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媒体系统范文

多媒体系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媒体系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多媒体系统

第1篇:多媒体系统范文

【关键词】校园 多媒体系统 云计算 优点 应用

云计算可以说是校园多媒体系统建设的重要突破,可以显著降低校园多媒体系统的建设成本并提高使用效率,尤其是随着我国教育的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在校园多媒体系统建设以及管理过程当中充分使用云计算技术,能够解决数据中心、多媒体教室以及机房的多媒体系统建设管理难题。

1 校园多媒体系统中应用云计算的优点

1.1 扩展性好

校园的多媒体系统在访问量大幅度增加,而已有系统难以满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解决。一种是购买处理能力更强的服务器,并迁移已有的应用。另一种是购买那些处理能力普通的服务器,同已有的服务器构建集群,并通过负载均衡技术降低单节点的压力。这样做的缺点是在需求量下降的时候,新增硬件设备资源会严重浪费,同时迁移系统以及组建集群的过程繁琐,云计算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开启虚拟机来实现负责均衡。

1.2 成本较低

传统校园的多媒体系统使用本地存储资源,一方面需要购买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存储设备等硬件,另一方面还需要为这些硬件设备提供专门的机房、电力以及UPS,因而成本较高。但是云计算的人力维护、托管费用都是根据虚拟机的使用而收费的,并且不需要考虑系统宕机以及磁盘损坏等方面的问题,也不用建立专门的机房并承担电力、人力等方面的成本支出。云计算当中的某个虚拟机出现问题时会自动切换到正常的实例上,并且间隔时间非常短而不影响多媒体系统的正常使用。

1.3 测试升级方便

传统的校园多媒体系统如果升级软件,必须停机一段时间,如果使用新技术还需要同已有的硬件配置进行环境测试,一方面硬件投入比较大,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搭建系统环境测试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步骤比较繁琐。应用云计算能够减少测试系统成本,通常只需要配置一次,之后上传到云计算的虚拟机,并开启私有镜像来申请实例完成测试,从而显著降低测试升级的复杂程度。

2 校园多媒体系统中云计算的应用

2.1 云计算校园数据中心应用

随着校园多媒体系统建设的加快,多媒体系统的数量越来越多,每增加一个多媒体系统,校园就需要新增服务器以及配套的网络设备、存储设备以及机柜等,从而给机房空间、供电以及UPS等增加压力。同时服务器采购以及软硬件的安全都需要比较长的周期。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使用云计算技术。虚拟化技术作为云计算的组成部分,可以在高性能服务器上创建不同的虚拟服务器,同时每台服务器都能够根据需要来安装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软件,各个虚拟服务器互相独立,从而改善服务器利用的效率。校园可以租用虚拟服务器搭建多媒体系统,但是如果需要大量的虚拟机,就容易形成不同的虚拟机资源池而带来管理困难。通过运用云计算当中的集群技术,能够将不同的物理服务器加以集中从而形成资源池,方便管理并且可以动态调配资源,从而提高校园多媒体系统的管理效果。

2.2 云计算技术在多媒体系统机房的应用

机房在校园多媒体系统中同意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随着多媒体系统的建设,校园机房的计算机需求日益增多。通过云计算技术能够建立云端,将日常使用的资源集中放在服务器上,每台终端机无须使用本地硬盘、光驱、系统以及软件,学生上课的过程当中需要使用任何多媒体资源,能够随时从校园服务器上面调用,系统以及软件运行则分布在终端。这样设计方案可以保障终端的性能,同时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系统部署以及软件的更新效率。这样只要校园有足够的机房,就可以提供给师生所需要的教学环境,能够轻松完成不同教学环境之间的转换,例如帮助学校将语音室扩展成为电子阅览室、网络考场、专业机房以及开放机房等不同的多媒体应用环境。

2.3 云计算技术在多媒体教室应用

校园多媒体教室往往面临着配置方面的问题,因为多媒体教室都是分批建设,并且设备也是分批采购,因此电脑种类多并且配置不同,系统安装维护较为复杂,同时每个多媒体教室会安排不同的上课任务,导致上课教师安装各种软件,尤其是艺术类的专业软件,容易导致系统的启动运行变慢。云桌面作为云计算技术的代表之一,是建立在虚拟化服务器上的云应用,在校园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运行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进而用图像方式将桌面视图传输到终端设备上。在这一过程当中,服务器对终端的输入加以处理,随时更新视图内容。授课教师还能够通过如笔记本以及智能手机等授权终端登录并进行桌面操作。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校园多媒体系统建设过程当中,通过使用云计算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硬件的利用效率,为各种教学活动提供支撑,并有着良好的扩展性,这就要求学校进一步整合已有的资源并做好统筹规划,从而充分发挥云计算的技术优势。

参考文献

[1]邵波,袁勤俭,蒋清亮.基于Web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构筑和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12(6):146-151.

[2]汤晓瑛,陈国景,申永胜等.基于www的通用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开发[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0(5):384-387.

[1]李桂英,李吉桂.基于IP组播的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4,26(8):233-235.

[4]冯小明,陆玉娥.多媒体教学系统中交互技术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3,30(22):122-124.

[5]董向东.第三代交互式集控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4,10(2):150-153.

第2篇:多媒体系统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技术环境 高校思政课堂 体系设计

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传统思政课堂主要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这种教学方式的效率极其低下,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多媒体的融入则可以避免这一现象,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将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1 多媒体环境下构建思政课堂的意义

1.1 多媒体技术

从本质上来讲,多媒体技术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载体,以文字与图片的集合的方式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种重要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的编辑与视频音频的一体化结构使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现代教育改革的巨大发现就是多媒体技术。它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收集,将原有思政知识以多样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加强教师与W生之间的沟通。

1.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思政课堂中的应用包括了方方面面。首先,从教学资源的角度来说,多媒体技术扩展了课程中的信息量。在原始课堂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包装,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其次,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多媒体中包括了对图片的设定、对音效的处理以及视频的展示。教师可以通过编辑方法的转变丰富课堂内容,将学生集合起来,提升他们的参与度,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2 多媒体系统功能设计

2.1 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方式

在多媒体的系统功能设定方面,学与教相结合是当前最为主要的一种模式。首先,我们从技术层面上来探究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方式。以思政课程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此节课中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软件设计,制作信息管理系统。在系统中将思政课学习重点与难点以模块的形式进行划分,并按照学生们的需求扩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功能。如:可以利用“信息传送软件”将这节课的讲义以图片的形式发送到多媒体的客户终端处,并借助一些典型的思政教学视频进行课程优化,体现一定的人性化互动方式。再如:在每节课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将习题进行整理,通过考试和练习库的建立来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同时,在后台应用方面,多媒体软件可以在网络连接的条件下进行数据的自动收集,并实现信息的及时更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号与密码输入进去,并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时时练习,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最重要的是,多媒体系统还有自动评价功能,当任务传达到技术中心时,程序会提醒学生进行学习,并根据练习的结果予以评分。

此外,在师生的互动方面,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在系统设定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演示过程。例如:在多媒体运行后台中有大容量的数据库,教师利用网络编辑器将内容逐一记录下来,并利用白板和电子笔等演示工具构建多媒体教室,将课件内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了提升课堂中的互动性,教师也可以令学生上台操作,体会三维教学系统的结构。

2.2 客户端功能设计

多媒体客户端功能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和教师的需求为主,将设计内容分为不同的单元执行体系。例如:教师将学生的体验作为客户终端的信息反馈模式,对思政课的内容进行管理。功能的应用分别表现在课件资源中心、思政备课中心、教学重点管理平台、课堂互动与课后练习五个部分。在课件资源中心里,主要是教师将平时积累的讲义和网络上的思政资料传送进去,扩展学生的知识容量。多媒体技术会在信息平台上对数据进行收集,并将每一部分都以精确的内容呈现出来。学生则可以利用自身的掌握程度进行选择性学习。由于每一模块都有相应的链接,学生只要对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进行点击,系统就会自动感应,并跳转到相应的页面处。

(2)教学重点管理平台也可以称之为课件编辑系统。教师根据此节课的难点将每一部分的案例进行整合,并配上相应的视频,利用播放软件展现出来,以增添学习中的兴趣。另外,视频播放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其中穿插上习题,节省课后的练习时间。

(3)思政备课中心主要是指教师将讲义上的内容用电子档的形式表现出来,用Word播放软件为学生们进行讲解,并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来及时反馈,体现过程的调整性。

客户端功能设计的最主要部分则是课堂教学的虚拟环境设定上。多媒体技术应用下有三维立体的教学模式,系统可以根据教学资源内容进行信息的自动化收集。而教师则可以将重点内容以单元的形式规划好,并放在网上。学生能够依照以下链接来下载,并将不理解的问题到讨论区之中,等待教师或者其他同学进行解答。最后,系统可以以三维立体的方式进行环境模拟,给予学生一种真实感。如:在“中国近代史”的思政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将抗战的画面表现出来,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对多媒体技术在思政课堂中的构建意义进行分析。

(2)从技术的角度入手,阐述了多媒体环境下思政课程的应用效果。

从而得出:多媒体技术的融入促进了高校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为思政课程增添了一些有利元素,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另外,该系统的搭建能够体现数据的集合性,为教学技术的深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苗志娟,蒲丽霞.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设计创新研究――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J].中国西部科技,2014(01).

[2]张松.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3]任小帅.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9.

[4]高阳.蛙泳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CAI课件的研制与应用效果比较[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5.

第3篇:多媒体系统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图;多媒体;教学;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213

1 引言

多媒体系统教学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指借助电脑、投影仪等,将相关课件、音频视频资料等放映在大屏幕上。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老师们在备课上更加方便,知识传授上也更形象直观,另外使得教学课堂的展示变得更丰富。机械制图课程是工科学生的必修基础知识课,这门课的教程相对比较枯燥,学生们直接学习时缺乏形象的展示,往往效果一般。而多媒体系统的引入,可能会给教学效果带来改善,本文就是想探究下多媒体系统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并为如何在机械制图课上提高多媒体的应用效果,提出建议。

2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英文Multimedia Technology,它是利用计算机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的一项技术,这些信息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它是利用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等进行数位化,然后将其整合在交互式界面上,再通过电脑进行各类媒体形态展示。这种方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改变,更便捷、效率更高,这符合人们对新时代的要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计算机应用更为普遍,在学校教育、工业应用、商业广告,乃至军事方面和家庭方面都能看得到。

3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分析

(1)利用多媒体系统能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的兴趣。本身机械制图课较为枯燥,而应用多媒体后学生们的注意力提升,并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加。通过音频、视频资料的展示,学生们摆脱了之前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睡觉的不良习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学习。

(2)利用多媒体系统能提高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机械制图是一门研究课程,需要借助想象力将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然而在以前,老师们苦口婆心的讲,也很难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思考。而多媒体系统的运用,使得老师们讲课时可以借助动态画面来演示平面图形与三维实体图的转化,这使得学生们的学习更加轻松。

(3)利用多媒体系统能有利于老师对课程的教授。以前没有多媒体的时候老师都是用备课本进行备课,实际教学时这种方式不利于向学生传输知识,另外涉及画图时,需要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效果一般,且知识教授速度慢。现在多媒体系统的应用使得老师不用进行传统备课,只需要将多媒体课件做好,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即可。另外,这种多媒体课件方式可以供老师长期使用,如果知识发生变化,只需要删除旧知识添加新知识即可,方便老师们使用。

(4)利用多媒体系统能有助于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实际教学中,我们没法将课本上的知识都对应找到实际模型,而没有实际模型学生便无法很好理解。如涉及的齿轮、变速箱等的图纸介绍,就需要实际模型的配合。多媒体系统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以将齿轮、变速箱的原图或三维图很好地展示给学生。另外课本中关于剖面线的学习,涉及很多种剖视方向以及剖视方法,如左右试图、俯视图;旋转剖、局部剖等。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对此形象理解,借助多媒体系统将相关视图通过动态图进行演绎,会帮助学生们迅速掌握知识点。再有装配一章中涉及的装配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们了解装配体的内部结构和相关装配原理。

(5)利用多媒体系统解决了上课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多媒体系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应用,还可以通过课堂录像制作成视频课程供学生们使用。如很多学校都推出的精品课程,就是将一些资深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制下来,放到学校网站上供校内外人士使用。这种应用不仅使本课程的学习,从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课堂学习,变成了无限制可流动性的学习,其还可以让一个学校学生获得更高学校的学习资源。

4 提高多媒体在机械制图中应用效果的建议

(1)让学生参与到多媒体的教学应用中。现在对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大都是老师利用课件进行教学,学生们只是被动听。虽然教学效果比传统模式好,但仍存在无法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弊端。其实机械制图课完全的听老师讲是无法达到最佳效果的,学生们的主动参与和讨论,才能使教学更富有启发性。例如鼓励学生自己充当课程回顾环节的老师,让他们自己制作课件讲述给其它学生听;相关课程作业可以电子版形式进行收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评比。这类让学生参与到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方式,可以更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利用更先进的媒体技术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现在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在传统音频、视频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行机械的动态仿真,远程教学,3D效果展示等。举例将远程教学应用到课堂上,可以进行不同老师和学生彼此间的互动;可以请更高学府的专业老师或机械工程师给学生上一堂公开课;还可以将学生要参加的与课程相关的实习过程进行提前展示或实习后总结等。这些新方式的运用,可以增加机械制图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3)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们对社会实际应用的了解。这点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与本机械制图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视频,从而丰富学生们的社会知识。如:将工厂中的生产过程、科研人员制图过程,更或者是招聘会上厂家对机械制图技能的要求等。通过这类视频的教育,让学生们对未来岗位有一定的预知,从而使他们自我督促学好这门课程。

第4篇:多媒体系统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远程医疗多媒体系统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参与移动远程医疗多媒体系统,比较1个月后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稳定性、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膝关节HSS疼痛评分、功能评分、肌力评分、活动度评分、屈膝畸形评分、稳定性、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程医疗多媒体系统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康复中实现了与上级医院医护人员实时交流与查房,医疗资源共享,有助于调动患者康复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远程医疗;功能康复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18

Applicationoftelemedicinemultimediasysteminnursingafterkneearthroplasty

LIYue-ru,YANGKun,WANGYuan-li,etal(BeijingLongfuHospital,Beijing100010)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ivenessoftelemedicinemultimediasystemusedinrehabilitationandnursingcareofpatientswithkneearthroplasty.Methods:Aftertotalkneearthroplastyonehundred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Thecontrolgroupwereprovidedwithroutinenursingcare,whiletheobservationgroupwasprovidedwithbothroutinecareandtelemedicinemedicalmultimediasystem.AfteronemonthHSSscoresofkneejoint,complicationsandsatisfactionwerecomparedbetweentwogroups.Results:Theobservationgroup,HSSpainscore,functionscore,musclescore,activityscore,flexiondeformityscoreandsatisfactionscoreswereall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andthecomplicationsratewaslow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Forclinicalnursingandrehabilitationaftertotalkneearthroplastytelemedicinemultimediasystemisproventobeeffectiveinrealtimecommunicationanddailywardroundswithdoctorsandnursesinthesuperiorhospitalward.Telemedicinemultimediasystemalsohelpsinsharingofmedicalinformationandmobilizingtheenthusiasmofrehabilitationexerciseinpatients,thereforetherehabilitationeffectsareimproved.

KeywordsTotalkneearthroplasty;Telemedicine;Functionnursingrehabilitation

自90年代以来,由于多媒体通讯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的应用有了技术保障,发展迅速。我院2013年4~9月运用移动远程多媒体系统对5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患者实施远程医护查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科转入我院骨科膝关节置换患者100例,其中男35例,女65例。年龄23~82岁,平均年龄69.8岁。膝骨关节炎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转入我院时所有患者均为术后第3天。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及适度的关节肌肉康复训练。观察组除一般护理康复训练外,通过我科制定的详细转运患者流程,术后转院前通过移动远程多媒体系统与上级医院医护人员在患者床边实现无缝视频及音频同步对接,详细了解拟转运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相关手术日期、手术时间、术后出血、输血的详细情况,术后前2d生命体征、转运前生命体征及患肢切口情况、肿胀情况及患肢术后基本康复训练进度。由上级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详细的病情介绍并针对现阶段的医疗、护理和康复问题提出意见和要求,并由我院医护人员通过系统远程向患者详细介绍我院基本情况以及详细转运流程。转运至我科后,根据转运前制定的详细治疗计划进行康复。每日通过移动多媒体系统在患者床边与上级医院医护人员实现同步视频音频联合远程查房,进行远程面对面沟通。即时向上级医院反应患者病情,并通过系统摄像头使上级医院看到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患肢活动情况,上级医院医护人员现场实时指导患者患肢功能康复,以及与患者进行远程沟通。

1.3观察指标

1.3.1膝关节HSS评分在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进行测定,HSS评分方法:

(1)疼痛(30分)。任何时候均无疼痛30分,行走时无疼痛15分,休息时无疼痛15分,行走时轻微疼痛10分,休息时轻微疼痛10分,行走时中度疼痛5分,休息时中度疼痛5分,行走时严重疼痛0分,休息时重度疼痛0分。(2)功能(22分)。行走站立无限制22分;行走2500~5000m和站立30min以上10分;行走500~2500m和站立可达30min8分;行走少于500m4分;室内行走,无需支具5分;室内行走,需要支具2分;能上楼梯5分,能上楼梯,但需支具2分;不能行走0分。(3)活动度(18分)。每活动8°得1分,最高18分。

(4)肌力(10分)。优:完全能对抗阻力10分,无畸形10分;良:部分对抗阻力8分;中:能带动关节活动4分;差:不能带动关节活动0分。(5)屈膝畸形(10分)。无畸形10分,<5°8分,5°~10°5分,>10°0分。(6)稳定性(10分)。正常10分,轻微不稳0°~5°8分,中度不稳5°~15°5分,严重不稳>15°0分。(7)减分项目。单手杖-1分,单拐杖-2分,双拐杖-3分,伸直滞缺5°-2分,伸直滞缺10°-3分,伸直滞缺15°-5分,每5°外翻-1分,每5°内翻-1分。对行人工膝置换术的两组老年患者在1个月后进行膝关节的HSS评分情况测定,分别就疼痛、功能、肌力、活动度、屈膝畸形进行评定并比较[1]。

1.3.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两组患者在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包括浅表切口感染、关节感染、关节僵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贫血等[2]。

1.3.3患者满意度对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内进行回访调查,了解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评分非常满意100分,基本满意75分,基本不满意50分,非常不满意25分。最终得分为表中四项的分取非加权平均数,得分最终分数在25~100分之间,100分为满意度最高。两组评价内容、标准、方法均一致。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或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表2)

3讨论

远程医疗[3](Telemedicine)的概念1988年在美国提出。自90年代以来,由于多媒体通讯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的应用有了技术保障,发展尤为迅猛。一个远程医疗系统[4]作为一个开放的分布式应用系统,其跨时空、零距离、实时互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逐渐显现出其快捷、便利、优化资源配置等优势。发展远程会诊工作不仅可以有力地带动传统治疗方式的改革和进步,为医疗走向区域扩大化、服务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条件[5],也为规范医疗市场、评价医疗质量标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交流医疗服务经验提供了新的准则和工具[6]。远程医疗应用于骨科康复训练有以下优点:一是促进了最新康复医学信息的交流;二是有助于提高康复质量和工作效率;三是方便患者、节省费用,对促进卫生体制改革有积极的意义。我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中心联合,在骨科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护理及康复中运用远程医疗多媒体系统,由双方医护人员随时移动至每位患者床边,实现双方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实时远程面对面沟通[7],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膝关节HSS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膝畸形、稳定性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远程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膝关节HSS的评分,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情况和生活质量,取得良好康复疗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在2013年4~9月间承担北京大学人民院骨关节中心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任务中,患者从术后第2天拔除切口引流管后,转至我院骨科进行术后恢复及关节功能锻炼,直至切口拆线出院。在患者安全转运及康复护理过程中利用移动远程医疗多媒体系统,随时可以与上级医院进行直接视频对接,实现床边汇报每位患者后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变化,还有术后康复情况,通过系统在患者床边进行联合会诊,由上级医院针对患者现阶段的护理和康复问题进行指导,不仅能消除患者术后及转院所带来的心理应激和情绪反应,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也能树立患者战胜疾病恢复术后关节功能的强大信心[8]。在术后1个月满意度调查当中,结果非常满意。100例患者中有5例由我院转回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中心,其中4例患者手术切口拆除缝线后转回行另一侧膝关节置换手术;1例患者因转入我科第2天持续高热、胸闷,通过移动多媒体系统与上级医院实时查房查看患者后,请相关科室专家远程视频沟通会诊后决定转回人民医院继续进一步治疗,在转回之前已经在人民医院安排好患者需进一步治疗科室及入住病床,实现了患者病情的及时反馈与及时的进一步治疗,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与最流畅的就诊流程。

通过积极利用远程多媒体系统与患者和上级医院实时沟通,针对每一位不同的患者,制定出详细的个体化的康复锻炼计划,使患者更加积极参与到康复训练中来,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显示出其快捷、便利、优化资源配置等优势。

参考文献

[1]杨碧虹,陈巧莉,任少君,等.持续冷冻压迫疗法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9,8(9):752-753.

[2]崔艳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18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10(20):38.

[3]李军怀,周明全,耿国华.远程医疗的国内外现状及展望[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2,23(5):193-195.

[4]侯小丽,陈谊秋.远程医疗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3(7):9-11.

[5]BertaniA,LaunayF,CandoniP,etal.TeleconsultationinpaediatricorthopaedicsinDjibouti:evaluationofresponseperformance[J].OrthopTraumatolSurqRes,2012,98(7):803-807.

[6]SharwardyN,ParveenS,SarwarH.Ananalysisofavideoconference-

basedteleconsultationsysteminBangladesh[J].JTelemedTelecare,2012,18(5):302-304.

[7]谭斐.远程医疗会诊的应用实践与心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371-372.

[8]韩枫,蓝田,康巨瀛,等.无线移动护理系统在我院的运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133-134.

第5篇:多媒体系统范文

关键词:数据同步;缓冲区;时间戳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4—000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系统所具备的优势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市场上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质量并不如人意。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往往出现延时较长、播放换乱、画面与语音不同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

一、多媒体数据同步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多媒体数据必须要经过网络传输,但是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多媒体数据之间的时序约束关系遭到破坏,从而造成多媒体数据的不同步。多媒体数据的不同步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多媒体内部的不同步,即发送端后发送的多媒体数据先一步到达接收端并且进行播放,从而导致接收端的多媒体数据播放混乱;另一种是多媒体之间的不同步,即同时采集的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在接收端不同时播放,从而导致画面与语音的不同步。

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影响多媒体数据同步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延时抖动

延时抖动即多媒体信息从一个网络节点传输到另外一个网络节点之间的延时变换。例如CPU、存储单元、网络传输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导致多媒体数据传输的延时抖动。由于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时分开处理和传输的,因此不同多媒体数据的延时抖动不同,从而导致接收端接受的视频数据与音频数据之间的同步性遭到破坏。

(二)时钟偏差

在无全局时钟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由于受到温度、湿度因素的影响,使得多媒体系统中的教师端计算机与学生端计算机之间的时钟频率产生偏差,经过一端时间之后,会造成视频数据或者音频数据的溢出,从而导致多媒体数据的不同步。

(三)数据丢失

在网络中传输的视频数据或者音频数据没有按时达到目的地,从而破坏多媒体数据之间的同步性。

二、多媒体数据的同步技术

(一)基于缓冲区的多媒体数据同步技术

即在多媒体数据接收端分别为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设置不同的缓冲区,来减少网络传输抖动对多媒体数据之间同步性的影响。由于受到网络传输条件变换以及时钟偏移等因素的影响,缓冲区中的多媒体数据时不断变化的。为此,在多媒体数据的接收端需要对缓冲区中的数据量进行周期性的检测,如果缓冲量高于或者低于预设的阈值,即缓冲区中的多媒体数据将要溢出或者抽空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多媒体数据之间的同步性。所采取的措施一般有发送端处理和接收端处理两种。但是一般数据的发送端都是进行周期性的多媒体数据采集和发送,所以一般都是在发送端采取相应措施来进行多媒体数据的同步。在数据接收端一般采取如下的措施来保证缓冲区中的数据量恢复到正常水平:1.加快或者放慢多媒体数据的播放频率;2.跳过或者重复播放某些多媒体数据。

(二)时间戳同步技术

时间戳技术即在多媒体数据的发送端将视频数据和多媒体数据按照时间的顺序划分成若干部分,并且依据同一个时间轴给每个部分标上时间戳。在多媒体数据的接收端,将处具有相同时间戳的视频数据和多媒体数据同时播放,从而达到多媒体数据的同步。

三、多媒体数据同步策略设计

根据前面对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多媒体数据同步的影响因素,以及多媒体数据同步技术的研究,在本文中主要对基于RTP协议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多媒体数据同步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所研究的多媒体数据同步的关键技术如下:

由于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不存在全网同步时钟,因此只能采用时间戳技术,而无法使用RTCP协议中的SR分组来实现系统中多媒体数据的同步。首先,在发送端,将视频和音频数据的采集时间加入到RTP包头中的额时间戳字段中,同时,考虑到音频数据与视频数据采集、编码时的时间差,因此,在发送时还需要对多媒体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同步校准;然后,在接收端,使用缓冲区策略来保证多媒体数据的内部同步,并且利用时间戳技术,通过同步算法实现多媒体数据之间的同步播放。

四、多媒体数据同步实现

(一)媒体内部同步控制

多媒体内部的同步控制主要采用缓冲区策略。其中对于音频数据而言,主要采用播放时限的方案,即在接收端设置一个带有门限值M的缓冲区,其中M的计算的计算如下所示:

其中dmax表示网络预期最大延迟,dmin表示网络逾期最小延迟,r表示多媒体数据的传输速率。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多媒体接收端开始接收音频数据开始,一直到缓冲区的音频数据量大于M时,才开始进行播放。

而对于视频流而言,为了保证音频数据与视频数据之间的同步,因此视频数据的播放采用事件驱动的方式进行播放,即根据所播放音频数据的时间戳选取合适的视频数据进行播放。

(二)多媒体之间的同步控制

相对于视觉而言,听觉对声音的连续性更为敏感,为此在多媒体播放时,主要采取音频为主流进行播放,而视频通过时间戳同步依据音频进行播放。其中音频、视频的同步控制流程如图1所示:

音频、视频同步播放算法如下:

1.规定音频数据域视频数据的不同步播放容忍度为Ta=100ms。定时从音频缓冲区中读取音频数据进行播放,并且记录播放音频数据的时间戳Tp,如果音频数据的延时不超过门限值M,那么就可以保证音频缓冲区中的数据可以连续播放。

2.将视频缓冲区中的视频数据按照时间戳进行排序,并选取最早的视频数据对其时间戳Tv进行判断:如果Tp—Ta≤Tv≤Tp+Ta,则播放该视频;如果Tv≤Tp—Ta,则表示视频数据滞后于音频数据超过了不同步播放的容忍度,则将该视频数据抛弃;如果Tv≥Tp+Ta,则表示视频数据超前于视频数据超过了不同步容忍度,则重复播放该视频数据,直到下一次播放音频数据时,再进行判断。

五、结束语

针对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多媒体数据不同步所造成的教学质量问题,本文采用缓冲区技术和时间戳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采取音频数据实时播放,视频数据依据音频数据时间戳进行播放的策略,来消除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多媒体数据不同步问题。

参考文献:

[1]白跃彬.分布式多媒体系统同步机制的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7):P17—19

第6篇:多媒体系统范文

关键词:媒体通信;信息技术;多媒体通信

中图分类号:TN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3-0033-02

1 多媒体的概述

应用多媒体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应用的时代特征,是计算机的又一场革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向着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速度已经明显加快,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使人类信息交流的方式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将人类信息传播的路径大大缩短。

究竟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一词从英文“Multimedia”翻译而来,该词由multiple和media复合而成,核心词是“media”—媒体。媒体(medium)一词在计算机领域有两重含义:一重是中文常译为“媒质”的信息存储实体,如磁带、光盘、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等;另一重是指中文译作“媒介”的信息传递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指的是后者,即“传递信息的载体”。

2 多媒体通信的特点

多媒体通信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和同步性三个特征,并且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一是交互性。交互性是多媒体通信系统区别于其他通信系统的重要标志,它是指在通信系统中人与系统之间的相互控制能力。交互性为用户提供了对通信全过程完备的交互控制能力,要求多媒体通信网络提供双向传输能力,这种双向传输通道从功能和带宽来讲是不对

称的。

二是集成性。多媒体通信系统需要具备能同时处理如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显示的能力。由于各种媒体之间存在着空间关系、时间关系、链接关系等比较复杂的关系,因此,要求多媒体通信必须具有集

成性。

三是同步性。同步性是多媒体系统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它是由多媒体的定义决定的,是指多媒体通信终端上显示的声音、图像和文字等必须以同步的方式进行工作。

3 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

3.1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中最关键的是音频和图像压缩编码技术:(1)音频数据压缩技术。声音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携带媒体,是多媒体技术研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对数字信号进行量化和压缩编码处理,便于声音信号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和处理,同时也增强其抗干扰的能力。(2)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通信中的另一类重要的媒体就是图像,它不仅能够以更直观的形式传递出信息的内涵,也更易于理解接受。但在通信过程中,由于存储图像占用的空间较大,所以很有必要对其所生成的数据信号进行压缩处理。

3.2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包括接入网技术和宽带网络技术。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能够满足多媒体应用需要的通信网络必须具有“可提供服务质量的保证、具有高带宽、能实现媒体同步”等特点。因为网上传输的是由多种媒体综合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数据流,不但要求网络具有对各类信息进行高效综合的能力,还要求网络可以对信息进行高速传输。

3.3 多媒体信息存储技术

多媒体信息对存储设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存储设备的容量足够大,还要求带宽、存储速度等达到一定水平。为了获得大容量的存储,并进一步提高数据的读取速度,SAN作为一种新技术应运而生。SAN的实质是一种新型网格,以数据存储为中心,采用可伸缩的网络拓扑结构,利用光线通道进行有效的数据传输。

4 可视电话系统

理想的多媒体通信方式是人们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进行多媒体信息交换。电话交换网的显著特点是通过呼叫—建立的方式,两个处于不同地点的用户就可以通过交换机形成一个直接通路进行信息交换。在传统的电话线上只能传输模拟信号的声音,要实现传输数字化信息,则必须利用调制解调器转换。

4.1 可视电话的组成

可视电话在组成上一般分为四个部分:(1)语音处理部分包括电话、语音编码器等。(2)图像输入部分常用光导摄像管、CCD摄像机。(3)图像输出部分常用电视机、监视器、液晶显示器。(4)图像信号处理部分使用专用控制器。

4.2 可视电话控制器的功能

(1)图像信号A/D和D/A转换。A/D转换器将由摄像机获取的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以便对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D/A转换器是将经过处理后的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2)帧存储器。对于数字化处理的图像信息按动态帧存储。帧存储器容量和类型选择取决于所要处理的图像信息。(3)信源编码/解码。信源编码就是图像信息压缩编码,采用高效压缩编码技术。(4)信道编码/解码。信道编码的目的是在图像信息中插入一些识别码、纠错码等控制信号,提高抗干扰性。(5)调制/解调。调制是将信号变换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的过程,即数字信号调制模拟信号的过程。(6)传输信道。由于有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两种不同的信道,因此可视电话技术的发展也有两个方向:一是利用现有廉价公用电话网,进行简单可行的多媒体通信;二是利用ISDN进行动态图像传送。

5 多媒体通信的应用

信息化社会已经来临,教育、科研、商业等众多行业开始注重利用多媒体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多媒体通信从而在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

一是科研和工程:在该领域中,多媒体通信的使用为分布式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二是办公虚拟化:商业化环境和办公场所是多媒体通信主要的应用领域,将异地的办公人员密切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就是利用多媒体通信技术建立起来的虚拟办公室,从而方便地进行信息处理和交流。

三是服务行业:财政、医疗服务和教育等领域是多媒体通信在服务行业的主要应用范围,在远程教育中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将地理限制完全化解,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远距离的学生在这种生动而深刻教育方式下提高学习效率。

四是家庭:多媒体通信可以为家庭用户提供如新闻、休闲、资讯、保健、管理等大量的生活信息服务,用户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各种信息,这为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家庭中创造了美好的前景。

6 多媒体通信的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一直是多媒体通信中的关键,它包括多种媒体的信息压缩处理和多媒体信息的分布处理。在文字信息处理方面,文字的识别和文本数据的压缩是研究的重点;在图像信息处理方面,人们正在研究和开发新一代的图像压缩编码算法,力求将计算机视觉、图形的理解和识别等技术融入其中;在语音信息处理方面,对语音信号的输入、识别与合成是深入研究的方向。

7 多媒体通信的终端技术

随着半导体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多媒体通信终端的性能越来越强大,体积却越来越小,可见,简单实用小型化是多媒体通信终端的发展趋势。此外,多媒体通信终端的发展离不开与各种多媒体业务的融合,如会议电视、家庭办公、远程教学、实时点播等,以及IP接入、ISDN接入等多种接入方式。

参考文献

[1] 马华东.多媒体技术原理及应用[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2.

[2] 蔡安妮,孙景鳌.多媒体通信技术基础[M].北

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3] 胡晓峰,等.多媒体系统原理与应用[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

[4] 林福宗.多媒体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0.

[5] 王行刚.多媒体通信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

版社,1996.

第7篇:多媒体系统范文

关键词:智能化;网络;控制;多媒体;教学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268-02

0 前言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2007国家教育质量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事实上,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它具有生动、直观、灵活的特点,能在单位时间内增加更多的信息量、能将授课过程中的一些很难直观表达的问题,生动、灵活地表现出来。因此,多媒体教学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个高等学校建立了起来。经济管理院系怎样建好、用好、管好多媒体教学系统,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更大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研讨的问题。

1 传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不足

一般传统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由中央控制器、控制柜、投影机、屏幕、计算机、影碟机、录像机、功放、音箱、话筒等组合而成。其核心部分为中央控制器,其他的硬件通过与控制器连接并受控于它来实现多媒体教学。然而,由于传统的中央控制器功能单一以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管理归属不同,建设地点分散,建设时间、规格和型号不统一等原因,给教师的使用和管理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结合传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情况,我们可以将其引发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使用手续繁杂

教师使用多媒体所需要办理的手续繁杂。课前一般需要履行以下手续:填写使用登记表、取控制柜钥匙、打开柜锁、开启必要的设备进行授课;下课后,还需要将所有设备复位、关闭电源、锁好柜门、归还钥匙。

1.2 故障排除不及时

多媒体系统的硬件设备种类繁多,设备之间的连线复杂,设备的故障率高,排除故障和维护的时间长。出现一些常见故障,只有通过电话或者下课时通知维护人员才能解决,不能及时排除,这样就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1.3 维护管理工作零碎繁重

在处理计算机病毒、系统破坏、软件丢失、系统和病毒库升级等问题时,只能在本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必须逐一操作而不能同时进行。这种单机的恢复无疑给维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量。

1.4 使用培训效果不明显

虽然开课前进行使用培训,但是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又忘记了操作步骤。还有因设备不统一而让教师搞混了各自的操作,造成在运用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人为增加了设备的故障率,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且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 基于网络环境下智能中控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优势

如何克服上述问题,更好的方便老师们的教学,我们提出了基于智能化集中控制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整体设计。在对各厂商生产的硬、软件产品进行论证的基础上,可选择一些在市场上比较成熟、稳定性高且功能上完全能弥补传统多媒体教学系统不足的先进产品和技术,创造性地建立多媒体教学智能中控管理系统。这样的系统将由中控管理子系统、监控管理子系统、网控管理子系统、流媒体课件实时录播系统组成,与传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2.1 批处理开关机

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室的多媒体中控管理子系统实现对所有多媒体教学系统内的主控柜和各种硬件设施(如电子柜门、电脑、投影、电动屏幕、功放、IP电话等)的批处理开关机。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上课的老师就无须填写使用登记表和领用、归还控制柜的钥匙,从而可简化多媒体使用的手续。

2.2 内置IP电话与远程控制

能够在中央控制室通过监控管理子系统以及中控管理子系统中的内置IP电话与远程控制功能,及时发现并维护多媒体教学系统出现的故障,做到出现故障能在第一时间内解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故障对正常教学的影响。只需在中央控制室通过多媒体网络中控管理子系统,就可以对每一间多媒体教学系统内的计算机同时进行查杀病毒、软件安装和系统升级,这将大大减轻管理和维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3 网络环境教学质量监控

监控管理子系统以及中控管理子系统允许教学管理人员在校园网内任何有计算机的地方,通过授权就可以实时对每间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授课情况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方便管理。

2.4 实时录播

在中央控制室可通过流媒体课件实时生成子系统,由一名操作人员控制,就能将优秀教师所授课程的内容进行实时的录像、整合、编辑、播放,提高时效性,实现优势资源共享。

3 网络环境下智能中控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

3.1 系统概述

多媒体智能中控管理系统由智能中控管理系统、监控子系统、流媒体课件录播子系统、网控子系统四部分组成。能根据课表自动开启或关闭教学系统设备,自动诊断故障。通过图形化的显示界面,实时显示多媒体教学系统内中控、投影机、计算机、主控台的工作状态。远程监视教学系统计算机桌面内容并能接管键盘和鼠标,方便进行远程处理与控制,从而实现对故障的快速排查与维护。全方位、高清晰、实时监控,随时提供设备状态预警。系统能自动生成流媒体课件,完成宝贵的课件资源积累。

3.2 总体结构设计

整个多媒体智能中控系统,是由总控室、传输网络以及各独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设备三部分组成,其中总控室包括一台专业服务器和多台高配置多媒体计算机,分别完成设备控制、视频监控、网络控制、教学录播、课堂直播等工作。传输网络包括现有校园网和监控网络。多媒体教室内设备都可通过IP数据包在校园网上传送。监控的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可通过专用监控网络来传送。各教室相对独立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较多,由智能中央控制器进行集中管理,主要完成上课时教师所需AV设备间的视频、VGA信号的切换等。

3.3 主要系统功能设计

(1)智能中控管理系统。

系统应操作简单方便,可实现远程一键开启与关闭教学系统内所有设备(投影机关闭时可设有3-5分钟散热延时),并完成设备检测与故障排查。教师只需按课表安排,进教室即可进行多媒体教学。主控台有蜂鸣器提示教师推开主控台,教师在柜门锁闭时可通过一键呼叫功能与主控室直接联系;非接触式IC卡,可实现刷卡自动打开主控台和多媒体系统。

多媒体控制系统的核心设备可由控制计算机与教室内集中控制器组成,所有操作由控制计算机向集中控制器传送232串口指令完成。集中控制器具有VGA矩阵、视频矩阵、音频矩阵、讲台门磁、投影机断线、电脑断线、大门门磁、投影灯开关检测模块、IP电话对讲、一键开关机等功能模块,通过集成电源管理,控制电动幕、投影机、电脑、功放等设备。

(2)监控子系统。

多媒体教学系统全部实现不间断高清晰数字监控和全数字录像,能实时监控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课堂和设备运行情况。监控系统可同时保持与教务处长及教学主管副校长、校长办公室的连通,真正实现高清晰教学质量实时监控。监控系统的录像(其摄像头可以远程任意变焦、350度自动旋转)、回放、自动保存、更新都可通过内网实时传递,同时还可以通过大屏幕背投系统监看所有多媒体教学系统。监控信息可经过系统录制、编辑后,作为节目源供播放或点播。

监控显示画面可手动、自动切换,可25帧/秒全屏显示,可单画面、四画面、十六画面回放,压缩算法MPEG-4/H.264,录像速度50-200M/小时/路,音视频同步,可设置COM口与485的转发速率,可控制云台镜头与快球。

(3)流媒体课件实时录播系统。

流媒体课件自动生成子系统的功能是通过软件实现完成宝贵的课件资源积累,把整合叠加的视频、音频和计算机图像(课件)数据保存到教学系统端或者远程服务器上。系统可采用流媒体技术课件到Internet。视频课件同步录制、同步生成、同步直播、同步网络存储、实时点播。适应宽带到窄带。

在视频压缩策略上拟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MPEG-4压缩编码技术,对连续性或清晰性计算机画面采取智能变率的压缩技术,清晰度可调,以调整数据量;采用流媒体格式传输,可以选择不同的编码压缩格式;实现在窄带上传输动态性高的变化。通过VGA采集,不需要在教学用计算机上安装任何特别程序,就可以将计算机显示器能显示的内容全都采集(包括视频画面)。系统通过网络远程控制管理,网页式录入、维护;自动生成、自动同步更新记录库。

(4)网控子系统。

网控子系统可以对教学系统中各计算机进行远程管理,进行系统病毒库升级、远程维护,达到实时维护的效果。具有网络对拷功能,可以快速将一台机器上安装好的系统部署到整栋教学楼的所有计算机上。网控系统通过发射端收集所有网卡的MAC地址,在发射端进行排序,然后将参数传递过去,就能将所有的计算机的IP地址进行自动分配、修改并固定下来、通过传递参数还能实现批处理修改计算机名、设置DNS和网关等。

4 结束语

随着国家、省、校三级教育质量工程实施方案的出台,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重中之重。智能化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与管理,与教学改革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管理院系要在教学活动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

参考文献

[1]彭妙颜. 多媒体视听教学系统中的智能化群体互动技术[J].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6,(1):69-70.[2]万华明,吴军,易力. 可管理开放式智能网络化多媒体教室教学系统的设计构建与实现[J]. 江西科学,2005,(3):259-263.

第8篇:多媒体系统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IOS平台;流媒体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6-8784-05

目前手机终端已超越其他终端成为第一大上网方式,终端携带方便,可操控性强,观看或收听节目时受约束条件少,特别适合现代生活方式,它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生活方式的需要,填补了人短暂空闲时间娱乐的空白,“新媒体”概念也随之兴起[3]。移动多媒体技术使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时空拓展效能更高, 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新渠道[4]。

1系统相关技术

1.1 IOS系统

苹果iOS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手持设备操作系统。苹果公司最早于2007年1月9日的Macworld大会上公布这个系统,最初是设计给iPhone使用的。iOS与苹果的Mac OS X操作系统一样,它也是以Darwin为基础的,因此同样属于类Unix的商业操作系统。其开发语言主要是Objective-C, Objective-C 建立在 C 语言之上,意味着它是在 C 语言基础上添加了扩展而创造出来的能够创建和操作对象的一门新的程序设计语言。在最新的2012年12月编程语言排行榜中,Objective-C凭借飞速的增长速度,已经挤入前三。

2.1系统框架设计

本系统主要分成本地音频播放,在线音频播放以及在线视频播放三个功能模块。

本地音频播放,主要针对用户iPod存储,同步的音频文件。获取iPod音频文件列表,播放音频,实现音频控制。

在线音频播放,选择对QQ音乐中提供的音乐文件进行在线播放,本地缓存,以及下载到本地。

在线视频播放,选择对土豆网络视频的在线播放。

2.2系统功能交互设计

4 系统测试

5 结束语

该文的研究目的是实现IOS的多媒体播放系统,包括iPod乐库的音频播放,在线音乐播放,在线视频播放,并在真机上做了相应的测试。通过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以及文章的书写,对IOS开发有了更系统,更深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钟冠贤.Objective-C编程之道[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2] Kochan S G. Programming in Objective-C 2.0[M].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2009.

[3] 徐涛.?多媒体手机电视广播的发展[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5).

第9篇:多媒体系统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管理;管理及服务系统;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4-0000-02

Multimedia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ystem Design Based on ISO9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Feng Jianping,Huo Jieting

(Inner Mongolia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Hohhot01007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University multimedia management system and ISO9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ombining,multimedia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ystem design based on ISO9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mainly including two aspects,one is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service,second,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pplied to the internal management,and internal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teaching,both through the ISO9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an be achieved unprecedented unity.

Keywords:Multimedia management;Management and service system;

ISO9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一、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多媒体教室管理现状

(一)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ISO9000族的核心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总结了工业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对推动组织的质量管理,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提高产品质量和顾客的满意程度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采用。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领导者有效的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其称之为“PDCA”的模式可适用于所有过程,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精髓。PDCA模式可简述如下:

P-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D-做:实施过程。

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管理界普遍认为,PDCA模式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式,它是组织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是改进任何一种管理工作的合乎逻辑的有效工作方式。可以说,PDCA模式是一个组织改善其绩效的必由之路

(二)多媒体管理现状

现阶段多媒体管理主要分传统管理及现代化管理两种管理方法。传统管理主要是指教师填写纸质多媒体预约单,再由管理员整理后在上课前开放预约的设备。这种方法工作量大,人工操作容易出错,不易维护,而且如果设备出现问题或是教师调课、换教室,就得去多媒体管理部门登记,不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现代化管理主要是利用基于网络的多媒体管理系统,教师在家通过网络就可以预约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极大地避免了人为的错误,但是现有的多媒体管理系统只是普遍实现了预约功能,而且预约时间多为一星期左右,这使得长期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教师至少每周预约一次,带来了使用上的不便。另外,这类系统大多缺少关于多媒体设备的相关情况及教师或学生与管理员的互动,不利于多媒体的管理。

二、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多媒体管理及服务系统

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多媒体管理及服务系统(注:以下简称“系统”)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教学,还可以实现对内部服务人员的有效管理。

(一)提高服务质量,为教学提供保障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思想蕴涵了“预防、监督和持续改进”等科学管理机制。系统的设计应以学生和教师(顾客)为关注焦点,按照PDCA模式的要求,以保障教学质量、服务教学、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为质量目标,以期实现持续改进、不断创新。我校多媒体服务部门的质量监控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使多媒体教学服务的全过程中不同环节均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了教师、学生的授课质量,为教学提供优质服务。系统强调PDCA,先策划好再实施,通过检查发现不足,通过改进过程获得更好的结果。

P―策划,依据客户(教师、学生)需求来建立目标及必要的过程。此阶段,系统设计了预约多媒体设备的功能。由于讲授的课程不同,使用设备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偶尔需要多媒体设备辅助讲授,比如高等数学;有的课程需要计算机全程参与,比如三维动画等计算机类课程,所以系统的预约又可分为临时使用预约和长期使用预约。其中,临时预约可预约一个星期内的设备使用,长期预约可一次性预约整个学期的设备使用,当教师上课情况发生变化时,可根据需要随时登录系统进行预约更改。

D―实施与运行,根据系统统计的设备预约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开放相关设备,设备管理人员在多媒体使用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以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C―测量与评价,教师和学生可针对系统或设备在预约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系统中留言或填写设备报修记录,系统管理员会根据情况通知相关系统维护人员或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系统或设备的维护。

A―持续改进,针对上一阶段提出的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处理后,给予提问者回复并要求提问者对问题的解决结果进行确认。系统还可根据教师预约及使用情况提供设备预约、使用、维修等统计数据,提供给相关部门及领导参考。

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的。多媒体管理服务部门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下图为多媒体系统服务教学PDCA模式图。

(二)加强内部管理,为教学保驾护航

高校的多媒体服务部门在高校的多媒体建设与发展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的定位是否准确,作用发挥的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多媒体管理效率和发展水平。多媒体教学,除了老师认真教以外,多媒体的环境、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它既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又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多媒体服务部门必须要加强内部管理,充分发挥现有多媒体设备的作用,能够为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多媒体管理及服务系统按照PDCA模式的要求,对多媒体服务部门内部管理进行了规范,提高多媒体服务部门的竞争力。

P―策划,只有明确自己的定位,才能更好的行使自己的职权。多媒体服务部门要实行科学化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因此,根据新形势的发展和需要补充和修订多媒体服务部门管理职责,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职责细则。这些规章制度可提高教师、学生遵守操作规程与爱护公物的意识,减少设备损耗,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度,也为多媒体服务部门行使职责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D―实施与运行,根据相应规章制度,系统要求需根据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情况,认真做好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和故障排除等维护管理工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系统可对需要维修的设备进行跟踪,由管理员进行登记,保存有关的维修记录,维修后送回由管理员标注完成,还可以帮助管理员准确把握设备的状态,减少设备故障率。多媒体服务部门的内部管理工作,不只包括设备的管理,还包括服务队伍的管理。只有做好服务队伍的管理,才能保障设备的有序管理,才能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技术人员要从“管理员”向“服务员”的角色转变。系统对服务队伍采取上班签到、下班签退、值班记录及维护记录多方面、全方位的考核方法,强化多媒体服务部门内部人员管理。

C―测量与评价,系统可根据设备维护情况生成相关维护日志,从而可以全面反映出设备的使用情况及状态。系统还可根据报修人员提供的反馈信息对设备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根据安全、卫生、纪律、成果、事故等情况对管理人员进行评级,使我们的服务队伍不但是“服务员”,还要成为指导员、技术员。

A―持续改进,服务创新型多媒体服务部门对服务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但要懂技术、会管理,而且要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应急的问题。一流的服务就要有一流的人员,上级领导也可根据系统提供的各项统计数据对服务、对内部管理方法提出改进要求,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总结经验,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

三、总结

从管理和服务方式的整体看,多媒体教室就是一个成果和人才的加工厂:“客户”(教师和学生)拿出产品的设计要求(预约使用计划);多媒体管理人员进行审批;多媒体技术人员进行项目的物质准备和技术准备;“客户”进入多媒体教室成为“主人”,在工作中进行自我管理;多媒体技术人员进行快速的服务并对问题进行处理;(成果和人才)产品的生成;循环上述过程。

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多媒体管理及服务系统按照PDCA模式要求设计,多媒体服务部门对外服务教学、保障教学质量,对内加强管理,力求打造一支结构和谐、诚信待人的服务团队,为教学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肖素芳,陈锦秀.构建高校实验室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平台的研究.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8(17),4

[2]仝其根,李红艳,刘慧.超越传统管理模式创建服务创新型专业实验室的思考.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