用留白的形式,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如省略号省去的部分、图片资料、以及文章的末尾都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2.精彩点
对于文本中出现的文质兼美,语感鲜明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悟,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练笔。
(二)根据学生情感体验找节点
1.动情点
于永正:“当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算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师要捕捉文章的“动情点”,捕捉情感的蓄积点,及时练笔,将这种情感、感悟沉淀下来。
(三)根据教师个性差异确定
根据教师个性差异还可以挖掘一下三个联系点:
1.拓宽点
拓展延伸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拓展延伸点或关注文本的背景,或链接到相关的事件,或引申到类似的现象,总之,让学生打开一扇通向生活的大门,思维会更开阔。
2.迁移点
迁移文本中的精彩表达方式,结合文本创设一种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情境进行练笔,能让语文运用鲜活起来。
3.还原点
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意义世界。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对“饱经风霜”一词的练笔是这样设计的:
――师:请大家想一想,那位车夫“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
师:写好后,自己读一读,修改一下。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师:写得多好啊,“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以上教学环节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词语的意思表达出来,学生理解了“饱经风霜”的意思,还作了一次人物外貌描写的练习,还原词语意象的课堂练笔。
二、把握练笔的形式,提高练笔的有效性
“随文练笔”,有效地挖掘文本中的练笔资源,在一节课内紧紧抓住“读”和“写”两条线,实现两者的双赢。主要练笔形式有:例文仿写、想象拓展、读后抒写、经典改写。
(一)例文仿写
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如:仿句子、仿片段、仿立意、仿表达,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
(二)想象拓展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
1.标点想象
如果适时的利用标点符号,进行有效练笔,更能促使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如《穷人》一课,运用了许多的省略号,可以抓住“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让学生想象桑娜的矛盾心理,体会省略号在表情达意上的用处。
2.看图想象
3.结尾想象
如六年级下册第15课《凡卡》,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4.补白想象
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和限制,作者运用“空白”的艺术,把内容留给读者去体会,这些都是很好的补写训练点。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地震中的父与子》,文中详细写了地震中父亲的表现,对儿子的描写相对简略,那我们就可以学习文章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补写废墟下阿曼达的表现。
5.抓文本关键词想象
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草原》,抓住诗句“天涯碧草话斜阳”中的“话”展开想象,怎样“话”,“话”些什么呢?通过恰当的人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写出蒙汉两族人民的依依不舍之情。
(三)读后抒写
读后抒写,以读为基础,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同步是随文练笔的特点。小语教材中很多课文,既强调学生对规范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也注重人文思想的渗透,是学生写“读后感”的好教材。练笔形式可以为读后感言、小结抒怀、体验巩固和文末续写。所学的课文内容为学生的写话提供了特有的情境,保证学生情感感悟水平得到升华。
(四)改写经典
1.文体转换
文体转换的方式,最常见的有古诗文改写,以及说明文、诗歌与记叙文、童话等文体的互换。比如古诗《小儿垂钓》《清平乐.村居》、《示儿》,这些古诗文都是传世佳作,它们语言凝练,内涵深刻,富含哲理,都可以改写成有趣的小故事。
2.缩写或扩写
综上所述,例文仿写是基础,想象拓展是保证,读后抒写是提升,改写经典是创新。随文练笔,完成了由教学中重单元习作向重“随文练笔”华丽转身;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增加学生学说、学写、学想象、学表达的机会,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玉瑜.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随文练笔[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03):42-43.
关键词:课文 阅读 “六要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77-01
1 抓住单元主题,把握课文主线
理清单元主题脉络,弄清单元安排的课文在主题中的地位、作用,以便于阅读教学时注意结合主题的学习重点来组织教学内容,力争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六年级语文上册共有八个单元,第一单元以“大自然”为主题;第二单元以“爱国”为主题;第三单元以“真情”为主题;第四单元以“珍惜资源”为主题;第五单元以“认识鲁迅”为主题;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七单元以“体现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为主题;第八单元以“走进艺术,欣赏艺术”为主题。每单元的学习重点也不同,比如第四单元“珍惜资源”主题,教师要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把握主要内容,并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同时,还要倡导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美好家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 注重课文朗读,体悟感情,培养语感
教师可以根据问题要求让学生在自主朗读中学习、思考,读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增强语感。除了培养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思考的习惯,就是朗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的去朗读课文,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穷人》这课,学生把自己优越的生活环境和桑娜、西蒙的孩子对比,才发觉自己多么幸福啊,才发觉穷人渔夫和桑娜夫妻在自己已拥有五个孩子艰难度日的情况下,还在邻居寡妇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感人情节中,感受到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及他们善良、淳朴、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美德。
3 强调自主学习意识,当好学习小主人
教师要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可以提示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议课文中需重点体会的部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一个学生在伯父“救助车夫”那个片段中找到这几个语句与同学探讨交流,“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圈出了“解说”、两个“清清楚楚,划出了“变得那么严肃、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位学生说要理解“到底‘我’要伯父解说什么?清清楚楚强调了什么?”要与教师、同学们讨论“伯父变得那么严肃,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还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是要表现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情感呢?”学生的自主学习多深入啊,经过师生共同一议,对鲁迅先生痛恨旧社会,同情劳苦人民的情感就自然领悟了。
4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中的语句,有的对课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学生若能找出这个重点语句,就可以围绕它去理解课文,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只有一个地球》这课,学生就可以根据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去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可爱”体现在遥望地球所见到的美景,地球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以及无私奉献自然资源等方面;“同时”强调了地球的两重性:它既有可爱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破碎”可从不加节制地开采矿物资源,随意毁坏、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而使可再生资源遭受破坏方面去思考。这样,学生就把《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彻底理解并掌握了。
5 结合课后思考题,关注人文内涵
教材大多数课文思想性强、人文内涵丰富。关注人文内涵,体会思想感情,是学习课文要完成的任务之一,但是,人文内涵的开掘要适可而止,不可脱离文体,更不可不顾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精读课文后的习题,从课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根据主题学习重点精心编写,所以是教学课文的重要依据,教师教学时要注意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防止人为拔高或离题万里的发挥。《月光曲》这篇课文,课后思考题有三题:(1)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2)说一说听着琴声,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再谈谈读后的体会和感受。(3)背诵第九自然段,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这三题课后思考题体现了贝多芬激动于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这个知音而顿时产生创作激情,以及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课文的写作方法注重联想,意在引导学生写作文时,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还要把想到的写下来。在记事中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就会更加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加丰富深刻。要求背诵的段落是月光曲所联想到的画面,意境很美,语言很美,确实值得背诵积累。
6 积累语言,做好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