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士简笔画范文

护士简笔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士简笔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士简笔画

第1篇:护士简笔画范文

我国沪深股票市场主要分为三个板块,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本文通过对主板市场的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分指数,以及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的年化收益率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各板块的收益情况,并且根据收益率的情况给出投资建议。

【关键词】

沪深股市;指数年化收益率;对比分析;投资建议

0 引言

中国股市自从2007年受到美国金融海啸的影响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投资者对股市的悲观心态也越演越烈。本文通过对中国沪深股市的4个重要指数投资收益率的计算,目的是把沪深股市中各板块的收益情况进行量化并加以对比分析,从而更直观的了解各板块的收益情况。最后,也是投资者最关心的,根据沪深股市的涨跌规律总结出投资建议。

1 指数的选取和收益率的计算

证券指数是一种具有决策依据功能的指标,是对股市动态的综合反映。本文选取了同一时间段中国沪深股市几个重要指数,包括上证综指、深圳成指、中小板、创业板指数分别计算投资收益率。计算投资收益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1 收集各类指数在同一时间点的收盘价

为了计算方便,截止时间统一定为2013年5月31日。起始时间则各不相同,因为上证和深成的上市时间为1991年,所以起始时间定为1991年4月30日;中小板上市时间为2006年,所以起始时间定为2006年2月28日;同理,创业板上市时间为2010年,其时间定为2010年6月1日,见表一。

1.2 通过年化收益率公式得出计算结果

假定投资人投入的本金为1元,当时股票市场的价格为C,经过时间n后股票市场价格变为V,用复利公式,则该次投资中:

1.收益为:P=V-C

2.收益率为:R=P/C=(V-C)/C=V/C-1

3.年化收益率为r,则有等式: r=(1+R)^n-1

4.r>0,表示求出结果为年化收益率;r

1.3 根据数据画出图表进行分析

按照上述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表二中的计算结果。

2 实证结论及原因分析

2.1 总体上上证综指年化收益率高于深证成指

由表二可以看出,上证综指的年化收益率比深证成指高了3.34个百分点。上证综指有将近一千家的上市公司,并且规模比较大,总市值达到了13万亿,平均市盈率10.01倍;相比而言,深证成指不管从规模和上市公司数量上都远不及上证综指,并且李卫强、张静在《沪深股市协整关系的实证分析》中指出深市的标准差大于沪市的标准差,说明深市的波动性大于沪市,即深市的风险高于沪市风险。综上所述,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上证综指的上市公司数量多有风险分散的作用,其次上证综指交易的是市值比较大的股票,盘子大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并且规模大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或者说公司业绩相对比较好。所以从总体上来说,上证综指比深证成指收益率高。

2.2 2006年以后中小板的优势逐渐凸显,收益率高于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

2006年1月中小板正式挂牌上市,至今为止共有70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3000多亿。从分布情况看,发行规模在2000万-4000万股之间的有65家,占总数的58.56%。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市场对IPO股票存在旺盛的投资需求,中小板市盈率也呈逐渐走高态势,平均市盈率达到28.62倍。近几年,随着中国股市大盘的低迷,中小板表现出良好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并且国家不断扶持中小企业和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中小板成为投资的焦点,年化收益率高出其他两个指数不足为奇。

2.3 2010年创业板推出、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和调整后,上证、深成和中小板指数的收益率均表现为负

创业板是中国股市上最诡异的一个板块,上市公司有355家,总市值达到1150多亿,并且平均市盈率高达42倍。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从上表可以看出,上证、深成和中小板在2010-2013年的表现均不好,年化损失率分别是3.6%、2.85%和0.65%。我认为主要原因是2008年金融危机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连锁反映导致股市萎靡不振。首先,2008年11月9日因为金融海啸政府投入了4万亿,股市在之后的9个月缓慢上升到3478点。到了2009年8月后逐步向下震荡到2000多点。2010年政府发现流动性太强,通货膨胀压力严重,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2012年又爆出地方政府债务冗重(估计近20万亿)、部分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违约和江浙一带为代表的民企老板“跑路”等重大事件。至2012年12月股市再度跌回到“解放前”。2013年年初,央行公布宏观数据,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又使得股市反弹至2444点,但是也没能改变股市的下跌。投资者对股市抱有的最后一点希望又被泯灭。

3 投资建议

我们知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投资股市必须结合中国股市的特点和证券投资分析的专业知识,坚持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相结合。根据以上结论,我们可以给出宏观上的投资建议:

3.1 选择性投资深交所的上市公司,特别是中小板

自2006年以来近7年时间,深成、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年化收益率相比上证指数表现较好,说明投资深交所的上市公司带来的收益超过了上交所,特别是中小板。它和创业板的收益率一直领先,说明投资者更青睐小盘股,特别是新兴消费行业领头增长,现在中国经济从传统投资拉动模式向新经济模式进行转型,所以创业板中的高科技企业、新型企业成为引领创业板增长的强劲动力。近年以来,国家一直重视和关注小微企业的发展和前景,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创造良好的条件,所以深交所的中小板是不错的选择。

3.2 谨慎投资以创业板为代表的高收益、高风险板块

热点行业、热点板块股价很可能被炒高,或者说被高估,虽然回报率高,但同时也意味着要承受高风险。2010年创业板推出之后,股价被严重高估,市盈率超过了正常的范围,收益率有的高达74%,但随后则是漫长的调整或下跌历程。之所以建议谨慎投资像创业板这样的高收益、高风险板块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中国股市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很难真正保证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无形中又增加了创业板的风险;其二,投资者的特点是投资金额小、信息不对称、技术不到位,并且散户占大多数,一旦大型机构投资者撤回资金,只能被套, 完全无法与之抗衡,加上上市公司把股市当作是“圈钱”的工具,在这法制不健全的证券市场中,中小投资者怎么也“斗”不过企业的大股东和与之相关的利益团体。

3.3 关注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和调整

要想从股市中获利,关注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变化和调整必不可少。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10年以后上证综指、深圳成指和中小板三大指数均表现为负,原因是金融危机时过度的政府干预导致,说到底还是金融危机引发。如果国家当局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直接或者间接的上调利率,会导致股价下跌;相反,如果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又会成为股市的利好消息,所以遇到金融危机时,最好不要投资股市。

以上几点投资建议具备了客观性、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沪深股市中几个重要指数的收益率分析,得出一个总体的投资方向,希望对投资者认清股市、了解股市和投资股市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邝志飞.唐邵玲.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分布特征探索.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7月.第21卷.第4期.

[2]薛襄稷.严玉华.中小板、创业板与主板市场关联性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 年第3 期( 总第81 期).

[3]郎咸平.财经郎眼之《股市涨跌之谜》.2013年5月26期.

第2篇:护士简笔画范文

一、实行住房货币分配的意义

(一)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它的目标宗旨是:在不断巩固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基础上,将住房实物分配改变为以货币形式发放的住房补贴,增加职工工资收入中的住房消费资金含量,并与实行职工政策性住房抵押贷款等办法相配套,提高职工的购房支付能力,加快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进程,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住房新制度。

(二)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将有利于改变传统的住房分配方式,切断职工在住房问题上对国家和单位的依赖;有利于克服住房分配不公,以权谋房等各种弊端;有利于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促进住宅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住房供应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城镇居民不同的住房需求。

二、实行住房货币分配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于转换住房分配机制,加快与住房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促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住房新体制的尽早实现。

(二)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保障职工基本居住需求的前提下,根据每个职工在一定时间里和工作岗位上为社会、为本单位所作的贡献,合理分配用于个人住房消费的资金数量。

(三)体现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原则。在省统一政策指导下,充分考虑各地财政、单位承受能力和负担水平,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属地管理,采取行政事业单位统一补贴政策模式,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分别处理的办法实现住房货币分配。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兼顾房改政策的连续性,做好新老政策的衔接。方案或办法的制定,要坚持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有机结合,要注意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改革措施的顺利推行。

三、实行住房货币分配的主要内容

(一)住房货币分配的内涵和形式住房分配货币化是将职工过去工资收入中没有包含的住房消费以货币形式直接理入职工工资,从而实现职工住房实物分配到货币分配的转变。根据我省实际,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基本形式为:以合理的房价收入比为标准,确定与工资挂钩的补贴系数,对符合条件的职工发放住房补贴。

(二)住房货币分配(住房补贴)的对象和范围房价收入比在4 倍以上的城镇,均应按照本意见的要求,制定职工住房补贴方案,有步骤地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分配货币化面向所有行政、企事业单位的无房和住房未达标职工。

(三)住房补贴的测算职工住房补贴按照工资一定比例发放。住房补贴占工资的比例按照城镇当地普通住宅价格、上年度当地职工平均工资、职工个人承担的住房消费比例等因素测定,具体公式为:

Q =(P ×60÷2 -A ×4 )÷20÷A ×100 %

其中:

Q 是职工住房补贴占工资的比例;

P 是当地普通住宅每平方米的平均价格;

A 是上年度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

60是国家规定的住房补贴测算面积标准;

4 是房价收入比(即当地一套中等水平住房的售价与家庭平均年收入的比)

2 是家庭双职工;

20是住房补贴分20年发放。

(四)住房补贴的发放逐月住房补贴按工资的一定比例随工资发放。

一次性住房补贴按方案实施上年12月份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乘以方案实施前的实际工作月数计发。

新参加工作的无房职工逐月发放住房补贴;方案实施前参加工作的无房职工实行逐月补贴与一次补贴相结合;离退休无房职工实行一次性补贴,累计不超过20年。

住房未达标的在职职工,根据方案实施的时间,以未达标面积占规定面积的比例发放一次性补贴和发放逐月补贴;住房未达标的离退休职工,按一次性补贴(累计不超过20年)乘以未达标面积占规定面积的比例发放。

(五)住房补贴资金的来源、管理和使用全额拨款单位的住房补贴资金,首先立足于原有住房建设资金的划转,不足部分,由同级财政列入预算拨付;差额拨款单位的住房补贴资金,从单位自有资金中解决,不足部分按差额拨款比例由同级财政列入预算拨付;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住房补贴资金,从单位住房基金和其它自有资金中解决,不足部分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进入成本。

职工住房补贴资金由各级住房资金管理中心按住房公积金的方式进行管理和使用。

四、推行住房货币分配的组织领导

(一)住房分配货币化是对几十年形成的旧的城镇住房制度具有根本意义的重大改革,所要解决的是住房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性问题,难度很大。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地区和单位,应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机制,充实必要的工作人员,搞好测算,加强工作研究,精心组织好本地区本单位的住房货币分配工作。

(二)做好实行住房货币分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按照省政府规定的时限要求停止住房实物分配,新建住房只售不租,已出售的标准价住房完成向成本价过渡;要进一步了解补贴对象的住房状况,核准单位原用于住房建设的资金数量;

要考虑新老政策的衔接,一方面不应因深化改革而降低居住水平,另一方面,也不能随意扩大住房补贴面积标准。

(三)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服从改革大局,按照统一的部署和政策,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协调运作,确保住房货币分配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健康发展。为保证政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各有关部门起草的配套文件,必须报省房改领导小组审定后才能颁发。各地具体的方案或办法报省房改领导小组审批;企业的住房货币分配方案按房改隶属关系报各级房改领导小组审批。

(四)加强宣传、发动和引导工作,要利用一些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住房货币分配的目的意义、原则和基本政策,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和支持这项改革。各地要深入进行方案或办法的说明和解释工作,通过举办骨干培训班和各种咨询活动,让群众了解政策,方便算帐。

第3篇:护士简笔画范文

关键词:英语课堂 生动 趣味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19-01

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小学生既生疏困难又好奇,在农村整体教育落后的大环境下,他们母语拼音还未完全学好又学英语,容易混淆。作为小学生的英语启蒙老师,我们应组织以学生为主体,丰富多彩,新颖活泼的活动化教学课堂,尽最大力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机会用英语进行交流活动,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让小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交流的成就感,使他们对英语这门语言勤学、乐学,让小学英语课堂活起来。

1 利用各种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要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游戏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教学中课堂游戏常有:学唱英语歌曲、单词接龙、数字游戏、猜单词、分角色对话表演、竞赛、演讲等。例如,在教人体部位的单词face,mouth,nose,ear时,笔者将几个学生叫到黑板前,让他们做“Touch you face /mouth/nose/ear”等动作,做对的下面的同学说“Yes!”做错了下面的同学就说“no!”也可以由教师说:“Touch your face.”让全班同学做动作。通过这一游戏,学生就很容易地掌握了这些单词。就如在复习food这课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商店的情境,让小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进行有趣对话,这样不仅复习了买东西的相关句型,而且充分调动了课堂情绪。

2 巧设英语板书,生动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英语学习的情绪

首先,作为小学英语老师,我们的板书书写应做到最基础的公整,大方,布局合理规范,不连笔。而具有启发趣味性的板书设计,还能充分调动学生视觉注意。此外,好的板书应该使学生享受到明显的节奏感,色彩感和对比感,比如,在教到Let’s Learn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将四会单词用红色的粉笔写在黑板中央,重点句型用黄色或卡片呈现在单词旁,黑板的右上角。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教具等巧设接近生活的英语情境

《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因此,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然而,我们学英语,常常会把它学成“哑巴英语”。学习的内容偏重于单词、句子,应付考试,从而忽视了语言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学习的环境又是在非母语状态下,以致许多懂英语的人在某些场合不会说或羞于说,形成心理上的语言交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教具等巧设接近生活的英语情景。简笔画运用于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可增添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还能诱发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思维和想象能力。而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师生互动,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和我们一起来动手画简笔画,做到让学生在画中学,在画中乐。在课堂组织过程中,情景小道具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知道,小学英语课堂的情景教学法就是利用美,趣,智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课堂热情。而情景小道具就是情景教学法的必备元素。小学英语课堂上的情景道具可以是图画,小卡片,学生的头饰,奖励品和由卡纸制成的各种生活实物的模型,这些形形,生动形象的情景小道具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遨游于英语的海洋,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运用适当的情景小道具可以让课堂魅力四射!有时笔者还经常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如在学习有关职业单词时,笔者让学生模仿各种职业特征的动作,学Teacher做老师拿粉笔的动作,学farmer做农民种地动作,学nurse做护士打针动作,并让学生进行问答:“Is he / she a driver / farmer / doctor / …?”再如学习Unit 4第一课时“Do you like peaches / oranges / …?”等句型时,笔者让学生戴上自制的水果头饰,创设了一幅“活生生”的果园图,让学生分别扮演老师和果农。课堂上,学生们认真扮演角色,争着表演这一短剧,使本来比较枯燥的语言内容成为学生乐于表演的剧本,寓教于乐,教师教的也轻松了,学生兴趣也来了

4 师生课堂互动形式要多样

第4篇:护士简笔画范文

我国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倡“生活化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英语新课标的实施和教育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更加开放型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师,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拓宽英语学习和使用的环境,努力寻求一种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的生活化教学,让英语教学与真实生活融为一体,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让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真正体现英语的交际功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1 教学内容生活化

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使孩子们感到亲切、自然,易学,能使孩子适应学习、获得经验、得到发展。数字、颜色、身体、食品、玩具、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等。这些都莫过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我们就很容易将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

1.1 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

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胖瘦、爱好、性格等许多方面。我们老师可结合教材内容

1.2 学生家庭的生活内容。

家是学生最熟悉、最温馨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员、职业、家具等都是学生急于了解的教学内容。每一项内容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如,让学生带着家人的照片来学习家庭成员,他们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并互相进行交流。“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doctor” , “This is my mother . She is a teacher” ,“ This is me” 等。又如,让学生简单的描述自己的房间或家。“Welcome to my home. This is my bedroom. This is my father’s study. And this is our kitchen.”等。

1.3 学生的学校生活内容。

学生的很多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在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可以学习、生活、运动,可以结识很多好朋友,许多老师。校园的设施: 等等,都是学生很想学到的语言。当然,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校生活学会更多的词汇和句子,比如“Mr Lu is our English teacher”,“I can run”,“I like sports.”等。

2 课堂生活

教师应在《新课标》指引下,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课堂。

2.1 凭借生活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

例如,在元旦那天,精心布置好教室,张灯结彩,并渗透有关元旦的语言及文化,然后让学生学唱歌曲“Happy New Year”,并在歌声中互赠礼物或相互问好,最后让学生再来模拟表演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了英语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Mother’s Day / Teacher’s Day / Women’s Day / Children’s Day / Christmas Day…要适时为这些节日策划活动,学生在期待这些日子到来的同时,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兴趣和渴望。

2.2 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游戏。

课堂上需要教师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在友好的、毫无拘束的氛围中。即“玩中学,学中玩”。其实活动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游戏是对生活的一种模仿。例如,结合学生好动、好模仿这一特点,设计符合他们的生活经验的活动和游戏,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学会了新知,他们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

2.3 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具等巧设情景。

中学英语中的大部分单词是表示具体事物的,教师在教学时应尽量使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具等,让学生学。比如在教学单词big、small、long、short时,我要求学生观察教室和周围的物体,来谈谈“What is long”, “What is short”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把周围的事物和生活中的事物拉进了课堂。

2.4 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利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如在学习有关职业单词时,我会让学生模仿各种职业特征的动作,学baseball player做棒球运动,学farmer做农民种地动作,学nurse做护士打针动作,并让学生在问答中学习句型。课堂上,学生们认真扮演争着表演短剧,使本来比较枯燥的语言内容成为学生乐于表演的剧本,寓教于乐。

3 以作业为桥梁,实现生活化的再扩展

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做到有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这样不但使语言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能使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下面我把自己积累的一些简单易行且丰富多样的英语课外作业做以下小结。

3.1 交流性的:课外,把所学的内容表演给家长看,有时可以让家长一起表演,并请家长提出宝贵的意见。另外,每节课前,我让学生轮流表演他们精心准备的节目。

3.2 习得性的:让有条件的学生每天坚持听读课文录音,听儿童英语广播,把自己模拟最得意之处录制下来,和同学一起欣赏或进行评比,并鼓励、培养学生阅读英语卡通故事书,看英语VCD,欣赏儿童英语歌曲。

3.3 操作性的:如让学生给家庭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贴标签,学生为了达到美观这一目的,他们书写标签、设计标签时就会非常用心,这样既可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也能提高书写水平。我们还可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收集、摘抄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标牌,如:WTO,CCTV,VCD,kg,E-mail,Windows,“Merry Christmas”,“You are Welcome”等等。通过这一作业,学生会为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的课外英语而高兴。

4 在生活中运用英语、巩固英语

4.1 校园文化的布置。

布置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环境。如在教室里设立英语角,布置具有国外风俗习惯的图片,举办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墙报等等。

4.2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校内外活动。

4.2.1 利用节日、生日,开展英语主题活动。母亲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下,孩子们装扮教室、制作礼物,用英语来庆祝节日,更好的体现了语言的交流作用。

第5篇:护士简笔画范文

一、营造英语氛围

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好。而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学习英语是在汉语的氛围下进行的,没有英语环境,教师就要刻意创造英语环境。教师在课上尽量使用英语常用的课堂用语,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也尽量使用英语,如Good、great……等来激励其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说时,不必担心学生听不懂而影响教学进程,可用明显的体态语言,必要时用中文翻译,使学生明白。其次,要淡化课堂意识,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生活语境,让教师和学生扮演里面的角色,使学生仿佛真的在英美国家里身临其境地学习英语,参与性很强,使严肃的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英语交际场所。这样,给学生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让其在愉快的氛围和英语的情境中学习英语、掌握英语。

二、利用多媒体实行情景教学

现代教学,不能停步在过去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而应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所以作为现代教育者,要经常利用图片、实物、收录机、幻灯机、录像机等辅助工具,利用情景和设置情景进行教学。这样,就使学生直接、具体地获得英语知识。例如,笔者在教“学习用品”一类单词时,拿出一支钢笔说:"This is a pen。”又指着铅笔说:"That is s pencil。”然后让学生学习"pen"和"pencil"这两个单词,学生就很轻松地学会了它们。在讲到“职业”类内容时,先出示医生、护士、教师、农夫身份的挂图,接着边指着彩图、边用英语向学生介绍doctor,Hur,3e,teacher,等单词。他们耳朵听着单词读音,眼里看着图画,很快就能掌握这些单词。有时也可以带一些水果、茶杯、杂志封面、玩具等东西,进行实物教学;有时可让学生作出一些表情、动作,或让他们到黑板上画出简笔画或编一些短剧进行即兴表演,创设一些情景;除了用图片、实物教学外,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服务于教学。教读课文时,可用录音机播放课文,让学生仔细听音,认真模仿。学习标准的语音语调,还可利用录音机的录音功能,自制符合课文内容的录音,供学生学习,把枯燥的语言学习变成了轻松的欣赏。

第6篇:护士简笔画范文

【关键词】汉语 兴趣 多媒体 游戏教学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小学汉语进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这样, 对教学是不无裨益的。那么,该如何开展“情趣教学”呢?

一、营造汉语氛围

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比如,我们新疆人学普通话,若能到北方生活一段时间,受 到地道的普通话的熏陶,胜过读书、学习几年。我们的母语不是汉语,学习汉语是在汉语的氛围下进行的。没有汉语环境,教师就要刻意创造汉语环境。如我对五年级新生,一开始上课就用汉语向他们问好,作自我介绍课堂用语也是用汉语说的。当有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时,我会说:不要说好!根据学生 读书、回答的完善程度,我会分别说好,很好,很棒等等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教师说这些话时,不必担心学生听不懂而影响教学进程,可用明显的体态语言,必要时用维文翻译, 使学生明白。这样,给学生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让他们在愉快的 氛围中,在汉语的环境中学习汉语、掌握汉语。

二、利用多媒体实行情景教学

现代教学,不能停步在过去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而应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媒体教学 手段。所以作为现代教育者,就要经常利用图片、实物、收录机、幻灯机、录像机等辅助工具,利用情景和设置情景进行教学。这样 ,就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汉语知识。在讲到“职业”类内容时,我先出示医生、护士、教师、农夫身份的挂图,接着边指着彩图 ,边用汉语向学生介绍单词。他们耳朵听着单词读音,眼里看着图画,很快就能掌握这些单词。有时也可以带一些水果、茶杯、杂志封面、玩具等东西,进行实物教学。有时可让学生作出 一些表情、动作,或让他们到黑板上画出简笔画或编一些短剧进行即兴表演,创设一些情景。

三、进行游戏教学

小孩子天性好动,乐于参与游戏活动。若能将知识溶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习汉语,学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

四、实施快节奏的教学模式

快节奏教学并非语速快、内容进程快,而是根据儿童心理和语言作为技能来学习的特性进行多形式、多手 段、多环节的课堂操练。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有意注意时间短暂,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抓住注意力集中的 短暂时刻的优势,以学生能接受的快节奏来组织教学。对课堂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如下方法:

1.热身运动。课前先让学生唱一首汉语歌,接着让学生作一分钟日用汉语的演讲,让课堂一开始 就很快充满了汉语气氛。

2.利用幻灯片。上课时利用幻灯片帮助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生动、直观的图片,使学生对已学的内 容过一次“电影”,加快了节奏。

第7篇:护士简笔画范文

论文摘 要: 社会需求和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为更好地体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教学理念,让学生学到活生生的英语,教师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本文作者从善于挖掘教材,有机渗透异国文化;活用教材,学以致用;优化教学环境;扩充信息容量;使英语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生活再现英语等方面来探索生活化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是当今教学的热门话题,中国人学习外语最大的不利条件是语言环境欠缺。为了让学生们有一个学习英语的氛围,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让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英语的学习自然多样地走到学生心中。

生活化英语课堂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等理念的具体化,它适应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记忆力好、模仿能力强的心理特征。那么该如何使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呢?

一、善于挖掘教材,有机渗透异国文化

小学英语的话题涉及名字、年龄、家庭、日期、时间、天气、颜色、节日等多方面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

1.教材生活化。

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胖瘦、爱好、性格等许多方面。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式。如“my name is...”“i’m from china.”“i am eleven.”“i am quiet.”“i have long black hair and black eyes.”“i like singing.”等等。

家是学生最熟悉、最温馨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员、职业、居住状况、家居摆设等都是学生急于了解的教学内容。每一项内容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如,让学生带着家人的照片来学习家庭成员,他们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并互相进行交流。如“this is my father.he is a policeman.”“this is my mother.she is a teacher.”“this is me.”等等。

学生的很多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在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可以学习、生活、运动,可以结识很多好朋友,认识许多老师。校园的许多设施:fountain,slide,playground,computer room,library,language lab,multimedia room等,都是学生很想学到的语言。当然,可以结合他们的学校生活学会更多的词汇和句子,比如“miss ye is our english teacher.”“i can run.”“it’s time to go home.”等等。

2.渗透异国文化。

教师若能进一步挖掘教材,从教材主体入手向学生渗透异国文化(诸如异国的社会、政治、文化等问题),将使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感有增无减,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在教谈论天气:“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时,我让学生了解,在英美国家,见面寒暄语句通常是谈论天气,而不是我们常说的:“你吃过了吗?”学生听后饶有趣味,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这一交际用语。又如在教“how old are you?”这一句型时,我告诉学生,在西方国家,年龄属于个人隐私,不可轻易发问,对女士更为忌讳。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还有一次在教“厕所在哪里?”这一句型时,我有意提到“where is john?”相当于“where is the toilet?”。学生在捧腹大笑中知道了外国人的语言习惯,也体会到活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跨文化意识。

二、活用教材,学以致用

应充分利用教材,并跳出教材,找准教材与生活的契合点,把英语当成一种活的、真实的、可交际的语言来学。

1.善于模拟真实情境。

真实的语境是快乐学习的根本。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课上没有英语气氛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尽可能多地创设情境。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使其置身于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加强语言的训练。而且让学生在“演一演、做一做、唱一唱”等多种形式中模拟真实的情境,调动多种感官,能寓教于乐,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欲望。

如在学习“christmas day”这课时,老师可在圣诞节那天进行教学,精心布置好christmas tree,christmas gifts,christmas food,father christmas等,并渗透有关圣诞节的语言及文化,然后让学生学唱歌曲“merry christmas”,并在歌声中互赠礼物或相互问好,最后让学生再来模拟表演这部分的内容。

又如教生词:spring,summer,fall,winter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杨柳依依、知了高叫、稻穗弯腰、雪花飘落等镜头。这样一来,学生就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掌握了新单词。

2.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情境。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如在四年级上学期unit 6有关职业单词时,我让学生模仿各种职业特征的动作,学baseball player做棒球运动员动作,学farmer做农民种地动作,学nurse做护士打针动作,并让学生进行问答:“is he/she a driver/farmer/doctor/...?”再如学习三年级下学期unit 4第一课时“do you like peaches/oranges/...?”等句型时,我让学生戴上自制的水果头饰,创设了一幅“活生生”的果园图,让学生分别扮演miss li和yang ling摘果子,课堂上,学生们认真扮演miss li和yang ling,争着表演这一短剧,使本来比较枯燥的语言内容成为学生乐于表演的剧本,寓教于乐。

3.合理利用真实情境

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是最真实、直接的信息,教师可适当把握时机,合理地加以利用。如在教“is everyone here today?where is he?”这课时,我发现班上真有一位学生缺席,就自然引出句型:“is everyone here today?”。学生自然回答:“no.”紧接着教授“where is he?”其他同学回答他在家里,也许生病了,也有可能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没有烦琐的讲解,凭借真实情境,教材内容的引入水到渠成,学生也易于接受。又如在教“welcome back to school.”一句时,句子长,单词难度较大,理解起来比较费事。我就利用这是开学来第一课的好时机,边说边用手势,化难为简。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优化教学环境, 使其真实可感

小学英语中的大部分单词是表示具体事物的,表示想象内容的很少。心理学实验证明:识别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识别速度。所以,教师在教学学习用品、交通工具、动植物等类别的单词时,应尽量用实物或实物模型进行直观教学,而对于smile,cry,happy,sad,sun,moon,run,jump等单词,可借助彩色图片、简笔画、表情或动作进行教学。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优化教学环境,使之形象化、真实化,能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电教媒体,把抽象的语言、单调的词汇具体化、形象化,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学习的情感,迅速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电化教学手段由于具有浓厚的审美与情感色彩,因此能将教学信息强烈而鲜明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灵激荡,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例如:新教材入门的开始,悠扬动听的音乐伴随耐人寻味的学生朗诵,同时放映幻灯片,使学生的听觉、视觉结合起来,在老师的启迪下思索。比如在教学单词big,small,long,short时,我要求学生观察教室和周围的物体,谈谈“what is long”,“what is short”等。这样一来,学生就把周围的事物和生活中的事物拉进了课堂。对于一些难进教室的教具,比如有关our school的教具,我们除了运用图片、课件等方式展示外,还可以课前让学生自制有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塑料泡沫、纸箱等材料设计一座大楼,包括art room,computer room,tv room,music room等,这些自制道具不但可以在新授教学内容时用,而且可为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模拟情境提供方便,并且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如用简笔画辅助英语教学,具有简便、经济、快速等优点。它运用简洁、洗练的绘画语言,形象化的课堂板书形式,把教师讲解的抽象知识,尤其是教学中重点和疑难问题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事物的概念、辨析词义的异同、进行句型操练及语音的学习,起到化难为易、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作用。如在教story时,先画出tree,再画出drum,最后画出rooster,边画边跟学生对话,唱顺口溜:公鸡rooster,站在 tree底下,正在打drum。这样的看图说话,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又快又牢。

四、扩充信息容量,使思维得以拓展

课堂上给学生加以适当的信息量是社会信息化的一大趋势。针对小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的特征,教师要善于吸收新信息,为课堂注入“活水”。如在教一些国家名称:china,america,england,japan时,我适机扩充一些国家人文景观、地理方面的知识,例如:中国有长城、天安门;美国有自由女神像;英国的大本钟;日本的富士山和樱花。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地理方面的知识,又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有助于他们对于这些单词的记忆。又如在教young一词时,我随机扩充“雅戈尔”;在教nice一词时,我又让学生联想广告词中的“纳爱斯”。再如在教单词“dragon”时,我让学生了解:“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文中多褒义,但在英语文化中却表达邪恶的事物而且含贬义。因此在汉语中把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称为“四小龙”,其对应的英语却是“four tigers”。这样教学新知识,易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体验成功感,又很容易进行知识迁移,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以上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关键就在于坚持,使其成为常规。每次作业后,我都及时给予他们评价,哪怕是口头表扬或奖励“”。我们在设计课外作业,要把任务设计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即i+1(跳一跳能够得到的地方),才可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高认知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实现课堂教学的游戏化、情景化、活动化、生活化,让学生在“玩中学”、 “乐中学”、“动中学”、“做中学”。使小学英语教学真正地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英语,在学中找到乐趣,在玩中学到知识,走向成功之路,小学英语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实际、人的兴趣出发,以生活、活动为着眼处,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为主要目的,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重点,让学生敢于尝试,用于实践,达到生活即学习、学习即实践、实践即收获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第1版.

[2]孟银华.浅谈如何丰富小学生的英语课外知识.中小学教材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3]王瑛.用“四化”连起abc.英语周报.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

第8篇:护士简笔画范文

一、营造氛围

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我们南方人学普通话,若能到北方生活一段时间,受到地道的普通话的熏陶,胜过读书、学习几年。没有环境,就要刻意创造环境。当有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时,我会说:Be quiet!根据学生读书、回答的完善程度,我会分别说Good/Verygood/Wonderful/Excellent等来激励他们。说这些话时,不必担心学生听不懂而影响教学进程,可用明显的体态语言,必要时用中文翻译,使学生明白。其次,要淡化课堂意识,根据内容设计生活语境,如借学习用品、互相打招呼、问路、上学、回家、道别等内容,让学生扮演里面的角色,使学生仿佛真的在英美国家里身临其境地学习,参与性很强,使严肃的课堂变成了生动活泼的交际场所。这样,给学生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在的环境中学习、掌握。

二、利用多媒体实行情景教学

现代教学,不能停留在过去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而应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教学大纲》指出:“利用实物、挂图、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录像片、电影和计算机进行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的。”所以作为现代教育者,就要经常利用图片、实物、收录机、幻灯机、录像机等辅助工具,利用情境和设置情境进行教学。这样,就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知识。例如,我在教“学习用品”一类单词时,我拿出一支钢笔说:This is a pen.又指着铅笔说:That is a pencil.然后让学生学习“pen”和“pencil”这两个单词,学生就很直观地学会了它们。在讲到“职业”类内容时,我先出示医生、护士、、农夫身份的挂图,接着边指着彩图,边向学生介绍doctor,nurse,teacher,farmer等单词。他们耳朵听着单词读音,眼睛看着图画,很快就能掌握这些单词。有时也可以带一些水果、茶杯、杂志封面、玩具等东西,进行实物教学。有时可让学生作出一些表情、动作,或让他们到黑板上画出简笔画或编一些短剧进行即兴表演,创设一些情境。

三、实施快节奏的教学模式

快节奏教学并非语速快、内容进程快,而是根据儿童心理和语言作为技能来学习的特性进行多形式、多手段、多环节的课堂操练。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有意注意时间短暂,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的优势,以学生能接受的快节奏来组织教学。对课堂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如下方法:

1.热身运动。课前先让学生Sing a song,接着让学生作一分钟Every day English 的演讲,让课堂很快充满了气氛。

2. 利用幻灯片。上课时利用幻灯片帮助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生动、直观的图片,使学生对已学的内容过一次“电影”,加快了节奏。

3.提问式。(1)全班提问法。面向全班学生,连珠炮地向学生作一系列的提问,让全班学生迅速回答,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快速运用的能力。(2)“开火车”提问法。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 one by one”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使每个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加快了学生的思维速度,迫使他们及时听懂,及时思考,及时反馈,及时会话,收到了良好效果。(3)随意提问法。老师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问题一出口,手指到之处,那个学生或那个小组的学生就要回答。这种提问,学生练习覆盖面广,密度大、节奏快。

四、进行游戏教学

第9篇:护士简笔画范文

1 培养兴趣,愉快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英语是学生接触英语的启蒙阶段,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其从小就乐学乐说英语,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进行愉快的教学,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得出了以下结论:

1.1 通过教师自身的情绪感染学生的情绪。

教师上课时,必须精神饱满,全身心投入,充分而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创设语言环境和渲染语言气氛,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每当我以这样的方式上完一节课时,感觉学生学得特别轻松,教学效果是事半功倍,自己也教得格外轻松自如。

1.2 通过及时肯定、表扬来调动学生的情绪。

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和表扬在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将会逐步转化为兴趣。肯定、表扬的方式很多,如老师变换着方式口头表扬;给予实物奖励;黑板上画红花小红旗等表示奖励;让全体学生为某个学生答对了问题而集体鼓掌或齐伸拇指,并齐说:“Right, right, you are right!”“Great! Great! Great!”“Very very good!”等。

1.3 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保持学生的情绪。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之保持长时间的兴奋状态,也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如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教学“sit, stand, jump, sleep, walk, run”等动词,甚至可以组织一堂生动有趣的英语体育课。在学习英语数数时,可以进行跳绳、踢毽子等体育游戏。

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A中的水果,我把水果带进课堂,让学生条件许可的也带来一些,如:“apple, mango, pear, orange, peach, watermelon”等,用“I can see ...”或“This is a/an…”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B中的食物时,我把讲台铺上桌布,摆上餐具,布置成餐桌模样,出示“cake, egg, milk”等实物,然后让若干学生到讲台上来,通过“Show me a/some ...”的指令性语言,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牢牢记住了以往跟读半天也依然只有一知半解的单词。

1.4 采编歌曲(谣),帮助记忆

为了让学生能够切实地记住英语单词的发音和意思,我还会采用编歌曲(谣)、顺口溜等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如“看黑板用eye,认真听用ear,勤思考用head,讲英语用mouth,拍皮球用hand,踢足球用foot,练举重用arm,跑得快用leg”等等。每当我稍作提示学生就马上可以背出一连串的顺口溜来,效果好得往往出乎意料。

2 联系实际,提高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为主,并逐渐向逻辑思维过渡”。对于英语的学习也不例外,同样还是以模仿为主,但这种模仿如果诠释不好的话,便会让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厌倦,觉得枯燥,从而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我们不仅应该将课堂中的模仿搞得有声有色,还要将课本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孩子们平时的生活用语在英语课堂中出现。

在一堂课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尽量用英语去表达。也许一开始,学生并不能适应也不知道意义,但在听与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神情、动作等肢体语言去传递信息,让学生去感受与接受教师的课堂语言。

如“Hi, 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教师可以向学生挥挥手,然后面带微笑的去与学生握手)“Well done!”(伸出大拇指)。课外也应该习惯用英语跟学生打招呼“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将类似于“I’m sorry!”“Thank you!” “ You’re welcome!”等这样的日常交际用语的使用率提高,让英语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形成一种良好的语言氛围。

当然,学习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毕竟离丰富多彩的真实生活仍有很多距离。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增加新知识。如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材中有人物职业类的单词,并要求学生学会父母亲的职业名称,生活中人们的社会分工不同,职业亦各不相同,可书上只有教师、学生、医生、护士等单词。教师可以增加单词,如policeman/policewoman警察, postman邮递员,manager经理, worker工人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让生活离他们的学习更近。

3 生活再现,情景激趣

小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喜欢听故事,喜欢讲故事。那是因为故事里有他们熟悉的动物和人物,故事里有动人的情节,故事将多彩的世界展现在他们的眼前。因此,针对学生的这一特征,我们在英语教学也可以将课堂在故事中呈现,让学生在故事里学习。

3.1 利用直观模型、图片和简笔画等创设情景

如学习句型:“What's this(that)? It's a…”时,我不是简单采用中英文对译的方法来教学,而是拿着实物或图片进行操练。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境界,争相演说其中的对话。

3.2 利用挂图讲故事,扮角色

小学英语教材是以对话为主的,每个对话都有特定的场景。我通常将书中的情景搬到课堂里去,结合挂图,请同学分别担任不同角色进行会话表演,如“Shopping”“I’m hungry”“Let's go to the park”等等。

3.3 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身临其境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先进的教学手段越来越显示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为了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我便常常把现代教学手段引进课堂,让学生不再感受课堂离生活太远。如《牛津小学英语》4B中的Unit8 Open day.我就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将课文中的任务动起来,让学生随着动画人物一起去参观教室、图书馆等场所,让他们身临其境,学习起来也就更容易投入。

3.4 应用所学,让学生自由发挥

英语教学仅仅让孩子掌握零星的单词,那不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交际。在一次师生问好中我得到启发,互相问好结束后,我让学生“Sit down, please.” 然后,一个学生抱了张椅子跑上来对我说“Sit down, please.” 当时我非常激动,连忙说“Thank you very much.”然后就坐下了。此时有个调皮的学生站起来说:“Stand up, please.”然后我又像学生一样,站起来,接着整个班都沸腾起来了,有的说“Miss Liu, draw an apple.”“Raise your hand.”…我都照他们说的做了。之后,我就用新课前10分钟的时间进行Free talk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你有什么话要对Miss Liu和同学说呢?让学生来用一用学过的知识。由于学生都喜欢"炫耀"自己所会的知识,所以发言都非常积极,而且每堂课、每个人的发言都很富有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