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管理工作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

第1篇: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

1、推动矛盾纠纷联动化解。坚持社会矛盾调解优先原则,建立健全调解组织,加强对调解组织的联系和指导,帮助调解组织增强矛盾调处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真正使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人管,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

2、推进社会矛盾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活动进行经济效益和稳定风险“双评估”,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相关机制,做到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对水利系统的社会矛盾进行排查。对重要政策出台及时进行风险评估,确保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时效性。在真评、真用、真否上下功夫,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决策一出台,矛盾跟着来”。

3、稳妥处理各类敏感性事件。完善应急工作预案,加强合成演练,确保反应快速、指挥有力、处置高效。提高现场控制和处置能力,确保关键时刻冲得上、稳得住、控制得好,最大限度减少对抗性。

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1、推行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发挥信息员的作用,加强联系,开展经常性工作,保证信息畅通。全面推行社会管理“网格化”。

2、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在重点区域和重点方位,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逐步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确保单位不发生治安责任事故。

三、加强从严治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排查整治社会治管理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深入开展防火防盗防事故等治安问题整治行动,加强社会治安重点排查整治,特别加强档案室、财务室、单位车辆的安全与管理。

2、加强对单位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维护和运用,保证所有监控设备的完好正常运行。

3、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加强“城乡互联、统筹共建”,认真开展“双联双促”活动,结合新一轮“三万”活动,听取群众意见、排查化解矛盾、宣传防范知识,提高群众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四、完善工作机制,推进综治工作落实

1、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责任制建设。各二级单位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要签订责任书,把社会管理和平安建设落实到单位的每一个人,严格目标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逐级分解责任,逐项抓好落实。各单位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能,落实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第2篇: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

    现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切实做好灾区劳动力就地安置和民工有序流动工作要点〉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灾区劳动力就地安置和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劳动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切实做好灾区劳动力就地安置和民工有序流动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把我们的思想统一到国务院的通知要求上来。

    二、按照国务院通知精神,加强对外来劳动力宏观调控的力度,结合目前我市对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和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的检查,坚决杜绝私招乱雇行为。

    三、加强与相关省(市)、自治区劳动厅(局)驻京劳务管理处的协作,注意灾区民工的动向。自1998年12月1日起至1999年12月31日止,本市行政区域内新招用外地务工人员的用人单位必须通过外埠劳务基地有组织的招用外地务工人员,不得招用零散外埠劳动力。对特殊需要的,须经市劳动局批准。

    四、切实加强对民工有序流动和春运工作的领导。市劳动局成立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和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为市、区(县)劳动局的主管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劳动局就业管理处。各区(县)劳动局及使用外地务工人员较多的单位也应成立相应办事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外地民工留京过节的工作。各区(县)劳动局及用人单位于12月31日之前将领导机构组成情况报市劳动局就业管理处。

    五、使用外地务工人员较多的用人单位应按50%的比例安排外地民工留京过春节。对在京过节的民工,市、区(县)劳动局将优先办理有关手续。

    六、在1999年1月1日至3月1日期间,各级劳动部门暂停办理外地务工人员手续;各用人单位暂停招用外地务工人员;外埠劳务基地暂停向北京输送劳动力。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在此期间招用外地务工人员或办理审批手续时,必须报市劳动局批准。

    七、建立值班和民工流动信息的通报制度。自12月1日起至1999年春运结束前,各区(县)劳动局、市属各局(总公司)于每月的10日、25日分别上报市劳动局就业管理处一次工作简报;1999年春运期间每周四上报一次工作动态情况。

    八、春运期间,市劳动局将组织相关区劳动局和省(市)、自治区劳动厅(局)驻京劳务管理处对本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的外地民工流动情况和崇文门三角地等外地人员非法聚集地进行监测。

    九、春运期间,市、区(县)劳动部门要加大对私招乱雇外地务工人员、侵害外地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及其他扰乱北京市劳动力市场行为的打击力度。

第3篇: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

一、指导思想

2007年全县农经工作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市农业农村工作、市农经工作要点及全县镇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以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三项管理”为重点,以规范化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加大审计工作力度,村立有为才有位,争先创优意识,力争使全县农经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是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二是稳定合理的农税负担,深入开展专项治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严格依法行政;三是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四是农村村社财务会计管理是农村工作重点,是干群关系的焦点,探索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五是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

三、主要工作

1.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二轮土地承包的后续完善工作,全县土地经营权证发放及承包合同规范率达到100%;二是规范镇级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要求村建立土地承包合同档案,各村社率达100%;三是建立土地纠纷咨询登记、调查及处置程序;四是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法》培训,组织各镇农经人员集中培训;五是开展土地流转规范管理试点工作,以村为单位,在2个村开展试点工作,拟定试点方案;六是开展农村土地管理专题调研;七是编发关于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简报2期。

主要措施:1.开展培训,提高业务水平;2.4月份开展检查并写出总结;3.对农民上访的土地纠纷要及时调查、处理,要有记录和处理意见。

2.负担监督管理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市减轻农民负担有关政策,认真落实“四制”,镇、村报刊订阅限额制的监督管理,强化农民负担的监督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农民上访的加重负担的问题,以稳定负担水平,防止负担反弹;二是农村教育收费专项调查,全面实行农村地县中小学义务教育“一费制”;三是加强对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监督管理;四是加大专项治理力度;五是切实履行职责。

主要措施:1.3月份起草减负工作意见;2.3月份完成2007年度镇、村级报刊订阅调查并写出简报;3.8-11月份开展减负监督检查1次并写出总结;4.农村教育收费专题调研;5.编发农民负担管理工作简报2期。

3.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农村财务公开工作,确保公开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公开的质量和效果,村务公开率达到100%;二是推广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范村社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村社级财务制及电算化点,在曾家镇开展试点的基础上,专门组织力量进行一次检查,要进一步做好规范和完善工作;三是开展农村信息化试点工作,建立完善农村经济数据库,为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快捷、优质服务。

主要措施:1.参与县民政局牵头的村务公开检查,重点指导农村财务公开工作;2.开展财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3.5月份与财政局会管科开展村级财务检查并写出总结或简报;4.开展相关调研。

4.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工作

一是积极宣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大意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二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管理、营运水平。

主要措施: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关知识培训;2.指导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3.开展专题调研并编发简报。

5.农业(农经)统计工作

一是及时、准确、全面完成各种统计报表及分析;二是2007年度增加农业季报汇总工作;三是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确保统计数字真实可靠。每季度进行一次农村经济运行情况通报。

6.加强农经信息和调研工作

主要措施:1.农村承包地保护及利用;2.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调研;3.农经体系建设调研;4.村级财务制调研。

四、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农经工作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要充分认识到,农经工作是把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和长期稳定的需要,是解决当前农村矛盾,保持农村稳定的需要,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护广大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性权益的需要,因而要努力取得各级领导对农经工作的重视,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农经工作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参谋助手。

(二)坚持农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考核体系。首先,建立工作责任制度,根据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岗位责任和工作职责,将各项任务及指标分解到站上每位工作人员。各镇农技中心也要按照县里的总体安排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农经工作计划,并要细化、量化,责任到人。其次,建立健全考核体系,依据分配给各镇和站上每位工作人员的指标任务,制定考核细则,年末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检验各个镇和站上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效。第三,建立健全工作规章制度。农村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管理已经有一整套规章制度,在今后工作中要不断完善,加以改进,使之更加合理有效,逐步形成科学的操作规程和有效的工作方法。

(三)加强调查研究。农经工作已上了轨道,对一些重大问题和深层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要力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经营管理工作的新思想、新措施,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管理工作新机制。

(四)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素质。通过每年农经干部继续教育和实践锻炼,使农经干部掌握并正确运用党的政策,掌握现代管理知识,懂得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具备履行职责,做好工作的能力。同时教育农经干部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努力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修养,在工作中继续发扬“讲奉献、讲团结、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牢固树立“三个代表”的思想,切实把农经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4篇: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工作;信息化;分析

一、引言

电力是国家的基础性能源,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调整、改革。在电力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发挥信息技术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需要财会部门通过融入信息技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及时、详细的财务信息,以供决策者参考、评价及权衡,不断优化电力企业经营生产效率、提升电力企业形象及履行更好的社会责任。

二、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或者电子化管理手段来完成会计工作。以计算机为基础展开的会计工作与传统手工会计工作相比统计效率更高、数据更完整、信息更可靠等特点,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具有熟练操作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要从原来的手工记账转变工作思维,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手段完成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

三、信息化背景下电力企业财会工作要点分析

1.电力企业财会管理中先进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的应用

通过加强电力企业财会管理的信息化与电算化,将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资产情况、预算编制下达、人员薪酬福利、收入及成本费用核算、工程项目物资出入库及在建工程竣工结算、税收清缴、资产评估等一系列的业务通过信息化得方式方便、快捷、完整、准确的地统计展现出来,使得电力企业的管理层能够更为方便、及时地了解电力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风险,降低企业非经营性管理成本。

2. 快速更新财务管理软件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高度运用并强化了计算机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管理,仅财会方面主要推行的管理软件就有SAP管理系统、远光财务管控、员工报销、MDM主数据管理平台等。SAP管理系统联动集成了人、财、物数据信息,同时系统集成了各业务部门的数据传递,实现了物资采购到财务出入库核算,工程管理部门订单管理项目到财务WBS元素单项核算、在建工程工作流到财务资产卡片新增,人资薪酬福利集成财务过账的管理模式;远光财务管控针对电网企业推出了购售电、税费的单据集成推送、现金流预算的业财集成、资金支付的电子化审核流程、报表的汇总穿透查询等功能;员工报销系统集成了业务部门所有成本费用列支情况,通过业务部门申请、审核后流转到财务部门审核制证,将业务流程延伸到前端,管理链条形成闭环;MDM平台主要用于公司主数据新增、变更,如组织结构、财务的科目变更、供应商维护等信息,通过市公司申请、省公司审核、国网公司批准的三级管理制度,强化了基础信息的准确性。

3.提升财务预算的管理力度

国网公司通过“两上两下”的预算管理模式对下属单位进行预算申报及下达的批复,在预算申报至最终下达的调整期间,财会管理者应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及计算机技术,按照国网公司零基预算及标准成本管理方式对业务部门的预算进行分解审核,强化财务预算工作。预算分解下达后,财务部门应积极通过SAP系统、财务管控系统查询、监督及后评估预算执行情况,对超预算、无预算的不予受理,挤压“水分”,强化管控预算执行力。

4. 健全工作体制

(1)在目前高度信息化时代,国网公司各部门均建设有自己的软件系统,如何将财务系统与业务部门系统串联达到信息共享、数据互传,消除信息“孤岛”,这就依靠计算机技术来实现,软件开发商应开发软件接口、新增软件功能将业财流程固化到软件系统,通过数据传递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流转,达到信息化管理流程提效率、出效益的要求。

(2)完善的体制建设应将各个部门之间的管理流程、相关制度、文件要求固化成公司的体制,健全完善财务与业务部门之间配合的短板薄弱之处,明确部门及人员权责,使得业财工作有章可循、有责可追。确保审计及监督部门独立工作职责,依法合规履行各项审计、监察,监督及评估企业财会各项工作,提高“依法治企”的透明度。

5.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

目前,国网公司开发的全面风险控制管理系统正逐步运用,按照内控制度及管理流程识别风险点位,组织公司相关业务部门对照软件系统提示的风险点自查分析,完善工作流程缺陷及体制缺失部分,整改风险点位暴露出的问题,进而推广并延伸自查是否有系统未发现的问题。企业应充分应用汇总计算机软件系统强大的分析数据能力,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管理的风险识别及预警机制,保证企业能够提前识别风险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应对,同时将解决此类风险措施办法固化形成案例,建立风险后评估机制,举一反三、创新开拓研究如何高效、快速应对防范新风险。

四、 结束语

根据上文所述,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必然。电力企业应顺势而为,内强管控外塑形象,树立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理念,重新审视财会工作信息技术的主导性作用,构建完善的财会工作体系,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不断提高电力财会水平,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第5篇: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

20__年,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市委、市政府和省应急办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省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促经济发展和保安全稳定相结合,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按照“以人为本、健全机制,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强化管理,快速应对、协同配合”的方针,围绕省政府20__年应急管理工作要点,不断加强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初步形成,应急管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基层组织自救互救能力明显提高,有效防范和处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减轻和消除了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社会危害和影响,确保了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工作得到加强

(一)强化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从讲政治、讲大局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保障公共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将其列为一项专门议题,对全市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重新调整了由市长任主任,常务副市长、副市长及军分区主要领导任副主任,县(市)、市直40多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应急管理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加大了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力度。成立了市防汛抗旱、重大动物疫情、公共卫生、森林防火、食品安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专项应急救援指挥部,为全面推进各项应急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各县也相应建立组织机构,完善了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联动体系,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预防为主、应对有力,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工作局面。市政府定期研究应急管理工作的新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解决问题,做到了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到位,有效掌握了应对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主动权。同时,严格实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初步形成了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住的应急管理体制。

(二)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本着“未雨绸缪、平战结合”的原则,按照“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和“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一岗多职”的要求,以公安、部队、武警等骨干队伍为主体,以基层民兵、企业、社区综合应急队伍为基础,整合现有专业救援力量,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强化

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形成了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符合地区实际的应急救援队伍格局。20__年,各县分别成立了民兵应急营,所有的乡镇基本都成立了民兵应急分队,采用集中时间,统一管理,封闭训练的方式,开展各类应急处突训练和演练。同时,注重专群结合,建立起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畜牧疫情、公共卫生、消防灭火、煤矿、电力、通信等专家人才库,充分发挥专家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研判、决策咨询、专业救援、事件评估等方面的作用。

二、预防为主,多方协作,应急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一)建立健全防范机制,提高防范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根据《++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预防措施、运行机制、处置程序和善后处置,规范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流程,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相互衔接、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体系,各级各类预案基本覆盖了全市常见的突发公共事件。整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及部门应急预案基本实现了统分结合,自成体系,为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增强全社会快速反应能力,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做到了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基础工作与实战演练相结合,变过去的事后、抢救性的被动应对为事前、预防性的主动控制,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20__年我市共专项应急预案18个,部门预案25个,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39个,预案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二)建立健全协同配合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坚持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本着“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认真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 建立健全了应急处置联动机制,明确了各方职责,确保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高效运转、快速反应,各司其职、分工配合,共同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为不断完善联动机制,提高妥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真正达到了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的目的,20__年我市开展了地震、治安防暴、消防、旅游、公共卫生、煤矿、非煤矿山等共250余次应急演练,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三)建立健全公共保障机制,提高全社会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坚持认真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事前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了日常管理之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应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全年共培训应急管理工作人员17人,公务员应急管理知识培训5000余人。进一步规范应急值班和信息处理工作,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规范信息报告和处理程序。同时,加强预测预警系统建设,逐步建立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严格落实应急信息报告特别是重大紧急信息必报制度。积极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工作,认真总结分析本区域、本行业发生过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从中查找易发突发公共事件的危险源,建立危险源数据库,逐步开展应急资源普查工作,建立应急资源数据库,拟订调用方案。做到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力争把灾害与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把各种资源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危机应对和防范工作当中。

(四)加强基层,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应急工作薄弱环节。

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基层应急试点工作的安排部署, 20__年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落实,本着加强基层、夯实基础的原则,结合我市开展的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针对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人口居住分散,防灾意识差,自救、互救能力弱等特点,周密组织,积极落实,紧紧把握“抓源头、抓苗头、抓早抓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一根本,着力抓好基层应急组织体系、预案体系和基层应急队伍等方面工作,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基层实际的应急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有效提高了基层的应急处置能力,做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解决在基层”。其它各各行业、领域也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强化应急管理基础工作,进一步扩大应急救援体系的覆盖面。同时,加强重要部位、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应急管理工作,特别是各类高危企业按照“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处置有机制、善后有措施”的要求,强化了应急协调、联动救援工作。

(五)广泛宣传,深入教育,形成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常备不懈,防患于未然,确保万无一失”的要求,发扬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的优良传统,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充分利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加大对应急预案和应急救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向各族群众广泛宣传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我市多年来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卓有成效的工作,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灾害知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高了群众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和自救能力。全年免费向群众发放防灾救灾手册和宣传单10余万份,并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真正把应急自救的实用技能交给群众,提高公众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整体素质。在大部分中小学校开设了公共安全课程,有针对性地宣传应急救援的必备知识,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强化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遇险自救能力。

20__年,我市始终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工作中,我们认为:一是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这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二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这是统领应急管理工作全局的指导思想;三是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责任意识,这是彰显应急管理工作人性化的重要体现。四是必须认真研究工作规律,这是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的根本要求;五是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是推进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的关键要素;六是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这是实现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经常化的制度保证;七是必须紧紧依靠社会各个方面,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这是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群众基础。

第6篇: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

不断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在2013年底公示的我省省级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名单上,广元的朝天区、旺苍县、剑阁县入选。

针对怎样建设“法治广元”的问题,广元市市长王菲回答:“总体上就是: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权力运行规范协调,公平正义得以实现,社会运转井然有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成功创建法治县(市、区)的并不只有广元。从全省范围来看,被评为我省省级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的共有6个城市、54个县(市、区),成都、眉山、乐山峨边彝族自治县、阿坝九寨沟县等名列其中。

开展“基层法治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仅是我省加强基层依法治理的缩影。近年来,我省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有序推进。全省新建农村社区1500个,初步构建起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互助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我省还积极稳妥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目前全省社会组织总数达35461个,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

《四川省依法治省2014年工作要点》出台后,我省各市(州)以法治城市、法治县(区)创建为依托,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成都金牛区探索出“居民自治工作法”的社会治理新路径,成立“服务群众工作队”,深入社区、院落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疏导化解遗留问题。

乐山犍为县建立县、乡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及社区(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网格配备网格员,履行社情民意收集、突发事件报告、政策法规宣传等职能,实现行政服务管理资源与乡镇、社区和网格工作力量的融合,推动服务管理一体化。

德阳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路子。中江县喜胜村在2014年开始实施《村规民约》,重点从道德层面感化、教育村民,通过合法、规范、实用的《村规民约》有效提升村民自身道德素质,使得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改革创新的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目前,德阳全市1438个行政村全部制定了《村规民约》。

“这是四川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亮点,也表明四川的社会治理纳入全面系统的法治轨道”。针对《纲要》中对社会法治提出的“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明确要求,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罗映光这样认为。

千支法律服务小分队进万村

“我们遵法、守法,要争创民主法治示范村落。”2014年1月17日,崇州市廖家镇詹湾村,一场争创“民主法治示范村”暨“文明守法家庭”评选大会在村民委员会举行。

这次评选大会由成都市司法局牵头举办,除了对9个“文明守法家庭”颁发了奖牌奖品之外,成都市司法局还邀请律师给居民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法律课。

积极参加评选和普法教育的背后,凸显的是当前我省基层群众法律意识的逐步提高。2014年开年以来,为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各市(州)司法行政系统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开展了法律服务、法律宣传和法律援助等活动。

在广元,普法队伍深入到乡镇(街道)、村社、单位和到重点工地、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2673次,积极为广大干部群众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释法析理、解惑释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49746人次。

攀枝花积极构建“1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通过构建纵横服务网络,在全市建立起以市、县(区)6个法律援助中心为依托、59个行业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支撑、60个乡镇(街道)法律援助联系点为基础的服务网络,实现了法律援助受援群体全覆盖。

“抓好依法治村工作,‘普’、‘治’并举,是夯实基层基础,推进基层民主法治进程的细胞工程,对‘治蜀兴川’和‘法治四川’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省法治办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省司法厅与相关责任单位、各市州签订了《推进“法律七进”工作责任书》,要求每年组织1000支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1万个行政村(社区)开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制宣传,每个小分队每年集中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在现有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1.5万家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年均增长20%。

创建藏传佛教文明和谐寺庙

2013年12月9日,四川省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暨文明和谐寺庙创建活动表彰会召开。会议表彰了95座文明和谐寺庙,1000名创建文明和谐寺庙先进个人和15个先进佛协。

其中,甘孜有4座寺庙获得省级“文明和谐寺庙”称号,35名僧人获得“先进个人”称号。一直以来,甘孜积极投身寺庙依法管理制度创新、长效机制建设、和谐寺庙创建活动,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去年,甘孜康定县开展400余次入寺宣讲活动,发放2000余份藏汉双语宣传手册,与200余僧尼交心谈心,解决寺庙僧尼困难问题近百件;建成1个寺庙书屋,发放26200册图书,103个书架、30个标牌。今年,甘孜康定县又将投入900余万元实施寺庙危房改造等各项工程。

“加快推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是坚决反对分裂渗透的现实需要,是宗教寺庙规范管理的迫切需求,是强化政府依法管理的重要举措。”甘孜州委书记胡昌升说。

第7篇: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

一,坚持不懈地抓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学习型科室。

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牢固树立“低调做人,高效办事,规范管理,廉洁理财”财务工作理念,不断加强财政队伍建设。

一是组织科室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区“环境提升年”文件精神,主动学习财务业务知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比照“六查六看”主要内容,逐项进行对照查摆,全力提高科室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政的能力。二是扎实开展四德建设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座谈,科室干部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工作标准有所提高,学习风气更加浓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理论素养、工作能力明显增强。三是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学习“刘淑红”同志事迹为契机,进一步改进科室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科室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力争树立科室干部信守承诺、务实高效的形象。四是扎实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认真落实我局《关于年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分工的实施意见》相关要求,积极建立健全财政系统内部惩防体系。进一步规范科室自控制度,加强自我监督。

二、抓住机构改革契机,全面加强制度化建设:

财务和基金监督科是个新科室,成立伊始,按照局领导的统一布置安排,牵头制定了本科室的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对科室全年的工作实行目标管理与考核;制定了本科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制定了科室年工作要点。使科室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关财务制度和工作岗位责任制的过程中,把科室管理职能与重在向科室工作人员中宣讲强化制度理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相结合,明确科室人员岗位的职责权限、工作分工和纪律要求,促进科室工作人员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真正做到工作有目标、岗位有责任、行为有准则、办事有制度、管理有规范

三、做好日常规范,积极推进财务管理工作。

一是抓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强调提高基础工作质量,各项财务工作中上要求作到举一反三,对以前发生的技术差错认真地进行整改调账,使财务基础规范工作质量有所提高。二是吸取经验教训,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上下功夫,按照各类相关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切实履行财务收支审批手续,财务监督从源头上抓起,合理归集收入、成本支出费用,妥善进行账务处理。三是积极做好人事局和劳动局账务合并工作,进一步规范我局资金使用和管理,下发了资金使用情况统计摸底通知,对有收费许可证的科室,统计票据的收入情况并登记造册。根据碑财发[]4号文件,与编制管理办公室分割人事局固定资产,并编制资产财务移交清册。四是配合区财局,认真做好“小金库”自纠自查和“非税票据”改革工作,同时,传统工作联系方式的基础上,设立人社局工作群,大大提升了工作效能,提高了办事效率。

四、集中人力物力,全面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组织了全局各科室负责人业务培训,拟写了财务报账整理原始凭证的有关要求和说明》对各科室负责人,局司机班的各位同志进行了统一的培训,保障了局财务报账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发展。同时,科室按照财政厅“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原则,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信息化,对全局所属科室的固定资产进行了彻底清查。为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全面彻底摸清我局“家底”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此项工作已圆满结束。

今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全区“环境提升年”目标实现的关键一年。总结上半年的工作,充分认识到存在不足,下半年,财务科和基金监督科将继续按照工作重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狠抓落实、加快推进,努力使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结合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安排意见如下:

一、要进一步加强依法理财的观念。财会管理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内控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综合业务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8篇: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

一、 当前建筑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当前建筑市场不够完善,规章制度不落实,有章不循,部分建筑公司领导目光短浅,为降低施工生产成本,拚人力,使用机械设备少,对仅有的为数不多的机械设备采取杀鸡取卵方式使用,掠夺式使用,不舍得投资更新改造机械设备,使得公司机械设备出现陈旧、落后、耗能大等现象,并且存在着巨大的生产安全隐患。

2. 公司机械设备管理不落实

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不重视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尤其非公有

制企业的问题更加突出,在建筑公司的整体管理工作中,生产、经营、人力、效益摆在公司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弱化,许多公司企业,没有真正懂机械专业、会管理和具备组织协调能力的专业设备管理人才,而公有制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随市场发展趋势,走向总承包,施工现场一线工程多采取专业分包,基本不存在机械设备管理具体工作,上述这些特点都是现今建筑领域企业弱化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因。

3. 一线工作人员组成发生变化,设备管理工作不到位

开放改革三十年来,建筑工人的队伍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多由固定工、长期工组成的建筑施工队伍,变成现在的临时工、进城农民工组成,他们的特点是流动性大,技术素质不高,对专业建筑机械的性能、操作、保养、维护等基本技能掌握不够,他们大多只重视承包工程的进度、短期利益等,对于机械设备的长期管理、维护等工作,基本流于形式。

4. 施工现场使用设备当中,因为设备的所有权不同,带来管理方面存在脱节现象

现在建筑公司的机械设备来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建筑公司自有建筑设备;二是建筑工人自带建筑设备;三是由设备租赁公司租来的建筑设备。上述三个方面来源中的设备,除工人自带机械设备外,另外两种机械设备当中,大型设备,例如:提升机、塔吊、承压罐、发电机、变压器等,现场管理一般比较到位,但对于其他一些中、小型机械设备和专用设备等就存在管理不够重视,例如:卷扬机、围弯机、对焊机、电焊机、水泵、锅炉、地磅装载机、搅拌机、运灰机等,这些设备体量不大,使用率高,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属不同公司企业,所以施工现场这些设备的管理工作出现脱节,工人在使用当中不认真维护、不能及时保养,甚至还存在“驴不死不卸磨”,设备只要转就不维护,能将就,就将就,使用方、所有方对设备管理工作两张皮,所有方认为,设备在施工现场,理应使用方维护、管理,使用方认为,设备我交使用费了,我只管用,对建筑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不重视。

二、 施工设备工地现场管理工作要点探讨

针对以上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建筑施工现状,探讨如下:

1. 对建筑施工机械选型要正确,调配要合理

各种建筑机械设备都有各自的特性,均有不同的使用要素,根据公司承揽中标标的不同,购置或租赁相应适合的现场施工机械,选择那些型号对路,节能、性能优良、安全性高的建筑机械设备,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严格按操作要求使用,及时保养、维护,减少磨损,增加使用寿命,降低生产使用成本,按照工地施工组织计划适时调配工地需要使用的不同型号和种类建筑机械设备,做到机械设备进场出场及时,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充分解决施工当中的机械设备及时到场,按时使用、保养,使用结束之后,快速退租或入库封存,彻底解决用、管、护之间的矛盾,降低使用机械设备成本。

2. 爱护使用,勿忘保养,“用、养、护”结合

机械设备在工地现场使用当中,机械手一定要按照安全操

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

与此同时,对于设备的安全生产措施不能忘记,汇集公司的设备管理部门、工程部门、施工项目部门,及时对工地现场使用的生产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加强机械设备的风险评估工作。

3. 依法做好施工现场特种机械设备安全测试

对于承压、载人等施工机械设备,应依法按时对其进行检测,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关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在工

地现场施工中,这些机械设备比一般性常用设备对施工人员和操作工人的潜在危险更大,发生安全事故可能性也大,造成社会影响范围广,为保证此类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必须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测试,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公司生产安全和工人生命安全。

4. 做好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坚持持有有关资格证书的机械操作人员上岗

有关资格培训内容包括操作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人员教育培训做到有针对性,有检查,有考试,发结业证书,坚持把好相关项目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准入关,编写制定安全生产知识资料和安全操作规程,人手一册,对工地现场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坚持每天班前安全教育,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讲,不论是谁,只要与机械设备有关联,必须接受机械安全生产教育,领导、公司员工,一视同仁,建立起自我保护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机械设备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在源头上杜绝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9篇:社会管理工作要点范文

一、总体工作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紧紧抓住加快公路升级改造、推进公路科学发展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发挥公路基础设施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路服务需求。

二、主要目标任务

(一)完成各项养护技术指标。加强公路日常养护,注重公路预防性和创特色养护,推进公路养护、应急、服务三位一体管理,巩固和完成示范路建设10KM,打造成一条生态景观路,完成凤阳综合服务区建设,年平均优良路率82%。

(二)公路工程建设目标。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洞宜线凤阳至洋江车田段公路“三升二”改造、至战备公路的建设;完成市公路局下达的公路大中修任务,努力提高建设质量,各项工程合格率达100%;同时未雨绸缪、提前部署,为迎接2015年全国公路大检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三)路政管理目标。开展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公路路域范围的路政管理,及时查处路政违法案件,查处率100%,结案率98%以上。

(四)实现党风廉政、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计划生育达标,提升行业形象。加强防范,廉政建设无违纪违规违章事件发生;稳定安全生产形势,工程建设责任事故和养护及其它责任事故死亡率为0,无重大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不超过5000元;综合治理无政治刑事和六害案件发生;计划生育实现“六无”,达到六个100%;巩固提高文明行业创建成果,争创市级文明单位。

三、主要工作要求

(一)抓好公路建设,打造优质工程

1、将洞宜线凤阳至车田段三升二公路改建与至战备公路建设连为一体,打造三横一纵公路骨架网,实现出境公路等级提升为二级公路,创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公路网。

2、以工程精细化质量管理为抓手,以确保洞宜线凤阳至车田段三升二公路改建和大中修工程建设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为重点,提高投资效益为突破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管理为目标,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完善质量自检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实行工程“精细化管理”;以“更安全、更环保、更经济”为目标,做到结构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坚固耐用,功能上体现以人为本、方便实用,整体上与环境、生态自然融合。抓实文明施工,确保交通畅通。

(二)抓好养护管理,构建秀美公路

1、以县级养护中心和示范公路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抓好公路日常养护和全面养护工作,改进管理方式,总结试点市场化养护经验,深入推进养护机制改革,促进养护市场化、规范化;及时处治突发性自然灾害的保畅通工作,并及时对水毁路段进行修复;进一步完善公路养护管理的制度体系、监管机制和考核机制,逐步建立责权明确、管养分离的养护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公路的养护质量和投资效益,逐步形成公路养护新特色。

2、积极开展养护精细化管理和路政精细化管理工作,以路容路貌改善为抓手,整治路域环境,控制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的规划建设,避免公路街道化,加强公路绿化,逐步提高公路品味。

(三)抓好路政管理,创建文明公路

通过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公路法》、《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加强地方政府的横向联系和沟通,取得最大支持,要创新路政管理观念,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坏的典型案例,要在文明执法的同时,态度要坚决,通过舆论监督、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加大查办力度,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巩固路域环境整治成果。

充分利用好公路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对新建公路建房提前预控,防止违章建房,加大力度制止违法行为,及时查处擅自占用、挖掘公路等违法行为。

(四)抓好作风建设,提升行业形象

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行业文明创建、改进作风建设。特别是要抓好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打造勤廉公路。全分局特别是班子成员要深入开展改进作风建设,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单位实际和一线职工需求,从公路建、管、养和单位可持续发展、职工增收等方面集思广益,全面提升公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抓好基础工作,促进自身建设。

1、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实践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巩固落实“八项规定”成果,继续开展好党课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了腐败。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四个不直接分管”、“党务公开”以及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有关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划分领导班子廉政责任区,全方位、全过程发挥专职纪检员的监督作用;抓好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廉政教育,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廉政分析会和每月一次警示教育会,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反腐倡廉图片展,定期组织路政、工程、养护等部门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增强廉政教育、制度约束和组织监督的实效性。廉政教育面达98%以上。进一步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增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整体合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杜绝职务犯罪发生。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公路人才队伍。一是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多举措加强专职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战略规划,建立人才长效机制。二是本着“优秀人才,优先培养;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的原则,认真做好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养护技术、综合管理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加强对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特别是80后的青年干部的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年轻干部岗位专业技能培训,建立人才库,使他们成为岗位行家能手。为公路事业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