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迟子建丈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鄂温克;生存方式;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与驯鹿结伴而行
鄂温克人的生存方式与现代人不同,那是一种古朴、典雅的生存状态。迟子建着力营造一种浑然天成的存在形态。鄂温克人被誉为“森林之子”①,生活在大兴安岭地区,依靠打猎为生,过一种逍遥自在的游牧生活,驯鹿是他们忠实的伴侣,驯鹿被视为吉祥、幸福、进取的象征。小说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我没有告诉你们我的名字,因为我不想留下名字了”。一个不愿意留下名字的女人,正在讲述一个即将逝去名字的民族历史。在同一个部落里,男人负责出去捕猎,在捕猎不到大动物的季节里,也会吃些不同的食物,如:灰鼠,狍子,野鸡。捕猎大的动物,有时充满危险,动物凶猛,这一点,在迟子建的小说里不止一次体现出来,早在之前的《白银那》中,村长的女人进山采集冰块,不幸遇到熊,熊舔掉了她的下巴,在《额》中,“我”的第二任丈夫,瓦罗加,为救别人,开枪射击母熊未果,母熊用强有力的熊掌夺取了瓦罗加的脑袋。
萨满,在鄂温克这个民族扮演着“医生”、婚礼主持等角色,从尼都萨满到妮浩萨满,都是本着延续族人的使命,去不断的救治濒临死亡边缘的人们,拯救自己的民族,不惜个人的付出。萨满救人,都是一命抵一命,尼都萨满,是“我”父亲的哥哥,为救治“我”的姐姐列娜,跳神后,列娜恢复过来,可是一头幼小的驯鹿却代替她死去,那头死去驯鹿的母亲,好多天都不再产奶。妮浩萨满每救治一个人,就要牺牲一个自己的孩子,而每一次,妮浩都在之前就知晓即将逝去的孩子,仍为着别人去跳神,以至于贝尔娜害怕她跳神,逃离了,在妮浩为大兴安岭灭火时,用尽全身力气去跳神后,终于离开人间的时候,她的孩子才回来。她逝去的孩子中,有一个男孩名为耶尔尼涅斯,为了追赶跑进河流的畸形鹿崽,而离开了她,同一时刻,妮浩感到,这个孩子是为了挽救滑落山崖的她而离去。
“我”的两任丈夫
《额》有着强烈的历史感,贯穿在“我”的两任丈夫中有近百年的历史,三百年前俄国人把鄂温克人从贝加尔湖驱赶到额尔古纳河右岸,……日本人的败退投降,1957年林业工人进驻大兴安岭,1959年政府为鄂温克人建立了定居点,迫使汉人进山偷猎驯鹿,1965年政府为鄂温克人设立了激流乡,部分鄂温克人到激流乡定居,鄂温克孩子上学读书,鄂温克族第一位大学生,1998年大兴安岭火灾,新世纪初期绝大部分鄂温克人到布苏定居等等。②
“我”的第一任丈夫名叫拉吉达,是在伊万的妻子和儿女因惧怕日本人到来,悄无声息的逃离后,“我”极力去寻找时,不经意间与自己的伙伴走失后,挨饿受冻,遇见大熊,丢掉上衣,死里逃生,因为饥饿,“我”与拉吉达相遇,随后成为他的妻子。小说中并没有着力描写,日本人的到来将会带来怎样的恐怖与躁动,只是通过娜杰什卡,这个之前居住在额尔古纳河左岸的女人,带着儿女逃跑,怕连累丈夫伊万的行为来阐述日本人带来的恐慌,以此为序幕,后来,日本侵占东三省,日本人迫使成年男子都要去接受训练。拉吉达第一次返回时,已入冬天,大雪覆盖,驯鹿被困在山上,刚见到“我”,没来得及休息,急忙去解救驯鹿,在返回的途中永远的睡着了。第二任丈夫是鄂温克民族最后一位酋长,名叫瓦罗加。他在初次看见“我”时,“我”眼中流露的真情或许打动了他,后来就决定与“我”在一起,他把自己的部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归并到我们这边,另一部分独立出去。瓦罗加的睿智、英勇、大度带给“我”很长一段安稳舒适的生活,直到瓦罗加被熊戕害。
从拉吉达到瓦罗加,迟子建在《额》中延续着《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悲戚格调,读来有那么一丝丝隐忧,《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勾勒了一位丧夫的女性外出旅行的所见所闻,她见到了同样是丧夫却不敢公布于众的蒋百嫂,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一到停电,将百嫂就乱吼乱叫如发疯一般,而一旦来电立刻恢复为常人。一道道谜底被主人公找到后,没有过多的阐释,又把这人世间的悲凉留给读者去体味、思考。正如《额》中对于“我”的两任丈夫的离去,没有做过多悲剧成分的渲染,平淡无奇的叙述,生老病死本是人生百态,又有何可夸大的呢。
从安道尔到西班
安道尔是“我”和拉吉达第二个儿子,小时候他常被果格力欺负,但他从来不哭,他认为“你把我打倒了,我能看云彩,这是好事,我浑身都是痒痒肉,你踩我不就是让我笑吗?”③安道尔长大后,被瓦霞欺负却不肯解除婚约,因为“她还爱撒谎,我把她放走了,她又会去害别的男人!就像一条狼,我知道它吃人,还要放走它,我就是有罪的!我要留着她,看着她,不让她吃人。”⑤安草儿是安道尔的孩子,作为宿营地最后的留守者,他不明白投票是什么意思,而只关心驯鹿被黄蜂蜇肿的眼睛,所以留在大森林中与“我”为伴。西班是安草儿的孩子,“他一直喜欢讲鄂温克语,当他知道他说的语言是没有文字的时候,就下决心要造字了。他对我们说,这么好听的话没有文字,是多么可惜呀”⑥西班有两大爱好:造字和制作桦树皮工艺品,他希望自己能为这美妙的话语制造出精美的文字留存下来。
从安道尔到西班,这一脉相承的家人,有着愚痴、憨厚、善良的秉性,喜爱大森林,在大森林中生活的游刃有余,乐在其中,从某个角度也预示着,这种生存状态正是鄂温克人的本真面目。他们从出生到离开,都与这片森林相依为命,现代人逐渐的介入,使他们变得痴愚、癫狂。西班喜欢吃树皮,这一举动一反常规,但是这或许预示着鄂温克人离不开大森林的举动。最后的造字,是在挽留即将逝去的文化,即将逝去民族,即将逝去的历史。“如果有一天拉吉米不在了,西班一定会回来的。”④
《额》中客观的呈现出鄂温克民族的传统文化,被动改变的事实,与城市的现代文化相比,迟子建并没有给出,哪种文化更先进,哪种文化更适宜人们,只是默默的续写着鄂温克这个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萨满的服饰已经进入了博物馆,原始的捕猎活动已经被禁止,鄂温克的族人正一点一点的接受着城市文化带给他们的改变,森林原始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小,被现代化的伐木工人逐渐变更。法国古典作家、《博物志》的作者朱尔・勒纳尔曾说过这样的话:“神造自然,显示了万能的本领,造人却是失败。”“我觉得他对人类有点过于悲观了。人类既然已经为这世界留下了那么多不朽的艺术,那么也一定能从自然中把身上沾染的世俗的贪婪之气、虚荣之气和浮躁之气,一点一点地洗刷干净。虽然说这个过程是艰难、漫长的。”⑤
参考文献:
[1] [2]李红秀:《论》,《文艺争鸣》2007年第12期。
陈丽华、迟重瑞:一树海棠压梨花
《西游记》里的唐僧总是被杏仙、女王、玉兔精之类纠缠逼婚,真正“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而现实生活中,以演“唐僧”闻名的演员迟重瑞“取完西经”则依旧要读书、工作、挣钱、结婚……令人生从此改变。
他的太太陈丽华是香港“富华”董事长,身家高达55亿元,为2006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一的女性。他称呼她为“董事长”,她叫他“迟先生”。
陈丽华生于1941年,比迟重瑞大11岁。她没读完高中就入社会谋生了,倒腾过家具,上世纪80年代初跑到香港,靠转手12套比华利别墅完成原始资本积累,接着回北京开发房产,长袖善舞办起只面对政界名流的“长安俱乐部”。
年轻时她结过婚生有一子二女,如今“长安俱乐部”交给儿子赵勇,丽苑大厦归女儿赵莉,而她自己则和心爱的美男子整日与紫檀、珠宝为伍。
同样差11岁,两人恋爱比王菲、谢霆锋更惊世骇俗。当《西游记》在全国各地播得如火如荼时,47岁的陈丽华上京剧院玩票,认识了迟重瑞。一见之下,十分倾心,两人一唱一和串了几出戏,便有人撺掇做媒。迟重瑞偷偷摸摸和她约会起来。真正是偷偷摸摸,他见人就躲,也不敢公开说起她。陈丽华问起,他坦白:单位里传得沸沸扬扬,说小白脸吃软饭。
那怎么办呢?索性结婚。1990年,陈丽华向小男友求婚成功后即刻登记,上南非度蜜月。蜜月归来,她让女友当着众人面读自己给迟重瑞的肉麻情书,给足男人面子。婚后,迟重瑞辞去工作,随陈丽华移居香港。
“女儿国”国王未必比陈丽华富有。陈丽华却是更宠老公。10克拉的钻戒、别墅泳池、华衣美食……世上好物,她都拿来讨他欢心。
只是,未免有些不甘,迟重瑞婚后十多年来,除了偶尔复出演唐僧、由老婆投资演鉴真外,在家游泳、唱卡拉OK,闲得无聊。陈丽华也曾想让他加盟自己公司,无奈他对商业运作谈判毫无兴趣。幸好,他还喜爱紫檀,早年做过家具的陈丽华终于找到夫妻共同爱好。
陈丽华投资2亿元办起中国紫檀博物馆,让迟重瑞做副馆长,自己做馆长,每天到工厂看人做家具,上原始森林采购木料,真正体会到夫妻共事的乐趣。
潘石屹、张欣:内地第一高调
据说潘石屹和张欣以前不是这样高调的,这对夫妻曾想方设法避免上各种富豪排行榜,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有钱。
可是,潘石屹夫妇实在不像那种可以忍住不高调的人。
房地产界著名夫妻档,SOHO董事长兼首席总裁潘石屹与联席总裁张欣,名下总资产据说高达14.5亿元。虽说不及绿城集团的宋卫平、夏一波夫妇财富的四分之一,但在媒体面前出现的频率可是比别人高40倍还不止。
潘石屹积极写博客出书,勇于下断言挨砖,对娱乐圈的兴趣丝毫不亚于对房地产的兴趣。算算,他已经拍过的电视广告有摩托罗拉、IBM、SONY、LG……还兴致勃勃地在让梅婷亏钱亏到离婚的电影《阿司匹林》里演梅婷老公。
而张欣也热衷于接受采访,发表观点认为“城市高密度中心不该浪费建小学校”,喜欢做各种Party的女主人,让美国媒体跟踪采访,在国外电视上表演中国富人的生活。
这对夫妻的结合开始时被认为非常不配。表面看来,潘石屹是甘肃长大的,读的大学不发学位证书,为了盘土豆丝能和服务员打架。而张欣1992年在剑桥拿了经济学硕士学位,进了华尔街银行,做投资顾问。但是不该忘记的是,张欣也不是含着银汤匙出生的,14岁便去香港做女工,社会教她的不比夜大学教的少。
潘石屹认识张欣时还未出过国,不会说英文,两人认识几个月便闪电结婚。这段婚姻女方牺牲良多,牺牲完以后发现两人根本不合,从穿着打扮到思维方式、行事风格,处处矛盾。两人结婚之初,天天吵架。
婚后一年,潘石屹和张欣各自离职,开始创业,立场分歧巨大。1997年,新加坡国家投资流产,潘石屹不再相信张欣的华尔街资本运作模式,两人一度分开。
可是,张欣要强,婚姻也不许别人看到失败。她在低谷期连续生了两个儿子,老公在孩子出生后脱离工作一个月,陪她“休产假”。从此夫妻分工,一致对外,创造了建外SOHO、长城脚下的公社等建筑神话。张欣的名字还改为“潘张欣”。
汪潮涌、李亦菲:双CEO合壁
汪潮涌和李亦菲的财富达到了近10亿。更难得的是,夫妻两个的履历都堪称完美华丽,还在很年轻时就明白自己要什么。
汪潮涌19岁便成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研究生,20岁到美国读MBA,30岁时成为华尔街最年轻的首席代表。李亦菲13岁获全国武术冠军,拍过《》《神秘的大佛》,大二时便决定将来要去联合国,托福考了近满分勇闯美利坚。
1999年,汪潮涌创办信中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而李亦菲入维亚康姆成为MTV音乐电视频道中国区总裁。中国内地少有的“双CEO”夫妇诞生。
这对出色人才在美国结婚时,曾被华尔街称为:“来自中国的两个优秀年轻人的完美结合。”而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我们的思想与思想间没有缝隙,在智商上的旗鼓相当让我们有一种很高的满足感。”带着点居高临下的自负,世上英雄不做第三人想。
按照MTV的李霞所言,上司李亦菲“既有一份自己热爱的、蒸蒸日上的事业,又有一儿一女,而夫妻俩永远都像在初恋”。她所看到的已经是回国打拼多年的老板夫妻了,在他们新婚时,日子被回忆得更浪漫:一起朗诵诗歌,一起打高尔夫球。在纽约世贸中心草地上,男吹笛子,女唱邓丽君,准备好被路人鼓掌。在李亦菲坐月子时,汪潮涌每天买鸡炖汤给她喝,而李亦菲至今还会替老公清晨挤牙膏,在周末带儿子女儿吃汉堡包和披萨。
这对夫妻更难得的是在家庭理财上步调一致,互帮互助。这不仅体现在生财方面,还体现在花钱上。2005年,汪潮涌组建帆船队,需要5000万美元。这笔钱,汪潮涌找不到人投资,自己的“信中利”又不投资体育项目,唯一可倚仗的只有家庭积蓄了。而李亦菲全力支持了丈夫,一点没拖泥带水。这样的合拍简直如屠龙刀遇上了倚天剑。
吴征、杨澜:阳光下的靶子
吴征、杨澜夫妇拥有“阳光文化”传媒,以42亿元位列中国内地富豪情侣榜第三。
2000年,这对夫妻共同创办了“阳光文化”,吴征任执行主席兼集团行政总裁,杨澜身家当时便高达14亿港元。两人分工明确,吴征以资本操作和管理为主,杨澜负责创意。
多数中国人都是通过《正大综艺》早早认识杨澜的,后来看着她出国,当时她的丈夫是爸爸带的研究生张一兵。就和那个时代最红的“留守”故事一样,寂寞的杨澜在美国认识了娶过一任美国太太的吴征,便和国内老公提出离婚,嫁给了这个身高不足1.66米的胖男人。
1995年,国内媒体上到处可见两人幸福合影,所有人都听说杨澜眼光好,嫁了有钱的博士。只是,十多年过去,这段名人婚姻渐渐不断遭到来自外界的质疑。
当2002年,阳光四通入主新浪后,有关吴征的流言就被人以匿名方式发给香港及内地媒体、阳光卫视广告合作伙伴及客户,并恶意在网上散布。包括吴征博士文凭是假的、曾利用美国前妻谋求政治发展、保险欺诈官司以及席卷某协会资金,并通过吴征质疑杨澜的能力。
到了2007年,王朔又跳出来开骂,在《锵锵三人行》说:“杨澜找错了老公,吴征是个骗子,前一阵还忽悠我们徐静蕾投资呢。”杨澜在第一时间以博文“王朔先生,说话要负责任”予以回击。
[关键词]迟子建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海德格尔 死亡
[中图分类号]I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077-03
在当代中国文坛上,迟子建一直以纯真的儿童视角和温婉的诗意叙述成为一处独特的风景线。而在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钟山》2005 年第3期,该作品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作家呈现给我们的是另一种完全迥异的叙说风格。“翻开小说,一种与温馨的北极村童话里截然不同的,粗粝,黯淡,艰苦,残酷,完全可以称得上绝望的生活,扑面而来”,[1]在这里她把笔触深入到死亡这一永恒的文学母题。
正如论者指出,“死亡是《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主旋律,它在小说里一遍遍奏响,密集到令人不能喘息的程度。”[1]死亡成为了小说的主旋律。迟子建用心弹奏出了死亡的新乐章,以实现着对人生的深思和诗意的超越。
死亡学说是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德格尔那里,思考死亡是进行此在的生存论分析的基本途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死亡主题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关于死亡的论述,即告诫世人直面死亡,在死亡中生存,最后寻找“诗意的居所”。
由此,我们走进了这个充满哲学意味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体味着迟子建的死亡之思。
一、直面死亡
“此在”是理解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关键概念,“死亡”则是理解此在的关键概念。在海德格尔那里,思考死亡,是进行此在生存论分析的基本途径。直面死亡,是为了更好地领会生存的意义。《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可以说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是一部直面死亡、剖析死亡的小说,传达出作家对于死亡的一种存在主义之思。
(一)死亡的言说
海德格尔认为:“如果自身属于此在的本质规定,而此在的‘本质’却在于生存,那么我性与自身性就必须从生存论上加以理解。”[2]也就是说,叙事方式乃是作家于自身性生存中言说世界的方式,作家的存在状态与其书写形式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3]因此,死亡作为现实人生的镜像,许多伟大的作家,无不以死亡来体现他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于作品中展示其独特的艺术构思。在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迟子建选择对于死亡的叙述,书写死亡,直面死亡,这与她的现实生存情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迟子建少年丧父,留下的是对于父亲的永远追忆。2002年的一场车祸又夺去了她结婚仅四年的爱人的生命,可谓经历了人生巨大的不幸和伤痛。从小到大,她也经历了亲人和乡人的无数次葬礼。对于死亡的切身体会以及耳闻目睹,使得迟子建在内心深处激发了对于死亡的思考与感悟的强烈动力,促使她以莫大的勇气直面死亡带给她以及和她相似命运的人的痛苦,并且化笔为旗,强有力地回击死亡的打击,一次次叩问死亡的深层意义。
可见死亡叙述是与迟子建的现实生存息息相关的,是建立在她的生存基础之上的言说,也是反映其生存现状的书写。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我”以一个寡妇的身份贯穿小说的始终,丧夫之痛使“我”感觉无意间丢失了“人世间最珍贵的礼物”,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我”要接受生活赐予,直面死亡现实,勇敢超越死亡。我们不难发现小说中或隐或现展开的对于作家自身生存现实的写照。
(二)死亡的偶然性
海德格尔在生存论存在论上对死亡做了这样的界定:“死亡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不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死,作为此在的一个终结存在,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4]海德格尔式的存在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死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逾越性。由此,死亡在某种意义上是偶然的,富有戏剧性的,体现了现代人荒诞的生存状态。
小说中反复奏响了死亡的乐章,而死亡的起因却往往缘于一次小小的事故或意外,“有时候,生命竟比一张纸还要脆弱。”小说中人物的死亡多次被赋予一种偶然性和荒诞色彩。
如小说开篇“我”的丈夫,那个有着孩子般纯真性情的魔术师死在醉酒菜农的“跛足驴”下,而真正惹祸的却是菜农的一泡尿。魔术师的死如同他的表演一样变幻无常,不可预测。文中谈到,“第一个哭我丈夫的并不是我,而是‘瘸腿老驴’的主人”,使得魔术师的死显出了几分诙谐。摊主的老婆云秀打点滴却搭上了命,因为兽医老周未做过敏实验就给她打青霉素。一幅艳俗而轻浮的牡丹砸中了陈绍纯的脑袋,而充当杀手的镜框砸只蚂蚁也未见砸得死,却“劫走了人间最光华的生命”。作为理发师的云领的母亲被顾客的宠物小狗咬伤因而断送了生命。人的命运就是这样在偶然之中被改写,无理可循、无法预测、无法更改,人类生存就如此荒诞、不可理喻。
(三)死亡的必然性
海德格尔认为,“‘死亡’作为在世界之中熟知的、摆到眼前的事件被遭遇。”“死亡是此在本身向来不得不承担下来的存在可能性。”“只要此在生存着,它就已经被抛入了这种可能性。”[5]
可见,死亡是必然的过程,作为此在的一个终结存在,死亡无处不在,它发生在昨天,发生在今天,也将发生在明天。因此,我们要直面死亡,正视现实生存中死亡的必然性。
魔术师的死是偶然中的必然。文中作了多种假设,假如菜农的那泡尿在撞上魔术师之前撒出去,假如小酒馆有洗手间,假如公厕就在附近,假如僻静处没有男女在亲热,菜农就不会憋尿,也就不会亡命般开着摩托车往家赶。假如小酒馆不送那壶免费的茶,假如他的卖豆腐、修鞋的酒友把那壶茶多喝点,那么菜农也就没有了那泡尿。甚至假如规范道路秩序保障行人安全的红绿灯发生了故障……那么死亡就不会降临了。然而促成死亡的因素指向了死亡,而避免死亡的因素也指向了死亡,死亡之箭就这样穿越了层层假设击中了魔术师。
此外,乌塘镇矿工蒋百的死与其说是一次矿难,不如说是不可逃避的死亡命运。这里“一年之中极少有几天能看见蓝天白云”,这里金钱可以掩盖矿工的死亡,驱使矿工们在死亡中卖命,最后死无葬身之地。蒋百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神秘失踪就是见证,守候一座“冰山”的蒋百嫂只能一遍遍悲叹“这世上的夜晚”。给金秀打点滴的兽医老周拿个行医执照,就跟从自家树上摘果子一样轻而易举,因为他的连襟是卫生局局长,而两万块钱就使他理直气壮地搞定了,并声称是心脏病发作死了。云领的父亲在景区给客人放焰火,一个南方来的老板非让他托着值一千多块钱、有一个纸箱那么大的礼花,并许诺给两百块钱,谁知跟炸药包一样劲大的礼花带着绚丽的焰火跟着云领父亲的一条胳膊,飞上了天。
这些社会底层的弱者,他们的死亡是那样轻巧、低贱,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有太多的因素充当了无形的杀手,促使死亡变得无处可逃,不可逾越。
正如存在主义所认为的,死亡就在身边,就在此在的在中。
二、向死而生
海德格尔是从存在论上谈论死亡的,他指出死亡在日常此在沉沦下处于遮蔽状态,常人使死亡处于非本真的异化状态,因此要通过“良知”与“决心”诸环节来唤醒非本真此在的本己能在,从而使此在向死而在。[6]
人生就是“趋向死的先行”或“先行到死中去”,人与其从生的角度看死,不如从死的角度看生,因为生命有限,死亡不可避免,“恰恰是死亡这种生存的最本己的可能性唤起了人生的真正意义”。[7]
迟子建在这篇小说中,在生与死的领悟与思考中,也趋向于一种“向死而生”的海德格尔式的哲思。人归根到底要面对死亡,直面死亡之后,向着死亡而生存,来追寻人生的真正意义,洞明存在的真谛,最终实现灵魂的交汇,找到“诗意的居所”。
(一)伤感的幸福
对于生者来说,承受死亡的事实是痛苦的。小说中“我”在丧夫之痛的巨大挫折中,通过心灵的洗涤,哀痛的倾诉,特别是来自异乡的至纯至美的悲凉之音带给我的“伤感的幸福”,使“我”敞开心扉来接受死亡,承担死亡。
文中,“我”在没有歌词的纯净悲凉的民歌旋律中倾诉哀痛,燃起了生存的火焰,甚至觉得咀嚼死亡的哀痛“竟比俗气的喜悦要来得亲切”,认为“真正的喜悦是透露着悲凉的,正是如梨花枝头的露珠一样晶莹――喜悦尽头的那一缕悲凉”。深井画店的老板陈绍纯的歌声,使“我”的心灵得到抚慰,使“我”在歌声中牵住了已逝爱人的手,温情而浪漫。死亡并没有将爱情揉碎,甚至因死亡而显出了爱情的悲凉之美,更增添了爱情的可贵之处。死亡并不是绝对的哀痛,还有那一种“伤感的幸福”是弥足珍贵的。
(二)灵魂的交汇
存在是向着死亡的,然而死亡不是生命的尽头,死亡并不能斩断往生者与现世生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只是失去了有形的躯壳,可亲可近的魂灵还真实活着,通过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思念,通过柴米油盐的照料,通过有曲无词的民歌,通过承受着藏尸的异化与众人误解的妻子,通过一只气息奄奄仍在等待主人归来的义犬,活着。
迟子建曾自言:“(死亡)能劫走爱人的身影,但它奈何不了这巍峨的雪山,有雪山在,我的目光仍然有可注视的地方,我的灵魂也依然有可依托的地方。”(《雪山的长夜》)[8]的确,作家在小说中不断地投射着这样一种灵魂相交汇的画面,生与死不是绝对的隔离,而是近在咫尺。
如小说中写道,“我愿意与魔术师的灵魂相遇一刻――哪怕只是闪电的一刹那间”,“也许我的魔术师会挟着一束光焰来照亮我晦暗的眼睛”,“如果我真是一片云就好了,我能飞到天上,看看我的魔术师是否在云层背后,手持魔杖对我微笑?”“我在心底轻轻呼唤他的名字”等等,“我”希冀与魔术师的灵魂相遇。又如摊主的老婆金秀在梦中嘱咐他风大时别忘了关窗,下雪了别忘了给孩子戴上棉帽子,云领在清流边放河灯呼唤母亲的魂灵等。
在这魔幻般的描述中,死原本就是一种活着,因为灵魂彼此交汇在一起。
(三)诗意的超越
海德格尔对于死亡的论述,最终没有再用走向死亡的存在(此在)来规定人,而是把人称作能死者,从而采取了诗意作为人的尺度,召唤我们“诗意地居住在此大地之上”,而获得一种超越。面对死亡的偶然性的荒诞以及必然性的残酷,悲伤化作了河流。迟子建小说在对死亡的叙述中,最终找到了海德格尔式的诗意超越,对于死亡的难以承受之重,变成了自我的救赎。
在这次化解死亡痛苦的旅行中,女主人公目睹失去母亲,经历生活之痛躲在厕所偷偷流泪的小男孩,相比“永远不会感到温暖,注定生活在永无终结的漫漫长夜中”的蒋百嫂,看着“月光裹挟着的这个经历了生活之痛的小小身影”,她顿觉自己所承受的死亡之痛是那么轻微,她庆幸自己至少还有机会在火化炉前吻别丈夫,再给他造一座可供凭吊的坟墓。于是,她超越了对自身的不幸的沉湎,将视野投向了那些更加不幸的人们,并把同情升华为对世间万物的关怀与悲悯,她得到了真正的解脱和救赎。
小说最后一章,“我”来到了目的地三山湖,这里“阳光可说是来自天堂的阳光,清澈雪亮如泉水”,天堂般的环境再次净化着“我”的心灵。并且小男孩云领的出现,就仿佛魔术师生命的影子,在与云领的相处中,“我”永别于清流,“我的心里不再有那种被遗弃的委屈和哀痛,在这个夜晚,天和地完美地衔接到了一起,我确信这清流上的河灯可以一路走到银河之中”。
文中结尾处写道,“突然,我听见盒子发出扑簌簌的声音,像风一样,好像谁在里面窃窃私语着,这让我吃惊不已……没隔多久,扑簌簌的声音再次传来,我便将那个盒子打开,竟然是一只蝴蝶,它像精灵一样从里面飞旋而出!它扇动着湖蓝色的翅膀,悠然地环绕着我转了一圈,然后无声地落在我右手的无名指上,仿佛要为我戴上一枚蓝宝石的戒指。”幻化的蝴蝶是死者灵魂的召唤,是美丽的精灵的引领,更是对于死亡的诗意超越,“诗意地居住在此大地之上”,向死而生着。
【参考文献】
[1]蒋子丹.当悲的水流经慈的河――《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及其他[J].读书,2005(10).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0.
[3]吴康.香迅小说叙事方式的存在论视域[J].文学评论,2008(6).
[4]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三联书店,1999.
[5]Heidegger.1967.Sein Und Zei t.Tübingen:Max Niemeyer Verlag.
[6]甘祥满.死亡与此在的澄明――早期海德格尔对死亡的诠释意旨[J].兰州学刊,2010(2).
【关键词】出妻;义绝;和离;古代离婚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53 【文献标识码】A
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课,有个问题颇令师生困惑,即刘兰芝聪明美丽、勤劳能干、知书达理,与丈夫焦仲卿感情也深厚,为什么焦母却视之如眼中钉肉中刺,一定要将之驱遣呢?
焦母的理由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然而考察刘兰芝在焦家的表现分明是有“礼节”不“专由”:“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奉事循公姥”——含辛茹苦,忍辱负重,毫无自由;“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不堪凌虐,自请遣归,毫无俯首帖耳、哭哭啼啼的可怜相,表现了人格的尊严;临走前,“新妇起严妆”“上堂拜阿母”,“却与小姑别”——一言一行,有礼有节,举止得体。可见,兰芝在刘家循规蹈矩,谨守妇道,焦母所谓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那么焦母独断专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尽管历来说法不一,但其中的兰芝“无子”说已渐为多数人接受认同。“共事二三年”,“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伶俜萦苦辛”……兰芝婚后大部分日子独守空闺,未曾生育。所以这些自述,激愤之情溢于言表,难言之隐也尽含其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于是封建家长的代表人物焦母软硬兼施逼子休妻另娶,目的就是要延续焦家的香火,尽管问题不是或不一定是出在兰芝身上。焦母冷酷无情蛮横跋扈的根据就是古代离婚制度中的“出妻”之说。
丈夫强行与妻子离异叫“出妻”,也叫“休妻”。这是中国古代社会最主要的离婚形式。“出妻”之说最早见于《仪礼·丧服》。根据贾公彦的解释,男子休妻要有理由,共七条,称“七出”,即无子、逸——作风不正、不事舅姑——不侍奉公婆、口舌——搬弄是非、窃盗——私自动用家财、妒忌——不准丈夫纳妾、恶疾——得了传染病或其他重病,做丈夫的可根据其中任何一条离弃妻子。此说一直往下延续,以后历朝历代虽不断有变更补充,但基本内容未变,成为封建社会夫权思想的重要内容。刘兰芝作为庐江府小吏之妻,中了“七出”之首条,犯了“无子”之大过,故难逃被遣的厄运。
“七出”不过是形式,是丈夫抛妻的合法合理的外衣。“夫者,妻之天也。”在封建宗法制下,妇女处于社会的底层受尽了摧残,丈夫却为所欲为,对女人一旦不如意,随便一个理由一纸休书就可打发。而妇女被休则意味着失节,意味着从此将走向更黑暗的深渊——“社会公意,不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他在这社会里,是容不住的”(鲁迅《坟·我之节烈观》)。
“出妻”是男子的特权,“义绝”则是广大妇女对命运无奈的抗争。
“义绝”一词最早见于汉代的《白虎通·嫁娶》,是对礼的一种补充。礼规定丈夫可以休弃妻子,而妻子却不能离弃丈夫,但丈夫如果“悖逆人伦,杀妻父母”,这就属于“废绝纲纪,乱之大者”。在这种情况下,妻子当然要与丈夫断绝关系了。“义绝”正式成为法律规定的一种强制离婚形式,则是在唐朝,且扩大了范围。夫妻间或夫妻双方亲属间或夫妻一方对对方亲属如果有骂、殴、伤、杀、奸等行为,就视为夫妻恩断义绝,不论双方是否同意,均由官府审断强制离异。
古代社会男尊女卑,故“义绝”一般多指妇女义绝男方。袁枚《祭妹文》“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说的就是三妹袁机受尽丈夫虐待,迫不得已与高家断绝关系回归娘家的事情。这一点在袁枚《女弟素文传》中交代得很清楚:
“高渺小,偻而斜视,躁戾佻险,非人所为。见书卷,怒,妹自此不作诗;见女工,又怒,妹自此不持针黹;索奁具为狎邪费,不得,则手掐、足踆、烧灼之毒毕具。姑救之,殴姑折齿。输博者钱,将负妹而鬻。妹见耳目是非,告先君。先君大怒,讼之官而绝之。”(《小仓山房文集》卷七)
妹从小“识诗书”,“爱听古人节义事”。成人后“遽躬蹈之”,明知高氏子恶劣无赖,也不肯解除婚约,自投虎口。结果受尽折磨,若不是父亲干预,若不是她最起码的妻性完全被扼杀,她根本不会走“义绝”之路。她是夫权的受害者,也是封建礼教思想的中毒者。
然而,如同爱她就娶她一样,娶了她就要和她在一起,现代的牛郎织女非要两地分居,倒要怀疑这桩婚姻是否掺了沙渗了水。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悔到肠子都青了。其实,古人的异地婚姻更多的是出于无奈,上京赴考或外出光路上就得花上几个月半年的,不得不把妻儿丢在家中。而现在汽车、火车、飞机来往,即使到地球的另一边也是一个昼夜搞定,制造分居的就不能怪你的那双脚而只能怪那颗心啦。
丈夫――一丈之内才是夫,这是人们对夫妻关系的通俗定位。夫妻俩每一天都厮守在一起是不可能的,但每一天都不在一起也是不正常的。一起欢笑,一起烦恼;一起温暖,一起寒冷……生命中有些时刻是不能错过。比如:彼此的生日,这一天是神圣与值得怀恋的,该为他点燃生日的烛光吧,为她唱一支“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吧。
你们结婚的日子也是不能错过的,重视它,意味着你们对婚姻的忠诚。
还有孩子的生日,那是你们的爱情结晶,保留着这份经过母亲磨难父亲祈盼的感觉,也是非常珍贵的。
异地婚姻往往无法完整地拥有这些日子,无法享受到在一起的幸福快乐。
有人把它归结到现在的人感情脆弱,但我认为是对追求幸福的愿望更强烈了。以我妈为例,她是一个忍耐力极强的传统女性,但她对当年生我弟弟妹妹时丈夫不在身边的往事,仍有微辞。有一次,她很羡慕地对儿媳妇说:你们这一辈子就好了,生仔有丈夫陪着。
1、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
2、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程颢)
3、劝君著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佚名
4、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
5、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6、人生各有志(汉·王粲)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7、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
8、有志登山顶,无志站山脚。
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0、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11、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12、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明·王守仁)
13、丈夫志气薄,儿女安得知?(宋·吕温)
14、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15、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清·金缨)
16、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17、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摧。
18、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雨果)
19、志高山峰矮,路从脚下伸。
20、有志的人战天斗地,无志的人怨天恨地。
关键词:迟子建;小说;孤独意识
中图分类号:I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1-0005-02
迟子建,1964 年出生在中国版图最北端的北极村――漠河,有“极地才女”、“北国精灵”之称。从1984 年发表处女作《那丢失的……》开始,这位人淡如菊的才女已向读者奉献出了四百余万字的作品,她是目前唯一一个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她的作品总是散发着空谷幽兰的气质,闪烁着林间水滴的精莹。人们总是尝试着从地域的、文化的、儿童的、人性的视角去阐释她的作品,而对其作品中如水一样氤氲的孤独意识却鲜有人提及。
孤独意识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特有的精神现象,作为一种深度的心理体验,其重要表征便是主体与对象相疏离而导致的一种刻骨铭心的精神空落感。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王国中,描写孤独意识的诗词俯拾皆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一种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一种孤独,“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也是一种孤独……
迟子建孤独意识的产生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迟子建的童年是孤独的,六岁的她因为淘气、多嘴、不听妈妈的话而被寄养在了姥姥家――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同龄的伙伴很少,“那些孩子要么在襁褓中,要么在年轻女人的肚子中慢慢构造未完成的躯体,我的游戏对象忽然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荒凉景象。”① “而故乡的冬天又实在太漫长了,漫长的让人觉得时间是不流动的,雪花一场接一场的铺天盖地而来,远山苍茫,近山也苍茫,”在那个广阔的空间人的感觉就很渺小。同龄伙伴的缺失,农村散养式的养育孩子方式,北国的苍茫旷远,使迟子建过早体会到了孤独的滋味,呼吸什么空气会产生什么气息,童年的经历不知不觉地影响了迟子建写作。而这种童年时养成的孤独意识成为她进入文学殿堂的推动力之一。在她的创作中,孤独时而扑面而来,时而缓缓流淌,即使在诉说不相关的他人往事,内心的孤寂和荒凉也依然表露无遗。
迟子建笔下的孤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因母爱和亲情的缺失而导致的孤独。如《没有夏天了》中的小凤,《百雀林》中的明瓦,《树下》中的七斗,《疯人院里的小磨盘》中的小磨盘,《岸上的美奴》中的美奴都是因为母爱或亲情的缺失而导致了刻骨铭心的孤独,这种童年时形成的孤独意识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没有夏天了》中的小凤的妈妈淑芬面对婚后日子的困窘、经济的拮据、丈夫的清高无能借酒浇愁,每日进行不绝如缕的诅咒、抱怨和训斥,在母亲的谩骂和训斥中长大的小凤是孤独的,她体会不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母爱的诗意和美好,相反,家在她心目中成为了渴望逃离之所,她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我每天盼望着有稀奇事发生。我盼有人死,盼望着谁家吵架声顶的房盖直颤悠,或者来一群大虫子,把所有人的脸都蛀出大麻坑,然后让人像糟蘑菇一样地烂掉。”②只有月光能给她幼小孤独的心灵带来少许的安慰。
《百雀林》中明瓦的妈妈文春只因为一时兴起,烫了一个在乡下还不时兴的头发而遭到村人的耻笑,明瓦的爸爸借着酒劲用烛台砸死了妻子后畏罪潜逃,十一岁的明瓦一下子成了孤儿。亲人们因为明瓦的不机灵而把他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谁也不愿收养他。最后城里一对一直没孩子的夫妇收养了他。母爱和亲情的缺失深深的影响到明瓦的择偶标准,成年后的他面对别人给他介绍的对象却是相一个,黄一个,一番犹豫后,他终于向养母说出了缘由,他认定好女人身上应该有母亲身上的那种奶味,而那些姑娘身上没有。最后,他终于找了一个离婚后带一小孩的文秋。这段婚姻终于经不住亲人们以"亲情"名义进行的盘剥而走向解体。又重新变得一无所有的明瓦梦想着一个人过日子,脱离人群。最后明瓦终于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不通水电的地方当了一名养鸟员,孤独的他终日和孤独的鸟儿为伍。
《树下》中的七斗天性善良,厄运却在童年时期就缠上了她,久病的母亲自杀死去,父亲常年在外,母亲的葬礼过后七斗被过继给了姨妈。姨妈自私而贪心,对七斗并不好。从姨妈家所在的惠集小镇开始,十多年中她辗转于惠集――斯洛古――惠集――白卡鲁山下――白轮船――农场间,那种漂泊不定,心灵无所归依的感觉如影随形的伴随着她,她感觉自己“正在被众多的亲人遗弃,她觉得自己出生时一定是生在了最坏的星座上,灾难总是向她直面而来。”漂泊无依的生活,亲人的相继离去使七斗的一生都摆脱不掉那种寒彻心扉的孤独感。
二是对爱情的无望等待而导致的孤独。这类人物形象有《逝川》中的吉喜,《秧歌》中的小梳妆,《旧时代的磨房》中的四太太等。这是一种对爱的无望等待而导致的孤独。十八岁的小梳妆有倾国倾城的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美的,她一出场就令风流倜傥的“龙雪轩”首饰店的老板付子玉心旌摇荡。付子玉有三房姨太太,而小梳妆拒绝做他的第四房姨太太。在付子玉心中他的生意是第一位的,而小梳妆却把对付子玉的爱当作了生命的全部。为了等付子玉,小梳妆一生未嫁,她从如花少女等成了耄耋老妪,为了保持自己在付子玉心中那个最美的形象,她用砒霜毒死了自己。在孤独而无望的等待中,她才明白“这世上没有负心的男子,只有痴情的女子”。
《逝川》中的吉喜年轻时发髻高挽,明眸皓齿,穿着曳地的灰布长裙,吃起生鱼来是那么的惹人喜爱,确定百里挑一的自己一定会成为阿甲渔村姑娘心目中的偶像――胡会的妻子,结果胡会却娶了毫无姿色和持家能力的彩珠。胡会拒绝娶吉喜的原因竟是她“什么都会,能过了头,男人在她的屋檐下会慢慢丧失生活能力的”。尽管她和胡会有过“金凤玉露一相逢”,尽管男人们都欣赏她,都喜欢喝她酿的酒,她烹的茶,她制的烟叶,喜欢看她吃生鱼时生机勃勃的表情,喜欢她那一口与众不同的白牙,但没有一个男人娶她。阿甲渔村的人把吉喜当成了一个神,不知道孤独的她心中埋藏着对爱情的深深渴望与怀想,她的青春她的美丽在逝川的日夜流淌中一天天消逝,吉喜一天天的衰老,只有两岸的树木越发蓊郁了。
三是在城市文明的挤压下而产生的孤独感。《芳草在沼泽中》的“我”是机关里的一名小科员,每天的工作就是为市委领导写各种假大空的讲话材料。工作的无聊乏味,同事间的勾心斗角,爱情的世俗功利,使我虽然生活在嘈杂的人群中,却感到从没有过的孤独和厌倦,“我”终于逃离了城市,去了一个人烟稀少的湖泊暂时躲避城市的喧嚣和冰冷。在迟子建的其它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挤压下现代都市人的漂泊感、孤独感、无根感,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城市的疏离和恐惧。在迟子建的心目中,只有北国的白山黑水才是她心中的伊甸园,她总把自己深情的目光投向那里,只有在那里才能使自己变得僵硬、麻木的心灵重新变得滋润、舒展。
孤独意识像一股清泉在迟子建的笔下汩汩流淌,只有在孤独中我们才能发现更加本真的自我,只有品咂过人生的孤独况味,我们才能发现“活着是多么的艰难,又是多么的美好”。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喧嚣嘈杂的现代生活,水涨船高的欲望追逐,使得现代人已经越来越不知道“孤独”为何物了,难怪迟子建要感叹、伤怀了。
注释:
①迟子建.北方的盐[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96页.
②迟子建.雾月牛栏[M].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参考文献:
[1]谢有顺.忧伤而不绝望的写作[J].当代作家评论.1996.
大病临时救助申请报告书
尊敬的各级领导:
我叫XXX,男,汉族,现年五十七岁,家住XX镇XX村七巷八号。
本人因罹患心脏病失去劳动本事,多年来一向四处求医,靠药物控制病情,维持生命。20XX年3月份以来,各种症状明显加重,经医院检查为XXXXXXXXXX等病症,后到XX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医生提议,药物治疗非长久之计,仅有经过手术治疗才能痊愈。在医生的提议下,本人遂于2013年五月份到XX医院安装了心脏起搏器。
我和爱人已经下岗多年,靠平时打点零工艰难度日,家庭主要收入很不稳定,此刻又失去劳动本事,无力承担十多万元的手术费和由此而产生的其他费用。其中大部分治疗费用都是从亲戚和朋友中借款筹备的。这不仅仅花光的家里的全部积蓄,并且债台高筑。
所以,本人特向贵单位申请大病医疗救助,恳请给予本人大病救助为谢!本人及全家对贵单位的帮忙将感激不尽!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申请日期:
大病临时救助申请报告书
尊敬的民政局领导:
我叫xxx,现年x 岁,是xx 镇xx 村第x 组村民.我家有x 口人,婆母、丈夫、我和儿子. 我于xx 年x 月患了严重的乳腺方面的疾病,先后在xx、xx 等城市就医,现已经花去医疗费xx 多元.目前仍在化疗之中,化疗一次得花五千元. 丈夫xxx,身小力薄,在建筑队打工,靠给人家提泥挣一点力气钱. 婆母今年已经八十岁了,身体也不好,患有胃病,也是经常吃药.我的儿子 xx 于 xxxx 年 x 月考入了高中,上了一段时间后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在家.就这样,我家现在仅靠 x 亩薄地和丈夫出卖劳动力得到的收入维持生活,特别是我还要继续化疗,需要大量的钱.眼下我已经向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借债三万六千元.下一步该咋办?钱从哪儿来?我真是不敢想象.近段以来,我是以泪洗面,饭吃不下,觉睡不着.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想到了党,想到了政府,想到了民政局.在此,我大着胆子向民政局提出申请:请求组织上的资助,以帮我继续看病.我不胜受恩感激,我扶老携幼向组织上致谢.
敬礼!
申请人:
申请日期:
大病临时救助申请报告书
尊敬的民政局领导:
我叫xxx,今年x岁,是xx镇xx 村第x组村民.我家有x口人,分别是.我于xx年x月患了严重的xx方面的疾病,先后在xx、xx等城市就医,现已经花去医疗费xx多元.目前仍在化疗之中,化疗一次的费用是xx元.丈夫xxx,身体状况不好,在建筑队打工,靠给人家提泥挣一点力气钱.婆母今年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患有x病,经常吃药.我的儿子xx于xxxx年x月考入了高中,上了一段时间后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在家.我家现在仅靠x亩薄地和丈夫出卖劳动力得到的收入维持生活,特别是我还要继续化疗,需要大量的钱.眼下我已经向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借债三万六千元.下一步该咋办?钱从哪儿来?我真是不敢想象.近段以来,我是以泪洗面,饭吃不下,觉睡不着.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想到了党,想到了政府,想到了民政局.在此,我大着胆子向民政局提出申请:请求组织上的资助,以帮我继续看病.我不胜受恩感激,我扶老携幼向组织上致谢.
敬礼!
申请人:
申请日期:
大病临时救助申请报告书
尊敬的领导:
你好! 我是——市——街——社区居民——,借住父母家.我父亲由于脊椎折断、并患有糖尿病,退休的薪金还不够吃药药费的开销,糖尿病已到严重时期,不能进食,四肢浮肿,随时都有危险.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加之年岁以高不能操劳.同时家庭收入仅靠老父亲的微薄退休金来维持全家生活. 现在生活举步维艰.我本人由于长期失业,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一直靠政府的低保补助维持生活,我的妻子也没有工作,只能在照顾父母的空余时间打打零工贴补家用.今年春节我又添了一个女儿,但遗憾的是没有母乳吃,只能靠昂贵的奶粉供养,这一切在我的生活中都无疑是雪上加霜.这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希望政府伸出援助友爱之手拉我们全家一把,特恳请困难补助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 我深信政府会给我们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们的生活危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全家期待着您的佳音.
敬礼!
生活艰难不弃梦想,演戏让我迎来人生曙光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从小就喜欢演戏吗?
龚瑞凤(以下简称龚):是的,我从小就喜欢文艺。年轻时,头天晚上看过的电影,第二天我下地干活的时候就能把插曲唱出来。唱评剧《花为媒》,乡亲们都说我和新凤霞唱的没啥两样。京剧对唱,我不但能唱阿庆嫂,反串的刁德一、胡传魁也惊倒不少人。像评剧、京剧、豫剧、黄梅戏、河北梆子等地方戏以及通俗歌曲、民族歌曲等,我一听就会,而且样样拿手。我不但爱唱,还爱跳。上初中时,我学会了跳新疆舞、舞等很多民族舞蹈。
记:你报考过艺术学校吗?能否谈谈演戏之前的经历?
龚:报考过多次,都失败了。一直到24岁,我都做着当演员的梦。当时,农村像我这么大的姑娘大都成家了,家里人再也不让我折腾了,四处托人给我找对象。后来,在父母的撮合下,我嫁给了邻村的退伍军人袁振华。那时候,袁家是村里最穷的,结了婚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我跟着丈夫到他工作的矿山住了两年。后来,我们回到村里,盖了新房子,种地、养猪、养鸭,就是我生活的全部。那时生活很平淡,但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生活的繁琐并没能压制我演戏的欲望,看到电视里的演员,我就羡慕他们,一有时间就模仿他们表演。1988年5月,我丈夫得了脑血栓,整天卧病在床,一双儿女还要上学,仅靠丈夫每月60多元钱的工资哪够用啊!于是,我就跟着别人学会了画画,靠给别人在家具、照壁上画画挣钱来贴补家用。那时,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有人请我去画画,我都会骑着自行车赶过去。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12年,丈夫最终还是走了。我们虽是包办婚姻,但夫妻感情很好,他去世后的一周里,我没有迈出过家门一步,演戏之前,我觉得自己的世界一片灰暗。
记:你什么时候接到的第一个角色?
龚:2001年2月2日,我感冒发烧躺在床上休息,儿子跑来说:“妈,有人来找你了!”这时,从门外走进来三个人,其中一个是北京市怀柔区文化馆的报幕员于宏军,另外两个人我从来没见过。于宏军向我介绍那两个人是《风雨人生》剧组的副导演和剧务,因戏里缺一个演老太太的演员,他们听说我多才多艺,想请我去演。听了这话,我兴奋起来,当即答应了。第二天,我到市里的大酒店去见导演,让我失望的是,导演嫌我太胖,不适合剧中的角色定位。当时,我演戏的欲望太强了,就恳求他给我个角色试试,哪怕做群众演员也行,我还当场给他表演了各种才艺。导演被我的诚心打动了,让我回去等消息。我回到家的第三天,副导演就给我打来电话,说:“龚大嫂,恭喜你!有个比演老太太戏份还重的角色,我替你争取下来了,就是演一个街道办主任!”听后,我高兴极了。
记:第一次出镜感觉如何?
龚:第一次上镜,我既兴奋,又紧张。当时,我饰演的街道办马主任要处理一件事情,就是剧中一位叫迟兰的女子,刚从监狱里出来,在家里用上了大炉子,派出所要求街道办出面,让她停用大炉子。迟兰由著名演员岳红来演,导演让我们先彩排一下。于是,我上身穿着一件开领的西装,下身穿着一条毛料裤子,故作威严地出场了。戏中的迟兰不好惹,面对我的劝告就是四个字:你管不着!我说:“派出所让我管,我就得管,我这个街道办主任就是管你的!”迟兰气势汹汹地说:“你就是管不着!”说着还推了我一把。我恼了,张嘴就骂了一句。导演喊停后,我才意识到这是在演戏,就给岳红道歉。岳红摆摆手说:“没什么,这说明你入戏了。”导演夸我的演技好,说全北京也找不到像我这样的演员。
记:演完这个角色,有没有其他导演找你演戏?
龚:演了这个街道办主任,我的戏瘾被勾起来了。我想,守株待兔肯定等不来角色,我得主动出击。我们村几年前建起了北京飞腾影视城,每年都有很多剧组在里面拍戏。于是,我每天都混进影视城里找机会。有剧组在里面拍戏,我就打听哪位是导演。等人家拍完戏,我就凑上去,又是递烟又是递我自制的名片,还把我演戏的剧照送给人家看。导演看我演戏心切,就说:“你这样没头没脑地撞运气也不是个办法,得找个文化公司挂靠着,我们有角色就联系文化公司。”正好我们村有人在演艺文化公司上班,便帮我在公司注了册。此后,陆续就有导演找我演戏了。
10年演戏逾40部,我成了演艺圈里的“腕儿”
记:10年间你演了多少部戏?都是什么角色?
龚:具体多少部戏我没统计过,至少有40多部吧!在戏里,我跟随“末代皇后”进过宫,给“曹雪芹”当过管家婆,给“末代皇妃”当过老妈子,等等。虽然大都是些不起眼的角色,但我一样演得津津有味。现在我被聘为飞腾影视城的特约演员,片约不断,戏份也越来越重,许多明星都说我是圈里的“腕儿”。
记:听说你的偶像是刘德华,和他近距离接触过吗?
龚:是的。我喜欢刘德华,他不但长得帅,歌唱得好,演戏更棒。2002年下半年,由刘德华主演的贺岁片《老鼠爱上猫》开始选演员,我参与竞争片中一个老太太的角色。拿到台词后,我专门买来刘德华的大幅照片贴在墙上,天天拿着台词和“刘德华”对戏。到了竞演那天,在我登场前,刘德华和助手走了过来,坐在我旁边的沙发上。我激动得心怦怦直跳,就仔细打量他,心想人家这么年轻,咋就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刘德华看我注视他,就笑着对我点了点头,说:“你好。”我也点了点头。该我上场时,也许是我太想得到这个角色了,所以比较紧张,表演得很“拿捏”,最终落选了。这也是我竞演角色唯一一次落选。
记:和大腕演戏时闹过笑话吗?
龚:闹过不少。2003年下半年,我在喜剧片《福禄寿星三报喜》中出演一个角色。这部戏的主角是香港演员欧阳震华,他在片中饰演的角色患了一种病,大家都以为是伤寒,避之唯恐不及。我饰演的中年女子在路上遇到了他,他笑着向我靠近,我忙把手里的伞打开,把头夸张地缩进伞里,连连摆着手:“别过来,别过来,你有非典!”这话一出口,逗得旁边的剧组同事哈哈大笑。正确的台词是:“别过来,你有伤寒!”当时非典刚过去,我一紧张,就把伤寒说成非典了。还有一次,我和香港演员袁咏仪演对手戏,拍片间隙,我问她一件事,她来了一句“我唔知呀”(粤语:不知道),我听成“有母鸡吗?”我疑惑地问她:“要母鸡干什么?”懂粤语的同事笑得前仰后合。我弄明白后,笑着对袁咏仪说:“你以后还是把舌头捋直了再说话吧!”
记:演员对台词可不可以即兴发挥?
龚:只要与剧情吻合,能为故事添彩,可以加些水词(剧本以外的台词)。在电视剧《高老头奇遇记》中,我饰演一个中年妇女,在与莫元季饰演的收破烂的坏蛋周旋时,为了拖住他,等待援兵的到来,我把规定的台词说完后,又加了句:“您再等等,咋也得让我多弄瓶酒钱!”导演喊停后,马上伸出了大拇指:“好!这句水词加得好!”还有一次,在《末代皇妃》这部戏中,少爷犯了烟瘾,难受得满地打滚,按剧本,我应该站在一旁急得干搓手。我当时受了剧情感染,把少爷当成了自家的孩子,连忙拿过鼻烟壶放在少爷鼻子旁边,连声说:“少爷,少爷,您闻闻,您闻闻!”后来,我加的这句水词也打到了字幕上,并得到了导演的称赞。
记:你演的角色中有没有自己不喜欢的?
龚:有过一次。那是我参演《皇后进宫》这部戏,导演让我演一个勾引年轻小和尚的女人。我急忙对导演说:“不行!不行!这角色我不能演,我这人一辈子不会和男人抛媚眼,让我去演一个轻浮女子,我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肯定演不好,您还是找别人吧!”导演说:“我相信你能演好!”我推不掉,只好硬着头皮接了这个角色。拍那场戏时,果然拍得很不顺利,几次都没有过关,害得剧组其他同事跟着我一起在太阳底下晒。导演把我叫到一边,开导我:“龚大姐,一个好演员要适合不同的角色,既能演正面的,也能演反面的。这是在演戏,并不代表你在生活中就是这种人,有什么放不开的!”听了这话,我深有感触。接下来拍戏时,我终于放开了,只拍了一次便过关了。
记:你不是科班出身,表演功底是怎样练出来的?
龚:自从迷上演戏后,我就着了魔,在家整天跟着电视里的演员学说台词,模仿他们的表演。有一次,我做梦还念念有词:“小李子,伺候老佛爷出宫!”女儿当时没睡着,逗得她直乐。由于我善于揣摩,对角色拿捏得准,光是笑,我就能演绎出各种不同的笑,我能从号啕大哭的状态,马上转成大声狂笑。演苦情戏时,我的眼泪也是说来就来,我有自己的诀窍。比如该需要眼泪时,我就回忆丈夫患病刚咽气时,我抱着他哭的情景,眼泪立马就来了。一个演员的生活阅历是非常重要的。
演戏让我快乐,最想在自己写的戏中演主角
记:你这么痴迷演戏,儿女们支持吗?
龚:儿子和女儿都很支持我。开始演戏时,我还瞒着他们。女儿心细,她看我一大早起来,哼着小曲,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了门,直到晚上才回来,就悄悄地问我:“妈,你早出晚归,是不是去找老伴了?”我笑着骂她:“你这傻丫头,妈除了找老伴儿就没有正经事做了?告诉你,妈当上演员了!”儿子、女儿对我能演戏也很开心,说:“妈只要您高兴,对身体有好处,咋折腾都行。”自从我演戏后,整个人精神状态也好多了。丈夫去世后,演戏之前我唱的都是凄凉、悲伤的戏曲;演戏后,我唱的都是欢快、让人愉悦的歌曲,走起路也浑身是劲儿。
记:你演了几十部戏,粉丝肯定很多,有人追求过你吗?
龚:我的粉丝确实不少,是十里八村公认的“明星二姐”,许多我不认识的乡亲,见了我都会打招呼,甚至要求我唱上一段,我都会满足他们的要求。有个中年男子开始是我的粉丝,后来也发展成了追求者。他整天给我打电话,还到家里找我。我在外面参加活动时,他就一直在外面等我,他说他很喜欢我,希望能和我进一步交往。我丧偶这么多年,要说不动心是假的,就答应和他处处看。可和他相处没多长时间,我就发现他喜欢的并不是我这个人,而是觉得我演了这么多戏,肯定挣了不少钱,也就是说,他把我当成了富婆。其实我演戏图的是个乐子,是真心喜欢这个行当,得到的报酬并不高,最多一次才挣了8000元钱。后来,他看我确实不如他想象的那样富有,就主动退出了。这段失败的情感经历并没有让我有多少失落,我觉得演戏才是我的最爱。
记:你平时自己创作作品吗?
龚:我虽然文化不高,但还是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有了感悟我就把它写下来。2003年“非典”期间,当时的北京市代市长王歧山到怀柔区庙城、杨宋镇了解疫情,我从电视新闻里看到王市长视察的情景,就灵机一动,根据这件事创作了情景喜剧《村头防疫哨》。写的是在某村村头设立的防疫点,一位老大娘拦住王市长的轿车,毫不含糊地给车消毒,为市长量体温,以及市长在百姓家里,干群一心抗“非典”的故事。后来,这个作品得到了区文化馆的高度评价。此前,我还把当初《风雨人生》冯瑞春导演亲自登门请我演戏的事写成小评剧,这部作品还被《京郊日报》娱乐版头版头条刊登了呢!至今,我已经创作了20余部文艺作品,找我拜师学艺的人也越来越多。我现在为上百名文艺爱好者做义务辅导,教他们唱歌、演戏。我这点艺术细胞,如果能为大伙带来点欢乐,我就觉得活得值了。
记:在你的带动下,村里演戏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多了?
龚:我是飞腾影视城的特约演员,剧组有了群众演员的角色,我都会介绍乡亲们去过一把戏瘾。只要有机会,不管有没有钱挣,村里人都很乐于参与。现在,我们村里每年有200多名村民在农闲的时候去当群众演员,我们村也成了怀柔区有名的“演员村”。不但如此,我还把儿子带动起来一起演戏。儿子比较老实,一开始不想演,我极力说服他,他怕我生气,就硬着头皮上场了。在一部戏中,我们娘儿俩演对手戏,儿子演劫道的土匪,拿把钢刀架在我脖子上,让我把财物交出来,不然就把我杀了。儿子初次演戏,下不了手,我就对他说:“儿子,别当个傻乎乎的土匪,你把妈想象成整天欺负你的坏蛋,你就下得了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