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外来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外来务工者;文化建设;重要性
外来务工者一般指的是外地来本地城市打工的人员。一般泛指建筑行业、搬运行业等等技术含量低、体力劳动为主的从业人员。他们是中国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但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外来务工者大多来自内地农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流动性又大,生活和工作没有稳定的保障,使得外来务工者的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而在社会发展快速的今天,新事物、新科技的不断涌现,造成了新时期的外来务工者思想活跃,对未来充满幻想,他们在维护自身经济权益、社会权益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和期待。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外来务工者的基本文化需求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外来务工者的管理,做好外来务工者的文化建设工作,对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外来务工者文化建设相对落后的原因
1、工作环境压力大
对于大部分外来务工者来说,特别是农民工,他们的工作时间一般比较长,工作强度很大,他们的工作时间大部分超过8小时,甚至是12小时。外来务工者在这种时间长强度大的工作环境中没有多余时间来建设自己的文化生活,工作之后他们最需要的是休息,恢复体力。
2、收入水平较低
外来务工者之所以加入到城市化建设的浪潮中,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在城市生活中外来务工者收入水平比较低,大部分人的收入仅一两千元。在城市消费水平普遍较高的背景下,低收入的状况难以满足外来务工者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3、对文化生活需求低
收入水平和工作强度的压力使得外来务工者的生活环境较差,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住房、子女教育等基本生活需求都存在很大的不完善。他们对于生存问题都是需要面临的,更不要说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生活了。
4、精神文化极度匮乏
外来务工者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是弱势群体,他们大部分人受教育程度低,一部分人法制观念差,道德水准不高,除了工作之外,基本上没有太多娱乐性的东西,长期如此,造成其精神文化空虚,文化生活极度匮乏。
5、政府重视不够
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处在飞速发展时期,虽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已经作为一项基本发展战略,但是其具体实施力度仍然不够。近年来政府的有关部门对外来务工者的工资拖欠等问题给予了很大程度的解决,尤其是农民工工资问题,但是对外来务工者文化生活的重视程度及投入仍然不够。
6、社会关注不够
大部分外来务工者文化素质差、缺少技术,再加上身份限制,使得他们很少能进入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公司工作,绝大多数只是为个体或私营小企业所雇用,这些个体或小企业的管理者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并不愿意在外来务工者文化生活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和资金。所以,社会上对于外来务工者的文化服务建设并不积极,城市居民更是对这方面缺少关注。
二、外来务工者文化建设的对策
1、转变观念,把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建设纳入总体规划
转变思想观念,在城市化建设中,加强对外来务工者的文化建设,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的成果,使他们在城市有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在转变观念中有效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真正融入到城市中来,更加全身心地投身到城市建设管理各项工作中。
2、开展活动,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类活动之中
外来务工人员作为城市居民的一部分,他们与常住市民共同构成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主体。在广大外来务工者中,开展各种娱乐性活动,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各类节目表演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促成城市精神文化的和谐发展。
3、改善环境,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
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有部分文化设施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有些限制;在建设文化设施前并未考虑到外来务工者的文化需求;面对适合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消费水平的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则重视不够。所以,一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收入水平较低的外来务工人员有机会享受低价、健康、丰富的文化服务。
4、提高管理,健全外来务工者的管理体系
政府是外来务工者管理和权益保护的主体。政府应逐步把外来务工者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住房、子女教育等需求纳入城市公共服务的范围,设立相应的外来务工者管理与服务机构。
5、加强教育,提高外来务工者的思想素质与技能
由于外来务工者普遍受教育水平低,再加上各级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对外来务工者的思想文化等工作不完善,使外来务工者生存和发展的一些基本权利长期有意或无意的被忽视,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所以外来务工者思想文化教育也是需要同步进行的。
三、结语
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社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文化建设成为了日益关注的话题。外来务工者的文化建设更是文化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一员,加强外来务工者的文化建设,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有利于他们在建设现代城市生活的同时,更好的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当中,能更好的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完善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莉.构建和谐社会应关注农民工文化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08,(05):147.
(巢湖学院 体育系,安徽 巢湖 238000)
摘要:中国传统武术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中国传统武术同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具有开放的包容性.本文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着手,探讨其文化包容性的存在及体现.
关键词 :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77-02
1 前言
文化包容是指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其本质在于承认、尊重并欣赏文化的多元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体现,中华民族从其文化发展来看是极具包容性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同任何一种延绵至今的文化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直到现在还生生不息,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是包容并蓄,形成了同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演变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武术也带有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烙印,因此中国传统武术也有着极强的文化包容性,这也是中国武术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民族的形成有其复杂性和多元性,回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与消亡,逐渐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相互包容的,互不排他的多元统一体.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入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这样的民族其最大特性就是重包容,有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3 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包容及体现
3.1 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促成了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包容
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很大,包罗了许多传统思想及学说流派,影响较大者有道家哲学、周易学说、五行学说、太极哲理以及孙子哲学等诸多方面.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也是本体论的范畴.所谓“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武术是人体的运动,要达到武术的目的,练武实践必须顺应自然,效仿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达到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以寻求发展.同时,中国传统武术得益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使中国传统武术不仅是一种技击技术,而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的包容精神.
3.2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的体现
3.2.1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的外在表现
中国传统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搏击术,更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它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它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养气之说,同时又融合了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从而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中国传统武术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结合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营养,使自身更具生命力.这也是中国传统武术与其他传统体育项目的最根本区别.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的外在表现就是武术对其他非搏击文化的吸收及相互影响.武术与宗教文化、中医文化、养生文化、兵法等都有着紧密的相容性.宗教与中国传统武术的关系甚密,许多武术流派和拳种及其拳理都得益于宗教文化;同时,武术结合了中医理论,与中医相得益彰,中国传统武术对中医文化的包容也使得中国传统武术不但有了防身御敌的作用,也有了强身、强心、养生的多种功能.此外,武术与艺术、教育等文化元素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武舞同源,武若文用则为舞,武用则为武(术).在中国古代,宫廷宴会时,有时有舞剑等,就是武舞.古时,周朝的贵族子弟必须接受严格的舞蹈教育,其中不仅有陶冶性情、修炼风度的文舞,更有锻炼体格、培养战士的武舞.同时,中国传统武术为中国的古典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许多石窟壁画都有大量武术演练的图片,也为我们研究当时的武术提供了参考.另外,武术的德育功能在当代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再赘述.当然,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深深的影响了当时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管理等,其包容性的外在表现也不是以上几例所能囊括.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包容性也使其在本质、形态、功能等方面发生蜕变,这种“变”更是一种发展、创新,使中国传统武术不断发展壮大,使其更加的具有生命力.
3.2.2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包容性是以其强大的同化力为前提
中国功夫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中国传统武术的内涵决定了武术是不断发展和超越的,是身心兼修的也是与时俱进的.同时,中国武术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完善,与其自身特点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因为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武术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补充的作用.究其主要原因中华武术的超越性由于其自省,包容,及自身区别于其他各类技击形式的先进性.它用这种强大的同化力去影响和改造外来文化,使之具有中国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是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心理文化基础,没有这样一个基础,不仅不能消化、吸收外来文化,还有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同化,从而丧失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由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并且富于包容精神,其结果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同化外来文化.外来文化的进入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却并没有使中国传统文化丧失其特有的本色.一切外来文化一旦进入中国,便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中国社会强烈的宽容气氛,甚至使得一些独立性很强的外来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融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之中.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作为相对狭义的文化,其同化力更多的是指对其它非搏击文化的吸收借鉴,并将其与武术文化充分的融合,最终形成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传统武术与传统中医之间的关系.传统中医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武术诞生在医学相对欠发达的历史时期,许多习武之人难免在演练中出现运动损伤,中国武术将中医引入武术研究范畴,不但研究其疗法,更是将中医理论同与武术相关的人体科学,运动科学相结合,在整个中医学的范畴中,中医伤科、中医针灸与武术关系最大,联系也最为紧密;并且中医在诊疗治病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的借鉴与运用了武术的一些相关内容,比如抓筋疗法、点穴疗法、导引疗法、气化疗法、按矫疗法、运动疗法等等,武术也成为了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大医学家往往也是大武术家,医武兼修之人,可上溯到东汉名医华佗、孙思邈、丹阳子马钰与长春子丘处机等.中医与武术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很多密切的联系.比如,武术家在修炼武功的过程中,他运输精气神的路径,实质上就是中医的经络体系,大周天就是十二正经的循行,小周天就是任督二脉的循行,而作为武术“三宝”的精气神,根本上就是中医名词;武术中很多动作招式的命名,都包含有中医的命名特点和文化色彩,比如气沉丹田,力劈华盖等;此外,武术家练武还讲究阴阳五行、九宫八卦、子午流注、食养药补、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等,这些内容和中医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由此我们可知,中国传统武术对于非武术文化有着极强的吸收能力,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武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3.3 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主张有容乃大,大乃久.文化上的包容性,使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则向世界开放,不断接受异质文化的激发和营养,从而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充分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要求我们要自觉地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也正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使得武术成为庞大的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武术的包容性不仅有利于武术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文化建设,培育精神振奋、品格高尚的民族精神.中国武术始终都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其价值核心,须臾不能脱离,它表现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坚韧不拔、锐意进取的意志品质;诚实守信、守义节的高贵品质;行侠仗义的理想人格追求,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4 结语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包容性造就了今天中华武术百花齐放的繁荣态势.武术只有扎根传统才能汲取营养.批判地继承武术文化,使之成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将振奋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
〔2〕栗胜夫.论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
〔3〕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齐鲁学刊,2003(5).
〔4〕田传信.论文化的包容性与存在[J].文化艺术研究,2007(3).
〔5〕杨建营.武术文化特色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5).
[论文摘要]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对目的地的各方面产生影响,旅游地文化变迁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它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原因、表现形式,并提出了使旅游地文化能够良性变迁的方法,以期对我国的旅游接待地尤其是民族旅游地区提供一定的指导。
文化变迁,是西方人类学理论学派提出的理论,起源于人类学家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外界文化接触的研究,是人类学家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并应用到了旅游业上。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些交通闭塞的旅游地,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旅游者所带来的异文化冲击下,旅游地文化变迁从物质层面开始,逐渐渗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层面,最后促使整个旅游地民族文化趋同于现代化城市文化,导致许多传统文化遗失。而真正吸引游客眼球的往往就是这些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可能导致当地旅游业的萧条甚至停滞。因此,从文化变迁理论出发,研究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和策略选择,不仅是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文化变迁与旅游地文化变迁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技术、工艺、食物、服装等方面,包括价值观、习惯和社会关系。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则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本文所指的文化变迁侧重于指较为明显的变迁——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变迁。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地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在多种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势差的客观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较多地“流向”目的地,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影响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文化变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文化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于暂时的文化变化,当暂时的文化变化逐步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就产生了变迁。
二、旅游地文化变迁动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导致旅游地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动因:
1.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接触的不对等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的接触是短暂且有限的。旅游者在一个接待地的逗留时间是短暂的,与当地居民实际接触的时间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所接触到的多为旅游接待人员,双方分别扮演的是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旅游者难以通过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于旅游地居民来说,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游客而是旅游者群体,是长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游者群体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以说,尽管旅游文化传播和交流是双向的,但却是不平等的。旅游者给接待地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接受接待地的影响大的多。
2.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观地说,区域间的文化传播无沦采取哪种传播形式,都是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向较后进的地区传播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游客所携带的强势文化的冲击,在文化交流融汇中更多地居于一种被动性的地位。比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一个在休闲,另一个则为这个有钱的休闲人忙碌;一个在台上表演,另一个则在台下欣赏、拍照、录像,双方形成一种明显的非对称性关系。由于经济上的不对称,使旅游活动变得不单单是旅游经历的买卖,还会给当地人带来金钱等观念的改变,从而使当地人改变自己去迎合游客,沦为“被旅游者”,影响到当地人的文化表述及文化认同,然后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地发生文化变迁。
3.文化传播、交流中旅游地文化相融区间的扩展
任何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范围会较一般情况有很大的扩展。旅游地为了招徕游客,必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违心地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与本土文化价值取向相悖的东西。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虚意接受”,即当地并不打算或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抵触的部分,但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就会有意识地作出让步,甚至主动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接待地的“虚意接受”,最初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意接受”的东西便会逐渐扩散,潜移默化地使本土文化发生变迁。
三、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具体表现
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象,有些在表面上,直接看得见,摸得着,而有些文化现象,是在深层发生变化的。一般说来,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而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
1.物质文化变迁。指那些外在化、具有明显的数量结构或物质形态的变化。直接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引起的生计方式、居住习俗、生活方式等的改变,都属于这一类变迁。例如,九寨沟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绝闻名于世,其内原有居民以前主要以耕作、畜牧和传统的手工艺为生;1984年九寨沟对外开放,部分居民开始经营旅游业。至2002年,景区内居民都彻底停止了耕作和畜牧,基本都从事旅游经营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非物质文化变迁。指因旅游活动产生但无法观察到其直观的物质形态的变化。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属于非物质文化变迁的表现。例如,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沪沽湖地区是摩梭人聚居地之一,其文化是植根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母系文化。改革开放后,摩梭人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沪沽湖很快成为旅游胜地。外来不同文化形态人群与当地人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摩梭母系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母系家庭小型化,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开始下降,出现固定专偶走婚,家庭管理实权开始由男性掌握等。
四、旅游地文化良性变迁的策略选择
众所周知,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文化变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使文化良性变迁,从而在保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外在表现形式,扩充文化传承媒介的种类和数量,使传统文化得以永久延续。也可能使文化负态变迁,使其严重商品化、扭曲化,民族个性、民族精神被淡化,直到消失。但不管旅游地文化是向积极方向还是向消极方向变迁,文化变迁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唯有文化的合理变迁才能持续吸引旅游者的到访。综上分析,为了实现旅游地文化的合理变迁,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在旅游业发展初期的规划、引导以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工作,规范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针对目前旅游市场上少数为谋求短期利益的生产者生产劣质文化产品、破坏传统文化、损害旅游者利益的行为,要积极进行监管查处工作,在旅游文化社区内部建立起传统文化自我建设长效机制,增强旅游地合理开发、生产及创新的自觉性。只有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和管理职能,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发生消极文化变迁现象的旅游社区的引导监管力度,才能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强化本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性。一个民族没有“自我”的概念,就会在失去“自我”中被他文化同化,文化自觉缺失的民族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本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就无从谈起。当然,强化文化自觉,并不是主张文化中心主义,而排斥其他文化,关键在于与它文化接触、交流的时候,本民族成员如何实现文化自觉,取其精华,排其糟粕,真正做到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因此,要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现“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要鼓励接待地居民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文化鉴别能力,以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东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
再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文化补偿。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区域性决定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互动,如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融,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交融。中国各民族文化内部交流、互动的同时,还广泛汲取世界文明成果,如印度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外域文化。正是由于中华内部各族文化和域外文化相互借取,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实现文化整合和创新,才缔造了有容乃大的中华文化,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拓宽范围,疏通渠道,提高交流水平。加强民族文化发展的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来扩大民族文化精品的展现并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促进民族文化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摘要]“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季羡林先生的这句名言为韩国敦煌学的研究定好了基调,即韩国也可作为季先生所说的世界上积极参加敦煌学研究的重要地区之一。“敦煌学在世界”不是简单意味着各个国家援用既存的资料在本国研究敦煌学,而是说需要根据各国的历史和文化进行独立研究。这是扩大敦煌学研究范围的一个前提,即不把敦煌定为一个特别地区,而认为是文化中心和东西方文化的交叉之路。也就是说,以“敦煌”为一个代名词,研究以敦煌为中心在丝绸之路展开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这样才能接近与韩国有关的敦煌学资料,又可显出韩国敦煌学的研究意义。大约5~10世纪,中、韩两国的佛教都盛行的时候,韩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其交流如何影响到韩国文化,这就是韩国敦煌学一直要深究的话题,也是韩国敦煌学和丝绸之路学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韩国敦煌学;敦煌文书;佛教文学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2-0026-02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敦煌绝不是偏僻的地方,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敦煌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远近的僧人和艺人聚集在此地,许多中原文人也来此活动。到了隋唐时期,这些地区在地理、商业、文化上的作用更重要了。除了8世纪后期被吐蕃占领的几十年之外,到北宋初西夏侵略为止,敦煌地区的文化传统一直延绵不衰。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敦煌及其周围地区发现的文书和考古资料不能看作是珍贵或稀奇的,反而是要认定为平凡或一般的资料。某个特别地区发现的资料不只代表该地区的文化和生活,也可反映更广阔的地域文化。同样,在敦煌和东西方交流的文化流传到中国各地,也对韩国文化起到不少的影响。根据以上内容,韩国敦煌学可以分为三个研究方向。下面所说的“敦煌”也不是作为特别地区的城市名,而要看作文化交流很活跃的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中心。
一、发展以研究为中心的敦煌学来聚集研究力量和成果
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院长崔溶澈教授曾经指出,“国际敦煌项目”(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首尔中心的方向应该发展以研究为中心的学问,这也可说是韩国敦煌学发展的基本方向。与中、英、法、俄等国家不同,韩国几乎没有与敦煌学直接有关的实物资料。这是韩国敦煌学本身的研究条件,我们不能也不一定需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可是,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韩国拥有其自身的文化交流史,从古以来很积极地吸收外来文化,并且过海把它流传到日本。实际上,韩国学界也一直关注丝绸之路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并在各个学术单位和领域进行了相关研究。可是其研究成果,由于各个学术领域的交流不够,有的很快消失,有的不能取得应有的学术价值,甚至有时过了很长时间才发现研究计划和内容重复的情况。丝绸之路的核心因素无疑是交流,那么,丝绸之路学也应该援用“交流”这个词,这就是丝绸之路学的基本原则。比如说,最近“国际敦煌项目”首尔中心和金刚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签订共同出版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韩文版,已经集合宗教、哲学、历史、文学方面的人才组建翻译队伍。韩文版《敦煌学大辞典》不仅忠实翻译原文,还要介绍韩国所藏丝绸之路资料和有关研究成果。为此,需要各个学术单位的交流和协助,这样才能实现丝绸之路的交流特点以及其在学术方面的意义。这只是一个例子,但希望能顺利完成此事业,并使之成为韩国丝绸之路学研究的一种范例。
二、整理敦煌文书中有关韩国的资料
韩国人所著敦煌文书中最有名的是新罗僧人慧超游记《往五天竺国传》,写本编号为p.3532。该卷的作者和题目是在上世纪初就被认定的。此后,韩国人和敦煌遗书之间的关系问题几乎没有受到关注。2010年,在中、英、俄三国的敦煌文书中突然发现新罗僧人元晓所著《大乘起信论疏》,因而敦煌遗书在韩国再次引人关注。据中国学僧定源,这些写本是四种不同的版本,都是在8~10世纪抄写的。实际上,敦煌文书中很难发现韩国人的作品,如上所述,近100年来只发现两种作品。虽然情况如此,不能否定韩国人所著其他作品的存在,而且这两篇在宗教、哲学、文化交流方面都很重要。所以,先要相信资料仍然存在,并且努力寻找这样的资料。美国梅维恒教授曾经参考编号p.3935敦煌写本和那波利贞《唐代の燉煌地に於ける朝鮮人の流寓に就きて》论文,主张在唐代敦煌地区曾有韩国僧人的聚居地。p.3935是一种土地请求书,其中说“韩寺地北至大户地”,原文内容就说明韩寺好像占有较大的居住地。当时韩国僧人可能在这个住所学习佛法,在接受当地的文化后,准备去西域长途旅程。据有关资料,唐代不少韩国僧人到西域和天竺进行求法活动。就像西域的许多僧侣来东方布道、写经、译经,韩国的僧人也从相反的方向来敦煌和丝绸之路学习佛教、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除僧人外,韩国使臣也不时到敦煌和中亚地区参加各种活动,该地的壁画就曾描绘他们的形象,而在韩国保存下来的西域和丝绸之路文化可能是这些人带过来的。文化本身就有这样的特点,其交流的过程甚难而时间久远,但一旦适合于本国的国情,便很快与当地的文化融合,又流传到各个地方。上述的僧人和使臣都可称为另一个“慧超”,对文化交流起到极大的作用,而寻找另一个“慧超”就是韩国丝绸之路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继续关注敦煌和韩国佛教文化相似之处
敦煌遗书的绝大部分都是佛经或者与佛教有关的文书、故事、图画等资料。如果当时韩国人在敦煌或东西方文化的交界处活动,其最大的原因也可能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他们除了佛经,也想要学习表演、舞蹈、音乐、文学等方面的文化,并把它们都带回韩国。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对现在的韩国佛教文化和敦煌资料中佛教文化进行比较,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韩国佛教除了被迫害的一段时间外,从三国时代传入以后到今天,基本上保持着原来的文化传统和形式,尤其新罗国虔诚信奉佛教,派遣许多僧侣到中原修学,所以不得不受到唐代佛教的影响。唐代是积极接受外来文化的时代,甚至可说是任由外来文化传播的时代,这是大国风度的表现,在唐代的艺术和文学作品中,随时可见这样的情况。与唐代同一时代的新罗也有相似的特点,他们统一全国后积极地包容外来文化,而外来的佛教几乎成为国教,当时的各种文化因素都围绕着佛教发展起来了。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到佛教在韩国文化交流上的重要性,因为它很有可能保留着已经看不到的唐代佛教文化。比如说,唐代敦煌地区的讲经仪式和说唱方式或与韩国的佛教仪式有相似之处,也可能在韩国佛寺里面能够发现敦煌遗书的描述。为此,我们又需要抛开单纯的学术视域,用跨国交流的方式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 思想品德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73-02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时代性、时间性很强,但由于国内外形势变化等诸多因素,思想品德课教材的事例、信息等往往数量有限,更新不快,容易滞后。信息环境下要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科教学融为一体,要求我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依托新的教学环境,应用新的教学方法,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实施新的教学过程,开展新的教学评价[1]。我们基于网络的教学创新实践,就学科而言,在利用信息技术来最大程度地优化当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使其能更好地完成时代所赋予的新任务。基于平台的互动讨论功能,使课堂教学在全动态的思想碰撞中实现突破和创新;依托强大的网络资源,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基于平台的即时反馈和学习过程保存,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实践,一定程度上既拓宽加深教材的知识,扩大丰富教学的内容,使学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又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舞台。
1.基于平台的互动讨论,使课堂教学在全动态的思想碰撞中实现突破和创新
问题的发现是思想品德课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基于网络平台的充分讨论和交流,可以帮助学生的视野从教材转向广阔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形成多重假设,同时在此基础上做出比较、判断、分析与综合,使课堂教学在全动态的思想碰撞中实现突破和创新。例如,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三框《放眼世界》的学习。
首先,教师播放两分钟视频《腾飞的湛江》,让学生观看“湛江成果展”短片,并在平台上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发展中的南珠滨海——湛江。
接着,教师演示湛江大力打造“南方港城、南国风光”的城市品牌,荣获国家旅游局授予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的图文信息,引发学生思考: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面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习俗、不同思想的碰撞,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学会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民友好交往,如何做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 请同学们在平台上畅所欲言。本环节中,教师通过视频短片和图片等媒体资源的展示,给学生以直观上的感受,引发学生的无限暇想,激发学生对家乡湛江的热爱。
教师再播放一个动漫故事:湛江导游小明与外国游客在西餐厅发生冲突与尴尬(语言和饮食习惯的冲突、思想和文明礼节的差异),引导学生在观看动漫人物的言行基础上,体会故事情节中人物的处境,并从比较中发现问题:(1)小明为什么会发生尴尬事件?(2)小明解决冲突与尴尬处境的方式恰当吗?为什么?(3)假如你是小明,你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处理这一尴尬和困惑?通过层层提问,引发学生去积极思考、发现、借助网络平台自己的分析讨论。同时提醒学生在自己的回复提交之后,认真浏览其他同伴的分析,并指出自己赞同谁的,质疑谁的,同时也要说明理由。
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归纳与总结,使学生在思想碰撞中归纳出正确的认识:必须以客观、平等的态度来面对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借助于网络平台开展问题分析讨论,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让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过程能够全面清晰地呈现,更焕发了学生对友好使者的向往,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师也能够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现状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同时,每位学生在平台提交自己的回复,让自己的表达不再是呈现给教师一人,而是呈现给每位同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尽可能地深入思考、流畅表达。另外,学生在浏览他人的结论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的碰撞过程,每一位学生都在这种碰撞中积极地思考着。再加上教师及时而有针对性的引导,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的逻辑思维能
力提高。
2.依托强大的网络资源,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思想品德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紧密联系实际。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能优化问题情境的呈现方式,把“社会”搬进“课堂”,以此引发学生对情景中隐含问题的思考。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方便快捷地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此基础上支持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或小组协作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世界文明,千姿百态”时,课前,教师将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协作来完成探究任务。探究要求:(1)调查我们身边的外来文化及其特点;(2)调查中韩“端午申遗”之争;(3)请同学们将自己的探究成果用ppt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在组织资源方面,一方面教师通过构建主题网站或学校门户网站的学科教学栏目,适度组织教学材料资源,让学生能从中查找或搜寻所需的学习资料;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利用各类搜索引擎,搜集网络环境中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初步筛选、归类整理,积累与探究主题相关的可用信息。由于网络信息的容量非常大,这就要求学生有选择地从网上获取知识,通过协作学习,正确选择自主建构形成知识体系。这种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从被动接受转换到主动探究的学习主体上来,从而培养了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小组学生完成探究任务之后,课堂上教师主要是请同学们将自己所在小组的探究成果用ppt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来向老师以及其他同学展示,并在全班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丰富的信息资料中领悟到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华及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学生对如此的内容与形式充满了学习的热情。然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1)是不是所有的外来文化我们都要去学习?为什么?(2)对待外来文化你的态度是什么?其中正确的是……?(3)你是如何看待中韩“端午申遗”之争的? 通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资源成果共享和辩论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促使他们在思想碰撞中加深对弘扬优秀文化工作的基本理解,大家充分认识到随着世界各国以及各民族往来日益密切,高度融合。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外来文化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保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外来优秀的文化,从而达到继承以及进一步发扬本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做到既能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又能对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予以充分的尊重。合理恰当地运用好计算机网络平台,课堂的学习容量大大增加,并且每位学生亦深切体会到了自主学习探究的成功感。
3.基于平台的即时反馈和学习过程保存,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2]在新课标理念下,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其个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张扬。教师显然不能再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而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用多元的、全面的、综合的指标来评价学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素养的形成。以前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师生间的课堂互动主要是运用语言或者一些简单的小活动,其结果是学生参与不主动,课堂可能变得更加沉闷,与预期的教学效果相差甚远。而基于平台的即时反馈和学习过程保存,正好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基于平台的即时反馈和学习过程保存,目的是形成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并通过“诊断、改变、激励”来改善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品德发展。例如:(1)基于平台的学习过程保存。基于网络平台,教师引导学生将与思想品德课紧密结合的学习过程资料进行收集和记录。包括①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既可以是学生思想品德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社区服务、辩论比赛、时政知识及小论文竞赛等活动,也可以是研究性学习或主题探究活动。②引导学生将在活动中获得的“成果”(活动计划、提交的调查报告、小论文、照片、光盘等或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个性化的体验、感受、经验等)及时加以收集汇总。通过学习过程保存,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和个性发展。(2)评价反馈。①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反馈。包括课
堂学习反馈、单元考试反馈、期中考试反馈和期末考试反馈等。②学生对自己品德发展进行监控,包括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特色与专长等。(3)描述性评语。教师要在与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激励性的语言,将学生在前三项内容中的表现,如态度、能力、行为等写成评语。
通过课堂的即时反馈与课堂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实现师生间的高效互动,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有效认知和个性化学习,使教学与评价真正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在评价中学习,在学习中评价,提高课堂的生命力,达到改善教学质量的目的。
4.小结
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基于网络学习平台,通过引导学生尝试积极的沟通,自主查找资料并概括整理,并通过即时反馈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既能对习得的知识形成一定的反馈,强化学习技能,又能在相互的碰撞交流中进步,促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富有个性特征的学习行为,促进其不断思考和创新。另外,教师也可借助网络平台的优势,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注重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一位教育大家曾经说过,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语文能力的高低还决定着其他科目的成绩,所以学好语文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好成绩,更是为了有一个良好的文学素养。在走入社会以后,你会发现文化素养是有多么的重要,可以因为你的谈吐优雅而得到好的发展机会,也可能因为你的出言不逊而被他人拒之门外。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课程,不能急功近利。因此,要从小学时期就开始重视语文学科的教育和培养,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有着十分巨大的积极作用。()本人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教师,有着较为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归纳和总结出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有如下几个方面,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包括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代表着中国的软实力,体现着仁义礼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学。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起步阶段,是学习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这个时候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会使他们日后有一个良好的发展。
“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学习中,他们会接触到古诗的魅力,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洒脱,又比如“天苍苍,野茫茫,风草地见牛羊”的辽阔。还会体会到宋词的所表现诗人的感情,如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无奈,又如岳飞的《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所表现的他为报效的祖国的满腔热血。经过对这些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们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日积月累会使他们打下一个良好的语文基础,加深文化底蕴。
二、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
语文是一门十分广泛的学科,它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还有语言组织能力等等。语文的学习不单单是为了语文学科的成绩提高,还是为了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语文的学习甚至可以影响到政治、历史、地理、甚至英语学科的学习,这些学科都是在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上才能学好的,都需要一定的理解和思维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基础,是无法去学习一些相关的科目的。语文这一学科就好比是一种工具,你只有有了这个工具才可以去学习其他的科目。
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当今的社会上,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看的是日本、韩国动画片,过的是圣诞节,而留下来传统的东西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中国的'年轻一代正越来越远离我们的传统文化。目前外语学习越来越红火,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学英语。但是对能否准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却不够重视,存在不少问题,现在有的大学生连写书信都感到困难。这清晰的指出,我们正在受到外来文化的严重侵蚀。当代的学生们如果再这样下去,那中华的古老文明则无法继续传承下去。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它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缩影。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古老中国文化。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五千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希望,小学生学习语文,了解传统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他们会更深刻的了解和喜欢上中华文化,可以培养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更能有效的抵制外来文化对我们侵略,使中华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四、有利于提升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当今的社会上,写作水平是一项重要技能,工作中、生活中、到处都需要,假如一个人没有良好的文笔和写作基础,是无法再社会上立足的。然而,写作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良好的语文基础,更需要长期的积累。所以,越早的积累就会有更多的发挥和提升的空间。
语文的学习会涉及到很多的文学名著,学生在学习和了解的过程,必定会受到一些名著的影响,会积累其中的一些名句和好词。从小就开始耳濡目染的灌输这种教育,会让学生们在脑海中积累大量的素材,可以为以后的写作提供灵感,有效的提高写作的水平。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西方强势文化主导着全球风尚的今天,受染于时代浮躁文化的中国设计在“拿来”的沾沾自喜中逐渐疏离了它本应特有的传统内涵.本文从中国传统纹样鲜活的生命力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入手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阐明了传统文化之“根”对于现代中国设计的意义.我们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精华的土壤中,深刻领悟传统中的“中国特性”,吸取外来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意味的视觉设计文化.
0前言
层层叠叠的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之一,“纹样,是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按照一定图案结构规律经过变化、抽象等方法而规则化、定型化的图案”.现在纹样几乎完全形式化了,但是在纹样的民族性或文化性中仍深深地保留着来自远古时代的历史回音.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是中华各民族博大而丰富多彩的民间装饰艺术中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民间艺术发展传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装饰纹样的形成不是一个偶然的艺术现象,而是中华民间、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千百年来沉淀的结果,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智慧与创造的结晶.传统与现代的问题说了很多年,可是我们如何从五千年的文化史中吸取营养,真正的把传统民族纹样的形式规律、审美特征以及表现方法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仍然是现阶段设计师必须直面的迫切任务.
1传统纹样鲜活的生命力
作为世界上文化脉络存续及发展较为完整的中华文明,其文化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自成体系,其设计文化在世界传统文化史上也独树一帜.传统纹样是传统设计文化的产物,中国传统纹样不但是我国原始艺术的延续,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体艺术之一,它直接继承了原始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中国传统纹样的创造还继承了人类原始的造物技能,经由集体传承和历史积累而不断发展.
几千年来,中国工艺美术中传统纹样只所以具有极其鲜活的生命力,这与它和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渊源、情感表达方式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自然崇拜、图形记事使得最早的传统纹样得以产生.在汉代的装饰图案中,就有典型的吉祥装饰纹样的出现.隋唐之际,在与外来纹样的融合中,创造出了诸如宝相花,唐草纹等富有吉祥意义的民族新纹样.宋元时期,传统纹样不断受到来自道教、佛教以及民间的影响,题材也日益丰富多彩,表现手法多样.到了明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活跃,封建上层意识与市民意识相互渗透、融合,传统的祥瑞思想转变为吉祥如意福寿富贵等世俗化的吉祥观念.清代装饰图案集历代之大成,达到了“纹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把装饰纹样发展到了极致,并被广泛应用于印染、织绣、服饰、工艺品、建筑彩画及民间艺术等各方面,其形式多样、名目繁多,是中华民族在持续不断达数千年的造物活动中融合中国历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创作设计才华,不断融合中国的道教、玄儒、政治伦理和民情风俗而成的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装饰艺术造型设计体系.
2传统纹样的启示
传统如根,有根的设计艺术才能枝繁叶茂、日益强大,否则只是昙花一现,经不起时间的雕琢.西方现代设计乃至现代艺术就是基于传统之“根”才达到了今天的水平.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必然要建立在中国的传统基础之上.
从浅层次来讲,现代运用古代传统的“中国设计”不少,但从文化内涵来看,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很多所谓的对传统的借鉴常常是将传统纹样简单地修饰加工和复制拼凑,传统在这些作品中只是“美丽的外衣”.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是试图去发现一种既植根于我们民族的本土性,又对整个设计语言具有意义的东西,将潜在于我们无意识深处的“本土记忆”翻腾出来,重新置于大众眼前;应该是在寻找表现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解读我们的传统艺术中渗透的我们民族的智慧、意境、精神的“中国特性”.
在浩瀚的中国传统纹样海洋中,我们就能寻觅到这些“中国特性”的影子.很多优秀的传统纹样之所以能传千载而不衰不灭,不仅仅因为它优美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中国式的智慧、意境和精神.这些纹样不仅是一种装饰图形,更是一种中国精神的图式.若把他们和西方的艺术相比,我们便能感觉到,中国的艺术再华丽,比起西方依然是含蓄的和悠远的.这正是中国传统纹样艺术的可借鉴之处.
首先,中国传统纹样中的智慧是随处可见的.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民们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在彩陶上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图案,从一条鱼变化出多少的抽象形、三角形、曲线、直线;殷商时代青铜礼器上庄严、神秘的婴臀纹,初看是有着一对凝立双目的兽面,然而深人推敲却发现它成了两只夔龙相对而行.这些充满智慧的设计,在今天看来仍是很有启发的.
其次,意境的美在中国传统纹样中也是永恒的主题.正如佛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在肉眼可见的形态后面,有着更广阔、更高远的人生体悟.一朵悠悠浮云,带出的是人生的自由境界,是王维诗歌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游;一朵折枝的花,带出的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气质.传统纹样中的一只简朴的鹿,却是李白的“且放白鹿青崖间,需行即骑访名山”的隐逸.正如徐复观所说的“文有尽而意有余”,中国传统纹样创作中的这种意境,正是东方美学在艺术上的生动体现,令这些图形绽放出一种和谐的光彩.
其三,所谓“纹必有意,意必吉祥”,古代传统纹样在精神追求上也是极其丰富的.典型的如“玉之比德”,一种没有生命的东西,却用来把它喻为人的美德,因为它的坚硬、透剔、美好.相对于西方的设计纹样,中国传统纹样更富有喜庆、热烈、祥和的形式和意义,更利于烘染节日气氛.如仰韶文化多用的鱼纹样,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半坡彩陶的多种鱼纹和人面鱼纹,是对氏族子嗣兴旺的祝福.再如太极图中S形的构图,其内敛、封闭、轮回、智慧、平衡、完满、和谐、稳定的特征从新石器时代就为中国人所发现和热衷,代表了生生不息的宇宙规律.千百年来,这一S形的构图,经过人们想象力的传颂、艺术的加工,不知变化出了多少寓意深刻的装饰图案来.两条鱼对游、两只花对称、两只鸟对飞等等,它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向往.
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洗礼之后,传统纹样中的独特的中国式神韵依然呈现出一种生命力.通过对中国传统纹样的智慧、意境以及内在蕴含精神深层次的理解、继承和发扬,我们可以找到无数现代设计可以传承的“根”.
当然,从传统中探寻本土设计的“根”,不是对传统直线性的继承,而是一种发展中的求舍,传承中的扬弃,是在民族传统中融人现代意识的再创造.“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而不是静止.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真正的设计是融人到具体的生活行为之中的,在传统中寻找本土设计语言,最关键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将传统重新置于当代文化之中切合设计所要表达的主题,用现代人的头脑去理解和表现.把传统中来自于本土语言的特征与时代切合的契机加以扩大、改造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如图1所示,传统的回纹纹样与现代霓虹灯字的印象,曲折回旋,犹如迷宫,又仿佛记忆.整体设计既体现了汉字的奥妙和变化,又散发着汉字文化的光芒.
3鉴古知今—现代本土设计对传统纹样的传承与创新
现代设计是工业化文明的产物.现代设计是为现代人以及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提供服务的艺术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设计可以看作是传统的造物艺术之延续.
现代社会是一个创造视觉盛宴的时代,是一个充分利用一切图像力图把所有意义视觉化,追求视觉奇观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已不可能完全摆脱西方生活模式的影响,更不可能回到古代.在传统中探寻现代本土设计,并不是要拒绝外来风格和外来文化.事实上,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一直以来就是催化文化艺术发展的源泉之一外来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入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艺术更多的思考维度和素材,在融会贯通本国与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用自己的方式使合璧的文化与艺术找到新的位置.
对于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来说,这种因经济和产品消费所挟带来的人文精神与生活价值的一体化,很可能会给日常生活的人们带来一种深刻的影响,这是由于“本土精神”的失落所造成的.而设计则通过商业的营运,籍由从观念到生活的潜移默化,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世界的中国”,应以仍有“中国”为前提,中国以至东方的多样,是对世界的有趣丰富的伟大贡献.有着7 000年历史的“中国传统纹样”有可能是唤醒中国本土设计面向世界的重要源泉.在正在进行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中国的特色和时代的精神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两个基本点.中国的京剧、汉字、红颜色、中国的园林、中国的斗拱给了设计师很多的启发,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并不仅仅是这些中国元素的拼凑与叠加,而是把这些元素加以整合、领会,以现代的手法提炼构成东方之冠的造型来诊释中华文化.此外,中国馆在细节方面也很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是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进行的,如果离开了传统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反思传统并不是为了对抗现代化,我们并不反对现代化进程,也无力反对,因为这是人类自身选择的进化过程.只是未经思考的现代化对于传统艺术而言往往是灾难性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统一于现代化大旗的现象背后,所消失的不仅仅是不同民族的记忆和情感,还有不同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我们只有充分理解传统装饰纹样的文化艺术价值,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才能将传统纹样的形式美、寓意美、智慧美和精神美融人到现代设计之中.中国的设计需要进步,但前进需要一个起点和底线.这个起点应该是基于中国的传统之上,底线也应该是不能抛弃中国的传统.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发展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艺术.
论文关键词:典籍翻译文化传播
1.汉语文化传播的契机
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汉语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最佳的机会。北京奥运会的魅力不在于开闭幕式的精彩,也不局限于鸟巢、水立方等建筑,而是多主题、多视角,立体鲜活地展现了传统中国的文化、当代中国的风貌与开放中国的胸襟。对于中国而言,经济腾飞固然重要,文化复兴更加意义深远,后奥运时代我们应更好地落实“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
据统计,全世界有3000万人正在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全球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一方面表明汉语作为一种世界语言和商业语言的重要性正在增加;另一方面,对汉语文化价值的认识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目前,大多数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依然局限在眼界所到的层次,虽然每年到中国的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选手的语言能力越来越强,但是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能够认知的人并不占多数,大部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肤浅了解来自有限的影视作品或其他大众传媒。汉语作为文化的有力载体,应当利用全球“汉语热”的契机扭转这一局面。世界范围内,懂汉语的人占很小比例,利用母语了解汉语文化成为中西文化的桥梁,承载中华文明的典籍的翻译影响日益深远。
2.典籍承载的汉语文化
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文明千百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念及其独特表达方式。古希腊罗马的文明传统与古犹太教一基督教传统,经现代转型合力打造出了强大无比的现代西方文明。中国文明传统由于近代救亡情势的危急而被拦腰斩断,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被搁置乃至误导,没有文化支撑的文明力量不仅捉襟见肘、后劲乏力且难以持久。
中国文化传统与当代文化潮流的结合点,在于中国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思想中那些至大至刚的人格独立精神与担当社会责任、天下道义的道德负责精神,这种精神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与全球民主自由、个性解放的社会潮流非但不抵触,而是非常合拍。同样,中国道家思想中追求个体自由、生态和谐的精神智慧,佛教众生平等、空明淡泊的生活方式,均与当代环境保护主义、生态神学等人文、宗教思想合拍,同样是参与全球文化对话与交流的文化基点。中国文化向全世界贡献出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司马迁等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著述家,这些伟大人物不仅与同一历史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教与犹太教的先知们并驾齐驱,且过之,至今仍是人文智慧和生态智慧不可企及的最高典范。
3.典籍翻译的现状
世界文化交流本该是双向的输人与输出,交流的双方是互为主客体,以双方各自对对方的需要为基础,以双方各自对这种需要的意识为前提。然而,过去的中外文化交流并不是这样。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大约有3.5万种古典书籍,但时至今日翻译成外文的只有千分之二左右(黄中习,2007)。21世纪不仅是东西方文化合流的世纪,而且应当是从“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转向“以东方文化为主流”的世纪。马祖毅、刘重德、楚至大、许渊冲、黄新渠、汪榕培、郭著章、王宏印、潘文国、卓振英和黄国文等国内学者的有关著作与译著丰富了典籍翻译这一尚未完全开发的领域。然而,典籍翻译依然是我国文化传播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从总体来说,还没有有计划地、系统地、全面地通过我国自己的译者向国外的读者译介。
4.典籍翻译与传播的途径
跨文化传播学可以为典籍翻译提供许多理论的支持,我们在研究接受美学的时候,会讲到“接受视阈”和“前理解”的问题。任何人在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都会基于他们的本土文化的“前理解”。实践证明,总是那些与本土文化相近的外来文化和理论最容易被本土文化所接受,对中国人是如此,对外国人也是如此。
在采用跨文化阐释的方法来阐释中国文本方面,我国的学术前辈严复、梁启超、王国维、、钱钟书等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向世界解说中国文化的理论资源。在向外国人讲授《周易》、《春秋》时,当然可以按照司马迁的解释,说《周易》的写作方法是“本隐之显”,《春秋》的方法是“推见至隐”,但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说明,所谓“本隐之显”,就是“外籀”(即演绎法),“推见至隐”,就是“内籀”(即归纳法),这样外国友人会更容易理解,有益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关键词: 归化异化 儿童期待视野 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项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无不与时俱进[1]。儿童文学翻译亦是如此。本文拟从翻译策略角度对“五四”以来的儿童文学翻译作简要回顾,并结合时代背景和儿童期待视野提出新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应该与时俱进,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适度翻译策略。
一、归化和异化
归化和异化这对翻译策略最初由德国著名神学家、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艾尔马赫(Schleiermacher)于1813年在著名论文《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他认为,要帮助译作的读者在不脱离译入语的情况下正确而完整地看懂原作,可以采取两种途径:一种是尽量不打扰读者的安宁,让作者靠近读者;另一种是尽量不打扰作者的安宁,让读者靠近作者。1995年,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结合施氏对以上两种翻译途径的描述,在《译者的隐身》中将第一种途径称作“归化法”,将第二种途径称作“异化法”[2]。前者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尽量为目标语读者减少对源语文本的陌生感,尽可能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所以,其又被称为“译者的隐身”。后者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保留源语文本中的异质成分,故意打破目标语中的常规惯例,强调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表达方式。所以,其又被称为“译者的显身”。
二、“五四”以来的儿童文学翻译策略简述
“五四”时期,为了准确传达外国儿童文学的体式与神韵,译者多采用忠实于原著的直译法,如鲁迅反对“削鼻挖眼”的意译法;有的译者采取译述的办法,如郑振铎在他主持的《儿童世界》(1922年1月7日创刊,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上发表的《竹公主》等30多篇童话,其中绝大部分是译述的外国童话[3]。在详尽地考察了抗战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之后,文军总结出此时期的特点之一是采用译述的方法,为了宜于儿童阅读而在通晓译述的内容和风格并基本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对原作进行加工改制,是一种融翻译和创作为一体的翻译方法[4]。从全国解放到“”之前,国内译介的主要是前苏联的作品,该时期的翻译策略以归化为主,如任溶溶先生曾说:“我是把原作者用外国话说给小朋友听的话用中国话说给我们的小朋友听。”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外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影响之下,不少中国学者从跨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儿童文学翻译,但在翻译策略问题上,归化的声音要高于异化的声音。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如徐德荣认为鉴于儿童文学的本质和读者的特殊性,儿童文学翻译就应该是一种“透明”的翻译,译者应该尽量“隐身”[5],高存坚持儿童文学翻译应坚持“晓畅”的原则,袁毅认为“归化是儿童文学翻译的归途”,等等[6]。只有少数学者倾向于异化的翻译策略,如刘秉栋认为儿童文学翻译应以儿童为本,不能只为提供阅读便利,而一味迁就和改写原文意思,或是丢掉外来文化的特质,只译出实际意义[7]。
如果我们可以笼统地把直译看做异化,把意译看做归化,就会发现:纵观“五四”以来的儿童文学翻译,除了“五四”时期外,其他时期的翻译均以归化为主,而且这种翻译策略好像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三、儿童期待视野和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新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是否应该坚持以归化为主?归化是否是儿童文学翻译的归途?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译者选择何种翻译策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时代文化背景、源语文本类型、翻译委托人的要求、译者的翻译观念和水平、翻译目的及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等等。下面拟结合儿童期待视野探讨新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1.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作为接受理论的奠基人,姚斯(Jauss)强调读者在阅读中的作用。所谓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素养、审美趣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和欣赏要求,在具体阅读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在期待视野中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指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新作品之间,应当有一个适度的审美距离,一方面,作品应当使读者出乎意料,超出他原有的期待视野,使读者感到振奋,因为新的体验大大丰富和拓宽了新的期待视野。另一方面,作品不能过分超前,不能让读者的期待视野处于绝对的陌生状态,这又会使读者感到寡然无味、难以接受。其二是指期待视野的不同使不同读者对于作品的需求与好恶不同。翻译与儿童文学翻译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的读者对象是少年儿童。童真、童趣、好奇心强、富于想象等儿童特征和其阅读接受能力使得儿童文学翻译并非易事。这就要求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不但能够被他们理解,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欣赏价值。所以,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要考虑到目标读者的审美期待,通过合适的翻译策略,尽可能地满足其阅读期待,否则不被目标读者接受,没有读者的译作就失去了价值。
2.读者的期待视野具有历时性。尤其是同一年龄阶段,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的期待视野是大不相同的。首先,与往昔相比,今天的儿童所受的英语教育与改革开放之前的儿童相比有天壤之别。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自2001年开始,许多小学从三年级就开始开设英语课程,有的沿海地区则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了,有的儿童甚至上幼儿园时就开始接受英语教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儿童在接受英语语言教育的同时,会受到英语国家文化的熏陶,他们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能力自然会大大提高,如“感恩节”、“万圣节”和“圣诞节”等节日,“巧克力”、“汉堡包”和“火鸡”等食物,对于今天的儿童来说再也不是陌生的“异质成分”。
其次,今天的儿童不再生活在一个封闭自足的世界中,而是处在一个开放和互动的经济文化全球化时代,东西方文化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例如1998年夏季,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影片《花木兰》,借用中国的传说故事表现美国的文化理念。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被翻译成汉语和拍成电影传到中国后深受小读者和小观众的喜爱。此外,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的快速传播,电视网络的普遍使用,发达的交通,使得今天的儿童能够了解和接触更多的新事物和新信息。例如许多喜欢芭比娃娃的女孩可以通过电视或网络看到一系列关于芭比娃娃的原声电影。有的孩子甚至可以有机会在假期里走出国门亲身感受到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随着读者们对异域文化日趋熟悉,眼界的开阔,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期待及对异域风情的生活期待也逐渐发生变化[8]。读者的英语文化水平提高了,期待视野丰富和扩大了,其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能力就会不断增强,这样异化的翻译就可以为更多的读者所接受,因此就为译者在翻译中实施异化策略提供了可能[9]。
3.译者要善于把握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文学翻译,尤其是涉及文化意义的翻译时宜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适度翻译策略。下文将结合J・K罗琳的《哈利・波特和阿兹卡班的囚徒》及其中译本谈谈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例一:
原文:“No need to tell us he’s no good,”snorted Uncle Vernon, starting over the top of his newspaper at the prisoner. “Look at the state of him,the filthy layabout!Look at his hair !”[10]17
马爱农,马爱新译[11]9:“不用说,他肯定是个坏蛋,”费农姨父从报纸上方盯着那个罪犯,粗声粗气地说,“你看看他这副样子,十足一个下三滥!看看他的头发!”
郑须弥译[12]10:“不用告诉我们他不怀好意,”弗农姨父哼着鼻子说,眼睛越过他正看着的报纸上方瞪着那名犯人,“瞧他那副德性,一副脏相!看他那头发!”
马爱新和马爱农把“the filthy layabout”译作“十足一个下三滥”。“下三滥”这个词语具有中国文化色彩,指三个行业:捏脚的,剃头的,按摩的。现多指下贱、没出息的人。古代分三教九流,另有一说法,“下三滥”指九流中的后三流:(妓),书(书生),丐(乞丐)。很明显,译者采用了归化法,把其移植到了中国文化中。笔者认为,此种译法属于归化过度,这样做不仅不能满足小读者的期待视野,反而会引起文化错位,认为英国社会中也分“三教九流“。“filthy”和“lay about”的字面意思分别是“污秽的”和“懒惰者”。郑须弥译为“一副脏相”则简洁明了,描述出了小天狼星布莱克刚从监狱逃出来时蓬头垢面的邋遢样子。
例二:
原文:“It’s because of you,Percy,”said George seriously.“And there’ll be little flags on the hoods,with HB on them―”
“―for Humongous Bighead,”said Fred[10]83.
马爱新,马爱农译[11]37:“是因为你啊,珀西,”乔治一本正经地说,“引擎罩上还插着小旗子,上面写着HB―”
“―奇大无比的脑袋。”弗雷德说。(男学生会主席或男生头儿的英文是Head Boy,“奇大无比的脑袋”的英文Humongous Bighead首字母缩写也是HB,这里是弗雷德在故意取笑珀西。)
“HB”是“Head Boy”的缩略语,是俗语的一种。正如当今许多青年人熟知并常使用的“BF”(boy friend)代表“男朋友”一样。译者在译文中采用了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此种翻译策略保留了原文中的异质成分,使译文不仅能够满足小读者的期待视野,还能够起到丰富语言文化的作用。
面对新时期的儿童期待视野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完全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不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因为读者永远无法知道对方的文化习俗[13]。所以,译者如果对当今儿童的阅读期待和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能力还停留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认识水平,坚持采用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有时为了让小读者理解和接受译文甚至把外来文化移植到中国文化中,就无异于刻舟求剑。
然而,异化策略并非万能的。译者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种种障碍,有些障碍甚至是难以逾越的,如果仍然一味坚持异化译法,甚至是逐字逐句死译硬译,就势必导致译文佶屈聱牙,晦涩难懂。
例三:
原文:Tom woke Harry the next morning with his usual toothless grin and a cup of tea[10]69.
郑须弥译[12]42:第二天早晨,汤姆和往常一样,用他那没有牙齿的微笑和一杯茶叫醒了哈利。
马爱新,马爱农译[11]41:第二天早晨,汤姆像往常一样端来一杯茶,咧开没牙的嘴笑着,把哈利唤醒了。
郑译“用他那没有牙齿的微笑和一杯茶叫醒了哈利”。让人读来感觉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微笑和一杯茶”怎么会叫醒哈利呢?找来原文一看,其实叫醒哈利的不是“微笑和一杯茶”,而是汤姆,“with his usual toothless grin and a cup of tea.”在原句中做伴随状语。很明显,这种逐字逐句的译法是异化过度,该种译文对于正在学习规范的汉语言文字的儿童来说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马爱新和马爱农的译文采用归化法,通过调整原来的句序,把译文纳入到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轨道上,使人明白易懂,读来上口。
此外,由于文化背景差异,词语的各种意义并不对应,异化法无法为读者所理解,这时就不得不采取归化法。
例四:
原文:“It’s the fastest broom in the world,isn’t it,Dad?”squeaked a boy younger than Harry,who was swinging off his father’s arm[10]51.
郑须弥译[12]31:“这是世界上最快的扫帚,是不是,爸爸?”一个比哈里小的男孩尖声问他的爸爸,这个男孩正吊在他爸爸的手臂上摇晃着。
马爱新,马爱农译[11]30:“这是世界上飞得最快的扫帚。是吗,爸爸?”一个比哈里年幼的男孩摇晃着父亲的胳膊,尖声问道。
原句中的“swinging”作为不及物动词,其意思是:1.(下垂物、抛锚的船等)摆动,摇摆,摇荡;2.(自由轻快地)摆动着行进;3.悬,挂等,共15条[14]。其中没有一条的意思符合原文的语境。郑译采用了“悬,挂“的意思,但很明显,此意用在此处使得译文令人难以理解,男孩怎么会吊在父亲的手臂上呢?对于原文的翻译,马译不仅在句式上采用了归化法,对该词也采用了归化法,译为“摇晃”,比较符合原文语境和汉语表达习惯。
四、结语
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儿童文学翻译亦是如此。儿童期待视野影响儿童文学翻译策略的选择。儿童期待视野具有历时性,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期待视野是不一样的。面对新时期儿童期待视野的特点,尤其是涉及文化意义的翻译时,译者应该坚持辩证发展的眼光,做到与时俱进。异化和归化之间的关系不是“二元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采取适度的翻译策略,做到异化时不妨碍译文的通顺易懂,归化时不改变原作的“风味”,尤其是不能导致“文化错乱”,把国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译介给小读者,提高其阅读兴趣,开阔其视野,提升其综合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2.
[2]Jeremy Munda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Press,2001:146-147.
[3]秦弓.五四时间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04):114-118.
[4]文军,王晨爽.抗战时期(1931―1945)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及其影响[J].中国比较文学,2008(04):10-20.
[5]徐德荣.儿童文学翻译刍议[J].中国翻译,2004(06):33-36.
[6]袁毅.归化――儿童文学翻译的归途[J].作家杂志,2010(04):159-160.
[7]刘秉栋.基于儿童本位观论儿童文学翻译的策略选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27-129.
[8]仇蓓玲,陈桦.读者期待视野与译者翻译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6):8-11.
[9]张思永,王慧敏.归化还是异化――谈影响翻译策略选择的若干因素[J].广西社会科学,2007(10):145-148.
[10]J・K・Rowling.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M]. New York: Scholastic Inc,1999:17,63,69,51.
[11]马爱农,马爱新.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9,37,41,30.
[12]郑须弥.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0,42,31.
[13]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