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终生教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自身讲授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英语作为语言教学,学生自身的实践锻炼至关重要,不应让教师的理解替代学生的理解,让教师的听、说、读、写剥夺学生语言训练的机会。因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轻松、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在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课堂推进者。教师需要改变古板的以师为尊的教学观,即认为教师权威不容学生的挑战,表现在课堂中就是学生不能自由地提问而干扰了教师的教学进度。殊不知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生本教育,正是要教师避免预设课堂的弊端,让学生作为课堂的推进者,根据学生的表现和问题进行课堂教学进度的调整。此外,教师应积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自由的教学环境、生动的教学情境中敢于开口、乐于开口。比如教师在应用专题中,利用互联网搜集与该专题相关的英语新闻、趣味故事等,并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由此可见,中学英语课堂中实施生本教育,不仅有利于使教学的关注点从教师、书本转向学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课堂参与中内化所学知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课堂参与的兴趣与热情。
二、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的理论,即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现代教育中,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个性特点,根据学生不同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知识的传授,也有利于学生人格修养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体现在方方面面中。比如课堂中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开朗,热衷表现自己,教师要通过提问等方式多给予这类学生表现的机会,为他们的英语学习积累成功的经验;有的学生内心比较敏感、害羞,自尊心强,教师要注重对该类学生言辞尽量委婉,不在或少在人前批评他们,有话尽量单独叫到办公室里谈。总之,因材施教是教师以学生文的具体体现,教师只有对学生具备足够的爱心与耐心,才会充分了解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实施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不仅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还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及情绪变化,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敏感期,教师在这一时期对他们的态度对一生的发展都起着重要影响作用。教师要为学生奉献出无私的爱心,及时关注学生敏感的情绪变化,做好学生的心里辅导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变互动关系。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为主,使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小组间的合作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点,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可见,中学英语课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自主的课堂探究活动中实现生本教育。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我国伟大思想家朱熹先生提出的读书法,要做到四到,即眼到、口到、手到和心到,这就要求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教学中全身心投入。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眼、手、心、口并用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思考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环境,能大胆提出自己疑问与见解,敢于质疑书本和教师。在学生质疑发问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思维能力也会获得相应提高,此谓教学相长也。可以说,在一个学生精神振奋、敏于思考、气氛活泼的教学环境里,教师往往会感觉课堂充满活力,从而以更大的热情与更饱满的精力投入教学中。其次,教师要加强学生有效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教师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因此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对英语学生方法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英语基础知识与技能也比较薄弱,更需要教师加强学法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巩固方法的运用,加强技能的锻炼,使学生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并最终使学生走向英语知识,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四、结语
高中生物教学中最主要的知识传播者是教师,这也是影响生物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关键。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得知,大多数高中生物教师认为人文教育只存在于人文学科之中,不属于生物科学的范畴,所以对生物科学几乎没有涉及。还有些教师认为生物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好相关的科学知识,不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只有少数教师意识到在生物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能够将人文教育渗透到生物教学当中。又因高中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时间紧张,教师往往没意识到人文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人文教育常常被忽视。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人文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因材施教,让学生从单一的书本教育,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教师也要在教中学,把自己在教学中理解到的人文精神教给学生,使学生不仅在知识领域有更大进步,在身心发展上也有所提高。在生物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教师也应该看到生物科技在发展上的弊端。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人类的生存空间在不断缩小,酸雨、沙尘、雾霾等问题不断出现,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责任更是重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品格,也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如果一个学生在生物科学上有很好的建树,但人文教育缺乏,这对学生本身和国家发展都不是一件好事。
三、人文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1.教师观念的转变
想要使人文教育真正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之中,首先高中生物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不再把传统的应试教育当作唯一职责,真正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知道如何把生物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并使学生接受这种新式教育。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人文教育。
2.学生观念的转变
高中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更是国家未来的支柱,所以,在对其教育过程中,要让他们明白作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对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要让他们知道,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很大,但是由于市场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失业率也很高。只有改变现状,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适应多种岗位的需求,从而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3.生命人文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人文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深刻理解生物学的内涵,将所理解的内容全部渗透到教学实践中,使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的可贵,学会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如:通过讲解“人类遗传病”中的各种病症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意识到做一个身心健全的人是幸福的事情。由于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不同,对同一件事的看法也会有所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
4.美学人文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教师要向学生展示生物学当中的美学价值,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美、感知美,认识到生命中美的存在,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内在美。如在讲解DNA时,让学生体会到DNA的结构对称美和科学的严谨美。
5.辩证思想及生态知识的人文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化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比较薄弱。如果在高中学生的化学课堂中,教师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而不顾及学生的反映,那么学生就很难接受并吸收。现在的课堂情况,仍然保留着原始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老师就是教,学生就是学,在这一点上,是需要改善的。它所表现出的是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效应。长此以往,学生们的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再学习新的知识也是非常吃力的。
2.高中学生化学教育教学的改进措施
(1)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比如让学生自己亲手制作一些教具和模型,组织化学方面的讲座,进行化学课的试验,组织化学知识的比赛,和化学相关的晚会,制作化学板报,或者化学博览会,还可以去化学相关的工农业企业去参观,对社会的热点问题作相关调查。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上的气氛,打开学生的视野,并且让他们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学习化学。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的情景更加多元化,创造一种新的课堂模式,这样不仅使课堂的表现形式提高了,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更加地喜欢化学课,教师的教学也不再生硬,学生们也更加喜欢这门课,只有兴趣来了,学生们才知道怎么去学,并且学好这门课。
(2)将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互换
将教师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来思考,把学生放在首位,教师作为辅助,去欣赏且关注所有学生,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多了解学生想要的,使学生贴近生活,因为化学是和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这样既弥补了课堂上的死板教学,还丰富了课外活动。教师还要倾注更多的爱去关心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化学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要对他们更加地关心,帮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起进步。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来教、学生来学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们不仅会对化学产生兴趣,也会对教师产生浓厚的感情。
3.结束语
一是加强网络法律的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学校要创办网络安全主页,对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条理和制度进行及时登载,这样既可以方便学生学习网络法律法规知识,又将使学生感觉到网络安全的氛围。二是积极开展“网络文明,净化网络环境”的宣传活动。大力提倡网络道德,树立良好网上风气,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三是积极开展网上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学生自觉抵制校园网上的不良信息,是防止校园网络遭受非法侵入的最有效方法和途径。一方面要强化网络安全责任感,引导学生提高网络辨析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牢固的思想防线,不让他们受不良信息影响而迷失自身在思想和学业上的发展方向,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加强对学生上网的引导,防止各种不道德的网络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把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在网络上公开宣传,结合生活学习中的案例进行网上教育,普及安全知识。
二、加强对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
现在的学校学生宿舍管理主要是后勤社会化管理。学校安全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的监督、督促、指导和考察;要考虑对宿舍管理规范、多样化。除了安全工作教育部门、后勤、物业公司管理外,也可以尝试让学生管理自己。例如在每栋宿舍楼设立楼长、每层楼设立层长、每个宿舍设立宿舍长,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从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实行逐级管理。加强对学校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一是学校安全保卫部门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消防演习、学习消防法规、学习使用消防器材,强化依法治火的消防观念,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二是要加大消防知识的宣传力度,学校可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举办消防运动会、进行消防图片展览、开办消防安全专栏等,依次让学生掌握防火救火、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知识。
三、加强对学校学生的防盗窃、防诈骗安全教育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主要是开展防盗窃、防诈骗的图片展览,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二是请公安部门或者学校保卫部门分析讲解实际案例,并通过看录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观念,提醒学生不在宿舍存放大额现金,不擅自在宿舍留宿外人。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随着心理及生理特征的发展与变化、社会阅历的增加及思维方式的改变,在学习、就业、情感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惑。因此,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的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期盼,更是学校的责任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学校心理健康和心理安全教育首先应包括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即对学生开展人际交往教育、性教育、挫折教育及基本的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常识;其次是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倾听学生的疑难和困惑,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适时开展心理教育。
四、中职生的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感恩教育的界定
所谓感恩教育,就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个体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教育内容对个体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因此,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即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里产生认可,也就是要识恩知恩;二是情感层次,在认知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三是实践层次,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即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等。其中,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实践是载体,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2.感恩教育对学业成就的影响
之所以说感恩对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有重要影响(具体见下图),是因为只有具备了对社会、父母、老师、同伴、自然感恩的能力的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进行感恩,才会促动他们对爱与恩的奉献,又能唤起储存于大脑的情绪记忆,调动起丰富的情感,产生出报恩的冲动。
二、确立提升学力的感恩教育内容
1.识恩教育,即引导中学生学会识恩、知恩识恩、知恩教育是感恩教育的基础、前提。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有怎样的认识,便会有怎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通过识恩教育,帮助中学生明了父母、老师对他们无私的关爱以及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眷顾,帮助他们走出“迷失”的怪圈,更好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并回馈社会、报效国家。2.施恩不图报教育施恩不图报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超越。施恩不图报是感恩教育的最高境界。一个人不仅应当知恩图报,还应当抱着宽容的、慈悲的心态去帮助自己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施恩。施恩是人的高级情感的需要,更是社会文明的表现。我校把能够使中学生受到恩惠并作出回报的重要的人或物划分为五个维度:感恩社会(包括祖国、学校)、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同学和朋友)和感恩自然,组织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具体如下:
三、感恩教育实践中提升学力的策略
1.情境创设法
首先,改善教育环境,为中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值得感恩的世界。一要利用展览、宣传栏、橱窗阅读栏、黑板报,通过定期张贴标语和横幅、播放有关感恩歌曲等加强阵地建设;二要利用课室、墙面、走廊、楼道、宿舍等,展示名人名家的感恩名言、警句等创设氛围;三要利用学科渗透等各种阵地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把感恩教育作为创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感恩情景、创造各种感恩情景,让中学生在体验中、在情景中自主建构,而不是一味地说教、灌输。课前准备:(1)布置教室: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布置温馨的环境、教室黑板的设计。(2)准备材料:感人的事例、图片等。准备歌曲及背景音乐:《感恩的心》、《母亲》、《天亮了》等等。(3)制作多媒体课件《感恩的心》。(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演讲、小品。活动过程:(1)播放FLASH动画《感恩的心》,直到正式上课。(渲染气氛)。感恩的心,感谢生命。心存感恩,会让一句简单的话语充满神奇的力量,让那些琐碎的小事一下子变得无比亲切起来。心存感恩,知足惜福。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学生不自觉地跟读,很有气氛)这是一首母亲的赞歌,心存感恩,其实我们最应该感激的是一直以来为我们默默付出、无私的、不求任何回报的,疼我们、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在生与死的瞬间会凭借自己的本能不假思索的、毅然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把生的希望留给子女。催人泪下的故事:《天亮了》(2)学生讲故事:《天亮了》。播放背景音乐:(FLASH动画)韩红的《天亮了》。(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许多同学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印象深刻的是一名高高大大的男生竟趴在桌子上呜呜的哭出声来……)班主任总结:大家都被故事里的爸爸妈妈感动了,这种场面,这种永远失去的痛楚地的的确确最能打动我们,也最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脆弱。但是,这种生死离别的场面,失去双亲的情境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那么,在平凡的生活中,就没有令我们感恩的事了吗?不,当然有!请欣赏情景剧《一碗蟹肉饺》:(1)情景剧《一碗蟹肉饺》。人员:四名学生(角色:母亲、孩子、老奶奶、小吃店老板)旁白:故事是这样的:秀秀是个住宿生,每个周末才能回家。每次回家妈妈就会给她做最爱吃的蟹肉饺,这种蟹肉饺做起来相当的麻烦......教师总结:非常感谢这几位同学的倾情演出,也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心的去感悟父母之爱!(2)沉静三分钟(让学生把刚刚波动的情绪通过思考沉静下来)。音乐《母亲》师旁言:我们现在的心情十分激动,现在就让我们每人拥有三分钟的时间,闭上眼睛,在《母亲》这首歌中将思想作一个沉淀。抛去任何杂念,用心去体会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想一想他们干裂的双手、黝黑的面庞;想一想他们日夜操劳的身影、想一想他们带病为我们做饭的情景、或者就想一想爸爸妈妈的音容笑貌……(3)感恩父母(通过准备阶段时的观察和思索自由发言)。学生谈自己的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教师总结学生发自内心地讲如何感父母之恩(感恩的方式)教师表扬学生并进行总结(4)结束班会。演唱手语歌《感恩的心》班主任:同学们,本届主题班会即将结束。我们有四位同学准备了一首《感恩的心》手语歌,最后就让我们以这首歌来感恩各位领导老师,是他们激励着我们接受了这次感恩教育;用这首歌感恩我们的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用这首歌感恩一切令我们感动的一切……全体同学自由起立演唱《感恩的心》(动作)。
2.案例教育法
教师用生动的感恩或忘恩负义的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案例可以是身边的人或事,也可以是古今中外或是名人故事,讲完后让学生讨论一下或直接谈自己的感受。教师要注意案例情景的设计,必须能够引人入胜,具有感染力,注意充分调动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每次接手一个班我都会讲上这个故事: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常怀感恩之心。据说有一次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四、积极营造激活学习动力源的感恩教育保障基础
1.性别差异对感恩教育提出新的命题
广大中小学教师普遍反映女生比男生更爱学习,如女生能更好地听从教师的安排,更好地与教师相处等,也就是说女生与男生对学习更加投入。用感恩观点解释这一现象,即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受到他人的恩惠,女性比男性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样女生比男生更能感受到他人特别是老师的恩惠,同时也会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感恩行为,并最终他们的学习成就高于男生。同时男性与女性对于恩惠的反馈方式也不同,因为男生更多的倾向于“做”,而女生而倾向于“说”,这与当今感恩教育全体学生一视同仁的现状不符,因此对于感恩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男生的感恩教育,也需要更多积极关注男生的感恩行为,进而促进他们学业成就的提高。
2.构建感恩体系,营造感恩的社会氛围
1.产生厌学心理
据调查,目前31.7%的中职学生都存在厌学情况。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方面没有自信;第二,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同时对学习的认识不足,认为学习是老师和自己以后的发展没有任何关系,自己处于被动地位,被老师和家长强迫学习。
2.自身心理矛盾
有很多中职学生学习成绩落后,表现差,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被父母和老师忽视、训斥、责备,这使得学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变的自卑,同时也会出现自傲的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叛逆心理强,而且很多学生都不注意自己的心理变化情况。
3.情感变化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因为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环境中,情绪波动比较大,而自控能力比较薄弱,抗压能力差,并且社会性的的情感突出的表现为冷漠。
4.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中职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表现的比较敏感,对异性产生好奇心理,缺乏与父母教师进行良性正常的沟通交流,网络交往不正常。
5.个性强烈,问题重重
中职学生个性比较强烈,对自己的成长问题没有过多的关注,也没有很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自律能力比较差,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比较薄弱,很容易走上歧途,性格会发生很大变化,很容易沉迷于网络当中,比如:手机,电脑游戏,不良网络信息浏览,不能够正确使用电子产品。中职学生在青春期的这个阶段有很多心理问题,主要有厌学问题、自身心理矛盾问题、情感问题、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个性强烈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有很好的解决策略,那么让我来具体看看有哪些策略。
二、中职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策略探究
1.建立心理档案,做好管理工作
要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那么首先学校要建立心理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对心理咨询的管理,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运转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对新生做好心理档案,每学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检测,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在班级中挑选合适的人选为心理委员,并定期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充分发挥同龄人心理辅导作用。
2.借助媒体做好宣传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运转,需要向老师和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让老师和学生都认识心理健康知识,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那么,这就需要充分地发挥媒体的力量,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节目,还可以让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设计大赛,在学校网站上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利用学校宣传橱窗,适时设计宣传专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团结和组织学生创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快乐和重要性。
3.举办心理辅导讲座,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是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效率的有效方法,要充分了解中职学生现阶段的年龄和身心特点,针对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比如:学校可以开展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教育活动,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身这一阶段的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让他们学会如何积极的处理这一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开展中职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讲座,如何正确上网讲座,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讲座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心理讲座,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让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4.开展集体活动,注重心理训练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要结合中职学生教育技能的培养特点来进行,要积极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有效的心理训练。提高中职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展开不同的心理辅导活动。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心理设计大赛、心理游戏比赛,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心理教育活动,从而使得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也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和同龄人交流的过程中,促进自己的成长。
三、结语
从这一点出发艺术教育可以看做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但是艺术教育也有其深入发展的专业化领域,这是简单的素质教育难以涵盖的;而素质教育也包括身体、科学知识等方面的素养发展,这是艺术教育难以启及的。
二、艺术教育在初中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1、艺术教育在审美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艺术教育涵盖了音乐、美术等基础学科教学,它在提升初中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上具有重要作用。音乐课程的学习可以熏陶学生的听觉,使他们善于发现跳动音符所展示的美;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视觉,为他们开启进入美术天堂的大门,体会别样的艺术之美。这些艺术教育都开发了学生欣赏美的心智,使他们能够具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拥有两只感知鸟语花香、自然万物之美的耳朵,并且可以丰富他们对美的表达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们发现生活学习中的美,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和发现美的能力。
2、艺术教育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艺术教育还是一种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开发学生智力水平的教育方式。一方面,艺术教育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缓解大脑的压力,使学生放松心情;另一方面。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从其他角度对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考分析,能够推动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进程。很多科学家正是在艺术世界的熏陶下,收获了一项项重大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成果。此外在初中科学文化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轻音乐来缓解学生的压力,开发学生的思维。
三、充分体现艺术教育对初中素质教育的作用
1、艺术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艺术教育是响应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改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其在素质教育中应该发挥的效应。主要的问题包括3个方面:①初中艺术教师自身水平有限;②艺术课程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内容,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作用;③艺术课程安排不合理,难以实现与其他教育的良好配合。
2、改革艺术教育缺陷的具体措施
以上所述缺陷都是由于艺术教育启迪时间较短、实践不足造成的,为了更好地发挥艺术教育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主要改革措施如下:①艺术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艺术素养,增强美的鉴赏与启迪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审美水平。学校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对艺术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或者通过建立艺术论坛来熏陶教师的艺术鉴赏,进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②合理分配艺术课堂教学时间,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欣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之美、声音之美以及万物之美,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这些美的事物,使学生近距离鉴别美、体验美。比如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播放音乐的形式来熏陶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参观美术展览馆进行课外鉴赏教学。这些都克服了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③艺术教育只是素质教育的一小部分,教学的重点仍然要放在科学文化教育中,为此必须合理控制艺术教育时间。此外,对于不同的艺术课程,要保持良好的教学配合,最好能够实现各门艺术教学的良好结合。比如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听觉感应来强化对艺术的熏陶投入程度。
四、结语
【关键词】语文教育 生命教育 途径
0.引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主要是为了达到珍爱生命的目的,实现生命的价值【1】。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对学生来说起着重要作用。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意义,从而使学生珍爱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然而从当前教学中发现,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生命教育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对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进行讨论,并提出了有效的教育途径。
1.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实现生命价值为目标的课程,也可以说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真正意义,达到尊重生命的意识,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所在。从中了解生命与天、地、人之间的联系,师生通过情感的交流所达到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真正的理解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不仅仅只是涉及到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同样有着重要影响。
实施生命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很大影响,能够让学生形成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观念,培养学生对保护生命的反应能力,如在自然灾害的环境下,通过自救来保护生命。端正青少年对生命的理念,有效预防自杀、犯罪等不良行为发生。在生命教学中,要将学生的人格与个性放在首位,将珍惜生命的理念融入学生的内心,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生命的可贵。
2.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生命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对家庭来说是能够让学生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对社会来说是为了促进发展而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在当前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生命教育。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指出要提高学生专业的知识,还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以及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随之生命教育逐渐进入到语文教学中,那么如何在语文课程中达到良好的生命教学效果是广大教师所关注的问题。
3.语文课程中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
3.1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和谐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生命教学的基础【2】。教师要实现与学生的平等地位,学生才会发表心中的想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够更好的使双方的意识达到一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学会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从而让学生的身心得到自由,真正实现生命教育的意义。
3.2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
在语文课程的生命教学中,要打破以往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将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方式转换,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学习。首先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其中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概括能力,有效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其次,教师在语言表达方面尽量优美准确,给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
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对学生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其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3】。在生命教育要以尊重学生的价值观与情感体验为准。另外,教师要学会挖掘教学中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
3.3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
阅读对学生来说,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情感能够触动学生内心,从而达到共鸣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关于人文的内容,对学生的生命认识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学生逐渐形成在生活中关注生命、珍爱生命。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学会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幼学记事》中,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小时候的艰苦求学经历,作者并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对生活充满热情,积极追求生命的价值,最终取得了成功。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体会到其中的思想情感,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自己身边人的可贵,从而形成良好的生命观。
3.4引导学生发现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要不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能力自主解决,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生命的价值,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生命的意义【4】。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发现”学习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发挥出重要作用。例如,进行“亲情”为核心的教学中,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体会真实情感,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发现,通过自身的情感经历理解作者的表达的思想,同时,反过来想到自己的情感经历,感受到自己母亲与父亲的爱是无比伟大,从而真正的理解生命的意义。通过“发现”学习,让学生懂得爱是建立在生命之上。
4.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意义十分重大,其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关系到学生未来良好的发展。因此,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要想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并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从而使学生形成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保护生命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肖川,徐涛.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1:54-58.
[2]蒋洁蕾.论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及教学方法――以人教社2001版小学《语文》为例[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2,04:58-61.
关键词:生活 教材 教学形式 主动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生活确实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为了提高人的智慧,丰富人的知识,使之应用于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然而,在当前中国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大家首先关心的是成绩好不好,在班级乃至学校排名多少。放眼望去,莘莘学子们都已陷入题海战术而不能自拔。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各种专项练习和题库以及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学生们早已对课堂上的内容失去了最本真的兴趣和发自内心的思考。鹦鹉学舌式的模仿者并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标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
生活即感悟,只有学生体验生活并有所感悟,才能使其放飞思绪,彰显个性。因此,本人就此浅谈一些对于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的看法。
一、将课文教材融入社会生活
语文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上,如果充分利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资源,你会发现处处是语文的天地:电视上的广告,马路上行驶的车辆,上学路上随处可见的广告牌,天上飞的鸟,海里游的鱼,这些处处可见的生活即是语文。因此在我们教学备课时,这些生活中的素材何乐而不用呢?如朱自清的《春》作品起始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便将一个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心情传达给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春天是美丽的,五彩缤纷。我们便可以让学生把春天里的美丽画面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勾勒出来,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如此一来,学生则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也训练了想象力。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回去观察自己父亲的背影,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在生活中的体验与作者产生的共鸣便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使自己的个人情感得到升华。更助于在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时候与诗人产生共鸣。
二、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抓住学生的心
教学形式的多样也同样可以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做一些新颖有生活味的课件。带领学生欣赏一段幽默的电影片段,课前五分钟演讲,现场找学生搞一个精彩表演启发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认知和感悟。我们理应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现在学生容易被动教育是每个教师教学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你跟在后面赶一步,他才走一步,缺少主动学习的热情和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呢?记得有位前辈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交流与互动的过程。因此我们除了布置家庭作业以外应积极引导学生付出真情去感悟和体验。作为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知道作业繁多只会引起逆反心理。那么笔者现在是一名语文教师,在换位思考的立场上,就更有责任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主动走进他们,与他们面对面地交流,让他们了解学习没那么可怕,变被动为主动地去学习和感悟。
四、形成班级特有的文化氛围,不放弃每个学生
大家都知道环境影响人,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便可利用环境的力量。一个班级如果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热爱语文,那自然也会带动其他学生有意无意地融入这种学习语文的氛围。氛围一旦形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自然少了很多阻力。那么如何形成这种文化氛围呢?自然少不了教师的有意引导。首先,对平时语文成绩较好比较喜欢语文的学生加以褒奖。其次,对语文成绩一般的学生多提问,多关心,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最后当然不能放弃成绩较落后的学生了。其实这群学生绝大多数缺少关心,曾经在笔者的教学生涯中碰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他的成绩样样不尽人意,平时上课也很少抬头看黑板,为此老师们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但某次作文考试中,他却拿了全班最高分,笔者仔细看了他写的文章,还真的很不错,很有韩寒的笔风。于是笔者便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他。并让他做了语文课代表。之后他的语文成绩就这样上来了。笔者为此深深地欣慰。他在给笔者的留言中写到,感谢老师,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笔者才感悟到,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价值。正如那位同学,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奖罚分明,不放弃每个学生,积极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那种文化氛围自然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