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肺复苏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PBL 急诊 心肺复苏 应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261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BL)是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该课程模式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五段式教学过程,它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问题,来学习隐藏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法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1]。
我院在急诊教学中实施了PBL教学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12月在我科实习的五年制学生41例,均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学习,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1例,两组学生年龄、基础文化、教材、授课内容均无差异,并均由本科中级以上教师带教。
1 心肺复苏指南:进步还是阻碍?
现代心肺复苏术确立后不久的1963年,美国心脏协会(AHA)便成立了第一个心肺复苏的专家委员会。1966年,AHA联同国家科学研究所和国家科研委员会创立第一个CPR标准和指引。1974年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心肺复苏指南才真正诞生发表[3],此后又历经数次的修改和完善。随着1993年国际复苏联盟(ILCOR)的成立,越来越多的学术团体和来自全球的科学家加入到心肺复苏指南的起草和修订工作之中。而指南也逐渐成为心肺复苏的权威指导,成为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的执业技术标准和大众技术普及的标准教材。可喜的是,全球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和市民得到标准化心肺复苏的培训,标准复苏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实践,局部地区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也在明显提高。但令人尴尬的是,大部分的心搏骤停患者预后仍然不佳,最新版本的复苏指南与最早的版本相比,似乎突破性进展不多,现代心肺复苏技术甚至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和挑战。当然,心肺复苏指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事实不可否认,但指南产生过程的严苛的循证医学程序却再次引起专家们的关注。例如胸外按压技术如果按照今天的指南评价和入选标准是无法被积极推荐的,但这并未能改变其心肺复苏的基石地位。肾上腺素的价值虽备受循证医学的争议,但从未撼动其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指南采用严苛的循证医学流程用于对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评价的做法确实值得进一步商榷,唯长期良好神经功能和生存预后的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2 生存链:生命之链
生存链的概念于1991年由Cummins等[4]提出,并出现于1992年版的心肺复苏指南而被广泛熟知[5]。生存链概念的提出是对心搏骤停和心肺复苏过程的正确认识,其中的四早原则(早期识别、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既强调了4个独立的环节对于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更指出这4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换言之,心搏骤停是一个临床综合征,而非单一疾病,心肺复苏的整个环节和过程对心肺复苏的结果和预后都会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片面的强调单一因素对最终复苏预后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对这一相关因素的评价偏倚。简单的希望某单一新技术和新措施能够力挽狂澜,显著改善心肺复苏患者的生存预后是无法实现的。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除了增加第5环——综合的复苏后处理外,强调早期完成前4个基本环节的同时,更明确了各个环节的重点和质量[6]。生存链是对心肺复苏流程的形象总结,保证心肺复苏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和时效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充分动员整个社会力量,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做好每个细节,才能真正显著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远期预后。
3 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对心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尽量缩短心搏骤停至心肺复苏的时间。第一目击者对于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意义不言而喻,而50年来,在提高复苏成功率和良好生存预后方面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公众除颤计划(PAD计划)的实施,及其带来的显著的复苏成功率的提升[7-8]。因此,普及和推广心肺复苏的知识和技术,推动PAD计划的实施,不断提高公众对于心搏骤停患者的识别和复苏能力是为后续高级生命支持赢得时间和机会的关键。当然,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医务人员和公众能够更快速而高质量的掌握相关的技能同样是需要面对的挑战。
4 新技术与新装备:何时能大显身手?
伴随着心肺复苏科学的发展,以及现代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的进步,新的复苏辅助设备和装置层出不穷,也显现出未来在临床应用的广阔前景,但受限于缺乏“足够”的循证证据,目前对于这些新技术和设备的临床应用仍未被积极推荐[9]。但可以肯定地说,新的科技和信息化装备正逐步影响和改变传统的心肺复苏过程,特别在高级生命支持和复苏后综合治疗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近期一系列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完成和报道,越来越多的新设备将进入复苏领域,在逐渐解放复苏团队人力资源的同时,也逐渐带动对最佳复苏方法学进一步深入探讨。当然在确保患者权益的基础上,应该积极鼓励开展小规模的临床研究,为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提供更加充实的理论依据,而最佳的人机配合流程和时机也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5 国际经验与交流合作
我国的迅速发展与对外开放为心肺复苏领域的进步带来机遇,借鉴优秀的发展经验再结合自身的国情和条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提高总体的复苏成功率意义重大。缺乏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和有效的监测网络系统依然是国内心肺复苏临床研究的重要制约因素。参照国际通行的研究模式,借鉴亚洲邻国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探索出有效的研究模式。加快对旁观施救者的保护性立法对于提高大众心肺复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至关重要,而克服教育、交通、文化等方面的障碍,建立社区化的公众复苏和公众除颤(PAD)等项目,对提高城市复苏成功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内专家逐渐在国际期刊和会议展示其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的团队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渐获得大家认可与关注,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专家能够对国际复苏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贡献。
50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心肺复苏这门年轻的科学仍然充满太多的未知与秘密,无论成绩、进步还是教训、阻碍,都将继续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与勇气。
参考文献
[1]Kouwenhoven WB, Jude JR, Knickerbocker GG. Closed-chest cardiac massage [J].JAMA, 1960,173(10):1064-1067.
[2]Lown B, Amarasingham R, Neuman J. New method for terminating cardiac arrhythmias.Use of synchronized capacitor discharge[J]. JAMA, 1962,182:548-555.
[3]Carveth S. Standard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ac care[J]. JAMA,1974, 227(7):796-797.
[4]Cummins RO, Ornato JP, Thies WH,et al. Improving survival from sudden cardiac arrest: the “chain of survival” concept. A statemen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 Subcommittee and the Emergency Cardiac Care Committe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 1991, 83 (5): 1832-1847.
[5]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ac care. Emergency Cardiac Care Committee and Subcommittees,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Part I. Introduction[J]. JAMA, 1992,268 (16): 2171-2183.
[6]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J]. Circulation,2010, 122(18 Suppl 3):S640-946.
[7]Hallstrom AP, Ornato JP, Weisfeldt M, et al. Public-access defibrillation and survival afte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J]. N Engl J Med, 2004,351(7):637-646.
[8]Weisfeldt ML, Sitlani CM, Ornato JP, et al. Survival after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s before arrival of the emergency medical system: evaluation in the resuscitation outcomes consortium population of 21 million[J]. J Am CollCardiol, 2010,55(16):1713-1720.
[9]Cave DM, Gazmuri RJ, Otto CW, et al. Part 7: CPR Techniques and Devices: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Circulation,2010,122(18 Suppl 3):S720-728.
(收稿日期:2012-12-13)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01.002
作者单位: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余涛、唐万春);美国威尔危重医学研究院 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唐万春)
[关键词] 呼吸心跳骤停;心肺脑复苏术;临床分析;急救
[中图分类号] R605.97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3(c)-171-02
呼吸心跳停止是急救中的常见病例,院外抢救成功率很低,约为4%,院内也仅为12%~24%[1]。本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对院内104例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参照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ty resuscitation, CPR)指南操作流程,进行院内心肺脑复苏术。现将救治过程中体会总结如下,旨在探讨提高复苏成功率的有效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04例患者,男61例,女43例,年龄20~89岁,平均年龄为(58±14)岁,急诊科患者34例,内科住院患者31例,外科住院患者15例,ICU病房11例,手术室7例,导管室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其中,室颤37例,心脏停搏39例,电机械分离28例。
1.2 心脏骤停诊断标准
所有救治对象全部符合心脏骤停诊断标准,即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心电图表现。
1.3 复苏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2005年中华医学会推荐心肺复苏指南方法进行抢救,立即进行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口对口、面罩人工辅助呼吸、气管插管、喉罩辅助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建立静脉通路。最早时间内判断心电图类型,若是室颤,立即进行电除颤,能量选择双相波为200 J,单相波为360 J。若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在尽快识别病因和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等药。尽快行起搏治疗,本组体外起搏11例,临时起搏13例,复苏成功安置永久起搏器3例。口对口呼吸27例,面罩人工呼吸91例,气管插管79例,喉罩辅助呼吸13例。心跳恢复患者立即进行血生化检查,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注射肾上腺素、阿托品、胺碘酮、利多卡因、美托洛尔、碳酸氢钠、纳洛酮等药,并且应用低温、脱水药、糖皮质激素、神经代谢剂、高压氧疗,本组有7例患者行高压氧疗。本组35例为急性心肌梗死,19例患者予溶栓治疗,5例患者行急诊PCI术,9例为肺梗死,4例行溶栓治疗。
1.4判断标准
进行以上复苏后心跳停止30 min以上,宣布死亡。停止复苏后,心跳恢复,收缩压维持90mmHg以上,病情稳定12 h以上,判断为复苏成功,继续复苏后的处理及长期的治疗。
2 结果
24例(23%)患者复苏成功,80例(77%)死亡,植物状态5例,3例患者遗留程度不同后遗症。存活出院7例(6.73%)。
3 讨论
3.1 及时抢救
早呼救、早CPR、早除颤、早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心脏骤停后将在4~6 min时间内发生不可逆的脑损害,随即经过数分钟过度到生物学死亡。因此,在这4~6 min时间内越早实施CPR和除颤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所有呼吸心跳停止中,心脏性猝死最多见,80%左右。心脏性猝死患者中所证实最常见的初始心律是室颤,而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是电除颤。因此,越早除颤,越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本组患者2例在导管室发生室颤,除颤时间均未超过10 s,取得抢救成功。9例在CCU发生室颤,除颤时间未越过20 s,能量选择单相波360 J,双向波200 J。如无条件行除颤应按初级生命支持程序: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人工循环)、D(除颤)进行,迅速将患者平卧于坚实平面,一般采用举颏压额法,开放气道,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人工呼吸,无条件先行口对口呼吸;有条件行面罩辅助通气及气管插管。进行胸外按压,位置:胸骨中下1/3交界处,频率:100~110/min,深度:4~5 cm。若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经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及病因治疗,无效,尽快进行体外或临时起搏,必要时安置永久起搏器[2]。
3.2 合理用药
①心肺复苏过程中最重要的药物即为肾上腺素,近年来研究发现,首剂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素,不能改善长期生存率,因此,不主张大剂量应用,即首次剂量1 mg静注,每3~5分钟重复1次。本组全部按此法用药。②胺碘酮对于室速患者以及除颤不成功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可提高除颤成功率,同时,对于室颤除颤成功患者应用胺碘酮可预防复发。③纳洛酮的应用,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有很好作用,特别是对于吗啡类药物中毒,以及安眠类药物中毒者疗效更佳。④合理应用碱性药不主张早期及大剂量应用[3-4]。
3.3广泛普及初级CPR知识和技能
本院在全院职工中广泛开展全员培训,要求每位医护人员均要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术,并通过电视教学、模拟训练及每月进行考核等措施,广泛普及CPR知识和技能,随着CPR知识和技能在医务人员中的提高和在普通市民中的推广以及急救绿色通道的进一步完善,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会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一堂.心肺脑复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聂振明,孟昭全.实用危重病监护与急救[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嘉嘉.心肺复苏及复苏后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8,20(4):249.
微课具有微型化、视频化、网络化的特点。微课一般不超过10分钟,要求内容精简,围绕重点、难点等展开。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有利于课内课外学习,也有利于知识的广泛传播,避免了一言堂的枯燥乏味,又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使教学效果最有效化。微课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使学习变得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具有随时性、可重复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急诊医学又称急救医学,与生命密切相关,覆盖面广泛,时效性强,广泛普及急救知识有利于生命的救治。在急诊医学中运用微课的表现方式,既有利于医学生的学习,又有利于急救知识的科普。下面就以心肺复苏术为例进行阐述。
心肺复苏术是最重要的急救技术之一,无论在院内还是院外都是最常用、最有效挽救生命的技能。由于大脑缺氧6分钟就不可逆的死亡,现场急救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第一目击者”能够及时、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术,可争取到最初宝贵的抢救时间,维持大脑等重要器官的供氧,极大地降低院前死亡率和致残率,所以全民普及心肺复苏术的教育是很必要的。传统上,一般采用“示教室集中授课+实验室操作”的方式,即在示教室由教师讲述有关心肺复苏术的理论知识、操作方法及要点后,学生轮流在模拟身上操作。这种方式难以普及。而微课为简短的微型视频,通过网络传播,更易于传播。
选题是制作微课的最重要环节。选题首先要突出重点难点,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心肺复苏术中如何判断心跳呼吸骤停,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的正确操作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整个微课的设计及编排上要突出此重点难点,让学习者更容易获取关键信息,印象深刻,从而更容易掌握。
选题后就要进行素材的准备。一个好的微课需要将文字、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合为一体。常用软件有Photoshop、Aftereffects、Flash、3ds Max、Audition等。心肺复苏术作为一项操作技术,可考虑情景、视频动画、文字等相结合,从突发事件入手,引入其对挽救生命的重要性,再过渡到操作本身。如“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中出现选手呼吸心跳骤停倒地,第一目击者立即上前施救,施救过程,最终施救成功”。重点突出如何判断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过程。
视频的录制可采用外拍式和内拍式相结合的方法。外拍式:使用数码摄像机、手机等设备,运用课堂、互动教学、角色扮演等展示微课的教学过程。内拍式:在计算机中安装Camtasia Studio、Snagit、录屏专家等软件,通过PPT、word、画图工具等呈现。心肺复苏术的录制以外拍式为主,可运用数码摄像机,模拟一场马拉松比赛出现的意外事件,拍摄过程中的角色扮演尤为重要。
视频录制结束后要进行剪辑。其目的是对一个或多个摄像机同时录制的内容进行编辑,使其更加精美和流畅。常用的视频剪辑软件有Premiere、Sony Vegas、Camtasia Studio、会声会影等。视频录制结束后,进行剪辑,去除累赘部分,充分突出判断意识状态、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加上文字说明,而结束部分可用一张PPT做简略的总结点睛,PPT中可运用一些口诀、简写等方法以便于记忆。如心肺复苏术操作中的CABD(Circulation、Airway、Breathing、Difibrillation)。
微课的出现既简化学习过程,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习积极性及自主性,又把教学资源转化为社会资源,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普及。急救医学这门专业课程与微课相结合,减少了传统教学方法的累赘,突出重点,容易掌握,有利于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广泛传播,一举两得。但是,由于微课本身时间的局限性,对于知识点的详细、全面掌握,仍需与传统教学、课本、临床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5-13.
[2]周笑春.中职设置微型课程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2):12-13.
关键词:急诊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实践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体制的日益成熟和完善、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合作,以及远低于发达国家的留学费用,参加我国医学教育的留学生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医学留学生教育也对提高医学院校国际交流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涉及面广、内容繁杂、实践性强的学科[1],临床实践能力至关重要。临床实习是对理论课程的有力补充,也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处理急危重症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留学生而言,因为存在国籍、语言、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使得留学生急诊医学临床实习面临更多困难,我院急诊医学教研室具有10余年留学生教学经验,结合多年留学生带教经验,对留学生急诊医学临床实习教学实践工作进行总结和进一步探讨。
一、优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带教老师资格准入制度
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对带教老师的英文水平有较高要求,由于急诊教学临床情景多样化、疾病谱复杂、突发状况多,熟练应用专业英语与留学生零障碍沟通并达到让学生充分理解,是急诊留学生临床带教中面临的最大难点和首要问题[2]。这就要求临床实习带教老师不仅能够熟练阅读及撰写英文文章,还应具备较强的英语口语能力,以保证与留学生的无障碍交流,确保留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1.加强教师培训。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及英语培训,建立起专业及语言过硬的教师队伍。医院及科室与国外相关学校及实验室建立长期合作交流关系,定期选派青年骨干出国学习,鼓励带教老师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出国进修以及国内相关留学生教学学习班,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教师梯队。形成“老带新”的教师培训模式,定期组织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从带教模式、专业知识以及英语交流技能等多方面对新任教师进行培训,确保带教老师教学水平尽可能统一标准化。2.实施带教资格准入制度。首次承担留学生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提前备课后进行试讲,由教研室联合我校教学督导共同进行量化评估,涵盖专业知识讲授、语言表达、教学方法、课件设计等方面,考核合格者准予承担留学生教学资格。未合格者由教研室专家及教学督导提出问题所在及整改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下一学期经改进后再重新审核评估,直至评估合格方可具备留学生带教资格。3.提供教学培训机会,培养专业特长。临床实习带教老师多为年轻教师,教学经验虽然相对较少,但乐于尝试和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和留学生年龄差距小,容易调动实习课课堂气氛,因此加强对这些年轻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学相长,有助于显著提升实习课程质量。每学期固定为实习带教老师提供参加校级教学比赛的机会,鼓励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及教学经验交流分享活动,将急诊教学临床实习常见内容,如心肺复苏、中毒等进行内容拆分,每部分由固定教师带教,要求带教老师熟悉并跟进相关技术、指南更新,充分查阅相关文献,及时补充并更新教学内容。
(二)规范留学生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目前留学生教学尚缺乏规范化的英文教材,很多教研室通过组织带教老师编写相关教材,但因参考资料以及教师水平的限制,这种教材缺乏统一性、规范性和灵活性,很难满足临床见习教学需求。我校急诊教研室为带教老师提供2—3种国外全英文教材,并与国内教材联合使用,便于带教老师迅速熟悉并掌握教学内容。与此同时,部分教学内容与国内、国际指南更新关系密切,如心肺复苏,基本间隔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会进行更新,而中毒部分,国内中毒流行病学与国外有所不同,仍以农药中毒为主,因此针对心肺复苏部分及时补充最新原版英文指南,而对于中毒教学,则补充国内相关中毒如有机磷、百草枯等指南意见。进一步强化理论课教学内容,同时扩展、更新相关教学内容。
二、丰富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
开展临床实习课程除了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理论课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综合能力。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涉及面广、内容繁杂、实践性强的临床学科,在有限的理论课教学时间内很难做到全面细化地逐一学习,临床实习则是进一步培养留学生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养,培养临床思维和业务能力的重要阶段。留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提问,传统的“填鸭式”显然不适合留学生实习课教学,因此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对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尤为关键。本教研室经过长期留学生临床实习带教,形成多种教学方式综合应用的教学模式。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自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医学院首先试行后,逐步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PBL教学坚持“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线,根据学生的提问和教师的解答过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习隐含于问题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已在教学中取得一定效果[3,4]。留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思考和提问,喜欢自己实践和探索,临床实习课程时间充裕,较理论课灵活性强,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动讨论提供了可能。通过这种问题导向的讨论,可以有效提高留学生对急诊临床实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教师诱导的问题讨论,有效加深留学生对理论课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主动查阅文献、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扩展理论课程内容,进而达到临床实习课与理论课互为补充、逐步深入并强化的作用。在急诊实习课教学实践中笔者观察到留学生普遍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并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总结相关知识点,在培养留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处理问题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二)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
病例导入式教学(Case-BasedLearning,CBL)方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病例为先导,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临床案例导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5]。通过典型病例的讨论,将抽象理论具体化,使学生将理论和临床应用相结合,对疾病的诊治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但实际工作中急诊病例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缺乏可控的临床病例,也是急诊实习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另外,留学生与患者沟通障碍也是留学生临床实习的重要障碍。因而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注重总结典型病例显得尤为重要,如心肺脑复苏、中毒、热射病、创伤救治等疾病。总结并建立急诊医学典型病例库,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如果没有相应的临床病例,可导入病例库中的典型病例,结合PBL教学方法,使学生切身体会临床诊疗过程,提高学生对病史采集、查体、诊疗思路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医德医风以及医患沟通能力。
(三)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
医学模拟教学是通过正常人模仿的“标准化病人”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提供模拟病人,从而模拟真实临床情景的一种教学方法。急救技能作为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最能体现急诊医学学科特色和水平,但在我国现阶段医疗环境下,对于需要紧急处理或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让没有临床经验的医学生,尤其是存在一定语言沟通障碍的留学生进行实际诊疗操作,是不现实也是不合乎医学伦理道德的。因此仿真模拟教学作为一种模拟临床情景、锻炼急救技能的重要教学手段已成为我院留学生急诊实习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校临床技能中心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标准化病人(StandardPatient,SP),经过反复培训与磨合,能够在临床实习中模拟相关疾病就诊及诊疗过程,具有反复性和可控性等优势,有效弥补了实习课中临床病人不足的缺陷。此外,针对心肺复苏见习,采用我院临床技能中心引进的挪威诺度公司SimMan模拟人进行仿真模拟教学,真实再现临床各种救治场景如急诊抢救室、重症监护室等[6]。留学生可组成3—5人抢救团队,模拟练习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等最为重要的急救技术,模拟人连接监护仪可显示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实现临床真实场景下的诊疗及抢救过程,弥补临床缺乏实践操作机会的不足,并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及临床决策能力。
三、加强教学质量控制及改进
(一)使用实时反馈设备保证教学效果
在心肺复苏实习课中,初始操作练习者常常按压深度、频率参差不齐,此外由于胸外按压非常耗费操作者体力,随着按压时间延长,按压深度和频率不达标是初学者培训中的常见问题。为保证留学生培训的效果和均一性,我们将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应用于急诊实习课堂,该系统可以实时显示操作者的按压频率、深度、回弹、中断计时等重要监测指标,便于留学生随时自我调整动作达标,教师实时量化监测和评估学生操作,及时做出纠正和指导,确保胸外按压标准深度和频率,有效提升心肺复苏的培训效果。这种反馈装置的使用,在2015年最新心肺复苏指南中也得到推荐,并已经开始应用于心肺复苏培训,证实有助于达到实时优化的心肺复苏效果。
(二)加强教学监督及效果评估
为了在复苏期间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灌注压进而提高存活率,替代传统的人工CPR的设备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传统的CPR相比,这些技术和设备特别需要更多人员、训练和装备,或能在特殊的环境中使用。受过良好训练的救援人员应用这些CPR替代技术和装置可能改善一些特定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或短期的存活率。
一些设备最近已成为一些临床试验的焦点。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应用阻力单向活瓣装置(impedance threshold device,ITD)提高了自主循环恢复率和短期存活率,但无论是存活出院率还是神经功能完好存活率都没有明显的改善。一个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比较了压力分散带CPR(即Autopulse)与人工CPR在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他们发现应用Autopulse并没有提高4小时存活率,相反,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更差。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是否是场所的特殊因素或使用该设备的经验影响了Autopulse装置的有效性。
一系列研究机械活塞装置的病例报道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率。必须对CPR设备使用者进行初始的训练,持续监测和再培训计划为基础,以防止复苏延迟,最大化提高复苏功效。
迄今为止,对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基础生命支持来讲,还没有任何一种设备显示比传统(人工)CPR更具有优越性。
教育对提高CPR成功率至关重要
教育、实施和团队是2010年 AHA CPR和ECC指南的一个新章节。在这个新章节中,主要的建议和重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目击者CPR显著提高了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然而,远少于一半的心脏骤停患者接受了这种潜在的挽救生命的治疗。
提高目击者实施CPR意愿的方法包括正式的CPR技能训练,包括对那些可能不愿意或不能完成常规CPR者,仅实施单纯按压CPR;教育施救者在实施CPR时,如何降低获得性感染的风险;对施救者进行特殊的训练以帮助他们克服面对急性心脏骤停患者时的恐慌心理。
EMS调度员必须通过电话指导和帮助目击者识别心脏骤停患者,包括仍存叹息样呼吸的患者,以及当可能是心脏骤停时,鼓励目击者实施CPR。调度员也可以指导未受过培训的目击者实施单纯胸外按压CPR。
与参加长期的传统讲师课程一样,通过使用“边看边练”视频演示学习基本生命支持技术也能取得相同的效果。
为了缩短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电除颤的时间,AED使用不能仅限于经过正式培训的人员。然而,AED培训确实有助于改善模拟时的表现,所以仍然建议进行该培训。
在ALS培训课程中必须包括团队合作和领导技能训练。
具有现实特征(比如能复制胸廓扩张和呼吸声音、产生脉搏和血压以及能说话)的模拟人对整合ALS 训练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是有用的。然而,没有充分的证据来推荐它们常规应用于ALS培训。
不应该仅使用书面测试评估参加高级生命支持(成人高级生命支持或儿童高级生命支持)课程的人员是否胜任,还需要用操作测试来评估。
正规的评估仍然包括在复苏培训课程中,不仅用来作为评估学生掌握心肺复苏技能的方法,还能用来评估课程的有效性。
目前对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课程的2年的认证周期必须包括定期评估救援者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根据需要还要再加强培训。这种评估和加强的最佳时机和方法还未知,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CPR提示和反馈设备可能对训练救援者有用,也可作为CPR整体策略的一部分,可能有助于提高针对现实中的心脏骤停的CPR质量。
事后总结是一个针对初学者的、且不存在危险的技术,用来帮助个体救援者或团队仔细思考和提高急救技能。高级生命支持课程中必须包括事后总结,以利于学员学习,并可用来回顾实际临床情形中的表现,以进一步提高以后的表现。
通过应用基于系统的方法提高复苏的质量,如区域性系统治疗和快速反应系统,可能有助于减少心脏骤停存活率的差异性。
关于急救的新建议
当我们回顾与急救相关的许多主题方面的文献时,又一次发现在这个领域中的研究很少,很多建议不得不从相关领域的研究中进行外推。以下是新的建议或以前建议的加强。
证据表明,如果没有训练,外行和一些专业的医务人员也不能识别过敏性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因此,对这些人群过敏性反应,开始或随后应用肾上腺素就是个棘手的问题。
除潜水减压伤外,没有证据表明急救者给氧能带来益处。
急救人员给胸部不适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是有问题的。文献明确了发生冠状动脉缺血性事件的患者早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获益,除非有禁忌证(比如真正的阿司匹林过敏或出血性疾病)。然而,不清楚的是,急救人员能否识别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或阿司匹林的禁忌证,以及服用阿司匹林后是否耽搁在具有先进医疗设备的医院随后的根本性的治疗。
没有证据表明把一位无意识的患者摆放成有利于呼吸恢复的是有益的,由志愿者完成的研究显示,如果一位患者因为呕吐或腹泻需要翻身,HAINES是一个恢复性的,可能有一些理论性的好处。
自2005年以来,出现了大量的使用止血带控制出血的新的数据。这些经验最初来自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毫无疑问,止血带的确能控制出血,但如果结扎的时间过长,可导致结扎远端的肢体坏疽以及系统并发症,包括休克和死亡。已经有有关正确应用止血带控制出血的治疗方案,但是,民用或如何去培训急救者正确使用止血带没有任何经验。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止血带都是一样的,一些厂家的止血带比另外厂家的或临时自做的效果要好。
由于其重要性,脊柱稳定的问题再次被提出。不幸的是,可得到的新数据非常少,所以有关继发的脊髓损伤是否是一个真正的问题,以及推荐的稳定脊柱或限制运动的方法是否有效,至今仍不清楚。
再一次回顾了关于救助蛇咬伤的文献。2005年的回顾的证据发现压力固定神经毒性的蛇咬伤是有益处的,但现在似乎对非神经毒性的蛇咬伤也有益。最大的挑战是在固定带下所需的压力范围非常关键,但很难培训或估测。
增加了新的海蜇蜇伤章节,以及针对其治疗的新的建议。
新指南还回顾了急救治疗冻伤。仍有证据表明如果还有再冻结的可能时,融化冻结的部分身体可能有害。关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作为冻伤的急救治疗是否有益还有争议。不能应用化学加热法,因为可能产生导致组织损伤的温度。
已发现口服液体替代疗法与静脉输液治疗运动或高温导致的脱水同样有效。
复杂的伦理学问题
有关复苏的伦理学问题是很复杂的,且对不同的环境(院内或院外)、不同的施救者(初级或高级)、是否开始CPR或如何终止CRP也不相同。最近的工作表明,除了目前标准的――书面的、署名的、注有日期的放弃实施复苏的指令(DNAR)文书以外,承认口头的DNAR,可减少大量无效的复苏操作。这是扩展何时对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临床决策原则的重要的第一步。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这一做法。
当仅受过BLS训练的EMS人员在现场时,必须在一个合法的终止复苏原则的指导下才能终止复苏,这样在不危害可能存活患者的治疗前提下,降低复苏的转运率。
高级生命支持的EMS施救者可应用相同的复苏终止原则或衍生的针对ALS急救者的准则,减少无价值的转运(至急诊科)的数量。
新生儿院内心脏骤停的特定特征与死亡相关,这些特征可帮助医生决定是开始复苏还是终止复苏。当不按临床决策原则执行时,各个系统和各个医生之间的复苏终止率差别很大,这表明这些合法的广义原则可促进决策一致。
选择家庭中的一些成员在复苏现场,并指定团队中的成员回答家属的问题,对家属进行安慰,可在心肺复苏期间和终止心肺复苏后给家属提供情绪方面的支持。
识别心肺复苏后不可能恢复有意义神经功能的患者是一个巨大的临床挑战,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建议当考虑给予有限治疗或终止维持生命的治疗时,要特别谨慎。
作为预测未经亚低温治疗的心脏骤停后患者不良预后的特征和试验结果,可能不能作为预测经亚低温治疗后的心脏骤停患者不良预后的指标。由于对移植组织和器官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所有治疗心脏骤停后患者的医疗团队,必须及时、有效地计划和执行组织和器官捐献的制度,对那些已确诊脑死亡或心脏骤停后即捐献器官的患者家庭成员予以支持。
心肺复苏的研究面临很大的挑战。除知情同意外,当进行这项研究需要面对伦理、法律和公共关系关注时,它必须具有科学性、严谨性。
【关键词】紧急气道;昏迷;院前急救
310 coma patients in pre-hospital first aid emergency airway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observation.
Zhang leihua,Tang xiaoming.
The Chinese hospital of Laixi Shandong,2666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ma patients in pre-hospital first aid emergency treatment method and effect of the airway.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310 patients with coma in five years the clinical data of emergency airway in first aid treatment, all cases of open the airway, which USES the oropharynx vent 58 cases (18.7%), mask, 86 cases (27.8%), balloon, masks, 22 cases (7.1%), laryngeal mask 8 cases (2.6%),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34 cases (10.9%).Results 310 cases of coma patients to the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refers to the measurement of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at 90% above 216 cases (69.7%), 60% to 90% in 64 patients (20.6%), 30 cases (9.7%) was less than 60%.Conclusion Coma patients should actively implement emergency airway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eatment, improve the scene emergency technical oper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rescue and treatment provides a strong foundation.
[Key words] Emergency airway;In a coma.Pre-hospital first aid.
昏迷是指患者生命体征存在,但对外界环境和机体内在活动无感知,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反应性完全丧失,不能作出有意识的反应活动。临床上昏迷常为意识障碍最严重的阶段,是疾病的危险信号。昏迷患者发病时往往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不畅,甚至发生窒息或突发呼吸停止。在院前急救现场和转运途中,对挽救患者生命,为后续抢救及治疗提供强有力保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总结5年来随救护车院前救治的310例昏迷病人,就院前昏迷病人紧急气道的建立进行探讨,供同行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4年12月随救护车出诊中遇到的昏迷病人,共310例,其中男187例,女123例,最小年龄5个月,最大年龄82岁,平均62.5岁。接诊时间4-20min,平均7.5min。
1.2疾病组成 院前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经检查有自主呼吸的256例,无自主呼吸的54例,其中既往有呼吸系统疾病66例(10例无自主呼吸),循环系统疾病82例(18例无自主呼吸),创伤44例(6例无自主呼吸),代谢与内分泌疾病16例(4例无自主呼吸),肿瘤24例(6例无自主呼吸),急性中毒14例(2例无自主呼吸),癫痫12例,溺水6例(2例无自主呼吸),触电4例,不明原因者42例(6例无自主呼吸)。
1.3方法 所有病例均开放气道,呼吸道有分泌物、异物、呕吐物者立即清除,有假牙者取出,保障呼吸道通畅。积极处理原发病,心搏停止者维持有效循环。其中采用鼻导管供氧者102例(39.2%),口咽通气管58例(18.7%),面罩86例(27.8%),球囊―面罩22例(7.1%),喉罩8例(2.6%),气管插管34例(10.9%)。
2结果
所有病例根据现场呼吸的评估情况均建立了不同的紧急气道,至医院急诊科时指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者216例(69.7%),60%-90%者64例(20.6%),低于60%者30例(9.7%),(其中4例呼吸、心跳停止者家属放弃送医院抢救,现场急救均超过30min)。
3讨论
3.1各种紧急气道的特点
3.1.1口咽通气管 其放置只要符合昏迷、缺氧的条件均可实施,且可防止舌后坠,方便抽吸呼吸道分泌物,从而保证上呼吸道通畅,不损伤气管黏膜,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可在数秒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有研究结果显示[1],放置口咽通气管,患者呼吸频率下降,血氧饱和度上升,说明其改善通气效果较好。
3.1.2面罩 其吸入氧流量4-6L/min,使氧浓度维持在40%-50%,可以有效、快速地提高血氧饱和度,增加氧分压,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2],且可维持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功能。面罩吸氧存在一定空隙,有利于氧气交换和避免过度通气用口呼吸时可使用,但在临床中,患者自诉憋气不适,所以特别适用于重症、昏迷的病人。
3.1.3球囊―面罩 在心肺复苏期间以及围心跳呼吸骤停期间的通气支持和供氧方法中,球囊―面罩对于那些复苏最初数分钟不能及时应用高级气道装置或者是应用失败的患者很有帮助,可以在没有人工气道的情况下进行正气通气。在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球囊―面罩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在院前心肺复苏急救中抢救成功率差别不大[3],且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但不能长时间使用。目前的球囊―面罩辅助通气操作时最大困难是无法保证稳定有效的潮气量。
3.1.4喉罩(LMA) 与面罩相比,LMA通气更安全可靠,虽然不能绝对保证能防止误吸,但研究已证实,LMA与球囊―面罩相比反流发生率确实低很多,误吸很少见,与气管插管相比LMA同样可以提供通气,训练置放的位置更简单,因为LMA不需要使用喉镜和暴露声门,尤其在患者出现昏迷、吞咽反射和喉反射消失时操作更为方便,对于可能存在颈部损伤或为进行气管插管所必须的位置达不到要求时,LMA具有更大的优势。
3.1.5气管插管 复苏人员用非侵入性措施无法保证昏迷病人足够通气或患者缺少保护性反射(如昏迷、以及骤停等)时可行气管插管紧急气道。气管插管供氧质量高、且稳定性好,不易造成供氧中断,更是后期复苏呼吸支持的主要方式,现场紧急气管插管需要专业的技术,且院前急救环境差,不同于院内,有报道在正常情况下,技术熟练的医护人员仍有3%左右的失败率[6],在插管操作时,人工呼吸的中断时间应小于30s。
3.2应对措施
3.2.1技术要求 我院120急救站按照《青岛市急救医疗中心(站)建设管理规范》和《青岛市急救中心管理规范》的要求,定期组织学习并每年组织二次业务技能操作考核,特别是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创伤等技能操作,以加强和提高现场急救的处置能力。
3.2.2设备保障 我站各急救人员都配备了院前急救包、包中含有口咽通气管、面罩、喉罩、气管插管及呼吸皮囊、喉镜等呼吸支持物品,值班救护车上配备了JIXI-H-100C型急救呼吸机,此举从设备层面上保障了救治的有效性。
3.2.3普及程度 随着第一目击者概念的提出以及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社会普及率不断提高,全民急救知识的培训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我院120急救站经常组织急救知识宣教,以普及和提高群众性急救常识和初步急救技能,此举从社会层面上缩短了应急反应时间,为后续的抢救和治疗打下了强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符燕妹,王峥,邱秀娟,等。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8,48(14):152
[2]朱荣琴。面罩吸氧法与鼻塞吸氧法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16):68
[3]邵效,邓活,陈巍宇,等。两种心肺复苏方式在院前急救中的对比研究[J],海南医学,2010,21(8):34-35
[4]吴军,杨雍,袁晓玲,等。面罩球囊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在心脏停搏院前急救中的疗效比较[J],四川医学,2007,28(9):1011-1012
[5]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讲座(急救医学与危重病讨论版)[OL],医学教育网,/html
【关键词】急诊;护理隐患;预防措施
急诊科的特点是急、危、重、患者多,工作节奏快,不确定因素多。因此,急诊科护士必须具备应急能力强、抢救技术娴熟、思维超前,有预见性,处事果断敏捷。能结合个人经验和患者愿望,整合患者复杂的资料信息,作出较好准确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服务[1]。现总结多年来在急诊科工作的实践经验,针对护理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预防措施。
1 急诊科护理工作常见隐患
1.1 应急能力低 由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人员不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老化,预见性差,对危重患者的评估能力差;不能独立应对急、危、重症患者急救及护理。
1.2 安全意识较差 ①平时不注意学习抢救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消毒[2]。一般故障的排除;替代的方法。②毒麻、抢救药品的保管、请领不及时,帐物不符。③个别护士抱有侥幸心理,麻痹大意,得过且过。④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1.3 责任心不强 ①个别护士以能熟练完成各项技术性工作为主要任务,对工作中遇到的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不善于发现,更不善于思考。②抢救患者的口头医嘱未听清,错用或重复用药。③病情观察不及时或观察不仔细,不能准确判断异常情况的来源,甚至反应麻木,不知所措。
1.4 法律意识淡薄 ①病情记录不及时,不全面,造成事后患者或家属作为指证医院的依据。②对疼痛折磨、醉酒以及无经济能力的患者处置不妥,造成对病情的错误判断,治疗程序混乱等。③告知义务不能有效落实,造成日后投诉、纠纷等。
1.5 院前急救易出现的隐患 ①呼救电话接听不祥、未详细询问病情、发病时间、地点,导致延误患者的抢救。②出诊速度慢,未按规定时间到达现场,延误抢救。③抢救物品准备不全、不充分、不适用,导致现场抢救不力。④抢救技术不过硬。如:静脉穿刺不成功、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输液故障、简易呼吸机操作不熟练、心肺复苏的力度、部位不准确,心电监测电极板位置不准确,直接影响院前急救质量。⑤病情观察误差,误诊,导致抢救治疗无效。如:牙痛、腹痛、胃痛不能考虑到心梗的前兆。⑥途中转运交代不详。造成昏迷患者发生窒息、外伤出血过多造成休克等。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急诊科护士的规范培训,使急诊科护士掌握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急诊科常见疾病的观察方法及护理要点,抢救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及一般故障的排除和替代方法。认真做好抢救仪器的交接、管理、保养、维护等工作。定期组织理论、操作、急救设备(如:呼吸机、心电图机、洗胃机、心肺复苏)应用能力的培训和考核。
2.2 培养护士的责任心、同情心,热情接待患者,使患者感到可亲。娴熟的技术、良好的医德,使患者感到可信、安全。了解患者所想、所需,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基本需要,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融洽医患关系,避免纠纷。
2.3 加强法律意识 ①严格遵守执行医疗规章制度,做好“三查七对一注意”,抢救患者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述一遍,执行后保留空的安瓿,抢救结束后核对,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医嘱。应用急救药品抢救危重患者是临床医生急救意识的一种体现,而护士对抢救药品的应用则是医生急救思维的延伸。②在抢救现场,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积极应对现场出现的各种情况。不得长吁短叹,互相指责,更不得无视患者危险的发生。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对遇到有价值的问题善于发现。急、危重症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后,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此时的病情观察工作通常是通过护士完成的。这就需要护士敏锐的观察力,合格的护士对病情有预见性,对突发的病情变化有独立思考和抢救能力[3]。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如:有一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诉头痛剧烈、呕吐。此时护士提醒医生给患者做CT检查,结果显示再次出血。病情观察不应仅限于对生命体征的观察,例如高血压患者发生脑疝后,通过降低颅压的脱水治疗后,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检查患者血压已降下来,这时护士应考虑是甘露醇的利尿作用引起的尿潴留等。
2.4 院前急救防范措施 ①坚持常年不懈地对护士进行心肺复苏、中毒抢救、人工呼吸、电击除颤、心电监护、复合外伤的处理等训练和考核。②认真接听呼救电话、问清患者的病情及个人信息,针对患者的病情备齐必要的抢救物品、仪器、药品。③发现意外情况及时与院部取得联系。
2.5 总结经验教训 每次抢救结束后都要总结本次抢救过程中的得与失,并集体讨论,成功之处要形成制度,不足之处要制定改进措施。
通过学习与实践,积累了相关的经验,科内护士的应急能力、观察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患者的安全得到了保障,科内差错、纠纷的发生率也有了明显的下降。
参 考 文 献
[1] 刘虹.循证护理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当代医学,2009,16(5):75.
供电企业的员工,由于接触电气设备的机会比其他行业多,触电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人触电后虽然呼吸中断,心跳停止,但只要及时抢救,方法正确,一般是能救活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也要求“所有工作人员要掌握触电急救及心肺复苏法,并要经过模拟人的培训”。因此,触电急救的培训工作是供电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一个重点。以往每年都开展触电急救的培训,但每年都发现受训人员触电急救知识淡忘,模拟人急救不成功。
1培训效果差的原因
(1)由于开展触电急救培训主要由安监人员负
责,毕竟不是专业的培训人员,授课时只能照本宣科,从而影响了培训效果。
(2)培训考核力度不够,对触电急救培训工作
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开展培训工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认真、严格地考核受训人员是否已经掌握相关知识。
(3)部分受训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接受培
训也只是应付,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随学随忘,且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学习触电急救没有什么用,学习兴趣不高。
(4)培训器材相对落后,模拟人已使用多年,功能落后且时而失灵,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受训人员不愿意接受模拟人实际操作培训。
(5)培训形式单调,每次培训的人数过多,理
论知识培训及考核后,一哄而散。
(6)触电急救培训工作1年只开展1次,平时未能进行复习演练,受训人员容易遗忘所学知识。
2提高培训效果的措施
(1)提高培训人员对触电急救培训工作重要性
的认识。触电急救培训是为员工构筑生命的保护屏障,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亡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认识提高了,责任心增强了,培训工作才不至流于形式,培训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2)加强对培训工作的考核力度,把触电急救理论知识及模拟操作考核与年度《安规》考试挂钩,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参加触电急救培训并经考核合格且《安规》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3)培训人员应做好自我“充电”,熟悉触电急救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只有充分做好培训前的准备工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4)安全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特别是触电急救这种抢救技术,希望通过一二次培训就使受训人员掌握全部内容是不现实的。因此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使员工逐步熟练掌握触电急救的方法。同时,要求班组利用安全活动日复习触电急救的有关内容,以增强受训人员的记忆,巩固学习效果。
(5)提高受训人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心肺复苏法不但适用于触电后的抢救,同样适用于溺水、心肌梗塞、交通事故、旅游事故等造成的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使受训人员认识到掌握“触电急救法”是利己利人的好事,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6)改善培训器材,新购置的“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有初学练习、单人考核、双人考核3种操作方式,能打印操作情况,如按压、吹气次数,操作时间等,方便评定考试成绩和总结操作经验;另外,购置的一次性CPR训练面膜,1人1片,以防交叉感染,使受训人员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