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工作培训总结范文

社会工作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工作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工作培训总结

第1篇:社会工作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陆 社会工作人才 研究综述

20世纪20年代,中国开始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重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并于2011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自此,学术界开始较多关注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状况。文章梳理了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研究文献,并对已有研究成果和缺陷做了总结,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社会工作人才概念、内涵的界定

雷洁琼提出中国民政工作就是社会工作之后,王思斌对实际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作了区分,他指出,与专业社会工作相比较,实际社会工作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实际社会工作者并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二是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人并没有受过社会工作系统的专业训练。在此基础上,袁光亮将社会工作人才区分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和实际社会工作人才,甑炳亮、王秀江认为社会工作人才包括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技术性的社会工作者和从事相关社会服务但没有专业性要求的社会工作人员,易钢则认为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人员构成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在界定社会工作人才相关概念之后,刘华丽对成功社会工作者所需要的素质进行了概括,认为一个成功的社会工作者对人性持关怀和乐观的态度、对自我具有合理定位且自尊自信、对他人尊重信任接纳友善以及诚实务实有活力。周宏、付尚媛、梁楠从初级、中级和高级社会工作者三个层次,与社会工作者能力素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交叉建构了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需要具备的具体能力素质,朱雨欣等人还以西部农村为考察对象,也从社会工作者能力素质的职业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社会工作人才素质指标体系进行探讨,李林凤还针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社会背景,提出社会工作者向少数民族群体提供社会服务时应具备的素质除一般社会工作专业能力素质外,还应具有掌握案主族群文化和特征、挑战并改变自己对少数族群案主具有的成见以及了解中国民族政策与法规等素质。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需求现状

这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中国社会为什么需要社会工作人才,二是需要多少社会工作人才,现在已有多少社会工作人才。王思斌、仲祖文、戚欣、徐永祥等学者的研究试图回答第一个问题。王思斌认为市场化改革的后果及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仲祖文认为壮大社工人才队伍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保证;戚欣从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及社会转型的角度阐述了建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迫切性;徐永祥则从社会工作对和谐社会的体制建构三个方面,即社会工作是政府社会职能转移的促进者和主要承担者、是第三部门发展的促进者和示范者、是公共财政体系的催生者,论述了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需求。

在社工人才需求量及现状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以区域为例,如孙中锋、王邦虎以安徽为例,认为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制度设计等因素的制约,其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普遍存在总量偏少、结构分散、身份尴尬、待遇偏低等问题,提出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探寻适合的模式,通过舆论宣传、科学规划、岗位开发、完善体制等路径来推动,进而促进本区域的社会工作发展。还有张小蕾对天津,石方军对河南,彭鑫对上海卢湾区等省市社工人才在年龄、专业化、职业化和服务领域等方面的分布及需求和存在问题的调研,研究结论大致相同。

另一是以服务领域为例,张时飞通过对广州养老院社工人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提出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三点建议,即率先在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福利单位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率先从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入手,推动农村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把发展社会工作的“核心服务”作为建设社会工作职业权威的重要突破口。周胜和周爱萍通过厦门市救助领域社工人才调研,认为明确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身份,进行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管理,发展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构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及经验总结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学院式培养,建立在国际经验借鉴基础之上。20世纪90年代,王德丰、陆士桢、陈树强、孙立亚、张作俭、马凤芝等先后撰文讨论了新加坡、美国、香港、挪威、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教育在教育机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政府关系等方面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直接指导了20世纪末期大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发展。21世纪以来,周湘斌、李迎生、张朝雄等人在全面考察英国社会工作的资格教育及其专业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研究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实务导向的资格教育体系并行不悖的二元结构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认可、多方参与以及专业教育和资格教育相结合的思路。

在经验借鉴基础之上,中国学者也努力建构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王立红、周光亮认为应依托需求发展社工教育、实行正规教育与短期培训有机结合,并进行分层分类发展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周林波认为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养与本土实践具有强大的“嵌套”关系,坚持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专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并重,政府、学校、教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学院社会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总结代表性成果:顾海霞、罗观翠通过总结中山大学采用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通过尽可能地挖掘、动员、整合资源,以构建社会工作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达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目标;高崇慧、吕涛、姜敏以云南各高校为例,研究NGO与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师资培训、资料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力图总结“双赢”经验,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理想途径和模式。

地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经验总结代表性成果是民政部对全国有代表性的四个地区(上海市、深圳市、江西万载县和浙江宁波海曙区)以及四个试点单位(北京第一福利院、上海市第二精神病院、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和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总结。上海市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成立社会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积极培育社会工作者的行业管理机构,注重加强社会工作教育培训机构建设;江西万载县从三个方面形成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基本格局,一是开发一批社工岗位,二是创建与高校社工专业和社工、从工(准义工)、义工的两个联动机制,三是培养三只社工队伍,即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本土化社工从业队伍以及志愿服务的社会化社工队伍。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和未来取向

社工人才培养模式反思和未来取向主要集中在学院式专业社工人才培养上,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文军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专业教育与实务能力培养脱节”、“职业社工培养中价值理念与实务技巧的错位”等十个挑战分析;王思斌对非协调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阶段、动因、非均衡性的分析,指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未来在数量与速度、人员与素质、专业化以及社会责任方面需要在发展中取得平衡。

史柏年总结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四个特点:后生快发、教育先行、师资滞后和拿来即用,并提出社会工作教育在教育目标、道路、管理和人才培养四方面面临的严峻选择。向德平分析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本土化理论和方法缺乏、专业价值观和理念缺乏、专业师资缺乏、培养目标模糊、教学脱离实际、就业渠道狭窄等,提出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教育要坚持国际通则与本土经验并重、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并重、知识传送与能力培养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专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并重的取向。

总结与反思

从上述文献综述来看,学术界对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已取得若干共识。第一,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包括两部分,一是受过系统社会工作专业训练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一是没有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但实际上又从事社会工作相关服务的人员;第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是中国转型社会建构和谐社会,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第三,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必须走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道路;第四,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必须嵌入到现有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环境中,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多方参与形式开展。

此外,对于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理论研究居多,来自于地方性实践并提升为本土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需要加强;第二,主要关注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对实际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研究不足;第三,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现有研究涉及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的还很少。

第2篇:社会工作培训总结范文

一、领导重视,认真组织

为了做好建设发展中心本土化的培训工作,虽然大家来自四面八方,但是都怀揣着感恩的心聚到一起,希望通过团队的力量推动整个社区的发展。除了组织的统一学习外,还要求自我加强学习,加强反思,加强合作,加强交流,让一个人的经验变成多人的财富。

二、制定相关培训方案

为了切实作好这项工作,中心制定了培训方案,选择并确定了培训内容:汉新社区建设发展中心的前期介绍及未来计划、户外拓展训练及以小组形式策划培训总结,对于确定的主题除了规定的这些以外,根据培训的实际及时机,进行了相互的分享,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三、制定培训内容

1、了解建设发展中心的前期调研、发展以及未来的计划

2、了解社区

3、户外拓展训练

4、适应沟通、倾听等专业技巧经验分享

5、小组第一次策划

四、制定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

1、学员封闭式培训的同时也做好前期工作准备,了解培训特点、课程安排和培训要求。

2、采用理论学习与实际经验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实际经验相结合的形式。

3、合理利用资源,针对产生分歧的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共同寻找解决策略,促使团队的整个凝聚力。

五、培训成效显著

1、培养团队的相互信任、相互鼓励、坦诚等重要的信息。

2、做好社会工作者的信心更加坚定。

第3篇:社会工作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绩效;考评;含义;目的;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1-0175-01

1 前言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伴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不断显现,社会工作在近年来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不仅开始走向现实,并且开始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而社会工作绩效考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它不仅能激励社会工作者的劳动积极性,而且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提供确切的基础信息;然而就目前的管理实践而言,绩效考评现存问题很多,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引起诸多矛盾,如何完善和创新是一个很棘手但必须尽快解决的重要课题。

2 社会工作的概念

社会工作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工作和民政工作有着明显的不同:从服务理念看,民政工作代表党和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服务;社会工作则遵循“助人自助”“平等”尊重”“接纳”“案主自决”等专业伦理,更强调和服务对象地位的平等使服务对象能够自立自强。从服务方式看,现阶段的民政工作主要是救济型救助和服务型救助;而社会工作主要是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行政等专业方法进行服务型助人。从服务功能看,目前我国民政工作多侧重于救济性、保障,而国际流行的社会工作更多侧重于福利性、服务。

3 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绩效的含义及特点

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绩效,是指他们那些经过考评的工作行为、表现及其结果。对组织而言,绩效就是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况;对社会工作者个人而言,绩效则是上级和同事乃至下级对自已的工作状况的评价。

在绩效考评中,要了解绩效的三个特点:(1)多用性。绩效的多用性是指绩效的好、中、差不是取决于单一因素,而是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2)多维性。多维性是指社会工作者的绩效需要沿多种维度或多方面去分析与考评;不能单方考评。(3)动态性。动态性主要是指随着时间变化,员工的绩效是会发生变化的。由于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以及条件改变,激励状态等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对社会工作者绩效考评要采取动态发展的态度来进行,反对用印象及主观性来进行考评。

4 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绩效考评的含义及目的

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绩效考评就是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状况和结果进行考察、测定和评价的过程。一般而言,考评分为定性标准与定量标准,而以定量标准为主,定性标准为辅。当社会工作者超额完成指定的业绩考核标准时,为业绩优良;当社会工作者完不成指定的业绩考核标准又距离相差较大时,为业绩差。

在绩效考评,要明确目的,才能有效地进行考评。一般考评的目的有以下几点:(1)控制目的。对组织而言,通过绩效考评,为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公平标准,并依据考评结果决定晋升、加薪、调配等。(2)激励目的。通过考评,使先进社会工作者有成就感、自豪感,增加满足感,能对社会工作者起到激励的作用。(3)薪酬管理目的。薪酬加减原则要依据激励机制与公平机制来进行,但组织内部必须要以业绩考核为依据,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公平原则,使社会工作者感到互相平等,从而调动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4)培训与开发目的。通过绩效考评,可以发现社会工作者与本期工作标准的差距,从而使人力资源部门开展必要的培训,以提高社会工作者某方面的技能,达到提高组织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目的。(5)沟通目的。考评结束后,考评部门及考评者要将考评结果反馈给被考评的社会工作者,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这样组织与社会工作者个人之间就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增加了双方的了解与信任,找出改进与提高的办法,实现双赢。

5 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绩效考评现存的问题

5.1 绩效考评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

(1)考评指标设计不当。绩效考评具有一定的行为导向功能,要想引导社会工作者正确的行为趋向,就必须根据社会工作目标确定与之相符的考评指标,而且考评指标体系内容要切合实际、全面而具体,但目前大多企业制定的考评指标过于笼统。

(2)考评标准模糊,不能做到量化考评。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制订考评标准时,多采用描述性语言,这样考评者在评分时同样难以把握,难免会有不公正的现象发生。考评标准几年一贯制,不但不会激发社会工作者的劳动积极性,反而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适得其反。

5.2 考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无针对考评者的培训。尽管绩效考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由于领导的不重视,针对考评者和被考评者所进行的必要的方法上的培训和思想上的教育,却很少或几乎没有,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一定的考评误差,影响考评结果的效度和信度,降低员工的公平感,挫伤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2)考评主体单一。对社会工作者的考评由上级来执行,上级作为惟一的考评者进行考评固然简便直接,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却不一定公正准确。

5.3 考评结果反馈与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无投诉系统出现误差忽视调整与校正在考评实践中,考评误差不可避免常常会出现一个表现良好的社会工作者可能得分却低于另一个表现稍差的社会工作者。

(2)忽视考评后的面谈。目前,大多数企业能够把考评结果公布于众在提高考评透明度方面前进了一步但是很多企业却忽视了考评后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即考评后的面谈有的企业即使开展了考评面谈但方式方法欠妥,效果并不理想。

6 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绩效考评的对策研究

(1)绩效考评需要企业领导者的支持和重视:很多企业的绩效考评之所以存在很多漏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引起高层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他们认为考评是基层的事,于是对员工进行考评时,很少仔细评审,也不是很负责任,或者走走过场。

(2)建立科学台理的绩效考评系统:设置科学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绩效考评指标必须符合社会工作的目标,要切合实际,而且要明确具体,其改进和提高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制定切实可行的考评标准。要具体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制订的考评标准要适度。

(3)引入360度反馈实现考评主体的多元化、考评信息的主体化,提高考评的信度和效度:360度反馈,就是指被考评者的工作表现不只是由其上级予以评价,同时还应由其下属,同事、以及合作者、被考评者本人,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加以评价。

(4)对考评者与被考评者进行培训:为了防止或减少绩效考评中的误差,使考评者能够客观公平准确地进行绩效考评。在考评前必须对考评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首先对考评人员进行有关考评政策、原则和纪律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考评水平其次要对考评人员进行有关考评标准、考评程序和考评方法的训练。

(5)绩效考评中应加强对考评者的监督:尽管通过思想上的教育和培训,要求考评者一定要克服考评中的个人情感因素,努力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力求公正但是在实际的绩效考评中还是很容易出现影响考评客明公正的一些心理问题。

(6)建立社会工作者申诉制度:为了确保考评制度的逐步完善确保考评制度在实施中的严格执行,推行社会工作者申诉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管理部门应该有专人负责处理这些申诉以鼓励社会工作者的申诉行为。

(7)考评后的面谈是有效的绩效考评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考评结果出来后,不仅要以正式的书面(文本或墙报)报告来公布考评结果,而且原则上上级必须跟员工进行一次正式的面谈,通过面谈,使优秀者继续保持其良好的表现。并为其进一步的工作提供指导,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以考评面谈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指导、提醒或警告对于那些在工作上有显著变化的员工,也对其进行面谈,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变化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举措。

(8)绩效考评需要不断地总结:一个公正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不容易做到,但社会工作者必须为此而努力。绩效考评的效果是逐步出现的,不断改进就会出成效;所以社会工作者在启动完一次绩效考评后,一定要总结收集各种反馈意见,因为即使设计出了较好的考评体系和操作规范,但社会工作者现有资源还不足以支持这套制度,所以就要不断改进,制定出符合社会工作者现有资源和管理水平的优良的绩效考评体系。

第4篇:社会工作培训总结范文

社会工作人才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在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是现代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已有上百年历史,社会工作者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普遍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巨大活力,但也由此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社会问题大量涌现,迫切需要大量社会工作人员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加紧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加强社会管理,改进社会服务。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

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社会工作人才广泛分布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高度分散的特点,要使他们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他们凝聚起来、组织起来。社会工作人才从事的是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工作人才是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财富。各级党委要从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把社会工作人才列入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紧抓好。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要求,牢牢把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认真总结以往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法规;在党委领导下,建立组织部门综合协调,人事、民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司法、卫生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把分散在方方面面的社会工作力量整合起来;采取舆论宣传、政策引导、法律规范、搞好服务等多种措施,大力营造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留住、用好现有人才,激励、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社会工作中来。

要加强教育培训,大力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准和专业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必须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抓紧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规划,从现状出发,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明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方法步骤,增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把这一学科摆上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学位体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有计划、分层次地对现有社会工作人员进行大规模专业培训,鼓励他们参加进修、实习、短训、函授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尽快提高职业水平。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奉献意识和敬业精神,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5篇:社会工作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企业社会工作;发展模式;经验反思

一、企业社会工作概述

所谓企业社会工作,是在倡导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同时,将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延伸到企业之中,并在其中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服务企业员工、管理者和消费者,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企业社会工作是以推动社会、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专业化、社会化的工作及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以提高员工的身心健康、帮助员工进行职业发展与规划、促进其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

二、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代表模式

由于中国大陆地区社会工作开展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进行哉埂K以企业社会工作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近年来社会转型加速使得企业社会工作的理念逐步被国家、企业及社会各方面所接受。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企业社会工作还处于总结吸收外来经验及实践探索的阶段。不少地区在企业社会工作的实践过程中还对企业社会工作存在一些模糊的片面的认识。当下,中国企业社会工作目前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政府购买模式――深圳模式

在深圳,企业社会工作有三种模式,一种是深圳模式,即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第二种是盐田模式,即政府主导,成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三是南山模式,直接由政府运作,即直招社会工作者进入政府(非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通常所说的深圳模式,是第一种模式。深圳模式由民间社工机构向企业提供公益性社会工作服务,对于增强和拓展政府公共服务功能,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手段和机制,有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准,及促进社会组织发育成长,都是十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二)企业自建模式――央企模式

北京新华印刷厂隶属于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在董事局领导层对企业社会工作的认识与高度重视下,积极引进企业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建设企业社工服务站,寻求解决在新厂搬迁过程中紧张的劳资关系、干群关系,创新原有的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转型和市场机制的引入下,企业社工的介入帮助企业和员工调适新的矛盾和问题,如失业的风险、生活和就业的压力、工作与家庭的矛盾、基本权益及福利保障、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适、企业经济效益与员工需要的矛盾等等。

(三)联合建站模式――东莞模式

东莞首先哉股绻な缘愎ぷ鳎同时聘请香港社工督导东竞市在岗人员培训。自2009年首批社会工作者上岗以来,东莞社工事业将在岗位购买的基础上逐步探索“项目购买”方式,新增试点镇长安就做了“项目购买”的新探索。

(四)上海模式

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传统的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推动发展党的社会工作

(五)清溪模式

永成国际是一家港资企业,在企业设立“新竞人之家”关爱新竞人工作室,让社工们更多地与员工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相应服务。“新竞人之家”在工厂开展团队康乐、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舒缓了员工压力,更加丰富了员工业余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管理压力。清溪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政府、民间组织(社工)、企业,三方联动,共同营造和谐的企业工作和生活氛围。

三、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反思

从发达国家以及新兴经济国家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来看,其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的地方:

第一,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与企业的发展相一致,必须协调社会工作与企业利润增长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也就是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问题,例如美国社会中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是建立在企业经营良好的前提之上的,例如对药物滥用个体的服务,必须从企业利润增加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实行援助。

第二,企业社会工作发展需要取得企业管理者以及雇主的支持,其中自愿原则是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提条件。

第三,企业社工在规模企业试点之后,需要向其他企业覆盖,也就是要将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普遍化。

第四,政府的推动和支持是企业社会工作想要得到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推动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初期,离开了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必将受到阻碍。

第五,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范围由物质服务逐渐向精神服务迈进,其服务范围逐渐扩展到关系员工生活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主要目的是要让企业员工在服务中受益。

总结

纵观我国各地企业管理对于企业社工有巨大诉求,而中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正有待完善,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未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及实务模式。所以这些进一步探索符合各地本土特色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的应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安世民、张灵霞.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员工关系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9,08.

第6篇:社会工作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压力

收稿日期:2006―07―15

作者简介:袁琳,(1974-),女,汉族,四川自贡人,重庆工商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工作研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急速发展,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不断增多,社会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需求量的增大,各高等院校相继开办了社会工作本科教育。据悉,截至2005年8月,我国大陆地区已有170所大学开办社会工作本科教育,还有数十所学校开办社会工作专科教育。然而,目前各高校社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了解,广州最早开设此专业的华南农业大学,2003年首批81名社工系本科毕业生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不到10%,有70多人找不到社工岗位转了行。①据了解,2005年中山大学毕业的30多名首批社工系学生中,3名进了广州市社会福利院等单位工作,成为“专业社工",2名留在社工系工作,5名考入社工系硕士班,其余20多名全部“转了行"。②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社会工作专业快速建设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之间的巨大反差和错位。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深入剖析:

一、 社会的普遍现实

1.社会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工作专业尚未得到社会大众的了解、认识。对于一个新兴的职业,需要社会广泛地宣传,而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做的相当少。不仅仅是社会媒体的宣传力度不够,而我们社会工作者主体(学校、教师、工作人员、学生等) 自身的宣传力度也很薄弱。现在像《社会工作》这样的社会工作专业期刊寥寥无几, 而且只 有屈指可数的学术期刊才开辟了社会工作栏目,大众媒体则更少涉及社会工作,只是在部 分地区做得稍好些,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而且社会工作者主体,如高校的社会工作教师很少写有关社会工作的科普文章来普及社工理念,社会工作者开展的活动也不多,其提供的服务的社会效益不够明显,无法吸引媒体的注意,这些都影响了社会工作的宣传。因此,社会工作这项职业究竟是做什么的,很多社会成员都不了解,而且不被认为是一项职业。社会大众不知道这个职业可以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对社会有什么样的贡献,其重要性何在。很多人只是从字面上曲解社会工作,认为就是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所做的、不计报酬的其他为社会做的服务工作,只需要爱心,不需要专门知识和技巧。

因此,政府及媒体应该加大对社会工作的宣传,使人们了解这个行业,知道它是做什么的,能为人们提供哪些服务等,充分利用这个行业为社会服务。除了外界进行宣传外,还需要我们社会工作者自身宣传,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服务来获得社会的认可,树立专业权威的形象。通过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增加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接纳度,增强政府和公众的全方位的认同。

2.社会工作职业化过程任重道远。

2004年7月1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第九批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标准正式公布。这完成了社会工作职业入口的规范建立,对社会工作的改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资格的认证到岗位的对接却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虽然政府现在对这个职业给予了 承认,但没有明确哪些工作岗位应由社会工作者从事,而且待遇也不清楚。另外,长期以来,社会工作职业的功能都被一些政府部门和准政府组织包办代替,这些部门和组织很少意识到其工作应由具备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者来从事,同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仍然不愿交出理应社会工作者所承担的工作,甚至有的直接拒绝社工人才的进入,这势必阻碍了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

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香港地区,社会工作者是普遍受人尊敬的一个职业群体,目前有两万从业人群。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和财政资助是香港社会服务工作得以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香港地方政府并不直接包办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服务,在香港开展各项社会服务的主体是各类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隶属于社会福利署的专业机构,另一类是非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后者占机构总数的3/4以上。这与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生存环境大相径庭。我们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领域后,没有相应的岗位编制、职称序列和培训机制保证他们的根本利益,这使得社会工作职业化过程缺乏必要的动力和体制保障。

因此,政府应该在福利政策、人事制度、就业岗位、财政政策等方面给予社会工作大力支持。政府在制定社会福利政策、制定社会工作法规和条例、实行专业社会工作者注册制度、考核评估各项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等方面应担负起宏观管理和指导的责任。另外,政府还应大力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对之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和财政资助。

二、 高校社会工作的专业建设与发展

1.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模式急需改进。目前我国高校在制订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模式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对我国的社会问题、社会整体需要和发展做充分的分析,而是在生搬硬套国外的或港澳的,甚至有的高校间相互照搬,没有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需要而制订出具有弹性的社会工作培养模式。社会工作一直为适应过渡期的社会问题所需要,而社会的变迁使得社会问题的性质一直在发展变化的,因此,社会工作要获得社会的认可,就要能经常提供适合问题需要的服务。那么,我们在设置社会工作教育的培养模式时,就应该考虑到社会有什么样的需要,我们就应该设置什么样的培养模式。

2.专业实践环节薄弱。国际社会工作学校联合会规定:所有学士学位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800小时的课外实习。但是我国高校社工专业由于人力、经费以及与实习机构的关系等问题限制了专业实践教学,使其成为社会工作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有几方面的原因:

(1)实习时间安排单一。多数高校除了第四学年集中安排统一实习外,在社工专业的其他学习时间内并未安排足够的实习计划,或仅仅是利用寒暑假要求学生自发参加实习,其效果与期望值往往相去甚远。

(2)实习单位本身的不合作。在当前的社工领域,因缺乏促使其向专业化方向转变的有效机制,使得这些实习机构对实习生往往有诸多限制,实习过程中社工专业的学生不但无法施展专业知识,甚至不得不通过“变通”的形式来迎合实习单位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实习生的工作热情和对社工价值的认同。

(3)实习过程中缺乏系统、科学的指导机制。大多数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均处于自发的实习工作状态。由于社工专业涵盖的面十分广泛,学校派出的指导老师往往需要同时面对很多学生提出的专业性问题:如社会福利政策、家庭情感危机、青少年犯罪与预防、城市救助体系的完善与实施等,指导老师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其指导也就常常浅尝辄止。另外一些机构的工作人员虽然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指导学生的方法是零散的,缺乏系统的、科学的指导。

针对以上的现状,各高校应制订合理的实习时间,建立完善而丰富的实习档案,加强对学生进行实习个案的分析与问题解决,同时尝试建立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王思斌认为,要克服专业教学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的现象,可以借鉴医学教育的体制,由学院直接建立附属实务机构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教师与实务工作者应同一群人的两个可以随时转换的角色,对学生来说,其学习过程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和实务教学中的经验学习。③另外,云南大学的向荣提出了采取“三方伙伴关系”的实习教育模式:④即通过政府,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及海外有关机构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结成三方合作关系,在政府的实际工作部门如一些社会福利机构内由国际非政府组织出资或出力给机构里的实际工作人员提供多方面培训和指导。学校方面在参与培训同时也介入机构的日常工作,一方面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来了解和认识中国福利服务的实际状况,并对其优秀的经验型方法进行层面的思考和总结,使得社会工作在中国社会扎根,以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工作。这有助于加强和完善社会工作实习制度。

3.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严重不足

各高校的社工专业院系中,教师的专业结构很不合理,其中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教师比例很少,即使具有相关专业的心理学、哲学、法学等背景的教师亦占少数,更多的是其他专业。王思斌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对569人社会工作教师的调查中,有“专业社会工作”背景的教师为“19.16%",有“社会学”背景的教师为“18.98%”,“其他”为“21.09%”。⑤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而且大多数教师是“半路出家”、“自学成才”,在“书斋”里做学问的,本身很少从事过社会工作实务工作,对实际的社会工作的具体实施缺乏了解。因此,其授课只停留在教授理论知识,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而且对实践环节也感到力不从心。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加大对社会工作教师队伍的培训,通过各种培训途径培养社会工作教师的专业理念、完善知识结构,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教育师资队伍。其次通过多种方式促使教师积极融入社会工作实务。如教师到相关机构挂职锻炼,以积累实际经验,充实课堂内容。通过培训和社工实务使社工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使其既有很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又有丰富的实践指导能力,逐步实现优秀的社工专业教师都是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者。此外,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自身专业认同度低。

社会工作专业大多数学生在报考大学时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并不清楚这个专业要学什么和将来要干什么,只抱着考上大学为目的,而对专业的认知相当缺乏。在一所大学本科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三、四年级的140名学生中调查显示:87.14%的学生在考取大学之前未听说过社会工作这个专业,而且34.29%的学生不愿意毕业后从事这个职业。在不愿意从事这个职业的原因选择中,58.33%的学生是因为“该职业缺乏社会知名度和认同感,社会地位低”。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不认同本专业势必会影响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巧,影响其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社会工作者。因此,首先我们可以借鉴香港的经验,增设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招考面试制度,通过面试使学生明确今后学习和就业方面,选拔出具有社工基本素质的学生,而淘汰出只是为了迈入大学,而不认同该专业的学生,以免造成人才和资源的浪费。其次,我们应加强对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理念的培养。教师在各门课程中都应渗透专业价值观的教育,并且,教师以自身的言行感染社工的学生,树立专业理念。第三,建立完善的督导制度。社会工作学生一入校,教师就应对学生进行督导,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进行督导,特别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各高校的社工专业院系,应当在新生入学后迅速帮助他们确立发展目标,并在实践中为帮助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做出切实努力。社会工作者应当可以像医生、律师、会计师、精算师等那样获得执照,单独开业,这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方向。在校期间,社工专业的学生就应当像医生、法律、会计等专业学生一样,充分掌握本专业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并各有侧重。

总之,要彻底改变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需要政府加大对社会工作相关政策的改变和调整,加大对社会认识的引导;需要社工服务领域加快向专业化的转变,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职业制度体系;需要高校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模式作出积极的调整,对专业师资建设加大投入,并自觉承担起引导整个社工领域向专业化发展的责任和义务;需要社工专业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建立一种职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社工价值与人生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也许,这个过程很艰巨,它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及社会工作从业者之间达成高度共识,但是,这个目标实现,有助于社工专业的科学发展,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完善,更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注释:

①社工就业动态.内地找不到对口工作.广州九成社工本科生要转行〔DB/OL〕.(2005.03.19)〔2005-4-5〕.省略.

②梅志清.社区管理体制还存在缺陷.社工毕业生求职无门只得“转行〔N〕".南方日报,2005.09.17.

③王俊秀.社工专业为何校内辉煌校外沧桑〔N〕.中国青年报, 2005.02.08.

④向荣.中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再探索〔J〕. 云南高教研究,2000,(2)50-52.

第7篇:社会工作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 老年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054 — 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繁荣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地涌入城市谋求工作岗位。根据相关统计,2000年我国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总量为7600万人,2003年跃至11390万人,2006年外出人数已经超过1.3亿。这些外出务工人员极大地填补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人才缺口,为其自身及其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同时,这种大规模的劳动力外流也产生了诸多问题,留守老人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不是彻底的转移,出于城市生活成本、户籍限制等方面的考虑,“举家迁移的仅占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20%,而其家中老人有95%以上仍然居住在农村,成为事实上的留守老人”(莫建备、曾骅、徐之顺,2008)。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农村留守老人这一群体的规模将会不断扩大。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由于其经济水平的制约和社会保障的缺乏,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更具有脆弱性和风险性。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老人自身的福祉,也关系到农村家庭的维系及和谐发展。

一、文献回顾

针对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现象,我国学术界关注的重心一直是农村劳动力外流这一事件的本身,众多学者聚焦于迁移的形式和特征及其影响这一现象的制度和社会背景上,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其家庭及家庭成员的影响则一直被忽视。国内学界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关注,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但这一问题真正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则发生在近十年。纵观国内学术界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存在大量的实证研究,这些调查的样本规模大小不一,大多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经济供养情况、养老困境及对策、情绪智力与自我和谐关系、社会支持网络、幸福影响因素等问题(陈铁铮,2009;雷敏,2012;杨莉,2012;何安明、刘华山、惠秋平,2012;郭源,2011;赵佳容、谢燕兵,2012),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除了一些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理论研究以外,一般以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形式出现(芦明辉,2012;贺聪志,叶敬忠,2009;卓瑛,2006)。

研究的切入视角较为广泛,早期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但近几年来已拓展到了心理学、人口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研究的重点逐渐拓展到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及对生产力的影响方面。诸如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适应策略(刘瑞芳、钟瑶,2008),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探析留守老人的养老机制(洪业应,2008)等等。

大量的实证研究与较为广泛的研究视角真实呈现了我国某些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但目前国内有关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还存在一些缺漏,比如说,实证研究的范围较局限,有关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仍显得较为宏观,另外,由于国内的研究多为静态研究,缺乏跟踪调查和纵向比较,往往以某一地区的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及特征来代表所有留守老人,因而提出的对策有“万金油”之嫌。

具体来说,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主要存在于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这两个大的方面。本文将立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这一较微观的层面,分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二、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弱,对生活照料的需求逐渐增强。而在我国的传统社会文化中,子女通常承担着照料老人生活的义务与责任。子女外出务工将导致家庭结构简化,可以提供照料的人数减少;家庭成员提供照料的能力降低,老人可以利用的资源减少;女性的外出导致家庭失去了潜在的照料者等,使得留守老人在日常生活、人身安全和医疗保健等方面可得到的照料减少,日常家务劳动、农业劳动及隔代监护(孙辈的照顾与教育)等方面的负担增大。另外,子女的外出扩大了与老人之间的代沟,留守老人往往会有一种孤独感。在我国,由于正式的照料体系尚不完善,现有体制下的绝大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对留守老人的生活帮扶作用都十分有限;公办的老人院数目稀少,且大多数只面向那些“三无”老人,因而对于家庭照料质量下降的农村留守老人来说,他们也很难获得制度上的补偿。因此,大部分学者认为,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何以可能?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能以科学的方法, 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和处于困境中的人群解决生活方面的困难, 提高他们应付困难的能力,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社会工作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人道主义的施舍,而是通过给予受助者有尊严的帮助,“来修复并且完善受助者因为资源缺失或社会与经济不公正而没有发挥出来的社会功能”(游秀钦,2008), 帮助受助者实现自身的价值。

“老年社会工作是指科学地整合社会老年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积极地网罗各种可能的社会资源,以推行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政策或帮助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满足其需求的实践过程”(仝利民,2006:3)。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中去,以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来帮助留守老人,让他们也能公平地、有尊严地分享曾经为之付出过贡献的社会的资源。

老年社会工作若能介入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则可以发挥预防、恢复、发展及支持的功能,预防和减缓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方面的衰退,恢复及提升老年人受损的社会功能,帮助老年人不断发展、完善自己,以及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并完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

四、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何以可为?

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主要可以从宏观和围观两个层次发挥功效:

1.宏观方面,社会工作者应以老人所在的社区作为开展活动的“根据地”。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社区是其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社区里有其亲人、朋友等,社区的文化和传统是其所熟悉的,这一切构成了农村老人的重要的支持系统。子女外出打工,弱化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照料功能,在社会照料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社区是留守老人处于生活照料的困境时,可以利用的最直接、最便利、成本最小的资源系统。

首先,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自身的洞察力及亲和力,联合社区工作人员、相关领导部门及大众传媒,在社区内定期进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宣传教育,让村民们了解留守老人在生活照料方面存在的一些困境,加强村民对留守老人的责任感,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风尚成为农村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将留守老人集中起来,形成互助小组,开展团体工作,以集体的力量来解决困难,从而达到资源的互补及整合;再次,社会工作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建立留守老人帮扶队伍,敦促村子里劳动力富余的家庭与留守老人结成服务对子,通过转包土地的形式承包留守老人耕种的土地,帮助老人减少生产负担,定期进行评比及表彰,保持这些家庭的积极性;促进地区中学的青年志愿者与留守老人结成帮扶对子;最后,社会工作者应牵头促进留守老人支持网络的建立及完善,动员及整合整个社区的资源,比如组织培训, 提升留守老人自身应对生活安全和照料的能力;协助成立治安巡逻队,为留守老人排除安全隐患;协助成立老人健康服务站,方便老年人看病买药;开通外出务工的子女与老人的专门通话热线,促进他们之间的感情联络等等。

另外,社会工作者通过介入留守老人生活照料方面的一些实际的工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农村留守老人“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参考”(林芳璐,2010),具体来说,就是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意见,使政府的福利政策及相关机构的服务能更贴近留守老人的需求,切实维护他们的权益。

2.微观方面,社会工作者可直接参与农村留守老人的照料与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专业伦理和工作守则,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包括有关老年学的知识和照料老人的技巧)帮助个体老人及其家庭。首先,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的不同个体,社会工作者可以评估他们的具体需求,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家访,社会工作者可以制定不同的服务计划,建立留守老人档案,定期上门探看,积极联系某些社会资源解决老人生活方面的困难,如通过与非盈利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的联系,使他们得到优惠甚至免费的服务;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留守老人缓解心理压力,让他们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再次,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对老人进行再教育、再培训,增强老人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促进个人的再发展,使老人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农村生活中去,与其他老人互帮互助,实现自身价值; 另外,社会工作者可以定期地开展小组工作,将一定范围内的留守老人集合起来,让大家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倾诉生活中的痛苦,互相学习解决各种困难的经验,最后达到释放压力的目的,帮助留守老人坦然地面对困境,了解应对困难的渠道和方式。

针对存在留守老人的家庭,社会工作者可以联系他们的距离较近的亲属,增进老人与亲属之间的联系,从亲属中帮助老人寻找生活照料的资源;针对外出务工的子女,社会工作者可以搭建一个便利快捷的交流平台,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促进子女与老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在外出务工的子女返乡期间,组织他们学习老年护理、疾病预防等知识,提高他们对父母的关怀度。

五、结论与讨论

大量农村留守老人的出现是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困境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拉大了与家中父母的空间距离,使农村留守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多,以近距离为基础的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因此遭遇很大的危机。基于此,笔者认为,在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农村老人无法公平公正地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的前提下,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困境恰恰给专业社会工作提供了介入的渠道。本文总结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方面的一些困境,进而分析了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认为老年社会工作可以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上发挥功效,提升留守老人自身能力及生活质量。

当然,由于目前我国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还处于萌芽期,无论是宏观的政策及制度建设、还是微观的实务操作领域都还面临着诸多挑战。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强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完善社会工作者队伍,我们期待,随着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老年社会工作的成熟,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困境能得到妥善解决。

〔参 考 文 献〕

〔1〕莫建备,曾骅,徐之顺.融合与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16 城市农民工调查〔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陈铁铮.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来自258位农村老人的调查〔J〕.湖北社会科学,2009,(08).

〔3〕雷敏.江苏省农村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状况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第40卷,2012,(19).

〔4〕杨莉.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武汉市新城区为例〔J〕.学习与实践,2012,(06).

〔5〕何安明,刘华山,惠秋平.农村留守老人情绪智力与自我和谐关系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6〕郭源.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分析——基于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和四川五省的调查〔J〕.前沿,2011,(09).

〔7〕赵佳容,谢燕兵.农村留守老人幸福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南攸县179名农村留守老人的问卷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8〕芦明辉.农村留守老人研究概述〔J〕.社会福利,2012,(05).

〔9〕贺聪志,叶敬忠.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10〕卓瑛.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刍议〔J〕.农业考古,2006,(06).

〔11〕刘瑞芳,钟瑶.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及适应策略——一种生态学的视角〔J〕.沧桑,2008,(05).

〔12〕洪业应.浅析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机制:社会工作的视角〔J〕.社会工作,2008,(07).

〔13〕李振堂.农村社区解决留守老人问题方略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2,(04).

〔14〕陈敏.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2009,(03).

〔15〕陈浩.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J〕.湖南农机,2007,(09).

〔16〕贺聪志,安苗.发展话语下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福利之“痛”〔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17〕邹伟贤.浅议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J〕.社会工作,2008,(07)下.

〔18〕林芳璐.老年社会工作在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中的应用〔J〕.社科纵横,2010,(06).

第8篇:社会工作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企业社会工作;EAP;整体联动;人力资源管理

在经济社会迅速变革的今日,企业员工面临经济、文化、心理、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困境,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绩效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员工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简称EAP)来提升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健康,关注人的成长,推动以人为本的企业运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发展。其中企业社会工作是员工援助计划的重要手段。员工援助计划和企业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在西方的企业实践中成效显著。随着国际化日益深入,我国的一些企业也逐渐引入这些做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中西方在经济社会与传统文化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中国企业在引入EAP和企业社工的过程中也面临本土化的困境。本文总结了国际企业开展EAP的经验,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社会工作运作模式,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

一、 EAP与企业社工的国际经验总结

EAP旨在通过帮助员工解决经济、社会、心理和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来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新手段。EAP起源于美国,以人本管理的理念为依托,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企业内部对员工全方位支持的福利方案。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的企业采用员工援助计划;在美国,有1/4的企业员工享受着员工援助计划服务(葛斐,2008)。20世纪70年代始,EAP关注于治疗取向,聚焦于员工的情绪或者行为问题(如酗酒、药物滥用),通过对员工个体及其家属的心理治疗服务来解决上述问题,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企业生产力。随着EAP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90年代,EAP服务与企业的体制和文化相结合,关注于预防和发展取向,更加有效的提升企业人力资本。在这一时期,EAP服务通过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工作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减少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企业社会工作是实施EAP服务的重要载体。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的活动(王思斌,1999)。20世纪30年代后,社会工作被引入到企业管理当中,用以开展EAP服务,解决员工个人与家庭问题。此后,企业社会工作在西方商业人力管理领域兴起,涉及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社会责任、职业健康和安全、家庭生活、维权行动、裁员和退休服务以及日间照顾等项目(Maiden,2001;Sarkar,2008)。1978年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研讨会对企业社会工作下了如下定义:“企业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工人的需要,并达到整个企业组织的目标,社会工作者从多元的环境系统中去影响员工个体,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包括咨询、团体服务、实质方案、为员工辩护、社区和个人的联结服务、协助员工与管理部门人才培训等,并成为工业社群与工会的决策顾问”(苏景辉,1989)。

通过企业社会工作来开展和实施员工援助计划,已经成为国际企业常用的管理工具,为提高其员工工作效率提供了重要支持,成为一种有效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但是,由于我国人力资源极大丰富,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工作环境竞争激烈,加之企业管理与员工福利体制等均不完善,所以照搬国外做法不一定取得好的成效(周晓,2006)。EAP被逐渐引入中国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过程中,在提升员工工作绩效和身心健康,以及改善企业的组织气氛与管理效能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俞文钊,2005)。

二、 整体联动的企业社工运作模式

1. 传统企业社工的局限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要“构建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队伍”的号召,加之近年来我国企业劳资关系和员工压力突出,企业社会工作在EAP服务中开始兴起,其中以珠三角地区的企业社工发展最为迅速。例如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的伟创力公司与社工服务机构合作,在珠海工业园成立社区服务中心,为员工提供情感关怀、心理和法律咨询、紧急援助、个案救助、文化学习、文娱活动等多元服务;再如东莞裕元集团从2000年起聘请专业的社工人员进驻企业,为员工提供生命辅导、安全、环保、保健等方面的服务(李晓凤,2011)。企业社工服务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如东莞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深圳市新现代社工服务中心以及佛山博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都积极为本地区的企业员工和跨区域的企业员工服务,并展开行业内部交流和学习。

在上述例子中,企业社会工作的运作主要采取内设和外包的服务模式,即社会工作人员进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或者成立外部的专业EAP服务机构,开展员工援助计划。但是我国企业社会工作与EAP服务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企业在这方面的资源、能力和意识也相对薄弱。传统的以企业、员工和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的介入模式在中国实际操作中屡屡碰壁。在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发展环境下,政府成为一个绕不开的主体。同时,近年来工会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桥梁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从长远来看,企业社会工作的运作不仅涉及到企业、员工与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的互动,更与政府、工会等相关主体密不可分。鉴于此,整体联动的企业社会工作运作模式成为大势所趋。

2. 整体联动的企业社工运作模式。所谓整体联动是指政府提供阶段性的经费支持,倡导建立社区为依托的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推动社工服务人员与工会合作,整合资源,为一定数量的企业员工提供个案、小组、社区服务。在初期,由政府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搭建企业、员工、社会工作者/机构、工会合作的平台(如图1)。经过一段过渡期后,政府可以鼓励企业逐渐承担出资购买社工服务的责任。

在整体联动的运作模式下,企业作为服务的购买方,其利益和绩效是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目标;与此同时如何将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相结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局面是企业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工作者作为服务提供者,需要具有专业背景和知识,能够独立承担个案、小组、社区工作,并在专业督导老师的带领下展开工作。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需是具有一定经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工作机构;据统计,美国已有2000多个民间专业机构的社会工作者运用个案、团体、社区工作等直接方法来开展工作,还运用咨询、督导、研究、行政等间接方法帮助企业员工解决难题(王瑞华,2008)。政府主要是在政策层面扶持企业社工的发展,在经费上给予初期支持,参与服务效果评估,并出台相关福利政策来改善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处境。工会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非营利组织,在西方的商业社会发展成熟,工会作为员工的利益代言人,主要关注员工的福利待遇和工伤处理,通过有组织的沟通、谈判和妥协等和平方式解决劳资冲突(王瑞华,2008)。现阶段中国的工会组织在起到的作用有限,因此将工会纳入到企业社工服务中来,有助于促进我国工会组织的发展。

这样的运作模式,降低了企业启动社工服务计划的成本,同时增加了企业和社会工作者的社会资源;对于员工而言,工会和政府的参与,有助于保障EAP服务“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检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态度和价值,以防社工在企业“追求最大利益”的目标下,背离其“公平”和“正义”的专业目标;对于政府而言,扶持企业开展社会工作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尤其是劳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和人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整体联动的企业社会工作的实施手法。企业社工服务主要采取内设和外包的组织方式。所谓内设是指企业内部设立专职部门或者与人力资源部门合作,聘请专业社工人员为员工提供援助计划。内设的企业社工服务模式的优点是社工人员作为企业的成员,对企业环境、文化和管理体制更为熟悉,这有助于他们同理员工的不利处境。但是内设的社工服务模式也存在弊端,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的社工人员可能存在经验不足、社会资源有限等问题,难以应对多元化的商业环境下的员工问题;另一方面,员工碍于面子、隐私,或者出于保住工作的考虑,会对同企业的社工人员存在芥蒂心理,从而影响援助方案的实施效果。与内设的社工服务模式相对的是外包,是指企业与外部的社工服务机构合作,企业采取付费方式,由外部专业团队提供社工服务方案或者实施整套服务流程。部分中小企业会采取企业联合的方式,共同购买社工机构的服务,从而节约成本、共享资源。专业的社工服务机构具备更为丰富的知识、经验、资源,能够更好的针对企业员工的问题提出和实施解决方案。但是这些服务机构也面临对企业文化与体制不熟悉所带来的局限。在整体联动的运作模式下,无论是内设还是外包的组织方式,都强调企业、员工、社工、政府与工会这五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协商合作。

企业社会工作主要采用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从员工的个人层面、企业组织层面以及社区三个层面展开介入。个案工作是指为员工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开展心理测评及行为测评,并通过物质和情感支持,化解员工的困境,满足员工个性化的需求。小组工作是指在员工内部组建互助小组,针对组员共同关心的议题开展相应的小组促进活动,使组员在共同学习和相互支持的环境下成长。社区工作是指组织员工参与社区活动和服务,其内容涉及企业责任、社区互助、社会法规、职业培训、兴趣爱好、人际交往等多方面。通过社区活动可以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其人际关系,并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整体联动的运作模式下要求:首先,社会工作者要与政府、工会、企业一起合作开展这三大工作手法,整合力量和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能;其次,社会工作者要整合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即通过小组和社区活动发掘个案并解决其面临的困难问题,也通过跟进个案来提升小组和社区活动的效果。

三、 整体联动式企业社工建设策略

在整体联动的企业社会工作运作模式下,要求实施者把握正确的策略性方向,否则将会陷入更大的误区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鉴于此,笔者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整体联动式企业社会工作的四个策略性方向: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建设、企业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提升、加强服务评估、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协商合作。

1. 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建设。首先要在学校教育中重视企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提升社会工作学生在心理行为测评、个案辅导,心理咨询,社区组织和关系建设等方面的实务知识。在此基础上,企业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实践不可忽视,建议社工学生深入企业基层,真实参与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不断检验知识和发展实践;与此同时,社工学生要尽量与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刻体会企业员工的生存处境,摆脱主客对立的“专家-案主”关系。社工学生还应具有政治经济敏感性,密切关注与企业员工相关的政策法规,将微观的企业个人发展与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相结合,在更大范围内为解决企业员工困境寻求出路。另外,政府、企业、工会要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或者搭建平台,促使企业社会工作者之间以及社工机构之间相互借鉴和学习,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并建立社会关系网络。

2. 企业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中国企业在现代企业体制下的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成熟,多数企业对企业社会工作这个新生事物还未完全接纳或者缺乏正确的方式。例如频发的富士康工人的跳楼事件,尽管富士康管理层引入了心理咨询团队对员工展开拉网式的心理咨询服务,但是由于心理咨询服务的形式相对被动与单一,许多员工因得不到积极关注和缺乏社会支持系统而轻生。如何重视并合理的发展企业社会工作对企业来说迫在眉睫。企业的资金来源不足也成为限制其发展社工服务的关键因素。另外,企业之间在引进社工服务方面缺乏相互联系,还处于单打独斗的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发展社工服务的能力和资源。通过整体联动的模式,可以部分的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并增强企业的社会资本,有助于促进企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

3. 加强企业社会工作服务评估。服务评估是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在整体联动的模式下,社工服务的评估需要综合社工、企业、员工、政府、工会的意见,评估指标也会更加多元化。服务评估既要对项目的产出和成效进行量化的考核,也要动态的考察服务过程中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改变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变,并且涵盖过程效果和目标效果评估。合理的评估有助于企业和社工服务人员对项目的运行进行总结和反思,推广企业社工服务经验。

4. 利益相关者的协商合作。采取整体联动模式的企业社会工作将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如何推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政府、企业、员工、社工以及工会,作为行动的主体,他们各有其利益出发点。政府致力于社会稳定和经济良好发展,企业以利益为本,员工更多关注自我的工作和身体健康,工会和社工都是非盈利性质的,但是社工是服务的实施者,而工会则更多的是作为第三方提供支持性的帮助。在这其中,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应该起到协调作用,但不可大包大揽或者一手包办,应该注重其他主体的行动力和合作能力。

四、 结论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深入发展和应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剧烈变革下的需求下,企业社会工作的应用推广在中国势在必行。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以西方为蓝本,缺乏本土化的理论研究和实务经验。然而西方的社会经济环境、制度文化等方面与中国存在巨大差异,照抄照搬西方的EAP服务和企业社工发展模式必然带来诸多的不适应。因此中国社会工作者需要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深入了解中国企业的发展环境、员工的生存现状、劳资关系特点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政策,有的放矢的开展员工援助计划。本文提出的集企业、员工、社工、政府和工会五位一体的整体联动运作模式有助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社工在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企业社工在整体联动模式下的“内设和外包”的组织方式和“个案、小组、社区”的工作手法,并提出了社工能力建设、企业服务意识和能力提升、加强服务评估、及不同主体的协商合作等策略性方向建议。

参考文献:

1. 葛斐.员工援助计划(EAP)对压力管理的意义及实施建议.现代管理科学,2008,(2).

2. 顾佳峰.调查机构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 李晓凤.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历史演进及实务运作模式初探——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3)

4. 李晓凤,李羿琼.新生代劳务工的现状及企业社会工作介入探索——基于深圳、广州、东莞的实证调查.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5. 苏景辉.工业社会工作.台北: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89.

6. 王瑞华.国外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中国社会导刊,2008,(18).

7.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

8. 俞文钊.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9. 张西超.员工帮助计划——中国 EAP 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0. Sarkar,S.Industrial Social Work t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Transformation of Priority.Journal of Human Values,2008,14(1).

第9篇:社会工作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城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模式

流浪儿童作为当今社会的特殊弱势群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流浪儿童的实践研究日趋增加,特别对于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如何通过各方力量救助和保护流浪儿童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参与主体

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内容研究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流浪儿童救助参与主体的问题;流浪儿童救助内容及成效问题;对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当前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主要是由政府包办、社会参与程度低,但社会组织参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成功案例仍然值得学习参考。另外,各地官办救助机构在救助实践中也发展出了特点各异的多元合作救助形式。由此,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参与主体应该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多方合作的复合式主体,但三个主题在救助保护领域中的参与程度、实施情况上存在差异。

(一)官办救助机构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参与的主导角色

我国官办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起步较晚。1995年公布的《关于转发〈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提出了“可在流浪儿童较多的城市试办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的内容,随后民政部在全国收容遣送站内首批设立福州、金华、岳阳、宝鸡、贵阳、郑州、吉林、南宁、合肥、牡丹江10个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由此开启来了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事业。2003年,通过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废除了先前的收容遣送制度,自愿救助制度由此确立,这也是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重要转折。2006年,民政部印发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和《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为我国官办救助保护机构工作提供了细则化的规定,并对各级政府部门提出了明确的职责分工,推动了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事业的规范化、人性化。由此,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为主,由民政部门负责,以及当地公安、市容等部门的配合,在官办救助管理站或者救助保护中心等专门的救助机构内完成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是一种应急性临时救助为核心的集体养护模式。

官办救助机构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担当主要责任,并在国家力量支持下得以迅速发展。2011年,当时的民政部窦玉沛副部长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建立了310所流浪儿童救助中心,而在“十二五”期间,民政部将在一些人口大县和一些流浪儿童比较集中的地方,再建设一批流浪儿童救助中心,同时对现有的救助机构要完善其行为矫正、文化培训、心理疏导和技能教育等方面的功能。

(二)社会组织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参与中的补充角色

笔者对近10年来国家出台的有关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各项政策意见进行整理中发现,在当前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对社会参与的“引导培育”是国家的重要任务,同时实现官办救助机构与社会参与的“优势互补”则是重要目标。在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了“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基本要求。随后,在2012年《民政部关于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是创新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制的重要举措,是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是帮助流浪乞讨人员摆脱困境的重要力量”,明确了社会力量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在目前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实践中,社会组织的参与度低、服务开展困难的现状仍不容忽视。虽然国家政策意见提出了引导培育民间力量和社会组织,使其参与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的基本原则,但却没有明确民间力量、社会组织的参与方式、内容和机制,也未提出政府与民间力量、社会组织建立的具体合作关系和政策框架。正是由于民间力量、社会组织的参与缺乏政策制度的足够支撑,社会组织的“黑户”身份、资金来源不足、服务水平低、工作人员素质差等困境成为当前发展的障碍。

尽管存在诸多困难,但是也不乏成功的范例。例如,云南昆明家馨社区儿童救助服务中心的发展经验。该机构于2004年由云南省民政厅与世界宣明会合作支持下成立,是当地民间社会救助机构,主要为6至18岁流浪儿童提供“回归家庭——就业——重返校园”的综合服务。2009全年共资助42名流浪儿童到正规学校上课,资助153人次儿童到医院就诊,协助13名流浪儿童返回家庭,转介工作及职前培训13名儿童(数据来源于家馨社区儿童救助服务中心2009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三)多方合作的复合式主体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的创新角色

2013年刚刚的《民政部关于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明确相关部门、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各类志愿者的工作职责和协作程序,建立完善监测、预防、报告、转介、处置等保护体系,形成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机制”的工作要求,这标志着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多元合作方式在国家相关政策上得以确定和鼓励。

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实践中,部分地方救助机构总结发展出了各具特点的多方合作方式。以重庆为例的官办机构与高校合作的形式,重庆救助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合作启动的“救助社会工作”项目,在中心设立社会工作工作岗,引进高校教师参与督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参与服务的基本形式,笔者也作为服务提供者通过参与式观察、工作记录、问卷、服务对象感受表达、访谈服务对象及机构工作人员等方式对了解中心的救助现状。

二、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主要模式

根据《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要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内容包含:以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服务、对残障身心障碍等流浪儿童的特殊服务、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服务、其他服务五项内容。但受资金匮乏、专业人才不足、对救助机构的激励不足等多方面条件制约,多数地方流浪儿童救助机构的工作内容仅限于生活保障和安全保障,在对儿童的教育上则无章可循。

笔者基于文献回顾发现,在对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模式探讨中,基于当前官办流浪儿童救助机构的文献占其中的大部分。同时,依据学者们总结归纳出了不同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模式,笔者在此重点介绍以重庆、郑州、秦皇岛、广东四地救助机构为例的救助保护模式。

(一)以重庆为例

自2011年重庆救助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合作启动的“救助社会工作”项目启动以来,直至2013年以官办机构与高校合作为形式的“重庆模式”,在流浪儿童教育上日趋完善,同时社会工作新理论新视角的运用,也使受助儿童得到更好的服务。“重庆模式”立足于集体养护的机构背景,探索以优势视角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传统流浪儿童的教育视角转换——由“问题为本”转向“优势为本”,将生命教育作为介入手段,以挖掘流浪儿童的抗逆力为目标,以引进专业高校教师做服务督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以实习身份担任机构社工的基本形式。

(二)以郑州为例

“郑州模式”是以家庭、社区为基础、综合性和连续为特征的流浪儿童保护体系。2006年以来,“郑州模式”不仅在儿童保护服务体系建设上日趋完善成熟,更上一层楼,而且郑州模式已成为中国儿童福利理论创新与儿童服务政策框架设计的典范。郑州市救助管理站,以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为依托,以“全天候街头救助点”为纽带、以“类家庭”和“家庭寄养”为途径,以“技能培训”为手段,以“跟踪回访”为巩固的,注重调研为基础,与高校社工师生合作为专业支持,参与社区预防为辅助。并针对流浪儿童群体救助保护、教育、行为矫正的独特工作方法,明确提出“有教无类”教育原则,有的放矢、共性、个性化、共性与个性结合教育方案。

(三)以秦皇岛为例

通过多种途径打造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新模式,并主要通过:(1)建立全天候开放式的“流浪儿童之家”,以志愿者为主,为流浪儿童进入救助站打造过渡平台;(2)通过基线调查,对本市儿童从源头上控制其外出流浪;(3)营造保护儿童社会氛围,扩大社会参与,联合其他政府部门、地方高校、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参与。

(四)以广东为例

“类学校”式救助。以开展“类学校”式职业教育为救助重心的广东省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在开展流浪儿童“类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推行培训安置,与东莞市樟木头劳动保障分局签订培训、就业、安置协议书,为流浪儿童搭建有效的就业培训平台。

三、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近的发展中,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探索出了以上各具特色救助保护模式。但是,在对部分文献进行二次分析中,笔者发现当前官办救助保护机构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并将其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集体养护下,“机构病”强化流浪儿童“被排斥”地位

当前官办救助机构采取的是以应急性、临时性为核心的“集体养护”救助模式,其着眼点主要是流浪儿童当时面临的具体困境,而较少关注产生这些困境的深层次个人、家庭及社会原因。集体养护下的儿童由于生活在非正常的环境中,往往出现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适应问题,即所谓的“机构病”。另外,集体养护使流浪儿童处于与社会隔绝的相对封闭空间中,而当前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内容单一,教育方式落后等问题,加剧了儿童在集体养护的非正常环境中的“异化”。

(二)问题视角下,救助保护工作忽视儿童能动性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中,流浪儿童常常被标签为“问题儿童”、“不良少年”等等,这样的“标签化”无疑是对流浪儿童个体的怀疑和排斥。然后,对流浪儿童面临的文化排斥,正是当前救助中的常常忽略的。在救助机构内,服务过程往往是评估、诊断——分析其不利境遇——得出“偏差行为”、“不良心理”等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流浪儿童的个体都遭到了忽略。反思我们的救助实践,不难发现这事实上并非对他们实施了有效救助,反而强化了他们的挫折感和自卑感。

(三)临时性的救质下,救助保护工作缺乏持续性

当前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只是一种临时性救助,并非积极的长效机制,因此流浪儿童权益保护效果难以起到长效作用。同时,这样的救质也造成,“回归社会”的救助保护目标面临被简化为“回归家庭”的矛盾。最终,由于缺乏持续性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即从预防到救助到回归的体系化救助保护,面临常常儿童被遣返回家后,留不住,再次流浪的困境。

参考文献

[1] 刘继同,王素英,张其安,谢小卫.“郑州模式”的制度创新、基本经验与未来发展方向[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02).

[2] 刘永旭.秦皇岛市——多种途径打造儿童救助保护新模式[J].社会福利,2007(03).

[3] 丹,凤阳阳.抗逆力视角下的流浪儿童救助模式探析——以重庆市为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2).

[4] 薛在兴.社会排斥理论与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10).

[5] 王舒捷.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下的流浪儿童社会救助问题[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6] 李晓凤.优势视角社会工作辅导在流浪儿童工读学校的介入空间——以中国某流浪儿童工读学校为个案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