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院教师总结范文

医学院教师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院教师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院教师总结

第1篇:医学院教师总结范文

一:政治思想方面:

能够积极参加园里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记笔记,数量足,内容丰富。积极参加团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发挥团员的先进性。热爱集体、团结同事、乐于帮助同事进步、尊重老教师、对待幼儿有爱心。严格遵守园里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服从园领导对我的工作安排,积极配合完成各项工作。

二:教育教学方面:

我开展了网络式主题教学活动,提前备课,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制作精美的教具。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担任“区角实验班”,配合园里的领导及康乐园领导的指导,虚心学习把班级的区域搞的有声有色,做到区域与环境结合,让幼儿感受到上幼儿园的乐趣。根据不同的主题及孩子的表现及时调整不同的区域,并不断丰富材料。逐步建立了生活常规、游戏常规、活动常规,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事实证明,善于总结才会不断提高。因此我做到每节课后写评析,对自己的每一节课进行总结。坚持每周写观察日记,捕捉教育实践中的点滴火花。而且制作了一批精美的教具,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上课上的得心应手。

三:班级管理方面:

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我,及时协调三位教师的工作,并积极配合分工管理好班级工作,同时让幼儿也做班级的小主人,让他们当任小班长、小组长,培养了幼儿的服务意识,同时让幼儿进行锻炼。班级工作井井有条,班级常规好受到领导的表扬。同时班级在本学期多次被评为月先进班级,本人还获得一次月岗位之星。

四:在家长工作方面:

我深知,幼儿的进步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于是我召开了家长会,提升家长家园共育的理念。设立家园联系窗,进行家园共育。让家长及时

了解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幼儿各方面进步、通知以及保育注意事项等等。家长们积极配合我们开展主题活动,家园联系密切,认真填写各类调查表,按时发放《家园联系手册》,平均每半个月联系一次,如实反映了幼儿在园在家学习、生活情况。同时开展亲子活动,带领家长和孩子一起到大自然游玩,增进了班级家长之间的感情,班级的各项工作得到家长的支持。

五:自身进步:

在本学期,我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参观其他园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特别在在区域活动开展上,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同时实践上也逐步积累一定的经验。在班级管理工作上,也更知道如何去做好一名班主任,同时在班级家长工作上,也知道要如何更好的开展家长工作。同时不断的学习,大专考试已经毕业,下阶段的学习目标则是幼教本科的学习。

六:不足之处:

第2篇:医学院教师总结范文

关键词: 实验室建设 节约资源 综合效益

高校为了在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评估、实验室建设评估及各种专业评估等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改建、扩建与新建了实验室,这对实验室档次的提高、实验条件的改善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存在过于追求实验室上档次、比先进的攀比之风,使大量的还具有一定使用价值或者是虽然过时但经过改造、维修升级后还能使用的仪器设备被淘汰,变成废品或垃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种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的现象应引起重视。我国人均教育投入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因此怎样节约建设资金,合理利用实验资源,让实验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这对于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手段和方法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1.实验室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1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发展紧密结合。

从有利于实验教学资源共用与管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综合效益的目的出发,将实验课程组建成以学科群为主体的教学实验室,以“学科专业提升基础发展,基础发展促进学科专业提升”的指导思想规划实验室建设;淡化单一课程发展,优化相近学科融合,淡化验证性实验,优化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使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发展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协调,将实验室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要,提高综合型、设计型实验比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综合效益,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

1.2实验室建设要做到先进性与适用性并存。

在实验室的建设中,应综合考虑实验室建设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在注重先进性的同时,尽最大努力节约建设资金,强化资源的综合利用。

为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实验室的建设应具有一定先进性、系统性、社会性和前瞻性。但先进性并不等于每个实验室都要高级、先进,更不是越先进越好,应从课程设置、发展趋势、社会效益及学校的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全方位综合考虑。实验仪器的购置必须与实验室建设及学科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相结合,突出重点。要考虑实际需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防止片面追求高精度,合理配置档次。对一些基础的、对仪器设备要求不是很高的实验室,要注重其适用性,只要满足教学科研要求即可,过高配置既不能充分发挥其应用效能,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1.3实验室建设应做到勤俭节约、物尽其用。

节约实验资源,不仅是创建节约型实验室的内在要求,更是保障教学科研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仪器设备购置应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方针,统筹安排,精打细算,有效利用资金,避免积压浪费。对已损坏或停用的旧仪器应尽量进行修复、组装、拼装、维修、升级,尽可能发挥每台仪器的最大效益。通过对现有仪器设备修旧利废、拼装升级,一方面可以节约资金,充实资源,提高仪器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完备实验室技术队伍,提高业务素质。

2.措施和方法

2.1建立综合实验室,将教学、科研、本科、研究生教育相互融合。

教学和科研始终是高校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是对立的统一体。科学研究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主要源泉,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显著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增强实验教师整体素质。教学需要科研的支持,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由科研来解决,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更有利于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搞好实验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应注重以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解决实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两者的结合。

借鉴国外经验,将实验教学与科研有机联系在一起,把创新的科研方法、内容和研究成果贯穿到实验教学工作中,建设高、中、低档仪器组合的综合实验室,提供多种实验方案、路线供学生选择,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达到最佳实验要求作为评分准则,让学生掌握低成本、高效率的研究方法。

开放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课程,使研究生和本科生实验相互渗透;鼓励毕业论文(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促进科研教学活动的相互融合;开展本科生导师制,指导本科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设计型、综合型层次的科学研究。既充分利用了实验资源,又使学生得到了教师、学长的更多指导,提高了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专业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论、实践、创新能力全面提高。

2.2优化仪器设备的配置,建立校园实验仪器设备共用平台。

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建立仪器设备先进、适用、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配置具有前瞻性、品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教学、科研、应用开发的仪器设备,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新、补充国内外先进的大型精密仪器,为实验教学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克服仪器设备重复购置、资金浪费、利用率低等弊病,建立校园实验仪器设备共用信息网,公开各实验室仪器设备信息,制定合理的实验设施共用政策,使广大师生可以方便利用各种实验仪器设备。建立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网络信息平台,加强数字化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实现实验教学网络化管理和网上辅助教学。各实验室将自己实验室承担的实验教学相关内容(实验大纲、实验指导、实验录像等)上网,供学生浏览;实验设备的名称、性能、用途等在网上公布,实现设备的共享,为实验室全面开放创造良好的条件。

实行全开放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逐渐改变以往按班级安排实验时间、内容的管理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实验中心网站,通过网上预约,自主选择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对生产实习、课程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科研活动及各种科技竞赛活动等实行全面开放与预约开放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资源,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3加强管理,建立实验室奖惩制度,鼓励节约、创新、自主研制。

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对实验仪器修理、改造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条件和机会。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技术开发、实验装置的研制或改造、软件开发和某些实验室管理工作,不但可以减轻实验教师的工作量,节约出时间对旧仪器进行充分的组合,更好地利用资源,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仪器的构造,学到更多的仪器仪表知识,使学生在这些工作中受到更多的培养和锻炼,充分发挥实验室育人的作用,更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一定的仪器维修基础。

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激发师生的实验室工作积极性。无论是实验室建设发展还是学科专业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可以设置实验室建设贡献奖,对凡在仪器设备管理、使用与维护保养、实验室建设工作中取得明显成绩的师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记入档案,作为晋升的参考。

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精心维护保养,使完好率和使用率均保持在先进水平;对仪器设备的正常管理和维护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实验仪器的正常使用与维修工作。通过必备的检修设备和有效的工艺手段,使仪器设备保证正常的工作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对精密度下降,性能落后的仪器设备,经改装以后确能提高性能及精度,或经改装后可作其他使用,且效益高于原水平的,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使仪器设备功能明显改进,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应鼓励改装利用。

在用仪器设备技术指标下降,但未达到报废程度,可降级使用或调剂。仪器设备结构陈旧,性能落后,已经破损或丧失功能的,没有维修价值,经技术鉴定,分别列为淘汰品和报废品。淘汰设备调拨给其他可设法利用的单位使用或拆件利用,或作为培训技术人员的实习用具。还可以作为学生课外设计学习用具,为学生课外实验提供条件。报废仪器进行拆解处理,把有用的东西作为实验耗材用,将报废报损残值变价的收入应用于维修、更新仪器设备。

对责任心不强,造成仪器设备丢失、损坏、提前报废者,给国家和集体造成损失者,视损失大小,情节轻重令其经济赔偿或给予纪律处分。对事故隐瞒不报者,要加重处罚,并追究有关当事人和领导责任。

3.现实意义

3.1节约建设经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促进实验教学及科学研究,提高实验室建设经费的利用率。实验仪器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为研究生、本科生论文实验提供了条件,如果能认真考虑对废旧实验仪器的再利用,则不仅能够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还能够为学校节约大量的建设经费,提高经费的利用率,让学校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

3.2养成爱惜设备、管好设备的良好作风。

养成良好的爱惜设备、管好设备的作风非常重要,不爱惜设备,违规操作,损坏后不及时维修,设备的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通过对实验室教师的教育和严格要求,实验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教师和学生都养成了爱护实验设备的良好作风,提高了经济效益,锻炼了实验技术队伍,提高了业务素质。

4.结语

总之,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和支撑条件,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实验室硬件建设和管理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条件、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抓好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科研产出和学科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认真总结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室建设经验,构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体系,通过各项措施,使实验室的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实验教学资源的综合效益更高。

参考文献:

[1]张淑玲,李继峰.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2):148-150.

[2]张晓蓉.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再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8):119-121.

[3]韩露.关于节约型高校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0,(1):38-39.

[4]周宦银,房宗良,刘家华,等.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41-143.

[5]张小燕,李杨,刘金秀.节约型校园建设下的实验教学与实验室文化建构[J].黑龙江教育,2010,(1):88-90.

第3篇:医学院教师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24-02

高等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着高等医学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障和提高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何结合学分制的教学要求,构建具有高等医学教育教学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所谓学分制,就是以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教学管理制度。它赋予了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学习进度的权利。对于学生来说,学分制教学给了学生广泛的自由空间;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基于这一思考,本文拟对学分制背景下的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展开研究。

一、学分制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检验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首要原则就是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目标。确立了正确的目标,才能够有效指导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二)坚持以人为本

在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以人为本,在这里指的是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确保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

在整个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客观、公正、公平、公开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做到评价指标客观科学、评价主体广泛、评价过程透明、评价结果公开。

(四)充分发挥教学部门的主体作用

在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各个环节中,教学部门是主体。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出教学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自己的本职力量,才能构建科学的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同时,医学院校教学部门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工作方法,比如充分听取学生、专家的意见,确保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客观有效。

二、学分制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具体设计

在学分制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具体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分制的教学特点和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要不断扩大评价主体,完善原有的优秀经验,确保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真正科学,发挥出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应有的教学质量监控功能。

(一)坚持学生评价的基础地位,创新学生评价的方式

学生作为受教育对象,其对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在学分制背景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师、自由选择课程内容。学生评价的方式也要因此而有所改变,这样才能适应学分制的要求,也才能真正的确保评价的效果。

首先,创新学生评价方式。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主要有调查问卷、网上评价等。实际上,传统的评价方式只能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分制背景下,需要创新评价方式。比如在坚持网上评价的优秀经验的同时,扩大网络评价的权限、延长网上评价的时间,确保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评价。

其次,积极调动广大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由于在学分制背景下,学生比较自由,所以,要想把学生组织起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评价就非常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医学院校就需要采取各种方式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比如对学生加强教育和管理,让学生意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养成自主评价教学质量的良好习惯。或者也可以把评价教学质量作为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等。总之,高校要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评价教学质量的积极性,为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实基础。

第三,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在学分制背景下,医学院校可以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对教师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不定期地向教学督导及教学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反馈、咨询等,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有效地监控。

(二)扩大二级学院教学部门的评价权限,制定详细的评价细则

二级学院的教学部门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主体地位。对此,要在学分制背景下科学构建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还需要二级学院教学部门发挥出应有的、积极的作用。

一方面,要扩大二级学院教学部门的评价权限。从以往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来看,二级学院教学部门的教学评价都是依照高校制定的标准进行的,或在整个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处于次要地位,仅仅是配合高校的评价工作。在学分制背景下,二级学院教学部门以往的评价权限和评价地位已经不能适应学分制的要求。对此,医学院校要不断放宽二级学院教学部门的评价权限,比如允许二级学院教学部门依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或者开设课程的基本情况自主制定评价细则,让二级学院教学部门充分实施教学评价。二级学院教学部门权限的扩大,主体地位的加强,对于科学构建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二级教学部门也要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评价细则。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二级学院教学部门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评价细则是适应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必然要求。比如可以把同一科目的教师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评价,也可以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参与到评价中去,制定符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实际的评价细则,同时上报高校教务部门备案。

此外,二级教学部门还要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保证学院的各项教学改革和管理工作顺利推进,保障教学秩序的稳定,推进学科、学风和专业建设,加强对教学及其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指导,从而达到对教学质量的宏观监控。

(三)创新专家评价方式,达到监控与指导的目的

传统的专家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专家听课的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督导和评价。在学分制背景下,专家评价依然是一个需要坚持的选择,但仅仅采取专家听课的评价方式是完全不够的。因此,要创新专家评价方式,达到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指导的目的。

第一,创新专家评价方式。一方面,要创新专家来源。传统的专家大部分是来自本校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但是在学分制背景下,还需要不断扩大专家来源。比如可以通过邀请外校专家来校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另一方面,要创新评价内容。传统的评价内容主要有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艺术等。在学分制背景下,必须细化每一项评价指标,或者请专家提供一些优秀的经验,使得评价内容更加符合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需要。

第二,切实发挥专家的监督与指导功能。评价的目的在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每一次评价完成之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学分制背景下,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与进步。由于专家拥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教学行业的佼佼者,因此,要充分发挥出专家对教学质量体系建设的监督与指导功能。一方面,通过专家评价,切实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另一方面,通过专家评价,可以从专家那里学习到更加优秀的教学经验,接受专家的指导。

学分制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逐步走向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朝红,徐光兴.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分析与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3(7).

[2]刘蒙壮.关于高校“学生评教”的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

[3]郑葵阳等. 加强教学质量意识 构建长效监控体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

[4]穆敬雯,国伦书.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7).

第4篇:医学院教师总结范文

【关键词】: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学业评定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5287(2016)01002703【DOI】: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601008

2008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正式颁发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1](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对所有的医学教育院校提出了培养过程、结果的基本要求,对规范我国医学教育过程和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以往学业评定体系的缺陷

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业评定偏重于课程理论考试,通常是一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次期终考试,这种考核形式的弊端在于[2]:①考试的偶然性大,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真实情况,考试过于注重结果,不是过程性评价;②注重基本理论知识考核,弱化了基本技能的考核,对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基本是一片空白,无法反映学生沟通交流技能与职业价值观,无法反映批判性思维,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是围绕“抄笔记、看笔记、背笔记”的学习模式进行,容易培养出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随着《标准》的面世,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团队精神、法律观念、创新意识、分析批判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此,结合《标准》和目前的实际情况,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学业评定体系进行了探索。

2参照《标准》,建立学业全过程评定体系

参照标准,滨州医学院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素质,形成了具有滨州医学院特色的,集知识、能力、素质、考核于一体的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体系(如图1所示)。

2.1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必修课多以考试方式考核,选修课均采用考查形式考核。考试课程由教务处统一组织考试,考查课程由学院组织。课程考试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由阶段性测评、计分作业、教学实践活动等成绩组成;期末考试成绩一般由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验技能测试组成,多以闭卷考核形式完成。

2.2综合考试

为促进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临床技能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能力,学校组织了分阶段综合考试,包括医学基础理论综合考试、临床理论综合考试、毕业考试。综合考试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基础学院与临床医学院具体负责。2.3临床实践能力评价实践能力评价分见习和实习两个阶段进行。见习阶段主要通过临床课程中实践能力考核(病例分析,等)、临床见习日志等形式评价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实习阶段通过学科出科考试(理论+技能)、病例报告、实习鉴定等形式评价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学业评价体系符合并强化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3]。采用多种考试考核方法体现教学效果,强调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注重技能考核与职业素质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课终考核相结合,逐步完善学业评定标准。

3学业全过程评定体系实践中的几个关键点

学业评价机制的改革至少需要时间、培训(需要培训相关人员,安排和实施评价改革)和物质资源(必须有改革的制度与条件)三方面的条件。因此,学校必须提供动力支持和有利的环境。

3.1更新考核观念

3.1.1专家专题讲座通过讲座让学生了解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要求,培训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专业认证专题报告”、“什么是形成性评价及如何做好形成性评价”、“滨州医学院网络试题库及在线考试系统情况简介”、“试题与试卷质量评价与分析”等专题讲座。3.1.2建设网络学习平台为了方便校内和临床教学基地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将考试理论相关的讲座和文献制成网络视频、PPT等放在教务处网站供大家学习。3.1.3组织教师研讨会定期组织教师研讨会,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已开展过“试题库建设及在线考试经验交流会”、“如何提高医学基础理论综合考试命题质量研讨会”、教师介绍经验、交流学习、反思改进、共同提高。3.1.4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为教师提供机会外出学习,组织医学基础课、临床课教师分批去多所知名医学院校学习交流。

3.2建设试题库及网络在线考试系统

在地方医学院校测试、评价及反馈中,由于在校生人数多,科学命题、准确阅卷工作是制约学生自测、课程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的核心问题。试题库及网络在线考试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滨州医学院建设的“滨州医学院网络在线考试系统”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按照“客观化结构”组成一套或几套试题,其命题范围、难度、题型基本一致。学生在课后登陆系统自测,系统自动给出答案。自测结束后,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成绩及标准答案,知道自己哪些知识点掌握不够,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哪些题目可以自己解决,哪些要教师帮助,达到自我评估的目的[45]。

3.3鼓励尝试并推广各种先进的考核方法

学校在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中专门设置“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方向和领域,鼓励教师积极进行考核方法研究并用于实践。在医学基础课阶段试行以计算机为平台的人机交互式多媒体考试课件和项目反应理论(IRT)考核方式;临床考核中实行OSCE考试,计算机模拟考试(simulator)、综合评分(globalrating)、档案袋评价(portfolioassessment)等方式。

3.4完善考试分析和反馈

3.4.1教学层面考试结果和分析必须反馈。形成性评价要求实时反馈,采用教师点评指导、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进行,教师可通过测验、小组讨论、现场提问等方式进行,旨在通过测验反思教学,修正教学;终结性考试结束后,形成将基于教育测量学的考试分析总结并写出调整改进教学方法的实施方案,用于提高试卷命题质量;将年级成绩分析、各班级成绩分析反馈给学生所在学院及辅导员,用于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态度、学风。3.4.2管理层面组织专家检查试卷,形成总结报告,反馈给教学单位。各教学单位根据总结报告进行整改,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工作改进、学生学习提供指导依据。《标准》指明了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而构建学业评定体系则是落实《标准》的主要保障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教高(2008)9号)[Z].200811

[2]郁松,徐大刚,丁文龙.改革考试方法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2324

[3]孙林青,尹金淑,吴健.参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推进临床医学教育改革[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2):207209

[4]文民刚,席卫文,张春辉,等.医学院校网络考试系统的功能性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4(12):45

第5篇:医学院教师总结范文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法;医学英语;教学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1(a)-0141-02

随着我国医学领域与国际接轨的快速进行,现代医学教育和科研对于国外最新医学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目前,在国际医学领域,权威科研期刊、著作和论文大多使用英文出版和发表,学生必须具备通过英语收集专业文献、获取专业信息、拓展专业知识、从事学术交流的能力[1-2]。因此,培养具有一定专业英语水准的“双语”医学人才已成为目前我国医学专业培训的迫切任务[3]。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各医学院校纷纷开设了医学英语课程,但目前的总体教学质量不容乐观。

1 医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建议

首先,我国虽然大多数医学院校开展了医学英语教学活动,但从事医学英语教学的专业教师严重短缺,往往是由缺乏医学知识的公共英语教师进行授课,教学效果较差。其次,作为医学知识及英语知识的结合体,医学英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各医学院校将主要的师资力量都投入到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教学中而无暇顾及医学英语教学,医学英语往往被设为选修课,且安排的课时量非常少[3]。另外,当今的医学英语教学主要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主体性被忽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忽略和抑制[4],加上医学英语专业词汇多并且文章内容枯燥,学习效果较差。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医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学英语的教学质量[5]。根据目前专业医学英语教师严重短缺的实际情况,加大培养和引进医学英语专业教师的力度。(2)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在医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3)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入医学英语教学。改变医学英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入医学英语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

2 将互动式教学法引入医学英语教学

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互动的教学局面,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法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样的关系,而是将其延伸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互动由先前的单一的线性关系拓展成为多面的全方位的立体关系[6],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为主、客体,双方进行交互式的探讨与交流,彼此交替,双向输入,共同学习。医学英语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立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在英语背景下运用医学知识的能力。

齐齐哈尔医学院于2010年开始在临床专业实验班开展医学英语教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在英语背景下综合运用医学知识能力的提高,笔者将互动式教学法引入齐齐哈尔医学院的医学英语教学。互动式教学法主要的课堂教学形式有:(1)基于提问形式的师生互动。经常通过师生间的提问互动,可以使学生形成运用英语思维方式思考和组织语言表达医学知识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为学生日后工作中运用英语阐述医学知识打下基础。(2)基于小组形式的生生互动。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教师事先设定的问题或病例,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利用图书馆以及网络多媒体等资源搜集资料并进行组内讨论和总结,课上通过各小组间的讨论和评价,达到解决问题并掌握知识的目的。临床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通过这种互动能够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和个人的团队领导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基础。(3)其他形式的互动。例如课前小报告、角色扮演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英语互动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如下:(1)课前准备。每次新课开始前,教师综合考虑该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制作和完善互动式多媒体课件,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问题和情景病例并提前告知学生。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问题或病例进行预习,查阅资料,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并进行讨论。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精神,所设置的问题和病例一定要紧扣教材内容,难易一定要适中,同时兼顾趣味性和探索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2)课外小组讨论与总结。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每组10人左右并指派一名小组长。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围绕着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进行预习,查阅资料并进行组内讨论和总结。小组成员达成初步共识后,将本组的总结以PPT的形式记录下来,存在的分歧和疑问可留待课堂上与其他小组共同讨论解决或由教师解答。(3)课堂实施与总结。课堂上每组小组长结合本组的PPT,表明本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解答,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章节内容的深刻理解。整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始终围绕着文章内容进行讨论,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讨论结束后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概括,对各组学生进行评价,指出每组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最后,教师一定要对本章节的重、难点内容和各组存在的难以解决的分歧进行详细地讲解,以便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本章节的知识点。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通过教师的设计、组织和控制,搭建一个多方互动的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建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辅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媒介获取信息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互动式教学法实施后,问卷调查显示79.2%的同学很愿意参与到医学英语互动式教学活动中,73.6%的同学认为自己对医学英语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67.9%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医学学习效率有所提高。说明互动式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医学英语的教学质量。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同学表示对医学英语没有兴趣,他们对医学英语学习感觉压力较大,这可能是由于第一次参加互动式教学,需要自己独立去查阅资料,独立解决问题,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接受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部分学生对于互动式教学法不是很适应,没有了老师的命令反而不知道该做什么,教师要耐心引导,使学生逐步建立起信心,学会自主学习,尽快适应互动式教学法。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要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要多种教学方法联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推动医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不断进步。

3 互动式教学法应用于医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通过互动式教学,学生在互动学习中不但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而且强化了自身的医学知识,通过运用英语分析和解决医学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英语背景下灵活运用医学知识的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满堂课都在填鸭式地给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无暇解答,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些知识点而不能完全消化理解,这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利于分析、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的培养[7]。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提问,敢于发言,通过不断的互动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互动式教学中,学生围绕老师所布置的内容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而且要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主人,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4 结语

在医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能有效地促进医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在英语背景下灵活运用医学知识的能力,实现了互动式教学法在医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丰富了国内关于医学院教学的理论研究,为一线医学英语教师教学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刘莉,孙宏,曲景秀. 医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60-62.

[2] 吴让科. 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J].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2):118,128.

[3] 刘彤,陶英,李培璟,等. 医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J]. 中国病案,2012, 13(4):78-79.

[4] 赵雪丽. 交互式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教育,2012, 31(1):48-49.

[5] 张乾. 论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J]. 甘肃科技,2010,26(23):181-182.

第6篇:医学院教师总结范文

1确立英语教师职后教育的目标

英语系在成立之初就通过问卷形式对全院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答卷学生是从各个院系中随机抽取的。问卷分析的结果表明,学生最喜爱的英语老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①知识渊博、融贯中西;②口语发音标准,课堂有吸引力;③能在教学中渗透医学英语知识;④风趣幽默,有人格魅力;⑤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随后系上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座谈,得到的结论主要有三点:①多数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没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及教学法的学习经历,希望在此方面得到一些指导;②非医学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居多,他们希望能够在课堂中渗透必要的专业知识,但是没有系统医学知识的学习经历,所以希望能有机会进行学习;③很多教师都是本科学历,科研能力较为欠缺,希望能够得到科研方面的指导或能够有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通过对学生和教师双方面的需求分析,系上最终确立了如下的英语教师职后教育目标:①提升教师的整体学历及科研能力;②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③加强教师的基础医学知识。

2根据目标选用多种策略对教师进行职后教育

根据确立的职后教育目标,英语系召开了多次党政联系会议及全系教师大会,最终确立了“以教师自身发展为主,系上政策鼓励及活动支持与督促为辅”的职后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主要策略有以下几点。

2.1青年教师导师制根据每一位新进教师所学的不同专业和各自的专业喜好与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的专业特长,采取自由组合与系上统筹安排相结合的方法,为每一位新进教师确定一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为其导师。在新进教师工作的前两年里,每个学期初导师需与新进教师协商制定学习计划,听课计划,并在学期中与学期末进行督促检查。这样的要求主要是为了帮助新进教师尽快提升工作能力,同时督促他们学习一些医学基础知识。学期末新进教师需要向系办公室上交一学期来的听课记录,学习心得与总结报告。这些都将作为年终考核的支撑材料。

2.2教研活动每周三下午7-8节课定为教研活动时间,各个教研室自行制定教研活动,主要形式为:骨干教师示范授课,青年教师赛教,集体备课,教学法探讨,科研立项与科研方法探讨等等。这样的活动主要是为了在整个系里建立良好的教学与科研氛围,并且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的平台。

2.3聘请专家进行系列讲座每学期系里都会从省内外一些知名大学聘请有关专家教授(包括外籍专家)为教师进行讲座,讲座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大学英语改革趋势、英语教师发展趋势、英语测试方法研究,等等。

2.4鼓励教师再深造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考研考博以及进行各种形式的进修与学习。2.5奖励机制每年年底,系里都会统计每位教师当年,申报课题,出版著作等的数量,并根据统计结果结合论文所发期刊级别与课题级别,出版物的出版社等指标来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

3职后教育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在近7年的职后教育探索中,陕西中医学院英语系教师的学历水平、教学与科研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到目前为止,已有约85%的本科学历教师获得或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平均每年每位教师发表专业论文3—4篇;有75%以上的教师以主编、副主编、及编者的身份参与了各种医学英语教材、词典等的编撰工作;全系申报省部级以上课题3项,市局级课题5项,校内课题8项;并有不少教师参与了医学专业等书籍的翻译工作;而且英语系教师的正高职称率已达到8.11%,这在任何全国高等院校的外语院系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同时,英语系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频频获奖,如陕西省大学英语教学大赛,课件制作比赛,等等。更重要的是,已有52%的非医学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能够从事医学英语的教学工作。前不久英语系随机抽取了200名大一毕业,即将升入大二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对英语教师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调查中有一道题目为:英语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渗透医学专业知识,回答“是”的学生比例为92.3%。

第7篇:医学院教师总结范文

1PBL起源与发展

PBL英文全称为problem-based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其产生的背景源于20世纪20年代,西方医学及医学相关知识的不断丰富,医学生学习负荷不断加重,进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医德医风的培养,医学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和危机,在此大背景下,诸多学者提出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问题。20世纪6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成立专家小组,抛弃了以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的“标准”做法,制定了一个“三年规划”,标志着PBL的诞生。20世纪80年代,PBL模式在北美获得了快速发展,逐步完善形成完整、科学、成熟的教学模式,并不断被各大学医学院采用,据1991年美国医学学会杂志(JAMA)Jones调查,全美已有100所以上的医学院部分或全部采用PBL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已全部用PBL教学取代传统模式教学。20世纪90年代,欧洲部分医学院也开始进行PBL课程实验。1993年PBL教学被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1],PBL模式在全世界范围的医科院校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并被不断修正。199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医学院在1~4年级的教学中全面采用PBL教学模式。1997年,香港大学医学院正式实行PBL教学法。2002年,美国的著名学者布里奇斯和海林杰注意到了PBL的生命力和其在教育领导发展领域的应用价值,在大量的文献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以问题为本的学习》一书,将PBL正式引入整个教育领域。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被誉为“多年来专业教育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革新”[2]。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及探究的学习,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高级认知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指知识的应用和未来职业技能的培养,并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策略,这也是该教学法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风靡全球的重要因素[3]。

2国内PBL教学的引入及发展

国内开始对于PBL开展研究,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介绍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并逐步尝试和探索将PBL引入到国内的教学实践之中。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最早引进并试行PBL教学模式。进入90年代,引进PBL的院校逐渐增多,如湖南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及暨南大学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0年我国各主要医科大学的负责人,在香港大学医学院参加了“医学教育改革•香港的经验”研讨会,学习了香港的PBL教学经验。自此,PBL教学在我国各医学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PBL教学也必将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之一,且目前已向其他教育领域发展,并演化出多种流派。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总体模式还是“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占主导,PBL教学模式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出现像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及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等知名院校所实施的完全整合性的PBL课程体系[4]。究其原因,大多由于在具体实施环节上由于思想禁锢、条件限制、遇到阻力及执行偏差等而使实际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但是PBL教学侧重能力培养、契合现代医学教育目标的独到优势的特点已被广泛认可,故而引发了各校教学改革的热潮。

3中医内科学教学采用PBL模式的必要性

中医内科学的课堂教学在中医学的整体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医内科学是临床学科,更是中医学学习过程中理论与临床融汇的桥梁,但传统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LBL)教学,即以授课为基础进行学习的教学法,却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传统的教学法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受体及以讲课为中心,采取全程灌输教学,教学进度、内容及方法均由教师决定。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而对于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却关注甚少,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以致造成教与学脱节,学生与老师脱节,理论与临床脱节,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迷糊,到临床上遇到实际问题更是觉得无所适从,学生普遍反映中医内科学是所学的科目中最难掌握的一门学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使其更加贴近临床,一直是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的难点。而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为改变目前现状提供了可能。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法优势明显: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从教师自我思维转向学生群体思维;从追求学习的结果转向注重学习的过程;从教师的“一言堂”转向学生的“群论台”[5]。PBL教学模式更多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及个性发展;着重教育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对学习过程的参与,更能培养出创新型、开拓型及有用型的中医继承人。

4我院PBL教学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对于中医学教学来说,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我院教研室在中医内科学PBL教学中,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获得了一定的经验,收取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院在PBL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步骤总结如下。

4.1教师课前准备PBL教案是PBL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是PBL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课前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PBL教案的编写。编写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4.1.1紧扣教学大纲,明确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以教学大纲为蓝本,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个人素质及接触临床的程度,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编写不同侧重点的案例。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单证、单病进行编写,亦可针对一系列有相应关系的疾病编写更为复杂的案例。4.1.2再现真实场景,力求做到真实性与故事性相融合。其真实性体现在病案的内容多化裁自真实临床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两方面。故事性主要体现在情节的曲折性、迷惑性及冲突性等方面。4.1.3注重编写技巧。使案例及问题具备可读性、劣构性、层次性、整合性及挑战性等特点。

4.1.4关注群体,具有人文关怀性。与传统LBL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更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不仅包括学习的能力,还有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与他人协作中竞争的能力、服务人群及社会的能力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案在编写过程中需要关注群体、具有人文关怀性。

4.2学生课前准备学生以6~10人(太多不利于组织,太少不利于展开讨论,也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为一小组,共分为4组,每组选出1名组长。每次上课前约1周将讨论内容提供给学生,令其分头到图书馆和英特网上查阅有关的参考书和文献,寻找答案(可由教师提供部分参考文献的目录)。

4.3组织课堂学习每课时50min,集中解决3~4个问题,每个案例一般在2~3个教学课时内完成。每节课前30min,每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由组长组织,将各自查到的信息与组内同学共享,互相补充,最终得到各个问题的满意答案,其过程要求每一位学生均参与其中。其后20min,由各组推选出的代表发言,进行小组间的讨论。教师或导师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其作用不是给学生提供参考答案,也不是回答学生的提问,而是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控制学生讨论的范围和时间,指导学生如何去查找有关问题的答案,记录各学生的表现,以便明确不同学生的弱点所在并给予相应的帮助。最后由主讲教师联系病案讨论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或具有临床意义的不同观点,给予分析、梳理和引导。

4.4填写测评表学生填写评价表,包括病案设计优劣评价表、教学效果评价表、自身表现及收获评价表、其他同学课堂表现评价表、建议及意见。教师填写评价表:课堂讨论效果评价表,对每一位同学的表现做出真实的记录和总结。教学目表完成情况评价表,对于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做出客观的认定。通过教学评价表的填写,可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使PBL教学能够日臻完善。

5PBL教学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5.1缺少合适教材PBL教学法要求以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间的界限,而现有的医学规划教材都是按照各个学科进行编排的,还没有专门针对PBL教学法编写的教材,因而在实际应用时,都是由各个学校的教师自己去找素材来安排PBL的内容,由于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造成有些PBL内容不是很合适,尽早出版规范的针对PBL教学法的教材是十分必要的[6]。

第8篇:医学院教师总结范文

【关键词】 教学方法 评估体系 组织和管理

[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and apply an appraisal system for 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MethodsThrough the augmentation of daily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indexes of 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were formulated. This system was used by students, teachers and specialists to assess the teaching practice.Results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was promoted by this system. Scores of most teachers in clinical departments were above 90, and all above 85.ConclusionThis teaching quality appraisal system further promotes the 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teaching methods; evaluation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医学教育是综合性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高起点、高水平、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高级研究型医学人才和高级临床医学人才[1]。临床医学教学是医学教育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2]。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医学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形势的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可加强临床医学教学的跟踪与评价,强化日常临床医学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通过调研,了解综合性大学中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查阅文献资料,对国内外的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研究[3~5]。结合我校的临床医学教育现状,对目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加强日常临床医学教学管理,制定出适应新形势下医学教育的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将初步制定的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实践。主要应用于2001年级临床实习学生、2002年级临床见习学生,以及课堂教学、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的临床各科室带教教师及部分同行、专家。

2 结

2.1 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各项指标的建立

初步建立了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各项指标,主要包括《青岛大学医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表(学生用)》,《青岛大学医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表(领导、专家、同行用)》,《青岛大学医学院实验(见习)课教学质量评估表(学生用)》,《青岛大学医学院实验(见习)课教学质量评估表(领导、专家、同行用)》,《青岛大学医学院毕业实习指导质量评估表(学生用)》,《青岛大学医学院毕业实习指导质量评估表(领导、专家、同行用)》等。在此基础上制订了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教学管理规范》和《临床技能》考核标准。

2.2 对各教学医院临床带教教师的评估结果

内科、外科和口腔科的临床课堂教学、见习和实习带教得分均在90分以上;妇产科、儿科的临床课堂教学、实习带教均在90分以上,见习带教分别为86.23分和89.52分;放射科的课堂教学、见习带教得分在90分以上,实习带教得分85.36分。

3 讨

3.1 建立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随着国内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临床医学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下,传统的带教方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临床教师身负医疗、教学、科研三重任务,重医疗和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而扩招后带来的就业竞争,使医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同时面临找工作和考研的双重压力,学生实习投入减少;法制社会不断健全,病人以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患病隐私,医学生的临床见习和动手机会减少;医患矛盾的加剧,增强了临床医师治病救人的责任心,同时也使医学生动手的机会减少。以上的因素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临床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虽然我院临床医学教学有优良的传统,临床医学教学经验丰富,但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和稳定临床医学教学质量,按照教育部、卫生部要求规范临床医学教学,同时更好地配合大学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6]。

3.2 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及完善

初步建立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各项指标,使教学质量评估深入到临床医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临床课程的课堂理论教学效果评估,课间见习、实习质量评估,临床教师见习、实习带教质量评估,学生临床技能考核评估指标,临床实习教学效果评估等。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分别对医学生和临床教师双方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制订了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教学管理规范》和《临床技能》考核标准。

转贴于

利用制定好的临床医学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组织2001、2002年级学生分别对各教学医院的任课教师及临床带教教师打分,初次对各教学医院、附属医院的临床带教教师进行了临床见习、实习带教质量的评估。同时组织部分资深专家、同行对任课(带教)教师进行评分,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次临床医学教学评估,提高了临床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各临床科室带教教师评估平均得分都在85分以上,大部分在90分以上。对学生的评估则通过教育科发给各临床带教老师,作为学生平日成绩、出科考试或临床技能考核的成绩备案。

在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仅对临床教师进行粗略的课堂、见习、实习的教学质量评估远远不够,因为在临床医学教学实践中涉及到许多具体的教学活动,如查房、病例讨论、各种临床技能操作等实际临床医学教学活动,因此我们进一步制订了更细致、更具体的评估体系,如临床医学教学病例讨论考核,临床医学教学查房质量评估,各项具体的临床操作的技能考核评分等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3.3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3.3.1 存在的问题 由于时间紧迫,没有进一步将所有评估指标用于临床医学教学实践。在评估体系实施过程中,由于个别学生在应用评估体系指标打分时不认真,敷衍了事,有可能出现结果分析的误差。

3.3.2 改进措施 ①进一步将各项评估指标体系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临床调研,对临床医学教学基地(实习医院、附属医院)的资深医学专家、年轻带教老师、临床医学生,发放关于临床医学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评价、临床技能考核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召开各级各类座谈会,进一步提出修订意见。②在实践过程中及时总结并分析结果,观察评估体系在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评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对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力求客观公正地反映问题,达到评估体系对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的预期目的。③按照《临床医学教学管理规范》和《临床技能》考核指标,加强对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来茂德. 关于浙江大学面向21世纪医学教育发展的初步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9(1):911. [2]赵金秀,叶旭军. 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9):555558.

[3]来茂德. 综合大学医学教育的新模式初探[J]. 中国高等教育, 2003,18:2224.

[4]张龙禄,焦效兰,汤治元,等. 临床技能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医学教育, 2003(6):5660.

第9篇:医学院教师总结范文

笔者认为低年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CBL教学,高年级学生进行PBL教学,这样更适合当下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临床专业教学,特别是实行“先基础后临床”教育模式的院校,也就是说,医学教育应从CBL教学到PBL教学渐进式推进。

1.1低年级学生(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实行CBL教学低年级学生由于所学知识有限,且长期接受传统教学,不可能很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如果一味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只会徒增学生学业压力,打击部分不善言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由于知识的局限性造成错误的讨论以至得出错误的结论。部分自我约束能力不佳的学生也较易接受CBL教学,教师给出案例的同时会对学生的讨论方向做出指导,并对学生掌握内容有一定要求,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方向和目标;教师在讨论中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自信心,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相比PBL教学,CBL教学学生更易接受且教学效果更佳,这点和UCD医学院、UCLA医学院的调查结果相同[3],但并不能由此否认PBL教学模式的价值,只是在医学基础教育阶段CBL教学模式更适合。

1.2高年级学生(大四、大五年级)实行PBL教学高年级学生基础知识较丰富,知识面较广,学科交叉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多,且问题质量更高。同时,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此时进行PBL教学更有现实意义。大多数高年级学生在医院临床实习,拥有第一手资料和经验丰富的临床带教教师,能较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会更加激发其探索欲望,对其以后的职业生涯具有深远影响。PBL教学模式在西安交通大学[4]、复旦大学[5]、汕头大学[6]等学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PBL教学对学生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思维能力以及信息检索和综合分析能力。长期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初次面对小组学习任务时不能从容应对[4]。高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较好,在CBL教学模式训练下,其表达能力、批判和辩证思维能力得到长足发展,对PBL教学更加适应。

2建议

笔者建议,从CBL教学到PBL教学渐进式推进不仅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推进,还要在每次CBL教学中穿行PBL教学。在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后给学生自由讨论时间,围绕案例中部分问题展开讨论。这样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如果学生的探索激情长期得不到相应支持,会削弱其积极性。所以这种教学模式要有相应的支持,如每班配备一名临床医生,学校设立相应科研项目支持学生进一步探索,以及学校附属医院和部分实验室定期向学生开放等。

2.1在CBL教学中穿插PBL教学建议在每次课最后半个小时让学生围绕案例中部分问题展开自由讨论。

2.2支持学生进一步探索建议每班至少配备一位临床医生。开放部分实验室供学生参观或进行自主设计的实验,开放部分附属医院科室并由教师带领讲解参观。学校可考虑设立相应科研平台和资金项目。

2.3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对于那些有想法但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以小组方式引导其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但要严格控制小组人数。

2.4明确教学要求和目的当学生拿到案例资料时,最好标出要求掌握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目的、参考资料等。

2.5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及时上交归纳总结资料,定时通过提问等方式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2.6充分利用教师引导作用教师在CBL教学中是引导者,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就问题进行讨论,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讨论。

2.7提供表达观点的平台学生可通过PPT、板书、演讲等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学校应提供相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