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安全教育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生作为未成年人,正处于青春期,有其特殊性;同时由于初中生安全关系整个社会千家万户,具有复杂性;因危险随时可能发生,所以安全教育具有长期性[2]。
1.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特殊性
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初中生的年龄段大约是12~15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此时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他们具有强烈的“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角色,要求独立,渴望受到尊重,是初中生在个性发展中独立性增长的突出表现。其次是教育内容的特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生接触网络的年龄越来越小,初中生大多已经熟练掌握上网冲浪的技能,由于其心智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从而沉迷于网络,不能很好地辨别是非真假,因此,培育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形成文明的上网行为习惯更是成为了教育的重中之重。
2.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复杂性
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需要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增加了网络安全教育的复杂性。在信息化时代,学生需要自觉遵守文明上网的规范,充分利用网络开放的学习资源提升自身素质,主动抵制和屏蔽不良信息,学会辨别是与非的能力。学校应当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学校和教师应通过级会、班会、宣传板等多种形式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教育,让学生学会文明上网。家庭需要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上网行为的榜样,理解和配合学校对孩子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增加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社会应该承担网络安全教育应有的责任,校园周边严禁网吧的经营,网吧严禁未成年人入内,互联网形成绿色文明的网络环境,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3.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长期性
由于网络已经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每一天都会接受到大量的网络信息,危险时刻都会发生,因此网络安全教育需要常抓不懈,一刻也不能放松。网络安全教育必须贯穿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是教育者长期的教育内容,需要预防性和补救性教育相结合,其中预防性教育更需要大力提倡和加强,而不总是等出现网络消极事件后再紧急补救进行教育,应多以正面的积极事例作为教育的样本,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初中生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的发展,对网络上不良信息的鉴别能力还不是十分完善,作为教育者应该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融入日常的教育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当中强化文明上网的意识和行为。
二、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
1.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常规化
学校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把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常规化教育当中。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把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排上课表,并确保授课时数。把防网吧危害作为安全教育内容进行系统的规划,根据不同年级确定安全教育的内容[3]。在日常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和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贯彻落实。教师在教学当中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因地因时制宜地开展网络安全教育。
2.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多样化
学校在实施网络安全教育时,需要考虑到初中生热爱新奇、喜好体验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途径从不同角度开展教育内容,以提高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增强效果。在学生教育方面,除充分利用校会、班会、广播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之外,还可以采用电影放映、网络安全讲座、图片文字宣传、现场模拟体验、安全情景剧、安全知识问答、正面事迹报告和现身说法等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组合,大力推进初中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在家庭和社会教育方面,改变以往教师在校内教育的单一形式,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定期请家长和社会共建单位代表参加学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工作座谈会[3]。讨论研究学校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集大家智慧,取众人之长,探索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3.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化
开展安全教学活动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要采用能收到实效的、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3]。学校可以针对一个或多个主题相应地设计出网络安全的主题活动,如情景剧扮演、班级板报宣传、知识讲座、网络安全征文比赛、“安全小卫士”评比等,把网络安全教育的思想融入到初中生喜闻乐见的体验式活动中去,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全面提高网络安全教育的效果。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建设符合网络安全教育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促进学生掌握安全知识,提高抵御不良网络诱惑的能力。
4.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社会化
网络安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教育责任。学校应充分利用日常学校教育的优势,培养学生网络安全的意识,同时还要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向家长传授各种事故发生的特点和预防、逃生的知识,使家长能够根据子女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给子女传授各种安全知识。家长要注意对子女开展情境化训练,在生活中指导子女科学使用网络[4]。在网络安全教育方面,学校要加强与公安、治安、信息安全等部门的合作,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最好能聘请有关人员担任网络安全的校外辅导员,共同承担网络安全教育的责任,协助学校制定出网络安全的应急预案及相关纪律规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国教育报,2007-03-01.
[2] 陈慧萍.中小学安全教育机制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2018年9月17日至9月23日是全国网络安全宣传周,为做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工作,xx教体局三举措落实宣传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加强活动组织。召开了局党委会,专题安排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股室,印发活动方案,明确开展活动的要求和时限,指导学校开展具有本校特色、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实效性强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
二是营造浓厚氛围。组织学校开展网络宣传周宣传活动,各校结合实际,采取案例讲解、宣传海报、校园新媒体、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师生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川教网,提升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三是强化活动开展。召开全区网络安全教育专题讲座活动,组织全区学校安全副校长学习宣传网络安全教育知识。各学校通过网络安全知识讲座、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团日活动,要求师生自觉遵守信息安全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不泄密、不制作和传播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切实提高师生的网络素养。
【关键词】智能终端泛在化;小学生;影响;对策
移动终端技术的更新与广泛应用,不管你身在何处,只要有智能终端设备,连上网络,新闻“触手可及”;不知道的“百度一下”!想了解什么;要查询什么;要购买什么……,都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来实现。这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了方便。同时,智能终端泛在化是一把双刃剑,其危害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对小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的,如果不能做出很好的应对,将严重影响孩子的个人素质及性格。
一、智能终端泛在化对小学生的负面影响
(一)对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为了解智能终端广泛存在对小学生学习方式产生的影响,作者以任职的教育区域内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总计走访14所学校,每校提问人数为20人,其中一、二年级为4人/年级,三到六年级为3人/年级,总计人数为280人。问题:你平时的作业中遇到不会的题目时,你会怎么做?回答请教父母(哥哥、姐姐)的为20.2%,查找课本的为15.5%,其余的均选择电脑网络搜索或者移动设备网络搜索。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渐渐的开始脱离课本,脱离父母,养成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习惯。
目前,大多数小学生已经开始学会利用智能终端泛在化所产生的方便,学会利用网络逐渐的形成自身的学习方式。但是,学生对网络所产生的依赖性也在逐步增强。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搜索到的信息不一定是正确的知识,小学生自身信息少,在甄别信息上容易出现错误,容易将在网络上看到的信息当成是正确知识。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认知和知识的关系非常密切,知识是通过认知活动而获得的,已有的知识又是认知水平发展的标志。知识已经获得,又可以用于以后的认知活动中。如果经常性的使用这些自认为是知识的内容会对其自身形成很大的知识认知、识别错误,一旦形成就难以纠正。
(二)对小学生语言学习的影响
智能终端泛在化使得人们沟通方式更加丰富,网络语言随处可见。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语言,很多的时髦词汇都出自网络语言,大多通俗易懂,但,也有一些是无厘头的字词,其构成一般是同音字、近音字或者是一些词语歪解。而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认知阶段,很多字词都还不能认识、理解,当他们在网络中习惯性使用这些网络语言后,生活中的语言则严重受到影响,特别是中国五千年来的文字文化精髓,将在层出不穷的网络语言中被糟蹋的面目全非,这会让小学生在文字学习上产生混乱。使用时也会变得似是而非,语言组织也会存在一些偏差,非常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三)对小学生学习精力的影响
小学生处在为今后学习打下扎实基础的阶段,此阶段获取的各种知识是很重要。智能终端泛在化使各类媒体已文字、图像等多角度地向小学生传递各种信息,令小学生的精力更加分散。根据抽样调查显示,一周上网时间超过8小时的小学生达到56.78%,小学生上网时间随年级的增涨有上升的趋势。平常也发现,高年级的不少同学晚上十点还有人在班级群里聊天。这些现象都会给小学生学习精力造成影响。
(四)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影响
首先,智能终端泛在化背景下,使得小学生中“低头族”的大面积出现。其次,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大部分的语言、行为学习来自于模仿。智能终端泛在化背景下,带给了小学生更多的学习、模仿对象。特别是一些新闻及视频中的不正确的行为,给小学生一个很大的模仿平台。尤其是一些聊天、电影等软件中还会自动跳出不良新闻或者是一些猎奇的文章、视频,这无疑是火上浇油。
(五)对小学生在思想上的影响
小学生正处在思想的形成阶段,思想的形成源于对客观事物发展的积累、吸收、转化。其中转化最为重要!转化的过程是对事物的再认识,再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发展的再总结的结果,这个结果形成人的思想。个人思想形成的来源有很多途径,例如书本、电视、家长、老师、同学、网络等。由于小学生阅历不多,甄别信息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对网络的信息进行很高级别的过滤,因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就有了可乘之机,影响到小学生的思想形成。
以上几个方面是网络对小学生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影响,作为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做到防微杜渐。
二、预防智能终端泛在化对小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的对策
针对以上影响,对授课学生进行长期观察与调查,提出以下削弱智能终端泛在化负面影响的措施。
(一)政府、网站备案机关、网站、社会携手净化网络空间
首先,网络的不良影响的最大的根源是不良信息的,这些信息大部分来自网站、游戏网站、猎奇网站。要削弱影响,处理这些网站需要政府、网站备案机关进行联手整治,查封不良网站,严惩幕后黑手。在还没能完全清除不良网站的阶段,政府应提供免费的不良信息过滤软件,让网络浏览更安全;另外,政府对网吧申请门槛应该严加把关,不让黑心网吧有机可乘,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彻底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其次,网站广告是不良信息阵地。网站所在公司对提出广告申请的内容及其公司或者单位进行严格审核,以网络文明及道德建设为核心,凡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一律不上线;另外,网站的建立需要虚拟空间挂靠、管理,虚拟空间管理公司应该在虚拟空间租赁时严格审核这些申请挂靠的网站,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一律不能挂靠。再次,政府、网站备案机关及网络警察形成联动机制,让不良信息无处可逃。在每个网站最下方设置 “网络110报警服务”、“网络警察”等按钮,通过点击这些按钮进行不良信息举报,或直接拨打举报电话。接到举报网络警察要及时查办,核实确已违法者给予相应惩罚。
(二)父母努力提升自我,完善家庭网络教育环境
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家庭环境的吸收非常惊人的。海绵对水的吸收是我们还能控制和想象的,而孩子的内心对环境的吸收,就是我们难以控制和想象的。因为环境中包含了很多信息是我们不能确切了解的,孩子的内心用哪种方式来吸收,更我们难以掌握和理解。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任何的教育都离不开家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父母应该提升自身信息素养,为教育好孩子和自身提高进行一定的网络安全学习。家长可以严格控制好家庭中网络负面信息在孩子面前的流通;严格控制好孩子上网浏览的内容,安装不良信息过滤软件;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跟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
(三)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教育活动
互联网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给予了小学生极大的遨游空间。鉴于此,很多学校开展了相应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任重而道远。所以,学校对校园网仍须严格监控,不让不良信息有机可乘,让孩子们有一个健康干净的学习网络环境。学校在网络教育上也做出更多的行动。例如举行青少年网络文明学习、竞赛等等,还让孩子观看关于青少年因网络堕落的报道,同时正确引导学生对网络的认识,组织网络安全讲座、做网络安全宣传海报、举办网络安全教育班队会等等活动。
(四)社区发挥作用,积极参与网络安全教育
现在社区的活动越来越多,家长、孩子们也经常会在社区进行活动,社区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社区能够协助政府和学校、家庭进行网络安全教育。
一是社区进行网络安全宣传。首先,在社区的宣传栏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在社区发放网络安全宣传单;其次,开展家长和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讲座,为还不能够正确的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知道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但不懂得如何去做的家长提供帮助。二是社区要进行一些与网络安全教育有关的活动。社区可以与学校联合或者与社会联合,组织孩子们进行活动式的网络学习,小比赛,或者小游戏,让孩子们在学习、比赛、游戏中去认识、熟悉网络,更好的去利用、使用网络,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使用者。
(五)社会各界齐出力,方方面面来协助
社会的力量是无穷的,当社会不能很好的对网络使用、网络扩散进行控制时,社会将会是一片混乱,但当意识到这个问题时,社会也将体现出其力量的无穷性。我们要利用好社会的力量,为我国网络安全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做出贡献。
一是群众可以通过在社会上的见闻及自己的理解给予政府、网站等自己的建议,并通过举报渠道对不法网站进行举报,为良好的网络环境做出贡献,对网吧等上网环境进行监督。
二是联合各界进行大面积网络式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能够意识到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有利于家长的重视和自身提升,也有利于孩子认识到网络安全的做法。
三是建立网络社交论坛,宣传青少年网络公约等网络安全、文明教育,为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意识。也能让孩子们在论坛中找到自己的玩伴,互相之间进行网络安全、网络文明的交流,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总而言之,智能终端泛在化的负面影响已经迫在眉梢,对此,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共同联手,为网络安全、网络文明的建设作出更多的努力,为孩子们能拥有纯净的网络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 娜.计算机网络对中小学生的影响与对策[J].考试周刊,2008(53).
[2] 王海南.网络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负面影响及解决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5月.
[3] 邓楠. 6―7岁儿童安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以中大附小雅宝学生为例[D]. 四川师范大学,2012 .
[4] 刘真真.小学生学习态度的现状及培养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报.学科版,2012(5).
随着全员信息安全意识的提高,外汇分局信息安全工作正日益完善,但与中央网信办和外汇局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完整、成体系的信息安全制度。外汇分局已有的制度里没有完全涵盖从机构建设、人员管理到数据管理、运维管理、应急管理以及教育培训等一系列规范的信息安全内容。二是人员管理方面。人员离岗离职后没有及时收回或变更其在相关应用系统里的权限。三是网络安全防护上方面。外汇分局网络各区域间边界不清晰,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另外,对内部网络的用户管理较松,容易发生对系统的非授权访问或者冒充合法用户访问等问题。四是终端计算机安全防护方面。外汇分局终端都由人民银行科技部门统一管理,统一下发补丁软件,但是存在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安装与工作无关软件的情况,导致植入病毒的几率大大增加,为系统安全埋下隐患。五是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检查方面。外汇分局对于全员安全意识教训及专业技能培训比较欠缺,特别是对所辖中心支局业务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足,安全检查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够。
二、结合实际,提升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外汇分局在查找出信息安全风险隐患后,应结合自身实际,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加大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外汇分局应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按照相关要求明确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及责任人,制度应涵盖人员管理、资产管理、数据管理、网络管理、运维管理、应急管理、教育培训等内容。二是加强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外汇分局应制定应急预案,保障应急资源,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应急演练。
(二)加强信息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一是建立良好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针对近期的网络改造工程,外汇分局应明确各区域的网络边界,做好边界防护措施,并制定制度进一步规范网络用户的操作,完善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及审计措施。二是做好应用系统的安全访问控制。外汇分局对所有的应用系统,包括电子邮箱、门户网等,都应做好用户权限管理和划分。三是规范终端计算机的安全操作行为。主要是建立相应制度规范业务人员操作,并在终端上设置账户密码保障安全。针对WindowsXP停止安全服务的情况,外汇分局应卸载与工作无关的应用程序、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等,不断加强对使用WindowsXP系统终端计算机的管理。
(三)强化信息安全教育培训
外汇分局应采取各种方法做好信息安全教育培训。除开展提高安全意识的培训外,还需要加强信息安全知识及安全防护技能的培训。
(四)深入开展信息安全检查工作
【关键词】学校 安全教育 实践研究 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015-02
学校发展,安全先行。近年来,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安全工作被党和政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校在安全教育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不安全事件却时有发生,怎样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使“以人为本”的思想变成为人人重视生命、关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并有效地转化为每个人的安全的行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一年来,我们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索。
一 整合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强化安全教育工作的机制保障
课题组收集班级安全管理个例,对比班级安全管理案例,问卷调查班主任认识制度重要性,实行网格化管理必要性,得出结论:只有建立起有效的安全教育机制,实行学校各个部门班级网格化管理,学校才能够得以健康发展。安全教育靠完善的制度和健全的组织才能实现常态化,从而确保安全教育的实效。
1.建立健全可操作性的安全管理制度
每年年初,我们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相关的岗位操作规程,加强学习,使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从而保证了学校的安全工作管理更加有序和规范。为确保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在内部管理上,学校各处室之间、处室与工作人员之间、年级组与班主任之间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在校外管理上,学校与社区、居委会达成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协议,安全工作做到网格化管理,内外联动,综合预防,层层负责,责任到人,提高安全教育实效。
2.建立职责明确的安全教育网络组织
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了年度、学期工作计划和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义务巡逻队。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统筹、组织、协调学校安全工作的日常督查、整改和记录等工作,做到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责任人具体抓的良好氛围,同时构建了一横两纵的管理网络,横向为校长——分管校长——责任处室——责任人,纵向为政教处——班主任——学生,总务处(校舍、消防、食堂、安保、校车)——责任人,明确分工和职责,形成了学校内部安全教育的校网络组织,提高了安全教育的实效。
二 整合资源,完善安全教育的内容
课题组收集学校原有的安全教育校本教材,组织课题组编写安全教育教材,对比不同安全教育教材收效好坏。总结出安全教育重在平时,重在细节,重在行动,重在坚持;安全教育必须有课程、课时、教材、教师的整合作为依托,达到持久和常规化,才能收到实效。
1.开设安全教育课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在订购生命教育教材和使用课题组编写的教材的基础上,我们从思想政治课教研组选拔了教师兼任安全教育课,其他学科(如生物、语文、地理、物理、化学)教师渗透。高一、高二年段进行生命教育课的教学,每周一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安全教育内容要求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明确学校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校园活动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饮食安全教育、防水安全教育、防自然灾害教育、用电安全教育、思想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人身安全教育,设施安全教育,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假日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等。
安全教育内容要求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在不同时期课题组根据需要进行不同重点的安全教育内容。首先,要突出安全教育阶段性,学年初是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机,假期或学期末阶段是安全教育的关键。其次,要针对季节性的安全要求,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春季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这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饮食卫生安全教育;春夏之交和夏季时又是学生容易发生因私自外出游泳或郊游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的时期,这时教育的重点就是要进行活动安全和禁止私自到江河游泳的安全教育;秋冬季节又是火患的易发季节,因此要把防火安全作为这一季节的工作重点。再次,要加强特定日期的安全教育,注意“五一”、“十一”、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假日安全教育,突出对学生进行活动、旅游、饮食、交友、上网等安全教育。学生放假前进行假日安全教育,同时在整个假期对学生的安全情况进行跟踪教育。
三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
针对安全知识的习得与行为养成不能密切结合,安全知识与行为养成存在脱节,知与行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学生虽明白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也清楚相关安全知识,但在具体情境中却没有相应自觉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安全教育的实效。课题组一年半来利用对比班级安全教育样本,总结本地区外校安全事故教训产生原因等,分类梳理安全教育效果成效,认为:安全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安全教育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1.寓安全教育于各种活动中
我们非常注重安全教育的内化和实践体验。一年之中,我们举办了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安全方面的征文比赛,组织安全方面的演讲比赛,发放调查问卷,定期出黑板报、团队角、橱窗、画廊、宣传栏,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片,安全知识展览,安全手抄报评比,开展安全方面的研究性学习。通过动手、动脑,活化了安全教育知识,同时通过多种方式的情境设置演练,对安全知识进行正确行为的强化练习,使学生在不同危险情形下能有正确的行为选择,使安全知识与行为养成紧密结合,做到知行统一,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教育的实效。
2.安全教育“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
一年来,我们聘请了学校辖区的派出所,公安局、交警、法院、检察院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学校安全教育内容要求的讲座或展览。如派出所的生动讲座,公安、交警部门鲜活的案例、交通安全纪录片,法院、检察院违法犯罪的深刻教训,都给同学们留下难忘的安全教育印记。同时组织高中学生面向社区、街头宣传安全知识,到社区宣讲安全警示的案例,安全常识,自卫、救护知识,在安全知识辐射到社区的同时,也使学生自己的安全知识巩固和内化,在情感体验中培养重视安全的意识,升华为珍爱生命、重视安全,形成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教育的实效。
四 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考核和评价机制,确保安全教育的实效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力,学校在升学率的压力下,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出现走过场,为了应付检查,出现问题、危急情况时才抓安全教育。学校安全教育也往往无计划、没系统,安全教育不连贯,学生不可能形成对安全教育合理的观念和良好的自学的行业习惯,安全教育也就无实效可言。课题组结合学校实际,深入政教处、保卫科、年级、班级调查了解,配合学校建立安全教育考核和评价机制,完善奖惩机制,落实安全教育实效性。
1.学校安全是学校的生存发展之本
安全工作是学校全体教职工时时必须关注和认真做好的第一项工作,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处室是各处安全工作责任人,班主任是班级安全的责任人,任课教师是本节课课堂安全的直接责任人,上级主管部门要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列为对各学校进行考核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学校也必须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将安全教育工作进行量化评估,与绩效相挂钩。
2.实行安全工作奖励制度
针对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制定相应的安全工作考评细则,同时切实强化监督、狠抓落实,将系统的安全教育付诸教育实践。对安全教育做得好的,做得全面的,无安全隐患、安全事故的,在安全工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予以表彰,对安全工作不重视、不到位的给予批评。学校安全教育与教师的评先评优相挂钩,贯彻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使安全教育持续有效。
五 创新安全教育形式,为增强安全教育实效性提供有效模式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网络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越来越大。课题组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从调查问卷、教育形式、上传下达等方面加以利用,使学校安全教育获得成效。
1.利用网络世界进行资源共享
网络资源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我们要利用资源优势,为学生开辟灵活快捷、易于使用的安全教育素材,如我们可以将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制作成动画,制作成影片,改编为短剧、故事等学生喜爱的形式共享在网络上。同时也鼓励、培养学生开发创造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的学校安全教育素材,利用网络进行安全知识的竞技、在互动交流中掌握学校安全知识。模拟安全事故,置身于不安全的环境中,学会自护、自救,学会采取正确的行动,使安全教育收到实效。
2.运用高科技手段,占领网络这块新阵地
充分利用网络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建设学校安全教育网络资源,引用各部门、各地区的安全教育资料,丰富安全教育形式和内容,让枯燥呆板的安全知识在网上变得趣味横生,安全教育变得有趣、轻松。同时主动深入青少年经常访问的各类网站,以论坛、BBS、QQ参与者的身份,发现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有针对性地加以防控,达到提高安全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总之,只有扎实落实安全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建设平安校园。学校安全教育任重而道远,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不仅形势逼人,更是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形势民办高职学生安全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65-01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安全问题分析
(一)人身安全最重要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的改革发展,校园社会化日趋明显,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扩展,交流领域也不断拓宽。高职院校由原来单一的教学封闭型转变为全方位、多功能、开放型的小社会。与此同时,各种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高校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治安案件、危及学生人身财产案件、诱发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等时有发生。
(二)提防诈骗不容懈怠
现在的高职大学生仍然是容易上当受骗高发群体,因为他们身上有很多容易被利用的因素有,主要包括: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生活经验;面对诱惑疏于防范,容易感情用事; 自我行动能力差,喜欢有求于人,轻率行事等。这些弱点很容易使他们成为被诈骗的对象,对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也构成了极大地威胁。
(三)网络安全不容忽视
互联网自20世纪90年代落户中国以来,以“世界触手可及”之优势,颠覆性地改变着我们传统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但是,在看到网络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青少年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中,对网络信息缺乏必要的甄别能力,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给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针对上述安全问题的实践经验和应急措施分析
(一)懂法守法,洁身自好,重视人身安全
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指大学生身体健康不受伤害,没有危险和威胁。目前,常见的高校大学生人身伤害事件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校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包括高校群体性活动、体育运动以及实验实习中的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另一类是人为侵害造成的大学生人身伤害案件,包括故意伤害、抢劫、抢夺、滋扰及害等形式。在长期从事安全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大学生人身伤害案件的一些特点。大学生人身伤害分为故意伤害和被故意伤害两种。其中故意伤害一般具有严重的危害而且表现形式多样,这些事件大多发生在公共场所,往往造成多名大学生受到伤害。
(二)脚踏实地,明辨是非,提放盗窃诈骗
通常情况下,大学生在校园里财产被侵犯的主要形式是盗窃和诈骗,目前大学生陷入传销陷阱的也逐渐增多。不同形式的侵财行为,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通过认识和学习,增强防范意识,当遭遇盗窃或诈骗时应做到:
(1)当自己的财产被偷盗时要做到: 首先,当发现寝室门被撬,抽屉、箱子的锁被撬坏或被翻动时,很可能盗窃分子已来光顾。应立即向学校安全保卫部门报告,并告知宿舍管理人员及有关老师。其次,保护好现场。犯罪现场是判断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和真实反映犯罪人客观情况的基础,只有把现场保护好了,办案人员才有可能把犯罪分子遗留下的手印、脚印、犯罪工具等收集起来,利于侦破工作;最后,如实回答前来勘验和调查的公安保卫干部提出的各种问题。回答时要实事求是,不可凭想象、推测;要认真回忆,力求全面、准确。
(2)当自己遭遇诈骗时要做到: 首先,在校内被骗,要及时报告辅导员或班主任和学校的保卫部门;在社会上被骗,要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其次,要克服不愿报案的思想,不能因为顾虑自己受骗情况被公开,个人隐私可能被暴露而不报案。不去报案,骗子就会抓住你的弱点继续向你行骗,或者继续危害社会; 最后,发现受骗后,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积极协助公安机关破案,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
(三)增强防范,避免沉迷,远离网络是非
目前,科学飞速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网络也成了高职大学生不可缺少的工具,然而网络安全不得不防,常见的高职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网瘾”即互联网成瘾综合症;另一类是网络诈骗,网络虽然无形,可网络对高职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的威胁却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以及以后的求职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一定要注意防范,做到,多利用网络学习,获取有用的知识,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在接受网络招聘时要注意做到:首先选择可靠的招聘网站投递个人简历。其次谨慎填写个人信息。最后,对于招聘条件非常低,工资待遇异常高或者以公司手续正在办理中为由不出具相关资质证明的招聘信息,不要相信。
参考文献:
[1] 周耀华.对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1(Z1)
[2] 李正中.加强安全管理 确保校园平安[J]. 卫生职业教育, 2007(02)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总结1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5月10日至16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我校认真贯彻《转发__省教育厅关于开展“5.12”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精神,全面深入抓好安全教育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举行一次启动仪式。5月12日,组织开展学校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蔡副教导作动员讲话,在全校形成必要的宣传舆论氛围,扩大社会宣传效果。
2.召开三个专项会议。5月12日上午,陈校长主持召开学校行政人员会议,研究部署近期安全工作;随后,召开安全工作领导组会,分析近阶段校内外的安全现状,部署近期安全工作;下午召开全体教师大会,传达、学习安全方面的文件,严肃值护纪律、细化任务、明确责任。
3.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练。利用大课间时间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全校师生人人参与,提高师生突发公共事件下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4.出好一期安全宣传主题黑板报。各班出好一期交通、消防、应对突发事件等安全宣传主题黑板报。内容有自我防范与自救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饮食卫生与预防传染病教育、环境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内容。
关键词:安全意识;大学生;影响因素;教育对策
作者简介:吴玥(1992-),女,江苏南京人,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本科生;荆珊珊(1990-),女,江苏丹阳人,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本科生。(江苏 镇江 21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137-02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使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大幅增加,高校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随之而来,高校各种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有关青少年学生意外伤害及相关危险行为现状进行的调查表明,发生在城市的总的伤害报告率为46.9%,[1]而农村所占的比例则高达72.32%。[2]教育部在2007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安全机制,切实做好校园保卫工作,努力建设平安、健康、文明的校园,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放心”。[3]由此可见,安全意识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探索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对策,我们以“大学生安全意识调查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为课题申报了江苏大学大学生百项创新计划项目,并通过评审立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二、大学生安全意识与教育的现状调查
1.研究目的
本项目组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的分析,了解其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提供依据并提出一些对策,促进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完满发展。
2.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江苏省10所大学,分别为:江苏大学、扬州大学、苏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京三江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苏州科技学院、无锡太湖学院。其中综合类大学2所、普通本科类大学3所、独立学院5所,调查对象包括文科类、理工科类、艺体类专业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的大学生(见表1)。
(2)研究工具。设计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法设计问卷,问卷的抽样框包括高校的各层次、各类专业和全部四个年级等(见表1)。问卷内容设计包括交友安全意识、学习安全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宿舍安全意识、食品安全意识、金融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意识、体育安全意识、生活安全意识共九大类问题,采用封闭方式选项回答。
(3)研究方法。一是访谈法:我们针对江苏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学专业、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大三学生的宿舍安全、交通安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访谈,他们纷纷都提出了对宿舍楼栋安全隐患的看法以及防火、防盗安全问题等。二是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通过与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教授以及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的教授进行座谈,前者认为大学生安全意识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意识、食品安全意识、体育安全意识以及学习安全意识,而后者又补充了金融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意识等,根据这些观点,总结设置出九大类安全意识。三是文献法:通过网络、书籍等资源渠道,本项目成员分工查阅搜集了国内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背景以及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有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归类整理,作为本项目实施的理论依据。四是问卷调查法:对10所不同类型高校的文科类、理工科类、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四个年级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34份。
3.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接受的安全教育分析。被调查的大学生大部分接受过一些安全教育,但是仍有28.9%的学生未接受过,说明当前我国安全教育的普及性还不够;而在这之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的比例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高出10%,反映了乡村学校在安全教育上的关注还比较少,城乡差距较大。同时,接受过安全教育的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比文科类的学生要少了19.7%。
(2)宿舍安全意识类。宿舍安全是校园安全的重点,每年全国各高校由于学生不注意安全隐患导致的灾难多之又多,大学生会在宿舍使用一些安全系数较低的产品,调查显示,有20.11%的学生在宿舍用过违章电器,有21.74%的学生用过蚊香、蜡烛等易燃物品,约有25%的学生不知道放假回家时切断宿舍电源,而这些行为极有可能会危及到自身以及宿舍集体安全;调查显示,了解宿舍和教学楼安全通道的学生和不了解的学生的百分比持平。大学生在离开宿舍时,大多数学生还是记得关上门的,但也有17.63%的学生忘记随手关上门窗,这对于宿舍防盗很不利。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国家安全认识。
及时召开干部职工会,学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公共卫生安全》、《网络安全》等有关安全法律知识,使审计干部对国家安全的内涵和任务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了审计干部投身国家安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创新载体,广泛宣传国家安全知识。
利用本单位宣传栏、学习强国、微信群等新媒体向广大职工宣传国家安全知识,营造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