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公路验收报告范文

乡村公路验收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公路验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公路验收报告

第1篇:乡村公路验收报告范文

按照“建生态县,创效益林业”的奋斗目标,坚持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和谐发展,不断创新林业发展思路,使速生丰产用材林、优质经济林和特色苗木花卉基地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区域优势突出

,特色鲜明,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具有*特色的林业产业。初步实现了大地林网化、沙区间作化(农果)、道路林荫化、村庄林场化的林业生态体系,成为名符其实的*大林海,平原花果乡。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河南省创建林业生态县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12号)精神,按照《河南省林业生态县检查验收办法》要求,*县人民政府于今年5月8日抽调林业技术人员

36人,组成13个自查验收组。对涉及到的城(镇)建成区绿化、公里网样方抽样调查和生态公益林等项目分类进行自查验收。历时80余天,完成了外业调查和内业整理工作,形成了《*县创建林业生

态县自查验收报告》。

《县创建林业生态县自查验收报告》共由文字材料、附表、附件和附图四部分组成,其中文字材料、附表、附件装订成一册,附图另装订成一册。

二、基本情况

1、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

1.1地理位置

*县位于*南,*区腹心,隶属*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3°36′—33°59′,东经114°*′—114°43′,属*平原。东临*县,南靠*与*县相望,西与市、*县、临

*县、*县毗邻,北同*县、*县接壤。东西长57公里,南北宽21公里,总面积159.77万亩。

1.2地形地貌

境内海拔48-52米,地势西北略高于东南,坡降1/6000,平坦开阔,起伏较小,具有典型的平原地貌。

1.3气候条件

*县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际变化显著,冬季寒冷少雪,夏季炎热多雨;年均日照时数2318.5小时,年日照率52%,高于10℃的年平均积温4635℃,年平均气温14.2℃,

年平均无霜期216天,年均降水量744.9毫米,多集中在6-8月份,年均蒸发量1622.7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0%,大风天气一般5-6级,最大风力达10级,最多风向为偏北风,主害风向为北风和南风。

1.4水文

*县是多河流地区,均属淮河流域的沙*河水系,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骨干沟河有14条,统称“七沟七河”。年平均过境水量36.65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3.78亿立方米,其中地

下水储量丰富,为2.13亿立方米,含水层厚度大都在15-30米,地下水位2-4米。

1.5土壤

全县土壤分为*6个亚类,11个土属,43个土种。据1995年全省风沙化土地普查,*县风沙化土地面积

45.8万亩,主要分布在贾鲁河故道及其两侧,尤以聂堆、田口、红花、皮营、东王营5个乡镇较为集中。

1.6植被

*县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红薯、花生、芝麻、芦笋、瓜果等;用材林主要树种有杨、泡桐、榆、柳、刺槐、楝、椿等;经济林主要树种有:枣、柿

、桃、梨、苹果、杏、葡萄、樱桃、石榴、李等;园林绿化树种主要有梧桐、法桐、栾树、冬青、国槐、黄杨等;花卉主要有:月季、玫瑰、桂花、等。

1.7社会经济状况

*县辖19个乡镇,县农场、林场、园艺场各1个,434个行政村,1109个自然村,总人口8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4万人,农业劳力49.65万人;*县20*年国民生产总值22.65亿元,粮食总产

量8.73亿斤;全县农民人均收入2493元;*县西临京广铁路和1*国道,周郑公路,南石公路和吴潢公路纵横穿境而过,加之县乡公路11条,乡村道路432条,构成了较发达的交通网络。

2、林业生态县建设工作开展概况

*县委、县政府自20*年以来,高度重视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首先成立了*县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在冬春季造林开始前,每年都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安排布署创建工作,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作为乡镇(单位)年终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造林季节,采取县四大班子领导包片,县直有关单位包乡镇,林业技术人员包技术指导,乡镇干部包村,村

组干部包地块(路段)的“五包措施”。林业局人员吃住在乡,深入植树现场作好技术指导与服务,并当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的通讯员和监督员,将每天的造林进度一天一汇报,两天一电视

排名通报,好的表扬,差的批评。特别是20*年春季县政府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拿出3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了创建工作。

在造林机制上,通过稳定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机制创新,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性,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

造林,既有效地解决了前期造林资金投入问题和后期管护问题,又实现了政府要生态、群众要票子的“双赢”效果。

在城镇绿化方面坚持“统一规划,生态园林,文化特色,群众参与,长期管护”五原则,做到一街一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乔灌花草相结合,绿化美化相结合,建设公共绿地和创建花园式单相

位结合。

通过两年多的连续奋战,*县林网间作控制率、沟河路渠绿化率、城镇绿化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提高,目前已完全达到了河南省林业生态县的各项标准。

三、调查方法与结果

1.调查方法

1.1样地:利用地形图,在室内对全县符合规定的公里网格数并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按序编号,采取机械抽样方式抽取样方,因*县土地总面积159.77万亩,按每间隔30个公里网格抽取1个大样地

,全县共抽取大样地30个,其中平原沙区占9个样地,一般平原农区占21个样地,每个样地面积1500亩(1000×1000平方米)。对样地内的林网间

作控制情况、沟河路(包括省道)渠绿化情况、村庄绿化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

1.2公益林:对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分小班进行全查。

1.3县城(乡镇)建成区:对建成区分绿地类型进行逐块、逐路、逐户的全面详查。

1.4古树名木:对县境内所有古树名木各项调查因子进行了调查。

2、验收结果

2.1综合验收结果

通过自查验收,*县林木覆盖率23.78%,林网间作控制率95.66%,沟河渠路绿化率100%,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99%,村庄林木覆盖率44.10%,单一主栽树种(品种)比例全部<70%,国

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17*4亩,占国土面积的1.*%,古树名木建档率100%,保护率均达100%,连续3年林业总值增长幅度均在18%以上。

2.2分项检查结果

2.2.1林木覆盖率:总样地面积45000亩,绿化覆盖面积1*01亩,林木覆盖率达23.78%,其中平原沙区9个样方,林木覆盖率26.84%;一般平原农区21个样方,林木覆盖率22.47%。

2.2.2林网间作控制率:经调查,30个样地内适宜林网间作总面积为31794亩,其中完整林网面积29634亩,不完整林网面积1380亩,林网间作控制率95.66%。

2.2.3沟河渠路绿化情况:样地内省级公路共3条6段,长度6.37公里,绿化长度6.37公里,绿化率100.00%;县级公路入口处1条,长1公里,绿化长度1公里,绿化率100.00%,河流1条,总长度3.37公

里,绿化达标长度3.37公里,绿化率100.00%。

2.2.4县城镇建成区绿化,全县19个乡镇所在地总面积31291亩,绿化覆盖面积12828亩,其中生产绿地面积935亩,防护绿地面积586亩,附属绿地面积11293亩,公园绿地面积8亩,绿化覆盖率40.99

%。

2.2.5村庄绿化:样地内村庄总面积6798亩,绿化覆盖面积2998亩,绿化覆盖率达44.10%。

2.2.6树(品)种比例:经调查汇总,*县样方各树(品)种总面积1*61亩,主栽树(品)种为72杨、46杨、其它杨、泡桐和阔杂等,其中72杨面积4183亩,占38.51%;46杨面积2430亩,占

22.37%;其它杨面积1713亩,占15.77%;泡桐面积533亩,占4.91%;阔杂面积2002亩,占18.44%;单一树(品)种面积比例均不超过70%。

2.2.7公益林面积:经国家林业局批复界定,我县国家级重点公益林面积为17*4亩,占国土面积的1.*%。

2.2.8古树名木:县境内共有两株古树,一株位于西夏镇后朱村街中心的古槐,树龄250年(传);一株位于城关镇山子头村中的榔榆,树龄300年(传)。该两株树均设置有护栏,统一编号登记建

档,挂牌进行全面保护,并设有专人负责。

2.2.9林业产值:*县2003年林业总产值4.1464亿元,2004年林业总产值5.*863亿元,20*年林业总产值7.255亿元,20*年林业总产值8.621亿元,3年增长率分别是22.00%、43.42%、18.83%

,均超过18%。

3、结论

*县委、县政府对林业生态县创建工作重视程度高,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县级自查抽样合理,调查认真,内业整理符合要求,从县级自查验收结果看,各项指标全部达到河南省林业生态县创建

标准。

四、问题与建议

1存在问题

1.1个别地块存在田间生产路较窄,植树后不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及土地调整与林权的矛盾问题,造成年年栽树保存率较低。

1.2城镇绿化美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建议

2.1一方面建议国家从体制上逐步实现农村土地分户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转变,签订长期合同,按标准设计成“田成方,林成网”的模式,就能较好地解决农田林网营造与管护的问题。

第2篇:乡村公路验收报告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绿水青山,转变金山银山”的理论为指导,以《森林法》、《省森林抚育细则》为依据,以保护、利用和充分发挥森林三大效益为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工作,进一步促进林分生长,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促进职工就业增收,达到科学经营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培育森林为基础,按照任务集中连片,交通便利,便于施工、稳步推进、促进就业的原则。

2、坚持森林抚育作业工作任务以优先安排林场职工施工为主的原则,全面落实抚育承包责任制,最大化带动一般职工、困难职工及建档立卡贫困户致富增收。

3、公平、公正、公开、公示,影像资料齐全,层层签订合同书,利于社会监督。

4、坚持分片承包施工,科学确定抚育林分和作业方式。

5、坚持科学有效、保护优先的原则,严格保护好珍贵树种和幼苗幼树。

6、坚持加强项目管理原则,严格执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项目监管以及验收制度。

三、抚育对象及技术要求

(一)抚育对象

根据《省2019年度中央财政补助森林抚育实施方案》规定,结合市林业局森林资源实际状况,今年的抚育补助工作任务全部安排在国营林场经营范围之内。设计抚育面积61020亩,林种根据2018年市林业局森林资源档案为准,其中商品林:55321.5亩,防护林:5698.5亩。设计三种方式,分别为割灌除草50284.5亩,补植:3454.5亩,修枝:7281亩,作业道路维修97.59公里。

1、防护林抚育对象按《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的规定执行。公益林抚育要把调整林分树种、密度和林层结构作为重点,尤其要重视林层结构调整,努力培育以珍贵目的树种为主的复层、异龄混交林。要强化珍贵树种幼苗幼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清林时只割除影响生产安全和目的树种幼苗生长的灌木和杂草,保护好目的树种幼苗幼树和珍稀灌木树种。

2、冠下补植的对象为:郁闭度小于0.5的林分;立地条件良好、符合经营目标的目的树种株数少且郁闭度小于0.6的林分。

技术要点:在郁闭度低的林分,或林隙、林窗、林中空地等,或在缺少目的树种的林分中,在林冠下或林窗等处补植目的树种,调整树种结构和林分密度、提高林地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的抚育方式。

3、割灌除草:在幼龄林分郁闭前或者郁闭后,当灌草总覆盖度达80%以上,灌木杂草高度超过目的树种幼苗幼树并对其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时,进行割灌除草。冠下造林3年以上符合上述条件的可进行割灌除草。

技术要求:适当割除幼苗、幼树周围的杂草、灌木,排除杂草、灌木对水、肥、光、热的竞争,改善林木生长条件,促进幼苗、幼树快速生长。

4、修枝: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珍贵树种或培育大径材的目标树;(2)高大且其枝条妨碍目标树生长的其他树。

技术要点:对选定的培育木进行适当修剪,除去树杆下部已枯死或濒临枯死的枝条及部分活枝(1-2轮)。修枝时期和办法应有利于伤口愈合,不撕裂树皮,目的是消灭死节,减少活节,加大树干饱满度,提高木材质量,改善林内通风与光照状况及林木生长条件,减少火、雪压、风害的发生程度,防止病虫害蔓延发生。

5、简易道路维修:对规划设计的抚育小班,原有乡村公路,林道,不利于安全通行,应投入部分补助资金进行维修,达到最大化有效利用和发挥补助资金的目的。

技术要点:对年久失修的林道补坑、平整,疏导排水沟。

(二)任务与进度安排

根据省林业厅的计划和安排,今年我局计划任务61000亩,实际设计61020亩,分解落实9个国营林场(各抚育单位建设任务详见附表),进度安排如下:

1、任务落实阶段。(2019年9月)

2019年9月下旬,组织召开由主管局长牵头的森林抚育补助工作会议,落实职能部门责任,根据市林业局编制的《森林经营方案》并结合当年山场实际,资源、生产、监督、计划等相关部门落实单位和地块,安排抚育计划。

2、作业设计阶段。(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

任务下达后,各抚育单位组织设计人员,按照《省森林抚育细则》规定,开展外业设计,编制实施方案,形成作业设计文本,建立成效监测样地。各项内业齐全后,以正式文件上报州林管局森林经营部,等待设计批复。

3、岗前培训阶段。(2020年4月)

2020年4月初,生产科牵头,主管局长、资源、监督、财务、安全科等职能部门和抚育单位管理人员参加,召开施工前抚育作业技术管理培训会议,主要内容制定和下达森林抚育作业质量管理、作业承包方式等规定。

4、组织施工阶段。(2020年4月至2020年7月)

外业设计完成后至2020年7月15日,根据工序要求并结合各抚育方式特点,按照批复的作业设计进行施工,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安全和质量管理。

修枝方式利用冬季天气寒冷利于修枝作业特点,尽量安排在2019年11月-2020年3月期间施工;补植根据土壤化冻程度,土壤墒情状况安排在2020年4月中旬后施工;为了保证割灌除草质量和效果,割灌除草施工安排2020年6月份后开展作业;森林抚育施业区内的简易道路维修,各抚育单位,本着安全通行原则,适时合理安排时间施工。施工管理期间,每道工序拍照存档留痕。

5、自检验收阶段。(2020年7月)

2020年7月15日至7月30日,实行局、场两级验收制度。首先由作业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对作业小班全面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形成自检报告上报自检结果。由监督、资源、生产、安全、计划、财务等部门组成局检查验收小组按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抽检,形成检查验收报告、监测报告上报州林管局及省林草局。

6、结算、迎检总结阶段。自检结束后,财务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开展结算工作。在抚育的全过程接受州管局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2020年8月1日起准备迎接省营造林质量检查队的检查验收。

四、森林抚育补助资金使用管理

(一)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助标准平均每亩100元。补助资金用于抚育有关费用支出包括:修枝、割灌、作业道路修建等生产作业的劳务用工和机械燃油等直接费用;作业设计、检查验收、档案管理、成效监测等间接费用。严格控制间接费用支出,补贴资金中列支的间接费用严格控制在补贴资金总额的5%以内。抚育资金总量610200元,其中设计费、档案管理、成效监测等间接费用列支244080元(局设计队费用30元/公顷,场设计小队费用30元/公顷),抚育山场施工费、简易道路维修费、补植苗木费等直接费用按照各单位抚育面积1440元/公顷落实,共计5857920元,抚育单位的抚育任务结束后,经自检、局检、州检及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核查验收后,依据抚育施工合同的规定,补贴资金一次性拨付。

(二)落实省生态扶贫工作要点》及《市林业局生态扶贫工作要点》等文件相关要求。各施工单位拿出本单位面积总量的1%左右分配给贫困户承包施工,要带动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助力脱贫增收。

(三)局财务审计科负责对补贴资金的监督检查。严禁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列》(国务院令第427号)及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的人员,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机构。为加强森林抚育补助工作的领导,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取得实效,成立森林抚育补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森林抚育补助任务的实施,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森林抚育补助任务管理工作。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2、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内部协调,明确职责分工。生产科、资源科负责落实抚育指标,调查设计审核,上报设计资料,生产的前期准备、组织各道工序的顺利实施和档案管理,检查验收、成效检测;监督办负责抚育作业质量及相关的跟踪指导;财务审计科负责资金管理和监督。安全科负责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整体安全工作。各部门要分工合作,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强化责任落实,共同做好森林抚育补助工作。

(二)抚育作业设计管理

局生产科具体负责森林抚育工作的作业设计管理。中幼龄林抚育调查设计要做到区划合理、界限标志明显清晰、精度准确,设计成果内容详尽、图标完整、数字准确、资料规范。调查设计要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进行,实行谁设计、谁负责制度,依法对设计进行管理。要加大对抚育设计工作的重视和配合,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权威性和适用性。中幼龄林抚育调查设计应根据地形、地势、立地条件、林相、树种、林龄、经营目的和要求,本着分类经营、便于作业和管理的原则,合理区划小班,并确定相应的抚育措施。一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

(三)施工管理

局级年度实施方案形成后上报局党组会审核,经州林管局森林经营部审批后统一下发。各抚育单位根据专项资金管理规定、抚育规程要求,严格制定本单位的森林抚育实施方案,方案制定后经场领导班子会、场委会、项目落实会等会议研讨通过后,将抚育方式、作业时间、作业地点,施工队伍(人员)、参与项目建设贫困职工名单、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等内容面向全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林业局,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作业。

1、生产、监督部门要严把抚育作业关,严格执行合同制管理,严格按照审批后的作业设计组织实施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跟班作业,依事定责,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对作业质量不合格的小班地块,必须返工。

2、严格执行“三级”验收制度,林场对施工完成小班,实施百分之百验收,验收后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局业务科室。局级验收由生产科牵头组织资源、监督、计划、财务、安全等业务科室,根据《省森林抚育验收办法》开展质检验收工作,验收后形成书面材料转入财务部门方可拨付资金结算。

3、强化抚育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幼龄林抚育项目采取优先安排林场职工从事森林抚育作业工作,不得外包、转包。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四)抚育检查验收与成效监测

1、严格制定好中幼龄林抚育检查验收制度,在工程完成之后,组织相关部门和具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工作。

2、建立资源数据库,健全工程档案,保持资料完整。

3、明确中幼龄林抚育成效监测的目标、监测类别,制定相关办法或措施,安排相关人员实施监测,设置监测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