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识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周末,王彬妈妈早早把儿子叫起来,拿出识字卡片教儿子识字。望子成龙心切的她,还买了一套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准备“消化”一下,开始教儿子识字。“儿子才2岁就教识字,这也太残酷了”,看过不少幼儿教育类书籍的丈夫有点舍不得。“你懂什么,没看到邻居小李家的孩子,今年9月才上小学一年级,就识了1500字,要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就要从识字开始,否则老师怎么会喜欢呢?”
这样的场景在一些家庭中屡见不鲜,对于儿童早期识字,社会上有不同看法:一种是早教孩子识字,上学后他反而觉得老师教的他都会了(实际上并不是掌握得很到位),就不好好学,成绩反而下降了;另一种则是认为愈早识字愈好,早识字,可以早阅读、早开发智力。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每年秋季入学前,一些孩子上大班的家长向幼儿园提出特别“请求”,要求给幼儿上识字课,家长们直言不讳:“老师,请你少教唱歌游戏,多教孩子识字,让孩子明年5月在小学招生时有优势”。
近年,越来越多的家长提早让孩子识字,这似乎成为一种趋势。去年9月,广州市的一所重点小学在一年级的320个新生中做了对识字的专门调查,结果显示:“学前识字量”在100字以内的占29.73%,500字以内的占43.24%,1000字以内的占20.27%,1000至2000字的占6.76%,这就是说,百分之百的孩子在进校前,已有一定量的“识字记录”。
正方:幼儿识字好处不少
幼儿识字的好处确实不少。某重点小学的倪老师,教了14年小学语文。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班上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大多接受过早期的识读教育。其实早期识字的孩子,不仅在字形辨别、文字运用等方面差错率低,关键是能让孩子爱上阅读,这对于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提升其思维水平都有裨益。她自己的孩子在20个月大时,就给他看图片和相应汉字,把这些图片打乱了“躲猫猫”,让孩子从一堆图片中找出某个字,孩子也很喜欢这种认字找图的游戏,如今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已经会看《品三国》、《西游记》等“大部头”了,学习方面根本不用她操心。
很多幼教专家也认为,识字具有开发智商的作用。英国心理学家查德・林博士对英、美、法、德、日本五国儿童智商进行测试发现,欧美四国的儿童平均为100,而日本儿童平均智商为110,原因是日本儿童学习了汉字。2――6岁的幼儿具有魔术般的吸收能力,而且此时的记忆特征是以模块记忆为主,汉字作为方块字,很符合幼儿识记特征,幼儿会统统印刻在脑海中,从而培养起一种对汉字的语感。因此,3岁左右是学认汉字的最佳期。孩子学习识字还能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孩子通过看字形可以训练注意力、观察力;通过听音、读字可以训练听觉、记忆力;通过对字义的理解,可以发展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反方:过早让孩子识字有弊端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成长的前4年,要发展出一生50%的学习能力,构建主要的学习途径,以后的学习就是以此为基础的。但是,这部分最关键的学习能力,绝不是通过学习认字和数学这些抽象知识培养出来的!
孩子在婴幼儿阶段,需要完成包括:感官、语言、大动作和细微动作、秩序、社会规范等很多方面的探索和学习,孩子的感官敏感期、语言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细小事物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都会在这个时期到来。
所以,孩子要“学习”的东西其实是很多的,也是对一生发展最至关重要的,而这些需要通过真正属于他们的“游戏”自发地去学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更是人类思考的结晶,即便汉字是来源于象形文字,但也是经过了很多的锤炼和变化,是很多人思考之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幼儿还不具备逻辑思考的能力,如果通过反复的训练,孩子会熟悉汉字的外形,并记得其代表着某种事务,但不一定真正体验到汉字的内涵,这和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汉字是不一样的,真正的学习是去感受和体味每个汉字独特的魅力和含义,甚至了解它演化的过程,欣赏它,感受它,再由此去组词造句,写话写文章等。但这样的学习一般来说至少要六七岁以后的孩子才能自如地发挥自身的思考力去完成,并得到一种享受。如果孩子在幼儿园过早的进行了读写的训练,上了小学后,当老师在进行这些汉字的教学时,很多孩子就缺乏兴趣和专注了,反而失去了真正学习汉字的最佳机会。
孩子天生就会对身边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会尽自己的可能去探索和发现周围的事物。当孩子还没有对真实世界具备足够的观察和体验时,如果过早地进行抽象知识学习,会把孩子的注意力人为地转向对抽象符号的关注,从而丧失很多在真实世界中的体验和思考。
如果反过来,让孩子经过对实物的充分体验后,他会自然而然地上升到对符号和抽象思维的理解和认知,而且孩子整体的思维体系,在前几年中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样孩子能够结合身边的实际去展开学习,是孩子发自内心的需要,学习的兴趣高、效果好。
专家的声音:不可强求孩子提前识字
幼儿识字后可以提早进如早期阅读,知识积累相应就快得多,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年龄也会提前。当然,这一过程都要在幼儿感兴趣的前提下,用游戏的方式呈现。
当然,幼儿识字也决不是越早越多越好。有个家长经常为她3岁的儿子感到骄傲,其儿子2岁后就在家人的指导下开始识字,陆续认识了好几百个字。可最近一段时间,她却发现,一教儿子认字,他就不停地挤眉弄眼,坐立不安。经求医,原来是家长教育引导不当,过早强迫孩子识字导致过重的心理负担所造成的。因此,即使让幼儿识字,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家长逼着识字,炫耀自家的孩子是“识字神童”,是种满足虚荣心的短视行为,因为,学习语言的意义,不在于“会”,而在于“用”,大量的,超出幼儿认知能力的机械记忆,所造成的恶果,不但是孩子对识字的“厌食”,还造成孩子其它认知能力的萎缩。最新的脑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大脑的潜能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过度开发某一项功能,就会侵占其他正常功能的空间,抑制甚至泯灭其他应有的功能。这是我们当父母的要竭力避免的。
《孩子》观点: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最关键
“我要识字 ”和“要我识字”,教育出来的效果大不相同,为了唤起孩子识字的兴趣,父母不妨给他买来童书和画册,挑有趣的讲给他听,用一些带鼓励的话语来埋下“想识字”的种子,比如对孩子说,“如果你能认字,这些故事你就可以自己看,还可以讲给其它小朋友听,这样谁都愿意和你做朋友”。
有时,不妨干脆对他说:“这个画上的故事非常有趣,可妈妈现在很忙,没有功夫给你讲。”这样就激发和唤起了孩子一定要识字的想法和心愿。认字的欲望产生以后,再教孩子识字,效果就会比较好。
教孩子识字是有一些技巧的,孩子的年纪越小,就越要慎用灌输式的教法,以免让孩子对识字徒生厌恶。那么,父母该如何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识字环境呢?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材。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识字入门教材,但孩子识字初期,“读字”和“读图”是紧密相连的,因此父母最好能为孩子选一些插图精美,字体较大,印刷质量好的读本,这样能让孩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读本上的“图画”也有利于孩子对字义的理解。也可将识字挂图上的场景讲给孩子听,让他们在理解的同时记住汉字。当然,要是我们有心,随时随地能找到教孩子识字的教材,路边的招牌,电视里的识字动画片等,只要孩子喜欢,或对之有兴趣,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学。
其次,要抓住契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管是在家中,还是走在街上,坐在公共汽车上,孩子经常会指着电视、广告牌等上面的字问你念什么,家长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耐心传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过了这个阶段,可能就会事倍功半。比如,孩子对妈妈办公室墙上挂着的白板感兴趣,非要妈妈在上面写字给他认。妈妈发现白板是帮助认字的“好工具”,立马到超市买了一块,挂在餐桌前,每天写上几个字、一句话或一首诗,饭前教孩子认一遍。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寓教于乐。每个孩子可能有不同的识字动力,这就要求家长要善于发现,利用好这个契机。
第三,制作卡片,打开识字锦囊。
家长可制作许多识字卡片,上面画上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房子、树木等,在画面下标出相对应的字,把这些卡片贴在餐厅、厨 房、客厅和孩子卧室的墙壁上,孩子接触什么物品就出示什么汉字,如喝水就引导他认识“杯子”,看电视就引导他认识“电视机”。吃苹果,就把苹果两个字给他看,并教给他念,慢慢地孩子会认识很多,有时他要吃糖,就要他把这个字指给妈妈看。如果孩子有兴趣,还可以教他一些记忆的方法,如“火”字上面两点象火苗,下面象两根木柴支在一起。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教孩子认字,一定要用标准的普通话教给孩子准确的字音,因为3岁多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如果孩子初学的时候就有地方口音,以后就很难纠正过来了。
我们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利用这些卡片和孩子做游戏、编故事。 幼儿具有好奇、好动、好问、好强的心理特点,据此可开展游戏识字,使孩子在最兴奋时自然识得汉字。如:在孩子认识“花生”二字时,先让他猜一个“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孩子说是“花生”,父母拿出带壳的“花生”给孩子看,还编了一个”花生三兄弟“的历险故事给孩子听,这样,孩子很快识得“花生”二字。
第四,教识字要边教边不断地重复。
孩子刚认字的时候,只是对所学的字产生短暂记忆,有认得快忘得也快的特点。而多次重复能帮助孩子强化记忆。我们时常有这样的经验,小时候背的唐诗,即使年纪很大了还能背出来,那就是因为“颂诗百遍”的缘故。只有反复出现,经常接触,多次认读,才能认得准、记得牢。教字时要读出声来,中文是一种音、形、义紧密结合的文字,大声朗读能帮助孩子理解和稳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五,注重运用,在阅读中大幅度提高识字水平。
目前,幼教专家不提倡机械的电报式识字,也就是说写一个字,念给孩子,会了再教下一个。时间一长,孩子把前面学的全忘了,因为孩子没有马上在生活中运用,印象肯定不会深刻。这就好比有些中国人学英语,单词掌握不少,但是听不懂,也不会交流。离开了运用,识字再多也没什么意义。因此,教孩子识字还是应该从故事和儿歌中学。学了要马上巩固。比如教过“然后”这个词,孩子放学后不妨问她,今天在幼儿园都干什么了,孩子会说,上午我上课了,然后我去做操了,然后我又做游戏了。这就是学以致用。
TIPS 教孩子识字时要注意的问题
“认得”不见得要会写。5岁之前,孩子手上的细小肌肉群还没有发育完善,写字吃力,要求孩子边读边写,很容易让他有畏难情绪,让识字成为“苦役”,因此只要求会读,知道意思就行。
孩子年龄愈小,每天教学的时间愈短,教的字愈少,而反复的次数愈多。
不用一开始就规范孩子识字的时间,免得孩子因为受束缚而变得反感 。每天看孩子的兴趣,高兴时教10分钟左右,不高兴时可以不教,等孩子四五岁后再固定某一时间段学习。
关键词:幼儿;识字教育;现状;问卷调查
幼儿识字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我们在《幼儿识字教育研究综述》 一文中总结介绍了国内外对幼儿识字教育在理论研究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已做出的探讨。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识字教育在今后的科学发展,我们需要了解我国目前幼儿识字教育的现实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主要采取收集问卷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展开调查。
我们分别在山东、广东、云南三省的城市和农村进行问卷调查,为便于结果分析各收集有效问卷100份(其中二岁及以下50份,三岁至六岁50份),共600份。调查以问卷的统计结果为主要依据,以个案访谈(主要访谈规模不一的幼儿园,同时涉及科研教育机构和典型家庭)为佐证,以生活观察为补充。问卷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孩子的年龄及其家庭背景等,包括:孩子年龄、家庭现住地、家庭使用的日常语言、父母及保姆受教育情况等;第二部分是幼儿识字情况及家长对于幼儿识记汉字相关问题的认识,包括:家长对幼儿识字教育的重视程度、重视或不重视的原因、孩子目前的识字程度、家长认为影响孩子识字的主要因素、家庭使用的幼儿识字教育教材、对所使用教材的满意程度、孩子所读的幼儿园是怎样进行识字教育的、幼儿园或学习班使用的幼儿识字教材、对幼儿识字教育的建议等。
我们把其中可以量化的统计为下表:
调查结果显示,对幼儿识字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存在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和城市农村的区别;也不受家庭日常语言和父母受教育情况的影响。没有家长选择“不重视”。 不到5%的家长选择“顺其自然”,他们的理由是:孩子还小,不想给孩子太大的负担;幼儿阶段玩比较重要,识字对于六岁前的幼儿来说不是重点;幼儿阶段重在培养孩子天性,应依照孩子天性让其自由发展;幼儿阶段应注重培养生活习惯和学习方法;父母工作太忙,对孩子识字关注不多;等等。
95%以上的家长选择“重视”或“非常重视”。对于“重视幼儿识字教育的原因”这一项调查,其中68%的家长提到“希望孩子能够成才”,有家长说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有家长说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最好的出路;有家长说孩子多识字也就能够多认识世界;有家长说只有从小开始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家长一听到“识字”,马上联想到“成才”。 其中23%的家长认为识字能引起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为上小学和以后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有家长说识字是学习的基本过程,是最基本的一种能力,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有家长说只有识字了,才能学习更多的文化;有家长说多识字有利于孩子以后的自主学习。4%的家长提到社会时代因素,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文化的社会,在这个发展的时代,不识字将被社会淘汰。3%的家长提出识字能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记忆力,开发右脑,发展智力。这些家长显然对幼儿识字有比较深的了解。另有2%的家长提到其他一些原因。有家长说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有家长说识字是培养孩子语言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有家长说幼儿易于学习模仿,应重视这个阶段的识字教育;有家长说识字是生活必须,汉字对孩子一生都有影响;等等。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有95%的家长选择“重视”或“非常重视”,实际上其中一部分家长在填写调查表之前并未意识到幼儿识字的教育问题,在他们弄清楚什么是“幼儿识字教育”之后,也会在“重视程度”一项调查中选择“重视”或“非常重视”,实际上他们的重视更多的是出于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调查过程中发现,学历高的家长对幼儿识字教育的理解更理性,许多知识文化水平低的家长其实并没有认识到“幼儿识字”和“学生识字”的不同,他们将识字和有文化、不识字和文盲联系起来,迅速地得出识字重要的结论。
对“孩子目前识字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普遍对孩子的识字情况感到不满意;感到“识字情况不好”的家长是感到“识字情况很好”的家长的两倍多。识字效果在东部西部、南部北部的区别上表现不明显;城市孩子的识字情况比农村孩子的识字情况好一些,这或许是当今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的一个映射。未识字的孩子占到几乎一半的比例,说明某些教育机构提倡的幼儿识字越早越好的教育思想,不管是否科学,就其影响来说并未普遍。家长对幼儿识字教育不满意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汉字是需要耐心地讲授和学习才能掌握的,而家长和幼儿园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教孩子识字。第二,部分孩子已经能够识记一定数量的汉字,但离家长的期待和要求还有差距。
【关键词】幼儿、看图识字、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3-6岁是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儿童学习汉字的最佳年龄段。研究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形成得越早,对孩子的综合效果就越好。社会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认为:人类有非凡的使用象征性符号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幼年时就已经显露。而中国的文字本身就是象形文字,让幼儿在早期阶段接受文字教育,是符合他们智力发展规律的。
日本早期教育家井深大研究发现,婴幼儿认识字的过程与成人截然不同:他们根本不用像成人那样去分析、理解字的偏旁、部首、表音、象形、意义等各种内部结构、关系,而是把一个个汉字当成一个一个完整的、有若干线条组成的“图形”来识记的。他们认字时就是一种类似照相机似的认读,是一种基于图像对象的“整体模式识别”的机制。
为了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识字的规律,促进幼儿的识字水平,教师会采用多种独特的识字方法,有比如韵语识字、拼玩识字、点读游戏识字等等,通过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与方法来展开幼儿识字的教学,真正体现寓教于乐。关于插图对阅读和学习的作用上,国外大多数以连续课文为实验材料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插图对阅读产生促进作用。因此,在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教材中,许多新编教材编辑者进一步增加了插图的数量,提高了插图的地位。插图已经成为学生理解学习材料的主要媒介。而在学龄前幼儿的识字教学中,图字结合会对学生产生何种的影响?是否也能像小学或之后的插图教学一样具有促进理解教材的作用?本文主要就从有无图文结合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幼儿识字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二、研究方法
1、被试:南昌市某幼儿园大班,从中随机抽取智力正常的学生30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名。
2、实验材料:识字卡片和相对应的图片各10份。卡片的汉字为学生尚未接触或不熟悉的,且难度控制在可理解的一定水平。
3、实验设计与过程:本实验属于随机分派一组仅后测实验,实验设计是被试间实验设计,其中被试间因素是教材是否伴随插图。对两组学生进行不同的实验教学,一共十个汉字,每组十五个学生同时进行实验。
在实验中,将识字卡给同一教师并由教师展开识字教学。教师在控制组识字教学中不呈现相应图片,在实验组教每个汉字时同时呈现相应的图片。因为幼儿识字的特殊性,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特殊教学方法,例如运用肢体语言、拆字识记等等,但是应尽量在两组间保持一致。
最后,对学生的十个汉字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给他们呈现识字卡让学生识记,学生能读对一个汉字记一分,读错记零分。
三、结果与分析
1、对学生识字的成绩结果进行两组间的数值分析,包括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分析,见表1。
由表可知,第一组的识字成绩平均得分4.53分,较第二组4.27分略高,即没有图片伴随的识字教学平均成绩比图文结合的成绩高;从标准差看,第一组的标准差0.915也略高于第二组的0.884。总体表明无图文结合的识字教学的平均成绩高于有图文结合的识字教学成绩,但无图文结合的识字教学成绩波动变化比有图文结合的成绩大。
2、见表2,对两组学生的识字成绩再进行分析。设定信度为5%。两组的成绩经过Levene检验表明,F=0.068,P=0.797>0.05,得出方差是齐性的。齐性方差条件下,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为0.812 P=0.267。
因为P=0.267>0.05,所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认为1组与2组的测验成绩的差异不显著。
所以最后可以得出结论:在有无呈现图片的不同识字教学法中,图文结合的识字平均成绩与单独呈现识字卡的成绩相比较低,说明图片的呈现在幼儿的识字教学中的效果不明显。
四、讨论与分析
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认为,由于插图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在插图的参照下,能使学习者容易在大脑中建立记忆表象,将所学内容(文字和插图)的内在联系进行建构。这一图文结合的认知过程就是对学习内容进行了更深入的信息加工。但是由实验结果看,在幼儿的识字阶段,插图并不能达到所期望的效果,没有图片的识字教学成绩高于了图文结合的识字教学的成绩。
通过对幼儿的识字理论以及幼儿识字规律等的了解可以发现,在幼儿的头脑中,识汉字就像是识图,是由各种线条构成的。幼儿识字的特点是整形摄入,直接记忆,尤其是汉字的特点,及图形文字。这与成人的逻辑记忆不同,不存在成人认为的要理解后才能识字。评价婴幼儿认识一个字的标准应该是能够将音形对照即可,而非还要做到会写、能理解。虽然在呈现文字时呈现了相应的图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汉字更形象。但是,看图识字是间接识字,图形对儿童视觉吸引比文字本身强很多,从而忽视了汉字字形的认记。所以说,看图识字有利于对字义的理解而并不利于对汉字字形的认识。
浙江杭州的周先生有一个5岁的女儿,最近他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女儿的两个小伙伴,一个已经认识很多字,甚至可以看书读报了;另一个虽然认字不多,但已经在上识字兴趣班。他很想让女儿也去参加识字班,然而女儿去旁听了一次课以后,坚决不愿再去了。为了让女儿对识字感兴趣,周先生上网寻求相关知识。搜索的结果让周先生大吃一惊:在google上与幼儿识字教育相关的375000条信息中,有两项主要内容:一是幼儿识字不是难事,家长如果不及时抓住孩子认字的关键期,就会错失良机,影响孩子日后各方面的发展。最直接的结果是,孩子上了小学以后会跟不上小学新课程标准中认字的要求,这将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二是幼儿识字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3岁识字智商可以达到135,4岁识字智商可以达到120,5岁识字智商只能达到95……看了这些信息,周先生更着急了:如果不让女儿提前识字是不是以后智商就不如别人了?会不会上小学后就落后于他人?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一些相关的专业人士。
提早识字可以提高智商吗?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刘正奎博士:这样的观点显然是在以偏概全。一方面,语言和智商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就是说,语言的发展能够促进智能的提升。但是反过来,语言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智能水平为基础。也就是说,这样单向判定提早识字可以提高智商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另一方面,和智商相关的是语言的发展,而语言也包括口头语言,因此用识字来代替语言是一种偷换概念。对于学前期的幼儿来说,语言的获得是多渠道的,此时最重要的是口语的发展。因此,家长不要因为强调让孩子识字而错失了孩子口语发展的关键期。
我敢断定,“提早识字可以提高智商” 的说法是某些商业机构的断章取义。
关键期真的那么重要吗?
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在识字机构的宣传广告中出现得最多的是关键期的理论。我认为目前有些人有些机构出于商业目的,放大了关键期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当我们一味地强调让学前儿童识字时,很可能忽略了孩子在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口语学习良机。尤其那种将孩子关闭起来专门识字的“超前教育”、“智力学校”,集中地让孩子提前学下一阶段才该学的大量文字,实质是从根本上剥夺了儿童很好地获得语言发展的机会。这种做法在使他们失去口语发展良好环境的同时,也严重影。向了这些孩子获取书面阅读策略的能力。另一个问题是,这些早期识字的活动将儿童的阅读注意力主要引到识字方面,使得他们一拿起书本就联系到早期枯燥、机械、乏味的认字经验,最终导致儿童厌烦阅读,缺乏阅读兴趣。一味地强调“早期识字” 而非真正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可能会培养出一代失败的阅读者。
其实,幼儿阶段是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阶段,除了认知的发展,更重要的,它是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我要提醒家长,在孩子的童年时期,还有比识字、数数、学英语更重要的事情。不要把孩子是否识字看成衡量孩子是否聪明的标志。
识字与否对入学以后的成绩有重大影响吗?
浙江省特级教师、功勋教师、杭州学军小学校长、作文教学专家杨一青:根据我们的观察,幼儿期是否认字,在孩子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初期会有差异。但是在以后的发展中,这种差异不太明显。
关于识字,新“课标”的要求是:“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要会写100个字,会认400个字。”基于这样的要求,我认为在学前期,大班的孩子如果有兴趣,让他们适当地认一些字,也是可以的。但是我要强调,一是学前期的识字应以认读为主,而不要求会写,因为这时孩子的小肌肉群还没有发育好,所以不应对学前期幼儿有写字的要求。二是在让孩子认字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学习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常用字,而不应该为了认字而认字。三是要承认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对认字非常有兴趣,那就不妨让他多认一些;有的孩子没兴趣,那就不用学,毕竟这不是他这个年龄必须学的。小学里有专门的课程让孩子认字。提前认字可能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些已经有识宇基础的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在认字的过程中表现得很自信、很有兴趣;但也有一些孩子因为已经认识了某些字,上学以后就对认字不感兴趣了。
关键词:幼儿识字;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36-01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塑造人格”。因此,识字教学作为幼儿早期智力开发的一种方法,已渗透于幼儿园的各科教学中。早期识字能使儿童的阅读期提前,是对幼儿大脑的提前开发。但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只重视幼儿识多少字,而忽视了幼儿识字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影响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幼儿期是培养学习的兴趣、态度和信心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识字兴趣的培养,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幼儿识字质量。我们不难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经常盲目地把大批的、快速的让幼儿识字作为识字的目的,以识字的多少给幼儿贴标签,却忽视了如何培养幼儿对识字的兴趣。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只会让幼儿在识字过程中承受到过多的负担和压力,对汉字越来越缺乏兴趣。如何让幼儿快乐地识字,鉴于当今幼儿语言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依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语言水平等,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幼儿的识字兴趣:
一、让幼儿在游戏中习得汉字
儿童教育专家曾经说过:“玩即是学,甚至更进一步,玩是最有影响力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幼儿时期,游戏几乎占据儿童的全部生活,它是儿童期幼儿一种固有的、快乐的活动。因此,针对幼儿爱玩的天性,在科学的认读活动中,我们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通过游戏让他们在充满乐趣的玩耍中轻松地认读、习得汉字。在《表情歌》的音乐游戏中,幼儿边唱边游戏,不知不觉中了解了人的表情的变化,同时也识记认读了“高兴、伤心、难过”等汉字;也可以让幼儿钓鱼识字,把字卡当作鱼撒在地上,让幼儿去钓,钓到一个教一个;还可以让幼儿表演识字,让幼儿根据字意表演他们喜欢的游戏;通过游戏这种途径,不但锻炼了幼儿的想象力与记忆力,游戏还把严肃的目的与快乐的情绪合二为一,让幼儿真正体验感受到“玩” 汉字的快乐。
二、应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让幼儿学会汉字
依据幼儿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我们可选择“对应法”来引导幼儿识字。所谓对应法是指凭借幼儿对图片的感知和理解,利用图与汉字的对应关系进行识字,从而培养幼儿丰富的联想,以培养幼儿识字的兴趣。我们在引导幼儿识字时,先出示生字,再出示与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或实物,如:先出示汉字“苹果”,当幼儿不认识“苹果”时,再出示“苹果”的图片,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观察,以提问的方式展开:“这是什么?”幼儿会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一一对应,然后通过语言表达,再在知晓并认识物体的基础上问第二个问题:“这是个什么样的苹果?”这时,幼儿会凭老师所提供的“苹果”图片以及耳闻目染的实物印象,进行对应性联想,他们会回答:“红红的苹果、香香的苹果、甜甜的苹果”。在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图片及循循善诱的语言提示下,幼儿的思维活动变得活跃,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接受文字的熏陶,识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而是体验成功、体验快乐的美妙过程。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学前期 早期识字阅读
阅读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对一个人终身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近年来早期阅读是我国幼教界日益重视的一个新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有关研究指出,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如果在婴幼儿时期不及时激发阅读意识和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幼儿入学后就可能出现学习适应困难。因此如何在学前时期为幼儿创造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目前幼儿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材料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幼儿来说,书籍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在学前阶段,幼儿所接触的书面语言一般是他们已知道的东西的文字代码。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选择阅读材料,自主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可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在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时应注意三点:
1.图画色彩鲜明,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简单具体有趣,能让幼儿有兴趣看下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
3.文字正确优美、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通过半年的实践,我认为“帮我早读书”教材是比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早期阅读材料。这套教材图文并茂、语音规范、语义浅显、知识面广,幼儿通过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磁带、看色彩鲜艳的画书、读朗朗上口的文字,以及游戏和生活等方式,逐步将口语符号与文字符号联系起来,自然地过渡到早期阅读。
二、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愈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书面语言。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要根据幼儿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接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的语言知识,通过不断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
三、建立互动的阅读关系
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的构建,不只是一个地点、一本书。人才是引导幼儿学习“与书对话”的关键,整个阅读行为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人。
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幼儿阅读兴趣的产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阅读交往的作用。因此,我们与幼儿建立了“师生互动”的阅读关系。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读些书给幼儿听,引导他们选书、看书、读书;引导他们发问、讨论、思考;引导他们进行绘画、表演、歌唱、做游戏等阅读延伸活动。并通过“生生互动”的形式,让幼儿相互合作、交流。通过这些努力,发展了幼儿的阅读技能,使幼儿获得了阅读的愉悦、快乐之感。
我们还十分注重家长的参与,通过“亲子课堂”的形式,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一种互动的阅读关系。许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家庭环境及父母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在有空闲的时候,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朗读一两个小故事;能和孩子一起看幼儿读物;有的家长还很善于引导自己的孩子,在讲完故事后一起交流感觉;提一些问题让孩子动动脑筋;或者一起扮演角色进行表演,等等。这样,家长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加亲密、和谐。
通过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长幼儿互动”的阅读关系,幼儿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表现出了更强的自信心和自主精神,阅读真正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关键词]识字阅读结合各科教学创设环境结合游戏家园联系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幼教专家们都十分关注早期阅读,认为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我国在新《纲要》的内容中,也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书写技能。”有关研究指出,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如果在幼儿期间不及时启蒙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幼儿入学后就可能出现学习适应困难。因此,在学前期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是目前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话题。
幼儿识字活动是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一部分,与幼儿口头语言发展密切相联系,尽管学前阶段是以发展口头语言——听、说为主,但在生活中幼儿表现出了一些“认”、“读”的要求,例如,他们通常对周围环境(房间里、书桌上、幼儿园里、书店里等)的书本和文字做出反应,在成人给他们念书、朗诵儿歌时,也会煞有介事地看书上的字,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些接触“认”、“读”的机会,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文字语言的信息,增加对文字语言的兴趣,懂得文字语言的重要性,是很有必要的。幼儿识字活动虽然是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一部分,属于前识字经验,但与那种正式的、大量的、系统的识字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要求幼儿机械的记忆和认读那些文字,而是在设定的情境中,为幼儿提供文字信息,使幼儿获得识字的经验,解除书面语言的知识、规律和学习的策略技能,为进一步掌握书面语言打下基础。同时,在幼儿园阶段,依据幼儿“脑先发育,动作滞后”的生理特点,识字的目的要明确,那就是为了尽早阅读,就是通过阅读让孩子间接地感知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开阔幼儿的视野,为接受开创性素质教育奠定基础。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开展幼儿识字阅读教学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将识字阅读与各科教学活动紧密结合
在语言教学中开展诗歌、故事教学活动时,我将识字阅读运用在其中来增加幼儿学习的趣味,通过欣赏、跟读、朗读及识字游戏不同重点来进行,使幼儿在形式多样的重复中认读,从而更有效地达到语言教学的要求。如:诗歌《眼睛眼睛亮晶晶》,首先,通过和小朋友做“盲人摸鱼”的游戏,使幼儿初步感知眼睛的作用、认识眼睛、怎样保护眼睛等,并出示字卡“眼睛”让幼儿认读;然后通过欣赏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在观察中教师边提问边出示生字卡,如: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幼儿答出眼睛眼睛亮晶晶时,出示字卡“亮晶晶”让幼儿认读;小兔、小猫、黄发妹妹、小朋友的眼睛分别是什么样的?幼儿回答后分别出示字卡“红”、“绿”、“蓝”、“黑”让幼儿认读。在幼儿初步认识了这些字以后,集体做游戏:拍拍手找一找,Χ字Χ字在哪里?最后请小朋友上来找眼睛,如老师说小兔是什么眼睛,幼儿则上来找出字卡“红的眼睛”等等。就这样,通过各种方法使幼儿在认字的过程中、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会儿歌。
早期识字要同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因为成篇阅读比单独认字更有趣味,通过阅读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识字带给他的乐趣,在趣味中引起他对读书的内在需求,反过来又会促进他对识字的兴趣。在开展《三只蝴蝶》、《金色的房子》、《萝卜回来了》等故事教学时,我会将故事中重复出现的重要句子和词语制作成字卡让幼儿认读。同时对诗歌和故事中所出现的幼儿还不认识的文字,我还将故事、诗歌内容用电脑打印,并将字放大粘贴在大图画纸上制作成教学识字挂图,指导幼儿进行指读练习。先由老师阅读,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附之动作和表演让幼儿记忆故事、诗歌,初步掌握诗歌和故事内容后,我教幼儿手指着字,眼看着字,嘴里念着字,脑子记着字,进行指读练习,来丰富和扩展幼儿的识字阅读内容。
另外,我还结合社会、音乐等各科的教学,特别是与音乐课的结合,因为幼儿在识字阅读中大量接触配乐诗朗诵,使幼儿的语感、乐感同步发展。教材中有许多诗歌与幼儿音乐教材相一致,幼儿在识字阅读时就掌握了歌词,学唱时就很容易上口,这样不仅缩短了教学时间,而且也自然地激发了幼儿学习各科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将识字阅读与各种游戏相结合
游戏是幼儿生活有的学习方法,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促使幼儿情绪兴奋,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在识字阅读活动中,要充分注重游戏的参与性。我常常开展“摸箱”游戏来复习巩固所认识的字,并学习组句或一句话。我把所学过的字用硬纸板制成字卡,把字卡放在箱里,幼儿来摸,每摸出一个自己念念是什么字,如“黄”幼儿可说“黄发妹妹的黄”、“黄色的黄”答对了给一个红五星当奖励,答错了,在大家的帮助下重复一遍,也能得到奖励。幼儿都能参与进来,都很兴奋,每次都争着要来表演。我还开展了“小孩小孩真爱玩”、“找朋友”等游戏,在游戏中请小朋友看字词做动作、看句连线、看字涂色来复习巩固汉字。使幼儿在没有任何压力和负担的前提下,在玩中丰富他们的知识,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三创设识字阅读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识字阅读内容
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识字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幼儿的日常生活要与识字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在教室我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识字环境,结合教材中的故事、情节,画出图片贴在墙上,并写上重要的句子,让幼儿在入园、晨间活动、游戏时进行识字阅读。如:在故事《金色的房子》一课教学中,把几个动物画出来,然后将他们的对话写在上面。在教室里,我又布置了识字小火车,将所学过的字粘贴在车厢上,方便幼儿巩固复习。我还为小朋友创设了一个识字角“天天读句”,将“天天读句”的句子写在上面,如:“小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脚印像月牙”等,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自然地接触。每月底还进行一次读书比赛活动等等。这样,通过多种途径,使幼儿认识了许多汉字,久而久之,幼儿知识越来越丰富,阅读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
四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识字阅读兴趣
关键词 幼儿园 识字教学 幼小衔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013-02
近年来,学前教育在学校教育体制中异军突起,而幼小衔接随着学前教育的逐渐重视也越来越成为热点课题。围绕着如何开展幼小衔接,在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关注中,在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意见的引导下,各幼儿园、小学纷纷开始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并实施。幼儿园与小学间的衔接方面既多且杂,例如幼小衔接的心理适应性问题、幼小衔接家长的态度转变问题,而识字教学的幼小衔接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又敏感的话题。对于识字教学,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幼儿园完全可以进行幼儿识字教学,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识字教学是小学教师的责任。这两种观点对有效的识字教学幼小衔接都有一定影响。如何在幼儿园做好识字教学的幼小衔接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幼儿园识字教学“幼小衔接”的实施概况
(一)幼小识字教学衔接的目标与内容
识字教学“幼小衔接”的目标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统一制定的。教学内容多为儿歌中的主题字或是重复字,并根据每首儿歌的不同主题,使幼儿明了儿歌中所述的或自然现象或科学规律或民风民俗等常识。教学频率大多为一周一次,按中大班不同,一次分别是3到5个字左右。如此可以发现,幼儿在幼儿园的识字学习识得的字量甚少,幼儿很难以凭借如此稀少的识字量看懂店铺招牌,更遑论阅读。幼儿园识字教学衔接耗时虽长但效果甚微。
(二)幼儿园识字教学与幼小识字教学衔接的方法
幼儿园识字教学的教学方法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图片法。它是最为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将所学字代表的意思用直观的图片表示,并与词意相对应的汉字相连,如此幼儿便明白文字的意思了。例如,在教“太阳”二字时,老师会出示太阳的图片并配以文字对应。还有一种同科异属的方法,就是在出示图片的同时,将一个已学过的并可以与所认字组词代表图意的汉字显示,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在图字相连的同时又与已有的文字经验挂钩,在大脑中形成文字串,能记得更牢。例如,幼儿已经学过“花”这个字,再将“花”字组词,学习新词“荷花”并出示荷花的图片。这样既复习了已经学的字,又易于记住需要学的新字。第二类是配对法,即把词拆分为字,在众多的字卡中找到另一半字,配对成词。比如,在教“冬天”时把“冬”和“天”分别写在两张纸片上,再加入些干扰词,让幼儿在众纸片中寻找配对。第三类是基本字带字法,是通过一个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带出一串新的合体字,而后运用类比推理方法去学会它。这种方法虽然由老师加入了一些生动的提示,但从本质上偏向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方法,有难度,适合大班幼儿使用。
幼儿园的幼小识字教学衔接的主要方法与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幼儿参观体验,另一种是教师的教学观摩。在幼儿的体验方面,幼儿园与小学会在每年大班幼儿即将毕业的时候组织小学校园与学习的半日参观浏览,主要是对小学校园环境、人文氛围、学习气氛、上课秩序等的初步接触;在教师的教学观摩上,指大班幼儿毕业前夕,分别由幼儿园老师及小学老师的代表,相互在幼儿园及小学中展示平时日常的教育教学方法。
由此可以发现,幼儿园在识字教学中,虽注意到幼小衔接问题,但却流于形式。一是幼儿园的识字教学衔接只是以图画法、配对法等方式,教会孩子很少的一些简单汉字,没有对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写字、坐姿、字形结构等知识进行系统的教学,更没有考虑到识字教学幼小衔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致使幼儿正式开始小学的识字学习时,还习惯于幼儿园的宽松要求简单认字,无法将汉字分化,难以适应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二是幼小教师间的观摩课虽然能够了解到双方的教学模式及观看课的教学内容,但仅此而已。
二、幼儿园识字教学“幼小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园与家长及小学的识字教学观念有差异
家长对教孩子识字的愿望由于种种原因大抵是相当迫切的,然而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并不如此。在二期课改实施后,一直以来的传统教学观受到了冲击,教师们的识字教学观在此影响下也开始出现改变。一些幼儿园老师在内心深处的不认同感,使幼儿园的识字教学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幼儿园教师对小学老师的语文教学报以依赖和期望,使幼儿识字掌握程度的要求最基本化,影响了幼儿已识字的记忆牢固程度,再加上小学语文老师的不期望,便为幼儿园与小学在识字教学上的衔接增添了阻挠。
家长、小学及幼儿园老师这三方不同的幼小识字教学的衔接态度,同时也正是反映了功利教育观及素质教育观间的矛盾,在不同观念冲突中正在实施进行的幼小识字教学衔接也反映了教育实际与教育理念的冲突,小学语文老师的不信任在体现了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的同时,又警示了当今学前教育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对专门科目无研究的危机。
关键词: 环境幼儿识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而当代脑科学研究成果中对教育最有价值的启示之一,就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是在六岁以前,早期接触汉字,可以培养幼儿对汉字的情感和兴趣。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把汉字作为刺激物和中介,让幼儿的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和动觉参与活动,通过所看、所听、所尝、所嗅、所做激活大脑,使幼儿的认知潜能得以开发,轻轻松松识汉字。
一、创设丰富的识字环境,激发幼儿识字动机,让幼儿主动地识字
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接受外界刺激的敏感期。一个丰富的阅读环境会给幼儿带来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在教学中把感知积累和主动探索汉字的环境创设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把幼儿当成主人,激励幼儿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创设活动,培养幼儿适应识字的环境。如我把字卡、字条放在相对应的书桌、玩具、门、窗、寝室等醒目处;把写有幼儿姓名的字卡,分别请幼儿贴在自己的座位上;在活动室周围的墙上,用汉字拼成各种彩色的美丽形状等,布置成一个优美的汉字环境,使幼儿置身于汉字教育的环境中,随时都能接触汉字,认读汉字,耳濡目染,时时反映在头脑中,久而久之,幼儿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认识许多汉字。对创设汉字教育环境的设备和材料,必须丰富多彩,应该以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为准则,以激发幼儿认识汉字的兴趣为目标。
二、以游戏为基石,在教学中增强幼儿的识字兴趣,让幼儿快乐地识字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充分利用幼儿爱玩的天性,通过游戏方式,孩子能愉快高效地进行关键字学习,提升识字兴趣,自然掌握很多汉字。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多种游戏形式,使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认识许多汉字。例如:在学习汉字“狼、猴、兔”等名词时,我用模仿动物叫声或形象的动作,并出示字卡,使幼儿在模仿的同时认识了汉字。在生字确认之后,为了复习巩固,我创编游戏《叫醒字宝宝》,把“字宝宝”用小花被盖上,让小朋友去“叫醒它”,然后掀开小被看谁没“起床”。如果是“飞”字,小朋友就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做飞的动作,有的小朋友学小鸟飞,有的学蝴蝶飞。如果是“爷爷”二字,小朋友模仿爷爷的样子,有的弯腰驼背,有的戴着眼镜,眼睛离书很远,手在上面指指点点。在游戏进行时,幼儿兴趣浓厚,都想看看是哪个“字宝宝”在“睡觉”,增强了游戏的神秘性和趣味性,在培养幼儿记忆力的同时培养了观察力和模仿能力。又如:在幼儿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后,我又提高要求,教幼儿理解什么是反义词,创编了音乐游戏《找朋友》,为幼儿准备与人数相等的字卡,让幼儿听音乐,每人找到一张字卡,认读后,找自己的反义词做朋友。例如自己戴的字卡是“大”,则去找胸前是“小”的字卡的小朋友。两个人一组,跟着音乐做“小朋友碰碰头”“肩靠肩”“拍拍手”等动作。幼儿听着音乐,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找到了自己的反义词朋友。
三、识字与说话相结合,丰富活动形式,让幼儿自然地识字
识字是培养幼儿阅读、说话的良好途径。单独的识字,孩子们会感到枯燥,但如果把要学的汉字和一段语言联系起来,孩子们不但容易理解汉字的意义,还能激发发散性思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学得轻松。如我教孩子们认识了“桥”、“鱼”、“河”后,把活动进一步延伸,让孩子们自己说一段话,这段话中必须有这几个汉字。有个孩子竟然说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我爸爸给我买了几条金鱼,我非常喜欢,天天喂它火腿什么的,可是小鱼还是不高兴,有一条快要死了,我就想,小鱼可能是朋友太少才很难过的,还是把它放到小河里去吧,那里有很多的朋友。于是,我爸爸就带着我到了金鼎湖大桥上,把小鱼撒到了小河里,我在桥的旁边站了一会儿,看到小鱼在小河游来游去可高兴呐!”大部分小朋友都能把所学的汉字用一段话说出来。这样,幼儿不但牢固地掌握了汉字,而且为以后的阅读、说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与生活相通,走向自然,在真实情境中轻松地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