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学专业分析范文

经济学专业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专业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学专业分析

第1篇:经济学专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经济学毕业生;工作状况;跟踪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本文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以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系2007届毕业生163名同学为调查对象,笔者于2012年5月以来,通过多种形式对该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发放问卷分别向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2份,有效回收率达82%。

本次毕业生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毕业生目前的工作情况

1.毕业生工作岗位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因经济学所含内容比较广泛,就业面覆盖较广,涉及到经济行业的各领域,就业岗位对口率比较高,82人中有68人从事经济学及其相关工作,岗位对口率为82.9%,其中绝大多数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岗位比较满意,只有8个同学对自己目前岗位表示不满意,仅占9.76%。由此可以看出,无论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大多数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都能安心本职工作,对所从事的岗位有较客观的认识。

2.毕业生工作单位地点分布情况

在回收的有效调查样本中,在四川地区就业的有38名毕业生,占调查总人数的46.3%;重庆地区7名,占调查总人数的8.53%; 6.1%的毕业生去了北上广,还有39.07%的毕业生选择在其他地区就业(如山东、河南、甘肃、新疆等地)。在调查样本中,大部分被调查者选择了四川、重庆地区就业,主要因为学校在四川,学校就业在川渝地区具有一定的优势,另外工作单位地点和我校生源地有一定的重合趋势。

3.用人单位性质

从图3中得知,经济学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以私营企业为主,人数比例高达73.9%,而仅有4.3%的毕业生在外资企业就业,相对来说去外资企业的概率较小,而民营企业在吸纳毕业生的行业中占据相当大的主体,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绝大多数也是进入民营企业工作的生力军。

(二) 毕业生对学院的评价

1.毕业生对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

根据网络交流和电话访谈得知,毕业生根据就业经历认为虽然经济专业开设了大量专业课,但总体来说,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精简,缺乏深度,专业内容更新不快,更新速度跟不上社会发展速度;同时,实践课与职业相关联过少,比如金融教研室没有综合实验室,没有开设金融管理实际操作的课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弱,专业实习流于形式,毕业实习名存实亡,这给他们的就业之路增加了阻碍。

2.毕业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如表2所示,在这5项指标中,毕业生相对最满意的是教学手段,这说明绝大多数老师能熟练运用电化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上课。最不满意的是教学效果这一指标,不满意的毕业生高达20.7%,结合前面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指标的数据,可以看出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毕业生对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不是很满意,无法更好地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并应用于实践,因此更谈不上创新了。

3.毕业生对考试管理的评价

从表3可以看出,毕业生对考试管理不满意程度相对较高,毕业生对教师的考试分数论颇有微词,多数毕业生认为考试内容过于呆板,过于注重简单记忆,没有达到考核的真正目的,还容易导致学生抱有作弊的思想倾向。

4.毕业生对初入职具备基本能力的评价

经过统计,不难看出,大部分毕业生初入职时对专业的理论知识把握还可以,具备开展工作、适应环境的条件,但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觉得自身的实践能力不足,未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导致工作后不能很快进入角色,面对的是全新的知识,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适应具体工作。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分析本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结果,笔者发现我校经济学教育总体上是成功的,整体上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如毕业生普遍反映学校的实践教学欠缺,致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进入角色较慢,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影响毕业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根据这次结果,对今后经济学专业学生培养和教学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 坚持不懈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在今后的人才培养中一方面建议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人文方面的课程,比如管理学、法律、人际关系学以及心理学等课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识社会、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自主学习与强化学识,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岗位技能。

(二)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投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对于一般本科院校而言,经济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就业面较广,人才培养要区别于重点大学研究型培养模式。在今后的学生培养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加大实践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真正在硬件和软件上实现深层次综合教学,着重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处理实际案例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能力,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弥补教学的不足。在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方面应该继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开拓校外资源,与企业一起联合开发设计学生的培养方案,加强同行业更加先进的管理与理论的交流,积极为学生开拓实习和就业场所,加强校内外资源的整合。

(三)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

应紧密结合学校教学资源优势,依托行业背景,面向市场和需求,以实践、应用能力为基础,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从重实践、重创新能力培养出发,注重创新课程模块建设,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即着重培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课外创新行动,强化学生的实践,倡导创新文化,包括参与科学研究项目、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参加建模、设计大赛等。

参考文献:

第2篇:经济学专业分析范文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高等院校纷纷增设新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与此同时一些老牌专业迫于就业压力而出现萎缩。曾经作为农业院校与财经院校核心专业的农林经济管理(以下称农经)专业倍受冲击。为应对市场化的冲击,农业院校的农经系多数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或“经济贸易学院”等,实行“财经化”策略;财经院校农经系多数合并到“经济学院”或“国际贸易学院”等,实行“非农化”策略。这使得财经院校的农经专业又受到农业院校农经专业的挑战,加之本身在财经院校中的不利地位,其本科生培养规模越来越小,专业发展状况堪忧。身处地方财经院校的农经专业大学生,陷于专业目标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专业学历教育与个人发展定位冲突的多重矛盾当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专业认同感不强、淡化专业学习,以至于出现学习目标与个人发展定位“去农化”,严重背离了农经专业学科的初衷。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河南财经学院农经专业在校大学生为例,通过分析其专业认知及就业意向,来揭示地方财经院校农经专业办学困境在学生层面上的影响与现实反应,以期对该学科的发展提出一些认识与启示。

二 专业认知

本科教育中有两种专业指导模式,一为“宽”模式,即“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二为“专”模式,即“明确专业方向、注重专业技能”。调查显示,农经专业在校大学生对专业模式的认同与所在年级有一定的关系。大一、大二学生赞同“宽”模式的居多,分别为58.00%、51.72%,到大三时情况发生变化,认同“专”模式的学生占了主体,达到78.57%,而到大四后,虽大多学生仍认同“专”模式,但与大三时相比认同感有所下降。

不论选择哪种专业模式,大学都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等,但因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对各课程的重视程度会有所差异。调查显示:农经在校大学生对课程重要的认识由高到低总体依次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专业选修课。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二学生对专业课重视程度最高,高达51.72%,大一与大三学生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虽不及大二学生,但也均高于其他课程,对于大四学生则相反,其仅有28.57%的认为专业课最重要,大多数学生转而对专业基础课与公共课更加重视。这一现象与上述对专业模式的认知如出一辙。可能原因有:其一,农经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的预期较高,而财经院校农经专业“去农化”的课程设置使其专业趋同于一般性的经济管理专业,既失去了农业院校偏重技术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结构,同时也未形成财经类院校偏重财经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因而虽在大学期间对专业认知模式由“宽”逐步转变为“专”,但对专业课的重视度却在下降;其二,高年级学生准备参加考研与考公务员等的需求促使其对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再度重视。学生对不同课程的认知存在主观差异性。在此背景下,农经学生认为影响其课程学习的重要因素依次为课程内容、教师水平与专业设置。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二、大三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最重要因素,而大一、大四学生则认为是教师水平。

从不同年级来看,农经专业学生对专业不满意随年级的升高呈现“n”型趋势,大一最低,不满意者为50.00%,大三时达到顶峰,不满意者高达86.67%,到大四时虽有所降低但仍有66.67%的学生不满意。总体看农经学生对其专业的满意偏低。

三 专业认知下的就业意向

1 就业观念、标准及其专业倾向性

当前,大学生就业有两种观念,即先就业后择业与先择业后就业。调查显示,农经专业76.84%的学生趋向于先就业后择业,尤其表现在对专业很满意的学生上,其该意向选择高达80.00%。可见,农经专业学生寄希望于先找一份工作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后再选择心仪的职业。那么,农经专业学生的择业标准又是怎样的呢?调查表明,67.19%的学生把发展平台作为首选,而后依次为薪金工资、单位性质与专业对口。其中对专业很满意的学生中,40%的学生把专业对口作为自己重要的择业标准,远高于对专业次满意与不满意学生对此项标准的认可度,其分别仅为1.59%、4.84%。如果把考研作为本科生就业来看,考研学生是否报考本专业也可理解为其就业的专业倾向性。调查表明,预期考研的学生中45.00%的表示会尽量保持原专业。其中对专业满意的学生报考原专业的占到64.10%,即使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也占到35.00%。可见,虽然绝大多数农经学生不看好自己的专业前景,但仍有一部分对专业非常满意的学生坚持学农务农,对农经专业充满期待。这说明学生的专业认知对其确立就业观念、标准及理念有深远的影响。

2 就业的职业定位与选择意向

在校大学生的职业定位是基于其就业理念与择业标准而做出的预期选择。农经学生将其职业定位为管理型、自主创业型的较多,分别为40.20%、31.16%,而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与教学科研型的较少,分别仅为20.60%、8.04%。从不同专业认知角度看,对专业非常满意的学生66.67%的倾向于将职业定位为管理型,而仅有16.67%的学生倾向于自主创业;对专业次满意或不满意者虽然也将管理型作为其首选,但较对专业非常满意者所占份额减少,分别减少了25.18%、28.50%,而对自主创业型的职业定位则有较高倾向,比专业非常满意者分别提高了17.20%、13.86%。另外,专业不满意者对技术应用性的职业定位选择倾向高于专业满意者,这可能缘于其将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转嫁到一些自身较感兴趣的技能型非专业的学习上,这一点在与农经专业学生的访谈中得到证实。

职业定位决定职业领域的选择。调查表明,农经学生对职业领域的选择与其专业满意度的关联性较小,总体表现为选择进企事业单位的占主体,达到74.00%(其中事业单位占到40.00%),而后才是选做一名创业者和自由职业者。由此表明,农经学生职业选择的预期目标还是比较高的,且追求工作稳定的思想仍较重。如在考公务员涉农专业较少的情况下还有24.00%的农经学生选择通过这一途径进入事业单位就是一个例证。

上述的分析表明,大多数农经学生能够根据愿景目标与现实状况进行合理对接,做出自己较为可行的预期职业定位与选择。但在当前就业形势趋紧的状况下,农经学生想通过攻读硕士研究生来更好实现自己理想的不占少数,达到50.26%。其中,考研率与专业满意度呈现反向相关,专业非常满意与次满意者的考研率分别比平均水平低10.26%、5.10%,而专业不满意者则高出平均水平2.97%。这表明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更期望获得学历优势,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最终觅得如愿以偿的工作。

3 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

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是其在权衡各方面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所做出的预期选择。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影响就业的最重要因素依次为:个人能力、个人素养、学校品牌、专业名称、专

业知识、城乡前景差异。其中主观因素的影响程度达到77.21%,远高于客观因素。从不同专业满意度来看,对专业很满意的学生中除20.00%的认为农经专业名称对其就业具有客观性影响外,最主要决定自己就业前景的还是个人综合素质等主观因素;而对专业次满意和不满意者虽然也认为影响其就业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但对客观因素的认知较专业满意者有偏差,即认为学校品牌的重要性超过专业名称,甚至认为就业地区位差异对其就业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比专业满意与不满意两类学生,前者不仅在在校学习表现上有较高的专业认同感,而且在就业定位上也有较强的专业“归宿”意识,其认为专业知识对其就业影响程度高于后者14.44%。但总体看,农经专业学生普遍认为涉农专业不利于其找到较好的就业门路,对专业前景不太乐观。

四 结论性评述

农经学生普遍认同突出专业特色办学模式,且高年级学生认可的比例高于低年级。在对专业模式认可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农经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专业选修课,其中将专业课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者居多,尤其表现在大二学生上。在课程学习中,大二、大三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最重要因素,而大一、大四学生则认为是教师水平。可见,在所学专业既定的条件下,专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非最为关键,而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统筹安排、精心设计与教师水平越来越成为农经学生专业学习、专业塑造的核心与关键。

农经学生总体上对专业认同感偏低的现实导致其在就业观念上多数倾向于先就业再择业,尤其表现在对专业非常满意者上。同时多数学生将发展平台作为择业标准的首选,最后才考虑专业对口,但对专业非常满意的学生中将专业对口作为自己重要择业标准的比例远高于对专业次满意与不满意者。在择业标准的引导下,农经学生预期的职业定位集中在管理型与自主创业型上,且多数倾向于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并期望通过考研来更好实现自己的目标,尤其表现在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上。为此,应结合专业特色建设、专业思想教育、专业实践训练、专业能力提高等多方面多环节的工作,强化专业认知与专业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农经学生的就业预期,最终缓解财经院校农经专业办学困境。

参考文献

[1]马晓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农业教育研究,2009(1):40

[2]柯水发,王战男,李红勋,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4级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中国林业教育,2009(5):42

[3]李翠霞,朱请,卢达,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56

第3篇:经济学专业分析范文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特点与难点分析

1.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市场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但经济管理类院校及综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张速度却远远超出了就业市场需求扩大的速度,导致这一就业市场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就作者本人所在高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已经高达1500多人,成为该校名副其实的大系,2012年即将毕业的学生达到390人,占全校毕业生总数的11%。

2.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首先,经济管理方面知识更新快、周期短,但部分学校所授知识相对陈旧,且课堂以外,学生不会主动接触新的知识,其次,学校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一些实用型的知识。以上两个原因导致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与用人单位要求产生较大的距离,形成较大的距离,形成教育与就业之间的一个尴尬局面。3.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差。目前的大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缺少实践经验,眼高手低,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虽然学了很多理论知识,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到用人单位工作时,却难于发挥出来。虽然高校教育都有实践教学环节,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根本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4.学生自我定位不准确,就业预期过高。许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认为自己就读的是“热门专业”,毕业后能进入国企、银行等收入较高的行业工作,对于就业形势估计过好,心理期望值过高,以至于“高不成,低不就”,屡屡丧失就业机会。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

1.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指导大学生就业。萨帕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青年期(15-25岁)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主要是了解自己和职业,并初步进行尝试和确定职业,这一阶段把握的好坏,将对一生的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可见,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确立未来职业发展目标,明确今后努力地方向;另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运用自身知识、能力和技能,与未来职业要求的知识结构做比较,在大学阶段厚积薄发,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个环节,构建完整的职业生涯教育系统。大学一年级是适应期,应帮助他们在基本适应大学生活的基础上,从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活动等方面不断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等方面,只有在对自己全方位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二年级主要是让大学生了解未来职业应具备的各种素质,要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活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在实践活动中也可认清自己的能力与未来工作要求的差距,进而制定学习目标、合理设计大学生活;大学三年级主要是在指导学生进行准确职业定位,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求职技能上,并且指导学生不断为自己进行评估和反馈,弥补自身不足;大学四年级是分化期,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都有了规划,这时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除了常规的就业指导课,还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做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求职面试。

2.建立学生分类管理体制。这一体制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及职业目标建立的。在大学早期就将学生按其职业生涯规划和中期目标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区别管理。具体而言,可将学生分为“考研类”、“就业类”、“考公务员类”、“创业类”,对于这四类学生分别采取适当的管理模式、区别对待。对于“考研类”学生,应加强对其学业成绩的要求,并积极为其提供巩固、提高课堂知识并拓展相关领域知识面学习课外知识的机会;对于“就业类”学生,应该积极为其创造实践机会,重视经验积累。学校除了给经管类大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和实习机会外,还应该在实习前和学习中调整心态,适应作为被管理者和学习者的位置感,才能更好地帮助其提升和培养出就职能力;对于“考公务员类”学生,学校应鼓励其提高政治素质、重视学生干部尽力,及早为考取公务员做准备;对于“创业类”学生,学校应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借鉴经验,构建合理的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教学质量。

3.利用实验室开放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3.1实验室开放,学生往往要依附于课程来做实验,因此建立健全实验课程体系是实验室开放的先决条件。建立健全实验课课程体系的关键是重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

第4篇:经济学专业分析范文

[摘要]本文从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入手,总结了当代国际产业转移中出现的新特征,在借鉴已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当代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作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移中获得的价值盈余作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发展中国家改变这种现状的发展战略选择。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经济动因分析;价值赢余分析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即某个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现象,它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的。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样逐层推进。国际产业转移,既是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一、当代国际产业转移中出现的新特征当代国际产业转移从1990年代开始,出现了又一次大的浪潮。在这次浪潮中,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产业转移呈现一些新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际产业转移规模扩大化。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发达国家为了赢得全球经济竞争的优势,抢占全球产业结构制高点,纷纷把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广到全球,以产业结构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的结构重组和升级,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浪潮。第二,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19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加快了产业结构的知识化、高度化,国际产业结构转移呈现出高度化的新趋势。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开始由原材料向加工工业、由初级产品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服务贸易业、电子信息业、房地产业等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第三,国际产业转移区域内部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区域内的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成为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特征。目前,欧盟国家对外投资的1/3是在成员国之间进行。在北美,美国、加拿大都互为最大的投资对象国和产业转移国。据统计,美国对外投资的1/5集中在加拿大,加拿大对外投资的1/3则集中在美国。二、文献综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学者虽然对开放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如何增强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国际转移和布局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对于直接投资下产业转移的研究有着多方面的理论来源,但是主要以产业的转移为切入点的研究并不多见,除了商业经济学对国际产业转移有所关注之外,经济理论家并未给予更多的理论研究。下面主要是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产业的转移的相关研究的回顾。

第5篇:经济学专业分析范文

在我国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已经融入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学中已逐步实现教育手段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如多媒体教学、网上答疑、电子作业、网络课程等,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5]。但是,通过对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

(一)学生信息意识淡薄

据调查,我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等娱乐活动的占了上网人数的六成左右,利用网络的便捷性来阅读自己感兴趣信息的占了三成左右,仅有一成左右的学生会利用网络及时了解学习信息,通过下载学习资料和网络学习来积累知识。目前不少高职经管类专业学生还不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除了为了完成作业或某个专业任务,在获取信息上还不能主动、有效的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收集各种学习资料,显得较为盲从。

(二)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较弱

信息加工和创造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随着校园网的开通,通过网络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许多高职经管专业学生在获取信息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欲望,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不能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准确的概述、综合、改造,把信息从了解变成理解;在信息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不能根据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对其进行创造,产生新信息。在提倡创造性学习、主动性学习的社会背景下,没有较强的信息加工和创造性使用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

(三)学生信息化技能与企业无法实现对接

企业信息化是一种带有一定行业或专业特色的信息技术运用。它建立在一般信息技术基础之上,但同时兼有专业特性。因此,对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必须补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这一课,然后再在内容和方法上突出专业特征,将信息素质融入专业素质之中。

(四)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淡化

有的学生在利用网络时缺乏必要地网络道德,在收集、处理、传播信息时我行我素,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很弱,有的甚至利用网络进行诈骗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据对高职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对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内容,诸如“计算机犯罪”“知识产权侵犯”“个人隐私权侵犯”的识理解上,只有少数学生了解“知识产权侵犯”“个人隐私权侵”等也是违法或不道德的范畴,有的学生不清楚或不遵守网络交安全规则,以致网络欺诈以及进入网恋误区等网络社交不全的情况屡屡出现。这表明高职学生信息道德水平还处在一较低的层次,迫切需要对他们进行信息道德素养教育。

二、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问题与不足

(一)高职院校不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许多高职院校仍以就业为导向,课程体系也是本科压缩饼干的模式,忽视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许多高职院校尚未将信息素养教育提到议事日程,其归根到底是没有认识到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这不利于学生自我提升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信息素养培养的目标不明确

许多学校在一年级设置“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等必修课程,而把一些软件应用类、实用性较强的相关课程和与本专业相结合的信息类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分布在此后的不同学期由学生自主决定是否选修。学校在设置信息类相关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时,并不清楚要培养大学生什么样的信息素养,形成什么样的信息能力。在实际“教”与“学”中更是大打折扣,一些学生在选修课程时主要目的是完成学业,拿到学分,课程设置的最初目标完全不能够实现,致使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设置表现出随意性,无目的性。

(三)信息素养的培养与专业知识整合相分离

目前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主要以单独设置为主,并且大都集中在第一学年,后几年较少涉及信息素养培养方面的课程,致使许多学生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服务。实际上,信息素养的培养目的不仅是为大学生当前的专业学习提供支持,更主要的是为他们今后开展工作、进行专业研究做准备,所以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在第二学年之后,一定要与专业学习整合起来进行。

(四)信息素养的培养不系统

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由于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目的不清楚,致使没有一个科学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表现为培养过程不连贯,课程设置混乱,同一知识内容在不同的课程中重复等现象,而另一些信息素养所必需的内容(课程)却未设置,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课程体系群,不同学校设置的同一名称的课程,其内容也相差甚远。

(五)高职院校的网络资源建设相对滞后

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专业及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也越来越深入,但是很多的高职院校还没有足够重视教学网络资源的建设,而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多的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获取知识,经济管理专业的网络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相对滞后给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带来了障碍。

(六)信息素养的应用能力没有得到加强与重视

通过调研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信息素养类课程开设情况,我们发现较多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网站建设与运营》、《网络技术基础》、《常用工具软件》等课程。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普遍存在重视数字信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获取信息的策略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忽视了应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进行专业学习、进行实践活动和实践创新这一重要环节,这就是导致高职生信息素养不能有效提高的根本原因。

三、加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如今,我们要适应建设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要走“智力型”经济管理发展的道路,就必须要培育一大批精通经济管理理论、经济管理科学并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技能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这也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一)这是教高16号文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006年,教高16号文中明确提出:“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强调高职教育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信息素养作为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对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这是行业及用人单位对信息素养的要求

对于经管类专业而言,社会需要什么人,用人单位看重什么?是毕业生就业竞争的关键。通过借鉴《国家技能振兴战略》和相关研究部门的研究成果,通过高校毕业生上千份企业招聘资料的招聘条件进行的分项统计分析表明,除了学历和专业等硬性条件外,用人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要求次数多少,其顺序分别为:沟通表达、信息处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等,可见,信息素养对于企业用人需求非常重要。此外,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人员信息化,企业员工的专业技术与信息素质日渐融为一体,信息素养较低的员工将难以适应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潮流。

(三)信息素养是实现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现代科技的发展明显呈现综合性、整体化趋势,各种学科互渗透,新的职业岗位层出不穷,职业内涵和工作技术也在不地变化。生产劳动中的创造性成分越来越多,劳动力出现了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自由流动,传统的守业观、终身职观被打破。这种新的形势要求从业者不仅要按照岗位规范去完成岗位工作,而且要具备处理非常规问题的能力,要能主动地现问题并提出建议。这就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培养学生具备更加宽广的知识基础、职业能力基础,具备一定的创能力、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7]。信息素养正是迎合了这种需要,不仅使学生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信息,而且能够使学生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终生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保持就业竞争力。

四、培养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

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面对信息化社会步伐的加快,经济管理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探索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应该是高职院校、教师、学生面临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可通过构建信息化辅助教学平台、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平台及信息化综合实践平台“三平台”来具体实施(如图1所示)。

(一)构建信息化辅助教学平台

信息化辅助教学平台实质是信息技术作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辅助工具和学生自主学习工具。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信息化辅助教学平台:

1.校园信息化硬件环境

通过创设满足教师“教”的需求的硬件环境———多媒体教室、创设满足教师“教”、学生“学”的需求的硬件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创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硬件环境———学校局域网、互联网,着于开发校园网教学交互平台,实施教学活动的环节,实现网络传递教学系统,逐步使整合过程科学、规范、完型,达到规定要求。

2.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将经济管理类各个专业作为教学资源库的基本单位,建设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库、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

(二)构建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平台

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原来只掌握在少数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手中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社会经济专业人员所掌握,信息化已经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社会经济层面”,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的融合越来越自然,越来越普遍。因此,经济管理人才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单纯依靠少量几门信息技术课程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把信息技术广泛地融入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来。

1.提高经济管理专业教师信息素养

教师是教育资源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教师的信息素养是通过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专业教师要在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过程中,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尤其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从而在教学设计、实施及评价过程中收集、组织、管理和运用信息,并帮助学生进行信息化学习,教会学生查找信息,发现知识,尤其是要在学生面对众多信息不知所措的时候.帮助他们选择和甄别信息,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直接生动地教授学生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2.提高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水平

要逐步实现教学环境手段的信息化,在教学中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推进网络教学,探索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途径和方法,注重对学生包含信息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考查,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此外,在课程整合中,应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将信息技术作为获取学科知识信息、探索及解决有关问题的认知工具;同时也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宏微观经济信息的专业技能。同时,结合经济管理理论应用性强的主要特点,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熟练掌握学科理论并在一定虚拟环境中加以练习和应用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教学设计中,通过适当的网上资源搜索、信息聚类整理和展示、模拟及练习等教学系统的设计方式,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掌握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和技能,为解决复杂或综合性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融入到“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中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内容,要切实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在运用信息技术整合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要强调以学为中心,应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培养特点、教学媒体及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运用系统的设计过程将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课程的进行充分整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信息技术融入到“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的步骤:①首先教师要对课程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确定学生通过此教学应该获得的专业技能或达到的知识水平;②根据上述单元目标,设计真实的任务和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③根据任务和问题及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由教师提供资源还是由学生自己按照目标进行查找;④进行教学过程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中心部分,通过教学过程设计,把教学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和状态等加以发挥和呈现,达到实现“新型教学结构”的目的,这个过程应该落实成文字呈现的信息化教案;⑤如果提出的任务或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以电子作品的形式来完成,有必要的话,教师可以先做出电子作品的范例,以供学生参考;⑥科学制定信息化学习的评价方法,对课程整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该评价方法应该设计良好从而具有可操作性和较高的准确性;⑦在教学设计中,评价修改是随时进行的,伴随整个设计过程的始终。

4.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多媒体环境和网络环境,构建了多种学习平台,提供了大量教学资源。在整合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所需要的教学情境,利用各种教学与学习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并开展基于技术的评价活动。除此之外,要进一步发掘信息技术与本学科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之问的联系,发现新的增长点,促进学科课程的发展。积极收集、整理、制作本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采用视频、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改进教学模式。完善教师个人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可以开发网络课程和专题学习网站,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构建信息化综合实践平台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将实操实训活动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过程,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条件下熟练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1.仿真企业环境

通过建立经济管理综合实验中心提供真实仿真企业的业务处理环境的功能,对环境的设计和各个实验流程的设计都可以使学生有一个接近或仿佛置身于企业的实际环境中的感觉,这种环境可使学生自觉调整自身不同于课堂上课的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规划自己的实训过程和实训步骤,主动加入群体活动中去完成实验。环境模拟的越像真实的工作环境,实训教学的效果就越高,环境模拟不仅包括一个单位内部的工作环境,还包括该企业与外部关联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

2.模拟职能岗位

通过软件操作,譬如货运人员操作软件、国际结算信息化实训平台以及针对各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等,由学生模拟企业不同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独立完成业务处理,目的是熟悉系统的功能,明晰不同类型业务的处理流程。

第6篇:经济学专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警官职业学院 计算机应用专业 专业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67-01

我院从2009年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至今,已经招收了5届学生,招生人数分别为33人、22人、14人、23人和30人。总的来说,招生情况并不乐观。但是通过调研,进行认真的专业调整之后发现,我院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下面从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 专业调整的时代背景

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是以单一标准为导向,按单一模式培养单一类型的人才,这样的方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长期以来重科学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以致在教育结构上也形成了不合理的分布,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从大学生到研究生,培养的大多是理论型、研究型的人才,很少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经济的发展促使我们在教育结构上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在人才培养上要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无疑将对我国教育与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经济建设所需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强调的是应用型、工艺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进行专业教学改革,使计算机应用专业能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是时代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

二 计算机应用专业现状分析

2004年,由教育部牵头,对北京、山东、河北等省市773个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表明,职教信息技术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80%以上从事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岗位的工作,在计算机应用人才链中处于最低端位置,在多媒体制作、软件编程等岗位上工作的毕业生相对较少。

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设置和教学方法,与计算机发展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毕业生除了在一些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的行业和机关工作外,已经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专业化、多方位、高素质的需求。究其主要原因,是学校设置的计算机专业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结构性问题。

三 专业行业背景分析

在计算机专业的人员从业结构上来看,岗位设置及需求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操作层、管理层和策划层。一般来说,操作层是:操作员、维修员、二、三维动画设计、软件设计师、图像处理员、网络工程师等,对应的人员要求是大中专学历、计算机等级证、相关工作经验、专业技能证,有较强的操作能力;管理层是:组长(部长)、主管、部门经理,对应的人员要求是大专及本科文凭、计算机操作、计算机英语、三年以上岗位经验、管理与业务技能。学生可以先从操作层做起,在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向管理层靠近。

1.从学生的角度看

第一,专业技能不足,又无实践经验。企业一方面高薪“悬赏”,但无人可用,另一方面,众多求职者尤其是高校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毕业生们却求职无门。现在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培训时间,都希望招到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实用型IT人才,而现在大部分在校生都是只掌握书本上的理论,不能灵活运用,更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根本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

第二,人文素质不高影响就业面。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单位现在都或多或少需要计算机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高职类的操作应用型的人才。可是很多工科专业出身的毕业生又缺乏相关的课程训练,大部分学生缺乏必备的沟通技巧,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不强,使得本来专业优势带来的就业优势消失殆尽。

2.从企业招聘的角度看

第一,IT行业发展迅速,人才培养跟不上科技进步。计算机相关的技术发展非常迅猛,就以智能手机为例,几乎几个月就有新的机型出现在市场上。相应地,其采用的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可是目前在已经大力改革的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是每三年为一个调整周期,并且也局限在微型调整上,这样往往容易造成人才培养跟不上科技进步的局面。

第二,行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人员需求无法跟上企业扩张和行业推进。在我国IT行业以每年20%增长的速度下,合格IT就业人员的供应量远远低于实际要求。这里主要指的是合格就业人员,如果单纯看毕业人数似乎也是够了的,但是符合企业要求的人员却少之又少。

四 改革方向

经过调研和讨论,我院取消了过去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J2EE应用实践等几门传统的本科学生开设的基础课,因为这几门课理论性太强,对较为简单的应用指导意义不明显。

针对市场需求,增加了技能型的课程:图形图像设计、Flas制作、visio制图。这三门都是工具实用类的课程,学生掌握一到两种起码可以有个一技之长用以谋生。

第7篇:经济学专业分析范文

摘 要 本文结合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际要求,分析探讨适合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新模式。要求计算机基础教学从面向过程的教学方式向面向目标的教学方式转变,从传统的“六统一”模式向教学与专业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关键词 财经类专业 计算机基础 教学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越来越宽广,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对财经类毕业生都有不同数量的需求。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专业学生的能力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财经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熟练应用各种信息处理软件,运用现代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何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多种商务软件的应用技能,是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加强和改进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将对解决这个问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财经类专业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一种,其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也存在一些共性或个性问题。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间相对集中

教育部高教司颁发的【1997】155号文件要求大学的计算机教育不断线,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多数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均安排在大一阶段,后续课程安排较少。学生在大一学完必修科目之后,不能再继续接受系统的计算机教学,不利于知识的更新和完善。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由于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教育不平衡,造成了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但是这种基础差异已经在逐渐弱化。目前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往往出现两个极端,要么无视这种差异,要么夸大这种差异。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无所适从,教学目标不明确。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与专业结合不紧密

多数高校在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时简单按照文科、理科、工科几大类来分别设置,授课内容却并未考虑专业差别。现在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各学科自身对计算机课程也有相应要求,财经类专业更是如此。但是许多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侧重点往往停留在对计算机知识本身的学习和掌握上,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较少。

二、财经类专业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需求分析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财经类专业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经济领域的渗透,以及企业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特殊要求,财经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相当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比如会计学专业的会计电算化技能,财务管理专业的出纳软件、进销存管理系统、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系统的使用技能,金融专业的金融证券分析软件使用技能、物流专业的供应链管理软件使用技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工资管理系统使用技能等。财经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学到的只是计算机基础操作以及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时将会有一定难度。

三、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讨

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重点,着眼信息素养培养”的教育,以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根本目标。因此,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且需要保证学生学到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和理论)有实用性,并具有较长的生命期。鉴于这些要求,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新模式探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从面向过程的教学方式向面向目标的教学方式转变

面向过程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学计划和过程,教学内容和进度是固定的。面向目标的教学方式,将更多强调教学的最终结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比如office办公软件中关于EXCEL的学习内容,学生的知识基础虽然存在差异,但是需要达到的预期教学目标却是一致的。在将EXCEL入门知识讲清楚、透彻之后,设计特定的上机实践课程题目,使学生分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这样,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来完成题目设计中的基础环节,比如数据的录入和编辑,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完成题目中难点,比如函数计算。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EXCEL软件的功能和操作,学会使用EXCEL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等。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完成这样特定的课程作业的同时也进行了相互学习,一方面可以弥补基础差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分层次地提高学习效果。面向目标的教学方式需要我们将教学注意力从对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向课程效果的检验上转移,更多地去设计有利于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课程题目,督促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从“六统一”模式向教学与专业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目前,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大多采用“材、统一授课、统一上机、统一辅导、统一进度、统一考试”的“六统一”模式。这种“六统一”模式可以解决普及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要,但不能够很好地满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时要考虑教学与专业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

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专业应用,参照教育部高校文科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编制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中的1+x+Y方案。方案中的1,即是《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方案中的“x”是指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内容要求的VFP、VB、ACCESS等学习课程,方案中的“Y”类课程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比如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ERP等。其中“1”和“X”为计算机基础必修课,安排在大学一年级授课。“Y”为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基础选修课,安排在二年级或三年级授课。这样不同需求的学生都可以学习到最适合的课程,同时也保证了大学计算机教育不断线。

总之,计算机教学内容应面向专业应用,要实用化,要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技术发展引入教学,使学生参与到本专业与计算机相关问题的开发工作,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经济学专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企业转型 民营企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各个企业都竞相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并且努力去超越竞争对手而谋求生存和发展,求变求胜可说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处于两难的境地: 要么冒风险实施战略转型;要么坐以待毙被市场淘汰。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与作用均不容忽视。经过改革开发30年来的快速发展,现代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积累,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逐步从规模扩张进入到提高核心竞争力阶段。目前民营企业普遍遇到一些困境,如管理结构不科学、运行机制不适应、技术创新不足和融资途径匮乏等,这对民营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一、关于发展经济学的一些观点

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或Economics of Develop-ment) 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一大批第三世界国家纷纷兴起但都面临着贫穷落后的经济局面,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增长率高、经济增长率低、经济结构落后、失业问题严重困扰着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共同对该问题作出了深入的理论探讨。

我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在1945年撰写的哈佛大学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中首先提出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他认为:“发展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发展经济学是指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和学说都可以算是发展经济学,其理论可以溯源到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中涉及到的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狭义的发展经济学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发展经济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农业国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者说如何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问题,有三种主流思想:1.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2.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3.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的发展经济学家有W.A.刘易斯(1915~)、R.纳克斯(1907~1959)、P.N.罗森斯坦-罗丹(1902~)和W.W.罗斯托(1916~)等人。他们提出了两缺口模式,即国内储备的不足需用国外资本的流入来填补。另一方面,T.W.舒尔茨(1902~)等人从智力开发作用的分析,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并非只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

60年代以后,发展经济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影响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早期的理论和政策建议有畸重畸轻的缺点。因此,发展经济学开始较全面地关注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他们提出,过于侧重工业化的国家,应当重视工农业的平衡发展;过于强调重工业的国家,应注意轻工业的发展;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上,要纠正过去有时过于重视进口替代、有时过于重视出口鼓励的偏向,作到把出口鼓励和进口替代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生产结构上,不应停留在劳动密集的生产,而要适时发展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生产。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发展经济学开始关注一些新的问题,其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甚至整个理论体系也开始发生变化,发展经济学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研究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是人类发展理念的飞跃和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它提出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到底是什么,怎样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尤其是根据这样的运行机制,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产业结构布局、企业发展方向应该如何调整,以及世界各国如何处理全球利益和国家利益,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实行合作。

二、关于企业转型的观点

企业转型是运用资源优势、调整产业战略定位、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摆脱经营困境的重大战略行为。事实上,企业大部分战略是事先的计划和突发的应变的组合。“战略既是预先性的预谋战略,又是反应性的适应性战略”。换言之,“战略制定的任务包括制定一个战略计划,即预谋战略,然后随着事情的进展不断对它进行调整。一个适当的战略是经营者在公司内外各种情况不断暴露的过程中,从而规划和再规划的结果。”

沙辛(Shaheen, 1994)对企业转型的定义,当企业组织在价值、形态、表达、技术及行为等项目的移转,让组织架构具备弹性化,能实时应对环境的变化。并认为企业转型不仅是企业改造的重设计,同时包括组织文化的重造、组织架构的重组、战略与产品的新定位及企业核心能力的新变化。沙辛还提到转型的主要目的系企业在历经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能大幅改善竞争绩效,并能持续维持企业竞争力。

周佳欣(1997)认为“企业转型”的定义:为企业对环境、竞争变化下的一种基本的、全面性的、大规模的革命性改变,企图调整或改变企业现有的营运架构,突破现状,重创企业活力的一种行为现象。

王吉发和秦夏明(2006) 通过建立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指出: 企业转型的动因在于内生和外生动因的影响,企业转型问题的研究过程一般遵循着“资源――能力――行业内地位提升――产业定位”的逻辑线索,给出了一个企业转型研究的新范式。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种要素(有形要素: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无形要素:技术、知识、组织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权重)是不同的。在制订战略时,企业需要具备足够的“组织能力”、“个人能力”及“有形资产”,且结合适当的转型战略来配合企业此一阶段的发展成长,以便增加战略绩效达成的可能性;在此情况下转型战略的选择结合企业现有的资源基础具有显著影响。足见企业的转型战略与资源基础之间有显著的关系存在,即企业对转型战略与资源基础的表现相关,也就是说企业对既有资源基础的不同,会表现其在转型战略的选择上也会有异。

三、对民营企业转型的启示

1.生存危机是企业转型的根本动因

在自然界为了生存和发展,任何物种都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生存模式、更新生存技能,与环境的变化协调同步。同样,处于市场剧烈变化和技术不断创新的环境下,民营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危机,必须及时调整经营目标、更新产品结构、转换经营策略,实现企业转型。英国石油公司之所以能通过转型,由最薄弱的工业企业转变成为英国实力最强盛的工业巨头之一,是因为当时的公司经营面临着将要破产的危机;苹果公司由坚持维护自我技术和产品独特性的电脑公司,转向提供全功能电子产品与服务的厂商,是由于其将面临倾覆之灾……无数案例表明,生存危机是导致企业转型的根本动因。所以说,当危机来临,通过转型克服衰退、恢复成长能力,已经成为民营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产业转移为企业转型指引方向

在发展经济学中,对产业结构发展有两种不同的战略:平衡战略和非平衡战略。平衡战略要求依赖计划平衡,同时利用市场的组织功能,借助优先发展的产业或主导产业的联系效应,迫使各产业部门自求平衡,以求得在更高的层次上建立产业结构的平衡;非平衡战略要求在一定的产业结构中寻求和选择优先或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并通过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向这些部门倾斜,目标是求得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显示自己的活力。对于处于民营企业产业群中的企业而言,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产业群的特征、结构、知识创新和扩散的速度和效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一外部环境随着技术进步的重心的改变,在不同部门产生科技发明都会带来结构的变化。民营企业在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应该成为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主题。

3.运行机制是企业转型的保障

经济主体的活力会受到企业体制与企业组织形式的制约。当前,就以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来说,技术创新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最迫切任务。而正是由于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不足,技术创新所遇到的困难也就难以解决。例如,我国民营企业目前在凝聚人才、储备人才、吸引人才方面有很多缺失,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不足,通过制度创新可以形成有效的激励高科技人才的机制,并让高科技人才享受技术创新带来的好处。

民营企业大多由家族企业发展而来,带有浓重的家族企业的烙印,往往表现为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家族企业是家族资产占主导的家族关系契约和要素契约的结合体,是家族成员对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保持拥有的一个连续分布的状态,是家族及泛家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导致组织行为的经济组织。在家族文化背景下,民营企业带有明显的局限性:(1)企业决策由家长个人决策;(2)只任用家族成员或亲戚来担任高层管理人员,或仅在有限的范围内挑选接班人;(3)企业的产权通常是封闭型的;(4)企业的企业目标往往是模糊、不确定的。这些都必须从机制上予以根本解决。如,开放企业产权,即向愿意投资的人开放。产权的开放不但拓宽了企业融资的范围,有利于技术进步,而且企业产权结构得以发生变化,成为真正由多元投资主体投资所组成的企业。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将顺应潮流走上公司制的道路。

4.核心资源影响企业转型的成败

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除了需要资金、技术、设备等资源之外,人才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它关系到企业竞争力之强弱,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一方面是行业的超速扩张需要大量人才;一方面是企业人才培养的滞后,如果不能拥有足够的人才,就丧失了竞争的先机。人才是企业最活跃、最易流动的因素,企业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一个想长远发展要做大做强的企业一定要注意克服短视行为。忽视了内部人才的培养,使企业对人才的内部获取能力变弱,甚至缺乏内部获取能力,从而导致了对外部人才市场的过度依赖。因此,民营企业要实施多角度关注、多方位保障的人才战略储备。

四、结论

而随着新经济的日趋崛起、扩散和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全球竞争的日渐加剧,我国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战略机遇期,民营企业应该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应对生存危机,顺应产业发展的方向,转变运营机制,优化核心资源,通过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而在新经济时代下的全球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美)德布拉吉・瑞(Debraj Ray) 陶然译: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出版

[2](美)汤姆森等 段剩华等译:《战略管理》(Tomson, S., Strategy Management,1998)[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1页

[3]Shaheen, G. T. Approach to Transformation[J].Chieh Executive,1994, March:2~5

[4]周佳欣:台湾中小企业策略性转型之研究[D].台北:东吴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1997

[5]王吉发 秦夏明 李汉铃:基于竞争优势的企业转型范式研究[J].企业经济,2006,(1)

[6]曹振华:企业转型战略管理模型建构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06

[7]罗殿军 冀 田:产业群共生环境下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年,第4期,47~48页

第9篇:经济学专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会计学 实践教学基地 模式

会计学专业在客观上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内重点财经类院校都已建立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本文将分析它们建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具体模式,并分析其对一般院校建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启示。

一、国内重点财经类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具体模式

1.“综合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

大部分财经类院校建立综合型会计学专业实践基地,主要包括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主要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将专业实验室具体规划为三种类型:经管类学科基础实验室,包含会计基础实训实验室等,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训练;经管类综合实验室,包含ERP沙盘模拟实验室、SAP实验室等,侧重于财经类综合知识的应用训练;辅助实验室,包含实验教学虚拟教研室、实验教学讨论室、实验教学软件研究室。各实验室根据不同的实验课程与教学活动,集中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通过和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或通过校友关系建立实习基地。

2.“行动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

1965年英国教授瑞文斯(Reg Revans)首先提出了行动学(Action learning)。这种方法被教育培训界公认“行动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的学习方法。行动学强调学生要组织学习团队,采取“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创造性地研究解决问题-展开实际行动”四位一体的循环学习方式完成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央财经大学建立“行动学”实践教学基地,该校实践基地建设不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式,实践基地建设多样化。强调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朝着“产教结合、联合培养”的方向。实践基地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其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进行本科生成建制班海外实习,通过海外实习,增强对国际商业语言的学习。其二,联合研究模式。学校与一些大企业、银行签署联合研究课题,老师带领学生与大企业、银行的人们一起探讨研究,企业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使同学更加深入了解企业的需要。其三,参观访问模式。老师们可以根据课堂需要,带领学生到相关的实践基地参观、调查,使学生走出课堂,接触实际,能迅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四,小学期整班实习。为了让同学能严格按照实习要求进行实习,并更好地控制实习过程,建立可以整班实习的实习基地。“行动学”模式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动态的,是全方位的。通过该模式可以促使实践教学能和理论教学紧密相结合,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创新的能力,为企业输送具有“国际视野、应用导向、领导潜能、职业精神”的知行合一的高级会计实务人才。

3.依托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

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是在校大学生群体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学校组织引导、依靠老师的指导,自主开展的研究及创新活动。建立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实践教学基地模式主要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代表。上海财经大学通过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项目包括以下形式: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各类科技创新赛(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上海财经大学开展的创新活动研究项目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通过社会调查和应用统计调查方法研究现实经济现象。学生通过在创新活动中,必须进行经济问题调查、社会调研,有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时,往往涉及多门学科,这符合了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沟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4.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

西部地区的财经院校近年来面对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的大好环境,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在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方面,以广西的学校为例,遵循两个(走出去)的原则,即在国内建立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广西的区位优势,在东盟国家的企业中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国际化的会计人才打下基础。

二、一般院校建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启示

1.充分利用相关资源,建立科学校内实践基地

一般院校根据自己所具备的硬件条件,建立科学校内实践基地。一般情况下应建立,手工模拟实验室、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及沙盘模拟实验室,各个实验室要按财会部门现实分工和安排来设计,要体现财会部门的特点,使同学能够身临其境地实习。除此之外,还要明确校内实践目标、校内实践考核方式、实践内容等等。一般院校也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以大学生创新活动为契机,鼓励学生进行经济问题调查、社会调研,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锻炼学生沟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2.加强校企合作,增强校企沟通

一般院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也要朝着“产教结合、联合培养”方向努力,要加强课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活动的互动性。为了使校外实习环节落到实处,使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实际的要求,提高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应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在人才培养、人员培训等多方面与实习单位建立起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了增强校企合作,高校应把企业的财务主管聘为客座教师,指导学生的案例教学和模拟实践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快速融入校外实践环境中。学校应免费为合作企业会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培训,从而校企之间建立互信的合作关系。还可以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研究会计领域的课题,达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结果。会计专业教师也应该走进企业,鼓励会计专业教师带薪去企业锻炼,从而增强教师自身的实务处理技能,以便更好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为了增强校企联系,学生到现场后,由校内实习基地负责人和企业实习负责人沟通协调,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由学校和实习基地双向管理。

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管理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明确实践目标、实践考核方式、实践内容等等。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还涉及学校、学生、社会、企业等方面的利益,要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良性循环,就需要有良好的运作机制,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促使企业接纳实习生。高校应对实践教学的质量进行检查、监督与评价。企业应指导学生实习,并“安排”学生参与具体业务。各个相关部门应各司其职,才能使实践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需要学校、政府、企业共同参与,只有长期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根据本校的特色,才能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好,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爱珠.对会计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探讨[J].会计之友(上旬),2007(1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